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章 食叶害虫
第 1节 概论
? 食叶害虫是针、阔叶树最常见和最重要的
害虫类群之一
– 鳞翅目 种类最多
– 膜翅目 (叶蜂、切叶蜂、切叶蚁 —后两类极少 )
– 鞘翅目 (叶甲、象甲、金龟子)
– 直翅目 (蝗类、竹节虫)
– 双翅目 (潜叶蝇)
征状和危害
? 食叶害虫危害的 征状 常较 易于发现和识别
– 如整个 叶片被食尽,留下残叶、叶柄或叶脉等,严重
受害时 整株光秃 ;
– 潜叶种类使被害叶显现 各种潜痕、污斑或枯黄,
– 一些种类 卷叶、缀叶或褶叶 危害,使树叶形成各种形
式的 卷曲或缀合,叶一般不枯黄;
– 袋蛾、鞘蛾等则终生负载所营造的 各种 形式的 袋囊 ;
– 天幕毛虫等则结成大的 丝幕 更惹人注目;
– 被害树 地面 往往满布 残叶, 虫粪,树间挂有 虫茧, 丝
迹 等也属常见的现象。
? 林木所害,与 树木种类, 树龄, 立地,
生长状态,受害 季节 与 次数,以及 气象
条件,次期害虫 及 病害 侵染等有关。
–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失叶达 30%对树木并不
产生大的不利影响;
– 但中等程度甚至严重失叶( 50% ~70%以上)
连续 2年或多年,径生长将减少 70%~100%;
– 但如某害虫随即消退,在消退后的第二年树
木会恢复到失叶前的水平。
– 严重失叶( 75%以上 )连续 2年,可能使树
木增加对次期害虫或病害的敏感性,甚至引
起死亡。
? 生长在 贫瘠 立地的树木,虫害影响更为 严重,异常气
象条件如 干旱或水涝 等,都会 增加 因失叶带来的不利
影响。
? 阔叶树 由于能较多地供应所积累的养料,或生长第 2茬
叶子,其 耐害性较 针叶树 强,因而失叶时间是关键。
– 在展叶的早期及中期受害,要比晚期严重;
– 同一年份,由于两种害虫在早期和晚期严重地危害,
可能使树木死亡。
? 绿针叶树 如云杉属、铁杉在仲夏以前针叶被食光会导
致树木死亡;仲夏以后,因为下一年的叶芽已全部形
成,即使当年针叶被食尽也不会死亡,但如果连续 2年
严重受害则难免死亡;
? 落叶松等 落叶针叶树 则有较大的耐害性。
初期性害虫与次期性害虫
? 食叶害虫往往危害健康木,树木严重受
害后,由于生理衰退,易引起小蠹、天
牛、树蜂等一些以衰弱木为攻击对象的
钻蛀性害 虫 及 病 菌的侵染而导致死亡,
因此食叶害虫常被称作,初期性害虫,,
? 后一类群则被称为,次期性害虫,。
食叶害虫发生的阶段性
? 食叶害虫在两次 猖獗 之间,经常处于很低的种
群数量水平,在达到猖獗阶段以前,种群出现
几年不明显的增殖,而当猖獗阶段,在 1年内
害虫幼虫的种群可能增加 5~20倍或更多,这一
阶段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延续 1~7年,时间的长
短取决于食叶害虫的种类,以及害虫、天敌、
寄主和物理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当条
件不利于高存活率而致害虫种群水平迅速下降
时,衰退 阶段就会到来,通常将上述过程归纳
为 4个阶段。
阶段性
? 初始阶段 是害虫种群处于增殖最有利的状态
的初始期 。 食料充足 ( 质和量 ), 物理环境因
素适宜, 天敌跟随现象尚不明显, 具备了充分
发挥其增殖潜能的良好基础 。 但种群仍处于潜
在的增殖初期, 林木 受害不明显, 只有专门的
调查观察才能发现这种迹象 。
? 增殖阶段 是种群达到猖獗数量的前期 。 继上
述有利的条件, 种群数量显著增多, 且继续上
升, 林木已 显现被害征兆 ( 但仍易被忽视 ) 且
有局部严重受害现象, 害虫已开始向四周扩散,
受害面积扩大, 天敌也相应增多 。
阶段性
? 猖獗阶段 可以看成一 灾变 过程, 害虫的增殖
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种群数量达到爆发增长
的程度, 迅速扩散蔓延, 使林木遭受十分严重
的损害, 往往是大面积林地片叶无存, 状似被
火焚烧 。 相继出现的是食料缺乏, 幼虫被迫迁
移造成大量死亡;或提前成熟致生殖力大为减
退 ( 雌性比减少, 产卵量锐减, 后代存活率降
低等 ) ; 天敌显著增多, 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
