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课程辅导教案
杨 辉
本课程选用日本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桥本寿朗等著《现代日本经济》(戴晓芙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为教材,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结合战后日本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现代日本经济进行讲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解体,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其经济现状、形成的原因、解决的方策等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和研究,成果斐然。其中多数学者习惯于从经济学这一角度研究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而忽略了在日本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脚色的企业以及企业行为的整体状况,本课程将注意弥补这一缺陷,本着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方针吸纳多方研究成果对现代日本经济体系的形成、作用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达到使学生能在一学期的时间里对日本经济有较全面了解的目的。
课程主要包括除“序章”、“补论”共五篇二十六个章节的内容。在“序章”中主要介绍日本经济当前所面临的几大新课题,如“二十世纪体系转换和放宽管制”问题;“数字革命的作用及日本在数字化革命中的落伍”问题;“日本经济体系中的若干主要子系统的崩溃”问题等等。在“第一篇、战后改革与复兴”中,主要介绍从1945年到1954年期间战后日本经济三大改革(经济改革、劳动改革、土地改革)的内容、作用及后果,同时对该期间日本经济的复兴、重建以及日本式雇佣体系的形成进行着重分析。第二篇、高增长机制。这一般是指从1955年至1972年战后高度增长时期的日本经济。在该篇里一方面从宏观上介绍日本的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政府机制以及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介绍日本主银行体系的形成、作用以及支撑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造船、钢铁、家电、能源等部门的发展状况。第三篇、石油危机与经济结构调整,介绍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至1980年期间日本向新一轮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契机、实施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日本迎来的“真正的汽车工业时代”。第四篇、通往债权国和经济大国之路。对进入80年代后稳定增长下的日本宏观经济状况和成为世界最大的纯债权国的实态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在这期间日本企业的对策、日本企业的民营化过程以及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诸企业、部门的生产、流通体系的形成进行系统介绍。第五篇、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展望。主要针对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不景气的现状、成因以及改革政策,包括对未来日本经济的预测进行有重点地介绍。最后在“补论”中就“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将作专题性论述。
(说明:以下章节中的难点,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用☆符号的多少表示。)
序章 当前日本经济面临的几大新课题
本章重点:
关于“二十世纪体系的转换和放宽管制”问题
基本概念:
放宽管制 数字革命 主银行体系
本章要点:
二十世纪体系的转换和放宽管制
1、二十世纪体系的转换:主要是指90年代以来以美苏对抗为轴心的冷战体系解体之后所发生的有目共睹的变化这一事实。因此它成为众人探讨世界体系及国内外经济问题的依据。
2、二十世纪体系转换所带来的后果:①国际交通体系的变化②政府干预力度的变化③技术革新
3、放宽管制:广义上讲就是为促进竞争摆脱萧条采取的取消或放宽政府管制的政策措施;狭义上讲它是以国际交通领域为主战场全面展开,其内容包括反对航空行政和海运卡特尔,促进通信领域的竞争以及金融改革等等。
数字革命的作用及日本在数字革命中的落伍
1、数字革命的作用:它改变了企业间竞争的规程,创造了新的、恰到好处的企业体系和企业间关系,并正在创建由主要交易伙伴结成的战略性长期交易关系和标准化材料、零部件的“世界最佳采购的组成的产业体系”。
2、日本在数字革命中落伍的事实:尽管日本从二十世纪60~80年代实现了新生产体系的革新,开发出丰田生产体系,并以机械工业为核心确立了在制造领域的优势,但在数字革命这一新产业领域中日本企业却落伍于美国,认识到这一事实的日本企业经营者对当今世界体系产生了种种危机感。
日本经济体系中若干主要子系统的崩溃(☆☆☆)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分析“现代日本经济”时,不能忽略它的历史延续性,即用历
史的观点去探明构成现代日本经济体系的若干主要子系统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形成后扩展和变化的实态。
其次提出在日本,在与大企业的关系中像主银行体系这种战后企业体系中的重要子体系正在走向崩溃的事实。关于这一问题在以后的章节中将结合个别具体企业再作详细介绍。
△ 复习题:
为什么说“放宽管制”对今后日本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日本在“作为新产业革命的数字革命”中为什么落后于美国?
如何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日本经济体系中重要子体系崩溃的事实?
战后改革与复兴(1945~54年)
第一章 战后改革:日本式企业体系的形成
本章重点:
战后日本的经济改革、劳动改革、土地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日本式企业体系的形成
基本概念:
企业金融 企业体系 财阀 《道奇计划》 “劳动三法” “日经联”
本章要点:
一、战时的变化
与战前相比主要表现在:
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倾向日趋明显。
企业金融从以内部资金为主,外部资金主要依赖资本市场的融资模式开始向间接金融倾斜(如:指定对口银行等)。战争末期,政府的补偿政策支持了企业金融的发展。
劳动分配方面,劳动者在企业内部的地位有所提高,同时劳动者权利的限制也随之升级。
日本式企业体系尽管在战前、战时已初步形成,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后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这期间美式制度的日本化构成了在1955年前后形成的现代日本式企业体系的雏形。
二、战后经济改革
解散财阀
内容:①确定实施强制转让的控股公司 ②排除财阀家族的财阀统治力量。持股公司整理委员会指定了56个财阀家族,将其所有的有价证券强行转让。自1947年年中开始处理这些被转让股票(参照课本第17~19页)。③为了完善上述解散财阀的措施,对持股公司的子公司等指定公司中的468家的股份进行处置,切断了资本支配关系。
清理财界
目的:为追究战争责任,解除旧经营者的职务,全面整顿企业的内部经营结构。
内容:1947年1月开始解除了各大旧企业经营者的职务,从领导岗位共清除经营者约两千人。作为其补充形式还颁布了排除财阀家族统治力的法规(1948年3月)。新的企业经营班子由企业第一线的内部晋升者组成。
后果:a.荡涤了所有型经营者 b.促成企业内部晋升制的形成 c.提高了劳动工会的地位。
金融改革(☆☆☆)
目标:要切断日本战争经济的金融与产业的密切关系,使企业融资从依靠银行的间接金融转向以证券为核心的直接金融。
步骤与内容:
关闭战时的金融机构实行民营化。关闭了担当战时金融金库、金融统制会、朝鲜银行以及台湾银行等。除此之外,横滨正金银行与日本兴业银行实行了民营化。并规定包括日本兴业银行在内,转型为受理存款业务的普通银行不得以集资为目的发行债券。
1946~1947年实施了解除财阀对金融机构控制的措施。通过这项措施金融机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推出《证券交易法》。在信息公开、保护股东权利、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方面进行了改革。
禁止垄断、排除集中
① 目的:“确保市场自由竞争”;纠正战时单方面追求巨型企业的发展倾向。
② 内容:a. 根据GHQ的命令分割了战前已经形成的大型企业
b. 实施《排除经济实力过度集中法》
③ 影响:a. 分割了战前就已经形成的具有垄断倾向的许多大企业。如,日本制铁、王子造纸。b. 带动了其它企业自发地进行审理与分割。c.对发挥市场竞争机制起了积极作用。
《道奇计划》(☆)
① 计划设想:为了增加实质性出口,继续限制国内消费,重点应由国内消费转向出口,即“优先出口”。靠骨干企业的合理经营和工人的“拼命工作”,用扩大出口来覆盖战后国内需求的缩小。
② 主要内容:
a. 确立均衡财政。根据道奇直接制定的1949年度预算,不仅指一般帐目,而是综合性均衡,而且是偿还了过去债务后的均衡。道奇预算包括一般帐目、特别帐目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综合预算。根据道奇预算,将出现大幅度的黑字。由此可以偿还复金债等旧债及贸易借款等。
b. 停止与此相关的复兴金融金库的新融资项目;大幅度削减并废除了政府补贴;废除了非公开贸易补贴;新设对日援助回头资金特别帐目(即对美国认为重要的国营企业、民间企业实施融资)等等。
c. 设置1美元=360日元的单一外汇汇率,振兴出口。
③ 结果:
a.引起了深刻的资金不足和国内需求缩小。
b.导致了缺乏竞争力的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加,产生了深刻的萧条。
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伴随出现通货紧缩。
d.促进了企业合理化经营的进程
小结:《道奇计划》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招致股票市场陷入低迷、金融改革不畅、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招致企业大量倒闭等以致造成经济衰退等,因此修订战后改革措施、制定符合“日本国情”的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加之东西方冷战的白热化,GHQ对日占领政策自1948、1949年开始出现明显转变,从“解除潜在战争能力”转向“快速实现经济复兴”,之后又到引导日本市场经济迅速复归。这些改革主要有:面临独立经营风险较大的局面,为稳定股东工作,GHQ一改初衷,开始鼓励机构持有股票;同时一改以往对建立长期金融机构的消极态度,开始着手设计长期资金供给体制;为了克服经济萧条和产业合理化为目的组成的卡特尔被合法化等等。因此战后日本改革时期形成的经济体系经过一系列的修正之后,在适应了日本国情的土壤中开始成长。因此可以说,以《道奇计划》为分界线,日本的宏观经济也开始发生变化。
三、战后劳动改革
1、“劳动三法”的制定
目的:为鼓励“以民主为基础建立产业和农业劳动者团体”
内容:《工会法》、《劳动关系调整法》、《劳动基准法》
2、工会组织的出现
① 工会组织的比率:随着战后劳动改革的深化,工会组织率1946年为40%,1949年为55.8%,这一数字表明,它比战前(无工会组织)和当今(不足30%)的比率都高。
② 工会组织的特点:与欧美工会中白领与蓝领各自为政的方式不同,日本的新建工会是以企业为单位将工人与职工融为一体的职工工会;在企业工会实现组织化的同时,行业工会组织和全国性工会组织不断涌现。
3、民主化斗争
① 为消除职员与工人差别、实现“最低生活工资”的普及的斗争
② 工会要求参与经营的斗争
4、经营权的恢复及与工会的协调
1948年5月,经营方以恢复“经营权”为目标,成立了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会(简称“日经联”),而且在恢复经营权的过程中与工会组织方面达成了诸多协调。主要内容包括:①作为制度性框架,修改了《工会法》。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禁止经营方的利益代表者加入工会;禁止经营方向工会提供财政援助;禁止自动延长劳动协议。②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与大致分类的职务等级相对应的部分职务工资外加工龄的工资形式。在工资评定制度中,工作评定与职务区别关系不大,即注重被评定者的积极性与协调性,形成了“情义考核”的特点。③使“行业、企业双重工会”向单一企业工会转化。④由劳使纠纷的严峻性,导致经营者在解雇工人方面谨小慎微,为日后长期雇佣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总之,以企业工会、长期雇用、连续工龄以及职务等级制为基础的工资体系构成了战后企业劳使关系的特征及其企业制度的原型。
四、土地改革(☆)
改革的主要目的
与解散财阀相同,在于初期占领政策的基本课题——破坏军事侵略基础,实现非军事化
和与此相关的“民主化”。美国认为“大地主”是日本的统治者,在土地地主所有的基础上的大量雇农的极度贫困是导致国内市场狭隘、促使日本侵略海外的基础。因此只有对地主手中的土地进行收买和管制,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才能达到目的。
改革的主要内容
首先国家对下列土地直接地、不管所有者的意愿如何强制收买。a.不在村地主所有的出租地、在村地主所有的出租地超过平均一町步(1町=10反,1反=992平方米)的部分。b.“自耕地”中,“耕作有不恰当”,土地平均超过3町步部分、别人承保耕作部分。对不耕作地在创建自耕农时由政府收购。
国家将收购的土地卖给“对该土地进行耕作的佃农”和“作为自耕农有可能专心于农业者”。支付期限30年,年利3 分2厘,可分期支付。
为了确保土地改革的成果,强化了对土地移动的管制。
对残存的佃地,彻底实行拥护耕作权和地租现金化、低廉化制度。
改革的意义及问题
土地改革使得构成战前日本资本主义基础的地主从根本上崩溃,使日本的土地所有关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战前,是大土地所有者将零星划分的土地租给处于隶属关系的佃农,将生产出来的全部剩余东西作为实物地租收回。战后由占领军积极推行并强制实行的土地改革,大规模的强制收购地主的土地,卖给耕作农民,一下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和庞大的自耕地。
构成农业生产基础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发生这种彻底的变革,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体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与财阀解体相同,不能不说只有在战败、占领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由于有强有力的占领政策才得以实现的。
土地改革使得战前在地主拥有土地的情况下因负担过高的地租、耕作权不稳定而受压迫的许多雇农一下子变成了自耕农,使得战后未曾有的高涨的农民运动迅速衰退,形成了具有小农意识且保守性的农民阶层。土地改革开始后,农民运动调整方向,以确保土地改革的实施为中心内容,不久农民获得自己的土地以后,农民运动很快走向低潮,小生产所有者特有的那种视私有高于一切的保守农民层的形成,使日本农村长期为保守势力的基地即可获得更多选票的选区。另一方面,大量的自耕农,在改革后的一段时期内,虽只限于零星耕作,但在自己的土地上,积极地施肥及改善耕作方法。农机具等的改善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使大米的产量迅速提高。
可以说,GHQ想通过土地改革来提高粮食生产、形成反共基础的意图迅速且确实实现了。随着占领政策的变更,与排除垄断、劳动改革大幅度变更相反,土地改革原封不动地进行了。即使是短时间的,土地改革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形成了坚固的保守性基础,从这点来看,土地改革实现了美国的部分意愿。
但是,土地改革毕竟只是在私有制范围内变更的土地所有权,由于将大地主的土地解放给了许多耕作者,产生了大量私有土地的零碎规模耕作。他们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大米产量,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多数自耕农只靠农业收入已难维持生活,导致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出现农业人口减少的倾向。
土地改革对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为以后建立起来的日本新型重化学工业提供了新的大市场。战前的地主土地所有,使得农民生活极度贫困,肥料、燃料、食物、衣料等,自给自足,无力购买,因此生产手段(肥料、农器具)及消费手段市场很萎缩。土地改革虽然是零碎的但还是产生了大量的自耕农,他们从高额地租下解放出来,迅速推动了农村生产手段、消费手段的商品经济化,促进了生产手段和消费手段市场的发展。不仅肥料和农药的需求量增加了,农业机械、业务用汽车的需求量,虽然受到零碎耕作的限制,但也迅速增加。其次,在土地改革后,农村成为新的劳动力来源地,这对新型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及支撑这些发展的建筑业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50年代前期,大米大量靠进口,这对急需引进外国技术和重要机械,而急需外汇的新重化学工业是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由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其结果是:50年代中叶开始大米自给自足,这对贸易收支作出了贡献。对1955年以后新型重化学工业的创建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大米自给自足的50年代中叶,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了高峰,前面所说的零碎耕作问题开始暴露。也是农民开始除农业以外寻求别的就业渠道的开始。
另外,土地改革也带来了问题。因为土地改革只限于耕作地,山林原野的全部及未耕地的相当部分未成为改革对象。“城市计划”所需的土地也在收购外,并严禁转用。后来,城市相对集中,政府放宽专用限制,这些土地由土地开发商、不动产业者购进,开发了无计划住宅地等,使得地价不断高涨。
△ 复习题:
论述战后日本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论述战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转变的契机及原因。
论述战后日本劳动改革及土地改革的意义。
综述在战后改革中日本式企业体系的形成。
第二章 经济复兴:迟到的复兴和发展潜力
本章重点:
政府实行的以“倾斜生产方式”为主的重整战后经济体系的各项措施
基本概念:
国家储备 产业结构 通货膨胀 倾斜生产方式 技术转移
本章要点:
一、生产恢复的拖延与通货膨胀:经济体系的瘫痪与重建
战争的打击
经济规模缩小(参见教材第30页、表2.1)
国家储备受损严重(参见教材第31~32页、表2.2)
战争“遗产”
保存完好的生产设备与基础设施(参见教材第33 页、表2.3)。
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
生产恢复的拖延
原因:a.由于未实行自由贸易,在封闭型经济条件下,导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现生产停滞。b.国内出现通货膨胀。
治理通货膨胀:
a. 颁布《金融紧急措施令》
b. 制定《物价统制令》
启用“倾斜生产方式”
目的:旨在通过将有限的进口柴油投入钢铁生产,将其增产的钢铁投入采煤业,然后再将由此增产的煤炭投入钢铁业,以此实现煤炭以及钢铁产量的增长目标。这是一个资源分配向采煤业、钢铁业倾斜,以振兴经济为目的的政策
背景:倾斜生产方式的首倡者是经济学家有泽广巳,其基础则是政府制定的物资供求计划。
资金来源:复兴金融金库的资金供给;政府的财政补贴。
成果:钢铁及煤炭生产急增,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提高生产物资供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二、《道奇计划》和朝鲜战争的影响:向市场经济的软着陆
关于《道奇计划》的内容等请参照前面“第一章 二 5”。在此值得强调的是,《道奇计划》的实施及它带来的后果使日本的宏观经济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个人消费比率较之战时有所恢复,同时资本形成比率也比战时大幅度提高;国民支出结构的变化明显,即资本形成比率下降,个人消费及进出口比率增加。
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帮助了日本摆脱了经济困境,朝鲜战争产生的经济效果表现为,因战争升级产生的特需对地理位置最近的工业国日本以及对世界其它国家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扩大出口,正面刺激了日本经济:主要指通过出口增加美元收入的途径为日本扩大进口增加了底气,并抬高了国际收支的顶线。特需填补了贸易收支赤字,如果没有特需,这种程度的进口扩大和生产扩大是不可能的,也不能保持这样的出口规模。特需一直保持到1954年。这缓和了日本经济活动的衰退,在促进“合理化投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另外,特需对日本经济活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企业效益大幅度恢复,弥补了由《道奇计划》造成的通货紧缩局面。
③特需使日本经济真正踏上战后的复兴之路。
变产业发展的制约条件为发展动力(☆)
资源方面。日本的工业资源奇缺是众所周知的,为解决这一制约产业发展的客观因
素,一方面依靠政府方面制定的产业发展政策及合理化计划引导,一方面靠企业内部的机制改革。以钢铁业为例,日本政府制定的《钢铁业合理化计划》就是旨在通过增设轧钢设备,来提高钢铁业竞争力的具体发展规划。企业方面,如川崎制铁公司,实现了向钢铁联合经营模式的转变就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转移方面。技术转移主要包括:消化进口设备的技术转移;以技术合同为基础
的技术和专业技能的转移等。1952年政府出台的《外资法》为日本掀起引进国外技术热潮起了关键作用。
国内市场狭小。由于日本人的购买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差距,限制了海外企业进
入日本市场,也限制了本国企业的商品销售,使本国企业的经营者不得不把眼光瞄向海外市场,延续了“贸易立国”的思想。
能源供给的不稳定性。1948年起,电力供求不足的紧张局面制约了工业的发展,为
改革这一局面,首先改革了电力供给体制,即实现了电力企业民营化及多家公司协作经营的方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积极性,阻止了电力不足情况的蔓延。
小结:在政府宏观政策的诱导下,经历了内部改革的日本企业其竞争力大大提高,加之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景气”,使原有制约着日本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基本得到了缓解,为日本经济进入新一阶段的高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市场经济实行软着陆做好了充分准备。
△ 复习题:
1、日本为恢复战后经济体系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效果如何?
