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热力学教案(六,6时) 第六章 开放系 (Open Systems,Grand Canonical Ensembles) 本章讨论粒子数可变的系统,先导出描述这种体系的系综——巨正则系综,进而讨论相变和化学平衡等问题. §6.1巨正则分布 (Grand Canonical Distribution) 巨正则分布→经典极限 1. 巨正则分布(G.C.D) 这里的开放系是指粒子数可变的系统,描述这类物体系的系综为巨正则系综.现导出这种系综的分布——巨正则分布. 考虑物体系s与很大的粒子库r组成封闭系t.它们互相交换粒子、能量,达到平衡态. 封闭系: , (常数); , . 这里s和r代表物体系与粒子库的量子态. 平衡态时,可用正则分布描述封闭系(总系)的统计规律:其处于能量为之态的概率写为 . 配分函数为  . 开放系是封闭系的子系,其中微观量的统计平均亦可用总系的系综平均计算.我们将由此(正则系综)出发,导出其子系——开放系的系综分布. 由描述总系的正则分布计算开放系微观量u的统计平均之公式为 (求和中t表示对所有态求和). 应注意,求和先考虑对粒子数N确定时不同的态求和,然后对不同的N求和.如果分别考虑对物体系和库的态之求和,我们有   将上式写为 , 其中表示物体系(开放系)处于s态的概率 . 现在,让我们来化简上式. 将给出的概率写为的指数函数形式   . 注意到,可将函数的指数部分展开,只取前两项得. 记 , ,将N的求和上限Nt开拓至 无穷(因),得  ——巨正则分布. 归一化条件为 .  巨配分函数定义为 . . 2.经典巨正则分布 在经典极限下,体系的微观态准连续.可以用N粒子空间中的代表点(一个小体积范围)描述微观态.在体积元内的微观状态(根据对应关系)数为.将前面的结果用空间来描述.体系处于此体积元内的概率应为 . 于是得经典巨正则分布(概率密度)为  . 归一化    . 平均值    . 经典巨配分函数为 . 这里的积分是对一定粒子数的相宇之体积积分. 以上结果还可以推广至多种组元的情形.如果物体系由多种粒子组成,第i种粒子的数目为Ni,粒子数的分布为{Ni},并有.处于此种粒子数分布下的相宇中微观状态的分布函数,即概率密度函数为   ;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为    , 归一化条件为 ; 配分函数定义为   . 式中      . §6.2 开放系的热力学公式 (Thermodynamic Formulae for Open Systems) 用巨正则系综理论确定特性函数,导出热力学公式和各热力学函数,计算讨论涨落(能量、粒子数). 热力学公式→特性函数→涨落 1. 热力学函数(Thermodynamic Functions) 现用前面导出的巨配分函数计算热力学函数. 与正则系综对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可以得到以下函数的计算公式:  特例   . . 注意到,在热力学中  .在这里可以证明,即β为一积分因子.与热力学中的积分因子比较,有,且 . 代入上式有 , 以及 . 推广到多元系有 , . 则   . 上述公式对经典情形也成立。 2.特性函数(Characteristic Function) 前见,巨配分函数Ξ及其对数是(α、β、y)的函数.由ζ作为(α、β、y)的函数可以计算所有热力学函数,因此有特性函数的意义.它是宏观量. 比较方便的是选择为独立变数,定义巨势 . 如果只有一个位形参数V,Ω为的函数,可以证明 , , . . 注意到 ,可以导出 . 开放系的热力学微分式则写为 . 对多元系,多种广义力的一般情形有  . 3.涨落 (Fluctuations)  , . 相对涨落 . 同理可以计算出能量涨落    相对涨落 . 请学生就理想气体情形计算上述相对涨落,以证明其与成正比。 作业:6.1,6.3。 §6.3 热动平衡条件 (Conditions for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运用开放系的热力学微分公式,讨论热动(系统中可能有相变)平衡问题.首先导出各种平衡判据,再利用其中的熵判据研究热动平衡和稳定性问题.最后介绍相图的概念. 热动平衡判据→热动平衡条件→相图 1. 热动平衡判据(Criteria of T. E.) 考虑一定质量的系统的热动平衡.对于只有压缩功的情形,可用两个独立变数描述体系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我们将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Clausius不等式出发,判定物体系微变动的方向,进而导出各种条件下适用的平衡判据. (1)熵判据——最基本的判据 考虑一定质量的简单孤立系,只有压缩功,选择为独立变数.