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木材显微构造
本章重点介绍针叶树材与阔叶树的
显微构造,并比较针、阔叶材组织构造
的差异。同时简要讲解木材组织与构造
的变异情况。
目 录
4.1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4.2 阔叶树材的显微构
造
4.3 组织、构造的变异
针叶材(红松)、阔叶材(小叶杨)微观构造横切面
紫椴 水曲柳
4.1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针叶树材的解剖分子较简单, 排列规则, 主要有
轴向管胞, 木射线, 轴向薄壁组织和树脂道 (图 4-1)。
图 4-1 针叶树材三切面的扫描电镜图 (自崔永志,2003)
1,红松 (pinus koraiensis)。 2,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横切面; T,弦切面; R,径切面。 箭头所指为生长轮分界处。
近面为早材部位,远面为晚材部位
4.1.1 轴向管胞
广义轴向管胞是针叶树材中沿树干主轴方向排列的狭长
状厚壁细胞 。
广义轴向管胞,
狭义轴向管胞 (简称管胞 ) —
树脂管胞
索状管胞 极少数针叶树材中才具有
一切针叶树材都具有,为针叶
树材最主要的组成分子
通常轴向管胞是指狭义轴向管胞 。
轴向管胞 —— 针叶树材中轴向排列的厚壁细胞, 两端
封闭, 内部中空, 细而长, 胞壁上具有纹孔, 同时起
输导水分和机械支撑的作用, 是决定针叶树材材性的
主要因素 。
4.1.1.1 管胞的特征及变异
(1)管胞的形态、特征
管 胞在 横切 面
上沿径向排列, 相邻
两列管胞位臵前后略
交错, 早材呈多角形,
常为六角形, 晚材呈
四边形 。
管胞
早材 管胞, 两端呈
钝阔形, 细胞腔大壁薄,
横断面呈四边形或多边
形;
晚材 管胞, 两端
呈尖削形, 细胞腔壁厚,
横断面呈扁平状 (图 4-2)。
图 4-2 针叶树材管胞
A.马尾松早材管胞;
B.早材管胞的一部分;
C.晚材管胞的一部分;
1.径切面上的纹孔;
2.弦切面上的一部分;
3.通向射线管胞的纹孔;
4.窗格状纹孔
管胞平均长度为 3~
5mm,宽度 15~ 80μm,
长宽比为 75~ 200∶ 1。
晚材管胞比早材管
胞长 。
早晚材管胞厚度变
化有的渐变, 如冷杉;
有的急变, 如落叶松 。
轴向管胞弦向直径
决定着木材结构的粗细,
弦向直径小于 30μm 的
木 材为 细结构 ; 30~
45μm 的为中等结构;
45μm 以上的为粗结构 。 (红松)
(2) 管胞的变异
管胞长度的变异幅度
很大,因 树种、树龄、生
长环境和树木的部位而异。
在不同树高部位内的
变异,由树基向上,管胞
长度逐渐增长,至一定树
高便达最大值,然后又减
少。
由于针叶树材成熟期有
早有晚,管胞达到最大长
度的树龄也不同。( 樟子松 )
4.1.1.2 管胞壁上的特征
(1)纹孔
早材管胞 在径切面上, 纹
孔大而多, 一般分布在管胞
两端 。
晚材管胞, 纹孔小而少,
径, 弦切面都有 (图 4-2)。
图 4-2 针叶树材管胞
A.马尾松早材管胞;
B.早材管胞的一部分;
C.晚材管胞的一部分;
1.径切面上的纹孔;
2.弦切面上的一部分;
3.通向射线管胞的纹孔;
4.窗格状纹孔
雪松属的纹孔托曲呈蛤壳状,
称雪松型,是雪松属木材的典型
特征。
铁杉的纹孔边缘上具有折皱
和极细至颇粗的辐射线条,称铁
杉型纹孔,为铁杉属木材的特征。
图 4-3 纹孔 (径切面 )
A.雪松型纹孔 (雪松 );
B.铁杉型纹孔 (铁杉 )
(2) 螺纹加厚
螺纹的倾斜度随树种和细胞壁的厚度而变异 。 螺纹加
厚并非所有针叶树材都具有 。
? 早, 晚材管胞壁上都具有:紫杉属, 榧属, 粗榧属 。
? 早材管胞壁具有:黄杉属 。
? 晚材管胞具有:落叶松属, 云杉属
在应压木中, 有些管胞壁上具有一种贯穿胞壁的螺纹
裂隙, 称为 螺纹裂隙 。
螺纹裂隙与螺纹加厚的区别 在于螺纹加厚见于正常材, 螺
纹裂隙见于应压木;螺纹加厚与轴线的夹角大于 45°, 螺
纹裂隙与轴线的夹角小于 45° ;螺纹加厚限于内内壁, 为
加厚, 螺纹裂隙延至复合胞间层 。
4.1.2 木射线 ( wood ray)
体积约占 7%。
? 射线细胞 ( ray cell) ——
构成木射线的每个单独细胞 。
? 木射线 ( wood ray) —— 由多
数射线细胞相互连续聚合而成
的组织 。
? 1,种类:
? 在弦切面上, 以木射线的宽度
和高度分两类:
? a,单列木射线 ( uniseriate
wood ray)
? b.纺锤型木 射线 ( fusiform
wood ray) ( 由于横向树脂
道的存在 )
? ( 红松 )
木射线
2,组成:由射线薄壁细胞 ( ray
parenchyma cell) 组成 。
在松科某些属 ( 松, 云杉, 落叶
松等 ) 中也有射线管胞 。
( 1) 射线管胞 ( ray tracheid) —
— 木射线中的横向管胞, 为松科
木材特征
射线管胞内壁有锯齿状加厚
( dentate thickenings), 也可
能 有 螺 纹 加 厚 ( spiral
thickening s) 。
硬松类:有锯齿状加厚
软松类:无锯齿状加厚
锯齿状加厚为鉴别木材的重要
特征之一 。 ( 樟子松 )
木射线:组成
? ( 2) 射线薄壁细胞 —— 横向
生长的薄壁组织, 是组成木
射线的主体 。
? ① 水平壁与垂直壁:把垂直
于木质部年轮的细胞壁称径
面壁弦向的壁称弦面壁 。
? a,在径切面的早材部观察,
壁薄 ( 水平壁 ) 。 水平壁上
是否具纹孔, 也是识别木材
的特征之一, 如:铁杉 ( 水
平壁具纹孔 ), 罗汉松 ( 水
平壁不具纹孔 ) 。
? b,垂直壁的节状加厚:如松
科的软松系也是鉴别木材特
征之一。 (红松)
木射线:组成 ( 2)射线薄壁细胞
? ② 凹痕 ( indenture) —— 径切
面上射线薄壁细胞四周的凹穴 。
? 除南洋杉外, 存在于针叶树材
的各科木材中 。
? ③ 交叉场纹孔类型 ( 是针叶材
最重要的识别特征之一 )
? 交叉场 ( cross field) —— 径
切面上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
胞相交的平面, 又称, 井字
区,, 一般指早材部分而言 。
?
红松的 交叉场纹孔
交叉场纹孔( cross-field pit )
交叉场纹孔 —— 在径切面由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材轴向管胞相交
叉区域的纹孔式 。
交叉场纹孔可分五种类型:
窗格状, 松木型, 云杉型, 杉木型, 柏木型 。窗格状 松木型 云杉型 杉木型 柏木型
具有宽的纹孔口,系单
纹孔或近似单纹孔,形
大呈窗格状。通常为 1~
3个纹孔,横列,是松属
木材的特征之一,以樟
子松、马尾松、华山松
最为典型。
较窗格状纹孔小,为单
纹孔或具狭的纹孔缘,
纹也数目一般为 1~ 6个。
常见于松属,如白皮松、
长叶松、湿地松、火炬
松 (美国硬松类几乎全
为松型纹孔 )。
纹孔具有狭长的纹孔口, 略向
外展开或内含, 形状较小 。 是
云杉属, 落叶松属, 黄杉属,
粗榧属等木材的典型特征 。 在
南洋杉科, 罗汉松科, 杉科的
杉属及松科的雪松属木材中云
杉型纹孔与其它型纹孔同时出
现 。
为椭圆形至圆形的内含纹孔, 其纹
孔口略宽于纹孔口与纹孔缘之间任
何一边的侧向距离 。 与柏木型纹孔
的区别是纹孔与纹孔缘的长轴是一
致的 。 不仅存在杉科, 也见于冷杉
属, 崖柏属, 油杉属 。 并能与其它
纹孔类型同时存在于黄杉属, 罗汉
松属, 雪松属, 落叶松属, 落羽杉
属等木材 。
柏木型纹孔口为内含, 纹孔
口较云杉型稍宽, 其长轴从
垂直至水平, 纹孔数目一般
为 1~ 4个 。 柏木型纹孔为柏
科的特征, 但在雪松属, 铁
杉属及油杉属的木材中也可
发现 。
( 2)射线薄壁细胞
? 交叉场纹孔类型:
? a,窗格状 ( window-like
pit ) —— 单纹孔, 形大, 每
个交叉场内有 1-3个, 为松属
特征, 红松, 樟子松, 马尾松,
云南松 。
? b,云杉型 ( piceoid pit ),
具窄而稍外延或内涵的纹孔口,
形小, 孔缘狭, 云杉, 落叶松
( 2)射线薄壁细胞
? c,柏型 ( cupressoid
pit ),纹孔口较宽,
但纹孔缘较窄, 其纹
孔口的长轴随位臵而
变 。 柏科, 柏木, 杉
科少数属, 紫杉 。
? d,杉型 ( taxodioid
pit ),纹孔略大,
卵圆至圆形, 纹孔口
内涵, 且宽, 孔口长
轴与纹孔缘一致 。 罗
汉松, 冷杉, 水杉,
雪松 。
( 2)射线薄壁细胞
? 交叉场纹孔类型:
? e,f,松型
( pinoid pit ),
纹孔比窗格状的小,
单纹孔或具狭缘,
无一定形状纹孔口
的两端较尖,纹孔
的大小不一,以区
别于杉型,白皮松,
长叶松 。
( 2)射线薄壁细胞
? 射线细胞 ( ray cell) 的形状和大小:
? 形状:弦切面上呈圆形, 卵圆形, 椭圆形, 变化很大
? 长度:早材的射线管胞比晚材部分的长, 测量时应以早
材部分取其中部较高的木射线细胞长度为准 。
? 木射线的高度和体积:
? 射线高度以弦切面上的细胞个数或以整个高度用微米
( um) 计算
? ① 高度:针叶树材平均 10-15细胞高 ( 每个细胞 15-
30μm ), 柏科的木射线高度比松, 杉科低 。
? ② 体积:很小, 百分比 7.08%( 3.7-11.7%), 射线率高,
树种进化程度高 。
? 从这点上说,阔叶树材比针叶树进化。阔叶材射线发达。
射线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4.1.3 轴向薄壁组织
4.1.3.1
组成细胞的胞壁较薄, 细胞短, 两端水平, 壁上为单
纹孔, 细胞腔内常含有深色树脂 。 横切面为方形或长方形,
常借内含树脂与轴向管胞相区别 。 纵切面为数个长方形细
胞纵向相连成一串, 其 两 端 两 个细 胞 端 部 尖削 。
4.1.3.2
根据轴向薄壁细胞在针叶树材横断面的分布状态, 可
分为三种类型 。
(1)星散型
指轴向薄壁细胞呈不规则状
态散布在生长轮中,如杉
木。
(2) 切线型
指轴向薄壁细胞呈 2~数个
弦向分布,呈断续切线状,
如柏木。
(3) 轮界型
指轴向薄壁细胞分布在生长
轮末缘,如铁杉。
轮界型( terminal)( 大叶
桃花心木)
节状加厚:薄壁细胞端壁上
单纹孔对的一种加厚形式。
( 水青树 )
4.1.4 树脂道
树脂道 —— 由薄壁的分泌细胞环绕而成的孔道,是具有
分泌树脂功能的一种组织,为针叶树材构造特征之一。
根据树脂道发生和发展可分为 正常树脂道 和 创伤树脂道 。
4.1.4.1 正常树脂道
(1)
树脂道是生活的薄壁组
织的幼小细胞相互分离而
成的。
围绕树脂道成一完整的
1~数层壁薄,泌脂细胞层,
称泌脂细胞层。松属的泌
脂细胞壁上无纹孔,未木
质化,因而分泌树脂能力
极强,是松属树种作为采
脂树种的主要原因。
(2) 树脂道的组成
树脂道由泌脂细胞、死细胞、伴生薄壁细胞和管
胞所组成。
(3) 树脂道的大小
在具正常轴向树脂道的 六属 中, 松属树脂道
最多也最大, 其直径为 60~ 300μm, 落叶松次之
为 40~ 80μm, 云杉为 40~ 70μm, 银杉和黄杉为
40~ 45μm, 油杉为最小 。
树脂道长度平均为 50cm,最长可达 1m,它随树
干的高度而减小 。
(4) 横向树脂道
上述具正常轴向树脂道的六属中, 除油杉属之
外, 都具有横向树脂道 。 横向树脂道存在于纺锤
形木射线之中 。 它与轴向树脂道相互沟通, 形成
完整树脂道体系 。 横向树脂道直径较小, 在木材
弦切面上, 用扩大镜仔细观察有时也能发现 。
4.1.4.2 受伤树脂道
在针叶树材中, 凡任何破坏树木正常生活的现象, 都可能
产生受伤树脂道 。
针叶树材的受伤树脂道可分为轴向和横向二种, 但除雪松
外很少有两种同时存在于一块木材中 。
轴向受伤树脂道在横切面上呈弦列分布于旱材部位, 通常
在生长轮开始处较常见 ( 臭冷杉 ) 。 而正常轴向树脂道为
单独存在, 多分布早材后期和晚材部位 。
横向受伤树脂道与正常横
向树脂道一样, 仅限于纺
锤形木射线中, 但形体更
大 。
4.2 阔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阔叶树材除水青树、昆栏树等极少数树种外,都具有导管,
故此称有孔材。阔叶树材的组成分子有导管、木纤维、轴向
薄壁组织、木射线和阔叶树材管胞等 (图 4-10)。
与针叶树材相比,阔叶树材构造特点是结构复杂,排列不规
整,材质不均匀。其中导管约占 20%,木纤维占 50%,木射线
占 17%,轴向薄壁组织占 2%~ 50%。各类细胞的形状、大小和
壁厚相差悬殊。
图 4-10阔叶树材三切面的扫描电镜图 (佐伯浩 )
1,欧洲水青冈 (Fagus sylvatica); 2,榆木 (Ulmus laciniata);箭头处表示生长轮界
4.2.1 导管
? 导管 —— 由一连串的轴向细胞形成无一定长度的管状组
织, 构成导管的单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 。
? 导管是由管胞演化而成的一种进化组织, 专司输导作用 。
导管分子是构成导管的一个细胞 。
? 导管分子发育的初期具初生壁和原生质, 不具穿孔,
以后随面积逐渐增大, 但长度几乎无变化, 待其体积发
育到最大时, 次生壁与纹孔均已产生, 同时两端有开口
形成, 即穿孔 。
4.2.1.1 导管分子的形状和大小
( 1) 导管分子的形状
常见有鼓形, 纺锤形, 圆柱形和矩形等, 一般早材部分
多为鼓形, 而晚材部分多为圆柱形和矩形 。
若树木仅具有较小的导管分子, 则在早晚材中都呈圆柱
形和矩形;若导管分子在木材中单生, 它的形状一般呈
圆柱形或椭圆形 。
图 4-11
A.鼓形; B.圆柱形; C.纺锤形; D.
