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政经是政治理论中的重点、难点,今年在考研试卷中分值由原来的18分增至20分,一般在辨析和分析题中会出一道,另外会有大量的客观性试题(单选、多选)。
▲马政经有两个特点,
1、理论性(重点在概念、名词的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整体把握);
2、一般性(表现在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都适用,重在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改革措施等)。
▲怎样答辨析题
1、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主要的关键的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2、题目无非两种模式:非此即彼(全对或全错)、亦此亦彼(错中有对、对中有错);
3、轻判断、重分析。
▲政经必背知识点
1、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股息,利息,农业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2、揭示阶级剥削范畴有:相对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3、揭示单个资本家对本企业职工进行剥削的范畴有: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4、揭示三大阶级相互关系的范畴有:资本主义地租。
5、掩盖资本主义剥削范畴的有: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表现形式。
6、高于平均利润的有: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
7、与平均利润相当的有:产业利润,商业利益,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所得的利润。
8、低于平均利润的有:借贷股息。
9、资本主义地租与平均利润不可比
10、商品的内在矛盾有:价值与生产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衡量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是货币,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章 导论(非重点、属于预备知识)
1、马政经产生于19世纪中叶
2、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1)产业革命及其后果,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替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其矛盾加深,导致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理论来源,
①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劳动价值论)②空想社会主义
3、马政经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其主体和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
(2)马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4、马政经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体系
(1)是生产关系所有的环节和过程,是整个体系;
(2)其理论基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5、研究方法,
(1)结合生产力状况、坚持生产力标准;
(2)两个层面,
①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实质)
②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资源运行机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绝对重点章、每年必考)
专题一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概念及关系)
1、概念
[经济制度](本质层面)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体制](形式层面)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
2、关系——既联系又区别
①区别: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②联系: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它决定经济体制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经济体制受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专题二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从经济体制角度说的。
2、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商品经济——交换
3、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发展方向: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4、商品经济在自身发展中要经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专题三 商品理论
1、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者关系:对立统一
①对立:表现在商品交换的过程和结果上,这个“过程和结果”指买卖双方价值和使用价值只能得其一。
②统一:a,二者缺一不可;b,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例: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b.,按质论价”(同一种商品效用和使用价值可以比较)
c.,优质优价,劣质劣价”
解:对于同一种商品,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
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1)概念
[具体劳动]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体力和脑力的凝结。(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2)二者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联系:二者是生产同一商品的两个方面。
区别,
①二者表示的经济关系不同(具体劳动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表示人与人的关系)
②二者性质不同(具体劳动不同质,不可进行数量上的比较;抽象劳动同质,可进行数量比较)
③二者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或使价值转移;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3)地位
①体现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的创新和发展;
②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关键)——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重点)
(1)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一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a.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b.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
d.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e.自然条件的优劣。
②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之间呈反比例变动。
4、货币不是物,是等价值劳动之间的关系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①二者矛盾是:私人劳动要通过交换成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承认。
②其原因,
a.这一矛盾能否解决是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b.这一矛盾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c.这一矛盾决定了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产生。
专题四 货币
1、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自身发展的产物
(1)商品价值形式发展四个阶段(记住名称),
①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②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价值形式;
④货币形式。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它与价值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货币的概念和本质
概念有两层含义:①货币是商品;②不是一般的而是特殊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产生的后果,
①商品内在矛盾外化(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②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专题五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有五个方面: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前两个是基本职能。重点把握以下三个。)
1、价值尺度
(1)概念:用货币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
(2)货币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其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货币通过价格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4)价值尺度、价格、价格标准三者的关系(01年考过)
(5)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多选),
①价值;②供求;③货币自身的价值(在现实中取决于纸币的发行量,和价格成反比);④政府的经济政策;⑤商品生产者间的竞争。
(6)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可以是观念的货币,不必是现实的货币(如商品的价格标签)。
2、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1)流通手段就是购买手段。
(2)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如金币在长时间流通中会磨损,但并不影响其所代表的价值)。
(3)货币流通规律(多选),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4)纸币的发行量要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宏观经济形式在货币上的体现(供不应求/供大于求)
