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 域 经 济 学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 杜能于 1826年完成了,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
济的关系,,从而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
生产方式
?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

区 域 经 济 学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
通工具
?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 4、距离城市 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域隔绝
?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事务供
给则仅来源于周围的平原
?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形成机制
经济指标:
?1、市场上大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
于经营产品的种类和经营方式,以
及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2、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和运输
费用之和。
区 域 经 济 学
R=PQ-CQ-KtQ=(p-c-Kt)Q
式中,R为地租收入; P为农产品的市场价
格; C为农产品的生产费; Q为农产品的
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K为距城市
(市场)的距离; 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农民选择的经营品种,是同距离密切相关
的,但随着距离市场里程增加,可以选
择的范围越来越小。
区 域 经 济 学
? 区位地租:
? 在单一自然条件下,他探讨了距离城市
远近的地租差异,即所谓的区位和经济
地租。
( 1)同一集约程度单一产品的区位地租
R= (p-c-Kt)Q,R代表单位面积上的
区位地租
区 域 经 济 学
杜能用实例代入上式,说明地租梯度变化,
设 Q= 40蒲式耳 /公顷,P= 2美元 /蒲式耳,
C=1美元 /蒲式耳,t=2美分 /蒲式耳英里
1——当 A农场位于市场上,k=0,于是 R=40
美元 /公顷
2——B农场距离市场 25英里,则 R=40*(2-
1-0.02*25)=20美元 /公顷
所以区位地租达到一定距离之后,则化为
乌有,R=0
区 域 经 济 学
(二)不同急跃程度,单一产品的区位地租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
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取决于一定土地上
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即总投入量 I,每追
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土地上
产量会有相应的增加,这部分增加的产量
成为编辑产量,到一定程度,虽然土地的
总产量仍在增加,但边际产量会处于不断
下降,即土地收益递减律。
区 域 经 济 学
CQ ?? /
I/a
边际产量曲线 Q = f (I)
或边际成本曲线 C=f (a)
收益下降。或
,收益持平;或
收益上升或
,00
00;,00
''
''
''
??
??
??
dI
dC
dI
dQ
dI
dC
dI
dQ
dI
dC
dI
dQ
区 域 经 济 学
然后,将运输费用计入。由于利润式销售价格减
去生产成本和运费的差额,故在土地收益递减
的场合,继续增加投入量虽然可以增加产量,
但必须使价格减去边际成本的余额尚能低偿边
际产量增加的运费,此时必须满足:
可见,边际成本和追加运费越低,边际产量本身
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越大,
这些分析从理论上道出城市附近农业较远郊集
约的本质
,0
'''
??? dQdTdQdCdQdP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杜能在, 孤立国, 一书中提出,距离消费市场的
远近对农作物布局有重大的影响,据此他计算
处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的分界线,并将他设
想的孤立国分成 6个同心农业圈层。
1、第一圈 ——自由式农业圈
2、第二圈 ——林业圈
3、第三圈 ——轮作式农业圈
4、第四圈 ——谷草式农业圈
5、第五圈 ——三圃式农业圈
6、第六圈 ——畜牧业圈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圃农作圈
谷草农作圈
轮作农业
林业
自由农作圈
城市
区 域 经 济 学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在农业地理学上意义
(二)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
想中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
输的里程和货物为最低的地方,此外,韦伯还
指出应将劳动费用和聚集效应考虑在内,也就
是说,影响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运输费用、
劳动费用和集聚力作用。
区 域 经 济 学
这些因素对产业布局(或对企业选址)起
着制约的作用:
( 1)运输指向性
( 2)资源指向性
( 3)劳动指向性
区 域 经 济 学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区位因子: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
行时得到的利益 ——费用的节约;针对
工业区位论的角度则指在特定区位进行
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

分为特殊因子与一般因子
区 域 经 济 学
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2、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三个假定的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
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时固定的,在这种
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
供应。
区 域 经 济 学
在上述三种假设条件下,韦伯分成三个阶段逐步
构建他的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
?第二阶段:将劳动力费用作为考察的对象,考
察劳动力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
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用合计为最
小时的区位
?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所谓考察对象,
考察聚集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
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
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性。
区 域 经 济 学
(二)运费指向性
1、工业原料
按原料的空间分布状况分为:遍在原料和
局地原料
根据局地原料生产时重量转化状况的不同:
分为纯原料和损重原料
原料指数=局地原料重量 /产品重量
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产品
重量=原料指数+ 1
区 域 经 济 学
2,最小运费原理
( 1)仅使用遍地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
范力农构架
区 域 经 济 学
如何确定运费最小点的工业区位, 他把原料, 燃
料和消费地的分布, 作为决定工厂区位的基本
图形, 分以下几种情况:
?1,原料一种, 同消费地 ( 即市场 ) 一起, 区
位图形为一点 。
?2,原料一种, 同消费地不在一起, 区位图形
为一线 。 ( 分三种情况 )
?3,原料两种, 同消费地不在一起, 区位图形
为三角形 。
?4,原材料多种, 同消费地不在一起, 区位图
形为多边形 。
区 域 经 济 学
确定工业区位的工作程序:
?1,根据运输的指向, 确定工厂的运费最
小点 。
?2,根据劳动指向, 修改上述结果, 形成
区位的第一次变形 。
?3,根据集聚指向, 修改第一次变形结果,
形成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 。
( 罗雪尔, 龙赫德也都讨论过工业区位的
若干因素, 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区 域 经 济 学
产业布局理论学派的划分:
?( 3) 成本学派理论 ——韦伯, 胡佛, 赖
利和艾萨德
?美国学者胡佛于 1931年与 1948年分别写了
,区位理论与皮鞋制鞋工业, 和, 经济活
动的区位, 两本书 。 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
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占场费
用 。 前者是距离的函数, 后者则不一定 。
区 域 经 济 学
?并对韦伯的理论提出了修改:第一若企业用一
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 在一个市场出售, 且在
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的运输, 则企业的布局
在交通线的起迄点最佳, 因在中间设厂会增加
占场费用 ——这就是胡佛的的终点区位优于中
间区位的理论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地运输线,
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 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
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 ——这是转运点区位论,
这一理论为人们在港口布局工业提供了理论依
据 。
区 域 经 济 学
赖利对产品交换地不同价格政策对运输地
影响惊醒了深入研究。
艾萨德则根据韦伯地理论,对运输指向的
工业做了更详尽地分析。他认为,运费
不仅取决于货物地重量和运输地距离,
而且还与货物本身的体积、易碎性、易
燃性等属性有关。
区 域 经 济 学
?( 4) 市场学派理论 ——产生于垄断资本
主义时代, 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对产业
布局的影响, 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
络合理结构安排 。
?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费特尔的
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 帕兰德的市场竞
争区位理论, 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
和吉的的自由进入理论 。
区 域 经 济 学
?( 5) 近代区位理论 ——克里斯塔勒的, 中心
地理理论, 和廖什的, 市场区位论,, 他是区
位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区位经济学涉及到了
农业, 工业和交通运输布局, 而且开创了产业
布局的新领域 ——区域产业布局, 不在拘束于
一个产业部门的布局理论的研究 。
?( 6) 成本 ——市场学派理论 ——艾萨德的替
代原则, 俄林建立的一般区位理论和弗农的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
( 成本 —市场学派, 行为学派还包括社会学派,
历史学派和计量学派被称为现代区位理论 。 )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3、综合等费用线
最小运费指向市韦伯区位论的骨架,可以
用综合等费线来形象地加以说明。
综合等费线市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劳动费指向性
在这些综合等费线中,于低廉劳动供给地 L的劳
动费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线为临界等费
用线。
劳动系数=劳动费 /区位重量
劳动费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
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
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距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
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也就会更加
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区 域 经 济 学
(四)集聚指向论
?1、集聚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
?2、纯粹集聚:是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
结果,即由技术性和经济型的集聚利益
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3、偶然集聚:是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
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构带来的
工业集中。
区 域 经 济 学
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性
或劳动指向性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
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
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边产生集聚。
(再黑板作图讲解)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二)劳动指向论的应用
(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区 域 经 济 学
(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按照韦伯的原料指数可将现实中的工业分为如下
的三种类型,并分别分析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 1的工业,如钢铁业、水泥业、
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
品业等。
? 制造 1吨水泥需要主要原料石灰石 1.33吨、
煤炭 0.43吨,粘土 0.35吨。当所有的原料都为
巨地原料的话,那么,原料指数为 2.11。
区 域 经 济 学
?2、原料指数比 1小的工业,如啤酒酿造业、清
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如:生产 1吨
啤酒一般需要主要原料水 10吨,大麦和啤酒花
等 0.03吨。水可以作为遍地原料,而大麦和啤
酒花则属于局地原料。这样啤酒酿造业的原料
指数为 0.035,是典型的消费指向性工业。现实
中,啤酒长厂几乎都布局于城市或其周边,即
消费者集中的地区。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 1的工业,如石油精制业、
机械器材组装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等。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劳动指向论的应用
劳动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业和机械零
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
业。如在发达国家,纺织业及其他一些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区位基本是由大城市
向都市的周边和农村地域发展,然后,
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区 域 经 济 学
? (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
散已经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
律。
区 域 经 济 学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韦伯的区位论具有以下的特色:
?1、韦伯首次降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
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为其他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和理论
基础。
?2、他的最大贡献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
用最小就是最佳区位点
?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
业的布局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区 域 经 济 学
五、理论与现实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局限:
?1、他将运费是距离和重量的函数,并且成比
例地增加,而现实找你嘎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
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费率往往因原料、
产品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
统一的运价体系;同时,交通网以及运输线路
的地形条件不同也影响运费;运输方式不同,
即使是运输同样的物品,运价体系也不同
?2、韦伯的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也是不现
实的
区 域 经 济 学
(书 36页)
针对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局限,艾萨尔德、
胡佛等提出修正德建议,使其更具实用
性。
区 域 经 济 学
?3、就工厂经营而言,有生计性的经营和
企业性的经营
?4、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
而这种决定也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
?5、技术进步,使得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
耗下降,以及替代原材料的使用,都使最
适宜区位发生变化,原料地指向弱化,消
费地指向增强
区 域 经 济 学
?6、交通发达,使得在产品价格中地运费
所占地比重减小,例如,电子产品(集
成电路)中地运费所占比重只有千分之