a.穿孔; b.穿孔隔; c.穿孔板
A
C B
D
(2) 导管分子的大小和长度
大小,以测量弦向直径为准 。
小者可小于 25μm, 大者可大于 400μm 。
通 常 可 以 用 100 ~ 200μm 定 为 中 等, 小于
100μm 者为小, 大于 200μm 者为大 。
长度,
短者可小于 175μm, 长者可大于 1900μm 。 以
350~ 800μm 定为 中等, 小于 350μm 为短, 大于
800μm 为长 。
一般环孔材早材导管分子较晚材短, 散孔材则长
度差别不明显 。 树木生长缓慢者比生长快者导管分子
短 。 较进化树种导管分子长度较短 。
4.2.1.2 管孔的分布与组合
(1)管孔的分布
导管分子的横切面称为管孔 。 根据管孔的分布状态, 可将木材
分成环孔材, 散孔材, 半散孔材等不同类型, 可参见本书的第 2章 。
单管孔:
管孔单独存在于木材中,
管孔周围全由其它组织包
围, 它不与其它管孔相连 。
如栎木等 。
复管孔:
指由 2~数个管孔相连成径
向或弦向排列,除两端的管
孔仍为圆形外,中间部分的
管孔则为扁平状的一组管孔。
如桦木、槭木等。
管孔链:
指一串相互连接, 但各自仍
保持原来形状的单管孔, 呈
径向排列, 如冬青等 。 (柿
树 )
管孔团:指许多呈圆形或不
规则形状的管孔聚集在一起
呈集团状 。 如桑树, 榆树等 。
(2)管孔的组合 可分以下四种。
4.2.1.3 导管分子的穿孔
穿孔 -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孔隙称为穿孔。
穿孔板 -在二个导管分子端壁间相互连接的细胞壁称为穿 孔板。
穿孔板的形状随其倾斜度而不同。如穿孔板与导管分子的长
轴垂直,则为圆形,随倾斜度增加,呈卵圆形、椭圆形及扁平形
等多种形态。
穿孔起源于导管分子的发育过程中,纹孔膜的消失而形成各
种类型。
根据纹孔膜消失的情况,穿孔可分两大类型 (图 4-13)
( 1)单穿孔
穿孔板上具有一个圆或
略圆的开口 。 导管分子在原
始时期为一个大的纹孔, 当
导管发育成熟后, 导管分子
两端的穿孔板全部消失而形
成的穿孔称为单穿孔, 绝大
多数的树种其导管分子为单
穿孔 。 单穿孔代表进化的树
种 。
图 4-13 导管分子的穿孔
A.单穿孔; B.梯状穿孔; C.木纤维; a.穿
孔隔; b.穿孔板
b
A
C
B
a
(2) 复穿孔
导管分子两端的纹孔在原始时期,为许多平行排列的长纹孔
对圆孔,当导管分子发育成熟后,纹孔膜消失,在穿也板上留下
很多开口称复穿孔。
梯状穿孔,穿孔板上具有平行排列扁而
长的复穿孔 。 如枫香, 光皮桦 。
网状穿孔,穿孔板上有许多比穿孔细的
壁分隔, 呈许多密集的穿孔, 或壁的部
分常具不规则分岐, 形成网状外观的穿
孔 。 如虎皮楠, 双参, 杨梅等 。
筛状穿孔,穿孔板上具有像筛状的圆形
或椭圆形许多小穿孔的复穿孔 。 如麻黄
等, 故又称麻黄状穿孔 。
图 4-13 导管分子的穿孔
A.单穿孔; B.梯状穿孔; C.木纤维;
a.穿孔隔; b.穿孔板
b
A
C
B
a
4.2.1.4 导管壁上纹孔的排列
导管与木纤维、管胞、轴向薄壁组织
间的纹孔,一般无固定排列形式。而导
管与射线薄壁细胞,导管与导管间的纹
孔,常有一定的排列形式,是重要的识
别特征。导管间纹孔其排列形式有三种。
(1) 梯状纹孔 为长形纹孔,
它与导管长轴成垂直方向排列,
纹孔的长度常和导管的直径几
乎相等 。 如木兰等 。
(2) 对列纹孔 为方形或长方
形纹孔, 成上下左右均对称的
排列, 呈长或短水平状对列 。
如鹅掌楸 。
图 4-14 导管相互间纹孔
A.梯状纹孔; B.对列纹孔
(3) 互列纹孔
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纹孔,作
上下左右交错排列。若纹孔排列
非常密集,则纹孔呈六边形,类
似蜂窝状;若纹孔排列较稀疏,
则近似圆形。阔叶树材绝大多数
树种均为互列纹孔。如杨树、香
樟等。
互列 纹孔
4.2.1.5
螺纹加厚为导管分子次生壁上的特征。
紫椴的导管
在阔叶树材的环孔材中,螺纹加厚一般常见于晚材导管。
散孔材则早晚材导管均可能具有螺纹加厚。
有的树种螺纹加厚遍及全部导管,如冬青、槭树等。有
的树种螺纹加厚仅限导管的梢端,如枫香。
导管分子内壁上的螺纹加厚为阔叶树材鉴定的重要的特
生之一。例如槭树与桦木的区别,前者具螺纹加厚,后
者则不具。
榆属、朴属及黄菠萝等树种,晚材小导管常具螺纹加厚。
热带木材常缺乏螺纹加厚。
螺纹加厚一般常存在于单穿也的木材导管中,或具有单
穿孔和梯状穿孔同时存在的树种中。如木兰属。
4.2.1.5 导管壁上螺纹加厚
4.2.1.6
导管的内含物主要有 侵填体 与 树胶 两类, 以侵填体为常
见 。 侵填体只能产生于导管与薄壁组织相邻之处, 它是在薄
壁组织具有生活力时, 由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或射线薄壁细
胞, 经过纹孔口而挤入导管内, 并在导管内生长, 发育, 以
至部分或全部填塞导管腔而形成 。
刺槐管孔中的侵填体
侵填体常见于心材, 但边材含水率少的地方也可能发现 。
侵填体极多的树种, 不论心边材, 几乎所有导管内都被充
满, 如刺槐 。
北美橡木 (Quercus spp.)商品材分红橡和白橡两类, 除材
色差别外, 具否侵填体是主要区别, 红橡类不具侵填体,
白橡类具侵填体, 用途, 价格均不相同 。
由于侵填体堵塞了导管, 所以木材透水性小, 适用于桶材
和船舶用材 。
侵填体多的树种会造成木材防腐和改性处理困难 。 一般具
侵填体的木材天然耐久性高 。
在阔叶树材导管中除侵填体外, 有时也含树胶, 如黄菠萝 。
树胶在导管中呈不规则的块状, 填充在导管细胞腔中或成隔
膜状填充在穿孔部分, 而将导管封闭 。
树胶的颜色通常为红色和褐色, 也有特殊颜色的, 如芸香科
(Rutaceae)木材所含树胶为黄色, 乌木所含树胶为黑色, 苦
楝, 香椿等木材导管内则含红色至黑褐色的树胶 。
4.2.2 木纤维
约占木材体积的 50%。木纤维是
两端尖削,呈长纺锤形,腔小壁厚
的细胞。
木纤维壁上的纹孔具有缘纹孔
和单纹孔两类,是阔叶树材的主要
组成分子之一。
根据壁上纹孔类型,有具缘纹
孔的木纤维称纤维状管胞;有单纹
孔的木纤维称韧型纤维。
这两类木纤维可分别存在,也
可同时存在于同一树种中。它们的
功能主要是支持树体,承受力学强
度的作用。
木材中所含纤维的类别, 数量和分布与木材的
强度, 密度等物理力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
有些树种还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木纤维, 如分隔
木纤维和胶质木纤维 。
木纤维一般明显地比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长 。
长度为 500~ 200μm, 直径为 10~ 50μm, 壁厚为
1~ 11μm, 热带材一般直径大 。
4.2.2.1 纤维状管胞
纤维状管胞是标准的木纤维
细胞, 腔小壁厚, 两端尖削, 而
壁上具有透镜形或裂隙状纹孔口
的具缘纹孔 。 其次生壁的内层平
滑或有螺纹加厚 。
纤维管胞在有些树种中完全
无, 一些树种中数量很少, 但如
茶科 (Theaceae) 和 金 缕 梅 科
(Hamamelidaceae)等属树种中极
显著, 为组成木材的主要成分 。
纤维管胞
具有螺纹加厚的纤维状管
胞仅为少数树种所特有, 如黄
菠萝, 女贞, 冬青等 。 冬青属
木材纤维状管胞, 其壁较薄,
具缘纹孔和螺纹加厚都清晰可
见 。
一般具有螺纹加厚的纤维
状管胞, 往往叠生状排列, 其
最显著者, 以榆科及豆科 所属
树种最为常见 。
纤维管胞
4.2.2.2 韧型纤维
韧型纤维为细长纺锤形, 末
端略尖削, 偶呈锯齿状或分岐状 。
其细胞壁较厚, 胞腔较窄, 外形
与纤维管胞略相似 。
韧型纤维具单纹孔, 而纤维
状管胞为具缘纹孔 。
韧型纤维单独存在或与纤维
状管胞混合存在 。
韧型纤维末端与射线细胞相
接触处, 末端常呈锯齿状或分岐
状 。
通常在韧型纤维壁上的纹孔
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而径面壁上
纹孔较多, 其内壁平滑而不具螺
纹加厚 。 韧型纤维
4.2.2.3 分隔木纤维
分隔木纤维是一种具有比侧壁
更薄的水平隔膜组织的木纤维,常
出现于具有较大单纹孔的韧型纤维
中。
一般见于热带木材,是热带材
的典型特征,特别是楝科桃花心木
等木材。
分隔的隔膜是木质部子细胞形
成次生壁后,再进行分裂而产生的。
在楝科、橄榄科、豆科、马鞭草科、
五茄科等树种上可见,常见树种有
桃花心木、非洲楝 (色比利 )、奥克
榄 (奥古曼 )、黄檀、柚木、刺楸、
女贞,重阳木等。 分隔纤维
4.2.2.4 胶质木纤维
胶质木纤维 是指尚未木质化的, 胞
腔内壁呈胶质状的木纤维, 即为次
生壁呈胶质状态的韧型纤维状管胞,
通常出现胶质状态的韧型纤维较纤
维状管胞要多 。
胶质层吸水膨胀, 失水收缩, 常造
成与初生壁接合处的分离现象 。
胶质木纤维是一种缺陷, 见于许多
树种中, 常散生或集中出现在树干
偏生长轮一侧, 与应力木同时出现,
为应拉木的特征之一 。 胶质纤维
胶质木纤维 集中存在部位的木材, 在干燥过程中,
其弦向和径向的干缩均较正常材为大, 易造成木材
的扭曲和开裂;在锯解时, 常产生夹锯现象, 材面
易起毛, 需锋利的刀刃才能使切削面光滑 。
木纤维的长度, 直径和壁厚等不仅因树种而异, 即
使同一树种不同部位变异也很大 。 一般木材密度和
强度, 随木纤维胞腔变小, 胞壁变厚而显著提高 。
对于纤维板和纸浆等纤维用材, 纤维长度和直径比
值 (长宽比 )愈大, 产品质量愈好 。
木纤维长度根据国际木材解剖协会规定分七级如下:
极短 500以下;
短 500~ 700μm ;
稍短 700~ 900μm ;
中 900~ 1600μm ;
稍长 1600~ 2200μm ;
长 2200~ 3000μm ;
极长 3000μm 以上。
4.2.3 轴向薄壁组织
轴向薄壁组织 —— 由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衍生成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具单纹孔的薄壁细胞, 纵向串联而成的轴向组织 。
功能,其功能主要是贮藏和分配养分 。
轴向薄壁组织由数个薄壁细
胞轴向串链而成 。
在这一串细胞中只有两端的
细胞为尖削形, 中间的细胞
呈圆柱形或多面体形, 在纵
切面观察呈长方形或近似长
方形 。
一串中细胞个数在同一树种
中大致相等, 或有变化 。
一般在叠生排列的木材中, 每一串链中的细胞个数较少, 约
为 2~ 4个细胞;
在非叠生构造的木材中, 每一串中的细胞数较多, 约为 5~
12个细胞, 在木材显微鉴别时有一定参考价值 。
在轴向薄细胞中根据树种不同有时可含油, 粘液的结晶, 它
们分别称油细胞, 粘液细胞和含晶细胞, 因含各类物质造成
细胞特别膨大时, 又统称为巨细胞或异细胞 。
阔叶树材中轴向薄壁组织远比针叶树材发达, 其分布形
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是鉴定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
根据轴向薄壁组织与导管加生的关系, 分为 离管型 和 傍
管型 两大类 。
4.2.3.1 离管型薄壁组织
4.2.3.2 傍管型薄壁组织
4.2.4 木射线
木射线 — 位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
上, 呈带状并沿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壁
集合体 。
阔叶树材的木射线比较发达, 含量较
多, 为阔叶树材的主要组成部分, 约占
木材总体积的 17%。
木射线有初 生木射线 和 次生木射线 。
初生木射线源于初生组织, 并借形成
层而向外伸长 。
从形成层所衍生的射线, 向内不延伸
到髓的射线称次生木射线 。
木材中绝大多数均为次生木射线 。
香樟
4.2.4.1 射线的大小
射线大小是指木射线的宽度与高度, 其长度难以测定 。 射线
宽度和高度在木材显微切片的弦切面上进行 。
宽度计测射线中部最宽处, 高度则计测射线上下两端间距离 。
宽度和高度均可用测尺计算长度, 也可以细胞个数表示, 宽
度在木材鉴别时特别重要,
国际木材解剖学会 (IAWA)将阔叶树材射线分五类:
(1) 射线组织宽一个细胞, 如紫檀属, 栗属等 。
(2) 射线组织宽 1~ 3列, 如雨树, 樟木等 。
(3) 射线组织宽 4~ 10列, 如朴木, 槭木等 。
(4) 射线组织宽 11列以上, 如栎木, 山龙眼, 青罔栎等 。
(5) 射线组织多列部与单列部等宽, 如油桃, 铁青木, 水团
花等 。
4.2.4.2 射线的种类
阔叶树材木射线较针叶树材复杂, 针叶树材以单列为主,
而阔叶树材以多列为主, 这也是相互区别的特征之一 。 阔叶
树材中木射线分四类:
(1) 单列木射线 在弦切面射线
沿木纺方向排成一纵列, 仅一个
细胞宽者称单列木射线, 几乎所
有木材中均能见单列射线, 但完
全为单列木射线者在阔叶树材中
甚少, 仅在杨柳科, 七叶树科和
紫檀属等木材上能见 。
(2) 多列木射线 在弦切面上射
线宽为二列以上, 为绝大多数阔
叶树材所具有如核桃木, 柚木,
桃花心木等 。 昆兰树,单列、多列
(3) 聚合木射线
许多单独的射线组织相互聚集