? 衰退阶段 是上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 由于种群
数量得到调整, 天敌也随之它迁, 或伴随衰退
的害虫种群而数量大减, 预示一次大发生过程
的基本结束 。
周期性
? 上述阶段性发生过程,往往“重复”出现而呈现一
定的 周期性 。
– 这种周期性出现的间隔期及每一“重复”持续的时间,因
虫种及当时的有关环境因素而异,据报道初始阶段往往历
时 1年;增殖阶段为 1~3年;猖獗阶段 1~2年;衰退阶段 1~2
年。
– 每一大发生过程,通常 1年 1代的其持续期约 7年; 2年 1代
的可长达 14年;而 1年 2代则约为 3年半。
– 上述持续的时间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食叶害虫,且并不是可
以依此推算的通用模式,因为害虫种群数量的增殖和衰退,
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而出现较大的
变化,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可借以
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可能性。
防治的适宜阶段
? 由于食叶害虫的突发性很强,一旦虫灾已经形
成,再采取应急的防治措施,即使局面得到控
制,往往也会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对生
态条件的不良影响,同时已大量伴随增殖或集
聚的天敌被杀死而强烈削弱其调节作用。
? 因此研究了解害虫种群动态,将害虫种群控制
在初始的低水平阶段( 初始阶段、增殖阶段 ),
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潜能,使害虫
种群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应遵循的最基
本原则。
? 那种以歼灭大量害虫种群作为解除灾害的所谓
救急措施, 不 能认为是害虫综合防治的 规范 性
方法。
第 2节 松毛虫类 (鳞翅目 枯叶蛾科)
? 松毛虫是我国针叶树 最主要的食叶 害虫
? 历史最早记载见明嘉靖 9年( 1530)在浙江及万历 17年( 1599)
江苏常熟县志关于松毛虫成灾纪实,距今 300余年。
? 50年代以前,松毛虫猖獗成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从 50年代初期即开始对这类害虫进行了较有计划的调查研究,
并积极开展防治活动。
? 但由于纯松林(包括落叶松)的面积甚广,成灾的松毛虫种
类多,加之松林的经营管理、防治策略及措施等方面仍存在
问题,以及地形复杂,不时出现的有利于松毛虫猖獗的气候
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松毛虫的猖獗成灾仍然此起彼伏,每年
约以 3000~4000万亩 松林受害的规模,造成巨大损失。
? 陈昌洁主编 1990 松毛虫综合管理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一、主要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与寄主
? 中国松毛虫种类最多, 广义的有 7属 82种 ( 亚种 )
? 典型的松毛虫属 Dendrolimus Germer仅包括 27种,
其中危害最烈的 6种 。
? 落叶松毛虫 Dendrolimus saperans ( Butler)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内蒙古, 新疆北部部分地区 。
主要危害落叶松, 还取食红松, 云杉, 黑松, 樟
子松及油松 。
? 赤松毛虫 D,spectabilis Butler
分布于辽宁, 河北, 北京, 山东及江苏等省市, 主
要危害赤松, 并危害油松及日本黑松 。
? 油松毛虫 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除了北京, 河北, 辽宁等地, 查明还分布于内