?7、其他诸如地域政策因素,政府在一些
地区鼓励工业发展而在令一些地区则限
制工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地选
择。
区 域 经 济 学
当前世界工业布局正在发生巨大的指向性变化,一些
过去是原料指向性的重要传统部门转变成了消费区
指向或技术密集型的部门,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地区
的优势,加剧了极化效应的作用。形成的原因是:
?1、由于加工工业技术进步,一些原料在加工过程
中可以降其中的越来越大的一部分转化为成品,这
就使得一些原料产地原料逐渐转变为地方纯原料。
?2、许多失重原料在采用技术进步来加工后,可以
除掉其中所含的大部分无用的成分,使之接近于纯
原料,从而大大降低用它来进一步加工的工业原料
指数值,削弱原料地对加工工业的引力。
区 域 经 济 学
?3、消费区可以就地从回收利用废旧物资中
得到越来越多的原料供应。
?4、目前在机电工业中,产品轻型化、小型
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5、随着运输技术的改进,运费率普遍下降,
但下降最快的是那些量大、装卸方便、途
中不易腐败损坏的原材料的运输率
区 域 经 济 学
?6、由于现在一些骨干工厂的规模越来越
大、消耗原料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使得一
个地点原料往往难以满足需要。
?7、企业的盛衰越来越取决于它的产品能
否适销对路,这就使得企业家倾向把工厂
布局在消费区,以便与消费者建立密切的
联系,随时了解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三节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德区位理论
(一)区位与市场地域
(二)运费与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一)运费结构与运输方式
(二)运达价格与市场地域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德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德工业区位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区位选择:
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分析最初起源于对运输成本
的最小化的探讨。区位被抽象为生产地点距离
原材料、能源、市场的距离远近。
厂商的最优区位理论一直由韦伯模型主宰着这一
模型的基本特征是厂商的目标函数对市场和资
源禀赋均好的区位时敏感的。这种模型是在假
定厂商承担产出和投入的运输成本情况下得到
的。由于在韦伯模型中,产出和投入的数量被
视作既定的,所以厂商降选择运输总成本最小
的区位。
区 域 经 济 学
一般的,该模型可以这样描述。厂商利用
m种投入,生产单一的产品。其产品销售
和原料购进都在一个给定市场和原料的
集合 种进行。
某一点 可以同时是产品的一个
市场和一种或几种投入品的源地。运输
到 xi的产品数量或从 xi运进的投入数量是
一定的,且分别由
来表示,产出和投入的单位运费是固定的,且而
? ? 2321,,,RXXXXX n ?????
xx i ?
)(),(),(),( 21 xqxqxqxq miii ???
mttttt ???,,,,321
区 域 经 济 学
最后,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用直线距离来表
示。
让我们在定义由 运进或运出相应数
量产品或投入的理想重量是:
理想重量 是由 xi运进或运进的货物数
量和运输能力来确定。因此反映了 xi对厂
商的吸引力
xxi ?
)()( 1 ikmk kii xqtxtqW ? ???
iW
区 域 经 济 学
韦伯问题是关于区位 处总运输
成本函数 T( s)的最小问题,
厂商的一个均衡区位或通常所说的的最优区位是
在 S内使 T( s)最小化的点 S来定义。
在式
中,每个点 Xi可以看做式因邻近优势吸引厂商相
Xi移动的力的源泉,而这些厂商向 Xi的移动倾
向的强烈程度往往与理想重量 Wi成正比。这样,
一个冲突力系统就会出项,最优区位便是把理
想重量移向不同方向的各种力的均衡位置。
2RSs ??
),()(
1
sxdwST i
n
i??
),()(
1
sxdwST in i??
区 域 经 济 学
?假设 X中的点式沿一条直线分布,该 X中
的点可以表示为,
因为,所以总运输成本函数
可以写成:
?如果下面两个条件成立,我们说
?是理想重量向量 的中位数:
nxxxx ??? ???321
? ?XjXS j,1??
)()()( 1
1
sxwxswST in
ji
ii
j
i ???? ??
?
?
xx j ?
nww ???,1
??
??
?
?
?
?
?
?
n
ji
i
j
i
n
ji
i
j
i
ww
ww
1
1
1
1
,
区 域 经 济 学
? ?
nj
jn
n
ji
i
j
i
n
ji
i
j
i
i
n
ji
ii
j
ii
n
i
mmiii
ik
m
k
kiii
wwxx
XjXSxxxx
wwww
sxwxswSTsxdwST
RSstttttxqxqxqxq
xqtxtqWxx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321
1
1
1
1
1
11
2
32121
1
???
区 域 经 济 学
这表明当作用在 Xj的左边和右边的力之和
小于或等于这些力的合力的一半时,Xj
是各中位数。
显然,对于任何一向量 (W1,W2,W3…Wn)
在 X中存在一个中位数。例如,n=5,X2是
( 4,3,1,3,1)唯一的中位数,而 X2
和 X3是( 4,3,3,3,1)的中位数。
当且仅当 Xj是理想重量向量
(W1,W2,W3…Wn) 的一个中位数,Xj是
韦伯问题的一个 最优解
区 域 经 济 学
范力农构架:
A6(X6,X6)
A5
A4A3
A2
A1 W1
r1 p(x,y)
区 域 经 济 学
“范力农构架”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即
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多边形而言,求解
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包括
区位三角形)地 P点地坐标。在图中,
A1,A2,A3,A4,A5,A6为区位多边形地各个
定点,坐标已知;假设 P点为运费最小点,
其坐标为( x,y),P与各点间地距离分别为
ri,原料和产品地重量为 Wi.那么在运费与
距离、重量成比例地情况下,总运送费 K
可以由下面地式子表示:
区 域 经 济 学
拟解法。解上述方程组的一种模“范力农构架”就是求
程组:求最小值需满足以下方
0)(
0)(
)()(
1
1
22
1
1
???
?
?
???
?
?
?????
?
?
??
?
?
?
?
i
n
i i
i
i
n
i i
i
ii
n
i
ii
n
i
i
yy
r
W
y
k
xx
r
W
x
k
yyxxWrWK
区 域 经 济 学
区位利益对厂商行为的影响:
则厂商的利润为:
厂商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首先要受技术可行
性的限制,即只有某些投入组合才有可能生产
既定的产出产量。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厂商所
面临的生产集是既定的,从而一定的投入可以
得到的最大的产出即生产集的边界线是既定的。
2__2110 xwxwyp ????? 2
__
2110 xwxwyp ?????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产出
投入
区位利益对产出的影响
F0无区位利益时的产出边界
F2区位优势削弱时的产出边界
F1优势区位的产出边界
区 域 经 济 学
),( _ __ _210 XXF ?
),( _ __ _211 XXF ?
pxwpXwpy 12
_ _ _ _
220 ??? ?
p
Xw
p
xw
py
_ _ _ _
22111 ??? ?
产出 Y
X1
y1
yo
区 域 经 济 学
无区位利益,生产函数为 。于是,
厂商地均衡产出为 yo,利润水平是,

所表示地利
润水平。
若存在区位利益,生产边界向上移动至
则均衡时厂商的产出为 y1,利润为 即
达到哦等利润线:
),( _ __ _210 XXF ?
0?
p
xw
p
Xw
py
12
_ _ _ _
220 ??? ?
),( _ __ _211 XXF ?
1?
p
Xw
p
xw
py
_ _ _ _
22111 ??? ?
区 域 经 济 学
? 显然,优势区位为厂商带来了额外的利
润( - )
? 同理,区位优势的削弱会在不同程度上
削弱这种生产利益
1? 0?
区 域 经 济 学
企业、厂商最佳区位的选择 —— 微观的领域
(以上已经讲了)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 ——宏观的领域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评价
1、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的资源结构
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

2、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
国地域分工的重要分工,对全国或上一
区域层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作出独
特的贡献。
区 域 经 济 学
3、区内产业之间关联度如何,即产业之间
是否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
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4、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如
何。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怎样。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多层次分析
1、区域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
社会总产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
和商业五大物质生产的生产总值,这个层次,
主要是分析郁郁产业结构中,农业与非农业的
比例关系的协调性。
2、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
三次产业包括了区域全部的产业部门,其结构基
本上反映了大农业、大工业和服务业三者之间
的关系。
区 域 经 济 学
3、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
这个层次,主要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中,农
业资源和地方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
利用的水平,反映出农业对工业的支撑
能力以及重工业对农业、轻工业的渗透
能力。
区 域 经 济 学
4、农业结构分析
大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
渔业四种行业,每个行业都仅仅依赖其
各自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种植业依赖
于耕地、畜牧业依赖于牧草地、林业依
赖于林地,渔业依赖于可利用的水面。
区 域 经 济 学
5、工业结构分析
工业按所用制划分,可以分为乡镇企业、地方工
业、国有工业、私营工业、“三资”工业
工业也可以划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6、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
这个层次,在理论上主要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资
源结构的适应程度,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
化程度。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可以选用以下
两个指标:
?( 1)比较成本=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产品的销售
成本 /较研究区域层次更高的区域同产品的销售
成本
?( 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率=研究区域某行业
一时间内的劳动率的年增长率 /较高层次区域同
行业同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
区 域 经 济 学
?2、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研究区域的工业总产值 ?
工业劳动者数 /研究区域的社会总产值 ?社会劳
动者数
?3、产业专门化率=研究区域某产业净产值 /较
高层次区域同产业的净产值 ÷ 研究区域全部产
业净产值 /较高层次区域全部产业净产值
?4、区位商
区 域 经 济 学
5、产业专业化系数,
Qi代表其产业部门 I在整个产业中所占有的
百分比,下标 1,2分别代表不同的区域,
代表将计算结构具有相同符号的百分绝
对值加在一起。 Ci代表区域产业化系数
211 ii QQc ?? ?
?
区 域 经 济 学
6、产业结构变化率
Qj代表区域某产业部门在整个产业中所占
的百分比,下标 1,2分别代表不同的年
份,代表将计算结构具有相同符号
的百分数绝对值加在一起,C2代表区域
产业变化率。
212 jj QQc ?? ?
?
区 域 经 济 学
7、相关系数
Xik和 Xjk分别代表区域 i和区域 j各自 k部门
在其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分
别代表区域 i 和区域 j各部门在其产业结
构重的比重的平均值,代表区域 i 和
区域 j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
11,
)()(
))((
1 1
2
__ _
2
__ _
1
__ ___ _
??
???
??
?
? ?
?
? ?
?
ij
n
k
n
k jjkiik
n
k jjkiik
ij r
xxxx
xxxx
r -
___
ix
___
jx
ijr
区 域 经 济 学
8、相似系数
Xin和 Xjn分别代表区域 I和区域 j各产业部
门 n在本区产业结构中所占有的比重,S
代表两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 S= 1
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一致。
10,/ 22 ??? ?? sxxxxs jninjnin )()(
区 域 经 济 学
9、产业结构效益
ei代表区域第 i个工业部门的产值,E代表区域工
业总产值。 Pi代表区域第 i个产业部门的资金利
税率,P代表区域各工业部门的平均资金利税
率,H代表区域产业结构效益。
pPEeH ni ii ??? ? 1 )(=
区 域 经 济 学
10、结构影响指数
Pji代表研究区域 j的 I产业部门的资金利税
率,qji代表研究区域 j的 I产业部门的资金
占其全部产业不谋那资金总额的比重,
qoi 代表对比区域 o的 I产业部门的资金占
其全部产业部门资金总额的比重,J代表
结构影响指数。
?? ?? ?? ni ijijini ji qPqPJ 1 01 /=
区 域 经 济 学
11、效益超越系数
a代表区域净产值的增长率,A代表区域总产
值的增长率,X代表效益超越系数。
AaX /?
区 域 经 济 学
12、偏离 ——份额分析
区 域 经 济 学
AaX
qPqPJ
pP
E
e
H
sxxxxs
r
xxxx
xxxx
r
QQc
QQc
n
i
ijiji
n
i
ji
n
i
i
i
jninjnin
ij
n
k
n
k
jjkiik
n
k
jjkiik
ij
jj
ii
/
/
)(
10,/
11,
)()(
))((
1
0
1
1
22
1 1
2
_ _ _
2
_ _ _
1
_ _ __ _ _
212
2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效益超越系数