2、战后日本是如何摆脱了制约着本国产业发展诸要素的?
高增长机制(1955~72年)
第三章 概论:国际收支的“顶线”与产业活力
本章重点:
1、重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形成
2、劳使关系的稳定化
基本概念:
高增长 经常收支 贸易自由化 资本自由化 小政府 终身雇用制 公共投资
技术革新 信息交流成本 岗位轮换制
本章要点:
一、出口的发展和国际收支:增高的“顶线”与自由化
1、投资带动下的高增长
这个时期经济高度增长主要是由于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参照教材第49页表3.1)的活跃带来的,因此又有人称这是属于民间设备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经济白皮书》中用“以投资带动投资”来概括当时的经济发展特征,是恰当的。因为正是旺盛的设备投资刺激了高生产率的增长,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①动因:经济的高速增长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曾出现过几度下滑。而且出现了相同的现象,即先是景气扩张、物价上涨、进口猛增,最终导致经常收支恶化,即贸易收支逆差成为景气衰退的导火线。很明显,贸易收支恶化会导致景气滑坡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经济增长的“顶线”则取决于经常收支,因此为恢复经济的高速增长首先必须提高日本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②措施与政策:放宽金融,增加财政支出;在进出口贸易中改变了原来以减少进口调整贸易收支的做法,转向以积极增加出口来进行贸易收支调整的政策性转变。
③后果:导致出口速度增长、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在经济高增长时期日本的出口已高于世界出口增长率二倍的速度迅猛发展。出口产品的结构也由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向以重化学工业、机械、电子器械领域的产品为主过渡。这一变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60年代以后日本的出口目标确立下来,即主要框定在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品范围。如,汽车等等。
3、自由化
①贸易自由化 1962年制定的《贸易、汇兑自由化的计划大纲》使日本在对外方面实现了贸易自由化。通过自由化获取的贸易利润大大超过了特定产业规模缩小带来的负面影响。
②资本自由化 1964年随着日本政府加入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承诺履行非贸易经常交易和资本转移的自由化协约,采取了与贸易自由化相同的循序渐进的实现资本自由化的方法。
③变“自由化”的压力为动力的日本的经验:
a.循序渐进放开的方式
b.有顺序地提高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c.推行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尽快完成企业内部的机制改革
d.在防止外来企业并购方面,国内企业加强稳定股东的工作
e.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技术方面狠下功夫
二、小政府:战败的恩惠与增长的业绩
1、“小政府”诞生的背景
战后50~60年代,日本出现小政府有其特殊背景:第一、军事力量的解体、军费支出大幅度减少(就这点而言,称之为“战败的恩惠”)。第二、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社会保障开支比例少,因此财政规模较小。尽管在60年代进行了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有人提出,6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是以牺牲国民的福利换来的。
2、社会保障制度
①非工资支付法。这是日本许多大企业在社会福利支付方面采取的主要方法。它是由健康保险、政府退休金、雇佣保险和劳动保险的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金组成的,统称为“法定福利费”。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负担维持和运营部分职工宿舍、疗养所等福利设施的开支。很明显,日本的大企业实施的是社会保障内部化的战略。
②长期连续雇佣制(现在说的终身雇佣制)等。使日本战后长期保持了低失业率。
3、税制与减税
形式:以直接税为主,特别以个人所得税和法人税为主。
减税:包括提高基础、抚养、配偶的扣除额度,工资收入的扣除额度,减轻税率等,其重点主要是提升纳税的最低限额。
4、公共投资
①加大公共投资的原因: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物流、能源需求增加,而这正是公共投资不足的部门,因此提高铁路运输能力、解除积压、加大能源供应势在必行,而这些部门都需要政府进行大量的公共投资。
②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援。财政投融资方面的低利率政策以及长期资金向特定产业倾斜的政策等等增加了公共投资。
③投融资的运用状况及阶段性特点。第一位是对运输通信业,始终处于投融资的重点部门。从阶段上看,a.复兴期的最后阶段(1953年),面向钢铁、海运等基础产业的投融资规模较大;其次是向国土保护、灾后恢复、农林渔业的投资。b.高增长时期(1955~70年),投资重点转向了中小企业、公路建设、地区开发、贸易、经济协作等部门,另外,对住宅、生活环境建设的投资比例也出现上升趋势。c.高度增长末期(70年代后),对住宅、生活环境建设的投资比例大幅度增加。
④公共投资的作用。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领域进行有重点的投资,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扩大了国内市场,也为以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设立新产业扫清了障碍,对促进产业结构转换起了重要作用。
三、重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技术与经营革新
1、技术革新
① 旺盛的设备投资 → 资本存量的增加 → 提高生产率(技术投入)→ 经济增长
② 引进现成的先进技术设备
③ 开发本国的潜在技术
2、日、美在技术开发、利用方面的差异
① 市场规模 ② 资源 ③ 资本 ④ 信息交流成本 ⑤ 生产规模
3、产业结构(☆☆)
该时期日本产业结构的特点:①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整个产业部门,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之快超过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② 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工业与机械工业,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变化最突出的是机械工业(参照教材第61~62页表3.4、表3.5a、表3.5b)。
四、劳使关系的稳定化
1、企业工会的地位巩固、作用增强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劳使纠纷的频率也高于战前。在这些大规模纠纷中,日本电力产业工会、日本汽车工会等产业工会均彻底失败,企业工会要成为工会组织的核心形态。产业工会在多数产业中则退缩至少数派工会组织。虽然有理由认为企业工会是战前工会运动持续发展的产物,但在工作中形成的数列,即通过OJT(在职培训)形成的熟练具有决定工会形态的重要意义。由于这种熟练中包含的企业特殊要素越多,有着共同利害关系的劳动者是同一企业职工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说,企业工会这一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企业工会的主要特点为,第一、只有本企业的正式职工才具有成为工会会员的资格;第二、只要是本企业的正式职工、不论其工种差异都统一组织于一个工会之中;第三、工会干部必须是本企业的正式职员;第四、工会有权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工会章程,并根据需要修改而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第五、把“团体交涉”和“劳资协议”融为一体。
与欧美工会组织的区别及作用。日本的工会是独立工会,无上级也无下属,其组织范围就是本企业,各工会之间是独立平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工会的生存依赖于企业的生存。因此,日本工会不像欧美工会那样单纯地把要求雇主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目标,而是具有强烈的经营参与意识,把改善经营管理作为工会的出发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经营者自身的立场是相吻合的。工会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在日本企业中广泛实行“劳动协商制”,即工会与公司经营者就企业的各种问题进行定期协商,达成共识。此外,工会干部与经营者在晋升系列上也相一致。工会专职干部中有许多人被公司任命为行政干部,因而两者存在利益上的一致性。
2、工会的反解雇斗争取胜
尽管在有些人眼中的企业工会只不过是经营者的御用工具,然而实际上企业工会在反解雇斗争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特别在以雇佣为焦点的纠纷中,明显显露出由于企业工会的顽强抵抗,纠纷造成开支增加、利润损失、经营者威信降低等高成本付出,因此企业经营者原则上不实行解雇,这不能不说是企业工会的反解雇斗争的胜利。
3、长期连续雇佣制(现在说的终身雇佣制)基本形成
企业工会的反解雇斗争的取胜为长期连续雇佣制的基本形成奠定了基础。企业经营者原则上不实行解雇,即使因经营恶化不得不实行减员的情况下,也尽量回避指名解雇。由此形成了长期连续雇用体系,并迅速普及,这就是常说的“终身雇佣制”。
日本的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终身雇用制,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普遍和正规。但女职工一旦结婚就得退职,因而较难以享受终身雇用制的好处。如果因经济萧条而必须调整就业规模,日本企业一般也不采取解雇的方式,而是首先减少加班和变更临时工的人数,最严重时便采取临时离休制。这一制度的优点是使职工对企业具有强烈的忠诚心及企业有可能灵活地进行长期人事安排。
4、岗位轮换制——多技能工的普及
这种企业内部灵活调整劳动配置的“多种岗位轮换制”非常具有日本特色。这主要是指将具有相近技能的现有人员,从原岗位调至新岗位的转换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在企业内和事业所内根据劳动力工序的忙闲不均,通过支援、外派等形式在人员富裕部门与人员不足部门之间进行人员流动的方法。
这种“岗位轮换制”的作用在于,它不仅可以积累从事多种作业和不同职业的经验,并为普及多技能工创立了有利条件,使熟练化企业的固有特性更为突出。
5、平等的收入分配
战后收入分配状况的改观:农村的土地改革实现了收入平等化;城市中由于战争灾害造成资产减少,加之严重的通货膨胀使金融资产大幅度缩水及对高收入者实征财产税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收入分配平等化;解散财阀没收了极少数巨额收入者的财产制也为实现收入平等化创造了条件;领导层与劳动层的工资差别缩小。(参照教材第66页表3.6)
6、高储蓄率
形成高储蓄率的原因众说纷纭,有“奖金说”,“社会保障不完善说”,“生命周期假说”等等,本教材的作者桥本寿朗先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储蓄利率的快速增长是在所得分配实现平等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另外指出这也与日本人重视财产的安全性有关。
△ 复习题
1、高经济增长时期主要进行了哪些政策性调整?
2、为什么可以把战后日本政府称为“小政府”?
3、分析该时期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4、简析劳使关系稳定化的重要性。
第四章 产业政策的效果:市场机制的间接作用
本章重点:
产业政策的调整及有效性
基本概念:
产业政策 产业组织 特别折旧制度 外币配额制
本章要点:
一、产业政策手段:政府资金、租税特别措施、《外资法》、外币配额制
1、产业政策的定义
产业政策是指因“市场运作失败”,资源分配出现问题;或者预计可能发生问题时政府为提高经济整体收入水平,干预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以及个别企业内部产业组织的政策。因此,产业政策由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两大部分组成。
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杠杆,也是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与欧美各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通产省在战后分别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要求制定了不同的产业政策。在50年代,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政策,采用扶持重点产业的对策,把当时有限的资源分配于电力、钢铁、煤炭、化肥等基础产业;到60年代,提出了关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政策,选择了重化工的发展方向;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之下,采取了结构调整对策,使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帮助有关产业改善结构或转产;80年度,国际贸易摩擦导致日本政府采取了以内需替代外需的国际协调性产业政策。
2、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
①政府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道路的修建,对夕阳企业(煤炭、农业)的补助等等。其作用在与增强了国内运输机构的能力;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间接地推动了本国重化学工业部门的发展;另外,政府资金对夕阳企业的补助,减缓了产业结构急速变化带来的冲击。
②特别租税。这是政府为达到实现经济政策目的的诱导措施。
a.主要内容:免税收入、各种准备金、公积金、特别折旧(参照教材第71页表4.3“特别租税措施的效果”)。其中特别折旧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折旧制度——旨在更新战时、战后陈旧的机器设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内容为,1951年凡属政府特别指定的设备均可在三年内实行特别折旧(比普通折旧优惠五成);1952年根据《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对合理化机械等也实行了在一年内折旧二分之一的办法;对设备投资而言,特别折旧制度意味着可延期交付折旧后利润的法人税。这项制度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般认为,它增强了企业手头流动资金的流动性效果;增强了企业预期收益率的收益性效果加快了投入资本回收的弱化风险效果;特别是对于重化学工业部门的特别折旧举措具有促进投资向这些部门倾斜的功效,加速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③外币配额制、《外资法》。外币配额制是为改变50年代日本国际收支持续赤字的一项具体措施,这项制度取自《外汇法》和《进口贸易管理条例》等进口贸易管理制度。实行这样措施的目的:为有效分配有限的外币资金;进一步引导扩大吸收外币。其效果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前者推进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和振兴的出口;后者导致出现特定产业和部分企业从中赚取超额利润的可能性,即一方面有部分企业获得了超过实际需求的外币配额,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企业却苦于外币资金不足;而且政府通过外币配额制掌握了进口原料的控制权,使通产省有了插手民营企业自主决策企业事务的理由。
二、计算机企业与产业政策:迅速制定战略目标
1、对计算机产业的扶植政策
日本政府对计算机产业的扶植、干预政策主要包括:
①引进技术。
②保护本国产品。
③提供援助资金。
2、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日本政府在保护新生产业方面实施了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对计算机产业的干预、保护是其典型的例子。其有效性显而易见,具体表现为:
a.在计算机发展初期,通产省成功地迫使IBM公司改变基本方针,作出开放基本专利使用权的让步。其政策目标的选定,与欧洲相比不失为快速而准确。
b.政府借助《外汇法》《外资法》保护国内计算机企业,使其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这不仅奠定了本国计算机产业化的基础,也为抗衡国外计算机行业的竞争作出贡献。
c.对合作研究实行补贴,以此激发加盟企业展开竞争,从而推动技术开发。
三、产业政策的变化: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
1、贸易自由化弱化了政府干预
①1955年9月日本加盟GATT;1964年4月成为IMF第8条款国及GATT第11条款国,结束了外汇与进口管制;根据《外资法》对技术引进的审批和逐渐放宽,由此技术引进项目猛增。总之,是贸易自由化弱化了政府干预。
②产业政策的及时转化:由于日本政府直接干预产业的行为手段逐渐丧失效力,所以从经济高增长中期开始,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另一点比较明显的转变是,产业政策向尽可能推迟微电子类战略性部门的自由化进程的方向倾斜,为国内新生产业的发展争取了时间。
产业政策的有效调整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
2、资本自由化(☆)
资本自由化的全面实现是在1973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比贸易自由化进展得缓慢。主要原因是政府、财界方面对其后果过分担忧,在其放开政策上也过分谨小慎微。
3、政企协调的重要性及产业政策对市场机制调节的间接作用
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产业政策的变化符合业界的发展,因此两者的协调使贸易自由化得以快速实现;而在资本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在“危机感”的促使下虽提出了以保护中小企业及重点企业为主的“同业重组”构想,并具体提出了《振兴特别产业临时措施法案》,但都由于受到企业及融资方银行的反对而遭失败。这说明得不到企业积极支持的法案、政策措施,无论政府如何极力推进也无济于事,同时也说明了政企协调的重要性,反映出产业政策对市场机制调节的间接作用。
总之,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帮助本国的经济部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了本国经济竞争力。严格说来,产业政策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或特殊的经济政策,而是指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为中心目标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总和。这种与产业调整为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导向的政府职能,与美国政府那种着重于短期总需求管理的宏观政策取向相比可谓独树一帜,对促进日本赶超先进工业国功不可没。
4、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
一是采取了以产业结构为目标并运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该目标的方式。二是采取了通过市场机制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尊重民间自主性的立场作为产业政策的基本宗旨。具体来说,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为充分吸收民间的意见而是由官民双方有识人士组成的各种审议会制度化;在执行政策阶段,政府只以产业结构设想等形式提出大致政策目标,具体由民间自主采纳,把政府干预控制在必要的最低限度。
△复习题:
1、以计算机产业为例,简述高增长时期日本的产业政策。
2、为什么说产业政策仅起了间接地推进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五章 主银行体系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本章重点:
1、主银行体系的特征及作用
2、主银行体系在战时及战后不同时期的演变
基本概念:
主银行体系 联合融资 信息的非对称性
本章要点:
一、主银行体系的特征及作用
1、主银行体系及特征
①主银行体系是指银行与企业之间长期维持交易关系的固定循环体系。
②主银行的特征表现为:
a.主导借款企业的集资活动。
b.是客户企业的结算中心。
c.是客户企业的主要股东。
d.向客户企业派驻领导。
e.在企业业绩滑坡时,拥有实施救济的主导权等。
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在主银行关系中,银行与企业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无任何协定约束,因此最近的研究认为,企业与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银行之间是一种“关系的凝聚体”。在这种“关系的凝聚体”中,相互之间的默认契约起着主要作用,它包括:
a.在银行承诺向借款企业提供所需资金的同时,客户企业也通过将结算帐户集中到银行等方式协助银行提高其竞争力。
b.银行协助稳定企业经营权,但企业一旦陷入困境,主银行不仅具有决定是否实施救济的主导权,而且还有将企业经营权移至银行的权力。
c.其他金融机构在向主银行传递信息、委托实施监控的同时,允许主银行将长期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利润收入归为己有。
2、作用:主要表现于企业金融以及法人治理方面。
二、战时、战后改革期:始于稳健银行的转换(☆)
1、战时形成的银企特殊关系——“往来关系”
①背景:a.战前企业融资是以内部资金为主、普通银行对产业资金供给的参与程度较低。而战时军工企业资金短缺明显,在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形势下,不得不增强了对金融机构的依赖。b.银行方面,对于向高风险的军工厂放贷信心不足,采取“联合融资”的方式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来一种“往来关系”。
②内容:指定军工企业的对口金融机构的制度(1944年1月),即指定金融机构向指定军工企业集中提供资金的制度,如三和银行与日立造船公司建立的关系。
③局限性:由于军需累计融资最终要以政府出面担保,因此银行方面缺乏实施监控的动力,加之行使影响力的手段不利,因此战时的银企关系是由外部力量强制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
2、战后改革时期的银企关系——“责任关系”
①战后主银行关系形成的新起点。第一、旧指定金融机构发挥了特殊作用:作为最大债权者及特殊管理人参与了重建计划的制定工作,积累了比战时更为可观的企业内部经营信息;第二、作为国家银行的日本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1947年开始由日本银行进行的斡旋融资,对战后复兴时期与扩大“联合融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战后银企“责任关系”的建立。以《道奇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银企之间彼此加强了承担义务的责任,并由原先指定金融机构的银行向陷入有流动性危机的企业提供资金。
③长期金融机构诞生的意义。它解决了复兴时期城市银行普遍面临的扩大长期资金需求与以活期存款为核心的存款结构之间存在着的存贷时间错位的难题。
④战后改革时期银企关系的特点。第一、没有覆盖整个经济面;第二、银企双方在承担义务方面仍有很大缺口,与后来确立的主银行关系相比,只能说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三、高增长期:主银行体系的普及(☆☆)
1、主银行体系得以普及的原因
①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
②企业期待拥有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等
2、主银行间的竞争加剧的原因
①城市银行已经认识到争取大宗客户对银行经营的必要性。因为要确保银行手续费收入就必须抓住成长性强、有实力的客户,这不仅可以确保低成本的吸收存款,而且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还可以降低放贷的审查成本。
