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设计多元化的发展 ——
后现代主义时期
后现代主义
产生时间,20世纪 60年代,流行于 70,80年代的欧美
特征,一种 文化倾向 (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 )。后现
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
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
计领域中。所谓, 后现代, 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 现代,
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 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 犬儒
主义 (政治冷漠,它表现了大众对政治的不满、无可奈
何乃至出于实用主义目的的积极利用。)和感性上的 快
乐主义 。
小结: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
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
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
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
内的东西。
工业时代:是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 (和标
准化 )为特征的。
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它虽然
也是规模经济时代,但已不像工业时代那样受制于时
空条件,人们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事生产,而产
品 (不仅仅是信息 )可在瞬间完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
专栏作家 Nicholas Negroponte[美 ]的著作 Being Digital( 1995)
设计是:
1.与艺术有关(与美感或审美经验有关或追求造型)
2.与生产及生产技术有关(追求经济性)
3.与解決问题有关(追求实效,追求经济性)
4.与创造力有关(追求新的观点及新的形式)
5.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有关(追求说服力)
6.与市场有关(追求说服力)。
但是现代设计从美术工艺运动至包豪斯至国际式
样,到了 1960年代,只满足了与艺术有关、与生产有
关、与解決问题有关的三个向度,而 1960年代末期可
以说“全新”的社会或市场登场,促成了“后现代”
的出现。
后现代设计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一场反叛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
设计思想、理念和方法。
事件,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的消失
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相关名词
1.隐喻,从修辞学上讲,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即赋予一个词本
身没有的涵义或者是用另外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意义。
设计师可以利用隐喻的技巧,将使用者经常使用或熟悉的
形态运用到设计中去的。设计师借用隐喻方法将设计与设计相
关的文化、情境、内涵等产生视觉上的连结,而使用者也可由
视觉形态去发觉、诠释产品所蕴含的信息。凭借隐喻方法的运
用,设计师能增加设计作品自我表达的机会,达到一种互动式
的表达模式。
2.文脉,所谓文脉,在语言学中指文学中的, 上下文, 。就是
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设计中译作, 文脉,,更多
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 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 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
计。
( 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
的人文含义。设计大量创造性地运用符号语言,将产品
的功能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历史相结合。
( 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
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
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
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哲学的 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历史的 工业革命为基础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
思想的 强调功能、技术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
方法的 标准化、高效率 遵循人性、个性化
设计语言 功能决定形式 多元化、模糊化、文脉性
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抽象主义 波普艺术、行为艺术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
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 1)罗伯特 ·文杜里 [美 ]
“少即是多” ( 少令人生厌)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
杂乱的活力,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
最早于,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1966)明确提出反
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
它在特定时期的 历史 使命,国际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
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
另一本著作,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 1972)对含混含义
