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政治经济学辅导笔记
第一章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社会条件
19世纪中叶,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尖锐,暴露了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经济根源。
2.阶级条件
19世纪上半叶,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社会活动的舞台,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理论来源
19世纪英、法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
一是唯物史观的创立。
二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提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规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帝国主义论,进而推导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
20世纪中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论,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20世纪后半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1.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①人类社会要想存在和发展,必须要有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取。
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只有劳动生产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人类从事政治、文化、科学、教育等活动才有可能。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是,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的,二者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它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等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由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其中,生产居于主导地位,决定分配、交换、消费,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三)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所谓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的具体制度,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政治经济学作为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既要研究经济制度,又要研究经济体制。
(四)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
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
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其一,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二,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其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能够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特别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严重地影响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判定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某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就应当保持其存在;当某种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要从根本上予以变革;当某种生产关系总的来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但其某些环节或具体形式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需要进行调整、改革。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其转化途径有四条;
其一,科学技术通过发明创造的途径物化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其二,通过学习和教育的途径,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其三,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改良劳动对象,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其四,把科学应用到生产的组织管理之中,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力得到发展。
(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①经济规律是指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能改造。但是,人们可以发现它,认识它,利用它。
③经济规律的类型
其一,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自始至终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其二,几种社会形态共存并发挥作用的规律,如价值规律。
其三,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谓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①任何生产关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适合,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力是积极的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样,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由基本适合逐渐变成基本不适合。
③当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就要求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以重新实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基本适合。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从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循环往复。由此,推动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化。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含义
 (参阅第一章)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经济制度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发生质变,即意味着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灭亡。经济体制作为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起着协调、组织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社会制度的属性,在同一经济制度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譬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改革之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转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其一,经济制度是一定的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经济体制不可能离开经济制度独立存在。
其二,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合理的经济体制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会巩固、完善合理的经济制度;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会妨碍经济制度的完善,使合理的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的消费需要,不是为了交换。
原始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虽然商品经济已经出现,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二)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必要性;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叫小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即是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形式下,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二因素
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价值
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交换价值表现着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③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统一。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二者缺一,不能成其为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矛盾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实现价值而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有通过交换,这一矛盾才可以得到解决。
3.劳动二重性
①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的统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它们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
③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其二,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基础。劳动二重性学说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分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这是揭示剩余价值来源的先决条件。
其三,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也为科学地阐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社会资本再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地租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时间衡量的。但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够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能或专长的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因此,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由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由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①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在私有制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处置,都是私人的事情。因此,他们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但是,商品生产者存在着社会分工,他们生产出的产品是用于交换即用于满足社会需要的,他们每个人的劳动又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劳动又是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若使私人劳动转化成社会劳动,必须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并获得成功。然而,由于生产具有盲目性,就使得某些商品或全部或部分卖不出去,从而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或全部或部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由此,导致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②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其一,这一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各种矛盾的根源。简单商品经济的各种矛盾,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引起和决定的。若使私人劳动转化成社会劳动,就必须进行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的实现要求把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还原成同质的抽象劳动。只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得到了解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其二,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产生及发展的全过程。正是由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要;正是由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发展,决定了商品经济规模的扩展;正是由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决定了简单商品经济发展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其三,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商品能否在交换中获得成功,决定着他的劳动能否得到补偿并能否进行正常的再生产。如果他的商品全部按照价值卖出,那就意味着他的全部私人劳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如果他只卖出了部分商品,那就意味着他的私人劳动全都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由此,商品生产者在销售商品上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后果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在两极分化中,商品生产者们有着不同的命运。
8.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从现象上看,商品表现为物,但从本质上看,商品体现的则是被物掩盖着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特定的经济关系。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商品,这不仅仅是物和物的交换,更重要的则是他们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正是通过这种交换,商品生产者沟通了相互间的联系。
(二)货币
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产生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结果。
所谓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亦即交换价值。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偶然的商品交换关系。其公式如,
1只羊=2把石斧
在这个公式中,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石斧处于等价形式上,1只羊的价值偶然地被2把石斧的使用价值所表现。
作为等价形式,具有如下特点:其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存在或表现的形式;其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存在或表现的形式。
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同它相交换的一系列的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其公式如,
 =2把石斧
 =10斤盐
 =3公斤茶叶
一只羊 =1件上衣
 =1克黄金
 =其他若干商品
在这个公式中,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则是一系列的商品。由于一种商品的价值有一系列的等价物,因而商品价值的表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质上说,第一次真正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从量上说,第一次真正地体现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日益暴露出其内在的矛盾即交换的不便。显然,当甲方需要乙方的产品而乙方并不需要甲方的产品时,交换难以实现。
③一般价值形式,即所有商品的价值全部统一表现在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反映着对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下交换困难的解决。其公式如,
 2把石斧 =
 10斤盐 =
 3公斤茶叶 = 1只羊
 1件上衣 =
 1克黄金 =
其他若干商品=
在这个公式中,只有羊这种商品处于等价形式上,而其他各种商品则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这样,羊就成为一般等价物。所谓一般等价物,是指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充当其他一切商品之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的特殊商品。
一般价值形式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一,任何商品的交换,都必须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为媒介方能完成;其二,由于商品价值的表现既简单又统一,所以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一本质属性得到了完全的表现。
然而,由于一般等价物此时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所以又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
④货币形式,即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即黄金或白银上。
 2把石斧 =
 10斤盐 =
 3公斤茶叶 = 1克黄金
 1件上衣 =
 1只羊  =
 其他若干商品=
货币形式同一般价值形式的区别是: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而在货币形式中,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金银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之所以固定在金银上,是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易贮藏、易分割、质地均匀等自然属性。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就发展成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显然,金银的自然属性不能决定货币的生产,货币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乃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但是,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易贮藏、易分割、质地均匀等自然属性上的优点,故而它们最适宜充当货币商品的物质材料。换句话,一般等价物产生之后,最终要固定在金银上。