一起, 在肉眼下似单一的宽射线,
显微镜下各小射线由不包含导管在
内的其它轴向分子所分隔 。 如鹅耳
枥, 桤木, 石栎, 悬铃木等 。
(4) 栎式射线
由单列木射线和极宽木射线, 这
两类宽度明显差别的两类射线共同
组成的射线 。 如栎木, 米槠等 。
单列射线与多列射线同时存在于同一树种, 如丝栗,
栎木 。 多列射线与聚合射线也可同时存在于同一树种,
如桤木等 。
悬铃木
4.2.4.3 射线的组成
阔叶树材的木射线主要有射线薄壁细胞组成, 仅极少数
具聚合射线的树种, 射线中才夹杂有木纤维和轴向薄壁组织 。
阔叶树材射线薄壁细胞按径切面排列方向和形状
分三类:
横卧细胞,细胞的长轴与木纹方向垂直排列, 即呈水平状 。
直立细胞,细胞的长轴与木纹方向平行排列, 即直立状 。
方形细胞,射线细胞在径切面近似方形 。
根据射线薄壁细胞类别及组合, 可分同形射线和异形
射线两类 。
为了方便木材区分和鉴别, 在 Kribs射线分类基础上,
作了修正和补充, 成为目前射线分类最广泛应用的方法:
(1) 同形射线 射线组织全部由横卧细胞组成的射线 。
a 同形单列 射线组织全
为单列射线或偶见二列射
线, 且全由横卧细胞组成 。
如杨属, 苦木, 丝棉木,
海南锥 。
b 同形单列及多列 射
线组织由单列和多列射线,
全由横卧细胞组成 。 如桦
木属, 合欢属 。 ( 柞木 )
(2) 异形射线 射线组织全部或部分由方形或直立细胞组成。
a 异形单列 射线组织全为单列或偶
尔出现成对者, 由横卧与直立或
方形细胞所组成 。 如柳属, 千年
桐 (Aleurites montana), 山 乌 桕
(Saplium discoior)等
b 异形多列 射线组织全为二列以上,
偶见单列, 由横卧与直立或方形
细胞组成 。 如马桑, 密花树 。
c 异形 Ⅰ 型 由单列和多列射线组成 。
单列射线由直立和方形细胞构成;
多列射线弦面观察其单列尾部较
多列部分要长, 单列尾部由直立
细胞构成, 多列部分有横卧细胞
构成 。 如乌檀, 银柴 。
d 异型 Ⅱ 型
由单列和多列射线组成 。 与异形 Ⅰ
型区别为多列射线的单列尾部较多列
部分要短 。 如朴属, 黄札属, 翻白叶
属等 (图 4-19.5)。
e 异形 Ⅲ 型
由单列和多列射线组成 。 单列射
线全为横卧细胞或直立与横卧细胞混
合组成 。 多列射线的单列尾部通常为
一个方形细胞, 一个以上者也应为方
形细胞;多列部分由横列细胞所组成 。
如山核桃, 香椿, 小叶红豆等 。
4.2.4.4 射线的特殊构造
? 射线叠生,在弦切面上,射线高度一致,呈水平方向整齐排列,
有时肉眼下亦可见,即宏观构造中的波痕。如紫檀属、黄檀属、
柿属等树种可见。射线叠生热带木材多于温带木材。
? 乳汁管,它是存在于射线中的变态细胞,是含有乳汁的连续管
状细胞。如夹竹桃科的盆架树属和桑科的榕属、箭毒木属等树
? 单宁管,形状与乳汁管相似,也存在于射线中,其管道甚长,
管壁无纹孔,管内含铁的化合物,凝聚时呈蜡状深红色,为肉
? 油细胞,射线细胞中特别膨大,内含油分的薄壁细胞。这类细
胞也可存在于轴向薄壁组织中。在樟科、木兰科某些属的木材
? 径向树胶道,出现于纺锤形射线中径向伸展的胞间道,常含树
4.2.5 阔叶树材的管胞
管胞是组成针叶树材的最主
要成分, 在阔叶树材中不常见,
仅少数树种内可见, 亦不占主要
地位 。
其长度较针叶树材管胞要短得
多, 且形状不规则 。
阔叶树材管胞可分为 环管管胞
和 导管状管胞 两类 。
4.2.5.1 环管管胞
它是一种形状不规则而短小的管胞 。
形状变化很大, 大部分略带扭曲, 两
端多少有些钝, 有时还具水平的端壁,
侧壁上具有显著的具缘纹孔 。
环管管胞多数分布在早材大导管的周
围, 受导和内压力的影响, 而被压缩
成扁平状, 其长度不足木纤维之一半,
平均长 500~ 700μm, 与导管一样起输
导作用 。
环管管胞仅在栎木, 黄菠萝, 桉树及
龙脑香科等木材上可见 。
4.2.5.2 导管状管胞
它分布于晚材中, 形状和排列像较
原始而构造不完全的导管 。
它不具穿孔, 两端以具缘纹孔相接,
侧壁具缘孔直径常大于导管间纹孔
直径 。
在榆木, 朴木等榆科木材中, 导管
状胞侧壁有具缘纹孔外, 常见螺纹
加厚, 并与晚材小导管混杂, 甚至
上下相接, 在晚材中同样起输导作
用 。
4.2.6 胞间道
胞间道 -指不定长的细胞间隙, 通常储藏着由泌脂细胞或泌
胶细胞所分泌的树脂或树胶 。
双子叶类木材的胞间道通常称为树胶道 。
阔叶树材的树胶道和针叶树材的树脂道一样, 也分 轴
向 和 径向 两种, 但阔叶树材两种同时具有的树种极少, 仅
限于龙脑香科, 金缕梅科, 豆科等所属的少数树种 。 阔叶
树材中也有正常树胶道和受伤树胶道 。
4.2.6.1 正常树胶道
正常轴向树胶道为龙脑香科和豆科等某些木材的特征,
在横切面上散生, 如异翅香 。
正常横向树胶道存在于木射线中, 在弦切面呈纺锤形
射线, 见于漆树科, 橄榄科等所属木材 。
4.2.6.2 受伤树胶道
受伤树胶道是由于树木生长受病虫害或外伤而产
生,在横切面上常为切线状,常见于金缕梅科的枫香
和芸香科等所属树种的木材中。
髓斑 ( pith flecks)
? 是不正常的薄壁组织, 一般
是在形成层受伤后产生的一
种受伤薄壁组织, 多见于槭
属, 桦属 ( 白桦 ) 。 在纵切
面上呈轴向线条状 。 伤害形
成层的穿孔的幼虫是产生髓
斑的原因 。
4.2.7 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组织构造的比较
针、阔叶树材的组织构造有明显差异,前者组成细胞种类
少;后者种类多,且进化程度高。
主要表现于针叶树材主要组成分子管胞,既有输导功能,
又具有对树体支持机能;而阔叶树材作了分工,导管司输
导,木纤维司支持机能。
针、阔叶树材最大差异是前者不具导管,而后者具有导管。
此外,阔叶树材比针叶树材射线宽,射线和薄壁组织的类
型丰富,含量多。
因此阔叶树材在构造和材性上比针叶树材要复杂、多变 。
表 4-1 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构造的主要差异
组成分子 针叶树材 阔叶树材
不具有 具有
管胞
木纤维
管胞是主要分子, 不具韧性纤维 。 管
胞横切面呈四边形或六边形 。 早晚材
的管胞差异较大 。
具有阔叶树材管胞 (环管管胞和导
管状管胞 )。 木纤维 (纤维状管胞和
韧性纤维 )是主要分子, 细胞横切
面形状不规则, 早晚材之间差异不
大 。
木射线
具射线管胞, 组成射线的细胞都是横
卧细胞, 多数是单列 。 具有横向树脂
道的树种会形成纺锤形木射线 。
不具射线管胞 。 组成射线的细胞也
有都是横卧的, 一般是横卧和直立,
与方形细胞一起组成的较多 。 射线
仅为单列的树种少, 多数为多列射
线, 有些含聚合射线 。
胞间道
仅松科某些属具有树脂道, 其分布多
为星散, 或短切线状 (轴向正常的为两
个树脂道隔着木射线并列, 而创伤树
脂道呈短切线状弦向排列 )。
具有树脂道 。 某些树种具有轴向和
横向两种 。 有些仅有轴向, 而多数
仅有横向 。 轴向胞间道的排列有同
心圆状, 短切线状或星散状等 。
矿物质 仅少数树种细胞含有草酸钙结晶, 不含二氧化硅 。
在不少树种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结晶,
结晶形状多样 。 有些热带树种细胞
中含有二氧化硅 。
4.3 组织、构造的变异
4.3.1 树种间变异
4.3.1.1 细胞构成
针叶树材构造细胞中, 管胞和射线薄壁细胞是所有树种都
存在的基本细胞, 其它种类的细胞根据树种不同而决定其
存在与否 。
阔叶树材的特征是具有导管, 构成细胞的种类也较针叶树
材为多, 功能向专门化发展, 针叶树材的主要组成细胞为
管胞, 在阔叶树材中仅少数树种具有, 而主要组成细胞为
木纤维 。
针叶树材射线细胞在排列上全系横卧细胞, 而阔叶树材射
线构成除横卧细胞外, 部分树种尚有直立细胞和方形细胞
共同组成 。
总之, 木材的细胞构成, 其形状, 比率, 排列状态和尺寸
大小等是随树种而异的特征 。
根据, 日本木材, 记载,日本产 18种针叶树
材
构成组织比的变动范围为:
管胞占 89.1%(罗汉松 )~ 98.6%(罗汉松 );
轴向树脂道占 0~ 1.6%(日本五针松 )。
32种阔叶树材构成组织比的变动范围为:
导管占 4.7%(黑榆 )~ 51.9%(连香 );
木纤维占 32.1%(圆齿木青罔 )~ 83.2%(黑榆 );
轴向薄壁组织占 0.2%(辽杨 )~ 36.9%(毛泡桐 );
射线组织占 3.7%(椴木 )~ 19.5%(樱木 )
4.3.1.2 细胞的大小
针叶树材管胞其大小可分长度, 直径和壁厚, 因早, 晚
材管胞大小有异, 需分别计测;
管胞直径和壁厚在径向和弦向有差异, 通常以弦向计测 。
管胞长度根据树种而异, 在 1~ 6.7mm范围内, 通常长为
3~ 4mm;
管胞弦向直径 15~ 60μm ;壁厚早材为 1~ 3.5μm, 晚材
为 2~ 8μm 。
阔叶树材导管和木纤维大小同样分长度, 直径和壁厚等项目 。
导管长度在 0.08~ 1.7mm范围内;
直径以弦向计, 在 15~ 260μm 范围内;壁厚在 1~ 8μm 范围内 。
木纤维长度在 0.3~ 2.5μm 范围, 以 1~ 2μm 为最常见, 为针
叶树材管胞长度的 1/2~ 1/3左右;
木纤维直径在 10~ 60μm 范围内, 以 20~ 30μm 为最常见;壁
厚在 1~ 10μm 范围内, 常见为 3~ 5μm 。
世界主要木材中, 最轻的巴塞木 (balsa)木纤维大小:
直径 40~ 80μm, 长 1.3~ 2.0~ 2.7mm,壁厚 1.5~ 2μm ;
最重的愈创木 (lignum vitae)木纤维大小,直径 8~ 13μm, 长
0.33~ 0.59~ 0.77mm,壁厚 3~ 5μm 。
4.3.2 树干内的变动
4.3.2.1 水平变动
水平变动- 构成树木的细胞大小, 壁厚及 S2层的纤丝角等,
通常从髓水平向外 (即径向 )呈有规则的变动, 将这种变动
称径向变动或水平变动 。
( 1) 管胞长度
针叶树材管胞长度在近髓部位为最短 (约 1mm),从髓
起向外侧移动呈急剧增长, 在第 10~ 15生长轮时增长变小,
超过 20生长轮后成为大致稳定 (约 4mm)。 这种管胞长度规
律性的水平变动模式常称 K·Sanio法则 。
管胞从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 至细胞的细胞壁形
成结束为止, 这全过程其长度伸长仅 5%~ 10%左右, 它与木纤
维的成倍增长有明显区别, 这意味着 管胞长度依存于原始细
胞自身长度 。
未成熟材:原始细胞长度不稳定阶段所形成的木材 。
成熟材:原始细胞长度达稳定的成熟期所形成的木材 。
未成熟的幼龄材材质低劣, 管胞长度是判别幼龄材的重
要指标, 也是针叶树材材质评定的重要指标 。
影响形成层的分裂频度的因素:
依存于林木的生长环境, 如气候, 土壤, 地形,
植被, 营养, 水分等自然环境;加上种植密度, 修
枝, 间伐, 施肥, 树冠量等人为生长环境等的变化 。
生长在贫瘠林地上初期直径生长不良的柳杉, 通
过施肥, 促进直径生长的树干, 其管胞长度加速到
达稳定, 能缩短未成熟期 。 落叶松和赤松达成熟龄
后, 生长轮宽度为 1~ 2mm者管胞长度为最长, 生长
轮过宽及过窄均会使管胞长度变短 。 此外成为老龄
的过熟龄, 一般因生长衰弱, 管胞长度变短 。
管胞长度也受高生长的影响, 在树枝上管胞长度
的变异, 和树干各节间内的变异相似, 枝的长度越
长, 管胞长度越长 。 高生长越好, 则管胞长度变长 。
(2) 管胞的直径、壁厚、纤丝角
管胞弦向直径无论近髓还是其外侧都大致
相同; 径向直径 从髓向外侧逐渐变大, 超过 15
年左右后大致一定, 这种变化在早材管胞上特
别显著, 而晚材管胞变化较少 。
管胞厚度的水平变化显示与直径变化有相
似的倾向, 但是壁厚的变化和直径相反, 在晚
材管胞上能明显看到, 在早材管胞较少变化 。
管胞纤丝角因和针叶树材的物理, 力学性质有着直接
关系, 所以是重要的材质指标 。 纤丝角在生长轮内从早材
部至晚材部逐渐变小, 至 15生长轮左右大致一定 。 这种纤
丝角的水平变化和管胞长度的变化大体呈相反关系 。
两者间有 L=a+bcosθ 的关系 。
式中:
L为管胞长度, θ 为纤丝角,
a和 b为根据不同树种而定的常数 。
(3) 木纤维长、导管分子长
构成阔叶树材的细胞约 70%以上是木纤维 (包括韧形纤维
和纤维状管胞 )和导管 。 木纤维主要保持树体有足够的强度,
导管起水分输导作用 。
木纤维长度从髓向外侧水平变动的趋势和针叶树材管胞
长度变动相似。
髓附近的木纤维最短 (0.5~ 1.0mm),随着向外侧移动急
剧变长。大体超过 20个生长轮时 (个别有 50~ 60生长轮 )成为
一定长度 (1.5~ 2mm)。
木纤维长度在生长轮内的变动情况和管胞有相当明显的
不同。
木纤维长度和纺锤形原始细胞长
度间的关系,可分三种类型
(1)依存于原始细胞长度的树种
(2)完全不依存的树种
(3)中间型的树种
木纤维在其分化过程中, 长度伸
长有 50%~ 80%,相对比, 导管分子长
度在分化中几乎不变, 为此导管分子
长度可认为是各形成部位原始细胞的
长度 。 而根据古川 71种阔叶树材木纤
维长和导管分子长的水平变动的研究
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别 。
图 4-24 木纤维和
导管分子长度的水
平移动
长
度
(
m
m
)
Ⅲ
型木纤维长
Ⅱ 型 Ⅰ 型
Ⅲ
型
导管分子
长 Ⅱ 型
Ⅰ 型
从髓起的生长轮数
1 20(-50)
0.