②旧财阀银行与非财阀银行组成的垄断性产业组织形式,加剧了银行之间增多大宗客户的竞争。
3、强化银企之间的义务
具体表现在:
①城市银行与企业的稳定关系扩大
②出银行对投资项目的审查能力得到改善
③在城市银行与企业的长期关系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强化中间、事后监管的基础结构稳步扩大。首先,银行持股比例上升,尤其是股市低迷之后,金融机构的股票持有量增加;另外,银行向企业派出领导的人数增加的;而且企业对银行的依存度,在高增长前半期仍处于高位,只是进入后半期后逐渐出现下降的趋势(参见教材第86页表5.1)。
主银行的作用:企业发展的制度性基础(☆☆)
主银行体系在高增长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缓和了信息的非对称性,推进了设备投资。
因为一般来说,投资者与借款者之间,借款方比投资方掌握着更为丰富的有关投资项目未来收益情况的信息,形成了信息的非对称性。而主银行体系下银行对企业的义务克服了这一缺陷。
2、发挥了约束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主银行在客户企业财务状况正常的情况请一般不干预企业经营。但一旦企业经营发生恶化、不履行债务的风险增大时,主银行就会立即增派领导,并安插在直接参与企业决策的常务董事以上的领导岗位,以加强监督的力度。
3、对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救济
救济包括减免利息、建议重建经营、助人求职以及与其他债权者进行协调等。主银行在主动承担陷入困境企业的债务的同时,掌握了救济往来关系企业的主导权
4、维持了垄断性产业组织
从产业组织角度看,主银行体系在维持垄断性产业组织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复习题:
1、论述主银行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及作用。
第六章 稳定股东的发展和自主经营的增强
本章重点:
1、稳定股东的发展、特点及作用
基本概念:
股东稳定化 互相持股 经理会 六大企业集团 发展志向型
本章要点:
一、1955年的经营者与股东:经营者治理和股东主权的并存
1、股东稳定化含义
①稳定股东
“稳定股东”是指作为非资产运营者,支持现任经营班子的友好的“内部人员”,且持有股票的股东。具体地说,对于股票发行企业而言,“稳定股东”的含义包括:在企业未陷入经营危机的情况下,对企业经营持不干涉态度;不向反对现经营班子的第三者出让股票;欲出让股票,须预先通知发行企业。
②相互持股
“相互持股”是指复数企业以上述稳定股东的身份,长期相互持有对方原始股票的企业惯例。
③日本持股结构的特点
在相互持股的企业惯例中,法人股东的持股比率超过二分之一,这种法人化的持股结构与日本战前的控股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高、金融机构持股比例偏低的持股结构以及以高度关注资产运用的个人、机构投资家为核心的美国、英国的股票所有结构不同,表现出日本持股结构的特点。
2、战后(50年代)改革的影响
①1950年对《商法》的修正,强化了少数股东的权利,使股东权利在制度方面广受保护。
②在50年代,股票所有结构中个人所有比例仍占多数的情况下,影响了企业资本结构,使企业资本结构中资本规模较小。
③50年代前半期,企业经营受到股市走势的极大制约。企业的经营自主性受到很大影响。
二、高增长前半期:旧三大财阀率先扩张(☆)
1、经理会的成立与相互持股的展开
①经理会的成立
a.目的:商标管理、信息交换
b.作用:开展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的会员相互持股工作
②相互持股的展开
a.三大旧财阀企业。三井、三菱、住友这些在解散财阀运动中受冲击的企业,在原有持股结构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首先开展了向“相互持股”的持股结构转变的工作。
b.非旧财阀企业。他们不仅把原彼此承担义务的主银行作为公关对象,而且有融资关系的信托银行、签有团体保险合同的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在交易业务方面关系密切的灾害保险公司等也都作为股票认购的公关目标。
c.相互持股的目的性。这是明显的以金融机构为核心追求企业稳定化的措施。
2、稳定化的局限性
a.50年代前期,股东法人化倾向的进展仍然缓慢;
b.这一时期由大企业领衔试行的以金融机构为轴心的股东稳定化工作仍然带有浓郁的利用股市约束企业经营的色彩。
三、高增长后半期:股东稳定化的确立和六大企业集团的形成
1、股市低迷与资本自由化
股东持股结构的法人化以及股东稳定化工作大发展时代是从1965年股市见底回升后开始的。而在这之前,日本经济在经历了1958~1961年的“岩户景气”之后,股市出现了连续四年的持续下跌,处于低迷状况。
1964年日本加入OECD之后,资本自由化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欧美资本自由化体制下的企业兼并使日本企业经营者感到危机。正因为此日本国内的稳定股东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2、股东稳定化的发展
股东稳定化发展的因素:
①排除了以往严重阻碍股东稳定化进程的制度性障碍。
②股市低迷期成立的股价维持机构——日本证券持有共同组合以及日本共同证券在出让所持股票时,强行推销给上市公司关联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做法促进了股东的法人化和稳定化。
③在上市企业中,有实力出任稳定股东的企业数量增加,大量吸引稳定股东的条件已经成熟。
3、银行系统企业集团的形成
①经理会的成立。60年代中后期,股东本地化得以发展的原因是,对上市企业来说,有实力出任稳定股东的企业数量增加,大量吸收稳定股东的条件已经成熟,股东法人化的时机已到。于是,股市一出现低迷,富士、三和、第一银行便率先与各自的交易企业成立了经理会,扩大了非开发企业的稳定股东队伍。1966年富士系统、1967年三和系统分别成立了芙蓉会与三金会。同年,第一银行、日本劝业银行系统企业组织成立的共同经理会。换言之,以往以银行为中心结成的放射状裙带关系,使企业之间缺少横向联系,因此这一时期银行系列企业成立经理会,加强横向关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应对资本自由化。以银行为中心的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经理会的成立,加强了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在纵向关系的企业集团中,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合作,扩大了企业集团的势力,对企业集团中的股东稳定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②六大企业集团。指三菱、住友、三井、三和、富士、第一劝业六大银行系统的企业集团。旧三大财阀的属下企业形成了包括金融机关在内的企业集团,并形成了集团参加企业的社长会。三菱系统集团(星期五会)、三井系统(星期一会)、住友系统(白水会)。在该社长会的指导下,因财阀解体分解出来的三菱商事于1954年成立、三井物产于1959年成立并参加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战前在集团内部没有银行的“新兴财阀”、(浅野、古河、川崎、日产、中岛等)与没有强有力的事业企业的银行(富士银行属安田系统、第一银行属涩泽系统,三和为了银行合并)结合,形成了新的富士银行系统(社长会、芙蓉会)、第一银行系统、三和银行系统企业集团。但这些与旧财阀系统相比,结合得迟,作为有畸形的企业集团,凝聚力和综合利也较松散。
六大企业集团的特点及作用:第一、集团的企业间在产业活动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协作,是相互扩大利益的利益集团。这时旧财阀统一、支配属下企业的统治中枢机构已不存在,集团内的联合关系相当松弛,集团内巨大企业的自主性很高。在融资关系上,集团内的金融机关对集团的企业融资及相互持有集团内企业的股份,且起了中心作用,但不像旧财阀那样是封闭性的。也有超越企业集团框架的关系。金融机关不是单方面支配非金融企业,金融机关与非金融企业是相互补充的关系,金融机关以掌握各产业、各企业集团、各企业的情报为基础,在集团团结方面可以说起到了协调作用。第二、企业集团内不管是金融机关还是非金融机关,相当数量的巨大企业都是相互持股关系,即巨大企业对各巨大企业持有股份累计比率非常高,这是连接企业集团内各企业的重要纽带。旧财阀是财阀家族支配持股公司即以财阀本部为顶点的金字塔式股份所有的支配与基准,顺着属下企业的大股东往前走,一定能找到财阀本部,然后出现财阀本部的大股东和属下主要企业的大股东。与此相反,如果探寻新企业集团内的大股东,一定会出现复数的巨大企业,巨大企业的股东中,同一企业集团中企业的名字连在一起。第三、新的企业集团加深与政府、官僚的结合,在国际国内很多领域收集、分析信息,将推进政府的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作为重要课题。美国的对日政策及国际形势对日本经济的动向都有很大的影响,日本政府的政策又能起到极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重要产业的巨大企业收集交换国内外各种信息,拥有驱动政府各种政策的力量。企业集团成为起这种作用的核心。
4、产业型企业集团的形成
没有参加六大企业集团的超大型企业(八幡制铁、富士制铁、日立制作所、松下电器产业等)形成了拥有许多子公司和关系公司的企业集团。这些是内部没有银行等金融机关的产业型企业集团,顶点是稳定的超大型企业,可以从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机关得到庞大的融资。这些与上述的企业集团完全不同,顶点的超大型企业及母公司拥有直接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很大股份,以此为基础,支配、统管下属企业,这是一种母公司专一支配下的各个企业的集团。母公司提供原料,委托加工,订购零部件,援助与此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这些关系是对上述支配和管理的补充。也通过相互持股而拥有经营权。这里是处于顶点的超大型企业与相当数量的金融机关相互持股的关系。集团内企业相互间虽有程度之差,但也形成了相互持股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产业型企业集团与六大企业集团的关系。在六大企业集团内的由于一些相当巨大事业公司(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业、住友金属工业等)的形成,更加强了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六大企业集团是由多数巨大企业结集成的一大企业集团,它能统治支配上述产业型企业集团。
5、公开市场发行与相互持股
1970~72年,金融机构持股规模扩大是由于企业增资形式由表面发行、股东转配转向公开市场发行所致。增资中公开市场发行所占比重在1971~72年突破60%。
进入70年代,个人持股比率明显降低,实现了以股东法人化为目标的股东稳定化。其中汽车业是该时期企业股东稳定化中改革最明显的部门。
四、稳定股东的作用:发展志向型企业运作的制度性基础(☆☆)
1、经营权的稳定
股东稳定化的作用:a.阻止了威胁稳定经营的恶意收购,为保持经营稳定做出了贡献。b.股东的稳定化降低了股市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力。具体地说,即在高增长前期出现的股价感应型投资,自进入后半期后其关联逐渐消失。股市对企业利益与分配的间接影响下降。
交易关系的强化与事后性保险机能
建有交易关系企业的相互持股节约了事后销成本等各项交易成本,使企业间长期往来
关系趋于稳定。另外相互持股的重要作用还在于事后分散风险的机能。
总之,从高增长后半期开始至70年代前半期,以稳定股东为核心的股票所有结构形成后,以此结构为基础,从股市压力中相对解放出来的企业展开了全面的运营,形成具有发展志向型企业。
△复习题
1、简述高增长时期稳定股东的发展状况、特点及作用。
2、论述高增长后半期银行系统六大企业集团的形成、特点及作用。
第七章 建造量世界第一的造船业:坚持技术革新
本章重点:
日本造船业的成长
基本概念:
比较优势(劣势)产业
本章要点:
一、高成长时期的日本造船业(☆)
1、建造量长期稳居世界之首的原因
①战前的造船业已经属于比较优势产业,战后大部分生产设备得以保留,一大批造船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成为战后生产发展的珍贵遗产。
②有效地利用战前的造船设备和技术
③政府有重点地扶植优良企业(提供贷款、发放订单)
④1949年外汇汇率设定在1美元兑换360日元。这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增加了在国际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⑤与造船业配套的技术开发和技术革新成果不断涌现。
⑥准确把握了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变化。
2、日本造船业的迅猛发展
从1955年订单超过战前最高纪录、到60年代实现造船量世界第一,之后长时期里日本造船业在世界船舶制造业中所占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参见教材第102页表7.1、103页表7.2)。
二、遗产的有效利用
主要表现在:对战前、战时遗留下来的机械设备的完好保存;对技术人才的有效利用;政府对有效利用遗产的重视;对旧设备、技术的积极改造。
造船业中技术革新的成果主要指“分段建造方式”的新兴造船工艺的诞生。另外还包括开发可焊接钢材、推广焊接技术等。
另外,在产业技术大发展的形式向,因造船公司、实力雄厚的轮船公司与货主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使之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危机之后,客户的需求新动向明确,对节油型轮船的需求明显增加,日本造船业及时进行技术革新,适应了市场需求,虽期间曾面临了韩国造船业突飞猛进的严峻挑战,但日本造船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占有率仍保持了超过40%的较高份额。
△复习题
1、简述战后日本造船业成长的主要原因。
2、以造船业为例,阐述坚持技术革新的意义。
第八章 出口世界第一的钢铁业:工厂小型化模式
本章重点:
战后日本钢铁业的发展简况
基本概念:
“产业之米” 工厂小型化模式 钢铁联合经营 临海建厂
本章要点:
一、创新——产业之米
1、“产业之米”的含义:借喻大米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表示钢铁业在产业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钢铁业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命脉。
2、日本钢铁企业的经营特点:由于日本钢铁业的发展受制于煤炭、铁矿石资源的限制,因此在经营方式上与欧美等国家不同,采取了钢铁联合经营(钢铁生产一体化)的方式。
二、克服高成本原料的制约(☆)
在克服高成本原料制约方面,日本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1、日本的企业经营者、技术人员认真虚心地向美国学习,收集了大量的技术情报并引进了美国最新的钢铁生产技术。
2、美方钢铁技术人员热心的指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日本企业家活动的作用。不仅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而且创造性地将欧美先进的钢铁技术与日本具体条件相结合,实现了工厂小型化模式。
4、进口原产价格低廉的澳大利亚铁矿石。
5、为降低进口铁矿石的成本,改造、利用大型专用运输船。
6,积极进行临海建厂。
△复习题
1、战后日本钢铁业在克服高成本原料制约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2、简析战后日本钢铁业与造船业发展的共同点。
第九章 农工之间的人口流动:从劳动力过剩到劳动力不足
本章重点:
人口流动与劳动力短缺
基本概念:
城市化 圈型密集化 兼营化
本章要点:
一、丰富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1、人口流动
①原因: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即工业部门对年轻劳动力的大量吸收。
②结果: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城市周边地区人口急剧膨胀,形成圈型密集化分布;改变了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刺激了城市消费;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农业机械化与兼营化
经历了战后土地改革的日本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农业劳动力人口下降而受影响,相反实行了农业的增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积极改变了农产品的生产结构;第二、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第三、对农业切实地实行了保护政策;第四、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实现了兼营化
二、劳动力的短缺:工资上升与节省劳力
1、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升
日本经济从1960年开始转向劳动力短缺时代。劳动力的短缺必然加快了工资上升的速度,而且工资上升缩小了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工资差别。
2、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①技术选择发生变化。以此千方百计减少工时,消减组装工序操作人员的工资成本。
②技术的进步,以节省劳动力、技术改造为目的的设备投资增大。高增长后半期,劳动集约型投资比率上升。
③企业向地方疏散工厂计划的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为缓解城市周边地区日趋紧张的劳动力“瓶颈”对企业发展的制约。这一措施出台的直接原因:城市周边地区与地方之间的工资差别,使人们开始由临海工业地带和沿海大城市向内陆地区转移;另外允许地方工厂实行独立经营的分社制的出现,给企业经营带来某些灵活性。
△复习题
1、简析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
2、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升对企业经营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十章 小家庭与大量社会消费:走向“富裕”、“平等”
本章重点:
1、大量消费时代的经济特征
2、高增长时期与日本人生活的变化
基本概念:
GNP 公团住宅 卫星城市 “三种神器”
本章要点:
一、从贫困中奋起:1955年的国民生活
1、低收入与非低收入的差距
①在国际上,日本人与美国人的收入差距加大。②日本国内,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
2、劣质的居住环境
原因:战争的破坏;政府的住宅复兴计划启动慢、推广无力;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二、城市化和小家庭化:住宅小区族与市郊住宅区
1、公团住宅与住宅小区族
60年代中期为解决住宅环境恶劣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制定了“住宅建设10年规划”并成立了专门的住宅公团负责城市住宅小区的开发与建设。出现了公团住宅与住宅小区族。
2、卫星城市
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城市近郊形成的若干住宅、商业密集区、市。这也是种圈型密集现象。这种现象冲击了日本的建筑行业,并带动了与此相关的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住宅用部件、设备等以组装、施工为中心的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3、东京——公司总部的聚集地
东京圈除了人口大幅度增长之外,也成为公司总部的聚集地。
三、大量消费时代的到来:“三种神器”与3C
1、“三种神器”
指高增长时期的三件主要家庭耐用消费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它带动了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热潮。
2、汽车时代
从1966年开始,日本再次掀起耐用消费品热潮,这次主要是:轿车、空调、彩电,又被称为“三种新神器”。取其字头又叫“3C”。
这个时期最大的变化就是轿车以其惊人的速度走入百姓家庭。汽车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大变革,首先,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其次,把日本带入高消费时代,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3、消费扩大的起因
①收入的提高,增加了消费。
②小家庭化的发展刺激了消费。
③高消费与规模经济的相乘作用。高增长期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特征是,人们大量消费批量生产的标准化商品,因耐用消费品需求收入弹性高,故收入提高,需求会迅速增加;而批量生产可以发挥保障供给、降低产品价格、资金需求的作用。
四、高速增长的结束:1972年的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及消费
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变化: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趋向高级化、多样化;人们的生活式样发生变化,包括饮食结构、住宅选择等等;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基本实现了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平等化。
△复习题:
1、以日本为例,试论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圈型密集现象的利弊。
2、简析“三种神器”“3C”效应。
3、简述高速增长给日本人民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十一章 能源革命:1美元原油与临海建厂
本章重点:
日本在能源革命中的政策导向
基本概念:
能源革命 内外价格差
本章要点:
一、从国内开发转向进口
1、能源革命的含义
能源革命是指在第一能源利用方面,石油(液体能源)比重急剧扩大和对进口能源依赖加深的过程。
2、从国内开发转向进口
根据日本政府战后复兴计划中的“倾斜生产方式”这一政策措施,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在第一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以国内为主,二十世纪50年代前半期的国产能源供给比率高达四分之三。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能源生产率低、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的诞生,国产能源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出现了令各大企业棘手的“高煤价问题”,这与澳大利亚煤炭产业的高生产效率相比,日本国内能源开发逐渐丧失了其竞争力,不得不转向进口。
二、煤炭政策
1、战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产业
来自国家的大量补贴和低息贷款掩盖了煤炭高成本问题。
2、煤炭业内外价格差的出现
国内煤炭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由于海上运费的下降、国外低价煤炭的进口出现了与国内煤炭价格之间差距扩大的现象。
3、产业政策角度的分析(☆☆☆)
产业政策分为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表现为:50年代中期开始,煤矿行业实行了有计划减产和采掘机械化等合理化措施,这些合理化措施的重心是将煤炭生产向优良煤矿集中,借此推进产业垄断化。产业结构政策的行为:向特定产业提供补贴实行非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而当时日本的产业结构政策中投入补贴最多的产业就是煤矿。
若以投入补贴的多寡为标准加以界定的话,显然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最大实施对象是煤炭业,其次是纤维业。两者都是比较劣势产业。从这点来看,产业政策的政策手段很大程度上是以防止短期内大批失业的就业政策为出发点的。
三、廉价石油进口机制(☆)
1、能源革命的具体内容——廉价石油取代煤炭,液体燃料取代固体燃料的过程。
2、廉价石油供应的原因:
①中东多处优质油田的陆续开发
②国际石油组织(国际七大石油公司)采用基点价格制控制了石油价格的上涨
③以欧洲发达国家为首取消了对航行运河油轮的型号、吨位的限制,拉开了油轮大型化的序幕。对降低石油运输成本起了重要作用。
3、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开发
①造船业在大型油轮开发上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②钢铁业对平炉实施了喷油式改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复习题:
1、以高增长时期能源部门的机制转换为例,分析当时日本产业政策的效果。
第三篇 石油危机与经济结构调整(1973~1980年)
第十二章 概论: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章重点:
1、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早期摆脱萧条通胀的途径
2、70年代中后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化
3、劳使一体的合理化
4、日美贸易摩擦的升级
基本概念:
石油危机 菲力浦斯曲线 资本存量 劳动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TFP) “春斗”
日美贸易摩擦
本章要点:
一、黄金时代的结束与相对高增长:萧条通胀的早期克服
1、增长条件的变化
①劳动力供给的制约
②总需求增长的减速
③70年代初爆发的“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加速了经济向低增长结构的转换
2、萧条通胀的形成
1973年10月爆发的石油危机结束了战后长达25年之久的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之后世界各国普遍陷入经济增长率下降、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的严重经济萧条中。日本是受石油危机打击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待1974年石油危机结束时,日本物价上涨率已高居世界之首,工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萧条通胀的迹象已非常明显。
这时人们普遍认识到失业率与物价上涨之间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菲利浦斯曲线。于是,以此为前提,在通胀率容许的范围内降低失业率、摆脱萧条成为各国政府决策者们的共识。
3、迅速摆脱萧条
日本在摆脱萧条方面与英法美截然不同,具体表现在:
①摆脱萧条所用时间短、速度快。1975年日本经济增长恢复至2.3%,并在整个70年代后半期,始终保持了5%增长水平,这虽只相当于高增长时期的二分之一,但却大大超过了徘徊在1%~2%的美国和英国。
②日本国内的失业率一直较英法美等国低。
③有比英法美等国稳妥的货币供应政策。
二、持续稳定增长:增长模式的转化
1、投资低迷
石油危机之后,即7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的增长模式与高增长时期以民间设备投资为主的增长模式表现出明显不同。第一、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增大,投资的作用大幅度减退;第二、民间投资设备的重心从制造业转向非制造业。
制造业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石油危机后,生产设备调整期拉长。虽然投资包含以满足需求、配备保障必要生产所需的设备为目的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调整的过程,但是石油危机后,一方面需求止步不前,另一方面,因受1972年至1973年流动性过剩及通货膨胀期间投资热潮的影响,资本存量不减反增。另外从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看,设备投资决策取决于企业利润率。但应注意到,石油危机后企业收益率长期低迷,销售额经常利润率急剧下降。企业利润率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石油危机后能源价格和工资等迅速攀升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利润下降的不平衡性。就利润率下降的程度而言,制造业大于非制造业,制造业内部的高耗能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偏高,组装产业下降幅度小。与高增长时期相比,70年代后半期设备投资不仅规模缩小,且重心已转向非制造业和制造业内部的组装产业。
2、出口主导型增长
日本经济的增长模式从高增长时期的民间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向出口主导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石油危机之后国内消费出现的滞胀;第二、政府的增加出口、削减贸易顺差的经济政策。
3、生产率增长的减速
①与生产率增长的相关要素:资本存量、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
与1965~72年相比,1975~80年间的资本存量、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下降。从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两大分类来看,非制造业资本存量贡献大,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大。资本存量贡献度下降是由于1975年后投资增长率下降所致。
②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第一、这一时期技术进步已达到顶峰;第二、直接关系到提高生产率的实力扩张投资告一段落;第三、投资重心转向设备更新投资、防治公害投资,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
三、减量经营:劳使一体的合理化与有息负债的削减
1、1975年的“春斗”
①特色:政府与劳工之间的协调色彩明显;企业工会的积极配合作用加大。
②结果:所达成的13.1%的提薪协议,令政府、财界实现了控制工资上浮的目标;改变了以往人们在晋升工资中普遍强调的“平均标准”的重要性,而转向强调“企业业绩的重要性”;工资的核心组织由原来的产业工会转为企业工会;劳使关系一体化进入新阶段。
2、减量经营(1)——调整雇佣
措施:调整正式职工的劳动时间;停止新增职工;削减中途工聘用及整顿、减少临时工人员调整;采取通过了退休金外加补贴的方式动员临近退休人员自愿提前退休,或在企业内部调整岗位,向联属企业外派、调转等。
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减量经营、调整雇佣的目的。
3、减量经营(2)——削减金融支出与库存
措施及影响:政府推出的降低有息负债政策。这一政策使企业纷纷削减借款规模,将设备投资控制在自己资本范围之内,外部资金只在需要的情况下以增资形式予以利用,即融资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削减金融支出的减量经营对库存管理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库存循环对经济景气的影响程度减弱。
四、扩大出口与日元升值:贸易摩擦的升级
1、推动出口
①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以机械产业为核心的出口产品种类的扩大。
②以ME为核心的合理化措施,不仅提高了日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而且在非价格竞争方面也提高了日本产品的竞争实力。
2、贸易摩擦
主要指日美贸易摩擦。原因:①日本出口产品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对象国失业率猛增;②日元汇率的变动造成,日元贬值时签订的出口合同,若在日元升值时兑现,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和就会增加;日本出口价格(以美元计价)上升存在被世界通货膨胀消化的可能性,导致美国的不满;③日本进口规模过小及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也是引发摩擦的原因之一
日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除了钢铁产品以外的汽车、彩电、机床及轴承等方面。
为缓解贸易摩擦所作的努力:扩大进口电子器材,实行出口自主管制;与美国签订维持市场秩序的协定;制定对美国机床出口最低价格管制法。
△复习题:
1、日本在早期摆脱萧条通胀的过程中与英美有哪些不同点?
2、简析7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增长模式转化的背景?
3、试评减量经营措施的必要性及效果。
4、分析70年代后半期日美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
第十三章 两次“大冲击”:“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
本章重点:
1、日元升值的背景
2、“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
基本概念:
布雷顿森林体系 列岛改造
本章要点:
一、经常收支顺差与新金融政策的摸索:日元升值过敏症
1、1969年的紧缩银根
目的:是为了缓解海外物价的上涨压力。因为越南战争爆发以后世界性通胀抬头,对此日本银行认为,要防止通货膨胀、控制内需,必须设法防止国际物价上涨的冲击。
2、日元升值过敏症
为防止通货膨胀、缓解海外物价的上涨压力,使日元升值是更为有效的办法。但对日元升值问题,日本国内各界存在诸多疑虑,主要包括:企业界人士和政府。由于日美贸易摩擦日益激化使企业界人士担心日元升值会导致产品的出口遇到困难;政府部门。他们担心日元升值会对归还冲绳问题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竭力避免日元升值的姿态不仅在政界、产业界、金融界普遍存在,而且得到了工会、革新政党的支持。
二、“尼克松冲击”与过剩流动性通胀
1、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
①目的:控制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削减经常收支逆差。
②内容:停止黄金兑换美元;增收10%进口附加税;冻结工资和物价九十天等保护美元政策措施,同时呼吁发达国家在提升外汇比价、打开局面等方面给予合作。
③后果:将国际货币减灾的、不断深化和不稳定因素为主水面,彻底动摇了战后世界经济与核心——布雷顿森林体系。日本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实现了日元升值,即1美元兑换308日元。
2、过度反应
指日本政府对“尼克松冲击”做出的反应。因政府预测日元升值会造成出口产业衰退,引发全面通货紧缩,故进一步强化了1970年中期为摆脱经济低迷而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采取的具体措施为:放宽金融、法定贴现率下调至4.2%、扩大财政投入,加大公共投资
3、改造列岛热潮
1972年6月田中角荣内阁成立以后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论”。是将建造在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区向全国辐射,在各地分别建立一个20万~30万人口的工业中心城市,通过高速公路和新干线将这些中心城市连接起来的构想。
三、石油危机:物价“剧烈动荡”与治理
1、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战略
①内容:为提高石油价格,石油输出国组织作出的硬性规定(1973年10月):提升石油牌价;通告并支持以色列国家每月削减石油供给5%,并于11月决定大幅度减产25%。
②后果:引起了石油价格的暴涨,日本是受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价格上涨不仅是石油、煤油等石油相关商品,就连生活用品也纷纷涨价,1974年的第一季度批发物价同比增长33%,这一时期批发物价的暴涨起到了推高消费者物价的作用。
2、政策性措施
政策开始向抑制通货膨涨方面的倾斜的。首先设立石油紧急对策总部;其次号召各部门采取节约石油、电力的措施,加强使用管制;最后推行了与控制总需求为核心的物价政策,和金融紧缩政策,推迟公共投资。
四、经济萧条:高增长型企业运营的终结
高增长型企业运营的一大特征之一就是不断加大设备投资,因为在经营者们看来,要扩大市场份额必须进行设备投资,即使暂时出现过剩也无关紧要,因为景气马上会复苏。这种观念在投资酝酿期较长的基础材料产业尤为普遍。但结果导致的却是库存增加、企业业绩恶化、经济陷入萧条。
△复习题:
1、简述产生“日元升值过敏症”的原因。
2、分析“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深远影响。
第十四章 赤字国债:石油危机和行政、财政改革
本章重点:
1、为率先摆脱经济萧条,日本的积极财政政策
2、税收问题与行政改革
基本概念:
“经济龙头论” 赤字国债
本章要点:
一、萧条与税收:石油危机的冲击
1、税收的减少
主要原因:1974年石油危机结束后,实际GNP增长率首次进入负增长(0.6%)。企业利润大幅下跌。当时日本的税收结构是以所得税,即以个人所得税、法人税等直接税为核心,因此在负增长拖累之下,税收大幅度下降,尤其法人税收的低迷是导致国家税收减少的直接原因。
2、抑制总需求
1973年至1974年的石油危机期间,日本政府对控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总需求的政策手段:①金融政策方面,将法定贴现率提高至9%,选择性地控制融资对象;②在财政政策方面,控制公共事业支出不得超过上年水平,限制大型建筑项目上马;③设定直接关系到国民生活物资的标准价格,利用管制的办法控制物价上涨。
二、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和积极财政:“经济大国”的负担
1、发达国家首脑会议的龙头论
①伦敦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在第四届伦敦发达国家首脑会议上,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个经济龙头大国被要求率先摆脱经济萧条,即“经济龙头论”的观点,旨在促使三个大国通过协调性景气刺激政策扩大经济规模、降低失业率,通过国际协调贯彻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
②波恩发达国家首脑会议——美、日、德三大国通过协调一致同意实行明确的经济扩大政策,努力实现经济增长5%~6%的奋斗目标。根据这项协议,日本福田内阁在1977年两次修正预算,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扩张主义姿态。其结果是扩大了政府对公债的依赖度。
2、低增长和税收缺口
政府的扩张主义财政政策并没有使经济增长率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而处于低增长阶段,并造成税收GNP弹性值下降,直接影响了税收。另外,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在国际间移动日趋活跃,巨额财政赤字可以引发市场对提高利率的预期,造成日元升值,结果导致日本的比较优势产业——出口业利润下降。
三、增税论与行政改革:“不增税重建财政”的破绽(☆☆)
1、赤字国债
赤字国债,即“岁入补充国债”,从1975年补充预算开始大量发行。其中根据《特例法》发行的“特例国债”成为赤字国债的一大部分(参考教材第166页表14.1)。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发行赤字国债引发了囤积国债对民间资金需求的挤出效应,以及由后代承担负担是否妥当以及财政刚性化等问题。
2、不增税重建财政
是指在否决引入一般消费税率这一不增税决议的基础上实施削减“一般岁出”的财政再建政策。1981年3月正式被提出。具体就是国家制定预算计划时须严格执行“一般岁出”申请额封顶制的原则,以谋求重新建立“小政府”。
3、不彻底的成果
至1984年,日本政府未能实现以摆脱赤字财政为目的的财政重建计划(第一次财政重建计划)制定的预期目标。于是,以1984年至1990年为目标的第二次财政重建计划开始启动。第二次财政重建计划要求进一步严格执行“封顶制”。尽管泡沫经济期间,赤字国债开始有所减少,但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间接税及消费税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复习题:
1、“经济龙头论”在贯彻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2、试论80~90年代日本财政再建的功与过。
第十五章 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整体产业结构的变化
本章重点:
石油危机后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
基本概念:
生产要素价格 结构性萧条产业 加工组装业 经济服务化
本章要点:
一、加工组装产业的崛起与结构性萧条产业的形成:能源成本的影响
1、石油危机和产业调整
石油危机后生产要素价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部分产业丧失了比较优势,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①石油危机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价格及原有产业格局。
②各产业对能源依赖度的高低决定了其价格变化各有差异。高能源成本的石油、煤炭、电力、煤气为核心,窑业、土石、化学制品等原材料产业的相对价格上升;低能源成本的电力机械、运输机械等加工组装产业的相对价格下降。
③从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看。它的变化通常会压缩原材料产业利率,向有利于加工组装产业的方向发展,促使产业调整。这时期的高耗能产业是石油、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化学等原材料产业。而这时期劳动分配率相对较高的产业则是精密机械、皮革、服装、一般机械、纤维等。
④在高劳动分配率产业中,机械工业附加价值生产率高,轻工业附加价值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因此轻工业属于劳动集约型产业。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对高耗能型产业及轻工业影响较大。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明显。
2、原材料产业的低迷与节能
①原材料产业低迷的原因:第一、产业结构整体的变化。无论从附加价值构成比的推移看,还是从实际数值看,产业结构的变化已非常明显。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率上升,这一变化的结果表明了日本经济正在走向服务化。第二、第二产业内部的变化。若将制造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原材料型、加工型,那么加工型产业的实际生产规模超过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性产业。受石油危机影响,能源价格和工资的上升对劳动集约型产业和高耗能进行“重厚长大型”原材料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节能之必要与成就。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转机,日本的节约能源日趋深化,其发展速度大大快于欧美(参照教材第174页表15.1)。特别是节能技术大大领先于欧美国家,如水泥业、钢铁业等,通过以节能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和技术革新,恢复了一部分原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结构性萧条产业的形成
①结构性萧条产业的定义:是指一般性景气对策无法解决、因产业外部原因陷入困境、设备大量过剩的产业。
②列入“结构性萧条”的行业:1978年日本政府颁布的《稳定特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划定了十四个行业为“结构性萧条”行业,包括钢铁、制铝等金属工业,合成纤维、纺织等纤维工业,氨、尿素、化学合成肥料、聚乙烯等化学工业,等等。
4、加工组装产业的崛起
①崛起的条件:该产业的中间投入较低;受石油危机冲击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小;该领域出口的增加刺激了生产的扩大。
②加工组装产业的优势:以一般机械为中心的电力机械、运输机械、精密机械都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出口比率中属比较优势产品,占相当大比重。在政策方面受到一定保护。
5、“急风暴雨式”出口的起因
“急风暴雨式”出口,主要指日本7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以机械产品出口为主掀起的出口浪潮。
“急风暴雨式”出口的原因:①日本的比较优势产品恰恰是当时世界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如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建筑机械、电力机械,精密机械有手表、重型电机、科学光学器械等。②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用本币计算工资成本上升率,日本最低,加之80年代日元贬值、美元升值也使日本产品国际市场上具备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③运用IC等先进技术,开发应用了许多新产品。包括家用电器、计算器、科学光学机器、钟表等等。
二、日本经济的服务化:高消费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1、服务化的推进
①经济服务化的含义:广义上表现为第三产业比率上升,狭义上则体现为服务业比率增高。
②分析的内容:产业结构(参照教材第172页表15.1);就业结构(参照教材第179页表15.4)
③服务化推进的结果:带来家庭消费支出的变化——高消费与消费方式(消费者需求转向高档消费品;食品消费支出比率与服装消费支出比率发生明显变化;交通、通信、教育、娱乐等的消费支出比率明显上升)
2、服务产业的变化
①外餐消费比率上升,外餐业迅速发展;②超市和方便店的出现与普及带动了烹调食品的发展;③娱乐等消费支出增加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复习题:
1、试用统计资料说明石油危机之后,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的事实,并分析该时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第十六章 承包制与新产业网络
本章重点:
1、日本企业经营中的承包制及双重结构
2、日本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发展
基本概念:
承包制 双重结构
本章要点:
一、承包的定义
1、与美国不同的中小企业群
具体表现在:①职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除化学工业,日本的其他所有产业所占比率均高于美国。②企业规模分布。日本的中小企业分布的广泛程度仍高于美国。③附加价值生产比率。日本截止到80年代中期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而美国截止到70年代末中小企业附加价值生产比率则持续下降。
2、大企业的补充体(中小企业的作用)
日本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是一种辅助关系,特别是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形式表现为“承包制”。
“承包制”的定义:“母公司将该企业直接订货,同时指定产品规格、质量、性能、形状、款式”的交易关系,在这种交易关系中被订货的企业即为承包企业。承包制是根据订单安排生产的生产方式之一。这种订货方式的特点是,在多数情况下,交易双方并不签订严格规定详细交易条件的书面合同,而以口头承诺办主,即使有书面合同内容也较笼统。
二、承包企业逊人一筹之说的质疑:双重结构论的局限性(☆☆)
1、双重结构论
“双重结构”是指现代化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的结构模式。日本著名学者有泽广巳对这种结构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高薪制的现代化大企业与低薪制的“前期”性中小企业并存,且后者包罗了日本经济的全部弱点。联系两者之间的承包关系表现为“前期”性中小企业对现代化大企业订单的依赖,因此说中小企业是大企业掠夺的对象。这一论点甚至影响了政府政策的制定。而本教材《现代日本经济》作者桥本寿朗对此提出了质疑,指出了有泽广巳“双重结构论”的局限性。
2、双重结构论的局限性
①中小企业的多样化。在众多的承包企业中既有下属于世界级汽车企业的,也有下属于各种零售商的。可以说,中小企业无处不存、无处不在,且力量一直在不断壮大,说它包罗了日本经济的全部弱点,缺乏说服力。
②如果对中小企业的掠夺和“危机”的转嫁确属事实的话,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规模上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利益也必然会出现高低之分。但总资本利润率无法反映这一差别,也无从说明中小企业队伍的不断扩大。
③中小法人企业经营者家族的收入与大企业董事的收入几乎相同,即使分析不同企业规模的工资差别,进行年龄、学历等相同条件的比较,结论都是差距缩小。
总之,从战前、战时到战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的结构一直存续,这是日本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特点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依赖越来越少、独立性越来越强;第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在工资、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第三、中小企业的企业职工独立创业的比率越来越高。
三、接受订货的企业的多样化:承包企业发展
1、承包关系状况调查
①从拿到订单的企业数量看(截止到1957年),出口企业比内需型企业连续拿到订单的比率高;②从订货方看,零售业比率高于制造业。③从企业对承包关系的依存度看,纤维、机械工业对承包关系的依存度较高(参考教材第188页表16.1)。
