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
写作
2003-2004学年
2
第一章:绪论
? 课程目的
– 通过介绍经济学方法论基本知识,提高对已有研
究做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论证自己见解的能力;
– 掌握在实践中如何遵循严谨的研究方法;
– 了解学位论文研究的特点、基本要求和过程,为
开展论文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 课程主要内容
– 经济研究的方法学基本理论知识;
– 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步骤;
– 经济学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 研究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
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 研究项目报告
? 调研工作报告
? 学术专著
? 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
4
学位论文研究的特殊性
? 学位论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的用途是向评审者证明,自己
已经达到了相应学位的要求;
? 学位论文的首要读者是评审者,可以假
定其具有本领域的丰富知识;
? 评审者对学位论文有一个预期的规范模
式。
5
学位论文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 对拟研究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
? 在没有明确研究目标的情况下就开展工作;
? 未能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
? 不善于对前人的成果做出批判性思考,文献
综述缺乏条理性;
? 缺乏形成研究所依据的概念框架的能力;
? 不善于选择和判断适用于自己研究的方法;
? 论文中使用不严谨的概念;
6
学位论文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 分析过程缺乏严谨的逻辑性;
? 将其他人的见解用作自己分析的论据;
? 盲目接受社会上流行的说法,缺乏自己依据
经验事实进行的论证;
? 将研究方法与目的相混淆;
? 所做结论与自己的研究发现相脱节;
? 不善于表述研究结果;
? 存在过多的技术性错误(论文结构、格式、
图表和文字表述)。
7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主要内容
? 讨论研究工作作为一种有秩序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这一性
质 。
? 讨论在经济研究中如何形成待检验假说和如何对其进行检
验 。
? 介绍规范的研究方案设计, 指出准备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
的主要问题 。
? 介绍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 。
? 讨论在经济研究中经常利用的数据类型, 分析方法及处理
数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 介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调查表设计, 讨论在实际调查
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
? 介绍规范的学术论文框架结构和格式要求 。
? 介绍如何准备答辩和可以利用的报告方法 。
8
本课程在内容上的特点
? 涉及到科学哲学,但是仅从方法论的哲
学基础角度进行讨论;
? 涉及到逻辑推理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
应用,但是并不系统地介绍逻辑推理知
识;
? 涉及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但是并
不介绍研究中可能利用到的具体分析技
术。
9
主要参考文献
1,T.埃思里奇著,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朱刚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2,劳伦斯 A,博兰著, 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
王铁生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3,马克 布劳格等著, 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
势,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4,托马斯 A,博伊兰, 帕斯卡尔 F.奥格尔曼著
,经济学方法论新论,, 夏业良主译,北京,
经济出版社, 2002。
10
指定阅读材料
? 林毅夫著,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
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 第一章
?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贺, 经济研究, 创
刊四十周年
– 第六章 *
?技术变迁与收入在农户间的分配:理论和来自
中国的证据
? Allan Schmid and Paul B,Thompson,1999,
Against Mechanism,Methodology for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1
教学计划
? 经济学方法论基本知识( 8学时)
? 经济学应用研究过程( 16学时)
? 问题分析( 6学时)
– 有价值的参考
– 突出的问题
? 考核
– 按自己选择的学位论文题目完成研究设计
– 考试?
12
第二章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13
? 讨论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介绍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
? 介绍主流学派的研究方法;
? 介绍重要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 介绍研究中使用的逻辑推理知识;
? 介绍有关假说和假设检验的概念。
本章的目的
14
什么是研究?
? 研究不是偶然发现,但
偶然发现可能导致有成
效的研究;
? 研究并非是汇集数据和
以某种形式表示出数据
(有效性、条理性、论
证性);
? 研究不是概括总结已有
的成果。
? 研究是寻找对所研究问
题的解释、确定因果关
系的过程,其目的是揭
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研究过程生成新知识并
检验其有效性;
? 研究活动的成果可以用
作决策依据。
研究是一个 探索新知识 的过程,需要 有条理 地组
织执行,以便能够对所获得知识的 可靠性 进行严谨的
检验。
15
科学研究方法
? 按照普遍性程度的不同,科学方法可以由低到高大体
分为三个层次:
– 具体研究方法(如投入产出表、统计抽样、计量经济
学等),它们属于各门科学本身的研究对象。
– 一般性研究方法(数学、逻辑学),适用于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
– 哲学方法(认识论、辩证法),适用于所有学科。
? 方法学研究的是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体系和基本推
理规则,即应用于该学科的科学哲学。
? 有没有充实完善的方法论不仅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
标志,而且是其能否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16
研究过程
问题
一般目标和
具体目标
研究计
划设计
产生研
究结果
专业训练
生产者
消费者
政府
解释结果
提出结论
17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一)
? 目的
– 识别与我们从现实中观察到的事实相一致的实证
性陈述并将其加以归类,这些陈述帮助我们理解
现实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 研究步骤
– 观察和测度事实
– 建立模型
– 检验模型
– 做出结论
18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二)
?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性;
? 在经济学研究中不可能采取象物理学、化学
等自然学科中广泛采用的有控制实验方法;
? 经济学家通常依赖统计归纳和抽象演绎等逻
辑推理方法进行研究;
? 因而经济学研究中包括价值判断、思维规范
选择等主观因素;
? 由于经济学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价值标
准和思维方式不同,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有多种答案的情况。
19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三)
? 有必要将研究活动区分为 实证研究 和 规范研
究 两类
? 实证研究 (Positive study)试图解释说明事物是
怎么样的一回事 (What it is)
– 可以验证陈述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 可以通过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比较来检验理论
? 规范研究 (Normative study)试图论证如何做
是最好的 (What should be)
– 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
– 无法检验对错
? 规范研究需要以实证研究作为基础
20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四)
? 经济学的性质:
– 经济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历史学科,它以历史上
经常变化的社会经济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 因而,经济学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
展,必然受到当前社会政治状况的影响;
– 经济学方法论就是对不断演化的经济理论研究方
法和论述体系的理论概括;
– 经济学研究方法既涉及到哲学问题,同时也涉及
到具体应用的经济学科方法。
21
经济学方法论涉及的基本问题
? 是否存在所谓的经济, 规律,?
? 这些规律是否能够为人们所认识,从而
可以根据这种知识指导实践工作?
? 是否存在有助于准确认识这些规律的科
学方法?
22
经济学研究中面临的障碍和陷阱
? 错误识别因果关系
– 其它条件不变( Ceteris Paribus)
? 合成谬误( Fallacy of Composition)
– 适用于部分个体的结论肯定适用于总体,
或适用于总体的结论适用于所有个体。
? 时间顺序谬误( Post Hoc Fallacy)
– 先发生的事件是因,后发生的事件是果。
23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情况
? 现实中很少有人专门研究经济学方法论,
但是主流经济学家各有其偏爱的方法论。
? 从事方法论研究的主要有:
– 研究经济学说史的学者
– 研究经济哲学的学者
– 研究传统经济学方法论的学者
24
一般性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 根据研究目的区分
– 理论研究 以实证性内容为主,试图说明事物之间
的因果关系,具有, 社会启蒙, 作用。
– 应用研究 含有较多规范性内容,即完成, 社会设
计, 。
? 根据研究对象的时间性质区分
– 逻辑方法 是指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按照经济范畴
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范畴入手,
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经济关系和范畴,从
而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进程。
– 历史方法 是指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
照它的历史发展进程来揭示其规律性。
25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史 (一 )
? 早期(古典经济学形成前)
– 以对实际经验的理论归纳为主 (历史描述法 )
? 古典经济学创立时期
– 早期形成过程主要受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理性主义影响
? 英国的配第将培根的归纳逻辑引进经济学;
? 法国的重农主义者在推崇理性分析的同时,还吸取了笛卡尔的
演绎法。
– 亚当,斯密开始将经验归纳法和抽象演绎法相结合
– 明确追求由抽象推理得出具有逻辑一致性的普遍经济规律
– 受牛顿力学的启发,坚信社会经济运行也应象机械力学那样
具有某种内在的规律性,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找出这种能够
提供确定性完备知识的普遍规律。
26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史 (二 )
? 新古典学派
– 以, 心理原则, 为基础的新古典学派将先验的假
说作为演绎的起点,引入古典经济学的数学函数
表达形式,采用公理化表述方法,完全放弃了历
史和现实经验对于理论形成的推动作用。
– 典型代表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与马歇尔的局
部均衡论,突出地体现了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对社
会和谐与稳定机制及存在具有同一性的永恒世界
的追求。
27
新古典学派的分析方法
? 经济学分析的起点是关于现实经济活动
的一些最基本的公理;
? 这些公理由若干不言自明的命题构成;
? 在此基础上,对实际经济情况的描述都
被纳入补充命题;
? 将基本命题与补充命题结合起来形成不
同的应用性理论;
? 根据这些理论做出推断或预测。
28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
公理性
假定
(不可检验 )
+ 行为的环 境条件
(可以改变 )
行为
模式
(改变 )
行为
推断
(改变 )
29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
与实际对照
不一致
修改行为
模式理论
接受现有理论
政策建议
行为环境假定
对行为的推断
现有理论
行为模式假说
一致
解释政策含义
30
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案例(一)
? 厂商理论
– 公理:利润最大化行为
– 补充命题:
? 技术和资源约束
? 信息的完备程度
? 市场竞争环境
– 应用性理论
? 完善竞争市场上的厂商行为
? 不完善竞争市场上的厂商行为
– 政策含义
? 是否有必要管制厂商行为
? 哪些政策措施产生较好的效果(规范评价/实证评价)
31
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案例(二)
? 消费行为理论
– 公理:效用最大化行为
– 补充命题:
? 支出预算约束
? 市场环境约束
? 信息的完备程度
– 应用性理论
? 消费者对价格、收入等经济因素的反应
– 政策含义
? 如何调节消费活动
? 不同调节措施产生的影响
32
对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用对人与物或物与物的关系分析代替人
与人的关系 (或社会关系 )分析;
? 非历史地说明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将
怎样配置资源和生产产品;
? 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借以进行的
生产关系排除在研究对象以外。
33
归纳法和证实主义
? 归纳法和证实主义 ( verificationist)
– 观察大量的经验事实,然后通过深入分析找出其
间的共性,最后经过抽象思维得出理论解释。
– 证实主义重视对事物的解释说明,强调前提的真
实性,不赞成以推断能力为标准来来检验理论,
认定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理论解释总是成立的。
– 对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要通过对其经验效果与所
观察事实推进行比较来加以检验。
34
归纳法案例
1,我在世界各地观察了 100次天鹅, 每次都发
现天鹅的颜色是白的, 因而世界上所有天
鹅都是白颜色的 。
2,美国, 欧盟, 日本都是发达国家, 它们都
采取了保护农业的政策, 因而所有发达国
家都实行保护农业的政策 。
3,日本, 韩国, 台湾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
提高, 在政策上都由剥夺农业转变为扶持
农业, 因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业政策的
取向 。
35
假说 -演绎法和证伪主义
? 证伪主义者( Falsificationist)认为,利用归纳法得
出理论时需要有一个不符合逻辑的思想飞跃,其理由
是从有限的观察无法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或无
法保证从真实前提一定得出真实结论,只要有一个反
证案例,即可推翻过去所有观察得出的结果。
? 演绎法可以保证从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即具有逻
辑上的可靠性。
? 其核心命题是科学解释和科学推断之间具有对称性。
? 反对者认为,推断仅依赖于相关性,而解释则需要更
为全面的内容。推断成立并不能证实结论,而推断不
成立则一定能证伪。
36
演绎法(一)
? 演绎法的三段论结构
1.三段论的论证过程是一个整体;
2.三段论含有三个命题;
3.在论证过程中, 三个项每个都要用到两次, 而两
次使用时每个项都必须保持相同的含义 。
D? ê? êμ ?ê ?ú èY
′ó ?°ìá ?ù óD M ê? P ?ù óD ?? ì? ?ù ?? óD ?? á?
D? ?°ìá ?ù óD S ê? M ?ù óD ?e ê? ê? ?? ì?
?á ?? ?ù óD S ê? P ?ù óD ?e ê? ?? óD ?? á?
37
演绎法(二)
? 演绎法的两种表述形式
è2?¨D? ±í ê? 2? è2?¨D? ±í ê?
′ó ?°ìá è? 1? A 2¢ éú £? ?ò B ò2 2¢ éú è? 1? A 2¢ éú £? ?ò B ?é ?ü 2¢ éú
D? ?°ìá A 2¢ éú á? A 2¢ éú á?
?á ?? B ò? ?¨?á 2¢ éú B ?é ?ü ?á 2¢ éú
38
演绎推理案例
? 大前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
国的政策方向出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
业的转变;
? 小前提:近 2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
平出现明显提高;
? 结论:中国的政策方向会(应)出现由
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的转变。
39
演绎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一)
? 科学阐述具有共同的逻辑结构:它们至少包
含一条普遍定律和一项关于初始条件的说明,
两者一同构成用演绎逻辑规则推演出被解释
对象行为的前提。
? 行为规则 (理论假说 )+前提条件 =>逻辑推论
? 行为规则不可以观察,行为后果则可以观察,
因而可以根据结果来检验假说是否成立。
? 在三段论结构中,大前提并不一定要由对实
际个例的归纳得出,它可以是假设,也可以
是经验感觉。
40
演绎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二)
? 例 1,消费者行为
– 大前提:价格下降后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
– 小前提:价格下降了:
– 结论: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商品 。
– 需要的条件:正常商品, 完善信息, 其它因素不

? 例 2:布朗对中国粮食市场发展前景的分析
– 大前提:日本, 韩国, 台湾等新兴经济在工业化
过程中都出现了工业与农业竞争资源, 从而造成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下降的局面;
– 小前提:中国与这些新兴经济具有 相同 的性质,
采取了 相同 的发展模式;
– 结论:中国也将出现粮食生产下降的局面 。
41
分析的逻辑正确性与现实正确性
? 实际观察到的情况与理论推断一致
– 该理论成立(肯定后件错误)
– 该理论未被否定
? 实际观察到的情况与理论推断相反
– 适用范围不当(假定不符合实际,例如收入增长)
– 小前提错误(观察误差)
– 大前提错误(理论不符合现实)
42
理论推断与实际矛盾的案例
? 农民, 卖落不卖涨,
– 依据厂商理论, 当产品价格上升时, 市场供给数量会增加;
– 在我国实践中则可以观察到, 农民在粮食下降时抢着出售, 而在
价格上涨时表现出惜售倾向 。
? 问题:中国粮食供给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 对待问题的方式:
– 就中国农村情况而言, 厂商理论是错误的;
– 经验观察有误, 厂商理论仍适用于中国农村情况;
– 用厂商理论解释中国农村情况量需要使假定前提符合实际:
? 先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技术进步, 自然灾害, 投入价格变化 …
? 然后考虑修正对行为模式的解释:引入预期因素后, 对农民行为仍然
可以用厂商理论解释, 即符合利润最大化规则 。
? 含义:选择不同的思路时, 需要调查的内容和方法相应改变,
因而体现出研究人员自身的某种认识或偏见, 并影响到所产生
的结果 。
43
社会经济研究的过程


















未证伪
证伪
纠错
修正
创新
对策实践
44
计量经济学模型=假说演绎法?