因为孤立,有 , . 故.因此  . 熵判据:系统在体积和内能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各种可能的变动,平衡态熵最大. (2)自由能判据 对于等温过程,吸热为,熵增为,能变为,外界做功为,则 . 不变时,,.代入则得 故  或 . 结论:在等温过程中,体系自由能的减少为对外界所做功的最大值——最大功原理(Principle of maximum work). 对只有压缩功的情形, ,对各种等温虚变动 . 若, 则 . 自由能判据:系统在不变时,对于各种可能的虚变动,衡态的自由能最小,称为自由能判据. (3)吉布斯函数判据 不变时,外界做功 , 而  . 用克劳修斯不等有 . 吉布斯函数判据:系统在不变时,对于各种可能的虚变动,平衡态吉布斯函数最小. (4)其它判据 内能判据:熵、体不变,内能极小. 焓判据:系统在S,P不变时,平衡态H最小. 2. 平衡条件及稳定性(Conditions and stability) 考虑孤立系,不变,可用熵判据.因为系统为定质量系统,可认为不变,平衡态熵最大. 假定该物质有α,β,γ三相.根据各热力学量的广延性有 ,,,. 这里i(=α,β,γ)为相指标. 根据孤立系条件,粒子数、体积、内能虚变动应受约束  而  . 注意到  有 . 总共9个变数,有3个约束条件,所以只有6个变数独立. 将约束条件代入得       平衡时 ,式中的各微分项的系数均应为零. 右端第一行得   ——热平衡条件; 第二行得      ——力学平衡条件. 将之代入第三行得  又 , 代入得 ,  有 . 同理  , 进而得   , 有 . 因此得  ——相变平衡条件. 总结平衡条件为 热平衡条件: ; 力学平衡条件:; 相变平衡条件:. 仅有不能保证熵为极大,因此不能断定平衡稳定.平衡稳定(熵级大)还要求 . 整理关于δS的表达式为  求二级微分后用平衡条件以及约束和热力学微分式,最后可得 . 并令其小于零,必有 . 以T、v为独立变数,将s和p的微分写出代入后得     . 由此推出平衡稳定的条件为 ,  . 物理理解:系统某部分温升,必向其余部分传热,因必降温,恢复平衡;若某部分膨胀(使比容增大),因必降压,使其压强低于外界,又被压缩恢复平衡. 下图中定性给出范氏气体的等温线.AB段上,因此不是稳定的平衡态.实际相变曲线是中间的水平线. 3. 相图 (Phase diagram) 考虑两相情形.平衡条件成为 , , . 因此,两相的温度、压强4个变数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将其它变数表示为一个独立变数的函数,在平面上做出满足相变平衡条件的图——相图. 最常见的相图是在T-p平面的相图.相图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获得.理论计算可以获得相平衡曲线的斜率. 根据力学和热平衡条件有 , . 考虑曲线上两点(T, p)和(T+dT , p+dp),它们均应满足相变平衡条件:  和 . 后一条件可写为  即   . 根据热力学微分式有 . 对平衡的两相则有 . 整理得  . 注意到  有 . 于是得 . 在等压过程中,吸热等于焓增,故由相到相的相变潜热为 .  ——克拉珀龙方程(Clapeyron equation). 如果知道两相比容之差和相变潜热,即可计算出曲线斜率.如果相比容增加,相变过程吸热则有   . 汽液平衡曲线属于这种情形(下图).    相反,冰融化为水时,体积减小,吸热,故有 . 作业:6.6 (1),(3),(5),(7), 6.7, 6.8*. 6.4 曲面边界的平衡条件 (Equilibrium conditions for boundary with curved interfaces) 前面讨论的相平衡条件暗指平面分界情形.因为平面界面对平衡条件没有影响,故而略去了界面态. 本节集中讨论曲面界面情形.首先导出有球面分界的两相平衡条件,再以水滴为例具体讨论平衡及相变问题. 平衡条件→水滴的形成(大液球,小水滴,汽泡) 1.平衡条件(Equilibrium conditions ) 考虑以球面分界的两相平衡.这时,总的体系有三相:α(球形)、β、γ.界面相γ是一个极薄的准二维系统,所以可略去其体积和质量.选为独立变数.当总系不变时,可用(自由能)判据.根据有关热力学函数的广延性有  , , . 总系自由能微变动为 . 假定热平衡条件已经满足: . 根据热力学基本微分式(等温δT=0)则有 , , . 这里,,,因此.代入前式有 . 由此得球面分界的两相平衡条件:  ——力学平衡条件;  ——相变平衡条件. 2.水滴的形成(Formation of water drops) 下面以水滴的形成为例讨论如图曲面(半径r)分界时,的相平衡及相变问题.α和β分别为水和汽. 平面分界相平衡条件为  记球面分界饱和蒸汽压为p’(=pβ).这时,液体的平衡压强应满足力学平衡条件 . 两相(有界面时)相变平衡条件为 . 