5
1.
0
1.
5
2.
0
Ⅰ 型树种是导管长度全无变化,
木纤维的伸长生长量 (可近似看作从
木纤维长度上减去导管分子长度 )从
髓起随生长轮数增加而增大, 超过 20
生长轮后趋于稳定 。
Ⅲ 型树种, 不仅导管分子长度从
髓起随生长轮数增大而增长, 在生长
轮内从生长轮形成早期至晚期也增长;
木纤维长度也作对应的变动 。
Ⅲ 型树种其木纤维伸长量远比 Ⅰ
型为小, 木纤维长度变动完全依存于
原始细胞长度这一点和针叶树材管胞
的水平变动相类似 。
图 4-25 阔叶树 Ⅰ 型,Ⅲ
型 的木纤维长和导管分子
长的经内水平变动
木纤维
长 Ⅲ 型
木纤维
长 Ⅲ 型
木纤维
长 Ⅰ 型
木纤维
长 Ⅰ 型
长
度
从髓起的生长轮数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Ⅰ 型-完全不依存的树种
Ⅱ 型-中间型的树种
Ⅲ 型-依存的树种
(4) 木纤维及导管分子的直径、壁厚
这类细胞水平变动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仅有片断的
结果, 如导管分子平均直径近髓处小, 分布密;从髓向
外侧移动时, 其直径变大, 分布变疏, 其后稳定等 。 木
纤维纤丝角水平变动与木纤维长度变动显示有相反倾向,
也有报导在这两者间存在和管相似的变异 。
4.3.2.2
树干不同高度上分析, 将这
些数据在树干解析图或树干纵切
形状图上作成曲线, 就了解树干
内或地上高度方向的变动 (垂直
变动 )。
管胞长度最长的部位, 即是
材质最优良的部位 。 它是从树干
的胸高附近起至树冠基部为止的
区段内, 分布在树干外侧的部分
(成熟材部分 ) 。
阔叶树材木纤维长度的垂直
分布与针叶树材落叶松的情况大
致相同 。
图 4-26 落叶松管胞
长的垂直变动
从髓起的生长轮数
未成熟材
成熟材
枝下部
树冠部
树高
(m)
0 10 20 30 40 50
2.0
3.0
3.5 4.0m
m
0
5
10
15
20
25
4.3.3
4.3.3.1 生长轮年代学
生长轮年代学 (dendrochronology)-是从木材宽度的变
动, 来确定形成该木材的年代, 以此为基础而研究过去的气
候和环境变化的一门科学 。
木材的生长轮宽度在生长环境 (气候 )共同的地区其变动
的图谱非常相似 。
应用该原理, 以采伐年的木材作为基点, 从古建筑木材,
遗址出土木材, 埋没木材等搜集的木材标本上, 将具有同样
生长轮宽度变动图谱的部分重叠, 能得到很久远连续年代的
生长轮宽变动的标准图谱 。
把这样所制得标准图谱称为历年标准生长轮宽度变动图
谱, 简称为历年标准图谱 (Standard Chronology)。
生长轮年代学 不是以生长轮宽绝对值的大小, 而是以生
长轮宽变动的倾向作基准的 。
在日本用扁柏木材已完成从现代起至公元前 317年为止,
约 2200生长轮宽的历年标准图谱 。
另有从生长轮宽的变动来推断古气候的研究领域, 称为
生长轮气象学 (dendroclimatology),世界各国都在研究 。
根据最近研究, 从美洲加利福尼亚产的狐尾松 (pinus
balfouriana)过去 2000年生长轮宽的分析, 认为从 6月份起
至 1月份的气温和生长轮宽有密切关联 。
另外这种气温对照太阳的活动, 认为是以 125年作周期
性变动 。
4.3.3.2 环境对木材构造、材质的影响
给树木生长造成影响的环境因子极多, 以下为几个主
要影响因子:
温度 是影响形成层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低温不仅
使形成层活动推迟, 也使形成层活动过早停止, 因而缩
短了生长期, 使生长轮变窄 。
相反, 高温也常常抑制树木的直径生长 。 在控制环
境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某温度范围内, 管胞的直径长度
随温度增大而增大;管胞的壁厚随夜间温度上升而减少,
这是认为夜间温度高, 由呼吸而引起同化物质消耗变多
的缘故 。
树木生长所需的 水 是土壤中的有效水分, 而对木材的
影响在不同生长时期是不同的 。
一般在整个生长时期, 或从春至初夏, 具有充足水分
时, 生长轮宽度变宽, 晚材率减少, 因此木材密度下降 。
此外, 在晚材形成时期, 如存在有充分的水, 晚材形
成期延长, 木材的晚材率增加, 木材密度变高 。 水应力越
高, 形成层活动衰减, 活动期变短, 生长轮宽度变狭 。
Larson在多脂松 (Piunus resinosa)的苗木上用实验
证明了若在生长期造成人工的水不足, 则形成直径窄的细
胞, 再给予水分时则细胞直径增大, 形成了假生长轮 。 认
为这是因为水分不足, 顶端生长活动衰弱, 供给细胞的植
物生长激素量减少所致 。
土壤的性质 和树种的不同也给予木材影响, 认为这是因为
土壤对水分和养分保持能力差的缘故 。
关于木材性质的 地理变动 方面, 认为是由于场所不同,
造成温度, 降水量, 土壤, 日照等不同所给予的影响 。 北美
伊里诺州的松类的木材密度从北向南逐渐减小;加勒比松和
湿地松的晚材率在其天然分布范围内, 从北向南, 从西向东
逐渐增加 。 认为这些是由于在生长期间土壤中的水分不同的
缘故 。
另外, 还存在有适应于这种温度, 降水量, 日长等环境
因子的地理变异, 如欧洲赤松的管胞长度从南到北变短 。 关
于气候对生长轮宽度影响方面, 也有认为前一年的气候比生
长期间的气候更重要的报导 。
4.3.3.3 抚育对木材构造、材质的影响
抚育能给予木材性质影响的是 间伐、打枝和施肥 。
间伐 是在林分闭锁, 林木间竞争开始后, 为了调
节生长, 采伐其中一部分, 调节立木密度的重要抚育
措施 。 立木密度不仅影响树枝的大小和发达程度, 树
干形状和生长量, 也影响木材品质, 因枝条在木材中
形成节, 节是木材重要的缺陷因子 。
根据加纳的研究, 柳杉人工林, 密植能减少节子
数和减小节直径, 使树干圆满, 枝下高变高 。 疏植会
造成树干圆满度下降, 制品的成品率降低, 同时低品
质的未成熟材比例增加, 木材密度降低 。
另外尚有管胞长度减少等报导 。 从材质考虑, 间
伐常采用弱度间伐 。 因强度间伐会造成树冠变大, 枝
的尺寸增大, 生产树冠材偏谱多, 有些树种会产生不
定芽的不良情况 。
打枝 是为了生产无节材而除去枝条 。
从材质考虑打枝作用有:
(1)能生产无节材;
(2)使干形圆满;
(3)能控制单树的生长轮宽度;
(4)能减少树冠材 (未成熟材 )的数据;
(5)能加速心材化进程 。
而打枝可能产生木材的缺点有:
(1)会发生变色;
(2)有时会产生不定芽;
(3)打枝后会暂时形成木材不规则乱纹;
(4)打枝反复进行会形成木材密度分布不规则 。
综合利弊, 打枝是利远大于弊的抚育措施 。
施肥 是增大森林收获量的抚育措施 。 施肥对木材性质的
影响, 根据幼龄林或壮龄林的不同而异 。
对于未成熟材形成阶段的幼龄林, 施肥不仅增加未成熟
材的数量, 并会推迟向成熟材过渡的时间 。
一般由于施肥生长轮宽度变宽, 晚材率减少, 伴随着木
材密度减少 。 此外, 认为管胞长度也减少 。
根据 Posdy报导, 由于施肥火炬松 (Pinus taeda)晚材率
从 47%减少到 36%;木材密度从 0.48g/cm3减少到 0.39g/cm3;
晚材管胞长度从 3.9mm减少到 3.4mm。 但也有由于施肥早材管
胞壁厚增加, 晚材管胞壁厚减少, 生长轮内木材密度更均一
化等的相关报导 。
施肥对于木材性质的影响, 一般认为需要数年的时间 。
本章结束
轴向薄壁组织组成 1~ 3个细胞宽的
横向断续短切线 。
如柿树, 枫杨, 核桃木等 。
切线状
带状
轴向薄壁组织宽 3个细胞以上, 呈同心带
排列, 如黄檀 。
带状薄壁组织宽度与所间隔的木纤维带等
宽或更宽, 称宽带状, 如红豆树, 榕树等 。
若轴向薄壁组织带相互间的间距与射线组
织相互间的间距大致相等, 构成交叉网,
称网状, 如橡胶木, 纤皮玉蕊等 。 若轴向
如番荔枝, 山龙眼等 。
带状又分 傍管带状 和 离管带状, 两者难以
区分时可统称带状 。
轮末状
在每个生长期末期, 单独或不定宽
度的轴向薄壁细胞构成连续或断
续的层状排列 。
如柳属, 杨属, 槭属, 桑属, 刺槐
属等 。
轮始状
在每个生长期初期, 单独或不定宽度
的轴向薄壁细胞构成连续或断续的
层状排列 。
如柚木及核桃科各属 。
星散状
轴向薄壁组织单独呈不规则分散于
木纤维等其它组织之间 。
如黄杨, 枫香, 桦木, 桉树等 。
稀疏傍管状
轴向薄壁组织在导管周围单独出现,
或排列成不完整的鞘状的,
如拟赤杨, 木荷等 。
单侧傍管状
轴向薄壁组织仅限于导管的外侧或内
侧分布, 如厚皮香, 枣树等 。
环管状
轴向薄壁组织完全围绕于导管周围,
呈圆形或卵圆形, 如梧桐, 香樟,
梓树, 大叶桉等 。
翼状
轴向薄壁组织在导管周围向左右两
侧延伸, 呈型如鸟翼状的排列,
如泡桐, 合欢等 。
聚翼状
翼状薄壁组织横向相连, 呈不规
则的切线或斜带状, 如榉树,
刺槐, 花榈木等 。
本章重点介绍针叶树材与阔叶树的
显微构造,并比较针、阔叶材组织构造
的差异。同时简要讲解木材组织与构造
的变异情况。
目 录
4.1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4.2 阔叶树材的显微构
造
4.3 组织、构造的变异
针叶材(红松)、阔叶材(小叶杨)微观构造横切面
紫椴 水曲柳
4.1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针叶树材的解剖分子较简单, 排列规则, 主要有
轴向管胞, 木射线, 轴向薄壁组织和树脂道 (图 4-1)。
图 4-1 针叶树材三切面的扫描电镜图 (自崔永志,2003)
1,红松 (pinus koraiensis)。 2,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横切面; T,弦切面; R,径切面。 箭头所指为生长轮分界处。
近面为早材部位,远面为晚材部位
4.1.1 轴向管胞
广义轴向管胞是针叶树材中沿树干主轴方向排列的狭长
状厚壁细胞 。
广义轴向管胞,
狭义轴向管胞 (简称管胞 ) —
树脂管胞
索状管胞 极少数针叶树材中才具有
一切针叶树材都具有,为针叶
树材最主要的组成分子
通常轴向管胞是指狭义轴向管胞 。
轴向管胞 —— 针叶树材中轴向排列的厚壁细胞, 两端
封闭, 内部中空, 细而长, 胞壁上具有纹孔, 同时起
输导水分和机械支撑的作用, 是决定针叶树材材性的
主要因素 。
4.1.1.1 管胞的特征及变异
(1)管胞的形态、特征
管 胞在 横切 面
上沿径向排列, 相邻
两列管胞位臵前后略
交错, 早材呈多角形,
常为六角形, 晚材呈
四边形 。
管胞
早材 管胞, 两端呈
钝阔形, 细胞腔大壁薄,
横断面呈四边形或多边
形;
晚材 管胞, 两端
呈尖削形, 细胞腔壁厚,
横断面呈扁平状 (图 4-2)。
图 4-2 针叶树材管胞
A.马尾松早材管胞;
B.早材管胞的一部分;
C.晚材管胞的一部分;
1.径切面上的纹孔;
2.弦切面上的一部分;
3.通向射线管胞的纹孔;
4.窗格状纹孔
管胞平均长度为 3~
5mm,宽度 15~ 80μm,
长宽比为 75~ 200∶ 1。
晚材管胞比早材管
胞长 。
早晚材管胞厚度变
化有的渐变, 如冷杉;
有的急变, 如落叶松 。
轴向管胞弦向直径
决定着木材结构的粗细,
弦向直径小于 30μm 的
木 材为 细结构 ; 30~
