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湿法冶金原理
第十三章 矿物浸出
? 【 教学内容 】 浸出反应热力学;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分析 。
? 【 教学要求 】 了解浸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了
解氧化物和硫化物浸出的基本反应;能利用电位 — pH
图分析浸出的原理及其过程控制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浸出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式及
反应控制
第十三章 矿物浸出
? 13.1 概述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 13.4 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13.1 概述
1,浸出的概念
? 矿物浸出就是利用适当的溶剂, 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矿石或精矿
或焙烧矿中的一种或几种有价成分溶出, 而与其中的脉石和杂
质分离 。
? 浸出所用的溶剂, 应具备以下一些性质:
( 1) 能选择性地迅速溶解原料中的有价成分;
( 2) 不与原料中的脉石和杂质发生作用;
( 3) 价格低廉并能大量获得;
( 4) 没有危险, 便于使用;
( 5) 能够再生使用 。
13.1 概述
2,浸出的分类
从冶金原理的观点来看, 浸出的分类应按浸出过程主要反应
( 即有价成分转入溶液的反应 ) 的特点划分为当, 如此, 可
将浸出分为三大类:
? 简单溶解
? 溶质价不发生变化的化学溶解
? 溶质价发生变化的电化学溶解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1 锌焙砂酸浸出热力学
? 硫化锌精矿经焙烧后, 所得产品称为锌焙砂, 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锌,
还有少量的氧化铜, 氧化镍, 氧化钻, 氧化银, 氧化砷, 氧化锑和
氧化铁等 。 锌焙砂用硫酸水溶液 ( 或废电解液 ) 进行浸出, 其主要
反应为:
ZnO+ H2SO4= ZnSO4+ H2O
? 浸出的目的是使锌焙砂中的锌尽可能迅速和完全地溶解于溶液中,
而有害杂质, 如铁, 砷, 锑等尽可能少的进入溶液 。 浸出时, 以氧
化锌型态的锌是很容易进入溶液的, 问题在于锌浸出的同时, 有相
当数量的杂质也进入溶液中, 其反应通式为:
MezOy十 yH2SO4= Mez(SO4)y十 yH2O
? 为达到浸出目的,浸出过程一般要有中性浸出与酸性浸出两段以上
工序。中性浸出的任务,除把锌浸出外,还要保证浸出液的质量,
即承担着中和水解除去有害杂质铁、砷、锑等。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图 13-1 锌焙砂中性浸出原理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锌焙砂中性浸出原理:
? 由图 13-1可以看出:当锌离子浓度为 1.988 mol·L-1时, 开始从溶液中沉淀析
出锌的 pH值为 6.321;沉淀析出的 pH值比锌离子小的溶液中只有三价铁离子;
铜离子的析出 pH值与锌离子相近 。 其余杂质, 如镍离子, 钴离子, 镉离子和
二价铁离子的析出 pH值比锌离子要大 。 因此, 当中性浸出终点溶液的 pH值控
制在 5.2~ 5.1之间时, 三价铁离子就以氢氧化铁沉淀析出, 与溶液中的锌分
离 。 溶液中的铜在活度较大的情况下, 会有一部分水解沉淀, 其余仍留在溶
液中, 比锌离子水解沉淀 pH值要大的镍离子, 钴离子, 镉离子和二价铁离子
等则与锌离子共存于溶液中 。
? 在生产实践中, 锌离子含量并非固定不变, 随着锌离子活度的升高或降低,
沉淀析出锌的 pH值将会降低或升高 。 当 时, 沉淀析出 Zn(OH)2
的 pH值为 5.9。
? 在图 l中绘制有两组杂质铁的 Fe-H2O系电位 -pH关系线, 分别表示 Fe3+的活度为
100和 10-6,中性浸出液中铁的含量介于两组活度之间 。 同时, 从图中可以看
出, 在中性浸出控制终点溶液的 pH值的条件下, Fe2+是不能水解除去的 。 为
了净化除铁, 必须把 Fe2+氧化成 Fe3+,Fe3+能水解沉淀而与 Zn2+分离 。 生产实
践中常用软锰矿作为 Fe2+的氧化剂 。
12 ??Zn?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2硫化矿酸浸出
? 用硫酸浸出硫化矿的溶出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MeS( s) + 2H+=Me2++ H2S ( l)
? 在溶液中, 溶解了的 H2S可按下式发生分解:
H2S= HS-+ H+
HS-=S2-+ H+
? 所有这些变化以及与之有关的其它各种变化发生的条件和规
律性, 可以通过 MeS-H2O系在 298K下的电位 -pH图 ( 图 13-2)
所了解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图 13-2 ZnS-H2O系在 298K下的电位 -pH图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利用电位 -pH图, 可全面而简便地表述包括 ZnS在
