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
合理利用
环境工程教研室 郑 茹 娟
Tel,13836268288
2711223
E-mail,zrjzsq@163.com
参考书目
,生态环境知识读本, 王豪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人口, 资源与环境, 刘静玲主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马光
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0
科 学 期 刊
1,中国环境科学
2,环境科学
3,环境化学
4,环境科学学报
5,chemosphere
6,Environ,Sci,Technol,
7,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Water Research
主要内容
第一章:环境
第二章:资源
第三章:可持续生态系统
第一章 环 境
20世纪, 人类在享受产业和科技革命所带
来的辉煌的同时, 也体验到自然生态环境破坏
所带来的巨大创伤 。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危机,
人类已经开始进行生存策略的调整和改变, 这
是一次席卷全球的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根本
转变 。 为了跟上这种转变, 人们需要掌握必要
的科学知识, 以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
成正确的环境理念, 逐步建立起环保型生产方
式和生活方式, 建立起, 可持续社会, 。
第一节 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
一,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指全球环境或区域
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各种现象 。 实质就是由于
人类社会发展的行为不自觉地导
致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
转化了 。
1,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全球气侯变暖
温室效应的影响和危害
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在北半
球冬天变短、变湿,夏天变长、变
干燥;亚热带地区会变得比现在更
干,而热带地区会变得更湿。由于
海洋产生更多的热量和蒸发更多的
水分,气流速度加快,热带风暴的
能量比现在的要大 50%,时速超过
350km的飓风和台风将频繁发生。
由于气侯的转变,农业和自然
生态将发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转变。
来不及适应气侯的转变,一些动植
物种类可能灭绝,农作物将减产。
更严重的是气侯变暖会使极地冰雪
融化,海平面将升高,从而使沿海
城市和海岛将大片地淹没,影响全
球 1/3人口生活,导致一系列不可逆
转的后果。
( 2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 3)酸雨污染
( 4)土地荒漠化
( 5)水资源危机
( 6)森林植被破坏
( 7)生物多样性锐减
( 8)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
( 9)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10)人口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
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的
对环境的破坏或污染,也称为第
一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
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
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由于近代社会经济
的高度发展,环境污染和衰退更
加严重,构成了所谓社会公害,
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大的
威胁。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也在不断产生和发展。
环境污染的公害事件发生频率加
快。
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许多
公害的严重程度,已远远超过了
八大公害。
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家农
药厂,大约有 45万吨农药剧毒原料
甲基异氰酸酯泄漏,发生了 2500人中
毒死亡,十余万居民受害的悲惨事
件。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泄漏爆炸事件,使北欧、东欧等
国大气层中放射性尘埃增高达一周
之久,是世界上第一次核电站污染环
境的严重事故。
海湾战争造成的环境污染
我国的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
SO2排放量
颗粒物排放量
西南地区酸雨
水污染严重
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
1,20世纪 60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
一个污染问题 。
2,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
3,20世纪 80年代,提出持续发展战略。
4,20世纪 90年代,巩固和发展了持续发
展的指导思想,形成当代主导的环境意
识。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
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
的变化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 。
一、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
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
染物等。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
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
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1、人类社会不同功能产生污染物
工业,
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
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造
成多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超
量循环;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与利
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
农业,
农业对环境产生污染主要是由
于使用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工
业品,农业本身造成的水土流失和
农业废弃物。农家肥料中常含有细
菌和微生物。
交通运输,
污染主要是噪声、汽油 (柴油 )
等燃料燃烧产物的排放和有毒有害
物的泄漏、清洗、扬尘和污水等。
生活,
生活活动也能产生物理的、化
学的和生物的污染,排放“三废”。
化学污染物
(1)元素
(2)无机物
(3)有机化合物和烃类
(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
(5)含氧有机化合物