45μm 的为中等结构;
45μm 以上的为粗结构 。 (红松)
(2) 管胞的变异
管胞长度的变异幅度
很大,因 树种、树龄、生
长环境和树木的部位而异。
在不同树高部位内的
变异,由树基向上,管胞
长度逐渐增长,至一定树
高便达最大值,然后又减
少。
由于针叶树材成熟期有
早有晚,管胞达到最大长
度的树龄也不同。( 樟子松 )
4.1.1.2 管胞壁上的特征
(1)纹孔
早材管胞 在径切面上, 纹
孔大而多, 一般分布在管胞
两端 。
晚材管胞, 纹孔小而少,
径, 弦切面都有 (图 4-2)。
图 4-2 针叶树材管胞
A.马尾松早材管胞;
B.早材管胞的一部分;
C.晚材管胞的一部分;
1.径切面上的纹孔;
2.弦切面上的一部分;
3.通向射线管胞的纹孔;
4.窗格状纹孔
雪松属的纹孔托曲呈蛤壳状,
称雪松型,是雪松属木材的典型
特征。
铁杉的纹孔边缘上具有折皱
和极细至颇粗的辐射线条,称铁
杉型纹孔,为铁杉属木材的特征。
图 4-3 纹孔 (径切面 )
A.雪松型纹孔 (雪松 );
B.铁杉型纹孔 (铁杉 )
(2) 螺纹加厚
螺纹的倾斜度随树种和细胞壁的厚度而变异 。 螺纹加
厚并非所有针叶树材都具有 。
? 早, 晚材管胞壁上都具有:紫杉属, 榧属, 粗榧属 。
? 早材管胞壁具有:黄杉属 。
? 晚材管胞具有:落叶松属, 云杉属
在应压木中, 有些管胞壁上具有一种贯穿胞壁的螺纹
裂隙, 称为 螺纹裂隙 。
螺纹裂隙与螺纹加厚的区别 在于螺纹加厚见于正常材, 螺
纹裂隙见于应压木;螺纹加厚与轴线的夹角大于 45°, 螺
纹裂隙与轴线的夹角小于 45° ;螺纹加厚限于内内壁, 为
加厚, 螺纹裂隙延至复合胞间层 。
4.1.2 木射线 ( wood ray)
体积约占 7%。
? 射线细胞 ( ray cell) ——
构成木射线的每个单独细胞 。
? 木射线 ( wood ray) —— 由多
数射线细胞相互连续聚合而成
的组织 。
? 1,种类:
? 在弦切面上, 以木射线的宽度
和高度分两类:
? a,单列木射线 ( uniseriate
wood ray)
? b.纺锤型木 射线 ( fusiform
wood ray) ( 由于横向树脂
道的存在 )
? ( 红松 )
木射线
2,组成:由射线薄壁细胞 ( ray
parenchyma cell) 组成 。
在松科某些属 ( 松, 云杉, 落叶
松等 ) 中也有射线管胞 。
( 1) 射线管胞 ( ray tracheid) —
— 木射线中的横向管胞, 为松科
木材特征
射线管胞内壁有锯齿状加厚
( dentate thickenings), 也可
能 有 螺 纹 加 厚 ( spiral
thickening s) 。
硬松类:有锯齿状加厚
软松类:无锯齿状加厚
锯齿状加厚为鉴别木材的重要
特征之一 。 ( 樟子松 )
木射线:组成
? ( 2) 射线薄壁细胞 —— 横向
生长的薄壁组织, 是组成木
射线的主体 。
? ① 水平壁与垂直壁:把垂直
于木质部年轮的细胞壁称径
面壁弦向的壁称弦面壁 。
? a,在径切面的早材部观察,
壁薄 ( 水平壁 ) 。 水平壁上
是否具纹孔, 也是识别木材
的特征之一, 如:铁杉 ( 水
平壁具纹孔 ), 罗汉松 ( 水
平壁不具纹孔 ) 。
? b,垂直壁的节状加厚:如松
科的软松系也是鉴别木材特
征之一。 (红松)
木射线:组成 ( 2)射线薄壁细胞
? ② 凹痕 ( indenture) —— 径切
面上射线薄壁细胞四周的凹穴 。
? 除南洋杉外, 存在于针叶树材
的各科木材中 。
? ③ 交叉场纹孔类型 ( 是针叶材
最重要的识别特征之一 )
? 交叉场 ( cross field) —— 径
切面上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
胞相交的平面, 又称, 井字
区,, 一般指早材部分而言 。
?
红松的 交叉场纹孔
交叉场纹孔( cross-field pit )
交叉场纹孔 —— 在径切面由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材轴向管胞相交
叉区域的纹孔式 。
交叉场纹孔可分五种类型:
窗格状, 松木型, 云杉型, 杉木型, 柏木型 。窗格状 松木型 云杉型 杉木型 柏木型
具有宽的纹孔口,系单
纹孔或近似单纹孔,形
大呈窗格状。通常为 1~
3个纹孔,横列,是松属
木材的特征之一,以樟
子松、马尾松、华山松
最为典型。
较窗格状纹孔小,为单
纹孔或具狭的纹孔缘,
纹也数目一般为 1~ 6个。
常见于松属,如白皮松、
长叶松、湿地松、火炬
松 (美国硬松类几乎全
为松型纹孔 )。
纹孔具有狭长的纹孔口, 略向
外展开或内含, 形状较小 。 是
云杉属, 落叶松属, 黄杉属,
粗榧属等木材的典型特征 。 在
南洋杉科, 罗汉松科, 杉科的
杉属及松科的雪松属木材中云
杉型纹孔与其它型纹孔同时出
现 。
为椭圆形至圆形的内含纹孔, 其纹
孔口略宽于纹孔口与纹孔缘之间任
何一边的侧向距离 。 与柏木型纹孔
的区别是纹孔与纹孔缘的长轴是一
致的 。 不仅存在杉科, 也见于冷杉
属, 崖柏属, 油杉属 。 并能与其它
纹孔类型同时存在于黄杉属, 罗汉
松属, 雪松属, 落叶松属, 落羽杉
属等木材 。
柏木型纹孔口为内含, 纹孔
口较云杉型稍宽, 其长轴从
垂直至水平, 纹孔数目一般
为 1~ 4个 。 柏木型纹孔为柏
科的特征, 但在雪松属, 铁
杉属及油杉属的木材中也可
发现 。
( 2)射线薄壁细胞
? 交叉场纹孔类型:
? a,窗格状 ( window-like
pit ) —— 单纹孔, 形大, 每
个交叉场内有 1-3个, 为松属
特征, 红松, 樟子松, 马尾松,
云南松 。
? b,云杉型 ( piceoid pit ),
具窄而稍外延或内涵的纹孔口,
形小, 孔缘狭, 云杉, 落叶松
( 2)射线薄壁细胞
? c,柏型 ( cupressoid
pit ),纹孔口较宽,
但纹孔缘较窄, 其纹
孔口的长轴随位臵而
变 。 柏科, 柏木, 杉
科少数属, 紫杉 。
? d,杉型 ( taxodioid
pit ),纹孔略大,
卵圆至圆形, 纹孔口
内涵, 且宽, 孔口长
轴与纹孔缘一致 。 罗
汉松, 冷杉, 水杉,
雪松 。
( 2)射线薄壁细胞
? 交叉场纹孔类型:
? e,f,松型
( pinoid pit ),
纹孔比窗格状的小,
单纹孔或具狭缘,
无一定形状纹孔口
的两端较尖,纹孔
的大小不一,以区
别于杉型,白皮松,
长叶松 。
( 2)射线薄壁细胞
? 射线细胞 ( ray cell) 的形状和大小:
? 形状:弦切面上呈圆形, 卵圆形, 椭圆形, 变化很大
? 长度:早材的射线管胞比晚材部分的长, 测量时应以早
材部分取其中部较高的木射线细胞长度为准 。
? 木射线的高度和体积:
? 射线高度以弦切面上的细胞个数或以整个高度用微米
( um) 计算
? ① 高度:针叶树材平均 10-15细胞高 ( 每个细胞 15-
30μm ), 柏科的木射线高度比松, 杉科低 。
? ② 体积:很小, 百分比 7.08%( 3.7-11.7%), 射线率高,
树种进化程度高 。
? 从这点上说,阔叶树材比针叶树进化。阔叶材射线发达。
射线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4.1.3 轴向薄壁组织
4.1.3.1
组成细胞的胞壁较薄, 细胞短, 两端水平, 壁上为单
纹孔, 细胞腔内常含有深色树脂 。 横切面为方形或长方形,
常借内含树脂与轴向管胞相区别 。 纵切面为数个长方形细
胞纵向相连成一串, 其 两 端 两 个细 胞 端 部 尖削 。
4.1.3.2
根据轴向薄壁细胞在针叶树材横断面的分布状态, 可
分为三种类型 。
(1)星散型
指轴向薄壁细胞呈不规则状
态散布在生长轮中,如杉
木。
(2) 切线型
指轴向薄壁细胞呈 2~数个
弦向分布,呈断续切线状,
如柏木。
(3) 轮界型
指轴向薄壁细胞分布在生长
轮末缘,如铁杉。
轮界型( terminal)( 大叶
桃花心木)
节状加厚:薄壁细胞端壁上
单纹孔对的一种加厚形式。
( 水青树 )
4.1.4 树脂道
树脂道 —— 由薄壁的分泌细胞环绕而成的孔道,是具有
分泌树脂功能的一种组织,为针叶树材构造特征之一。
根据树脂道发生和发展可分为 正常树脂道 和 创伤树脂道 。
4.1.4.1 正常树脂道
(1)
树脂道是生活的薄壁组
织的幼小细胞相互分离而
成的。
围绕树脂道成一完整的
1~数层壁薄,泌脂细胞层,
称泌脂细胞层。松属的泌
脂细胞壁上无纹孔,未木
质化,因而分泌树脂能力
极强,是松属树种作为采
脂树种的主要原因。
(2) 树脂道的组成
树脂道由泌脂细胞、死细胞、伴生薄壁细胞和管
胞所组成。
(3) 树脂道的大小
在具正常轴向树脂道的 六属 中, 松属树脂道
最多也最大, 其直径为 60~ 300μm, 落叶松次之
为 40~ 80μm, 云杉为 40~ 70μm, 银杉和黄杉为
40~ 45μm, 油杉为最小 。
树脂道长度平均为 50cm,最长可达 1m,它随树
干的高度而减小 。
(4) 横向树脂道
上述具正常轴向树脂道的六属中, 除油杉属之
外, 都具有横向树脂道 。 横向树脂道存在于纺锤
形木射线之中 。 它与轴向树脂道相互沟通, 形成
完整树脂道体系 。 横向树脂道直径较小, 在木材
弦切面上, 用扩大镜仔细观察有时也能发现 。
4.1.4.2 受伤树脂道
在针叶树材中, 凡任何破坏树木正常生活的现象, 都可能
产生受伤树脂道 。
针叶树材的受伤树脂道可分为轴向和横向二种, 但除雪松
外很少有两种同时存在于一块木材中 。
轴向受伤树脂道在横切面上呈弦列分布于旱材部位, 通常
在生长轮开始处较常见 ( 臭冷杉 ) 。 而正常轴向树脂道为
单独存在, 多分布早材后期和晚材部位 。
横向受伤树脂道与正常横
向树脂道一样, 仅限于纺
锤形木射线中, 但形体更
大 。
4.2 阔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阔叶树材除水青树、昆栏树等极少数树种外,都具有导管,
故此称有孔材。阔叶树材的组成分子有导管、木纤维、轴向
薄壁组织、木射线和阔叶树材管胞等 (图 4-10)。
与针叶树材相比,阔叶树材构造特点是结构复杂,排列不规
整,材质不均匀。其中导管约占 20%,木纤维占 50%,木射线
占 17%,轴向薄壁组织占 2%~ 50%。各类细胞的形状、大小和
壁厚相差悬殊。
图 4-10阔叶树材三切面的扫描电镜图 (佐伯浩 )
1,欧洲水青冈 (Fagus sylvatica); 2,榆木 (Ulmus laciniata);箭头处表示生长轮界
4.2.1 导管
? 导管 —— 由一连串的轴向细胞形成无一定长度的管状组
织, 构成导管的单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 。
? 导管是由管胞演化而成的一种进化组织, 专司输导作用 。
导管分子是构成导管的一个细胞 。
? 导管分子发育的初期具初生壁和原生质, 不具穿孔,
以后随面积逐渐增大, 但长度几乎无变化, 待其体积发
育到最大时, 次生壁与纹孔均已产生, 同时两端有开口
形成, 即穿孔 。
4.2.1.1 导管分子的形状和大小
( 1) 导管分子的形状
常见有鼓形, 纺锤形, 圆柱形和矩形等, 一般早材部分
多为鼓形, 而晚材部分多为圆柱形和矩形 。
若树木仅具有较小的导管分子, 则在早晚材中都呈圆柱
形和矩形;若导管分子在木材中单生, 它的形状一般呈
圆柱形或椭圆形 。
图 4-11
A.鼓形; B.圆柱形; C.纺锤形; D.