? 模型设定=形成理论假说
? 提出假定=设定推理的前提条件
? 取得数据=获得经验事实个案
? 估计模型=获得对经验事实的统计反映
? 检验模型=检验假说
? 模型预测=提出政策含义
45
知识增长理论
? 对理论、范式、研究纲领或传统的评价
是相对的,这种评价应该在对比的框架
中进行,只有当存在真正的替代物并可
以进行比较时,才能对不同理论进行评
价。
? 进行比较性评价要求人们使用对方的术
语,并愿意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
46
不同理论的比较
? 对两种理论 ( A和 B) 进行比较可能有
以下情况:
– A在所有各方面均正确, B在所有各方面均
错误 。 因而否定 B。
– A在某些方面正确, 但在其它方面错误; B
的情况亦相同 。 可能的解释有:
?理论随实际情况而异 ( 实用主义 ) ;
?两种理论均是错误的;
?两种理论均含有正确成分, 可以在此基础上发
展统一的理论 。
47
对理论的检验
? 检验一种理论可以:
– 考察其所做的预测是否与实际一致;
– 考察其做预测时依赖的基本假定是否符合实际 。
? 需要注意:
– 准确预测不是对一项理论是否有效的重要检验手段, 如果以
此作为唯一的手段, 则不可能区分理论真伪;
– 有关假定的直接证据并不一定比检验预测的资料更难于取得,
或者说, 由直接检验假定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比由检验预测
结果得出的结论更含糊;
– 检验假定可能产生重要的洞察力, 帮助我们理解和说明对预
测检验的结果;
– 如果对显然以与事实相反的假定条件为基础的理论进行预测
检验, 那么首先要对理论进行严格的审查 。
48
对理论的检验
? 通过说明某可观察现象与理论推断相一致从而证实该
理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 即使是荒谬的理论, 也很
容易通过特殊的观察事实而证实 。
? 只有当科学家详细说明证伪一项科学理论需要的所有
观察条件时, 才能够对该理论进行真实性检验 。
? 如果某理论的预测是有条件, 但是在观测时又不可能
实现所有必需的条件, 那么无论观察到的结果如何,
都不可能否认该理论 。
? 如果某理论能够反复地经受人们对其进行的证伪检验,
同时还能够成功地预测到竞争理论未能预测的事实,
那么该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得到高度证实的理论 。
? 或者说, 理论得到确认不在于它是否与许多事实相符
合, 而在于无法发现任何能够驳倒它的事实 。
49
供参考的理论检验方法学规则
? 一个理论的科学性取决于在对其存在的谬误进行校正
后是否仍具有解释能力;
? 如何一种理论已经为经验事实所拒绝, 那么没有必要
通过修补来挽救它;
? 一种能够被接受的新理论必须要能够解释由它取代的
旧理论所成功解释的问题;
? 对理论应该进行尽可能全面和认真的检验;
? 不应接受缺乏一致性的理论;
? 在分析中要注意避免使用, 不言自明, 的公理;
? 对任何一种新理论都应该独立地进行验证 。
50
发生两种错误的概率
? 在假说为真的情况下错误地加以拒绝, 即 弃真错误 ;
? 在假说为假的情况下错误地加以接受, 即 取伪错误 。
? 统计学中, 可以通过选择显著性标准来控制两类错误
– 对一项假说的任何统计检验均需要以一定方式依赖于加以比
较的另一个假说 ( 如虚假设 H0和备择假设 Ha)
– 设 α为允许出现 H0实际正确但否定 H0这一错误的概率;
– 设 β为允许出现 H0实际不正确但接受 H0这一错误的概率 。
– 一般说来, 对于一定样本容量 n,不可能使出现两种错误的
概率同时减小 。 当选取较小的 α值时, 出现第二类错误的概
率相应增大 。 在理论推断具有概率性质时, 评价论据必定要
援引规范性方法论原则, 如习惯的显著性标准 。
51
发生两种错误的概率
? 类似情况:对待罪犯的两种态度:
– 在确认犯罪事实前相信嫌疑人是清白的;
– 在嫌疑人能够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之前相信其犯有
罪行。
? 在科学研究中,学者们一般更担心接受错误
的理论主张,而不大担心未能承认其正确性
的理论主张,即主张持有科学的怀疑主义态
度。
52
逻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逻辑学涉及正确进行思维的规律。
? 逻辑学提供了检验思维一致性的准则。
? 归纳法规则有助于防止处理经验事实时
出现错误。
? 演绎法规则有助于防止在从接受的前提
出发进行推理时出现错误。
53
逻辑学中的基本概念
? 命题 是用文字表示的判断, 是逻辑推理
的基本单元 。
? 判断 是对现实的一种认识 。
? 当我们用语言表示肯定或否定某件事物
时, 我们就提出了命题 。
54
逻辑推理谬误
正确的推理
? 大前提,若 A是真实的,则 B是真实的;
? 小前提,A是真实的;
? 结论,因此 B是真实的。
? 大前提,若 A是真实的,则 B是真实的;
? 小前提,B不是真实的;
? 结论,因此 A不是真实的。
错误的推理( 肯定后件错误 )
? 大前提,若 A是真实的,则 B是真实的;
? 小前提,B是真实的;
? 结论,所以 A是真实的。
例:农民, 卖落不卖涨,
55
因果关系
? 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
式。
? 如果某个现象存在必然引起另一现象发
生,这两个现象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前
者是因,后者是果。
? 因果联系应该具有普遍性,并且是一种
必然联系。
56
因果关系的时间特点
? 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先后相继,因先于果。
需要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可能是双向的,并
且先出现的情况并不一定总是原因。仅依据
时间先后来推出因果联系的结论,犯了, 以
先后为因果, 的逻辑错误。
? 因果关系是相对的。某现象对于 A现象可以为
因,而对于 B现象则为果。
? 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可能出现一因多果和多
因一果等情况。
57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求同法
? 如果被观察现象 a出现在两个或更多的场合,而这些
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因素 A是共同的,那么 A就
可能是现象 a的原因或结果。
? 用大写字母 A,B,C等表示先行情况,小写字母 a,b,
c表示被观察现象,求同法的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
ABC→ a
ADE→ a
AF → a

所以 A→ a
? 求同法的结论是或然的,观察的场合越多,结论的可
靠程度越高。
58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求异法
? 如果被考察现象 a在一个场合出现而在其它场合未出现,
在这些场合的先行情况中, 只有一个因素 A是相异的, 那
么 A就可能是现象 a出现或不出现的原因或结果, 或原因中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求异 法的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
ABC→ a
BC → 非 a
——————
所以 A→ a
? 求异法的结论也是或然的 。 应用求异法要求两个场合只有
一个相异因素, 若有未发现的因素, 则推论不可靠 。 另外,
要注意 A是被考察现象的唯一原因还是部分原因 。 如果产
生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是复合的, 每个部分原因都是现象 a
的必要条件, 那么任一个部分原因消失都会导致现象 a不
发生 。
59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剩余法
? 如果从每个被观察现象中消除通过以前的归
纳得知为某些前件结果的部分,剩余部分就
是剩下的前件的结果。
60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共变法
? 在若干个场合中, 如果每当先行情况中因素 A发生某些变化时,
被考察现象 a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而其它情况不变, 那
么这个共变因素 A就可能是现象 a的原因或结果, 或者通过与其
它共同因素的因果关系而形成联系 。 求异法的推理形式为:
A1BC→ a1
A2BC→ a2
A3BC→ a3

——————
所以 A→ a
? 共变法从数量上识别因素间的因果关系 。 共变法的结论也是或
然的,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到, 只有当因素 A是唯一的与被考察现
象 a发生共变现象的因素时, 才能做出上面的结论 。 此外, 共变
是有条件的, 仅存在于一定限度之内 。
61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案例
(一)
? 求同法
– 美国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 美国扶持农业;
– 日本是农业资源稀缺的发达国家, 日本扶持农业;
– 匈牙利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达国家, 匈牙利扶持农业;
– 结论:所有发达国家都实行扶持农业的政策 。
? 求异法:
– 美国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 美国扶持农业;
– 阿根廷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阿根廷没有扶持农业;
– 日本是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 日本扶持农业;
– 印度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没有扶持农业;
– 结论:所有发达国家都扶持农业, 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不扶持
农业 。
62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案例
(二)
? 剩余法:
– 日本的资源最不丰富, 对农业的扶持水平也最高;
– 美国的资源最丰富, 对农业的扶持水平相对较低;
– 欧盟的农业资源丰富程度和对农业的扶持程度介于日本和美国之
间;
– 结论:除经济发展水平外, 农业资源状况也是农业扶持水平的决
定因素 。
? 共变法:
– 韩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政策方向由剥夺农业向扶持
农业的转变;
– 日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政府政策方向由剥夺农业向扶
持农业的转变;
– 结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国的政策方向呈现由剥夺农
业向扶持农业的转变 。
63
形式逻辑对论据的基本要求
? 同一律:不同的陈述不能采用同一词语的不同定
义;
? 排中律:陈述要么是真实的,要么是不真实的,
要么是别的什么,不可能什么都不是;
? 矛盾律:不能允许一个陈述既是真实的,又是不
真实的。
任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论据均不能够成为逻
辑论据。
64
经济数据和信息
? 数据 只反映原始事实和情况。
? 信息 指具有意义并且能够改变信息接受者对事物理解
的数据,需要经过对原始事实和情况进行加工并转化
成决策者可以使用的形式。
? 信息质量 是数据反映现实的准确程度。高质量信息必
须具有及时性、完整性和对于决策者的适用性。
– 及时性 指在事件发生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得到有关信息。
– 完整性 指信息包含相关事实 /数据的程度。
– 适用性 指信息与管理者解决所面临问题、做出决策和完成预
定任务的要求相符的程度。
65
经济数据存在的测度误差
? 信息含量的完整程度
– 较早发表的统计数据常常未能包括最终的
信息
? 代表性误差
– 选择的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
66
经济研究中理论概念与数据的关系
? 理论概念,常常是不可以直接观察的, 例如
财富 /知识和素质等 。
? 理论概念的替代变量 ( Proxy),必须是可以
观察的变量, 但是与前者之间存在代表性偏
差, 例如家庭拥有资产价值 ( 原值 ), 存款
额, 教育程度等 。
? 进行研究时 实际取得的替代变量值,可能含
有测度误差 。
? 研究人员在分析中 实际使用的数值,可能在
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误差 。
67
对经济研究成果的验证方法
? 可以在原数据和方法基础上重新进行分析,看是否得
到相同的结果;
? 可以将原模型用于新获得的数据,检验结果是否敏感;
? 可以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扩展,看得到的解释是否相容。
? 上述做法较适合于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研究,
但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
– 在应用工作中,分析者通常从若干不同的估计结果中选择出
一个最终模型,但并不会在论文中清晰的说明这一过程;
– 不同的分析者常常用不同的模型解释同一内生变量,模型的
拟合优度相似,但在经济意义上却可能存在重大差别。
68
案例:农产品市场模型比较㈠
? 静态均衡模型
– 供给方程
– 需求方程
– 市场出清条件
? 蛛网模型(动态均衡模型)
– 供给方程
– 需求方程
– 市场出清条件
? ?ttst ZPfS ?
? ?ttdt WPfD ?
tt DS ?
? ?ttst ZPfS 1??
? ?ttdt WPfD ?
tt DS ?
69
案例:农产品市场模型比较㈡
两个模型具有完全相同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函数形式, 仅在
变量滞后影响的设定方面有所不同 。 然而就模型所代表的市场运
行动态变化过程而言, 两者有重大的差别 。
P
Q
D
S
Qe
Pe
P
Q
D
S
Q1
P0
P1
Q2
P2
Q3
P3
70
计量经济学与假设检验
? ―让数据说话,
– 数据能否自己说话?
?, 数据中淘金, (Data-mining)
? ―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
圾, (Garbage in,garbage out)
71
本章的思考题
? 讨论农民, 卖落不卖涨, 行为
– 如何将这一认识转变为可检验的假说?
– 对这一假说进行检验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 如何利用实际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估
计生产者的供给曲线?
? 举例说明不可检验的假说。
72
第三章
经济学研究过程
73
本章的目的
? 介绍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 讨论每个步骤在研究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 介绍如何选择确定研究题目;
? 介绍如何设计研究计划。
74
经济学研究的过程
? 研究工作没有一个必须遵守的步骤清单,
但存在一些经过实践检验因而具有参考
价值的准则与方法。
75
经济学研究活动的要素
? 有关所研究问题的陈述,即提供为什么需要
研究的背景信息。
? 提出拟实现的目标。
? 列出待检验的假说。
? 确定适用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 确定研究需要的数据和取得数据的方法。
? 制定详细的研究工作计划,包括时间进度要
求。
? 明确研究结果向谁报告、如何报告。
? 确定所需要的资源 (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 )。
76
选择研究题目
? 选题即是识别和确定拟研究的问题,这是研
究工作中最重要和最有创造性的方面。
? 确定研究题目的前提是识别出有待研究的问
题并了解面临的限制条件。
? 在研究设计中应该说明所选择研究问题的合
理性,即就为什么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做出清晰的解释。
? 对于什么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共同接受
的标准,通常要由研究者个人做出判断。
77
拟研究的问题
? 拟研究的问题( researchable problem)首先
应具有必要性,但并非所有具有必要性的总
是都可以成为拟研究的问题。
? 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是由于通过研究所收集
的信息和获得的知识有助于或导致问题得到
解决。
? 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作用是表明自己具有与
学位相适应的研究能力,因而需要选择自己
有能力和条件处理的问题。
78
选题前的准备工作
? 阅读与拟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
– 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选择研究的突破口和思路。
? 有条件时对有关现象进行实地观察
– 在存在问题的地方直接进行观察,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问题
的感性知识,了解问题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发生,另一
方面可以确定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来源。
? 认真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机制
– 对所关心现象进行深入思考的目的是确定这一现象与其它现
象之间的联系及如何对其作出解释。这包括有哪些变量可以
解释所关心现象的发生过程、这些变量的重要性、解释所关
心现象时需要利用到哪些概念等。
? 因而在选题时,你应该已经占有足够的知识,知道该
如何组织和联系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现象。
79
确定拟研究的问题
开始 发现现象 组织现象
1,阅读有关研究材

2,对实际情况进行
观察
3,思考并将研究问
题具体化
1,形成对变量间关系
的认识
2,汇集有关的各种论
据和解释
3,确定其中与所研究
问题有密切关系的
论据和解释
80
选题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 拟议中的问题可能是当前的热点,但今后一
个时期内是否仍会为热点?
? 完成拟议中的研究工作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别
人的支持和合作(调查访问的难易程度 /利用
别人数据文件的可能性 /所涉及问题的政治和
社会敏感性)?
? 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是否丰富?能否及
时和方便得到(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限制)?
? 这项研究是否符合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
? 研究活动能否得到必要的支持?