模糊、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
好。可以说,文杜里提出的 传统和混乱 的审美趣味是后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 2)查尔斯 ·詹克斯 Charles Jencks [美 ]
主张,查尔斯 ·詹克斯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
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 1972年 7月 15日下午 3
点 32分美国圣路易市炸毁由日本建筑师山畸实设计
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的死亡时刻。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
概念的人物,著作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
义建筑语言, 等。詹克斯详尽地列举和 分析 了一切
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
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
现代主义:走向纯粹理性的极端,忽视人的情感和环境
的作用。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 1)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
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 2)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文脉主义”。
( 3)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
“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
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 1)罗伯特 ·文杜里( Robert venturi) [美 ]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屋顶装饰(老虎)
文杜里
( 2)查尔斯 ·詹克斯( Charles Jencks) [美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
( 3)斯特林 ·詹姆斯 ( James Stirling) [英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现代主义
的结构、
古典主义
的装饰、
波普风格
的细节
,后现代建筑语言,
( 4)尼迈耶尔 ( Oscar Niemeyer 1907-) [巴西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尼迈耶尔博物馆 (2002)
大教堂 (1970) 陆军总司令部 (1968)
( 4)尼迈耶尔 ( Oscar Niemeyer ) [巴西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国会大厦 (1958)
,曲线时代,,, 吸引我的是大自然和人体的曲线。
我从可爱祖国蜿蜒的群山和江河、天际浮动的云彩、
少女优美的体态里找到了曲线的美丽所在, 。
( 5)格里夫斯 ( Michael Graves 1934-) [美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讲究装饰
的丰富和
色彩的绚
丽,及历
史风格的
折衷。
俄勒冈州的公益服务大厦( 1982):立
方体的造型体现出古典的单纯,格子状
的小窗与建筑物的庞大规模形成了强烈
的对比,使建筑富有一种夸张的膨胀感。
中间竖条把建筑物分开,一对巨大的褐
红色壁柱与两边小窗的白色墙面形成对
照,为感觉虚幻的建筑物起到了强有力
的支撑作用的视觉效果。
( 6)伍重 ( Jorn Utzon) [丹麦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1959-1973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象
是海上的船帆,又像盛开的花朵,被视为
悉尼市标。为研究和设计这些壳片的结构,
用去 8年时间,施工也费时 3年多。工程预
算 700万美元,实际费用达 12000万美元。
( 7)丹下健三( Kenzo Tange)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山畸实( Minoru Yamasaki)
1977纽约世贸
1964代代木体育馆
( 8)任佐 ·皮阿诺 ( Renzo Piano) [意大利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打破传统观念中建筑的典雅的外形。
体现现代文化的通俗、广泛、多元。
( 9)贝 聿 铭 ( Ieoh Ming Pei 1917-) [华裔美籍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台
中
东
海
大
学
鲁
斯
教
堂
贝聿铭认为建筑设计应从整个城市的
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
体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
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
1984年法国罗浮宫扩建
让光线来做设计
北京香山饭店 (1982年)是贝聿铭
探索中国建筑传统继承途径的一
次成功的尝试。他反对把中国古
代建筑的某些构成部生硬的附加
到现代建筑上,主张寻找恰当的
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
而不是肤浅的因袭过去的形式 。
贝 聿 铭 ( Ieoh Ming Pei 1917-)
重复使用的几何形漏窗使香山饭店别具风格
1.装饰风, 內衣外穿,,装饰风的兴起与 1920年代的新
艺术运动有相同的理由(追求造形的美与装饰的愉悦,以对
抗机器美学的冰冷),但有不同的表现。此一时期的装饰多加
了异国风味;多元价值观的兴起;平面与光学的风味 (欧普
的影响) ……,內衣外穿, 与 1970年代经济的紧缩,旧物再使
用,机械主义的复活有关。, 內衣外穿, 以两种不同形态影
响了设计:其一为旧的(可用的)东西包上亮丽的外皮;其
二为将原先认为见不得人的零件当作装饰品及面材来安排
(如蓬皮杜文化中心) 。
2.设计语义的另一走向,纽约建筑界结合现代主义大师
柯布西耶的风格、银白色风格、解构主义的思潮与符号学的
替换游戏(隐喻),来建立其特殊的设计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
计的表现
1.工业设计后现代表现的特征
( 1)否定现代主义,各种风格层出不穷,如极少主义、
解构主义、绿色设计、循环设计、曼菲斯风格等。
( 2)对设计观念和理念有更深层的探讨。对设计提出
了新的评价标准,健康、安全、舒适、环保、可持续发