蒙古, 甘肃, 陕西, 山东, 山西, 河南, 湖北,
贵州及四川省, 主要危害油松, 还危害马尾松,
黑松, 华山松及白皮松 。
? 马尾松毛虫 D.punctatus( Walker)
危害最严重 。 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马尾松分布
区, 陕西, 河南,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及四川
等省, 主要危害马尾松, 此外还有湿地松, 加
勒比松, 火炬松及云南松等 。
? 云南松毛虫 D,houi Lajonquiere
主要分布于云南高海拔山地, 湖北, 江西, 浙江,
福建, 广东, 贵州及四川等省有分布 。 主要危害
云南松和思茅松, 还危害侧柏, 圆柏, 柳杉等 。
在云南经常呈现周期性大发生 。
? 思茅松毛虫 D,kikuchii Matsumura
分布广泛, 除云南外, 河南,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四川等省市也
有分布 。 危害云南松, 思茅松, 云南油杉, 马尾
松, 黄山松和华山松 。 在云南常和云南松毛虫混
同发生 。
二、生活史及习性
? 1 发生世代
– 落叶松毛虫 1年 1代或 2年 1代 ( 跨 3年 ) 。
– 赤松毛虫 1年 1代, 辽宁有 1年 2代 。
– 油松毛虫 1年 1代为主, 四川 l年 2~3代, 2代为主 。
– 马尾松毛虫 1年 2~ 3代, 少数地区 1年 4代, 温度
高的地区年发生世代多, 幼虫越冬现象不明显 。
– 云南松毛虫 1年 1~2代, 云南 1年 2代, 幼虫和卵同
时越冬, 贵州 1年 1代, 以卵越冬 。
– 思茅松毛虫 1年发生 1~2代, 在广西及云南 1年发
生 1代, 在贵州 1年 1代 。
2 生活习性
? 卵
– 成 串 或成 堆 产在针叶或小枝上,每个卵丛有卵 数
十至数百 粒。
– 除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卵壳有环状花纹外,
其它的都是单一色彩,卵的颜色除上述两虫种为
淡褐包外,其余的多呈粉红色,初产时一般色浅,
孵化前如变为黑色则表明已被寄生。
– 已孵化的卵壳有明显的被幼虫啃食后的孵化孔,
或仅剩下残片。
– 卵的孵化多集中在午前,以早晨为多,最早可在
凌晨 3时孵化,盛期随虫种而异。
– 卵的孵化率一般可达 90%以上。
? (幼虫) 虫龄 及各 龄 历 期, 食性, 取食量, 结
茧 及 越冬场所 等等,随虫种而不同。
① 1~4龄幼虫 初孵幼虫 啃食卵壳,有利于缺食时
间短期存活。初孵幼虫也有 群栖 性,2龄前明
显,3龄以后则开始分散。幼龄幼虫仅 啃食针
叶边缘,致使被害松针逐渐枯黄卷曲,很易被
发现,可作为调查幼虫虫口密度的指标,也是
及时采取“点治”的有利时机。 1~2龄幼虫活
跃,受惊扰 后纷纷 吐丝坠落,有利于踏查虫情。
由于 4龄以前食量小,且存活率低,一般不主
动扩散,但可随风飘移到附近树上。 死亡率 甚
高,幼龄幼虫平均可 达 75%以上,甚至 95%以
上,但足以猖獗成灾。
? ② 5龄以上幼虫 进入壮龄阶段, 随着龄期增长, 取
食量 也随之 显著增加 。
–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一生食叶长达 2900cm以上, 约折
合成 200根松针 。
– 油松毛虫一生取食 3370cm以上, 相当于 380多根松针 。
– 云南松毛虫的食叶量最大, 最高日取食量可达 1000cm以
上, 以末龄幼虫取食量最大, 约占幼虫期总食叶量的 75%,
因此破坏性也最大 。
? 幼虫除摄食时直接损害松针外, 且因造成断针, 残
梗而增加针叶损失 。
? 幼虫排粪量也随龄期而增加,马尾松毛虫虽然异龄
幼虫排粪总重量差异明显,但各龄幼虫一昼夜排出
粪粒的数量却大致相当,约 70粒左右。此一数据对
估测高大松树上松毛虫幼虫的种群数量有参考价值。
? ③ 幼虫的虫龄及世代分化 虫龄较多, 有随体型增
大而增多的趋势, 最少 6龄, 最多达 8,9龄 。 雌虫较
雄虫 多 l龄, 成熟也较晚, 因此食物的丰歉对雌虫存
活及繁殖量的影响很大 。 在种群密度大, 食料缺乏
的情况下, 常被迫提前化蛹或大量死亡, 导致种群
的急剧消退 。
同一时期,甚至同一卵块孵出的幼虫,常在 2~6龄期