81
形成研究假说
? 假说 ( hypothesis)为数据收集工作和
分析工作提供指导。
? 假说的形成应该先于数据收集工作。
? 假说可以根据现有的理论形成,也可以
根据经验观察形成。
? 即将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认识视作一种
假说。
82
理论假说需要具有的性质
? 假说必须具有, 如果 …, 那么 …,这样的形式 。
? 不论就依据的理论而言还是就其中所包含的变量而言, 假
说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 。
? 在资源允许的范围之内应该能够对假说进行检验, 以确定
其真伪 。
? 假说必须能够为研究活动提供指导, 即指出需要收集哪些
数据, 采用何种分析技术处理收集的数据并对假说进行检
验 。
? 假说可以分为若干层次 。
? 假说可以是肯定性陈述, 也可以是否定性陈述 。
? 假说应该与拟研究问题有内在联系, 就对策性研究而言,
假说应该与拟考虑采取的政策措施保持必要的联系 。
83
假说的表达形式
? 文字表述 ( 林毅夫, 第五章 P137)
– 假说 1:政府收购价格上升与市场价的上升
对农业供给有同样的正向影响;
? 数学函数表述
– 面积 (或单产 )=f(政府价格 +,市场价格 +,
其它变量 )
84
可检验的假说与不可检验的假说
? 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将市场调
节与政府调控结合在一起,从而更有利
于经济发展。
? 例 2: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按价值量相
等原则进行的交换(等价交换)。
? 例 3:在完善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要素
价格由其边际产出价值所决定。
85
假说检验
? 进行 假说检验 的目的是通过严谨的方法
获得新知识。
? 进行假说检验需要得到完整和可靠的数
据,并采用合适的技术,因而这项工作
受到时间和资源限制。
86
假定
? 假定 ( Assumption)确定出推理的适用
范围:作为分析工作前提的条件,可以
是与实际一致的,也可以是一种为方便
分析工作而做的简化抽象。假定的质量
高低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可信程度。一项
分析工作可以具有逻辑正确性,但却与
实际不尽一致。
87
研究目标
? 研究目标 确定通过研究活动要实现什么。
– 学位论文研究
? 研究目标确定出研究的范围、研究所需要的
手段、预期的研究结果及其用途。
? 研究目标建立起隐含在假说内的理论关系与
研究所用分析方法选择的关系。
? 研究目标的确定必须针对所研究的问题
– 通过研究活动有助于解决问题
? 研究目标需要具有可操作性
– 研究活动规模必须是在资源允许的范围之内。
88
表述研究目标
? 研究目标包括 一般目标 和 具体目标,前者说
明研究活动的总体目的,后者说明在与研究
问题有关的各主要方面拟实现的目的。具体
目标一般不宜超过三项。
? 对每个具体目标需要提供下列信息 (不同性质
研究可能不同 )
– 列出待检验的具体假说,或准备回答的具体问题;
– 说明拟分析的因素,解释其间的相互关系;
– 介绍计划的数据来源、收集方法和步骤;
– 陈述准备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拟采用的技
术方法和手段 。
89
确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叙述研究设计的细节,即回答研
究总目标和每个具体目标如何实现这一问
题。考虑按以下形式进行检查:
目标 实现目标的方法 需要执行的研究活动
1,方法 1 活动 1
2,方法 2 活动 2
… … …
90
研究立项书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
问题定义
确定目标
形成概念
框架
文献综述
与评论
研究方法
和程序
91
研究设计流程图


确定数
据来源
识别确
定所研
究问题
及变量
收集阅
读文献
解释经
验关系
关系的
比较
解释文
献中反
映的因
果关系
形成解
释性的
问题表

形成指
导操作
的问题
表述
因果关系说明
中的前提和假
定,提出具有
系统性的论证
数据来
源笔记
文献阅
读笔记
根据操作性表述
确定的方法
研究主
题、设
计和数
据分析
研究程
序步骤
假说检
验方法
研究手
段的有
效性和
可靠性
确定研
究范围
确定所研究问题 文字表述研究问题 文字表述如何研究文字表述研究的前提和假定
92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一)
? 拟研究的问题:入世后农民的农业收入
会下降,从而加剧社会矛盾;
? 假说:
– 农民的农业收入下降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下
降引起的;
– 削减关税是引起价格下降的基本原因;
– 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支持有助于防止农民收
入下降。
93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一)
?备择假说:
–国内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价格低迷, 削
减关税不会引起农产品价格下降;
–农民的农业收入下降是由于农产品需
求减少引起的;
–提高技术效率后供给增加可能导致价
格进一步下降, 因而无助于解决农民
收入问题 。
94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一)
? 总目的:找出解决入世后提高农民收入
的途径 。
? 具体目的:
– 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 测定履行入世承诺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确定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产品供给和竞
争力的影响 。
95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一)
? 适用理论和研究方法;
– 市场供求均衡与价格形成理论(局部均衡与全面
均衡):
– 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分析方法(比较优势测定、
政策效果分析);
– 农业技术理论(生产函数模型 )。
? 所需要数据
– 贸易数据
– 行为参数
– 技术试验/应用数据
96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二)
? 拟研究的问题:某地区粮食产量低,农民处
于贫困状态;
? 假说:
– 如果该地区农民增加现代投入使用,那么粮食产
量可以提高,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隐含粮食价
格不变的假定)。
– 农民未能多使用现代投入是由于该地区缺少供应
(经济 /技术因素,投入的合理经济界限)。
– 改善运输设施可增加当地市场上现代投入的供应。
? 隐含的假定:资源条件、市场发育程度、能
力等不变;
97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二)
? 总目的:确定增加现代投入对解决当地农民
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
? 具体目的:
– 测定现代投入使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
– 测定粮食生产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贡献,特别是增
加现代投入导致的增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确定当地市场现代投入供应是否充足,即在目前
的价格下农民是否愿意增加投入,或价格下降后
对需求有多大刺激作用;
– 改善运输是否能够导致供给增加或成本下降,即
对改善运输设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98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二)
? 适用理论和分析方法:
– 有关粮食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属于农业技术学科,
可以利用估计生产函数的方法, 统计分组方法或实验
资料来确定 。
– 农民生产决策则属于生产经济学内容, 可以通过分析
农民的决策模式来判断投入供应和价格变化产生的影
响, 这需要利用对农民决策行为的调查资料来分析,
如农民的投入意向 。
– 当地粮食市场变化则需要利用市场学知识, 判断增产
是否一定能够增收, 为此需要调查和分析当地市场粮
食需求 ( 这一点也可以用假定将其排除在研究内容之
外 ) 。
– 对改善基础设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则需要利用投资理论
及长期市场前景分析 。
99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二)
? 数据收集:上述研究需要利用农户信息
和地区性市场信息。
– 农户信息可以采用如直接观察、访问和利
用农户经营记录等形式。需要调查的资料
有农户资源数量(记录)、资源利用状况
(动态观察)、农作制度、投入产出系数
(记录或调查)、投入和产出价格、态度
和意向等。
– 市场信息则涉及投入供给和产品需求。
100
编制研究工作计划
? 研究工作计划包括各项工作的内容和时
间安排。在收集数据前考虑如何分析数
据有这样一些理由:这有助于事先明确
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从而防止遗漏或收
集不必要的数据;有助于保证所收集的
数据能够经得起分析检验。
101
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 研究问题陈述
? 研究的意义
? 本领域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本项研究的目的
? 分析的理论框架
? 分析方法
? 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和取得方法
? 预期成果和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102
项目建议书应该回答的问题
? 什么是准备研究的问题?
? 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为什么具有社会或科学
上的重要性?
? 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
? 研究项目准备怎么样执行?
? 从研究活动预期得到哪些成果?
? 谁是这一研究活动的主要受益者?
? 项目需要多大的预算?
103
研究项目设计书的结构
? 标题(副标题)
? 第一章前言
– 拟研究的问题
– 与该问题有关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论框架)
–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所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
– 用统计数据反映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 以前的研究 /文献综述(理论 /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目标
– 一般目标 (拟通过研究实现什么目标 )
– 具体目标 (分解后的各项任务 )
104
研究项目设计书的结构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选择及其依据
? 一般性假说(理论依据 /经验工作基础)
? 准备检验的假说 (包括虚假设和备择假设 )
? 需要的假定前提条件
? 说明如何对假说进行检验
– 数据资料要求
? 所需要的数据(定义 /性质)
? 已知的数据来源和取得方法
– 预期结果
? 结论的价值(理论/应用)
? 认识到的局限性(影响结论可靠性的因素 /结论的适用范围 /假
定前提的现实性)
? 实现研究目标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
105
研究项目设计书的结构
? 第五章 研究工作的参加人员和时间安排
? 第六章 项目经费预算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调查方案
– 调查表
– 其它有关的背景资料
? 有关研究背景情况的图表
? 数学模型推导过程
106
本校开题报告要求的内容
? 一、选题依据
– 研究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主要参考文献
? 二、研究方案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写作提纲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说明
– 进展安排
? 三、研究基础
– 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成绩
– 论文开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说明
107
写作研究问题及其背景(一)
? 简要地简明什么是拟研究的问题
? 背景情况
– 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国家、地区和当地背景
情况,包括政府政策和发展的优先选择,
该研究项目是否与政府目标相一致;
– 本单位及其它单位是否进行过与该题目相
联系的研究;
– 有助于理解问题的统计资料及其它信息;
– 简短的文献综述。
108
写作研究问题及其背景(二)
? 问题陈述
– 问题的历史演变、性质和程度;
– 哪些人受到影响和影响的严重性;
– 通过研究所产生的解决方案如何能够帮助他们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陈述数量化)。
– 具体地说,这一部分需要提供:
? 拟研究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地区、与研究有关的发展问
题;
? 该研究问题具有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即对该问题的
研究是否有助于解决发展问题;
? 陈述该研究工作如何有助于解决所识别的问题。
109
说明研究项目的必要性(一)
? 理论必要性
– 验证已经被证明的理论 。 为了检验和说明已经经
过验证的理论的正确性 ( 相对于所分析的具体对
象 ), 重新按照原先的研究设计进行研究 。
– 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 。 选择新的角度或新的方
法, 重新验证该理论的正确性 。
– 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范围 。 证明这一理论扩
展到其它领域的适用性 。
– 对原有理论产生怀疑, 准备全面或部分否定该理
论 。
– 随着新情况的出现, 需要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
110
说明研究项目的必要性(二)
? 实际应用需要
– 掌握信息, 了解工作和事物发展的实际情
况, 求得对事物基本状况或发展变化的了
解;
– 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考核和和总结;
– 制定规划和计划, 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趋
势;
– 制定, 修改或执行政策;
– 解决某些特殊问题 。
111
形成研究建议
? 用清晰的语句表达出拟研究的问题和拟实现的目标
– 指出研究拟涉及到的有限的一组现象
– 描述研究问题陈述中所提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 针对问题提出一种可能的原因解释或假设的解决办法
– 限定研究范围 (一般为一个具体问题 )
? 形成待检验假说
– 在写研究建议前,应该尝试将问题表述成假说形式,对这些假说
可以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 由于研究问题陈述限定了研究工作的范围,因而一项研究工作应
该只有一个焦点,或一组相互联系但又各自独立的一组待检验假
说。
– 假说必须是明确的,从而可以肯定或否定。含糊的假说不能构成
研究工作的良好基础,仅在最初的思考阶段可以接受。
– 若经过思考后仍旧不能形成任何假说,这意味着所选择的研究问
题尚未达到可以进行研究的地步,在此情况下应该缩小研究问题。
? 确定对假说进行检验的方法
112
检查研究问题陈述
? 写作研究问题陈述有助于使学生对心目中的研究问题
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同时亦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内容 。
应检查的问题有:
– 所用的语句是否能够明确地陈述拟研究的问题?
– 陈述中是否指出了与问题有关的全部变量?
– 陈述中是否给出了关于变量的必要信息, 如变量的确切定义?
– 陈述中是否给出了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
? 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构成研究工作的理论框架和
操作指导,其表达形式有:
– 准备证实的单一假说(命题);
– 相互竞争的若干个假说。
113
写作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研究目标
– 总目标(说明研究要达到的一般目的)
– 具体目标(体现研究问题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可能需要用
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只有解决所有部分才能实现总目标;每
个具体目标均可以考虑写成单独的可检验假说)。
? 研究方法(针对每个具体目标提供下列信息):
– 有关总的研究方法的简短陈述;
– 列出待检验的具体假说;
– 描述和解释需要分析的要素和变量,包括作为研究对象和数
据来源的总体和样本、抽样单位和样本选择标准和样本规模
等;
– 描述准备如何取得一手和二手资料,指出信息来源、抽样方
法和步骤;
– 陈述准备如何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分析技术和所
需要的技术手段。
114
写作预期结果和影响效果
? 列出由研究活动预期产生出的结果,特别是
对以下方面可能做出的贡献:
– 解决研究问题的对策方案;
– 该领域的技术和科学知识;
– 问题地区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
– 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学知识。
? 影响效果
– 说明研究如何有助于解决解决所关注的问题;
– 谁是研究成果的直接和间接受益者;
– 研究结果如何才能使潜在受益人获益(扩散机
制)。
115
与研究项目有关的补充性活动
? 说明哪些活动有助于顺利完成项目和扩大影
响效果,例如:
– 对研究项目参加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培训,以掌握
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 为保证完成研究所需要完成取得的外部支持;
– 为使研究的初步和最终成果得到扩散和推广所需
要进行的活动,如会议、研讨会、新闻发布等;
– 研究报告印刷和散发。
116
项目参加机构和人员
? 提供有关项目参加机构和人员研究能力
的信息:
– 参加机构的硬件配置、在该领域的研究经
验、与其它机构的合作等。
– 项目组成员的工作责任分配。
– 每个研究人员的背景(简历放在附录)及
为完成指定工作所需要补充的技能。
– 研究项目与所在机构总体工作安排之间的
关系和对项目的行政管理安排。
117
项目经费预算
? 完成一个研究项目所需要的资源包括:
– 研究机构已有的硬件和设备;
– 在研究地区开展工作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
– 项目成果推广使用机构的投入;
– 项目执行费用和管理费用;
– 需要由资助机构提供的金额。
118
项目预算费用分类
? 对预算费用分类的要求不同机构有差别,一般而言应考虑下列
分类:
1,研究人员工资和其它费用;
2,实地工作费用(调查);
3,交通费(国内 /国际);
4,办公设施和资料查阅费(通讯 /复印);
5,咨询费;
6,设备和材料购置;
7,会议费;
8,研究成果散发(报告会 /印刷费);
9,培训费(项目组 /项目工作雇用人员);
10.数据处理费;
11.项目中期和最终评审费。
? 对于每个项目均应在附录提供估计的依据及由研究机构和资助
机构分担的数额。
119
项目工作计划
? 为了确保项目成功执行,需要考虑下列步骤:
– 确定项目目标;
– 决定为实现目标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 决定项目工作任务的重要时间分界和考核标准;
– 决定每项工作任务的持续时间;
– 为每项工作选择最适宜的执行时间;
– 将研究资源分配于每项工作任务;
– 制定工作进程表,根据任务间的逻辑联系确定是否存在冲突;
– 按计划执行研究任务。
? 对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而言,制定和执行计划主要体
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必须满足最终的时间要求。
120
表达项目工作计划
? 文字表述
? 用表格分时间段表示方式
? 利用项目管理技术的示意图表示
? 一些资助机构要求有明确的阶段性投入、
产出和考核指标等说明。
121
工作任务进程表
月 /季
1 2 3 4 5 6 7 8 9
活动 1 ○ ●
活动 2 ○ ●
… ○ ●
活动 K ○ ●
说明:符号 ○ 表示活动开始; ● 表示完成 。 如果有需要说明的
中间成果, 那么可以增加其他符号来表示 。
122
研究设计阶段的问题
? 未能清楚地形成拟研究的问题;
? 对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估计不清,研究题目偏大或
偏小;
? 研究题目偏离本专业领域太远,造成评审困难;
? 对于研究目标心中无数,无法清晰地表达;
? 未能形成一个指导研究工作的理论框架;
? 方法不明,缺乏与目标的对应关系;
? 对以前的研究成果未能做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 没有认真考虑和明确提出如何实现目标,即没有构想
需要什么数据,可考虑哪些方法;
? 没有考虑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123
第四章
学位论文研究
124
本章目的
? 讨论学位论文研究面临的特殊情况和要
求;
? 介绍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 讨论文献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
? 介绍调查工作组织;
? 讨论研究方法选择;
? 讨论如何进行答辩准备工作。
125
学位论文研究的作用
? 学位论文研究考核学生:
–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专题研究工作的能力;
– 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的程度;
– 对本专业领域内研究问题的了解程度;
– 独立从事研究活动的能力;
– 用语言文字表达研究结果的能力。
126
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步骤
? 开题准备工作
? 文献阅读
? 选择确定研究题目
? 制定研究方案 /计划
? 调查和资料收集
? 数据资料分析
? 写作论文初稿
? 论文定稿
? 答辩
127
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安排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在校期间
课程学习
论文研究准备
确定研究题目
开题报告和研究计划
文献阅读和综述
调研
资料分析
写作初稿
导师审阅和修改
答辩和最终定稿
128
选题的指导原则
? 本人对该领域的情况较为熟悉;
? 该研究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意义;
? 研究工作符合本人未来的事业发展需要;
? 研究工作不大可能受到资料使用的限制;
? 拥有完成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其它条件
? 就该题目完成的论文应能达到国家/学校对相应学位
的要求。
? 需要注意到:
– 一般而言, 若论文研究能够与导师的研究工作相结合, 那么
通常容易形成能够被接受的研究建议 。
– 对于学生来说, 虽然选题时主要听从导师的建议, 但是有必
要认识到, 论文研究要靠自己来完成, 并且反映的是自己达
到的学术水平 。
129
选题的实际情况
? 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两种
情况:
– 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某个特殊问题形成了浓
厚的兴趣,并拟对此深入进行研究,以求
在这一方向上取得发展;
– 导师在某一领域有较强的研究工作基础
(甚至有相应的研究项目),要求学生在
该领域进一步开展工作,以扩展研究的深
度。
130
选题的类型
? 就经济中当前存在的某个重要问题做对
策性研究,将已有的或新的分析方法应
用于特定环境;
? 就本领域内某个重要理论观点进行抽象
理论分析或学说学研究;
? 就可以应用于本领域的分析方法进行的
研究。
131
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清,研究题目偏大或偏小 ;
? 很多人倾向于选择大题目,但缺乏深入和全面开展工
作的条件,研究工作停留在无法得到事实支持的空洞
论述上,虽然从形式上看讨论了一个重大问题,但缺
乏论证性内容。
? 小题目虽然看上去可能缺乏重要性,但研究工作需要
对问题作深入解剖,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理论的
正确性,技术上的难度可能更大,在方法上创新的可
能性更大。
? 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但忽略了可操作性。
132
文献阅读的具体目的
? 避免缺乏依据的研究或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
? 了解研究的前沿领域, 从而可以确定拟进行的研究有
可能在哪些方面增进已有的知识, 为此需要怎样开展
研究 。
? 分析确定以前的研究哪些是成功的, 哪些不成功, 什
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 有哪些研究途径尚未得到过尝
试, 为研究工作提供指导思路 。
? 掌握问题的发展背景, 揭示问题的概念框架, 为研究
者提出自己的假说和假定提供依据 。
? 了解可行的技术路线选择和可能的数据来源等 。
? 论证自己的研究发现时可进行对比 。
133
什么是学术文献?
