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线粒体和叶绿体
( 3学时)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2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 氧化磷酸化
3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
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线粒体通常
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线粒体的 超微结构
? 外膜 (outer membrane):含 孔蛋白 (porin),通透性较高。
? 内膜( 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叠形成嵴
( 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达 5~10倍)。含有与能量转换
相关的蛋白 (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酶系,ATP合成酶,线粒体内
膜转运蛋白)。
? 膜间隙( 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 matrix):含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等酶系、线粒体
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 DNA,RNA,核糖体。
4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 (线粒体干重的 65~ 70% )
?脂类 (线粒体干重的 25~ 30% ):
? 磷脂占 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 1:1(外膜)
线粒体酶的定位
5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部位 酶 的 名 称 部 位 酶 的 名 称
外膜
单胺氧化酶
NA D H - 细胞色素 c 还原酶 ( 对鱼藤酮不敏感 )
犬尿酸羟化酶
酰基辅酶 A 合成酶
膜间隙
腺苷酸激酶
二磷酸激酶
核苷酸激酶
内膜
细胞色素 b, c, c
1
,a, a
3
氧化酶
AT P 合成酶系
琥珀酸脱氢酶
β - 羟丁酸和 β - 羟丙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酶
丙酮酸氧化酶
NA D H 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
基质
柠檬酸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蛋白 质和核酸合成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6
三、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 ATP,为细胞生命
活动提供直接能量。
什么是氧化磷酸化:
? 当电子从 NADH或 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 ADP
磷酸化形成 ATP,这一过程称为 氧化磷酸化 。
什么是呼吸链:
? 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
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 H+的化学物质组成,
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 电子传递链(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或 呼吸链( respiratory chain)。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 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Mithchell,1961)
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略图
7
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电子载体
?呼吸链电子载体主要有: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辅酶 Q等。
?黄素蛋白:含 FMN或 FAD的蛋白质,每个 FMN或 FAD可接受 2个电子 2
个质子。
?细胞色素:分子中含有 血红素铁,以共价形式与蛋白结合,通 Fe3+、
Fe2+形式变化传递电子,呼吸链中有 5类,即:细胞色素 a,a3,b,c、
c1,其中 a,a3含有铜原子。
?铁硫蛋白,在其分子结构中每个铁原子和 4个硫原子结合,通过 Fe2+、
Fe3+互变进行电子传递,有 2Fe-2S和 4Fe-4S两种类型。
?辅酶 Q:是脂溶性小分子量的醌类化合物,通过氧化和还原传递电子。
有 3种氧化还原形式即氧化型醌 Q,还原型氢醌( QH2)和介于两者之
者的自由基半醌( QH)。
呼吸链的复合物
两条主要的呼吸链, 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
ATP合成酶( ATP synthase) (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
8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 (哺乳类 )
复合物 Ⅰ, 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
移位体)
?组成:含 42个蛋白亚基,至少 6个 Fe-S中心和 1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 NADH氧化,从中获得 2高能电子 ?辅酶 Q; 泵出 4 H+
复合物 Ⅱ, 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 FAD辅基,2Fe-S中心,
?作用:催化 2低能电子 ?FAD?Fe-S?辅酶 Q (无 H+泵出 )
复合物 Ⅲ, 细胞色素 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 1cyt c1,1cyt b,1Fe-S蛋白
?作用:催化电子从 UQH2?cyt c;泵出 4 H+ ( 2个来自 UQ,2个来自基质)
复合物 Ⅳ,细胞色素 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二聚体,每一单体含 13个亚基,cyt a,cyt a3,Cu,Fe
?作用,催化电子从 cytc?分子 O2形成水,2H+泵出,2H+参与形成水
9
两条主要的呼吸链
复合物 I,Ⅱ I,IV组成主要的呼吸链,催化 NADH的脱氢氧化,
复合物 Ⅱ, Ⅱ I,IV组成另一条呼吸链,催化琥珀酸的脱氢氧化。
呼吸链各组分的排列是高度有序的使电子按氧化还原电位从
低向高传递,呼吸链中有三个部位有较大的自由能变化,足以
使 ADP与无机磷结合形成 ATP。部位 Ⅰ 在 NADH至 CoQ之间。部
位 Ⅱ 在细胞色素 b和细胞色素 c之间。部位 Ⅲ 在细胞色素 a和氧之
间。
电子传递起始于 NADH脱氢酶催化 NADH氧化,形成
高能电子 (能量转化 ),终止于 O2形成水。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膜上不对称分布
10
ATP合成酶 (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
分子结构
? 基粒( elementary particle),基粒由头部( F1偶联因子)和基部( F
偶联因子)构成,F0嵌入线粒体内膜。
? F1由 5种多肽组成 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三个 ATP合成的催化位点
(每个 β亚基具有一个)。 α和 β单位交替排列,状如桔瓣。 γ贯穿 αβ
复合体(相当于发电机的转子),并与 F0接触,ε帮助 γ与 F0结合。 δ
与 F0的两个 b亚基形成固定 αβ复合体的结构(相当于发电机的定子)。
