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02中文版
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
配套电子教案
第 5章 绘 制 图 形
5.1 画点
5.1.1 设置点的样式
5.1.2 画点
5.1.3 画定数等分点
5.1.4 画定距等分点
5.2 画构造线
5.3 画多线
5.3.1 设置多线样式
5.3.2 画多线
5.4 画多段线
5.5 画正多边形
5.6 画圆弧
5.7 画样条曲线
5.8 画椭圆及椭圆弧
5.9 画圆环
5.10 创建面域
5.11 对面域进行布尔运算
5.11.1,并集”运算
5.11.2,差集”运算
5.11.3,交集, 运算
习题 5
5.1 画点
5.1.1 设置点的样式
AutoCAD提供了多种样式的点, 绘图时用
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 下面介绍点样式
的设置方法 。
1,功能
设置点的图案, 点的大小和点的显示方式 。
2,调用
菜单:格式 ( O) → 点样式 ( P)
命令行,DDTYPE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显示, 点样式, 对话框, 如图 5-1所示 。
图 5-1,点样式”对话框
5.1.2 画点
1,功能
在指定位置上画点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点 ( O) → 单点 ( 或多点 )
命令行,DDTYPE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指定点,( 指定点的位置 )
5.1.3 画定数等分点
1,功能
在指定对象上, 给定等分点的数目或距离, 画等分点或在等分点
的位置上插入块, 如绘制建筑立面图的窗户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点 ( O) → 定数等分 ( D)
命令行,DIVIDE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选择要定数等分的对象,( 选择要等分的对象 )
输入线段数目或 [块 (B)],( 输入等分的数目或块 )
5.1.4 画定距等分点
1,功能
在指定对象上, 按给定线段的长度用点在分点处做标记或插入块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点 ( O) 定距等分 ( M)
命令行,MEASURE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选择要定距等分的对象,( 选择等分对象 )
指定线段长度或 [块 (B)],( 指定每段的长度值或块 )
5.2 画构造线
,构造线, 是无限长的直线, 可作为绘图辅助线使用, 但它的一些
功能已被 AutoCAD 2002的动态捕捉功能所代替 。
1,功能
绘制构造线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构造线 ( T)
命令行,XLINE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5.3 画多线
5.3.1 设置多线样式
1,功能
设置平行多线样式 。
2,调用
菜单:格式 ( O) → 多线样式 ( M)
命令行,MLSTYLE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显示, 多线样式, 对话框, 如图 5-3所示 。
图 5-3,多线样式”对话框
5,设置多线样式的步骤
设置多线样式的步骤为,
(1) 从, 格式 ( O), 菜单中选择, 多线样式 ( M), 。
(2) 在, 多线样式, 对话框中的, 名称, 栏中输入线型名称, 例如
输入, 24墙,, 再单击, 添加, 按钮 。
(3) 单击, 加载, 按钮 。
(4) 单击, 元素特性, 按钮 。
(5) 在, 偏移, 栏内输入新的偏移量, 按, 添加, 按钮, 再输入新
的偏移量, 再按, 添加, 按钮, 设置几条多线, 就输入几个偏移量 。
默认设置偏移量为 -0.5和 0.5,可以删除它们 。
(6) 单击, 确定, 按钮, 返回, 多线样式, 对话框 。
(7) 单击, 多线特性, 按钮 。
(8) 确定多线的封口形式, 填充和显示连接, 单击, 确定, 按钮,
返回, 多线样式, 对话框 。
(9) 单击, 确定, 按钮, 完成多线设置 。
(10) 单击, 保存, 按钮, 对设置的多线样式进行存储 。
5.3.2 画多线
1,功能
绘制已设置好的平行多线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多线 ( M)
命令行,MLINE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当前设置:对正 =上, 比例 =20.00,样式 =STANDARD( 系统显示
当前默认设置 )
指定起点或 [对正 (J)/比例 (S)/样式 (ST)],( 指定一点或选项 )
指定下一点,( 给定下一点位置 )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 (U)],( 给定下一点位置或选项 )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 (C)/放弃 (U)],( 给定下一点位置或选项 )
【 例 5.1】 用 1︰ 1的比例设置多线样式, 绘制图 5-8所示图形 。
设置步骤,
(1) 从, 格式 ( O), 菜单中选择, 图形界限 ( A),, 将其设置
为 10000,10000。
(2) 在命令行的, 命令, 状态下输入, Z”按 〈 Enter〉 键, 再输入
,A”按 〈 Enter〉 键, 显示全图 。
(3) 从, 格式 ( O), 菜单中选择, 多线样式 ( M), 选项 。
(4) 在, 多线样式, 对话框中的, 名称, 文本框中输入, 24墙,,
