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概论教案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的:从马、恩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及对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认识入手,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的历史发展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的实践,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教学重点:1、马恩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难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导 言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从理论上揭示了人类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规律和条件,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在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代,开辟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从1917年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建立,至今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中国以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关键问题是没有搞清楚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和出发点。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
一、马、恩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论及其科学意义
(一)方法论——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1、认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
在马、恩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还没有出现,因此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中首先遇到一个理论上的难题: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条件下,人们如何能够建立一种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去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没有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如果人们对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的运动目标毫无了解,那么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还有什么意义?在他们那里,这个难题是通过引入社会实践这一范畴得以解决的。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观与客观、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这一统一就是社会实践,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社会,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着自己。“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建立的唯物史观,既克服了经验主义理论的不可知理论,又摆脱了唯理主义理论的先验论,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恩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的要求,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科学的抽象,把握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特征或规定性。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
(二)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所采取的这种科学的态度,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直存在的“左”与“右”两种片面性,都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造成的。“左”倾教条主义把理论视为不变的教义,背离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右”倾机会主义则认为目标微不足道,运动才是一切,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实质。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1、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目标
2、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
3、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自由与集体的关系)
(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马、恩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这一结论的。
(三)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1、强调生产力的首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他们主张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就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2、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概括为“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
(四)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五)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一、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立的历史条件
1、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传统。
2、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既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较为具体的经济理论,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抽象论述是唯一现成的理论,因而人们在运用马恩理论时,很容易发生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错误。
3、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因而存在着盲目冒进急于求成的情绪,易于导致唯意志主义和对行政方法的迷信,忽视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内部复杂联系与客观规律的探索和研究。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盛行对领袖人物及其思想盲目崇拜倾向,这种倾向不适当地把马恩的理论加以绝对化,妨碍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的科学认识和发展与创新。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把马、恩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一般最抽象的预测,直接套用到现实中,形成了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者中开始流行这样的观念:
1、商品货币关系和社会主义不能相容是一条定理,并把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当作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项任务。
2、把社会主义经济解释为一家集中管理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大工厂。
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就必须实现经济关系的“实物化”。
(三)列宁的论述
十月革命后,列宁明确把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建立计划经济当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任务。他指出,“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为消灭货币作好准备”,并用“有计划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并主张通过建立消费合作社、实行普遍义务制和对生产分配无所不包的统计与监督来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战争一结束,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在理论与实践矛盾面前,列宁根据实践的需要大胆创新,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个人对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等一系列中介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实现了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在列宁看来,利用市场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未来社会是否还应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他没有来得及从理论联系实际上做更深的考虑。同时,以布哈林为代表的一些理论家提出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富有远见的思想,但这些都是对过渡时期经济而言的,并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
(四)斯大林的论述
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斯大林时期完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理论也是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这一模式的确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在这种体制下,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命令或指令性计划来推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受到严重抑制。
与军事共产主义模式不同,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商品货币与市场机制尽管很小,但并没有被完全取消,商品、货币、利润和价格在形式上还存在,被用作经济核算的工具,居民的消费选择和职业选择相对来说是自由的,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农民在完成农产品缴纳任务后可以自由出售剩余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自由决定。但总的来看,在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斯大林晚年对于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开始承认要利用市场调节国家和农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但斯大林对市场的认识还没有超出计划经济的认识框框。他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只承认消费品是商品;不承认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市场关系,认为工资、价格、成本和利润等市场范畴只不过是一种“外壳”,只能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而不具有真正的的市场模式,被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并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一)实践的发展
(二)理论萌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确提出
与苏联、东欧的计划经济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进步虽晚,但进展很快。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1、改革初十二大以前,主要强调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尊重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必要性,开始破除把社会主义同市场调节对立进来,把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计划经济的观念;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3、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明确了改革的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有了一个重大突破,因而邓小平认为,《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的政治经济学”;
4、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
5、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运行方式。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以下基本点: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含义:(1)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生产力不发达、不均衡。
(2)生产关系不完善、不成熟:公有制不成熟,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商品交换关系不发达,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关系为主体的多种不同性质的交换关系。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按劳分配,即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3、意义:这一对国情的认识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
1、内容:“解放生产,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意义:(1)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提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标准。
(2)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他反复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这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联系起来了。
(三)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
1、改革的性质:既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改革的方式:既反对因循守旧,也反对盲目冒进和所谓“激进式”改革,而是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
3、改革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照搬别国模式。
(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我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2)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的体制,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利用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
(7)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战略,把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把集权和分权结合起来,发挥两个积极性,
(9)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等。这些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总结,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关于对外开放理论
(六)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该经济制度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斯大林和毛泽东主张搞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即完全的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主张的不是为公有制而公有制,公有制首先是与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是一种手段。马恩关于公有制的论述是对未来社会最一般特征的科学预测,是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而不是它的完整形态,更不是它的终结。这些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所以,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有制的内容、范围、作用和实现形式,应当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做出具体地选择和安排。
2、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按照马、恩的思想,公有制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基础上的,然而,中国是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建设,所以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有了多元化的特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为特征的。
(三)内涵及其基本规定性
1、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而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也不是单一的,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份。因此,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关系,它们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的格局中存在。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要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上实现社会的有计划协调发展,要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3、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共同发展,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的经济制度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并决定了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还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雇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可避免地要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要比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丰富的多。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点。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上的体现。
2、按要素分配反映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3、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之所以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相容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关系的客观表现,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于一般公有制重要特点。
(二)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市场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通过现实在的事实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三)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质,这种特殊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1)从所有制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基础上的;
(2)从分配方式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混合型分配制度;
(3)从政治体制上看,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4)从经济调节方式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和阶级对立从整体上的消灭,国家的计划调节将有必要也有可能比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思考题
1、马、恩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都是社会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而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市场经济有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教学重点: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
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3、社会主义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
教学难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导 言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或社会资源是任何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建立社会生产的调节机制,以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本章将从资源的两种配置方式入手,来分析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客观必然性,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出发,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
一、社会资源的按比例分配与资源配置
(一)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普遍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
1、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基本要求:按照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定阶段上形成的分工协作关系,根据社会需要的构成及其变化,将社会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按比例地配置到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中去,使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以便在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2、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然性导源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不断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发展了“社会劳动过程的质的划分”,将社会经济区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生产特定产品或从事特定局部劳动的产业部门、企业和劳动者,其结果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但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也不断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发展了社会劳动“量的规则和比例”,使各个产业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结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相互依存的有机体。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者都不再能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要,而只能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去满足某种特殊的社会需要。由于各种各样“社会需要的范围在数量上是各不相同的”,社会性也就必须决定在它所能支配的劳动实践中能用多大的份额去生产某种特定的产品。正如马克思所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马克思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因此,按比例规律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
3、社会分工的两种形式与两种调节方式:抽象地看,社会分工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不必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纵向分工体系,在其中,按比例规律通常借助计划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发挥调节作用;二是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横向的分工体系。在其中,按比例规律通常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来挥调节作用 。然而,形式的不同,并不妨碍规律本身的客观存在。
只要存在社会分工,无论是在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产品经济中,也不论是在资本主义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按比例规律这种“自然规律”或“铁的规律”就势必发挥作用。并且,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要求也就越迫切。
(二)资源的合理配置
概略地说,资源配置就是社会把有限的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合理地分配到社会经济的不同使用方向上,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满足一个社会的无限多样化的需要。包括:
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生产什么(What)?怎样生产(How)?为谁生产(for whom)?构成“基本经济问题”
宏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一个经济社会创造的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在给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各种产品最大量的组合)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距,社会还必须回答和解决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即所谓“资源利用问题。” 由于这个问题只有在社会范围内才能得到解决,所以“资源利用”实际上也是宏观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
怎样才算达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达到“帕累托最优”,通俗地说就是实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用、地尽其利,生产者得到正常利润,消费者得到最大福利,供求双方皆大欢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与资源合理配置的从总体上看,如果撇开各自的理论背景和隐含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不谈,二者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二、资源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调节社会再生产的根本规律是经济资源的按比例配置规律。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背景中,按比例规律通过不同的派生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有着不同的作用形式或作用机制。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协作体系采取的组织形式是横向结构的市场组织,在其中,按比例规律派生的是价值规律,它借以调节生产的机制是市场机制;不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协作体系采取的组织形式是纵向结构的“科层组织”。在其中,按比例规律的派生规律是有计划规律,它借以调节生产的机制是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是近现代经济中生产调节机制的两种基本类型。
(一)市场机制的涵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
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通过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主客体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实现的。市场主体主要是指具有独立经济权益、自主决策并参与市场交易的企业和个人(还有政府)。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对象物和媒介物,分为有形的市场客体(包括生产要素、产品以及作为这些交易对象价值表现的货币)和无形的市场客体(包括服务、商誉、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知识产权等)
(二)计划机制的涵义
计划机制是计划经济体系中的主客体要素之间结成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联系和作用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
计划主体即所谓“计划者”,它通常是代表科层组织最高权力机构的计划机构。在宏观计划经济体系中,计划者通常是政府的计划部门;在微观计划经济体系中,计划者通常是企业所有者或代表所有者意志的计划机构。计划客体首先是指“计划的执行者,” 通常是科层组织中位于计划者下级层次的组织和个人,其次才是计划者可以支配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经济资源。
三、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争论
(一)国外早期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
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20世纪20年代在前苏联经济学界内部;另一条是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范围之内。
1、苏联内部的争论。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管理者则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理论。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必须考虑到市场、货币和价格的作用。因为市场是一个自动机制,它显示出每个经济部门、每个企业的活动成果,没有市场价格就不能对经济现象进行测定和比较。所以计划应在存在市场关系的条件下形成,计划
的影响必须是对市场发展本身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应该用与市场一致的手段进行。即使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他们也反对完全的指令性计划,强调在追求计划目标和以计划影响经济过程时要发挥信贷、工资、价格政策和国家财政政策的作用。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这种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理论主张不再适应斯大林的政治目标,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对立物、在理论上实践上都被排除在社会主义经济之外。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计划性的不可调和性被奉为斯大林理论发展的一个公理,成为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一个教条。
2、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
(二)我国经济学界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探讨
从时间上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支改革开放之前。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以前。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四、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比较
(一)市场机制的优缺点
优点:
(1)作为经济运行的自动调节器,它不需要设置庞大的计划机构,也无需通过科层组织的权威关系网层层下达指令。仅仅通过价格波动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就能自动调节市场供求,使资源向效率最高的领域流动。
(2)经直接调节供求双方,因而能够最快捷地把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者,使生产者及时做出自主的生产经营决策,使社会生产及时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化。
(3)它也是一种奖优罚劣的机制,能够使市场主体始终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永不停息地进行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缺点:
(1)自发调节具有盲目性、分散性、事后性。价格波动不可避免地造成局部产品生产和整个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尽管它能通过事后调节使经济重新趋向均衡,但波动的过程必然伴随产品短缺、过剩和资源浪费。
(2)市场主体在价格引导下的自主决策,难以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目标和集中的合力。
(3)不能解决外部性性问题。市场主体为追逐自身利益将成本外部化、收益内部化,会给他人、社会公共利益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4)市场竞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二)计划机制的优缺点
优点:
(1)可以根据预先决定的比例来配置资源,使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防止宏观经济周期性的波动。
(2)便于形成明确统一的发展目标,根据行政权威和计划指令进行的资源集中和分配,可以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迅速发展凭市场作用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的重点产业和技术。
(3)有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处理各种主体之间复杂的利益矛盾。
缺点:
(1)计划者对经济规律的认知水平不高、运用能力不强、信息不完备、各种利益主体的特殊影响等等都会降低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均可能导致计划失误这种最大的失误。
(2)计划通过科层组织自下而上地制定,自上而下地执行,多层次的信息传递可能导致计划调节的滞后效应,对经济的调节难以及时有效。
(3)权力的高度集中可能会压抑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辨证地看,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二者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社会生产的调节系统中,我们要利用它们各自的长处,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的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它规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特征和经济运动的总体方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
2、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以及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对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它规范着具体经济活动中各个参与者在什么样的关系中怎样参与经济活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体系。
3、二者的关系:
区别:(1)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关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组织关系。(2)二者反映的层次不同。经济制度反映的是人与之间的深层次的关系,而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关系中较浅层次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联系:(1)二者都要受生产力状况的制约,都有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点,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采取的经济体制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经济制度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采取相同的或相类似的经济体制。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经济性质的依据
1、一个社会经济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首先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社会方式。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不表明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从实践上看,这之所以要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市场经济”这个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都不曾使用过。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最先使用这一范畴的是列宁。列宁在1906年《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的权力和资本的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
(一)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是一种经济制度,但并非强调以私有财产制度为基础,而是认为“在这种制度下,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而价格则是生产者、消费者、工人和生产要素之间自愿交换产生的”(英 皮尔斯 《现代经济学词典》)
(二)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
(三)市场经济也可以被理解为经济体制或经济体制模式。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从基本规定性上来看,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同一经济现象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两者没有质的区别。列宁说过:“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这表明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共同基础。
(二)从对应关系来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属于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序列。(三)从范围上看,市场经济的范围比商品经济更宽些。求。两者作用的方向是一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
(二)契约自由和消费者主权,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规模、结构由市场需求决定。
(三)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调控经济运行过程。
(四)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分配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结起来,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创者是邓小平。1979年,他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即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
(二)现代市场经济产生的必然性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1、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2、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需要。
3、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的需要。五、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在微观经济的基础层次上,市场通过对生产和流通的调节作用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二)基本经济活动联系主要是通过市场作用实现的。
(三)企业直接接受市场调节,价格信号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必要性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全面构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随着实践的发展,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文献对这一内容不断进行了新的阐发和充实。概略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的构成:
市场体系:是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总和而成的有机整体。
按市场客体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分为:一般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一般产品市场
分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指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
按市场客体存在的形态划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是交易各种实物形态的商品的市场,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无形市场是指旅游市场、运输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劳务市场
按照市场时间结构分为:现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和信用交易市场。现货交易是交易成立后立即或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交割的一种买卖,当面成交,银货两讫,当事人之间权利让渡和交换对象的位移大体上同步进行。这种交易是商品交易的初始形式,存在的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基本的方式,适合于批量较小和不能事先确定交易的商品流通,不适合于大批量的交易。期货交易是交易成立时约定日后一定日期进行曲交割的一种买卖,当事人的权利让渡和市场交换对象的位移在时间上分离进行。适合于大宗商品、有价证券、外汇等的交易。信用交易是利用信用手段实现取货与付款在时间上分离进行的一种买卖,主要有延期付款和预先付款两种方式。由于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借贷关系。所以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交易方式。
按照市场空间结构划分:地区市场、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地区市场是指经济性的地区性市场,即受商品经济原则支配的,由一定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分工、区域分工是自然形成的超越行政区划的一定地域范围的市场,它区别于行政性地区市场。行政性的地区市场是一种画地为牢的地区性市场。
市场体系的特征:统一性、开放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竞争性(没有竞争的市场是无效率的)和规范性(市场主体的规范、供给与需求的有序性平衡性、健全的市场管理体系)
2、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原因:
第一,只有当市场本身已发育为一个健全的有机整体时,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市场本身发育不良,市场体系是分割的、封闭的,那么反映到市场上的各种信号是残缺不全的、扭曲的,甚至是失真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将受到极大影响,或者根本无法实现。
第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受市场本身发育的制约。只有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从而使企业的产出接受市场的检验和选择,而且投入的生产要素也受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的调节,企业的经济行为才能真正趋向合理,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才能充—38—
分发挥出来。
第三,国家要实现对市场运行过程的有效调控、监督和引导,客观上也要求存在一个发育良好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行政手段。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上的。国家要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保持经济总量和结构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要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把政府作为所有者的职能与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分开,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四)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思考题
1、怎样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现代市场经济与古典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为什么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三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特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1、公有制的范围。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3、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4、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教学难点:1、拓宽公有制的范围。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3、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的剥削
导 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而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本章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开始,研究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的地位、作用,特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第一节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其内部结构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二)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是两个互相关联而又互相区别的范畴。
区别: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的;而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它表示占有主体对占有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
联系: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所有制关系的变动必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来,使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和所有权关系相适应,而所有权制度的变化又反过来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经济制度)的主要标志。
三、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力
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资料与人的结合方式,其实质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这是任何时代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这是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基本前提,否则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就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
其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生产力状况和水平决定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力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这就要求所有制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否则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我国在建国后,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实行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果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四、所有制结构与社会性质
(一)所有制结构的含义
所有制结构是一定社会中由不同的所有制及其不同的实现形式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二)居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征:
(一)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表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要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增强竞争力。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键不在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是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首先,国有经济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支持、引导和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带有战略性的高新技术领域、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基础设施、自然垄断领域以及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增强后劲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涉及国家安全的科研领域,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和掌握几百个或千把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和科研单位,就能左右国民经济大局,主导国民经济发展。截止2002年底,国有企业从17万户到14万户,资产从8万亿元增加到11万亿元。其次,国有经济要通过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以增强自身的控制力,国有经济并不一定全部要国家投资,可以由国家控股,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可以有所差别。
2、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意义:
(1)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保证。(2)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3)坚持全民所有制的主导作用,才能将其他各种所有制的经济活动纳入社会主义轨道,共同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与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他们的色彩变了样。” (4)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5)才能更好地发挥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的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除了处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还存在着各种非公有制形式。如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外商独资经营的所有制。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几乎是公有制一统天下,只残留个体经营14万户,从业人员15万人,私营经济则被彻底地扫而光。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在体制内改革的同时,体制外即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从而使经济改革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停滞或后退,而是经济日趋繁荣、活跃。2001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433万户、4760万人,注册资金3435.8亿元。。目前,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占总户数的80%以上。
私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要比个体经济稍晚一些。中国私营经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1992年南巡讲话后获得快速发展,1992年以来一直以15%的速度增长,其中1993、1994、1995年三年经营户数增幅都在50%以上。
它在积累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将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补充,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它的性质、作用、范围和发展趋势都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完全相同,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的各种所有制具体采取何种形式,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各国具体的历史条件。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所以,一方面公有制存在着不同的实现形式,另一方面每一种所有制都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各种灵活的实现形式。如独资、合伙、合股乃至发展股份公司和企业集团。从而使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征。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含义和特征。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含义:
公有制是一个社会群体(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的特征:
1、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是一种完全平等的新型的关系。这一特征意味着排除了所有制关系上的任何私人特权,任何把劳动者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私有财产的行为和企图,都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特征不相容的。
2、公有生产资料是为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服务的。在公有制下,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共同的生产经营与劳动,其生产经营的成果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为增进劳动者的利益服务。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的手段,而是广大劳动者为增进自己利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
3、消灭了剥削关系。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的经济根源。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使劳动者不再为剥削者工作,而是为自己、为社会利益工作。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和从业者局部占有的统一。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份;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含义: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经济包括矿藏、河流、森林、荒地、草原、和其它陆海资源,还包括全民所有的工厂、农场、商店、铁路、邮电与银行。
2、意义:它是通过剥夺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起来的。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这就决定了(1)全民所有制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的分工与协作,更好地交流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合理地充分地利用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资源,促进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2)可以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采取合适的经营管理方式,合理组织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3)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以及进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基本经济条件,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可见全民所有制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支配着绝大部分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物质基础,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3、特点:现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一种不完善不成熟的全民所有制,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全社会所有制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表现在:(1)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还不是社会全部的生产资料,而是它的主要部分,与全民所有制并存的除了其它形式的公有制外,还有各种形式的私有制。全民所有制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单一所有制。(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同生产经营成果相联系的独立的经济利益,从而不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者虽然在某些方面享有全社会一致的平等权利,但在许多方面,如劳动收益分配方面,其享受的权利与 获得的经济利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4、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现阶段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含义: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所有制形式,它是我国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特点:集体所有制具有公有制的共同特征:在集体所有制范围内,劳动者是生产资料共同所有者,享有平等的权益,实行按劳分配,并消灭了剥削关系。
但集体所有制又具有不同于全民所有制的特点:(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的劳动人民所有,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资料是归各个集体经济单位的劳动者所有、支配和使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除缴纳税收以外,也归各个集体经济单位所得。(2)各个集体经济单位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和主观能动作用发挥的程度不同,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平等关系只能局限于一个集体经济单位内部,而不能扩大到全社会劳动者。(3)集体所有制是完全独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实体,在国家宏观指导和调节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拥有全部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受国家机构的干预。
3、集体所有制的形式: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1)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是在组织合作社、改造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79年以后,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镇集体所有制:我国城镇集体所有制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50年代对个体手工业和小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合作商店等。此后,由街道组织闲散劳动力,劳动群众集资兴办的街道工厂、合作生产小组等也属于这一类型。这是典型的、本来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二是由城镇区、局或全民所有制企业直接投资组织和管理的集体企业,通常称为“大集体”所有制。
(三)拓宽公有制的范围
四、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一)含义: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定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它与所有制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劳动者合作经济所有制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在前面的问题中已经详细介绍,在此不再做解释。
1、混合所有制: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或个人)联合组成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联合体,代表各方的经济利益,行使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混合所有制有两种类型:一是同一性质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如全民所有制企业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集体所有制企业与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等。二是不同性质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股份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控股权在谁手里。如果由国家或集体控股,便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是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有机结合。职工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享利益,共担风险;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人。股份合作制,落实了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劳动者合作经济所有制:劳动者在自愿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合作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在农、工、手、建、服、交等领域广泛从事经营活动。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扩大的产物,实行入股经营,按股分配,带有合伙经营的性质。公有化程度较低,但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
城镇合作经济组织,也由劳动者共同集资、合股经营、民主管理,以按劳分配为主,并按资分红,有的还雇工,帮工,与典型的集体所有制不同。
第四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非公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一)含义:
是生产资料归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和个体小商贩等)所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他们支配和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以自身劳动或家庭成员的劳动为主,在城乡生产、流通领域进行独立的经营活动。对个体经济来说,以手工业为主,生产设备落后,规模小,力量单薄,是一种小私有经济。它存在于许多社会形态中,始终依附于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是一种补充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二)作用:
1、由于个体经济具有布点分散、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充分利用零星分散的资源,可以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弥补公有制经济的不足,方便群众生活,发挥“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
2、可以充分利用闲散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消化我国剩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在一定时期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保持了快速的发展态势。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14万户、15万人发展到2001年底的2433万户、4760万人,注册资金3435.8亿元
二、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即私营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归私人所有、支配、存在雇用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与雇佣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也是不同的。
(二)私营经济的作用:
(三)如何看待私营企业的剥削
1、从资本的一般属性来看,(1)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资本雇佣劳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2)资本是能实现价值增殖的价值,能带来利润。(3)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的运动一旦停止,资本就不是资本。
2、从资本的具体形式来看,资本包括公有资本和私人资本。
公有资本不包含生产关系所界定的雇佣劳动关系,是资本一般含义中的(2)和(3),即在不断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
私人资本分为:不执行雇佣劳动的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和信用的资本
执行雇佣劳动的资本:私营企业的资本
3、资本增殖的分析
资本粘合了各种生产要素,支配和利用其他要素并入价值创造过程。过去对马克思的“资本自行增殖”是一种误解。一定量的资本增殖额有多大,主要是由资本家的企业家素质来说明,是资本家人才资本的增殖,或资本和企业家要素合作的结果。
执行职能资本的状况有两种:一种是职能资本家同时执行监督和管理的劳动,一种是将监督和管理职能交给别人。前一种企业主收入中的剩余价值中包含了企业主管理、技术等劳动的投入。我国的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属于这一类,因此,他们不是单纯的剥削者。因为:
从私营企业主的资本原始积累来看:并不是马克思所咒“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国私营企业主的资本来源: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起步;买断工龄、集资、贷款;技术专利入股等逐步实现资本积累,不是剥夺的结果。
从经营的目的看,许多私营企业主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社会做贡献,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发财致富。
从剩余价值的支配来看,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绝大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
4、我国现阶段存在私营企业的必然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正确看待我国私营企业主的剥削。我国当前存在私营企业、允许他们在合法范围内存在剥削,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马克思:“什么东西是公道的和公平的,这与问题无关。问题在于一定的生产制度下什么东西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恩格斯:“当一种生产方式在自身发展的一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里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热烈地欢迎这种生产关系。”
刘少奇:“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是难以避免的,发展雇佣劳动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如果条件不成熟过早地消灭剥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把‘他’
再请回来。”
目前,我们一方面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私营经济的积级作用,并在法律上保护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必须制定完善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私营经济的监督、管理与引导,使之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健康发展。
三、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形式:外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其主要形式有: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与外商独资经营。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都有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我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联合组建的企业。不同的是,中外合资企业是股权式经济组织,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契约式经济组织。
外商独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政府批准创办的
注意: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是混合所有制,其中公有的成分属于公有制。
(二)作用:弥补资金不足;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训技术管理人才;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安排就业;随着我国加入TWO,这类经济形式还会更大发展
思考题
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有什么特点?它的实质是什么?
