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大学生活的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把握人生的关键时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教学重点] 科学确定新的奋斗目标,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教学难点] 引导大学生把自己成才目标与历史使命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一、环境带来的新变化 (一)大学生活及其特点 大学在校期间,按心理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大学新生正处于适应期,主要由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过渡,由青年初期向青年中期过渡,由中学的学习方式向大学学习方式过渡。与中学相比,有了许多新变化。具体表现为: 1、学习生活的变化。 (1)学习任务不同。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知识与技能一个也不能少”。 (2)学习内容不同。既学专业课,也学基础课,还有选修课,定向性专业增强。 (3)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大学授课的特点是以指导为主。主要表现为: A.讲一部分,留一部分。有助于同学们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B.讲难点略易点,速度快。有时跨度一百多页,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课堂讲授内容与教科书的内容并不完全吻合。 总之,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相比,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学习的自主性增强。 2、生活环境的变化。 (1)由生活的“小天地”进入大家庭。 (2)生活相对独立,需要自立。 (3)多是自我管理和通过制度的间接管理。老师不再事必躬亲。 (4)自习时间多,自由度大,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3、理想追求的变化。 “高中苦又苦,大学补一补”, “高中用了功,大学松一松”,这一理论曾在大学新生中颇为流行。原有的目标已实现,新的目标尚未树起来,极易出现理想间歇期。 (二)新生活带来新冲突 大学新生在父母的宠爱、师长的赞赏、亲友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中迈入大学,有强烈的优越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是那样的豪迈。然而大学毕竟是一个群英荟萃的地方,严格地恪守着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因而,在现实面前,又是那么的忧伤和无奈。 1、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 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原来的第一名可能不及格,原来担任班干部指挥别人现在被人指挥……由高中的受宠到大学的失宠,成功感变为挫折感,原先的中心地位沦丧,有的不愿读师范,不愿选此专业,但事已至此,轻而自责、自卑,有的甚至不愿佩校徽上街。 2、新鲜感与怀旧感冲突 理想与现实可能出现很大的落差,如: 校园环境、生活远不如想象的好;教师教学水平、方法不令人满意;同学间个性迥异,不易相处;师生间也不如中学那样亲密。同时,尽善尽美毕竟只是一种理想,目前我国的高等学府,也有其现存的问题。 3、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太过于强调独立的人格,容易盲目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又对长辈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从军训休息间隙许多女生黯然落泪可以窥见他们情感的脆弱性与依赖性。也正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所谓的“爱情”趁虚而入,盲目恋爱,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4、交往意识强与闭锁心理的矛盾 许多大学新生整天埋怨他人不坦诚,太过于世故,于是“一个书包两只碗,教室寝室图书馆”的单调让人乏味,周末恐怖症吞噬着许多同学的心,造成恶性循环,倍感孤寂无聊与无奈。实际上是自己心存界蒂,带着戒备心理在接纳他人。 5、强烈的求知欲与知识水平低的矛盾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精力最充沛、最具有青春活力的时期,是一生中的最佳状态。大学生正处于创造心理高度发展的时期,对创造充满渴望和憧憬,受传统束缚少,接受新生事物快,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观点和看法。然而,有许多大学新生由于学习重点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往往学习效果不佳,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有的甚至通宵学习却也收效甚微,于是,有人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最笨的人。 我们共同的方向就是:需要在迷茫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引导我们在变化的时代获得成功。 二、科学确定新的目标 (一)目标的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人总是要围绕着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目标,制定出计划,展开有组织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作为大学新生,要注意科学的树立自已的目标,为大学生活作好导向。 (二)积极适应大学生活,科学确定新目标: 其实在生命的地图上,纵然需要别人指引,但自己才是真正决定该往何处去的人,无人能代替我们走完这段旅程。一路上或彷徨或无助,但正是这种种遭遇使你在试炼和挑战的磨砺下,逐渐拨云见日,了解自己,找到自我的天空 1、正确认知,积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准备 正确认识和对待转变时期的心理变化和矛盾,做好大学生活的心理准备,找到自己成才的正确方向。 2、积极探索大学学习的方法 美国学者詹姆斯据其研究成果说:“普通人只发挥了他蕴藏能力的1/10,就连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用了大脑30%的功能,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我们只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一部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 建议同学们要做到:日有安排,周有计划,月有打算,学期有部署,时时事事尽在掌握中。 3、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切忌手忙脚乱,今天掉书包,明天掉饭卡,后天又闹感冒。 (2)学会大学集体生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生活的事情是细微和琐碎的,就在这些细微和琐碎中,我们应遵循集体生活的基本原则: A、求大同,存小异; B、寻找合作的途径在互助与互动中增进了解; C、摒弃畸形的自我意识,尊重他人。 4、努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智力上的素质,包括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指一个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勇气、毅力、意志、爱好、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个人的成才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逐步树立新的形象 (一)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与定位 进入大学后,作为一名大学生,其自身特点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比较起中学生,大学生不仅学习和生活环境改变,而且社会的期望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中学时代的未成年人,一下成为国家建设者的后备力量,杰出人才的预备队,社会重任在肩。此时,大学生应尽快调整自己,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这首先要求,从不自觉角色变为自觉角色。 (二)明确责任,树立新的形象 大学生必须尽快进入角色,树立自己的新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责任,承担重任。 1、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大学生对知识更新、科技进步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明白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深刻理解由我国具体国情所决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3、要加倍努力,要利用大学期间良好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汲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一、时代主题与基本国情 今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 (一)“两个80年”的实践启示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1、中国人民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80年”。 第一个80年是指:1940年至1921年这一历史时期 第二个80年是指:从1921年到21世纪初。 2、共改革开放的深入是富民强国的历史性巨变 (二)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利益,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三)中国的入世与经济全球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助于我国在改革中借鉴反映新情况的市场规则,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21世纪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将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知识经济具有八个方面的特点: 1、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2、资产投入无形化。 3、世纪经济一体化。 4、经济决策知识化。 5、新的价值取向。 6、新的市场观念。 7、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8、重于创新、立于高科技。 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今天,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和三大历史任务,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 21世纪的大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入的历史新时期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继承我国大学生早已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挑战。 (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历史任务。”这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三、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 今天,我们仍然要看到,21世纪是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仍然还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当代大学生应当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将自己发展为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做到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 要成才,首先必须立志。所谓立志,就是为实现人生目标面确立的远大志向。志向是一个人迈向成才之路的不尽源泉和不畏艰险、勇于奋进的原动力。 要成才,还要必须明志。所谓明志,就是正确思想理论来指导的发展方向。当代大学生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面、价值观,自觉刻苦学习,培养优良学风与高深的道德情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为承担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 思考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成才的关系? 2.大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思考和案例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也在一些部门和干部中蔓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你对这些问题是如何认识的?你认为主要依靠什么力量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有些同学觉得“三个代表”思想是回答“建设一个怎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与自己非党员的身份要求不相干,请你对这种想法的错误之处予以驳斥。 第二章 正确对待交往、友谊和爱情 ??? 我们人类社会,是通过交往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是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的标志。在人生交往中,孕育着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人际交往,便没有人际关系,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研究人际交往的意义,学会与人交往,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使人们取得人生活动的主动权。 一、人际交往与人生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人际交往与人生的关系主要是人际交往对于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主要表现在: 第一,交往是人生发展的内在需要。荀子曰:”人之生不能无群” 第二,交往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二、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交往能力是当今时代人才的重要素质,它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一)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圣经中被称为黄金定律的那句古老的谚语:你要象期待邻人对你那样对待你的邻人。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必须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原则 2、真诚原则 3、互助原则 4、宽容原则 5、进取原则 (二)讲究交往的语言规范和艺术 1、要清晰,流利,文雅,简短精当 2、不同对象使用不同语言 (1)称呼因人而异 (2)称呼绰号须谨慎 (3)打电话的艺术 (4)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语言 3、学会赞扬,批评和道歉的技巧 (1)赞扬 A、赞到点上 B、有感而发反对矫揉造作 C、赞非所赞 D、曲线赞美 E、间接赞美 (2)批评 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对方不丢面子,不伤其自尊 (3)道歉 A、要不怕丢面子,君子坦荡荡。 B、道歉时态度认真,恳切,不虚伪,不做作 C、多做自我批评,多赞扬对方。 4、使用语言机智 (1)幽默 (2)模糊语言 (3)巧于反问 (4)善意的谎言 注意: (1)切记背后议论人 (2)不说穿别人的秘密 三、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正确理解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友谊的获得与培养 一、友谊的涵义和价值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美好而又亲密的情谊,是激励人前进,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 友谊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有着特殊的意义: 1、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交友渴求 2、它给青年大学生以稳定感和归属感 3、获得社会和与人相处的经验 4、提高宽宏大度和理性待人的能力 5、得到掌握社会工作技巧,培养社会观察力的机会 6、促进诚实,忠诚和守信等品格的发展 二、真挚友谊的基础 建立真挚的友谊并不难,关键是我们要真心去寻求和真心地建立。共同的理想,志向和追求,是真挚友谊的基础;共同的兴趣,爱好是联结友谊的纽带;能经得起时间和风雨的考验,是真挚友谊的生命。 1、真心关注他人 2、以心换心 三、努力播种友谊 友谊的培植与发展不仅需要交往,更需要交往双方的共同努力,并且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准则去维持,去发展 1、用真诚去播种 以诚相见,以诚相处是建立和维持朋友情感的首要条件和基础,没有真诚换不来友谊 2、用热情去浇灌 友谊需要双方以热情来投入,相互关心爱护,尽力帮朋友分担忧愁,”急朋友之所急,乐朋友之所乐” 3、用原则去培养 4、用谅解去护理 第三节 爱情的位置与影响 一、爱情与人生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 爱情是人性中高尚,热烈,美好的重要方面。