结构影响指数

产业结构效益
)()(
相似系数

相关系数:
产业结构变化率:
产业专业化系数:
区 域 经 济 学
在上述 12项产业结构评价赫分析的定量指标中,
指标 1指标在区域产业结构找你嘎哪些产业部
门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指标 2反映区域产
业结构中工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所处的地位,
指标 3和指标 4反映了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
门及其专业化程度,指标 5,7和 8反映研究区
域与对比区域产业结构 的异同程度,指标 6反
映区域产业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的程度,指标
9,10,11,12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的素质和效
益的好坏。通过上述的指标的测算,可以加强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价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区 域 经 济 学
?1,李小建主编,李小建,李国平,曾刚,覃成
林,林柄耀,张文忠编著,,经济地理学,,
[G],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 中国人民出版社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 ——第二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4,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 [M],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三章 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因素的认识过程
1、资本( K)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940和 1950年代,哈罗德-
多马理论,资本积累(储蓄、净投资) (资本 —
产出比不变 g=S/K,g为增长率,S为储蓄率,K
为资本与产出比率即资本系数。
区 域 经 济 学
2,K 劳动( L)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950年代,索洛的
资本、劳动力和时间模型(资本和劳动存在替
代关系) 包括索洛 ——斯旺模型 Y=f(K,L),
克服了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中资本 —产出不变
所产生的问题,但其以技术不变为前提;
区 域 经 济 学
3,K L 技术( TEC)
1960年代,技术创新,可导致资本 -劳动
替代和既有资本和劳动带来更多产出。 索
洛 —米德模型 Q=A( t) f(K,L),这一模型解释
了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
和劳动各自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技术进步
区 域 经 济 学
4,K L TEC 人力资本( HC)
1960年代,由教育和技能培训获得的人
力资本(技能、技术知识和组织知识)。
罗默、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他们
立足于舒尔茨等人创立的人力资本投资
理论,将人力资本因素系统地引入经济
增长模型中。
区 域 经 济 学
5,K L TEC HC 自然资源( NR)
1970年代,自然资源枯竭导致, 增长的极
限, 。
6,K L TEC HC NR 结构变迁( STR)
1970年代,结构变迁(需要价格高度灵活
和要素高度流动)是增长的重要部分。
区 域 经 济 学
7,K L TEC HC NR STR
企业家精神( ES)
1970年代,企业家去发现知识、推动技术
创新和经济演化。
区 域 经 济 学
8,K L TEC HC NR
STR
企业家精神( ES)
制度
1960年代至今,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区 域 经 济 学
?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菱形理论”
? 他认为除了影响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外,政府和机遇 的作用也不可
忽视。
?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合理作用表现为:
? 1、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以预见的宏观与政治环境
? 2、改善一般投入物、基础设施与制度的可获得性、质
量和效率
? 3、制定一般规则与奖励措施以引导促进生产力增长的
竞争
? 4、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与调整
? 5、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而建立与实施一种积极的长期
机制、调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与
公民的积极性。
区 域 经 济 学
? 二、什么是制度
? 制度: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
设定的一些制约。 是由非正式约束、正式
规则及其实施机制组成的规范体系。
? 非正式约束,包括文化、风俗、习惯、伦
理道德规范、意识形态
区 域 经 济 学
? 正式规则,包括宪法和各种法律、法规及实施
机制指法院、仲裁机构等,分为两个层次其中
宪法层次是基础制度,这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另一个是集体行动层次的的运动规则,它是在
宪法层次框架内创立的各种操作规则。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制度的作用
? 一个(好)的制度的主要作用就应该是通过建立一个
人们相互作用的制度结构来减少交易中不确定性、降
低交易成本和稳定行为的预期。
? 1、降低欲期的不确定性,划定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规

? 2、界定并约束政府的权力,防止其对经济的过渡干预
? 3、界定经济参与人的权利并形成激励
区 域 经 济 学
? 4、综合起来就是降低交易费用
? 制度,特别是限定政府权力的宪政制度、
契约自由和界定公民财产权利的产权制度
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区域经济的研究同样
需要树立制度观。
区 域 经 济 学
? 巴泽尔将交易费用分为:外 生交易费用 和 内生
交易费用
? 外生交易费用是指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
的那些费用,它不是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冲突导
致经济扭曲的结果。(技术克服)
? 内生交易费用是指市场均衡同帕累托最优之间
的差别,是不同的参与者争夺分工利益的机会
主义行为所导致。( 制度克服)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区域经济的制度观
? 今日世界各国竞争最重要的是制度竞争,发展
出最有效的制度才是竞争致胜的关键。
? ①实施宪政制度,有限政府。
? ②契约自由制度, 保证要素的充分流动。
? ③有效的产权制度,激励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政策
一、区域经济政策,是通过各种调空手段
使国家之内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有效、
快速、健康发展,以达到国民经济健康
发展的总目标。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 2)商品的不完全流动性
(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区 域 经 济 学
二、经济区域政策的目标体系
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 最终目标 是实现宏观经济的
最终目标,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
定、国际收支平衡。
直接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形成各
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从而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
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实现区域经济增
长、区域分工协作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目标
2、我国现阶段的选择:区域经济的协调发

直接目标 最终目标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分工协作
区域经济协作发展
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主要的政策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
策、贸易政策等
一、财政政策,它是通过税收、政府支出和公债
的运转、以预定的方式影响各个区域的经济活
动,并通过敢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资
源配置及使用,达到包括区域经济目标在内的
宏观经济目标
包括预算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区 域 经 济 学
二、货币政策,是国家根据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
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对宏观
经济进行调控的目的。
1、投资 2、贷款 3、担保
(重点)三、区域产业政策,是由国家根据区域
分工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采取的调节
和控制产业的空间结构 配置的方式和手段,是
运用一定的政策手段,引导和影响产业的区域
分工与协作,使资源在空间上合理配置的一套
政策体系。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产业政策,在掌握各个区域的区情、经济发
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规划每一
个区域产业结构逐步演进提高的目标和对策,
确定各阶段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
源的重点的分配和合理配置,从而引导区域经
济不断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它分为:
1、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2、区域产业组织政策 (在
新制度经济学中,组织既可以被理解为一类制
度安排;又可以是 D 诺斯意义上的组织:行动
集团。正如诺斯和托马斯在, 西方世界的兴起,
所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3,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4,区域产业技术政策
它们都是区域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 域 经 济 学
讨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 (书
23页)
(一)改革开放前的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
1、“六五”“七五”我国经济区划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
1、“八五”期间我国经济区划的进展
2、“九五”“十五”我国经济区划的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1— 新中国成立后 30年我国区域经济实施的 均衡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未能实现均衡发展
2— 改革开放 20多年实施的 非均衡发展战略 使国
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但区域差异在扩大
3— 1996年,,国民经济赫社会发展“九五”计
划赫 2010年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提出“把”坚
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作为一条指导方针,,提出“从‘九五’开
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
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这标志着国家把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
的新战略 。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四 ——区域产业的分类
由于研究的目的和角度不同,人们采用不多种多样的产
业分类法
1、三次产业分类法
1940年,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在, 经济进步的条件,
在研究经济发展 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三次
产业的分类法: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
(广义的工业)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
西蒙 库兹涅茨在 1971年出版的, 各国的经济增长, 提出
了与三次产业累世的产业分类:农业( A)工业( I)
和服务业( S)即,AIS分类法
区 域 经 济 学
?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与狩猎

?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
电力、煤气、水、运输和通讯业
? 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房地
产、政府与国防、其他服务
区 域 经 济 学
?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 考虑社会产品与劳务的种类、生产工艺
与技术的相似性、统计上的去要和方便,
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分为十大项,1、农业、
狩猎业林业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
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
发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
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
商业业性服务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
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区 域 经 济 学
? ——部门构成分类
? 其中包括两大部类划分、农轻重分类和
霍夫曼分类
? 马克思的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 I部类)
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第 II部类)
? 霍夫曼指数 =消费资料工业产值 /资本资
料产值
区 域 经 济 学
? ——要素密集度分类
? 根据各类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一般可以
将经济活动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
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
密集型产业
区 域 经 济 学
? ——区域产业分类
? 根据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
用,可将各类区域经济活动分为三类:
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服务产业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五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一、结构学派的观点和增长模型,(结构的重
要性)
? 结构学派的理论基础是竞争非均衡的假设,这
是其分析的起点。显然,这一学派是与新古典
学派假设完全背离的。非均衡增长属于, 次优
论, 范畴,由于实践中的各种原因,最优(均
衡)增长是无法获得的。非均衡增长的主要问
题是:人们是否能够认识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
非均衡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纳入增长和发展
的分析
区 域 经 济 学
?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特点一般和新古典理
论所分析的情况正好相反, 后者实质是
假设, 不但商品而且生产要素之间都有
很高的替代性, 因而通过充分的交换而
实现均衡, 不存在短缺和过剩 。 事实上,
在一个劳动力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总是产生资本短缺和劳动力过剩, 然而,
新古典假设实际上根本不考虑这类因素 。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概念,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
宗旨是以技术进步来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分类,1, 产业调整政策 。目标:产业结构的合
理化。
2,产业援助政策 。目标:产业结构的 高
度化 。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而产
业结构高度化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高级表现
形式。
区 域 经 济 学
从具体内容看,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幼小产业保护
政策, 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战略产业扶持政策和衰退
产业调整政策。
二, 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
1,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换始终是不可回
避的重要政策课题
2,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凡是依靠科技
进步,不断注意产业结构的转换,不断使产业
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经
济就比较景气,也拥有更强大的承受能力、适
应和应变能力。
3,在整个产业政策体系中,产业结构政策始终
占有主导和中心地位。
区 域 经 济 学
三、战略产业的扶持政策
四、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
区 域 经 济 学
产业布局政策,一般是指政府机构根据产业的经
济技术特性, 国情国力状况和各类地区的综合
条件, 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引
导和合理调整的意图级及其相关措施 。
目标,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
的有效配置 。 但从总体上讲, 产业布局的目标
为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
分类,1, 从产业布局政策的 内容 上看, 主要包
括:地区发展重点的选择和产业集中发展战略
的制定 。
区 域 经 济 学
2, 从产业布局政策的 目标 看, 产业布局
政策往往与特定的国家强调产业布局的
非 均 衡 性 。
3, 从产业布局政策的 实施手段 上看, 产
业布局政策主要是规划性的, 同时也包
括 一 定 意 义 上 的 政 府 直 接 干 预 。
区 域 经 济 学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区域产
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研究的内容,
? 1、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涉及到结
构的均衡问题
? 2、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
区 域 经 济 学
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 ?配
弟与 LG 克拉克 发现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
转移的规律。
库兹涅茨,不仅考查了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还从国民收入在产业之间分布的演变规
律,来考查各国和各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
段论
钱纳里:工业阶段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他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阶段:
1,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 5+
- 1)
2,资本品工业发展速度快于消费品工业增长的
速度,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 50%左右
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 2.5+-0.5)
3,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
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 1+- 0.5)
4、资本品工业占主导的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
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 1以下。
区 域 经 济 学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看
1,以农业为主导 2,纺织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3,在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
阶段 4,在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为主导的阶段
5,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6,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7,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 2—5可以概括为
工业化阶段)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一产业, (农业)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力的比
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二产业,(工业)工业化初期,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
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的就业比重也有上升的趋势,
不过初期的上升比较明显,后趋于下降的趋势,应该
说工业收入的比重上升的速度要明显快于劳动力就业
比重的上升趋势
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比重则一直处于上升的
趋势,到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收入在
国民收入的比重开始上升,并不断超过工业收
入。(可以用产业所占比重的结构图表示)
区 域 经 济 学
思考,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劳动
力的就业比重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先
升高,而后不变到下降。工业在国民收
入中的比重上升的速度快于劳动力上升
的比重,而第三产业的收入以及就业比
重则处于上升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
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的作用是比较
明显的!
区 域 经 济 学
?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与机制
? ——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演变
? ——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
? ——区域政策与产业结构演变
?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
? (技术的分类)
? (不同技术创新对不同产业的作用效果
是不同的)
区 域 经 济 学
?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标准
?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标准的优化标准
? 最根本的标准只有一个,即产业结构必
须有利于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优化的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与功能:
? 1,保持或加强区域的增长潜力
? 2,保持区域经济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 3,保持区域产业结构的重组弹性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专业化产业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最先对主导产业功能进行明确分析的学者是罗斯
托:他重新评价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发现区域经济增长的演进与经济部门重要性的
依次变化存在对应关系。主导产业的带动与扩
散作用是通过前瞻影响,后顾影响与旁侧影响
实现的。
前 瞻影响 是主导产业当即以其产出为投入的产业
影响,后顾影响 是主导产业对为其提供投入的
产业的影响,旁侧影响 是主导产业对区域的间
接影响。
区 域 经 济 学
主导产业的形成的条件:
1— 足够的资本积累
2— 充足的市场需求
3—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
1— 市场自发调节
2— 政府的积极干预
区 域 经 济 学
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
第一阶段 ——棉纺工业
第二阶段 ——钢铁工业,铁路修建业
第三阶段 ——电力,汽车,化工,和钢铁
工业
第四阶段 ——汽车,石油,钢铁和耐用消
费品工业
第四阶段 ——信息产业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
1— 日本学者小(筱)原三代平的选择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
2— 美国学者赫希曼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
准”
3— 此外,本国学者还提出了“增长后劲理
论”,“短缺替代弹性基准”赫“瓶颈
效应基准”
区 域 经 济 学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区域商, 同时要辅助 市场占有率, 比较劳
动生产率,产业综合波及度效果
(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的更细化
的指标 ——可以观看,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区 域 经 济 学
主导 产业选择的方法,
根据区位商进行选择:
区位商的计算公式,
若其大于 1,则说明 j区域 I产业所占份额比全国 I
产业所占的份额大,若全国各区域消费水平与
结构一致,则 j区域 I产业有部分产品输出,则
说明 i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有可能成为区域的
主导产业;其值越大,i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就越
高,其转化为主导产业的可能性就越大。
T
T
Y
Y
LQ i
j
ij
ij ??
区 域 经 济 学
市场占有率 =区域某产业年销售额 /全国某
产业年销售额 X区域某产业人均年销售额
指数
比较劳动生产率 =某产业的国民收入占区
域国民收入的比重 /某产业的劳动力占区
域劳动力总数的比重
等反映
区 域 经 济 学
企业战略与
竞争对手
要素投入条件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与
支撑产业
政府
机遇
区 域 经 济 学
市场规模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生产迂回度
有限理性 风险、不确定性 机会主义行为





