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讲课提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讲课提纲
主讲教师 石云霞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哲学的基础性问题,重点把握马克
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规定性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对象
2、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3、哲学与宗教
二、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1、哲学的性质
(1) 哲学的时代性
(2) 哲学的阶级性
(3) 哲学的民族性
2、哲学的功能
(1)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哲学理论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
2、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的基本问题
3、把哲学基本问题说成是无意义的“伪
问题”是错误的
四、哲学派别的划分
1、哲学派别划分的标准: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方面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 ) 唯物主义及其具体形态
(二 ) 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式
(三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和斗争
的根源
(2) 一元论和二元论
(3) 哲学的党性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的
第二方面
(1) 可知论
(2) 不可知论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
质和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历史条件
2、科学前提
3、理论来源
4、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的主观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质和根
本特点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1) 它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概

(2)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3) 以实践观点为基础 的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
观的统一 )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1) 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2)“批判的武器” ——改造世界的哲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科学的发展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3、现代西方哲学在整体上远低于马克思
主义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
发展
(1) 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
(2) 必须坚持创造的观点
(3) 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两次历史性
飞跃:
1、毛泽东哲学思想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论,
(2) 唯物主义辩证法:, 矛盾论,
(3) 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邓小平哲学思想
必读书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 在武昌、深圳、珠
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 实现了实践观和价值观的统一,继承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 实现了两点论和系统论的统一,继承
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3) 实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
一,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基
本矛盾理论
(4) 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统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

(5) 实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
史理论”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
1、认真学习理论
2、潜心进行实践
3、弘扬革命学风
阅读书目:
?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恩格斯:,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
典哲学的终结, 二、
? 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等地的谈话要点,
? 电视片:
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
活动
第二章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
时空观以及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掌握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
观 )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概念 )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概念 )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1) 列宁的物质定义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
(2)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观 )
1、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概念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界限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规律性
(1) 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2)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三、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
在形式 (时空观 )
1、辩证唯物主义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2、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运动
着的物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
(1) 运动着的物质不可能离开空间和时间:
划清与唯心主义时空观的界限
(2) 空间和时间也不可能离开运动着的物
质:
(一 ) 划清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
界限
(二 )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哲学意义
(3) 自然科学 (现代宇宙学 )的“大爆炸”

3、空间时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4、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1) 唯心主义的观点
(2) 二元论的观点
(3)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4)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和哲学证明
(1)科学证明
(2)哲学证明
(一 ) 坚持世界统一性的原则
(二 )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则
(三 ) 坚持物质多样性的统一的原则
3、树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
论的根本要求
(2) 什么是从实际出发
(一 )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
(二 ) 从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
(三 ) 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
和条件为转移
(四 )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
发展的规律出发
(3)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
第二节 人类的意识活动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 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一 ) 意识的反映形式的主观性:感性形
式和理性形式
(二 ) 意识的内容的客观性:正确反映和
错误反映
(2) 意识的结构 (系统 )
(一 ) 从内容上分:知、情、意的统一
(二 ) 从发生的自觉程度上分:潜意识和
显意识
(三 )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分:对象意识
和自我意识
(四 ) 从意识的主体分:个体意识和群体
意识
(五 ) 从意识的高低层次分:社会心理和
社会意识形式
三、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地反映世界和
能动地改造世界
2、意识能动作用的性质
3、意识能动作用的物质制约性
4、坚持唯物辩证的意识能动性原理,反
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1) 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观点
(2) 反对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
上学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阅读书目:
?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恩格斯:,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
典哲学的终结, 二、四
? 电视片:
物质世界的辩证本性与唯
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物质世界发展的一
般规律的基本内容、实质和作用,把握
其方法论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
的科学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范畴
2、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3、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普遍联系的条件性
5、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
1、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变化和发展
2、发展是前进或向上的运动和变化
3、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过程性
4、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
5、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
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 划清唯物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的界限
2、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
法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四、唯物辩证法与现代自然科学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及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

3、矛盾的同一性
4、矛盾的斗争性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1)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2) 坚持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统一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矛盾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 发展的实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2)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 矛盾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
对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
是绝对的
2、内因和外因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什么是内因和外因
(2)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3) 坚持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1) 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
(2) 差异就是矛盾
(3) 坚持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
2、矛盾的特殊性
(1) 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
(2) 矛盾的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一 ) 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二 )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三 ) 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
的灵魂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
统一
(2)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
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
(1) 质的规定性
(2)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3) 质与属性
(4)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
(5) 正确认识事物的质的意义
2、量
(1) 量的规定性
(2) 量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
(3) 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4) 正确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
3、度
(1) 度的规定性
(2) 正确认识事物的度的意义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质变与度
2、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1) 量变转化为质变
(2) 质变转化为量变
(3) 量变 ——质变 ——量变:质量互变规