? 我国 1983年颁布的, 文献著录总则, 中规定,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 在应用
工作中, 文献的存在形式有文字文献, 数字
文献, 图像文献和有声文献等 。 在研究工作
中利用较多的是文字文献和数据文献 ( 数据
库 ) 。
? 并非所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在内容上都
符合学术文献的要求 。 学术文献 指经过审核
的文献, 主要包括专业学术杂志和书籍, 研
究报告和学位论文, 学术会议论文等 。
134
应用工作中文献检索步骤
? 若有条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查寻, 则可以
对拟研究的领域进行一次全面的文献检索,
根据得到的文献题目和摘要判断文献的价值,
确定出准备阅读的文献 。
? 利用图书馆的文献索引类刊物对本领域的文
献进行检索 。
? 若缺乏上述条件, 则可以从本领域近期刊物
中查找有价值的文献, 然后根据其引用的参
考文献找出其它有价值的相关文献 。
? 向具有专长的人请教, 请其推荐参考文献 。
135
文献阅读
? 阅读文献的主要目的是要识别和描述与你的研究相关
的研究,即明确以前的研究与你计划进行的研究有什
么样的联系。
? 在可能的情况下,文献阅读应从最新的研究成果开始。
这样做有两个益处:
– 使你较早地了解到最新的进展;
– 最新的研究通常可以提供以前研究的有关信息。
? 首选的文献应为本领域的综述性期刊文章,这类文章
将多种来源的文献资料综合组织在一起,给读者提供
一个有关该领域思想发展过程的清晰的脉络和对不同
认识的解释、分析、比较,指出需要注意的理论和方
法问题,从而为研究工作打下一个较全面的理论框架。
136
文献阅读方法
? 大致浏览 的目的是一般性地了解该文献是否对自己的研究题目
具有参考价值, 然后确定是否应精读 。 大致浏览的步骤为:
– 根据题目是否贴切选择拟阅读论文;
– 阅读论文的摘要或引言部分, 各节题目和结论部分, 大致了解其
内容;
– 判断该论文是否有必要精读 。
? 精读 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文献所陈述的理论, 方法, 结论和引用
资料, 从中吸取自己研究可以借鉴的内容 。 精读需要注意了解
作者的论点 ( 理论框架 ), 论据, 论证方法, 分析的逻辑性,
所使用资料, 相关文献等 。 对于这样的文献要采取多次深入阅
读, 与其它文献参照阅读等方法, 开清其内容实质和论证方法,
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 在阅读时需要注意按规范保留记录 。
这里要注意一是不要受权威意见的束缚, 二是要注意分析不同
见解的论证依据和方法, 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
137
文献阅读记录
? 对所阅读文献要有条理和准确地做书面记录,
以便在以后的论文写作工作中引用 。 建议采
用详细和系统地做笔记的方式 。 需要记录的
方面有文献中报告的研究问题, 目标, 方法,
重要发现, 主要结论, 方法和观念上存在的
不足之处, 未涉及到的问题等 。
? 在记录文献资料方面经常出现的一种错误是
忽略有关文献的次要信息, 如文章出处, 出
版时间, 出版单位地点和页码等, 在最后完
成论文的参考文献时需要花费时间再次查寻 。
138
对文献阅读的要求
? 文献阅读的全面性虽然是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多
并非就是工作质量高,更主要的在于理解和从中吸取
有益的经验,开拓自己的思路。对收集的资料需要进
行选择和分类,使资料条理化、系统化,更便于在研
究工作中使用。资料选择是从所取得的资料中确定出
对研究课题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观
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有有争议的见解,需要将论
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整理出来,进行深入分析。对于
支持自己见解的分析意见要摘录下来,作为辅助论据。
对于发现的论证中的缺陷或未回答问题也要注意,看
在自己的研究中能否将研究进一步推进。资料整理应
与自己研究拟采用的论证策略结合进来,选择列出文
献中发现的主要论点和分论点及相应论据。
139
文献阅读中常用的记录方法
? 资料卡片:使用方便,灵活,费用低,便于分类保存
和查找。每张卡片应只记录单一内容,主要有文献的
核心论点、论据、方法、有价值的论述等。对于文献
信息要严格按照最后引用时记录。
? 活页笔记:其作用与资料卡片相同,但可以包括较长
的摘录。
? 资料剪贴:在剪贴本上要包括完整的出处信息,以便
于以后查对。
? 复印文献:在性质上同剪贴。
? 磁盘文件:从网上取得的信息可以以磁盘文件形式保
存,并可根据需要调用阅读。
140
阅读笔记的一种理想格式
阅读时间,年 月 日
作者:
文章 /章节题目:
来源 ( 刊物 /书籍名称 ), 起止页码:
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社:
馆藏信息:
要点:
引文:
如果能够按照下面建议的方式做读书笔记, 那么
所积累的材料将有助于完成一个良好的文献综述, 列出
参考文献的工作也将更为容易完成 。
141
文献阅读工作核对表
? 所阅读的文献是否与拟研究问题有关?
? 所阅读的文献是否提供了有关拟研究问题的
一般背景材料?
? 所阅读的文献是否有助于增进对拟研究问题
的了解, 从而明确了可以如何着手做?
? 所阅读的文献是否提供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 所阅读的文献是否改变了你对该领域重要问
题的认识?
? 所阅读的文献是否有值得在论文中引用的内
容?
142
调研工作
? 应该在开展调查工作之前制定出调查提
纲或调查表,并确定适合的调查方法;
? 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数据、事实、意见
和观点等。
? 应该在制定调研工作计划时考虑如何使
用调查数据和资料。
143
事先考虑如何分析数据的必要性
? 保证能够收集到所有研究中将利用的数
据和资料;
? 避免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收集不必要的数
据资料;
? 保证所收集的数据资料经得起检验。
144
调查工作之前应考虑的问题
? 研究工作需要什么资料?
? 当得到这些资料后准备如何利用或分析?
? 从哪里可以得到这些资料?资料以何种形式
存在(文件、书籍、数据库)?
? 为什么需要这些资料?
? 什么时候需要这些资料?
? 这些资料对于本项研究有多大价值?
? 如果不搜集这些资料,对研究工作质量的影
响有多大?
? 取得这些资料是否需要特殊的批准?
145
社会经济调查研究的步骤
确定研究目的
明确资料需求
确定资料来源 决定资料搜集方法
设计调查表
试验调查
样本选择
资料搜集与检验
资料分析
完成分析报告
146
数据资料搜集工作步骤
? 首先从自己已经掌握的资料中寻找(自己的
文件、图书馆、网上数据库、有关机构等)。
? 如果还需要进一步搜集资料,应注意了解从
哪里下手。在这方面有必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建议。
? 对于得到的所有资料都有必要进行检验核实,
决不能盲目相信所得到的资料是完整和可靠
的。在这方面,利用常识和逻辑都可以帮助
发现问题。
147
调查准备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需要认识到,提供资料的人对你完成调研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不负有任何责任,因
而需要尊重其要求。
? 在开展调研工作时,应保留一本工作日记,
记录重要的工作进展,包括所接触的人、讨
论的话题、所得到的重要信息等。在有必要
对资料进行核对或补充时,利用这一记录可
以方便地发现所需要找的人。
148
调查表设计要求
? 设计良好的调查表应该具有下列三个特
征:
– 所问问题简明扼要;
– 被调查者易于理解和回答,调查者易于记
录;
– 调查内容能够满足分析需要。
149
设计调查表时应遵循的原则
? 区分由调查人员观察后填写的内容和需要经询问或由
调查对象填写的内容;
? 单因素提问,即每个问题只涉及问题的某一个方面;
? 在可能的情况下事先列出预期的答案,调查者可以用
划钩方式来做出选择;
? 防止提出含糊不清的问题,注意使受教育较少的人也
能够准确理解需要回答的问题;
? 避免提出具有诱导作用的问题;
? 避免提出涉及个人隐私或易引起情绪化反应的问题;
? 正式调查前开展预调查,以检验调查表设计。
150
开展调查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 如果需要调查的内容多,过于费时,则需要
考虑能否删除对分析影响不大的项目,或采
用对一个较小样本进行详细调查而从其余调
查对象那里取得较少的一般资料这样一种策
略。
? 调查访问基于回忆,存在随时间推移可靠性
下降的情况。
? 若当地有影响人物在场,调查对象可能会有
较大顾虑,不愿意报告真实情况。
? 调查对象有时会为迎合调查人员表示出的偏
好而有意慌报实际情况。
151
调查工作检验表(一)
?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取得数据需要有较多
的时间进行准备和执行, 并且需要较大的费
用 。 在选择这种方法前应考虑下列问题:
– 本项研究能否利用二手资料来完成?
– 能否通过直接观察或典型调查获得所需要的资料?
? 如果回答为否, 则需要考虑采取抽样问卷调
查方法, 此时需要先回答:
– 是否能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来完成调查工作?
? 如发现问卷调查方法是不必要的或不可行的,
通常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费用 。
152
调查工作检验表(二)
? 如果决心进行抽样调查, 则需要考虑:
– 是否需要调查一个相当大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 能否从一个相对较小的样本获得详细的回答?
– 是否希望调查对象在回答调查表所问问题之外提
供更多的信息?
? 如果对第一个问题回答为是而对后两个问题
回答为否, 则可以采取分发调查表方式 。
? 如果对第一个问题回答为否而对后两个问题
回答为是, 则可以采取直接访问方式 。
153
调查数据质量检验(一)
? 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 调查对象未回答问题
?拒绝回答/无效回答/无能力回答/不在家
– 调查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疏漏
?未能按预定方案抽取样本
?对调查问题未能正确的解释说明
?对调查对象的回答未能正确理解
?错误记录调查对象的回答
154
调查数据质量检验(二)
调查资料可能出现的问题 处理办法
调查对象不符合抽样要求 补充抽样或排除不符合要求的对

调查资料不完整或不可靠 ( 部分 /
全部 )
根据是否缺少关键资料确定能否
利用调查资料或进行补充调查
调查工作质量差(无效表比例高) 补充调查或排除无效样本
对于存在次要错误或疏漏的资料, 可以通过按一定规则进行
编辑加工来校正错误, 如明显的填写笔误, 或逻辑上可以由
其它回答加以验证的项目 ( 收入, 价格和数量的关系, 分项
和总和的关系 ), 或只将可信资料用于某些方面的分析 。 对
于检验中发现的错误应标示出来, 在录入时用特殊符号反映
( 代表无效的文字字符 /空白 /实际中不可能出现的数值 ) 。
155
经济数据的类型
? 按照数据形成的性质
– 时间序列数据-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
据。
– 截面数据-来自同一时间不同观察对象的数据。
? 按照数据收集方法
– 一手资料-根据本研究需要自己收集的数据
– 二手资料-由别人收集并且经过加工的数据
? 政府公开发表的统计资料(例:各种统计年鉴)
? 政府及机构内部统计资料(例:农业部内部信息)
? 相关参考文献中提供的数据(例:专著或论文中的数据)
? 内部研究报告中提供的数据(例:未发表的学位论文 /研
究报告)
156
使用二手资料
? 利用二手资料的优点:
– 节省费用
– 提高分析的时效性
? 利用二手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 这种资料是在过去出于不同目的或在不同
条件下收集的,使用前应判断是否符合本
研究的需要,确切了解指标的定义和收集
方法,以避免错误地做出解释。
157
经济学分析方法
? 定性分析方法
– 比较分析法
– 系统分析法
– 历史分析法
– 逻辑分析法
? 定量分析方法
– 描述性分析
– 统计分析
– 数学模型分析
158
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分析
? 比较分析法 是把两类事物进行对比,从
而确定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分析方
法。
? 在社会经济调查中经常采用的方式有纵
比分析、横比分析和类比分析(以两个
事物具有相同属性的判断为前提,由此
推出两者的其它某个属性也相同的结
论)。
159
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分析
? 例:有关中国粮食问题增产潜力的分析 ( 见, 中国粮
食及农业:前景与政策, )
?, 我国增产粮食的潜力事实上是巨大的, 不仅提高单
产的很大潜力, 后备资源开发也有相当潜力 。 从提高
单产看, 虽然我国粮食单产已经不低, 但与高产国家
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 而且国内省际间的差距也较
大 。 … 目前我国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体只有
35%,而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 60%以上 … 。, ( 第
29页 )
?, 从单产增加幅度分析, 难度并不大, 前 45年增加
了 302%,后 36年 ( 1994-2030年 ) 再增加 80%是完
全可能的 。, ( 第 46页 )
160
定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
? 系统分析法 以系统理论为基础 。
? 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复杂
有序的整体 。
? 现代调查研究中的系统分析, 就是按照系统理论和方
法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对调查对象的整体进行分析,
找出它的结构和层次, 分析其组成要素的作用和功能,
研究怎么样使整个系统最优化 。 在分析调研对象时,
要把它作为一个从周围环境中划分出来的系统来认识,
同时还要把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 各个部分看作是相
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 。 同样的, 对任何一
种社会经济现象都需要将其放在大的背景中加以考察
和研究 。
161
定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
? 历史分析法 是通过对研究现象的历史资
料进行科学分析, 说明它在历史上怎样
发生和发展, 即分析事物历史和现状的
关系 。
? 历史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事物在发生
发展过程中的, 来龙去脉,, 从中发现
问题, 启发思考, 以便能够认识现在和
推断未来 。
162
定性分析方法-逻辑分析
? 归纳和演绎法 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
? 归纳法 是从具体的, 个别的现象中推导出一般性结论
的方法 。 归纳法的基本逻辑是, 如果所有 ( 或部分 )
被研究对象都具有某种特怔, 那么就可以断所有的
( 或部分的 ) 其他对象也具有该特怔 。
? 演绎法 是从一般的, 抽象的原理推出较为具体的更接
近经验层次的结论的方法 。 在定性分析中, 采用演绎
方法是根据一般理论或定律解释具体的研究结果, 或
准备检验的操作性假设 。 理论越成熟, 演绎方法就越
重要 。
163
定量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
? 利用统计指标或调查资料描述研究对象的重要特征,
以使读者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必要了解 。
? 常用手段包括:
– 图形
– 表格
? 在解释结果时需要注意, 描述只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
和特点, 并不能揭示出因果关系 。
? 由于研究人员的理解不同, 偏好不同, 从同一数据可
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
? 要想有效地说明事物在如何变化, 首先必须准确地了
解作为依据的指标定义和加工方法 。
164
猪牛羊肉产量(万吨)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
9
7
8
1
9
8
0
1
9
8
2
1
9
8
4
1
9
8
6
1
9
8
8
1
9
9
0
1
9
9
2
1
9
9
4
1
9
9
6
1
9
9
8
例 1:我国的肉类产量统计
?我国的肉类产量是
否在 1997年出现
下跌?