它在人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它是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建立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李大钊所说:”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2、它可以使人生旅途具有新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 3、可以使一个男人或女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但是,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和唯一,也不等于事业,而是从属于事业的,”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事实证明,爱情与共同的事业,理想联结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同甘共苦,和衷共济,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二、大学生与恋爱 恋爱,是一对相互倾慕的男女共同追求,培育及发展爱情的过程。 对今天的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总体上要摆正爱情在人生发展中的位置,要正确把握恋爱关系,改变在恋爱问题上的不良认知。 1、误把好感当爱情 2、慰籍解闷谈恋爱 3、恋爱婚姻两回事 4、视爱情至高无上 5、别人有我也得有 三、树立高尚的恋爱观 大学生应树立高尚的恋爱观,正确对待恋爱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集体,道德等的关系。正确的恋爱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以共同的信念,理想追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为爱情的基石。 2、事业高于爱情,爱情服从于事业。 3、恋爱要受到社会条件及个人因素的制约。 4、严肃认真,忠贞专一。 第三章 心理素质的优化 ???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了解大学生心理的一般特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正确处理常见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自觉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学重点]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心理健康的保持和维护。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做过概括和论述。1946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具体明确地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我国台湾学者钱苹认为:心理健康者应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完整;个人与社会协调;情绪稳定。 我国大陆学者张人骏等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健全的认识能力;适度的情绪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个性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心理卫生专家、学者们没有能够给心理健康下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定义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模式。对于不同的人,心理健康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中,其反映心理健康的特点也可能是不同的。一些心理学家,特别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高水平心理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多种模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一直从事对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即是“成熟者”,他们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也不受童年心灵创伤或冲突的控制。为此,他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个指标: 第一,自我意识广延。 第二,自我同他人关系融洽。 第三,有情绪安全感。 第四,知觉客观。 第五,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 第六,现实的自我形象。 第七,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参照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概括,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心理健康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第一,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健康的心理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条件。 第三,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个性的完善。 第四,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学生潜能的开发。 第五,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学生满怀信心地走向社会。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的特点与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的一般特点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处于青年中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其心理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尚未完全成熟,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它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自我意识,从童年期就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快的时期,它使人心理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它使一个人能反省自身,有明确的自我存在感,从而以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周围世界;同时,它也使人的心理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与丰富。 自我意识的发展不仅与年龄有关,而且与人的知识水平有关。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可能就越强。 2.情感丰富而不稳定 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他们对与自身有关的事物往往体察得细致入微。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思维空间急剧延伸,必然导致其情感越来越丰富而深刻。 3.性意识进一步发展 性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青年来说,性意识更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所以性意识的明朗化与进一步发展都是正常的。又由于大学校园是年轻人的世界,每个大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与同龄异性接触,因而性意识的发展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恋爱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4.智力发展达到高峰 青年时代,由于大脑已充分发育成熟,因而智力也发展到高峰。大学生一般思维敏捷,接受力强,通过专业训练、系统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水平大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智力层次含有较多的社会性和理论色彩,这一显著特点,使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得到极大丰富。 5.社会需求迫切 为了接受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大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期限比同龄人长,这使得他们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渴望加入社会的愿望更为迫切。在校园里,他们关注着社会,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并希望自己能加入进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各种令人不满的现象,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与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价值观相互作用,是将来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 二、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独立性的不完全,对家长有较大的依赖;对社会了解有限,过于理想化;环境突变难以适应;对自我的认识摇摆不定而难以定位等等。从而使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是离开家庭、进入了拥有一定社会气氛的大学校园之后,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走向独立生活,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意识都有很大提高。同时,大学校园环境也比以往自己的生活环境赋予个人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空间。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往往只有要求独立的想法而没有独立的行动。他们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仍处于一靠家庭、二靠学校的状况。 2.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每一个成长着的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大学生由于文化层次较高,其悟性和智能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较之一般年轻人,更富有理想性。然而,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当理想受挫,不能化为现实时,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大学生们以往都是各地的学习尖子,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因此容易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理想。而进入大学后,可能会发现现实并非如此,对大学生而言,最常困扰他们的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所产生的矛盾。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自我评价能力的不足,他们往往会发现现实远非自己所想象的、所追求的那样完善,自己也远非想象的那样出色。由此而可能引发出许多心理上、情感上的苦恼。 3.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 大学时代,是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全面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这是青年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这种心理闭锁与真正的自我确立有着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共鸣的知己。虽然在刚走出家门的大学新生身上,可以更容易看到这种需求;但实际上,整个大学时代都存在着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以满足感情上的互助的需要。这种心理特征上的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 4.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 大学生就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而言,已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但是,由于大学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校学习时间的延长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还生活在半社会的校园中,他们还有比较艰巨的专业学习与专业训练的任务,他们的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一切导致了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使得他们处于早熟与迟自立的峡谷之中,由此而产生种种与性心理有关的矛盾心理冲突。大学生对这类矛盾冲突往往敏感而多焦虑,这对其心理发展与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 5.情绪冲突 情绪冲突是大学生矛盾心理冲突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上述几种矛盾冲突都可表现为情绪冲突。从生理角度看,青春期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活动尚不平衡,往往兴奋活动占有优势。 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后,社会角色的变更引起了诸多的心理矛盾,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及认识水平尚未达到真正能独立、正确地调节自身行为的程度,这就使得他们独立支配自己行为的强烈要求与其行为的结果相悖,从而产生内心痛苦和不安。 从社会角度看,当前社会的变革也对大学生情绪有很大影响。在各种社会价值取向面前,大学生可能会对自己以往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而导致迷茫和消沉。同时,青年期的情绪又是极为丰富而不稳定的,因而各种矛盾冲突都可能在情绪冲突中得到多种多样的反映。 除了上述几种矛盾心理冲突之外,大学生求知欲强而鉴别力相对较弱,也构成了一种矛盾心理冲突,并主要反映在学习心理上。 三、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异常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在大学期间,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及时调适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感到困惑和迷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有的甚至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一些异常表现。 1.新生适应问题 每一次升学,都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不论是从小学到中学,还是从中学到大学,对于新生来讲,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都与前一阶段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从中学到大学后,面对环境的巨变和全新的生活,许多新生都会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出现一些与适应有关的一些心理问题。 2.学业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和主要活动方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学习心理的健康状况占重要位置。 (1)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同学升入大学后,明显地感到学习时注意力不像中学时那样集中,上课经常走神,自学坐不住,脑子里的事很多、很乱,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2)考试焦虑与怯场 有研究表明,80%的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时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也称为考试焦虑。 考试怯场是学生在考试中因情绪过分激动、焦虑、恐慌而造成思维和操作困难的一种心理现象。 3.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完成学业、发展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们不愿意再依赖家长、老师,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但由于心理的成熟度有限,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一些异常心理,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1)自我中心 人际交往是双方的,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获得一定的满足,才有可能继续维持和发展交往。如果只想自己从交往中获得好处,而不顾及对方的意愿和利益,这种交往必定要失败。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强调评价标准的自我性,即我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注重自己目的的实现,即我想获得什么利益就应获得什么利益。 (2)心理不相容 心理不相容,即是在人际交往中他人不能与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认同而苦恼焦虑。在心理上有不相容问题的人,总是将自我束缚在一个狭小的交往范围之内,对他人的一些个性特点往往“看不惯”,因而懒得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为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挑起争端,自伤和气。更严重者,当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将事情引向极端,做出对人对己都十分不利的傻事。所以,心理不相容是大学生交往中一种极为有害的心理障碍。 (3)角色困惑 所谓角色,是指某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没有正确认识自我角色,以及没有根据不同的角色去学习相应的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常常碰壁,以致失败。 4.情绪问题 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下,或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下,就会造成情绪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出现很多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若不及时采取各种调适措施,就可能引发出严重的后果。 (1)烦恼 烦闷苦恼的事人人都有。如失恋、考试不及格、同学关系不和、经济拮据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烦恼的内容。烦恼都是有明确的对象和具体的现实内容的。 (2)焦虑 焦虑,是一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其特点是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和恐惧。焦虑是应激下的人的一种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威胁机体康宁的任何情境,都可引起焦虑。 (3)抑郁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语音低沉或整日沉默不语。 (4)暴躁 暴躁是指容易发火、发怒、过分急躁,“一触即跳”,与他人发生矛盾,因一点小事就表现出粗野蛮横。这种人对外界的容纳性相当低,许多人还有很重的“哥们义气”。 (5)冷漠 冷漠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无论是悲、欢、离、合、爱、憎都漠然视之。冷漠者初期主要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心清平淡,出现抑郁状态,随后逐渐发展到强烈的空虚感,内心体验日益贫乏,不愿进行抉择和竞争,缺乏责任感和成就感。 5.自我认知问题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1)自傲 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像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有优点。 (2)自卑 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 (3)虚荣 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来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地去猎取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任何比自己强的人,把别人取得的荣誉视为对自己的竞争。 6.神经症 神经症,也称为神经官能症或心理症,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对于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不健全的个性特征是此类疾病的发病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遇到重大的心理创伤,便会导致神经症的发生。在大学生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 7.人格障碍 人格,通俗地讲,就是人的个性。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已基本形成。但是,有些大学生人格中存在着不良特质。一方面,这些不良的人格特质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及社会性活动,由此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当大学生意识到这些不良方面及其后果,而又无力改变时,会表现出消极性防御反应及自我否定,结果给个体的顺利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保持和维护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异常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从生物遗传因子的作用到个体自我心理冲突、不良人格特征,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等等,都可能影响心理健康。概括起来,可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分为遗传、生物、社会、心理四大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直系父母以基因和染色体的形式,在妊娠时将其全部遗传物质转移给子代的现象。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23对即46条染色体,每对染色体都有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每条染色体都有1000~2000个基因,而它们都具有转移遗传物质的特性。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一个人作为整体(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却是十分密切的,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形、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根据统计调查数据及临床观察经验都表明,在精神病患者家族中确实有一定的成员患有精神病或某些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如抽疯发作、精神发育不全、脑神经萎缩、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 2.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例如,脑梅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由于病菌、病毒损害了神经系统组织结构,从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对于儿童的有害影响尤为严重,它可以阻碍和抑制儿童心理与智力的发展,这是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的重要原因。 第二,大脑的外伤或化学中毒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因摔伤、碰伤或战争时的战伤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如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等。由于有害的有机与无机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内,可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心理障碍,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以及某些药物中毒,都可能会引起记忆丧失、智力缺乏等。 第三,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内分泌的活性过强或不足),可能会引起心理异常表现。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时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而在机能缺失时,在儿童可引起智力发育迟滞,在成人则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损害,性格上还会变得幼稚、保守和狭隘。 另外,身高、体重、比例和外表特征等,如果严重偏离常态都可能对心理的正常与否产生重大影响。营养不良、缺氧、睡眠不足等(生物学剥夺),也可能产生性功能障碍或引起大脑结构的变化,造成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扎根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之中。因而,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是很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教育环境等。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家庭的影响起着主要作用。因此,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对个体早期发展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障碍,并且会抑制他们的潜能的发展。另外,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而儿童早期的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发展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于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如升学、结婚、亲人亡故等。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在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解释时,一般都认为由于生活事件的产生增加了个体适应环境的压力。换句话说,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他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生活变化。 当个体在某段时间内遭遇很多生活事件时,生活事件对个体的作用就会累加,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水平。这就说明,当个体遇到很多生活事件时,他所遭遇的心理应激就会增加。 除生活事件的影响外,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虽然环境变迁也可以算作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但是,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影响将更加突出。例如,移民研究的结果表明,新到一地的移民与当地居民以及他们原来所在地的居民相比,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躯体或精神的异常。很多刚入学的大学生由于入学前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容易出现各种困难。 (3)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习中的竞争;同伴间的影响等。学校教育的影响一般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它也因此可能带来负作用。特别是学习的竞争,极可能对学生产生压力,从而出现焦虑反应。胜者可能自傲自负;败者可能自卑自怜或自暴自弃。 4.心理因素 从心理方面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是很重要的,然而,它很难与社会因素分开来讨论。心理活动的内容、方式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探讨心理因素时,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求一种形式上的解释。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由一系列的机会组成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面临的机会或者选择不只一个,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很多的选择。当作出选择的时候,却往往会面临冲突的情境,即作出某一个选择,同时又要丢掉另一个选择或机会。这就使得很多情况下作出选择是很困难的。 心理冲突(即在个体有目的的活动中,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出现相互排斥的动机,也叫动机冲突)的产生往往发生于难于作出选择的情境。这种冲突情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躯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情绪,就会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 心理冲突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会增加个体适应环境的困难,对生活和工作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这种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个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很多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个体就是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心理冲突而影响到心理健康的。 当然,心理冲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心理冲突的性质则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双趋式冲突。即当人们面临两个同样诱人的目的时,迫于形势,只得舍去一个才可得到另一个。这时内心冲突便开始了,而且一当决定选择此目标,又会感到彼目标更好;而真正选择了彼目标,又会觉得此目标更有利。总之,只要有所倾斜,心理冲突便加剧。最终,无论是选择此目标还是选择彼目标,都可能后悔当初的决定。 (2)双避式冲突。即当人们面临两个都不令人喜欢或具有威协性的目的时,迫于形势,只得选择其一,才可避免另一目的。双避冲突的演化过程和结果与双趋冲突一样,总难免有“悔不当初”的感慨。 (3)趋避式冲突。即人们面临一个目的,既欲趋近,又想避开的冲突形式。这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趋近时是为“利”或“得”,但又顾忌“害”或“失”;避开时是为躲避“害”或“失”,但又想到“利”或“得”。好吃肥肉又怕发胖,想结婚又怕负担,即是典型的趋避冲突。 当个体处于心理冲突时,很多情况下都能够很快解决,即采取适当的行为来表达动机愿望、实现目标、满足需要。但是,当个体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自己又缺乏主见时,要作出选择就比较困难,甚至会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躯体和心理反应。这时,可能会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心理冲突,消除焦虑,这种情况即是心理防卫机制。在个人生活中,个体用防卫机制适应挫折情境和减少焦虑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心理防卫机制往往只能获得一种主观上的解决,而实际情况如何却是另一回事。因此,焦虑可能没有减少,反而沉淀在心理,引起种种异常心理。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复杂因素归纳起来不外乎就是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因素。 1.客观方面的原因 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所处社会生活环境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1)情绪负重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变革时期,各种新旧思想的冲突,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以及伴随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等等,无不冲击着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人。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指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美国心理学家哈内也曾经说过:“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情绪重负的时代。这一点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特别对知识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敏锐的大学生来说,更能强烈地感受到。 (2)紧张纷杂的生活环境。人们爱把大学校园比作世外桃源,其实,大学生活并不平静。比如,一些大学生常常为学习成绩而担心,为考试而焦虑,为人际关系不协调而烦恼,为自己才貌平平而惭愧、自卑,为恋爱问题辗转反侧、饮食不香,因不被人理解、重视而痛苦,为自己的过失而悔恨,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恐惧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紧张状态。如果这种刺激强度过大或者持续过久,就会引起生理、心理功能的紊乱,损害健康,干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导致严重的后来。 2.主观方面的原因 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观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理素质、个性特征和世界观的影响。 (1)生理素质差。生理机能不正常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异常。身体素质差,或者长期患病,即使是天才也很难发挥聪明才智。有的大学生由于缺乏身体“本钱”,干什么事都深感力不从心。而身强力壮的大学生,生龙活虎,茶香饭饱,学习、工作样样领先。身体虚弱与心理压力并存,形成恶性循环,因而导致心理异常。 (2)情感危机的年龄阶段。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是心理活动最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最强烈的时期。由于大学生正处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过程中,成熟与不成熟往往交叠在一起,从而显得内心矛盾重重。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与理智的矛盾,需求与满足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冲动与压抑的矛盾,向善的愿望与从恶的意念的矛盾等等。这些内心矛盾使得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常常处于情感的波涛之中。正是由于青年人情绪色彩重,强度大,富有冲动性和不稳定性,因而容易遭受情感挫折。所以,心理卫生学家常常称青年期为“人生的多事之秋”。 (3)性格上的弱点。