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重力沉降及设备分离介质 气-固 降尘室 分散相
液-固 沉降槽 连续相降尘室:
假设:① 气流滞流流动(平推流)
②沉降高度H,ut以dmin计

处理量(一定) 
与H无关:H↘,一定 u↗↘,↘
2、可采用多层,适当降低H,但 a、保证滞流 b,方便清理
3、一般情况下
a、气体流速1~3m/s,Re(流动)=1400-1700
b、H=40mm-100mm,(除尘)
c、除尘颗粒75μm以上。
悬浮液沉降槽:
目的:取清液;取沉渣(增稠器)
1、沉降过程分析:
A 清液区,B 等浓度区(均匀悬浮),C 变浓度区、D 压紧区
AB界面在一定时间内等速下降、干扰沉降、颗粒大小不超过6:1,相同速度。
相对于器壁:uo表观沉降速度(不同于ut)
其后:uo=f(c)。
AD界面下降缓慢:压紧过程。
连续沉降槽计算
清液上浮溢流 → A,h,
固体进入底流 →
求A:
假设:固相全部由底流排出;
溢流清液无固体。
W:固体质量流量kg/h X:某截面悬浮液固液比 XC:底流悬浮液固液比
以固体为分析对象:
固相实际流速=u+uo,u:悬浮液体向下运动 (底流带走部分液体)
底流中固相体积流量:W/ρS
底流总体积流量:
∴
各截面固体流道:


以液体为对象

若以浓度C,kg(固)/m3(悬浮液)表示 
若以料浆体积流量Q,固相体积分率进料,出料 
由于uo=f(c),A需在整个浓度范围求算,求出Amax
一般方法,简单模型 5m以下×1.5
小试求uo=f(c),后×安全系数 30m以上×1.2
求h:压紧时间比沉降时间大得多,实验测定,压紧区高度h:

附加75%安全量,其它高度取1~2m。
离心沉降及设备旋风分离器:(Cyclone)
基本原理:
主体:上部圆形筒 下部锥形筒含尘气体由上部切线进入,螺旋向下,
尘沉落于壁面下落,气体沿中芯螺旋上升。
旋转方向相同 5μm以上尘粒,
(不用于粘性,含湿高,腐蚀介质)
具体过程十分复杂:
①速度:切向、径向、轴向
②压力:器壁最高(略低于进口)、向中心降低、气芯可降到负压结构尺寸及处理量:
①入口:高H,宽B
②处理量:V = uiBH ui-15~20 m/s
③标准式:h=D/2 B=D/4 D1=D/2 H1=2D H2=2D S=D/8 D2=D/4
临界粒径dC dC:能被完全分离的最小粒径。
假设:①在Cyclone内切线速度恒定uT = ui
②颗粒穿过一定厚度气流:B
③颗粒与气流相对运动为层流
④忽略(空

设气体在Cyclone内转N圈

dC随B(D)↗而↗,→大型分离效果差,并联
☆假设①、②并不合理,但处理简单。
分离效率粒级效率ηi,
对于dPi≥dC,ηi=100% 但计算dC时考虑沉降距离为B,对于dPi < dC颗粒,若沉降距离小于B(B’< B),亦可以分离:
由 可得  距壁面B’(<B)
颗粒dPi ( < dC) 可以分离。
假设:进入待分离气流中大小颗粒均匀分布,即与筒壁距离小于B’的各种直径颗粒所占分率均为B’/B。对于dPi 
实测值,
1:入口
2:出口
2)分割粒径d50,(cut diameter) 对应的粒径d50
可以绘制图
,对于标准式,N=5

3)总效率
或 所占质量分率
5、压降:
主要包括 进、出口,磨擦、局部阻力
动能损失
 (C,不同型号实验求取
对于标准式 
,几何相似,不随D变化
6、选型和计算:
处理量V
设计原则,高效率 分离效率η
低阻力 压降
例如,; ;但出现涡流影响,压降↑
注意效率与阻力的权衡
例如:长径比大,出入口截面小 → 效率高,阻力大
设计计算步骤:
已知 V m3/s 由Δpf →ui(假设)
C入(kg/m3) 由ui → dc (d50 ) → D(ηi分布)
dpi分布
ηo总效率 Vi = uiBH
Δpf 要求压降 V/Vi=n,n为小数时,再推回至适当的整数
η旋风组>η同等处理量大直径分离器,
<η单个小直径设备 (气量分配,排灰口增多)
二.离心机:
离心沉降(悬浮液)
离心分离(乳浊液)
离心过滤(过滤,转鼓)
分离因数 常 Kc<3000
 高 KC=3000-50000
超高 KC>50000
1、离心沉降,料液由底部送入,上部溢出清液
鼓内流动自下而上(恒速)
从r1→r2服从Stokes eq.
 