内的各种硫化物在湿法冶金过程中的热力学规律和必
要的条件 。
? 溶解于溶液中的 H2S,在有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按 H2S?S?S2O32-
?SO32-?HSO4-或 SO42-顺序氧化;
? ZnS的酸溶反应要求溶剂酸度很高, 放实际上它是在加压和高温的条
件下用硫酸浸出 。
? 当有氧存在时, ZnS及许多其它金属硫化物在任何 pH值的水溶液中都
是不稳定的相, 即从热力学观点来说, 硫化锌在整个 pH的范围内都能
被氧氧化, 并在不同的 pH值下分别得到如上列四种反应所示的不同的
氧化产物 。 被氧氧化的趋势, 决定于氧电极与硫化物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
? ZnS在任何 pH值的水溶液中都不能被氢还原成金属锌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3 金银配合浸出
金银的配合浸出通常用 NaCN或 Ca(CN)2作配合剂 。
当金属与配合剂 L生成配合物时 。 绘制电位 -pH图的基本步骤是:
?根据体系的基本反应求出电位与 pCN的关系式, 绘出电位 -pCN
图;
?求出 pH与 pCN的关系;
?将电位 -pCN关系式中的 pCN用相应的 pH代替, 并绘出电位 -pH
图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 ( 1) 电位 -pCN图
图 13-3 Ag-CN- -H2O系电位 pCN图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 2) pH与 pCN的关系
pH+ pCN= 9.4- logB+ log( l+ 10pH-9.4)
上式中 B表示浸出溶液中总氰的活度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 3) Ag-CN- -H2O系电位 -pH图
图 13-4氰化法提取金银的原理图
?在生产实践中, 溶液的 pH值控制在 8~
10之间, 通入空气将金或银氧化配合溶解 。
溶解得到的金或银的配合物溶液, 通常用
锌粉还原, 其反应:
2Ag(CN)2- + Zn= 2Ag↓ + Zn(CN)42-
2Au(CN)2- + Zn= 2Au↓ + Zn(CN)42-
?从图 13-4可以看出, 纯 Ag(CN)2 - 或
Au(CN)2- 与 Zn(CN)42-的电位差值不大,
所以在置换前必须将溶液中的空气除尽,
以免析出的金银反溶 。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1 简单溶解反应的动力学
? 简单溶解反应动力学方程
简单溶解由扩散过程决定, 溶解速度遵循如下方程,
)( ?? CCKddC sD ?? ( 13-1)
在 τ=0,Cτ=0的起始条件下积分式( 13-l),便可导出:
?
? DS
S KCC C ??lg3 0 3.2 ( 13-2)
式 ( 13-2) 就是简单溶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 从式 ( 13-2) 可以看出, 将
lgCs/(Cs- Cτ)对 T作图, 便得一条直线, 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 KD。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 简单溶解机理的示意图
图 13-5为简单溶解机理的示
意图 。 由此图可见, 在简单
溶解过程中, 有一饱和层迅
速在紧靠相界面处形成, 从
而观测到的速度简单地说就
是溶剂化了的分子由饱和层
扩散到溶液本体中的速度 。
显然, 在此情况下, 溶解速
度与温度和搅拌速度都有关
系 。
图 13-5简单溶解机理的示意图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2 化学溶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 化学溶解过程示意图
固体氧化锌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 可以作为这类反应的典型实例,
其反应为:
ZnO十 H2SO4= ZnSO4+ H2O
溶解反应如图 13-6所示。
图 13-6 H2SO4化学溶解 ZnO的示意图
C-溶剂在液流中心的浓度;
ξ-溶剂在矿物表面的浓度;
δ-扩散层厚度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化学溶解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假设浸出决定于两个阶段 —— 溶剂向反应区的迁移和相界面上的化学相
互作用 。 根据菲克定律溶剂由溶液本体向矿物单位表面扩散的速度可表
示如下:
)( iLDiLD CCKCCDddCV ?????? ?? ( 13-3)
在矿物表面上,发生浸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其速度根据质量
作用定律可表示如下:
niRR CKddCV ??? ?