3.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为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之大小的社会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价格。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中,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②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使用现实货币。
③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才能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而调节货币的流通量。
④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充当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支付手段一方面使商品交换出现赊购、赊销,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在形式上加深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⑤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履行货币的职能。
从历史上看,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长期限于贵金属,但在今天,一些币值比较坚挺的经济发达国家的纸币,如美元和欧元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世界货币在国际交往中具有如下作用:其一,作为支付手段,估算国际收支,支付差额;其二,作为购买手段,购买国外商品;其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国转向他国。
4.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因素:其一,参加流通的商品的数量;其二,商品的价格水平;其三,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一定时期内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需要货币量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出现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要发生变化。这时,上述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应调整为,
一定时期内  销售商品  延期支 到期支 互相抵消
流通中所需  价格总额  付总额 付总额 的支付总额
要的货币量=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5.纸币和信用货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信用货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能够代替货币履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的价值凭证。如银行券、信用卡、电子货币、支票、汇票、期票等。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实际数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实际数量而引起的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的现象。
7.如何认识价值、价格、供求关系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价值、商品供求状况、货币价值和政府的政策。
②价值与价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有价格;但有价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例如土地、股票。
③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扬时,其供给会增加,其需求会减少;而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时,其供给会减少,需求会增加。另一方面,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其价格会下跌;而当它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其价格则会上扬。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要求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同价值经常不一致。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商品的价格总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其一,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商品的总价格同商品的总价值是相等的。其二,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必须以价值为基础。价格既不能无限地高于价值,也不能无限地低于价值。
3.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实现其作用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构成。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机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调节,称为市场调节。在市场竞争中,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高于价值。商品生产者有利可图,就会竞争相扩大生产,增加产品的供给。相反,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获利少或者无利,就会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
4.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①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商品是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出售的。这样,如果某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他就会获利较多,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为了能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改进技术,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形成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
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所以那些个别劳动时间较少从而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那些个别劳动时间较多从而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长此下去,必然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优胜劣汰。
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就一定要起作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和生产的日益社会化,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实际上已经突破只是由单个劳动者创造的状况,应当认识到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在“总体工人”中,不仅包含着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而且包含着从事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的劳动者。他们的作用日益增大。
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①财富的物质内容要由使用价值构成,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形成价值。自然经济的劳动生产财富,却不形成价值。财富是与人类社会并存的,价值则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②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因此,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也是生产价值的条件。但是,不能把生产价值的源泉同生产价值的条件混为一谈,也不能把生产价值的源泉同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源泉混为一谈。
③财富即使用价值是所有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马克思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并引用威廉·配第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一原理,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④价值则不同。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要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⑤人类创造价值,必须创造财富,因为财富是价值的载体。但是应该看到,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并不是始终按照同一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但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从单个商品看,单个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从社会角度看,单个商品的价值要想实现,还必须通过交换的环节,要受到供求关系、竞争的影响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是指:G-W-G’
商品流通公式W-G-W同资本总公式G-W-G’存在着区别,
①从流通形式上看,前者先卖后买,起点和终点均为商品,货币是流通媒介;而后者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均为货币,商品是流通媒介。
②从流通内容上看,前者为买而卖,目的是使商品生产者交换使用价值,以满足商品生产者的需要;而后者则为卖而买,目的是使资本家实现货币的增殖即获得剩余价值。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①所谓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该公式从形式上看同价值规律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商品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样,无论G-W过程还是W-G过程,都不会发生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却表明货币经过G-W-G’的流通之后,却发生了增殖。
②货币的价值增殖额即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首先,等价交换不能产生增殖,因为等价交换只能改变价值形式而不能使价值量发生变化;其次,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增殖,因为无论贱买还是贵卖,只能使买方或卖方得失相抵,不会增大整个社会的价值量。
③然而,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在流通之外,货币所有者同商品所有者并不发生关系,不会使价值发生任何增殖。
④解决资本总公式之矛盾的关键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作为特殊的商品能创造出比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3、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理论
①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商品是用来买卖的劳动力。
②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其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其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
③劳动力商品的属性。其一,劳动力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二,劳动力商品还具有其他商品不具备的特性。在价值方面,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它直接表现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掉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劳动者及其家属所耗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此外,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受历史、道德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使用价值方面,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由此可知,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
④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点,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是凭借这一特点,资本家投入的货币发生了价值增殖而变为资本,所以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①资本主义的劳动是雇佣劳动;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劳动力被资本家支配,产品被资本家占有。
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生产出一定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即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生产资料中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和新价值的创造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可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生产资料本身并不能增殖。工人一方面通过具体劳动的消耗改变了生产资料的物质形态并使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又支付了体力和脑力,创造了新的价值。由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所以工人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从而实现价值的增殖即创造出剩余价值。所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的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的点,就是工人用于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④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全部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所谓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所谓剩余劳动时间,是指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⑤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它的产生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家用货币去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创造条件。该阶段也叫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启动生产过程,并将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其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之上,生产出剩余价值。该阶段是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阶段,也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决定性阶段。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家将产品推销出去,收回价值和剩余价值。它是实现剩余价值的阶段。
2.资本的本质
①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从现象上看,资本表现为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从本质上看,资本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①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存在。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或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正因为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正因为它能够改变自身的价值量,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②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就进一步提示了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利于准确地说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4.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①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属于不变资本的范畴。它们是价值创造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②价值的源泉只能是劳动力。
③由于价值的生产既需要生产资料(不变资本),也需要劳动力(可变资本),所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们必然要求参加对生产成果的分配。这种参与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5.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是指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可以用两种公式表示,
① m′
② m′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程度。
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①含义
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产生的差额。
②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关键是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的关键是降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降低这些生活资料价值的关键是提高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众多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乃是个别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众多个别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则是单位商品价值的降低,从而使超额剩余价值最终消失。超额剩余价值虽然在个别资本家那里消失,却使整个资本家普遍地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
7.资本主义工资
①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②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工人劳动的报酬,它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现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③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是指以货币数量表现的工资。
实际工资是指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实物及服务的数量。
8.为什么说劳动不能成为商品?
