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理论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它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产生,并在积极总结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新经验和探索经济关系变化新情况中不断发展。“导论”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等问题,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概要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经济学说史上,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意思是指家庭管理。“政治经济学”作为独立的用语出现于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的著作中,用“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是涉及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沿用这一名称,建立自己的经济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时代的呼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60年代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在英国已基本完成,在法国正在迅速推进,在德国也已经展开。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也使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产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经济危机的频频出现。
其次,产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的新变化。19世纪30—40年代,英、法及德国接连爆发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大规模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三大工人运动。
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有一种能对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做出科学回答的新的经济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说是在吸收、改造和综合前人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所取得的成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威廉·配第开始,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所以,他们能够阐明经济现象的某些内在联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总的来看,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充分发展的潜伏阶段,运用抽象分析方法较为公正地科学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内在矛盾和运行机制,构筑了包括一系列重要经济概念、范畴、理论、规律在内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和罪恶,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了许多天才的构想,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马克思、恩格斯实现政治经济学上的伟大变革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材料。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经济科学上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他们毕生从事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是他们投身于那个时代的社会革命的实践的结果。
马克思在大学学的是法学,但对历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文学、人类学等学科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还广泛研究或涉猎自然科学的一些前沿学科。恩格斯尽管中学未毕业,还要从事繁忙的商务活动,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科学研究。年轻时利用业余时间到柏林大学旁听哲学课;他还刻苦自学了政治经济学。恩格斯精通多种语言,对文学、历史、军事学、人类学也都有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青年恩格斯就深情地关注着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疾苦”,在半个世纪的革命活动中,他们始终处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沿。
马克思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始终如一地把经济学作为自己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从他留下的大量的经济学著述、经济学手稿以及摘记中,可以看到他为政治经济学研究付出的极其艰苦的劳作。
正是通过投身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通过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才可能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1867年9月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辉煌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新的内容、新的范畴和新的原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科学精神。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以后,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依据随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在内)的进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他们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又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列宁在对经济相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探索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列宁主义。特别是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和理论,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见《列宁全集》)。列宁之后,斯大林也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在实践中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道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新变化,到20世纪70年代后,邓小平分析了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邓小平理论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的新观点、新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理论品质指的是理论的本质特征,是这一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质的规定性。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与时俱进”,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定而且也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根本上是由它内在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在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原理是从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并在这一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是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根本所在。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自我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时刻关注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每一重大变化,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
最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还具有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与时俱进,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勇于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探索,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这些关系中最基本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特征,二者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科学性和阶级性具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制度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上。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这是因为:第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第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2.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劳动过程和社会过程
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人们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生产劳动。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劳动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社会过程,这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
劳动过程?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必然要和自然界发生联系。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的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为了取得满足自身或他人需要的有用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支出。
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发生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运用,脑力劳动的作用愈加重要,体力劳动的形式也会随着机器的采用而发生变化。
劳动资料,又称作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的加工但已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
生产过程的三要素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条件。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的,从而是最具有普遍性的要素。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就是人们通过自己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创造出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全过程。
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结合中,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是巨大的。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随着人们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经验的积累,科学技术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管理、信息对生产力也有很大影响。
生产力是包括科学、管理、信息等在内的,但它们都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这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的。
社会过程?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们相互之间也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过程就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二、生产关系及其系统
人们的生产,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因此,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经济学不仅考察直接生产过程,而且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即直接生产过程)和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就是在这四个环节的不断更新、相互交错的过程中循环往复。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必然发生一定的经济联系。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狭义的生产关系)中生产出产品之后,要按照各自在社会再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享有的权利,分得自己应得的部分,这就形成了人们对物质产品的分配关系。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必须通过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要,这就形成了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人们把通过分配和交换所获得的产品用于个人消费,就形成了消费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种广义的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可以概括为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面。
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指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和为了实现增进自身利益的经济目标,对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规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反映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因而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的主要标志。政治经济学就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研究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各个环节上结成的生产关系,研究它们的社会性质,也就是研究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除了研究经济制度外,还要研究各种经济制度的具体运行形式,即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指的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对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全面研究,必然包括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与其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一定的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对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一定的经济制度也只有在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后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结合? 在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上,经济体制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相结合;同时,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独立性,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社会的客观现实,特别是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等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同一社会经济制度也可能在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上述因素的变化,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同样道理,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在经济体制的选择上也可能具有相似性。因此,经济体制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分离的。如市场经济作为体制性范畴,反映的是社会经济运行中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形式,因而对它的认识、考察和选择,在一定的层次和范围内可以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剥离”。然而,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存在,又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它既要受到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反过来又可能影响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变化。
2.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变化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生产力?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没有脱离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没有脱离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而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时,旧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必然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为适应生产力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正是由于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是由生产力决定和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准则的,这就决定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这一矛盾运动中来研究。只有联系生产力,才能找到人类社会历史上各种生产关系存在的客观依据,才能说明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根本原因,才能正确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及优越的程度如何。因此,政治经济学尽管不是专门研究生产力的科学,但由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力量,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十分重视对生产力状况的考察。在这一考察中,既要分析生产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又要分析生产力发展的现状,探讨生产力各个层次及其发展变化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要特别重视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层次的研究,以选择最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并最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对立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早地相应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可见,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巨大的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各种现象的考察,深入地揭示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由于人们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构成人们全部的社会经济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也就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客观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活动,直接表现为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必然性
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因此,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3.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与利用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它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利用经济规律就是使人们的主观行动和措施符合它的要求,根据它的运动趋势,安排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实现经济活动的目的。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经济规律时,人们的行动越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就越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虽然都是客观的,但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规律一般来说不是长久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自然规律却有较为长久不变的特征。第二,经济规律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第三,在阶级社会,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总要直接地或间接地涉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势必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而在自然科学中,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
4.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伴随着它所依存的条件而产生,同时又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消失。这一特点决定,经济规律就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质,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共有经济规律体现人类社会或某几个社会之间经济关系上的本质联系,特有经济规律则又把不同社会的生产关系从本质上加以区别,从而社会发展也被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历史阶段。
②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人类各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或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
③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这几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如价值规律是在商品经济中发生作用的,而商品经济就跨越了几个社会形态。
经济条件是复杂的、多重和交错的,因而就一定社会而言,各种不同的经济规律总是在同时发生作用,而且各种经济规律的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其他经济规律都要服从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并受其制约,而其他经济规律能否顺利发挥作用,又会影响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程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原则。政治经济学研究要把握好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坚持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借鉴科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要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世界上的一切经济现象,就必须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特色之一。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就是要实事求是,从客观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出发,透过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出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其他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把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为了揭示生产关系及其规律,又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从事物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研究经济问题,从量变转化为质变上考察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从发展和变化上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从对立统一规律上认识矛盾,区分矛盾的性质,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对一系列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以便做出科学的解释和回答。只有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才能勇于突破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或不适合变化了的情况的判断和结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科学抽象法以及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
科学抽象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它是通过人脑的抽象思维排除各种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抽取某种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从而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要认识客观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都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法。客观世界中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参加的社会经济活动,只能运用抽象力去认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例如,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这个经济范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是通过人脑的抽象思维能力概括出来的。
三、分析和综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经济范畴时,通常是将范畴的矛盾双方加以分解,首先假定一方保持不变,抽象地分析另一方;在对矛盾双方分别作了分析后,再将矛盾的两方面综合起来,具体考察矛盾双方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所具有的特征。这种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以及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流通过程的研究,都成功地采用了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过程。逻辑推理过程,必须符合历史上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经济关系的运行,总是按照自己的固有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因此,抽象思维也必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逻辑分析必须与历史相统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就是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相统一的具体运用。马克思的《资本论》,从研究商品开始,进而研究货币和资本;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由简单再生产到扩大再生产;由利润到平均利润,等等。从历史上看,也是这样的顺序。商品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开始存在。后来,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货币。有了货币,才有了资本。先有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然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有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先有了简单再生产,而后由于积累的出现,才发展到扩大再生产。马克思依循着由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的进程展开的逻辑的分析,正是反映了历史上商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转化为资本形式的历史进程。
应该强调的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相统一不是绝对的,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修正”历史。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的经济形态。价值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价值形式是随着交换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进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人类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社会形态就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其特征是: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与自然的矛盾一直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此相适应,人们结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并实行平均分配的关系,建立起原始社会的经济制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奴隶主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还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奴隶在奴隶主或监工的强制下被迫从事劳动,全部劳动产品均为奴隶主占有。奴隶社会出现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改变了原始社会存在的原始的平等和纯朴的人际关系。社会经济制度实现了变革,建立了奴隶社会经济制度,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经济制度下,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可实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协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金属工具,特别是青铜的使用,使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进而推动了城市和贸易的发展。总之,青铜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进步,它是奴隶社会生产关系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奴隶制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奴隶社会末期出现了新的金属工具——铁器。铁器的使用,使人类社会发展到新的技术和文化发展时期——铁器时代。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封建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农奴或农民)。由于封建地主占有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农民为了取得必要的生活资料,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相对于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也取得了重大成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交流,封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封建生产关系无法适应发展了的商品交换的需要。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强力推动下,经过资本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封建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量不断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需要了。
1784年,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工具,由此产生了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经过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就导致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由于资本主义所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将为发展了的新生产力所突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阶级,把人和人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社会经济制度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从不同层面反映了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及具体形态。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一定社会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在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即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社会方式。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就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它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经济制度反映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着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的规定。正因为如此,相同的经济体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经济制度中,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来实现。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既然存在于一定的经济制度中,就必然以该社会的经济制度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和影响。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与此相联系的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其发展方向。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特征,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反映出来,并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通过经济运行过程的不断往复,使该社会的经济制度得以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无论选择何种资源配置方式,都不能背离它的制度规定的要求。
一定的经济制度可以采取的经济体制是多样的,这是因为经济体制的选择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诸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定的经济制度建立以后,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世界各国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的生产力状况不同,所选择的具体经济体制也会不同。经济制度相同的各国,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同时,经济体制不同的国家,在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社会生产过程需要劳动力、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自然因素和各种经过人类加工的生产资料,所有这些被统称为生产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生产资源都是有限的。在社会经济过程中,有限的生产资源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规则分配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这就是资源配置。社会经济是一个多方面、多阶段的过程,其各个方面、各个阶段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一过程才能正常进行。实质上,资源配置过程就是这种相互协调的过程。社会经济过程各个方面、各个阶段之间相互协调的过程和方式,就是经济调节机制,简称经济机制。
2.两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的两种不同类型,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手段,反映着经济活动的组织与运行的不同特点。
无论市场经济体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它们作为经济体制范畴,反映的是社会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方式,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和调节经济的手段,但对它们的认识、考察和选择,都需要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
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都存在。市场经济是人类通过自发的社会活动来调节经济过程、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市场对经济的调节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市场机制是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自行协调经济运行的机制,具体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市场这三大机制相互牵动,对社会经济发挥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具有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即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资源进入市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以供求关系的变化为依据,以价格作为反映市场状况的经济信号,以竞争作为优胜劣汰的有效方式,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发挥着主导作用。
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这是因为,一定的经济体制首先受制于经济制度,存在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同一经济体制,必然有其特殊的规定性,这种特殊性就体现了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下的经济体制的不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它们对资源的配置及经济的调节必然受到与各自相联系的经济制度根本性质的制约。
计划经济是人类通过自觉的社会活动来调节经济过程、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中,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资源基本上不进入市场,企业也不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从市场上直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竞争对整个经济活动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整个资源配置纳入到国家的计划系统,由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这一主要方式来实现。
通过计划经济这一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也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条件之一是计划制定者必须具有充分的信息,即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信息要能够充分地把握。如果不能掌握完全的信息,制定的计划就有可能不符合客观实际,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条件之二是要能够充分地协调好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即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要能够完全加以解决。如果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制定的计划就有可能在执行中难以得到贯彻,从而导致计划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联系形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一、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指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即自给自足的经济。自然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全部或大部分是在本经济单位内生产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或再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本经济单位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
第二,自然经济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封建社会以前,由于分工和协作还不发达,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异常薄弱,生产被封闭在一个个分散的家庭或经济单位内,劳动生产率低下。
第三,自然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生产者为获得供自己消费的使用价值而生产,奴隶主、封建主对剩余劳动的榨取也受到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实物形式限制,整个社会生产基本上停留在简单再生产水平上。
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是历史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其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生产分为不同的部门,生产不同的产品,决定了相互交换的必要性;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决定了这种交换必须遵循对等补偿的原则,或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这两个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
社会化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物质基础。
商品经济经历了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处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到其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不论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商品经济,都存在价值规律。而商品、货币、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首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与价值
1.商品的二因素
当你走进任何一个商场,都会看到琳琅满目的物品,这些供销费者购买的千差万别的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商品。那么,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定义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作为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等没有耗费人类劳动,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叫商品。第二,作为商品还必须要用于交换。商品总是和交换分不开的。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例如,在古代,传统的男耕女织家庭生产,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尽管都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家庭成员自己使用,并不是用来出售,因而也不是商品。可见,商品既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有用物,也不完全等同于任何劳动产品。
商品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必须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之物。如水可以用来解渴,灯泡可以用来照明,电话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等等。商品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一种物品,由于其自然属性是多方面的,因而它的使用价值也是多方面的。如木材有五千多种用途,石油的用途更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原来只有一种用途的东西会开发出多种用途。同时还应该看到,既然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那么,它就不是商品所特有的,而是商品和一般劳动产品所共有的;不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不论由什么人和采取什么形式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因而使用价值本身只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层意义,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且还成为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商品的物质基础。因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才能同其他产品相交换,才具有交换价值。那么,什么是交换价值呢?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比如,1只羊换2把斧子,2把斧子就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1∶2就是它们之间的交换比例关系。一只羊还可以与其他物品相交换,如3公斤茶叶、20公斤小麦等。可见,在市场上,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因而能有多种交换价值,而且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还会因时因地不同而不断变化。那么,为什么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够互相比较,并且按一定的比例彼此交换呢?这说明在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在量上可以作比较的东西。
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凝结着人类劳动,比如都付出了20小时的人类劳动。这都含有的20小时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上述分析告诉我们,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同构成了商品二因素。那么,应当怎样理解商品的价值呢?