?变化是由于调整统
计数据所引起的,
按原口径,1997
年的肉类产量仍比
上年增长了 8%。
?如果直接利用此数
据进行分析,可能
得出有偏差的结论。
165
例 2:城市粮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1 9 8 1 -9 9 年人均粮食消费量
变化(公斤/ 年)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0 2000 4000 6000
人均生活费收入(元/年)
1 9 9 9 年分收入组人均粮食消
费量(公斤/ 年)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0 7000 12000
人均生活费收入(元/年)
收入弹性 =0.11且统计高度显著。收入弹性 =-0.22且统计高度显著。
166
例 2:城市粮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 涉及的问题
– 其它因素变化
?自身价格
?替代品价格
?消费偏好
?实际收入
?…
– 变量定义
?购买不同于消费
167
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分析
? 利用统计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的方法
– 平均值
– 标准差
– 变异系数
– 中数
– 众数
– 离差/极距
– 方差分析
– 波动周期
168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包括的地域范围划分
– 企业/农户模型:以单个企业或农户为对象的模
型,适用于微观决策支持;
– 地区模型:以特定地区为对象,完整反映该地区
的经济活动,适用于地方政府决策支持;
– 国家模型:以整个国家为对象,适用于政府决策
支持;
– 世界模型:以世界经济体系为对象,一般侧重于
分析国家间经济联系,适用于政府决策支持。
169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体现的时序特性划分,
– 静态模型:反映在特定经济机制下某商品市场或
整个经济体系在特定时点实现的均衡状态,用于
模拟政策变化或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均衡变化,
从而确定在不同政策和市场环境下经济变化的方
向及可能的规模,较适用于中期政策分析。
– 动态模型:用于反映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轨迹,
经常涉及如投资和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形成、环
境变化、技术进步等问题。动态模型需要包括反
馈机制。可用于模拟政策或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
动态调整过程,提供短期和中长期预测。动态模
型外推远期结果时可能由于误差的累积性影响而
出现偏差。
170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解的性质划分
– 优化模型:一般形式为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优化单
一目标或多个目标。
– 目标函数可以包括经营利润、产出(总产值)、
社会福利、风险等;约束条件包括可利用资源、
可支配收入、技术水平等。
–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可以表达为线性或非线性
形式。后者在求数值解上仍存在一些困难(全局
最优 /局部最优、允许的控制变量数量)。
– 所得结果为相对于选定的目标而言的最佳解,因
而从方法论角度说,这类模型属于规范性模型。
171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解的性质划分
– 非优化模型:此类模型仅给出与特定外生变量组
合相对应的内生变量数值,并不涉及整个系统是
否处于最佳状态。
– 当模型用于短期预测时,一般根据预期最可能出
现的外生变量作出一组预测,或利用统计技术提
供出预测指标可能分布的区间。
– 当用于政策评价时,习惯采用的方法是设计若干
供选择的方案( scenario),然后利用模型计算
出相对应的评价指标数值,据其比较不同政策造
成的社会经济效果。
– 非优化模型体现了设计者的理论偏好,隐含了与
特定理论相一致的合理化行为规则或调节机制。
172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系统的理论性质划分,
– 局部均衡模型(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广
泛应用于分析单一商品或若干商品市场,可给出
在特定外部环境下出现的均衡数量和价格。
–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反映整个国民经济,但通
常高度简化。
– 非均衡模型( Disequilibrium model):非均衡
(持续性短缺)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怔。
就建立模型而言,除模型依据的理论不同于市场
经济外,一个主要问题是在官方统计中没有反映
短缺程度的指标。就商品模型而言,这类模型一
般需要包括库存量调整。
173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中函数的数学性质划分,
– 线性模型:易于求解,但往往高度简化经
济 /技术关系。
– 非线性模型:反映现实,但求解存在某些
技术困难。
174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参数的性质划分,
– 随机参数模型:模型参数来自于某个已知或利用
实际数据估计得出的统计分布,因而模型的数值
解同样为随机变量。求解需要利用统计模拟技术,
在应用研究中使用较少,多用于理论及方法学研
究。
– 确定性模型:假定模型参数固定不变或按照已知
速率变化,与任一组外生变量相对应,只有唯一
的一组数值解。应用模型多数采用该方法。这也
可以说,模型参数均取其期望值,相应的分析预
测亦为期望值。
175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
– 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反映部门间联系和
平衡关系,从性质上可归类于可计算的一般均衡
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较多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
但很多国家也编制了农业部门投入产出表,用于
分析农业部门内部及与非农业部门的联系,评价
农业政策(如西方国家的生产控制等政策)对收
入分配及就业的影响。投入产出模型为静态均衡
模型,但近年也出现包括多个时期的所谓动态投
入产出表及包括多个地区的跨地区投入产出表。
176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
– 数学规划模型:数学规划模型为优化模型,
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
多种方法。可以分析较复杂的情况,能够
反映多种约束,但对结果的可靠性无法有
效地验证,参数确定具有较大随意性,因
而结果也具有随意性。
177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
– 计量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与其它
模型方法的重要区别有,建立计量经济学
模型需要利用大量统计资料对模型参数作
出估计,对于模型计算结果可以做统计学
角度解释。除直接利用估计模型进行分析
外,这种方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提供构
造其它模型所需要的参数。在形式上可以
分因果模型(单方程/多方程/联立方程
组模型)和非因果模型(时间序列分析)。
178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
– 系统动力学模型:适用于长期、动态和对
战略性趋势作分析,侧重点是系统的动态
行为。由于模型中的方程参数一般由研究
者经验设定或参照计量经济学估计结果确
定,模型预测不具有统计意义。分析结论
的可靠性依赖初始值、方程体现的动态调
整机制及设定参数值。对模型结果常常需
要利用敏感性分析来确定可信度。
179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
– 控制论模型:具有与系统动力学类似的性
质,但突出系统的调控机制。模型适用于
各种时限的预测和发展战略研究。实际数
据往往不足以支持估计经验性的控制论模
型,由于模型多为非线性,当政策变量多
可能出现计算上的困难,分析长期发展时
还需要考虑调控机制变化的可能性(需要
对模型重新进行设计和估计)。
180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
– 数学模拟模型:构造模拟模型的一般做法
是,设计者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利用统
计技术估计模型或利用非统计技术设定模
型(如利用从文献资料中得到的参数或由
设计者经验设定的参数),然后确定若干
政策方案进行模拟,在比较结果的基础上
提出分析报告。模拟模型可以使用专用或
通用计算软件作为载体。
181
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
? 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
– 混合(杂交)模型:将上述两种或更多方
法结合应用的分析技术,以弥补单一分析
技术存在的缺陷。
182
第五章
学位(学术)论文写作
183
本章内容
? 学位论文的规范框架结构
? 概念框架
? 文献综述
? 研究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引用
? 图表
184
本章目的
? 介绍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 讨论各主要部分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 分析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 介绍文字和图形处理技巧。
185
学术论文的性质
? 学术论文是指在科学研究领域内用来对科学
研究成果进行描述、分析和总结并且具有一
定创造性的文章。
? 学术论文要求体现
– 作者对自己所研究领域内的某个问题获得的新发
现或提出新学说、新构想;
– 作者对某些学术观点做深入探讨后提出新的认识;
– 作者对旧的学说提出不同见解,修正其错误和补
充其疏漏。
186
写作学术论文的注意事项
? 学术论文如同其它文章一样,只有在明确谁
是读者、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他们
希望获得哪些信息后,才可能写出有针对性
的高质量文章。
? 写作是一个过程,在论文的形成过程中,我
们促使自己提练、阐明自己的思想,按逻辑
顺序对思想进行组织,并以其他人能够领会
的方式表达出思想过程及其理由。
? 为了保证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表达研究获得的
信息,在写作时通常应事先拟定一个提纲。
187
写作学术论文的注意事项
? 写作时要明确了解所使用的重要概念;
? 对于读者可能不熟悉的概念要在适当的地方给出严谨
的定义;
? 对于使用较普遍的概念,若文章中需要有更精确的定
义,同样也需要予以说明,特别是对于一些可能存在
歧义的概念;
? 要注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在首次使用缩略语,
一定要给出其完整的名称;
? 当论文借鉴国外理论或方法时,可能遇到外文词汇缺
乏适当的中文译义。此时可以采用给出自己选择的翻
译名,同时在括号中注明对应的外文概念,然后在正
文中全部使用该词,尽量避免直接使用外文词汇。
188
学位论文的性质和作用
? 学位论文是为通过考试而做的学术研究
报告;
? 学位研究工作的最终成果反映为提交答
辩的论文 。
? 所完成论文的质量是本人研究能力的证
明, 并不直接涉及对导师能力的评价 。
189
国家对学位的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对于授予研究生学位做
出以下规定
– 第五条: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 或具有研究生
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 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
成绩合格, 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 授权硕士学位:
?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
– 第六条: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 或具有研究生
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 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
成绩合格, 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 授权博士学位:
?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工作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
? 对学生学术水平的考核实际上主要依据学位论文 。
190
学位论文的特点
? 学位论文读者是指导教师和主考教师, 他们对该领域
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有丰富的知识, 但对于研究所涉及
的具体地区的情况可能没有足够的了解 。
? 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学位论文写作应注意以下原则:
– 文字表述应符合专业规范,具有学术论文所要求的逻辑结构;
– 用本专业术语表达概念和进行论辩,可以直接使用本专业的
技术词汇而不必加以解释,当所用词汇与通常接受的含义不
同时则必须予以说明,注意尽可能避免使用新创词汇;
– 论辩需要有可检验的事实作为依据,具有适当的深度和逻辑
上的严谨性;
– 有明确的结论。
– 假定读者希望得知你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信息来源,即应
该准确地给出参考文献。
191
论文写作过程
? 论文写作一般分三个阶段:
– 拟定写作提纲
?拟定论文提纲可以使整篇论文写作有一个指导
性框架,明确主要层次和论述要点,有利于形
成清晰明确的思路和合理的逻辑结构。
?拟定提纲一般为由略到详,在写作过程中往往
需要对论文框架不断进行修改。
– 写作初稿
– 定稿
192
如何组织学位论文的内容
? 首先从陈述所研究问题开始,概括给出最主要的概念;
? 给出必要的背景,但不应该太长;
? 直接交待与研究有关事实和所进行的分析;
? 简要解释说明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 论文评审者通常都已经形成了对论文结构的预期,这
反映为通常采用的学位论文的规范格式。为了满足这
种预期,学生有必要遵照学位论文规范。
? 对于学位论文长度没有严格的规定,主要取决于完整
交待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需要,硕士论文多数在 3-5万
字之间,博士论文在 7- 10万字左右。
193
起草论文初稿(一)
? 起草论文初稿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 1.按论文框架结构先后顺序写作;
– 优点:
?能够较好地保证论文内容具有逻辑条理性;
?在与导师交流时可以保证其得到较完整的概念;
– 问题
?写作时需要有充分的积累,缺乏灵活性,不适
合发挥作者的主动性;
?通常难以保证与导师及时交流。
194
起草论文初稿(二)
? 2.按作者对情况 /资料掌握的程度写作。
– 优点:
? 允许作者先完成考虑较为成熟的部分,而将其余部分留
在以后完成;
? 可以就某一重要方面较早地与导师进行深入讨论,以得
到改进意见;
– 问题
? 不同时期完成的部分之间在逻辑上和分析见解上可能出
现不一致。
? 写作初稿时要注意抓住灵感,畅开思路,不
必过分注重细节。
195
学位论文的框架(一)
致谢
论文摘要(中英文)
目录 (正文 /图 /表 )
第一章 前言
1.1,研究问题
1.2,研究工作的意义
1.3,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所研究问题介绍
2.1,研究问题的一般 背景 (问题的性质、范围、重要性、有关如何解
决问题的探索 )
2.2,本项研究所涉及的具体问题 (所研究地区 /部门情况 )
2.3,研究资料介绍
196
学位论文的框架(一)
第三章 目标和方法
3.1 该领域研究进展综述(文献综述)
3.1.1 理论
3.1.2 方法
3.2 本项研究的目标
3.2.1 一般目标
3.2.2 具体目标 (待检验的假说 )
3.3,研究方法
3.3.1.研究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概念框架)
3.3.2.研究方法选择的经验工作基础(数据要求)
3.3.3.具体方法和执行步骤
3.3.3.1 如何收集数据资料
3.3.3.2 如何分析数据(相对与拟进行的假说检验)
3.4,认识到的局限性(影响结论可靠性的因素 /结论的适用范围 /前提条件的
现实性)
197
学位论文的框架(一)
第四章 结果和分析
4.1取得的研究结果
4.2对结果的分析解释
4.3概括 (主要发现 /结果的可靠性 /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研究工作的简要概括
5.2研究发现与结论
5.3政策含义或建议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有关的背景资料(例如调查表)
198
学位论文的框架(二)
致谢
论文摘要(中英文)
目录 (正文 /图 /表 )
第一章 前言
1.1,有关研究问题的一般背景
1.2,具体研究问题的陈述
1.3,研究目标(一般 /具体)
1.4,待检验假说
1.5,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作为研究问题理论基础的文献
2.2,有关具体问题的文献
2.3,有关方法的文献
199
学位论文的框架(二)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概念框架
3.1.1 借鉴的一般性理论
3.1.2 根据所研究具体问题进行的修改 /扩展
3.2 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及收集方法
3.3,具体 分析方法和预期结果
第四章 对研究对象的描述
4.1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4.2 有关问题的具体情况方法和执行步骤
4.3,研究数据收集过程及遇到的问题
4.4,样本数据的特性(数据质量)
200
学位论文的框架(二)
第五章 结果和分析
5.1取得的研究结果
5.2对结果的分析解释
5.3概括 (主要发现 /结果的可靠性 /局限性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研究工作的简要概括
6.2研究发现与结论