a.穿孔; b.穿孔隔; c.穿孔板
A
C B
D
(2) 导管分子的大小和长度
大小,以测量弦向直径为准 。
小者可小于 25μm, 大者可大于 400μm 。
通 常 可 以 用 100 ~ 200μm 定 为 中 等, 小于
100μm 者为小, 大于 200μm 者为大 。
长度,
短者可小于 175μm, 长者可大于 1900μm 。 以
350~ 800μm 定为 中等, 小于 350μm 为短, 大于
800μm 为长 。
一般环孔材早材导管分子较晚材短, 散孔材则长
度差别不明显 。 树木生长缓慢者比生长快者导管分子
短 。 较进化树种导管分子长度较短 。
4.2.1.2 管孔的分布与组合
(1)管孔的分布
导管分子的横切面称为管孔 。 根据管孔的分布状态, 可将木材
分成环孔材, 散孔材, 半散孔材等不同类型, 可参见本书的第 2章 。
单管孔:
管孔单独存在于木材中,
管孔周围全由其它组织包
围, 它不与其它管孔相连 。
如栎木等 。
复管孔:
指由 2~数个管孔相连成径
向或弦向排列,除两端的管
孔仍为圆形外,中间部分的
管孔则为扁平状的一组管孔。
如桦木、槭木等。
管孔链:
指一串相互连接, 但各自仍
保持原来形状的单管孔, 呈
径向排列, 如冬青等 。 (柿
树 )
管孔团:指许多呈圆形或不
规则形状的管孔聚集在一起
呈集团状 。 如桑树, 榆树等 。
(2)管孔的组合 可分以下四种。
4.2.1.3 导管分子的穿孔
穿孔 -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孔隙称为穿孔。
穿孔板 -在二个导管分子端壁间相互连接的细胞壁称为穿 孔板。
穿孔板的形状随其倾斜度而不同。如穿孔板与导管分子的长
轴垂直,则为圆形,随倾斜度增加,呈卵圆形、椭圆形及扁平形
等多种形态。
穿孔起源于导管分子的发育过程中,纹孔膜的消失而形成各
种类型。
根据纹孔膜消失的情况,穿孔可分两大类型 (图 4-13)
( 1)单穿孔
穿孔板上具有一个圆或
略圆的开口 。 导管分子在原
始时期为一个大的纹孔, 当
导管发育成熟后, 导管分子
两端的穿孔板全部消失而形
成的穿孔称为单穿孔, 绝大
多数的树种其导管分子为单
穿孔 。 单穿孔代表进化的树
种 。
图 4-13 导管分子的穿孔
A.单穿孔; B.梯状穿孔; C.木纤维; a.穿
孔隔; b.穿孔板
b
A
C
B
a
(2) 复穿孔
导管分子两端的纹孔在原始时期,为许多平行排列的长纹孔
对圆孔,当导管分子发育成熟后,纹孔膜消失,在穿也板上留下
很多开口称复穿孔。
梯状穿孔,穿孔板上具有平行排列扁而
长的复穿孔 。 如枫香, 光皮桦 。
网状穿孔,穿孔板上有许多比穿孔细的
壁分隔, 呈许多密集的穿孔, 或壁的部
分常具不规则分岐, 形成网状外观的穿
孔 。 如虎皮楠, 双参, 杨梅等 。
筛状穿孔,穿孔板上具有像筛状的圆形
或椭圆形许多小穿孔的复穿孔 。 如麻黄
等, 故又称麻黄状穿孔 。
图 4-13 导管分子的穿孔
A.单穿孔; B.梯状穿孔; C.木纤维;
a.穿孔隔; b.穿孔板
b
A
C
B
a
4.2.1.4 导管壁上纹孔的排列
导管与木纤维、管胞、轴向薄壁组织
间的纹孔,一般无固定排列形式。而导
管与射线薄壁细胞,导管与导管间的纹
孔,常有一定的排列形式,是重要的识
别特征。导管间纹孔其排列形式有三种。
(1) 梯状纹孔 为长形纹孔,
它与导管长轴成垂直方向排列,
纹孔的长度常和导管的直径几
乎相等 。 如木兰等 。
(2) 对列纹孔 为方形或长方
形纹孔, 成上下左右均对称的
排列, 呈长或短水平状对列 。
如鹅掌楸 。
图 4-14 导管相互间纹孔
A.梯状纹孔; B.对列纹孔
(3) 互列纹孔
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纹孔,作
上下左右交错排列。若纹孔排列
非常密集,则纹孔呈六边形,类
似蜂窝状;若纹孔排列较稀疏,
则近似圆形。阔叶树材绝大多数
树种均为互列纹孔。如杨树、香
樟等。
互列 纹孔
4.2.1.5
螺纹加厚为导管分子次生壁上的特征。
紫椴的导管
在阔叶树材的环孔材中,螺纹加厚一般常见于晚材导管。
散孔材则早晚材导管均可能具有螺纹加厚。
有的树种螺纹加厚遍及全部导管,如冬青、槭树等。有
的树种螺纹加厚仅限导管的梢端,如枫香。
导管分子内壁上的螺纹加厚为阔叶树材鉴定的重要的特
生之一。例如槭树与桦木的区别,前者具螺纹加厚,后
者则不具。
榆属、朴属及黄菠萝等树种,晚材小导管常具螺纹加厚。
热带木材常缺乏螺纹加厚。
螺纹加厚一般常存在于单穿也的木材导管中,或具有单
穿孔和梯状穿孔同时存在的树种中。如木兰属。
4.2.1.5 导管壁上螺纹加厚
4.2.1.6
导管的内含物主要有 侵填体 与 树胶 两类, 以侵填体为常
见 。 侵填体只能产生于导管与薄壁组织相邻之处, 它是在薄
壁组织具有生活力时, 由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或射线薄壁细
胞, 经过纹孔口而挤入导管内, 并在导管内生长, 发育, 以
至部分或全部填塞导管腔而形成 。
刺槐管孔中的侵填体
侵填体常见于心材, 但边材含水率少的地方也可能发现 。
侵填体极多的树种, 不论心边材, 几乎所有导管内都被充
满, 如刺槐 。
北美橡木 (Quercus spp.)商品材分红橡和白橡两类, 除材
色差别外, 具否侵填体是主要区别, 红橡类不具侵填体,
白橡类具侵填体, 用途, 价格均不相同 。
由于侵填体堵塞了导管, 所以木材透水性小, 适用于桶材
和船舶用材 。
侵填体多的树种会造成木材防腐和改性处理困难 。 一般具
侵填体的木材天然耐久性高 。
在阔叶树材导管中除侵填体外, 有时也含树胶, 如黄菠萝 。
树胶在导管中呈不规则的块状, 填充在导管细胞腔中或成隔
膜状填充在穿孔部分, 而将导管封闭 。
树胶的颜色通常为红色和褐色, 也有特殊颜色的, 如芸香科
(Rutaceae)木材所含树胶为黄色, 乌木所含树胶为黑色, 苦
楝, 香椿等木材导管内则含红色至黑褐色的树胶 。
4.2.2 木纤维
约占木材体积的 50%。木纤维是
两端尖削,呈长纺锤形,腔小壁厚
的细胞。
木纤维壁上的纹孔具有缘纹孔
和单纹孔两类,是阔叶树材的主要
组成分子之一。
根据壁上纹孔类型,有具缘纹
孔的木纤维称纤维状管胞;有单纹
孔的木纤维称韧型纤维。
这两类木纤维可分别存在,也
可同时存在于同一树种中。它们的
功能主要是支持树体,承受力学强
度的作用。
木材中所含纤维的类别, 数量和分布与木材的
强度, 密度等物理力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
有些树种还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木纤维, 如分隔
木纤维和胶质木纤维 。
木纤维一般明显地比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长 。
长度为 500~ 200μm, 直径为 10~ 50μm, 壁厚为
1~ 11μm, 热带材一般直径大 。
4.2.2.1 纤维状管胞
纤维状管胞是标准的木纤维
细胞, 腔小壁厚, 两端尖削, 而
壁上具有透镜形或裂隙状纹孔口
的具缘纹孔 。 其次生壁的内层平
滑或有螺纹加厚 。
纤维管胞在有些树种中完全
无, 一些树种中数量很少, 但如
茶科 (Theaceae) 和 金 缕 梅 科
(Hamamelidaceae)等属树种中极
显著, 为组成木材的主要成分 。
纤维管胞
具有螺纹加厚的纤维状管
胞仅为少数树种所特有, 如黄
菠萝, 女贞, 冬青等 。 冬青属
木材纤维状管胞, 其壁较薄,
具缘纹孔和螺纹加厚都清晰可
见 。
一般具有螺纹加厚的纤维
状管胞, 往往叠生状排列, 其
最显著者, 以榆科及豆科 所属
树种最为常见 。
纤维管胞
4.2.2.2 韧型纤维
韧型纤维为细长纺锤形, 末
端略尖削, 偶呈锯齿状或分岐状 。
其细胞壁较厚, 胞腔较窄, 外形
与纤维管胞略相似 。
韧型纤维具单纹孔, 而纤维
状管胞为具缘纹孔 。
韧型纤维单独存在或与纤维
状管胞混合存在 。
韧型纤维末端与射线细胞相
接触处, 末端常呈锯齿状或分岐
状 。
通常在韧型纤维壁上的纹孔
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而径面壁上
纹孔较多, 其内壁平滑而不具螺
纹加厚 。 韧型纤维
4.2.2.3 分隔木纤维
分隔木纤维是一种具有比侧壁
更薄的水平隔膜组织的木纤维,常
出现于具有较大单纹孔的韧型纤维
中。
一般见于热带木材,是热带材
的典型特征,特别是楝科桃花心木
等木材。
分隔的隔膜是木质部子细胞形
成次生壁后,再进行分裂而产生的。
在楝科、橄榄科、豆科、马鞭草科、
五茄科等树种上可见,常见树种有
桃花心木、非洲楝 (色比利 )、奥克
榄 (奥古曼 )、黄檀、柚木、刺楸、
女贞,重阳木等。 分隔纤维
4.2.2.4 胶质木纤维
胶质木纤维 是指尚未木质化的, 胞
腔内壁呈胶质状的木纤维, 即为次
生壁呈胶质状态的韧型纤维状管胞,
通常出现胶质状态的韧型纤维较纤
维状管胞要多 。
胶质层吸水膨胀, 失水收缩, 常造
成与初生壁接合处的分离现象 。
胶质木纤维是一种缺陷, 见于许多
树种中, 常散生或集中出现在树干
偏生长轮一侧, 与应力木同时出现,
为应拉木的特征之一 。 胶质纤维
胶质木纤维 集中存在部位的木材, 在干燥过程中,
其弦向和径向的干缩均较正常材为大, 易造成木材
的扭曲和开裂;在锯解时, 常产生夹锯现象, 材面
易起毛, 需锋利的刀刃才能使切削面光滑 。
木纤维的长度, 直径和壁厚等不仅因树种而异, 即
使同一树种不同部位变异也很大 。 一般木材密度和
强度, 随木纤维胞腔变小, 胞壁变厚而显著提高 。
对于纤维板和纸浆等纤维用材, 纤维长度和直径比
值 (长宽比 )愈大, 产品质量愈好 。
木纤维长度根据国际木材解剖协会规定分七级如下:
极短 500以下;
短 500~ 700μm ;
稍短 700~ 900μm ;
中 900~ 1600μm ;
稍长 1600~ 2200μm ;
长 2200~ 3000μm ;
极长 3000μm 以上。
4.2.3 轴向薄壁组织
轴向薄壁组织 —— 由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衍生成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具单纹孔的薄壁细胞, 纵向串联而成的轴向组织 。
功能,其功能主要是贮藏和分配养分 。
轴向薄壁组织由数个薄壁细
胞轴向串链而成 。
在这一串细胞中只有两端的
细胞为尖削形, 中间的细胞
呈圆柱形或多面体形, 在纵
切面观察呈长方形或近似长
方形 。
一串中细胞个数在同一树种
中大致相等, 或有变化 。
一般在叠生排列的木材中, 每一串链中的细胞个数较少, 约
为 2~ 4个细胞;
在非叠生构造的木材中, 每一串中的细胞数较多, 约为 5~
12个细胞, 在木材显微鉴别时有一定参考价值 。
在轴向薄细胞中根据树种不同有时可含油, 粘液的结晶, 它
们分别称油细胞, 粘液细胞和含晶细胞, 因含各类物质造成
细胞特别膨大时, 又统称为巨细胞或异细胞 。
阔叶树材中轴向薄壁组织远比针叶树材发达, 其分布形
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是鉴定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
根据轴向薄壁组织与导管加生的关系, 分为 离管型 和 傍
管型 两大类 。
4.2.3.1 离管型薄壁组织
4.2.3.2 傍管型薄壁组织
4.2.4 木射线
木射线 — 位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
上, 呈带状并沿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壁
集合体 。
阔叶树材的木射线比较发达, 含量较
多, 为阔叶树材的主要组成部分, 约占
木材总体积的 17%。
木射线有初 生木射线 和 次生木射线 。
初生木射线源于初生组织, 并借形成
层而向外伸长 。
从形成层所衍生的射线, 向内不延伸
到髓的射线称次生木射线 。
木材中绝大多数均为次生木射线 。
香樟
4.2.4.1 射线的大小
射线大小是指木射线的宽度与高度, 其长度难以测定 。 射线
宽度和高度在木材显微切片的弦切面上进行 。
宽度计测射线中部最宽处, 高度则计测射线上下两端间距离 。
宽度和高度均可用测尺计算长度, 也可以细胞个数表示, 宽
度在木材鉴别时特别重要,
国际木材解剖学会 (IAWA)将阔叶树材射线分五类:
(1) 射线组织宽一个细胞, 如紫檀属, 栗属等 。
(2) 射线组织宽 1~ 3列, 如雨树, 樟木等 。
(3) 射线组织宽 4~ 10列, 如朴木, 槭木等 。
(4) 射线组织宽 11列以上, 如栎木, 山龙眼, 青罔栎等 。
(5) 射线组织多列部与单列部等宽, 如油桃, 铁青木, 水团
花等 。
4.2.4.2 射线的种类
阔叶树材木射线较针叶树材复杂, 针叶树材以单列为主,
而阔叶树材以多列为主, 这也是相互区别的特征之一 。 阔叶
树材中木射线分四类:
(1) 单列木射线 在弦切面射线
沿木纺方向排成一纵列, 仅一个
细胞宽者称单列木射线, 几乎所
有木材中均能见单列射线, 但完
全为单列木射线者在阔叶树材中
甚少, 仅在杨柳科, 七叶树科和
紫檀属等木材上能见 。
(2) 多列木射线 在弦切面上射
线宽为二列以上, 为绝大多数阔
叶树材所具有如核桃木, 柚木,
桃花心木等 。 昆兰树,单列、多列
(3) 聚合木射线
许多单独的射线组织相互聚集