间(一般在 4~5龄),出现一部分幼虫从某一虫龄开
始食量减退,发育停滞,而以该龄幼虫越冬;而同
期的其它幼虫则继续正常发育而多完成 1代。引发这
种 世代分化 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松毛虫的内
禀机制外,如光照、温度、食物等因素都可能成为
诱因。发育停滞的幼虫增多,将影响来年及以后种
群数量的变动,在监测虫情时应该予以注意。
? ④ 幼虫的色型与种群动态 幼虫较普遍地
存在体背稍带金黄的 浅色型 和体色较灰、黑
的 深色型 。饲养中的深色型幼虫的存活率、
体重增长率等,都较浅色型幼虫为高,蛹重
及雌虫的怀卵量也较高。上述差异主要原因
是深色型较浅色型消化系数高,能积累较多
营养物质。
– 越冬幼虫种群密度大时深色型幼虫增多,反之则
浅色型幼虫多。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上述原因外,
还可能与林分当时的各种环境因素有关。
– 有关于松毛虫 猖獗时深色型幼虫种群数量增多 的
报道,因此在监测松毛虫种群动态中应估计这一
因素的作用。
? 幼虫的越冬
– 少数以卵或蛹越冬, 绝大多数虫种以 3~5龄幼虫
越冬 。 由于世代分化, 越冬虫龄也不整齐 。 越冬
和出蛰的时间因地区不同而差异 。 日均温低于
10℃ 时开始越冬, 及日均温恒定 10℃ 时开始出蛰 。
– 越冬场所也各不相同, 但总的趋势是寻找避开不
良气候及敌害侵袭的场所 。 气温高的地区, 在 针
叶丛中 潜藏, 蛰伏现象也不严格 。 北方地区, 在
树皮下, 甚至 枯落物或土壤中 潜藏 。 幼虫越冬潜
藏, 主要不是避寒, 而在于有效 保持机体的水分 。
– 越冬幼虫往往有一定的死亡率 。 如落叶松毛虫平
均 19%;赤松毛虫在辽宁, 旅顺地区一般为 15%;
油松毛虫在北京地区的越冬死亡率为 20%,但有
时可达 90%以上 。
茧蛹
? 老熟幼虫结茧化蛹的 场所,以在 树上,
地面杂灌草中 结茧的为多。
? 虫茧附 毒毛,可致皮肤红肿、甚至溃烂,
在云南甚至有耕牛因误食中毒死亡的报
道。
? 蛹期约 15~20天,雌雄比接近 1,10。
? 在松毛虫种群数量上升或消退期间,蛹
的存活率、雌蛹比例及蛹重,都会出现
明显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成虫
? ① 羽化, 交尾及产卵 羽化 以傍晚及午夜前
( 19- 22时 ) 居多 。 交尾 多在羽化后当晚进行,
少数在第 2天晚上, 一般只交尾 1次 。 松毛虫的
产卵量 一般都较大, 达 300~400粒 。
? ② 迁飞, 扩散 幼虫一般不作大范围的主动扩
散 。 成虫迁飞扩散的距离受周围食物, 光源,
风向及风力及虫体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确切测
定, 大致为 5~10km。 迁飞除被迫随风飘移外,
主要决定于趋向有利于幼虫存活的林分, 因此
重灾区周围的健壮林分, 往往成为迁往产卵的
场所 。 灯光可引诱成虫向光作较长距离的迁飞 。
灯光诱虫往往先捕获雄成虫 。
四、松毛虫猖獗原因分析
? 内禀 机制外,作为松林生态环境的各种
因子如 食物, 天敌, 气象, 地理环境 以
及 人为因素 (包括对松林的 经营管理 及
防治策略和措施 等)等的综合影响,往
往对松毛虫种群的增长或消退起着巨大
的作用。
? 1,气象因子 的影响 主要是温度、相对湿度、
降雨及光等。温度和湿度往往共同作用,且受
到光的影响。温度对卵的孵化、蛹的羽化及其
存活,以及幼虫的存活和活动等都有明显的影
响。
? 2,食物因子 的影响 食物质量和丰歉对松毛虫
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关系极大。不同种类的
松毛虫除对树种的选择外,对松针的质量亦有
着明显的选择性。是 封山育林 的抗虫效应增强
的原因之一 。
? 3,天敌 的影响 已知松毛虫的天敌近 600种,是
调整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优
势种类往往对松毛虫种群消退起重要的作用。
? 4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等的影响 事实证明,大