价值? 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谓“一般人类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大家知道,人们著书、拉琴,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劳动产品也各不相同,但这两种劳动有没有共同点呢?有。这个共同点就是都要耗费脑力和体力。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具体形式也就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部化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即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商品是价值的载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既然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价值在质上是一样的,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区别,并无质的不同,因而它们之间就可以相互比较。
不同商品生产者通过比较各自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的则是他们之间互通有无的经济联系。牧民用1只羊和手工业者换2把斧子,从表面看,是物物交换,实际上是牧民和手工业者相互交换其劳动产品,彼此为对方提供劳动。所以,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的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没有人们相互交换商品的社会行为,便不会有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二因素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说它是统一的,指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处于商品这个统一体之中,两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生产出的废品,虽然花了劳动,但形不成价值,其产品也不能成为商品。反过来说,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如阳光、空气等。有的物品虽然是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但不用于交换,其劳动也就不表现为价值,也不成为商品。
说它是矛盾的,指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又是相互排斥的。这主要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为了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购买者来说,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那么,这一矛盾又怎么解决呢?
交换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必要条件。交换成功意味着购买者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实现了价值。这样,该卖的卖掉了,该买的买到了,矛盾解决了。否则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解决不了,就会造成生产的东西卖不掉和需要的东西买不到的严重后果。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常见的,特别是在周期性经济危机中表现尤为突出。
以上讲了商品的二因素,那么商品为什么会具有这两个因素呢?这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两重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大千世界中,商品是多种多样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说来,劳动的目的、对象、方法、工具以及结果都不相同。例如,纺织工人纺纱要在工厂用纺纱机加工棉纱;刻字工人要用雕刻刀在石头上刻字;农民种粮食,要用各种农具在田地耕作等等。正因为有千差万别的劳动,才生产出千差万别的商品,而这些千差万别的商品也正体现出千差万别的劳动。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叫做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人们进行具体劳动的过程,就是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把原有的物质形态改变成人们需要的有用之物的过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提供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具体劳动是个永恒的范畴,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另外,我们还必须看到,任何具体劳动,只有借助于土地、矿藏和其他的自然物质,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各种具体劳动的总和形成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具体劳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并且向专业化、社会化、知识化发展。
抽象劳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工人纺纱、刻字,还是农民种田,如果将他们的具体形式抛开不谈,各种劳动的共同点则是: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都是人的大脑、肌肉、神经、骨骼等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这种抽掉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叫做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它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抽象劳动虽然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抽象劳动不仅仅是人的脑力、体力在纯粹生理意义上的耗费,它还是和商品交换相联系的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抽象劳动是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相联系的。如果不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就没有必要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只有当生产产品得到交换时,劳动才还原为同质的抽象劳动,从而在量上进行互相比较,这就使抽象劳动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可见,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二者统一于生产同一商品的劳动过程之中。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这也就是说,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第一次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才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不掌握劳动二重性学说就不能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前提,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不懂得劳动二重性学说便无法理解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又是以后各章所要阐明的资本、剩余价值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学重大问题的理论基石。可以说马克思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就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只有正确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3.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各种商品的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在质上是相同的,但在量上不同,因而才有相互比较的必要,那么,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显然,是用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计量,而劳动量又是由劳动持续的时间计量的,价值量就应当由劳动时间来衡量,即由小时、天、周、年等来衡量。
生产同样一种商品,各生产者花的时间有多有少,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势必造成谁越懒惰,技术水平越低,花的时间越多,他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就越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如生产1双鞋,甲用了8小时,乙用了10小时,丙用了12小时,这8、10、12小时,就分别是甲、乙、丙三个商品生产者生产1双鞋的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所谓“现有的生产条件”是指当前的生产条件,而不是指过去的生产条件。比如,一种商品不管过去生产它用了多少时间,如果放到现在才卖,也要按现在生产这种商品所用的时间衡量。所谓“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比如,是机器生产还是手工业生产?如果大多数是用机器生产,那么机器生产就是“正常的生产条件”。所谓“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主要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技术水平大体相等,或者说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能达到的平均技术熟练操作的程度。所谓“平均的劳动强度”,也就是劳动内含量大体是一致的。这是由单位时间内的劳动耗费决定的。劳动强度大,意味着操作紧张,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消耗多;劳动强度小,意味着操作松弛,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消耗少。在同样的时间内,熟练劳动和强度大的劳动,可以比非熟练劳动和强度小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为什么价值量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呢?因为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所以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量必须符合社会标准,相同的商品,应该包含等量的价值。同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价值量,就可以使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得到补偿,社会再生产才能维持下去。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自发地形成的。如前例,生产1双鞋甲需8小时,乙需10小时,丙需12小时;假若乙生产1双鞋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代表了社会上大多数鞋的生产者生产1双鞋所需要的时间,那么10小时就是生产1双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要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不管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用了多少时间,1双鞋的价值量只能是10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仍以甲、乙、丙三个企业分别生产1双鞋的劳动时间及其后果为例,由于生产1双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因此,甲商品生产者虽然实际上仅耗费了8小时,但他生产的每双鞋却能实现10小时的社会价值。丙商品生产者虽然实际耗费12小时,但他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耗费的2小时的劳动只能算是白费了,社会不予以承认。
可见: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就能比别人赚到更多的钱,以至挤掉别人,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生产;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就可以得到正常的补偿;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就可能得不到正常的补偿、甚至亏损破产。
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促使每个商品生产者非常关心自己的生产,千方百计地降低劳动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以上讲的是同种商品价值量的决定问题,但对于不同种的商品来说,即使耗费了相同的劳动时间,它们的价值量也不一定一样。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呢?这里还有一个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问题。简单劳动,就是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如扫地。复杂劳动,就是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胜任的劳动,如教师的劳动。一般说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计量的劳动时间。因此,在比较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时,还应将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1小时复杂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可以是1小时简单劳动形成价值的若干倍。这是因为在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包含着劳动者过去为获得专门知识和技能所花费的劳动,所以,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商品中凝结了更多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复杂劳动要折合成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或还原是自发地根据历史习惯和实践经验形成的。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比例是由社会的条件决定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比如,汽车驾驶员的劳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复杂劳动,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则是简单劳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过去的复杂劳动现在就可能成为简单劳动。比如,一个中学毕业生能胜任的劳动,在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就是比较复杂的劳动了,而现在则成为简单劳动了。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全社会看,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是相对固定的。
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各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商品价值量也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或效率。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即产品数量/单位时间,如个/小时;二是以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即劳动时间/单位产品,如分钟/个。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状况、生产资料的数量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等。劳动生产率作为具体劳动的生产能力,影响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不管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因此,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每件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少,它的价值量就越低。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为条件的,这两个条件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两重性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由他私人决定的。而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互相联系的,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生产劳动,因而又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这样就产生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通过交换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私有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不仅互换不同的使用价值,而且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劳动交换。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都是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关键在于他的商品能否符合市场需要,能否在市场上卖出去。如果卖不出去,他的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不出去,价值也就不能实现,个别劳动时间也不能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于简单商品经济的始终,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二、货币
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我们知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能由商品体自身表现出来。孤立的1只羊,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也看不到它的价值。它只能在与2把斧子的交换关系中,通过斧子的使用价值间接地表现出来,即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这样,1只羊的价值就表现为2把斧子,而交换价值就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叫价值形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价值形式也经历了长久的发展过程,它最后的成熟的形式是货币形式。研究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也就是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揭开货币的秘密。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只是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用公式表示:
1只绵羊=2把斧子
这个等式表明了1只绵羊的价值通过2把斧子表现出来。在这种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只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它反映了古代原始公社之间偶然的交换关系。那时人们还不是为交换而生产,而只是把偶然多余的羊拿去和斧子交换。理解这一价值形式要注意三点:
等式两极的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在1只羊和2把斧子的交换中,羊主动要求通过斧子来相对地表现自己,是主动的,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斧子是被用来表现羊价值的材料,是羊价值的等价物,因而是被动的,处于等价形式。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采取直接社会劳动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使商品内部的矛盾表现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即W—W(W代表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只表现为使用价值,表现为具体劳动的产物,它的价值要通过另一种商品来表现;处于等价形式地位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抽象劳动的体现,它的使用价值已是另一种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了。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不充分的。这里还只是一种商品偶然地同另一种商品交换,因此它在质上是否同所有的商品都一样,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还未充分表现出来,在量上也不能准确地反映生产绵羊的实际劳动耗费。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成为一种经常现象。这时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和许多商品相交换了。这样,价值形式便发展到第二阶段,即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理解这一价值形式要把握两点,
这一价值形式较简单价值形式更能充分地反映价值的性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因为现在一种商品,如绵羊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上,这样,绵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体现。同时,由于绵羊按不同比例和各种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也就同它们所包含的劳动的比例更加接近,商品交换的比例由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决定这一关系也就得到充分地表现。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由于充当等价物的有许多不同的商品,仍然是物物交换,所以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比如,有绵羊的人要换斧子,可是有斧子的人不要绵羊而要茶叶,若有茶叶的人要绵羊,那么,有绵羊的人就必须先用绵羊换茶叶,然后再用茶叶换斧子;如果有绵羊的人想要换斧子,而有斧子的人要换小麦,有小麦的人要茶叶,有茶叶的人要绵羊,则有绵羊的人就必须先换茶叶,再换小麦,然后用小麦换斧子……假定有茶叶的人也不要绵羊,绵羊的价值就很难实现。一个人的交换尚且这么麻烦,整个社会的交换就更为困难。这说明整个商品世界还没有一个共同的和统一的价值表现,还没有一个社会公认的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这种价值形式必然要向更完善的价值形式过渡。
一般价值形式? 人们从无数次的交换中会认识到,在某地区市场上,什么商品是大家愿意接受的,人们只要用自己的商品先换到这种大家比较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用这种商品再去换自己需要的东西,交换不仅成功,而且省事了。这样就有一种商品(假定绵羊)会自然而然地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来,变成一切商品的等价物。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这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表现出来,这种价值形式便称为一般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等式右边的绵羊这时已成为其他商品的等价物,这就是一般等价物。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可以直接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那种特殊商品。理解这一价值形式要注意两点,
不能把一般价值形式误认为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等式的简单颠倒,它的出现是价值形式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它使商品真正作为价值相互发生关系,使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能够相互比较,它意味着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代替了物与物的直接交换。
一般价值形式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是不固定的,它因时因地而不同,历史上,绵羊、小麦、贝壳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把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一商品上。于是价值形式就发展到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 交换的发展,使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金银来承担。当金银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为货币。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来表示。货币形式的公式是:

金或银之所以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首先,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其次,是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损坏、质地均匀、易于分割等方面的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因此,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只在于由贵金属充当一般等价物比绵羊充当一般等价物是稳定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它是在商品交换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并不神秘。这就是货币的起源。
货币出现后,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商品世界分裂为对立的两极:商品和货币。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经过“商品—商品”的对立,发展为“商品—货币”的对立:一极是商品,它们是各种使用价值,要求转化为价值;一极是货币,是价值的化身。一切商品只有转化为货币,才能实现其价值。这样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商品—货币—商品,从而使卖和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开了。这就出现了买卖脱节的问题,包含有经济危机的萌芽。
货币的本质? 货币无非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说货币是特殊商品,因为同一般商品比,它特殊在:(1)货币是以直接的价值体现物出现的,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其他商品虽然也有价值,但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2)货币有双重使用价值,它除了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由它的自然性质决定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由它的社会职能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即可以购买其他一切商品。说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因为自出现货币后,一切商品的具体劳动,都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都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必须通过货币来实现相互之间的社会联系。因而货币就成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
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具体地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前两种职能是基本职能,后三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产生出来的。
价值尺度? 所谓价值尺度,就是货币充当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能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货币本身也是商品,本身也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也有价值。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所谓价格标准亦称“价格标度”,是指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等分部分。如以金银作货币就需要将金银划作两、钱、分等计量单位。现在我国的货币单位为元、角、分;美国的货币单位为美元、美分;英国的货币单位为英镑、便士等。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所起的作用和价值尺度是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它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以衡量商品的价值,使之表现为价格;作为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但二者又是有密切联系的,规定价格标准是为了使货币能够更正确地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在表现价值,不是实现价值,因而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要有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就行了。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我们知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货币只不过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的必然表现形式。用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量,这就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这种外在尺度是通过商品价格来实现的。可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反映价值。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因此,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商品价值的变化也不一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例如,生产1匹绸和生产1两金都需要耗费100小时社会劳动。这时,1匹绸的价格是1两金。假定,生产绸的劳动生产率未变,生产1匹绸仍需要100小时社会劳动,而生产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生产1两金只需要50小时社会劳动了。这时,1匹绸的价格已上涨到2两金,绸的价格变了,但它的价值未变,仍为100小时社会劳动。
若生产金的劳动生产率未变,生产1两金仍为100小时,而生产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生产1匹绸只需要50小时社会劳动,这时,1匹绸的价值下降到0.5两金。
若生产绸和金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1倍,1匹绸和1两金的价值都降低为50小时社会劳动,绸的价值变了,但它的价格未变,仍为1两金。
可见,商品价格的变化,同商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正比,而同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是:商品—货币—商品(W—G—W)。
货币流通规律,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一定时期内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它等于流通中的商品总量乘以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二是货币本身的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同一货币平均流通速度)
也可以说,价格水平、待流通的商品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决定着货币的流通量。例如,一定时期(假定一年)社会所需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4000亿元。为了实现这些商品的交换并不需要有4000亿元货币。因为1元货币在一年中不是只为一笔商品交换作媒介,而是可以为多次的商品交换作媒介。假定每元货币平均在一年内为10笔交换作媒介,一年流通了10次。那么,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只要有400亿元(4000亿元÷10)的货币,就能够实现4000亿元商品的交换。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固定形状和分量的金银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逐渐为铸币所代替,铸币又逐步为纸币所代替,有形的纸币为无形的电子货币所代替。
在商品交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货币是没有固定形态和固定分量的金银。这样很不方便,所以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铸币。铸币,就是按一定的成色和一定的重量铸造成某种形态的金属块。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自身没有价值,仅代替金属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纸币之所以能代替铸币,是因为货币在交换中执行流通手段每次都是转瞬即逝的事情,人们关心的是它能代表多少价值,可以换回多少商品,而不关心货币是否足值。铸币虽然在长期流通中产生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为不足值的货币,但仍然可以同足值货币一样使用。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由金银铸成的货币可以由纸币来代替。
纸币出现以后,纸币流通规律必须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因为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它本身并没有价值。但纸币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当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时,纸币就同贵金属货币具有同等的购买力;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时,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比如发行400亿元纸币相当于流通中所需贵金属的货币量,如果发行了800亿元纸币,这时2元只相当于原来1元所代表的币值和购买力,而且,物价会上涨1倍。流通中货币量的多少,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如果违背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货币过多或过少,就往往会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严重后果。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相反,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就会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这就是所谓通货紧缩。