交易效率 内生交易成本 制度创新
外生交易费用 技术创新





区 域 经 济 学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
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它是指产业结构从低
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
区 域 经 济 学
参考文献:
1—, 区域经济理论,, 陈秀山 张可云,
商务印书馆
2—,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高等教育出
版社
3—, 农业产业组织:演进,比较于创新,,
,罗必良、李孔岳等中国经济出版社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区域分工的性质与影响因素
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
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
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
分工深化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推动了
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
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发展的源泉。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性质,区域分工是劳动地域分
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
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分工是经济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区
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达
到一定规模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另一
面,区域分工必须通过区际之间的贸易,
从而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
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
利的产品的需求。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专业化生产发展具备的条件:
1、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
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
2、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该大于因
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这
是根本的前提条件。
3、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地商品地价格,必
须有一定地梯度存在
区 域 经 济 学
? 区域分工地特征:
? 1— 地区地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地重要
地表现形式,是区域分工发展地原动力
? 2— 地区间密切地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
化地前提。
? 3— 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包括国际分工
地各种形式,也包括国内分工的各个层
次。
? 4、区域分工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形态之中。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和外部性:
——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建立在对分工经济分
析的基础上的。分工经济指的四分工所
带来的益处。
按照斯密和扬格的观点,分工以专业化为
基础
区 域 经 济 学
分工经济性的主要表现:
1— 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分工使复杂的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
械式的劳动,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在既定
的技术水平下变得较为简单,无形中也
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
管理效率。
3— 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 迂
回生产方式 的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分工的不经济性,分工使人局限于少数的操
作,因而丧失了全面发展自己智慧的机

区域分工作为分工的空间形式,也是建立
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的。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通过这种地区专业
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
区 域 经 济 学
特点:
1—它使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的利
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水平,并增加
区域经济的福利。
2—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3—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范围经济用于区域经济研究中,它主要指的时由
于分工演进推动着区域内新产业的衍生,以及
区域内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的区域
生产率的增长。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它指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间形成的不又单个区
域考虑或承担的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
的影响
( 1)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
( 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
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
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
( 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的
自由流动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 4)在区域分工中,由于每个区域选择行
为策略的一句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
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可能导致区
域与社会整体的无效率。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即不依赖于分工的外生因素和分工演进过
程中形成的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
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
它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如:自然资
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或作
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
区 域 经 济 学
内生因素,是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
定的变量
内生因素决定了区域的内生的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是在分工演进中,由于选择不同
的专业化方向的决策者造成的事后区域生产率
的差别。
内生因素包括: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
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度、市场化程度、
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人与人志军爱女的相
互依赖程度等
区 域 经 济 学
分工模式 旧区域分工 新区域分工
决定模式 外生比较优势
(外生因素)
内生比较优势
(内生因素)
定义 事前的资源禀赋条
件的差别引起的生
产率的差别
由于选择不同的专
业化方向的决策而
造成事后的成产率
的差别
学说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
优势理论,俄林的
要素禀赋理论
杨小凯的新古典经
济学和克鲁格曼的
新贸易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
区域利益的特点:
1— 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也
是区域分工的结果
2— 区域利益是集合的概念
3— 区域经济利益具有二重性,即自主性与
整体性的统一。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竞争力
是区域国民经济在国内外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实
力的强弱程度,是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产业结
构优化水平、宏观经济效益状况、市场占有率、
区域形象影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区域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包括:
1、有形指标、无形指标
2、初级因素和高级因素 3、硬性因素和软性指标
区 域 经 济 学
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最基本最终要的因素: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的区位优势
2、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决定的制
度供给优势
3、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决定的集聚优势
4、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的产业结构优
势以及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决定的社会
发展环境优势( 2,3为最为关键的两个
因素)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绝对成本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
(比较利益陷阱)
区 域 经 济 学
4— 新贸易理论
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 一,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
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
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
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资源
就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劳
动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国民财
富,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形成的。
区 域 经 济 学
? 斯 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
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至成本
绝对地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
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展这种产品
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
不占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
获益,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按
此理论,一个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
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区 域 经 济 学
? 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
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比率与国外同种产
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即不同国家的
产品成本比率或机会成本的比较。只要
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
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相对成本较
低的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
过贸易增进利益,这就是李嘉图著名的
比较优势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例 耗用一个劳动生产产品:衣服、粮食
绝对优势 A国 B国
衣服(件) 8 6
粮食(吨) 6 9
区 域 经 济 学
三、赫克谢尔 -俄林定理
(简称 H— O定理 —— 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
各国各地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不
是古典学派认为而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产生的。
其基本观点如:
区 域 经 济 学
?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
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相素从事商品
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
产要素供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格
的差异。产品中较多利用低价生产要素,
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
区 域 经 济 学
? 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分工理论经历了从斯
密的绝对成本说到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
再到要素禀赋学说的转变。二战后,著
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
提出质疑,要素禀赋理论的权威性因此
而被动摇。至此,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和
分工理论都忽视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
抽离了地理空间概念,无法真正解释经
济空间现象的典型特征。
区 域 经 济 学
四、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1、基本假定:( 1)存在规模经济;
( 2)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2,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还有
递增规模收益。
3,比较优势决定产业间贸易,而规模经
济决定产业内部的国际或区际贸易。
区 域 经 济 学
? 4、产业内贸易问题:在不完全竞争的市
场结构中,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
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
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异产品之间的产业
内贸易,并且国家间差异越大,产业间
贸易量就越大,国家间差异越小,产业
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区 域 经 济 学
? 5、贸易格局的决定:除了资源禀赋外,
“历史和偶然”也起决定作用;历史和
偶然埋下空间分工和差异的种子,递增
报酬则不断强化着既定的贸易格局。
区 域 经 济 学
? 6、技术对贸易的作用:技术变动有两种
情况,一是“干中学”,通过贸易等经
济行为接受“技术外溢”而获得的;二
是技术革新,通过 R&D而获得的。新贸
易理论认为一国要维护和创造竞争优势,
必须积极接受“技术外溢”,同时努力
促进本国技术创新。
区 域 经 济 学
? 7、新贸易理论在贸易政策方面提出了两个干
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点(或战略贸易论
点)和外部经济论点。根据这两个论点得出战
略性贸易政策的结论。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适
当的产业政策来创造和保持比较优势。
相对于比较优势分工而言,规模经济分工具有
以下特点:
当今区域分工的主要趋势正由传统的分工形式
向以规模经济分工为主、比较分工为辅的方向
发展。
比较优势分工表现为行业间的分工,而规模经
济分工则表现为行业内的分工。
区 域 经 济 学
? 规模经济分工较比较优势分工的贸易量
大,商品的种类多。
人口增长在规模经济分工的条件下,会
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
区 域 经 济 学
? 四、含交易费用的
新兴古典分工理论
分工与贸易会产生交易费用,因而就有
分工的好处及分工所带来的交易费用的
两难冲突,所以分工水平决定于交易效
率的高低,交易效率越高,折中这种两
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也就越
高。
区 域 经 济 学
因此,要提高分工水平,就要想办法降低
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的降低依赖于制
度的建立完善与实施,主要包括:法律
制度、自由市场制度(私人财产权制度、
自由价格、自由创业、资本和批发市场
的自由进入)。
有效的制度降低交易费用 → 提高分工水
平 → 改进生产力 → 财富增进
区 域 经 济 学
? 迂回的生产方式,即人类生产活动将资
源投入到生产资料的生产上,而不是投
资到对 消费资料 的生产上,这样反而使
消费资料的生产具有比原来更高的劳动
生产率。
? 范围经济,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
合在一个企业内生产比把它们分散到只
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时,
就存在范围经济。
区 域 经 济 学
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发展的形成沿革,
1、落后假说:即穷国具备率先发展起来的
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所不成具有的重要
优势。假说由哈佛大学的亚历山大 ?格申
克龙提出。
区 域 经 济 学
2、列维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论:
他提出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的问题,并将后发优势
与后发劣势具体化。
——后发优势,1、后发国家对现代化的认识要
比先发国家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的认
识丰富得多 2、后发者可以采用和接见先法者
成熟得技术、设备或与之相适应得组织结构 3、
后发者可以跳跃先发者得一些必要经过得发展
阶段,特别是在技术上 4、先发者所达到得较
高得发展水平可以使后发者对自己的现代化前
景有一定的预期 5、先发者可以在资本和技术
上对后发后发者提供帮助。
区 域 经 济 学
? 后发劣势:
? 一是在现代化的范围和速度方面,后发者必须
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行动来实现这个过程,这
就很可能会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 二是在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依赖方面,后发者往
往看到的四先发者取得的成果,而忽视了形成
这些成果的因素、条件以及成果 与其他社会 因
素的内在关系
? 三、先发式与后发式在现代化上所形成的差距
容易造成后发者的失望情绪。
区 域 经 济 学
3、阿伯拉莫维茨的潜在后发优势论
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后发国家能够成功的赶上先发
国家,而大部分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差距越
拉越大。他认为后发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
件:
1、技术差距,即后发者与先发者之间存在着技
术水平的差距,他是经济追赶的重要的外在因
素,正是因为存在技术差距才使经济追赶成为
可能。
推论:生产率的落后,使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可
能。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二个因素是社会能力,即通过教育等所
形成的不同的技术能力,以及具有不同
质量的政治、商业、工业和财经制度,
它是经济追赶的外在因素。
引申结论:
1、与其说是处于一般性的落后状态,不如
说是技术落后但社会进步的状态,才是
使一个国家具有经济增长的强大的潜力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技术差距和社会能力上存在四种组合
1、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大但其社会能力强,
则总的增长潜力最大
2、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大但其社会能力弱
结果是:
3、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小但其社会能力强,
结果:
4、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小但其社会能力弱,
则结果是:
第三个因素是历史、现实即国际环境的变
化:
区 域 经 济 学
4、南亮进的“后进利益”论
南亮进与金泳镐 等通过对拉美即日本、韩
国等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增
长的分析,将后发优势理论应用与拉美
和东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印证并修
正了格申克龙和阿伯拉莫维茨的追赶假
说。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 5、伯利兹、克鲁格曼的技术“蛙跳”模