 
2、离心分离:液层作用于界面的静压强相等(静压由离心力引起)
 
轻液层,
重液层,
(过于简单,强调了堰的作用)
讨论题,
4-8
已知,ρS=2300kg/m3 ρ=0.674kg/m3 VS=1000m3/h μ=3.6×10-5Pa·S
标准式
1、

 
2,<3 3-5 5-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
3 11 17 27 12 9.5 7.5 6.4 6.6
ηi(=di/dC)2 3.5% 24.78% 87.1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由ηO中各ηi核算,若ηO = 90%,
3~5段颗粒ηi约为40%,0.4=(di/dC)2→dc约6.32(m
若Δp不变,即ui不变:
取D=0.24m,B=0.06m,h=0.12m
当
取N=3



<3 3~5 >5
5.34% 38.0% 100% →η=90.34%
∴ D=0.24m,N=3
4、
假设取
求出 D=0.3316,取D=0.34m,B=0.085m

 可以满足需要。
第三节 过滤
Key Words,Filtration,Filter medium,Filter cake,Constant-pressure filtration,Constant-rate filtration
一、基本概念
利用多孔介质截留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液体从孔隙中流过实现固液分离。
△目的:
固液分离――要滤液;要滤并过程:
深层过滤――孔径 >颗粒,
体积分率<0.1%
表面过滤――架桥、过滤、洗涤、
去湿、卸料
△介质 织物(滤布,金属网)
粒状 砂粒,藻土
多孔固体介质(高分子膜,陶瓷)
△助滤剂:对于压缩滤并:保证一定疏松状态 △予涂 △加入
不可压缩 .
二、过滤基本方程
过程特点,有一定的推动力△p
存在过滤阻力(介质,滤并)
过滤,洗涤,去湿,卸料四步骤
基本物理量:△p,过滤面积A;过滤时间;滤液体积V;
过滤速度,(若:单位面积滤液量)
假设,.
滞流,满足Kozeny 方程
忽略滤并高度
①先忽略介质阻力,按Kozeny公式
 
设比阻(体系)
 R:阻力项
假设:单位体积滤液形成滤并为 ( m3 (:m3滤并/m3滤液


若考虑过滤介质阻力:当量高度Le,相当于Ve 滤液量产生
 或
若考虑滤并可以压缩,r0,压差为1N/m2,S:压缩指数0~1
,
:过滤介质(用滤液体系表示); (,体系(浓度函数)
r,体系(ε,a); (,滤液; S,体系三、过滤过程的计算:
1、恒压过滤:(恒定高位槽供料)
令 (过滤体系物性) 


令(与操作条件有关)

 
假定对应 
可以写作:
讨论:
①当滤并阻力》过滤介质阻力 ,
②当(砂滤)
  等速过滤
2、恒速过滤:(正位移泵供料)
,,K:随θ变化(∵Δp随θ变化)
3、恒速后恒压
若(1 时,(p达到定值
,
其中满足:,K为达(p时的值四、过滤常数的测定:
1、K,qe,θe:由
恒定 
或
2、S,改变
五、过滤设备:
1、板框压滤机
滤板
滤框 交替排列
2、加压叶滤机 滤叶外加滤布,外 ( 内
3、转筒真空过滤机六、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1、操作周期与生产能力:
过滤
周期 洗涤 Σθ=θF+θW+θD
卸料,安装 生产能力 Q=V/Σθ
2、洗涤速率:
①洗涤压力=过滤压力
②洗水μ滤液μ
洗涤速率与恒压过滤的最终过滤速率有关
置换法 横穿洗发(2倍厚,面积1/2)

3、最佳操作周期:
  
若终了时滤液量为 
若洗涤量  

取 解出
若忽略介质阻力 
可推出:θD=θF+θW 板框不满为条件七、连续式过滤机生产能力直径D,长度L,转速n(1/S),
浸没率φ=β/2π=浸入角度/360
若旋转一周时间1/n(S),
过滤时间(全面积)θ=φ/n,
旋转一周的滤液量V

每小时滤液量 ,若(介质阻力不计)

若 
D4-2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分率(滤并固含率60%)
 
 
⑥
☆相同基准:相同时间 ,
一个周期内(一圈)
  
讨论题
D4-4
一、原生产能力:
A=0.8×0.8×10×2=12.8m2
充满滤框 V并=0.8×0.8×10×0.1=0.64m3
θ1=1h V1=26.24m3 θ2=2h V2=37.75m3 (充满滤框,V浆=38.39m3)

可以解出:
,
清水密度 ρ水,(固相衡算)


二、改造方案生产能力:
1、求V稀,V稠
基准:充满滤框的V浆=38.39m3(固相基准)


2、求θ稀
☆以介质阻力为主要的等速过滤
(可以采用不同体系表示)

3、求θ稠 利用  计算
①求K’:
 

②求
 

③求θ稠

4、求Q′

比较,
第四节 非均相体系分离的强化从过程特点出发,强化过程
1、改变介质-膜分离
2、改变dV/dQ的变化,错流过滤(Cross-flow Filtration)
3、改变间隙过程(Dual-Functional Filter)
4、外场影响HGMS
高梯度磁性分离(High Gradient Magnetic Separation)
介电泳(Dielectrophoresis)
泡沫分离(表面活性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