大学生的某些性格弱点也是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个体的性格是指他对周围事物的一种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直接受其性格的影响和制约。比如,性格是争强好胜、情绪不稳、急躁、外向的大学生,容易坚持己见,产生逆向心理或偏执心理。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大学生,容易为自己不善言辞和社交或社会活动范围狭窄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障碍。 (4)世界观不完善。大学生的世界观对其心理发展也有影响。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世界观对同一事物也会得出不同结论。只有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但是,科学世界观的确立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很多大学生由于还没有完全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上客观环境干扰,使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从而失去驾驭生活的能力。这些矛盾往往成为诱发其产生心理异常的直接原因。 二、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二)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认知,是指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想法或观点。认知咨询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的信念、观念系统;C---指个体的情绪或行为的反应或结果。人们通常以为是事件A引起了结果C。 如果人们的信念体系(B)对于某一事件(A)产生的看法是合理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情绪(C)也就是合理的、适当的;反之亦然。因此,认知咨询理论认为,人们的信念体系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人们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原因。 因此,当出现情绪困扰时,应检查一下自己的认知是否出现偏差,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如果我们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变阴霾为晴朗。 (三)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许多大学生是头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一时间似乎得到了许多的“自由”。不过,如果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奏,都会导致精神损伤。因此,尽快地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乃当务之急。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学习负担适量 2.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驰 3.学会科学用脑 (四)保持健康的情绪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窗口。情绪的好坏不仅影响人的心身健康,而且还影响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与人相处和对社会的适应,阻碍潜能的发挥。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冲动,就更应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的途径。大学生都是同龄人,共同点较多,人际关系比社会上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 (六)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们的这种成功欲望更为强烈。但客观地讲,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都具有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依次付诸社会实践。做到这一点,对于保护个体少受挫折及充分发挥才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以内,使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成功的体验,对于维护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七)学会自我娱乐 (八)学会借助心理咨询的指导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帮助过程。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较迟,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观念的重新评价,心理咨询必将在我国迅猛发展。近二十多年来,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的一些高校已经先行一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事实表明,心理咨询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共识,逐渐为更多的大学生所欢迎和接受。 三、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心理结构及其机能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倾向及其特征。心理素质的各部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便能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得以有效地发挥出自我的能力和身心的整体功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个体的长期生活实践中,通过自身修养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关键。大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社会,对人生就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样就能科学地分析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冷静、妥善地对待客观事物,保证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 其次,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当一个人沉溺于低层次的生理性、物质性需要时,会变得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纠缠于利害得失的圈子里,平添种种烦恼。大学生如果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追求高层次的社会性、精神性需要时,就容易超脱世俗的偏见和庸俗的利益关系,不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乐趣。 再次,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大学生将面临人生的许多难题,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之中,心境也常常会变化。例如,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上遭到挫折,人际间发生磨擦,爱情中产生困惑,都可能激起大学生情绪的波动。这时,应当理智地以自己坚强的意志解决各种矛盾,同时,在这过程中继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此外,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等,都是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思考题 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哪些特点? 二、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三、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怎样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和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第四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生价值的涵义、特征、基本内容以及人生价值观的涵义,理解人生价值评价的原则,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让学生能科学选择人生价值,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教学重点] 人生价值的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科学评价的认同。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观看一场电影加以讨论。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生价值及其特点 一、人生价值的涵义 (一)价值及人的价值 价值,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我们经常说到一些有关价值的词:人生价值、劳动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等。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价值”是一个使用很普遍、内容既丰富又很复杂的概念。 价值被广泛地运用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当然,在不同的学科中,价值具有不同的含义。 一般来讲,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它必然对人,对人类具有某种积极意义,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客观需要。而且,人们需求的角度不同,价值体现的效果也就不同。 由此可见,价值实质上属于“关系”的范畴,它是为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者精神需要而存在的一个广义的概念。因此,我们在理解价值这一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作为一个关系范畴,价值反应了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客体本身。 第二,价值关系中的客体是指除主体的人以外的其他事物,它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作为客体的人,以及作为客体的某些意识形态。 第三,主体需要是指人的需要,它包括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人的需要是一种社会性需要。 人的价值,是指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和一般动物不同,他具有自我意识,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劳动的社会动物,他能够自觉地、能动地通过创造性活动----劳动,改造着自身和客观世界。因此,在自然界中,人是具有最高的价值的。 (二)人生价值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1.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的一生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即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做出哪些贡献,是人的能动的创造力实现的结果。 2.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及看法,是关于人生价值的基本观点。人生价值观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个人凭空自己设计出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自身经验的总结或者吸收前人的经验而逐步形成的。 因此,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制约,又受到个人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生活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性质、形成及其变化,尤其是社会矛盾的变化和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从根本上制约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社会文化环境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认识的历史表现,人们借助于它去间接地强化和升华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 微观环境是人们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主要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社区环境、社交圈等等,它们直接地、具体地影响着人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学校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影响人们人生价值观形成的个人主观因素有: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自我意识、兴趣、情感、意志、个体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经历等等。 二、人生价值的特点 (一)社会需要性 人生价值区别于其他价值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实质上讲,它具有社会需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生价值的实质内容是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对社会和自身的作用与意义。 第二,个人所从事的人生实践活动,也不是他自己单枪匹马能够完成的。 第三,从人生价值所体现的价值内容来看,它与其它价值物所体现的“物为人而存在”,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有用的价值内容是不相同的,它所体现的是“人为人而存在”,人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有用。 因此,可以说,人生价值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质的社会需要性。 (二)能动的创造性 人生价值区别于其他价值物的又一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一般外界物作为价值客体满足人的需要,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它们不能自动地将自身的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 (三)主客体的一致性 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一方面,每个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了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实现其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个人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着,具有价值主体的地位,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需要社会和他人提供满足自己生存的一切条件,并享用和消费掉一定的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作为主客体的统一,个人既是价值物的创造者、贡献者,又是价值物的享用者、消费者。因此,人生价值的凝集不是一种单一的索取,它包含着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的相互需要的满足关系,是主客体相互需要的辩证统一。 三、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 现实的人生价值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抽象物,而是一个具体存在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生生的价值系统。要认识人生价值系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 (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从人生价值的社会性内容来思考的。 所谓社会价值,是指一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状态或程度。 所谓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状态或程度。 (二)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人生价值是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这是从人生价值属性的现实内容来思考的。 人生价值属性的现实内容,一般是取决于人生价值主体——社会和人生实践者自身的需要的。由于社会和人生实践者都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因而使得满足其需要的人生实践活动,必然相应地既具有人生的物质价值,又具有人生的精神价值这两方面的价值属性内容。 所谓精神价值,是指一个人一生的精神生产劳动对社会和自身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状态或程度。表现为一个人以自己的精神生产劳动创造出的精神产品满足社会和自身的精神需要,以及社会和自身对这种精神需要满足状况的肯定和认可。 所谓物质价值,是指一个人一生的物质性生产劳动对社会和自身的物质需要的满足状态或程度。表现为一个人以自己创造出的物质财富满足社会和自身的物质需要,以及社会和自身对这种物质需要满足状况的肯定和认可。 现实的人生价值属性就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在这个统一关系中,人生的物质价值是基础,它制约着人生的精神价值的产生和发展。 (三)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人生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这是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内容来思考的。 所谓内在价值,又称为潜在价值,是指内化于个体内部的一种既能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又能满足自己生命发展需要的可能性潜在创造力。它是一个人所具备的创造人生价值的综合实践能力。 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人的内在价值,即人的可能性潜在创造力,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的需要,以及对自己生命发展需要的满足状况,而显现出来的生命实践意义。外在价值所显示的,正是由潜在的价值形式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形式。 由此可见,人生的内在价值与人生的外在价值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生的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内在依据;而人生的外在价值则是内在价值的外化现实物,是实现了的内在价值。人生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化为外在价值,才能被证实,被赋予现实的价值意义。 (四)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 人生价值是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的统一。这是从人生价值在一个具体阶段上是由不同规定所确立的内容来思考的。 所谓现有价值,是指一个人在现实人生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生命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状况,或感受到的生命存在的现实意义。人生的现实存在价值往往受到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制约和规定。 所谓应有价值,是指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所要求的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人生实践意义,或生命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状况。人生的应有价值具有理想性和价值目标性,它是人们力求努力达到的人生价值境界和生命实践追求的人生价值高度。 第二节 人生价值的评价和选择 一、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 人生价值评价,是指人们用一定的人生价值标准,衡量自己或他人的人生实践活动对社会的作用和贡献时,所作出的定性和定量的综合性评定。人生价值评价是在现实生活中向人们进行人生价值导向的重要形式。因此,人生价值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采用正确的方法。 (一)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要对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绝非易事。因为,评价者作出的评价,不仅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评价者的利益、兴趣、思想状况和判断能力的制约。这使得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评价,往往会因各自所持的符合自身利益的不同评价标准而有所差异和不同,甚至根本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价值的评价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其评价的标准却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任何阶级的评价标准,只有与其相符合,相一致,才会得到历史的认同和社会成员的普遍遵行。 这个客观的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亦称奉献),即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在人生价值评价标准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四种影响较大的错误观点: 第一,以金钱占有的多少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第二,以社会地位高低作为人生价值评价标准。 第三,以名声大小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第四,以知识占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认为“知识与人生价值是成正比的”。 (二)人生价值的评价原则 人生价值的评价原则主要有以下四项: 1.历史主义评价原则 历史主义评价原则,即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评价人生价值。这一原则要求,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把他置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依据他当时的人生实践活动对社会作出的实际贡献进行评价。 2.全面的辩证的评价原则 全面的辩证的评价原则,即用全面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评价人生价值。这一原则要求,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要对他的人生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全部过程进行辩证综合的分析考察,作出全面性的评价。既要注意其阶段活动内容与价值,又要注意其过程活动内容与价值。 3.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 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即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人生价值。这一原则要求,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要避免先入之见和主观随意性,不能凭想当然进行评价,更不能凭感情用事或夹带着个人的恩怨去评价,而应该严格地按照人生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不无中生有,也不使有化无;既不夸大其价值量,又不减少其价值量,真正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 4.集体主义评价原则 集体主义评价原则,即用集体主义思想来分析、评价人生价值。这一原则要求,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要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坚持和发挥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导向作用,使人们通过评价,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明确个人的人生价值无论是从创造,还是从实现、增值等方面都是以集体、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都是离不开集体和社会,从而自觉摒弃那种“唯我”主认的人生价值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人生价值的评价,既要坚持以上的评价原则,又要运用唯物辩证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三个统一。 1.人生目的和实际贡献相统一 从主观方面考察人生目的,就是要看他是否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是否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否愿意在无法兼顾各种现实利益的情况下,为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是否具有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受委屈、挫折,坚定地把一切献给人民的精神。 从客观方面考察实际贡献,就是看他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把崇高的目标付诸行动,作出多大的实际贡献,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多少财富,他的人生实践活动是否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创造得越多,贡献越大,就越有价值。 因此,在衡量人生的价值时,必须要把一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与他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联系起来,不仅要看到贡献的绝对性,更要看到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将其人生目的和贡献的大小统一起来评价。 2.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 人类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在衡量一个的人生价值时,就不仅要看他满足社会物质需要的贡献,而且要看他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依赖于物质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也离不开精神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一个人能否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提供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无疑是评价其人生价值的重要依据。但也绝不可忽视人在精神方面的创造与升华对社会进步具有的重大意义。 事实上,一种新思想的形成,一种新观念的倡导,一条新定律的发现,以及人们对理想、对事业始终不渝的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都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人们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使人们明确要创造自己完整的人生价值,就不能只注重这一种贡献而轻视另一种贡献,否则,既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利于自己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3.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统一 社会评价是从社会的角度去评价人生价值,既以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评价标准去衡量个人的人生价值。社会评价是现实的人生价值评价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 自我评价则是从个人主体性的角度去评价人生价值,即个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评价。它也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评价形式,它对人们的自尊、自立、自我教育与自我改造具有积极意义。 二、人生价值的科学选择 进行人生价值选择是当代大学生思考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切入点。众所周知,人生活动的目标是人生活动的动力之一,它对于活动的成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制定的行为目标越科学,其人生价值的选择就越正确,其人生价值就越容易实现。因此,人生价值选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生价值目标选择的过程。 (一)人生价值目标对于人生价值选择的重要意义 人生价值目标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生价值目标是多种目标组成的综合统一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人生价值目标划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根据人生的不同内容来划分,人生价值目标有社会价值目标、个人价值目标,物质价值目标、精神价值目标。根据高低不同的目标层次来划分,人生价值目标有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等等。人生价值目标贯穿于人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规定着人生实践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从根本上体现行为主体的人生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的一切行为,起着人生导向的重要作用。 综观历史,横看现实,崇高的价值目标对于人们的人生价值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确立了崇高的价值目标,他就会自觉地以自己的全部感情、意图、希望和行为服从于这一目标,他就会达到理想的客观效果,就会得到肯定的价值评价。 (二)科学选择人生价值目标 人生价值目标是否科学,第一是要看个人价值目标是否符合社会价值目标,第二是要看个人价值目标是否符合自身条件。 1.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价值目标。 人都是社会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对社会是不可选择的。因此,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客观上制约着个体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主导价值目标也必然制约着个体价值目标。归根结底,个体人生价值目标符合社会价值目标的定向不可颠倒。在人生实践中,个体对此认识越自觉、越深刻,人生价值的追求就越主动,人生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人生价值的追求就越被动,甚至迷失真正的价值目标。 2.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必须从自身现有的实际条件出发。 人生价值的追求不是一种空洞的、纯粹的观念运动,相反,它是一种按照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而进行的无限丰富的人生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生价值目标的科学选择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而这一选择除了应该符合社会主导价值目标以外,还应考虑自身的条件,包括个体的性格、特征、能力、潜力、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 第三节 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 人生价值实现是人们以自己的人生实践活动不断改造外界物,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和自身需要的过程。这种创造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既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又取决于个人主观努力与奋斗的程度。 (一)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广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当时的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般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条件越好;反之,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 (2)社会政治条件。社会政治条件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统治阶级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它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政治法律制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3)社会文化条件。文化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人,直接或间接、自觉或自发地为适应和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其中,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人的创造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社会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人们的创造潜力就越容易发挥;相反,社会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越低,人们的创造潜力便不容易得以发挥。另外,舆论环境对人生价值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舆论环境对个体来说具有客观性,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健康的舆论环境会激励、鼓舞人们奋进和创造,不健康的舆论环境则腐蚀、涣散人们的斗志,阻碍人们的创造活动。 (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受个人条件的制约。个人内在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生价值的实现状况。 (1)树立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这是政治素质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它属于人生价值目标范畴,既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也是前进道路上的指南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倾向基本上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要求一致。主要表现在关心政治、支持改革、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注重事业、立足奉献;以集体利益为重、追求人格高尚等几个方面。 (2)科学认定人生社会责任。