3、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的根源
4、坚持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反对形而
上学
(1)激变论
(2)庸俗进化论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2、质量互变的复杂性
(1) 量变和质变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2)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一 )量变中渗透着质变:在总的量变
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
(二 )质变中渗透着量变:在质变过程
中存在着量的扩张
四、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实
践意义
1、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2、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的实践意义
(1) 坚持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

(2) 坚持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
统一
(3) 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和否定
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1)肯定 (方面、因素、阶段 )和否定 (方面、
因素、阶段 )的对立
(2) 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2、辩证的否定观
(1)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
的环节
(3),扬弃”: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环节
的统一的否定
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意义
(1)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
否定观
(2) 坚持科学的分析方法,反对肯定一切
和否定一切
二、否定之否定
1、辩证内容: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

2、辩证形式: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
折性的统一 (螺旋式或波浪式 )
(1)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2)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3)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前进性和曲折性
的统一
(4) 把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
统一原理的意义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
2、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 否定形式的特殊性
(2) 曲折发展的特殊性
(3) 相对于其他规律的特殊性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四、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1、新事物和旧事物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3、新生事物成长道路的曲折性
4、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原理的意义
阅读书目:
?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
展, 二、
? 列 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
? 毛泽东:, 矛盾论,
? 电视片:
认识、真理与科学的思维
方法
第四章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树立
科学的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的观点;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
识路线和认识发展规律,勇于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解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高认识世界和
改造的自觉性和能力。
第一节 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的本质和特点
1、实践的本质
(1)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实践概念
(一 )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 ) 唯心主义的观点
(三 ) 现代西方哲学的观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一 ) 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矛盾本性和
本质的科学分析
(二 ) 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科学规定
2、实践的特点
(1)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
(2)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3)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二、实践的结构和过程
1、实践的结构
(1) 实践主体
(2) 实践客体
(3) 实践中介
2、实践的过程
(1) 实践过程的含义
(2) 实践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 )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二 ) 实践操作
(三 ) 反馈和调节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
2、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3、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4、各种实践形式的相互关系
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和特征
一、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理解 )
1、认识的反映性特征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
本质区别,反映论还是先验论。
(1) 唯心主义认识论:先验论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特
征:
(2) 唯物主义认识论:反映论
一般反映论的特征:
第一、认识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二、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
(与不可知论的本质区别 )
2、认识的社会性和能动性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的本质区别: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
(1) 反映具有模写性
(2) 反映具有创造性
3、结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
体对于客体 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二、认识的基本结构
认识系统的基本要素:认识主体、认识
客体、认识工具。
1、认识主体:具备一定认识能力并从
事一定认识活动的人。
(1) 认识主体的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实践是人 (主体 )的存在方式
(2)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
个体主体
集体主体
类主体
2、认识客体
(1) 人既可以是认识主体也可以是认识客体
(2) 认识客体与客观事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 认识客体的基本类型
自然客体 ——自然科学
社会客体 ——社会科学
思维客体 ——思维科学
3、认识工具
(1) 物质认识工具
一般实践活动的物质认识工具
专门实践活动的物质认识工具
(2) 精神认识工具
(一 ) 思维要素:概念、范畴
(二 ) 思维方法:思维路径或思维程序
结论:认识主体通过一定的认识工具作
用于认识客体,是认识 的基本
要素的具体结合方式,构成认识结构
的具体内容,形成认识。
三、认识的历史演化
1、人类认识的历史继承性
(1) 认识内容的继承性
(2) 认识形式的继承性
2、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性
(1) 认识内容发展的规律性
(2) 认识形式发展的规律性
(3) 认识发展的加速度性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由实践到认识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1) 感性认识的含义
(2) 感性认识的特点:生动性、形象性
(3) 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第一、感觉
第二、知觉
第三、表象
2、理性认识
(1) 理性认识的含义
(2) 理性认识的特点:抽象性
(3)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第一、概念
第二、判断
第三、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区别和相
互对立
感性认识:对于事物现象的反映
理性认识:对于事物本质的反映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联系和辩
证统一
(一 ) 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
第一、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
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活动的方向。
第二、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
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平。
第三、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
性形式来描述,感觉经验只有通过理
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
要素。
(二 ) 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
第一、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发展而来,
包含着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
第二、理性认识必然要运用一定的感
性物质手段
4、必须反对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
证关系的错误观点
(1) 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2) 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5、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机制和
条件
(1) 基础和前提 ——丰富而合乎实际的感
性材料
(2) 正确途径 ——运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
料进行科学抽象和概括
二、由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中的第
二次飞跃
1、这一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只有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
使它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
(2) 只有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
实现认识的根本目的
结论: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
飞跃 更重要、意义更伟大
2、认识过程中两次飞跃的辩证关系
(1) 相互区别
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
思想的问题。
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
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
继续和完成。
(2)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
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第二次飞跃包含第一次飞跃的成果,
因而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大的能动性。
