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转化
环境影响因素
化学物的接触途径
由于接触途径不同,机体对
毒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和代谢
过程亦不相同,故对毒性有较大
影响。实验动物接触外源化学物
的途径不同,化学物吸收入血液
的速度和吸收的量或生物利用率
不同。这与机体的血液循环有关。
? 经 呼吸道吸收的 化学物,入血后
先经肺循环进入体循环,在体循
环过程中经过肝脏代谢。
? 经口染毒,胃肠道吸收 后先经肝
代谢,进入体循环 。
? 一般认为,同种动物接触外源化
学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顺序
是,静脉注射 ﹥ 腹腔注射 ﹥ 皮下
注射 ﹥ 肌肉注射 ﹥ 经口 ﹥ 经皮,
吸入染毒近似于静注。
吸入己烷饱和蒸气 1-3min即可丧
失意识,而口服几十毫升并无任
何明显影响。这是因为经胃肠道
吸收时,毒物经门静脉系统首先
到达肝脏而解毒。经呼吸道吸收
则可首先分布于全身并进入中枢
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经皮毒
性一般较经口毒性小,如敌百虫
对小鼠的经口 LD50为 400~
600mg/ kg,而经皮 LD50为
1700~ 1900mg/ kg 。
气温
? 人和动物在高温环境下,皮肤毛细血
管扩张,血液循环和呼吸加快,可加
速毒物经皮吸收和经呼吸道的吸收。
高温时尿量减少也延长了化学物或其
代谢产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
? 低温环境下,一般讲化学物对机体毒
性反应减弱,这与化学物的吸收速度
较慢、代谢速度较慢有关。但是,化
学物经肾排泄速度减慢,化学物或代
谢物存留体内时间将延长。
季节和昼夜节律
? 人和动物对化学作的反应,也受到季
节和昼夜节律的影响,这要是与日光
周期有关的昼间性作用,生理能发生
相应的变化之故。
? 例如大鼠和小鼠细胞色素 P450活性是
黑夜刚开始时最高。大鼠对苯巴比妥
钠的睡眠时间,春季最长,秋季最短,
仅为春季的 40%左右。季节及气候因
素与动物的冬眠有关。
噪声、震动和紫外线
? 噪声、振动与紫外线等物理因素
与化学物共同作用于机体,可影
响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如发现
噪声与二甲替甲酰胺( DMF)同
时存在时可有协同作用。紫外线
与某些致敏化学物联合作用,可
引起严重的光感性皮炎。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