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生构造
(一)表生构造的特点
(二)常见的表生构造
二,撞击构造
(一)撞击作用
(二)撞击构造的基本地质特征
(三)撞击构造研究意义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一,表生构造
(一)表生构造的特点
表生构造 是指并非由构造运动直接形成的各种构造,其发育仅局限于地
壳的最表层,所以称为表生构造。有些地质学者把它称为 非构造变动,其涵
意大体相同。 表生构造的 规模一般不大,常局限于某一地段;其发育深度较
浅,仅局限于 地壳最表层,一般深度仅几米或几十米;大多数表生构造是在
常温常压 下形成的,很少伴有变质作用和热液活动;表生构造与由构造运动
形成的构造在空间组合上具有极大的 不协调性,无法用统一的应力作用方式
进行解释。 表生构造的基本形式是岩层或沉积物的 弯褶和破裂,其 形态常较
简单,但也有较复杂的。表生构造常掩盖某些真正的构造面貌,因而正确地
识别表生构造,并把它与真正的构造变形区别开,对地质制图、区域构造研
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地震地质调查以及矿床勘探与开采等都具有
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一,表生构造
(二)常见的表生构造
各种各样的表生构造其形成作用也是很不同的,主要包括重力作用、差异压
实作用、震动与扰动作用、溶解与吸水作用、冰川作用等。
1.重力作用形成的表生构造
这种构造是地表岩石 (或地层 )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的,重力作用形成的典型表生构造有蠕动构造、
卷曲构造和滑坡构造等。
1)蠕动构造 蠕动构造是常见的表生构造之一。
在山坡上,由于残积物和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长期
缓慢地向下蠕动,使基岩发生蠕变,从而使其产状
发生膝状弯曲甚至形成平卧式褶皱。这种构造现象
在软弱岩层中 (如页岩、泥灰岩、千枚岩、片岩等 )是
常见的。然而,它的影响深度很有限,一般只有几
米深。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2)卷曲构造 卷曲构造是指复杂多变的小型弯曲,虽然很多卷曲构造并非重力作 ·用的结果,但是不
可否认,在表层重力作用下的塑性流动确实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小型弯曲。卷曲构造往往出现在某
些特定的层位中,形成复杂的变形层,称之为卷曲纹层。由于它的形态以塑性弯曲形变为主,所
以也称 同生变形小褶皱 。这种褶皱常发育于某一岩层或某一套地层中,属典型的层内褶皱。它与
上、下相邻层成明显的不协调关系,褶皱向上或向下扩展的方式是没有规律和难以预测的,有时
可造成岩层厚度的急剧变化。
卷曲构造无论在形态上和成因上都与构造力成因的大构造无直接关系,野外工作切不可把它
误认为层间褶皱。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褶皱形态比较规则,轴面和枢纽都有一定的展布规律,并
与区域大构造有必然的几何联系。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3 )地面滑坡 斜坡上的基岩由于断裂和软弱夹层的发育而降低了岩体的内部结合
力,当坡脚被外力侵蚀 (如河流的侵蚀 )或人工挖掘而破坏时,岩块会失去平衡,在重力
作用下沿着岩体内部一个或几个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滑坡。滑坡规模大

不一,一般宽度达几十米至几百米。滑动面一般沿节理面、断层面或某些软弱面发育而
成,它们无论在乎面上或剖面上多呈弧形。依据滑动面两侧岩块相对运动的几何关系,
“正断层”性质。其实质属重力作用下的剪切滑动。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2.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表生构造
压实作用是由沉积物的埋藏加载引起的一种变形效应,是
对垂直力的一种自然适应。 这就像把一块砖放在湿的海绵上,
水被挤出,孔隙减小,密度增大而厚度变薄。
沉积物粒度不同以及沉积物的组分不同,其压实应变自然也
不同,这种压实作用的差异也就是差异压实作用。简单压实作用
只产生体应变,使沉积层厚度变薄,体积减小。 差异性压实作
用产生的构造主要有:上薄褶皱、顶薄褶皱、鱼尾构造、缩 -胀
构造及断裂构造。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1)上薄褶皱 (压实褶皱 ) 这种褶皱不同于顶薄褶皱,它是由于松软沉积物之下有埋藏的
残丘、潜山、暗礁或较难压实的砂岩透镜体,在成岩压实过程中,由于残丘等之上的
松软沉积物厚度小,而在盆地里松软沉积物厚度大,因而表现出差异压实现象。在盆
地里的沉积物压实量要比残丘之上的沉积物压实量大得多,这样就造成岩层在残丘边
缘下弯,形成上薄褶皱。在石油地质上,研究上薄褶皱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潜山或