3、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4、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为什么要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私营企业的剥削?
第四章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
教学目的:用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了解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明确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选择。
教学重点:1、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2、在公有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战略选择。
教学难点:1、产权理论。2、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和经济代理
导 言
市场经济运行的是由无数个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所构成的。企业是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国有企业而言,必须构造与之相适应的微观经济基础——现代企业制度。本章将以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我国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进行改革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第一节 企业与社会主义企业
一、企业的含义与一般属性
(一)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经营活动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二)企业的一般属性
1、(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企业是市场关系的总和,是市场的产物,是市场的主体。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企业形成的前提就是生产要素的买卖,尤其是劳动力的买卖,也就是说,是不同要素所有者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系列市场合约的联结”。因为在企业存在之前,各种要素就已经存在了,因此,企业是市场的产物,是市场关系的总和。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其次,才是市场的主体。在企业形成之前,市场是其母体;在企业形成之后,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
2、(从企业的起源来看)企业是以协作劳动为基础的经济组织。
马克思关于企业的起源:协作就是许多劳动者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协作之所以能成为企业的起点条件之一,是因为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1)协作可使相互间的劳动差别相互抵消,形成社会的平均劳动;
(2)协作可使生产资料共同消费而得到多项节约;
(3)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集体力;
(4)协作因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神振奋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5)协作可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而提高劳动效率;
(6)协作可同时从多个方面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而缩短劳动时间;
(7)协作可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
(8)协作可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使筑路等大型工程得以进行;
(9)协作可集中劳动力以缩小生产场地,从而节约生产费用。
简言之,协作节约了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提高了个人和集体的生产效率。从企业的各种形态的变迁来看,企业的萌芽就是简单协作制度,其次是工场手工业制度、工厂制度、公司制度。
3、(从资源配置方式上一来看)企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者的有机统一
企业也被称为“厂商”,马克思的企业运行公式(单个产业资本运动公式)可以说是对厂商二字最形象的注解。从资源配置角度看,企业再生产要涉及两大领域,
一是生产领域(W——P——W`),该领域是行政权威机制的作用领域,企业是作为“厂”的“商品生产者”,将投入要素转化为产出;
另一个领域是“流通”领域(包括G——W和W——G`),该领域是市场价格作用的领域,企业是作为“商”的“商品经营者”或“市场主体”,它一头连着要素市场(G——W),付出成本,输入要素。另一头连着产品市场,(W——G),输出产品,取得包含剩余的收益。
生产与流通互为前提,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相互对立相互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的有机统一。
4、企业是一种产权主体。
产权,是财产权,是指与财产相关的一系列权利。 产权——市场——企业
市场发育的基础是特定的产权制度,市场以及它所造就的企业,都是特定的产权制
度的产物。
市场交换的实质不是简单的物品交换,而是产权的让渡。这是马克思早已指出,并为现代制度经济学所认同的观点。一个企业只有独立的完备的产权结构,它才能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或市场经微观主体。所以,企业是特定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企业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是一种产权主体。
5、企业是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依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家办企业的目的,不仅要生产产品,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利用劳动的协作形式来组织契约式的企业,其最终目的在于用最小的预付资本,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节约预付资本,节约生产性费用和流通费用等各类费用,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及必要劳动时间等各类时间,其内在动力都出于追逐利润最大化。
营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目的和动机。不受营利原则支配的单位,都不是企业。
6、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拥有独立性,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自身条件,独立做出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独立支配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自负盈亏,就是企业要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完全责任,亏损由自己负担,盈利由自己支配。二者缺一不可。
7、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名称、场所、组织机构、章程、独立支配的财产、法定的资金数额、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企业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东西。它是市场关系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社会关系的全息缩影。
二、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特征
社会主义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但社会主义企业又是依存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其所有制基础及反映的生产关系以具有不同的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以公有制为所有制基础的。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是平等的,不存在剥削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从整体上来看,表现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60—
制并存的格局。在公有制企业的制约和影响下,各种非公有制企业也具有某些不同于私有制占统治地位时的特点。
第二,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最终要受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制约。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不能损害社会利益。
第三,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受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但必须服从国家计划指导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统一。
三、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
要把国有企业改造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公有企业,不仅要了解企业的一般属性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特点,而且要对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有所认识,才能不断校正国有企业改革的策略和路径,尽快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一)传统国有企业的性质
1、按照企业的一般属性进行分析,(1)传统的公有产权制度无法和市场经济兼容,它不能构成市场体系发育进而产生“厂商”的制度基础。(2)传统国有企业是在宏微观大一统的传统计划经济中运行的,因而,不是“市场的产物”。(3)传统的国有企业作为政府的经济代理人,不仅不具备完备的企业产权,甚至被剥夺了大部分经营权,所以它不是“产权主体”。(4)由上决定,传统的国有企业也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
一个日本经济学家曾断言“中国没有企业”。那么,传统的国有企业不是企业,又是什么?
2、从它与政府的关系来看,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结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了一种天然的代理制企业。在政府双层经济身份(所有者和管理者)和政资不分的前提下,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不是横向的、以市场交易为中介的资本委托代理关系,而是纵向的、以行政层级为中介的财产委托代理关系。起支配作用的是政府,于是政资不分导致政企不分,使企业在职能、行为、以至于组织结构上都与政府趋同化而具有行政性,这重属性是政府赋予的。政府是多种事务的管理者,它通过行政渠道把自身职能传导给企业时,企业除了履行经济功能外,还要广泛地承担起政治、社会、文化、乃至军事管理的职能。这种企业职能多元化的现象为中国国有企业所特有,故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一种“小社区”、或综合性的“社区单位”。
3、传统国有企业具有经济性。不论它们如何特殊,毕竟它是生产过程的直接当事
人,要以调配人财物,从事购产销等经济活动作为自己的基本业务。这是一般性行政组织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将其称为企业。综上所述,传统的国有企业是一种行政性的经济组织。
(二)传统国有企业的特点
1、传统国有企业的资本不得不分解为生产性资本和非生产性资本。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政企不分,使两部分资本没有严格的分野,相互扭结,一同完成政府赋予的各种职能。其产出构成多样化,既有一般的经济物品,也有各种形式的公共物品。这种状况成了后来承包制改革中企业与政府讨价还价的重要借口,也为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埋下了沉重的包袱。
2、传统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也与众不同。(1)所有权和经营权计划权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不对称分配是传统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首要特点。所有权是被资本所有者授予经理阶层代理行使。但在传统国有企业中,作为“不在所有者”的政府,却直接插手企业经营管理,使经理这种所谓的“内部人”仅仅拥有相当于监工的某些权限,经营管理者却没有起码的经营管理权。(2)职工作为“内部人”,是国有资本从而也是国有企业的主人,理应成为资本增值的原动力主体,但是,职工也没有相应的资本权益和参与经营的权利。(3)于是在缺乏产权激励的情况下,设立“老三会”,企业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经济的而是由行政和思想政治方面的激励约束来维系的。
3、传统国有企业的外部治理结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
第二节 产权与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
一、产权的含义
产权即财产权利或财产权。是由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一系列权利组成的权利束。它是所有权在法律上的体现。
从广义上讲,即为所有权或财产权,是指与财产相关的各方面权利,或者说是指人们对财产在社会经济生活运动中存在的各方面的权利。因而,产权是包括财产多种权能在内的一种权利结构体系。
从狭义上来讲,产权是指终极所有权,即财产的最终归属。
二、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一)关于产权的本质
产权本质是一种法权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关系是生产关系或所有制关系的意志或法律硬化形式;现实的所有制关系是先于所有权而存在的本源和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和法律范畴。“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
(二)所有权的权能(产权的结构)
1、占有权能 指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所有权与占有权是重合的,因为所有权只有从占有开始,才能由客观权利变为主观权利,才能回复到所有者手中。
2、使用权能 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这上行使的权利,使用权的存在首先以占有物为前提。当物与所有者分离以后,所有者的使用权亦与所有权发生分离
3、收益权能 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处分权能 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对财产的消费是事实上的处分,对财产的转让是法律上的处分。一个没有财产处分权的主体是无权与他人缔结转让财产合同的。
(三)产权的统一与分解
第一,数权统一的典型形式。个人拥有生产资料的个体劳动者就是如此。自然经济条件下。
第二,单纯所有权与占有权和支配权的分离。(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封建领主是土地这一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农奴作为“直接生产者不是所有者,而只是占有者”。借贷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
第三,收益权与所有权的一致性,土地所有权与地租,劳动力所有权与工资,借贷资本所有权与利息,职能资本所有权与企业主收入,等等。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切资产和生产要素的收益权都是其所有权的某种实现形式。
第四,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资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这里的所有权诸项权能的分离实际上是“管理劳动作为一种职能”“同自有资本或借入资本的所有权相分离”。如果职能资本家同时又是资本所有者,那他就享有资本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两份—63—
收益;而“商业经理和产业经理的管理工资,在工人的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股份企业中,都是完全同企业主的收入分开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这样,“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经理的薪金只是,或者应该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股份公司使私人资本采取了社会化的形式,是对“资本所有权的潜在的扬弃”。第一次产业革命,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规模扩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单个资本难以突破进入壁垒,规模扩大、风险增大,股份公司便有了用武之地。)
第五,劳动力所有权与内容的相分离。在任何私有产权制度下,劳动力所有者都没有自己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索取权。而在资本主义产权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的特点在于,劳动力形式上的所有权同实质上的所有权相分离。
第六,产权包括滥用的权利。不过,任何产权主体都不可能超越权利界限而滥用它,否则,将可能丧失其原有的权利。“仅仅使用和滥用的权利就一方面表明私有制已经完全不依赖于共同体,另一方面表明了一个幻想,仿佛私有制本身仅仅以个人意志,即以对物的任意支配为基础。实际上滥用这个概念对于所有者具有极为明确的经济界限,如果他不希望他的财产即他的滥用的权利转入他人之手的话。”
(四)关于产权的人格化
资本是一种财产权利,资本家是私有资本产权的人格化或行为主体。
(五)关于产权的公有形式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第一。,产权的国有形式。新社会将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以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管理权。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
第二,产权的集体形式(合作社所有)。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
第三。,产权的个人形式。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和自己的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第四,产权的复合形式。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三、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简要比较
(一)关于产权的起源
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在鲁宾逊一人世界里不可能有产权,产权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权利;土地是稀缺的,各种形式的产权起源均以稀缺为前提条件;无论是原始的公有产权还是原始的私有产权,其形成都离不开排他性;原始商品交换和市场机制的存在与私有产权的形成密切相关,并互相促进。
区别:马克思是从多个角度,并主要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阐明产权起源的,而西方产权学派主要是从“经济人”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中论述产权的起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产权的最初形态是原始公有产权,而西方产权学派认为私有产权或个人产权是在封建公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起源说成是产权的起源。
(二)关于产权的结构
都肯定,广义的所有权或产权是由终极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到构成的权利束,其内在结构可以有多种组合,如共有产权、国有产权、集体产权、合作产权、原始公有产权、个体私有产权、古典企业式单一私有产权、公司式复合私有产权等等。
区别:马克思认为广义的产权结构中的终极所有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收益权是终极所有权的经济实现;而西方产权学派一方面强调终极所有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又声称终极所有权归属不重要,只强调由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所构成的狭义产权关系的重要性。这是矛盾的。
(三)关于产权的市场环境
原始公有产权或原始公有制需要不需要市场环境或商品交换?马克思和西方学者都有不会认为需要。
在新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合作社形式的产权需要不需要市场环境?马克思和西方学者都有没有直接明确地回答(列宁和斯大林均认为需要市场环境)。
全社会生产资料的国有产权或社会所有制需要不需要市场环境?马克思认为不需要。西方产权学派则不想研究这个问题(科斯曾提到:列宁说俄国的经济可以像一个大工厂那样运行。然而许多西方的经济学家坚持说这不可能)。
私有产权需要不需要市场环境?马克思和西方产权学派都有作了肯定的阐述。私人劳动不断地被化为社会劳动,是私人劳动产品在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实现的,离开市场环境,私有资本产权便无法实现。西方产权学派坚信私有产权加上价格体系将会解决由于产权不清所造成的混乱或冲突。两大学派均没有涉及市场环境下能否实行公有产权—65—
的问题。
(四)关于产权的变迁
马克思把产权看成是一个生产力、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有关的历史范畴,认为产权制度和产权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各种私有产权是必然被取代的过渡性范畴和制度。马克思的产权制度变迁理论中,隐含着变迁的制度费用比较,最终表现为是否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与此不同,西方产权学派有时并不否定私有产权是由公有产权转化过来的,但又经常把产权等同于私有产权,并固执地认为交易成本较低的私有产权,只能被精细化和多样化,而不可能被完全取代。诺斯:“产权是个人对他们所拥有的劳动、物品和服务的占有权利。”张五常: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没有其他成功的制度,而经济理论也没有其他可取的办法。私有产权是独步单方,是经济发展最重要因素,是惟一可靠的途径。在他们那里,私有产权变成了永恒的经济范畴。
总的结论:
西方学者的产权理论强调交易费用的比较、市场机制的发挥和私有产权的精细化或明晰化,注重个别案例的研究;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模型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注重阶级关系和制度革命的研究。
诺斯:“这里的一个例外是卡尔、马克思的著作,他企图将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结合起来。马克思最早阐述生产力(常常被马克思用来指技术状态)与生产关系(常意指人类组织和具体的产权方面)的相互关系,是将技术限制与制约同人类组织的局限性结合起来所作的先驱性努力。”这一概括是耐人寻味的。
马克思的框架之所以是目前对长期变革最有力的论述,恰好是因为它将新古典框架所抛弃的全部要素都包括在内:制度、所有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西方学者S、佩乔维奇:“马克思是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资本论》,堪称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产权经济学体系。
四、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安排
(一)国有制下的国有产权安排——公有产权的国家代理
全民所有制是一种生产性资源归属于全体劳动者的公共产权制度。公共产权具有不可分性、使用权的非排他性、外部性及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等到特征。如果资源具有稀缺性,且共同体成员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必然导致对公共财产的过度使用。通过制定大量的法规限制公众的“搭便车”行为,也许会减少资源浪费,但需为此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当既不能通过公众行使退出权来克服对财产的过度使用,制定约束规则的成本又过高时,由国家来代理共同体成员行使公共产权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公共产权的国家代理制,即国有制具有以下特点:
1、公共产权的国家代理是以国家政权为依托的。即国家无须直接获得作为初始委托人的每个劳动者的授权,而可以通过颁布法令等方式获得代理权。因此,它是以行政权为基础的强制性的代理关系。
2、与通常的代理关系不同的是,国家作为代理人,不仅拥有控制权,而且拥有剩余索取权。初始委托人通过由国家控制的再分配渠道获得剩余。
3、政府代理是国有制的逻辑选择。因为国家主权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国家权力执行机构的政府来代理国家行使公共产权就具有必然性
4、政府行使公共产权的目标函数是多元的,利润最大化可能只是一个次要的目标。
5、维护这种代理关系的必要条件是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因为一旦剩余索取权具有了可转让性,国家就将失去公共产权的代理权。
国家取得了代理权后,便依法享有生产性资源的排他性权利,即没有国家的授权,任何利益集团或个人都不能分割剩余索取权或占有、处分公有财产。
当国家取得公共产权的代理权后,实际上它没有能力直接管理如此之多的国有企业。因此建立纵向的授权链是必不可少的,并由此可能形成两种不同的代理关系:
一是行政代理:国家把国有产权的控制权依次授予各级行政机构,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机构。
二是经济代理:国家直接把控制权授予企业的经营者,并力图通过确立排他性的法人财产权,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二)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及其代理成本(Agency Costs)
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马克思最早看到了这一点,他强调的是第一级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大股东的董事“用别人的钱去冒险”的问题。现代学者把股东与董事均作为所有者侧重考察的是作为非所有者的经理阶层背离委托人目标问题。委托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代理人有可能追求的是更高的薪金、奖金、津贴、权势、声誉、稳定等。
(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就将具备将机会主义动机行为化的现实可能。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分为两种:事先的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代理人有意隐瞒不利于已的信息或制造发送虚假信息的行为。事后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代理人利用私人信息优势,为增进个人利益损害委托者权益的行为。由此导致的委托人的剩余损失、以及用作识别、选择、监控代理人而支出的信息成本和约束成本等等就是代理成本.
2、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及其成本
行政代理在行政代理中,为了抑制下级政府利用权力中心的授权采取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建立一种权威性的纵向隶属等级结构是必要的。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固然有助于国家对剩余索取的拥有,避免市场交易成本,但需要支付高昂的组织成本和信息成本。
(1)行政代理的激励成本较高。在市场竞争中,交易者是成本和收益的直接承受者,从而激励成本较低。行政代理的基础是等级制,这就存在一个权力中心如何激励下级代理人努力监控国有资产的问题。
下级代理人的努力水平是监督强度和收入差异的函数。
(2)行政代理的信息成本较高。在市场交易中,价格机制以较低的成本向交易者传递有关信息。在行政代理中,权力中心为有效地监控国有资产,必须从下级代理人处收集足够的信息,并向下级发布各种规则和指令。然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累积性的信息损失,下级代理人也有可能有意封锁信息或传递虚假信息,从而使信息成本迅速上升。
(3)行政代理有可能降低约束效率。等级组织内的交易存在严格的进入壁垒,代理合约具有长期性质,这就可能产生原谅失误、相互包庇、相互吹捧、不愿冒险和创新等倾向及代理关系的政治化。这些对惩罚和监督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软化作用。
(4)行政代理将难以避免影响力成本。处于纵向授权链中的不同级别的代理人为在内部资源的分配中获得较大的份额的支配权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将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游说上级与建立人际关系网这类非生产性活动上,以期按照自己的利益去影响上级的决策,由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影响力成本。导致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浪费及由这种影响力的干扰所引起的委托人决策失误。
(三)国有产权的经济代理
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因其高昂的成本使国有企业的效率普遍低下。为了减少行政干预,让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我国开始转向经济代理。
1、经济代理的流行性思路是:通过多级代理,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有企业,国家作为委托人拥有剩余索取权,并以投入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内部人作为代理人拥有排他性的法人财产权,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在严格的国有制
框架内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
2、经济代理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实现政企分开。为了确立法人财产权,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就必须杜绝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然而,国家所有必然派生出政府代理,集所有权、行政权、调控权于一身的政府必定会向企业社会偏好的约束规则,而还会仅以盈利目标监控国有资产,即政企不分是国有制的内生现象。但是如果通过政府行使退出权、企业改制、产权转让等途径来实现政企分开,则可能使国有制名存实亡;如果仍由政府履行委托人职能,则行政干预就不可避免,从而企业很难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
第二个难题是如何在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的条件下确立法人财产权。为了保持企业的国有性质,剩余索取权就不可转让。法人财产权是法人对企业资产的排他性占有、支配、处分和收益权。当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时,不仅企业自主权只能局限于生产领域、销售和库存方面,无权自主处分企业资产,而且企业产权很难通过国家股的转让和股权的分散而独立化,国家作为最大的股东仍能支配企业的运营。当企业无法摆脱对国家的依赖关系时,就很难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从而难以确立有限责任原则。允许剩余索取权转让固然有助于解决以上难题,但与国有制相悖。
第三个难题是如何降低代理成本。一项代理合约和合理性在于代理收益大于代理成本。在国有制下构建法人资产制度的通常做法就是引入多级代理关系,在国家与企业内部人之间引入国资委、控股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多级中间代理人,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然而,随着代理层次的增加,不仅会出现累积性的信息损失,而且产权保护的动机具有衰减倾向。这们越是下级代理人越是容易利用非对称的信息,采取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由于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委托人只能运用直接监督方式约束代理人的违约行为。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约束成本显然很高。因此多级代理的成本可能会大于其收益。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下面的讲解中逐步讨论。
五、产权明晰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产权的功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把企业改造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的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改变国有企业低效率的状况,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一)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
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它能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交易费用:商议和履行经济合约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当事人双方相互寻找所需信息的费用及商议、谈判、签订合约以及监督、强制合约履行的费用。
(二)产权具有以下功能
明晰产权关系之所以能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是因为:
1、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明确交易界区。交换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换,如果没有对财产权利本身的界定,就会模糊交易界区,从而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易。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可以通过法律等制度界定和保护排他性的产权,使交易者既能在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现货交易,又可以与其他交易者缔结具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关系,形成多样化的财货交换方式和财产转让方式,如借贷、租赁、拍卖、兼并、期货交易等到。由此可见,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2、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规范交易行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产的实际占有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一方面通过法律等形式界定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所有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对财产实际占有主体进行定位和对其拥有的权限进行界定。明确的产权关系既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的交易规则,又能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因此,产权明晰化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3、产权明晰化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产权是由一系列权利义务的规范组成的,一旦确立了排他性产权,产权主体就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不损害他人权益的条件下自由支配、处分产权,并独立承担产权行使的后果。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化与对称性,就可以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具有稳定的预期,他将全面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支配和处分产权,从而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4、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在某一资源的产权没有明确归属的情况下,一个经济当事人若要利用这一资源的好处,或避免他人运用这一资源对自己造成损害,就必须与这一资源的所有可能的使用者谈判。而当这一资源有了确定的归属以后,谈判对象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这样,产权制度就通过降低达成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交易费用,提高合作效率。
5、产权明晰化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可分离性的权利时实行
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收益增量;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能根据市场需求的
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提高资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一、企业的形式:
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三种形式:
(一)业主制。小规模的企业组织、独资企业、出资人既是唯一的所有者,又是经营者,自主经营,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单一产权主体。
优点:规模小,经营灵活,使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缺陷:1、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2、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3、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时间短。因此,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二)合伙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共同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
优点:1、与独资企业相比,合伙企业扩大了资金来源;2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3、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
缺陷:1、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分歧;2、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和道德风险。3、合伙人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三)公司制。随着大规模的协作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主要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与前两种形式比较,在企业制度的构架上有了质的飞跃。公司制企业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是相对于单个业主制古典企业而言的公司制企业。较早提出“现代企业”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钱德勒(A.D.Chandeler)。他认为,“由一组支薪的高中级经理人员
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就可以恰当地被视为现代企业”揭示了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作为企业雇员的经理阶层替代企业主行使了企业的主要管理职能。但这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把公司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有限责任制度。两层意思:一是企业以其法人财产为限对其债务负有限责任;二是企业破产清盘时,出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负有限责任。企业形态由无限责任到有限责任,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风险被限定了分散了,这有可能吸引他人出资,广泛集中社会资本,实现资本报社会化;也只是这时,现代企业的一系列制度才能够产生。可以说,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一系列制度的总根子。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风险锁定、资本社会化)
2、企业法人制度。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是近200年的事情。现代企业是个法人企业,这是构成企业独立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条件。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是法人企业财产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企业法人财产虽来自于出资者的投资,也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出资者的权益体现在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方面。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即企业依法享有对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法人财产权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产权基础。另一方面,企业法人行使法人财产权,也要受出资者所有权的约束和限制,要对出资者履行义务,依法维护出资者权益,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完整性。
3、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间通过交易契约而达成的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和规范出资人、贷款人、经理阶层、工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根据权力机构、监督机构、经营机构相互分离、原则相互制衡、权责分明的原则,依据法律制定公司章程,形成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出资人(股东)是初始的资本所有者和剩余索取者,通过民主投票选举董事会;董事会是企业法人产权所有者和相应的剩余索取者,通过市场交易选择经理阶层;经理阶层是高级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又是部分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的拥有者
4、形成股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降低风险;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一方面有利于所有者职能到位,也有利于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公司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二)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
在公司制中,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在地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其特征如下:
1、股份公司是法人。
2、股份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
3、股份公司的股东不得少于法定数目。各国立法一般不允许一人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法国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的股东最少为7人;德国商法规定至少不得低于5人;这里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股份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公司的资本总额一般无最高额限制,最低额通常由主管机关根据股份公司的行业性质予以确定。其资本均分为等额股份,是为了方便计算每个股东的权利。
5、股份公司遵循资本的三原则:一是资本确定原则或法定资本原则,以保证公司的资本真实可靠,以防公司设立中的欺诈投机行为。二是资本维持原则。公司在存续期间必须经常保足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以防止资本的实质减少,保护债权人的实际利益。三资本不变原则。公司资本一经确定之后,不得随意变动,以维护债权人利益。资本调整应按公司章程进行。资本调整分为增资和减资两种。
6、股份公司的股份可以转让,但不能退股。
7、财务公开原则。
8、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按所持股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9、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以其认购的股份额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三、国有企业经营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
如果市场中的企业是“自然”地“内”生出来的,它的形成逻辑应该是产权—市场—企业。但是传统的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全然不同的,既要把它改造成为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又要保持它的公有性质,是多么的艰难,国企改革注定要走一条曲折的改革道路。
(一)国企改革的历程
从1978年到十四大之前,国企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的改革(1979——1984),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初始阶段人们对传统计划体制内在弊端的认识是浅层次的,即统得太多,管得过死。为了调动企业积
极性,改革从分配环节的“让利”开始,侧重于政府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推行了企业基金制和利润留成制。与此相应的才是“放权”,即为了促使企业增加利润而给予它们以人、财、物等方面的一部分自主经营权。这种以企业为本位的改革,是对传统的以政府为本位的重大突破。使得企业头一次有了自身的利益追求,开始由行政附属物向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转变。放权让利的真正历史价值在于,它一开始就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趋向市场化的路径(path)。然而,放权让利并未触及传统体制的根基,因而无法改变传统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因此,第一阶段只是第二阶段的前奏或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1985——1992)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才有条件发生全面“转轨”,基本确定了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指向。
一是改变了企业作为非产权主体的身份。承包制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两保一挂”,即:保上缴国家税收,保完成技改项目,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表面上看,侧重点仍是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但实际上,却包含了深刻的产权制度变革。因为,承包制以“两权分离”为理论和实践依据的:政府凭借所有权获取上缴利税,企业凭借经营权获取企业留利,而确保上缴税利的前提是政府对经营权的让渡。198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199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企业被法定拥有了生产、销售、劳动人事、财务、工资等相当广泛的经营权利。基本否定了传统国有产权的一元化归属结构,企业成为特殊的产权主体:经营权主体。
二是改变了企业单纯行政附属物的身份。在传统的大科层组织中,企业政府间仅存在纵向的权利(权力)关系,推行承包制后,企业与政府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基本不变,但作为承包合约的缔约方的企业和政府又结成了前所未有的平等的横向经济权利交易关系。这种关系虽然不是通过市场结成的,但它毕竟使企业不再是单纯的行政附属物了。
三是改变了企业计划执行者的身份。承包合约一旦达成,政府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就失去了制度依据和继续存在的必要。于是,国有企业不再完全听命于计划,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政府才能实施以市场为中价的间接计划管理和调控,导致计划经济的全面瓦解。特别是计划价格的解体,使企业从价格的接受者成为价格的制定者,使政府的计划价格向价格双轨制最终向市场定价比重的飞速扩大。一方面,企业不再因为价格而“苦乐不均”,另一方面政府也有了评判企业经绩效的合理依据。
四是改变了企业的行为目标。承包责任制深刻改变了企业多变量目标函数的构成。利润最大化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和共同目标。因为:根据承包制原则,企业利润首先要
上缴政府的税利和企业留利两大块,企业留利又分为奖励基金、福利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三部分。政府要谋求上缴税利最大化、企业要谋求留利最大化、职工个人将谋求奖励和福利基金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成为三者的共同的追求。对企业而言,它们第一次有了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相类似的行为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变化。