? 说明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不仅体现于
跟随性模仿创新,而且体现在一定条件
下后发国家可以直接进入高科技领域,
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某些领域和
产业超过先发国家的可能性。
区 域 经 济 学
? 6、范艾肯的技术 —经济趋同论
? 它说明了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后发
优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开发条件下经济
追赶的模型,探讨了后进国家基于后发
优势与先进国家经济趋同的问题,使后
发优势理论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国内学者的后发优势观
1、陆德明 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德发展
理论框架,提出了后发国家德发展动力
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
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德发展差距能够逐步
缩小,但总一个恒定差距是无法消除的,
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
家的发展动力必须转化,即从原来的主
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
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
区 域 经 济 学
2、郭熙保 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深入研究了西方经济追赶理论,对涉及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
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全球化和信息
化条件下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新变化
作了有益的探索。
3、罗荣渠 归纳了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表
现形式,并论证了它们在现代化发展历
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
区 域 经 济 学
4、傅家骥、施培公 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
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
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
在机理进行了探讨。
区 域 经 济 学
讨论:
从比较优势到后发优势再到竞争优势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一节 区域产业的分类
由于研究的目的和角度不同,人们采用不多种多样的产
业分类法
1、三次产业分类法
1940年,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在, 经济进步的条件,
在研究经济发展 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三次
产业的分类法: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
(广义的工业)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
西蒙 库兹涅茨在 1971年出版的, 各国的经济增长, 提出
了与三次产业累世的产业分类:农业( A)工业( I)
和服务业( S)即,AIS分类法
区 域 经 济 学
?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与狩猎

?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
电力、煤气、水、运输和通讯业
? 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房地
产、政府与国防、其他服务
区 域 经 济 学
? ——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 考虑社会产品与老物的种类、生产工艺
与技术的相似性、统计上的去要和方便,
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分为十大项,1、农业、
狩猎业林业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
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
发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
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
商业业性服务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
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区 域 经 济 学
? —— 部门构成分类
? 其中包括两大部类划分、农轻重分类和
霍夫曼分类
? 马克思的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 I部类)
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第 II部类)
? 霍夫曼指数 =消费资料工业产值 /资本资
料产值
区 域 经 济 学
? —— 要素密集度分类
? 根据各类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一般可以
将经济活动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
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
密集型产业
区 域 经 济 学
? —— 区域产业分类
? 根据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
用,可将各类区域经济活动分为三类:
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服务产业
区 域 经 济 学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区 域 经 济 学
?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与机制
区 域 经 济 学
?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标准
区 域 经 济 学
? 讨论:
? 区域经济发展 /增长的关键因素
区 域 经 济 学
? 经济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区别:
? 经济增长: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
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
产出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 GNP
或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增加来衡量。
? 经济发展:除了指现在的 GDP或 GNP的
增外,还包括了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
有关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结
构等制度的变迁,不仅是量的概念还是
一个质的概念。
区 域 经 济 学
关于经济增长或发展的两个不同的理论学派!
一,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民
生产总值增长是资本积累, 劳动力增加和
技术变换长期作用的结果, 而需求变化和
部门之间的资源流动是相对不重要的, 因
为所有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都能带来同样
的边际收益 。
区 域 经 济 学
包括哈罗德 —多马的储蓄, 投资模型 ( 资
本 —产出比不变 g=S/K,g为增长率, S为
储蓄率, K为资本与产出比率即资本系
数 ) 即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索洛的资本,
劳动力和时间模型 ( 资本和劳动存在替
代关系 ) 即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包括
索洛 ——斯旺模型 Y=f(K,L),克服了哈
罗德 —多马模型的中资本 —产出不变所
产生的问题, 但其以技术不变为前提
区 域 经 济 学
索洛 —米德模型 Q=A( t) f(K,L),这一
模型解释了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
动的增长率, 资本和劳动各自的产出弹
性, 以及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技术进步;
罗默, 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他们
立足于舒尔茨等人创立的人力资本投资
理论, 将人力资本因素系统地引入经济
增长模型中 。
区 域 经 济 学
二、结构学派的观点和增长模型:
? 结构学派的理论基础是竞争非均衡的假
设,这是其分析的起点。显然,这一学
派是与新古典学派假设完全背离的。非
均衡增长属于, 次优论, 范畴,由于实
践中的各种原因,最优(均衡)解决是
无法获得的。非均衡增长的主要问题是:
人们是否能够认识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
非均衡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纳入增长
和发展的分析 。
区 域 经 济 学
?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特点一般和新古典理
论所分析的情况正好相反, 后者实质是
假设, 不但商品而且生产要素之间都有
很高的替代性, 因而通过充分的交换而
实现均衡, 不存在短缺和过剩 。 事实上,
在一个劳动力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总是产生资本短缺和劳动力过剩, 然而,
新古典假设实际上根本不考虑这类因素 。
区 域 经 济 学
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轮子
1、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
激励)
2、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
量)
3、资本(机械、工厂、道路)
4、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
)或者更具体的说是:技术进步、制度创
新和企业家及其创新精神
区 域 经 济 学
?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经
济),以工业为主导 (工业经济) (包括:纺
织工业为主导、原材料工业和燃料工业动力工
业等基础的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
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能度加工组装工业
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 (服务经济) 信息产
业为主导 (知识经济)
? 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生产要素的作
用是不同的
? 它们之间的联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来谈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区域分工的性质与影响因素
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
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
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
分工深化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推动了
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
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发展的源泉。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性质,区域分工是劳动地域分
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
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分工是经济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区
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达
到一定规模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另一
面,区域分工必须通过区际之间的贸易,
从而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
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
利的产品的需求。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专业化生产发展具备的条件:
1、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
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
2、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该大于因
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这
是根本的前提条件。
3、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地商品地价格,必
须有一定地梯度存在
区 域 经 济 学
? 区域分工地特征:
? 1— 地区地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地重要
地表现形式,是区域分工发展地原动力
? 2— 地区间密切地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
化地前提。
? 3— 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包括国际分工
地各种形式,也包括国内分工的各个层
次。
? 4、区域分工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形态之中。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和外部性:
——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建立在对分工经济分
析的基础上的。分工经济指的四分工所
带来的益处。
按照斯密和扬格的观点,分工以专业化为
基础
区 域 经 济 学
分工经济性的主要表现:
1— 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分工使复杂的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
械式的劳动,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在既定
的技术水平下变得较为简单,无形中也
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
管理效率。
3— 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 迂
回生产方式 的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分工的不经济性,分工使人局限于少数的操
作,因而丧失了全面发展自己智慧的机