劳动不能成为商品,既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①作为商品,必须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而劳动只有在工人进入工厂之后才会存在。
②工人进入工厂开始劳动,劳动此时已经属于资本家,它不可能再被工人出卖。
③劳动若是商品,必须有价值,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样,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这显然属于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④劳动若是商品,必须遵守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这样,工人创造的价值就必须作为工资全部交付给工人。这显然违背了剩余价值规律。如若遵守剩余价值规律,又不能实行等价交换,从而又违背了价值规律。
9.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①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其基本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不断地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②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其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生产必须服从追求剩余价值这一目的,资本家一切活动的动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其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各种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服从于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
其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过程。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进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一过程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使资本主义的灭亡不可避免。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再生产
①再生产是指不断更新、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
②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③再生产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工人自己养活自己。因为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亦即可变资本,被工人在再生产过程中重新创造了出来。
②工人同时养活资本家。因为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
③资本家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创造的。不管资本家最初的资本是怎么来的,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完全剩余价值化。
④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
通过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一开始就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②追加资本既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加重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③从形式上看,劳动力买卖具有等价交换的平等,但从实质上看,则是资本家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购买劳动力,即以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4.资本积累
①资本积累的含义
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或者说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而它本身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依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②资本家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
其一,由内在动力所驱使。资本积累内在动力是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欲望。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需要扩大生产的规模,进行资本积累。
其二,由外在压力所迫使。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也需要扩大生产的规模,进行资本积累。
③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其一,对工人剥削的程度。剥削的程度愈高,愈有利于资本积累。
其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商品的价值,这有利于资本的积累。
其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差额愈大,愈有利于资本积累。
其四,预付资本量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量增多,可使剩余价值量增多,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
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必然造成对立的两极:一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基本内容。这一规律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5.资本有机构成
①含义
资本构成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从物质形态上考察,二是从价值形态上考察。资本技术构成是指资本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构成,即构成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力的数量之间的比率。这一比率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上的构成,即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在数量上的比率。
资本价值构成以资本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
C:V来表示。
②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总是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更新机器设备。这样,就使每个工人所运用的生产资料愈来愈多,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愈来愈高。同时,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也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6.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
①含义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总额。
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的大资本。
资本集中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二是通过股份公司的形式把分散的中、小资本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资本。
②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其一,资本积聚既能增大个别资本的总额,也能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资本集中只能增大个别资本的总额,但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其二,资本积聚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因为它要受到原有的资本量、剩余价值量的限制,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资本集中则不受这些限制,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将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
联系。其一,资本积聚可以加强个别大资本的实力,使这些资本能够在竞争中较为顺利地吞并中、小资本,从而加速资本集中的过程。其二,资本集中必然使个别资本增大,这些大资本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加速资本积聚。
7.资本主义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工人就业的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单位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份额在相对增多,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份额在相对减少。也就是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后果,就是单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然而另一方面,妇女和儿童涌入工厂,小生产者以及部分中、小资本家的破产,却使劳动大军扩大,使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造成相对人口过剩。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具有周期性,时而需要补充劳动力,时而需要减少劳动力,而作为产业后备军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资本在不同时期对劳动力的需要。其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在业工人时刻感到一种压力,资本家可以借此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成本价格)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为:k=c+v。
生产成本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模糊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成本是企业盈亏的界线。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成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转化成了利润(p)。利润在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
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从表面上看问题,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似乎不再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
3.利润率
①含义
利润率(P’)是指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m
c+v
②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其一,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的程度,利润率则表示资本增殖的程度。
其二,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总是低于剩余价值率。
其三,剩余价值率表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从而提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而利润率则表明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③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其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利润率同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就生产部门和生产部门比较而言,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其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影响年利润率。资本周转速度愈快,年利润率愈高。
其四,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使生产同样的剩余价值只需要较少的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4.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
①含义
平均利润是指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②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或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其利润率不同。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其利润率较低;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者资本周转速度快的部门,其利润率较高。
在利润率不同的情况下,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这同资本的本性相矛盾。
于是便发生了资本的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种转移必然引起各部门生产比例的变化,进而引起各部门的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最终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新的资本的涌入,生产的扩大,商品的增加,价格的降低,其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下降;原来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由于许多资本的撤出,生产的缩小,商品的减少,价格的上涨,其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上升。
资本转进转出,不断分配,直到各个部门能够大体上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时候才会大致地停止下来。
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家就可以实现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被各部门的资本家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慢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高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资本周转快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低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但就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量同剩余价值总量相等。
③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其公式为,
 平均利润率 =
④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这只是从质的方面的掩盖。在量的方面,利润仍然等于剩余价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部门的利润量同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是不一致的。从表面上看,利润不再同工人的活劳动相联系,而只是和资本相联系,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样,平均利润无论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全部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了。
但是,平均利润在本质上仍然是剩余价值,许多部门的平均利润量同剩余价值量不一致,只是说明剩余价值被资本家重新分割。就整个社会而言,平均利润总量同剩余价值总量相等。
5.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的总和。
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也就是说,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同一的。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不再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种变化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新的作用形式。理由在于:其一,生产价格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其二,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表格说明,
生产部门 预付资本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 商品价值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食品工业 70c+30v 100 30 130 30 20 20 120
纺织工业 80c+20v 100 20 120 20 20 20 120
机械工业 90c+10v 100 10 110 10 20 20 120
合计60 36060 360
6.超额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上面分析平均利润率形成时,是把每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事实上,在同一部门的各个企业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经营的不同,利润率仍有高低差别。先进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仍可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7.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重要意义
①这一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形式上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同价值规律似乎存在着矛盾。但这一学说雄辩地论证了平均利润最终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生产价格由价值转化而来,这就消除了这一矛盾。这一学说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