电子货币,是一种无形的货币,它是贮存于以银行为中心的电子计算机网络中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的具体形式是各种名目的信用卡。正像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一样,随着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形的电子货币将逐步取代有形的纸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带来了商业危机的可能性。在以物易物的交换中,卖的过程同时就是买的过程,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而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中,卖和买被分割为两个阶段,某人卖掉商品手中握有货币后,却不一定马上就买,这就相应地会使另外的人卖不出去商品,并且在整个商品流通的序列中发生连锁反应,加剧市场的供求矛盾。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贮藏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和足值的货币。金银铸币和金银条块都可以作为贮藏手段。一定条件下纸币也可以成为贮藏手段。纸币作为贮藏手段,其代表的价值量受纸币流通状况的影响,并与物价水平的变动成负相关关系。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贮藏手段就像一个贮水池,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余的货币会自动退出流通而进入贮藏;反之,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时,贮藏的货币又会自动进入流通领域。“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的渠道。”(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54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这就是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流通中货币量过多或不足的原因。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指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和租金等方面的职能。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各有不同,必然会出现赊销赊购现象。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必须以交换双方的信用为前提,并借助一定的契约形式。赊账买卖实际上是一种信贷活动。随着赊账买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信用货币,如本票、支票、汇票、银行券等。这些信用货币所代表的债务,可以互相抵消。票据交换所就是专门通过信用货币来清算债务关系的机构。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的出现,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因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以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有些债务可以相互抵消,不再需要以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这就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但是,在存在支付手段的条件下,许多商品生产者以赊账买卖的方式发生了债务关系,形成债务链。例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甲的钱,如果甲有偿还能力,那么乙就能还丙的钱,丙也能还清甲的钱;如果甲没有偿还能力,就会影响其他一系列人支付欠款,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会使许多商品生产者因缺乏货币而无法继续生产,从而带来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产生以后,出现了赊销赊购现象,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商品买卖借助日益完善的信用制度采取赊销赊购的办法,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可以通过银行互相冲账。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因此,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货币流通公式应作适当补充: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指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二是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进外国商品;三是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
随着货币形式的发展和国际经济联系的加深,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形式大为减弱,某些经济实力雄厚国家的货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世界货币的作用。19世纪充当世界货币的主要是金银,以后随着金本位制的建立,黄金在世界货币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联系的日益扩大,使之对世界货币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而黄金产量的增长又远远赶不上国际流通对世界货币的需要,于是英镑、美元等信用货币作为黄金的补充也进入世界货币的行列。
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只有了解货币各个职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揭示其运动的规律,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货币的本质,并进而认识商品生产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就是价值运动的规律,它反映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然后又怎样实现这个过程的客观必然性。因此,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
第一句是大家熟悉的,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前面讲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社会上大多数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平均需要的劳动时间,它和个别劳动时间是一对矛盾,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作为价值规律的一条基本内容,它反映的是商品价值在生产中形成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说,不管你生产商品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多少,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就是这么形成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第二句话是说,价值规律要求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因为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还要在交换中(通过卖出去)才能得以实现,要实现就必须按照各自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如果不等价交换,商品生产者实现不了自己商品的价值,要吃亏,他就不肯干了,生产就会缩小甚至停止;只有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商品生产者能够得到自己的利益,生产才能长此下去。这也不是人为的规定,而是客观规律,也就是说,这个要求反映的是价值在交换中如何实现的客观必然性。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价值规律具体是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的,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规律、供求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要表现为价格。商品的等价交换,也就要求价格符合价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商品价格时高时低,经常变化,价格和价值一致反而是偶然的现象。怎么说明价格符合价值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呢?这就需要了解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现象,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这就是说,我们讲价格符合价值,并不是说每一次具体交换都是如此。事实上,商品价格的高低除了由价值决定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特别是供求关系的影响。从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某种商品供过于求,卖不出去了,卖者之间竞相抛售,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跌到它的价值以下;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了,卖者往往会抬高价格,使商品的价格涨到它的价值以上。所以,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的。
那么,这种价格的波动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关于价格符合价值的客观要求呢?对此,回答是否定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价格虽然经常随供求变化而时涨时落,但并不会脱离价值这根轴线,它总是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如果价格高于价值,就会刺激生产的扩大,大家都抢着生产那些市场紧缺的、畅销的、价高利大的商品,结果造成生产过剩,供过于求,原来畅销变成滞销,价格又得下跌;价格低于价值,大家又都不愿生产了,生产缩减,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又回升上涨。如此反复,价格始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价值就像吸铁石一样把价格紧紧地吸引在自己周围,使之在供求影响下围绕自己上下波动。
其二,从局部或短期看,价格可能低于或高于价值,但从一个较长时期或全社会看,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你这儿东西卖得贵,他那儿同样的东西可能卖得便宜,把全社会总和起来,价格总额还是等于价值总额的。从时间上看,也是这样。短期看,价格可高可低,从较长时间看,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互相抵消。所以,从总体看,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量是相符的,必然是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由此可见,价格以价值为基础,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在这种奇妙的价格波动中,价值规律才能得以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点才能成为现实。
3.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对于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始终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自发地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这个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生产者都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的,市场的供求变动和价格波动就成为生产者进行生产决策的主要依据。当某种商品生产过多时,市场上就会出现供过于求,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下跌,使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者收入减少。这时,生产者就会把他所拥有的生产资源转向其他有利可图的部门,从事其他商品生产。反之,某种商品生产过少,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升,生产者就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吸引其他生产者把资源转入这一商品的生产。所以,市场供求关系变动和价格波动对生产者生产行为的调节,实际上是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在起作用。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资源在不同部门的配置,使资源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部门中进行流动,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大体平衡。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作用是通过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实现的。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要求按照这样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有差别的。生产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相对于个别价值而言,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叫社会价值,即通常所说的价值。如果某些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反之,如果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商品的生产者就会有一部分劳动消耗得不到补偿。这种一得一失之别,是由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或由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异造成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千方百计地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或个别价值。而要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或个别价值,生产者就要一方面减少生产资料的消耗,另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两个方面都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来实现。一般说来,谁的技术设备越好,劳动生产率越高,才有可能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依等价交换原则出售,才能多赚钱;相反,谁的技术条件越落后,劳动生产率越低,个别劳动时间就可能会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必须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售,那就要吃亏,甚至赔本。
各个生产者都努力改进技术,会把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下来,这意味着同样的社会总劳动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随后,围绕已经降低了的社会价值,力求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新一轮竞争又会展开。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在经济活动中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同时也产生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价格的运动和竞争反映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处理这种经济利益关系是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的,这一机制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和竞争原则。从价值规律的要求来看,市场活动中,只有当他的个别劳动时间符合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从竞争的规律来看,各个商品生产者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优劣。因此,这一机制在客观上就使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者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从而得到较多的经济利益。而在生产中处于劣势的商品生产者,则难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最终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所淘汰。
优胜劣汰机制是商品经济的原则,它是使整个社会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商品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的巨大促进作用,同这一机制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一机制的形成,实质上就是价值规律与竞争机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在商品经济中确立优胜劣汰的机制,就是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作用的具体表现。
当然,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这一优胜劣汰机制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造成商品生产者的分化。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并不都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争。原来生产条件比较好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较高收益,就可以进一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获取更大收益,结果越来越富。原来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没有能力改进技术、扩大生产,往往就会越来越穷,最后破产。这就会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又需要政府采取其他的措施,把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四、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的分析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而剩余价值理论又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就不可能建立起剩余价值理论,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这种基础地位,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其内在逻辑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任何认为可以离开劳动价值理论来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否定了劳动价值理论,其结果必然会最终否定剩余价值理论,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作为科学理论的劳动价值理论,同样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最早是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在当时,劳动价值理论既有合理的内容,又存在不科学的成分。马克思通过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把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发展成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诸多积极性现象的本质,使这一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列宁在新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各种经济现象,尤其是对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分析,使劳动价值理论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续根据新的情况,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新的经济问题,使劳动价值理论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展开。
时代在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必须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样,才能使这一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使这一理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发生了变化。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是要通过对剩余价值源泉的分析,为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最终揭示资本对劳动剥削的秘密,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历史局限性,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今天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是要更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各种经济问题。
其次,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来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是在劳动与资本相对立的环境中来分析价值问题的。我们今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总的说,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对立的经济关系。我们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但同时又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的环境下来研究价值问题的。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是为了使我们的改革和各项措施更好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再次,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所具有的生产力基础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当时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生产的社会化和劳动分工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在这一生产力水平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是非常充分的。我们今天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劳动分工有了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要深刻得多。我们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研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重点是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劳动分工也越来越多样化。生产日益突破单个工人的局限,由许多的劳动者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生产过程,已成为当今生产发展的基本状况。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也突破了单个劳动者的局限,而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总体工人”的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是局限在直接生产工人的认识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从“总体工人”的角度来认识价值创造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要我们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拓展。在今天,创造价值的劳动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都要比以前丰富得多。
二是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价值是与财富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不仅财富的数量迅速增长,而且财富的存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精神财富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财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在今天,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必须把非物质生产领域中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这实际上是要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总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断地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以发展了的理论为指导,从而准确地把握和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参考书目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分析与思考
1.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同样的经济体制;同样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卖不掉,他的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请用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这一现象。
3.请运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分析说明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是怎样发挥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的。
第二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和基本方法,以及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自由竞争到垄断的演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一实质得到充分反映。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对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分析和对劳动力商品理论的阐述,是揭示剩余价值生产本质的理论前提,也是马克思实现政治经济学科学革命的重要内容。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在它们各自的运动形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运动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
二者的区别包括:第一,流通的形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公式是先买后卖。第二,流通的目的不同。在商品流通公式中,货币是媒介,商品所有者出卖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另外一种自己需要的商品,是为了使用价值,是为买而卖。在资本流通公式中,商品则成为流通的媒介和跳板。货币所有者先买进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把它再卖出去,重新取得货币,是为卖而买,从而取得价值。第三,流通的限度不同。商品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消费。只要交换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流通就结束了,转而进入消费过程。所以简单商品流通是有限度的;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必须不断地运动,因此其流通是无限的。第四,流通的内容不同。在商品流通公式中,两端虽然都是商品,价值上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如羊和斧子;在资本流通公式中,两端都是货币,虽然在质上是相同的,但价值的量却不同,收回的货币有了一个增殖额,使货币发生增殖是其运动的实际内容。
因此,资本流通公式应是G—W—G',其中G'=G+△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额,马克思称为剩余价值(m)。
当货币被资本家用来作为获取更多货币的手段时,货币就转化成了资本。所以,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G—W—G'这个公式,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它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它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运动的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不应该有价值增殖,这样剩余价值就无从产生。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由哪里产生的。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能改变价值形式,而价值量不变;不等价交换只能使原有价值在不同人手中重新分配,全社会价值总量没有任何增加,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在市场上,不等价交换无非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贵卖,一种是贱买,还有一种是既贱买又贵卖。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三种情况能否产生m。先看第一种情况,假如有人贵卖,明明100元的商品,他却卖120元。表面上看他多得了20元,可这是暂时的。因为你能贵卖给别人,当你向别人买东西时,别人也能贵卖给你,正好相互抵消。第二种情况,假如有人贱买,明明100元的商品,他却只花了80元买来。既然你能贱买别人的商品,别人也可以贱买你的商品,也只能是相互抵消。第三种情况,假如有人特别狡猾或者聪明,是既贱买,又贵卖,他是赚钱了。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上必定有个愚笨的人是既贵买又贱卖。所以,这种情况仅仅是改变了商品总价值量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并不能增加原有的社会价值总量。因此,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m。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其次,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商品生产者既不买,也不卖,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一份劳动形成一份价值,不会有超出商品价值的余额,即不能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又创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脱离流通领域。既然在G—W—G'的运动过程中,买(G—W)的过程和卖(W—G')的过程以及G本身都不产生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只有可能从W中寻找。W的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发生价值的转移,不会发生价值增殖,所以,只有劳动力商品才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通常用字母A表示。劳动力在各个社会都存在,只要有人类,就有劳动力。但劳动力并非天然就是商品,它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并且始终只按一定时间出卖劳动力。他只是在一定时间内让渡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不放弃对劳动力的所有权,否则,他就不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而成为卖身的奴隶了。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这两个条件不是自然形成的,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的关系也不是自然的关系,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经济关系多次变革的结果。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必须维持劳动者的正常生活,消耗必要的生活资料,使劳动力得到恢复、保持、延续等。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可以还原为使劳动者正常生存下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由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具体说来,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如衣、食、住、行的费用。(2)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任何一个劳动者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一个自然人,都要经历衰老和死亡,劳动力的再生产必须要有“接班人”。因此,在劳动力的价值里面必须包含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一点简单的劳动技能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另外,现代厂商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也必须不断提高广大在职员工的劳动能力,因此,加大对员工的教育训练的力度,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一切费用也要归入到劳动力的价值中来。
此外,劳动力价值还应包括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所谓历史因素,指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生产力水平也高低不同,因而维持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品种、类型、价格等也都不一样,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尽相同,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高低。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到两种倾向相反的因素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日益降低,从而使劳动力的价值趋向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提高,从而使劳动力价值趋于上升。
所谓道德因素,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各自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也往往会引起每个劳动力对其他家庭成员所尽义务的不同,因而引起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所需生活资料价值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到劳动力的价值。如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人们在对待年满18周岁后的、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的抚养上,道德标准是大不相同的,这往往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差异。
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劳动力的价值,即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是相对确定的,并且有一个最低限度。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是体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一般商品在被使用时,其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转移,如面包,满足了人的充饥需要,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之后,其价值也就没了;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即劳动,能创造出新价值,并且在量上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由于这个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除了能够收回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外,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从而使货币变成了资本。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这部分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因此,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便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开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首先也是一般社会劳动过程,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创造出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财富的过程,劳动过程的这种一般性质是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所共有的。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后,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其劳动也属于资本家。(2)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而不归直接生产者所有。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强制性和奴役性。