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在整个人生旅途中,对他人和社会都负有一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生责任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能激励人们不懈地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任何人都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中体现和实现人生价值的。 第一,正确认识人生责任的实质。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既有经济的、政治的关系,也有法律的和道德的关系;既有物质方面的关系,也有精神方面的关系。然而,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反映的都是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人生责任与人生权利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会在承担责任中获得权利,那么,如何认识权利与责任或者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一方面,人生权利是人生责任的直接基础和履行人生责任的保证。没有权利作保障,人就会逃避自己的责任,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面,人生责任又是行使人生权利的前提。不能很好地履行义务和责任的人,他的权利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明确的历史责任感,才会为包括自身在内的社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权利。 第三,认清时代使命,勇担社会责任。人生所肩负的责任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所有的人生责任中,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是最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客观地要求每个人去履行自己的责任,而且也因为个人只有在履行对国家的责任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是人生责任的核心,它制约和影响着其他各种具体责任的实现。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树立崇高的价值目标 人生实践活动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活动。它总是在预定的目标支配下去创造一定的价值成果。这个支配它的预定目标就是价值目标。 所谓价值目标,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从客观现实的可能性出发,为实现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预先设定的价值目的和价值任务。 价值目标是一个人经过关于人生的思考后而规定的具体的行动路线。价值目标一旦确立,人的价值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可以避免盲目性,避免出现精力分散,以至各种力量相互抵消的情况,从而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创造。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人的经历、知识水平、思想觉悟经及职业、兴趣、爱好等等的不同,人们也就有着各不相同或者层次不同,甚至性质相反的价值目标。例如,有的人把吃喝玩乐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有的人把振兴中华,实现四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有人生活在社会上只图找个理想的工作,建筑一个小小的安乐窝,舒舒服服地过日子等。这种不同的人生目标,对人们的人生实践活动的作用是不同的。 (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有了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只有通过人生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然而,要以人生实践去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就需要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说,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人生价值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生价值就体现在全力以赴争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除了需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性的劳动知识与技能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就是为今后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学习。因而,理应珍惜这宝贵的时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用自己掌握的过硬本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对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展现自己人生价值理想的宏图。 (三)在实践中写好人生价值论 人生的价值在于人们对社会的贡献,而要贡献,就必须投身实践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财富。因而,人生价值可以说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当一个人把自己具有的文化知识服务于崇高的价值目标,并且脚踏实地去实践,其人生价值才会熠熠生辉。 既然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实践为根本途径的,那么,大学生就应该积极投身到当前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写好人生价值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闪光升华。 因此,作为大学生,要写好自己的人生价值论,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实践的意义,努力学习和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以便今后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 其次,应该明确认识到:无论自己具有多少知识、才干,如果不将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就毫无价值。因而,切忌把知识的有无、多寡与人生价值的有无和大小划等号。 再次,应该看到:社会实践是千百万人的社会性活动,个人只有投身到它的中间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自觉摒弃那种脱离集体、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内容、要求及其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何谓人生价值?怎样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 3.如何理解人生价值的定向与定位、选择与奋斗的关系? 4.谈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大学生应如何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你能对自己的人生态度进行分析和概括吗?请具体谈一谈。 第五章 宏扬社会主义道德 ??? 第一节 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本质和特征 1、道德概念 道德: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以善恶为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仰、传统习惯、社会舆论来评价和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伦理比较:道:原则、规律,准则 德:对道的获取 伦:伦常,“辈分,长幼之序”的意思,社会学引申为“次序,社会原则”,理:石上的花纹,引申为调整、规范。 习惯上,我们通常将道德理解为具体的道德现象、道德标准,伦理通常理解为系统化、规范化的道德观念。 2、道德的特征 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道德的具体职能可归纳为调节职能、教育职能、认识职能、激励职能以及稳定、沟通指导、预测等职能。道德基本职能可概括为“社会的调整器”,其调节职能,是指道德具有通过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作用,协调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同社会集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能力。 3)与政治、法律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非强制性 产生的非程序性 评价的标准不一样 效果不一样 前途不一样 二、道德的作用 1、促进社会发展。 2、稳定社会秩序。 3、协调人际关系。 4、影响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 5、完善自我人格。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 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本质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在思想道德上的反映,是共产党人崇高道德品质的科学概括,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容、要求,深刻领会它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为人民服务,通常指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二)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 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忠于职守,做好工作 3、维护人民利益,同一切危害人民的言行做斗争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一)正确理解集体主义 什么是集体主义?广义上说,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有着多种不同的内涵。一是作为一种世界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二是作为一种有关财产制度的思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维护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它强调集体、国家的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反对任何侵吞集体的国家财产,损公肥私的行为。三是在政治上体现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其核心是建立一种真正的、大多数人的民主,即由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行使自己权利以保障和实现自己的利益。 (二)集体主义基本要求 1、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利益。 3、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一方面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总体。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要求;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这表明“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五爱”道德要求的提出,既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又是党和人民群众一起对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长期反复认识的结果。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离不开道德和法制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客观的内在法则。而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法则有效地引导和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就应该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法则要求构建行之有效的经济运行制度。在坚持制度法规化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加强法制观教育和法规建设,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总之,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们就能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二、以德治国与加强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在中国历史上,法治和德治,一直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根本手段,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对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我们所说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优良成分、抛弃其糟粕的基础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注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德治”。这里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的“德治”,是把“德治”和“法治”看作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这也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和中国古代儒家“德治”观的重要区别之一。更重要的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其基本内容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这就同中国古代儒家所谓的“德治”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强调“以德治国”,但决不是也决不能过分地夸大道德的社会作用,把道德说成是“万能”的,而只是要给予道德在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以应有的地位,使它与“法治”并行不悖,并驾齐驱,共同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光辉的古代文化和宝贵的道德遗产。其中有生命力有进步价值的精华部分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凝聚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1、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 2、为民爱民的“民本”精神。 3、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4、重志进取的奋斗精神。 5、浩然正气的无畏精神。 6、义利合一的“重义轻利”精神。 7、理想人格的“崇德”精神。 8、和谐友爱的“礼让”精神。 9、勤劳节俭的创业精神。 10、实事求是的求是精神。 二、继承和宏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中国革命道德是专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的百年巨变中,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了从新民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长期浴血奋战,在取得革命和建设辉煌成就的同时,还逐步形成了宝贵的中国革命传统精神。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精神体系,其中比较典型和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国革命优良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和发展。 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在新世纪,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道德领域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花大力气来进行道德建设工作,使道德建设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一些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如讲信用、家庭道德、社区关系以及环境道德、虚拟社区道德建设等等,都是在新世纪必须面临的课题。因此我们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 讨论分析: 案例一: 当问及“您对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看法”时,19.1%的青少年认为这种现象“很普遍”,有38.5%的人认为“普遍”,只有17.6%的人认为“很少”。在回答“当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您会怎么做?”时,有35.9%的人会非常主动地“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选择“站出来制止”的仅12.1%,而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竟高达44.3%。 在校外被调查的青少年在回答“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幼,您是否会主动让痤?”时,有19.9%的选择了“假装没看见。” (《北京市青少年公德现状》,“中青网”2001年6月11日) 思考题: 你对目前青少年的社会公德状况是否满意? 2、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可救药的一代”,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案例二: 信用,一个古老的名词,意即言必行,行必果,遵守诺言。