②这一学说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各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多少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任何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工人,不仅要受本企业、本部门的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要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
8.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①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②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降低,也不意味着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的绝对量的减少。
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如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不变资本各要素的降低、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等等。
(五)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①含义
商业资本又叫商人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也就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其运动形式为:G-W-G’。
②商业资本的产生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由于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较小,各资本主义企业一般都采取自产自销的形式。后来,由于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自产自销发生了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便独立了出来,转化为商业资本。
商品资本独立成商业资本,具有必要性。只有这样,产业资本家才可以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才可以不再因兼营商业而增加流通资本。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利润率的提高无疑是有利的。
商品资本独立成商业资本,同时具有可能性。其一,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这一职能既不同于货币资本的职能,也不同于生产资本的职能。产业资本各职能形式的分工为后来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工提供了可能。其二,在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始终要有一部分资本以商品资本的形态处于流通领域。商品资本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也为其后来独立成商业资本提供了可能。
商品资本独立成商业资本,还有两个条件:其一,要有专门的商人,其二,商人要有自己独立的资本。
③商业资本的作用
其一,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精力专门从事生产活动,从而增加剩余价值总量。
其二,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业业务,他们把产业资本家兼营的商业活动集中起来。这样,就可以使经营商业的资本相对减少,从而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
其三,一个商业资本家可为许多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其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受个别产业资本周转的限制。这样,从全社会范围看,可以加速各部门产业资本的周转。
其四,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业,对市场情况和流通渠道更加熟悉,这使得商品流转速度加快,缩短了流通时间。
2.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
商业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由于商业资本家替代产业资本家执行了商品销售的任务,所以产业资本家将其手中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酬劳让渡给商业资本家。让渡的方式是: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厂价)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而商业资本家按照生产价格(销售价)出售商品。商品购销差价包含着商业利润。
从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来源于流通过程中商品购买价格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然而事实上,这只是商业资本家获取商业利润的途径,并非商业利润的源泉。商业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利润实质上反映了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并瓜分剥削成果的关系。
商业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3.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是指商业资本家在流通过程中除预付购买商品的资本之外支出的各种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部分。
①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所引起的流通费用,即因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而支付的费用。如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运输费等。
劳动者在流通领域中从事生产性劳动,能够把劳动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还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在必要的限度内,生产性流通费用会全部加入到商品的价值中去,使商品价值增大。商品售出后,不仅可以收回生产性流通费用,还可以给资本家带来相应的利润。
②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纯粹流通费用又叫非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在商品的买卖过程中而支付的费用。如广告费、建筑费、设备费、办公费、店员工资等。
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大商品的价值,但它仍然需要进行补偿。纯粹流通费用的物质补偿,来自于社会总产品中一部分物质资料的扣除;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补偿,要从剩余价值的总额中扣除。
4.商业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商业店员的
①单纯从事商业买卖活动的商业店员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②但是,商业店员的劳动仍是一种必需的劳动,他们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店员也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③商业店员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商业店员实现的剩余价值补偿可变资本,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商业店员实现的剩余价值,除一部分补偿纯粹流通费用外,其余则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
④商业资本家可以采用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法,加重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5.资本主义商业形式
资本主义商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式。按照商品流通环节可以分为:批发商业、零售商业;按照交易的时间可以分为:现货贸易、期货贸易;按照商品流通的地域可以分为:国内贸易、国际贸易。
(六)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某些资本家手里会出现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另一些资本家因为资本短缺而存在对资本的需求。如此一来,借贷资本便形成了。
与职能资本(执行购买、生产、销售职能的资本,如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等)相比,借贷资本的特点有:其一,它是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兼有商品、资本的属性。其二,它是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在它那里,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其三,它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G-G’,(G代表货币,G’代表增殖的货币)。
借贷资本极易造成假象,似乎货币本身就可以增殖。因此,最容易产生货币拜物教。事实上,借贷资本的完整运动形式应是:G-G-W-G’-G’。
借贷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并为职能资本服务。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一方面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支付给借贷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利息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反映了职能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平均利润必须分成企业利润和利息两部分。职能资本家获取企业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取利息。由于利息表现为货币资本所有权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企业的报酬,故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
利息率的最高限度是平均利润率;最低限度是零。也就是说,利息率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
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以及政策、法律和社会习惯。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利息率下降的趋势。一是因为平均利润率存在着下降的趋势,二是因为借贷资本的供给有增大的趋势。
(七)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是专门从事货币资本经营的企业。银行资本由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存款)组成。
银行的基本职能有:其一,充当存、贷款中介,即以存款形式筹措资金,以贷款形式发放资金。其二,充当支付中介,即根据委托办理货币收付、转账结算和货币兑换等业务。
银行利润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银行借款而让渡给银行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银行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银行利润反映了银行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它由存、贷款利息差减去银行业务费构成。数量相当于平均利润。
(八)股份公司、股份资本、股票、股息和股价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资本就是股份公司所拥有的资本。
股份公司、股份资本的出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造成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资本、股份公司不直接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就某个具体的股份公司而言,其性质主要由掌握控股权的主体决定。
股票是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
股息是凭借股票从企业赢利中所取得的收益。它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或者叫做资本化的股息收入,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从理论上讲,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股价受到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投机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九)资本主义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因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其缴纳的租金,它是土地所有权的收益。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是超过平均利润之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①含义
级差地租是同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
②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优劣等级不同,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土地所处的位置不同(距交通线和市场远近不同)以及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所形成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③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
其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因为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取决于农业中的平均生产条件,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其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因为优等地、中等地数量有限,一旦被农业资本家租种完毕,就形成了经营的垄断,阻止了其他资本自由地转入,从而使由优等地、中等地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长期、稳定地存在,把它作为级差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土地私有权没有关系。土地私有权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的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而不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④级差地租的源泉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⑤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是不同土地因优劣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是同一块土地因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3.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①含义
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一种资本主义地租,由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构成。
②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③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其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因为这种垄断阻碍着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这一部分超额利润不会被平均化。
其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因为土地所有者不会无偿让农业资本家使用土地,他要收取地租。
④绝对地租的源泉
绝对地租的源泉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
垄断地租的价格不由商品的生产价格或价值决定,而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
垄断地租形成的条件,乃是某种土地的特别优越性和稀少性。
垄断地租形成的原因,乃是对具有特别优越性的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
5.矿山地租
矿山地租是指资本家租用矿山采矿而向矿山所有者缴纳的地租。
矿山地租也可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等几种。这些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同农业地租具有共性。
6.建筑地段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是资本家为建筑各种建筑物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
对于建筑地段的地租的形成条件而言,土地的肥沃程度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土地的地理位置。
(十)土地价格
①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或者叫做资本化的地租收入。
②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也就是说,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有两个: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成反比。现实生活中影响地价的因素还有土地供求状况、国家政策等。
③土地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因为:其一,由于人们对租种土地的需求的增大,地租不断上涨;其二,利息率不断下降。
第二节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指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①垄断的含义
垄断又称“独占”,是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垄断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
②垄断是怎样形成的?