劳动过程只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方面。作为一般商品生产过程,不仅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是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决不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全部内容。如果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恰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显然不符合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使之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创造了产品本身;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使之成为产品价值的另一组成部分。只有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才会超过劳动力价值,才会有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还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举例说明:假定某工厂生产10公斤棉纱,需要生产资料价值24元,劳动力价值1元/小时,工人需劳动6小时,每小时创造的价值为1元。那么资本家投入的资本是24元的生产资料价值加6元的工人工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劳动6小时,其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是24元,同时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的新价值是6元。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这10公斤棉纱的价值就是:被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24元+新创造的价值6元=30元。如果货币所有者就到此为止,那么,这10公斤棉纱的价值同货币所有者最初投入的价值正好相等,整个生产过程就只是价值形成过程,货币所有者将一无所获。显然,货币所有者是不甘心的,他必须有点赚头才行。他发现付给每个劳动力一天的工资是6元,而他们每天只劳动6个小时,这太不合算了。于是他要求劳动者每天要劳动12个小时,劳动者就会生产出20公斤棉纱,这时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就是12元,20公斤棉纱的价值=24元×2+12元=60元,而货币所有者只付出了54元,价值增殖了6元。此时的商品生产过程就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把增加了的6元,称为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就是由于货币所有者把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使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这也是资本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其实就是劳动者劳动力的价值。如果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新创造的价值多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要使价值增殖的,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后,我们就得到了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办法了。货币所有者在经过G—W—G′后获得△G或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货币所有者在购买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资料时,或者在出卖他的商品时,都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进行的,只不过是由于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具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从而使新商品的价值量多于货币所有者的最初投入,因而在流通过程结束后,便出现了一个△G。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从质上看,是剩余劳动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从量上看,是超过原预付货币额的一个增殖额。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拥有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和货币等等,都是资本的存在形式。从现象上看,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用来作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可见,资本作为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也不同。因此,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不变资本,用“c”表示;一部分叫可变资本,用“v”表示。
不变资本(c)是指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它的使用价值形态,同时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自身价值量不变。可变资本(v)是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被用来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被劳动者购买了生活资料而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了。但这部分价值将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者再生产出来。而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的核心原因在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仅能将相当于工资部分的价值生产出来,而且还能生产出超过工资部分的价值,实现价值增殖。
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在整个资本中,真正生产剩余价值的是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并不能带来价值增殖,只有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2)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价值实际上分为三部分,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用公式表示就是c+v+m,其中c是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既然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产生的,那么考察资本增殖的程度时,就不能用剩余价值和全部资本作对比,而应该用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作对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就叫做剩余价值率(m'),公式是,m'= m / v
由于可变资本的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由必要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是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由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剩余价值率还可还原为: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叫剥削率。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办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主要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它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劳动日的绝对长度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由于劳动者的工作日分为两大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用以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又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就被绝对地延长了,因而也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例如,原来的工作日是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6小时,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6÷6=100%。在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不变的情况下,把工作日延长为15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变为9小时,剩余价值率也就变为9÷6=150%,和原来相比整整提高了50个百分点。
工作日虽然是个可变量,但它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它受生理因素和社会道德因素的限制。在一个工作日之内,劳动者不可能连续不停地进行劳动,而必须有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才能保证劳动力供应的持续性。另外,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劳动者,还要有一定的时间照顾家庭、抚养子女,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以及读书、看报,进行必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样才能满足劳动力发展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这种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则是由一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工作日的实际长度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力量的对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延长劳动时间越来越受到工人反对。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实行5日工作周,工人每周劳动40小时左右,有的国家甚至更短。那么,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会逐步缩短呢?因为,首先,工作日缩短主要是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和长期坚持斗争的结果;其次,劳动强度的提高同劳动时间过长不相适应;第三,工人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需要一定的受教育时间;第四,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也要把工作日限定在一定范围,正如对土地的盲目掠夺会使地力枯竭一样,过度地使用劳动力对资本主义国家不利;第五,工作日缩短可以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整个劳动日长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假定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价值率是6÷6=100%。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怎么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呢?就要相对地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假如把上例中6小时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在12小时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就被相应地延长为8个小时,剩余价值率也就变为8÷4=200%,比原来提高了100个百分点。
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关键是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因为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用来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首先要降低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由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怎么样降低?我们前面讲过,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它们之间成反比关系。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生活资料的价值中还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要求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造成所有生活资料价值的下降。所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前提。
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如下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的差额。当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如按社会价值出售,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就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如前例,假定社会上一般企业生产20公斤棉纱,商品总价值为60元,这样1公斤棉纱的个别价值就是60/20=3元,由于这是社会上生产棉纱的普遍情况,因而1公斤棉纱的社会价值=个别价值=3元,无超额剩余价值。现在假定有一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则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该企业将生产40公斤棉纱,商品总价值为96c+6v+6m=108元,1公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108/40=2.7元,按照1公斤3元的社会价值出售,则该企业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为40×0.3=12元。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它是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而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全体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途径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个别企业在劳动时间没变的情况下,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因而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围。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三、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般再生产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之上的。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从内容来看,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下一次生产提供物质条件。社会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任何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随着生产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得到维持和发展。因此,社会再生产就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则是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大再生产就其实现方式可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数量和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叫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叫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中所看不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从而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第一,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如果单独从一次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好像是掏自己腰包里的货币垫付的,是资本家养活工人。其实只要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就会发现,工资不过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所以,是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既创造了可变资本,养活了自己,同时又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养活了资本家。
第二,资本家的全部资本经过一定时期都会成为剩余价值的积累物。例如,某资本家有100万元资本,每年能带来20万元剩余价值,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这20万元剩余价值每年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5年后资本家总共消费掉100万元,与其原有资本量相等。实际上他原有的资本已全部消费掉了,但他手里还有等量的资本,很明显,这个资本是工人在5年里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转化来的,都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可见,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来的。
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孤立地从一次生产过程看,工人用工资购买各种消费资料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是在生产过程以外进行的,好像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与资本主义生产无关。但是,如果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工人进行个人消费,不过是为了恢复被消耗了的劳动力,以便继续出卖给资本家,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可见,工人个人消费的实质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以上这些特征表明,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商品、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即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再生产出来了。因此,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具体表现在: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是工人的无酬劳动创造的。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家用追加资本来购买劳动力,实际上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活劳动,以便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举例来说,假设某资本家有资本1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万元,可变资本2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于是生产过程结束后,工人创造出20万元剩余价值。如果资本家只把剩余价值的一半,即1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另外10万元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就会有8万元的不变资本和2万元的可变资本分别追加到原有资本中去,于是资本总额增为11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8万元,可变资本22万元。随着资本的增大,资本家便可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雇佣更多的工人,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重要源泉。
资本积累的动因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须不断增加资本总额,即进行资本积累,来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婪就成了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和更有效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等方面取得比较优越的条件,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剩余价值既然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那么,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就与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有着直接的联系。资本家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越多,在其个人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规模也就越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就越可以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剩余价值量已定的情况下,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和资本所有者个人消费的比例;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积累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从而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资本积累的数量。主要因素有:
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越高,等量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大资本积累的数量,这是因为:首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降低,可以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剩余价值率提高,剩余价值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增大资本积累的数量。其次,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降低,等量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便于资本家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增加资本积累的数量。再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降低,资本家就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增加他的个人消费的情况下,增加资本积累的数量。最后,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条件下,当更新原有的生产资料时,可由效率更高和价格更便宜的生产资料代替旧有的生产资料,从而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
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掉的资本。所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是全部地被使用着,但它们只是逐渐地、部分地被消耗着,因而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这样,在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料的质量和数量。劳动资料的质量越好,越经久耐用,所费资本就越少。劳动资料的一部分就如同自然力一样,无代价地为生产服务。当产品产量不变时,其所费资本减少,产品的个别价值就降低了,因而必然引起商品社会价值的降低,就个别资本家而言,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就整个资产阶级而言,可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这样,也就会增加资本积累的数量。
第四,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剥削程度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一定的情况下,预付资本增大,可变资本就相应增大,被剥削的工人人数就会增多,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资本积累的数量就越大。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由于生产资料的价值表现为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因而,资本又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以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用c/v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发展时期,资本有机构成是不相同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也在不断提高。因为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就要想尽一切办法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反映在资本的技术构成上,表现为工人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则表现为不变资本的增大和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同时,资本积累使资本不断增大,也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见,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而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的区别是:从量上看,资本积累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部分;资本积聚是原预付资本与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之和。但是,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又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明显的区别:资本积聚是通过个别资本积累实现的,它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量。资本集中则是现有社会资本重新组合,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额。资本积聚一方面受自身积累量的限制,另一方面还要受社会提供的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限制。资本集中则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通过资本积聚来增大个别资本的速度比较慢,而资本集中的速度则很快。资本积聚直接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而资本集中反映资本家之间的吞并和联合关系。
二者的联系是: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而资本集中的迅速扩大,又会加速资本的积聚。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存在着多种具体形态,有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等。与不同的资本形态相对应,剩余价值也分割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以及资本主义地租等多种具体形式。分析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整体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1.平均利润的形成
资本主义成本价格? 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工人的具体劳动所消费的生产资料而转移到商品中去的旧价值,即物化劳动的耗费(c);二是工人抽象劳动凝结到商品中去的新价值,即活劳动的耗费(v+m)。所以,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W=c+v+m)。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不从事劳动,生产商品所耗费于他们的,仅仅是资本。所以,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即资本主义生产费用(也叫所费资本),就是成本价格(K)。
成本价格形成后,商品价值(W=c+v+m),就转化为W=K+m,从而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本区别,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价格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不仅被看作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而且被看作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一个增加额。预付资本中未被消耗的那部分不变资本也被看作是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4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就由成本和利润(p)两部分构成。
如果用p表示利润,那么,商品价值的公式就由W=c+v+m转化为W=K+p。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量上也相等,只是当把剩余价值看作不同资本的产物时,在观念上就产生出两个概念:一个是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是本质;一个是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是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剩余价值转化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用p'代表利润率,大写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利润率的公式为p'=m/C。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 反映的关系不同:前者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后者则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量上不同:前者总是大于后者。所以,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利润率既然是资本增殖程度的标志,所以,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对此,马克思曾引用19世纪英国一位评论家登宁格的一段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2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利润率是不同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按相同方向变化。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 (2)资本有机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有机构成按相反的方向变化。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则降低。(3)资本的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按相同的方向变化。资本周转速度加快,资本年利润率提高。(4)不变资本的节约。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约程度按相同的方向变化。在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已定时,不变资本越节约,同量剩余价值与较小的总资本相比,利润率就越高。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形成平均利润率。假定整个社会有食品、纺织和机械三个工业生产部门,它们其他条件都相同,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三个生产部门的有机构成分别为:70c∶30v、80c∶20v、90c∶10v。每个部门均投入资本100万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假定三个部门的不变资本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那么,三个工业部门生产的商品价值分别为:食品部门130,纺织部门120,机械部门110。如果按商品价值出售,它们的利润率分别为30%、20%、10%。如下表所示,
部门
预付资本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
利润
利润率
食品
70c+30v
100%
30
30
30%
纺织
80c+20v
100%
20
20
20%
机械
90c+10v
100%
10
10
10%
正是由于不同部门的利润率高低不同,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资本转投,即资本家总是把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将从机械部门抽出,转投到食品工业部门,其结果是:机械部门由于资本减少,生产能力减弱,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率上升;食品工业部门则由于资本增加,生产能力增强,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利润率的变化直至两部门趋向平均化,资本转投才会暂时停下来。一旦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又出现差异,表现为资本转投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又重新开始,再次使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可见,平均利润率是不同部门的资本所有者,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结果,其源泉仍然是剩余价值。从本质上看,平均利润率就是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整体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的比率。
用p'表示平均利润率,其公式是:p'=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上例的平均利润率就是(30+20+10)÷(100+100+100)=20%。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就意味着等量资本大体上可以获得等量利润。各个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用p表示平均利润,其公式为p=C×p'。其中,C是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同时就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和要求,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各部门实际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量上存在差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前面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时,我们是把每一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因而是以每一个部门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前提的。事实上,同一部门中各企业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别,则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而引起的各个企业利润率高低不同是必然的。其中少数先进企业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而有的企业却得不到平均利润,只有多数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可以获得平均利润。因此,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部门内部各资本所有者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进行的激烈竞争。