展。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 1)曼菲斯 ( Memphis) 设计风格
曼菲斯集团:索特萨斯 1980年离开了, 阿卡米亚,
工作室( 1976年米兰),于 1980年底至 1981年初带领 7
位年轻设计师成立, 孟菲斯, 小组。成为 80年代最引
人注目的后现代设计活动。
三、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
( 1)曼菲斯 ( Memphis) 设计风格(具有儿童心理特点)
曼菲斯设计特点:从未系统地阐述过任何设计思想或
设计方法,只是用设计作品来展示其与现代主义设计迥异
的设计方式。
功能不是绝对,既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但更强调设
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材料:重在表面肌理的装饰应用
色彩:不分主调、背景色,同时并置不同色块
样式:既生硬粗糙,又柔和淡雅;既古典,又科幻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孟菲斯集团成员的作品
埃托 ·索特萨斯( Ettore Sottsass)
代表作:奇形怪状的书架
使用塑料贴面,颜色鲜艳,其拼贴组
合的造型不具备书架的功能。设计的
物品用途不明、含义模糊的。
1981 19861981
1980
“仆役”
孟菲斯集团成员的作品
马都顿( Matteo Thum)
代表作:, 裸鸟, 茶壶
设计幽默,做工严谨、精致。
1982
马丁 ?伯顿( Martine Bedin
1957-)
代表作:超级灯
1982
彼特 ?歇尔( Peter Shire 1947-)
代表作:巴西桌子
1988
1981
① 高科技风格 High-tech
(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高科技风格源于 20设计 20~ 30年代的机器美学,随着科学
的进步,尖端技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要求树立一种与
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高科技派喜欢用非传统的合成材料或
零件。
高科技风格的特征:
简洁的造型、光亮与金属的造型 (加上一些冷冷的燈光效
果)、工业化产品或粗犷建材的直接引用、建筑物厂房化(或
效率化)、结构的外露(尤其是钢结构)。
马内奥 ?波特
( Mario Botta 1943-)
高技术风格源于 20世纪 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
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
上鼓吹表现新技术。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
讯机器风格,即所谓, 游击队, 风格,以图表现战争中发
展起来的电子技术。罗威设计的哈里克拉福特收音机就是
这一趋势的典型。
高技术风格
返回
② 过渡高科技风格 Trans High-Tech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 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针对
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嘲讽、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
表现特点。设计荒诞不经,表现设计师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
恶。因为这种风格的明显讽刺特征,因此得不到广泛的欢迎,
只能针对个人、少来生产。
朗 ?阿拉德的设计
1986,让人舒服的椅子,
象征意义:当人坐下时椅子的弯
曲变形仿佛要断裂,会令人产生
各种不同的感觉,如将物体丑化
的感觉、重新传统设计理念的感
觉,其感觉源于材质及需要激发
的理念间的冲突。
极少主义出现于 20世纪 50-
-60年代,其特征是追求极端简
单的设计,摒弃粗放和奢华的
修饰以及琐碎功能,强调简洁
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观照人
文层面 。
极少主义之所以能够风靡,
是其顺应了现代人 快节奏 的生
活观念。人们在极少主义中体
会到归返简致素朴的真正的纯
和美。, 为简而简, 容易导致
形式主义。
③ 极少主义风格 Minimalism
解构主义是 1980年代末期兴起于建筑设计界的派別。
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 符号本
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
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解构主义不仅否定现代主义的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否定古典的美
学原则(和谐、统一)。
例,20世纪 80年代,一位西方艺术家来华演出的一出哑剧,
用一把中提琴演奏了一段古典音乐之后,突然起身猛地将
琴摔到地上,并狠狠地踩了一脚,然后又很快地用提琴碎片
在一块画布上粘贴出一幅抽象的绘画(一幅提琴解构重组
的绘画)。原来完美、和谐的提琴造型已不复存在,而它留
下的碎片在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得以重生。
④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弗兰克 ·盖里 [美 ]
(Frank Gehry,1947-)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个人介绍,获哈佛大学的城市规划硕士学位。 设计理念,反
映对整体的否定和对于部件的关注。 设计手法,将建筑的整
体肢解,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不完整,甚至支离破碎的空间
造型。
20世纪 90年
代末完成的
毕尔巴鄂 --
古根海姆博
物馆 就是由
几个粗重的
体块相互碰
撞、穿插而
成,并形成
了扭曲而极
富力感的空
间。
英戈 ·莫端尔 [德 ]
(Ingo Maurer)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设计作品:波卡 ·米塞里亚的吊灯
设计手法:以瓷器爆炸的慢动作影片为蓝本,将瓷器
,解构, 成灯罩,别具一格。
⑤ 新现代主义 new-modernism
新现代主义是一种创作态度,设计者希望回到现代
主义的追求目标,并以此来超越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
义的说法最早见于 1981年国际设计协会会议。新现代主
义与现代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拒绝现代主义中的, 普
同性, (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最好的答案)与, 国际样
式, 。⑥ 可持续发展战略