6.3政策含义或建议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有关的背景资料(例如调查表)
201
学位论文的基本内容
? 背景情况介绍
– 根据所获得资料对研究问题做背景介绍;
– 对研究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做背景介绍。
? 文献综述
– 写作内容与研究计划相同,只是在内容上需要将以后获得的
资料充实进来,并根据与实际研究工作的关系进行概括和组
织。
? 分析结果
–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 有条理地报告必要的结果。
? 结论与政策含义
– 根据自己的研究发现进行总结。
202
论文的标题
? 常见的命题方法有:
– 揭示课题的中心内容 。 这一方法具有高度明确性,
便于读者把握论文内容 。
– 交待研究的范围 。 这类标题不反映作者所持有的
观点, 只对各章节的内容做出限定, 其作用是给
读者提供有关内容的信息 。
– 用提问题的方式 。 这类标题用提问句形式, 隐但
作者的主张和见解已经隐含在其中 。
– 用形象化的语句 。 其目的不是揭示论文的内容,
而是表达作者的情感 。
203
论文标题的确定
? 副标题是对标题的补充, 解释, 强调或限定 。
分标题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清晰显示论文的层
次性 。
? 标题的写作要求是:
– 题目要明确, 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主要论点, 使
读者看到标题后便能知道所要论述的内容和作者
的基本态度 。
– 题目要恰当, 与论文内容相一致 。
– 题目要简练 。
– 题目要新颖, 有自己的独特性, 能引起读者的注
意力 。
204
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
? 学位论文必须有文献综述 。
? 对于学生而言, 写作文献综述的最初作
用是为了找到有关研究工作的正确的感
觉 。 文献综述反映出你对研究项目的看
法, 为描述问题和确定目标提供支持,
并为随后的概念思考和方法选择定下基
调 。
? 文献综述一般占到论文内容的 10- 20% 。
205
文献综述在研究中的意义
? 学位研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都要求有文献
综述部分,多数研究项目申请书也要求包括
对已有研究成果做的概括。
? 然而文献阅读是任何一项研究活动的起点。
不管是否要求提交正式的书面文献综述,在
没有了解与你的研究领域有关的文献知识前,
不应该开展研究活动。
? 阅读文献时需要作批判性思考,以便对已有
研究成果的价值(或对拟研究问题的指导意
义)做出判断,通过这一过程将所读文献中
的思想转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206
文献综述的主要作用
? 了解本领域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状况,
哪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哪些尚待解决,从
而考虑确定自己研究的突破口;
? 将自己的研究工作纳入历史框架,即建立在
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之上;
? 从文献获得如何进行研究的思路,例如如何
提出问题、有哪些类型的问题、如何寻找解
决办法等。
207
文献综述写作
? 文献综述工作应该在研究活动的初期着手进行,但并不需
要在这一阶段完成,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可以指导研究工
作的框架。
? 写文献综述也需要构思一个提纲,列出拟讨论的主要方面
(如概念体系的发展、研究方法的发展、重要应用等)。
? 文献综述可以有一段引言,为随后的讨论定下基调。在结
尾部分可以作一个简短的总结,以使读者获得一个清晰的
了解。
? 文献综述可以考虑采用分小标题的方式将内容加以归类,
每个专题对逻辑上相近的文献集中进行讨论,同一份文献
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小标题下。另一种方式是按发展过程组
织内容的表述顺序,此时在内容上可能出现前后交叉。
208
文献综述写作
?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清楚地说明文献与你
的研究之间的关系,包括从中获得哪些借鉴,在哪些
方面存在差别。
? 写作文献综述的目的并不是要对以前的研究做详细解
释,而是使读者能够了解与你的研究相关的现有研究
的主要方面。对以前研究的优点、缺点和贡献进行对
比和分析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209
完成文献综述的一般性准则
? 先做文献摘要, 在掌握足够资料并有了较深刻的
理解后再着手写作文献综述 。
? 在起草阶段, 对文献的分析和评论可以写得长些,
以后再进行修改, 调整或补充 。
? 选择几篇优秀的文献综述作为模式, 但不宜选择
与自己所研究问题相同的题目, 以防抑制创新意
识, 甚至直接抄袭 。
? 写作前先考虑如何安排陈述, 如按时间或主题排
序 。
? 避免在文献综述中包括过长的引文 。
210
完成文献综述的一般性准则
? 文献综述中一般没有必要列出文献中的图表, 只
有当不使用这些图表就无法解释时才可以考虑引
用 。
? 论文综述应能够反映出你阅读文献的广泛程度及
适用性 。
? 不应将没有真正阅读的文献列为参考文献 。
? 论文写作后期常常会发现需要在论文中反映新获
得的文献, 因而文献综述写作工作贯穿整个研究
过程 。
211
文献综述质量检查核对表
? 文献综述是否列出了该领域所有重要的研究
工作, 即哪些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一般都应
该熟悉的文献?
? 文献综述中是否引用了该领域最著名作者的
文章?
? 文献综述中是否引用了一些最新发表的文章?
? 引用文献中是否包括了期刊论文和学术专著?
? 有多少篇文献是自己找的?
? 引用文献的数量是否能反映出你的工作量?
212
文献综述考核标准
? 你是否做了足够的努力来了解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
情况?
? 你是否广泛地了解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资料? 能否独
立和批判性对该领域研究工作现状做出概括总结?
? 你是否了解与该领域有关的主要观点, 知道哪些问题
已经得到了解决, 哪些问题尚有待解决?
? 你能否明确和令人信服地回答, 文献阅读对你的研究
工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你解释所得结果的方式有哪
些影响?
? 你能否通过文献综述明确地指出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
成果, 从而能够令人信服地表明你的贡献是什么?
? 你对文献的引用是否符合规范?
213
文献综述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 )
? 为了增加文献的篇数而把一些表面上有关的
文章列为文献, 或照抄其它相关研究报告中
的文献综述, 甚至直接复制计算机检索结果,
但是并没有真正阅读这些文献;
? 引用与自己的研究缺乏密切关系的文献, 从
而未能形成清晰的研究思路;
? 阅读中忽略重要的研究成果, 从而没有能够
吸取最新的发展 。
? 未能认真阅读, 思考和理解所引用的文献,
以便从中抽出与研究有关的内容, 并有条理
地论述对自己研究的参考作用;
214
文献综述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二 )
? 缺乏与本研究有关的技术方法方面的文献;
– 缺乏理论知识和语言能力
– 缺乏可供参考的国内文献
? 将文献阅读时看到的每个有趣的观点都写入,
但未独立地思考, 导致出现观点之间缺乏联
系甚至相互矛盾;
? 文献综述在内容上过分侧重于介绍结论和政
策建议, 而不是讨论文献在理论, 方法等方
面对本研究的借鉴价值 。
215
文献引用
? 文献引用并不仅限于文献综述部分, 虽然在这一部分
使用最为频繁 。
? 引用文献资料时需要注意遵守规范的格式, 在同一文
件中一定要注意保证格式相同 。
? 不同类型出版物有不同的文献引用格式要求 。 无论使
用何种格式, 都必须记住, 注明资料来源的主要目的
是向读者提供查找这一特定资料的完整信息 。
? 一般而言, 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该出现在论文
中 ( 综述, 引文, 注释, 图表说明等 ) ;在论文中引
用的文献必须出现的参考文献目录中 。 在完成论文后
应检查是否存在对应关系, 在论文中未明确引用的文
献一般可以认为与论文内容没有密切关系, 因而可删
除 。
216
在论文中注明资料来源的理由
? 引用的资料可以作为自己所提出观点、主张的支持 /
反对论据;
? 使读者明确某个观点、主张、概念或成果来自于谁的
研究;
? 表示出一种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科学态度和道德,即
避免剽窃这一最严重的职业过失。
– 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不会降低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和创造性,
有效收集、利用、整理和综合他人已经得到的信息是反映自
己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诚实的态度可能毁掉自己
的职业生涯。
? 根据规定,研究生必须提交分析中所用的数据 。
217
文献引用的参考格式
? 在正文中 直接引用,
– 需要在首尾加引号,并在引用开始部分(一般为
作者姓名后)用文字表明所引用内容来自哪个作
者及出版时间。
– 例,XXX( 1996)指出:, 引用内容, 。
? 在正文中 间接引用
– 间接引用是用本人的语言将引用文献的要点转述
出来,不需要用引号,但同样要指出作者和时间。
– 例,XXX( 1996)指出,… 。
218
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
? 规范的论文都在正文之后列出参考文献 。
? 对参考文献需要按照某种规则顺序列出 ( 一
般以作者名字的拼音或英文字母为顺序 ),
以便于读者进行检索 。
– 可以利用 Word软件的排序功能;
– 建议不要采取自己编序号的方式 。
? 不同出版物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
但都要求提供所引用文献的一系列详细信息 。
219
参考文献目录格式 (一 )
著作, 顺序号 著者, 书名, 版本, 其他责任者, 出版地,出版年,
1,Backhouse,R.E,(ed.),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Methodology,London,Routledge,1994.
2,埃思里奇 T,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朱刚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8。
3,李洁民,何宝昌编,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与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7。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999(及以前各期 ).北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1999.
著作中的文献, 顺序号 作者, 题名, 见 (In),原文献责任者,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年, 在原文献中的位臵,
5,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课题组,世界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产品
贸易战略选择,见,唐正平编,世界农业问题研究 (第二辑 ).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2000.1-76.
220
参考文献目录格式 (二 )
论文集中的文献, 顺序号 作者, 题名, 见 (In),编者,文集名, 出版
地, 出版年, 在原文献中的位臵, 格式与著作中的论文相类似,
期刊论文,顺序号 作者, 题名, 刊名,年,卷 (期 ):在原文献中的位臵
6,Park J,汪三贵,中国的小额信贷, 农村社会经济学刊,1997,下
卷,1-10
7,Houck,J,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2,74(5):1059-1065.
8,Corbett,J,and D,Vines,Asian currency and financial crises,
Lessons from vulnerability,crisis,and collapse,The World
Economy,March 1999 (forthcoming or in press).
学位论文, 顺序号 作者, 论文名, 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9,XXX.棉花育种的技术经济评价及其政策含义 (硕士论文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2000.
221
参考文献目录格式 (三 )
学术会议论文, 顺序号 作者, 题名, 会议名称, 会址, 会议召开时间
10,柯炳生,国际农业环境与我国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
民收入学术研讨会,成都,1999年 10月 16-18日,
11,Lu,F,China’s grain trade policy and food trade patter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Food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Challenges for the Asia-Pacific,Makati,Philippines,
October 1-3,1996,
未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 /报告, 顺序号 作者, 题名, (序列名称及编
号 ),作者单位及地址, 发表时间
12.Kraft,D.,W,Furtan,and E,Tyrchniewicz.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anadian Wheat Board,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Manitoba,Canada,January 1996.
从网络上调用的文献, 顺序号 作者, 题名, 文献来源网址
13,WTO,Annual Report 2000,
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anrep_e/anre00_e.pdf,
2000,
222
列出参考文献的规则 (一)
? 具体作者未知, 只知道出版单位:以单位作为作者 。
? 引用文献为编辑出版的书中某一章:列出该章实际作
者, 该章题目, 书名及编辑者, 和页码等 。 ( 同时应
在参考文献中给出该书的信息 ) 。
? 未出版的学位论文:引用同书籍, 只是出版单位为作
者所在学校, 并说明学位性质 。
? 正在印刷出版中的文献:同书籍, 只在最后用括号说
明正在印刷中 。
? 收入会议论文集的文章:说明题目, 会议名称, 地点,
时间, 出版者及该文页码 。
? 编辑出版的书籍:同书籍, 只在作者后面加编辑 (编
或 ed.)。
223
列出参考文献的规则 (二)
? 某书的新版本:同书籍, 在书名后说明为第几版 。
? 未署名文章:作者用 Anon.,其余同期刊 /报刊文章 。
? 不规则序列出版物中的文章 /报告:以出版单位为作
者, 并说明出版序列号 。
? 以序列出版物为数据来源:以最后一期信息为准, 在
书名后加括号说明引用本期及以前各期 。
? 未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在文章名后说明会议名称,
地点和时间 。
? 引用报刊上署名作者的文章:同期刊文章, 在报刊名
后说明日期和页码 。
224
理论框架写作
? 目的:
– 说明本项研究依据的理论框架;
– 将研究目的转化成待检验假说
? 表述方式
– 文字表述
– 图形模型
? 理论模型图
? 因果关系图
– 数学模型
? 不同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225
理论框架的文字表述
? 一般采取罗列主
要影响因素的方
式;
? 可以结合讨论每
个重要因素的影
响机制和方向;
? 不够直观;
? 无法提供数量概
念。
例:我国的粮食消费行为
根据消费行为理论,粮
食需求由收入、粮食价格和
其它食品价格所决定。此外,
由于历史文化因素,不同地
区形成不同的粮食消费偏好。
近年来,国外文化的影响也
成为引起粮食消费习惯改变
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
沿海大中城市。
226
理论框架的图形表述
? 理论模型图
– 可以简明直观地表达对问题成因的认识;
– 适合于强调主要的影响因素或机制;
– 可以引出研究中使用理论概念
– 便于确定分析评价方法;
– 高度简化,某些假定与实践存在差距;
? 因果关系图
– 可以简明地反映对多种因果联系的认识;
– 不提供数量性的信息。
227
例 1:粮食需求的价格弹性
P
Q1 Q2 Q3
P
Q
DT
口粮 饲料 粮食深加工
粮食总需求
D1 D2 D3
S*S
Q2Q1
P1
P2
P1
P2
我国的粮食需求
肯定缺乏价格弹
性吗?
228
例 2:中国农产品价格模型的机制
国际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生产者价

农村消费
者价格
城镇消费
者价格






总供给
非农业收入
农民居民收入
供给政策,技术进步
农村需求
人口增长
城镇需求
关税 /汇率 消费品分配 贸易控制
总需求
净贸易
收入
229
理论框架的数学模型表述
? 优点:
– 能够处理多种因素和复杂的因果关系;
– 推理和论证过程严谨;
– 可以直接为调查工作和理论检验工作提供指导。
? 弱点
– 部分读者可能遇到理解上的困难。
? 写作
– 首先给出抽象的理论表达式;
? 可以用下标反映时间,以体现动态因果关系;
? 可以用解释变量的上标反映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向;
– 然后给出本项研究采取的经验表达式;
– 列出选择经验表达式时做的重要假定;
– 指出检验理论假说的方式。
230
例:反映理论框架的数学模型
? 粮食生产函数的理论表达式
式中,Y为产量,A为面积,K为物质投入,L为劳动投入,T为
技术水平。
? 经验表达式
? 假定(部分取决于所使用的数据性质)
– 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一项必需的投入;
– 技术变化是外生的,并且为一个稳定的过程;
– 要素替代弹性不变。
? 可以检验要素的作用、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
? 例:检验不变规模报酬
– 虚假设 H0,?1+ ?2+ ?3=1; 备择假设 Ha,?1+ ?2+ ?3?1
tttttt eTL n LL n KL n AL n Y ?????? ????? 3210
? ?TLKAfY,,,?