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剥削关系? 本来,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但两者还存在着量上相等的关系。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量上就不一定相等了。呈现出这样一种假象,利润的大小只与投入的资本量有关。所以,利润的本质和真正源泉进一步被掩盖了。
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同时,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用公式表示: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K)+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如下表。
部门
预付资本
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
商品价值
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额
食品
70c+30v
30
20
130
120
-10
纺织
80c+20v
20
20
120
120
0
机械
90c+10v
10
20
110
120
+10
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存在差异,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代表社会平均水平的生产部门的商品,其生产价格才会大体上符合于价值。
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但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其理由是:第一,社会商品价值总额必然和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相等。第二,从各个生产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高于或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仍然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两者变动方向也一致。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大意义? 在理论上,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是劳动价值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科学地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种现象之间的矛盾。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虽然也存在矛盾,但他们在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问题上,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不仅受所在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社会各部门的资本家共同剥削。所以,无产阶级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必须团结起来,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2.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 商业资本也称商人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即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总要有一部分资本经常处于商品形态上,这为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业资本提供了可能。
商业资本是指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独立资本形式。
商业资本的形成必备两个条件:首先,商业资本的职能必须由专事流通的资本家承担,而不能由产业资本家一身二任。其次,专事流通的资本家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资本,有其特定的运动公式,并且能为资本家带来增殖。商业资本形成后,它执行的职能,仍然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产业资本家来讲,可以节约投入流通中的资本,扩大生产资本;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加快资本周转。所以,商业资本对于产业资本家专心经营生产、增加利润具有重大作用。
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为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G',其中G'为G+△G,这里的△G即为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来源,表面看,是产业资本家从产业利润中让渡出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产业资本所有者转让给商业资本所有者的、由生产领域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利润也是平均利润。因为商业资本家也参与部门之间的竞争,商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构成部分,也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这时,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的公式变为: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构成部分,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过程。所以,商业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利润是通过买卖商品的价格差额而实现的。产业资本家以出厂价格(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而商业资本家再以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卖给消费者。所以,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
例如:假设在一年里,整个社会预付产业资本是900,资本有机构成为720c:180v,剩余价值率为100%,不变资本的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那么,到年终时,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总额就是:720c+180v+180m=1080,这时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为:180÷900=20%。根据前面我们讲过的,社会生产价格总额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相等;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平均利润总额相等,那么,社会生产价格总额是1080;平均利润总额就是180。现在这价值1080的商品要在市场上销售,假定销售商品的任务全部由商业资本家承担,为了销售商品,商业资本家投资为100。这时,由于有商业资本投入,社会资本总额,就由900增加为1000了。但是,商业部门的纯粹买卖行为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仍为180。这样,180的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就必须在1000的社会总资本之间进行平均分配,平均利润率就由原来的20%变为18%了。按照这个平均利润率水平,产业资本家就获得了900×18%=162的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就获得了100×18%=18的商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资本家以低于生产价格的出厂价格,即按照900+162=1062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即1080的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样,商业资本家就从购买价格1062和销售价格1080的差额中获得1080-1062=18的商业利润。这个商业利润就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在量上它等于商业资本家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按他的投资量所取得的平均利润。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参加剩余价值的分割后,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的公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时,平均利润率公式就由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变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剩余价值也就分解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这二者都是平均利润的具体形式;这时,生产价格公式就由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变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参加剩余价值分割以后,社会平均利润率就降低了,这似乎会使产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有所减少,对产业资本家是不利的。其实不然。因为,商业资本家若不垫支商业资本专营商品销售业务,产业资本家自己也必须在预付产业资本以外,另增加一笔资本支出,或者减少生产中的资本,抽出一部分资本来经营商品买卖。产业资本家无论是选择增加买卖商品的投资,还是选择压缩生产资本,都会影响到他对更多利润的获得,因而都是不可取的办法。现在,由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业,不仅可以使产业资本家专门经营生产,而且还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减少流通中的资本量,节省流通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资本虽然不创造剩余价值,表面上看会使产业资本家的利润减少,实际上是能够为产业资本带来更多剩余价值的。
商业资本家雇佣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活动,这种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能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成为商业利润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
3.利息
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是一种生息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运动形式是G—G′。
借贷资本产生的社会条件是对货币资本的借、贷双方同时存在:在再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暂时闲置下来的货币资本需要贷出去,同时出现由于货币资本短缺需要借入和补充。于是,双方就形成了借贷关系。
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1)固定资本更新之前所提取的折旧费。(2)暂时闲置的部分流动资本。资本家准备用于购买原材料或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会暂时闲置。(3)用于积累但还没投资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也会形成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既然停止运动,也就不能为它的所有者提供利润。这样,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就要为它寻找发挥作用的出路。而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个别资本的循环是相互交错的,当某些资本家的资本在循环中出现闲置资本时,另一些资本家由于相反的情况恰恰需要补充货币资本,如需要固定资本更新,需要购买原材料或支付工资,扩大再生产需要追加资本,等等。于是,拥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把手中的资本贷给需要补充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去使用。职能资本家借入的资本到一定时期必须归还,而且要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利息形式作为报酬支付给贷方。这样,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
总之,借贷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利息和利息率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就是利息。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报酬,借入和使用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到期必须连本带息偿还给货币资本所有者。所以,职能资本家的平均利润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利润,一部分是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即利息。
可见,利息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仍然是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量的大小由当时的利息率决定。利息率是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一般必须低于平均利润率,但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决定和影响利息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各国、各地区的习惯、法律、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物价变动情况等。
4.银行利润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特殊企业。资本主义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款中介的资本主义企业。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银行的作用是充当借贷双方的“简单中介人”。银行的借贷活动有利于加速资本运动,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所支配的货币资本,它包括两部分:一是银行自有资本。二是吸收的社会各种存款,包括:职能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食利者阶层的货币财富;劳动者的小额存款。
银行的业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二是资产业务,主要是通过放款贷出资金;三是中介业务,主要是帮助资本家买卖黄金等,收取手续费。
银行利润是银行资本家投资于银行业所得的利润,它相当于平均利润。因为银行自有资本与工业资本或商业资本一样,如不能取得平均利润,资本同样会发生转投。
银行利润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通过利息差额实现的,即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经营费用。可见,银行利润不外是瓜分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这种瓜分是通过剥削银行职工的剩余劳动来实现的。
银行利润率=(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自有资本。
5.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劳动者的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形式,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绝对地租是指农业资本家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有限性,并存在优劣之别,即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不同。
农业生产中,土地存在好坏之分,投在不同等土地上的同量资本,会有不同的生产率。投在好地上,农产品产量高,因成本价格减少而个别生产价格降低。经营好地的农业资本家之所以能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就是以土地这种基本生产资料的有限性为条件的。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决定,是因为有限的好地或中等地被一些人经营后,其他人就只能经营劣等地,但经营劣等地也必须以能获得平均利润为前提。否则,会将资本转投其他部门,使劣地荒芜,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这种上升趋势直至劣等地经营也获得平均利润时才停止下来。
由于租种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付的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构成的,所以,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从上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分析,不难看出:级差地租的唯一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出的超额剩余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租约期内,追加投资形成的超额利润归农业资本家占有。当租约期满,重新缔结租约时,土地所有者会考虑追加投资的效果而提高地租,使这种超额利润全部或部分地归土地所有者占有。所以,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之间在签订租约期限长短的问题上存在斗争。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只有在此条件下,农产品的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才会产生差额。农产品按其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就会使农业资本家获得超额利润。这样,超额利润便可转化为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是农业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正是由于土地不能由资本自己创造或自由支配,独立于资本之外,造成了资本向农业部门转投的障碍。农业部门的剩余价值不参与利润率的平均化,农产品能按其价值出售,这样,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截留在农业部门,转化为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源泉仍然是农业工人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至于绝对地租量的变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农产品的供求状况,二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历史阶段。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已变成了垄断的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已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追逐剩余价值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日益加快了步伐,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列宁分析了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指出:“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列宁选集》第2卷,第58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生产集中和垄断? 生产集中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现象。生产集中的迅速发展,首先是社会生产力自身发展引起的。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重工业代替轻工业占据了重要地位,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要求企业在更大范围内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协作,从而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次,竞争和信用作为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极大地促进了生产集中的过程。竞争的结果,使大资本吞并了中小资本,加速了资本的集中。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得股份公司等形式的大企业集中起越来越多的分散资本,从而强化了生产集中。此外,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频繁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大批中小企业破产,也推动了生产和资本向大企业手中的集中。
生产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因为第一,生产的高度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被几个或十几个大企业占有时,彼此间容易达成协定。而且大企业实力雄厚,有力量操纵控制该部门。第二,少数大企业之间为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有必要彼此暂时达成协议或进行联合,共同操纵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第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在一些部门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企业,其他中小企业难于与之匹敌,创办能与这些庞大企业相抗衡的新企业所需资本巨大,因而难以产生,这些大企业就自然地形成了垄断。
垄断? 生产集中引起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的控制。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最主要的标志和最基本的经济现象。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因而垄断统治的确立也就成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根本的经济特征。垄断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实质是保证垄断资本家取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动机和目的,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销售商品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它大大高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向非垄断的中小企业购买原料、初级产品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它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
垄断价格虽然由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来制定,但也会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在垄断条件下,为争夺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为防止产品的积压,迫使垄断组织必须对市场的容量、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等进行估测,而不能任意定价。
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但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第一,垄断价格并没有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垄断组织不能任意定价,垄断价格仍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第二,垄断价格并没有改变整个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与商品价值总额的一致性。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是中小企业的资本家失去的部分剩余价值以及其他劳动人民的部分收入。第三,垄断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受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动的影响。可见,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歪曲地表现为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了垄断价格的形式。
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垄断利润的来源是:本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中通过垄断高价销售消费品所占有的工人和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收入;通过垄断高价销售产品和垄断低价购买原材料所占有的中小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小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等形式占有的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和信贷,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占有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垄断和竞争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垄断的产生并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因而垄断阶段必然存在着争夺高额利润的竞争。第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内竞争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有:垄断组织内部为争夺产销份额和领导权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中小企业的竞争等。
同自由竞争阶段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竞争呈现出许多特点:首先,竞争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平均利润或一般的超额利润,而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其次,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在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手段主要集中在价格和产品质量上,而在垄断阶段,除了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外,还采取各种强制手段,甚至不惜采用暴力。再次,垄断阶段的竞争,由于垄断组织拥有巨大的经济、政治力量,因而表现得更为激烈、持久,破坏性也更严重。最后,竞争的范围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通过这种融合,国家手中集中了一定数量的社会资本,形成了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同时,国家垄断资本又通过金融、生产、商业和财政等渠道,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运动。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利用国家政权,充分发挥国家的经济职能,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以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已进行了某些干预,并产生了一些国有或半国有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应付战争需要,交战国动员和集中了全国的经济力量,开始直接控制和调配一些重要部门的产品、劳动力和原材料,控制和掌握了一些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力量。国家通过军事订货、发行战时公债等手段,资助了私人垄断企业,也兴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和将某些私人企业“国有化”。战争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度有所发展,但战后却又有所萎缩。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了空前猛烈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紧密结合起来,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但危机过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尚未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迅速而持续的发展,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其主要表现是“国有化”。“国有化”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内部直接参与再生产过程、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国有化”首先发生在能源、交通运输等部门,并逐渐向其他部门扩展。,国有化”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增强。9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非国有化”浪潮,但这只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形式上的一种变化,并没有削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持续、迅速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使战后新科技革命涉及到能源、航天、海洋开发、新材料工业、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力质的飞跃,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为提高,但垄断的发展却使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私人手中。生产的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尖锐化,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不可能由私人垄断资本来解决,只有凭借国家的力量才能得到暂时缓解。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上,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大规模的生产建设,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都需要巨额的长期投资。这就遇到了单个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限制。而国家垄断资本的参与,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其次,生产迅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加深,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家单靠自己的力量已无力克服,要求国家采取反危机措施,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政策、出口补贴等。国家的干预对于扩大总需求、缓解市场矛盾,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在事实上已经离不开国家的调节和政策干预。
最后,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单靠个别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也是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个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各种调节政策和措施,以缓解各种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战后私人垄断资本日益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国家作为经济实体,在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全面调节和干预社会经济,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保证整个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以国家的面貌出现,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大部分生产资料仍掌握在私人垄断资本家手中,特别是极少数金融寡头手中。国家垄断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垄断资本的出现,以及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结合,提高了当代垄断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私人垄断资本。因此,以私人垄断资本占有制为基础的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了国家与垄断资本的融合,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反却加速了资本主义积累的进程和规模。国家垄断资本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干预,实际上是作为全社会总资本家的资本来运用和发挥作用的,因为它受垄断集团所支配,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投资兴办的国有企业,主要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资产阶级国家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理想的总资本家,与私人垄断组织的狭隘眼界不同。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必然要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在社会范围内积极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以缓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各种矛盾,必要时它还会对私人垄断组织的某些垄断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但其最终目的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与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创造了物质条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之适应于生产社会化和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各种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必须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关系和政策也做出相应的调整,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以生产资料使用、生产过程及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却使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都服从于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需要,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克服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1.资本所有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调整发生在19世纪后期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中,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由单个资本家私有制调整为联合的资本家私有制,出现了股份公司。第二次调整发生在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由联合的资本家私有制调整为集团的资本家私有制,产生了私人垄断资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的第三次调整,就是国家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的融合,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即集团的资本家私有制有了新的特点。综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发生的调整,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资本占有权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即产生了法人资本所有制。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由直接、有形和全部占有,开始向股份和债券等形式的间接、无形和局部的占有转变。资本占有权的这一变化基本与股份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迅速发展相适应,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法人持股率上升,个人持股率下降。各种公司、企业、银行、基金会、保险公司等纷纷进行股票投资。与此同时,对家族性大财团、大财阀进行限制的法律的颁布和各种公司的多元化的经营,也促进了法人持股。法人相互持股成为证券交易中的主要力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年的交易额中,有90%左右是在法人机构和法人团体之间进行的。