经营承包责任制是体制转轨时期典型的国有企业制度形式。但是承包制改革仍然是不彻底的改革,他的主要缺陷是在强调两权分离的同时,未能全面理顺政府和企业的权力/权利关系,在政资不分依然故我的情况下,先从政企不分入手,这还不足以形成所谓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并且引发出一系列新的矛盾。
一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权力/权利关系的矛盾。随着两权分离,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从纵向关系,演变为一横一纵的关系。从权利关系看,政府是企业的“老板”,它以所有者的身份同企业签订,以企业上缴税利为前提让出经营权,这种关系是二者身份对等的横向交易关系;从权力关系看,政府仍然是企业的“上司”,这种关系是纵向权威关系。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是经济管理者,具有政资合一的特征,它与企业的权利/权力关系相互混淆、相互干扰,隐含了双方违约和彼此侵权的极大可能。突出表现为:尽管企业的经营权已由各种法规确定,但政府主管部门干预、截留、限制、回收企业经营权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从权利关系看是违约或不合法,但从权力关系看则是顺理成章的。因此,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身份是缺乏制度保证的。
二是企业经济性质和行政性质的矛盾。政府仅仅只是放弃了对企业的计划控制权,并没有放弃对企业的多方面的行政干预权。在承包制中,以所有者身份与企业建立合约关系的除了财税部门之外,还有众多的其他政府机构。对企业来说,完成这些行政上司交付的任务是无法推卸的。因此,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和行为方式仍和政府保持同构特性;企业的目标仍然具有多元性、不规则、相互矛盾的特征;企业的社区单位的组织特性仍十分显著;企业仍然要奉命“办社会”。因为包袱过重而无法与非国有企业展开平等竞争。(国企与非国企的资本运营效率不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资本结构差异的影响)
三是市场行为和非市场行为的矛盾。承包制提高了利润最大化在企业多元目标体系中的地位。这种变化使企业产生相应的市场行为。在双轨制下,企业会争取更多的计划价格的投入以降低成本,争取更多的市场价格产出以增加收益,这种寻利(Seeking Profits)行为是无可厚非的。但于此同时,追求留利最大化,也完全可能给企业造成强大的非生产性激励,使企业产生广泛的寻租(Seeking Rents)行为。其形式包括:就承包基数进行反复讨价还价,通过压低基数的竞争攀比来增加留利的相对值;通过隐瞒生
产能力,虚报亏损等方式减轻上缴负担或增加补贴;通过游说等方法谋求政府的各种优惠待遇,加强行政性保护等等。在实际生活中,官场寻租比之市场寻利更为便当。因此,谋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不会全力改善经营,提高效率。同时,加剧官场市场化和市场官场化,滋生各种腐败。
四是负盈不负亏的矛盾。承包制要求“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包死基数、确保上缴是前提,负盈主要是指超收多留,这一点不用强调,企业也会尽力做到。“负亏”则是指欠收自补,即在企业欠收而不能确保上缴时,企业要用自有资金补足,这一点恰恰是无法做到的。因为自有资金到底是谁的?权属历来没有划清。如果自有资金是国有的,则欠收自补不过是用国有资产补亏;如果自有资金属企业所有,自有资金因补亏而减少,最有可能减少的并非是职工与经营者的个人收入,倒极易导致企业自我发展能力降低。这就意味着承包责任制在给企业提供了经济激励的同时,没有提供相应的经济约束机制,这就助长了企业将收益内部化,成本外部化的行为。其实,在任何企业制度中,亏损导致的资本风险最终都要由所有者而不是经营者承担,只要把企业定位于经营者,它们的产权约束就硬不起来,就无法独自承担亏损和和破产的风险。再者,企业发生的亏损,在许多场合都是可以从政府对企业过多的职能要求和行政干预方面找到原因,这样又怎么能让它们独自承担盈亏责任?无法自负盈亏的企业,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真正的市场主体。
总之,力图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的市场主体,却并没有定位于建立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这是承包制改革存在诸多局限与矛盾的根本原因。
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总目标。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995年国务院批准4项试点:一是抓好百户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二是做好18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97年增加到111个城市);三是抓好56家企业集团和三户国有控股公司的试点(97年企业集团试点扩大到120家);四是根据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抓大放小”方针,推动小企业改革。
97年十五大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
98年开始,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
成效:企业总资产额增加: 所有者权益增长: 资产负债率下降;
存在问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仍不高。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长期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资产负债率过高。 包袱重。 冗员问题严重
总的来说,相当多的企业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远未形成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机制。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四、在公有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在公有产权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涉及到公有产权与市场机制的兼容问题。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
(一)公有产权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兼容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制度基础。在这种制度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交易得以存在;公有制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交易也是存在的。
第二,公有产权的不同产权形式之间的分离是公有产权与市场经济兼容的产权基础。
(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处理好的几个环节
只有形成“现代” 的产权安排和内部治理结构。在此前提下,企业内部各种主体的权益和分工协作才能得到相对明确的界定,才能具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外在特征,也才能成为高效率的代名词。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确立企业法人地位。一方面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企业法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另一方面要健全有限责任制度,明确界定出资者与企业的关系,国家不再对企业负无限责任。在实行公司改造的过程中,有的可以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有的可以改造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
2、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以法人产权独立运作为核心,奠定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基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明晰化,通过清产核资,明确产权归属,依法界定不同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明确不同财产权利的运作空间和边界;
(2)产权人格化,即企业法人财产权必须有法定代表,国有资产产权职能的行使也必须有人格化代表,以解决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缺位、产权虚置问题;政府的双重职能:所有者的职能与管理者的职能分开,政府作为产权主体的职能即所有者的职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政资分开,使专司所有者职能的政府机构成为资本的人格化的代表,成为确保国有资本增殖的第一责任主体。这就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资委。政资分开是政企分开的前提。
原来实行的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而新体制实行的是国家所有,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这样可以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企业产权清晰,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地方政府目前以省、市两级为宜。
原来实行的是管资产、管人、管事相分割的体制即“五龙治水”,计委管立项、经委管日常营运、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管劳动与工资、财政部管资产登记和处置、组织人事部和大型企业工委管经营者任免,多个部门都是所有者的代表,对企业发号施令,而一旦出了问题又互相推诿。国资委成立后管事管人管资产相结合。
新体制强调法治,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一切依法办事。
(3)产权多元化,即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是必然趋势,国有股在公司中占有多少份额,可按不同产业和股权分散程度区别处理。
(4)产权商品化,即允许产权进入市场。产权交易必须通过立法予以规范。将国有资产推入市场,通过产权市场运作,有利于调节国有资产存量和优化国有资产结构,提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
3、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治理结构原是法律用语,意为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后来经济学家在讨论企业和市场关系时用了这一述语。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在于解决两分离下的代理问题。即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实现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责权利统一),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企业的治理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1)内部治理结构:其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自我约束、相互制衡的结构和机制。保证公司的高效运作。
公司的治理结构一般是这样安排的: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股东选举产生的代表股东权益和执行公司业务的法人代表机构,经理人员是由董事会聘用的公司法人代表拥有管理事务及代理权限。监事会是公司的常设监督机构。
使劳动者成为国有资本的产权主体和资本增值的原动力主体。按照马克思的提示,企业不是西方学者心目中的“个体”,而是由不同要素结成的社会“群体”或“团队”(team)。利润最大化只是作为企业成员之一的资本所有者的目标,而劳动力的所有者并不谋求利润最大化。因此,要使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的目标,就要对企业成员的不同利益追求和行为加以整合。所以,企业不仅仅是对资本所有者单方面激励,而是企业不同成员的激励兼容。因此,必须经企业的产权分配结构加以具体化,以便界定不同企业成员的责权利。
内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委托代理合约的合理设计和逐步完善形成,通过一系列激励合约,使代理人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激励的核心是将经理人员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改善这种内部机制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允许代理人掌握公司股份,参与索取剩余,以便使代理人目标与委托人目标接近。
(2)外部治理结构的创新。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减少代理成本,但不能将其消除。因此,企业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制衡,还要极大的依赖于良好的外部机制——相对完善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对代理人的约束。 经理市场上的竞争的约束。
资本市场上的竞争(股票市场)
所以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完善市场竞争是相当重要的。
4、完善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劳动、工资、会计制度,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竞争性劳动、工资制度和规范的现代会计制度。
实行公司制不是简单地更换名称,也不是单纯为了筹资,目的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第四节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战略选择
20多年的改革,国企改革之所以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想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而不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所以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集中表现为该进入的领域进入不足,不该进入的领域进入过多。1998年,在608个工业小类企业中,国有企业涉足的有604个,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涉足的有533个。此外,国有企业还分布在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的众多行业,使有限的国有资本难以支撑庞大的国有经济盘子。其直接后果是:一方面宜于发挥优势和主导作用的领域进入不足,削弱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整个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必要进入的领域进入过多,比重过大,陷入低效率的境地。
进入过多的原因:计划经济下的“短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长期压抑的需求迅猛释放(超额需求),导致过度进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卖方市场也向买方市场转变,使一些企业难以适应。
根据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克服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该进的进,该退的退,该参股的参股,该控股的控股。
把国有企业改造成市场竞争主体,主要是针对宜完全进入市场的竞争性国有企业而言的。由于国有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的性质及所处的行业不同,我们大体上把分为:
国有企业{ 竞争性
非竞争性企业 { 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
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
在选择具体的企业改革思路时并不主张按照市场化原则把所有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以股份公司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应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改革战略。
一、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公共产品: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分为两类:
(一)提供纯公共产品的企业的改革
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安、公共道路、下水道、城市美化、污染控制等。提供这类公共产品的单位的产权自然属于国家并由国家直接控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尽可能正确地估价社会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确定税收比率,并用税收收入购置公共产品,为公众提供报务。
凡纯公共产品的提供范围是全国性的,应由中央政府投资和控制,如国防;
如提供的范围是区域性的,则由地方政府投资和控制,如城市公共福利设施。
(二)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的改革
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的准公共产品,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文化设施、城市自来水和煤气、邮政电信、新闻广播业、铁路、国家政策性银行等。
1、这类国有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经营活动中,盈利目标服从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
(2)垄断程度高。为了确保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及提高生产效率,在同一待业中一般只允许一家或几家企业提供准公共产品,即存在严格的进入壁垒。
(3)在银行、证券及大部分运输业那种由多数企业构成的待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即消费者未必拥有充分信息以决定在多种多样的服务和价格中选择哪种为好。显然,这类企业如果按市场化标准进行改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未必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国家不仅对这类企业有全部或绝大部分所有权,而且应由国家来直接经营。
2、国有国营企业模式的特点:
(1)由政府筹资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资金来源:一是财政拨款;二是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三是国际金融机构或外国政府的低息贷款。在确定贷款利率时应考虑到企业的收益状况。
(2)政府直接任命或罢免这类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政府应向企业负责人提出任期目标,派住国家稽查员和主管部门代表,有权解聘无能或失职的负责人。企业则在政府下达的指标体系的约束下进行最优的经营方式的选择。
(3)对进入和退出的控制。为了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允许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进入,而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同时对已进入的企业的退出权力加以严格限制,即不准任意停产或破产,以保障准公共产品的正常供应。
(4)对收入分配的控制。企业的收入照章纳税后,留利比例及使用方向一般由政府通过企业的董事会加以控制,主要部分用于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小部分用于企业职工的福利和奖金。政府对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提出调整框架,控制工资的增长幅度。
(5)控制价格的确定财政补贴数额。由于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企业不应有定价权,以防止过高的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府根据企业的边际成本状况、正常的盈利水平及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确定公共产品的价格。如果企业因服从社会目标而引起政策性亏损,应由财政给予补贴。
二、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一)自然垄断的含义:
在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的产业中,原来最先进入该产业部门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具有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逐步下降的特征,企业进而具有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在垄断企业存在的情况下,任何新的企图进入该产业的企业的成本最初都是较高的,事实上无法与已存在的垄断企业展开竞争。这种由生产技术所决定的产业部门的垄断叫做“自然垄断”。我国的基础产业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包括:
基础工业:能源工业
基本原材料: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等
基础设施:飞机场、交通运输、港口、通讯、水利设施等
(二)垄断性国有企业的特征:
1、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
2、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由一个或几个企业大规模生产比由许多个规模较小的企业同时进行生产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3、就其资本规模和技术工程而言,需要巨额投资,具有“不可分性”;就施工过程而言,周期长;就其存量资本的流动性而言,具有较强的凝固性。
4、外部效应一般比较明显。
5、需要适度超前发展。
(三)政府在这类企业中的作用
1、明确所有权主体和所有权的约束方式。国家通常拥有垄断性国有企业资本额的50%以上,对特定的产业部门,国家拥有更多的份额甚至100%的资本额。对于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可由财政部或国资委直接持股,对企业实行所有权约束。国家通过派代表参加企业董事会及任命董事长或确定董事长的人选提名,保证国家对企业的领导权。国家还通过向企业派驻稽查员、主管部门代表及审计检查,监督国有资产的营运。
2、由于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国家作为所有者应既为企业设置一套企业经营绩效的
评估体系,又为企业设立明确的社会目标。
3、国家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目的是为了使基础产业的供给水平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其投资渠道有:财政拨款、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企业自有资金、发行债券或股票、金融投资、国家提供的补贴性投资、外资等。
4、国家对价格形成的监督。
5、国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的财务活动的监督。国家保留对企业财务的审批权,如对账目及年度预算的审批权,对企业参股和变卖资产的决策权,对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批准权等。
国有国控与国有国营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不再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在相当多的企业中政府也不再是唯一的所有者,即存在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但国有资本在企业中有明显的控制力。政府作为行使国有产权的代理人,兼顾社会目标和盈利目标,对企业实施所有权约束。
三、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
(一)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加工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
产品的同质性: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
产品的异质性: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二)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
竞争性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改造成股份公司,使之成为完全没有政府的行政干预、产权明晰、产权主体多元化、管理科学、国家只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1、要明确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注册资本及相应的权益,界定企业产权的归属主体;
2、产权主体行为满足经济人假设,即产权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
3、明确界定产权主体的权益及承担的责任;
4、企业产权具有排他性,即企业拥有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转让的产权;
5、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应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产权主体既能在利益动机刺激下自主地支配和转让企业产权,以使产权归属主体能对产权经营
主体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从而形成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者相互制衡的机制;
6、法律制度能对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
四、国有小企业宜完全放开
这类企业是指企业规模小、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产业的重要性程度低、传统上国家对其控制的力度低,国家对其承担的风险大于其上缴的收益等到特征。
(一)可通过拍卖或股权转让改造成民营企业或被其他非国有企业兼并。
为了在改制中保护国有资产的权益,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购买或兼并企业的对象一般不作资格限制,私人、外商、法人机构等均可成为购买者或兼并者,以形成合理的竞争格局。
2、在拍卖和产权转让之前,应对国有资产价值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估,确定拍卖底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国有企业的拍卖应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拍卖收入归国家所有。
4、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加强国家对产权交易活动的管理。
5、产权主体变更后,产权受法律保护。
(二)可租赁给私人或法人机构。
注意必须合理确定国有资产的租金价格。这一价格既对承租人有吸引力,又要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承租人的选择应引入市场机制。承租人只要严格履行承租合同,就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三)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一人一票制与一股一票制相结合。
(四)通过引进外资,对企业进行改造。向外商出让部分企业产权,引入先进的经营方式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对少数长期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无法挽救的国有企业,应依《破产法》依法破产。需处理好企业债务的清算和职工的安置等问题。
参考书目:
1、《高级政治经济学》 蒋学模主编
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等著
3、《西方产权理论评析》 程恩富著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文选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企业的一般属性?
2、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产权明晰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4、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5、如何在公有产权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简述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对分配理论的学习,引起学生对我国传统分配制度的反思,正确认识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以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明确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正确认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意义。
教学重点: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基本观点。2、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3、按要素分配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按要素分配
导 言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多种分配方式是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要求。本章将主要分析按劳分配的经典模式、我国传统按劳分配的历史定位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分析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
一、经典涵义的按劳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含义: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凡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按照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没有权利向社会领取报酬。
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各尽所能,二是按劳分配。
(二)按劳分配的要点
经典涵义的按劳分配,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根据马克思的本意,这种理论形态的按劳分配大致包含以下几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要点:
1、它是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在未来社会,全社会成员平等地无差别地
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成果,这些劳动成果在作了六项必要扣除之后,余留部分用作消费资料分配,以满足其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
2、它是作为个人收入唯一分配形式的按劳分配。单一公有制排除了任何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排他性占有,同时就排除了任何其他的要素分配形式,尤其是排除了包含剥削关系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成为个人收入分配的唯一形式。
3、它是单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由于作为一个计划生产单位的社会也是一个计划分配单位,个人消费品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由社会中心通过统一计划实施单一层次的计划分配。
4、它是不必借助于商品货币的中介作用实现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劳”已经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处在不同社会生产领域中的个人劳动也就不必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取得社会劳动的性质,而是直接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
5、它是以直接的劳动时间作为统一计量尺度的按劳分配。由于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社会承认个人劳动能力的差别,以劳动券而不是以货币充当个人支出劳动量的证书。以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尺度,必须要求高水平的均质的生产力。
二、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
(一)按劳分配的实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虽然也有利于社会公平和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却不是出于社会公平或伦理上的考虑,也不是人们的思想觉悟不高,而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决定的: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劳动成为人们社会产品的唯一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脑力与体力劳动、简单与复杂劳动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劳动能力还是一种个人“天赋”的权利,具有私人性质。因此,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做了各项社会扣除之后,还必须以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应当随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它用劳动代替了资本,使劳动成为占有社会产品和获得收入的唯一依据,体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中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平等关系,从而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它用劳动的尺度代替了需要的尺度,承认个人能力和与此相关的利益差别是个人天然的权利,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所具有的“经济人”的身份,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按劳分配中所体现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与商品等价交换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以及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差别,按劳分配的存在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商品交换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
4、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要求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企业之间具有明确的利益边界和产权边界,要求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为公有企业的产权明晰化和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三、我国按劳分配实践的历史定位和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一)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没有对按劳分配的生产力条件展开下面论述。但是鉴于他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所以有理由认为,这种按劳分配的生产力条件就是低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但高于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这种生产力相对脱胎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现实而言,这种生产力又可说是高度发达和高度均质化的。没有高度均质化的生产力,经典的按劳分配模式就失去了逻辑前提。
(二)我国传统按劳分配的性质
经典含义的按劳分配,实际上是一种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以全社会作为单一分配单位,在单一计划经济条件下,以劳动时间为单一的劳动计量手段,承认劳动能力差别的个人消费品的单一分配方式。
然而,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忽视了对按劳分配的生产力条件的分析,尤其是缺乏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生产力条件与现实生产力条件的比较。相比之下,我国现实的生产力远未达到高度发达的均质化的生产力,仍然是以低水平、多层次为特征。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传统的按劳分配与经典的按劳分配相去慎远。如果把经典的按劳分配模式一般化为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就不能避免历史的错位。在长期内成为大锅饭的代名词。成为平均主义的代名词,是超越阶段的形式上的按劳分配。只具有按劳分配之名,而无按劳分配之实,其实质是平均主义。
当然这并不是按劳分配本身的错误,而是对按劳分配的理解和运作上的偏差。
(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带有一些新特点:
1、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在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的主体,也是分配的主体。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个别劳动不可能直接作为社会劳动,而是先作为企业集体劳动的一部分,隐藏在企业的产品中,只有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企业的集体劳动得到社会承认以后,劳动者的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企业根据被承认的集体劳动,按一定比例划分为生产基金和消费基金,再按每个劳动者在集体劳动中所占的份额在本企业范围内进行按劳分配。因此,只有在企业范围内劳动才能按同一标准取得劳动报酬;而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之间,同量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常常是不相等的。
2、按劳分配不可能直接以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尺度,而必须借助价值形式。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直接以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劳动者个人劳动贡献的尺度和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按劳分配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是直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按劳分配要以企业外部的商品等价交换作为补充;企业可供按劳分配的价值总量是企业外部经过商品等价交换实现的价值量;社会范围的按劳分配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和企业之间的商品等价交换两个层次来实现的。因此,“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原则,就不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而是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3、按劳分配的实现要采取商品、货币的形式。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采取劳动券的方式进行的,劳动者凭这张证书就可以从社会领到同他个人劳动支出相等的消费品。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都采取商品的形式,劳动者所得到的劳动报酬也首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工资。然后到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商品价格的高低、流通中货币量的变动等等,都会影响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使劳动者所获得的个人消费品同他实际支出的劳动量产生一定的差距。
四、按劳分配在公有制企业中的实现
(一)按劳分配在公有制企业中的实现
1、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国家的两种身份:政权机关和生产资料所有者。
作为政权机关,国家以政治上层建筑和公共行政权力的身份,以税收这种无偿强制的形式参与企业收入分配过程。
作为所有者按照社会利益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对社会的再生产过程进行统一调节。国家作为所有者从企业获得收入实质上就是所有权收益,它在现实中体现为上缴利润、承包和租赁收入、国有股权的股息等。
企业总收益中扣除了国家的财产收益后形成的企业收益就构成了企业自有收入。
2、企业内部的分配关系
在公有企业中,企业的总收入在扣除国家作为所有者应得的财产收益,剩余的部分作为企业的自有收入就构成企业按劳分配的基础。在对企业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之前,企业收入首先要分解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
3、按劳分配与工资制度改革
企业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有工资、奖金、和津贴。
社会主义工资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按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主要以工资等级和实际劳动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劳动差别。而工资等级是根据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繁重程度等标准来确定的。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工资形式。但不能把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计件工资:按劳动者实际所完成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或作业量,依照事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支付工资。把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但是计件工资的实行要具备一定条件:如劳动工序具有相对独立性,产品的数量能够准确计算,产品的质量能够科学检验,工艺过程和技术安全有严格准则,有平均先进的劳动定额等等。
奖金:是对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的报酬。计时工资不能全面反映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实际劳动量;计件工资不能全面反映劳动者在安全生产、节约物化劳动和进行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情况。奖金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奖金分为两类:一是对劳动者提供超额劳动直接增加了社会财富的奖励;二是因提供超额劳动为增加社会财富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给予的奖励。
津贴:给予从事繁重、艰苦、复杂或有损身体健康的劳动人员的补充报酬。通常有岗位津贴、职务津贴、工种津贴等
(二)按劳分配与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
1、按劳分配为什么要涉及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
按劳分配虽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中的一个原则,但它的意
义和影响的范围已远远超出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领域。从按劳分配的本质看,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的经济关系,体现了公有制经济中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性和利益上的差别性。从按劳分配的过程来看,它涉及到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多层次的分配关系。因为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体
在传统计划经济在分配领域的根本缺陷是平均主义,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利益差别,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活力,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传统的工资水平与生产发展脱节、与经济效益脱节、与职工本人的劳动贡献脱节,工资体制管得过死,地方和企业缺乏自主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所以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必须对企业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2、改革企业分配制度的核心是产权
改革企业的分配制度实际上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从经济责任制到利改税到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措施都是围绕着明确界定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为核心的,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结构工资制、效益工资制、浮动工资制等分配形式得到广泛推广,企业内部的按劳分配原则得到逐步贯彻。但是这些方面的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按劳分配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实现按劳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劳动成果和报酬的计量,而劳动成果和报酬的计量在现实中又是与产权联系在一起的。目前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受到的约束:
(1)从企业内部来看,从企业内部看,只有在合理的产权结构下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之后,有效的监督和计量才能得到保证。目前,合理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还没有完全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收入分配中重消费、轻积累的短期化倾向在一些企业还比较明显,企业内部分配中差距过大和平均主义同时存在。所以要加快企业改革。
(2)从企业外部来看,国家对企业劳动集体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的有效计量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计量问题,而是涉及到国家与企业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关系特别是产权关系。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分开。一方面,政企不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与自己的劳动质量建立对称的关系;另一方面,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监督缺乏有效手段,导致“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得不到实现。在这两种情况下,国家都无法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它们应得的报酬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所以要通过深化公有制企业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实现按劳分配。
五、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不仅要通过产品市场来实现,而且要以劳动力市场作为实现的中介。因为实现按劳分配必须把不同质的劳动化为量的差别之后,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所以
(一)劳动力要采取市场化的配置方式:
1、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看,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要求劳动者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经常性的流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2、从制度上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企业和劳动者都是相对独立的产权主体(一个是生产资料的产权,一个是劳动力的产权),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因而,都需要按照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进行双向选择,自由结合,对劳动力质量进行社会评价,这当然也是一种等价交换关系,这是公有制下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经济基础。自由择业不仅是市场经济中劳动者应有的权利,更是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本质表现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二)公有制企业中劳动力是商品吗?