231
分析论证中应注意的要点(一)
? 从运行机制角度简要说明所分析现象之间关系预期的
性质;
? 简要说明所用数据资料的性质;
? 依据自己取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解释与理论预期的一
致性, 如需要利用其它事实来解释, 则应在文章中说
明来源;
? 讨论所得数据 /论据与其它数据是否一致, 能否用其
它方式解释;
? 分析所采用的研究策略是否有效;
? 确认是否存在多种证据, 每种都有数据支持, 并且都
支持所做的解释;
232
分析论证中应注意的要点(二)
? 注意依据基本常识来识别论证中可能存在的
错误 ( 各种经济运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 ;
– 例:不可能实现的增长速度/不合理的偏差
? 说明研究工作进行中遇到的问题, 指出其对
研究结论可能产生的影响;
? 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解释研究结果时应该提供足够的细节, 不要
加入评论和个人的价值判断, 不要用过分的
言语估价自己所取得研究结果的意义 。
233
论证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仅表述个人主观见解而没有论证过程;
? 论证过程中使用欠清晰的概念;
? 不了解数据来源、定义、收集方法等,因而做出错误
的解释;
? 数量分析方法或结果解释错误;
? 文献引用不全面;
? 结论与自己的研究脱节;
? 将别人的研究成果视作硬论据,但并不了解其研究的
条件和适用范围;
? 将别人的观点(特别如领导人讲话和政府文件等)作
为论据。
234
论文结论
? 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和对论证
分析结果的集中归纳。这部分主要内容
有:
– 得出的结论性意见
– 对所研究问题的探讨性看法
– 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等。
? 在结论部分有时需要将所研究问题做再
次阐述,以使其得到强调。
235
结论部分写作
? 先简要说明所研究问题,不必谈论与此关系
不密切的事;
? 说明所取得的数据及论证方法,不必过长的
叙述研究过程;
? 强调利用经验事实对假说的检验结果,并严
谨地讨论其政策含义,不必罗列与自己研究
发现无关的一般化对策建议;
? 指出研究工作的主要局限性和已认识到的改
进建议。
236
论文定稿
? 修改定稿应该在初稿完成后过一段时间再进行, 这时
往往更容易发现问题, 并可能出现新的构思 。
? 修改定稿并非是在枝节上对文章润色, 而是从结构立
论等方面进行检验, 以排除任何逻辑上的错误 。
? 对论文的修改包括由补充论证材料而引起的修改, 论
证方法的修改完善, 观点的修改, 论文结构的修改,
语言文字的修改 。 语言文字的修改并不仅仅是提高文
章的可读性, 更重要的是保持概念的清晰性和一致性 。
? 修改论文时, 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个提高质量的重要
途径 。
? 在正式提交论文前, 要认真进行一次阅读, 排除可能
的技术性错误 。
237
学位论文的附录部分
? 对于与论文分析联系不十分密切, 但对
该领域研究感兴趣的人也许需要利用的
资料可以放在附录部分, 以减少正文篇
幅 。 这样的内容可能有:
– 研究地区的背景资料
– 数学模型的推导过程
– 调查工作中使用的调查表
– 详细的分析结果
238
图表排序
? 论文中的图表和公式可以采取按在正文
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或按章中出现
的顺序采用章序号加图表序号的方式。
引用时需要保证正确的对应关系。
239
脚注使用
? 注释的运用。注释是对论文的引文出处、语汇、内容
所作的说明,其目的是为了便利读者对引文的查找和
核实,或对特殊概念及专业术语给予较详细的解释。
注释方法有夹注、脚注和尾注等。夹注是在引文之后
用括号形式注明引文的作者、时间等内容。脚注在一
页纸下端注明说明信息,在引文未端右上角标出序号,
通常以页为单位。尾注是在全文后集中给出注释信息,
通常按全文中出现先后统一排序。
? 由于论文要求列出参考文献,因而在正文引用时只需
要给出引文的作者和时间,不必用脚注给出全部文献
出处信息。在论文中可以用脚注对特殊概念或情况作
出辅助说明。
240
建立论文提纲
? 建立论文提纲首先选择视图,然后选择
大纲模式。选择后首先出现一级标题,
按一次 TAB键后变为二级标题。每次加
车后均为当前使用的标题层次。选择大
纲模式下的倒退键则退回上一层标题。
用上下箭头可以将当前所在行上移或下
移。在已经录入正文后,按全部键可以
显示整个论文的提纲。进行文字输入时
可以返回到普通视图方式。
241
建立目录
? 在利用 Word程序加工论文时,可以选择, 插
入索引和目录, 指令自动建立目录。具体步
骤为:
– 将标题按层次分别设置为相应等级的标题(可选
择范围为标题 1-9);
– 在全文加工完毕后,将光标移动到目录插入位置,
然后选择, 插入索引和目录, 下面的, 插入目录,
指令,选择满意的目录格式和包括的标题级数
(一般在四级以内),然后由软件自动生成全文
目录;
– 若有新的修改,在完成后重新进行第二步,选择
取代原目录。
242
输入数学公式
? WORD软件可以调用方程式生成器来输
入数学公式。操作步骤为:
– 选用插入对象 ?Microsoft公式 ?回车;
– 按拟输入的数学公式在菜单中顺序选择所
用的数学符号或打入相应文字(不能用中
文);
– 完成后退出;
– 双击该方程式可以进入编辑状态。
243
生成表格
? 在 WORD中生成表格有三种方式:
– 直接调用 WORD的表格功能设置,然后手
工输入数据或从其它软件复制入数据;
– 从 Excel这样的电子数据表格直接复制;
– 选择 ?插入 ?对象 ?Microsoft Excel表格 ?回车。
? 建议一般不要选择最后一种方式,因该
方式将全部数据都调入文件,不必要的
增大了文件。
244
生成统计数据图
? WORD软件具有一定的图形功能,可以用来
生成经济研究中常用的反映数据的二维或三
维图形(折线图 /饼图 /柱形图 /面积图等)。
操作步骤为:
– 选用 ?插入 ?对象 ?Microsoft Graph?回车;
– 选择图形类型;
– 手工输入或从其它文件调入数据;
– 设置坐标轴(单轴或双轴)、添加图例、标题和
坐标轴说明、调整位置;
– 退出图形操作后,用鼠标确定图形大小。
245
生成图形模型
? 在 WORD中生成图形模型有两种方式
–在 WORD中直接生成
?选择 ?插入 ?对象 ?Microsoft地图表格
?回车;
?按要求输入必要的信息。
246
生成地图
? 在 WORD中生成地图有两种方式:
– 在 WORD中直接生成
?选择 ?插入 ?对象 ?Microsoft幻灯片 ?回车;
?按要求输入必要的信息。
– 在 Excel中生成,然后复制到 WORD
?在 Excel中选择 ?插入 ?对象 ?Microsoft地图
表格 ?回车;
?利用已经输入的数据生成地图;
?将地图复制到 WORD文件中;
?用鼠标调节图形大小。
247
参考文献排序
? WORD软件可以对文章的段按一定要求排序,
论文参考文献排序(一般按拼音顺序)可以
利用这一功能。操作步骤为:
– 建立参考文献,需要保证每一份引用的文献均为
一独立的段;
– 用光标圈出全部参考文献所在块;
– 选择表格 ?排序文字 ?排序依据为段落 ?类型为
拼音 ?依递增顺序 ?确定;
– 软件自动完成所圈定内容的排序。
248
论文报告与答辩
? 答辩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讲述时间受到限制(一般为 15-30分钟);
– 答辩的主要目的是使评审教师感到满意。
? 准备工作的步骤:
– 准备一个清楚的提纲及其它介绍研究结果的材料,
可以用如 Powerpoint这样的软件生成;
– 事先预习(可以与其它同学组成小组,进行预
习);
– 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说明材料,以便在回答问
题时引用。
249
准备汇报提纲
? 汇报提纲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论文标题和研究问题
2.论文内容的组织结构
3.研究目的
4.前人研究成果要点及本项研究从中得到哪些借鉴
5.用文字或数学式表达的理论假说
6.所用研究方法
7.研究地区 /问题背景情况
8.执行情况
9.分析结果
10.结论
250
答辩
? 答辩前需要周密计划报告要点和时间分配,以保证在规定
的时间内完整和清晰地介绍研究工作的各项要点。
? 考虑按报告内容的逻辑顺序准备胶片/幻灯片,其内容包
括各部分报告的要点、必要的背景情况、用图表和文字反
映的分析结果等。
? 报告者应该在所拟提纲的基础上充分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为此,有必要准备一些有关分析结果细节的材料,以便于
在介绍和提问时做更详细的解释。
? 答辩反映学生的理论功底、心理素质和交流技能。不仅要
能够回答以标准学术语言表达的问题,还要准备回答提出
的错误问题,包括无关的问题、含有概念错误的问题、含
有提问者价值观念的问题等。此时可以采取解释自己如何
理解的方式婉转地陈述看法,避免与提问者直接辨驳。
251
对论文和答辩情况的评判标准
? 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 所选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 研究中所使用数据资料的质量
? 口头表述是否清楚和具有逻辑性
? 表述时是否有不良习惯
? 能否有效利用做报告的技术手段
? 给出的说明材料是否适当
? 能否准确理解和迅速地回答问题
? 答辩准备工作的好坏
252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完成情况核对表
? 这一核对表的作用是及时识别有可能影
响研究工作按计划取得进展的因素,保
证研究工作能够达到可以接受的质量。
? 应根据自己研究工作的特殊情况确定需
要核对的内容。
253
一、研究进展情况核对表
? 阶段 1:着手研究准备工作
– 确定你准备在哪个一般性的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 列出该领域内的热点问题;
– 从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较为了解的题目;
– 确定你准备通过研究活动来回答的问题;
– 确认完成预想的工作不会遇到严重障碍;
– 起草研究建议,在征求导师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
善。
254
一、研究进展情况核对表
? 阶段 2:开展研究工作
– 查阅与研究主题有关的书籍、刊物等,保存一
详细和完整的阅读笔记;
– 开始起草文献综述部分;
– 确定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回答你所
想回答的问题;
– 制定数据资料收集工作的时间安排,并付诸施
行,直到完成拟定的任务;
– 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注意根据上述安排与导师核对研究进展情况。
255
一、研究进展情况核对表
? 阶段 3:开始论文写作
– 完成数据分析工作;
– 拟定论文提纲;
– 起草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介绍背景情况,解释
分析结果及其政策含义;
– 起草结论和引言部分;
– 将各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论文初稿。
需要事先计划好何时提交论文初稿,以确保导
师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并给出修改建议。
256
一、研究进展情况核对表
? 阶段 4:最终完成研究工作
– 将参考文献、解释说明和附录等放入论文;
– 完成论文的修改稿;
– 检查和消除语言文字错误;
– 检查和消除图、表、公式错误;
– 检查和消除文献引用错误;
– 编页码和完成论文目录;
– 提交最终论文。
确保按要求格式和时间提交供评审的论文。
257
一、研究进展情况核对表
? 阶段 5:答辩
– 按规范格式拟定答辩提纲;
– 选择可行的汇报技术手段;
– 根据提纲准备汇报要点和材料;
– 准备深入解释重点问题的辅助资料。
258
二、潜在问题核对表
? 选题
1,能否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和资源限制内满意的完成研究工作?
2,研究工作是否能够满足对所申请学位的质量要求?
3,能否从所在单位 /地区取得所需要的参考书籍、刊物等文献
资料?
4,完成该研究工作是否需要利用具有敏感性或保密性的资料?
5,进行该研究是否需要自己不具备的特殊技能、知识或语言能
力?
如果对 4和 5的回答为是, 则应该考虑更换题目 。 如果对 3
的回答为否, 则需要再次确认是否没有正确地了解资料信息,
如果情况确实如此, 则该项目需要在具有条件的单位 /地区进行 。
如果对 1的回答为否, 则可能是题目不够明确, 或涉及范围过大,
此时需要考虑压缩研究工作 。 如果对 2的回答为否, 则可能是研
究工作难度过低, 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者的能力 。
259
第六章
学位论文研究中的
典型问题案例
260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一 )
? 林毅夫,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s agricultural reform,A
theoretic and empirical stud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s,1988.
?, 我国农业家庭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
研究, 一文收入作者的, 论制度、技术与
中国农业发展, 一书,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2年。
261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二 )
? 论文结构:
–前言
? 提出拟研究问题(农业家庭责任制的作用)
? 简要的概括研究现状
–背景与回顾
? 介绍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讨论发展经验揭示出的问题;
–工分制下的生产队模型
? 基本假定
? 有关激励结构和监督机制的理论推导
–假说与检验
? 提出待检验假说
? 介绍所使用的数据
? 介绍检验过程和结果
–结论
–附录(数学解释)
262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三 )
? 假说:
1,在一个地区采用家庭责任制的速度是该
地区变为新制度的所得与成本的函数;
2,农业生产从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责任制的
制度变迁效应主要带来努力供给的增进,
它包括劳动的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
3,从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责任制的变迁对农
业生产具有正效应,不过它对家庭副业
生产的效应是不确定的。
263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四 )
?数据:
–1979- 83年 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各省农村责
任制进展数据
–引用其它学者的意见, 对中国统计数据质量
做出了简要的评价:
?中国官方数据, 确实反映了中国经济演进的基本
趋势, 尽管在用它们来衡量任何特定年份的绝对
量时存在错误, 。
?在此基础上认为, 用这些数据进行的分析是有效
的 。
264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五 )
? 假说检验 ( 假说 1 ),
– 根据该假说, 家庭责任制在一个地区的进展是这
一变迁在该地区的收益与成本的函数 。
– 因变量为各年采用责任制的队占总队数的比例
– 解释变量有:
? 生产队的平均规模 ( 正效应 )
– 监督费用与规模正相关;
? 每个省种植业总产值与畜牧业总产值的比值 ( 正效应 )
– 种植业监督成本低, 畜牧业监督成本高;
? 生产队平均拥有的机械和耕畜
– 使用机械多的队难于打破生产队体制 ( 负效应 ) ;
– 使用牲畜多的队易于打破生产队体制 ( 正效应 ) 。
265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六 )
? 假说检验 ( 假说 2 ),
–根据该假说, 从生产队体制转向家庭责任制对生产的效应来自
于努力供给的增加, 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 。 但由于劳动质
量无法观察, 故不能直接检验该假说 。 鉴于中国劳动力迁移受
到限制, 短期内一个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总数不会显著减少, 当
努力的有效供给增加后, 有效劳动的影子价格会下降, 从而减
少对劳动替代要素 ( 机械 ) 的需求, 但对土地替代要素的需求
则增加, 以缓解有效劳动影子价格的下降 。
–分别估计 1980- 82年机耕面积比例变化方程和每亩化肥使用
量变化方程, 解释变量为采用责任制的队占总队数的比例
( RT) 和基期各省的机耕面积比例和每亩化肥使用量 。
–在机耕面积比例变化方程中, RT的符号预期为负;
–在每亩化肥使用量变化方程中, RT的符号预期为正 。
266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七 )
? 假说检验 ( 假说 3 ),
–根据该假说, 在转向家庭责任制后, 劳动者倾向于将自己的努
力分配于农业生产, 因而在生产队体制转变为家庭责任制较快
的地区, 农业增长率预期较高 。 另一方面, 家庭责任制的进展
对于家庭副业增长率的效应是不确定的, 因为将劳动努力做有
利于农业的分配会对家庭副业产生负效应, 但努力供给的增加
和自由支配权可能对家庭副业产生正效应 。
–分别以 1980- 82年的农业和家庭副业总产值增长率作为因变
量, 以采用责任制的队占总队数的比例 ( RT), 1982年每个
劳动力的可耕地, 1982年城乡人口比例和 1979- 80年和农业
和家庭副业总产值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 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 。
–在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方程中, RT的符号预期为正;
–在家庭副业总产值增长率方程中, RT的符号不确定 。
267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八 )
? ? ? ? ? ? ? ? ? ?62.01
2
54.213.523.378.171.0 09.047.010.071.099.0 ?
