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结论第四部分结论
1.对不同来源的粘类非1BUIRS不育载体进行筛选,经细胞学鉴定,SP4,莫迎小麦,90-110,224均属于非1BUIRS类型,将它们导入粘、易、偏和二角型异源细胞质后均完全表现雄性不育。选择粘型、偏型不同来源的育性载体培育成的不育类型进行育性恢复性测定发现,其不同育性载体育性恢复性差异很大,SP4、莫迎两种不育载体育性恢复度相对较低,且在特定父本、细胞质背景下杂种F.表现出育性分离;90-110
和224育性恢复性良好,自交结实率与SP4、莫迎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是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优良保持系资源,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很有应用前景。
2.系统考察了粘、易、偏和二角型4种异质非1BL/1 RS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结果表明供试4种异质非1 BUl RS小麦雄性不育系均属易恢复、易保持不育类型;
以4种异质非1BUIRS不育系为母本与同一父本或不同父本测交,其F.平均结实率与单株间结实率的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4种异质非1 BUl RS小麦雄性不育系,名自不育细胞质源对杂种F。的平均结实率影响程度不同,但不育胞质间恢复度差异不显著;4
种异质非1BUIRS小麦雄性不育系,虽然育性载体相同,但粘、易型的育性位点、偏型育性位点和二角型育性位点各自在同一连锁群中的位置可能不同:4种异质非1 BUl RS
不育系和恢复系基因除主效育性基因外,亦在不同核型中存在有不等量的育性微效基因和抑制基因,其组成形式和杂交后的结合方式是粘类不育系育性恢复度高低的主要判别。
3.对粘、易和二角型非IBUIRS小麦雄性不育系及杂种F.配子传递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粘类非1BUIRS小麦雄性不育系具有配子体不育的特征。其供试组合绝大部分F2分离群体全表现为可育,无不育株分离,且自交结实率FZ明显高于F,,进一步说明粘、易和二角型非1BUIRS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l是以配子体不育方式进行传递。
4.用阿勃1B缺体、中国春1B01 D"和中国春正常二体与粘类4种非1BUIRS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发现,只要中国春正常二体1B染色体存在,不育系就可被恢复,阿勃
1B缺体、中国春I B01 D'核基因组中1B缺失,不育系未被恢复,表现全不育。说明其不育基因单一,且仅位于1B染色体,为利用染色体工程基础材料,建立一套快速转育不育系新体系奠定了理论依据,更为小麦强优势组合多途径利用提供了创制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