背景:经济的发展带来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一是资
源浪费和掠夺性利用,二是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恶化。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
A.绿色设计 B.生态设计 C.循环设计 D.组合设计
后现代设计时代的平面设计的特点:既使用古典纹
样,又结合现代通俗文化的各种形式,使平面设计语言
多元化。
风格:强调装饰、幽默
1.,新浪潮, 平面设计运动
由在瑞士巴塞尔 (Basel)学习的和几个原來与瑞士的国
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关系密切的设计师所发起。强调人
的直觉对设计的制约,主张为了表现可以牺牲可读性。
设计形式:硬边几何抽象图形、版式应用
四、后现代时期的平面设计
硬边艺术
抽象主义绘画的一个派系,产生于 20世纪 50
年代中期。
当 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成为流行的画
风时,一些从事几何抽象主义创造的画家,则试
图用 几何图形或有清晰边缘的造型,推出一种新
的风格与之抗衡,这种风格有明确的边线和轮廓,
所以被人们称作硬边绘画。
他们拋弃了抽象表现主义通常采用的色彩明
暗对比和有立体空间的画面效果,代之以重视色
相对比和平面感的大块色面,色彩限制在二、三
个色调内,前景与背景之间没有区别。
返回
沃夫根 ·魏纳特
格莱曼
2.,里特罗, 设计和乡土风格
20世纪 80年代,纽约出现的强调历史风格复古的设
计,称为“里特罗”设计。
设计形式:“向后看”、“与众不同”
代表人物:谢尔、菲利、戈德伯格
3.,曼菲斯, 风格和旧金山派平面设计
“曼菲斯”风格:艳俗、绚丽的色彩、非功能化的
设计 拉德尔设计的曼菲斯标志
旧金山派
在美国旧金山地区形成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成
员以旧金山设计学院的教师为主。
特点:自由的版面、强烈的色彩、乐观、幽默
凡德比尔
后现代设计以其亮丽的色彩和轰动的展示效果一时成为传播
媒介的热点。但后现代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实质性的东
西,它只是在现代主义设计上做一些表面文章,或者是为现代主
义设计做一些修正工作。
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功能性的要求将成为恒久的标准。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的标准化、系统性对于因日益发达的 交通 和通
讯而变得越来越小的地球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用的设计 方法,可以
为不同国家、操不同语言的人们提供方便。规范化的标志、标牌
设计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世界语言,为人们带来便利。
相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性化的特点来说,
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极为脆弱的,它对现代主
义设计的挑战基本上只是停留在风格和形式方面,并没有涉及现
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核心。后现代主义设计关注的只是设计的形式
内容,探求在创造性的无序中存在的纯洁性和浪漫性。
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
后现代主义时期
后现代主义
产生时间,20世纪 60年代,流行于 70,80年代的欧美
特征,一种 文化倾向 (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 )。后现
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
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
计领域中。所谓, 后现代, 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 现代,
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 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 犬儒
主义 (政治冷漠,它表现了大众对政治的不满、无可奈
何乃至出于实用主义目的的积极利用。)和感性上的 快
乐主义 。
小结: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
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
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
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
内的东西。
工业时代:是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 (和标
准化 )为特征的。
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它虽然
也是规模经济时代,但已不像工业时代那样受制于时
空条件,人们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事生产,而产
品 (不仅仅是信息 )可在瞬间完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
专栏作家 Nicholas Negroponte[美 ]的著作 Being Digital( 1995)
设计是:
1.与艺术有关(与美感或审美经验有关或追求造型)
2.与生产及生产技术有关(追求经济性)
3.与解決问题有关(追求实效,追求经济性)
4.与创造力有关(追求新的观点及新的形式)
5.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有关(追求说服力)
6.与市场有关(追求说服力)。
但是现代设计从美术工艺运动至包豪斯至国际式
样,到了 1960年代,只满足了与艺术有关、与生产有
关、与解決问题有关的三个向度,而 1960年代末期可
以说“全新”的社会或市场登场,促成了“后现代”
的出现。
后现代设计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一场反叛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
设计思想、理念和方法。
事件,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的消失
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相关名词
1.隐喻,从修辞学上讲,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即赋予一个词本
身没有的涵义或者是用另外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意义。