????
???? R D R A F TM A C HR A T C HNRT:假说
? ? ? ? ? ?
? ? ? ? ? ?
05.0
35.0
2 2
85.019.382.0
2
99.135.327.2
8006.077.275.0
8014.015.011.0
???
???
??
??
??
?
R
R
FRTIF
TPRTDT
:假说
? ? ? ? ? ? ? ? ? ?
? ? ? ? ? ? ? ? ? ?
67.0
011
73.0
011
3
2
14.461.476.017.282.1
2
87.032.828.211.338.0
80.1096.1391.369.1944.8
002.012.1007.026.003.0
?
?????
?
?????
???
???
?
?
R
R
R A T U RG O SG O ARTG O S
L A NG O AG O SRTG O A
:假说
268
应用假说-演绎模式的案例 (九 )
? 结论: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劳动者并不比其它经济中的劳动者能力更低 。
在生产队中,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单个劳动者都在他们所面对的
约束下做出了最优选择 。
?管理者选择一个较低的监督程度不是因为他无能, 而是因为达到
较高监督程度的费用太高;
?劳动者选择偷懒不是因为他天生具有惰性, 而只是由于不值得更
辛苦的劳动 。
?要增加社会主义经济效率, 必须解除对劳动者激励的不必要约束 。
–生产队体制的失败不是由于它的社会主义性质, 而是由于对农
业劳动监督的困难 。 家庭责任制得到快速推行是因为其从根本
上解决了监督问题 。 因此, 要增进社会主义经济的效率, 重要
的是要有与生产过程特性相匹配的制度 。
–现代经济学中的理性行为逻辑可以用于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中的
行为 。
269
论文研究中的主要错误案例
? 研究设计阶段
? 文献阅读和综述阶段
? 调查阶段
? 分析阶段
? 论文写作阶段
270
研究设计阶段-题目选择
? 题目超出本学科范围
– 例:成人教育问题
? 题目不明确
– 例:
? 题目与内容脱节
– 例:, XX地区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但全
文未讨论发展问题, 而只是分析了污染治理的财
务效益 。
? 题目大而实际研究面窄
– 例:,, 。 但研究内容为某一特定地区的情况 。
此时至少应加上副标题 。
271
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意义表述
? 案例(作者写于 1999年):
–,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人对畜产品需求
进行过深入研究。,
? 可能是由于未全面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
但可能给人留有这样的印象,即作者用
贬低甚至忽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方
式来抬高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272
研究设计阶段-研究目标写作
? 案例: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不发达地
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与金融融资的关系, 以及不发
达地区乡镇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 试图从实证研
究中得出一些结论, 为形成乡镇企业的发展与金
融机构的良性循环提供政策建议 。,
– 本研究的目标是, 提出一个 审慎和积极可行的 …
战略, 。
? 对研究目标的这种表述极不明确, 无法让人
客观地评价研究工作质量 。 建议在写作研究
目标时不要使用太多的形容词 。
273
研究设计阶段-理论框架写作
? 例 1:, 影响农产品产量因素的有:面积, 单产, 农业投资, 自
然灾害, 成本和比较效益, 劳动力转移, 科技进步, 化肥用量,
生产规模, 生产方式和生产者预期 。,
? 例 2:, 影响农户粮食储备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的粮食产量, 耕
作制度的差异, 农户纯收入, 农户非农业就业机会, 农户家庭
常住人口, 农户畜禽饲养数量, 农户教育水平, 农户兼业类型,
市场价格和地理位置 。,
? 在表述中仅仅罗列了影响因素, 但没有分层次, 无法有效地指
导操作 。
? 例 1中, 如果从生产者行为角度分析, 面积, 单产, 技术选择
(包括化肥施用 )等受经济效益影响, 生产者预期与生产者的管
理能力有关;农业投资部分是政府决策, 部分与产权制度有关 。
例 2也可以分解出不同的方面 。
274
研究设计阶段-理论框架写作
? 例:, 本文提出如下前提假设:
–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是理性的,即不管农户的生产经营目标是
生产利润最大化还是风险最小化,农民的技术采用决策都是
根据自身对技术的了解和所面临环境做出和符合自身条件的
理性行为。
– 各因素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不同,方
向有正负之分,程度有主次之分。
– 消除或弱化制约因素的影响,发挥和推动促进因素的作用,
有助于促进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和改变,从而使科技能够真正
地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去。,
? 这段表述既不是因果关系假说,也不是必需的假定前
提,似乎言之有理,但对于研究工作并无指导意义。
275
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方法介绍
? 案例:
– 本项研究采取,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
合、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量分
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研究方法不具体,无法指导如何操作;
? 未能建立研究方法与目标的对应关系;
276
研究设计阶段 - 研究方法与目标
? 案例:
– 研究目标确定为, 找出影响粮食价格波动
的深层原因,
–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用统计方法测算粮食价
格波动特征(周期、波幅)
? 研究并未能揭示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
因,因而也无从提出调控措施。
277
写作阶段-文献综述
? 案例:
– 论文拟研究城乡居民微观消费行为,但所
引用文献主要为宏观消费理论,如绝对收
入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等,对微观消费行
为理论则没有全面涉及。
? 作者未能找到适合的文献,并从中得到
有助于指导自己研究的参考。
278
写作阶段-文献引用
? 案例( 2001年完成的论文):
–, 乡镇企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贡献率由 70年
代的 30%上升到了 1997年的 75%( XXX,
1999)。,
? 作者自己未动手去找已有的统计资料,而是
采用直接引用较早研究的做法,给人以偷懒
的感觉。
279
分析阶段-概念定义
? 案例:
– 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
析时不交待所用的是名
义价值指标还是实际价
值指标;
– 或只在文章中提到将名
义指标转换成实际指标,
但未交待处理方法 。
? 由于作者未提供这类
重要信息, 因而评审
者难以对研究结果的
适用性做出评价 。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1
9
7
8
1
9
8
1
1
9
8
4
1
9
8
7
1
9
9
0
1
9
9
3
1
9
9
6
1
9
9
9
名义纯收入
扣除物价因素的纯收入
280
分析阶段-资料验证和处理
? 分析前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核对,数据存在诸多异常而不知道原因。
? 数据处理方法缺乏严谨性。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产出 18.32 20.18 20.51 20.83 23.19 22.99 22.18 21.37 23.41 25.41 25.46 26.02
物质投入 7.53 8.71 8.56 9.06 10.29 10.49 5.67 8.86 9.86 10.86 10.96 9.68
劳动投入 3.13 3.16 3.15 3.10 3.11 3.17 2.92 2.67 2.78 2.89 2.93 2.96
土地投入 11.26 11.10 11.69 11.62 10.38 27.07 11.26 11.26 11.26 6.25 6.36 6.36
表,1000调查农户的户均投入产出 单位:百元、百工、亩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该期间产出年增长率为 3.24%;物质投入年增长率为
2.31%,投入产出弹性为 0.85;劳动投入年增长率为 -0.51%,投入产出弹性为 -
0.16;土地年增长率为 -5.33%,投入产出弹性为 -0.09。利用索洛余值法,可以
计算得出农户技术进步率为 0.72%。如果农户投入产出弹性改用绝对值,那么
劳动和土地的变化分别使技术进步率增加了 0.08%和 0.48%,农户技术进步率
上升到 1.84%。
281
分析阶段-资料验证和处理
? 案例:
– 根据调查农户物质投入与产量做散点图后,
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低, 据此得出, 农
户物质投入水平的差异并不是造成粮食单
产差异的主要原因, 。
? 结论是否成立取决于能否保证其他因素
相同, 如土地肥力, 灌溉条件等 。 较严
谨的方法是利用生产函数建立单产与各
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
282
分析阶段-观点表述
? 案例:
–, 中国人自己基本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对世界只有好处,
没有坏处 。 这不仅对缺粮国是这样, 而且对粮食出口国也是
这样, 因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把粮食供求平衡的一个相
当的缺口放在国际市场上去弥补, 其结果正如国际上许多预
测者所认为的那样, 肯定会造成国际粮食市场与价格的剧烈
波动, 这对粮食输出国国内的生产者和财政未必就是好事 。
应该说, 中国如果真正能够长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
吃饭问题, 这对国际社会应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同时也是中
国对世界农业的重大贡献 。,
? 这里表述的是个人的主观见解, 而非经过检验的事实 。
作者并未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
283
分析阶段-论证
? 表述:
–,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养活中国 。,
–, 沿海地区一个省数千万人口, 不能依靠其它地区吃饭 。,
–, 粮食进口消耗大量宝贵的外汇 。,
–, 中国港口设施处理能力和国内运输能力不足, 不可能大规
模调运 。,
–, 可以毫无异义地看出, 农业保护是利大于弊的 。,
–, 农产品供给弹性常常大于需求弹性, 因而根据珠网模型理
论, 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无法自动恢复均衡 。,
? 上述陈述在论文中均未经过自己所做的严格论证, 因
而不足以用作支持结论的依据 。
284
分析阶段-分析方法
? 凭感觉对现象作出解释。
? 例:作者根据调查得到的农户物质投入与产
量做散点图,发现两者相关性低,从而得出
,农户物质投入水平的差异并不是造成粮食
单产差异的主要原因, 。
? 这一结论是否成立取决于能否保证其他因素
相同,如土地肥力、灌溉条件等。
? 较严谨的方法是利用生产函数建立单产与各
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285
分析阶段-分析方法
变量 系数 t统计

常数项 -2.38 -5.21
农户与推广机
构联系的次数
0.37 1.95
大众媒介使用
频率
0.29 2.61
是否学员户 0.80 2.84
技术采用外部环境因素模型
变量 系数 t统计值
常数项 -4.65 -4.05
户主受教育年

0.18 2.31
非农业收入 -0.0008 -1.82
水田面积 0.11 3.60
户主年龄 0.047 2.24
技术采用农户特征因素模型
结论:外部环境因素和农户特征因素都是决定技术采用
行为的重要因素。
286
分析阶段-分析方法
变量 系数 t统计值 子模型系数
常数项 -4.98 -3.90 未包括
农户与推广机构联系的次数 0.38 2.07 0.37
大众媒介使用频率 0.37 2.04 0.29
是否学员户 1.03 2.93 0.80
户主受教育年限 删除 不显著 0.18
非农业收入 -0.0010 -2.23 -0.0008
水田面积 0.11 3.19 0.11
户主年龄 0.049 1.95 0.047
技术采用各影响因素综合模型
从计量经济学方法讲,此外发生了丢失重要解释变量的错误。由于
该研究使用截面数据,变量之间相关性低,因而对估计系数影响较
小。使用时间序列数据会出现严重偏差。
287
分析阶段- 分析方法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人均纯
收入 (元 )
397.6 423.76 462.55 544.94 601.51 686.31 708.55 783.99 921.62 1220.98 1577.74 1926.07 2090.13 2161.98 2210.34
工业化
程度 (%)
71.6 72.9 73.2 74.3 75.0 72.9 75.5 78.2 80.1 79.8 79.5 79.6 80.9 81.4 82.3
城市化
程度 (%)
23.7 24.5 25.3 25.8 26.2 26.4 26.4 27.6 28.1 28.6 29.0 29.4 29.9 30.4 30.9
Y=-6953+293.58*城市化程度 R2=0.889
(10.2)
Y=-11772+167.04*工业化程度 R2=0.778
(6.75)
结论:城市化程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大于工业化的影响。
? 作者由于不了解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选择了错误的分析方
法,从而做出了错误的解释。
288
分析阶段- 分析方法
? 分析模型缺乏应用价值,无法由其引出有意
义的结论或形成政策建议。
? 例:用时间趋势反映技术进步
– 外生的技术进步
– 稳定不变的技术进步率
– 其他趋势性因素的影响(制度改革 /通货膨胀 … )
– 政府该做什么?
TeKLAY KLA ?? ?????
289
分析阶段-模型分析结果报告
变量 系数 t值
平均工资 -0.000137 -2.678
上级检查次数 -0.0010658 -2.073
存款占该地区的比例 -0.0003361 -0.352
贷款占该地区的比例 -0.0017305 1.185
对贷款者起诉次数 -0.0044165 -4.335
与地方领导见面次数 0.0099308 4.176
农民人均年收入 -0.0026263 -2.371
常数项 0.5929419 2.980
案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模型
(因变量为作者自己构造的风险指数) ? 问题 1:报告的信息不完整, 如 R2和
F值, 因变量和自
变量的单位等, 使
读者难以判断结果
的合理性;
? 问题 2:报告的格
式不当, 估计系数
的位数没有必要保
留过多;
? 问题 3:存在不符
合常识的情况 (系数
与 t值符号相反 )。
290
分析阶段-计量经济学模型解释
? 案例 1:
–, 粮食储备与粮食产量成正相关, 证明农户储备粮食主要是
出于增强粮食安全的考虑 。,
– 粮食产量增加提高农户可使用的粮食数量, 有助于增强粮食
安全, 农户储备增加起相似的作用 。 但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
说明什么? ⑴ 未来得及销售; ⑵ 由于价格低而不准备销售;
⑶ 出于增加储备 (农场使用 )考虑而不打算销售 。
? 案例 2:
– 在论文中指出,, 在现阶段, 农户经常出现追涨杀跌的逆向
市场价格反应行为, 这可能会加剧粮食市场的波动 。, 与此
同时, 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到:粮食储备 =… -2.15LnP。
– 根据这一结果,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 农民在价格高时减少储
备 (增加销售 ),因而行为正常 。 若检验上述陈述是否正确,
则需要建立反映价格预期的模型 。
291
数据资料使用
? 在有中国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一般不宜
使用国际机构的数据,除非是为了做对
比分析;
? 在使用不同来源的国际资料时,不仅需
要注明出处,而且要对数据做比较,若
发现存在明显差异,那么应分别用不同
数据做同样的分析,以确定结论是否会
受到影响。
292
结论写作
? 所提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与自身研究缺乏内
在联系;
? 结论自相矛盾;
? 结论与研究发展
293
写作阶段-传达信息 (一 )
? 分别用图表表示相同的信息;
? 讨论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时不从完整的
理论模型考虑,而是就每个因素与因变
量的相关关系展开讨论,不仅不必要地
加长了篇幅,而且可能提供误导信息;
? 引证时仅含糊地说:, 据专家估计 …‖,
但未提供来源;
? 做对比时未说明数据的对应时间。
294
写作阶段-传达信息 (二 )
? 表述不当
– 例:近年来稻米贸易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
长,出口量从 1991年的 1300多万吨增加到
2000年的 2316万吨左右。
295
写作阶段-结论
? 案例 1:
–, 我国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⑴对粮食主产区要制定相应
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逐步扭转粮食生产比
较利益低的问题。⑵制定粮食最低保护价格政策,…,使农
民从事粮食生产有合理的收入,从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⑶农业信贷资金向粮食生产倾斜,…,在利率上应该给予优
惠,扶持粮食生产的发展。⑷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面
积,… 。⑸建立农业保护基金。,
? 应该从经济学者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即任一项建议
都有需要考虑与其相联系的费用,而不能采用政治家
或技术专家的习惯术语。
? 在分析部门 /地区问题时,需要有一个对整个国民经
济的眼光。
296
写作阶段-结论
? 案例 2:
– 分析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后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⑴ 完善国家粮食专储制度; ⑵ 优化国家粮食专
储和区域结构和地区布局; ⑶ 完善粮食市场价格
体系; ⑷ 稳妥地加快粮食市场自由化改革步伐 。,
? 其中后两点与本人的经验研究有一定关系,
前两者则毫无关系 。
? 政府在价格形成方面能够起什么作用? 这种
作用如何影响农户储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