3、支付手段(工资、税收、利息、管理费、租金等)
(1)赊账买卖——商品信用的发展
(2)纸币和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信用凭证的货币化)的区别,
①纸币来源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信用货币来源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3)后果: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增加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专题六 价值规律
1、地位和内容
(1)地位: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2)内容:①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
①配置资源,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
②刺激生产,即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择优汰劣,即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④导致市场经济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4、作用的实现机制:市场机制
(1)供求价格机制(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2)竞争机制(价值规律的②③两个作用)
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A所创造的是社会价值,而A、C两企业是个别价值)
专题七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劳动内容、劳动范围)
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1)联系:价值创造以财富生产为基础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财富的集中代表;
(2)区别,
①依存条件不同: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只是创造财富(使用价值)的因素之一;
②变动趋势不同:劳动生产率与财富成反比;
③是否被社会承认和实现:财富一旦生产出来就是客观存在,而价值创造必须还要实现使用价值。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k:成本;p:利润)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
2、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
(1)资本流通形式:G—W—G’ 目的:获得价值的增殖
(2)商品流通形式:W1—G—W2 目的:获得使用价值
专题一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①人身自由;②一无所有。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要素:①劳动者本人及家属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劳动者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③历史和道德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价值的源泉,能创造剩余价值。
“资本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剩余价值不产生于流通领域
专题二 资本生产过程
1、记住三句话:三个过程、两段时间、一个划分
(1)三个过程,
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③简单商品经济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2)两个时间,
①必要劳动时间;②剩余劳动时间。
(3)一个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①划分的依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②划分的意义:a,这种划分有助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
b,有助于正确说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概念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
(2)二者关系:都是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地位:它构成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现实中的起点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
例,<辨析 >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
答案要点:颠倒了二者的逻辑关系,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
(注:凡是提到“转化形式”,都是指本质和现实不一致。)
4、资本积累
(1)其客观必然性
①内在动力: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②外在压力:资本之间相互竞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2)资本有机构成
①概念: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其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用C:V表示,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这一价值量的比例实际上是资本价值构成)
注:资本有机构成变化有两方面因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和资本价值构成变化,如果仅仅资本价值构成变化而技术构成没变,则有机构成没变。
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这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3)资本积聚和集中
①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和具体实现形式。
②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a.联系:单个资本扩大规模的两种形式
b.区别:资本积聚会增加社会资本总和,而资本集中不会
例,<辨析 >资本集中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是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本集中(如组建股份公司)可以比较快地集中大量的资本,使企业资本总额和积累规模迅速增大,从而加快资本的积聚,资本的积聚又会反过来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共同作用促使资本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竞争力增强。
专题三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和利润
1、生产成本(成本价格)k = c + v
△其意义,
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品的价值构成为:c + v + m);
补:a,所用资本:全部预付资本
b,所费资本:每一个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即成本
②构成了资本之间竞争的现实基础。
2、利润、利润率
(1)利润:资本在运动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易考点)
①联系: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②区别:二者表示的阶级关系不同:利润率表示资本自身的增殖程度;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重点),
a,剩余价值率 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周转速度 d,不变资本的节省
专题四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原因:①资本的本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②各部门资本之间的竞争(方式:资本在部门间流动)
例,
部门 A B C
有机构成c:v 90:10 80:20 70:30
剩余价值m(m’=100%) 10 20 30
利润率p'=m/(c+v) 10% 20% 30%
平均利润率 20% 20% 20%
平均利润 20 20 20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原因:①资本的本性
②剩余价值重新分配
③生产价格不违背价值规律
(2)[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c + v + m = k + m = k + p = k + p
(3)总平均利润 = 总剩余价值;总生产价格 = 总价值
△生产价格不违背价值规律
①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
②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③生产价格会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资本有机构成对利润的影响
①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在具体时间、地点、场合导致部门利润水平不同,但长期趋势是平衡的,从而形成平均利润);
②部门内各企业间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各企业间不存在平均利润,c:v高,获得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
专题五 资本主义社会中三种具体资本
1、商业资本
(1)概念: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2)商业资本的运行公式:G—W—G’
(3)商业利润
①来源和实质: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②商业资本是一种职能资本。
补:a.[职能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包括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可以获得平均利润。
b.[非职能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
2、借贷资本
(1)概念:生息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资本主义社会以前:高利贷;资本主义社会:借贷资本)
(2)来源:职能资本在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本。△借贷资本不是单独存在的独立资本。
(3)特点:①是一种资本商品,兼有商品和资本两重属性;
②是非职能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
③具有其特有的运动形式:G—G’。
3、利息和利息率
△影响利息率的因素(重点),
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②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③社会习惯和法律规定的影响。