现分几种情形讨论两饱和蒸汽压与的关系. (1)大液球 (Liquid balls) 因半径很大,曲面引起的两相压差较小,.因此,.可在附近展开球面分界相平衡条件等式两端. 左端:. 右端:. (这里用到关系  .) 与平面分界的相平衡条件比较得 . ——曲面饱和蒸汽压和平面饱和蒸汽压之差.液球情形,又知,故有 . (2)小水滴(Water drops) 此时.这时,与相差明显,但在温度确定的情形下,通常压强变化对液相性质影响不大.因此,尽管较大,化学势等式左端仍可如问题(1)之法展开.另外,在实际问题中,与比较为一小量,可以略去.左端便写为 . 对于汽相,不可用(1)法,我们近似用理想气体的公式  . 等式右端成为 . 于是得 . 与(1)同,这里亦有,液球,故. 上面两情形的结果都表明:曲面情形的饱和蒸汽压比平面时大,所以易蒸发、难液化. (3)水滴形成与增大(Formation of water drops) 小水滴增大要求,使气相向液相转变.这需要有 . 水滴太小时,上式要求,很难满足,因此水滴不易增大,反易蒸发消失.若有灰尘之类的凝结核存在,水滴形成时半径较大,则可继续增大.否则蒸汽会成为过饱和状态而不凝结.这里存在一个中肯半径: . 当时,有,液滴可以增大. 例如:Wilson云室(Cloud chamber)和人工降雨(Artificial rains)(过饱和蒸汽). (4)汽泡(Bubbles) 将上面结果r换成–r,则可用于气泡情形.气泡形成要求汽相增加,须,即 .  (得 p > p') r小时, . 力学平衡条件为 ,要求大. 同时满足两条件,气泡才能增大. 小时,平衡要求T高,形成过热液体(Superheated liquid).或升温或有汽化核(Vaporization cores),方易沸腾(如烧开水,锅炉). 作业6.9,6.10 §6.5 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讨论有化学反应的多元系之平衡条件.为此,我们将引入偏摩尔变数的概念,回顾反映多元系物质不灭规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而给出化学平衡条件和相律. 偏摩尔变数→化学反应方程→化学平衡条件→Gibbs相律 1. 偏摩尔变数(Partial molar variables) 考虑由k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系,先讨论均匀系. 用表示组元i的摩尔数(),它们应满足.以()为变数,物态方程可写为   . 当物体系各组元的摩尔数以同样的倍数成倍增加,即时,总质量增至原来的λ倍,体系性质不变.在均匀系的性质不变(T,p不变)的情形下,体积也应增至原来的λ倍,即 . 满足上述方程的热力学量称为广延量,其值在性质不变时与摩尔数(因而总质量)成正比.如:N、E、H、S、C等. 另外一类热力学量由物体系内在性质决定,称为强度量.如:T、p、μ. 将其两端对λ求偏导数有 . 令,则 . 定义:  ——偏摩尔体积(Partial molar volume).其物理意义为:T、p、Nj不变时,增加1摩尔i组元物质时总体积的增量.:这里的vi不是i组元在同样T、p下单独存在时的摩尔体积,故不称为摩尔体积,而称“偏” 摩尔体积. 例如:100毫升的水与100毫升的酒精(等温等压条件下)混合后获得的溶液不是200毫升. 对其它广延量亦有偏摩尔量定义.如: ,,,, 这里  均为偏摩尔量(偏摩尔变数). 显然,摩尔量是强度量. 将上面的定义推广至复相系(Multiple phase system),用上标α表示相,则有 ,,.... 2. 化学反应方程(Equations for chemical reactions) 化学反应满足物质不灭定律,因此遵从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如碳的完全燃烧过程满足如下化学反应方程 . 或写为 . 热力学中通常采用后种形式,正号代表生成物,负号为反应物(Reaction material),并将主要生成物系数配为+1.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单相系 )则为 . 这里Ai为i组元名称,νi表示反应中i组元增加的摩尔数. 对复相系,上式写为 . 3. 化学平衡条件(Equilibrium conditions) 对元单相系,独立变数为个,通常选 . 热力学方程为  其中 . 用表示主要生成物增加的摩尔数,约定时反应沿正向进行.i组元摩尔数的增量则为.当不变时,由吉布斯判据,化学平衡时应有,即 . 由此得出单相系化学平衡的条件为 . 对于复相系可推广为 . 如果平衡条件不能满足,则有 ,即 . 如果反应沿正向进行,,要求 . 反之,反应沿反向进行,,则要求 . 相变是化学反应的一个特例.例如,考虑由α相向β相的转变,,平衡条件为  ——相变平衡条件. 4. 