( 13-4)
根据浸出过程两类的各自速度方程, 可以求得稳定状态下的宏观速度方程:
L
DR
DR C
KK
KK
d
dCV
?
????
? ( 13-5)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比值 KD·KR/(KR+ KD)起着宏观变化速度常数 K的作用, 因而式 ( 13-
5) 可以具有下列形式:
LKCd
dC ??
?
( 13-6)
在 τ=0,CL=C0的起始条件下积分式( 13-6),可导出:
?KCC
L
?0ln
( 13-7)
式中 C0— 溶剂的起始浓度 。
式 ( 13-7) 就是化学溶解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 将 lnC0/CL对 τ作图, 得
到一条直线, 根据其斜率可以求出 K值 。
实验证实, 有许多类似氧化锌酸浸出的化学溶解反应遵循式 ( 13-7) 所
示的规律 。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3 电化学溶解反应程的动力学方程
3.1 金, 银氰化配合浸出动力学
银的氰化配合浸出主要反应:
2Ag+ 4NaCN+ O2+ 2H2O= 2NaAg(CN)2+ 2NaOH+ H2O2
这一反应分成如下两个半电池反应:
阳极反应 2Ag+ 4CN- - 2e?2Ag(CN)2-
阴极反应 O2+ 2H2O+ 2e?H2O2+ 2OH-
图 13-7为银的氰化配合溶解示意图 。
由于银的氰化溶解时的化学反应非常迅速, 故决定过程速度的控
制因素是扩散, 即银的氰化溶解处于扩散区域 。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图 13-7 银的氰化配合溶解示意图
A1-阴极区面积; A2-阳极区面积; A=A1+ A2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 银的溶解速度方程,
AODCND OCNDDV
OCN
OCN
][4][
][][2
2
2
2
2
????
????
?
?
?
?
??
( 1) 当 [CN- ]很低而 [O2]很高时, ACNDV
CN ???
?
? ][2
1
?
表明银的溶解速度只与 [CN- ]有关。
( 2)当 [CN- ]很高而 [O2]很低时,AODV
O ??? ][
2
22?
表示银的溶解速度随 [O2]而变。
( 3)如果 A1=A2,δ相等,即当
?
??
CN
ODDOCN 24][ ][
2溶解速度相等, 即达到极限值 。
以上分析表明:在氰化过程中,控制 [CN- ]/[O2]=6为最有利。实践证
明,对金、银和铜的氢化配合浸出,[CN- ]/[O2]控制在 4.69~ 7.4比较适当。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3.2 硫化物浸出动力学
ZnS在 373K下氧化酸浸出时的动力学曲线如图 13-8所示 。
图 13-8 ZnS在 373K时氧化酸溶的动力学曲线
?ZnS氧化酸浸出属于电化学溶解
过程。
? 大多数情况下,硫化物氧化酸
浸时,金属和硫均以溶液形态回
收。在低酸浓度时浸出速度仅与
酸度有关,而与氧浓度无关。在
高酸浓度时则相反,浸出速度决
定于氧浓度,
? 属于电化学溶解的浸出过程,
如果增大阴极去极化速度,就能
加快阳极的溶解速度。
13.4 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 影响浸出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矿块的大小, 过程的温度, 矿
浆的搅拌速度和溶剂的浓度 。
? 浸出过程的速度随着矿块的减小而增大 。 故矿块在浸出之前
应进行破磨 。
?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温度升高 283K,反应速度约增加
2~ 4倍, 也就是说反应速度的温度系数等于 2~ 4;扩散速度
的温度系数一般在 1.5以下 。
? 适当速度的搅拌可以提高浸出速度 。
? 溶剂浓度对于反应速度和溶解程度影响很大 。 溶解速度和溶
解程度均随溶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
? 加压也可以使浸出过程加速进 行 。
第十三章 矿物浸出
? 【 教学内容 】 浸出反应热力学;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分析 。
? 【 教学要求 】 了解浸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了
解氧化物和硫化物浸出的基本反应;能利用电位 — pH
图分析浸出的原理及其过程控制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浸出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式及
反应控制