残丘的顶部常常是石油及天然气的赋存场所。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2)鱼尾状构造 鱼尾状构造是两种岩石过渡带上交互穿插的构造,
常见于煤系地层中。 在沼泽中形成的泥煤常常包含一些砂质的
河流沉积或沼泽边缘沉积,在压实过程中,泥煤会被多层沙质沉
积分隔;一个厚的煤层被横向分成许多薄层,形成鱼尾状构造。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二,撞击构造
撞击构造是由外来的陨石对地壳撞击而形成的一种圆形或
卵形构造凹地,也称其为陨石坑 (陨击坑 )构造或星疤构造。
(一)撞击作用
陨石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陨落速度与地球表面相撞击,使陨石体和撞击点的岩石 (靶岩 )瞬间获得
几百亿乃至几千亿帕斯卡的冲击压力,从而使它们受到超密压缩。一旦冲击波前脱离撞击界面,将
在陨石体背面及靶岩表面形成释放波,引
起陨石体迅速气化、膨胀而发生爆炸。受极度压
密的靶岩也由于应力的迅速释放而膨胀,因此,
陨石体及靶岩物质质点在爆炸和膨胀中获得很
高的质点速度向外喷射与抛射。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二)撞击构造的基本地质特征
撞击构造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
特征是我们鉴别是否属于撞击构造的重要标志。
1.形状和规模
大多数撞击构造具有圆形的外观,一般中间较低凹,周围
常有环状的堤埂甚至有 环形山 。有些圆形外观的陨石坑,中
心尚有 中央隆起,经长期剥蚀形成中央高四周低的地貌特征。
我国吉林上河湾陨石坑的周围有一个 环形水系 。也有些陨石
坑具有多层的 同心环状构造 。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2.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某些特征
作为瞬时的突变性的撞击构造,无论在岩石学上、矿物学上以及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上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录。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我们鉴别撞击构造的重要标志。
岩石学方面的突出标志是具有 撞击熔岩, 撞击玻璃 和 撞击角砾岩 。
1)撞击熔岩 撞击熔岩是由于陨石撞击产生的高压高温使被撞击岩石熔化而成的熔融岩石。
这些熔岩常呈假斑状结构,有的斑晶为一个带有显微页理的石英颗粒,颗粒常被熔融成港湾状,
斑晶外围多由辉石、碱性长石及石英、白云母组成的边所环绕。撞击熔岩的成分和结构常与靶区
原岩成分有很大关系,因此各地撞击熔岩是不能完全进行类比的。
2)撞击玻璃 撞击玻璃是当陨石爆炸而被喷射出的熔融物质在空气中急速冷却而形成球粒状、
纺锤状、’哑铃状等各种形状的撞击玻璃。在月球上,撞击玻璃极为常见。
3) 撞击角砾岩 撞击角砾岩是由撞击玻璃、气泡以及撞击产生的岩石碎块胶结在一起而形成
的一种岩石。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3.撞击的构造标志
撞击的构造标志主要包括 震裂锥, 放射状及环状断裂 及各种矿物中的撞击微页理及膝折等。
震裂锥 是陨石坑中的一种特殊的小型构造,它被普遍认为是来自上方的一种撞击效应。它的形
成如同石头打在玻璃上形成的锥体那样,其锥顶对着陨石撞击方向,锥母线呈放射状,是高应变
率剪应力作用的产物。
撞击作用也产生不同规模和级别的破裂构造,大者可以是 断层,小者是 节理,并可见显微页
理。断层、节理等这些破裂构造尽管很复杂,但却具有明显的空间组合规律,以陨石坑为中心呈
环状或放射状分布。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
(三)撞击构造研究意义
撞击构造的研究不仅具有地质理论方面的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撞击构造的研
究可望提供原始星球物质的最初分异及陆壳成因方面的信息。这些撞击记录至今还较完好地保
存于月球、水星、火星等星球上。特拉 (P,佛里 (H·,Frey)认为 4Ga前原始地球表面一半以上变
成了撞击盆地。 近年采,大量的古生物、地层及岩石学方面的资料研究表明,在地质历史上,
古生物曾 发生过多次全球性的突然灭绝事件,例如在许多地方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面上,不仅
表明有 大量生物的灭绝,而且有高达几个 ppb的铱的异常,而铱的异常是与陨石等天体对地球的
撞 击作用有关。 越来越多的事例揭示出撞击构造研究的实际意义。加拿大著名的萨德伯利镍矿
床,很 久以来就被认为是陨石撞击成因的,该陨石坑面积达 1800km2,镍矿位于陨石坑构造的
边 缘,目前,原苏联、美国的某些特殊 的含油构造,也被认为是撞击型含油构造。上述的研究情
况表明撞击构造对地球矿产形成 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章 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