区域分工作为分工的空间形式,也是建立
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的。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通过这种地区专业
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
区 域 经 济 学
特点:
1—它使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的利
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水平,并增加
区域经济的福利。
2—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3—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范围经济用于区域经济研究中,它主要指的时由
于分工演进推动着区域内新产业的衍生,以及
区域内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的区域
生产率的增长。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它指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间形成的不又单个区
域考虑或承担的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
的影响
( 1)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
( 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
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
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
( 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的
自由流动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 4)在区域分工中,由于每个区域选择行
为策略的一句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
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可能导致区
域与社会整体的无效率。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即不依赖于分工的外生因素和分工演进过
程中形成的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
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
它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如:自然资
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或作
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
区 域 经 济 学
内生因素,是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
定的变量
内生因素决定了区域的内生的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是在分工演进中,由于选择不同
的专业化方向的决策者造成的事后区域生产率
的差别。
内生因素包括: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
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度、市场化程度、
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人与人志军爱女的相
互依赖程度等
区 域 经 济 学
分工模式 旧区域分工 新区域分工
决定模式 外生比较优势
(外生因素)
内生比较优势
(内生因素)
定义 事前的资源禀赋条
件的差别引起的生
产率的差别
由于选择不同的专
业化方向的决策而
造成事后的成产率
的差别
学说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
优势理论,俄林的
要素禀赋理论
杨小凯的新古典经
济学和克鲁格曼的
新贸易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
区域利益的特点:
1— 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也
是区域分工的结果
2— 区域利益是集合的概念
3— 区域经济利益具有二重性,即自主性与
整体性的统一。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竞争力
是区域国民经济在国内外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实
力的强弱程度,是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产业结
构优化水平、宏观经济效益状况、市场占有率、
区域形象影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区域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包括:
1、有形指标、无形指标
2、初级因素和高级因素 3、硬性因素和软性指标
区 域 经 济 学
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最基本最终要的因素: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的区位优势
2、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决定的制
度供给优势
3、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决定的集聚优势
4、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的产业结构优
势以及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决定的社会
发展环境优势( 2,3为最为关键的两个
因素)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绝对成本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
(比较利益陷阱)
区 域 经 济 学
4— 新贸易理论
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 一,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
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
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
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资源
就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劳
动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国民财
富,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形成的。
区 域 经 济 学
? 斯 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
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至成本
绝对地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
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展这种产品
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
不占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
获益,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按
此理论,一个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
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区 域 经 济 学
? 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
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比率与国外同种产
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即不同国家的
产品成本比率或机会成本的比较。只要
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
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相对成本较
低的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
过贸易增进利益,这就是李嘉图著名的
比较优势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例 耗用一个劳动生产产品:衣服、粮食
绝对优势 A国 B国
衣服(件) 8 6
粮食(吨) 6 9
区 域 经 济 学
三、赫克谢尔 -俄林定理
(简称 H— O定理 —— 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
各国各地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不
是古典学派认为而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产生的。
其基本观点如:
区 域 经 济 学
?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
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相素从事商品
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
产要素供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格
的差异。产品中较多利用低价生产要素,
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
区 域 经 济 学
四、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1、基本假定:( 1)存在规模经济;
( 2)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2,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还有
递增规模收益。
3,比较优势决定产业间贸易,而规模经
济决定产业内部的国际或区际贸易。
区 域 经 济 学
? 4、产业内贸易问题:在不完全竞争的市
场结构中,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
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
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异产品之间的产业
内贸易,并且国家间差异越大,产业间
贸易量就越大,国家间差异越小,产业
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区 域 经 济 学
? 5、贸易格局的决定:除了资源禀赋外,
“历史和偶然”也起决定作用;历史和
偶然埋下空间分工和差异的种子,递增
报酬则不断强化着既定的贸易格局。
区 域 经 济 学
? 6、技术对贸易的作用:技术变动有两种
情况,一是“干中学”,通过贸易等经
济行为接受“技术外溢”而获得的;二
是技术革新,通过 R&D而获得的。新贸
易理论认为一国要维护和创造竞争优势,
必须积极接受“技术外溢”,同时努力
促进本国技术创新。
区 域 经 济 学
? 7、新贸易理论在贸易政策方面提出了两个干
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点(或战略贸易论
点)和外部经济论点。根据这两个论点得出战
略性贸易政策的结论。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适
当的产业政策来创造和保持比较优势。
相对于比较优势分工而言,规模经济分工具有
以下特点:
当今区域分工的主要趋势正由传统的分工形式
向以规模经济分工为主、比较分工为辅的方向
发展。
比较优势分工表现为行业间的分工,而规模经
济分工则表现为行业内的分工。
区 域 经 济 学
? 规模经济分工较比较优势分工的贸易量
大,商品的种类多。
人口增长在规模经济分工的条件下,会
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
区 域 经 济 学
? 四、含交易费用的
新兴古典分工理论
分工与贸易会产生交易费用,因而就有
分工的好处及分工所带来的交易费用的
两难冲突,所以分工水平决定于交易效
率的高低,交易效率越高,折中这种两
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也就越
高。
区 域 经 济 学
因此,要提高分工水平,就要想办法降低
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的降低依赖于制
度的建立完善与实施,主要包括:法律
制度、自由市场制度(私人财产权制度、
自由价格、自由创业、资本和批发市场
的自由进入)。
有效的制度降低交易费用 → 提高分工水
平 → 改进生产力 → 财富增进
区 域 经 济 学
? 迂回的生产方式,即人类生产活动将资
源投入到生产资料的生产上,而不是投
资到对 消费资料 的生产上,这样反而使
消费资料的生产具有比原来更高的劳动
生产率。
? 范围经济,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
合在一个企业内生产比把它们分散到只
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时,
就存在范围经济。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发展的形成沿革,
1、落后假说:即穷国具备率先发展起来的
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所不成具有的重要
优势。假说由哈佛大学的亚历山大 ?格申
克龙提出。
区 域 经 济 学
2、列维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论:
他提出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的问题,并将后发优势
与后发劣势具体化。
——后发优势,1、后发国家对现代化的认识要
比先发国家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的认
识丰富得多 2、后发者可以采用和借鉴先发者
成熟的技术、设备或与之相适应得组织结构 3、
后发者可以跳跃先发者得一些必要经过得发展
阶段,特别是在技术上 4、先发者所达到得较
高得发展水平可以使后发者对自己的现代化前
景有一定的预期 5、先发者可以在资本和技术
上对后发后发者提供帮助。
区 域 经 济 学
? 后发劣势:
? 一是在现代化的范围和速度方面,后发者必须
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行动来实现这个过程,这
就很可能会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 二是在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依赖方面,后发者往
往看到的四先发者取得的成果,而忽视了形成
这些成果的因素、条件以及成果 与其他社会 因
素的内在关系
? 三、先发式与后发式在现代化上所形成的差距
容易造成后发者的失望情绪。
区 域 经 济 学
3、阿伯拉莫维茨的潜在后发优势论
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后发国家能够成功的赶上先发
国家,而大部分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差距越
拉越大。他认为后发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
件:
1、技术差距,即后发者与先发者之间存在着技
术水平的差距,他是经济追赶的重要的外在因
素,正是因为存在技术差距才使经济追赶成为
可能。
推论:生产率的落后,使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可
能。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二个因素是社会能力,即通过教育等所
形成的不同的技术能力,以及具有不同
质量的政治、商业、工业和财经制度,
它是经济追赶的外在因素。
引申结论:
1、与其说是处于一般性的落后状态,不如
说是技术落后但社会进步的状态,才是
使一个国家具有经济增长的强大的潜力
区 域 经 济 学
技术差距和社会能力上存在四种组合
1、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大但其社会能力强,
则总的增长潜力最大
2、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大但其社会能力弱
结果是:
3、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小但其社会能力强,
结果:
4、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小但其社会能力弱,
则结果是:
第三个因素是历史、现实即国际环境的变
化:
区 域 经 济 学
4、南亮进的“后进利益”论
南亮进与金泳镐 等通过对拉美即日本、韩
国等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增
长的分析,将后发优势理论应用与拉美
和东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印证并修
正了格申克龙和阿伯拉莫维茨的追赶假
说。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 5、伯利兹、克鲁格曼的技术“蛙跳”模

? 说明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不仅体现于
跟随性模仿创新,而且体现在一定条件
下后发国家可以直接进入高科技领域,
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某些领域和
产业超过先发国家的可能性。
区 域 经 济 学
? 6、范艾肯的技术 —经济趋同论
? 它说明了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后发
优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开发条件下经济
追赶的模型,探讨了后进国家基于后发
优势与先进国家经济趋同的问题,使后
发优势理论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国内学者的后发优势观
1、陆德明 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德发展
理论框架,提出了后发国家德发展动力
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
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德发展差距能够逐步
缩小,但总一个恒定差距是无法消除的,
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
家的发展动力必须转化,即从原来的主
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
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
区 域 经 济 学
2、郭熙保 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深入研究了西方经济追赶理论,对涉及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
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全球化和信息
化条件下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新变化
作了有益的探索。
3、罗荣渠 归纳了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表
现形式,并论证了它们在现代化发展历
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
区 域 经 济 学
4、傅家骥、施培公 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
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
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
在机理进行了探讨。
区 域 经 济 学
讨论:
从比较优势到后发优势再到竞争优势 如
何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一节 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 在一区域内,劳动力要素变化分为质量
和数量变化两种情况。通过加强和完善
劳动力培训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
在劳动供给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区域产出。
区 域 经 济 学
一、区域之间劳动力流动
的两种基本形式
? 1、伴随居住地的变动,即人口迁移;
? 2、居住地不变而工作地点变动,即跨区域
就业。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劳动力要素流动理论研究的任务
? 1、解释导致流动的原因和影响流动强度、
流动方向、流动规模范围的因素;
? 2、阐明劳动力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
有何种作用。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影响劳动力决定迁移或跨区域就业
的原因
? 1、主体行为;
? 2、来源区和目标区域的环境条件;
? 3、来源区和目标区域的进入障碍;
? 4、收入预期。
区 域 经 济 学
四、劳动力要素流动对空间
差异化程度产生的作用
? 1、对来源区域产生的收缩效应;
? 2、对目标区域产生的扩张效应。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二节 资本要素的流动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且资本的
空间分布决定了工作岗位的供给,从而
也影响着迁移结构。
资本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存在。
区 域 经 济 学
一、区域之间资本要素流动理论
的研究任务
? 1、阐释资本要素空间流动的原因和作用;
? 2、揭示资本要素空间流动的规律。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影响资本要素流动决策的原因
? 1、投资主体的行为;
? 2、区域投资环境条件;
? 3、现存流动障碍。
区 域 经 济 学
三、资本要素流动对空间差异化
程度产生的作用
? 1、对来源区域形成收缩效应;
? 2、对目标区域形成扩张效应。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三节 技术要素的流动
? 技术知识和技术进步是决定区域经济增
长的重要因素。
? 技术知识是区域内生产方法、产品和组
织形式方面的既定存量。技术进步是技
术知识存量的变化。
区 域 经 济 学
一、技术要素流动的研究任务
? 1、解释技术进步存在空间分布差异的形
成原因;
? 2、阐释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产生的作用。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发明与技术进步
? 技术进步三阶段:发明、创新和扩散。
? 技术要素流动涉及发明在空间上的分布
和创新在时间空间上的扩散。
? 发明是潜在的技术进步,发明被企业实
际运用就表现为技术进步。
区 域 经 济 学
? 一个区域发明能否转化为打开技术进步取决于:
知识存量、资本装备和资本结构、竞争强度和企
业特有的景气状况、企业规模结构、部门结构和
劳动力结构等。
? 由于影响创新和创新扩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
以,发明、技术进步在区域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
的。
区 域 经 济 学
三、技术要素流动对区域增长
和发展的作用
? 1、目标区域的扩张作用;
? 2、来源区域短期内不会产生衰退效应,长期
内可能产生阻碍效应,因为提高了目标区域的
竞争力。
区 域 经 济 学
第六章 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
? 一、基本假说:区域之间要素报酬差别将会通
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即,市场机制的作用最
终会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差别,导致经济增
长的均衡,而市场机制发挥这一作用的前提是
必须满足以下假设条件:
区 域 经 济 学
? 1、经济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 2、完全信
息; 3、完全竞争; 4、价格灵活,要素自
由流动; 5、区域间运输费用为零; 6、所
有区域都存在同一的固定比例规模收益的
生产函数。
区 域 经 济 学
? 三、通过要素流动实现均衡增长:
? 两区域模型
? 简单新古典模型中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
? 由于新古典的基本假定,两种生产要素都按其边
际产品价值得到报酬,劳动要素报酬是工资,资
本要素报酬是利益。因为所有经济主体均追求收
益最大化,所以劳动 —— 资本总要流向那些能获
得最高回报的地方,
区 域 经 济 学
? 进一步假定:区域间生产要素完全流动(暂时假
定区域间无产品交换),区域间生产要素完全流
动意味着,生产要素从一区流向另一区域不存在
运输费用。
? 假定两区域 1,2,由于外部因素影响,1比 2资本
集约较高,于是 1比 2工资率高,资本利益率低
区 域 经 济 学
? 形成对劳动资本的刺激,劳动力 2→1 ;资本 1→2
? 1的资本集约度下降; 2的资本集约度提高; 1和 2
开趋近,只有当两区域间工资,资本利益无差别
时,这一过程才停止,所以新古典模型中,无障
碍的要素流动导致区域间工资利息差别消失,从
而达到均衡。
区 域 经 济 学
四、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均衡增长:两区域模型
? 假定产品完全流动,生产要素完全不流动。
? 区域 1拥有相对较多的资本,2拥有相对多的劳动
? 两种产品:劳动集约组织的和资本集约的钢材
? 区域 1拥有相对多的资本,所以某资本相对价高低于区域 2。
? 两部门不同的要素价格和资本集约度差别影响到两区域的产
品价格
? 因为 1内纺织业比钢铁业需更多稀缺要素劳动,所以 1生产的
纺织品价格相对要高,而 2的相反。
区 域 经 济 学
? 在这种状况下进行区际贸易,则 2的纺织将流行,
1的钢煤流向 2,这种贸易流不是绝对的,而是与
相对价格密切相关,通过产品流动,每个区域都
能专门生产具有更好装备这行生产的产品,这样
两区域都集约地使用较便宜的生产要素。
? 产品相对价格趋势近
? 区域间资本集约度平衡(每一生产部门)
区 域 经 济 学
运输费用最小的的区位
区 域 经 济 学
总运输费用
最终产品运输费用
初级产品运输费用
B ———x———— X-x ———M
—————— X——————