4、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2)银行资本属于非职能资本,其获得平均利润的原因,
①银行是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门;
②银行资本家不同于借贷资本家,银行家是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货币资本家);
③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是相对于其自有资本而言的。
专题六 股份公司和股票(重要、联系实际)
1、股份公司
(1)产生、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2)作用:增强活力、提高效率。
2、要辨证看待股份公司的性质问题
(1)从总体来看,不反映也不代表社会制度的性质;
(2)就某个具体的股份公司而言,其性质主要看控股公司权掌握在谁手中。
3、股票
(1)定义: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据以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2)股票和债券统称为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
(3)股票价格的实质: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息/利息率(股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专题七 资本主义地租
1、实质,
(1)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实质上是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2)体现了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基本生产关系:地主、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三大阶级的关系。
△二重关系:①地主、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②地主和农业资本家的关系。
2、基本形式
(1)级差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有差别的地租)
①产生的根本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②实质:超额利润(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通常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要想获得平均利润,必须付出更多的投入,导致生产价格提高)。
③产生条件:土地优劣程度不同。
④来源: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⑤两种形态,
a.级差地租Ⅰ:不同地块自然条件的差异——归属于地主
b.级差地租Ⅱ: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其归属取决于地主和农业资本家围绕土地租期长短的竞争
△交级差地租Ⅰ的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
(2)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①产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②产生的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③实质:超额利润(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的部分)
④来源: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农产品按价值出售,不按生产价格出售。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导致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其差额构成了马克思时代的绝对地租的来源。
3、土地价格的实质——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专题八 垄断
1、产生的原因: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
②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垄断。
2、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重点),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列宁、二战前的情况)
3、垄断与竞争的关系:①垄断没有消除竞争,竞争是商品经济的特征;
②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
③垄断与竞争并存,垄断占统治地位。
专题九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概念: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
2、实质: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3、地位和作用:①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既有效又有限;
②对社会主义社会而言:为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
4、原因(重点):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深化。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本章重点在“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包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
专题一 资本循环
1、资本循环所分析的是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它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作为研究对象。
2、产业资本的运动采取连续不断的循环形式,用公式G—W…P…W’—G’来表示。
G—W:购买;…P…:生产;W’—G:销售
3、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
①货币资本(G),职能: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必要的条件;
②生产资本(W),职能:生产剩余价值;
③商品资本(W’),职能:实现剩余价值。
4、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①货币资本循环;②生产资本循环;③商品资本循环。
5、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三种职能形式①空间上的并存性②时间上的继起性。
专题二 资本周转
1、资本周转是对资本循环的动态考察,侧重分析资本周转的时间和速度。
△资本周转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又包括劳动时间、生产间隔时间和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的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资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销售时间花费多、易出现问题)。
2、资本周转次数公式:n=U/u(n:资本的年周转次数;U:年;u:某个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次数公式,
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1)划分依据: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其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的不同。
(2)概念
[固定资本]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3)区别: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上;而流动资本的价值是全部一次性进入新产品的价值构成中。
②周转时间不同。③价值收回方式不同。④实物更新方式不同。
4、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重点):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的比例;
②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③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的差异。
5、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①减少预付资本;
②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③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专题三 社会总资本运动(社会再生产)
1、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只有实现没有前提,公式中没有“Δ”。对于这八个公式,必须记住。记忆方法有“两个判断”:①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②是前提条件(不等式)还是实现条件(等式)。)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 + m)=Ⅱc
补充公式:Ⅰ(c + v + m)=Ⅰc +Ⅱc
Ⅱ(c + v + m)=Ⅰ(v + m)+Ⅱ(v + m)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Ⅰ(v + m) >Ⅱc
Ⅱ(c + m – m/x) >Ⅰ(v + m/x)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 +Δv + m/x)=Ⅱ(c +Δc)
补充公式:Ⅰ(c + v + m)=Ⅰ(c +Δc)+Ⅱ(c +Δc)
Ⅱ(c + v + m)=Ⅰ(v +Δv + m/x) +Ⅱ(v +Δv + m/x)
3、社会主义再生产要能够顺利进行,也必须保持两大部类之间、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平衡。
专题四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选择)
(1)融为一体——国有垄断资本;
(2)内部融合——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①国家向私人参股;②私人向国家参股;③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联合投资兴建新的企业);
(3)外部结合。
2、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形式、内容
(1)建立国有经济;
(2)制定、实施各种宏观经济政策;
(3)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实行一定程度的计划性管理;
(4)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
(5)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维护秩序。
<分析题 >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节?