3、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机制和条件
(1) 必须正确处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 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
三、认识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是
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
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是
人们的认识不断地由特殊到一般、又
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是
人们的认识无限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体
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1)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基本矛盾:主观
和客观的矛盾
(2) 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矛盾
的具体化:主观和客观矛盾的展开和
解决
(一 ) 认识是主观反映客观
(二 )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三 )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四 ) 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5、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
识辩证运动过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 认识论和认识路线
(2) 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
第四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
验标准
一、真理的客观本质
1、真理的含义
(1) 真理与正确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2) 真理与客观事物
2、真理的客观性
(1)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2) 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客观性
3、真理一元论与真理多元论
4、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 真理只有一个,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
必须采取科学态度
(2) 真理对任何人和阶级都一视同仁,必
须尊重真理和按真理办事
5、坚持客观真理论,反对唯心主义的主
观真理论
(1)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真理的辩证特性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同一个客观真
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1) 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
(一 ) 从真理的内容说,承认了客观真
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二 ) 从人类的认识本性说,承认了世
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 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
(一 ) 相对真理的含义
(二 ) 真理相对性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
第二、就特定事物而言。
(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一 )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渗透
第一、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第二、相对真理包含并表现绝对真理
(二 )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辩证转化
(4) 反对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
系的形而上学真理观
(一 ) 独断主义
(二 ) 相对主义
(5)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
意义:
(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是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
理的统一
(二 )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结
合起来
2、真理和谬误
(1) 谬误的含义
(2)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与统一
(一 )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二 ) 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首先,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
争而发展
其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
第一、真理向谬误的转化的三种情形
第二、谬误向真理转化的三种情形
(3) 真理和谬误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1、真理的检验标准的含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真理检验
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真理标准的科学解
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标准的原因
(一 ) 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二 ) 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 理论 (包括正确理论 )不能成为检验真
理的标准
(3) 逻辑证明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4、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确定性 )和相对性
(不确定性 )
(1)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确定性 )
(2)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不确定性 )
(3) 反对割裂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统一的错误倾向
(一 ) 否认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唯心主义、
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
(二 ) 否认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和
独断论
四、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贯穿实
践和认识关系中的目的性和意义问题
2、价值的本质
(1) 价值的含义
(2) 价值是一种特定的效益关系
(3) 价值形态的多样性
(一 ) 哲学的价值范畴与经济学的价值
范畴
(二 ) 区分哲学价值的多参考系
3、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 真理和价值的区别:物的尺度和人的
内在尺度
(2) 真理和价值的联系与统一
(一 ) 真理中包含价值因素,真理本身
就具有价值。
(二 ) 价值中包含真理因素,价值的实
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
第五节 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1、科学思维方法的含义
(1) 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唯物辩证法的思维
方法
(2) 从形式上看,科学思维方法是认识的
中介、规则和程序
(3) 从内容上看,科学思维方法是对客观
世界的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2、科学思维方法的历史发展
(1)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2)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3、科学思维方法的功能
(1) 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的辩证思维能力,
帮助人们获取正确的认识
(2) 它能够帮助人们做好各项实际工作
4、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的科学体系
二、归纳和演绎
1、归纳和演绎的含义
(1) 归纳
(一 ) 含义:从个别到一般
(二 ) 类型: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
(2) 演绎
(一 ) 含义:从一般到个别
(二 ) 结构:前提、逻辑规则、结论
2、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
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个别与一般、
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3、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1) 归纳离不开演绎,没有演绎就没有归纳
(2) 演绎离不开归纳,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
(3) 必须反对把归纳和演绎割裂开来的错误
倾向
三、分析和综合
1、分析和综合的含义
(1) 分析
(一 ) 含义
(二 ) 矛盾分析法是科学分析的最基本
的方法
(2) 综合
(一 ) 含义
(二 ) 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在思维
中再现出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的具
体的认识,而不是机械的相加。
2、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客观世界中
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1) 分析和综合相互依赖
(2) 分析和综合相互转化
(3) 反对把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割裂开
来的形而上学
四、抽象和具体
1、抽象和具体的含义
(1) 抽象
(一 ) 抽象的含义
(二 ) 抽象是事物某一方面的规定性的
反映
(2) 具体
(一 ) 具体的含义
(二 ) 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
2、具体 ——抽象 ——具体 (肯定 ——否
定 ——否定之否定 )
(1) 从具体到抽象 (从肯定到否定 )
(一 ) 含义:从感性的具体达到抽象的
规定
(二 ) 方法:分析方法。理想化方法。
(2) 从抽象到具体 (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 )
(一 ) 含义:从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
(二 ) 方法:综合方法。
(三 ) 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作为出发点的抽象,必须反映事
物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本质规定。
第二、作为逻辑终点的理性具体,应当
是事物的诸多本质规定性的有机统一的
整体。
五、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1、历史的东西
(1) 客观现实本身发展的历史过程
(2)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
2、逻辑的东西: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
层次、关系等等。
3、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1) 含义及其客观根据
(2) 逻辑的东西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过
程的统一
(3) 逻辑的东西与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
程的统一
(4)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
4、逻辑与历史的有差别的统一,决定了
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之间的有差
别的统一。
(1) 历史的方法
(2) 逻辑的方法
(3)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关系:相
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 ) 历史的方法离不开逻辑的方法
(二 ) 逻辑的方法需要历史的方法的补