? F0由三种多肽组成 ab2c12复合体,嵌入内膜,12个 c亚基组成一个环
形结构,具有质子通道,可使质子由膜间隙流回基质。
工作特点,
? 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 ATP,又
能水解 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成机制 — 构象耦联假说 (Boyer 1979)
? ?亚单位相对于 ??亚单位旋转的直接 实验证据
11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 化学渗透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 内容:
?当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内膜基质侧( M侧)泵
至膜间隙(胞质侧或 C侧),由于线粒体内膜对离子是高度不通透的,从
而使膜间隙的质子浓度高于基质,在内膜的两侧形成 pH梯度( △ pH)及
电位梯度( Ψ),两者共同构成电化学梯度(图 7-9),即 质子动力势
( proton-motive force,△ P)。
?质子沿电化学梯度穿过内膜上的 ATP酶复合物流回基质,使 ATP酶的构
象发生改变,将 ADP和 Pi合成 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 ATP
高能磷酸键。
氧化磷酸化过程实际上是 能量转换过程,即有机分子中储藏
的能量 ?高能电子 ?质子动力势 ?ATP
12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 叶绿体 (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
● 叶绿体的功能 — 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13
一、叶绿体 (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
形态、数目:
? 在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叶肉细胞一般含 50~ 200个
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 40%,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
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叶绿体与线粒体 形态结构比较
叶绿体超微结构
14
叶绿体超微结构
外被( chloroplast envelope)
? 叶绿体外被由双层膜组成,膜间为 10~20nm的膜间隙。外膜的渗透性大,如核苷、
无机磷、蔗糖等许多细胞质中的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
? 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磷酸甘油酸、丙糖磷酸,
双羧酸和双羧酸氨基酸可以透过内膜,ADP,ATP已糖磷酸,葡萄糖及果糖等透
过内膜较慢。蔗糖,NADP+及焦磷酸等不能透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
translator)才能通过内膜。
类囊体( thylakoid)
? 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
传递链组分,又称 光合膜 。
? 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 基粒,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 基粒类囊
体,构成内膜系统的 基粒片层( grana lamella) 。基粒由 10~100个类囊体组成。
? 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的没有发生垛叠的类囊体称为 基质类囊体,它们
形成了内膜系统的 基质片层( stroma lamella) 。
? 类囊体膜的内在蛋白主要有 细胞色素 b6/f复合体, 质体醌( PQ), 质体蓝素
( PC), 铁氧化还原蛋白, 黄素蛋白, 光系统 Ⅰ, 光系统 Ⅱ 复合物 等。
基质( stroma)
? 主要成分包括: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如 RuBP羧化酶 占基质可溶性蛋白总量的
60%),叶绿体 DNA、蛋白质合成体系:如,ctDNA、各类 RNA、核糖体等。一
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白等。
15
二、叶绿体的功能 — 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 (1)光合电子传递反应 — 光反应 (Light Reaction)
? (2)碳固定反应 — 暗反应 (Dark Reaction)
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
光反应
暗反应 (碳固定 )
16
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
1,光合色素
?类囊体中含两类色素,叶绿素 和类胡萝卜素,全部叶绿素和几乎所有的类
胡萝卜素都包埋在类囊体膜中,与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
2,集光复合体( 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由大约 200个叶绿素分子和一些肽链构成。大部分色素分子起捕获光能的
作用,并将光能以诱导共振方式传递到 反应中心色素 。因此这些色素被称
为 天线色素 。
3,光系统 Ⅱ ( PSⅡ )
?吸收高峰为波长 680nm处,又称 P680。至少包括 12条多肽链。包括一个集光复合
体( light-hawesting comnplex Ⅱ, LHC Ⅱ )、一个反应中心和一个含锰原子的
放氧的复合体( oxygen evolving complex)。 D1和 D2为两条核心肽链,结合中心
色素 P680、去镁叶绿素 (pheophytin)及质体醌 (plastoquinone)。
4,细胞色素 b6/f复合体 (cyt b6/f complex)
?可能以二聚体形成存在,每个单体含有四个不同的亚基。细胞色素 b6( b563)、细
胞色素 f、铁硫蛋白、以及亚基 Ⅳ (被认为是质体醌的结合蛋白)。
5,光系统 Ⅰ ( PSI)
?能被波长 700nm的光激发,又称 P700。包含多条肽链。由集光复合体 Ⅰ 和作用中
心构成。结合 100个左右叶绿素分子、除了几个特殊的叶绿素为中心色素外外,其
它叶绿素都是天线色素。三种电子载体分别为 A0(一个 chla分子 ),A1(为维生素 K1)
及 3个不同的 4Fe-4S。
17
光反应
在类囊体膜上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
传递光能,水光解,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生成高能电子),进而通过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将电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形成 ATP和 NADPH
并放出 O2 的过程。包括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原初反应( primary reaction)
? 原初反应 是指叶绿素分子从被光激发至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
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即光能被捕光色素分子吸
收并传递至反应中心,在反应中心发生最初的光化学反应,使电荷
分离从而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 光能的吸收、传递 与 转换,形成高能电子
电子传递
光合磷酸化
18
电子传递 与光合磷酸化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需说明以下几点,
?①最初电子供体是 H2O,最终电子受体是 NADP+。