第十三章 矿物浸出
? 13.1 概述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 13.4 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13.1 概述
1,浸出的概念
? 矿物浸出就是利用适当的溶剂, 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矿石或精矿
或焙烧矿中的一种或几种有价成分溶出, 而与其中的脉石和杂
质分离 。
? 浸出所用的溶剂, 应具备以下一些性质:
( 1) 能选择性地迅速溶解原料中的有价成分;
( 2) 不与原料中的脉石和杂质发生作用;
( 3) 价格低廉并能大量获得;
( 4) 没有危险, 便于使用;
( 5) 能够再生使用 。
13.1 概述
2,浸出的分类
从冶金原理的观点来看, 浸出的分类应按浸出过程主要反应
( 即有价成分转入溶液的反应 ) 的特点划分为当, 如此, 可
将浸出分为三大类:
? 简单溶解
? 溶质价不发生变化的化学溶解
? 溶质价发生变化的电化学溶解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1 锌焙砂酸浸出热力学
? 硫化锌精矿经焙烧后, 所得产品称为锌焙砂, 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锌,
还有少量的氧化铜, 氧化镍, 氧化钻, 氧化银, 氧化砷, 氧化锑和
氧化铁等 。 锌焙砂用硫酸水溶液 ( 或废电解液 ) 进行浸出, 其主要
反应为:
ZnO+ H2SO4= ZnSO4+ H2O
? 浸出的目的是使锌焙砂中的锌尽可能迅速和完全地溶解于溶液中,
而有害杂质, 如铁, 砷, 锑等尽可能少的进入溶液 。 浸出时, 以氧
化锌型态的锌是很容易进入溶液的, 问题在于锌浸出的同时, 有相
当数量的杂质也进入溶液中, 其反应通式为:
MezOy十 yH2SO4= Mez(SO4)y十 yH2O
? 为达到浸出目的,浸出过程一般要有中性浸出与酸性浸出两段以上
工序。中性浸出的任务,除把锌浸出外,还要保证浸出液的质量,
即承担着中和水解除去有害杂质铁、砷、锑等。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图 13-1 锌焙砂中性浸出原理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锌焙砂中性浸出原理:
? 由图 13-1可以看出:当锌离子浓度为 1.988 mol·L-1时, 开始从溶液中沉淀析
出锌的 pH值为 6.321;沉淀析出的 pH值比锌离子小的溶液中只有三价铁离子;
铜离子的析出 pH值与锌离子相近 。 其余杂质, 如镍离子, 钴离子, 镉离子和
二价铁离子的析出 pH值比锌离子要大 。 因此, 当中性浸出终点溶液的 pH值控
制在 5.2~ 5.1之间时, 三价铁离子就以氢氧化铁沉淀析出, 与溶液中的锌分
离 。 溶液中的铜在活度较大的情况下, 会有一部分水解沉淀, 其余仍留在溶
液中, 比锌离子水解沉淀 pH值要大的镍离子, 钴离子, 镉离子和二价铁离子
等则与锌离子共存于溶液中 。
? 在生产实践中, 锌离子含量并非固定不变, 随着锌离子活度的升高或降低,
沉淀析出锌的 pH值将会降低或升高 。 当 时, 沉淀析出 Zn(OH)2
的 pH值为 5.9。
? 在图 l中绘制有两组杂质铁的 Fe-H2O系电位 -pH关系线, 分别表示 Fe3+的活度为
100和 10-6,中性浸出液中铁的含量介于两组活度之间 。 同时, 从图中可以看
出, 在中性浸出控制终点溶液的 pH值的条件下, Fe2+是不能水解除去的 。 为
了净化除铁, 必须把 Fe2+氧化成 Fe3+,Fe3+能水解沉淀而与 Zn2+分离 。 生产实
践中常用软锰矿作为 Fe2+的氧化剂 。
12 ??Zn?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2硫化矿酸浸出
? 用硫酸浸出硫化矿的溶出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MeS( s) + 2H+=Me2++ H2S ( l)
? 在溶液中, 溶解了的 H2S可按下式发生分解:
H2S= HS-+ H+
HS-=S2-+ H+
? 所有这些变化以及与之有关的其它各种变化发生的条件和规
律性, 可以通过 MeS-H2O系在 298K下的电位 -pH图 ( 图 13-2)
所了解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图 13-2 ZnS-H2O系在 298K下的电位 -pH图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利用电位 -pH图, 可全面而简便地表述包括 ZnS在
内的各种硫化物在湿法冶金过程中的热力学规律和必
要的条件 。
? 溶解于溶液中的 H2S,在有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按 H2S?S?S2O32-