一起, 在肉眼下似单一的宽射线,
显微镜下各小射线由不包含导管在
内的其它轴向分子所分隔 。 如鹅耳
枥, 桤木, 石栎, 悬铃木等 。
(4) 栎式射线
由单列木射线和极宽木射线, 这
两类宽度明显差别的两类射线共同
组成的射线 。 如栎木, 米槠等 。
单列射线与多列射线同时存在于同一树种, 如丝栗,
栎木 。 多列射线与聚合射线也可同时存在于同一树种,
如桤木等 。
悬铃木
4.2.4.3 射线的组成
阔叶树材的木射线主要有射线薄壁细胞组成, 仅极少数
具聚合射线的树种, 射线中才夹杂有木纤维和轴向薄壁组织 。
阔叶树材射线薄壁细胞按径切面排列方向和形状
分三类:
横卧细胞,细胞的长轴与木纹方向垂直排列, 即呈水平状 。
直立细胞,细胞的长轴与木纹方向平行排列, 即直立状 。
方形细胞,射线细胞在径切面近似方形 。
根据射线薄壁细胞类别及组合, 可分同形射线和异形
射线两类 。
为了方便木材区分和鉴别, 在 Kribs射线分类基础上,
作了修正和补充, 成为目前射线分类最广泛应用的方法:
(1) 同形射线 射线组织全部由横卧细胞组成的射线 。
a 同形单列 射线组织全
为单列射线或偶见二列射
线, 且全由横卧细胞组成 。
如杨属, 苦木, 丝棉木,
海南锥 。
b 同形单列及多列 射
线组织由单列和多列射线,
全由横卧细胞组成 。 如桦
木属, 合欢属 。 ( 柞木 )
(2) 异形射线 射线组织全部或部分由方形或直立细胞组成。
a 异形单列 射线组织全为单列或偶
尔出现成对者, 由横卧与直立或
方形细胞所组成 。 如柳属, 千年
桐 (Aleurites montana), 山 乌 桕
(Saplium discoior)等
b 异形多列 射线组织全为二列以上,
偶见单列, 由横卧与直立或方形
细胞组成 。 如马桑, 密花树 。
c 异形 Ⅰ 型 由单列和多列射线组成 。
单列射线由直立和方形细胞构成;
多列射线弦面观察其单列尾部较
多列部分要长, 单列尾部由直立
细胞构成, 多列部分有横卧细胞
构成 。 如乌檀, 银柴 。
d 异型 Ⅱ 型
由单列和多列射线组成 。 与异形 Ⅰ
型区别为多列射线的单列尾部较多列
部分要短 。 如朴属, 黄札属, 翻白叶
属等 (图 4-19.5)。
e 异形 Ⅲ 型
由单列和多列射线组成 。 单列射
线全为横卧细胞或直立与横卧细胞混
合组成 。 多列射线的单列尾部通常为
一个方形细胞, 一个以上者也应为方
形细胞;多列部分由横列细胞所组成 。
如山核桃, 香椿, 小叶红豆等 。
4.2.4.4 射线的特殊构造
? 射线叠生,在弦切面上,射线高度一致,呈水平方向整齐排列,
有时肉眼下亦可见,即宏观构造中的波痕。如紫檀属、黄檀属、
柿属等树种可见。射线叠生热带木材多于温带木材。
? 乳汁管,它是存在于射线中的变态细胞,是含有乳汁的连续管
状细胞。如夹竹桃科的盆架树属和桑科的榕属、箭毒木属等树
? 单宁管,形状与乳汁管相似,也存在于射线中,其管道甚长,
管壁无纹孔,管内含铁的化合物,凝聚时呈蜡状深红色,为肉
? 油细胞,射线细胞中特别膨大,内含油分的薄壁细胞。这类细
胞也可存在于轴向薄壁组织中。在樟科、木兰科某些属的木材
? 径向树胶道,出现于纺锤形射线中径向伸展的胞间道,常含树
4.2.5 阔叶树材的管胞
管胞是组成针叶树材的最主
要成分, 在阔叶树材中不常见,
仅少数树种内可见, 亦不占主要
地位 。
其长度较针叶树材管胞要短得
多, 且形状不规则 。
阔叶树材管胞可分为 环管管胞
和 导管状管胞 两类 。
4.2.5.1 环管管胞
它是一种形状不规则而短小的管胞 。
形状变化很大, 大部分略带扭曲, 两
端多少有些钝, 有时还具水平的端壁,
侧壁上具有显著的具缘纹孔 。
环管管胞多数分布在早材大导管的周
围, 受导和内压力的影响, 而被压缩
成扁平状, 其长度不足木纤维之一半,
平均长 500~ 700μm, 与导管一样起输
导作用 。
环管管胞仅在栎木, 黄菠萝, 桉树及
龙脑香科等木材上可见 。
4.2.5.2 导管状管胞
它分布于晚材中, 形状和排列像较
原始而构造不完全的导管 。
它不具穿孔, 两端以具缘纹孔相接,
侧壁具缘孔直径常大于导管间纹孔
直径 。
在榆木, 朴木等榆科木材中, 导管
状胞侧壁有具缘纹孔外, 常见螺纹
加厚, 并与晚材小导管混杂, 甚至
上下相接, 在晚材中同样起输导作
用 。
4.2.6 胞间道
胞间道 -指不定长的细胞间隙, 通常储藏着由泌脂细胞或泌
胶细胞所分泌的树脂或树胶 。
双子叶类木材的胞间道通常称为树胶道 。
阔叶树材的树胶道和针叶树材的树脂道一样, 也分 轴
向 和 径向 两种, 但阔叶树材两种同时具有的树种极少, 仅
限于龙脑香科, 金缕梅科, 豆科等所属的少数树种 。 阔叶
树材中也有正常树胶道和受伤树胶道 。
4.2.6.1 正常树胶道
正常轴向树胶道为龙脑香科和豆科等某些木材的特征,
在横切面上散生, 如异翅香 。
正常横向树胶道存在于木射线中, 在弦切面呈纺锤形
射线, 见于漆树科, 橄榄科等所属木材 。
4.2.6.2 受伤树胶道
受伤树胶道是由于树木生长受病虫害或外伤而产
生,在横切面上常为切线状,常见于金缕梅科的枫香
和芸香科等所属树种的木材中。
髓斑 ( pith flecks)
? 是不正常的薄壁组织, 一般
是在形成层受伤后产生的一
种受伤薄壁组织, 多见于槭
属, 桦属 ( 白桦 ) 。 在纵切
面上呈轴向线条状 。 伤害形
成层的穿孔的幼虫是产生髓
斑的原因 。
4.2.7 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组织构造的比较
针、阔叶树材的组织构造有明显差异,前者组成细胞种类
少;后者种类多,且进化程度高。
主要表现于针叶树材主要组成分子管胞,既有输导功能,
又具有对树体支持机能;而阔叶树材作了分工,导管司输
导,木纤维司支持机能。
针、阔叶树材最大差异是前者不具导管,而后者具有导管。
此外,阔叶树材比针叶树材射线宽,射线和薄壁组织的类
型丰富,含量多。
因此阔叶树材在构造和材性上比针叶树材要复杂、多变 。
表 4-1 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构造的主要差异
组成分子 针叶树材 阔叶树材
不具有 具有
管胞
木纤维
管胞是主要分子, 不具韧性纤维 。 管
胞横切面呈四边形或六边形 。 早晚材
的管胞差异较大 。
具有阔叶树材管胞 (环管管胞和导
管状管胞 )。 木纤维 (纤维状管胞和
韧性纤维 )是主要分子, 细胞横切
面形状不规则, 早晚材之间差异不
大 。
木射线
具射线管胞, 组成射线的细胞都是横
卧细胞, 多数是单列 。 具有横向树脂
道的树种会形成纺锤形木射线 。
不具射线管胞 。 组成射线的细胞也
有都是横卧的, 一般是横卧和直立,
与方形细胞一起组成的较多 。 射线
仅为单列的树种少, 多数为多列射
线, 有些含聚合射线 。
胞间道
仅松科某些属具有树脂道, 其分布多
为星散, 或短切线状 (轴向正常的为两
个树脂道隔着木射线并列, 而创伤树
脂道呈短切线状弦向排列 )。
具有树脂道 。 某些树种具有轴向和
横向两种 。 有些仅有轴向, 而多数
仅有横向 。 轴向胞间道的排列有同
心圆状, 短切线状或星散状等 。
矿物质 仅少数树种细胞含有草酸钙结晶, 不含二氧化硅 。
在不少树种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结晶,
结晶形状多样 。 有些热带树种细胞
中含有二氧化硅 。
4.3 组织、构造的变异
4.3.1 树种间变异
4.3.1.1 细胞构成
针叶树材构造细胞中, 管胞和射线薄壁细胞是所有树种都
存在的基本细胞, 其它种类的细胞根据树种不同而决定其
存在与否 。
阔叶树材的特征是具有导管, 构成细胞的种类也较针叶树
材为多, 功能向专门化发展, 针叶树材的主要组成细胞为
管胞, 在阔叶树材中仅少数树种具有, 而主要组成细胞为
木纤维 。
针叶树材射线细胞在排列上全系横卧细胞, 而阔叶树材射
线构成除横卧细胞外, 部分树种尚有直立细胞和方形细胞
共同组成 。
总之, 木材的细胞构成, 其形状, 比率, 排列状态和尺寸
大小等是随树种而异的特征 。
根据, 日本木材, 记载,日本产 18种针叶树
材
构成组织比的变动范围为:
管胞占 89.1%(罗汉松 )~ 98.6%(罗汉松 );
轴向树脂道占 0~ 1.6%(日本五针松 )。
32种阔叶树材构成组织比的变动范围为:
导管占 4.7%(黑榆 )~ 51.9%(连香 );
木纤维占 32.1%(圆齿木青罔 )~ 83.2%(黑榆 );
轴向薄壁组织占 0.2%(辽杨 )~ 36.9%(毛泡桐 );
射线组织占 3.7%(椴木 )~ 19.5%(樱木 )
4.3.1.2 细胞的大小
针叶树材管胞其大小可分长度, 直径和壁厚, 因早, 晚
材管胞大小有异, 需分别计测;
管胞直径和壁厚在径向和弦向有差异, 通常以弦向计测 。
管胞长度根据树种而异, 在 1~ 6.7mm范围内, 通常长为
3~ 4mm;
管胞弦向直径 15~ 60μm ;壁厚早材为 1~ 3.5μm, 晚材
为 2~ 8μm 。
阔叶树材导管和木纤维大小同样分长度, 直径和壁厚等项目 。
导管长度在 0.08~ 1.7mm范围内;
直径以弦向计, 在 15~ 260μm 范围内;壁厚在 1~ 8μm 范围内 。
木纤维长度在 0.3~ 2.5μm 范围, 以 1~ 2μm 为最常见, 为针
叶树材管胞长度的 1/2~ 1/3左右;
木纤维直径在 10~ 60μm 范围内, 以 20~ 30μm 为最常见;壁
厚在 1~ 10μm 范围内, 常见为 3~ 5μm 。
世界主要木材中, 最轻的巴塞木 (balsa)木纤维大小:
直径 40~ 80μm, 长 1.3~ 2.0~ 2.7mm,壁厚 1.5~ 2μm ;
最重的愈创木 (lignum vitae)木纤维大小,直径 8~ 13μm, 长
0.33~ 0.59~ 0.77mm,壁厚 3~ 5μm 。
4.3.2 树干内的变动
4.3.2.1 水平变动
水平变动- 构成树木的细胞大小, 壁厚及 S2层的纤丝角等,
通常从髓水平向外 (即径向 )呈有规则的变动, 将这种变动
称径向变动或水平变动 。
( 1) 管胞长度
针叶树材管胞长度在近髓部位为最短 (约 1mm),从髓
起向外侧移动呈急剧增长, 在第 10~ 15生长轮时增长变小,
超过 20生长轮后成为大致稳定 (约 4mm)。 这种管胞长度规
律性的水平变动模式常称 K·Sanio法则 。
管胞从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 至细胞的细胞壁形
成结束为止, 这全过程其长度伸长仅 5%~ 10%左右, 它与木纤
维的成倍增长有明显区别, 这意味着 管胞长度依存于原始细
胞自身长度 。
未成熟材:原始细胞长度不稳定阶段所形成的木材 。
成熟材:原始细胞长度达稳定的成熟期所形成的木材 。
未成熟的幼龄材材质低劣, 管胞长度是判别幼龄材的重
要指标, 也是针叶树材材质评定的重要指标 。
影响形成层的分裂频度的因素:
依存于林木的生长环境, 如气候, 土壤, 地形,
植被, 营养, 水分等自然环境;加上种植密度, 修
枝, 间伐, 施肥, 树冠量等人为生长环境等的变化 。
生长在贫瘠林地上初期直径生长不良的柳杉, 通
过施肥, 促进直径生长的树干, 其管胞长度加速到
达稳定, 能缩短未成熟期 。 落叶松和赤松达成熟龄
后, 生长轮宽度为 1~ 2mm者管胞长度为最长, 生长
轮过宽及过窄均会使管胞长度变短 。 此外成为老龄
的过熟龄, 一般因生长衰弱, 管胞长度变短 。
管胞长度也受高生长的影响, 在树枝上管胞长度
的变异, 和树干各节间内的变异相似, 枝的长度越
长, 管胞长度越长 。 高生长越好, 则管胞长度变长 。
(2) 管胞的直径、壁厚、纤丝角
管胞弦向直径无论近髓还是其外侧都大致
相同; 径向直径 从髓向外侧逐渐变大, 超过 15
年左右后大致一定, 这种变化在早材管胞上特
别显著, 而晚材管胞变化较少 。
管胞厚度的水平变化显示与直径变化有相
似的倾向, 但是壁厚的变化和直径相反, 在晚
材管胞上能明显看到, 在早材管胞较少变化 。
管胞纤丝角因和针叶树材的物理, 力学性质有着直接
关系, 所以是重要的材质指标 。 纤丝角在生长轮内从早材
部至晚材部逐渐变小, 至 15生长轮左右大致一定 。 这种纤
丝角的水平变化和管胞长度的变化大体呈相反关系 。
两者间有 L=a+bcosθ 的关系 。
式中:
L为管胞长度, θ 为纤丝角,
a和 b为根据不同树种而定的常数 。
(3) 木纤维长、导管分子长
构成阔叶树材的细胞约 70%以上是木纤维 (包括韧形纤维
和纤维状管胞 )和导管 。 木纤维主要保持树体有足够的强度,
导管起水分输导作用 。
木纤维长度从髓向外侧水平变动的趋势和针叶树材管胞
长度变动相似。
髓附近的木纤维最短 (0.5~ 1.0mm),随着向外侧移动急
剧变长。大体超过 20个生长轮时 (个别有 50~ 60生长轮 )成为
一定长度 (1.5~ 2mm)。
木纤维长度在生长轮内的变动情况和管胞有相当明显的
不同。
木纤维长度和纺锤形原始细胞长
度间的关系,可分三种类型
(1)依存于原始细胞长度的树种
(2)完全不依存的树种
(3)中间型的树种
木纤维在其分化过程中, 长度伸
长有 50%~ 80%,相对比, 导管分子长
度在分化中几乎不变, 为此导管分子
长度可认为是各形成部位原始细胞的
长度 。 而根据古川 71种阔叶树材木纤
维长和导管分子长的水平变动的研究
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别 。
图 4-24 木纤维和
导管分子长度的水
平移动
长
度
(
m
m
)
Ⅲ
型木纤维长
Ⅱ 型 Ⅰ 型
Ⅲ
型
导管分子
长 Ⅱ 型
Ⅰ 型
从髓起的生长轮数
1 20(-50)
0.