面积营造纯松林,客观上为松毛虫的繁衍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 三毛树 。
防治 松毛虫的 决策、措施不当,或贻误了有利时
机,也是使松毛虫得以猖獗成灾的重要原因之
一。
由于松林环境复杂,难以准确掌握松毛虫种群动
态,或因地理条件不利,有效措施难以及时实
施等,因而贻误时机,坐视虫灾的形成,松林
经营管理的长周期、投资收益等方面的矛盾等
等,都构成松毛虫灾害的特殊因素。
四、松毛虫种群动态预测预报
? (一)发生期预测预报
1.期距预测法
2.物候预测法
? (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
1,4龄幼虫发生量预测
2.有效基数预测法
五、松毛虫的综合管理
? 我国以往频繁发生的松毛虫灾害表明,
除因成灾松毛虫种类多,并具备相应的
有利的地理环境等等因素外,往往与 虫
情不明, 防治决策及措施不力,以及对
松林的营造管理 等诸多因素有关。
(一)区划松毛虫发生地理类型
? 我国松毛虫发生的地理类型,一般区划为 常灾
区, 偶灾区 及 无灾区 (或潜发区) 3种类型,
而松毛虫的猖獗成灾一般都集中在常灾区,事
实表明,即使在常灾区范围内,也并非到处成
灾,往往始发于面积不大的虫源地(或虫灾潜
发中心)。
? 虫源地 往往是 浅山低岗、三面环山、窝风、向
阳 的地方,其种群密度也往往偏高。因此调查
区划出这些虫灾潜发区,对监视松毛虫的种群
动态、及时控制虫灾是十分有利的。
(二)确定防治策略
? 研究制定松毛虫种群动态的测报方法,
? 及较合理的防治指标,
? 以便因地、因时制宜及时掌握虫情,
? 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防治措施的合理组配
? 1,改善松林环境
大面积的纯松林(尤其是生态条件恶劣的纯松林)
往往是松毛虫灾害的潜在基础。采用 混交造林,
适地适树, 选育抗虫树种,采取 封山育林, 及
时抚育 等措施,都有利于增加林分植物群落及
昆虫、其它动物、微生物等群落的多样性,改
善林分理化环境,从而提高林木的长生力和抗
虫性能,增强松林的保护性能,达到综合控制
松毛虫种群的大变幅,使松林生态系统趋向良
性循环。
? 2,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1) 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 充分发挥松林生态系统
的自控潜能, 是松毛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
采取合理的林业措施, 有利于改善天敌的生境,
增进其对松毛虫的调节作用 。 如 封山育林, 随
着植物多样性指数的提高, 昆虫及相关天敌的
多样性指数也明显地提高, 增进了松林的保护
性能 。 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 是减免杀伤自然
天敌必须遵守的原则 。
2) 天敌的利用 在近 600种天敌中, 有不少种类
在自然界有时能将松毛虫种群控制到很低的水
平 。 但大部分有效天敌仍难以人工培养利用 。
? ① 天敌昆虫的利用
– 松毛虫赤眼卵蜂 是我国最早用于林间控制松
毛虫 ( 主要是马尾松毛虫 ) 的卵期天敌, 已
有较成熟的繁殖及散放技术 。 由于在林间定
居形成自然种群等有关问题尚存在困难, 目
前未被用于大面积的防治实践 。
– 黑卵蜂, 也曾被利用来控制松毛虫, 但大量
人工繁殖仍存在问题 。
– 双齿多刺蚁 在广西己在林间移巢试用并取得
初步成效, 每亩移蚁窝 20个, 能有效地控制
虫灾;
– 陆马蜂 人工助迁蜂巢, 在北京试用于林间防
治油松毛虫, 对其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 ② 病原微生物的应用
– 白僵菌 是较常见的林间流行的真菌病原, 早已被用来大面
积范围控制松毛虫灾害 ( 尤其在南方 ), 应用得当时效果
显著 。 白僵菌虽已长期大面积用于防治松毛虫, 但优良菌
株选育, 菌剂标准化及林间流行规律的进一步了解等问题
仍亟待解决 。
– 苏云金杆菌 一些国家早已商品化, 我国也早已用于某些农,
林业害虫防治, 但由于剂型, 价格等问题, 仍未能在松毛
虫防治中大量应用 。