在现代社会中,信用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下的尺度,还考验着人们以经济需要为目的的诚实、守约的能力。 个人信用制度在2000年前还是一片空白。2000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开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城市。悄然建立的个人信用制度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观念上,从“无债一身轻”变成“借钱也光荣”,因为只有信用良好的人才能借到钱。其次,还可以促进人们知法、守法,因为守法、守信用比任何一次可以获得暴利的供奉都重要。并且,个人信用制度还是一种资源,一旦你有不良的信用记录,别说向银行借钱,可能连房子都租不上;反之,你就能以自身的良好信用来抵押获取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这种奖惩分明的制度为公民指明了经济活动中的社会道德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影响力比“善有善报”的传统观念更强、更实用。 (《个人信用------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10日) 思考题: 1、“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一向是儒家要求修身的内容,今天在信息社会里,却需要有法律制度来保证,你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2、如果没有信用制度的约束,你认为仅靠人们的自觉,能做到诚实、守信吗? 第六章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 导入语:本世纪70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把孔子列为他所排名的世界一百位伟人的第五位,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说过:仲尼不可毁,其理由皆因孔子的品德高尚。同时,孔融让梨、苏武放羊、季礼挂剑等耳熟能详的古训也是因为他们的良好品德。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品德,这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现代化人才优秀素质的基础。 第一节 道德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一、道德品质的涵义及其构成 1、涵义:道德品质俗称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2、构成: 孝敬父母,勤劳节俭 尊敬师长,团结和睦 立志勤学,谦虚礼让 律己宽人,公正无私 二、道德品质的特征与作用 1、道德品质的特征: 是一种非制度的规范——通过教育宣传、社会舆论等方式加以实现; 是自律和内化的行为——依靠个人的意识与自觉的行为; 调节手段是非强制性的——主要依靠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 2、道德品质的作用: 促进社会发展; 稳定社会秩序; 协调人际关系; 完善自我人格; 第二节 努力实践公民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首要的道德要求 爱国:根本的道德要求: 守法:必备的道德品质: 明礼诚信——做人的起点和根本 明礼:做人的起点 诚信:道德建设的根本 团结友善——社会交往的奠基石 团结:高尚的道德品格 友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勤俭自强——永恒的道德追求 勤俭:传统的美德 自强:永无止境的追求 敬业奉献——崇高的道德境界 敬业:道德规范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 奉献: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明礼诚信: 品德是灵魂的力量,没一个人都应当努力做一个有公德意识的文明人,使我们的社会充满真情。 1、明礼: 定义: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 实现途径:开展广泛持久的教育 需要公民自觉行动 需要加强社会管理 2、诚信 基本内容:诚实、诚恳、信用和信任。 重要性:人际交往中个人的信用价值; 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国际交往中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第三节 加强道德修养 提升道德境界 一、道德修养及其基本途径 1、定义:个人按照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进和自我提升等行为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品德素质和达到的品德境界。 2、途径: 省察克制 人格感召 批评与自我批评 慎乎其独 二、大学生应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品质 1、立志明心; 2、磨练砥砺; 3、博大胸襟。 三、培养高尚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1、认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书本知识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3、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第七章 做坚定的爱国者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爱国感情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祖国、民族、人民、山河大地、灿烂历史和优秀文化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心;对人民事业的忠诚,以及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其实质是对自己祖国、民族的崇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有很精辟的概括,他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总是受一定的自然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政治结构、经济关系的影响。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深深感受到,祖国就是母亲。历代的先进分子,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为子孙后代所歌颂、所敬仰。热爱祖国、献身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民应该具备的起码的道德品质。我们应认识到,祖国养育了我们,我们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为她的落后发愤图强,为她的昌盛而不懈奋斗。 (三)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巩固和发展的重要的精神支柱。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推动我们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激发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产生了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气概之中,成为我们国家评判人们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的最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成为衡量重大历史事件进步与否的最一般的价值尺度,成为判断一个人、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以及一种学说、理论、思潮的是非功过和历史地位的标准。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中的瑰宝,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各个民族之间也产生过矛盾和战争。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分裂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的分裂时期,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又出现了几次分裂;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金对峙;以及近代历史上的军阀混战等等。但是,各族人民经过每次风浪之后,祖国总是归于统一。这固然有政治、经济、历史等原因,但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各族人民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从鸦片战争起,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刻革命,又经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的重要里程碑。建国以后进行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以及几次自卫反击战争,都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伟大实践。完全可以说一部中国近代革命史,同时就是一部爱国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 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爱祖国,是一切爱国主义的共同点。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则有所不同。历史发展到21世纪,古老的中国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爱国主义也因此而获得崭新的时代内容。爱国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事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统一大业贡献力量。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各族人民一百多年来从亲身经历的革命斗争中得出的基本结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振兴中华民族”构成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及其志士仁人艰难求索的历史主题。 “五四”运动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新姿态把无产阶级推上了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中国工人阶级从此取代了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中国人民爱国运动的领导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艰难探索,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即第一步成功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把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加上党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经过对工业、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形式的爱国主义,它是建立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又是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它区别于任何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 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党是一致的。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的最先进的爱国的政治集团。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付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牺牲,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获得了翻身解放;又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反对国内外敌人的艰巨斗争,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中虽然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党总是以高度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炽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自觉纠正了错误,领导中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奋进。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更没有光明幸福的明天。所以,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党是一致的。在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不可能不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不热爱中国共产党。江泽民同志说过:“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是现代中国的基本事实,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爱国就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意味着爱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便没有中国的美好未来。只有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才抓住了爱国主义的核心。 三、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 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必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既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排外主义,也要反对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繁荣昌盛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动力。 我们要防止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盲目排外的倾向。现代知识发展一日千里,信息交流无往不达,闭目塞听,只能使自己变得鼠目寸光,使国家长期落后,而扩大国际交流,虽然其中不免渗入一些消极因素,但只要我们在交往中不忘民族自尊与自信,正确对待、善于鉴别,那么,取别国之长,补自己之短,吸收一切对我们有利的东西,用来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们也要防止新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影响下,在中国大地上又刮起了一场民族虚无主义的歪风,它既不同于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推行侵略、奴役、掠夺、残杀别国民族的民族虚无主义,也不同于大民族主义的民族无主义。而是盲目崇洋,否定自己民族的文明,用所谓的“国际主义“代替爱国主义,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存在民族、国家的界限。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 第三节 做坚定的爱国者 一、宏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我们祖国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它作为一种使我国各族人民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和巨大精神力量,给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改造祖国山河,创造灿烂中华文明;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治国兴邦等等,这些都从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铸造了坚不可催的“中华民族之魂”!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睿智著称于世。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各族人民不畏艰险,世代相承地开发祖国的自然资源,改造祖国山山水水,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物质文化财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古代文明,对东方以至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出体现了我国人民对祖国深沉、热著的热爱以及为造福祖国、造福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光辉篇章。 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一贯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爱国传统。这种传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兴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算起,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祖国统一的时间占了一千三百多年,而分裂的时间只占七百多年,既使在暂时分裂时期,一些有见识的领袖人物,也一直把统一中国或局部统一作为毕生奋斗目标,如诸葛亮、曹操、赵匡胤等。统治集团中那些顺应历史潮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的人物,如秦始皇、司马炎、杨坚、忽必烈等,他们虽然有压迫人民的一面,但仍然受后世各族人民的传颂,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历史地位。