吉布斯相律(Gibbs phase rule) 考虑有个组元、个相,无化学反应情形.体系封闭时,组元摩尔数应满足:.定义组元的摩尔系数 ,上述条件可写为  . 选择变数  或 ,考虑到上式的约束,每相的独立变数数目为 . 总系的独立变数数(即自由度)为. 按照热动平衡的要求: 力学平衡条件: , 有个约束; 热学平衡条件: , 有个约束; 相变平衡条件: , 有个约束. 综上,系统的自由度数为 . 此式称为吉布斯相律(Gibbs phase rule),简称相律. 根据的性质,可以得出k组元系统的最多相数为 . 例如:单元系最多相数为3. §6.6 混合气体的平衡性质 (Equilibrium properties of mixed gases) 本节讨论气体多元单相系,即混合气体的性质.这里只考虑理想气体情形.我们将用统计物理方法证明道尔顿(Dolton1801)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的分压律,然后讨论其热力学函数. Dolton分压律→热力学函数 1. 道尔顿分压律(Dolton Partial pressure law) 考虑多种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假定第种气体的分子数为,巨配分函数写为 . 根据前面的知识,我们有 . 注意到求和与连乘的交换关系 ,和指数函数的展开式 ,我们有 . 于是可以计算各组元的平均分子数为 , 分子总数的平均值为 . 压强为  , 物态方程为 .以表示摩尔数,则有 , . 其中 . 若记 ,有 . pi称为i组元的分压,即i组元以同样的温度和体积条件下单独存在时的压强.  即为道尔顿分压律: 混合理想气体的压强等于各组元分压之和. 2.膜平衡(Film Equilibrium) 关于混合气体的分压强可以在膜平衡的条件下研究.所谓膜平衡,是指借助“半透膜”对气体分子的隔离作用(如金属铂Pt可以透氢而不透氧,某些细胞透水而不透糖等),实现混合气体中部分气体隔离的平衡. 假定有半透膜只令i组元通过,膜两端其它组元隔开,形成两个不同的相.平衡时,,对i组元,相平衡条件为 .其他组元的化学势则无须相等(在不同容器中).这种平衡则称为膜平衡. 假设,半透膜隔开的容器一边是纯i组元,另一边是混合气体.记纯i部分的压强为p’,则有以下膜平衡条件:   , . 道尔顿分压律的分压即如上式所给,与该气体单独存在时(膜的一侧)的压强相等. 3.热力学函数(Thermodynamic functions) 用巨正则系综计算各热力学函数的结果是 . 亦有  , 为分内能  之和.  . 亦为分熵之和. 总之,混合理想气体各广延量值为各种组元的分量之和. 作业:6.11。 §6.7 化学反应与反应热 (Chemical reaction &reaction heat) 讨论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问题.分析各种条件(如温度、压力、体积、质量等等) 热化学→质量作用律→勒夏忒列原理 1.热化学(Thermo-chemistry) 化学反应一般会伴随着吸热和放热.我们可以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研究反应中吸、放热的规律. 定义:反应热——生成一摩尔主要生成物所吸收的热量. 等压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为定压反应热,记为. 由,和,得 . 显然,对于定压微过程有,,即定压反应热等于过程的焓增.积分可得经历有限过程的关系,如考虑生成一摩尔主要生成物的基本反应过程,则为  . 以为独立变数,对单相等温、等压反应,我们有  . 根据§6.5对ε的定义,对微过程可记,有    . 注意这里的νi表示反应中i组元增加的摩尔数,对主要生成物它等于+1.于是有, . 此式为热化学基本方程. 下面考查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这里,为偏摩尔热容量.于是有  ——Kirchhoff方程,给出反应热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推广至复相系为 . 2.质量作用律(Law of mass action) 考虑理想气体(单相)化学反应.对ε摩尔的反应,由吉布斯判据有 . 等号平衡,<号反应.正向反应(>0)要求 . 注意理想气体化学势可写为,再计入分压律,平衡条件化为 . K称为平衡衡量(Equilibrium constant),是的函数.上述方程又可化为  或  ——质量作用律. 平衡条件不满足时,有化学反应.正向反应(ε > 0)要求 . 这就是说,增大平衡衡量K可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3.勒夏忒列(Le Chatelier)原理 将§4.3关于φi的表达式代入K的定义有  分别讨论: K~T , 即   . 