2、与母体公司脱钩的中小企业
①深加工和成型技术的中小企业不愿涉足承包交易。
②7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依存度普遍出现下降。
四、长期往来关系下的组装企业和零部件企业
1、中小承包企业自身的变革。
50年代,企业选择承包的主要理由是由于订货企业(中小企业)缺少必要的生产设备与技术。因此,订货企业将承包企业视为是对自身设备、技术的补充体。进入60年代,中小承包企业开始自身积极进行设备投资与技术开发。
2、新的多层承包关系的形成
随着中小承包企业自身设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由原来单一的承包制,形成了许多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中小企业,如,零部件装配企业、单个零部件生产企业、来料加工生产企业等。对于大企业来说是一种多层次承包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订货企业(装配)可大幅度缩减直接交易企业数量,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降低监督承包企业的运营成本,使承包制得到发展,为新产业网络的形成奠定基础。
△复习题:
1、试比较日美中小企业的差异。
2、论述日本企业承包制的特点及发展。
3、谈谈你对日本产业结构中“双重结构”的看法。
第十七章 产量世界第一的汽车工业及产品开发速度与效率
本章重点:
日本汽车业对美国汽车业的赶超
基本概念:
“汽车时代” “蓝鸟、克罗纳之争”
本章要点:
一、国内市场的制约和频繁的产品更新换代
1、实现产量世界第一
①日本汽车业发展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第一次石油危机前)是发展国内市场时期,;第二个时期(石油危机后)是以向美国为首的世界市场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时期。
②日本汽车业实现产量世界第一的事实及特点
2、起点的落差
①日美汽车发展历程的比较
②日本国产轿车的市场化
3、需求的制约和汽车时代
①价格昂贵的丰田、日产车制约了消费需求
②昴星360型轻型轿车开拓了轿车市场,迎来了汽车时代
4、真正的汽车时代与产品开发
①汽车消费从低档次向高档次转换
②“蓝鸟、克罗纳之争”对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起了重要作用。
③汽车消费走向大众化
二、实际需求结构变化和竞争优势:向低能源消费需求的转移
1、石油危机与进军海外市场
日本汽车进军美国市场的有利条件:美国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即对小型汽车需求的上升。日本汽车制造商正是瞄准了这一空隙,开拓了美国市场。
2、三大汽车公司的小型汽车开发
美国的通用(GM)、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在小型汽车开发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特别是石油危机之后,对节能型汽车的开发投入了较多人力、物力,还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轻视小型汽车市场发展前景;第二、没有及时应用、改良新技术。
3、日本产品开发的优势
①重视市场需求动向;②产品更新周期短;③技术开发效率快;④注重节能
△复习题:
1、分析日本汽车业的成长要素。
2、试比较日美汽车业的发展特征。
通往债权国和经济大国之路(1981~90年)
第十八章 概论:从稳定增长到泡沫经济
本章重点:
1、日本经济从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换
2、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基本概念:
《广场协议》 泡沫经济
本章要点:
一、稳定增长下的宏观经济: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换
1、增长模式的转换
①转换的背景: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最大出口对象国美国从债权国转成债务国,经济成长步伐放慢;《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带来的日本国内民间消费和设备投资的复苏。
②转换的内容:从1986年开始,出口主导型的增长模式转向内需主导型的增长模式。
③影响增长模式转换的因素:第一、设备投资的变化;第二、经常收支盈余。
设备投资的变化与经常收支盈余是影响增长模式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前者主要表现在:制造业的设备投资比率下降、非制造业的投资比率上升(参照教材第208页表18.3),且在制造业中,钢铁业、石油化工等原材料产业的投资比例下降,加工组装产业的机械工业比例上升;在非制造业投资中,以电力投资为核心,租赁业、服务业的投资都得到了相应的增长。第三产业成为设备投资核心的事实说明设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降低。另外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加大的经常收支的堆移情况来看,日本的经常收支顺差持续增长。至1985年,日本以超出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不断扩大出口,出口的快速增长时经常收支顺差加大,导致经常收支盈余。
2、经常收支失衡和宏观经济政策(从日美经济关系的特征分析)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日美经济关系成为影响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80年代前半期,两国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①经常收支不平衡。②美国利率高(日本利率低)。③美元升值、日元贬值。
造成出现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美联储提出的重视货币供应量的货币主义政策以及运用金融调节方式紧缩银根的措施导致货币供给持续减少、利率升高、美元升值,加之里根上台后推行的试图通过减税、增加投资实现经济增长和减少财政赤字的经济政策,导致外需增强、进口扩大,使经常收支赤字不减反增。
而日本这时期推行的财政政策与美国扩大财政支出形成鲜明对照。在“无增税重建财政”的口号下,实施了预算概算零增长的最高限额制,使国家的一般岁出得到严格控制,政府消费支出也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下调了法定贴现率,实施了宽松的金融政策。
两国的经济政策导致双方在出口与进口上的差距拉大,经常收支失衡明显。
二、日元的飙升与“平成景气”:泡沫经济的形成(☆☆☆)
1、《广场协议》引发的日元升值
①《广场协议》:1985年9月22日,日本、美国、联邦德国、法国、英国(G5)五国财长会议在纽约广场宾馆发表的干预外汇市场的声明。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为,1美元兑换237日元汇率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升至1美元兑换120日元。结果日元与美元的外汇市场发生了瞬间的格局变化:由美元增值、日元贬值转为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局面。
②《广场协议》的意义:首先提出并实现了具有国际性“政策协调”的理念。证明了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对于国内经济景气具有有效性,而且在设定某项国际目标的基础上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2、“日元升值萧条”下的经济复苏
①“日元升值萧条”。这时期的经济萧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际经济增长率下降;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出口量指数减少;企业经常利率下降。
“日元升值萧条”使日本经济的增长模式从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
②经济复苏——“平成景气”。从外需向内需的转型是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而“平成景气”主要是受惠于国内民间最终消费支出。1986年,经济复苏伊始,日元升值的利好产生了很大的波及效应。另外,民间设备投资的复苏(1987年始)拉动和扩大了内需。
3、泡沫经济
①“泡沫经济”:是指资产价格(土地、股票、绘画等)超过国民经济基本条件、脱离实体经济的全面暴涨。
②“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资产价格的上升是造成泡沫经济的主要原因,而造成资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率、利润、地价的飙升及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融资”。
△复习题:
1、分析促使日本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各种因素。
2、简析80年代日美经济关系的特点。
3、简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第十九章 债权大国日本:日本最大的纯债权国
本章重点:
1、日本成为债权大国的道路
2、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涨
3、日美经济关系的紧密化
基本概念:
直接投资 “孪生赤字” 金融空洞化 日元国际化
本章要点:
一、通向债权大国之路:80年代的飞速发展
1、准备期
是指从60年代末~70年代末这段时期。有利条件包括:战后复兴时期以来未出现大量对外债权;出口竞争不断升级;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美国国内宽松的金融政策。
2、迅速迈向债权国
8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资产的迅速膨胀,对外净资产余额与GNP之比从1981年的1%上升至1986年的10%,泡沫经济崩溃后的1994年也仍在10%的水平。作为其主要内容的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数额的增加情况,参照教材第221页的“日本对外资产负债余额”表。
二、《广场协议》与直接投资的第三次浪潮:海外投资的正式启动(☆)
1、8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高涨的原因及特点
①对外直接投资高涨的原因
a.日元升值的影响。1985年9月《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人带来了直接投资的第三次浪潮。
b.日本政府放宽对外投资的管制也成为刺激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
c.为跨越贸易壁垒及贸易摩擦而采取了扩大直接投资的对策。
d. 日本国内垄断企业间的竞争对海外投资的迅速扩张也起了推进作用。
②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的特征
a.对北美及欧洲的投资比例上升
b.加大了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其基地供给作用。
2、直接投资项目的变化及原因
①变化:80年代前,海外直接投资对象以制造业、矿业为主;80年的后直接投资于第三产业、金融、保险、房地产、运输、商业、服务部门比例明显增加。
②原因:银行对日本企业投资海外的信用保证,加大了日本对金融、保险事业的投资热情;而日元的升值又吸引了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3、直接投资扩大的后果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最终走向“生产当地化”。海外生产所占比率,在1990年,整个制造业为6.7%、电力机械为11.0%、运输机械为13.7%。尽管这低于美国、德国的海外投资水平,但它意味着日本企业的生产真正进入国际化轨道。
三、证券投资迅速扩容:货币时代的到来
1、修改《外汇法》
①背景:证券投资迅速扩大;金融机构积极展开海外投资业务;家庭经济部门的超额储蓄迅猛增长,日渐成为投资海外的支柱。
②目的:为便于使超额储蓄投资海外,建立资本可自由流动的制度性条件。
③内容:1980年制定的新《外汇法》原则上允许进行自由外汇交易,取代了以往严格禁止、允许例外的外汇交易管制措施。尤其是政府当局接受日美货币委员会的忠告,加大了促进金融、资本交易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环境建设力度。1984年4月,日本政府废除了专门用于严格管制期货交易的“外汇交易实际需求原则”;随后6 月又进一步废止了日元兑换管制,打开了外币无限制兑换日元的大门;之后在1986年放宽了限制投资机构持有外国证券的上限,在对外投资领域彻底取消了制约投资机构投资行为的管制。
2、美国宏观政策的影响
80年代的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指里根政府推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该项政策导致的直接后果除出现“孪生赤字”(政府财政赤字和经常收支赤字)外,还招致了美元利率上升乃至美元升值,这一结果为日本投资机构向美国证券业大规模投资提供了机会。
四、债权国的含义:宏观调控与日元的国际化
1、日本的成就——成为纯债权国
① 1985年日本成为纯债权国,对外净资产名列世界第一。
② 1988年日本对外总资产排名世界第一。
③ 80年代中后期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2、成为债权国的影响及遗留的问题
①成为债权国的影响:第一、在金融市场方面,不仅日美之间的互相依存度提高,而且加强了日本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第二、东京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开始崭露头角。
②遗留的问题:日元的国际化和金融空洞化。
△复习题:
1、从宏观上综合分析80年代日本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取得的成就及遗留的问题。
2、结合实例,分析日本第三次对外直接投资浪潮的特点。
3、以日本对外证券投资扩容为根据,分析“货币时代到来”的含义
第二十章 民营化与放宽管制:恢复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信赖
本章重点:
1、日本民营化的发展
2、管制与放宽管制
基本概念:
民营化 放宽管制
本章要点:
一、“政府失误”的败露:世界趋势的转换
1、“小政府”——世界之潮流
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长期追求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新经济政策及创立福利国家的各国政府均陷入不堪财政重负的困境中。为摆脱困境,调节供给结构显得日益重要。70年代末期以来,以美英为中心的发达国家加快了放宽管制和民营化的步伐,同时出现了建立“小政府”的潮流。放宽管制及民营化的部门包括金融、电力、煤气、飞机、航空、通讯等,领域十分宽广。
2、放宽管制的经济学
①以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为代表提出的“可抗辩市场理论”。他们对强调必须管制自然垄断行业的传统产业组织论,提出了滞留成本小的产业既使具有自然垄断性,但只要保证敞开大门、自由准入,依然会形成竞争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该理论日后成为里根政府推行放宽管制路线的理论依据。
②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在企业与其利害关系者之间建立代理关系,注重保持提高效率的供应以及关注信息结构,重新强调了私有权在维持企业内部组织效率方面的重要性。该观点被民营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
二、临时行政调查会与民营化路线:作为劳使改革的国铁改革
1、土光临时行政调查会的成立
①日本的放宽管制和民营化压力。在欧美的放宽管制和民用化运动的冲击下,日本也被卷入其中。因为日本国内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另外来自海外的批评也使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实施放宽管制的措施,以进一步推进国际化。
②土光临时行政调查会的成立。1981年成立的土光临时行政调查会从重建财政角度提出了民营化和放宽管制的建议。提出处理当前财政危机紧急建议的同时,作为以控制岁出为重点的财政合理化方案的一部分,与控制公共事业、消减各种补助金、合理配置退休金、医疗费等各项措施齐头并进,之后接连推出了整顿、合并审批业务,分割日本专卖公社、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国有铁路及实现特殊公司化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行政改革。
2、国铁改革的背景
①内部经营陷入严重危机,赤字庞大。②从需求方面看,国有铁路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汽车时代给运输结构带来的冲击。③国铁缺乏企业意识,导致竞争力下降。④国会、政府过度干预、保护,致使国铁缺乏改革进取之心,劳动生产率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
3、临时行政调查会报告
1982年5月调查会的报告内容:①五年内将国铁按地区行分割;②分割公司先由国铁实物出资组建特殊公司,然后再公开进行民营化;③具体转型计划由国铁重组委员会制定。
1983年6月“国铁重组委员会”成立。1985年7月该委员会提交的最终报告包括:①从1984年4月1日其实行民营化,将客运部门一分为六,货运部门设想实施全国一社制;②通过再就业工程,在三年里消化富余人员41000人;③在37.3万亿日元的长期负债中,20.6万亿日元通过新建公司出资或变卖等途径解决,剩余16.7万亿日元由国民负担。日后围绕该报告虽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但国铁的民营化基本遵循了该报告的精神。
1986年11月《国铁改革法案》通过,日本国铁的历史宣告结束。
三、民营化的发展:日本电气通信产业的改革和JAL的彻底民营化
1、日本电电公社的民营化
①原因:来自同部门技术革新迅猛发展的压力;该公司经营者也希望在制定经营计划方面能够摆脱束缚重重的国有制形态。
②实施办法:引入竞争机制,为实现公司经营管理规模的合理化而实行业务分离,实行新的业务法;采取向股份制公司转型的办法,以提高经营效率;全面放开对电气通信领域准入的管制。
③公司正式改组:1985年,日本电电公社被正式改组为“日本电报电话株式会社”,即现在人们已经熟知的 “NTT”。
2、日本航空公司(特殊法人)的民营化
①背景:日本航空(JAL)作为特殊法人,截止到80年代前半期,一直受到政府的保护、培育,同时也接受严格的分业管制。但从1983年起,日本航空的实际运输量已名列世界第一,作为保护、培育国内企业的准入管制已逐渐丧失了意义。特别是1985年,经过日美航空谈判,批准日本首家国际货物专业公司开通日美航线,象征着竞争机制的引入和新航空政策的实施。
②措施:首先根据1985年6月运输政策审议会推出的新航政策路线:废除《日本航空株式会社法》、转让政府持有股票;实行国际航线多公司经营制;促进国内航线竞争等等,于1987年9月由运输政策审议会正式通过了废除《日本航空法(草案)》,做出了出售全部政府持有股票的决定。
③结果:一方面日本航空公司丧失了零利率、零股息的政府出资,限额发行公司债券的特殊待遇以及发行公司债券、借款由政府担保等特权;但另一方面也从经营计划、领导选任、修改章程、利润分配、增资、发行公司债券、部门及转让飞机等方面从政府的监督和管制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3、民营化与管制
这里须提醒大家的是:民营化并不等于百分之百的自由化。因为在民营化过程中,政府监督部门并未放弃使用调整供求型管制手段。这从电电公社民营化后,邮政省加大管制力度以及运输省引入多企业经营机制对航空业的运输线路、运输价格进行间接干预的措施中可以得到证实。
4、民营化的效果
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在竞争中使企业加快了技术革新的步伐;为快速融入国际竞争行列奠定基础。
迟到的放宽管制及供求调整型管制的残余
1、管制领域及其起源
①管制领域:金融部门;公共事业部门(电力、煤气、通信、运输)、流通领域、农业领域。
②管制的起源:根据管制的内容,管制实施的起始时间不尽相同。有的来自战前框架,如《大型零售商店法》、《石油业法》、《电气事业法》;有的是战时制定的,如《粮食管理法》、《日本银行法》等;还有些管制措施是在战后经济发展时期新制定的,如金融部门的一系列管制措施。
2、放宽管制的启动
分三个阶段:
①1982年11月中曾根内阁成立时,首次把放宽管制列为政府工作的具体探讨对象。
②1983年3月政府成立行政改革审议会,在指出放宽管制的同时,将最初作为财政重建手段提出的放宽管制明确纳入经济、社会的范畴,赋予放宽管制以更广泛的含义。
③1985年7月召开的行政改革审议会放宽管制会议上制定的“推进放宽管制策略”,最终确定了放光管制的具体方针。
3、对金融部门的放宽管制
①背景:石油危机以后,与高速增长时期相比,企业融资形式和家庭金融资产储蓄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金融部门放宽管制、实行自由化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资金、资本交易方面力求缓解日美间经常收支不平衡的日美货币委员会的活动加快了金融部门的放宽管制的步伐;海外市场与日本市场管制的强烈反差。
②内容:第一、对资金、证券市场的管治;第二、对于资金流动的管制;第三、对金融机构之间分业的管制。
调整供求、保护雇用型管制的延续
尽管如上所述80年代要求放宽对公益事业、流通、农业管制的呼声此起彼伏,但至最后付诸实施则一拖再拖,有的甚至拖在90年代。有名的“前川报告”中曾督促尽快实施放宽管制。
△复习题:
1、以日本的电气通信产业、航空业为例,简析日本民营化的背景及发展状况
2、简析日本在放宽管制中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一章 日本企业的对策:泡沫经济和矫枉过正
本章重点:
1、机械工业的比较优势
2、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企业对策
基本概念:
“机械供应基地” 进出口收入弹性 企业行为 全球化
本章要点:
一、机械工业比较优势的增强:成为主导产业的加工组装产业
1、“机械供应基地”——日本
8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前期为4%,后期为5%,产业结构正在向服务经济转化,但变化的轴心依然以制造业为主。如前所述,1980~90年制造业结构的变化中,加工组装产业比率上升,原材料产业比率下降。而且加工组装产业中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发展特征非常明显,并且成为日本经济的主导产业,即出口产业的支柱。在对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出口额中,日本的机械产品名列第一,由此获“机械工业基地”的称号。
2、机械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①受美元升值、日元贬值的外汇汇率走势影响;
②日美经济增长率的差距扩大;
③进出口收入弹性的差距拉大
④日本在产品价格及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占优势。
二、日元升值与日本企业的对策:对消费变化的过度反应
1、《广场协议》引发的日元升值和出口的变化
《广场协议》签订于1985年10月,之后日元急速升值,导致日本产业结构开始由出口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另外,该时期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变化。在以机械产品出口稳中有升的局面下,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内燃机等汽车相关产品成了出口创汇大户。
2、进口结构的变化
①矿物燃料比率下降;②产品进口(加工产品)比率上升;③进口额增加
3、环境变化与企业行为
①环境变化:日元汇率的变动,即从美元升值到日元升值的经营环境的变化。
②企业行为:采取了降低出口、提高国内市场比率的对策。但在具体行为上有一定盲目性。如,汽车、家电产品的设计领域等。
4、全球化的闪亮登场
日本企业以1985年为开端迎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包括:
①市场营销本地化。日本制造业为了摆脱对商社的依赖,自行开展出口业务建立海外市场营销网点,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均重点设立了销售子公司。
②生产本地化。主要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这是日本企业实现全球化的核心。
③整体经营资源本地化。这是指零部件采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资金的本地化。
5、股票资本的扩大
①高速增长时期后日本大企业的融资形式的变化:外部融资比率下降,内部融资比率上升。
②80年代日本的企业金融以股票资本膨胀为主要特征。这些股票资本包括:发行新股融资,以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附新股认购股权证公司债券。
③企业金融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股票价格的飙升。
△复习题:
1、日本何以成为“机械工业基地”?