19世纪最后三十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自由竞争的加剧,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生产日益集中。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日益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
其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生产和资本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使这些大企业容易达成协议,从而联合起来控制生产和市场。
其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使垄断有了必要。首先,大企业实力雄厚,大大增加了竞争的破坏性。如果大企业彼此竞争,势必两败俱伤。这种后果迫使资本家们谋求暂时的妥协,形成垄断。其次,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也使一些中、小企业无力同大企业竞争,同时还阻止了新的企业的建立。这就使得少数大企业在本部门中自然而然地居于垄断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垄断程度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新技术革命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中生产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加速发展,垄断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其主要表现有: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大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进化。
4.垄断和竞争并存
①垄断不可能消除竞争
垄断是作为竞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但是垄断不可能消除竞争。
其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垄断并没有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以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
其二,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垄断组织的一统天下。因此,在垄断组织和没有加入垄断组织的企业之间,在垄断组织和垄断组织之间,依然存在着竞争。
其三,在垄断组织内部,也存在着竞争。
②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发生了变化
竞争的目的有所变化。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部门之间竞争是为了取得平均利润,部门内部的竞争是为了取得超额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竞争的手段有了变化。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改进技术、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虽仍然继续采用上述手段,但还要凭借垄断组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上的统治力量来打垮对手,甚至不惜采取暴力等各种强制手段。
竞争的程度较之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更为激烈,竞争的结果较之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更为严重。
竞争的范围已从国内扩展到国外,而且渗透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领域。
5.垄断利润及其来源。垄断价格。
①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
②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国内外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主要包括:本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他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他国家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③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所制定的、目的在于保证其获得最大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前者是垄断组织销售自己产品的价格;后者是垄断组织买入别人产品时的价格。
6.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
其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垄断组织是指在经济生活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联合。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和混合联合公司。混合联合公司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组织的最主要的形式。
其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大量金融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大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控制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个人联合”。
其三,资本输出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利息或其他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贷款。
其四、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国际垄断同盟是垄断组织的国际性联合。其主要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和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当今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其五,最大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
在帝国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中,垄断即第一个特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是其他特征的基础。或者说,其他特征都是在垄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垄断的表现。其中,头两个特征是垄断在国内的表现,后三个特征是垄断在国际上的表现。
7.垄断成为资本主义重要经济基础
帝国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之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矛盾具体地表现为以下矛盾,
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
②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间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④科学研究和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
⑤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与民族市场狭小的界限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加深,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如:日益严重的市场问题、国民经济中各种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问题、高新科技研究与高新科技企业创立所面临的大投入、高风险问题、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问题。这些难题私人资本无力解决,需要借助于国家的力量。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①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私人资本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状况,所以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
③国有经济成分是资产阶级国家所有制。
④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都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理想的总资本家”。
⑤国家垄断资本体现着国家政权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其实质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起来,共同瓜分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完全是为资产阶级整体利益服务的,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其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保证垄断资本集团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二,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其三,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其四,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其五,通过社会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其一,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其二,国家调节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况,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破坏和经济结构的失衡。
其三,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和贫富悬殊问题,不能消除贫困现象。
其四,国家干预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使这一矛盾进一步深化。
资本的运行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资本循环和周转
1.产业资本循环
①产业资本含义
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最本质的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
②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其公式是,
G――W< …P…W’――G’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在购买阶段上,要实现由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产业资本家要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做准备。在生产阶段上,要实现由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化,生产出剩余价值。在售卖阶段上,要实现由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中,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决定性阶段。
[注]G代表货币资本、W代表商品资本、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
③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是,
货币资本循环:G-W…P…W’-G’
生产资本循环:P…W’-G’·G-W…P
商品资本循环:W’-G’·G- W…P…W’
④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其一,空间上并存。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三部分,使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唯此,才能使资本不断地依次更替。
其二,时间上继起。产业资本必须顺利地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否则,循环就会发生中断。
其三,产业资本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互为条件。没有并存性,不会有继起性;没有继起性,也就不能在循环中保持并存性。
2.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指作为周期过程来考察的资本不断重复的循环。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①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按照生产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的。
固定资本是指购买机器、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它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从实物形态上看,固定资本始终保持其物质形式,并在生产过程中多次发挥作用;从价值形态上看,固定资本一次投入,但在生产过程中却根据磨损程度分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不断售出,价值分次地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
流动资本是指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它包括不变资本中的属于非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本和全部可变资本。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售出一次收回。劳动力的价值虽然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者把它重新创造出来。随着产品的售出,这部分价值也一次收回。
②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意义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旨在说明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能够说明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显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定资本比重愈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愈慢;流动资本比重愈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愈快。
③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
其一,划分的依据不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是根据生产资本之不同部分的价值的不同的转移方式划分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之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的作用划分的。
其二,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旨在说明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之周转速度的差别,这种差别可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产生影响;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旨在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露资本家发家致富的秘密。
其三,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即作为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则包括全部的可变资本和作为劳动对象的那一部分不变资本。换言之,不变资本包括全部的固定资本和作为劳动对象的那一部分流动资本;可变资本仅仅包括作为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那一部分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的这两种不同的划分,在物质构成上是交叉的,不能混为一谈,可用下列图表来表示,
按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划分 生产资本各个部分的实物形式 按生产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的特点划分
不变资本 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 固定资本
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 流动资本
可变资本 劳动力
④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又叫物质磨损,是指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作用而逐渐发生的磨损。产生有形磨损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使用,二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
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叫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所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无形磨损有两种情形:一是由于制造同样性能的机器、设备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引起的原有机器、设备的贬值,二是由于出现新的更先进的机器、设备而造成原有机器、设备的提前报废。
⑤固定资本的折旧
固定资本折旧是指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部分固定资本的价值以货币形式提取并积累起来,以备将来用于固定资本更新。
固定资本折旧所提取出来的那部分资金,叫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例叫折旧率。其公式是,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①折旧费=
 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折旧费
②折旧率=  ×100%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4.资本周转时间、次数、速度
①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和生产过程中断的间隔时间。其中,劳动时间是实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
②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资本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其公式为,
n =
[注]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③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因素有哪些?
其一,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本身周转速度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二者成正比。
其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比例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比重愈大,预付资本总周转愈慢;流动资本比重愈大,预付资本总周转愈快。
④如何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年  流动资本年
 预付资本 周转价值总额 周转价值总额
总周转次数 预付资本总额
⑤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是什么?