?SO32-?HSO4-或 SO42-顺序氧化;
? ZnS的酸溶反应要求溶剂酸度很高, 放实际上它是在加压和高温的条
件下用硫酸浸出 。
? 当有氧存在时, ZnS及许多其它金属硫化物在任何 pH值的水溶液中都
是不稳定的相, 即从热力学观点来说, 硫化锌在整个 pH的范围内都能
被氧氧化, 并在不同的 pH值下分别得到如上列四种反应所示的不同的
氧化产物 。 被氧氧化的趋势, 决定于氧电极与硫化物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
? ZnS在任何 pH值的水溶液中都不能被氢还原成金属锌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3 金银配合浸出
金银的配合浸出通常用 NaCN或 Ca(CN)2作配合剂 。
当金属与配合剂 L生成配合物时 。 绘制电位 -pH图的基本步骤是:
?根据体系的基本反应求出电位与 pCN的关系式, 绘出电位 -pCN
图;
?求出 pH与 pCN的关系;
?将电位 -pCN关系式中的 pCN用相应的 pH代替, 并绘出电位 -pH
图 。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 ( 1) 电位 -pCN图
图 13-3 Ag-CN- -H2O系电位 pCN图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 2) pH与 pCN的关系
pH+ pCN= 9.4- logB+ log( l+ 10pH-9.4)
上式中 B表示浸出溶液中总氰的活度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 3) Ag-CN- -H2O系电位 -pH图
图 13-4氰化法提取金银的原理图
?在生产实践中, 溶液的 pH值控制在 8~
10之间, 通入空气将金或银氧化配合溶解 。
溶解得到的金或银的配合物溶液, 通常用
锌粉还原, 其反应:
2Ag(CN)2- + Zn= 2Ag↓ + Zn(CN)42-
2Au(CN)2- + Zn= 2Au↓ + Zn(CN)42-
?从图 13-4可以看出, 纯 Ag(CN)2 - 或
Au(CN)2- 与 Zn(CN)42-的电位差值不大,
所以在置换前必须将溶液中的空气除尽,
以免析出的金银反溶 。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1 简单溶解反应的动力学
? 简单溶解反应动力学方程
简单溶解由扩散过程决定, 溶解速度遵循如下方程,
)( ?? CCKddC sD ?? ( 13-1)
在 τ=0,Cτ=0的起始条件下积分式( 13-l),便可导出:
?
? DS
S KCC C ??lg3 0 3.2 ( 13-2)
式 ( 13-2) 就是简单溶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 从式 ( 13-2) 可以看出, 将
lgCs/(Cs- Cτ)对 T作图, 便得一条直线, 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 KD。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 简单溶解机理的示意图
图 13-5为简单溶解机理的示
意图 。 由此图可见, 在简单
溶解过程中, 有一饱和层迅
速在紧靠相界面处形成, 从
而观测到的速度简单地说就
是溶剂化了的分子由饱和层
扩散到溶液本体中的速度 。
显然, 在此情况下, 溶解速
度与温度和搅拌速度都有关
系 。
图 13-5简单溶解机理的示意图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2 化学溶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 化学溶解过程示意图
固体氧化锌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 可以作为这类反应的典型实例,
其反应为:
ZnO十 H2SO4= ZnSO4+ H2O
溶解反应如图 13-6所示。
图 13-6 H2SO4化学溶解 ZnO的示意图
C-溶剂在液流中心的浓度;
ξ-溶剂在矿物表面的浓度;
δ-扩散层厚度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化学溶解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假设浸出决定于两个阶段 —— 溶剂向反应区的迁移和相界面上的化学相
互作用 。 根据菲克定律溶剂由溶液本体向矿物单位表面扩散的速度可表
示如下:
)( iLDiLD CCKCCDddCV ?????? ?? ( 13-3)
在矿物表面上,发生浸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其速度根据质量
作用定律可表示如下:
niRR CKddCV ??? ?