(6)有机氮化合物
(7)有机卤化物
(8)有机硫化合物
(9)有机磷化合物
二、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
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谓之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
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第三节 环境与社会
一、人类社会与环境的悲剧 -贫困
贫困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挑战。
贫困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
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因为贫困的存在不
仅威胁着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
整个社会的稳定,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
毁灭性的破坏。
1、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世界银行在其 1990年的发展报
告中将, 贫困, 的定义表述为, 缺
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
相对贫困指虽然解决了温饱问
题,但不同社会成员和不同地区相
对于全社会而言,处于贫困状态。
贫困的标准即贫困线人均纯收
入能否达到维持正常生存所需要的
最低生活费用支出来衡量。世界各
国都有各自的贫困线标准,其数额
范围从发达国家的数千美元,到有
些发展中国家的 300美元左右,而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
2、贫困加剧环境压力
贫困使社会发展陷入, 贫困 -人
口增长 -资源环境破坏 -贫困加剧, 的
恶性循环。
世界范围内贫富差别继续扩大,
两极分化严重,20%的穷人仅享有
世界收入的 1.5%,而 20%的富人却
拥有全球 83%的财富。
3、债务迫使发展中国家加剧开发资源
为了还债,一方面要削减进口。
这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和生活水平下
降;另一方面要强制增加出口。它导
致人民生活进一步恶化。许多发展中
国家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加剧开发环
境资源,导致环境破坏,环境恶化损
害他们的发展,导致进一步贫穷,从
而处于贫穷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的
怪圈中。
4、中国的贫困与消除贫困的对策
在 20世纪 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普
遍处于贫困状态,从 8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政府大规模地开展了扶贫开发工作,
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机构,大幅度投
入扶贫资金,实施一系列促进农村贫困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到 1992年,中国贫困人口再次减少到
8000万人,到 1994年更减少到 7000万人,
到 1995年减少到 6500万人。
二、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
策之一
2、中国环境保护政策发展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以后,国家在环
境保护的各个方面,进行精心的计划和
详细的安排,逐步完善了环境保护方面
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大了环保宣
传的力度和执法的力度,使我们在加快
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地球 -
绿色之梦
一、科学家对地球未来的两种预测
悲观论
乐观论
在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上,我们认为,
①当代世界环境退化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
②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全球增长
速度将大大加强;
③科学技术进步,沿着保护生态方向发展;
④新的科学成果的应用可能会产生新的环
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二、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
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
,世界环境大会,,
1992年在马西里约召开的, 世
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涉及三
方面: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
可持续社会。
①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生态可持续发展
③社会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生存不意味着人们生活
在, 刚刚能活, 的生活质量水平上,
相反,生活质量要提高。它反对常
见的少数有权或有钱人说了算的
,习惯,,强调没有广大普通老百
性的积极参与就没有真的, 21世纪
议程, 可言。
5、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①可持续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的永续利
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要改变传统的 发展模式
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转变转变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中国 21世纪议程,
1,,中国 21世纪议程, 主要内容
2,,中国 21世纪议程, 主要目标
第五节 世界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的起源
环境教育出现在 20世纪 60年代
末期。那时,西方的环境污染已经
非常严重,,公害, 事件层出不穷。
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与保护环
境,美国率先把环境教育引入学校
环境教育。
70年代是国外环境教育迅速发展
的 10年。
进入 80年代以后,环境教育有了
很大的发展。
1992年 6月,里约世界环境与发
展大会通过的, 21世纪的议程, 要求
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教育方式,使环境
教育成为全世界所有公众了解地球环
境最广泛的普及教育。
二、国内外环境教育比较
1、原苏联的环境教育体系
2、日本的环境教育课程研究
3、美国的环境教育
4、中国的环境教育
三、绿色的希翼,绿色的使命
1、现状调查 -中国公民环境意识亟待
加强
环境教育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绿
色事业。通过环境教育,改变人们
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提高全人类
环境意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从我做起-中国的绿色志愿者和方
兴未艾的绿色环保组织
( 1)从伐森英雄-植树标兵
( 2), 自然之友,
( 3)北京地球村
3、绿色消费-从价值取向到生活积累
的根本转变
4、创造绿色文明
留一个更美好的地球给后代
