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概说 ;
第二节, 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四节,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第五节,同义词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概说
一、古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古汉语词汇的构词类型及
其演变和发展。
(二)、研究古汉语复杂的词义系统。
(三)、研究汉语特有的文字与词汇关
系。
(四)、研究词与词之间构成的同义、
反义、同源关系。
(五)、考察古汉语词汇与相关学科之
间的关系。
1,左传 ?哀四年, 以两矢门之,众莫敢
进。
2,左传 ?襄二年,, 所谓生死而肉骨
也。”
3,史记 ?管晏列传,, 管仲,世所称贤
臣,然孔子小之。”
4、玉 ――,玉音”;“玉食”;“玉
容”。
5、虎 ―― 虎劲,虎将。
6、牛 ―― 牛劲,牛脾气。
7、大夫 ―― 古官名,宋代医官分为:大
夫、郎,医效,祗侯等。
二、古汉语词汇学研究方法
古词汇研究三个来源:
一是借用现代词汇学;
二是沿用传统训诂学;
三是创造新法。
客观方法:
(一)历时与共时结合。
(二)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
例一:, 青,,
1,,尚书 ?禹贡,,, 厥土青黎。, 孔
疏
引王肃曰:, 青,黑色。,
2,,晋书 ?阮籍传,,籍善为青白眼。
3、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高堂明
┅┅,朝如青丝 ┅┅ 。,
例二:, 行李,,
先秦指, 使者,,唐代指行装。
又写作, 行理, 。
1、白居易诗:, 闻君每来去,矻矻事行
李。,
2,,左 ?昭 3年,,, 行理之命,无月不
致。,
3,,国语 ?周语,,, 行理以节逆之。,
贾逵注:, 理,吏也,小行人
也。,
其他典型分析如,
1,单音词与复音词 ―― 词汇系统及其
发展;
2,词义演变 ―― 词本身的发展 ;
3,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
的相互关系;
4,同源词 ―― 词之间的历史渊源血缘
关系;
5,声韵训诂 ―― 词的外部生存条件。
(三)比较与汇证的方法
1、比较,即对比。
A、古今对比:, 脸, 。
B、正反对比。, 不举, 。
⑴,, 国语 〃 周语,, 司寇行戮,君为之
不举。, 韦昭注:, 不举乐也。,
⑵,, 左 〃 襄 26年,, 将刑,为之不举,
不 举则彻 乐。,
⑶, 五蠹, 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
⑷,, 周礼 〃 天官,,, 王日一举,鼎有
十二,物皆有俎,乐侑食。大丧则不举,大
荒则不举,大礼则不举,天地有灾则不举,
邦 有大故则不举。,
C、互文对比。
⑴、庚信, 春赋,,, 眉将柳而
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⑵,, 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
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2、汇证,即用不同材料来考
核、证实和说明。
A,,异文汇证, 例:
,荀子 ·非相,,, 传者久则
攻
略,近则论详。,
俞樾云:, 论, 乃, 愈,
之误,,愈, 古作, 俞,,校者误
改为, 论, 。
,韩诗外传,,, 久则愈略,
近则愈详。,
B,异词汇证。如, 走见, 。
,仪礼 ·士相见孔,,, 请吾
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
郑玄注:, 走犹往也, 。
又:, 某地固辞不得命,将走见。,
郑玄注:, 走犹出也。,
贾公彦疏:, 走见有急往相
见, 之意,但又, 非走骤之义,,
自相矛盾。
,说文,,走、趋, 互文。
C、本文汇证。如“归”,
,诗 ·周南 ·葛覃,,“言告师
氏,言告言归。”
毛传:“妇人谓嫁曰归。”
朱熹集注:“此章遂告其师
氏,使告于君子以归宁之意。”
,诗, 下文:“害浣害否,
归宁父母。”
三、古汉语词的构成
1、什么是词?