理论结果:增温利于吸热反应,降温利于放热反应. K~p . 理论结果:对收缩反应(),p升K升,加压利于收缩反应;膨胀反应(),p降K升,减压利于膨胀反应. ( Le Chatelie原理:当平衡条件改变时,体系内部发生抵消外界影响的反应. 这是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6.8 热力学第三定律 (The 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由量子统计物理导出能斯脱定理,进一步可以给出热三,研究低温极限的化学反应、化学亲和势。 绝对熵及Nernst定理 ( 热力学第三定律 ( 化学亲合势 1. 绝对熵及Nernst定理(Absolute entropy and Nernst theorem) 从量子统计出发.熵由玻氏关系给出 .  时,体系处于基态,熵为 , 为基态的简并度.通常为1.故常写 S0,这样定义的熵为绝对熵.这同时又说明,在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的熵为绝对熵,与状态参量无关.即  ——Nernst定理:等温熵变随温度趋于零而趋于零. 2.热力学第三定律(The 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现在让我们用能斯脱定理证明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首先考虑降温的手段,即考查经历何种过程降温最有效.显然,通过吸热过程降温事倍功半.放热降温当然有效,但又必须有更低温度的热源,这是不实际的.因此,只有绝热降温是可取的方式.这又有两种选择:可逆或不可逆.我们来分析这两种模式.将顶物体系的状态由(T,y)描述.这里,y可能是体积、压强等,或者不止一个参数. 对于可逆过程,我们有 ,  . 由平衡的稳定条件知.再注意到,可知 . 随温度的增加熵亦增加. 在S — T图上(见图),等y线必如图为上升曲线.图中两条红线分别为位形参数为y1和y2的曲线.假定物体系由y1线上的一点A经历绝热可逆过程(熵不变,沿水平线)到达y2线,必至B态.两态温度分别记为TA和TB. 如果由A经历不可逆绝热过程(熵增加)到达y2线,则应到达熵更大的一点C.显然有. 可见,可逆过程降温更为有效.即绝热可逆过程降温是最有效的途径.以下只讨论绝热可逆过程. 考虑熵的计算公式 . 注意到 (量子理论与实验都有这样的结论,非金属,金属),知上述积分在T→0时收敛.又,物体系由A(TA,yA)绝热可逆(熵不变)至B(TB,yB),有SA = SB.由能斯脱定理有S(0,yA) = S(0,yB),因而 . 如果TA > 0,则有,亦必有TB > 0.故绝热可逆不能将温度降至绝对零. 因此,任何有限步骤都不能将体系的温度降至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不可达原理,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标准说法. 还可由绝对零度不可达原理推出Nernst定理. 证明: 在熵的计算公式中取T0 = 0有 . 如果S(0,y)与y有关,则S(0,yA) ≠ S(0,yB).不妨设 S(0,yA) > S(0,yB). 考虑由(TA,yA)经绝热可逆过程到(TB,yB),因过程等熵有  即   . 因此,必存在一个TB,使     , 进而有 ,必有TA=0.使绝对零度实现. 这一结论与热力学第三定律矛盾.原因是:假定S(0,yA) > S(0,yB).因此,只能有S(0,yA) ( S(0,yB). 将A与B位置互换,则得S(0,yB) ≤ S(0,yA). 结合以上两个不等式,可得S(0,yB) = S(0,yA). 于是有Nernst定理:. 综上所述,Nernst定理与绝对零度不可达原理等价,同样可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 由Nernst定理可以得出一些推论,例如: 有麦氏关系知 , .再用Nernst定理即可得 , 即 ; , 即 . 这也是物质在低温极限下的两个普适性质. 3.化学亲合势(Chemical affinity) 用Nernst定理讨论低温下化学反应的性质. 将化学反应中标准物质变化引起的吉布斯函数改变记为ΔG,定义化学亲和势A为等温等压过程中吉布斯函数的减少,则有 . 根据吉布斯函数判据知,等温等压化学反应(含相变)总是沿>0的方向进行. 为方便起见,记此反应过程中放热为反应热 . 在独立变数为(T,p)时有 . () 因此 . 即   ,  . 由Nernst定理,. 而 .(用洛必达法则) 因而   且  如图,在相切,切线与水平(T)轴平行. 作业: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