设计师可以利用隐喻的技巧,将使用者经常使用或熟悉的
形态运用到设计中去的。设计师借用隐喻方法将设计与设计相
关的文化、情境、内涵等产生视觉上的连结,而使用者也可由
视觉形态去发觉、诠释产品所蕴含的信息。凭借隐喻方法的运
用,设计师能增加设计作品自我表达的机会,达到一种互动式
的表达模式。
2.文脉,所谓文脉,在语言学中指文学中的, 上下文, 。就是
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设计中译作, 文脉,,更多
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 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 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
计。
( 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
的人文含义。设计大量创造性地运用符号语言,将产品
的功能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历史相结合。
( 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
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
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
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哲学的 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历史的 工业革命为基础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
思想的 强调功能、技术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
方法的 标准化、高效率 遵循人性、个性化
设计语言 功能决定形式 多元化、模糊化、文脉性
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抽象主义 波普艺术、行为艺术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
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 1)罗伯特 ·文杜里 [美 ]
“少即是多” ( 少令人生厌)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
杂乱的活力,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
最早于,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1966)明确提出反
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
它在特定时期的 历史 使命,国际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
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
另一本著作,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 1972)对含混含义
模糊、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
好。可以说,文杜里提出的 传统和混乱 的审美趣味是后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 2)查尔斯 ·詹克斯 Charles Jencks [美 ]
主张,查尔斯 ·詹克斯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
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 1972年 7月 15日下午 3
点 32分美国圣路易市炸毁由日本建筑师山畸实设计
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的死亡时刻。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
概念的人物,著作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
义建筑语言, 等。詹克斯详尽地列举和 分析 了一切
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
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
现代主义:走向纯粹理性的极端,忽视人的情感和环境
的作用。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 1)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
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 2)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文脉主义”。
( 3)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
“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
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 1)罗伯特 ·文杜里( Robert venturi) [美 ]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屋顶装饰(老虎)
文杜里
( 2)查尔斯 ·詹克斯( Charles Jencks) [美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
( 3)斯特林 ·詹姆斯 ( James Stirling) [英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现代主义
的结构、
古典主义
的装饰、
波普风格
的细节
,后现代建筑语言,
( 4)尼迈耶尔 ( Oscar Niemeyer 1907-) [巴西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尼迈耶尔博物馆 (2002)
大教堂 (1970) 陆军总司令部 (1968)
( 4)尼迈耶尔 ( Oscar Niemeyer ) [巴西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国会大厦 (1958)
,曲线时代,,, 吸引我的是大自然和人体的曲线。
我从可爱祖国蜿蜒的群山和江河、天际浮动的云彩、
少女优美的体态里找到了曲线的美丽所在, 。
( 5)格里夫斯 ( Michael Graves 1934-) [美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讲究装饰