区 域 经 济 学
总运输费用曲线的走向是由采购和销售运输费用
曲线的走向形成的,出现三种情况:
?( 1) tm小于 tb,总运输费用曲线向采购地倾斜,
B点是最佳区位点
?( 2) tm大于 tb,总运输费用曲线向采购地倾斜,
M点是最佳区位点
? (3) tm 小于 tb,总运输费用曲线向采购地倾斜,
企业在 B点与 M点之间的所有区位是无差别的。
区 域 经 济 学
P
X
公路 铁路
航空
三种运输工具的费用曲线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
?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
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
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的学说。
区 域 经 济 学
一、平衡发展理论
是一哈罗德 —— 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德。
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
罗森斯坦 —— 罗丹德大推进理论
纳克斯德平衡发展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 赫希曼 在, 经济发展战略,
一书中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与边
缘区”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
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
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聚集,使该地
区的经济增长加速,形成具有较高收入的核心
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的落后地区成为边
缘区。而且两个区域之间通过“极化效应”和
“涓滴效应”相互作用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已经讲过)
四、梯度转移理论 (详细讲述)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
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
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
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
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
1、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
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
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
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
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
区 域 经 济 学
2,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
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
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
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
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
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
来的。
区 域 经 济 学
五、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 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1950年在其论文
,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 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
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
某些特殊的领头产业,这种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
的支配效应、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通过外部经济和
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不过
他所说的增长极出自, 经济空间, 而非, 区域空间, ;
之后,法国经济学家 J.R.布戴维尔将, 经济空间中的
增长极, 改造成, 区域空间上的增长极,,此时的增
长极被认为是主导推进型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体。
区 域 经 济 学
六、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
“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
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
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
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
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
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
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
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区 域 经 济 学
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
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
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
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
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我国
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
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我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
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
局。
区 域 经 济 学
? 七、网络开发理论
?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
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
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
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
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
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
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区 域 经 济 学
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
用。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
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
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
调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八、累积因果理论
1957年缪尔达尔在, 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
区, 一书中提出在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
展中存在着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并存在的, 二元经济结构,,将其作用
的机理称为,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理,,
这一循环具有初始的变化、第二级的强
化和最后的上升或下降过程 3个基本环节。
区 域 经 济 学
他发现在聚集经济效应的存在,发达地区
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持续增长,并产生
了, 回波效应, 和, 扩散效应,,所以
他认为市场的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
加而不是减少地区差异,为了防止积累
性因果循环造成的的贫富差距的无限的
扩大,所以主张政府的介入,采取一定
的措施来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从而
也克服了佩鲁对, 增长极, 只存在正效
应的理论缺陷。
区 域 经 济 学
九、中心 —外围理论
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 60年代,
弗里德曼将中心 —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
区域经济学。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
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
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
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区 域 经 济 学
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
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
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
中心。外围(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
(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
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
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
作用和区际
区 域 经 济 学
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
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
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并大力改
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十、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
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
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
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
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
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 —扩散”效应的
内在经济联系网络。
区 域 经 济 学
?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
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
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
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区 域 经 济 学
十一、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在假设市场环境为不完全竞
争和收益递增条件下,当资本外部性和
劳动力的迁移通过区域整合增加时,
“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将预言更大规
模的空间集聚,富裕中心和较差的边缘
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从而印证了缪尔
达尔关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地区差距将
加大的论断。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
?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
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
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的学说。
区 域 经 济 学
一、平衡发展理论
是一哈罗德 —— 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德。
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
罗森斯坦 —— 罗丹德大推进理论
纳克斯德平衡发展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 赫希曼 在, 经济发展战略,
一书中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与边
缘区”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
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
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聚集,使该地
区的经济增长加速,形成具有较高收入的核心
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的落后地区成为边
缘区。而且两个区域之间通过“极化效应”和
“涓滴效应”相互作用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已经讲过)
四、梯度转移理论 (详细讲述)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
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
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
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区 域 经 济 学
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
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
1、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
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
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
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
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
区 域 经 济 学
2,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
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
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
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
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
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
来的。
区 域 经 济 学
五、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 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1950年在其论文
,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 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
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
某些特殊的领头产业,这种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
的支配效应、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通过外部经济和
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不过
他所说的增长极出自, 经济空间, 而非, 区域空间, ;
之后,法国经济学家 J.R.布戴维尔将, 经济空间中的
增长极, 改造成, 区域空间上的增长极,,此时的增
长极被认为是主导推进型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体。
区 域 经 济 学
六、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
“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
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
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
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
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
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
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
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区 域 经 济 学
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
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
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
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
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我国
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
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我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
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
局。
区 域 经 济 学
? 七、网络开发理论
?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
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
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
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
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
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
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区 域 经 济 学
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
用。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
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
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
调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八、累积因果理论
1957年缪尔达尔在, 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
区, 一书中提出在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
展中存在着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并存在的, 二元经济结构,,将其作用
的机理称为,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理,,
这一循环具有初始的变化、第二级的强
化和最后的上升或下降过程 3个基本环节。
区 域 经 济 学
他发现在聚集经济效应的存在,发达地区
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持续增长,并产生
了, 回波效应, 和, 扩散效应,,所以
他认为市场的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
加而不是减少地区差异,为了防止积累
性因果循环造成的的贫富差距的无限的
扩大,所以主张政府的介入,采取一定
的措施来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从而
也克服了佩鲁对, 增长极, 只存在正效
应的理论缺陷。
区 域 经 济 学
九、中心 —外围理论
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 60年代,
弗里德曼将中心 —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
区域经济学。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
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
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
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区 域 经 济 学
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
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