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化,部分劳动者掌握少量股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职工股份制计划,一些上市公司发行法人股、小额股票。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已经与早期主要是体力劳动的雇佣劳动者有很大不同,知识、技术和智力因素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本家对员工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要求,而是脑力、智力、才力的综合发挥。即使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过去只是被视为机器的附属物,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的兴起,表明各个层次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越来越重视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鼓励他们提出合理化建议,赋予他们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等。现代企业逐渐以民主化管理为主导。雇佣劳动者参与生产管理等活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也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及接受教育、更新知识等诸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具体表现如:实行以劳动力最低价值为基础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实际工资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早期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早已让位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生产技术的改进来获得,劳动者不仅普遍实行8小时工作日和一周5天工作日,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实行带薪休假等制度;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工人及其家庭文化教育水平提高,普遍受到教育或职业培训,国家包括一些企业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对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大。
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解决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也使资本的利润得到实现。
2.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个人消费已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保证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长远利益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台了内容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不仅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且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私人企业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从而改变了平均利润的一般形式,并在不同程度上也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割。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干预,一方面使各阶层居民的收入不致过于悬殊,使贫困者、失业者,以及失去工作能力的人也能有起码的生活保障,从而使社会矛盾不致激化,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的增加,也可以使部分居民消费能力有所增强,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从而促进经济较稳定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福利政策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相继完善起来。其中瑞典、美国、日本较为典型。
瑞典社会保障体系完备,保障程度较高,保障范围十分广泛。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瑞典的保障制度以全体国民为对象,内容涉及学龄前儿童的年度津贴、学生的生活津贴、职工病休日的保险和病休津贴、生育子女的家长津贴、雇员的住房津贴、失业救济金和医疗保险等。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以全民为对象。对雇员实行社会保险,即雇员就业期间强制性地被收缴一定的保险税,失去收入后可按规定领取一定的保险金。对生活无保证者实行社会福利补助,对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生活的人实行救济。
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其内容是:收入保障,对丧失收入或收入减少者给予物质帮助。医疗保障,通过社会保险筹集医疗费用。社会福利,对生活能力弱者提供福利和服务。公共扶助,通过现金和医疗补助,保障最低标准的贫困家庭的生存。
以福利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关系的调节,使劳动力的再生产得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相对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二、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
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无论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出怎样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调整,无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客观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着最重要的物质准备,即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基础上,社会生产更集中于少数最大的垄断企业,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使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一切经济活动都同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通过国际调节影响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使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不仅在企业内或国内得到更大发展,而且越出了国界,使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必然的趋势已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自我“扬弃”中顽强地表现出来了。
第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着社会化管理机构的准备,即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上,除了像银行、邮政、运输等这类全国规模的管理机构日益发展和完善外,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中,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领域里,各种现代化的社会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式更充分更广泛地发展起来。国家作为经济实体直接介入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它通过国有企业和财政收入直接和间接地掌握和控制着很大一部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并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社会性的管理机构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着资本变为社会财产的过渡点,即股份公司和垄断资本。股份公司应当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股份公司和股份资本的产生与发展,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使资本社会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达到最高限度,标志着有相当大的资本已经取得了社会性质。但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现实迫使资产阶级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种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用同生产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社会化、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越是发展,它就越是接近自己的历史终点,越是接近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复杂性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必须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灭亡和它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相比较而言,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过程会更加漫长,更加曲折复杂。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同时,生产社会化等客观因素会迫使资产阶级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越来越把资本的生产力当作社会的生产力看待,从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改进统治方式,达到延缓矛盾激化的目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为资产阶级提供了缓和矛盾的物质条件。这样就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而激化、时而缓和,呈现复杂性、曲折性的特征。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的能力尚未穷尽,当代资本主义暂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演变的历史表明,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仍有可能调整其经济制度的某些方面来适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运行的实际情况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三,庞大的世界体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逐步的、复杂的过程。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有已经走上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某些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不可能在这些国家同时实现。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逐步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四,社会主义本身还是一个年轻的制度,它的完善和巩固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主义实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对以往一切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否定,这个否定比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更复杂、更艰巨,因而这个否定过程是长期的较量过程,充满矛盾和斗争,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同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了胜利,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主义需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充分显示自身的优越性,更需要建立起自己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进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资本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的新社会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终将彻底冲破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再否定,最终建立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公有制。
参考书目:1.马克思:《资本论》选读,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分析思考: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请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分析这一矛盾,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
2.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工人的劳动时间缩短了、劳动强度减轻了、收入提高了,人们由此看到的现象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减轻了;但实际上,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是提高了。请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
3.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资本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即由单个资本家私有制发展到联合的资本家私有制,再发展到集团的资本家私有制。结合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的这一发展过程,谈谈对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理解。
资本的运行
资本的运行反映了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表现为单个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使资本的运行呈现出新的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垄断资本向国际扩展的深度、广度日益增强。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是指投资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要经过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家用货币资本去购买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这一阶段的公式是:
?
其中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
从形式上看,这一阶段只是普通的商品流通过程,但实际上它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这里购买的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购买能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力,以及生产剩余价值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特别是购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资本家只有购买到劳动力和相应的生产资料,才能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这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这一阶段上的货币已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货币形式的资本,即货币资本。货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第一个职能形式。购买阶段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把买来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这一阶段的公式是:
 ?
字母P代表生产过程,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虚线代表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生产过程的进行。
从形式上看,这一阶段只是普通的生产过程,但实际上它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这里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仅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而且还发挥着资本的作用,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成为生产资本。生产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第二个职能形式。它的职能作用是生产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出去,以换回货币。这一阶段的公式是:
W'—G'
字母G'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货币。
从形式上看,这一阶段也只是普通的商品流通过程。这里只是按照价值出售商品,并没有发生价值增殖。但是,这里出售的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产物,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因而,这也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是原有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这里的商品是采取商品资本的形式,是商品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第三个职能形式。它的职能作用是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更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购买和销售阶段是流通过程,生产阶段是生产过程。这三个阶段是互相依赖、紧密联系的。如果在任何一个阶段上发生阻碍,资本的循环过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中断。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而不是独立的资本形态。它们分别执行着不同的职能作用,但都是为了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2.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资本家的目的是无休止地谋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如果我们把资本循环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就不难发现在资本循环过程中,不仅货币资本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且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也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而,产业资本不只是有一种循环形式,而是有三种循环形式,即货币资本的循环形式、生产资本的循环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形式,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货币资本循环形式:G—W…P…W'—G'。货币资本循环是以货币资本为起点和终点的运动,它清楚表明资本生产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但掩盖了m的真正来源。
生产资本循环形式:P…W'—G'·G—W…P。生产资本循环是以生产资本为起点和终点的运动,它清楚表明m来源于生产,但掩盖了资本生产的目的。
商品资本循环形式:W'—G'·G—W…P…W'。商品资本循环是以商品资本为起点和终点的运动,它揭示了流通过程对于资本循环的重要性,但掩盖了资本所有者追求m的真实动机。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产业资本运动的特性在于价值增殖,但同时又表现出各自的片面性。因此,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全面地把握资本运动的实质及运动规律。
3.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产业资本循环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它是以资本循环的连续性为条件的。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是资本的三种循环同时不间断地在各种职能形式上和各个阶段上的运动。
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成三个部分,同时并存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这三种职能形式依次更替,保持循环的连续性。第二,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也就是说,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必须同时依次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式上。
与产业资本连续不断循环的这两个条件相适应,产业资本也必然要同时在空间上并列存在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并且每一种循环形式也必须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因此,产业资本只有并列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又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上,才能有循环过程的连续性。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不仅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也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并存性决定继起性,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没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和循环形式就不能相继转化。反过来,继起性是并存性的保证,如果各种职能形式和循环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三种职能形式和循环形式的并存性就会被破坏,因此,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二、产业资本的周转
资本循环的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就是资本周转。考察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考察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以及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的周转速度是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一样,是资本运动的形式,包含着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在资本周转理论所研究的问题中,核心问题是周转速度问题。
资本周转速度是指预付资本运动的快慢。它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来表示。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是受它本身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制约的。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的次数。这里的“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作为自然计量单位。如果以U表示“年”这个时间单位,用u表示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么,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n=U/u。
假设,有甲、乙两个资本家,甲的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是3个月,那么它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是:n=12/3=4次。乙的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为6个月,它的周转次数是:n=12/6=2次。前者比后者快一倍。由此可见,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资本的周转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
由于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因此资本周转时间是流通时间同生产时间的总和。
生产时间包括:(1)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岗位上加工劳动对象所实际花费的时间。劳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产品的性质、设备的优劣、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强度、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分工协作的程度等多种因素。(2)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在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虽然劳动过程中止,但自然力对劳动对象仍在发生作用,这个时间也属于生产时间。如农业中农作物生长时间,酿造业中劳动对象的发酵时间,等等。(3)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即生产资料虽已进入生产领域,但还未投入劳动过程这段时间。为了使生产能够连续进行,原料、材料、燃料等都应保持一定的储备量。这种原材料的储备时间也属于生产时间。生产资料储备的必要量取决于生产规模、劳动效率、生产资料的市场状况、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超过一定的必要量,就会拉长原材料的储备时间,增加资本的周转时间。(4)停工时间,指投入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因工人休息停止运转,或是对机器设备进行正常检修而占用的时间。
流通时间包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与出售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的出售时间两个部分。它们受市场供求状况、产销距离、运输和通讯等条件的影响。
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的构成也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是由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辅助材料等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共同构成的。生产资本按其组成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固定的物质形态。它们的价值按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新产品的售出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例如,有一套价值10万元的机器设备,可以使用10年。在产品生产中,整个机器每年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其价值按磨损程度,每年只有l万元转移到新产品中。经过10年,这套设备的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并随产品的售出全部收回。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投在劳动对象上的生产资本,从物质形式上看,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全部消耗掉,形成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从价值形式上看,经过一次生产过程,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销售转化为货币重新流回资本家手中。而投在劳动力上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并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重新创造出来。虽然,从价值形式上看,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与投在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上的资本的作用是不同的,但二者的价值周转方式却是相同的,即都是通过一次生产过程把全部价值加入到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销售一次全部收回。因此,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也构成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生产资本既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划分的依据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按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来划分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来划分的。
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进一步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具体考察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三,它们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不变资本部分中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属于固定资本,而不变资本部分中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以及可变资本部分属于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其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由磨损程度决定的固定资本转移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按其磨损的原因不同,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也叫物质磨损,这种磨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造成这种磨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引起的。一般说来,使用时间越长,使用强度越大,物质磨损也就越大。所以,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与固定资本的使用成正比。二是受自然力的作用引起的,如金属由于氧化会生锈,木材由于日晒雨淋会腐朽,这种磨损无论固定资本使用与否都会发生。
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叫精神磨损。造成这种磨损的原因也有两种: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降低;二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使原有的固定资本贬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新机器设备不断发明和应用,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呈越来越多的趋势。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固定资本全部磨损后要进行更新,即在价值上进行补偿,在实物上进行替换。为了保证固定资本及时更新,必须不断地把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出来,并以折旧基金的形式加以积累。这种按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补偿的办法,叫做折旧。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每年提取的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公式是,
每年平均提取的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就是折旧率,其计算公式是:
折旧率 = (每年提取的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100%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通过对生产资本构成的分析,可以看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由于其价值转移方式不同,它们的周转速度也不相同。资本的周转速度是指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所谓预付资本总周转就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计算公式如下: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决定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生产资本的结构。如果固定资本所占比例较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慢;如果流动资本所占比例较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快。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如果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周转速度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快;否则,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慢。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到一定数量的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因此,产业资本家总是力求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第一,加速固定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完好率、利用率、生产率等,减免精神磨损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速固定资本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如1台机器价值1万元,假设可用10年,年周转次数为1/10次。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它的年周转次数就提高为1/5次,即5年中通过产品出售就可以把这台机器1万元的原值收回来。这样,这台机器提前5年被更先进的机器所取代,就能减免一部分精神磨损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二,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例如,甲、乙两企业,生产规模相同,每年都需要流动资本12万元,即平均每月1万元,甲企业一年周转12次,乙企业一年周转1次。这样甲企业只需要流动资本1万元,这1万元周转12次,就相当于12万元流动资本发挥作用。而乙企业就需要12万元。因而,甲企业由于周转速度比乙企业快,节约流动资本11万元,从而提高了资本的增殖能力。
第三,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总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我们知道只有可变资本才直接产生剩余价值。加速资本周转,特别是加速流动资本中的可变资本的周转,可以增大年剩余价值量。在可变资本额及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量同可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成正比。例如,假设甲乙两个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均为100%,预付可变资本均为2000元,甲企业可变资本年周转3次,乙企业可变资本年周转6次。这样甲企业年剩余价值总量=2000元×100%×3=6000元;乙企业的年剩余价值总量=2000元×100%×6=12000元。加速固定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相应增加流动资本特别是其中可变资本的数量,同样也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总量。