?②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 H+-pump是 cytb6f复合物。类囊体腔的质
子浓度比叶绿体基质高,该浓度梯度产生的原因归于:
? H2O光解,cytb6f 的 H+-pump,NADPH的形成。
? ATP,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 ③电子沿光合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分为 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和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两条通路。循环式传递的高能电子在 PSⅠ
被光能激发后经 cytb6f复合物回到 PSⅠ 。结果是不裂解 H2O、
产生 O2,不形成 NADPH,只产生 H+跨膜梯度,合成 ATP 。
光合磷酸化的概念
19
光反应与电子传递
P680接受能量后,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P680*),然后将电子传递给去镁
叶绿素(原初电子受体),P680*带正电荷,从原初电子供体 Z(反应中心
D1蛋白上的一个酪氨酸侧链)得到电子而还原; Z+再从放氧复合体上获取
电子;氧化态的放氧复合体从水中获取电子,使水光解。
在另一个方向上去镁叶绿素将电子传给 D2上结合的 QA,QA又迅速将电子
传给 D1上的 QB,还原型的质体醌从光系统 Ⅱ 复合体上游离下来,另一个氧
化态的质体醌占据其位置形成新的 QB。质体醌将电子传给细胞色素 b6/f复合
体,同时将质子由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腔。电子接着传递给位于类囊体腔一
侧的含铜蛋白质体蓝素 (plastocyanin,PC)中的 Cu2+,再将电子传递到光系
统 Ⅱ 。
P700被光能激发后释放出来的高能电子沿着 A0→ A1 → 4Fe-4S的方向依次
传递,由类囊体腔一侧传向类囊体基质一侧的铁氧还蛋白
( ferredoxin,FD)。最后在铁氧还蛋白 -NADP还原酶的作用下,将电子传
给 NADP+,形成 NADPH。失去电子的 P700从 PC处获取电子而还原。
20
暗反应 (碳固定 )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使 CO2还原为糖类等有机
物,即将活跃的化学能最后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积存于有
机物中。这一过程不直接需要光 (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
卡尔文循环( Calvin cycle)( C3途径 ):碳同化最重要最
基本的途径。
? 羧化阶段
? 还原阶段
? RuBP再生阶段
C4途径 或 Hatch-Slack循环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
21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 (自主性 );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
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
编码的遗传信息 (自主性有限 )。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 DNA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
? 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3种情况,
? 由 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 由核 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 由核 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 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的运送
? 定位于线粒体内膜或膜间隙的蛋白质运送
?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组装
22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 DNA
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双链环状 (除绿藻 mtDNA,草履虫 mtDNA)
?mtDNA大小在动物中变化不大,但在植物中变化较大,
高等植物,120kbp~200kbp;
?人 mtDNA,16,569bp,37个基因 (编码 12S,16SrRNA; 22
种 tRNA; 13种多肽,NADH脱氢酶 7个亚基,cyt b-c1复
合物中 1个 cytb,细胞色素 C氧化酶 3个亚基,ATP合成
酶 2个 Fo亚基 )
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 S期及 G2期,
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 ctDNA复制的时间
在 G1期。 复制仍受核控制。
23
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线粒体的增殖:由原来的 线粒体分裂 或出芽而来。
?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
? 个体发育:由 前质体( proplastid) 分化而来。
? 增殖:分裂增殖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24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内共生起源学说( 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ereschkowsky,1905

?Margulis,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 -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
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
( Cyanobacteria),即蓝藻。
非共生起源学说
?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
氧细菌。
?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
过程。
25
26
27
28
29
30
铁硫蛋白的结构((引自 Lodish等 1999))
31
32
33
34
35
36
37
日本的吉田( Massasuke Yoshida)等人将 α3β3γ固定在玻片上,在 γ亚基
的顶端连接荧光标记的肌动蛋白纤维,在含有 ATP的溶液中温育时,在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γ亚基带动肌动蛋白纤维旋转。
γ亚基旋转的观察(引自 Lodish等 1999)
38
39
Mitchell P.1961提出, 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70年代关于化学渗透假说取得大量实验结果的支持,成为一种较
为流行的假说,Mitchell本人也因此获得 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40
41
42
43
叶绿体分子结构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酶 复 合 物 总 数 亚 基 数 目
胞质核糖体合

线粒体核糖体合

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 b- c
1
复合物
A T P 酶
核糖体大亚基
核糖体小亚基
7
7
9
30
22
4
6
5
30
21
3
1
4
0
1
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