单击, 添加, 按钮, 则, 名称, 文本框的多线样式加到, 当前,
表中, 该线型变成当前线型 。
(5) 单击, 元素特性, 按钮, 在弹出的, 元素特性, 的对话框中将
光标指向文本框中的, 0.5”,在偏移框中双击左键后输入, 120”,
再将光标指向, -0.5”,在偏移框中双击左键后输入, -120”,原来
的偏移量被修改为, 120”和, -120”。
(6) 单击, 确定, 按钮, 返回, 多线样式, 对话框 。
(7) 单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保存文件名,24
墙”。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多线样式”对话框。
(8) 单击“多线样式”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完成创建。
绘制步骤,
命令,MLINE
当前设置:对正 =上, 比例 =20.00,样式 =STANDARD( 系统显示当前
默认设置 )
指定起点或 [对正 (J)/比例 (S)/样式 (ST)],J
输入对正类型 [上 (T)/无 (Z)/下 (B)] <上>,Z
当前设置:对正 =无, 比例 =20.00,样式 =STANDARD
指定起点或 [对正 (J)/比例 (S)/样式 (ST)],S
输入多线比例< 20.00>,1
当前设置:对正 =无, 比例 =1,样式 =STANDARD
指定起点或 [对正 (J)/比例 (S)/样式 (ST)],ST
输入多线样式名称或 [? ],24墙
当前设置:对正 =无, 比例 =1,样式 =24墙
指定起点或 [对正 (J)/比例 (S)/样式 (ST)]:用鼠标指定一点
指定下一点,@ 1000,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 (U)],@ 0,4500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 (C)/放弃 (U)],@ 900,900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 (C)/放弃 (U)],@1800,0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 (C)/放弃 (U)],@900,-900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 (C)/放弃 (U)],@ 0,-4500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 (C)/放弃 (U)],@1000,0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 (C)/放弃 (U)]:按 〈 Enter〉 键结束
5.4 画多段线
AutoCAD设置的画多段线命令, 可以画多段线及由多段线组成
的平面几何图形 。
1,功能
多段线是由等宽或不同宽度的直线段及圆弧段组成的, 用
,PLINE”命令可以绘制二维多段线, 如图 5-9所示 。
图 5-9 绘制多段线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多段线 ( P)
命令行,PLINE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指定起点,( 指定多段线的起始点 )
当前线宽为 0( 提示当前线宽是, 0”)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 (A)/半宽 (H)/长度 (L)/放弃 (U)/宽度 (W)],( 指
定下一点或选项 )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 (A)/闭合 (C)/半宽 (H)/长度 (L)/放弃 (U)/宽度
(W)],( 指定下一点或选项 )
5.5 画正多边形
1,功能
绘制正多边形 。 可以通过内接圆, 外切圆或指定正多边形的边数绘
制, 用 AutoCAD能够绘制 3到 1024条边的正多边形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正多边形 ( Y)
命令行,POLYGON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输入边的数目 <4>,( 输入边数 <默认边数为 4>)
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 [边 (E)],( 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或边数
5.6 画圆弧
1,功能
根据指定参数, 用多种方法绘制圆弧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圆弧 ( A)
命令行,ARC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 (C)],( 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 )
指定圆弧的第二点或 [圆心 (C)/端点 (E)],( 指定圆弧的第二点或选项 )
指定圆弧的端点,(指定圆弧的端点 )
【 例 5.2】 用起点, 圆心, 终点方式绘制图 5-11所示圆
弧 。
命令:起点, 圆心, 端点 ( S) ( 从菜单输入命令 )
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 (C)]:指定, 1”点
指定圆弧的第二点或 [圆心 (C)/端点 (E)],c指定圆弧的
圆心:指定, O”点
指定圆弧的端点 [角度 (A)/弦长 (L)]:指定, 2”点
命令,( 等待接受命令 )
执行结果如图 5-11所示 。
图 5-11 起点、圆心、终点方式绘制圆弧
【 例 5.3】 用起点, 圆心, 弦长方式绘制图 5-12所示圆弧 。
图 5-12 起点、圆心及弦长方式绘制圆弧之一