年剩余价值率,就是年剩余价值量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预付可变资本数额一定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年剩余价值总量的多少,它同年剩余价值总量成正比,因而也同可变资本年周转次数成正比。前例中甲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6000元÷2000元×100%=300%;乙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12000元÷2000元×100%=600%。从此例也可以看出,年剩余价值率实际上也等于剩余价值率乘以可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用公式表示,
M'=M?/v=m'·v·n/v=m'·n
其中,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M为年剩余价值量,v为预付可变资本,n为预付可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可见,加快资本周转,特别是加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势必会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不同于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预付可变资本的年增殖程度。
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发展只有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才能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1.社会资本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各个企业的资本都通过自身的循环和周转,实现着价值增殖。这种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但是,在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各单个资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
个别资本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个别资本的循环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同其他个别资本的循环交织在一起的。某个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同时就是另外的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就是说,一个资本家的买,同时是别的资本家的卖。因此,各个资本的运动是互为前提、互相交错的。这种互相联系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就形成社会资本的运动。
社会资本运动同个别资本运动在本质上存在着共同点,它们都是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运动,都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它们都必须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不断地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实现三种循环的统一。但是作为个别资本有机整体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与个别资本的运动又有重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和规模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内容上。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个别资本的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不包括个人消费以及媒介它的一般商品流通。因为,无论是工人还是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及购买消费品的商品流通,都是在个别资本循环以外进行的。因此,在考察个别资本循环时,可以把个人消费撇开。但是? 诳疾焐缁嶙茏时驹硕本筒荒芷部?个人消费。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本家和工人购买消费品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生产消费品部门的资本家出卖商品的过程,即他们的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包括在社会资本的运动之中,是社会资本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现? 考察社会资本的运动,必须首先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即考察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现问题。
既然社会资本的运动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生活消费,因此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所谓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从实物形式上,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补偿有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呢?首先,因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基础。社会资本运动,即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要正常进行,最基本的条件是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销售出去,并在补偿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的同时获得剩余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如果社会总产品不能或不能全部销售出去,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资本价值不能或不能全部得到补偿,资本主义再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其次,因为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或替换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社会资本运动从而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要正常进行,关键的保证就是上一个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替换,否则,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可见,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销售与补偿)问题,特别是要着重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即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只要社会总产品具备了所需要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也就有了保证。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其所需要的条件,首先就要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情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划分。
马克思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来看,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其中的生产资料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消费资料则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需要。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的不变资本价值是旧价值的转移,代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预付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可变资本价值用来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
既然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构成的,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便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称为第一部类,用符号“Ⅰ”表示,另一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称为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为了避免一些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对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必须做出如下假设:整个社会除资本主义经济外没有其他经济形式,因而全社会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商品都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生产周期为1年,固定资本的价值在一个生产周期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考虑对外贸易。
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社会生产规模不变。因此,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假设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如下:

第Ⅰ部类产品价值总量为6000,其构成是不变资本4000,可变资本1000,在剩余价值率为100%的情况下剩余价值为1000,实物构成全部表现为生产资料。第Ⅱ部类产品价值总量为3000,其构成是不变资本2000,可变资本500,在剩余价值率也为100%的情况下剩余价值为500,产品的实物构成全部表现为消费资料。这样社会总产品价值总量为9000,实物构成既有生产资料,也有消费资料。
这里价值9000的社会总产品能够实现,即在价值上能得到实现,在实物上能得到替换,必须经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交换:
第一,第Ⅰ部类4000c,通过第Ⅰ部类的内部各部门和企业之间进行交换来实现。因为价值量为4000c这部分生产资料经出售价值得到补偿以后,为维持简单再生产,在实物上还要替换为4000新的生产资料,而只有第Ⅰ部类才生产生产资料,所以Ⅰ4000c只能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来实现。
第二,第Ⅱ部类500v+500m在第Ⅱ部类内部各部门和企业之间进行交换来实现。因为价值量为500v+500m这部分消费资料经出售在价值上得到实现以后,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在实物上必须全部替换为新的消费资料,而只有第Ⅱ部类才生产消费资料,所以Ⅱ500v+500m只能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来实现。
第三,第Ⅰ部类1000v+1000m同第Ⅱ部类2000c在两大部类之间进行交换来实现。因为第Ⅰ部类1000v+1000m这部分生产资料经出售价值得以实现后,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在实物上应全部替换为消费资料,而第Ⅰ部类不生产消费资料;第Ⅱ部类2000c这部份消费资料经出售在价值上得以实现以后,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在实物上应替换为新的生产资料,而第Ⅱ部类并不生产生产资料,所以Ⅰ1000v+1000m同Ⅱ2000c只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交换来实现。
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中,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最基本的交换关系。因此,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是:Ⅰ(v + m )=Ⅱc。
由这个基本实现条件,还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第一,Ⅰ(c + v + m) =Ⅰc +Ⅱc,即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的总和。第二,Ⅱ(c + v + m)=Ⅰ(v + m)+Ⅱ(v + m),即第Ⅱ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的基本比例关系,只有遵循这种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才能完全得到实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资本,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马克思研究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即以投入追加资本为前提。追加资本包括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分别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劳动力。与追加的劳动力相适应,社会还应有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追加的消费资料。因此,要使社会资本能够进行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第Ⅰ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除了补偿当年两大部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外还有剩余,即Ⅰ(c+v+m)>Ⅰc+Ⅱc。为了使这个公式能直接反应出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在这个不等式的两端同时减去Ⅰc,则简化为:Ⅰ(v+m)>Ⅱc。只有符合公式要求,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所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才能保证供应。如果Ⅰ(v+m)=Ⅱc,说明第Ⅰ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只能满足社会资本进行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如果Ⅰ(v+m)<Ⅱc,则连简单再生产也不能维持。
第二,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除了补偿当年两大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已经消费的消费资料以外还有剩余,即Ⅱ(c+v+m)>Ⅰ(v+)+Ⅱ(v+)。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和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两个部分。同样为了使上述公式能直接反映出两大类之间的关系,在不等式两端同时减去 ,则简化为:,即第Ⅱ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资本家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要大于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如果不等式的左端同右端相等,说明第Ⅱ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只能满足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如果不等式的左端小于右端,则消费资料的生产和供给连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也不能维持。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其基本原理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完全一样,即两大部类相交换的产品在价值上相等,在实物上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因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仍按前述三种途径进行,这里只是发生了形式上的改变。下面我们先分析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是怎样进行的,分析中把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上述基本原理运用起来,就能揭示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假设第一年终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如下式:

第二年社会资本要进行扩大再生产。假设第Ⅰ部类的资本家把1000m中的一半即500用于积累,按原来4∶1的比例分别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另外500用于个人消费。这样,第二年初第Ⅰ部类产品的价值结构重新组合为:
 
等式中△c代表追加的不变资本,△v代表追加的可变资本。
第二年初,在第Ⅰ部类产品价值构成进行重新组合的同时,第Ⅱ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也应作相应调整和重新组合。所谓相应调整,是指调整后的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应同调整后的第Ⅰ部类的 相等,即第Ⅱ部类原来的1500c应追加100c;按照第Ⅱ部类原来的资本有机构成2∶1,原来的500v应追加50v;原来的750m经积累以后还剩600。这样,第二年初第Ⅱ部类产品价值构成重新组合为:

第一年终的社会总产品在第二年初其价值结构按上述调整和重新组合的情况进行再生产,通过三方面交换和个人消费,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不仅第二年终生产规模扩大了,社会总产品也完全可以实现。
可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应当是:
第一,基本实现条件: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必须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追加的不变资本。在实物上适应对方的需要,交换双方在价值上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这个实现条件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同样可以推演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第二,在上述基本实现条件公式的两端同时加上Ⅰ(c+△c),并且等式左端的△c、△v、合并为Ⅰm,得:
 
这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社会总产品的第二个实现条件,即第Ⅰ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在实物上适应对方的需要。这个公式说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中生产资料怎样才能实现。
第三,在上述基本实现条件公式的等式两端同时加上,等式两端易位,易位后等式左端的△c、△v、合并为Ⅱm,得:

这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社会总产品的第三个实现条件,即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价值的总和。交换双方在价值上相等,在实物上适应对方的需要。这个公式说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中消费资料产品怎样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其基本原理是完全一致的,即:(1)两大部类相交换的产品在价值上相等,在实物上适应对方的需要;(2)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同两大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在价值上相等,在实物上适应对方的需要;(3)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同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相等,在实物上适应对方的需要。所不同的是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被分割为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和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两大部分,以至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有一个追加部分,即Ⅰ△c和Ⅰ△v,Ⅱ△c和Ⅱ△v。但这仅仅是形式上和范围上的区别。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了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实现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是通过经济危机自发地强制地实现的。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资本运行过程中,自1825年资本主义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来,每隔若干年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扰乱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激化和集中暴露的证明。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一种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了。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生产社会化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企业内部,生产的社会化表现为大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大批人共同使用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产品生产过程变为由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大生产;产品也由许多人共同生产。在整个社会内部,生产的社会化表现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广泛发展,企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大大加强,整个社会生产已经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的社会化还从一国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部门之间和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但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却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可能建立起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比例关系。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在资本运行过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要改进生产技术、完善劳动组织和经营管理,使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具有相当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个别资本家并不能准确地了解市场信息,只是根据自己的私利和对市场的估计来决定和指挥企业的生产,因而必然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自发性和盲目性之中。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破坏,当这种比例关系失调发展到十分严重程度,引起大量商品过剩,就会导致经济危机。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受剩余价值绝对规律和资本主义竞争规律作用的支配,资本家会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此相适应,也要求市场的扩大。但是,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广大人民群众陷入失业和半失业的贫困之中。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相比,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严重对立。当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上的大量商品就找不到销路,就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新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一次的周而复始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由于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的再一次爆发。
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的爆发,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它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既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往往在经济呈现最繁荣现象时爆发。危机过后是萧条阶段,整个经济生活呈现一片萧条停滞景象。萧条持续一段时间后,市场状况有所好转,经济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当社会生产和流通能够复苏到赶上或超过经济危机以前的最高点时,复苏阶段便进入高涨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涨只是暂时的,新的高涨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当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就会再次爆发,资本主义再生产就会进入下一个周期。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更新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换。第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准备了物质条件。因为它会推动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从而增加社会需求,刺激生产发展。第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基础。因为它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急剧增长,提高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从而也会加剧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再次的经济危机。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整个19世纪,经济危机每隔10年左右爆发一次;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缩短到大约每隔7~8年爆发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周期时间已经缩短到大约每隔5年左右就爆发一次。第二,周期进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每一阶段的特征不明显。二战后,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下,危机阶段持续的时间明显缩短,危机期间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弱,周期进程中没有明显的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高涨阶段常常被局部性危机或生产停滞所打断。第三,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中的经常现象。二战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阶段的生产下降程度和失业率的增长都低于战前,但在整个周期中,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是经常现象。第四,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期间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滞涨”局面。这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过度增发货币和扩大财政赤字造成的,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的结果。
第二节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一、垄断资本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新变化
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运行规律、机制的作用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具有了新的特征。金融资本对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从经济到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
1.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在垄断资本条件下,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和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以及竞争机制的作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条件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会有所不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阻碍了自由竞争,出现了垄断价格。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歪曲地表现为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了垄断价格的形式。
垄断价格的存在,没有也不可能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垄断价格要受到商品需求的制约。其次,垄断价格要受到商品供给的制约。第三,垄断价格要受到生产成本的制约。因此,垄断资本条件下垄断价格的形成,最终是不能超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的,是不可能违背价值规律的运动的。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由于剩余价值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化为垄断利润的特殊形式,从而剩余价值规律也就表现为垄断利润规律。垄断利润规律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的形式,表现为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一般是获得平均利润。垄断形成以后,垄断资本家不再满足于获得平均利润,而是不断地追逐高额垄断利润。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垄断资本家对高额垄断利润的追逐,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第一,垄断企业内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第二,垄断企业外部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在生产环节中,垄断资本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规模,对企业内部劳动者进行剥削,劳动者的劳动成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交换环节中,垄断资本家操纵着市场交易活动的展开,使非垄断企业、小企业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在分配环节中,垄断资本家通过控制国家机器,利用国家财政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垄断利润规律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支配着其他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的运行,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命运。
垄断资本和垄断利润出现以后,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垄断部门之间和非垄断部门之间分别出现了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这就是平均利润率的二重化。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变化的基础,就在于垄断和竞争的并存。在垄断资本条件下,在垄断直接统治的部门中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但并没有消除自由竞争,在非垄断部门中自由竞争依然存在。然而,由于垄断资本已占据统治地位,很难形成社会统一的平均利润率,垄断部门的利润率又必然经常高于非垄断部门的利润率,因此,必然会出现二重的平均利润率。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变化的机制是资本转移。由于非垄断部门以自由竞争为特征,资本转移一般在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进行,而垄断部门之间的资本转移一般则是以大企业为主。因此,这就会形成垄断利润的平均化趋势和非垄断利润的平均化趋势。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运行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过程是各资本之间经济利益的调整过程。在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机制的作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垄断代替竞争占据主导地位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现象。但是,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因为:第一,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是商品经济。垄断资本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依然存在,必然驱使垄断资本家进行更为激烈的竞争。第二,垄断的形成不是绝对的,不可能产生包揽一切的绝对垄断。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会打破原有垄断的界限,从而产生和形成新的竞争。
同时,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竞争机制的作用有了新的特点。首先,竞争机制的作用使得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垄断竞争是指垄断企业内部和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竞争则是指垄断之外的中小企业之间,为获取较好的销售地位和较高的利润开展的竞争。在垄断资本条件下,垄断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形式,并与非垄断竞争并存,主导着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第二,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并存。非价格竞争是指运用价格之外的多种手段进行的竞争,主要有促销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市场外竞争。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在垄断资本条件下的并存,使竞争机制的重要性大大增强。第三,竞争机制的作用使得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垄断资本形成以后,竞争机制作用的范围就由国内进一步扩展到国际,形成了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相互交错、相互推进的局面。
2.金融资本的全面统治资本主义垄断就是金融资本的垄断。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金融资本取代工业资本成为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
在金融资本的形成和统治过程中,银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工业集中过程中,通过竞争的作用,银行业也日益趋于集中,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集中于少数最大的银行。银行资本集中的结果必然形成银行垄断资本。