– 病毒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病原, 目前仍未被大面积用于
生产, 从日本引进的 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 CPV),
经试验证明可以诱发松毛虫的其它病毒病而致死 。
– 此外从油松毛虫越冬幼虫尸体分离筛选出的 粉拟青霉, 用
优良菌株制备的菌剂于越冬幼虫下树前喷撤在松树干基,
利用越冬幼虫下树时带菌感病 。 死亡率稳定在 70%左右 。
③ 鸟类的利用
? 改善松林环境 (增加阔叶树、灌木及提
供适当的水源),有利于鸟类的繁衍。
? 在适宜的条件下 悬挂人工巢箱,对大山
雀的招引率较高,这有利于促进种群的
增加。
? 禁止乱捕滥猎益鸟,是保护、增殖益鸟
的有力措施。
(四)物理和人工防治
? 物理方法防治松毛虫方面应用较多的是 灯光诱杀成虫,
光源包括白炽灯, 20DW自镇高压诱虫灯, 高压电网
灯及交, 直流黑光灯等 。 在电源方便的林区, 在林外
开阔地段设灯 。 采用多灯种配合, 或结合性信息素招
引, 可以起 压低松毛虫种群 的辅助作用 。 灯诱可作为
监测松毛虫虫情 的有效工具 。
? 人工方法直接捕虫 ( 摘卵, 捕虫, 采茧等 ) 已很少采
用, 但在树体不高, 面积较小且易于组织人力的情况
下, 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但应防止中毒 。
? 人工于树干胸高处刮粗皮捆 塑料薄膜, 阻止越冬幼虫
上树, 干基绑线环诱集下树越冬幼虫, 可酌情应用 。
(五)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
? 将杀虫剂以,虫源地,为对象,施用于虫害 起始阶段
– 调节松毛虫种群,并配合其它措施综合运用,即使局部天敌
被杀伤,也能较快地得到周围林分天敌的补充,缓解对环境
的污染。既减少经济损失,也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 其次是选择适宜施药的 时机
– 松毛虫 越冬期 虫龄较稳定,抗药力弱 而易中毒,因此低温下
毒效较高的药剂如马拉硫磷、澳氰菊酯更具优越性,使用浓
度可以更低。
– 越冬期 天敌较少活动或潜伏越冬,减免因施药而杀伤天敌。
? 选择适当的施药 场合
– 如油、赤及落叶松毛虫,在北方全部或绝大部分下树越冬,
出蛰后再上树危害,在这个过程中施药,对天敌及环境的不
良影响都可大为减轻,且可提高防治效果。
1.地面或航空喷洒药剂
? 杀虫剂防治松毛虫的适宜 浓度
? 拟菊酯类 杀虫剂
– 经试验及大面积防治实践证明,2.5%溴氰菊酯及
20%杀灭菊酯对松毛虫幼虫的杀虫效果极为显著。
? 2.5%溴氰菊酯 常量 1~2ml/亩稀释喷雾
超低容量飞机施药 1ml/亩
? 20%杀灭菊酯 常量 1~2ml/亩稀释喷雾
超低容量 飞机施药 1ml/亩
? 灭幼脲
– 我国已批量生产灭幼脲 1号,20%水胶悬剂和 25%灭
幼脲 3号胶悬剂。用 25~50g/ha可达到 81%以上的防
治效果,且有较长的残效期,由于灭幼脲的药效作
用较慢,尤应在松毛虫造成灾害前应用。
2.毒环、毒笔阻杀
? 利用北部地区松毛虫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需下
树越冬、出蛰后上树取食的习性,应用菊酯类
杀虫剂于树干喷、涂阻杀效果非常显著。
– 毒环 用 2.5%溴氰菊酯或 20%杀灭菊酯加柴油或水, 溴氰菊
醋浓度 750ppm,杀灭菊酯 4000ppm,于树干胸高处喷
3~5cm宽闭合环 ( 每株约 1m1药液 ), 阻杀效果可稳定在
95%左右 。
– 毒线环 用 2.5%溴氰菊酯, 20%杀灭菊酯为主剂, 1份加柴
油 21.3份拌匀, 浸人 2cm宽牛皮纸条, 沾透药液后捞出,
沥掉余药装人塑料袋备用 。 在树干上围成闭合环 。 虫口密
度较高时, 以 1,15为宜, 密度低可用 1,66配比即可 。
– 毒笔 用 2.5%溴氰菊酯或其它菊酯类药剂, 与滑石粉, 石
膏粉以 1,l,3配比, 迅速调和成形 。 自然干燥 1天后包装
备用, 在树干上画闭合环, 其间相距 3~5m。 上述菊酯类药
剂均用量高, 切忌直接接触, 并避免呼吸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