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
中心。外围(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
(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
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
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
作用和区际
区 域 经 济 学
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
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
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并大力改
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 域 经 济 学
十、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
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
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
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
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
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 —扩散”效应的
内在经济联系网络。
区 域 经 济 学
?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
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
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
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区 域 经 济 学
十一、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在假设市场环境为不完全竞
争和收益递增条件下,当资本外部性和
劳动力的迁移通过区域整合增加时,
“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将预言更大规
模的空间集聚,富裕中心和较差的边缘
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从而印证了缪尔
达尔关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地区差距将
加大的论断。
区 域 经 济 学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 协调区域经济关系需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 需区
域经济传播:
? 产业梯度转移
? 区域技术传播
? 基础是产品和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一节 产品与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不重视由要
素禀赋决定的比较利益,注重的是创新
的时间选择,规模经济的影响及知识缺
乏和不确定性对贸易样式的影响。
区 域 经 济 学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任何工业产品都具有
一定的生命周期
? 即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技术密集程
度会下降,且随着产品技术密集度的变化,产
品生产会发生区间转移,产品在生命周期内要
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创新、扩张、成熟及成熟
后期阶段
区 域 经 济 学
? 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的生产优势区域不同
? 1、创新阶段,是产品的早期开发与改进期,产品
属技术密集型
? 这一阶段对产品生产影响最大的要素有两个:
? ①科学与工程技术;②聚集经济
? 大城市是这两个条件最好的地区
区 域 经 济 学
? 大城市优势,①科研信息、市场信息集中和传播的
中心;②人才集中,依靠聚集优势加速推动发明创
造,节约投资,降低风险。③大城市和提供新产品
开发所需的配套服务。④拥有最好的销售系统。
? 所以,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一般布局在大城市地区
? 劣势,大城市地租、水电、工资、原料价高,成本
高。
区 域 经 济 学
? 2、扩张阶段,产品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市场需求
日益扩大时期。
? 这一时期产品生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管理和
资本
? 随产品技术成熟、市场销量增加,大城市生产不
能满足需要,有管理和投资来源的地区(毗邻大
城市的地区和中等城市)成为这一阶段产品的主
要产地、生产急剧扩张。
区 域 经 济 学
? 生产转移的原因有:
? ①生产规模扩大,技术开始转让;技术指向 → 成
本指向
? ②生产技术定型化、标准化和自动化,降低了对
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使得人口素质不高的地区也
能从事生产。
区 域 经 济 学
? 3、成熟与成熟后期阶段,是产品市场饱和、技术
停滞不前的时期
? 这一时期对产品生产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租,
便宜的简单劳动力,落后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
力、地租低,这一阶段产品生产完全转移到落后
地区,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二节 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 理论认为:一旦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
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
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
段不同阶段区域面临不同问题,处于不
同竞争地位。
区 域 经 济 学
1、年轻期,市场急剧扩张,区域比较区位优
势突然被承认,投资资本涌入。支持进一
步增长的新技术要么以从区域外输入要么
自我开发。蓬勃的增长吸引了管理专家。
年轻工业共有明显竞争优势,生产成本低,
市场广阔。
区 域 经 济 学
2、成熟期,相对其他区域来说取得主宰地位
管理人员由于具有专业知识而被输出到其他区域。
区际竞争开始剧烈,为应付其他区域的竞争,分
厂将布局于其他区域,工厂管理与监督人员也转
移到新的区位,成熟工业区仍保持比较优势,分
厂转移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才流动是成熟期区域
经济传播的主变形式。
区 域 经 济 学
3、老年期,
原有成本优势丧失殆尽,市场明显转移,其
他区域能获得新的更便宜原料供应,并以
较低成本获得足够的技术劳动力。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三节 区域经济梯度理论
一、区域经济梯度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梯度理论主要观点有两个:
①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
②客观上存在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
地区扩散和转移的趋势。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
主要论点有 3:
1、区域经济盛衰主要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
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
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区 域 经 济 学
? 2、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
新技术、新的生产宣民组织技术等)大都
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
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区 域 经 济 学
? 3、梯度转移主要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 ①局部范围的扩展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
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
? ②大范围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城
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 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不是距离远近,而是接受创
新能力的差异,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
区 域 经 济 学
三、梯度转移的动态效应
1、极化效应
? 一个地区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
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能力,可不断积累
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
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会造成发达地区越来越富
落后地区越来越穷的两极分化。
区 域 经 济 学
其形成原因有:( 1)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在发展
中积累了巨大优势,加上技术进步和工业布局指
向性的变化,更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
( 2)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从
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中获益,从而提高自己在市
场上的竞争能力;
( 3)乘数效应进一步推动两极分化。
区 域 经 济 学
2、扩散效应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梯度的上升就会产生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的带动作用。 扩散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使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的初级产品、初级产业发展;
2、产业变迁与转移在动态发展中丧失比较利益或因过度聚
集而不经济的产业会逐步向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
转移;
区 域 经 济 学
3、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发展;
4、高梯度地区税收增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支
持落后地区发展;
5、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外流”或分散到经济
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
区 域 经 济 学
3、回波效应
是扩散效应的对立物,是一种对扩散效应的负作
用,主要表现在:
? 资本的回流,阻碍不发达地区的资本积累;
? 人才的回流,使不发达地区缺乏人才;
? 竞争能力无法与发达地区抗衡。
区 域 经 济 学
第四节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一、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条件:资本积累、科技、交通通讯、市
场基础设施与协解等优势,建立了以技
术密集型产业和高度发达的金融、信息、
科研等秕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经济结构。
区 域 经 济 学
预防产业结构老化的办法:
? 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不断创新,建立新
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来保持其经济技术
上的领先地位,同时,还要果断地、有计划地逐
步淘汰已进入衰退阶段的老产业。
区 域 经 济 学
? 目前,所有发达国家为保持其优势地位,
普遍采用一优势战略,就是集中全国精英
建立起一批新产业开发中心,把科研、开
发与生产结合成整体,以加速创新进程。
区 域 经 济 学
? 斯坦福工业园区、筑波科学城、剑桥科学公园、
政府资本家、经济、技术高的城市附近,大学、
科研中心周围 → 新技术创业者中心
? 经济、技术、管理、市场、服务、创业中心周围
生长新企业。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处于中梯度地区的发展战略
? 处于中梯度地区有两种情况:①由高梯度区下降而
成;②由低梯度区上升而成。
? 对于①,可行的发展战略是:大力创建新部门,改
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对于②应采用不断
调整产业结构,尽可能使其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政策大力扶持处于发展阶段
的产业,并使之逐步发展成地区支柱产业。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处于低梯度地区的发展战略
? 根据梯度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
须循阶梯而上,以总体上说不可超越,重点发展具
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
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寻求那些从高梯度地区
外溢出来仍去运用的技术和产业。
? 要超越,必须集中力量,寻找经济发展中的突破点,
以实现经济起飞。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在以下两点受到
质疑、批评:
? 1、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内在的均衡倾向;
? 2、经济政策应限制在保证市场机制运行能力
以内,除此之外,不应干预经济运行过程。
? 在与新古典理论争论的过程中形成了极化理论。
区 域 经 济 学
? 第一节 极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新古典观点:均衡和趋同
? 极化理论观点:非均稀和趋异,即经济发
展过程不是导致均衡,而是导致区域差别
的强化。
区 域 经 济 学
? 极化理论这一观点成立的基础
? 1、生产要素非同质,至少一部分是不可流动的。
? 2、市场并不是以完全竞争为特征,而是以垄断、
寡头、外部性为特征;
? 3、信息不完全。
区 域 经 济 学
? 二、部门发展的极化
?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论证了经济增长不是遵循均衡
路径,而是发源于一个“推动型单位”。
? 推动型单位是一个经济部门,它超过平均水平强
劲增长并通过同其他部门紧密联系产生影响。
区 域 经 济 学
? 推动型单位的推动力主要以两种方式形成:
? 1、通过实现内部节约和外部节约,即积极的内部效应和
外部效应
? 2、通过创新
? 积极的内外部效应 —— 单位成本降低 —— 相对优势 —— 扩
张 —— 对投入要素,上游产品的需求提高 —— 推动其他部
门推动型单位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影响作用有积极的“推动
效应”,也有消极的“制动效应”。
区 域 经 济 学
? 推动性单位凭借其优势吸引其他部门的生
产要素,运用其市场权力施加负面影响,
或者阻碍其他部门的创新,所有这些都形
成了对其他部门的“制动效应”。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区域发展的极化
? 缪尔达尔:由于规模收益、外部效应和垄断以
及寡头的市场结构,偶然的增长刺激会改善未
来的增长机会,偶然的增长障碍也会使未来的
增长机会前景暗淡。通过部门间的联系,积极
的或消极的刺激将扩展到空间单位的其他部门。
从而形成区域间的差距,由于循环累积因果作
用,这种差距将进一步强化。
区 域 经 济 学
? 区域之间由于循环累积过程形成的发展差距不能
通过区域间相互作用实现均衡。重要的原因是生
产要素不同质,并且各个部分对于导致区域间变
换的刺激的反应是不同的。
? 另外,区域间资本流动和区际贸易也强化了区域
间发展差距。
区 域 经 济 学
三、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
? 缪尔达尔: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
? 赫尔希曼:渗透效应和极化效应
? 佩鲁:推动效应和制动效应
区 域 经 济 学
? 1、扩散效应或渗透效应概括和表述的是所
有那些导致发展刺激向空间扩散的机制,
它对相邻区域形成积极的推动,把
? 发展的刺激在空间上向外扩散。
区 域 经 济 学
? 2、回流效应或吸收效应或极化效应是指积极
的发展刺激本身对它的周边施加了消极的影响。
? 3、在一个区域经济体系中,发展进程是趋向
均衡还是极化取决于扩散效应占优势还是回流
效应占优势。
区 域 经 济 学
? 赫尔希曼认为从长期看是趋向均衡;
? 缪尔达尔认为极化效应是主导趋势,尤其贫困、
落后地区更是如此,他认为两种效应相对比重取
决于交通、通讯与基础设施水平、文化教育水平、
企业发展潜力等因素。
区 域 经 济 学
四、极化理论的经济政策
? 按极化理论的观点,发展与不平衡或不平等密
不可分,原因是发展本身就是不均衡分布,它
集中在少数区域并通过吸收效应阻碍其他区域
的发展。
? 因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是导致均衡,而是导致
发展差距的强化,所以极化理论主张通过国家
的经济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
区 域 经 济 学
? 按极化理论的观点,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必
须阻止极化力量,努力克服和消除区域发展的差
距。一方面强化均衡效应,削弱吸收效应;另一
方面要阻断消极的循环累积过程。为此可采取:
? 促进资本向落后地区转移或者限制这些区域资本
流出;
区 域 经 济 学
? 通过有选择的贸易壁垒防止自由贸易带来的消
极影响;
? 国家可以通过向落后的区域进行投资,一方面
强化相对于吸收效应的扩散效应(包括在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也刺
激了需求,从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积极的循环
累积过程。
区 域 经 济 学
第一节 极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增长极和增长中心
? 极化理论的经典性代表人物缪尔达尔看到的
是发展过程中极化作用的消极一面;而增长
极理论看到的却是积极方面,认为在一个中
心具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的条件下,扩散效应
相对于吸收效应占优势。
区 域 经 济 学
? 一个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城市的
聚集优势和多种功能。为了增大对周边地区的增
长刺激,即为了实现它作为增长发动机的功能,
城市必须处于经济中心,在其周边按功能形成纵
横交错的居民定居体系,增长刺激从最高一级的
中心城市逐级向低一级扩散。因此,经济增长与
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区 域 经 济 学
? 增长极向周边地区的创新扩散是一个循环
累积过程:已进行创新的地方,会更好地
吸收新的创新。国家在发展政策上面临一
困境:
区 域 经 济 学
? 参与全球化过程,他们可以试图以最大可
能迅速地吸收创新。然而吸收创新的只是
这些国家的发展中心地带,因为以往的创
新还没在全国扩散,结果是扩大了这些国
家发展了和欠发展的区域之间的极化状态。
区 域 经 济 学
? 他们可以在发展了的中心地带推迟吸收创
新,直到以往的创新在全国均匀扩散为止。
但这个国家会因此脱离全球发展过程,并
在总体上的发展落在后面。
区 域 经 济 学
二、心 -外围模型
又称核心 -边缘模型
? 中心、外围共同构成了一个体系,它是以权
威性和依附性关系为标志的。中心 -外围模型
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中心的
创新聚集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和支配外
围地区,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 域 经 济 学
? 中心之所以能对外围施加影响,除了其创
新活动比较活跃,因而成为区域发展的源
头之外,它还具有使外围区服从和依附的
权威和权力。中心对外围的权利源自六种
自身强化的反馈效应:
区 域 经 济 学
? 1、优势效应,同吸收(回流)效应含义相
同;
? 2、信息效应,是从城市中心高度密集的系
统活动中产生;
? 3、心理效应,富有成果的创新对未来潜在
创新所发挥的师范作用;
区 域 经 济 学
? 4、现代化效应,对形成中的社会价值观、制
度机构所产生的效应;
? 5、联动效应,通过创新联动行动产生的效应;
? 6、生产效应,由于规模收益和外部节约导致
成本降低所产生的效应。
区 域 经 济 学
? 由于中心-外围分布不平等,会使中心、
外围之间在文化、心理、政治等方面矛盾
尖锐化,外围精英争取发展过程的优势,
要求区域自主权,从而引起中心、外围的
社会冲突,冲突可能产生四种结果:
区 域 经 济 学
? 1、为保持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中心对外围精英大
规模镇压;
? 2、通过重新调整权威-依附等级结构,外围精英
中立化;
? 3、由于外围精英的崛起,中心精英解体;
? 4、中心精英向外围转移,形成新的权力分配均衡。
区 域 经 济 学
三、倒U模型:从极化走向均衡?
? 中心、外围之间差异缩小还是扩大问题上产生分歧:
? 1、新古典均衡理论: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可以实现区
域均衡增长与发展;
? 2、缪尔达尔:区域非均衡发展,前景只可能是“贫者
愈贫,富者愈富”;
? 3、赫尔希曼:可用政府的适当干预使区域发展差距呈
逐渐缩小的趋势。
区 域 经 济 学
? 以上理论都是运用演绎或归纳方法通过抽
象思考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得到经验上的
支持。威廉姆逊的“倒U曲线”论点提供
了经验研究的实证资料。
区 域 经 济 学
? 倒U曲线,是指经济增长和区域平衡之间呈现出
的倒U型曲线。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区域间成长差异将会扩大;之后随经济成长,区
域间不平衡程度趋于稳定;到达发展成熟阶段,
区域间成长差异将会逐渐缩小,则倾向均衡成长。
如下图所示:
区 域 经 济 学
经济发展水平A B C
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差异程度






区 域 经 济 学
? 威廉姆逊首先收集 1950年 24国区域所得、
人口资料,通过断面分析比较发现:经济
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美、英、瑞典),其
区域间不平衡程度较小,而中等收入国家
(巴西、哥伦比亚、西班牙)因正处于经
济起飞阶段,区域不平衡程度极大。
区 域 经 济 学
? 然后,分析单个国家区域收入差异变化趋
势,对 10个国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发现,大多数已开发国家,其区域不平衡
程度多经历了递增、稳定、下降三个阶段。
区 域 经 济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