 银行垄断资本形成以后,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银行只是作为支付过程的中介人。银行垄断的产生,使得工业垄断企业与大银行之间的联系日趋固定,大银行采取各种信用手段影响工业企业经营的规模和方向,操纵着工业企业的命运。银行也就由普通的借贷中介人转变为势力极大的万能的垄断者。银行垄断的形成和银行作用的变化,使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并逐渐融合。一方面,银行资本通过购买工业企业的股票和开办新的工业企业,把自己的资本渗透到工业中去,成为工业资本的所有者;另一方面,工业资本也用购买银行股票、派出代理人兼任银行董事或经理的办法,日益渗透到银行业中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融合并混合成长,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就是金融资本。掌握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集团就是金融寡头。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参与制是指垄断资本家利用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对企业实行控制的一种制度。金融寡头首先利用他控制的大企业,作为“母公司”去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掌握其股票控制额,把它变成“子公司”;“子公司”再用同样的办法去控制“孙公司”,如此等等。通过这种层层控制的办法,金融寡头就可控制着远远超过自己资本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资本,实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治。除此之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创办新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等业务获得大量利润,扩张自己的经济实力。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不仅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还操纵着国家的政治,把垄断势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采用“个人联合”的方式控制国家机器,在上层建筑领域确立自己的统治权,以保证其经济统治地位。他们或亲自出马担任政府机关要职,或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或收买、拉拢政府官员、议员,或聘用离职的政府官员、军事将领担任公司的领导人员,以达到利用政治力量来为其垄断统治服务的目的。另外,他们还通过控制新闻、出版、广播、通讯、文化、教育等控制国家政权,通过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机会,提出各种方案和建议来影响政府的决策活动。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通过“个人联合”,实现了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从而实现了对整个国家从经济到政治、到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支配的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普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的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新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主要在于,它与扩大再生产的经常性需要相联系。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预算支出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于社会再生产,从而使得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日益加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与其发展的原因相联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新兴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面对这些变化,私人垄断资本已无法与之相适应,例如,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是私人垄断资本无法满足的,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承担的,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缓解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也是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的。因此,就需要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驾驭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所以,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发生冲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是为缓解这种冲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依据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程度、范围和方式的不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1)国有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财政手段集中的财政资本中用于剩余价值生产的资本。国有垄断资本的组织形式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一般通过两个途径得到建立:一是国家直接投资;二是国家收购原来的私有企业。国家直接投资建立的国有企业,往往是一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建的大型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或一些投资巨大但收回投资需要很长时间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或基础设施的建设。
(2)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国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和作为资本所有者的垄断组织合作经营企业。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企业既可以是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于一个新的企业,也可以是国家通过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收购一部分原来的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企业。
(3)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由于保持了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两个经济实体,因而是一种较低级的形式。国家与私人垄断组织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内容广泛,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和采购;通过国家可控制的金融机构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贷款或调低利率;通过国家财政提供给私人垄断组织以各种补贴;国家提供科研经费,将成果优先供私人垄断企业享用;国家通过“经济计划化”等措施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等。国家通过与私人垄断组织在企业外部的结合,间接地干预私人垄断资本的运动,实际上参与了私人垄断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使私人垄断资本日益与国家政权的力量紧密结合起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3.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
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必要性?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市场竞争的完全性,即要求经济主体进入市场不受阻碍,信息完备,价格信号能灵活准确地反应供求状况。但在垄断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垄断的统治使竞争主体进入市场存在着障碍,垄断价格使市场信号扭曲。由于竞争的不完全性,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许多场合,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出现西方经济学界所说的“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表现在垄断产生了低效率。在自由竞争阶段,由于竞争的相对完全性,任何个别资本家面对的市场价格是由行业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价格,个别资本家只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资本家为了取得最大利润,他将使产量调整到最后一个单位产品的收益等于最后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状态上。但在垄断条件下,由于存在着价格操纵,因而垄断资本家出售产品的市场价格会比完全竞争状态下高。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这种垄断引起的高价使产品的产量较之完全竞争条件下少,因而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国家必须用看得见的手,即通过国家调节、限制垄断程度,以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
市场失灵也表现在生产的外在不经济上。当一个垄断企业为自身利益而扩大规模时,可能使环境遭到污染,交通过分拥挤,风景遭到破坏。因此,必须通过国家干预纠正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当。
市场失灵还表现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上。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没有排他性的特征,如国防、道路、电视、广播等,因而这些物品和事业的发展不能依靠市场机制,而应依靠国家调节。
第二,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要求借助国家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某些调节。由于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加剧,国际间对市场的激烈争夺,迫切需要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干预经济活动,扩大国内外市场,以利于再生产的进行和垄断资本家利润的不断增长。
第三,国家干预经济是保证整个资本家阶级利益的需要。在垄断阶段,由于经济危机的日益频繁,使经济生活出现了难于克服的波动与震荡。为了防止经济上的过分衰退和过分繁荣,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借助国家力量,减缓经济周期带来的巨大冲击,协调资本家各垄断集团的利益关系。
第四,科技革命的发展,要求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当代科技革命改变了经济的技术结构,使产业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实现资本从传统部门向新兴产业部门的转移,单靠市场机制是难于自发实现的,必须借助国家调控才能较快地实现。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资本的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手段?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可能运用行政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的对象,既包括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宏观全局。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实现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最重要方式。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在财政领域制定的各种财政活动的措施和准则;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利率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是利用资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占有社会产品的活动,主要内容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对其收入和支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改变转移支付、变动税率和调整公债等实现的。国家为了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特别是调整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往往在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减少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而在经济过度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加税率、减少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应该承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整,确曾取得过一些实效,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西方某些经济学家相信,依靠财政政策,可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从而能调控整个经济的运行。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政府的财政政策干预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有时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滞胀”已成为财政政策无法解决的难题。基于此,西方经济理论界,日益重视货币政策,主张在运用财政政策的同时,应与货币政策相配合。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靠调控利率来实现的。在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利率的变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简述如下: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导致利率的下降(或上升),利率的下降(或上升),进而导致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增长(或收缩)。为了实现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必须运用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影响货币供给量,制约商业银行行为,影响公众预期心理。这些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即在公开市场上由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国家债券;改变再贴现率,即改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变动法定准备率,即改变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债券、降低贴现率和准备率,从而使社会上的货币供给增加;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从而使社会上的货币供给减少。可见,货币政策也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两种具体方式。西方的货币政策,在实施中也收到了一定成效,总的来看,对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效果较好,但对抑制衰退,却不甚明显。
 收入政策是资本主义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对分配领域进行的政策干预。收入政策调节的基本内容有两个:一是通过工资政策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克服物价与工资的螺旋式上涨,以避免通货膨胀,实现社会稳定。二是通过工资政策调节工资与利润的相对份额,从而调节收入分配,维护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国民经济计划化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调节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通过制定中长期的经济计划,如国民经济增长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等这样一些带有全局性、规划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计划和规划调节经济。经济计划对私人企业没有法律约束力,只是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和经济措施,引导私人企业向计划和规划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计划作用的范围和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基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对不同类型国家,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竞争和矛盾、妥协和合作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摩擦、妥协和协调的关系。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基础
在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不断推动下,以国际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几乎同时得到发展。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基础。
1.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越出国界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分工萌芽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前期。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国际贸易的扩大,16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展开,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和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样,“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494~49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飞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中资本输出手段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释放出的巨大的生产能量突破国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进步日益具有国际性,国际分工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如下特点:⑴企业内部和部门内部的分工发展为国际专业化分工;⑵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的国际分工,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为基础的新的国际分工;⑶传统的世界工业国和世界农业国的垂直分工格局,发展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划分的水平分工格局;⑷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格局,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生产分工向科研与生产的分工发展,从制造业与初级产品的分工向高新技术产品与传统工业的分工发展。
国际分工对各国经济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和经济优势,在充分合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力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提高本国的生产国际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国际分工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基础和手段,垄断资本会凭借经济和技术的优势,把一些已经淘汰的产业以及所需要的产业的生产转移到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经济依附地位。
2.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
生产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它是生产社会化越出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活动越出国界,在国际范围不断运动的过程。
以国际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在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展起来。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扩张,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就已出现。但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真正发展是在垄断资本形成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加强,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加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大大促进了生产在国际之间的发展和资本在国际之间的流动。20世纪后期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在寻求国际合作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强,一方面,高新技术所具有的综合性强、难度大、风险大的特点,使其开发和利用的巨大投资往往不是一国的企业或研究机构所能承担的,只有在多国合作之下才能取得新的进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部门、新的工艺和新的产品,改变了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任何国家难以在所有部门、所有生产工艺中占有优势,必然要求加强国际分工和协作。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动力。
生产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1)生产要素国际化,即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材料日益依赖于国外市场的供给,劳动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国际间流动;(2)产品国际化,即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日益依赖于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3)生产过程国际化,即大垄断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或开办新公司,或设立子公司,日益扩大生产和经营的规模,使生产分工日益向国际专业化分工发展;⑷科学技术国际化,即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日益扩大,重要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以独立化的资本向国际范围扩展,形成了三种表现形态: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商业资本国际化是指商品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与增殖,它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当代的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贸易行为,包括有形商品的进出口和无形贸易。借贷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以货币形态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借贷运动与增殖,它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际间接融资,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股票、债券等交易。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它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他国兴建生产性企业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国际化和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国外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产业资本国际化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它标志着资本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形式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
1.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指垄断资本和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或谋求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资本输出在形式上主要有两种,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是指由政府、私人银行或企业对别国政府、私人银行或企业提供的贷款。它又被称作间接投资,因为它以获取红利或利息为特点,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因而对企业没有控制权。生产资本输出是指政府或资本家在国外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矿山、银行等企业。它又被称作直接投资,因为它以投资者对所投资的国外企业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权为特点,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取高于国内投资的超额垄断利润。资本输出就输出主体而言主要有两类,即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是指由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输出资本。国家资本输出是指以政府为主体输出资本。
资本输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利用大量“过剩资本”,到国外寻求投资场所,以获取巨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垄断形成后,金融寡头获得了大量的垄断利润,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的货币资本。但由于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被垄断组织所控制,大量“过剩资本”的产生需要到国外去寻找投资场所。其次,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剥削和掠夺经济落后国家的坚实基础。“过剩资本”的最佳投放场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一方面“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列宁选集》第2卷,第62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能获取很高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因为许多落后的国家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流转,主要的铁路线已经建成或已经开始兴建,发展工业的起码条件已有保证等等”。第三,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向外进行经济扩张、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有力手段。垄断的形成,大规模生产导致商品销售和原料来源问题日益尖锐,国际间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方面,资本输出可以越过对方的贸易和关税壁垒,在国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迅速占领和垄断市场。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输出,也可以在落后国家直接开发资源,保证廉价原料的稳定来源,加强和巩固金融资本的垄断地位。
因此,在本质上,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各国垄断组织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争夺经济霸权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
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从资本输出国方面看,资本输出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给输出国带来了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资本输出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矛盾和危机,加强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范围的统治。但是,大量资本输出也使输出国在带来巨额海外收入的同时成为食利国,从而引起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在造成大量资本外流中使其国内许多领域因垄断或利润低而得不到投资和发展;还会造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激烈地争夺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的斗争,加深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资本输入国方面看,国外资本的输入必然会产生两重作用。一方面,大量“过剩资本”的涌入和国外生产方式的进入,加速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会阻碍和压制这些国家民族资本的独立发展,造成输入国国民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流失,造成输入国经济结构的单一或畸形发展,从而造成输入国对输出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依赖,乃至最终在政治上成为输出国的附庸。
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输出出现的新特点是:(1)资本流向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为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2)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
2.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重要形式。跨国公司是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
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⑴母国中心管理方式,即以跨国公司总公司所在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母公司掌握整个跨国公司的决策,并派出人员担任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母公司向子公司发布指示较多,很少听取子公司的意见;子公司虽然在东道国政府登记,但往往以母公司的国籍为自己的身份。⑵东道国中心管理方式,即跨国公司的各个子公司以所在的东道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⑶多元中心管理方式,即各个子公司的管理者掌握着各个子公司决策权的管理方式。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很少,子公司以当地国籍为自己的身份。⑷世界中心管理方式,即既不侧重母公司所在国,也不侧重子公司所在国,而以世界各地的最佳情况为出发点和标准,制定一套指导准则,由各个子公司依此自订经营计划,由母公司加以监督并进行必要的纠正,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根据资本来源国的不同,跨国公司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二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根据资本所有权的不同,跨国公司可分为三种类型:⑴公司的所有权完全归私人所有,即归家族所有;⑵公司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可能是一个国家,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国家;⑶公司所有权为公私混合拥有,即国家或大垄断资本控制的母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向公众扩展资本所有权。
跨国公司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形式,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是为垄断资本主义利益服务、以在国外攫取高额利润为目的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主要凭借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等条件,绕过贸易堡垒,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跨国公司以其遍布世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导致较高程度的生产国际专业化和广泛的国际协作,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渗透,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扩大了就业领域;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状况,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的改造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的控制地位,决定了它的经营策略或投资方向的改变,必然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第二,在调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加深资本主义各种矛盾。跨国公司由于采取了国际资本联合所有制的方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一国资本转移发展中产生的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以及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跨国公司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世界范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此,使资本主义一国范围的各种矛盾在世界范围趋于进一步激化。它在世界范围内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方面它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在世界范围得到空前提高,另一方面它也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它加深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扩展的形式,在争夺世界市场、投资场所、势力范围等方面,必然会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激烈的竞争中矛盾日趋激化。它加深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工具,在经济上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行掠夺和剥削,在政治上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损害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第三,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跨国公司是以本公司利益为出发点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因此,它不仅垄断了世界主要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而且也垄断了世界重要矿产品的国际贸易;它不仅经常采用垄断价格进行国际贸易,而且经常利用汇率和利率差别及变动搞货币投机;它不仅因业务需要经常使大量资金发生国际转移,而且还经常把那些污染严重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所有这些,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参考书目 马克思:《资本论》选读,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1,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分析与思考1.“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因而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本。”这种说法对吗?
2.“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都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因而两者是相同的。”这种说法对吗?
3.运用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4.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是否意味着价值规律的作用消失?
5.金融资本是怎样实现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的?
6.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基础和形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