其一,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率(m’)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其公式是:m’= 
或者:m’= m’n。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m=m’vn。
其二,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能够节省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
其三,可以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在有效期内的无形磨损。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1.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关系
①含义
个别资本又叫单个资本,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独立发挥职能作用的资本。个别资本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
社会资本又叫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②关系
共同点。无论个别资本运动还是社会资本运动,都要经历购、产、销三个阶段,都要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都包含着生产消费,其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
区别点。个别资本运动包括生产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流通,但不包括个人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流通,而且还包括个人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
2.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在当年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
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①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价值补偿,也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能够通过商品的出售加以实现,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预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其二为实物补偿,也就是如何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③社会资本再生产若想顺利进行,必须实现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首先,社会总产品只有实现其价值补偿,资本家才能有货币资本去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进而开始新的生产过程。其次,社会总产品只有实现其实物补偿,资本家才能买得到进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资本家和工人才能买得到进行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④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经常无法顺利实现,从而使社会资本再生产遇到困难。
4.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①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和对社会生产的划分。
②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按照使用价值的最终用途,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消费的物质资料;消费资料是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物质资料。
按照价值形式,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③对社会生产的划分。以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为依托,马克思将整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和第二部类(Ⅱ)。第一部类是指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的总和;第二部类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的总和。
5.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包括了以下三个步骤:其一,Ⅰc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即生产资料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在该部类内部实现:其二,Ⅱ(v+m)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即消费资料部类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在该部类内部实现,其三,Ⅰ(v+m)与Ⅱc在两大部类之间实现。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即第一部类对生活资料的需要刚好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等,
由上述基本公式可推导出另外两个公式:其一,Ⅰ(c+v+m)=Ⅰc+Ⅱc,即生产资料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刚好等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其二,Ⅱ(c+v+m)=Ⅰ(v+m)+Ⅱ(v+m),即第二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刚好等于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
6.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实现条件和意义
①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被分割为追加的不变资本、追加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三部分。用公式表示为,
m=△c+△v+
②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有两组四个:其一,I(v+m)>Ⅱc,由此可推导出Ⅰ(c+v+m)>Ⅰc+Ⅱc。其含义是,生产资料部类所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外,还有剩余。
其二,Ⅱ(c+m-m/x)>Ⅰ(v+m/x),由此可推导出Ⅱ(c+v+m)>Ⅰ(v+m/x)+Ⅱ(v+m/x),其含义是消费资料部类所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对它的需要外,还有剩余。
③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包含了三个步骤:其一,Ⅰ(c+Δc)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即生产资料部类所需要的不变资本、追加的不变资本,在该部类内部实现;其二,Ⅱ(v+Δv+m/x)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即消费资料部类所需要的可变资本、追加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在该部类内部实现;其三,I(v+Δv+m/x)与
Ⅱ(c+Δc)在两大部类之间进行交换。
④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I(v+Δv+m/x)=Ⅱ(c+Δc),即生产资料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刚好等于消费资料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它可以推导出两个派生公式:其一,I(c+v+m)=I(c+Δc)+Ⅱ(c+Δc),即生产资料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刚好等于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其二,Ⅱ(c+v+m)=I(v+Δv+m/x)+Ⅱ(v+Δv+m/x)。即消费资料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刚好等于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⑤意义
马克思关于资本运动和再生产理论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出的分析,但却包含着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共同的规律。这一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再生产同样适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有其基本比例的要求。
⑥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
一是外延扩大再生产,即在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数量上的增加和生产场所外延的扩大来扩大生产规模。
二是内含扩大再生产,即依靠生产技术进步和改进生产要素质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
②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有:产品过剩、工厂停工、工人失业、银行倒闭、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消除,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无法消除。
④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从一次危机到下一次危机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再生产周期。它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阶段。
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状态所决定的。具体而言,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所以经济危机必然爆发;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危机本身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危机措施可以暂时缓和供求矛盾,使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为它的顺利运行创造条件;但由于基本矛盾没有根除,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新一轮的危机必然再度爆发。
⑤大规模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所谓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指用新的先进的固定资本去替换旧的落后的固定资本。
危机过后,资本家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往往大规模地更新固定资本。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消除,故而大规模地更新固定资本又为下一次危机埋下了伏笔。
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一)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有制亦即国有垄断资本是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垄断资本。这是国家经济职能加强的重要表现,同时又为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是国家通过收购私人企业或财政拨款投资兴办的,主要从事那些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私人垄断企业不愿经营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原材料生产,为私人企业提供服务;国有企业和国家科研中心投资开发和推广高新技术,对落后部门和地区进行技术改造,为促进私人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还通过采购和定货,为私人企业提供各种支持。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制的目的,不是使它们本身获取丰厚的利润,而是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私人垄断资本发展并获得高额利润。
(二)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
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表现为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范围内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国家直接出面当资本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与同样作为资本所有者的垄断组织合作经营企业。
(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
其一,建立国有经济。
其二,使用经济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如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的政策;货币政策,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其主要手段有调整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产业政策,使用各种杠杆对国家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进行调控;收入分配政策,通过税收、制定工资标准等手段对居民的收入分配进行干预;社会福利政策,通过社会保障、福利补贴以及社会救济等手段来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其三,对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计划化管理。
其四,通过立法、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1.什么是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它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越出国界的结果。
2.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原因
①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②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
③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
3.资本国际化的形态
①商业资本国际化。
②借贷资本国际化。
③产业资本国际化。
(二)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有: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1.商品输出
这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前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那时的国际分工,是通过国际贸易形式发展起来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通过商品输出向外扩张,一方面实现着使用价值在国际上的交换,另一方面通过不等价交换,不仅实现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而且进一步从落后国家榨取更多的财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商品输出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资本输出
①资本输出的实质
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为谋取高额利润或利息而对外进行的投资或贷款。
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手段,是确立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
②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其一,国内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这些过剩资本在国内找不到有利的投资场所,难以获得高额利润,有必要向国外输出。
其二,国外存在着最佳投资场所,那里资本短缺,原料及劳动力廉价,市场潜力极大。况且,还可以通过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
可能性。其一,经过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影响,许多国家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些国家的劳动者纷纷破产而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
其二,这些国家的铁路、港口、交通设施正在开始兴建或已经建成,为资本输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机构的完善、交通通讯的完善、信用制度的发展,也为资本输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资本输出的形式
从资本形态上可划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前者是指把货币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企业;后者是指通过对外投资,在其他国家兴办工厂、采矿、银行等企业。
从输出者主体上可划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前者是指私人资本家对国外进行贷款或直接投资;后者是指由资本主义国家对国外进行贷款或直接投资。
④资本输出的后果
对于输出国的后果,
资本输出可给输出国的垄断资产阶级带来高额利润或高额利息。
资本输出乃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重要手段。
资本输出可以带动商品输出,从而使垄断资产阶级获得双重剥削收入。
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
但是,资本输出也使输出国的国内生产投资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停滞性;同时,还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对于输入国的后果,
其一,能够进一步促使输入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输入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二,在经济上受到输出国的控制,使经济单一化和畸型发展,服从于输出国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利润的需要。这种状况必然增大输入国对输出国的依赖性并进而使输入国成为输出国政治上的附庸。
3.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参阅第七章)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合作
1.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按照资本和实力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由于相互之间既有利益的一致,又存在矛盾,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既有联合,也有斗争。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里的矛盾
①贸易领域的矛盾。国际贸易是商品在国家间的买卖,它是商品资本国际化的具体表现。国际贸易的核心问题是市场问题。由于国际市场的空间有限,所以为了抢占地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常爆发形形色色的贸易战。
②投资领域的矛盾。国际投资就是生产资本向国外输出。资本主义国家在投资领域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对投资场所的争夺。在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投资表现出若干新的特点。例如投资的对象从第三世界为主改变为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投资的主体也出现多元化的态势,既有政府,也有跨国公司。
③金融领域的矛盾。国际金融是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领域的斗争,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巩固、加强本国货币的地位,也就是说,维护本国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第二,通过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利率,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加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增加,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扩展,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与利益上的共同性也在增长。这就使得它们之间谋求合作,协调关系,缓和矛盾。
(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协调
在当今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一面,决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要求,也需要发展中国家一定程度的发展。另外,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保护环境问题,也需要双方共同合作。
但是,在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的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是不平等的,存在着根本利益的对立。西方发达国家实施不等价交换,同时进行经济渗透,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当然,这也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反抗。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实现目标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制度性保证,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之所在。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目标。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②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和带动后富,不搞两极分化。