的丰富和
色彩的绚
丽,及历
史风格的
折衷。
俄勒冈州的公益服务大厦( 1982):立
方体的造型体现出古典的单纯,格子状
的小窗与建筑物的庞大规模形成了强烈
的对比,使建筑富有一种夸张的膨胀感。
中间竖条把建筑物分开,一对巨大的褐
红色壁柱与两边小窗的白色墙面形成对
照,为感觉虚幻的建筑物起到了强有力
的支撑作用的视觉效果。
( 6)伍重 ( Jorn Utzon) [丹麦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1959-1973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象
是海上的船帆,又像盛开的花朵,被视为
悉尼市标。为研究和设计这些壳片的结构,
用去 8年时间,施工也费时 3年多。工程预
算 700万美元,实际费用达 12000万美元。
( 7)丹下健三( Kenzo Tange)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山畸实( Minoru Yamasaki)
1977纽约世贸
1964代代木体育馆
( 8)任佐 ·皮阿诺 ( Renzo Piano) [意大利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打破传统观念中建筑的典雅的外形。
体现现代文化的通俗、广泛、多元。
( 9)贝 聿 铭 ( Ieoh Ming Pei 1917-) [华裔美籍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人物及作品
台
中
东
海
大
学
鲁
斯
教
堂
贝聿铭认为建筑设计应从整个城市的
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
体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
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
1984年法国罗浮宫扩建
让光线来做设计
北京香山饭店 (1982年)是贝聿铭
探索中国建筑传统继承途径的一
次成功的尝试。他反对把中国古
代建筑的某些构成部生硬的附加
到现代建筑上,主张寻找恰当的
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
而不是肤浅的因袭过去的形式 。
贝 聿 铭 ( Ieoh Ming Pei 1917-)
重复使用的几何形漏窗使香山饭店别具风格
1.装饰风, 內衣外穿,,装饰风的兴起与 1920年代的新
艺术运动有相同的理由(追求造形的美与装饰的愉悦,以对
抗机器美学的冰冷),但有不同的表现。此一时期的装饰多加
了异国风味;多元价值观的兴起;平面与光学的风味 (欧普
的影响) ……,內衣外穿, 与 1970年代经济的紧缩,旧物再使
用,机械主义的复活有关。, 內衣外穿, 以两种不同形态影
响了设计:其一为旧的(可用的)东西包上亮丽的外皮;其
二为将原先认为见不得人的零件当作装饰品及面材来安排
(如蓬皮杜文化中心) 。
2.设计语义的另一走向,纽约建筑界结合现代主义大师
柯布西耶的风格、银白色风格、解构主义的思潮与符号学的
替换游戏(隐喻),来建立其特殊的设计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
计的表现
1.工业设计后现代表现的特征
( 1)否定现代主义,各种风格层出不穷,如极少主义、
解构主义、绿色设计、循环设计、曼菲斯风格等。
( 2)对设计观念和理念有更深层的探讨。对设计提出
了新的评价标准,健康、安全、舒适、环保、可持续发
展。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 1)曼菲斯 ( Memphis) 设计风格
曼菲斯集团:索特萨斯 1980年离开了, 阿卡米亚,
工作室( 1976年米兰),于 1980年底至 1981年初带领 7
位年轻设计师成立, 孟菲斯, 小组。成为 80年代最引
人注目的后现代设计活动。
三、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
( 1)曼菲斯 ( Memphis) 设计风格(具有儿童心理特点)
曼菲斯设计特点:从未系统地阐述过任何设计思想或
设计方法,只是用设计作品来展示其与现代主义设计迥异
的设计方式。
功能不是绝对,既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但更强调设
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材料:重在表面肌理的装饰应用
色彩:不分主调、背景色,同时并置不同色块
样式:既生硬粗糙,又柔和淡雅;既古典,又科幻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孟菲斯集团成员的作品
埃托 ·索特萨斯( Ettore Sottsass)
代表作:奇形怪状的书架
使用塑料贴面,颜色鲜艳,其拼贴组
合的造型不具备书架的功能。设计的
物品用途不明、含义模糊的。
1981 19861981
1980
“仆役”
孟菲斯集团成员的作品
马都顿( Matteo Thum)
代表作:, 裸鸟, 茶壶
设计幽默,做工严谨、精致。
1982
马丁 ?伯顿( Martine Bedin
1957-)
代表作:超级灯
1982
彼特 ?歇尔( Peter Shire 1947-)
代表作:巴西桌子
1988
1981
① 高科技风格 High-tech
(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高科技风格源于 20设计 20~ 30年代的机器美学,随着科学
的进步,尖端技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要求树立一种与
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高科技派喜欢用非传统的合成材料或
零件。
高科技风格的特征:
简洁的造型、光亮与金属的造型 (加上一些冷冷的燈光效
果)、工业化产品或粗犷建材的直接引用、建筑物厂房化(或
效率化)、结构的外露(尤其是钢结构)。
马内奥 ?波特
( Mario Botta 1943-)
高技术风格源于 20世纪 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
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
上鼓吹表现新技术。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
讯机器风格,即所谓, 游击队, 风格,以图表现战争中发
展起来的电子技术。罗威设计的哈里克拉福特收音机就是
这一趋势的典型。
高技术风格
返回
② 过渡高科技风格 Trans High-Tech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 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针对
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嘲讽、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
表现特点。设计荒诞不经,表现设计师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