2、日元升值后日本企业针对经营环境的变化采取了哪些对策?
第二十二章 丰田生产体系:日本独创的革新式生产体系
本章重点:
丰田生产体系——日本革新式生产体系的形成及普及
基本概念:
JIT生产体系 生产标准化 TQC
本章要点:
一、丰田生产体系的基本内涵及丰田生产体系的框架
1、JIT生产体系
①定义:与美国式大量生产体系不同,它是日本式生产体系的代表,又称“丰田生产体系”。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品的结构、数量与销售的协调一致,即“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的物品、必要的数量”。它是英文“Just in Time”的缩写。
②基本特点:它是依靠从销售到生产的最后工序,再从最后工序向前退一道工序,如此类推使信息倒流的革新式构想实现的。它在传递信息、有效管理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生产标准化
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灵活调节需求变动、实现零部件、半成品库存的最小化的生产方式(具体参照教材第260页所列实例)。其持点在于它必须实行流水作业,缩短整个生产过程的间歇时间。
3、自动识别式管理方式
在生产标准化流水作业中形成的管理方式。是在“节省人力”的人员管理和零部件质量管理方面、在对传统的统计质量管理方面大胆进行改革,以实现产品合格率100%为目标的“异常情况自动管理体系”。
二、新生产体系的形成与精炼:日本式条件的活用
1、新生产体系的形成
①符合日本国情。丰田生产体系是在美国发展产业与日本国情相结合,与战败初期的经济条件相融合的过程中创造、形成的新生产体系。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并未选择全盘照搬之路,而是发扬‘研究与创造’的精神,设计了符合日本国情的生产方式。
②大胆的除旧革新。“大野革新”是丰田启用自己的专家和改革家对旧式操作进行彻底改革的典型实例。
③70年代,在经历了重重改革(试行和普及“KanBan”管理方式、实行TQC、价值分析等)之后“丰田生产方式实现了体系化”。
2、新生产体系的精炼
70年代以后,丰田生产体系更为精明。自动化的实现和不断的奋发努力使丰田生产体系日臻完善。特别是石油危机之后,JIT生产体系向外扩延到丰田的往来企业。它的普及对锤炼生产体系起了重大作用。
三、丰田生产体系的普及
1、普及性
丰田生产体系公开之后,就以具备了向日本国内被多品种、少批量供给条件制约的产业和企业迅速普及的条件。其他的汽车公司,如日产也有目的、有意识地吸收了JIT生产体系
。在其他产业中,如丰田的关系企业——日本平板玻璃,川崎重工的摩托车厂,生产空调设备的大金企业等等。
2、广泛普及
丰田生产体系的广泛普及,主要是指除制造业外包括饮食业、食品加工业、食品材料供给业、流通业、服务业等多种领域。
3、传播海外
丰田生产体系在本国普及之后不久,便传播到海外其他许多国家。除了美国之外,特别在亚洲许多国家被仿效。均创造了惊人成就。
△复习题:
1、简述丰田生产体系的形成、特点及普及。
第二十三章 电子产业:硬件设备的竞争优势
本章重点:
日本在电子产业中硬件设备的竞争优势
基本概念:
IC产业 知识产权
本章要点:
一、世界第一的半导体存储器:MOS存储器的跨越性发展
1、晶体管技术的引进
晶体管技术在美国发明、在日本迅猛发展起来,其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日本国内。晶体管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1960年前后,晶体管生产企业雇用了大量年轻女工,这些年轻女工工资大大低于美国,从而降低了工资成本,使日本产晶体管获得了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另外,从战时到战后日本国内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发挥了有效作用。二是得益于从美国顺利引进技术。
2、IC存储器的优势
IC技术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与晶体管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也是由美国企业首创。但是其不同之处也非常明显:①技术引进不畅。不像引进晶体管技术时,受限制较小。美国企业在转让IC技术时采取的是通过专利权保护自身优势的战略。②市场需求疲软。与美国通过军需扩大IC需求不同,60年代后半期,日本民用需求上升乏力;况且,IC产业是资本集约型产业。在这一时期,日本年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渐消退,已不再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7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在IC产业上的发展超过了美国,特别是把该技术应用于民用需求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硕果,如运用MOS·IC技术的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领域。到80年代后期,在世界半导体生产企业销售额的排行榜中,日本电气、东芝、日立制作名列前三名,排行前十名的企业中有六家是日本企业。日本半导体产业通过占领国内民用需求市场、重点发展DRAM的产品战略,成为独霸世界市场的行业。
二、日本VTR(磁带录像机)的竞争优势
1、VTR的唯一生产国——日本
1986年各国磁带录像机生产占世界市场的份额,除韩国、欧共体外,日本企业和日本海外生产企业高占82%,参照教材第271页“VTR的市场份额”一览表。
值得注意的是,VTR也是由美国企业最先进行开发的,但它并没有实现市场化,在市场化之前的开发阶段便败下阵来。而最终完成VTR市场化的是日本企业。
2、VTR开发的特征
主要是:加盟企业多、目标集中、企业间竞争与协调体系行之有效。
三、向高科技硬件技术的倾斜与国际分工
1、硬件技术的竞争优势和软件技术的弱势
表现在电子产业结构的变化中,首先,家电产品的技术和生产处于成熟期,不仅日本家电生产厂商对海外大举直接投资,并且在90年代,实现了零部件供应和技术开发的本地化。其次,日本国内电子产业结构的重心转向工业用器械领域,这表明日本在工业用电子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比较优势。只是它的特征也比较明显,即在计算机产品方面,日本的主机竞争力较弱,以外延机械为中心的硬件技术竞争力较强。在软件技术开发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
2、半导体产业的变迁
①以《日本半导体协议》为基础的管理贸易推动了日本企业在存储器领域走上了专业化发展道路。
②90年的韩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瞄准日本企业重点发展的存储器领域穷追不舍。
③存储器成为半导体的核心产品,微处理机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复习题:
1、以晶体管、半导体、VTR等电子产业的开发研究及市场化程度为例,分析日美之间的差异。
2、分析日本在向高科技迈进中的特点。
第二十四章 流通革命:革新式零售业的登场
本章重点:
日本流通产业的变革、特点
基本概念:
流通革命 流通利差 流通利差率
本章要点:
一、流通产业的结构:商业的比率与机能
1、流通业的发达
“流通”是指工矿业、农林渔业的生产活动与运输业的结合部分,包括了许多环节。以五大发达国家为例,其占国内收入的比例高达13%~15%,占就业人口比例达15%~22%,并且这一比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平稳。这一行业的发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对该行业的研究也日益活跃。
流通业涉及到生产厂家、批发、零售业(商业)及消费者。其间商业部门(商家)的诸多机能促进了这一行业(流通)的发展。如商业所具有的交换市场信息的功能等。
2、日本在流通业中表现的特点(☆☆)
①日本商业属于高密集型发展模式(参照教材第277页表24.1“流通构造的国际比较”)。只是这种高密度的商店布局是大城市独有的商业形态,在日本全国还不具有普遍性。
②日本零售业中,W/R(批发销售额/零售销售额)比率偏高。一般认为特点是由于日本批发业由一次批发(原始批发)、二次批发(中间批发)、三次批发(最终批发)的多层结构组成所致。但造成这一特征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日本特有的综合商社批发销售额中包括了海外销售和对生产厂家的销售。因此这一特征并不能说是日本整个商业结构的明显特征。
③日本批发业“多层次”程度高。
3、流通利差的变化(☆☆)
①公式二则: 流通利差=购买者价格×数量-生产者价格×数量
流通利差率=(流通利差÷购买者价格×数量)×100%
②日美流通利差率的比较。通过修正工业关联表推测出的流通利差率参照教材第280页表24.3“流通刮差率的日美比较”。从该表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流通利差率保持平稳、变化不大;相反,日本的流动利差率在消费资料方面则一路上扬,而投资资料只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才处于增长态势。利差可分解劳务费(工资)、营业税(房租、广告费等)和利润。其中,劳务费是流通利差率的决定因素。假定服务质量不变,消费资料和投资资料的流通利差率会上升。原因是商业部门的劳动生产增长率大大低于制造业部门,无法消化实际工资上升所致。当然假定流通服务质量固定不变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二、“流通革命”和日本式流通体系
1、流通革命
流通革命实际上也有商业革命的含义。因为它是通过新的流通手段,改革甚至取代传统的零售业的过程。60年代初这种革命表现在“超市”的出现。它是从生产厂家直接、集中进货,跳过多层批发,缩短流通过程,采用低价采购、低价销售的大型零售商店。它以自选商品、统一经营标准化连锁店的运营方式,以此取代传统的直销方式,并积极参与价格竞争。日本著名的大型超市有大荣、西友、佳世客、伊藤洋华堂等。但在70年代初,它的零售业销售总额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
2、业态改革
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①市经营品种的改革;② 店面形式的改造;③ 建店场所的选择。
3、对开店的管制政策
日本可谓是对开设商店管制最多的国家之一。按商品实行管制的主要有:酒、料酒、香烟、盐、米谷、医药品、汽油等;按业态实施管制的有1956年恢复的《百货店法》,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店法》。它虽原则规定开店自由,只对一些例外情况实行管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成为排斥大型商店、向保护零散商店倾斜的政策法规。
4、便利店的革新
便利店与超市一样,开始也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零售经营方式。它在日本之所以很快发展起来是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摆脱《大店法》的诸多限制,以经营时间长、商品齐全、全年无休假等优越性赢得了顾客的青睐。日本最有名的便利店有“7·11”、罗森等等。
△复习题:
1、分析商业在流通产业中的机能。
2、分析日本式流通体系的变革特点。
第五篇 现状与展望
第二十五章 亚洲巨龙的崛起与陷入低迷的日本经济
本章重点:
1、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及长期萧条的原因。
2、80年代后亚洲经济的崛起及与日本经济的关系。
3、日美经济摩擦的起因
基本概念:
经济全球化 朝阳产业 不良债权 库存调整 产业空洞化
通货紧缩 贸易摩擦
本章要点:
一、经济循环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①以东欧巨变为开端,原社会主义国家恢复了市场经济。②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东亚新兴经济国家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③通过企业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国际性经营活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④金融领域的国际化速度的加快与放宽管制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全球化。⑤运输业的革新带来的信息革命、通信技术革新的飞跃发展。⑥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加剧了国与国之间在制度方面的竞争。
2、数字革命
①数字革命带来了新行业的诞生:个人电脑、计算机终端、移动通信等均在降低价格与提高性能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网络将这些信息器械连为一体,开辟了通信产业的新纪元。在钢铁、化学、汽车等产步入成熟期的同时,电子、电机、通信产业也成为二十世纪末最大的朝阳产业。
②数字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竞争结构:迄今为止的传统竞争优势主要凭借规模经济、巨额广告费、研究开发费、出色流通体系、经营资源积累等,但这些构成要素的重要性逐渐减弱。由于信息处理技术的变革,使传统的市场竞争、组织结构、资源采购和资金筹集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以往的竞争规则和构成竞争优势的条件。取而代之的是产品开发、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以及采用自我增值的可行性标准则成为市场的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二、泡沫经济的崩溃与长期萧条:宏观经济结构的变化
1、泡沫经济的崩溃
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一片繁荣,但从89年末日本金融政策目标发生变化(转向控制库存价格过渡上升)以来,引发了90年代经济大滑坡。
2、经济崩溃与长期萧条的原因(☆)
①政府法定贴现利率的上升以及实施的土地交易总量管制的紧缩措施直接导致了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地价受股价狂跌的影响出现难以控制的下滑局面。非常明显,地价、股价双双下跌与泡沫经济的上冲成逆向螺旋式走势造成了景气衰退。80年代后半期,企业部门对于证券、房地产投资的迅速扩张和金融部门抵押贷款的猛增,主要是账外利润增加,这使得原本属于风险资产的股票、土地投资风险被大大地降低,风险防范标准被大大放宽。
②日元升值加速。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992年开始上升,1994年升速加快,1995年突破1美元兑换80日元。日元汇率的超常波动意味着日本贸易物资部门的工资水平大大高出世界各国,从而降低了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加大了对国内生产企业的竞争压力。此外,外汇汇率上升降低了进口价格,促使国内价格下跌。
③设备投资的低迷。从需求角度看,由于压缩设备投资规模造成有效需求减少,这是经济的增长疲软的最大原因。尽管1993、1994年,低利率和低地价刺激了民间住宅投资,使经济景气获得支撑;但截止到1994年第四季度,民间设备投资同比增长率持续为负,民间投资对GNP的贡献度创下1992年-2%、1994年-0.8%的纪录。设备投资长期处于低迷导致了日本经济长期衰退。
造成投资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
a.库存调整期拉长。泡沫经济期间因设备投资扩大,导致资本存量增加。加之日本政府对景气已开始衰退的形势变化认识不足,结果导致库存调整期过长。
b.日本企业业绩长期恶化,预期增长率和预期收益率双双下降。日本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率自1991年起开始下行,1992年、1993年均为负值。此外,销售额经常利润率在1992年跌破2%后至1994年迟迟未能走出低谷。根据对企业销售额经常利润率的要素分析显示,在影响利润率下降的诸多因素中,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劳务费要素影响面最大。因为,劳务费的超额支出抵消了日元升值后流动费用的下降以及放宽金融后金融费用下降。泡沫经济期间企业扩大雇用,尤其是以间接部门为核心的过剩雇用是造成企业利润滑坡的最大原因。
c.泡沫经济崩溃形成的不良债权通过企业融资、银行放贷影响到实体经济。泡沫经济后,不良债权高筑使金融机构对放贷格外慎重,金融机构的惜贷对中小企业设备投资影响比较大。它使一直发挥带动景气复苏作用的中小企业设备投资陷入停顿。
④复苏不畅。首先非制造业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库存,导致占非制造业设备投资40%的建设投资持续减少,企业不断减员缩减了法人部门对物资、服务的需求,批发、零售、服务部门的中小企业因未及时调整负债比例,迅速改善通货紧缩形势下的交易条件所致。另外,制造业的复苏状况也只是局部性的。复苏主要体现在与信息化相关的投资急速扩大的电气机械部门。电气机械产业主要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特性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
⑤出口减少与消费的低迷。在经济大萧条的前半期,首先,由于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贡献度下降。其次,造成这种局面的又一要因是,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大企业纷纷扩大海外直接投资,通过增加海外生产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是直接投资替代出口的结果。
另外,经济萧条中带动经济增长的消费出现了下降。这次消费低迷与泡沫经济期间消费高涨成反方向作用,与资产价格下降向下拉动消费的所谓“逆资产效益”有着直接联系。再就是该时期的消费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一味推崇高档商品的消费取向转向注重价格型消费。
⑥国家财政频频出动。自1991年始,国家财政的频频出动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后盾。如宫泽内阁推出的“综合经济对策”及追加出台的“新综合经济对策”等等。但是,这些措施使公有资本积累增长率有所上升。加之所得税减税、消费税增税的实施,导致了日本财政的结构性衰竭。
⑦通货紧缩。由于不良债权的不断增加,金融机构加强了对外借贷管理。特别对中小企业形成压力。
⑧日本缺乏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群的出现,致使未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导致这次经济萧条长期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⑨周期性的经济因素。它是这次长期萧条的背景之一。在80年代的后半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历了一次复苏与高涨,日本经济在此时期发展得尤为迅速。其实际增长率甚至高于欧美。如上所述,过剩的设备和过高的资产评价额带来的泡沫造成了经济崩溃之后经济萧条的长期化。这种周期性影响,实际上也就是这次长期萧条的背景。
3、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特点
①银行贷出显著减少。一般情况下经济危机和萧条期间,商品滞销,货币缺乏,从而会出现一般所说的“货币饥荒”,所以银行乘此时间增加的贷出资金。而在这次经济衰退中,银行贷出增加明显减少。如日本在1973~1975年危机及其后的萧条中,全国银行贷出净额增长率为37.56%;在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日本经济停滞中增长31.72%。而1991~1993年间的银行贷出只增长3.78%。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经营不景气,对资金的需求显著减弱;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积压了大量的不良债权,为提高自有资本比率,日本的银行不得不压缩了国内外贷款;借款人信用低下。
②企业利润下降,倒闭增加。由于市场萎缩,银行信贷,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于是出现了企业利润下降的景况。企业利润下降,就会导致货币紧缩的压力增大,使企业破产增加。1976~86年每年平均企业破产约15000家,到1997年则已达到16464家,而1997年企业破产动向的最大特征,是上市企业的破产多,是这30年来所从未见到的高水准。一旦这些大企业发生破产,其关联的子公司和交易对象企业都会一并发生破产,这就是所谓“连锁破产”。可见,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大部分企业缺乏周转资金,负债比率提高,企业倒闭增加,因倒闭而引起的负债总额也在日益加大。
③劳动力过剩、失业率剧增。由于企业倒闭数大量增加,而未倒闭企业受到市场滞销、银行资金惜贷等影响,迫使企业减产裁员,从而导致失业率剧增。
三、亚洲巨龙的崛起:日趋紧张的日亚关系
1、亚洲的迅猛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80年代以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四小龙”为中心的经济迅猛发展。② 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突出。③ 中国、越南以及印度等国家也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
以东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地区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贸易增长速度之快尤为突出。主要原因为:
a.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于东亚直接投资不断扩大。
b.东亚地区自身实行的外向型工业化政策,带动了贸易、资本自由化的大发展。亚洲吸收直接投资额从1984年的130亿美元增加至1994年的830亿美元,东亚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达到36%。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东亚各国及地区通过吸收外资、扩大出口,增加了国内收入,刺激了内需;而国内各地区市场的扩大和放宽管制又进一步吸引了外资,形成了良性循环。
c.在GATT体制下,可消化庞大进口的美国市场的存在、东亚各国的高储蓄率以及可吸收外国资本所带入技术的人力资本的存在是上述良性循环赖以维系的基础。
2、加强日亚关系