词是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和
语义内容、具有独立的称谓功能
和造句功能,在结构上具有完整
性和定型性的一种现成的或给定
的语言单位。 (高守纲, 古代汉语词义通
论, )
2、词的特点:
(一)词是社会约定的音义复合体。
(二)词是用于称谓和造句的现成语言单位。
(三)结构的完整性和定型性。如:“塞责”:
( 1)、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
杨恽, 报孙会宗书, ;
( 2)、吾责已塞,死不恨矣。, 史记 ?张耳
陈余列传, ;
( 3)、今母殁矣,吾责塞矣。, 韩诗外传,
卷十);
( 4)、臣若有之,万死不足以塞责。 欧阳修
,乞根究蒋之奇弹疏札子,
2、古汉语词的构成(按音节形式,单
音节与复音节词)
如,,曹刿论战, 为例 ;
十 \年 \春,齐 \师 \伐 \我,公 \将 \
战,曹刿 \请 \见。其 \乡 \人 \曰:“肉 \
食 \者 \谋 之,又 \何 \间 \焉?”刿 \曰:
“肉 \食 \者 \鄙,未 \能 \远 \谋。” 乃 \
入 \见 。
四、古代各时期词汇的主要情况
1、甲骨文时期词汇情况:
,甲骨文编, 收 4500,其中 700字表义情况:
( 1)自然,32个;( 2)时令方位,23个;
( 3)数量,16个; ( 4)人体,22个;
( 5)动植物,79个; ( 6)亲属称谓,32个;
( 7)饮食,10个; ( 8)制度、风俗,83个;
( 9)虚词,15个; ( 10)战 争,14个 ;
( 11)生产劳动和动作行为,222个;
( 12)性质状态,91个;
( 13)城郭屋舍囿道路交通,26个
( 14)生产工具礼器乐器和生活用品,69个;
王绍新:, 甲骨刻辞时代的词汇,
2、西周金文所反映的词汇主要特点
西周金文 1600多字,已认识 1100
字。其中:劳动和动作行为 300多个;
性质状态 150多个;邦国都邑 20多个。
新出现复音词 165个。如:
无尤 ──, 易经, 作, 无咎, 。
皇天 ── 周族信仰的部落神。
尹氏 ── 史官之类。
小子 ── 指年青人,二指官名。
拜手 ── 又作, 拜首, 。
3、从秦汉到隋代词汇的主要特点:
秦代的词, 丞相、廷尉、博士、阿房
宫、首 … ;
汉代的词, 单于、阏氏、左伊、秩訾、
可汗 …… ;“
魏晋南北朝, 衣钵(金刚经) ……
王力说:
汉语复音化的原因,一是语音简化,
二是外来语的吸收。”
唐 ·张籍,“晋人避胡皆在南,南人至今能
晋语”。
第二节, 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四节,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第五节,同义词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概说
一、古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古汉语词汇的构词类型及
其演变和发展。
(二)、研究古汉语复杂的词义系统。
(三)、研究汉语特有的文字与词汇关
系。
(四)、研究词与词之间构成的同义、
反义、同源关系。
(五)、考察古汉语词汇与相关学科之
间的关系。
1,左传 ?哀四年, 以两矢门之,众莫敢
进。
2,左传 ?襄二年,, 所谓生死而肉骨
也。”
3,史记 ?管晏列传,, 管仲,世所称贤
臣,然孔子小之。”
4、玉 ――,玉音”;“玉食”;“玉
容”。
5、虎 ―― 虎劲,虎将。
6、牛 ―― 牛劲,牛脾气。
7、大夫 ―― 古官名,宋代医官分为:大
夫、郎,医效,祗侯等。
二、古汉语词汇学研究方法
古词汇研究三个来源:
一是借用现代词汇学;
二是沿用传统训诂学;
三是创造新法。
客观方法:
(一)历时与共时结合。
(二)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
例一:, 青,,
1,,尚书 ?禹贡,,, 厥土青黎。, 孔
疏
引王肃曰:, 青,黑色。,
2,,晋书 ?阮籍传,,籍善为青白眼。
3、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高堂明
┅┅,朝如青丝 ┅┅ 。,
例二:, 行李,,
先秦指, 使者,,唐代指行装。
又写作, 行理, 。
1、白居易诗:, 闻君每来去,矻矻事行
李。,
2,,左 ?昭 3年,,, 行理之命,无月不
致。,
3,,国语 ?周语,,, 行理以节逆之。,
贾逵注:, 理,吏也,小行人
也。,
其他典型分析如,
1,单音词与复音词 ―― 词汇系统及其
发展;
2,词义演变 ―― 词本身的发展 ;
3,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