阅读书目:
?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毛泽东:, 实践论,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邓小平:,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
求是的原则,
?,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
的讲话, (第四点 )
? 电视片: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弄清人类
社会的基本结构,了解生产力是整个社
会有机结构的基础,国家政权是上层建
筑体系的核心力量。
第一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
会生活的本质
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自然环境
(1) 自然环境的概念
(2) 自然环境的作用
(一 )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
(二 )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不起决
定作用
(3) 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是中国
的基本国策
2、人口因素
(1) 人口因素的概念
(2) 人口因素的作用
(一 )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 )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3) 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 生产方式的概念
(2)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一 ) 决定社会的性质及社会形态的更替
(二 ) 决定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三 ) 决定不同社会的人口状况的特点和
人口变化的特殊规律
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没有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就没有人类
社会的产生
2、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劳动是人与
动物的本质区别
(1) 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
(2) 人类劳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自觉
活动
(3) 人类劳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4) 人类劳动是人积极作用于自然界的过

3、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
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维持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根本条件
(2)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推动社会文明发
展的决定力量
(3)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决定人的发展状况
4、劳动范畴: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三、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1、社会有机体的概念
(1) 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形态
(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斯宾塞的
社会有机论
2、人类社会有机结构的一般特征
(1) 客观物质性
(2) 系统整体性
(3) 发展规律性
3、人类社会有机系统的基本功能:自我
组织、自我调节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
1、社会经济结构的概念
(1) 经济结构与生产力
(2) 经济结构与生产关系
(3) 经济结构与经济基础
(4) 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
2、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
(1) 社会经济结构具有属人性
(2) 社会经济结构具有客观性
(3) 社会经济结构具有复杂性
二、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
1、生产力的概念
(1) 生产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 生产力:解决的是社会与自然的矛盾
(3) 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
2、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1) 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
动对象
(2) 智能性要素:科技、教育、管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
3、生产力质 (性质 )和量 (水平 )的规定性
4、生产力的客观物质性
三、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1、生产关系的概念
(1) 生产关系与四个环节
(2) 生产关系与三个方面
(3) 生产关系与所有制关系
(4) 生产关系体系的多层次性
2、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四、阶级: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
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
1、阶级的起源
(1)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
史阶段相联系
(2) 阶级的产生和形成与暴力
(3) 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
2、阶级的本质
(1)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2) 划分阶级的经济标准
3、阶级斗争
(1) 阶级斗争的概念
(2) 阶级斗争的复杂性
(一 ) 阶级斗争的主体的复杂性
(二 ) 阶级斗争的形式的复杂性
(三 ) 阶级斗争历史上“最后的斗争”
(3) 阶级斗争的动力作用及其表现
(一 ) 阶级斗争与社会基本矛盾
(二 ) 阶级斗争动力作用的表现:社会
的质变过程与量变过程
4、阶级分析方法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
1、政治结构的概念
(1) 政治结构与上层建筑
(2) 政治结构与政治上层建筑
2、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
(1) 政治结构的强制性
(2) 政治结构的阶级性
(3) 政治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和核心
1、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
(1) 制度层面
(2) 设施层面
2、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政权
三、国家的实质、类型和职能
1、国家的起源
2、国家的实质
3、国家的类型:国体和政体
4、国家的职能
5、国家消亡
第四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
一、社会意识结构的一般特征
1、意识结构的概念:社会意识形态
(1) 意识结构和上层建筑
(2) 意识结构和思想上层建筑
2、意识结构的一般特征
(1) 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具体性和历史性
(2) 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 ) 相对独立性的概念
(二 ) 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3) 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意识形态诸形式及其特点
1、艺术
2、道德
3、宗教
4、政治法律思想
5、哲学
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1、反映功能和创造功能的统一
2、规范功能和评价功能的统一
3、控制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统一
阅读书目:
?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 恩格斯:,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
典哲学的终结, 四、
?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
展, (二)
?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
讲话,
? 电视片: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历史
的创造者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的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大
的推动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一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
过程
一、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对社会发展
规律性的认识
2、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
3、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物质动力是基础动力
(1) 物质动力及其作用
(2) 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
2、基本矛盾是核心动力
(1) 基本矛盾及其作用
(2) 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阶级斗争
3、人民群众是主体动力
(1) 人民群众及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作