①日本为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做出贡献,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亚洲地区内分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日本加强了以建立制造业生产基地为目的的对亚洲直接投资。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直接投资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东亚和中国。从对外资直接投资申报金额来看,与80年代相比,日本对欧美投资不断减少,对东亚投资则开始明显上升。从各地区新投资项目数量来看,直接投资明显集中在东亚地区。
②日本企业对亚洲投资的重点从80年代的以建立生产基地、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生产为目的到90年代转向偏重于亚洲市场需求、实现了研究开发部门的本地化。
③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海外投资,在产品特色化分工、工序间分工方面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在于充分挖掘东盟各国工资水平、熟练程度存在的差异的同时,在建立适用各国生产工艺的最佳生产体系方面,日本也进行了尝试。
④日本式生产管理体系直接移植至东南亚的步伐加快。90年代以前,日本的对亚投资旨在降低成本;在生产管理方面,不太注重具体工序管理,劳务管理也多由当地合作方面负责。但是作为企业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亚洲建立生产据点,生产面向亚洲以外的欧美国家、日本市场的产品,其产品质量和精度无疑都必须达到在日本生产的同等水平。为满足这一要求供给方面须积极利用微电子革命成果,需求方面则须向世界消费市场的多样化,即多品种、少批量生产转型。
3、贸易结构的变化
①从贸易地区构成看,进入90年代,与对其他地区的贸易数额相比,日本对亚洲地区贸易比重直线上升(参照教材第306页表25.4a“日本贸易在各地区的构成——出口” 、307页表25.4b“基本贸易在各地区的构成——进口”)。
②从贸易产品结构看,在出口方面,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出口比率下降,以机械零件为主的生产资料出口比率显著上升。此外在进口方面,石油等矿产燃料比率大幅下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比率上升。特别是90年的日本的贸易结构迅速转向横向贸易型。进口比率上升达到近60%,诸如以出口为主的家电产品90年代后走向进口化(参照教材第308页表25.5“贸易结构的变化”)。
4、产业的空洞化
不可否认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第一、具有出口替代效果。在被投资国生产的产品从被投资国出口至第三国,由此产生的替代投资国出口的效果;第二、具有“再进口”效果。即通过被投资国生产产品向投资国出口产品的替代国内生产的效果。第三、具有“刺激出口”效果。投资国向被投资国出口设备等生产资料,增加需由投资国提供的零部件出口,以及通过用以持续供给本地无法采购的零部件、材料等中间物资所产生的国内产业高度化的效果。
但是,也不可否认,随着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日本国内制造业雇佣规模缩小,中小企业群体出现了转业、弃业现象,造成了日本国内产业的空洞化。
四、深化对外开放:从贸易摩擦到投资摩擦
1、对美经济摩擦
①美国方面重点从控制日本对美出口转向扩大对日本出口。
②从个别商品领域的对立,发展至互相对于对方的经济政策、管制、交易等惯例大加干预的倾向加重。
③美国要求制定体现交涉成果的数值目标。80年代初,美国对日本行动准则从通商政策理念转向注重公平贸易和结果主义上来,并针对日本经常收支逆差持续扩大的局面,对限制美国出口产品的日本管制和交易惯例加大了批判的攻势。如在汽车、钢材、农产品的贸易摩擦方面最为严重。
2、投资摩擦
日美直接投资的不平衡成为日美摩擦的又一火种。80年代后半期形成的美国经常收支逆差对日本资本输出高度依赖的格局依然如故,而美国对日本投资由于日本国内限制直接投资的种种壁垒致使无多大进展。可见,直接投资的失衡是引起投资摩擦的关键所在。
3、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①在政府开发援助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在整个80年代,发达国家以财政困难为由削减开发援助;只有日本不断增加援助,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首位ODA援助大国。
②日本积极参与保护地球环境的运动。以地球温暖化问题为核心,地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趋提高,环境安全保障成为新的政策课题。“京都会议”的召开及“京都议定书”签署都标志着日本在参与保护地球环境的运动中起着积极的、主导的作用。
△复习题:
1、分析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宏观经济发生的变化。
2、论述日本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分析长期以来,日美从贸易摩擦到投资摩擦的根源及实施的政策的有效性。
第二十六章 日本式经济体系的动摇:新均衡地摸索
本章重点:
1、放宽管制的正式启动
2、日本式金融大改革
3、日本式企业体系的转换
基本概念:
日本式金融改革
本章要点:
一、内部压力的形成与放宽管制的正式启动
1、加速推进的放宽管制
一方面,90年以来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低迷,国内要求进一步加速推进放宽管制的呼声与日聚增,另一方面,由于日美经济摩擦升级,来自美国的压力也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加速推进放宽管制。
加速推进的放宽管制措施主要包括:流通行业的结构开始松动;对电力、煤气、通信等非贸易领域的管制被放宽。从数字统计上来看,1993年9月放宽94项管制;1994年7月放宽279项管制;1995~1999年经过两次修改后共放宽2823项管制。
2、国内推动力的形成
①1994年日元升值之后,内外价格差极度扩大,经济管制造成非贸易物质,即非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下降。日元升值后,制造业价格下降以及不受国际贸易条件约束的非贸易物资价格稳定,从而扩大了内外价格差。这种差距大大影响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以出口企业经营者为中心,形成了与以往完全借助国外压力的放宽管制截然不同的推动放宽管制的内在动力。
②管制对企业行为的制约遭到被管制产业内外的反对。
③在通讯、广播等领域快速发展的技术革命与现行管制体系发生冲突。另外,根据传统产业结构设置的行政官厅以及以此作为基础制定的各项管制,模糊了产业界限,与以信息部门为核心,产业趋向融合的发展新动向相差甚远。这说明放宽管制必须与行政改革的同时并举。
3、放宽管制的正式启动
内部环境的变化和促进放宽管制的经济主体的形成,使放宽管制逐渐放开步伐,特别是自1995、1996年起,放宽管制进程加快。不仅消费资料部门引入了竞争机制,流通业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如新制定的《粮食法》,将大米的批发、零售从许可之转为登记制,在大米流通领域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此外,《大型零售店铺法》实施放宽办法后,开设大型商店大为顺畅。
二、金融体系的重组:日本式金融大改革
1、日本式金融改革
①日本式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重新整改战后形成的,长期以来决定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框架的金融机构不同业态的管制。虽然1962年颁布的《金融制度改革法》就以允许银行和证券公司相互渗透,并与1994年开始,人寿保险公司和灾害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成立子公司相互渗透;但整个业务范围的全方位整改则始于1997年,同时废除的还有同在战后改革过程中引入的《反垄断法》第九条——禁止成立控股公司的规定。特别是金融制度改革触及到政府管制范围之外的管制与惯例。其最大焦点是根据证券交易所规定长期固定化的有价证券交易手续费的全面放开问题。此外,金融改革还涉及资产投资广导致、引入时价会计等方面,其目的是要一举打破各种现行金融管制(关于日本金融改革的详细内容及其实施日程,参照教材第318页尾章表1)。
②全面推行金融改革的必要性:第一、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处理问题庞大;第二、金融体系落后于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金融空洞化”与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2、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泡沫经济的崩溃促使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重新设计金融机构约束机制问题受到人们重视。在80年代后半期,金融机构之所以出现过度扩张的异常表现,是由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特别是放宽、废除限制竞争性管制后,限制银行铤而走险的纪律约束机制没有生效发挥作用。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金融机制,在以护送船队的方式保证金融部门获得超额利润的同时,具有通过大藏省的管制约束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的效用。但是,80年代的自由化在缩小金融机构超额利润的同时,还剥夺了大藏省一贯行驶的管制手段,金融部门的法人治理出现了缺位。因此,金融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发挥市场对经营的约束力;同时,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意味着由股东,其控股公司对下属子公司行使监督的新体系的诞生。
3、日本国内经济结构变化的背景
①一方面金融资产积累增加;另一方面,90年代的超低利率使金融机构资产运营功能下降。
②本应由金融体系发挥的中介机能有欠完善,存在着国内企业、特别是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80年代大企业融资呈现多样化趋势;与其相反,中小企业融资仍未能摆脱对银行贷款的依赖。90年代,因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高筑,加之日本接受了整个80年代忽视提高审查能力的教训,故使金融机构对放贷态度格外慎重,对中小企业放贷基本陷入停滞状态。这一现象在尖端领域的创新企业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导致日本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4、金融部门的国际竞争力
90年代,外资金融机构纷纷将活动中心和员工从东京转移至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国内一些符合发行公司债券条件的公司放弃了东京市场,选择了海外发行。因此东京外汇交易占世界比率急剧减少,外资企业终止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等金融空洞化现象越演越的。其主要原因是东京市场管制森严。因此有价证券交易手续费的全面放开以及通过重新探讨转让利润税、有价证券交易税等金融改革措施受到人们期待。人们希望能够通过金融改革来增加东京市场的透明度,确保自由开放,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三、日本式企业体系的转折点:长期交易关系的转换
1、80年代银企关系的变化
①80年代后半期由于国内债券市场放宽管制,以及海外市场无担保、无保证产权发行的扩大,主银行的作用逐渐降低。
②主银行对企业法人治理的影响力也在削弱。大企业自身财务实力的增强以及账外资产的增加,使得企业在收益短期恶化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内部人可支配资产加以抵御,从而降低状态依存型治理机能的作用。
③银行派驻企业的领导数量减少,对企业更换经营者的影响力下降。
④新的业务关系的诞生。80年代起,城市银行以大企业为对象实施了由住友银行率先推出,被喻为交易关系管理的综合交易业务。同时,作为富余资金的运营目标增加了对非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放贷;而在放贷中压缩成本费用高的个别审查项目,向土地、证券担保放贷倾斜的运作方式诞生。正是它引发了泡沫经济。
2、主银行关系的分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开始发生的。具体表现在:
①可在内外资本市场自由融资,以出口为导向的组装产业中,高利率、高增长性企业的银企关系已演变为保持一定距离的美英式关系。在采取多途径融资的企业看来,即使从保留爆发金融危机的最后退路着眼,与继续保持和特定银行的交易关系相比,还是有针对性地选定交易银行更为合理。此外,随着金融国际化和金融技术的发展,银行之间在向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方面差距拉大。于是企业不再固守以往的交易惯例,而是更倾向于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银行作为交易伙伴。
②成熟化倾向明显,且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组装产业的低增长企业,以及受泡沫经济崩溃直接冲击的建筑、房地产、流通领域的企业,自进入90年代后依然与银行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主要是由于在泡沫经济期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未及转换,便进入90年代偿还期,故有必要与金融机构继续保持长期交往关系。
③企业在承担义务方面与石油危机后的萧条期相比明显减弱;银行亦因无法继续依据土地担保实施监督,生产信息成本上升,故不得不对借款方严加把关,以备产生更多损失。
3、救济惯例的演变
①含义:这主要是指主银行在对往来银行陷入经营困境时实施的救济方式的变化。
②救济方式变化的原因:以往银行对陷入财务危机的往来企业大胆实施救济的原因一是期待实施救济后,企业未来收益的改观;二是对放弃救济可能招致银行名声下降的顾忌。但是,随着前者不确定性的增大、或者负面影响的缩小,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③变化的表现:主银行已不再恪守对陷入财务危机的往来企业实施救济。企业财务一旦恶化,经营权便从内部人(职员、股东)手中移致债权人,由债权人根据债权可流动程度决定重组还是清算的处理形式无疑正在向普通负债的形式转化。
4、相互持股——“股东造反”与稳固的核心势力
①“股东造反”,是指90年代,以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首的一系列违规事件相继曝光后,股东开始打破沉寂过问起企业的经营事宜。由于改革后的制度体系有利于股东代表进行诉讼,出现“股东造反”,股东诉讼案增加。股东们对股东大会集中召开、信息公开度低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更为重要的是因股东资本利率持续下降,90年代扩大股票买卖规模的外国投资家和国内机构投资家通过向企业加压,迫使企业经营向重视股东利益方面倾斜。
②以稳固为核心的局面未改。以上的变化并不足以改变日本企业经营者与股东的关系。构成相互持股和新的金融机构出让企业法人股,以及企业法人之间彼此出让股份的事态并无大的进展。现在稳定股东普遍采取的是“既不增加新股,也不积极发挥稳定股东作用的消极态度”
③稳定局面的原因:并非出自以维持企业间关系为目的的相互持股的效率的缘故,而是为了清理泡沫经济时期过渡扩容的股票,而不得不放弃相互持股所致。
5、系列交易的改观——承包企业的分化
①原因:第一、受日本企业投资海外的影响,企业间长期交易关系随之发生动摇。如电气机械和汽车行业,由于日元升值、劳动成本上升,不得不重新确定生产用零部件的采购途径。第二、信息、软件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传统承包关系下形成的技术开发体系运转不灵。
②表现:第一、在零部件采购中,现货交易所占比重增加。在日元升值、日本产业工资成本上升至世界首位等成本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组装企业采取了明确国际分工的战略,即“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研究与开发放在了日本国内,可在其它国家廉价生产的产品尽可能转至国外生产”。与此同时,零部件采购开始盛行“世界优先采购法”,其标准零部件不分内外,尽可能低价采购的方法。四万,与外国优良企业建立战略性长期对等交易关系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受日元升值、价格下降等利好因素影响,组装企业海外采购比例稳中有升。第二、产品进入成熟期,产品增量达至极限后,组装企业便开始择优淘汰零部件企业。70~8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增加,组装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结成长期交易关系的动机主要来自设备、成交量,成本、交货期等因素;但进入90年代的,在国内生产的重心向高附加价值产品集中的同时,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力量成为组装企业关注的焦点。此外,组装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开发也从以往的生产阶段迈向追求共同进行价值分析、共同研究价值工程学阶段。
总之具有上述技术力量的零部件企业之间的长期交易关系不断加强。随着国际竞争力的白热化,组装企业自身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消减企业管理零部件成本的必要性迫使组装企业加强了对零部件企业的筛选。
6、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主要针对70~80年代企业的自行设计开发能力低下,而到80年代后期开始发生转变的势头而言。由于市场的扩大、企业间竞争的增加,各零部件企业开始重视录用和培养技术人员,并自行开发研究新产品。使零部件企业原差距不大现象有所改观。而且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不断扩大交易范围,与数家组装企业同时建立交易关系的运营方式改变了原有的分工结构。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中小企业中,跨行业交流非常风行,利用从其它行业获取的专业技能,主动进取新领域的零部件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7、流通系列的演变
①背景:在国际化与价格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各零售商店直接生产率差距拉大,消费者嗜好趋向多样化,注重价格倾向增强。特别是《日美结构协议》启动之后,日本市场的排他性引起海外的强烈不满。引资来自海外的压力也日益强烈。
②变化:以大型家电企业为典型代表缩减了系列交易商店,而且扩大了量贩店的阵容。另外,旧的价格政策开始松动。许多的量贩店开始大搞低价销售,波及到许多的行业和部门,包括汽车销售。总之,由注重系列交易的企业组成的零售商店系列化销售体系发生了变化。
8、雇佣体系——工资成本的上升
长期以来,以日本式年功系列工资为核心的日本式雇佣体系、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晋升机制在进入90年代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工资成本的上升。因为它大大高于欧美其他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高龄段职工工资的高位引起人们的探讨。
9、长期雇佣的再探讨
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雇佣方面,企业的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消减工资成本,赶上企业全球化的潮流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引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使企业正式职工比例下降,钟点工、勤工俭学、借调职工等非政式雇用职员比例增大。第二、为拓展新事业,酝酿扩大中途录用的企业日益增多。这是对日本式终身雇用制的改革。
但是,在这次长期萧条期间,企业调整雇用基本沿袭了70年代后半期确立的通过调整时间、控制雇用员工规模、回避解雇的老办法。这说明在90年代经济的繁荣时期,“企业保障雇用的力度比以往大有提高”。
10、“成果主义”的登场
①“成果主义”的含义:是指在工资的定级、晋升过程中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成绩进行评定,是对过去以“年功序列”为核心的工资制度的改革。
②“成果主义”的出现:除加薪幅度缩小外,有些企业取消了定期加薪制,提高了基本工资中的能力工资的比重;也有部分企业实施了年薪制,年薪制的登场意味着划定工资的时间标准从终身制改为年度制,与日本原有的工资体系相比发生变化
11、企业组织与晋升机制的变化
①企业组织的变化。战后形成的日本大企业的组织结构为事业部制。但在的典型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中,归属事业部的人事权却集中在公司总部,企业开发、生产技术等机能也以分权化的形式分属各生产工厂。近年来事业部作为盈利单位,其独立性大大增强,利用控股公司制实现独立运营的思路逐渐形成。企业实现独立经营不仅可以明确利益责任,而且还便于推行总公司体制下难以贯彻的工资奖励制度。
②晋升机制的变化。进入90年代,企业在选拔最高领导层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注重消减职位树立和提倡能力主义。改变了过去的论资排辈的惯习。这也属于日本企业经营改革的内容之一。
四、演变、整修、融合:二十一世纪日本经济体系的走势
6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确立的日本式企业体系在银企关系、交易关系、持股关系、劳使关系方面均具有日本特色,即它们之间的长期交往关系。但是,自石油危机、特别是泡沫经济解体之后的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在贸易、金融、企业组织等方面都受到了国际竞争的挑战和来自世界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日本企业内部职员自发提高效率的强大动力,并试图采取日本式生产体系与英美式生产体系融合的混合式新体系来全面改革日本经济环境。
跨入新世纪的日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使日本的企业体系达到稳定均衡,而且日本在世界上、在亚洲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脚色,起什么样的作用,人们拭目以待。