的相互关系;
4,同源词 ―― 词之间的历史渊源血缘
关系;
5,声韵训诂 ―― 词的外部生存条件。
(三)比较与汇证的方法
1、比较,即对比。
A、古今对比:, 脸, 。
B、正反对比。, 不举, 。
⑴,, 国语 〃 周语,, 司寇行戮,君为之
不举。, 韦昭注:, 不举乐也。,
⑵,, 左 〃 襄 26年,, 将刑,为之不举,
不 举则彻 乐。,
⑶, 五蠹, 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
⑷,, 周礼 〃 天官,,, 王日一举,鼎有
十二,物皆有俎,乐侑食。大丧则不举,大
荒则不举,大礼则不举,天地有灾则不举,
邦 有大故则不举。,
C、互文对比。
⑴、庚信, 春赋,,, 眉将柳而
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⑵,, 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
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2、汇证,即用不同材料来考
核、证实和说明。
A,,异文汇证, 例:
,荀子 ·非相,,, 传者久则
攻
略,近则论详。,
俞樾云:, 论, 乃, 愈,
之误,,愈, 古作, 俞,,校者误
改为, 论, 。
,韩诗外传,,, 久则愈略,
近则愈详。,
B,异词汇证。如, 走见, 。
,仪礼 ·士相见孔,,, 请吾
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
郑玄注:, 走犹往也, 。
又:, 某地固辞不得命,将走见。,
郑玄注:, 走犹出也。,
贾公彦疏:, 走见有急往相
见, 之意,但又, 非走骤之义,,
自相矛盾。
,说文,,走、趋, 互文。
C、本文汇证。如“归”,
,诗 ·周南 ·葛覃,,“言告师
氏,言告言归。”
毛传:“妇人谓嫁曰归。”
朱熹集注:“此章遂告其师
氏,使告于君子以归宁之意。”
,诗, 下文:“害浣害否,
归宁父母。”
三、古汉语词的构成
1、什么是词?
词是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和
语义内容、具有独立的称谓功能
和造句功能,在结构上具有完整
性和定型性的一种现成的或给定
的语言单位。 (高守纲, 古代汉语词义通
论, )
2、词的特点:
(一)词是社会约定的音义复合体。
(二)词是用于称谓和造句的现成语言单位。
(三)结构的完整性和定型性。如:“塞责”:
( 1)、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
杨恽, 报孙会宗书, ;
( 2)、吾责已塞,死不恨矣。, 史记 ?张耳
陈余列传, ;
( 3)、今母殁矣,吾责塞矣。, 韩诗外传,
卷十);
( 4)、臣若有之,万死不足以塞责。 欧阳修
,乞根究蒋之奇弹疏札子,
2、古汉语词的构成(按音节形式,单
音节与复音节词)
如,,曹刿论战, 为例 ;
十 \年 \春,齐 \师 \伐 \我,公 \将 \
战,曹刿 \请 \见。其 \乡 \人 \曰:“肉 \
食 \者 \谋 之,又 \何 \间 \焉?”刿 \曰:
“肉 \食 \者 \鄙,未 \能 \远 \谋。” 乃 \
入 \见 。
四、古代各时期词汇的主要情况
1、甲骨文时期词汇情况:
,甲骨文编, 收 4500,其中 700字表义情况:
( 1)自然,32个;( 2)时令方位,23个;
( 3)数量,16个; ( 4)人体,22个;
( 5)动植物,79个; ( 6)亲属称谓,32个;
( 7)饮食,10个; ( 8)制度、风俗,83个;
( 9)虚词,15个; ( 10)战 争,14个 ;
( 11)生产劳动和动作行为,222个;
( 12)性质状态,91个;
( 13)城郭屋舍囿道路交通,26个
( 14)生产工具礼器乐器和生活用品,69个;
王绍新:, 甲骨刻辞时代的词汇,
2、西周金文所反映的词汇主要特点
西周金文 1600多字,已认识 1100
字。其中:劳动和动作行为 300多个;
性质状态 150多个;邦国都邑 20多个。
新出现复音词 165个。如:
无尤 ──, 易经, 作, 无咎, 。
皇天 ── 周族信仰的部落神。
尹氏 ── 史官之类。
小子 ── 指年青人,二指官名。
拜手 ── 又作, 拜首, 。
3、从秦汉到隋代词汇的主要特点:
秦代的词, 丞相、廷尉、博士、阿房
宫、首 … ;
汉代的词, 单于、阏氏、左伊、秩訾、
可汗 …… ;“
魏晋南北朝, 衣钵(金刚经) ……
王力说:
汉语复音化的原因,一是语音简化,
二是外来语的吸收。”
唐 ·张籍,“晋人避胡皆在南,南人至今能
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