(2) 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推
动作用
4、社会发展动力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和改革
1、社会革命
(1) 社会革命的含义:狭义的理解和广义
的理解
(2) 社会革命的根源
(3) 社会革命的一般规律:暴力革命
(4) 社会革命的作用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改革
(1) 改革及其社会作用
(2) 社会主义改革
四、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
(1) 社会形态演进和发展的基本方向的统
一性
(2) 社会形态演进的基本次序的统一性
(3) 同类社会形态的国家和民族具有共同
的本质
2、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 非典型社会形态的出现
(2) 社会形态发展的跳跃性
(3) 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局部、暂时的倒退
3、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
规律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1、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密切联系
2、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意识的作用密切
联系
3、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利益密切联系
4、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
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普
遍性和特殊性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意

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
4、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
意义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

1、科学
(1) 科学的本质
(2) 科学的特点
(3) 科学的分类
2、技术
(1) 技术的本质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3、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
(1) 认识功能
(2) 生产功能
(3) 经济功能
(4) 政治功能
2、社会条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功能
的制约性
(1) 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

(2) 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制约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方向、进程及其社会后果
(3) 社会的精神因素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
推动作用
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含义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征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作用
(2),技术决定论”评析
第四节 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人类历史创造
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
(1) 唯心史观的观点:英雄史观 (唯意志论
和宿命论 )
(2) 唯物史观的观点:群众史观
2、人民群众的概念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具体表现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个人的概念
2、杰出人物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
3、杰出人物的作用
(1) 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 对杰出人物的作用必须坚持历史主义
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3) 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作用的
一致性
三、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
1、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相互关系
2、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无产阶级政党的
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
四、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观与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
意义
阅读书目;
? 恩格斯:, 致约 ·布洛赫, (1890.9.21-22)
?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 二、
?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
讲话,
? 电视片:
第七章
历史进步与人的发展
教学基本要求,
? 认识历史进步的趋势和人类文明的历史
发展;人的本质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第一节 历史进步与人类文明
一、社会历史进步的趋势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关于社会进
步的观点
(1) 悲观论或循环论的观点
(2) 有限进步论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进步的观点
(1) 社会进步的实质
(2) 社会进步趋势的表现
(3) 社会进步的根源
(一 )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进步的最深刻
的根源
(二 )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进
步的直接动力
(三 ) 人类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
1、文明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尺度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4、社会文明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
一、人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以前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二、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
(1) 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2) 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3) 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
关系问题
2、人 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3、人的社会价值的主导地位
三、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1、人的价值观
2、人的人生观
3、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
共产主义社会
一、自由和必然
1、自由的本质与体现
2、自由的相对性:自由是以必然性为基
础的
3、观念上的自由和“实在的自由”
4、自由实现的环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结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
改造
二、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方
面看,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1) 人的“依赖关系”时期或前资本主义时

(2) 以物的纽带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或
资本主义时期
(3),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
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
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三、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社会
1、人类解放
2、共产主义社会
(1)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史前社会的结束
与真正人的社会的开始:自由的人
阅读书目:
?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
? 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等地的谈话要点, 五、六
? 电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