合理利用
环境工程教研室 郑 茹 娟
Tel,13836268288
2711223
E-mail,zrjzsq@163.com
参考书目
,生态环境知识读本, 王豪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人口, 资源与环境, 刘静玲主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马光
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0
科 学 期 刊
1,中国环境科学
2,环境科学
3,环境化学
4,环境科学学报
5,chemosphere
6,Environ,Sci,Technol,
7,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Water Research
主要内容
第一章:环境
第二章:资源
第三章:可持续生态系统
第一章 环 境
20世纪, 人类在享受产业和科技革命所带
来的辉煌的同时, 也体验到自然生态环境破坏
所带来的巨大创伤 。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危机,
人类已经开始进行生存策略的调整和改变, 这
是一次席卷全球的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根本
转变 。 为了跟上这种转变, 人们需要掌握必要
的科学知识, 以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
成正确的环境理念, 逐步建立起环保型生产方
式和生活方式, 建立起, 可持续社会, 。
第一节 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
一,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指全球环境或区域
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各种现象 。 实质就是由于
人类社会发展的行为不自觉地导
致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
转化了 。
1,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全球气侯变暖
温室效应的影响和危害
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在北半
球冬天变短、变湿,夏天变长、变
干燥;亚热带地区会变得比现在更
干,而热带地区会变得更湿。由于
海洋产生更多的热量和蒸发更多的
水分,气流速度加快,热带风暴的
能量比现在的要大 50%,时速超过
350km的飓风和台风将频繁发生。
由于气侯的转变,农业和自然
生态将发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转变。
来不及适应气侯的转变,一些动植
物种类可能灭绝,农作物将减产。
更严重的是气侯变暖会使极地冰雪
融化,海平面将升高,从而使沿海
城市和海岛将大片地淹没,影响全
球 1/3人口生活,导致一系列不可逆
转的后果。
( 2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 3)酸雨污染
( 4)土地荒漠化
( 5)水资源危机
( 6)森林植被破坏
( 7)生物多样性锐减
( 8)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
( 9)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10)人口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
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的
对环境的破坏或污染,也称为第
一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
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
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由于近代社会经济
的高度发展,环境污染和衰退更
加严重,构成了所谓社会公害,
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大的
威胁。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也在不断产生和发展。
环境污染的公害事件发生频率加
快。
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许多
公害的严重程度,已远远超过了
八大公害。
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家农
药厂,大约有 45万吨农药剧毒原料
甲基异氰酸酯泄漏,发生了 2500人中
毒死亡,十余万居民受害的悲惨事
件。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泄漏爆炸事件,使北欧、东欧等
国大气层中放射性尘埃增高达一周
之久,是世界上第一次核电站污染环
境的严重事故。
海湾战争造成的环境污染
我国的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
SO2排放量
颗粒物排放量
西南地区酸雨
水污染严重
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
1,20世纪 60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
一个污染问题 。
2,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
3,20世纪 80年代,提出持续发展战略。
4,20世纪 90年代,巩固和发展了持续发
展的指导思想,形成当代主导的环境意
识。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
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
的变化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 。
一、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
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
染物等。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
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
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1、人类社会不同功能产生污染物
工业,
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
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造
成多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超
量循环;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与利
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
农业,
农业对环境产生污染主要是由
于使用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工
业品,农业本身造成的水土流失和
农业废弃物。农家肥料中常含有细
菌和微生物。
交通运输,
污染主要是噪声、汽油 (柴油 )
等燃料燃烧产物的排放和有毒有害
物的泄漏、清洗、扬尘和污水等。
生活,
生活活动也能产生物理的、化
学的和生物的污染,排放“三废”。
化学污染物
(1)元素
(2)无机物
(3)有机化合物和烃类
(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
(5)含氧有机化合物
(6)有机氮化合物
(7)有机卤化物
(8)有机硫化合物
(9)有机磷化合物