从流通过程的表面现象看,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仿佛具有商品的属性,但从公有制的本质看,劳动力具有非商品性。
1、从公有制关系的本质来看,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并不是一个流通概念,它首先反映的是所有者与非所有者的一种占有关系。在公有制企业中,随着所有者与非所有者对立关系的消失,严格意义上的雇佣关系也就消失了,劳动力商品不可能成为公有制关系的本质。
2、在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是以劳动为基础占有社会产品的,他们共同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不存在工资与利润的对立。企业劳动者的工资主要取决于企业效益状况,而不完全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劳动力的价格不完全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状况。
3、虽然公有制企业劳动力也采取了双向选择的市场形式,但在真正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一旦进入企业就享有了作为公有生产资料所有者中的一员应有的权力(按劳分配、民主管理、利润分享等),而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雇佣劳动者。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其它分配方式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唯一形式,它的前提条件是单一公有制和单一计划经济。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分配方式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它分配方式:
(一)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营经济中,企业主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一部分剩余劳动,企业主的收入基本上是按他们所投入的资本额进行分配的。当然企业主的收入中也包括一部分作为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但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私营企业中雇佣工人的工资则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决定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二)以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一种经营收入,这种收入的高低直接由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决定,工资和利润的区分在这里不存在了。个体劳动者的收入虽然是劳动所得,但由于离开了公有制和联合劳动,离开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对公有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因而不属于按劳分配。另外,个体劳动者作为小私有者,他们又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收入的多少还与它们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的多少和好坏有关。所以他们的收入中,除劳动收入以外,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带来的非劳动收入,但这种非劳动收入,不具有剥削的性质。
(三)按需分配。这是社会为了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而进行的再分配,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对社会公共物品的投资和各种补贴性分配。体现在再分配过程之中。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生产要素的含义
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也就是生产力的要素。生产要素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有其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原始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和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和技术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按经济学说史上的传统说法,劳动、资本、土地(一切自然力)构成生产要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外,管理(企业家才能)、信息、品牌、专利、广告、信誉等也成为生产要素。可以分解为:
1、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力,或者是西方学者所说的资本、劳动和土地。这些是实体性的生产要素。
2、是科学技术。它包括“人化”于劳动者身上的科学技术、“物化”生产资料之中的科学技术,以知识、信息形式独立存在的科学技术等等。通常科学技术附着于实体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但鉴于它的作用日趋重要,因而又是先导性的生产要素。
3、是管理能力或所谓企业家才能。它是其它所有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在它的作用下,前两类生产要素才能有效结合起来,进行现实的生产。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
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各种生产要素分别属于不同的产权主体,他们当然也就会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以便获取相应的产品份额,在市场体系的作用下,这些份额的大小最终是通过要素价格的决定实现的。如资本的价格是利息、劳动力的价格是工资、土地的价格是地租。经过这些基本要素价格的分解或组合,还会形成更为具体的价格形式,如股息、管理者工资、技术信息价格、房地产价格等等,便是多种分配形式。所以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的只能是生产要素的产权。
每种要素的产权都是一个产权束。它首先是所有权,然后在生产过程展开为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到分配环节则表现为收益权或索取权。这些收益权或索取权有的导源于所有权;有的派生于占有权、使用权等其它权利,例如资本转贷、人才和技术转让、房地产转租的主体是非所有者,但同样可以要求获取收入。随着产权的不断分解和细化,产权束中包含的索取权形式不断增多,多种形式的按要素分配也就具备了现实依据。索取权虽然体现的是分配关系,但它对所有权体现的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如果失去了索取权,就等于失去了所有权。因此按要素分配的根本依据是所有权,直接依据是索取权,实质上是按产权分配。
目前关于按要素分配的依据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要素创造了价值:这同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犯的是同一个错误。在马克思看来,(1)无论资本被混同于生产资料或被看作价值额,都无法成为利息这种价值增量的源泉。(2)把作为使用价值的土地与作为价值的地租并列,是风马牛不相及。(3)把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表现为劳动报酬的工资看成是“劳动的价格”,更是不合理的。“每年可供支配的财富的各种所谓源泉,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就像公证人的手续费,甜菜和音乐的关系一样”。目前的“知识价值论”认为价值将主
要由知识创造。正确的说法是“有知识的劳动者的劳动创造价值”。对此可以用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或“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起到自乘的作用”来解释。
二是认为要素共创财富。即使用价值或财富是价值的载体,财富由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各种要素就理所应当获取相应的收入。马克思从来不否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财富或使用价值的创造,但是各种生产要素对形成使用价值的贡献不能等同于要素所有者的贡献。并且在要素和产品普遍价值化、资本化的条件下,再强调按照要素对财富生产的贡献进行分配,势必与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南辕北辙。再说,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关系错综复杂,它们各自对财富的贡献到底有多大,离开了价值,是根本没有办法准确计量的。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
依据产权进行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是V+M中的M部分。因为按劳分配的对象是V部分,因而,按要素分配的部分只能是M部分。按要素分配个人收入意味着个人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配。
然而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并不完全赞同于剥削。古往今来,始终都有相当比重的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如文官、军警等等)是依靠依靠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维生的,但他们不一定都是剥削者。在社会主义社会,类似现象更为普遍,如国家和公有企业占有剩余价值,是公有资本产权的实现;职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享,是占有自己付出的超额劳动;部分个人收取利息、股息是依法获取合理报酬,等等。因而笼统地把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与剥削划等号,并不是科学的态度。
有的把国民收入(V+M)或财富(GDP/GNP)看作按要素分配的对象,其要害是把按劳分配归入按要素分配,这就否定了劳动者整体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利用生产资料所有权参与M分配的可能性,也抹杀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与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本质区别。
(四)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按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或必然性就在于它是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的,也是现阶段生产关系的状况决定的。
1、按生产要素分有配有利于要素市场的培育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按要素分配,市场对资源配置不可能起基础作用,因而也就没有市场经济本身。按要素分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资源—95—
浪费现象,提高全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促进经济的集约增长;能抑制资源过度消耗,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2、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激励要素投入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
保证要素的有效供给:按要素分配意味着要素拥有者有相应的索取权,增加了要素供给的经济激励。
保证要素的有效利用;一方面要素价格是要素需求者(生产者)的成本项目,生产者要增加利润,就得减少成本,这就迫使他们有效地利用稀缺要素。另一方面,要素价格也是要素供给者的收入形式,如果不实行按要素分配,就没有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要素价格本身就无法形成,从而是也就达不到增加利润减少成本的目的。
3、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自主意识的形成和民主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促进国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有力杠杆。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按要素分配能够协调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能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5、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够促进消费基金向投资基金、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与资金不足、生产中缺乏新技术与科技成果闲置的矛盾。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一)二者的区别:
1、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内部,按要素分配则涵盖了了各种所有制;
2、按劳分配的对象是V,按要素分配的对象是M;
3、按劳分配是主体,按要素分配是从属;
4、从劳动者的报酬来看,按劳分配的依据是使用价值(劳动),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5、按劳分配是为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按要素分配是为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二)二者的联系:
一是并存发展的结合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
二是一主多从的结合关系。虽然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但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只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要素分配居于从属地位。
三是交互作用的结合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不可能是纯粹的,或多或少要受到按要素分配的影响。而按要素分配也要受到按劳分配的影响。
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不能盲目地追求单一的按劳分配而不允许其它分配方式的存在,否则就是否定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分配方式,它代表着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发展趋势,其它分配方式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的补充形式,不能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否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原则
在整个社会经济机制中,分配机制不仅是要素产权的实现机制,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具有促进再生产的功能。而这种动力机制作用的好坏、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关键在于它如何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效率的含义:
效率主要是一个生产力的范畴。是指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有效配置。即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在每一个生产过程的终结,效率高低都可以通过客观指标加以评判,所以人们就什么是效率的问题比较容易达成一致。一般而言,效率可以用合目的性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即产出/投入加以衡量,如果生产出的产品在质上和比例上都是合乎社会需要的,并且这种产出相对于特定要素投入的比率提高了,就可以说效率提高了。
(二)公平的含义:
公平是一个歧义多得多的概念。公平不是真正经济学的概念,而是政治学、伦理学的范畴。
严格地说,公平也是可以计算的,可通过收入/投入比来计算(经济意义上的公平)。比如,一个劳动者的收入/投入比是1/2,另一个劳动者的收入投入比是非/4。尽管二者收入的绝对量不同,但相对量一样,这种收入就可以认为是公平的。反之,如果劳动者的收入投入比是1/2和1/4,同工不同酬,这种收入就是不公平的。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把公平引入经济学,它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经济学的概念。(1)公平必然包含人的价值判断。在同工不同酬普遍存在的条件下,不同的劳动者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2)公平还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格的公平,比如,一个农村的五保户,按收入/投入比来衡量的话,它就不应得到收入,那么,他的人权就会受到侵犯,必须通过再分配来保障他的生存权。
公平与否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制度下有不同的标准和含义。对于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企业来说,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公平的,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来说,这就是不合理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平等是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这种平等的实质是承认不同劳动者所具有的不同的天赋和不同的工作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产品占有上的差别,即以等量劳动相交换为基本的判断依据。因此,公平与不公平是相对的,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
公平有三层含义:第一,公平的深层次含义是与消灭剥削制度相联系的,这是公有制社会中公平观念的共同点。第二,是机会的均等,即社会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的获得收入的条件是平等或公平的。当然是通过竞争的机会的均等,否则带有平均主义的特征。第三是结果的公平,是从分配的结果来看,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是否悬殊过大。(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西方学者往往把二者对立起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带来不平等”,因此,“最大的社会经济权衡”就是“在平等与效率之间做出权衡”,“或者是以损失一定的效率为代价而获取更多的平等,或者是以放弃一定的平等而谋得更高的效率”。二者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吗?
1、二者的同一关系:(1)有效率的生产提供更多可供分配的产品,从而使公平的分配具备日益雄厚的基础。(2)公平的分配刺激不同经济主体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是生产效率提高的前提。(3)归根到底,生产决定分配,因此,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正确衡量,不是要此消彼长,而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既无效率,也无公平。
2、二者的矛盾:公平与效率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讲效率会导致收入差距,即不公平。讲公平又会影响效率。
二、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一)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含义:
在经济生活中,要把效率增加,提高生产力水平放在优先地位,同时要注意收入分配的协调,不要造成贫富悬殊,不要使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财产分配差距过大,不要使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第一次分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进行,着重的是效率,效率优先在这里体现出来。
第二次分配是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的,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意公平。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意义
1、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把效率摆在第一位,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量增加社会财富,为全体成员都达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同时,社会主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平等的竞争机会和条件,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2、是按劳分配的要求。按劳分配本身就包含了效率优先的原则,又包含了公平原则。
3、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在资源配置上是最讲究效率的。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看,必然把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第一位。市场之所以能够提高效率,就在于它通过市场规律,使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不同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分化。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宏观上对经济的干预和对个人收入的调节,解决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个人收入分配不仅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三、国家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一)国家对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实现社会财富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必须通过国家制定和实施法律,建立健全制度,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规范和调节才能实现。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形式的多样性,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产生差距,这在一定范围内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人收入过高,不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和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安定,国家要对过高的收入要进行调节。
3、企业作为分配主体,造成不同企业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差别。国家要对这种不平等进行调节。
4、为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
(二)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基本原则:
1、个人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与社会经济增长的水平基本适应。
2、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
3、调节收入过分悬殊原则
4、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原则
5、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统一原则
(三)个人收入分配调节政策
(1)共同富裕政策。这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总的政策目标。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政策。这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总目标实现机制上的政策。是社会主义分配机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3)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是收入水平的控制政策,是坚持市场分配为主,运用政策杠杆的具体体现。
(四)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手段
1、调控收入手段, 这是国家为有计划地控制全社会个人收入总规模、增长速度以及个人收入差别幅度的重要手段。如制定和实施工资增长的指导方针,使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不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企业内部工资总额的增长同经济效益挂钩,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等。
2、税收手段。通过有关税种的设置、税率的制定等实现对个人收入过分悬殊的调节。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申报制;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3、法律手段。 4、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书目
1、《政治经济学》 许经勇主编
2、《高级政治经济学》 蒋学模主编
3、《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 胡淑珍主编
思考题
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要点
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3、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4、如何理解按要素分配?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行兼顾公平”的原则
第六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民收入的几个基本概念、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懂得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宏观经济平衡的因素,从而能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经济现象。
教学重点:1、SNA体系中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2、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3、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基本条件。4、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两种表现
教学难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基本条件。
导 言
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市场微观主体的基础上,本章将分析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运行,目的在于揭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运动,探讨如何保持二者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平衡,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创造和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形成了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现实运动。国民收入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国民收入的创造过程就是社会总供给的形成过程,它内在地规定了国民生产总量供给的最大限量。衡量国民生产总量成果的概念视其定义范围大小有多个:
一、国民收入的含义和国民收入的创造
(一)含义: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的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新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价值。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从使用价值看,国民收入表现为一个国家所有的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净产品,即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服务以后剩余下来的产品。
从价值形态看,国民收入表现为一个国家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二)国民收入的创造:
国民收入是由物质生产部门和服务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
1、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点是一致的,不再进行分析。
那么精神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2、精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马恩关于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精神产品的论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在分析精神劳动的产生时,指出“分工是先前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仅有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消耗,而且有脑力劳动者的劳动。《资本论》一卷:“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必然扩大了。为了进行生产,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资本论》三卷:“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可见,马、恩的论述不仅提到了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而且也论述到了精神产品,因而国民财富、社会产品必然包括精神产品。
3、关于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的论述:
《剩余价值理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的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劳动提供的”。“在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在这一方面运输服务是最明显的,所以马克思直接把运输业列入物质生产部门。说明服务作为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综上所述,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证明,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一般的服务生产部门和精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因而也是创造
国民收入的。我国计划经济年代,列入物质生产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货运业、生产邮电业等)、商业(商品分类、修理、包装、保管、物质供应采购、公共饮食业等)等部门,其它部门都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因而是不创造国民收入的。通过分析,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部门还应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流通部门;除流通部门以外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服务部门;生产精神产品的教育、文化、科研等服务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等等
(三)国民收入的结构:
1、从使用价值结构来看:
对应于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部门结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服务部门和精神生产部门。从这些生产部门提供的使用价值看,可分为物质产品、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三大类。
对其进行进一步划分,可得到更具体的国民收入使用价值:
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根据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划分为三次产业的产品: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品(一般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
国民收入从使用角度看,可对v与m进一步划分,v可划分为v1直接用于目前消费和v2用于将来消费即储蓄;m可分为m1用于社会性消费和m2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和增加社会的储备。这样,v1和m1合称为消费,v2和m2合称为积累,从而构成国民收入的另一种价值结构,即消费和积累的价值结构。
2、从价值结构来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v,另一部分是劳动者为生产单位和社会创造的价值m。
合理安排国民收入的使用价值结构和价值结构,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
国际上曾有过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原苏联和后来东欧以及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即MPS体系或东方体系,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国民帐户体系即SNA体系或“西方体系”。
(一)MPS(Material Production System)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MPS核算体系是以社会总产值和净产值(国民收入)为基本核算指标,以平衡表为基本形式的核算体系。197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正式确认MPS核算体系。
这个体系把国民经济体系分为两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该体系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基本指标: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值。是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的以货币衡量的产品价值的总和。从价值构成看,是生产总产品所投入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物质消耗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价值两部分构成,即c+v+m。其中物质消耗c可分为c1(折旧)和c2(中间投入即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中间产品和支付给其他部门的服务费用价值)。这样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为c1+c2+v+m
社会总产值=中间消耗 + 折旧 + 工资 + 利息租金 + 利润
2、国民收入。是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产品总值中扣除耗费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后余下的部分,这是当年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即v+m,也称社会净产值。公式:
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 – 中间消耗 – 折旧
=工资 + 利息租金 + 利润
(二)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国民账户体系
SNA核算体系是以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和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为基本指标,以平衡表、矩阵等为形式的核算体系。3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国民收入核算作了全面分析后认为国民收入指标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难于对国民经济进行总量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新的核算指标,并解决了国民经济核算中许多基本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等问题。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对国民收入账户的完善推广也作出了贡献。1953年联合国发表了以斯通为首的专家小组编写的《国民账户体系和辅助表 》,1968年又公布了经过重大修订和发展的《国民账户体系》(新SNA),并在世界各国推广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GNP: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有常住单位在国内和国外生产并提供的最终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价值总和,或所有生产部门生产并提供的增加值的总和。
GNP = c1 + v + m
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 国民生产净值
GNP特点:(1)GN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即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2)GN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 GNP,否 —105—
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NP 是一定时期生产而不是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如某企业年生产100万美元产品,只卖掉80万美元,所剩20万美元产品可看作是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相反,如果生产100万美元产品,却卖掉了120万美元,则计入的仍是100万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20万美元。(4)GN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某人花了20万美元买了一幢旧房,这20万美元不能计入GNP,因为它在生产年份已经计算过了。但买卖这幢旧房的经纪人费用可计入GNP,因为这是经纪人买卖旧房过程中的劳务报酬。(5)GNP一般是市场活动价值。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NP中。
2、GDP:扣除国外要素净收入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国民生产总值减国外要素净收入(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服务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服务收入,即出口-进口即净出口)
GDP = GNP - (X-M)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3、国民生产净值NNP(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 GNP - c1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 - 折旧
4、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狭义的国民收入
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
NI = NNP - 间接税 - 企业转移支付 + 政府补助金
5、个人收入PI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PI-个人所得税
广义的国民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即V+M
国民收入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包括以上六个指标,从狭义上说,指NI。MPS体系中的国民收入与SNA体系中的NNP。
(三)MPS与SNA的区别
1、范围不同;MPS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SNA不仅核算物质生产领域,而且也核算一切非物质生产领域,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全貌。
2、MPS中的社会总产值有大量重复计算。据世界银行估计,1978年和197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48%,也就是说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为
52%。1987年,国家统计开始由MPS向SNA体系过渡。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有待改进:一是GDP指标将好的和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计算进产出总量,如烟草、色情、赌博、军火等都是危害社会、危害人们健康的坏的产出;二是GDP不反映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滥用所造成的负产出,即治理成本,没有从中扣除;三是GDP不反映家政(家务)劳动的产出,也不计量闲暇时间的“产出”量;四是不反映、计算产出量的分配是否公平。1972年美国经济学家James Tobin和 William Nordhaus共同提出净福利指标,主张把污染、交通堵塞等经济行为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同时加上休闲、家政、社会义务工等产出量。根据他们的计算,美国从1940年到1968年的人均净经济福利所得只等于同期GDP的一半。1973年,日本提出了净国民福利指标,对水、空气和垃圾设定污染的可允许标准,对超标者计算改善经费,从GDP中扣除,使计算期GDP增长率由8?5%降为5?8%。1989年,以美国经济学家卢佩托(Rober Repeto)为首提出了净国内生产毛额,他们以印尼为例,计算了该国因石油耗损、木材量减少、土壤流失造成的自然资源耗损成本,从GDP中扣除,从而使印尼1971年至1984年GDP增长率由每年7?1%下降为4%。美国经济学家戴利(Herman Daly)和科布(John B 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来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状况,其中包含了了过去未计算过的东西,如财富分配状况。若分配在不平均标准之外必须被扣分;计算社会成本,例如失业率、犯罪率,区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与效益,如医疗支出、超时工作是社会成本,不能算对社会有贡献。
四、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社会总供给: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以及从国外进口的可用于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
社会总供给的形成过程就是国民收入的创造过程,从国民收入的指标体系来看,用国民生产总值来分析社会总供给的形成更加合理。社会总供给不仅指一国一定时期生产的净产品或新价值,而且包括来自国外的生产所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
社会总供给具有以下规律性:一是形成社会总供给的是最终产品,即不必再加工可直接用作最终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二是形成社会总供给的最终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两大类。三是物质产品又分为供生产消费用的最终产品为投资品;供生活消费用的最终产品为消费品。四是服务产品可以为生产服务,
也可以为生活消费,或直接成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服务。
五、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从表面上来看,国民收入的增长是价值量的增长,实际上是使用价值量的增长。所以分析国民收入的增长,不仅要看投入的劳动的量与质的变化,也要看投入生产的生产资料的量与质的变化。马克思在分析扩大再生产时说:“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同样,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为两个,第一是投入量,即生产中实际使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第二是投入效率,即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效率。
国民收入=投入量*投入效率
(一)投入量
投入量可分为补偿与积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投入量=补偿,积累为0,生产规模不变,为简单再生产;
投入量>补偿,积累>0,生产规模扩大,为扩大再生产;
投入量<补偿,积累<0,生产规模出现萎缩,国民收入下降。
积累来自于上期国民收入,上期国民收入分解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在上期国民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越少,积累越多,积累增加则投入量增多,这时即使投入效率不变也会使国民收入增长。但是并不是积累越多,国民收入增长越快,因为消费不能无限降低,更不能为零,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从而决定了投入量最终要受到消费因素的制约。
在消费量既定的条件下,在投入效率不变的前提下,上期国民收入越大,积累越高,国民收入增长越快。
(二)投入效率
首先是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了提高投入效率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西方“新经济增长理论”把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用在科技创新,使经济增长趋向长期化。
第二是经济管理,包括宏、中、微观经济管理都很重要。与科学技术比较,经济管理对投入效率的影响具有更大的弹性,科学技术对投入效率的影响在短期内难以取得重大进展,而经济管理的改进,一般不受时间的限制,即使在短期内也可以通过调整、改进管理来有效提高投入效率。
第三是投入量或积累量。投入量或积累量也会影响投入效率。即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国民收入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时投入量有提高投入效率的作用;在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不能相应变动时,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国民收入会以递减的速度增长,这时投入量有降低投入效率的作用。再有,如果积累率过高,损害了劳动者合理的消费时,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使投入效率降低。这种过向的积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已得到证明。当平均积累率保持在22?7~26?3%这个幅度内,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在8?9%以上,当积累率超过30%时,国同收入增长率明显降低,甚至个别时期出现负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
国民生产总值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分为:(1)居民收入;(2)政府净收入;(3)企业净收入;(4)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收入。在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中,个人、政府、企业这三个经济主体将其收入进行分割分别投入使用,转化为各种支出,形成社会投资需求和社会消费需求。
(一)企业收入的使用
企业收入包括企业净收入和固定资产磨损折旧收入。企业净收入主要用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原材料、燃料、半制品和制成品等商品库存,这部分投入可称为企业内部积累或企业发展性收入;企业净收入的另一部分用于员工福利开支,这部分收入会以各种形式进入消费基金范围,可称为企业消费性收入。企业折旧收入是固定资产折旧磨损的补偿基金,用于重置投资,替换和更新原有的固定资产。
企业收入=企业发展性收入+折旧性收入+企业消费性收入
这样企业收入包括折旧收入的最终用途仍然是消费和投资。
(二)政府收入的分配和使用
政府收入从使用角度看就是财政支出,用作经济建设、社会文教费用、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等等。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也归为投资和消费两种用途。(1)用于投资的政府收入,即政府积累。(2)用于消费的政府收入,即政府用于消费基金的部分,如国防、行政、社会福利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费用。(3)用于一般性支出的政府收入,即扣除上述两部分后的余额,这部分支出既有积累也有消费。(1)(3)构成政府纯财政收入,(2)为消费性财政收入。
政府收入=纯财政收入+消费性财政收入=政府投资+政府消费
(三)个人收入的分配和使用
居民收入来源于:工资、储蓄利息、债券利息和投资收入。就支出来看,大部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储蓄、购买债券和直接投资。
居民收入=消费+投资
以上分析说明,国民收入经过分配的使用形成社会消费需求和社会投资需求。这两大需求构成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 对消费品的 对投资品的 对劳务的
(使用价值形态) = 需求量 + 需求量 + 需求量
社会总需求 全社会消费 全社会积累 折旧补偿
(价值形态) = 基金 + 基金 + 基金
= 消费C + 净投资 I + 重置投资R
二、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
(一)投资规模的决定因素
第一,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增长率高,国民收入多,可用于投资的数量越多,投资规模越大。
第二,消费率和积累率。在国民生产总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率和积累率是此消彼长的。在正常条件下,必须保证现有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因此,一般首先应确定必要的消费率,然后确定积累率。这样投资规模的大小必然要受消费率
高低以及与之对应的积累率的高低的制约。
第三,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投资支出终究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划分为积累和消费的比率必须同社会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及其构成相适应。在物力方面,要综合考虑基本建设物资、能源、交通运输、机器设备等投资品和中间产品以及相应的消费品的供应能力。在人力方面,特别应当注意对劳动力进行普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素质。
第四,投资效益的高低。表示投资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投资效益系数,它是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投资效益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效益系数大,说明投资效益系数好;反之,则相反。如果投资效益系数高,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效益取得,就可以以等量的投资取得较大的效益,或以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多的收益。
第五,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的行为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是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在以往的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投资决策主要由国家做出,投资资金主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企业完全不承担投资风险,并且国家下达给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以及企业领导人的晋升的主要依据是看产值的增长。这无疑使企业有强烈的投资冲动,必然导致投资规模的膨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将拥有独立的投资决策权,由于受刚性的投资体制的约束,投资规模将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决定,主要取决于投资主体对经济增长前景和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这样投资规模的大小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决策的影响。
(二)投资结构及其决定
在投资规模既定的前提下,客观上存在一个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投资的问题。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投资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具体包括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再生产结构、规模结构、主体结构等等。具体来说,投资结构由以下因素决定:
第一,一定时期产业结构的状况。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并不等于各部门、各环节等比例地发展。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会有一些部门发展得快一些,另一些部门发展得慢一些,而且根据社会生产前后衔接的顺序,客观上也要求一些部门优先发展或超前发展,如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等。这样就要求在不同时期确定一定的投资重点,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用合理的投资分配结构塑造合理的产业结构。
第二,科学技术进步。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
应用。一要求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首位,增加在科学、教育上的投资;二要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要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转换,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化。
第三,社会总生产的地区分布。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受到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科技水平、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诸因素的制约,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差异。为了做到资源在地区间的合理配置并取得较高,的效益,必须合理安排投资的地区结构,确定各地区不同的投资重点和恰当的投资比例,以适应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此外,生产目的、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市场供求状况、经济体制特别是投资体制等也是影响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全面调整投资结构,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促进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度持续协调发展。
三、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一)消费水平及其决定
社会消费水平即消费需求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一定时期社会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受到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制约,此外还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制约。由于个人消费是社会总消费的主要部分,以下以居民个人消费为作为分析对象。
现实的消费水平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居民储蓄部分后的实际消费支出。
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从短期看,当居民的收入开始增加时,由于人们还会很快改变过去的习惯,新增收入可能大部分被子储蓄起来,致使消费支出落后于收入的增长,这是消费的“滞后性”。但从长期看,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大体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若人们的收入预期不确定,而支出预期(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呈刚性,则人人们的消费需求还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第二,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若物价稳定,消费支出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相应地储蓄也会增加;若短期内物价水平上涨,为了维持原有的消费水平必须支出更多的货币收入,在收入不变或提高的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的情况下,消费支出的增加只能靠减少储蓄的方式解决。若人们预期物价将持续上涨,由于保值心理
的作用,人们会提取存款,抢购实物,消费骤增,储蓄锐减。
第三,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市场上供给数量增长较快,消费支出的部分增长较快,储蓄部分相应减少;如果商品供给增长缓慢,一部分可支配收入无法实现而被迫转化为储蓄。特别是在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引起消费结构急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消费品的结构不能在短期内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培育出新的增长点,就势必使居民的新增收入中的大部分被迫转化为储蓄。
第四,银行储蓄存款的利息率。一般情况下,利率上升,储蓄增加,消费减少;利率下降,储蓄减少,消费增加。但是还要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如果可支配收入一定,物价上涨较快,居民预期物价上涨,或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商品的供给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这时利率不一定能起到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的作用。相反,物价水平上升幅度不大,居民预期未来物价稳定,或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商品供给数量增长较慢,这时提高存款利率对于增加储蓄会起到明显的吸引作用。
第五,货币幻觉。货币幻觉是指货币持有者只注重货币的名义价值而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货币持有者只注重货币的名义价值而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在货币收入与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动因而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那些只看到物价水平上升,而忽视其货币收入也按比例提高的居民,会认为他的实际收入在减少,由此可能减少储蓄而相对地增加消费。相反,那些只看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视物价水平同比例上升的居民,则会认为实际收入提高了,由此可能增加储蓄而相对养活消费。
(二)消费结构及其决定
一定时期内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恩格尔定律提示了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关系,即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开支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开支所占的比例就越小。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总收入额。据此可以考察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和衡量消费水平的标准。
第二,消费品的消费。居民收入结构是按照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划分的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收入组及其构成比例。社会消费结构取决于各种不同层次的收入组在全部居民家庭中的构成比重及其本身的消费结构状况。一般来说,高收入水平面的家庭所占比重较大,恩格尔系数则较小;低收入水平家庭所占比重较大,恩格尔系数则较大。
第三,价格因素。既指消费品的绝对价格,也指相对价格:各种消费品的价格比例,—
同类产品之间的差价和不同类产品之间的比价。
第四,商品因素。商品的品种、数量、质量、花色、包装、商标等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影响消费结构。
第五,消费者个人因素。消费者的消费知识、偏好、对市场住处的了解程度、周围社会环境对消费水平的示范作用、消费者对时间的评价、对经济发展过程和未来状况不确定性的判断等,甚至包括纯粹的心理活动。
第六,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社会所倡导的消费指导思想、政府制定的消费政策以及企业通过广告、促销活动对产品的宣传等,都会影响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消费结构。
此外人口的构成、消费传统和外部消费文化都会影响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第三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的条件(封闭条件下)
(一)一般条件
社会总供给=投资品+消费品=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积累+消费=S+C
社会总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投资+消费=I+C
一般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时,二者达到平衡,即:S+C =I+C
分析:(1)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来源是本期的c2+v+m;(2)固定资产折旧c2全部转化为重置投资支出;(3)通过分配和再分配,v+m全部转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但是实际上,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并不一定是本期的国民收入。
(二)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当年的实际总供给=当年的实际总需求
当年实际提供给市场的消费品和投资品并不一定是当年国民生产的新创造额,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于去年或前年甚至更早以前的存货YS。个当年新增商品Y*S与前期存货在物质形态上是一样的,而且无论是前期存货还是当年新增商品,一旦由潜在总供给转化为实际总供给,它们在价值形态上也表现为当年国民收入的一个构成部分。
从年度总流量的需求角度来看,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货币投入量,也不一定都是当年的货币收入,其中不少来自于去年或前年甚至是更早以前的收入储存Yd。但不论是人们当年的新增货币收入量Y*d还是前期货币收入存量,一旦投入流通就表现为当年的实际消费额和投资额,成为本年度实现的社会总需求。YS+Y*S=Yd+Y*d
(二)从动态来看
?Ys为本年度新增存货,?Ys + YS 为本年度存货总量,构成本年度和下年度中的
潜在社会总供给。
同样,?Yd为本年度新增的结余货币购买力, ?Yd+Yd为本年度社会结余购买力总量,构成本年度及下年度中的潜在社会总需求。因而,作为国民经济总量在某年的供给存量之和与需求存量之和一般保持恒等。即?Ys+Ys=?Yd+Yd
综合动态和静态的分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一般平衡公式为
YS+Y*Ys+Ys =Yd+Y*Yd+Yd
(三)加上财政收支:c2+v+m+净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净财政支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净财政支出=0,收支平衡,总需求=总供给
净财政支出>0,支>收,总需求>总供给,有财政赤字
净财政支出<0,支<收,总需求<总供给,财政有结余
(四)引入信贷收支后
c2+v+m+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净信贷支出=0,信贷支出=信贷收入
净信贷支出>0,信贷支出>信贷收入
净信贷支出<0,信贷支出<信贷收入
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
(一)两大部类生产失衡的可能性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3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得出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Ⅰ(v+m)=Ⅱc的实现条件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Ⅰ(v+m)>Ⅱc前提条件的科学结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得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和生产资料生产不能脱离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原理。
当我们把固定资产增长的更新补偿周期运动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周期运动的环境中来考察,要保持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平衡增长,就必须满足:
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个周期,第二部类的增长速度必须快于第一部类,否则第一部类将有大量生产资料剩余;
从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周期开始,第一部类的增长速度必须快于第二部类,且以后一直保持第一部类的优先增长,否则两大部类都无法继续扩大再生产。
从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周期开始,必须十分注意控制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保持平—
缓的比率、较低的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前,由于我们片面强调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第二部类生产萎缩一方面导致第一部类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资料不足,人民日常生活用品不得不采用限量供应、计划供应的办法。
(二)产业结构失衡带来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产业结构状况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一定的产业结构状况对应着一定的收入水平。一般是循着农业化阶段到工业化阶段到后工业化阶段这样的顺序演进。
而我国在195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50美元时,就开始实行工业化战略,造成轻工业还未发育成熟之前,重工业超前发展和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农业和一次能源工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财政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原因,各地竞相上马价高利大、技术水平低的一般加工业项目,工业中的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出现严重失衡。据统计,到1997年,全国工业产品库存积压竞达6000亿元。
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同时,市场需求旺盛的一些产品,我国又不具备生产能力。例如,投资用设备类产品中60%以上依靠进口,汽车装备的70%、工程机械和机床的55%和60%是进口的。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进入90年代后期出现的内需不足,正是产业结构失衡造成的。
(三)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
从总供给方面看,存货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现实的社会供给,其中一部分是无效供给,其中包括废品、过时滞销产品以及结构性失衡而积压的优质品。对于商业部门来说,这些产品形成的收入实际上是没有相应物质内容的虚假收入。当社会把这种收入形成投资和消费需求时,尽管从账面统计上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一直保持平衡,可事实上,由此形成的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超过可供实际使用的社会总供给。
从总需求方面,潜在的社会总需求要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总需求,必定受到经济增长水平、预期收入、通胀、利率等因素的制约。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国民的平均储蓄率与其他国家比一直居高不下,利率的弹性一直很低,因而又显得社会总需求不足。
三、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失衡的表现:
(一)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是指社会总需求绝对或相对不足而社会总供给绝对或相对过剩的情况。表现为:
1、企业产品销售困难,实际存货水平上升;
2、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水平下降;
3、经济停滞,即经济零增长、负增长或只有少量增长。
总的表现为通货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
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后果: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企业,由于供给过剩,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不灵,甚至不得不停产或减产或破产;其次,劳动者就业机会减少,居民收入受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陷于停滞状态。(结合我国97年下半年以来内需不足进行分析)
(二)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时,便是社会总需求在于社会总供给,简称为需求膨胀。表现:
1、经济增长过快,超过资源的供给能力和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程度,由此引起结构失调,效益下降,短线制约突出。
2、投资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呈现双膨胀的态势。
3、信贷支出额大于存款额,出现信贷膨胀。综合表现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是指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1、温和型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2、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100%以内。3、超级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0%以上。
按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1、平衡的通货膨胀,生产要素以及各种劳动的价格同比例上升。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按人们预料的程度区分: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2、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惯性的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后果:使经济陷入过热状态,,在供给既定并合理的情况下,或者投资膨胀,或者消费膨胀,或者是投资、消费双膨胀,导致资源过度利用,损害经济增长机制并导致结构扭曲。还会导致经济的超常波动。通货膨胀使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参考书目
1、《政治经济学》 逄锦聚等主编
2、《高级政治经济学》 蒋学模主编
3、《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 胡淑珍主编
思考题
1、解释:GNP、GDP、NNP、NI、PI、DPI
2、影响投资规模和投资规模的因素
3、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4、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基本条件
5、用社会总供求关系的原理分析199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特点。、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因素、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的关系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性。从而把握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教学重点:1、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2、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教学难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导 言
“发展才是硬道理”,走向现代化本身就是个发展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不仅要剖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运行机制、微观基础、宏观经济的平衡等问题,而且要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本章将在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因素、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现象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从而掌握经
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涵义和目标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从社会再生产的结果即产出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劳务总的实际增加量或实际增长率。其价值表现则是这些商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实际增加量或实际增长率。这种涵义的经济增长是总量的经济增长,它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的规模、速度从而总体经济实力变化的状况。
另一种经济增长是人均经济增长:按人口平均的产出数量的实际增加值或实际增长率。较之总量经济增长更能反映社会生产率水平提高和人民经济福利增加的状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W.阿瑟.刘易斯把“研究人均产量的增加”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经济增长理论》一书的主题。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诺斯则干脆把人均经济增
长称之为“真正的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目标
以人为主体的经济社会是一个目的性系统,当人们在从事基本实践活动的时候,总是要设定一定的目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效益评判的依据。从这个间意义上说,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增长目标的选择、调整和逐步实现的过程。
经济增长目标是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再生产的方向及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科学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经济增长目标时限和所要达到水平的规定。社会再生产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经济增长目标必须限定达成一定状态的时间区段,由此确定了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对经济增长水平值的规定,就是对经济增长目标量的规定。由于经济增长的预定结果首先总是表现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因此,经济增长目标的水平值,可以用一系列的增量指标来表示。例如,目标时限内GNP、GDP的增量以及人均GDP、GNP、主要产品的产量或增量等等。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从1981~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步,从1991~2000年,再翻一番。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又提出下个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在第二个十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2、对经济增长率的规定。在对经济增长的目标实现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值做出规定后,也就规定了经济增长在该阶段的发展速度或增长率。必须依据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选择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在采用GNP作为度量经济增长基本指标的时候,必须剔除价格因素。如果按照现行价格计算,得出的只是名义的增长率。(实际的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而按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计算,得出的增长率才是实际增长率。为了达到特定时段内的经济增长目标,理应对一定时间区段内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做出大致规定。
邓小平多次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必须保持必要的、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争取过几年“上一个台阶”。同时,党和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年度的经济增长率做出适当的调整。
3、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定。前两项并未反映一定时期内取得这些成果所要付出的代价或投入,所以经济增长目标就不仅应该包括预定的产出增量指标,还应包括预定的
投入增量指标,以便通过投入产出的比较、耗费和成果的比较,力图以最小的耗费达成
预定成果、或以既定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成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不同的要素组合方式及经济增长方式做出合理的抉择。
自党的十三大起,就提出了贯彻“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方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号召。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任务。
4、对经济增长目标方向的规定。这是对经济增长目标状态的质的规定,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规定。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经济增长的方向实际上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目标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根本方向和归宿。强调这一点,不是基于意识形态的说教,而是若非如此,不仅难以为评价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结果提供基本的依据,而且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因为效率并非简单的投入和产出之比,而是合乎目的的投入产出之比。
我国始终注重经济增长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在三步走战略中相应地规定了达到解决人民温饱、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具体目标。正是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增长目标,我国国民经济才得以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快速、持续的增长时期。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9%左右,雄居世界之首。到1995年,原定于2000年完成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提前5年实现。到1999年,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已经排名世界第七位,2002年,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二、经济增长的两种基本类型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各种生产要素基于特定的体制背景下的组合、配置方式和增长途径。旨在说明产出增量是通过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方式和途径获取的。
(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经济增长方式无非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的场所扩大了,是外延上的扩大再生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内涵上的扩大再生产。”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在再生产和积累期间,小的改良日积月累,最终使生产的整个规模完全改观。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被定义为:在资本有机构成、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
产率没有提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追加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则是指在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三)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
当前在论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政府文件和经济学文献中更多地采用了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这一对概念来区分经济增长的两种不同类型。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是按照产出增量主要是归结为要素投入增量的贡献还是归结为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来划分的。一般认为,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经济增长;依靠要素生产率提高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是集约型经济增长。可见,粗放与集约经济增长方式和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这两组概念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
由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往往互为条件,粗放的和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往往是彼此交织,同时并存的。一方面,粗放的增长可能包含着集约的因素;另一方面集约的增长也包含着粗放的因素。集约增长并不是表现为投入量的绝对减少,而是投入量对比产出量的相对减少。
严格地讲,一个国家现实的经济增长,只能区分为粗放为主的或是集约为主的两种方式。因此,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以要素投入的贡献份额为主的时候,它的增长可基本判定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以生产率的提高的贡献份额为主的时候,它的经济增长则可以判定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
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自从经济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以来,关于哪些因素影响着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们一直关心的话题。究竟是什么因素经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议题,也是经济学家见仁见智、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
(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与经济增长
1、区分劳动与劳动力:马克思:“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作为蕴含在人的身体机能中的劳动力的现实使用,它与劳动力在客观上有着“活劳动”与 “潜在劳动”的分别。
2、劳动投入量的作用
劳动投入量的大小取决于就业劳动者的人数和工作时间的利用状况,因此只有在工作时间为一定,且劳动具有平均劳动性质的条件下,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才能用劳动力的增加来近似的表示。
劳动力是的生产力中的主体要素,它的投入当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单从劳动供给的角度讲,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率一是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二是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设劳动生产率为一定,经济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于劳动力增量的大小。
3、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局限性
尽管劳动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但已不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1)劳动力数量的大小要受到劳动适龄人口和劳动参与率的制约,并最终受人口片面增长率的制约,它的增长是有限的。当今世界各国人口增长率仅在1~3%之间。同时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人均的主要生产资料数量或人均的资本装备水平也不断趋于提高,这就使得人口从而劳动力将在质量上提高而在数量上持平或减少。加之现代经济中工时普遍缩短,单靠增加劳动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势必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局限性。
(2)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如果不是伴随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引致的将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是人均产量的增长。正因为如此,有的经济学家把靠追加劳动量带来的经济增长视为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可见劳动投入量增加之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仅在逐步下降,更不能成为集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与经济增长
1、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各国要素禀赋中的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除非重大的科技变革改变自然资源的用途,它的供给是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而追加劳动投入也要受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限制。相形之下,资本投入量却可以因为投资率和积累率的调整而有较大的变动空间,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因此,经济学家更为看重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时至今日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看法。
单从资本供给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就是资本投入数量和资本投入效率综合作用的结果。设投资效率一定,经济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增量的大小。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同方向变化。
增加资本投入正是集约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条件。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最早阐发了资本积累之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条件。他的逻辑是:(1)所谓财富是指国民消费的必
需品和便利品。由于财富产生于生产,它的源泉只能是劳动。(2)财富的增长依赖于劳动量的增加和劳动的提高,其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财富的主要途径。(3)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靠分工。(4)要进行细密的分工,就要求在企业内有足够的人数。而雇员数量的增加以及单个工人在分工协作条件下占用与耗费的生产资料的成百倍的增长,归根到底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预付资财”,即资本的积累。
2、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局限性
投资数量的增加和比率的提高也是有限度的。它们直接决定于积累的数量和比率,
并最终受国民收入总量及其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制约。在历史上,出于种种原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有曾通过压缩消费的办法,维持了相当高的积累率和投资率。而在投资效率长期低下的条件下,追加资本投入曾经是社会主义各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至今这种状况很难说已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资本投入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高达60~70%。于是不少人把增加资本投入看作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主要标志。
所以追加资本投入并非集约型经济增长的主要标志,但仍要重视资本之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三)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能够极导致劳动力和有形资本这两大基本要素发生革命性的质的变化。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增强,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表现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改良,大大提高有形资本的效率。
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对照,西方主流经济学曾长期忽视科技进步的作用。5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观察到一个事实:在经济产出量中有一个很大的余值部分(索洛残差)无法用资本、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来解释,这个残差从何而来,索洛通过研究,将其归结为技术进步的贡献。据他的测算,技术进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5%,技术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这样在资本决定论之后,奠定了技术进步决定论的基础。
(四)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1、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
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力的内生机制又是什么?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通过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教育使科学技术“人化”劳动者,
二是通过研究开发使科学技术“物化”于生产资料。只有这样,科技进步才能够改变生
产力要素的质,发挥一般要素投入所不能发挥的“革命性”的作用。对此,从索洛等人的理论中却得不出类似的认识。这是因为,索洛的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依然是被作为一种独立的“外生变量”来处理的。只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或“内生长理论”)的问世,西方经济理论才对此做出了与马克思异曲同工的解答。
“人力资本”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不用的,因为它会混淆“资本”范畴
的科学内涵,进而模糊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这里,为了全面认识西方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下面对西方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论略加介绍。
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多少与人们对索洛技术决定论的质疑有关。在索洛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归结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又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更细的项目。随着全要素生产率越分越细,技术进步的外延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意味着能够归结为本来意义技术进步之上的“余值”部分将越来越小,到底怎样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就越来越难以把握了。对此,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建者之一TAW.舒尔茨颇不以为然,认为把余值归因于资源生产力(全要素生产力)的说法是“给我们的无知起了一个名称,但并未消除我们的无知”。在他看来,人力资本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2、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人力资本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体现在个人身上的可以赢得收益的价值。在他舒尔茨等人看来,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等非人力资本,还应包括人力资本。之所以要把它们区别开来,重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本和它的载体密不可分。人力资本与其它资本有相通的共性:(1)它是投资的结果。“许多被认为消费的东西其实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包括:医疗保健、教育、劳动迁徙等等。这些投资活动是人力资源通过开发转化为人力资本,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因此人力资本也可以定义为个人可以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加以利用的体力、智力和劳动技能,从这个角度看,人力资本与马克思经济学中劳动力的概念有相通之处。(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只有在虚拟资的意义上才能够看作人力资本。劳动者的劳动力本身并不是资本,但在生息资本运动形式普遍化的条件下,劳动者靠出售劳动力可以得到一个定期收入,而这笔定期收入被按照一定的利率贴现,劳动力就如同债券、股票一样,可以虚拟为一种资本了)(2)它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个川流不息的收益流,并且这个收益流在量上一定大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只有具备这一点,许多原来被看作投资的行为,从而个人的劳动能力才能被看作资本。
在各种人力资本投资中,人力资本论者和内生增长论者最看重教育的作用。(1)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有通过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才能世代传递和不断积累,才能体现为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并导致产出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水平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这样把技术进步问题转化为人力资本问题,原来外生的技术进步因素就能得到内生化的解释了。(2)现代社会中经由教育投资等形成的人力资本增长速率要快于非人力资本的增长速率。因为经济收入提高意味着劳动者时
间价值的提高和对闲暇的需求增长。这不仅会导致劳动力节约型的发展趋势,也会因家庭养育子女成本的提高,导致家庭对子女量的需求的下降和质的需求的增加,从而大大增加教育支出,加速人力资本积累。(3)虽然教育投资也是一种追加投入,但它具有一种其它追加投入所没有的“收入递增效应”,成为一种“效益最大的投资”,从而部分抵消其他要素收入递减的影响,确保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国民收入余值部分中的相当比例代表了“劳动力教育的收益部分”,“收入的差别完全符合教育的差别”。人力资本决定论也可以表述为教育决定论。
(五)研究开发(R&D)投资与经济增长
1、研究开发、R&D投资与R&D资本
研究开发: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研究与开发活动所下的定义,是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R&D投资:用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开支。R&D资本:是研究与开发活动所创造出的新设计、新发明等。之所以要把这些新开发新发明称为R&D资本,是因为它们作为中间产品能够促成新的实物资本要素的产生或使原有实物资本要素的技术水平升级,这就提高了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实物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
R&D资本水平的提高依赖于R&D投资的增加,R&D投资提高了生产中所使用的实物资本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了生产中所使用的实物资本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了资本的生产效率。R&D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R&D资本水平的提高而间接发挥的。
2、R&D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如果说人力资本投资将科学技术“人化”于劳动者,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
促进了软性的科技进步,那么,R&D投资就是将科学技术“物化”于生产资料,促进了硬性的科技进步。两者一起共同推动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科教兴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无不高度重视增加R&D投资。美国用于R&D上的经费占GNP的2.8%;日本投资在科研上的经费占GNP的3%;而我国有90年代中期以来,仅占0.5%。
3、R&D投资有两种模式:一是领先者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基础研究驱动型的,即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活动,创造或发现新知识,当这些新知识被应用到开发新的产品和制造方法时,就产生了所谓技术创新。这种模式典型的是美国。美国在二战以后,在核物理、空间物理、半导体科学、电子和光电子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又导致了核技术、空间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
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使美国能够长期占据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主宰高技术产品市场,占据着市场优势。二是追赶者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市场驱动型的。它们一般不是某项科技的首创者,而是通过知识的传播、设备的进口、接受直接投资和技术贸易等方式来获取先进科技成果,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和产品与工艺的开发上,通过有选择地引进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作为主要技术来源,然后进行开发改进,从而能够在领先占领市场上分一杯羹。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领先模式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新科技优势和市场优势,但由于耗费巨大的科学创新并不总是能够转化为商品,大部分研究开发投资不会取得任何成果,而且研究开发成功可申请专利的技术中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因此,投资很大而失败率很高;追赶者模式在获取先进科技时虽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一般而言这种代价要小于首创成本,许多研究表明,即使是用买专利的方式,其成本也只有原来该项技术研究开发成本的1/3左右。并且购买的技术一定是已经证明是成功的、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如果将其它95%左右的科研项目失败的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那么引进技术的实际成本就显得微不足道。加之追赶者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方面要低于领先者,这就使它们有可能在产品市场的竞争上占有一席之地。
(六)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
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成了良性的循环:
产业结构升级—生产率提高—经济高速增长—人均实际收入增加—需求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生产率提高—经济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规模扩展和高级化在增加要素投入范围的同时,实现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
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由此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把经济增长看作因变量,则产业结构的转换尤其是产业高级化就成为促进经济集约增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产业结构只所以能够有效促进现代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是因为它综合了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作用,集中体现了科技—生产要素—生产力的良性互动机制。作为科技创新、市场创新的产物,某种新产品总是首先在个别部门出现,但又通过新产品生产的产业化以及对整个经济结构产生的扩散波及效应,它又会在导引各种生产要素在流动中实现优化配置的同时,提升生产力主客体要素的素质,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实现整个经济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集约增长。因此,集约经济增长必定是整体结构趋于不断优化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七)经济体制的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上分析的各种要素,到底哪一种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呢?对此经济学家各执一端,众说不一。事实上,经济增长只能是社会生产力系统各构成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片面强调某一种要素的作用都无法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那么多管齐下是否就能确保经济高速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呢?恐怕还是不能。
20世纪50年代,苏联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1971年和1986年,苏共24大和27大曾两次提出向集约为主发展道路过渡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也正是诸如加速科技进步、调整投资政策、调整部门结构和技术结构、提高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加速智力开发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了成效。苏联的科技教育不谓不发达、国民素质不谓不高、资金不谓不雄厚。但是到1991年解体,苏联的经济增长日趋乏力,效益持续下降的趋势始终未能扭转,不仅没有转入集约增长,粗放程度反而有增无减。同样,这也是我国20多年来花费了很大精力去做的事情,但在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方面,正如江泽民曾指出的那样,“这一转变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总体效果仍然不明显”。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赖以在其间发展的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根本转变!