命令:起点, 圆心, 弦长 ( A) ( 从菜单输入命令 )
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 (C)]:指定, 1”点
指定圆弧的第二点或 [圆心 (C)/端点 (E)],c指定圆弧的圆心:指定, O”

指定圆弧的端点 [角度 (A)/弦长 (L)],l指定弧长,-150
命令,( 等待接受命令 )
如果输入的弦长为负值, 其绘制结果如图 5-13所示 。
2
1 弦长 150
弦长 =150
1
2
图 5-13 起点、圆心及
弦长方式绘制圆弧之二
【 例 5.4】 用起点, 终点, 角度方式绘制图 5-14所示圆弧 。
命令:起点, 终点, 角度 ( T) ( 从菜单输入命令 )
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 (C)]:指定, 1”点
指定圆弧的第二点或 [圆心 (C)/端点 (E)],e指定圆弧的端点:
指定, 2”点
指定圆弧的圆心或 [角度 (A)方向 (D)/半径 (R)],a指定包含
角,145( 指定圆弧所包含的角度为 145° )
命令,( 等待接受命令 )
圆弧的包含角
度 145°
2
1
图 5-14 起点、终点及角度方式绘制圆弧
5.7 画样条曲线
1,功能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样条曲线 ( S)
命令行,SPLINE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指定第一点或 [对象 (O)],( 指定第一点或选择对象 )
指定下一点,( 指定下一点位置 )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 (C)/拟合公差 (F)]<起点切线 >,( 指
定下一点或选项 )
指定起点切向,( 指定起点的切线方向 )
指定端点切向,( 指定终点的切线方向 )
5.8 画椭圆及椭圆弧
1,功能
用于画椭圆或椭圆弧 。 图 5-16为椭圆的应用 。
图 5-16 椭圆的应用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椭圆 ( E)
命令行,ELLIPSE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 [圆弧 (A)/中心点 (C)],( 指定输
入轴端点或选项 )
指定轴的另一个端点,( 指定该轴另一个端点 )
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 [旋转 (R)],( 指定另一轴长或
旋转 )
5.9 画圆环
1,功能
用于画实心的圆环, 空心的圆环, 或绘制实心的圆 ( 如柱子和钢
筋的断面 )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圆环 ( D)
命令行,DONUT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指定圆环的内径 <10.00>,( 指定圆环内径 )
指定圆环的外径 <20.00>,( 指定圆环外径 )
指定圆环的圆心或 [退出 ],( 指定圆环的圆心或退出 )
5.10 创建面域
1,功能
用于创建面域 。
2,调用
菜单:绘图 ( D) → 面域 ( N)
命令行,REGION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选择对象,( 选择欲建立成面域的对象 )
选择对象,( 按 〈 Enter〉 键结束选择, 即建立了面域 )
5.11 对面域进行布尔运算
5.11.1,并集, 运算
1,功能
由所有参与运算的面域组成新的面域 。
2,调用
菜单:修改 ( M) → 实体编辑 ( N) → 并集 ( U)
命令行,UNION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选择对象,( 选择欲求并的面域对象 )
选择对象,( 继续选择面域对象 )
选择对象,( 按 〈 Enter〉 键结束选择, 即以上选中了两个对象建
立了并的面域 )
5.11.2,差集, 运算
1,功能
从一些面域中减去另一些面域, 从而得到一个新面域 。
2,调用
菜单:修改 ( M) → 实体编辑 ( N) → 差集 ( S)
命令行,SUBTRACT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 。
选择对象,( 选择欲求差面域的被减的面域对象 )
选择对象,( 继续选择被减的面域对象或按 〈 Enter〉 键结束选择 )
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 。
选择对象,( 选择差面域对象 )
选择对象,( 继续选择差面域对象或按 〈 Enter〉 键结束选择, 即建
立了差的面域 )
5.11.3,交集, 运算
1,功能
求多个面域的公共部分, 从而组成新面域 。
2,调用
菜单:修改 ( M) → 实体编辑 ( N) → 交集 ( I)
命令行,INTERSECT
工具栏,
3,格式
命令,( 输入命令 )
选择对象,( 选择欲求交的面域对象 )
选择对象,( 继续选择面域对象 )
选择对象,( 继续选择面域对象 )
选择对象,( 按 〈 Enter〉 键结束选择, 即以上选中了三个对象建立了
交的面域 )
习题 5
1,绘制洗脸盆平面示意图, 如图 5-22所示 。
2,绘制表面粗糙度符号, 如图 5-23所示 。
3,绘制浴盆, 如图 5-24所示 。
4,建立面域及布尔运算, 如图 5-25所示 。
5,绘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剖面图, 如图 5-26所示 。
图 5-22 洗脸盆平面示意图 图 5-23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绘制
图 5-24 浴盆的绘制
图 5-25 建立面域及布尔运算
图 5-26 钢筋混凝土梁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