恶。因为这种风格的明显讽刺特征,因此得不到广泛的欢迎,
只能针对个人、少来生产。
朗 ?阿拉德的设计
1986,让人舒服的椅子,
象征意义:当人坐下时椅子的弯
曲变形仿佛要断裂,会令人产生
各种不同的感觉,如将物体丑化
的感觉、重新传统设计理念的感
觉,其感觉源于材质及需要激发
的理念间的冲突。
极少主义出现于 20世纪 50-
-60年代,其特征是追求极端简
单的设计,摒弃粗放和奢华的
修饰以及琐碎功能,强调简洁
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观照人
文层面 。
极少主义之所以能够风靡,
是其顺应了现代人 快节奏 的生
活观念。人们在极少主义中体
会到归返简致素朴的真正的纯
和美。, 为简而简, 容易导致
形式主义。
③ 极少主义风格 Minimalism
解构主义是 1980年代末期兴起于建筑设计界的派別。
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 符号本
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
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解构主义不仅否定现代主义的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否定古典的美
学原则(和谐、统一)。
例,20世纪 80年代,一位西方艺术家来华演出的一出哑剧,
用一把中提琴演奏了一段古典音乐之后,突然起身猛地将
琴摔到地上,并狠狠地踩了一脚,然后又很快地用提琴碎片
在一块画布上粘贴出一幅抽象的绘画(一幅提琴解构重组
的绘画)。原来完美、和谐的提琴造型已不复存在,而它留
下的碎片在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得以重生。
④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弗兰克 ·盖里 [美 ]
(Frank Gehry,1947-)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个人介绍,获哈佛大学的城市规划硕士学位。 设计理念,反
映对整体的否定和对于部件的关注。 设计手法,将建筑的整
体肢解,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不完整,甚至支离破碎的空间
造型。
20世纪 90年
代末完成的
毕尔巴鄂 --
古根海姆博
物馆 就是由
几个粗重的
体块相互碰
撞、穿插而
成,并形成
了扭曲而极
富力感的空
间。
英戈 ·莫端尔 [德 ]
(Ingo Maurer)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设计作品:波卡 ·米塞里亚的吊灯
设计手法:以瓷器爆炸的慢动作影片为蓝本,将瓷器
,解构, 成灯罩,别具一格。
⑤ 新现代主义 new-modernism
新现代主义是一种创作态度,设计者希望回到现代
主义的追求目标,并以此来超越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
义的说法最早见于 1981年国际设计协会会议。新现代主
义与现代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拒绝现代主义中的, 普
同性, (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最好的答案)与, 国际样
式, 。⑥ 可持续发展战略
背景:经济的发展带来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一是资
源浪费和掠夺性利用,二是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恶化。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
A.绿色设计 B.生态设计 C.循环设计 D.组合设计
后现代设计时代的平面设计的特点:既使用古典纹
样,又结合现代通俗文化的各种形式,使平面设计语言
多元化。
风格:强调装饰、幽默
1.,新浪潮, 平面设计运动
由在瑞士巴塞尔 (Basel)学习的和几个原來与瑞士的国
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关系密切的设计师所发起。强调人
的直觉对设计的制约,主张为了表现可以牺牲可读性。
设计形式:硬边几何抽象图形、版式应用
四、后现代时期的平面设计
硬边艺术
抽象主义绘画的一个派系,产生于 20世纪 50
年代中期。
当 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成为流行的画
风时,一些从事几何抽象主义创造的画家,则试
图用 几何图形或有清晰边缘的造型,推出一种新
的风格与之抗衡,这种风格有明确的边线和轮廓,
所以被人们称作硬边绘画。
他们拋弃了抽象表现主义通常采用的色彩明
暗对比和有立体空间的画面效果,代之以重视色
相对比和平面感的大块色面,色彩限制在二、三
个色调内,前景与背景之间没有区别。
返回
沃夫根 ·魏纳特
格莱曼
2.,里特罗, 设计和乡土风格
20世纪 80年代,纽约出现的强调历史风格复古的设
计,称为“里特罗”设计。
设计形式:“向后看”、“与众不同”
代表人物:谢尔、菲利、戈德伯格
3.,曼菲斯, 风格和旧金山派平面设计
“曼菲斯”风格:艳俗、绚丽的色彩、非功能化的
设计 拉德尔设计的曼菲斯标志
旧金山派
在美国旧金山地区形成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成
员以旧金山设计学院的教师为主。
特点:自由的版面、强烈的色彩、乐观、幽默
凡德比尔
后现代设计以其亮丽的色彩和轰动的展示效果一时成为传播
媒介的热点。但后现代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实质性的东
西,它只是在现代主义设计上做一些表面文章,或者是为现代主
义设计做一些修正工作。
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功能性的要求将成为恒久的标准。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的标准化、系统性对于因日益发达的 交通 和通
讯而变得越来越小的地球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用的设计 方法,可以
为不同国家、操不同语言的人们提供方便。规范化的标志、标牌
设计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世界语言,为人们带来便利。
相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性化的特点来说,
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极为脆弱的,它对现代主
义设计的挑战基本上只是停留在风格和形式方面,并没有涉及现
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核心。后现代主义设计关注的只是设计的形式
内容,探求在创造性的无序中存在的纯洁性和浪漫性。
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