1、经济体制与其它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上述各因素都不过是“生产力自身”的构成要素或构成方式。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西方制度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是增长本身,而不是增长的原因。以上理论都把作为生产关系的经济制度及其具体形式“经济体制”的再生产并未包括在经济增长理论的视野之内,被当作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外生变量来处理。也就是说上述经济增长理论中,人与物等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制约作
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而人与人的关系对于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重要影响则被相对忽视了。
2、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是社会再生产的一种特殊产出,又是社会再生产的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投入。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制度或体制大抵发挥如下功能:
(1)为人们的竞争与合作提供框架;
(2)充当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和经济结构、管理组织的依托;
(3)为当事人的经济行为提供特定的激励和约束,使其通过权利的配置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并依此分配收益;
(4)帮助经济当事人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济预期和行为方式,减少不确定因素,以节约各种运行成本。
所以特定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经济体制的内生现象,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
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充分验证了体制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验证了邓小平的一句名言:“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
四、经济增长的波动与周期
(一)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的含义
经济波动是经济增长过程的一种运动形态,是经济活动受到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过程,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年度的起落。
2、经济波动的产生
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最初是资本主义制度带到世界上来的。封建社会,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生产的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除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农民起义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之外,没有什么大的波动。这都不是我们所要考察的经济原因造成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萧条—恢复—繁荣—危机”的周期性波动。二战以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表现得非常强烈。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凯恩斯理论对经济进行了干预,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战前相比在形式上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只是形式上的变化,经济危机与再生产的根本内容没有发生变化。
社会主义经济出现后,客观上也存在着波动,但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却把无危机高速增长看作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波动视而不见,或把它
仅仅归于某些偶然因素所致。随着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思想解放和实证方法的应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的波动问题才受到重视。
3、经济波动有两种形态:
(1)古典型波动,即经济活动总水平在发展过程中呈正负两种增长交替。二战以前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到来时的再生产周期属这种形态。
(2)增长型波动。国民收入总水平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率出现有高有低的变动。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主要表现为增长型波动。
(二)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往往表现为周期运动的特征,又称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就业增加,需求增加,产出增加,资源充分利用。衰退:经济开始收缩,消费和投资减少,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萧条:失业率上升,需求萎缩,产出处于最低点。复苏:投资增加、就业、消费、产出开始上升。 经济周期分为四个类型:
基钦周期:又称存货周期或短周期,3~5年;
朱格拉周期:又称投资周期或中周期、中波,9~10年;
库茨涅茨周期:又称建筑周期,15~25年;
康德拉捷夫周期:又长波,45~60年。
(三)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
每轮经济周期的起止年份
峰尖及年份
峰谷及年份
落差
1953-1957
18. 7
6. 1
12. 6
1958-1962
32. 7
-33.5
66. 2
1963-1968
19
-9.9
28. 9
1969-1972
25. 3
4.5
20. 8
1973-1976
11. 6
1.4
10. 2
1978-1981
11.7(1978)
5.2(1981)
6.5
1982-1986
15.2(1984)
8.5(1986)
6.4
1987-1990
11.6(1987)
3.8(1990)
7.8
1991-1998
14.2(1992)
7.8(1998)
6.4
1、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
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或减少直接影响GDP的增长或减少。1961年到1989年,全国GDP增长速度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为0.9646,高度相关。
引起第二产业增长周期性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投资的波动。工业总产值增长中,投资的贡献率在50%以上,投资的周期性波动直接导致了工业增长的周期性波动。
2、体制和政治因素
计划经济条件下,投资增长率是由政府控制的,是由国家计划制订的,这就有可能出现脱离客观实际的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表现在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来看,造成扩张冲动和投资肌渴。当这种膨胀超过了国力所能承受的临界点时,就会产生一系列后果,如通货膨胀、物资短缺。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压缩投资总额和规模,从而造成投资的剧烈波动。
这种波动的政治背景:赶超的政治需要
3、国际因素。两种情况:一是社会主义经济游离于国际交之外,不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搞封闭式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受国际经济的变动影响很小,但封闭本身就包含着不稳定因素。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用于投资的资金完全依赖国内,当遇到困难时,无法借助国际力量渡过难关,只好进行国内调整,大幅度降低投资率,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大起大落。二是开放情况下的国际传递效应。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也成了国际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彼此联系,相互影响。1997年起源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使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卷入其中。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增长(growth)与发展(development)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一般指更多的产出,通常用人均GNP的增长速度来表示。而经济发展则包含着更广的涵义,最明显的例证是,一些石油输出国的人均GNP水平达到或超过了工业发达国家,但其生活质量、工业结构并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这说明经济增长可能会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甚至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
经济发展要比经济增长有着更广的外延。
金德尔伯格[美]认为,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西尔斯主张用公平分配的福利标准来衡量经济发展的程度,他认为:“问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如何,就应当提出:贫困情况有何变化?失业情况有何变化?不平等情况有何变化?如果这三者都从高度降落下来,那么,这无疑是有关国家的一个发展时期。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一两个问题越来越糟,尤其是如果三者都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即使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提高一倍,把这称为‘发展’,也是很奇怪的。”
美国经济学家吉利斯等主张经济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均GNP水平的提高;二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如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以及农业比重的降低)和城市人口所占百分比的上升;三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必须自己动手加入这个经济发展过程,成为经济结构发生上述重大变化的主要参与者。”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经济发展至少必须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增加能够得到的诸如食物、住房、卫生和保护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并扩大对生活必需品的分配;(2)提高生活水平,除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外,还应提供更多的教育,并对文化和人道主义给予更大的重视;(3)通过把人们从奴役和依附中解放出来,来扩大个人和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选择的范围。”
因此经济发展可以定义为,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演进。它不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即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生活、观念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即社会机能和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出能力的提高。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的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即经济量方面的增长。经济增长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即“无增长便无发展”。
2、经济发展还包括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策结构、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的变化和健康状况、分配状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改善,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机能和结构的优化,是产出能力的提高,是经济质方面的变化。因此,如果只有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没有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分配状况等经济社会各层面的相应变化,那么这种增长,即使增长速度很快,也不能认为是经济发展,而是“无发展的增长”。
总之,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劳动占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它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较好的经济效益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就谈不上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为前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脱离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点的发展速度,是一种虚假的、必然给国民经济带来困难和不良后果的发展速度,而且这种发展速度最终不能持续。因为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反映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劳动占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如果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增加的幅度大于产量和产值的增长速度,即使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经济效益却是低了;如果为了追求产值,不顾质量,粗制滥造,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社会的需要,造成滞销和积压,这样的增长速度越快,经济效益越低,浪费越严重。
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兼顾二者,把二者对立起来或等同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1、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产业发展阶段
农业化
阶段
工业化初期(向重工业化阶段转变)
重化工阶段
后工业
化阶段
前期
后期
人均国民收入(美元)
<300
300-2000
2000
-3000
3000
-5000
>5000
产业
特征
一产占主导地位轻纺工业起步二元结构明显
二产占主导地位重化工领先增长,机械电子组装工业开始起步
三产领先增长高科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二元结构基本消失
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
系。这个规律表明,产业结构状况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一定的产业结构状况往往对应着国家或地区相应的收入水平。
第一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在300美元以下,经济发展主要来自农业的贡献。此时,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大约30%-40%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占有大约70%-80%;第二产业处于成长期,大多数制造业部门处于建立与成长中,增长较快,在一般情况下,轻纺工业占的比重较大;传统农业与现代非农业、落后农村与先进城市、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并存,即二元结构明显。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初步工业化,使国民收入中工业所占比重超过农业,并逐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因而这一时期社会总供给往往短缺,总量矛盾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这个阶段被称为“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在300-2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来自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此时,第二产业高速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最大比重;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降到50%以下,基本摆脱了二元结构的束缚;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动加快,重化工业一般占较大比重,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加工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增大。这一阶段,由于需求结构从以满足温饱为中心的必需品消费阶段向非必需品的消费阶段转化,原有的产业结构对需求的迅速变化难以适应,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结构矛盾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这一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可达8%以上,时间可持续10-20年以上。比如日本1960-1970年实际平均增长率为10. 9%,新加坡1965-1980年平均增长率为11.6%,韩国1962-1978年平均增长率为9.8%。所以这个阶段被称为高速增长阶段。
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以上,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来自第三产业。此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增长相对缓慢,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比重逐渐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反映当代科技进步的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二元结构基本消失,农业已经实现现代化。生活消费进入高额消费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国民生产总值基数较大,年平均增长率下降到3%-5%,科技进步加快,消费需求变化频繁,产业结构变化加速,因此,结构矛盾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一阶段称为稳定增长阶段。
2、工业内部结构的演进趋势
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工业扮演着主导角色。近现代经济发展过程同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工业化”过程。因此工业内部的结构演进特征是整个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方面。工业内部结构的演进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以轻工业为中心的结构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结构推进,即重工业化。对重工业化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他对20多个国家18世纪以来工业化的历史和统计资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国的工业化过程可以用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的稳定提高来描述。即“霍夫曼比例”=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他认为这个值在工业化进程中是持续下降的,这一结论被称为“霍夫曼定理”,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从轻工业起步,进而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结构演进过程。
2、在重工业化过程中,无论是在轻工业部门还是在重工业部门,都会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结构演进,即产业结构高度化。美国1899-1929年间,重加工工业比重从39. 9%上升到52. 6%,轻加工工业从60. 1%下降到47. 4%;法国1878-1924年,机器加工工业增加长了3. 76倍,纺织业只增长了0.02倍;日本1937-1957年间的工业指数,机械加工工业增长了2.35倍,纺织业却下降了4%。
3、工业结构的资源密集度的重心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是因为工业化初期,轻工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需要占用和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在重化工业时期,以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即原材料工业为主导,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以光导纤维、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技术成为工业资源结构中的最重要因素。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调整优化
1、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的特征:
我国的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其特殊性。鉴于建国初期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方针。但我国倾斜于重工业的工业化是在社会经济远未发育成熟的条件下启动的,因此具有明显的起端上的早发性和结构上的速变性的经济特征。我国1952年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50美元,只及世界上多数先进工业化国家一般起动工业化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美元的(1995年的价格)的1/4,造成了在轻工业还未发育成熟之前,重工业的超前发展。这种超常规的前倾发展,使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无法从轻工业中获取资金,只能从落后的农业中加倍抽取,导致工业发展过速,农业发展滞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我国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是28. 1%、48.2%、23.7%,1998年为18%、49. 2%、32. 8%。在产业结构转换进程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再配置。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从1978年的70. 5%下降到1996年的50. 5%,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1978年的17.4%上升到1996年的23.5%,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1978年的12. 1%上升到1996年的26%。当然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还相当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还相对低。
第一,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稳定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民收入。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特别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第二、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的建设,这是发展中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明显减缓,但总的来说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投资大、周期长,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还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
第三,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提高其素质。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加工工业提供物美价廉的最终产品进入消费领域,国民经济就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也不能提高其竞争力,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的作用也就不能落到实处。
我国一般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对94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统计,1995年有近2/3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而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又不具备生产能力。例如,投资用设备类产品中有60%以上依靠进口。零部件也是大量进口。汽车工业装备的70%、工程机械和机床的55%和60%是进口的。
调整和改造加工工业,一要有重点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这是现代化的方向和重要标志;二要大力振兴机械、汽车、石化、建筑等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采用先进技术,形成规模效益,注重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发挥带动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同时继续调整改造提高轻纺工业;三要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和缓解劳动就业压力;四要调整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努力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力度,尽快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优势。
第四,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是否发达,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60%以上,而我国只有30%多,发展潜力很大。应以第一、二产业为基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形成合理的布局和结构。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
(一)二元经济的含义
二元经济是指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推动力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经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二元经济的提出及解决途径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提出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型。认为,传统农业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资本和土地而言,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而且农业劳动者在接受最低工资的条件下提供劳动,其工资水平只能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而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相对于农业部门的低工资,工业部门只要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这不仅使工业部门由于劳动力的供给而不断扩张,而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的流出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民的收入因此而提高,于是整个国民经济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提高了效率。当现代工业部门停止吸收剩余劳动力和农业部门停止撤出劳动力时,二元经济发展到了转折点。在这一转折点之后,现代工业部门如果还需要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撤出,惟一可行的途径就是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产品的剩余。
(三)我国二元经济的解决途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要改变二元经济现状:
首先,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高效率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二元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是农业产业结构合
理化和不断高级化的过程。
其次,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国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发达国家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与城市化方向相一致。但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城市劳动力剩余现象已相当严重,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再大量涌向城市,必然同城市本身的劳动力剩余产生尖锐的矛盾。因此,应当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四、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协调与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结构:
指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与关系,它涉及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
区域差异过大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有悖于平等原则。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指出:“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的限制与障碍的复合体,因此迫切需要扭转这一趋势,创造更大的平等,作为加速发展的一个条件”。
(二)调整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途径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我国在体制转型过程中,虽然各个地区经济都有所发展,但由于发展的速度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999年,我国西部地区性人均GDP仅有4217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7%,东部地区的41.8%。从居民收入来看,1999年西部12个省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61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673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2%。从工业化水平来看,1998年,西部地区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9%(东部为19.6%,全国平均为14.9%),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4%(东部为42.2%,全国平均为40.3%)。
上述地区差异,客观上反映了我国生产要素空间分布的不合理,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不同地区要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和扩大区域贸易关系。根据生产要素供给的相对充裕程度来进行分工。在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力量相对雄厚的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通过区域间资金、技术、人力的流动,开展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生
产要素在地区间流动,实现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可采用技术转让、人员培训、信息交流、提供技术装备、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我国当前区域间实现合理分工和要素流动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这两个阻力都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克服。
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五、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日益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方式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并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必须建立一种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能够协调发展的模式。
(一)对传统发展方式的理性反思
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60年代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思想。认为:我们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生态系统是地球,而地球只不过是茫茫无限的太空中的一艘小小的太空船,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终将用完这个“小飞船”内的有限资源,到那时,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因此人类必须(1)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的经济,而采取“储备型”经济;(2)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3)实行“福利量”的经济,而不能像过去只注重于“产量”的经济;(4)建立不使资源枯竭,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章程式经济。
1972年,梅多斯主持的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观点是:人类社会的增长由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人口剧增、粮食短缺和普遍营养不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五种趋势构成,它们的增长都是呈指数型的。如果人类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00年,这个世界将比现在更不安定、人口更拥挤,污染更严重、资源更匮乏。如果不立即采取全球性的坚决措施制止或减缓人口和经济增长的极限,此后便是不可逆转的瓦解,人口和产量将大幅度下降。因此,人类必须“自我限制增长”:(1)保持人口的动态平衡。让每年出生的人口等于每年死亡的人口,使总的人口数不变。(2)保持资本拥有量的平衡。让每年的投资额等于每年的折旧额,使总资本保持不变。(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并减少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数量和排放的污染物的数量。
1973年,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小型化经济思想。舒马赫认为,大规模生产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它促进了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长,从而造成不可再生资源—139—
的严重短缺。同时,大规模生产还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如污染生存的环境以及大量农药化肥破坏土壤的肥力。节省劳动力的机器造成大量失业和城市畸形繁荣,破坏了农村经济结构,促使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加剧了城市的失业、贫困、污染、精神空虚和紧张气氛。这种现象并不象征着进步,长此下去,会使人类文明衰落。他提出,国家的经济应尽量分散,要稳定地发展传统的经济活动,并着重促进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城市经济生活的前提是农村,要在农村和小市镇建立许多新的小工厂,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所以大规模是“自我毁灭”,现时小型化经济是美好的。
以上思想种种思想有各自的局限性。循环式经济没有看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因而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不仅过于悲观而且是错误的;极限增长或零增长实际上否认和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而小型化经济又过于理想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是针对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最早是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长布朗在其《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提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全球认同。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性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社会、资源、环境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从世界范围来看,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已经给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运用造成了严重危害,如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污染严重、石油资源过度消耗、森林滥伐、气候变暖等等。我国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持也不容乐观。
可持续发展是人口再生产、生态环境再生产、社会产品再生产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了人口——生态环境——经济巨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生态环境再生产通过自身生态维持和修复力,以及自然资源的供给力支持着人口再生产,并通过劳动力的素质、规模和结构积极作用于生态环境和物质再生产。人口与生态环境是物质再生产的源泉,但物质再生产中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都会对人口再生产、生态环境再生产产生影响。
基于以上认识,在分别制定人口战略、环境战略、经济战略时都要考虑它对其他两种再生产的影响。就中国情况而言:(1)人口战略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且要考虑人口素质对物质再生产的影响。(2)环境战略要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因保护环境而限制发展,又要考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需求,因而要采取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举。(3)经济发展战略要考虑资源的约束以及物质再生产的环境,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生态化,还要考虑人力资源的赋存特征,正确处理好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之间的关系。
六、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受到客观条件的约束,在选择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时,首先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深刻的认识。通过研究国情,了解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的制约因素,从而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出科学地认识和选择。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GDP居世界46个主要国家的第45位;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之下,除钨、稀土较高及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以外,其它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淡水、林地、森林蓄积量及铜、镍等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能源、耕地、铁矿等不及世界水平的1/2。
(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包括经济发展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发展模式的选择既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及开发状况、劳动力的供给量与素质、社会文化背景、国际环境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又取决于作为决策主体的政府的偏好选择等主观因素。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选择了一种以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其特征如下:
1、它是一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发展模式。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力虚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封锁,使得资金与技术缺乏。为了迅速摆脱这种贫困落后的面貌,我国提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口号,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目标,从上到下存在着强烈的数量扩张冲动。为了动员所有的可利用的资源来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在宏观层次上,以提高积累率来筹措资金;在微观上,对产量、投入、和存货实行严格的计划。
2、它是一种借助政府行政力量实施的发展模式。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没有经营自主权,劳动者没有职业选择权,大部分消费品实行定额供应。市场机制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起作用。为了筹措建设资金,政府一方面通过人为地压低消费、提高积累率,实行有利于加快工业化步伐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工农业剪刀差,使农业部门向工业发展提供积累资金。计划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优先顺序纵向分配由政府集中起来的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3、它是一种经济结构倾斜型的发展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在重工业中又以钢铁工业为中心,实质上是以农业、轻工业等产业部门的缓慢发展为代价的。
4、它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
5、它是一种封闭式的发展模式。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片面强调工业品的国产化,使对外贸易计划成为国内经济计划的附属物。在这种封闭的发展模式下,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就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实行严格的进出口和汇率控制,高估本币,隔开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产品的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严重脱节。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1、经济发展目标的转换。由不计代价、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作为发展目标,转变为在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以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协调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促使总量增长与结构转变相同步作为发展目标。
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在大力开展现有企业技术革新与改造的基础上,开发高、新技术,协调技术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现实条件,使劳动密集型技术、技术密集型技术与资本密集型技术保持适当比例。
3、经济发展重心的转换。由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转变为注重效益的增长,使效益与速度相统一。
4、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由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超前发展战略转变为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战略,使重工业转移到为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服务的轨道上来,尤其要注重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5、经济发展步骤的转换。由急于求成、不分阶段的发展转变为选择目标明确、分阶段实施的发展,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过大、过频。
6、发展手段的转换。由主要靠政府手段组织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靠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形成市场导向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机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的平衡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
1、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进人民福利为目标,一切经济活动以增徊人民的实惠为出发点。
2、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不仅要讲求积累量的增加,而且要讲求积累效果的提高。
3、重点发展与平衡发展相结合。要以实现平衡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来选择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关键部门等作为发展重点,并同非重点部门的发燕尾服结合起来,不以牺牲非重点部门的发展为代价。
4、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统一。
参考书目:
1、《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 2、《高级政治经济学》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著
思考题: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关系
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3、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4、简述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简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解决途径
6、论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换
第八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在第六章封闭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教学重点: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2、对外开放的内容
教学难点:1、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2、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导 言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主要研究了社会主义国家国内经济运行与经济发展,这仅仅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而事实上,社会主义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然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本章将着重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客观必然性、我国对外开放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对外开放型经济
一、对外开放是生产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一)含义: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各种经济联系的总称。
(二)对外经济交往的产生及必然性:
对外经济交往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每个公社都是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部落之间的物物交换是偶然的。当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时候,阶级出现了,国家出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就逐渐出现了。如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爱琴海地区的国际贸易曾兴盛一时。我国盛唐时期,开辟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国际贸易史上的一个典型。