相反,在统一朝代中,凡是搞军阀割据、制造分裂、破坏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行径,如汉初吴楚七国之乱、晋朝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等,都被各族人民世代所贬斥。 中华民族是酷爱自由,勇于反抗侵略的民族。在反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古代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有同入侵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自主于民族之林的能力,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光荣传统。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反抗侵战我宝岛台湾达四十年之久的荷兰侵略者,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于1662年收复了台湾。1685年至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组织清军对侵战我东北雅克萨城的沙皇军队发动进攻,狠狠地教训了侵略者,迫使其放下武器,走到谈判桌上来。邪片战争后,帝国主要用大炮轰开中国大门,在民族面临危亡时刻,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年逾古稀的冯子材手持长矛抗法,邓世昌拦击敌舰,血染海疆;义和国浴血奋战,抗击八国联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目前,我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虽然香港、澳门已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怀抱,但台湾问题还未解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愿望,任何分裂祖国的都不会得到历史的承认。 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一)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土,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人民。我们的祖国以她的土地、山林、河流、古老而常新的文明培育了我们。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千百年来,多少支美好的歌,多少首壮丽的诗篇,多少个动人的故事,都和“祖国”两字紧紧地连在一起,只要祖国一声召唤,多少个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便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披荆斩棘,为祖国的独立、荣誉和富强英勇献身。我们每个人在祖国——母亲面前,只有尽心报恩的义务,而绝无怨愤,忘记乃至背叛的权利。祖国的前途、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命运,如同血肉相连,密不可分。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个人的出路。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因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光明前景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应将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当成是自己天职,正确处理国和家的关系。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光和热无保留地献给祖国。 (二)热爱社会主义 爱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是因为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苦难深重的历史命运,开辟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道路。首先,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实现并维护了国家独立,根本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重新恢复了我国独立、完整、庄严的主权,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不断提高,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立了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本改变了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掌握了国家政权,真正代表着祖国,支配着祖国的命运,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享有者。再次,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面腾飞,开辟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建国50多年来,我国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都以超过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发展,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国民经济大幅度增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 (三)热爱中国共产党 判断一个政党的是非功过和历史地位,要看其对祖国的进步、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幸福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尺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是历史的正确结论,也是广大人民的心声。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是因为通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立下丰功伟绩,写下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最忠实的代表,她以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她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当她遭到挫折和失败,人民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能最勇敢地承认并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前进。因而中国共产党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为实现四化而奋斗。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爱国主义?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 案例分析: 2001年4月3日,日本政府不顾全亚洲人民的反对,宣布审查了一年多的、2002年度开始使用的几种日本中学教科书全部获得通过。在这些教科书中,把二战时日本的侵略战争说成了一场正义的战争,弯曲了历史。把“侵略”说成是“拯救”,并否认了对其它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的杀害行为。对此,全世界都表示了强烈的抗议,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并对其表示深切的忧虑。 1、你认为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日本的这种弯曲历史、公然挑衅别国的行为? 3、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应付日本给我们提出的挑战? 第八章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 学习要点: 1. 理想.信念的含义 2.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作用 3.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4. 大学生如何实现理想信念 第一节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精神支柱 一、 理想和信念 (一)理想的概念 1、概念 理想的一般涵义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与信念。 2、理解 1)理想又是具体的、历史的。 建立在一定社会基础上  2) 源于显示而又高于现实 3) 符合客观规律的必然性 理想与幻想.空想不同。 4) 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5) 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深深地根植于人的需要之中的。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思是指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这种想象与信念是建立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人自觉能动性的反映,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青年时代是理想闪光的时代。新世纪的大学生以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对社会、对事业、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幻想与理想的区别就在于:幻想虽然反映了人们的一定需要和愿望,但离开现实较远,不表现为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而理想总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之上,具有明确的、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信念的概念 1、内涵 信念是人对于生活所遵循的原则和理想的深刻而有根据的信仰。信念表现为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理论原理、见解和知识的真实性确信无疑,而且对之富有深刻的情感和热情,并为了在生活中接受它们的指导而力求达到它们,力图去捍卫它们。 人生信念是一个关于人的本质、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上所遵循的有原则有根据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稳定的体系就成为个人的人生观。 2理解 1)信念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根据自身所处的全部社会条件和生活内容,所积累的知识、经历、经验、能力及特定的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而逐渐形成的。信念的强度,取决于主体的信任程度。 2)信念与理想、世界观是有机地联系着的。 信念与理想都是对未来的超前反映,超前反映的本质又在于人所积累的经验和对某种过程规律性的认识,使他们能预见未来,产生对未来的需要,从而形成主体行动的长久动力。 3)知识、观点、信念和理想相互作用形成世界观,世界观反过来又影响个体的知识、观点、信念和理想的形成。 3、信念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信念具有坚信感。 第二,信念具有稳定性。 第三,信念具有动力性。 二、 理想和信念的作用 (一)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1.理想使人确立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2、理想是人生的航标和指路明灯。 3、理想是智慧和创造的源泉。 4、理想是人生奋进的动力。 5、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然而真正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的崇高理想是蕴含于个人理想中的社会理想。这是因为社会理想具有共享性、集体性和长期艰苦性。 (二)信念对人生的作用 1)信念决定人生实践活动的质量,促进人格完善。 2)信念给人信心、勇气和毅力,助人实现理想。 3)信念为人提供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标准,主导人生的重大抉择。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上大学”就是一种人生选择,上了大学的学子们,又面临着新的选择:专业与学业的选择;朋友、爱情的选择;工作、职业的选择;有关生活道路、政治追求、生活目的、生活意义的选择等。 第二节 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远大理想。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才能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和艰苦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二、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才能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途。 第三节 把理想化为现实 一、大学生应有远大志向 大学生应该立志高远,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在实现理想信念奋斗的过程中,为人民建功立业。 人的精神生活是多方面的,人对未来的想象和追求也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因而人的理想也是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内容十分丰富。理想按群体和个体来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个人理想,包括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第二层次是集体理想,包括团体、阶级、民族和国家所要实现的长期目标。如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我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层次是全人类理想,这是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奋斗目标,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是人类最崇高、最科学的理想。 二、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将理想变为现实是艰苦的,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要有百折不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 三、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才能在奋斗的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理想的三个层次落实到个体身上,就表现为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在这个理想结构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理想的核心成分。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并贯穿和落实到个人理想之中。在个人理想中,道德理想处于重要地位。道德理想决定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为楷模和标准,以什么原则对待他人、集体和社会,以什么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个人利益与个人得失。一个具有崇高社会理想的人,一定会选择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外在表现,也是联结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中介,因为职业不仅是人谋生手段,同时也是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展现人的价值,完善人的生活的重要途径。 四、信念的形成与实践 1)掌握科学知识是信念形成的重要前提。 2)情感、兴趣与需要是知识转变为信念的杠杆。 3)用世界观指导实践是信念形成的关键。 4)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信念形成的必备条件。 5)坚定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积极投身实践,实现理想人生。 案例分析: 2000年6月9日,我国化学工业有机合成专业第一个留美归国博士后刘佑全同志因病去世。刘佑全是河南夏邑县人,从小家境贫寒,但刻苦努力,靠学校和教师的帮助完成中学学业。1982-1988年,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1989-1992年,又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顺利完成了博士后学业。1993年,他放弃了在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我是中国人民花钱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根在中国,事业在中国,我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服务。”怀着一颗报效人民的赤子之心,刘佑全回到了祖国,并谢绝了发达地区一些大企业的邀请,选择了一家位于山区的企业安下家.他说:“基层更需要科学技术。” 1米83的个头,大学时代的篮球健将,乒乓球运动员,拉一手好二胡,吹一口好笛子,刘佑全原本有能力有条件过浪漫、优雅的生活,可他却选择了把才华、信念、毅力奉献给了山区人民的致富事业.仅1993年刘佑全就带领助手完成了14项课题:一项世界首创工艺,7项国内外最新工艺,6项国内领先。 2000年1月,根据组织决定,刘佑全任夏邑县科技副县长,这时肝病已折磨了他五年,他带病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为照顾他的身体,夏邑县委要求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定期复查身体。可是,一投身工作,刘佑全就把这个规定抛在了脑后.2000年6月9日,刘佑全那颗赤子之心停止了跳动.终年48岁。(《光明日报》,2000年5月6日) 1、刘佑全主动放弃了国外先进的科研条件和优裕的生活,致力于家乡人民的脱贫致富,并为之付出了生命,你认为他的人生是光辉的吗? 2、从刘佑全同志身上,你是否能感受到理想和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你的理想和信念的坚定程度和刘佑全同志的差别在哪里? 3、可不可以假设刘佑全不在乡下工作,或者不回国,那可能是什么样子?他为什么不那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