( 13-4)
根据浸出过程两类的各自速度方程, 可以求得稳定状态下的宏观速度方程:
L
DR
DR C
KK
KK
d
dCV
?
????
? ( 13-5)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比值 KD·KR/(KR+ KD)起着宏观变化速度常数 K的作用, 因而式 ( 13-
5) 可以具有下列形式:
LKCd
dC ??
?
( 13-6)
在 τ=0,CL=C0的起始条件下积分式( 13-6),可导出:
?KCC
L
?0ln
( 13-7)
式中 C0— 溶剂的起始浓度 。
式 ( 13-7) 就是化学溶解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 将 lnC0/CL对 τ作图, 得
到一条直线, 根据其斜率可以求出 K值 。
实验证实, 有许多类似氧化锌酸浸出的化学溶解反应遵循式 ( 13-7) 所
示的规律 。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3 电化学溶解反应程的动力学方程
3.1 金, 银氰化配合浸出动力学
银的氰化配合浸出主要反应:
2Ag+ 4NaCN+ O2+ 2H2O= 2NaAg(CN)2+ 2NaOH+ H2O2
这一反应分成如下两个半电池反应:
阳极反应 2Ag+ 4CN- - 2e?2Ag(CN)2-
阴极反应 O2+ 2H2O+ 2e?H2O2+ 2OH-
图 13-7为银的氰化配合溶解示意图 。
由于银的氰化溶解时的化学反应非常迅速, 故决定过程速度的控
制因素是扩散, 即银的氰化溶解处于扩散区域 。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图 13-7 银的氰化配合溶解示意图
A1-阴极区面积; A2-阳极区面积; A=A1+ A2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 银的溶解速度方程,
AODCND OCNDDV
OCN
OCN
][4][
][][2
2
2
2
2
????
????
?
?
?
?
??
( 1) 当 [CN- ]很低而 [O2]很高时, ACNDV
CN ???
?
? ][2
1
?
表明银的溶解速度只与 [CN- ]有关。
( 2)当 [CN- ]很高而 [O2]很低时,AODV
O ??? ][
2
22?
表示银的溶解速度随 [O2]而变。
( 3)如果 A1=A2,δ相等,即当
?
??
CN
ODDOCN 24][ ][
2溶解速度相等, 即达到极限值 。
以上分析表明:在氰化过程中,控制 [CN- ]/[O2]=6为最有利。实践证
明,对金、银和铜的氢化配合浸出,[CN- ]/[O2]控制在 4.69~ 7.4比较适当。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3.2 硫化物浸出动力学
ZnS在 373K下氧化酸浸出时的动力学曲线如图 13-8所示 。
图 13-8 ZnS在 373K时氧化酸溶的动力学曲线
?ZnS氧化酸浸出属于电化学溶解
过程。
? 大多数情况下,硫化物氧化酸
浸时,金属和硫均以溶液形态回
收。在低酸浓度时浸出速度仅与
酸度有关,而与氧浓度无关。在
高酸浓度时则相反,浸出速度决
定于氧浓度,
? 属于电化学溶解的浸出过程,
如果增大阴极去极化速度,就能
加快阳极的溶解速度。
13.4 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 影响浸出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矿块的大小, 过程的温度, 矿
浆的搅拌速度和溶剂的浓度 。
? 浸出过程的速度随着矿块的减小而增大 。 故矿块在浸出之前
应进行破磨 。
?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温度升高 283K,反应速度约增加
2~ 4倍, 也就是说反应速度的温度系数等于 2~ 4;扩散速度
的温度系数一般在 1.5以下 。
? 适当速度的搅拌可以提高浸出速度 。
? 溶剂浓度对于反应速度和溶解程度影响很大 。 溶解速度和溶
解程度均随溶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
? 加压也可以使浸出过程加速进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