但是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国际贸易是以互通有无为特征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还没有越出一国的范围。世界性的、大规模的和经常性的国际交往,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条件下,适应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它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基础,并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生产的国际化)。马克思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些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8世纪开始的以英国为中心发生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促成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对区域性商品交换的替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促使生产和流通在更大程度上越出国界而在国际范围内专业化。而生产和流通国际化趋势加强的后果则是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社会化,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这样,任何一个国家的商品经济再不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必然要与国际交往相联系。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也不例外。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对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使参与者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国际分工带来的利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社会分工的加深,使有关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形成某种专业化和分工的关系,从而造成它们之间具有各自的产品特点、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的差别,这种差别又会形成不同国家的经济中的不同优势。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不同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比较优势一词是直接从比较成本演化过来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原理,奠定了近代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
1、绝对优势(利益)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应该输出比别国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低的产品,即输出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有关国家都这样做,就能各自节约劳动,发挥优势,共同获得国际分工的好处。
模型:分工前: X产品 Y产品 分工后: X产品 Y产品
A 国 1 2 A国 3 0
B国 2 1 B国 0 3
说明:假设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分工前A国生产1单位X产品,劳动投入量为1个单位,生产Y产品,劳动投入量为2个单位……。A国生产X产品有绝对优势,B国生产Y产品有绝对优势。分工后,A 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分工前,国际上的劳动生产率为4/6,分工后为6/6,国际上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分工前A国的劳动生产率为2/3,分工后为3/3,劳动生产率提高。分工前B国劳动生产率为2/3,分工后为3/3。,劳动生产率提高。
2、比较优势利益理论
大卫.李嘉图则进一步认为,一个国家不一定输出成本比别国绝对低的产品,而是只要在国内同其它商品比起来成本低就可以输出。双方都输出这种商品,相互交换,对双方都有利,可以促进贸易国双方经济的发展。
模型:分工前 X产品 Y产品 分工后 : X产品 Y产品
A国 6 4 A国 0 10
B国 1 2 B国 3 0
说明:假设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分工前:A国生产1单位X产品,劳动投入量为6个单位,生产Y产品,劳动投入量为4个单位……。A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B国,但A国在国内生产Y产品有相对优势;B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A国,但从国内比较,B国生产X产品有相对优势。分工后,A 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分工前,国际上的劳动生产率为4/13,分工后为13/13,国际上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分工前A国的劳动生产率为2/10,分工后为10/10,劳动生产率提高。分工前B国劳动生产率为2/3,分工后为3/3。,劳动生产率提高。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就可以根据国际分工的这种特点,选择最适合发挥本国优势的产品生产,以达到节约社会劳动的目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提示了比较成本的重要意义和贸易的互利性质,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并对促进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与比较利益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他们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两个国家不等量的劳动可以进行交换。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对此作出了深刻的回答:
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法则不是按照两国不等的国别价值量进行的,等价交换的法则是用在世界市场新的条件下,获得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两国不同的劳动量还原为“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时”可以是相等的量,即国际价值量。贸易后价值量的增加,实际上只是国别价值量发生了变化,而国际价值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固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比较优势理论本身在不断,现实的比较优势模式也在经常演变。但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各国参与国
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仍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总之,在现代生产力和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已经发展到国际化这一质的飞跃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打开国门,让国内经济与外国经济接触与交流,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对外经济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产生了生产要素与生活资料供给和产品销售国际化的要求。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如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等各不相同;各个国家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如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国民经济结构、市场容量和人口多寡等也存在差异。因此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商品生产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货币形式的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同生产出来的消费品和投资品实际结构不符;在消费品和投资品中,也会存在一些社会所需要的花色品种生产不足或不具备生产条件,而另一些国内市场容量不够的状况。这样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通过进出口贸易等对外经济活动,改变消费品和投资品的比例和各自的内部结构,为自给有余的商品寻求境外销路,并从国外购买短缺的或根本不能生产的消费品和投资品。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也存在商品生产人身条件即劳动力数量、质量、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最适度的比例配置问题,这就产生了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必要性。
总之,商品生产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从单纯以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为依托的封闭经济,转向包括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在内的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为依托的开放型经济。
(二)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生产的日益发展,要求同外国进行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
资金的流动,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传播推广,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活动领域的国际化,它们也延伸到国外。对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管理方法也较落后,这些因素严重阻碍国民经济增长。而面对国际交往中的激烈竞争,这些因素的改善仅仅依靠国内力量已很不够了。因此,只有从资金相对过剩的国家吸引外资流入,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加速生产技术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为此提供了条件。
根据绝对利益要求,一个国家出口国内市场平均价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产品,进口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产品,可以节约国内生产要素的耗费,花费同样的劳动可以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然而,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比较落后,能够按照上述原理进行国际交换的产品较少,这时可以根据比较利益原则行事。也就是说,在国内产品价格大多数高于国际价格的情况下,选择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比率较小的商品扩大生产和增加出口,缩减价格比率大的商品生产,以更多地从世界市场上购买它们来满足需要。这样,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交换,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以同量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生产力越出国界的社会化趋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内在要求,使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进入世界经济运行轨道,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就是对外开放型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决不是权宜之计,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产生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它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最后20年来,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具有巨大的社会进步的历史意义。它对世界经济的推进作用表现在:
1、贸易自由化带动世界贸易快速增长。据联合国统计,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约6.8%,世界贸易1996年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尽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但全球贸易量仍增长9.5%,超过1995和1996年。
2、跨国公司的兼并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对扩大全球生产起着重大作用。近几年
来,跨国公司兼并活动加剧。1997年并购额达到创纪录的3420亿美元;而1998年前三季度,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全球企业并购总额达3830亿美元。1997年,全世界跨国公司有37000家母公司,20多万家子公司,形成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年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50%、9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和70%国际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国际经济
关系中投资的重要性和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贸易。贸易全球化是早已有的现象,而通过国际投资形成的生产和销售全球化的结合,就使经济的全球化形成一个新的趋势。
4、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交易。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工具多达100多种。金融资本流量大、流速快、游资多,国际外汇交易额达到日均15万亿美元。传统金融中心的发展以及新的金融中心的建立为交易者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服务。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加快对外开放。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快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已大大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分工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阶梯式转移和机会,加速自身的发展,改善自己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自己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2、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国家能有机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源,在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同时,增加对外投资,利用海外资源,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
3、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是防止国际冲突和加强信任与合作的物质保障。因此,经济全球化客观上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持久、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参加经济全球化合作,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可以得到120多个成员(地区)无条件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可以得到解决国际争端的仲裁场所,利用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保护自己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但是它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也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必然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发展中,发展中国家仍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但也应看到它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使我们迎头赶上,加快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以综合国力的优质势迎战发达国家的挑战。
四、正确处理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对外开放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指自主地决定和处理与本国的各项经济技术往来,不受外国的控制与干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不可侵犯的权利。自力更生就是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主要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设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和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中要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一方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会造成政治上、经济上对外国的依赖,最终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因为当代能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资金的主要是为了谋求原料、技术、产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利益。如果把自己的经济发展完全放在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基础上,就可能会导致本国经济变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因此,自力更生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公平地、有效地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另一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通过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既能吸收国外的发展经验,扬已之长,补已之短,又能较有效地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等条件,加速经济发展。
不能把二者的关系对立起来,也不能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主辅关系颠倒过来。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须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立足点问题,要把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二是引进技术问题,必须把引进技术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三是利用外资问题,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要重视自己的积累。
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一)含义和作用:
含义: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交换,是国际间的商品流通。由出口和进口两方面组成。
对外贸易的作用:
1、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加速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改变经济和技术落后的状况,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节余缺,加速国内外的物资交流,以弥补由于自然条件造成的某些资源的短缺。这就可以及时调整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新的不平衡,协调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经济结构合理化,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通过对外贸易,把产品拿到国际上去接受检验,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增加花式品种,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通过外贸出口,可以扩大生产,增加就业;通过先进装备的进口,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此外,通过对外贸易往来,还能丰富人民的生活,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和团结等。在国际上,我国的外贸总额从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6位。
(二)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1、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1)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的。先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后是H—O模型,即资源禀赋学说。
资源禀赋学说认为,两国在同一产品生产上的生产成本差异是由于各自的要素价格不同,而后者又是由于要素存量比率的差异造成的;不同产品生产的要素配置比例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产品对不同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相对而言是不同的,每个国家分工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都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得比较利益;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适于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产品;发达国家资本丰富,适于专业化生产资本密集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是我们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基本依据。为了节约社会劳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应该以本国生产和资源优势及国内市场为依托,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实现国内外资源和国内外市场的有机结合,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其次,根据比较成本和资源禀赋原理,我们应科学分析我国现状,找出自己的生产与资源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基点,确定合理的进口结构,通过对外贸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再次,根据这一原理,还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分析和预测其他国家的贸易模式和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应对策,从而使我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积极主动地位。
(2)比较利益陷阱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就不可避免地跌入“比较利益陷阱”。因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进口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这种比较利益结构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使发展中国家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但也强化了自己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由此进入比较利益陷阱。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越来越趋于恶化。从需求来看,初级产品出口面对的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不断下降的价格水平;从初级产品的供给方面来看,由于技术落后及开发过度,开发条件恶化,开发成本日益增大。二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如果发展中国家出口是单一化的初级产品,会迟早陷入收入递减的困境,同时会由于发达国家的需求改变而陷入死地。
不仅如此,在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还有可能陷入新的比较利益陷阱。因为,面对发达国家资本或技术对劳动的替代,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和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加强。
(3)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上述分析表明,单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确定对外贸易战略和进出口结构不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反而陷入竞争劣势。因此,必须在现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其关键环节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为此,必须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提高其知识、技术密集度,使其从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
二是在市场选择上,国家要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是对外资进入我国要逐步提高对其技术含量的壁垒,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我国。
2、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培植优势产业。
(1)进口替代战略:
其出发点是国内发展主导说,它强调以本国的制成品替代进口的制成品,即通常所说的国产化。进口替代的主要对象是在国内有较大市场的产品,国家通过建立贸易壁垒,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进行保护。
中国是一个大国,市场容量很大,要改变中国对外国的产业结构的依附性,应该建立自己的现代工业,许多产品应实现国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在许多现代工业部门都应该实行进口替代,对一些关系到国家长期发展的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也应看到,进口替代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第一,为替代进口,必须为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的部门进口大量设备、原材料,引进国外技术,为此要付出高昂的替代成本。
第二,为了保护,对相应的进口品必须规定较高的关税税率,进口替代品的市场价格必然居高不下,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
第三,由于缺乏竞争,导致受保护的生产替代品的企业满足于既得利益,安于现状,使国内企业低效率的状况得以维持。
第四,没有效率的进口替代不一定能带来推动工业化的效应。一方面保护造成了替代进口品的价格过高,使其作为前向联系的产业部门的投入成本高昂;另一方面替代进口的部门所需的投入品从国外购买,对本国后向联系的部门没有产生带动作用。这样实际放慢了国家国业化的速度。
(2)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或出口向导战略:其出发点是出口主导说,它强调出口的扩大能刺激并主导国内经济的发展;主张国家要改变为了进口替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推行鼓励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关税和汇率政策。
从成本效益来分析,出口替代的外向效益明显高于进口替代。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外汇限制;可以超越国内市场限制,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可以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
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一是市场已被发达国家占领,发展中国家对来自发达国家的更高效率的工业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工业实行高水平的保护,致使其优势产品难以打进国际市场。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也不是没有成本的。
(3)出口替代进口替代相结合
以上分析表明,这两种战略对发展中国家都有现实性,也都有缺陷和障碍。各国都应根据自己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确定自己的战略重点。从现阶段看,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
第一,实行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一般应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对其保护期限要有明确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替代能力。保护期限结束后将其推向国际竞争市场,从而将进口替代的负效应降至最小。
第二,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资、合作或独资发展现代制造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结合。
第三,应选准战略产业,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实行战略贸易政策。它可以在一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产业如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产业中创造比较利益。它不是一般的进口替代,保护幼稚工业,而是创造关键的高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地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替代。
3、适度贸易保护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标榜“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也在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但实际上都在实行某种程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国际贸易还处于管理贸易阶段,远未进入自由贸易时代。
实行贸易保护的政策通常有两类措施:一是关税壁垒,二是非关税壁垒。
(1)关税壁垒
关税是商品在通过一国国境时由海关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和—
保护本国的资源或本国的产业。大多数国家征收关税主要是为了贸易保护,这种关税被称为保护关税。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出口关税会增加出口商品的成本,削弱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大多数国家对大部分产品不征收出口关税。我国也只对少数国内需求大、国家还需要靠进口来满足需要的产品以及国内资源稀缺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
进口关税是境外商品进口时海关向其征收的税。进口关税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市场竞争力。由征收进口关税形成的进口壁垒,能保护本国同类商品的国内市场的作用,成为进口国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利用进口关税调节进口商品结构,保护本国产业,一要合理安排关税结构,二要恰当设定税率。一国通常以免税或低关税进口原材料,对中间投入品征收适当关税,而对最终产品征收较高关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有国际竞争力,不需要关税保护,而一些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则需要一定期时间的关税保护。我国关税税率的结构设置原则是,国内不能生产的或紧缺的货品税率较低,国内已有能力大量生产的或非国计民生的货品的税率较高,高档消费品、烟酒等奢侈品的税率最高。为了鼓励外商在中国投资,对外商进口的原材料和生产性设备还实行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
随着贸易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各国关税呈下降趋势。现在工业化国家的制造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大致为5%~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三次降低关税,并承诺到2005年将关税平均水平降至10%。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会放弃利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
(2)非关税壁垒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来看,非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为关税虽是通常使用的保护手段,但会受到许多国际条约和惯例的限制,还容易受到有关国家的报复。而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常见的非关税壁垒有:
进口配额制。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规定一个限额的进口管理制度。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三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规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则禁止出口。
其它非关税壁垒手段。由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了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对经济处在发展阶段的缔约国还有严格限制的例外,可以在一定阶段对某些进口产品实行必要的数量限制),于是各种非关税的非数量限制的壁垒应运而生。政府可以从行政的、技术的、
安全标准和环境标准等方面的措施。如对汽车、电器产品的安全标准的认证,对卫生制品和食品的卫生标准和卫生检疫,对涉及环境污染产品的环保标准规定,有关商品包装、标识方面的规定,都可以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技术交流
列宁:“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拒绝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成果,那是愚昧落后的表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世界技术先进国家相比,除少数项目外,一般落后20年以上。追赶先进水平,光靠自力更生很难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必须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对外技术交流包括引进技术和技术出口
(一)引进技术
引进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引进技术可以避免漫长的摸索过程,加快技术发展速度。据统计,一项技术发明,从科研、试验、设计到投产,一般需要十到十五年,而引进一项先进技术到投产,平均需要五年,有的只要二到三年就能完成。当然,发达国家为了保持他们的技术优势,一些特别尖端的技术,是不愿意转让的,还要靠我们自己创造。
第二,引进技术可以减少研究和试验的费用,节省社会主义建设资金。购买现成的技术要比从头研究的费用省得多。如二战以后,日本共组织了6次引进技术的浪潮,总共花费3101亿美元,引进了33800项技术。据日本人估计,战后15年日本工业产值增长的32%是从引进技术而来,这部分产值相当于技术引进费用的10倍。
第三,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也是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过程,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和经营管理经验的提高。
引进技术的渠道和形式主要有:1、引进成套设备,整厂建设。这种形式在建设初期是必要的,见效快,但花钱较多,有的项目还不能消化、吸收、创新、移植,导致重复引进。2、引进关键设备,自行进行配套建设。花钱少、收效大。3、引进软件,包括图纸、资源、专利、诀窍等,自己进行制造和建设。这种方式更省钱,易于推广,并能直接掌握先进技术,但是要具备适当的条件。4、引进智力,即聘请国外专家解决技术问题,可以是短期的,包括担任顾问、培训人员等;也可以是长期的,包括担任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或厂长经理。以上几种形式在选择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应区别对待,循序渐进。
(二)技术出口
技术出口是技术贸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技术出口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国—
际化的要求。我国的技术贸易,长期以来以技术引进为主。从80年代起,我国结束了技术贸易中只引进不出口的单向滚动的局面,已经加入了技术出口国的行列。但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出口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要扭转技术出口的落后状况,加速技术出口的发展,形成有进有出的双向国际技术贸易机制。要制定正确的技术出口战略,落实鼓励技术出口的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拓技术出口和综合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引进”的良性循环。
总之,引进技术可以发挥后起者优势,但总是引进,势必产生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所以,我们要加大R&D投入,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在国际技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资金交流
外资金交流包括资金输出和两方面。
(一)资金输入/引进外资
现阶段我国财力紧缺,资金输出有限,主要是资金输入,即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是国际商品交换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式。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的联系已大大超过了商品交换的范围,深入到技术交流、资金融通和生产协作等领域。二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的资本流动以更加迅猛的态势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世界跨国投资的增长比世界生产增长快3倍,比世界贸易增长快2倍。国际投资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地利用外国的资金、物资和技术,以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我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改善了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和扩大了出口,有助于我国管理技术人员的培养及劳动就业的扩大等。外资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牵动力之一。
1、利用外资主要有两种方式:
(1)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贷款和民间的商业贷款、出口信贷以及对外发行债券、股票等,称为间接投资。对外借款构成我国的对外债务,要用外汇或出口产品偿还。
主要是举借外债。自1979年我国开始举借外债以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
—1983年是起步阶段,外债总体规模较小;1983—1985年外债净流入出现负值;1985—1988年是外债高速增长阶段,外债余额年均增长80多亿美元,增幅超过同期GDP18个百分点,这种迅猛增长说明我国借用外债还不成熟;1990—1995年,外债每年增长108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5%,进入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
外债的优点:弥补了国内资金的不足;减少贸易逆差造成的外汇缺口。
但是外债超过国民经济承受能力会给国民经济增长带来一定压力。它会造成财政、信贷失衡、供求矛盾、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偿债率:当年偿还外债本息/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警戒线为20%。
负债率:外债余额/GNP。警戒线为30%。
外债率:外债余额/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警戒线为100%。
我国1996年外债率为75、5%,远远低于国际警戒线。成为继巴西、墨西哥之后的第三大债务国。
(2)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即国外企业和经贸组织或个人来本国投资开厂,进行生产经营以获取利润,如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合作开发资源、补偿贸易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国家对外来投资一秀不承担偿还义务,而是由企业自负盈亏,从盈利中偿付。
我国除了在50年代利用苏联政府提供的74亿旧卢布的长期贷款用于“一五”计划
时期的重点建设以外,以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由于“左”的思想干扰,没有利用过别的外资,并以“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自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利用外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截止2001年3月,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97万家,吸收合同外资6927.1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684.1亿美元。自1993年以来,中国直接利用外资总额一直在美国之后占世界第二和发展中国家首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从事制造业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我国直接投资,项目多达2000多个。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并不是越多越好,在配套人民币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国内资金紧张,影响金融、经济秩序;对民族工业也会带来冲击。
2、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利用外资工作复杂,而我国大规模多元化利用外资的时间还不长,经验不足,还存在一些问题:
(1)利用外资来源单一。主要集中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的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约占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80%以上。当今国际资本流动格
局中以美国、日本、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绝对主体,而流入中国的外资中,发达国家所占份额较小。这说明我国外资的主要来源与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不相适应。这也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利用外资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投资方式与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不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国际证券市场筹资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跨国兼并与收购展开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引人注目,发展迅速。而在我国,这方面还较薄弱,没有形成气候。
(3)外资的产业和地区分布不平衡。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布发展趋势是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在我国外资的产业分布格局是第二产业偏见重,第一、三产业比重过低。金融、保险、商业、外贸、信息服务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的行业,在我国却很低。此外,外资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区分布不平衡。
(4)投资环境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政策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适用于外商投资的完备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3、今后的努力方向:
(1)拓展融资渠道,调整与改善利用外资的来源结构。在继续保持与鼓励原有外资来源基础上,逐步将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2)转变引资方式,引进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与国有企业调整与改造的战略相结合。(3)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利用外资规模,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水平的提高。(4)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5)加快法制建设步伐。
(二)对外投资/资金输出
对外投资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一个正逐步兴起的部分。对外投资,可以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技术的发展动向和趋势,直接学习和利用外国控制转让的某些先进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商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可以带动银行、保险、航运等全球业务的扩展;可以借鉴外国的经营管理经验,培养人才,从总体上收到较好的综合效益。
资金输出也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输出货币资金,例如提供贷款、商业信贷、出售黄金和在外存款等;
另一种是输出生产资金,例如投资设厂、全办企业、购买股票和承包建筑等。
目前我国除举办了从事商品销售的外贸独资和合资公司以外,已经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加工生产、建筑工程、航运仓储、技术合作、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和地质勘
探等行业的境外企业。我们将有选择地进入国际投资市场,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必要性:
“引进来”与“走出去”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两个相辅相承的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实现国民经济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指发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领域、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跨国经营等。
1、“走出去”具有国际国内重大变化的深刻历史背景,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趋势,是
我国新时期的重大举措。从国际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变化之快、之广、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形成了多层交互影响的重大趋势,构成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国际背景:新技术蓬勃开展,国际分工深入发展,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日益崛起……。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含义深刻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必须应急变化,调开放和发展的思路,及时果断地“走出去”,发展对外投资,组建我国的跨国公司,深入到新技术革命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中去,更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把我国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2、“走出去”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由外延式的粗放发展阶段向内涵式的集约发展阶段的转换。实现这个转换,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开展以对外投资为特征的跨国经营,借以获取新的重要生产要素,如高新技术和知识;利用国际市场,开拓我国产品实现的空间;转移我国一部分过剩的生产能力,减缓国内的过度竞争;更重要的是经过开展全球经营和竞争,逐步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素质,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转换创造条件。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已从以前的资本和外汇缺口转变为资源的市场缺口。要根本解决这两个缺口,一是发展资源节约型技术和扩大内需;二是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外部资源供给和转化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保证日益短缺的战略性资源,如油气、、木材纸桨、矿物资源。
(二)可能性:
从国内来看,实施“走出去”战略,时机已经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市场逐步开放,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也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2002年6月底,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我国境外非金融类投资经营机构共计6758家,协议投资金额13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8.8亿美元,这些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加工制造、资源开发、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商贸旅游、劳务输出、医疗卫生、中介服务等方面,项目运作良好,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其中境外投资加工装配企业382家,年带动出口约20亿美元。油气和紧缺矿产等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开始取得成效,带资承包有新进展。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合同总额达10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52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合同累计2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定20亿美元。外派劳务累计超过260万人次。我国已拥有一批具备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和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需要的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五、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一)总格局: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出发,对外开放政策首先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实施,之后,再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移。