△复习题:
1、是什么因素阻碍了80年代日本放宽管制的实施?分析90年代日本放宽管制正式启动的背景和意义。
2、分析日本式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及现存的问题。
3、结合实例详细分析日本式企业体系转换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补论 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本论重点:
构成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及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
基本概念: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模式
本论要点:
关于现代化日本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研究尽管存在着许多学术争议,但总的来说,日本经济制度的核心仍然是自由竞争。政策调控与经济计划是在基本维持自由市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但调节经济的竞争原理与计划原理两者相比,日本较之欧美各国而言,后者更大,而且干预的力度也更强,它与美国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瑞典的福利市场经济体制等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日本的经济体制看成是新古典综合派所指导的混合经济体制和经济技术专家的治国体制完美结合的产物。当然带有特色的日本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日本的历史及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以上的章节中已有所接触。世界银行的专题报告也曾高度评价了日本把自由竞争与经济专家的作用有机结合的特点。
一、所有制结构及企业制度
1、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①日本企业的形态
日本的企业有五种形态:a.个体企业;b.无限企业;c.股份两合公司;d.股份公司e.有限公司。但在现实中,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几乎不存在,企业的主要法律形态是股份公司、有限公司和个体企业。
按企业财产的所有关系,有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两大类。其中私营企业占绝大部分,比重在99%以上。按企业规模分,有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两类,大型企业的标准在不同产业部门和行业各有不同,如在制造业中,是指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上,职员在三百人以上的企业,在此标准以下的企业皆为中小企业。其中中小企业个数上的比重占99%左右,但从经济比重看,把企业约占六成多,可见大企业在市场中的支配地位比较明显。
②日本私营企业所有关系的特点
a.大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组成巨大的企业集团共同支配市场。如前所述,现在日本的企业集团基本上是战前财阀体系的变种,70年代中期六大企业集团的流动资本占全日本股份公司流动资本总额62.9%,基本上控制了日本的金融、工业、农业、运输、商业的命脉。
b.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通过独特的系列联系结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实现从原材料工业、零配件生产、组装到销售一条龙,表现为以若干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金字塔是企业结构,这一结构在相当长时间里化解了“双重结构”的尖锐矛盾。
③日本的国有企业
日本的国有企业共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直营事业,即由国家的地方公共团体直接经营,主要从事公共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第二类为特殊法人事业,只依据特别法律而设立,实行特别监督,即足以承担国家责任,同时也尽量承认经营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的一种独立法人。如公社、工厂、事业团、公库、金库、房产等、特殊银行、特殊基金会等。其中,日本国有铁路公社、日本专卖公社、日本电话电报公社是最强的特殊公营企业。第三类称为第三部门事业,指由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民间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事业体。一般采用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的形式,政府持股比重一般高于25%。第四类是民营企业,指由国家委托民间企业提供服务,并从公共福利出发实行监督的公益事业。
日本的国有经济的比重较之法国、瑞典、英国低得多,但80年代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化浪潮席卷日本,中曾根内阁决定在日本对国有企业进行私营化改造,日本专卖公社、日本电话电报公社、日本国有铁路公社等都被出卖而成的私营企业,这种改革总体上提高了经营效益。私有化使日本的国有经济比重进一步降低。
2、企业权利、企业目标及变迁
日本企业的权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民主改革而完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日本式企业权力。
①日本式企业权力的特点
a.通过金融机构持股和企业间相互持股和促进了企业集团化和垂直一体化。
b.大量职业经理和退职官员进入企业经营层,强化了民间企业与政府的非正规联系,并由此而表现出官民协调的特点。
c.企业内部出现了权利向经理集中的趋势,经理只要得到由股东银行和相互持股企业所组成的企业集团经理会的承认,即可基本握有超越股东大会的经营权力,权力的这种集中趋势基于法人对企业的持股比重大大超出了各人的持股比重,由此形成所谓“法人资本主义”的新的企业所有制形态。总体上看,日本企业的权力是掌握在经营者手中,是经营者主导型企业制度。
②企业的经营目标
与企业权利转移相联系,私人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开始偏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突出发展目标。具体来说,是以扩大事业和规模为基本目标,再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经济情况分别贯彻以下具体目标:a.提高市场占有率;b.推行技术革新;c.筹集设备、物资和资金;e.提高收益;f.提高经营者的效率和培养经营者;g.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和改善劳动态度;h.提高生产率;t.履行社会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目标方面,日本与欧美最大的不同或许是对企业自身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的强烈追求。这使得日本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地位、形象、荣誉和声望。因此,日本企业似乎比任何国家的企业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发展优先的经营目标使日本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方面已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表现在其决策具有长远眼光和长期行为特征。企业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由于这一行为特征,使日本企业在设备投资与折旧、长期技术进步方面十分着力,这显著地促进的日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若干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企业内部制度
①在就业和处理劳资关系方面的“终身雇用制”
②在劳动报酬分配方面的“年功序列制”
③在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方面的“企业家族化”和“企业内工会制”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与美国那种浓厚的个人主义社会氛围不同,日本人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范围和程度也不象美国人那样敏感,这对日本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是一个有力条件。另一方面,日本作为一个后发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工业化过程比欧美诸国落后近一个世纪,这种处于后进地位的国家处于赶超发达国家的迫切愿望和富国强民的内在要求,往往也允许政府以主导者的姿态更广泛更深入地进入国民经济生活。但是作为一个私人企业占主体的国家,政府的干预在形式和领域的选择上必须考虑既不挫伤企业家的积极性,又能发挥政府组织自身的特长,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日本政府在日本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的作用是独特而复杂的。
1、政府的宏观决策体制
①构成形式:日本政府宏观决策的制定依赖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它主要由禀议制度、审议会制度和民间咨询、监督制度构成。
按照这一体制,决策方案最初由主管“课”进行充分讨论然后提出,再逐级呈报、协调、审议,最后由最高决策者拍板定案。如遇有重要提案和决议草案,常常召集局长和次官进行协商,以求得一致意见。这在日本称之为“事先疏通”。从决策分工情况看,各项宏观经济计划和决策一般由“统筹官厅”协同其他部门制定整体规划。然后,“实施官厅”据此制定具体计划和政策并予以实施。
②政策手段:行政、法律、计划、信息提供、劝告等多种类型。
2、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
①积极的宏观经济总量调节政策
a.货币政策。这是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生活最有力的手段。
货币政策作用的主要杠杆是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和窗口指导等。通过这些杠杆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此外,由于日本国内储蓄的绝大部分是私人储蓄,因此日本银行界汇集私人储蓄,向产业部门提供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另外在汇率方面,日本奉行自由浮动汇率政策,日元和外币兑换率基本上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但政府往往通过使用外汇储蓄去干预外汇市场,以避免外汇行市的波动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b.财政政策。日本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改变开支和投资计划、政府贷款、补贴等措施参与私人公司利润的再分配,以保持总供求的平衡。
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着合理的分工,财政政策基本上是抑制性的,预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常常有大量盈余。1990年,中央政府的各种财政收入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13.01%,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中最低的。
近年来日本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但赤字规模较小。尽管如此,日本政府的政府政策所支持的投资和经济增长确实有晨星主,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居第二位。
日本财政政策作用的特点可谓着眼于长期;而货币政策主要在短期内发挥作用,并具有高度的鼓励性。
②中央经济计划
中央经济计划是日本政府对市场经济实行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但中央计划没有强制约束力。
a.作用和影响:主要是通过为民间企业指明经济走势,预测经济的发展,表明国家政策主张的倾向性,提供有关重要经济信息等途径而发挥作用。
b.内容:由经济企划厅制定中长期经济计划;由国土厅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由通产省制定产业结构展望规划以及由经济企划厅制定的短期经济计划。此外,各省厅还有在总体计划基础上的各种具体计划。战后从50年代到90年代初,经济企划厅已先后制定和实施过11个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其中又以1961~1970年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最为有名,也最成功。
c.计划的程序:首先,由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组成的经济委员会初步拟定计划方案,然后交由经济企划厅具体编制和调整。通过国民经济计划确定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增长率,确定各种重大的经济比例。
d.性质特征:日本中央经济计划性质上是指导性计划,对任何人均无法定约束力。
e.影响:计划的影响力十分广泛。这种积极影响主要不是来自于计划本身,而是来自计划方案制定的前期准备阶段。因为计划制定过程给政府及下属部门的数百名官员之间以及与这些官员和地方、企业许多人物之间的广泛接触提供了绝好机会。计划制定过程的所有参与者包括来自私人企业的代表,可以获得从别人处很难得到的重要信息。
另外,计划方案本身也为各方面的决策者特别是私有企业主展示了一幅关于未来发展的明确前景,这对某些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所有这些都会促使经济主体不断地修正生产经营计划,以便与中央经济计划大体相协调。
f.评价:关于中央经济计划在日本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日本许多学者认为不应当高估,并分析指出,日本经济的成功主要不是实行指导性计划的缘故,而在于日本有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③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
日本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所在,是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区别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日本产业政策在战后各阶段的执行情况及特点见前述教材桥本寿朗著《现代日本经济》一书的第四章。
3、禁止垄断法与市场竞争功能的维护
日本政府虽然积极介入经济活动,通过以产业政策为中心的宏观经济政策去引导和刺激本国产业发展,但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来自于私人企业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方面,日本经济体质具有以下特征。
①市场体系发达
日本的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体系在战后的发育程度都很高。
a.金融市场。各种性质的金融中介机构十分发达,交易十分方便。特别是证券市场,东京证券交易所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b.商品市场。各种商品流通中介非常健全,物流过程十分流畅,批发和零售商业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亦居前列。
c.劳务市场。日本的公开劳动市场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不是十分发达,这是主要由于其独特的就业制度和工资机制,日本的劳动市场有很强的内部化性质。
②市场竞争比较充分
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日本政府很早就制定和实施了禁止垄断法并设立公正交易委员会具体负责执行该法。1947年,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成员指导下,以美国反对托拉斯法为样板,制定了日本的《禁止垄断法》,意在确保自由市场机制的健全功能。该法因过于严厉不适合日本国情,而于1953、1977年两次进行了修改。这两次实质性修改虽然放宽了限制,但都坚持反垄断的宗旨,甚至在反垄断方面比欧美国家的同类法规更为严厉。
公正交易委员会属行政机构,是总理府的一个直属局。但作为法律实施主体,它拥有独立权限。这一点类似于法院,其权限是:揭发和处理失业者和事业者团体违反禁止垄断法的行为,管理改进某些禁止条款的意见,进行一般和特定的经济调查,调整与其他法律之间关系,制定法规等。
日本反垄断法的违禁行为有三大类:
a.私人垄断,即企业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勾结或同谋,采取某种方法将其他企业排挤出本行业或使其处于自己支配之下而加以控制,以使一个特定市场的价格、生产、销数量等方面的竞争实质上受到限制的行为。这类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万日元以下罚款。
b.对交易的不正当限制,指一个以上的竞争企业,通过契约、协定、协议、默契等统一行动,共同在价格、数量、技术、设备和顾客群的和交易区域等方面,限制自己和其他竞争企业本应自由进行的市场竞争,即人为的操纵自由市场。这类违法一旦查出,除勒令其停止该行为以外,对企业处以相当于违法期间总销售额二分之一的巨额罚款。
c.不公正交易方法,如对顾客进行歧视,以引诱和强制办法争夺顾客;交易附加不正当的条件;以不正当定价进行交易;滥用优势搞倾销等六大类十六种交易行为。对这类违法行为,处理仅限于命令其终止不法竞争手段,一般不再处以罚款。
为了在促进产业竞争力和维护市场竞争之间实行协调,禁止垄断立法特别允许一些例外情况作为特例一存在,尽管从性质上看属于垄断,如自然垄断、合理化卡特尔等。
禁止垄断法实施四十余年来,对于维护日本经济中的公平竞争秩序,让市场机制健全功能得以发挥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复习题:
1、试分析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特点。(要求:以美国、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为对比对象,从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及政府的经济职能等方面加以分析)。
参考文献:
1、井村喜代子著《现代日本经济论——从战败到步出“经济大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
2、桥本寿朗著《日本经济论——二十世纪体系和日本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3、薛敬孝等编《日本经济现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月。
4、孙景超、张舒英主编《冷战后的日本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0月。
5、张健、王金林主编《日本 两次跨世纪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5月。
6、日本兴业银行产业调查部编《日本经济大视野——21世纪产业结构》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8年2月。
7、植草益等著《日本的产业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8月。
8、安志达著《日本:启示与警示》中信出版社,2000年6月。
9、孙执中主编《日本泡沫经济新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10、车维汉著《日本经济周期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11、白雪洁著《日本产业组织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12、孙执中著《当代西方经济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5月。
13、林振江、梁云祥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日本》新华出版社,2000年10月。
14、逄金玉著《日本型市场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
15、刘玉操主编《日本金融制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16、罗清著《日本金融的繁荣、危机与变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8月。
17、奥村洋彦著《日本“泡沫经济”与金融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9月。
18、竹内宏《日本金融败战》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7月。
19、王洛林等著《日本金融考察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
20、张永昌著《战后日本贸易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1、小林英夫著《日本企业档案 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背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22、李国庆编著《日本社会——结构特性与变迁轨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23、泰萨·莫里斯-铃木著《日本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