答题思路:①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怎样干预经济(五个方面);
②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调节的措施都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③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对策:借鉴西方国家干预的措施、理论,与国际接轨。
专题五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1、主要表现——资本国际化
(1)是垄断资本主义追逐高额利润、实行对外经济扩张的必然产物。
(2)其根本动因是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
(3)三种表现形态:①商业资本国际化(垄断阶段以前);
②借贷资本国际化(从垄断到二战前);
③产业资本国家化(二战后)。
(4)跨国公司是资本国际化的载体。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实质:按各国实力及变化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总体状态:既联合又斗争。其原因是:①战争失败的教训;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的实质
(1)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
(2)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政经中第五章的二、三节,第六章的一节与邓论部分重合)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以公有制为基础;
(2)以按劳分配为原则;
(3)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
(4)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产品价值构成:c + v + m
c:生产过程中所消耗并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
v:劳动者在为自己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m:劳动者在为社会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利税);
v + m,一个社会的国民收入。
专题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其建立的客观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确保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呈现出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必然是多种所有制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不能”,
(1)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一个“不能”: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要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专题二 如何看待和认识公有制
1、公有制的内容: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单一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外资经济指三资企业中的外资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4)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发展)的控制力上专题三 非公有制经济
1、性质(选择):①个体经济——小私有制经济;
②私营经济——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
③外资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经济。
△考点:三者性质与分配制度结合。
2、对其地位、作用的说法
从“有益补充”到“组成部分”再到“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提法不断更新,总之是在坚持贯彻“三个有利于”生产力标准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专题四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关系决定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选择)
(1)企业是分配主体;
(2)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挂钩,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
(3)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实现;
(4)按劳分配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
3、分配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的分配原则;
(2)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不意味着所有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
(3)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允许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后果:①调动生产积极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②使收入差距扩大。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专题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如何认识
(1)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调节作用。
(2)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代表、不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都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一般性(共同特征),
①市场机制是基本机制;
②企业是市场主体;
③政府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企业活动;
④法制健全。
(2)特殊性(独有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②在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③在宏观调控上,实现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
3、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
(1)计划的特点
①优点:全局性、自觉性、预见性;
②缺点:不及时、不灵敏、不灵活。
(2)市场的特点
①优点:及时、灵敏、灵活;
②缺点:局部性、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
(3)市场适合于微观,计划适合于宏观。一方的缺点恰是另一方的优点。
专题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国企改革的必要性
(1)经济原因: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2)政治原因:国企是公有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
2、国企改革的方向
(1)根本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解决的核心问题:理顺国企产权关系(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明确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的所有者的权利: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选择任免经营者的权力;
义务:按其出资额对企业承担有限经济责任。
3、现阶段,搞好国企的措施(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
(1)对国有经济、国企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
(2)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3)探索国有经济具体实现形式。
专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1)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2)培育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①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外部条件;
③是政府实施有效、间接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
与现实时代的关系
2、发展、完善市场体系的重点——积极培育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新增)
(1)适当加大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力度;
(2)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是建立要素市场中的核心内容);
(3)发展其它要素市场,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4)确立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5)要清除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各种障碍,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3、价格改革
(1)价格体系构成
(2)我国价格改革的根本任务: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①定价主体的转变——放开价格,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②管理方式的转变——宏观调控(行政手段→经济、法律手段)。
4、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新增)
(1)主要目标:维护公平竞争
(2)主要措施,
①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先进的流通体制;
②提高市场主体(企业)的素质;
③加强信用建设,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
④强化法治,从严监管。
(3)具体措施:打假、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打破部门垄断等……
专题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2)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
2、宏观调控的目标
(1)基本、首要目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主要、具体目标(十六大),
①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内容: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新增)
(1)财税体制改革(十六大):①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
②规范财政转移支付;
③加强财政收支监督;
④完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
(2)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十六大):①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
②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专题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目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社会需要和基本福利。
2、功能: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
3、改革方向和要求: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
4、其资金来源: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分摊。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新增)
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1)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3)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形成。
2、产生背景,
(1)生产力——新科技产业革命兴起;
(2)生产关系——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全球经济成为有机整体。
3、后果,
(1)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对各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提供了机遇;
(2)新技术缩短了各国的差距;
(3)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对策,
(1)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全面提升改革开放的水平;
(2)南南合作、南北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