二、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
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谓之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
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第三节 环境与社会
一、人类社会与环境的悲剧 -贫困
贫困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挑战。
贫困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
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因为贫困的存在不
仅威胁着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
整个社会的稳定,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
毁灭性的破坏。
1、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世界银行在其 1990年的发展报
告中将, 贫困, 的定义表述为, 缺
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
相对贫困指虽然解决了温饱问
题,但不同社会成员和不同地区相
对于全社会而言,处于贫困状态。
贫困的标准即贫困线人均纯收
入能否达到维持正常生存所需要的
最低生活费用支出来衡量。世界各
国都有各自的贫困线标准,其数额
范围从发达国家的数千美元,到有
些发展中国家的 300美元左右,而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
2、贫困加剧环境压力
贫困使社会发展陷入, 贫困 -人
口增长 -资源环境破坏 -贫困加剧, 的
恶性循环。
世界范围内贫富差别继续扩大,
两极分化严重,20%的穷人仅享有
世界收入的 1.5%,而 20%的富人却
拥有全球 83%的财富。
3、债务迫使发展中国家加剧开发资源
为了还债,一方面要削减进口。
这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和生活水平下
降;另一方面要强制增加出口。它导
致人民生活进一步恶化。许多发展中
国家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加剧开发环
境资源,导致环境破坏,环境恶化损
害他们的发展,导致进一步贫穷,从
而处于贫穷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的
怪圈中。
4、中国的贫困与消除贫困的对策
在 20世纪 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普
遍处于贫困状态,从 8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政府大规模地开展了扶贫开发工作,
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机构,大幅度投
入扶贫资金,实施一系列促进农村贫困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到 1992年,中国贫困人口再次减少到
8000万人,到 1994年更减少到 7000万人,
到 1995年减少到 6500万人。
二、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
策之一
2、中国环境保护政策发展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以后,国家在环
境保护的各个方面,进行精心的计划和
详细的安排,逐步完善了环境保护方面
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大了环保宣
传的力度和执法的力度,使我们在加快
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地球 -
绿色之梦
一、科学家对地球未来的两种预测
悲观论
乐观论
在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上,我们认为,
①当代世界环境退化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
②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全球增长
速度将大大加强;
③科学技术进步,沿着保护生态方向发展;
④新的科学成果的应用可能会产生新的环
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二、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
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
,世界环境大会,,
1992年在马西里约召开的, 世
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涉及三
方面: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
可持续社会。
①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生态可持续发展
③社会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生存不意味着人们生活
在, 刚刚能活, 的生活质量水平上,
相反,生活质量要提高。它反对常
见的少数有权或有钱人说了算的
,习惯,,强调没有广大普通老百
性的积极参与就没有真的, 21世纪
议程, 可言。
5、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①可持续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的永续利
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要改变传统的 发展模式
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转变转变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中国 21世纪议程,
1,,中国 21世纪议程, 主要内容
2,,中国 21世纪议程, 主要目标
第五节 世界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的起源
环境教育出现在 20世纪 60年代
末期。那时,西方的环境污染已经
非常严重,,公害, 事件层出不穷。
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与保护环
境,美国率先把环境教育引入学校
环境教育。
70年代是国外环境教育迅速发展
的 10年。
进入 80年代以后,环境教育有了
很大的发展。
1992年 6月,里约世界环境与发
展大会通过的, 21世纪的议程, 要求
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教育方式,使环境
教育成为全世界所有公众了解地球环
境最广泛的普及教育。
二、国内外环境教育比较
1、原苏联的环境教育体系
2、日本的环境教育课程研究
3、美国的环境教育
4、中国的环境教育
三、绿色的希翼,绿色的使命
1、现状调查 -中国公民环境意识亟待
加强
环境教育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绿
色事业。通过环境教育,改变人们
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提高全人类
环境意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从我做起-中国的绿色志愿者和方
兴未艾的绿色环保组织
( 1)从伐森英雄-植树标兵
( 2), 自然之友,
( 3)北京地球村
3、绿色消费-从价值取向到生活积累
的根本转变
4、创造绿色文明
留一个更美好的地球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