5
1.
0
1.
5
2.
0
Ⅰ 型树种是导管长度全无变化,
木纤维的伸长生长量 (可近似看作从
木纤维长度上减去导管分子长度 )从
髓起随生长轮数增加而增大, 超过 20
生长轮后趋于稳定 。
Ⅲ 型树种, 不仅导管分子长度从
髓起随生长轮数增大而增长, 在生长
轮内从生长轮形成早期至晚期也增长;
木纤维长度也作对应的变动 。
Ⅲ 型树种其木纤维伸长量远比 Ⅰ
型为小, 木纤维长度变动完全依存于
原始细胞长度这一点和针叶树材管胞
的水平变动相类似 。
图 4-25 阔叶树 Ⅰ 型,Ⅲ
型 的木纤维长和导管分子
长的经内水平变动
木纤维
长 Ⅲ 型
木纤维
长 Ⅲ 型
木纤维
长 Ⅰ 型
木纤维
长 Ⅰ 型
长
度
从髓起的生长轮数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Ⅰ 型-完全不依存的树种
Ⅱ 型-中间型的树种
Ⅲ 型-依存的树种
(4) 木纤维及导管分子的直径、壁厚
这类细胞水平变动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仅有片断的
结果, 如导管分子平均直径近髓处小, 分布密;从髓向
外侧移动时, 其直径变大, 分布变疏, 其后稳定等 。 木
纤维纤丝角水平变动与木纤维长度变动显示有相反倾向,
也有报导在这两者间存在和管相似的变异 。
4.3.2.2
树干不同高度上分析, 将这
些数据在树干解析图或树干纵切
形状图上作成曲线, 就了解树干
内或地上高度方向的变动 (垂直
变动 )。
管胞长度最长的部位, 即是
材质最优良的部位 。 它是从树干
的胸高附近起至树冠基部为止的
区段内, 分布在树干外侧的部分
(成熟材部分 ) 。
阔叶树材木纤维长度的垂直
分布与针叶树材落叶松的情况大
致相同 。
图 4-26 落叶松管胞
长的垂直变动
从髓起的生长轮数
未成熟材
成熟材
枝下部
树冠部
树高
(m)
0 10 20 30 40 50
2.0
3.0
3.5 4.0m
m
0
5
10
15
20
25
4.3.3
4.3.3.1 生长轮年代学
生长轮年代学 (dendrochronology)-是从木材宽度的变
动, 来确定形成该木材的年代, 以此为基础而研究过去的气
候和环境变化的一门科学 。
木材的生长轮宽度在生长环境 (气候 )共同的地区其变动
的图谱非常相似 。
应用该原理, 以采伐年的木材作为基点, 从古建筑木材,
遗址出土木材, 埋没木材等搜集的木材标本上, 将具有同样
生长轮宽度变动图谱的部分重叠, 能得到很久远连续年代的
生长轮宽变动的标准图谱 。
把这样所制得标准图谱称为历年标准生长轮宽度变动图
谱, 简称为历年标准图谱 (Standard Chronology)。
生长轮年代学 不是以生长轮宽绝对值的大小, 而是以生
长轮宽变动的倾向作基准的 。
在日本用扁柏木材已完成从现代起至公元前 317年为止,
约 2200生长轮宽的历年标准图谱 。
另有从生长轮宽的变动来推断古气候的研究领域, 称为
生长轮气象学 (dendroclimatology),世界各国都在研究 。
根据最近研究, 从美洲加利福尼亚产的狐尾松 (pinus
balfouriana)过去 2000年生长轮宽的分析, 认为从 6月份起
至 1月份的气温和生长轮宽有密切关联 。
另外这种气温对照太阳的活动, 认为是以 125年作周期
性变动 。
4.3.3.2 环境对木材构造、材质的影响
给树木生长造成影响的环境因子极多, 以下为几个主
要影响因子:
温度 是影响形成层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低温不仅
使形成层活动推迟, 也使形成层活动过早停止, 因而缩
短了生长期, 使生长轮变窄 。
相反, 高温也常常抑制树木的直径生长 。 在控制环
境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某温度范围内, 管胞的直径长度
随温度增大而增大;管胞的壁厚随夜间温度上升而减少,
这是认为夜间温度高, 由呼吸而引起同化物质消耗变多
的缘故 。
树木生长所需的 水 是土壤中的有效水分, 而对木材的
影响在不同生长时期是不同的 。
一般在整个生长时期, 或从春至初夏, 具有充足水分
时, 生长轮宽度变宽, 晚材率减少, 因此木材密度下降 。
此外, 在晚材形成时期, 如存在有充分的水, 晚材形
成期延长, 木材的晚材率增加, 木材密度变高 。 水应力越
高, 形成层活动衰减, 活动期变短, 生长轮宽度变狭 。
Larson在多脂松 (Piunus resinosa)的苗木上用实验
证明了若在生长期造成人工的水不足, 则形成直径窄的细
胞, 再给予水分时则细胞直径增大, 形成了假生长轮 。 认
为这是因为水分不足, 顶端生长活动衰弱, 供给细胞的植
物生长激素量减少所致 。
土壤的性质 和树种的不同也给予木材影响, 认为这是因为
土壤对水分和养分保持能力差的缘故 。
关于木材性质的 地理变动 方面, 认为是由于场所不同,
造成温度, 降水量, 土壤, 日照等不同所给予的影响 。 北美
伊里诺州的松类的木材密度从北向南逐渐减小;加勒比松和
湿地松的晚材率在其天然分布范围内, 从北向南, 从西向东
逐渐增加 。 认为这些是由于在生长期间土壤中的水分不同的
缘故 。
另外, 还存在有适应于这种温度, 降水量, 日长等环境
因子的地理变异, 如欧洲赤松的管胞长度从南到北变短 。 关
于气候对生长轮宽度影响方面, 也有认为前一年的气候比生
长期间的气候更重要的报导 。
4.3.3.3 抚育对木材构造、材质的影响
抚育能给予木材性质影响的是 间伐、打枝和施肥 。
间伐 是在林分闭锁, 林木间竞争开始后, 为了调
节生长, 采伐其中一部分, 调节立木密度的重要抚育
措施 。 立木密度不仅影响树枝的大小和发达程度, 树
干形状和生长量, 也影响木材品质, 因枝条在木材中
形成节, 节是木材重要的缺陷因子 。
根据加纳的研究, 柳杉人工林, 密植能减少节子
数和减小节直径, 使树干圆满, 枝下高变高 。 疏植会
造成树干圆满度下降, 制品的成品率降低, 同时低品
质的未成熟材比例增加, 木材密度降低 。
另外尚有管胞长度减少等报导 。 从材质考虑, 间
伐常采用弱度间伐 。 因强度间伐会造成树冠变大, 枝
的尺寸增大, 生产树冠材偏谱多, 有些树种会产生不
定芽的不良情况 。
打枝 是为了生产无节材而除去枝条 。
从材质考虑打枝作用有:
(1)能生产无节材;
(2)使干形圆满;
(3)能控制单树的生长轮宽度;
(4)能减少树冠材 (未成熟材 )的数据;
(5)能加速心材化进程 。
而打枝可能产生木材的缺点有:
(1)会发生变色;
(2)有时会产生不定芽;
(3)打枝后会暂时形成木材不规则乱纹;
(4)打枝反复进行会形成木材密度分布不规则 。
综合利弊, 打枝是利远大于弊的抚育措施 。
施肥 是增大森林收获量的抚育措施 。 施肥对木材性质的
影响, 根据幼龄林或壮龄林的不同而异 。
对于未成熟材形成阶段的幼龄林, 施肥不仅增加未成熟
材的数量, 并会推迟向成熟材过渡的时间 。
一般由于施肥生长轮宽度变宽, 晚材率减少, 伴随着木
材密度减少 。 此外, 认为管胞长度也减少 。
根据 Posdy报导, 由于施肥火炬松 (Pinus taeda)晚材率
从 47%减少到 36%;木材密度从 0.48g/cm3减少到 0.39g/cm3;
晚材管胞长度从 3.9mm减少到 3.4mm。 但也有由于施肥早材管
胞壁厚增加, 晚材管胞壁厚减少, 生长轮内木材密度更均一
化等的相关报导 。
施肥对于木材性质的影响, 一般认为需要数年的时间 。
本章结束
轴向薄壁组织组成 1~ 3个细胞宽的
横向断续短切线 。
如柿树, 枫杨, 核桃木等 。
切线状
带状
轴向薄壁组织宽 3个细胞以上, 呈同心带
排列, 如黄檀 。
带状薄壁组织宽度与所间隔的木纤维带等
宽或更宽, 称宽带状, 如红豆树, 榕树等 。
若轴向薄壁组织带相互间的间距与射线组
织相互间的间距大致相等, 构成交叉网,
称网状, 如橡胶木, 纤皮玉蕊等 。 若轴向
如番荔枝, 山龙眼等 。
带状又分 傍管带状 和 离管带状, 两者难以
区分时可统称带状 。
轮末状
在每个生长期末期, 单独或不定宽
度的轴向薄壁细胞构成连续或断
续的层状排列 。
如柳属, 杨属, 槭属, 桑属, 刺槐
属等 。
轮始状
在每个生长期初期, 单独或不定宽度
的轴向薄壁细胞构成连续或断续的
层状排列 。
如柚木及核桃科各属 。
星散状
轴向薄壁组织单独呈不规则分散于
木纤维等其它组织之间 。
如黄杨, 枫香, 桦木, 桉树等 。
稀疏傍管状
轴向薄壁组织在导管周围单独出现,
或排列成不完整的鞘状的,
如拟赤杨, 木荷等 。
单侧傍管状
轴向薄壁组织仅限于导管的外侧或内
侧分布, 如厚皮香, 枣树等 。
环管状
轴向薄壁组织完全围绕于导管周围,
呈圆形或卵圆形, 如梧桐, 香樟,
梓树, 大叶桉等 。
翼状
轴向薄壁组织在导管周围向左右两
侧延伸, 呈型如鸟翼状的排列,
如泡桐, 合欢等 。
聚翼状
翼状薄壁组织横向相连, 呈不规
则的切线或斜带状, 如榉树,
刺槐, 花榈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