④实现共同富裕有两个条件:一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二是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合理分配。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剩余产品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运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创造的财富包括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用来为国家建设和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服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是,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的现实是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层次比较多。与这些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从我国实际出发,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及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④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形成,而且还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它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由此,才能使各种经济形式在不同层次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⑤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及其作用
①什么是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的平等。
②国有经济的作用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其一,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其二,它掌握着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其三,它是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在改革和发展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集体经济及其作用
①集体经济的含义
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它在集体组织范围内实现了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关系的平等。
②集体体经济的作用
其一,可以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
其二,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生产,满足和提高人民生活需要。
其三,可以繁荣市场,稳定物价。
其四,可以吸收劳动就业。
其五,可以扩大商品出口。
其六,可以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4.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
②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有股份制企业、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及企业集团、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③十五大对公有制经济含义的确定,打破了公有制经济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传统理论,第一次正式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划归为公有制经济的范畴,这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助于投资的多元化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5.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一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如何,直接影响到这种所有制所容纳的生产力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如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承包制和租赁制等。根据邓小平理论和我国的改革实践,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③股份制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发展股份制企业的重要作用
其一,发展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有利于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其二,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有利于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其三,实行股份制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资本不足的问题。
其四,实行股行制有利于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④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经济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它兼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的有机结合。它一方面保持了联合劳动的互助合作性质,另一方面允许职工持股,实现了资本的联合。劳动者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按投入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收益。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使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因为,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它能依靠经济力量和经济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着生产和流通。它是国家进行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④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保证。
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的手段,而是用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条件。它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现阶段除了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外还要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这个客观条件是: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社会化程度不平衡,经济发展多层次。
②这些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成分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是市场主体。因此,不论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
3.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①个体经济的含义
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个人(包括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的一种小私有制经济。
②私营经济的含义
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私营经济具有双重的性质:一方面,私营经济是私人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私营企业主凭借其占有和支配的生产资料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另一方面,它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的地位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公有制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要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
③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作用
其一,它们生产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在满足人们需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二,它们增加了社会资本,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金。
其三,它们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其四,它们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五,它们促进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外商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
①外商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含义
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部分。
外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除个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的投资外,绝大多数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境外和海外资本家的投资,其资本当然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它们所获得的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因而这些企业中具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但是,这些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和调节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同社会主义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要遵守我国法律,接受我国政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因此,我国的外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而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
②外商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作用
其一,补充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我国在引进资金的同时,还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以及竞争机制,促进了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改革,提高了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给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其二,扩大了出口,增加了出口创汇能力。
其三,丰富了商品品种,活跃了市场。
其四,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就业人数。
5.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①贯彻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破除对非公有企业的歧视,为其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
②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导。
其一,重点产业引导。制定“鼓励、允许、限制、禁止”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范围;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它们进行规模经营;鼓励它们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零部件等分包生产和服务;鼓励这些企业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形式促进资本社会化。
其二,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购买、租赁、承包、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经济改革。
其三,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③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引导私营、个体企业规范化经营。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四)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①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个人收入分配结构。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
②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首先要讲效率优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其次要讲兼顾公平。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要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
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
其一,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等。
其二,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其三,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1.市场经济的共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其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①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②企业行为自主化。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从而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
③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④经营管理法制化。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制形式来规范,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科学的法制基础。
⑤保障制度社会化。这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市场竞争的规则要求对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和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者给予社会保障。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制,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建立、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必须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计划机制及其特点
计划机制是指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计划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觉性、事前性和宏观性等特点。
计划机制的长处是: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进行经济预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统筹规划经济总量、重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可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可以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并使之协调发展等等。
但是,它对微观经济活动、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难以发挥作用,容易产生经济主体利益受到损害、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以及计划脱离实际、造成巨大浪费等缺陷。
3.市场机制及其特点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运行中的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发性、灵活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
市场机制的长处是: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同时,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各种经济信号作出灵敏反映,促进生产和需要的协调。
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如对经济总量、重大的经济结构、生态环境的调节等无能为力,并容易产生盲目性和自发波动,引起贫富两极分化等。
4.要实现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虽然有差别,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长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在运用计划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时,要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运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时,要遵循计划的要求,使经济运行纳入计划的轨道。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企业是适应市场需要,以盈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合法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
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二)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①企业具有二重性,就生产力方面而论,企业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反映着人改造自然的关系;就生产关系方面而论,企业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反映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②企业的社会性质取决于企业的所有制基础。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企业的性质。我国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等。
③按资本组织形式不同,我国企业可分为有限责任企业、股份有限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业主制企业,等等。
(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规范的公司,能够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也有利于筹集资金,分散风险。这样,国有企业的改革就从放权让利转到了制度创新,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其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①产权清晰是指产权关系清晰,即企业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都有明确的界定。
②权责明确是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
③政企分开是指政企职责分开。企业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④管理科学是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市场和市场体系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商品供应者和需求者相互联系的总和。
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构成市场体系。它不仅包括一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即包括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等。
2.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
①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实现市场机制功能的前提。