1979—1992年上半年,对外开放的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合作区、沿海经济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保税区6种主要类型的地区对外开放。
1992年以来,对外开放逐步向长江沿江地区、内陆沿边地区推进,在内陆地区设立了省会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和边境经济合作区。
从而初步形成了“沿海开放地带——沿长江开放地区——内陆沿边开放地区”这样一个全方位、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总体格局。
(二)经济特区:
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经济特区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对外开放的最高层次。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在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与内地不同的经济政策,实行灵活措施和各种优惠方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办企业和其他事业,以促进本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1、经济特区的“特”点
主要是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表现为:1、特区的发展资
金以利用外资为主;2、特区的经济活动在全国还主要实行计划调节的时候,就已主要实行市场调节。3、对前来投资的客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出入境管理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4、国家给经济特区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2、经济特区的作用
建设经济特区对不仅对特区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邓小平:“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前三个窗口有利于我们向外看,以便通过特区向外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获得信息等知识。第四个窗口便于人们从外向内看我们。经济特区有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扩大出口、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经验。而且经济特区内引外联,对内地众多地区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借鉴和推动作用。此外,经济特区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经验。
(三)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整体布局的第二个层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沿海城市是商品流通的要道和枢纽,地处我国与亚太地区交往的前沿地带,开放沿海城市,使它们较快发展起来,能够带动它们腹地的经济发展,并通过腹地的传导作用和它们自身的辐射作用,对我国经济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沿海城市的经济技术优势是它们先走一步的共性,但它们又各有个性,这就要求沿海城市从实际出发,建立名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
(四)保税区
自1990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我国第一个开放度最大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以来,共建立了13个保税区。
我国的保税区是在国际航线上,在国境内辟出一块易于管理的边境区域,以全封闭的形式,按“境内税外”的原则,通过前门开放,后门关住的方法进行管理。保税区享有比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如保税区货物进出免领进出口许可证,免征关税,进区企业有权从事国际贸易、中转和过境贸易,也可从事仓储、分类包装等简单加工,还可以从事金融、房地产开发等业务。作为一种特定的对外开放形式,保税区不仅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将振兴整个中国经济。将我国的保税区与香港等自由港相比,国际上的自由港以保税为前提,但它们不仅仅保税,在外汇管理上完全放开,对国外商人出入境管理,对区内货物存储时间、加工整理等业务的管理也比较宽松。我国的保税区在这一方面尽管比其他开放地区要宽,但与国际上的自由港相比,还有不少差 距。因此我国的保税区还只是实行某些自由港的政策,具有某些自由港的功能的区域。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它办好。
第三节 对外经济开放与国民经济宏观平衡
一、对外经济交流是保持宏观平衡的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不仅能够起到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
复习第六章封闭条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S=C+I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由于包括商品、资金、劳力的双向流动,因此,既影响国内的总供给,也影响国内的总需求,使国民经济宏观平衡的体系发生变化。
(一)发生国际商品流动后的宏观经济平衡要求:
商品流动就是商品的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进口表明总供给的增加,商品的出口表明,总需求的增加。这样,开放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的平衡演化为:消费+积累+进口=消费+投资+出口
C + S + M = C + I + X
假定社会的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在具体构成上相吻合,两边舍去C:
S + M = I + X
1、当C+S =C+I,国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
X﹥M,出口大于进口,国际收支顺差,C + S + M﹤C + I + X,国民经济供给紧张,如果国内生产要素还未充分利用时,会促使生产扩张,总供给将在更高水平上与需求平衡;如果国内生产要素已被充分利用,总供给无法增加,则通货膨胀或短缺不可避免,这时要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使X与M达到动态平衡。
X﹤M,出口小于进口,国际收支逆差,则C + S + M﹥C + I + X,国内供给过多,需求相对不足,这时要调整进口,使X=M,或刺激投资或消费需求增加,使经济达到动态平衡。
2、X=M国际收支平衡,但国内收支不平衡:
C+S﹤C+I,经济运行结果与C+S =C+I而X﹥M时的情况一样,这时要调节投资与消费,还可以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C+S﹥C+I,,呈现的是C+S =C+I而X﹤M时的经济后果,这时只有增加X出口,
才有助于国内生产力的充分发挥。
通过以上模型,大家可以推出国际资金流动和劳力流动的经济平衡的种种情况。
(二)加入资金流动后的宏观经济平衡
资金从社会主义国家流出主要包括本国在国外的投资和外国在本国投资后汇出的收益。资金外流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国家国内市场购买力的减少,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资金从其他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流入,主要包括外国来本国投资,和本国在外国投资所得收益的汇入。这一流入意味着国内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有购买力的需求的增加,即总需求的增加。于是,宏观经济平衡就呈现以下关系:
积累+进口+本国在外国的投资+外国在本国投资汇出收入
= 投资+出口+外国在本国的投资+本国在外国投资汇回收入
S + M + Ia + Bf = I + X + If + Ba
(三)加入国际劳力流动后的宏观经济平衡
假定人力流出的经济后果是本国居民从国外取得工资收入汇回,那么,对本国消费品需求或投资需求就会相应增加,构成总需求增加;而人力流入的经济后果是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工资收入汇出,这笔收入返回外国购买消费品或进行投资,减轻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的压力,相当于总供给的增加。国民经济宏观平衡就呈现以下关系:
积累+进口+本国在外国的投资+外国在本国投资汇出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工资收入汇出= 投资+出口+外国在本国的投资+本国在外国投资汇回收入+本国居民在外国的工资收入汇回
S + M + Ia + Bf + Wf = I + X + If + Ba + Wa
二、开放型经济中影响宏观经济平衡的因素:
(一)从国际商品流动因素分析进出口水平的确定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市场条件完善的条件下,进出口的变化受价值规律的支配,而价值规律的调节通过价格和汇率两种机制来实现:
价格。各国各类商品的国别价格与国际价格的绝对差额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假定汇率不变的前提下,一般来说,生产者总是出口国别价格低薪于国际价格的商品,进口国别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商品。如果一国经济落后,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价格而只能按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贸易的话,进出口商品项目的选择也取决于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的比率。因此 ,在既定的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格局下,一部分商品国别价格或国际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它们之间绝对差额的变化,都会引发进出口额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价格变化既使原来平衡的进出口变为不平衡,又是纠正这种不平衡的自动阀门。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会发生普遍上涨,结果不仅可以抑制国内需求,刺激潜在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和增加供给,并且会使出口额减少,经济重新达到平衡。
汇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汇率通过影响各国的进出口商品价格而调节商品进出口流量。假定国别价格与国际价格一定,一国货币升值,单位外币兑换的本国货币减少,该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涨,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如果汇率反向变化,则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以上分析是以自由汇率和自由市场制度为前提的。事实上,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都结合本国实行各种管理进出口和汇率的政策,并不完全让其放任自流。社会主义国家无疑更应依据自己的条件,对进出口贸易和汇率实行宏观管理和调节。
1、进口水平的确定
用M代表进口量,Y代表国民收入水平,Δm/Δy表示国民收入发生一定量变动时的进口水平变动程度,即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的高低通常取决于三个条件:(1)一国经济资源拥有状况。一般来说,资源越富有,边际进口倾向越低。(2)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常规之下,产业结构越合理,边际进口倾向越低。(3)国民收入水平。通常,边际进口倾向随国民收入提高而增强。
社会主义国家的边际进口倾向都比较高。按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既定的,就我国来看是不富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底子多数相对薄弱,片
面追求高速工业化又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经济增长越快,落后部门的瓶颈作制约作用越突出,对国外先进设备和原材料的需求也就越强烈。必然抬高边际进口倾向。在传统的高度集权模式下,在闭关锁国方针的影响下,对外贸易中存在的边际进口倾向提高的趋势被人为地抑制着,这种抑制是以牺牲技术进步、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和消费品供给的增长为代价的。一旦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国家放松对外贸的控制,久被抑制的边际进口倾向便会象脱僵的野马,进口的突然剧增,又会使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和大量举借外债来应付外贸逆差。但是依靠动用外汇储备和大量举借外债终非长久之计。从长期动态平衡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用以进口的外汇主要来源于出口,它的进口水平依赖于出口水平
2、出口水平的决定。
一般而言,出口同汇率和价格有关。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出口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在经济开放的起步阶段,技术落后企业微观效益低,出口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低,成本又较贵,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仍处于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农副产品比重高,长期大量出口必然加剧国内资源短缺。再加上此类产品附加值少,创汇能力低,需要很在数量的商品才能取得一定量外汇因,而加剧了短缺。
(3)如果遇上世界市场不景气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又会受到限制。
(4)宏观经济的不平衡,更是对出口的牵制。在供求平衡C+S=C+I条件下,出超会导致国内物资供应短缺,引起通货膨胀。在C+S<C+I时,出口只有低于进口,才能避免通货膨胀或短缺。
由于出口受种种限制,外汇收入就不能迅速增长,这就制约了进口。因此尽管进口
倾向强烈,经济增长要求外贸入超,但由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长期趋势,放任自流必将导致外汇储备减少以至枯竭。为了避免这各状况,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力求保持外贸收支平衡,并力图从贸易以外的渠道吸收国外资金,以补偿外贸逆差。
(二)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平衡的影响
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另一种是间接投资,包括股票、债券的跨国买卖和跨国存贷款等。这两种形式的资金流动,无疑受利润规律的制约,即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利息、股息、或财产转让收入。而这些资金最终要又必须进入商品生产和流通才能赢利,又受价值规律的制约。所以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有:
1、利润或股息。赢利规律迫使资金总是从利润收益低的国家流向高的国家。由于资金流入流出额的不等,在其他宏观变量均衡时,国民经济的总供求会失衡,并引起利润或股息收益的变化。这一变化再一次调节资金流向与流量。因此,撇开税收、分配结构等因素,利润股息收益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资金国际流动的调节器。
2、利率。各国利率的差异直接影响存款和借贷方式的资金国际流动,一国银行利率高于他国,一般可吸收更多的外币存款;利率与股息的共同作用间接影响,在各国股息水平相近的条件下,利率低的国家股票价格相对高,结果是对该国股票需求下跌,对利率高而股票价格相对低的国家的股票需求增加;利率会影响直接投资式的资金国际流动,各国资金持有者将在国外投资风险和国外利润率与本国利润率之间进行权衡,决定向外直接投资还是在本国存款,如果前者小于后者,他就会选择存款,资金流出受限制,反之则方向相反。
各国利率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与各国国民收入均衡状态相应的资金供求状况,而利率的差异又调节资金在国际间的游动。因此,利率同样可称为资金国际流动的调节器。
3、汇率。汇率的变动将改变用外币标价的一国债券的价值,也改变直接投资的货币资金购买力。一国汇率下跌,即货币升值,以该国货币标价的债券也相应升值,相应地是对此种债券需求下降,同时,对应于该国汇率下跌的其他国家货币贬值的结果是对其他国家债券需求扩张。这样外国资金和本国资金都外逸。如果该国汇率是上升的,资金流向则相反。
由于撇开政府操纵因素不论,汇率变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国际流动带来的国际收支变化,而它的变动又调节资金国际流动,因而又多了一个自动调节器。
通货膨胀率。各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也会引起资金跨国流动。通货膨胀率高意
味着货币供给充足,信用松动,通货膨胀率低表明货币供给不足,信用紧缩,货币从前一个国家流向后一个国家是顺理成章的。而这种流入会导致后一个国家扩大货币供给量和信用,提高通货膨胀率,从而截断国外货币资金的继续流入。
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因素比影响商品流动的因素更为复杂,它们的变化又同样会引起国内生产、消费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变化。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应加强对资金输出或输入的宏观调控,使资金流动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
(三)国际间劳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国际间劳力的流动从经济规律上看,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
1、各国实际工资的差异。劳动力总是偏爱实际工资高的国家,而实际工资主要又取决于货币收入水平、物价水平、收入分配方式等因素。
2、各国对劳动力的供求状态差异,也就是经济所能提供的就业量。原则上,劳动力从供大于求的国家流向供小于求的国家。而就业量又受由一定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合的比例、社会生产资料总占有量、劳动力素质与数量等制约,产业构成与劳动力技术构成的差异,生产周期性的扩张或收缩,也会引起人力的国际流动。
劳力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还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由于政治、意识形态、战争等原因而迁移的难民增加;而留恋故土、迁移麻烦与风险,以及国家的控制,又会缩小本来按经济规律可能达到的国际间劳力流动的数量和频率。
社会主义国家同样要根据经济宏观平衡的要求调节劳力的国际流动。但是,由于外
国工资不在调节范围内,它的变动却影响劳动力的流动,而社会主义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工资攀比要求和工资刚性限制,调节工资的幅度有限,因此,工资调节效应是有限的。对这一流动必须保留一些非经济手段的控制。
参考书目:
1、《政治经济学》 逄锦聚等主编
2、《高级政治经济学》 蒋学模主编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杨瑞龙等著
思考题
1、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经济全球化 进口替代 出口替代 非关税壁垒
2、论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3、在对外贸易中怎样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4、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如何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九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特点,掌握宏观调控的手段,并能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当前如何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教学重点: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手段
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手段
导 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也就是以市场为配置资源基本方式的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通过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市场和计划在资源配置中各有千秋,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除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外,还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本章将着重分析和阐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特点,以及宏观调控的手段等基本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特点
一、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生产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企业集中了大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众多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协同劳动的过程。第二,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第三,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扩大,从而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紧密联成一个整体。既有充分细致的分工,又有十分密切的协作,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最基本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比例性和平衡性就显得日益重要。为了保证经济正常运行,避免或减少经济波动,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和平衡,客观上要求社会组织和协调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谈到这个问题:“一切较大规模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的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总体
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这个指挥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从分析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的角度来论证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必然性的。他们认为,在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共有或部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生产高度社会化现代化的公有制经济中,要使它能顺利运行,必须使国民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各个部门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比例,即按比例发展。而要实现按比例发展,必须有一个社会中心按照客观需要的比例,通过计划(预先决定的比例)把社会劳动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去。通过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来保证使社会生产满足社会需要。马克思说:“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批判》 恩格斯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斯大林把这种客观规律称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但两者有十分重要和共同点,即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决定因素是生产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根本原因,进而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集中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属性和内在要求。
(二)、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当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从纠正Market Failure的角度来论证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他们认为:
第一、市场机制是在经济波动中实现资源均衡配置的,不可能自动有序地实现经济总量的均衡和结构的均衡。如只依赖市场配置资源,无数企业和众多行业波动的总和,将形成宏观经济的振荡,生产能力越强,生产规模越大,其振荡幅度就越大。在出现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时,它只能采取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办法强制恢复均衡,从而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妨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并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自发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垄断或者过度竞争,而不论是垄断还是过度竞争,都会干扰市场信号,影响资源合理流动,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第三、自发的市场竞争将导致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从而不但会引起尖锐的社会矛盾,并会对经济和社会生产造成破坏,而且低收入阶层的扩大也会使政府的某些政策, 如利率政策失灵。
因此,尽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鼓吹并兴起“非国有化”和“放松管制”等运动,但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也没有完全采纳他们的主张,而是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增强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如美国式的以立法和间接干预为主的市场经济类型;西欧的具有浓厚的社会民主党传统的市场经济类型;以日本式或东亚式的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市场经济类型。
市场失灵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1、市场的功能性缺陷:
第一,外部性的存在。
第二,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机制对私人产品生产和流通的调节是有效的,而对公共产品的调节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难以解决搭便车问题。
第三,个人自由选择不一定会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2、市场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灵。
第一,垄断。帕雷托最优的实现是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条件的,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处处可见垄断现象。垄断企业往往会抬高价格,减少产量,获取垄断利润。
第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完全性,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寻找交易机会需要时间,交易者会花费交易成本等,这些都与完全竞争下的市场机制的运行特征有很大差异。
第三,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前提是价格具有充分弹性,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具有刚性。当企业面临具有不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时,它不会根据需求的微小变动就调整价格,而可能首先是调整数量。
第四,受交换之前的财富分配格局的影响,自由贸易发生障碍。如富国与穷国在占有商品量上不对等,在进行国际贸易时,穷国拥有的可交换的商品不足以支持其进口,所以等价交换原则难以维持。
3、制度原因导致市场机制扭曲。
第一,产权边界不清晰。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假设条件是市场行为者的产权主体和界区是严格界定的,因而,他们对市场都能作出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的反应。但是我国现行的国家所有制条件下产权边界不清晰,市场的发育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发育步履维艰。
第二,以等级界定资源配置权力的行政化竞争规则对以产权界定为原则的市场化竞
争规则的冲击,使市场秩序紊乱。
第三,频繁的行政干预下,市场信号严重失真,必然导致市场机制扭曲。
第四,我国幅员辽阔,再加上体制上的原因,地方封锁愈演愈烈,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人为的限制,妨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第五,受传统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缺乏企业家的创新、冒险精神。
(三)我国现阶段体制转轨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参见第二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是宏观调控据以进行的准则。
(一)宏观调控的基本层次
从理论上来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大体上应由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是宏观总量平衡第二层次是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平衡,包括为实现这种平衡所必须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个层次是个别产品微观供需平衡。
(二)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又称最终目标,它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概念。美国经济学家阿罗认为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都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和分配公平化三种。一般来说,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三类:
1、效率、增长、稳定。
2、经济福利。
3、分配公正。
(三)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目标,或者说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我国当代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
2、物价稳定。
3、充分就业。
4、总量平衡。即总供求的平衡包括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5、结构平衡。实现地区经济相对均衡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等。
6、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当一段时期,由于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式的使用和开发,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成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7、控制要口总量规模。只有控制人口的总量规模,才能保证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我国人口数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四、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模式。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模式。
直接调控:通过指令性计划,运用行政手段直接配置全社会资源的调控方式。调控内容无所不包。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就是运用这种模式来调控经济活动的。
间接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要调控手段,以市场基本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控模式。
(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是间接调控模式,其特点是:
1、是以市场为基础和中介的调控。宏观间接调控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
实现的宏观调控。国家是运用经济变量如税率、利率、银行信贷、财政开支等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2、是计划和市场结合的调控。计划和市场作为不同的调节经济的手段和机制,具有不同的作用。市场调节经济的主要机理是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计划机制调控经济活动的主要机理是国家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和计划,调节和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发挥两种手段的长处。(宏观调控不等于计划调节)
3、是以总量和环境调控为重点的调控。一般情况下,对微观层次的调节通过市场,而宏观调控的领域主要是宏观领域。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
一、计划手段
主要是指国家通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对经济运行起导向、促进和保障作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计划手段的运用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基础上的,其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和制定以指导性、中长期为主的计划,调节经济总量、重大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集中必要的财力和物力进行重点建设和国土整治等等。
计划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其他手段难以取代的。
二、法律手段
主要是指国家依靠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具体来说,法律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一方面要以各种必要的经济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发挥对各种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合同贯彻执行的保障作用,促进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行;另一方面,国家还可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法律是进行宏观调控和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现代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也是
法制经济,宏观调控的其他手段必须以法律手段为基本依托,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运用。
三、行政手段
主要是指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采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条例、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按行政区域、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控制和管理经济。
行政手段的运用具有直接强制、范围明确和见效迅速等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这是因为,面对国民经济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运行系统,计划、法律和经济政策手段都有某些局限性,特别是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一些非经济因素,需要行政手段加以调节和制约,在市场体系的某些环节不健全、市场机制运行不够正常的情况下,国家也必须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活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行政手段是国家对经济运行从外部施加的超经济的强力干预,在其发挥作用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一些消极影响,因而在采用时应持谨慎态度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四、经济政策手段
经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其构成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产业政策。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调控的任务:预算收支平衡和资源配置优化。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1、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税收和公债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部分。税收政策调节经济的原理是:当经济衰退时,降低税率、减少税收能够引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时,增加税收或提高税率,会抑制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产出的增长。
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分为中央政府的债务(国债)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公债的发行既可以筹集财政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通过公债发行与在资金市场上的流通来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
2、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包括政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当经济衰退时,增加政府购买支出,能够提高社会总需求水平。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减少政府支出,降低社会总需求。
政府转移支付也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当总需求不足时,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可以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当总需求过旺时,减少转移支付,从而降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抑制总需求。
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有两种方式: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非常低、即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的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通过增加税收、提高税率、削减开支或双管齐下以抑制表总需求的政策。
政府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高涨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抑制;当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
(二)货币政策/金融政策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金融政策工具主要有:
1、利率。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调节供求的重要手段。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一般情况下,利率降低,会增加消费和投资;利率提高会减少消费和投资。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的比例。目的是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在遇到突发性大量挤兑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和偿付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调拔,防止挤兑引起银行倒闭,导致信用危机。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可用于信贷的资金数量,从而收缩或扩张放款规模。
3、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或其他财产作抵压时向商业银行放款的利率。在信用体系发达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向中央银行贷款:一是将各种票据如国库券等政府公债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二是以自己所拥有的政府债券或其他财产为担保向中央银行贷款,这两种方式都叫再贴现。由于再贴现向中央银行支付利息的比例叫再贴现率。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会因为经营成本的提
高而减少向中央银行贴现或借款,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放款数量。反之,降低再贴现率,就会增加商业银行放款的数量。其次,再贴现率可以体现国家货币政策的松紧度和变动方向,从而起到指导商业银行存贷款的行为的作用。
4、公开市场业务
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和最佳商业票据等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会使货币流回中央银行,金融市场上游资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购进有价证券则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三)汇率政策
汇率是两国不同货币间的比价。是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汇率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调节进出口贸易。当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汇率下跌时,出口增加;当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时,进口增加。
2、调节资金流入和流出。国际间资金的流动,是以谋取利润或逃避风险为目的的。如果本国货币贬值,资金流出增加,当人们预期汇率不会再下跌时,资金流入增加;反之,如果本国货币升值,资金流入增加,当人们预期汇率不会再上升时,资金流出增加。
3、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当汇率下跌时,使进口消费品和进口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并带动国内同类商品和有关商品的价格上升,这时,由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会相应地减少国内市场的供给而使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价格上升。相反,汇率上升,价格就会下跌。
(四)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有关产业发展的一切政策和法令的总和。是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本国经济发展目标确定的支持、鼓励或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贸易政策。
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在于:第一,调节对象不同。产业政策以供给为直接调节对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以需求为直接调节对象;第二,发生作用的环节不同,产业政策主要在生产环节发生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主要在分配和流通环节发生作用。第三,着重点和时效不同。产业政策调节的着重点是增加供给总量,改善供给结构,要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则以增加或抑制总需求为重点,可以较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五)收入分配政策
收入政策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收入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促进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工资、税收、财政预算等。通过财政预算,主要是对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和工资总水平进行调节。其他几种手段我们已经很熟悉,在此不再详解。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主体、客体(调控对象)和调控手段。调控主体是掌握宏观决策权的国家,调控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调控对象是微观经济主体。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是指调控主体运用调控手段,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作用于调控对象,以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政府能否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首先取决于调控主体能否运用调控手段,其次,就是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使调控手段得以发挥作用。
一、转变政府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是多元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宏观调控职能;三是所有者职能。
三者的目标不同。行政管理职能的目标是维持社会稳定和法律秩序,保护公民的安全、自由及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宏观调控职能的目标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所有者职能的目标是资产收益最大化和资产增值。
三者的作用对象不同。行政管理以下级行政机构及行政区域内的团体与公民的社会活动为管理对象;宏观调控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调节对象;政府作为所有者关心的是其所有的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三种职能是合一的,从而造成政企不分等一系列弊端,使宏观调控目标因缺乏良好的环境而难以实现。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势在必行。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将“三权分离”,行政管理权由各级行政机构掌握,通过行政机制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宏观调控权由调控职能机构掌握;资产所有权则由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依法掌握。
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调控的有效性有赖于微观经济基础的再造,而微观经济基础的再造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而使微观主体的活动方向与宏观调控所要求的方向一致。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
第一,要完善市场体系。只有在市场体系完善的条件下,许多事情完全可以由市场去做,不必由政府包办;市场体系和机制越完善,价格、利率等才能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政府越容易通过市场中介调节微观主体的行为。
第二,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使企业具有明确的产权边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三、政府适度干预的介定
计划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对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绝对化评价都是不可取的。它们能否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它们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否具备。如果市场非常完善,市场信号充分,那么,市场调节就比政府干预有效;如果市场不完善,市场失灵,或市场调节引进的波动很大,在某些方面,政府干预可能要比市场调节更有效。所以应在市场与政府之间确定一个适当的度,也就是该市场管的让市场管,市场管不了的让政府管。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说:“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确定政府干预的“度”?
1、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对内对外两方面职能。对内主要包括从事道路、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学校等方面的建设与投资,保障国内治安,形成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外加强军队建设,从事外交活动,努力维持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
2、维护市场秩序。国家通过立法规范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直接经营企业弊多利少,要在企业产权独立化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节企业行为。国家还可以直接投资方式创办集体或个人无力或不愿办的而且是国民经济必需的大型企业,如投资于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交通等产业。
4、财政功能。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财政支出计划,根据轻重缓急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
5、进行制度创新。政府有义务主动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6、影响收入分配。
7、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资源的利用一般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的,但价格机制不能纠正外在性问题,需要国家干预。政府通过税收、立法、或行政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8、国家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
9、必要的行政控制。国家凭借政权力量直接控制经济活动。如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汇率的控制、冻结物价、利率、工资等。不过这类措施对经济的影响很剧烈,副作用也大,不到万不得已时一般不使用这类方法,而代之以比较缓和的措施。
思考题
1、论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3、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主要内容
4、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介定政府的适度干预?
5.、结合实际说明我国如何建立宏观调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