②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条件。
③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纽带。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间接调控,通过市场来影响企业,这需要市场体系的完善。
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
①统一性。市场体系的统一性是指我国的市场体系必须是全国统一的市场,商品交换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规则进行。
②开放性。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是指市场不仅要对内开放,而且要对外开放,把国内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尽可能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以达到更有效地配置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目的。
③竞争性。市场体系的竞争性是指市场应成为保护企业竞争的场所。
④有序性。市场体系的有序性是指市场体系运行的规范化、秩序化,包括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化,市场体系环境的完善化,市场交易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4.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
①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类市场发育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要素市场严重滞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市场运行的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由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还没有最终形成。
②培育和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培育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参与市场活动的当事者。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个人和政府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主体,一要转变政府职能;二要深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步伐,重塑国有经济这一微观主体,同时还必须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三要促使个人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其二,培育要素市场。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商品市场比较成熟,但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这种状况影响了市场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培育和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迫在眉睫。
其三,健全市场机制,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和严重弊端是价格极不合理,许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既不反映其价值,也不反映其供求状况。因此,必须对原有的价格管理体制及其相联系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根本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在扩大市场对价格的调节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政府的价格调控制度和有关法规体系。
其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
市场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提供各种中介性服务的组织。主要是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行业协会等。
其五,建立市场秩序规则,加强市场管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要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基础之上。因此,要加快建立使市场基本经济关系、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管理的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强化工商管理部门和其他执法监督机构的执法监督职能,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调控的客体和对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2.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①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因此,要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②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市场机制有其弱点和不足,即存在着“市场失灵”,主要表现是:其一,市场解决不了总量问题;其二,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协调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其三,市场机制无法自发地消除垄断;其四,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其五,单靠市场经济无法实现社会公平。市场经济的这些缺陷,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法规解决。
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其一,是公有制经济的要求。公有制经济要求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生产,并引导公有制经济的活动从总体上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其二,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走出一条较为自觉的快速发展道路,必须要求国家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其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实现。
其四,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只有通过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创造条件。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①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即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②促进经济增长。
③增加就业,这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
④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⑤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①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经济手段,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经济手段是通过具体的经济政策来实现的。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等等。政府在确定了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后,要选择相应的经济杠杆来具体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是指与商品、价值和货币以及物质利益相联系的范畴,包括价格、税率、汇率、利率、工资等等。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
其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其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总目标,主要是保持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其三,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工资收入总量及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其四,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优化产业结构所彩取的手段和措施的总和,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③法律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的统称。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法律监督。
④必要的行政手段,它是指通过国家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
5.转变宏观调控方式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来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宏观经济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一是间接宏观经济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①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主要是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大体符合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从而使宏观经济管好的同时,又能搞活经济,使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和发挥。
②由进行微观管理转变为主要进行宏观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必须分开,企业是市场主体,政府必须放权给企业,把微观管理的职能转向宏观调控,即着力于确定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战略,调节社会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国民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③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变为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好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进行监督。
6.转变政府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具有三种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行政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有,
①实现政企分开,即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政府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和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者等职能,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②分离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殖状况进行监督,制定和执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
③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政企分开和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宏观经济调控权分离的需要。
7.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还要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以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加强协调机制。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方面,要求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完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在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方面,要求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①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要改革过去那种从所有制上把劳动者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一种新型的、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都能合理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
②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只有改变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变企业保障为真正的社会保障,才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优胜劣汰,有些企业会破产,有些职工会失业,这就要求建立失业保险、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城镇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
④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通过改革,要使社会保障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还可以调整消费结构,增大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险的支出。
⑤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在农村逐步建立的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促进农村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打破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有利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推行,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对调节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差别,巩固工农联盟,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⑥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调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收入差距,从而缓解人们之间利益调整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弱化改革风险,减轻社会震荡。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配置工作。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基本的内容或核心部分。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四大制度: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三是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四是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是,
①社会保障制度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
②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③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立其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办法应有区别。
④提倡社会互助。
⑤发展商业性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或地区范围内优化组合。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生产全球化。
其二,贸易全球化。
其三,金融全球化。
其四,投资全球化。
其五,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在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的,这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以及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贸易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同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也有内在的关联。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能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因。
(三)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①跨国公司是以一国的总公司为依托,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经济活动的国际性企业。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
②跨国公司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科技革命爆发后,跨国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今天,跨国公司不仅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国际舞台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并列的国际行为主体。
③跨国公司的作用、影响
其一,加速生产资本国际化,使国际产业分工更加深化。
其二,加速了国际资金流动。
其三,促进和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四,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国际技术交流。
其五,加快了经济行为国际化步伐。
应当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人为地*纵商品价格,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以实现自身的利益。这些也给世界经济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可望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弊端。
其一,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点也被全球化了。
其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由此,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位置,南北差距加大了。
其三,局部危机极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
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每个国家都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激化。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①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
②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
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
④可以利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等。
当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竞争,既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商进来,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
③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加强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
④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⑤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坚持“引进来”的政策,还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
要发展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产业。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就业压力大,这就需要重点发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存和共同发展。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既有矛盾斗争,又要和平共处。社会主义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国家既要警惕国际反动势力“和平演变”的阴谋,又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交流,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科学的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