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
1. 根据碰撞理论,温度增加反应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活化能降低 (B) 碰撞频率提高
(C) 活化分子所占比例增加 (D) 碰撞数增加
?
2. 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小于1的主要因素是:
(A) 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 (B) 空间的位阻效应
(C) 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 (D) 分子间的作用力
?
3. 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c
(B) 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c
(C) 互撞分子联心线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Ec
(D) 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c
?
4. 设某基元反应在500 K时实验活化能为83.14 kJ/mol,则此反应的临界能为:
(A) 81.06 kJ/mol (B) 2.145 kJ/mol
(C) 162.1 kJ/mol (D) 4.291 kJ/mol
?
5. 简单碰撞理论中临界能Ec有下列说法:
(A) 反应物分子应具有的最低能量
(B) 碰撞分子对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
(C) 反应物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联心线方向上分量的最低阈值
(D) Ec就是反应的活化能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6. 在过渡态理论的速率方程中,因数 RT /Lh或kBT/h对所有反应都是一样的。其值约为∶
(A) 1000 s-1 (B) s (C) s-1 (D) 1000 s
?
7. 某双分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k=Aexp(-Ea/RT),若指前因子的实验值很小。则说明:
( A) 表观活化能很大
(B) 活化熵有绝对值较大的负值
(C) 活化熵有较大的正值
(D) 活化焓有绝对值较大的负值
?
8. 对于气相基元反应,按过渡态理论,不正确的关系式是:
(A)Ea=+RT (B)Ea= +nRT
(C)Ea=E0+ RT (D)Ea=E0+mRT
?
9. 过渡态理论对活化络合物的假设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为 :
(A) 是处在鞍点时的分子构型
(B) 正逆反应的过渡态不一定相同
(C) 存在着与反应物间化学平衡
(D) 生成的过渡态不能返回反应始态
?
10. Lindemann 单分子反应机理是假定多原子分子被振动激发后
(A) 立即分解 (B) 有一时滞
(C) 发出辐射 (D) 引发链反应
?
11. 受激物的磷光光谱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跃迁 (B) 三重态向基态的跃迁
(C) 振动模式不同 (D) 核自旋跃迁
?
12. 在光的作用下,O2可转变为O3,当1 mol O3生成时,吸收了3.01×个光子,则该反应之总量子效率φ为:
(A) φ=1 (B)φ=1.5
(C) φ=2 (D) φ=3
?
13. 如果碰撞理论正确,则双分子气相反应的指前因子的数量级应当是:
(A)
(B)
(C)
(D)
?
14. 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临界能为83.68 kJ/mol,在300 K时活化分子所占的分数是:
(A) 6.17× % (B) 6.17× %
(C) 2.68× % (D) 2.68× %
?
15. 简单碰撞理论属基元反应速率理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分子是无相互作用的刚性硬球
( B) 反应速率与分子的有效碰撞频率成正比
(C) 从理论上完全解决了速率常数的计算问题
(D) 反应的判据之一是联线上的相对平动能大于某临界值
?
16. 某反应具有一个有助于反应进行的活化熵,使反应速率常数比 = 0时大1000倍,则反应的实际 为:
(A) 57.43 J/(K·mol) (B) 25.34 J/(K·mol)
(C) 120.2 J/(K·mol) (D) 无法求解
?
17. 298 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 E(Ⅰ)= E(Ⅱ),若速率常数k(Ⅰ)= 10k(Ⅱ),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 0.6 J/(K·mol) (B) 10 J/(K·mol)
(C) 19 J/(K·mol) (D) 190 J/(K·mol)
?
18. 实验活化能Ea,临界能Ec,势垒Eb,零度活化能E0概念不同,数值也不完全相等,但在一定条件下,四者近似相等,其条件是:
(A) E0很小 (B) Eb很小
(C) 温度很低 (D) 基态振动频率大
?
19. 稀溶液反应 CH2ICOOH + SCN- ---> CH2(SCN)COOH + I-属动力学控制反应, 按照原盐效应,反应速率k与离子强度I的关系为下述哪一种?
(A) I 增大 k 变小 (B) I 增大 k 不变
(C) I 增大 k 变大 (D) 无法确定关系
?
20. 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 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
(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 2A → C + 3D 这样的基 元反应
(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
(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 或吸热反应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1. 对于双分子反应 A + A --> A2,设 。如果每次碰撞均能发生反应,则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将是:
(A) 3.3× dm3/(mol·s) (B) 3.3 dm3/(mol·s)
(C) 3.3× dm3/(mol·s) (D) dm3/(mol·s)
?
2. 在 T = 300 K,如果分子A和B要经过每一千万次碰撞才能发生一次反应,这个反应的临界能将是:
(A) 170 kJ/mol (B) 10.5 kJ/mol
(C) 40.2 kJ/mol (D) -15.7 kJ/mol
?
3. 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临界能为83.68 kJ/mol,在300 K时活化分子所占的分数是:
(A) 6.17×1 % (B) 6.17× %
(C) 2.68×% (D) 2.68× %
?
4. 根据活化络合物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之活化能Ea和活化焓之间的关系是:
(A) Ea= (B) Ea=- RT
(C) Ea= + RT (D) Ea= / RT
?
5. 设气体A和B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 ft = ,一维转动配分函数 fr= 10。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 T 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
(A) kBT/h (B) kBT/h
(C) kBT/h (D) kBT/h
?
6. 单原子分子A,B间发生反应,若忽略振动基态能量之差,则实验活化能Ea,临界能Ec, 势垒Eb间存在关系为:
(A) Ea=Ec+ 1/2RT=Eb+1/2RT (B) Ea=Eb+1/2RT=Ec+RT
(C) Ea=Ec- 1/2RT=Eb-1/2RT (D) Ea=Eb+RT=Ec+RT
?
7. 单原子分子A与双原子分子B生成非线性过渡态时,据A(TST)=(kBT/h)[q≠/(qAqB)] 计算A时,q≠为
(A) (B)
(C) (D)
?
8. 对于水溶液中的反应 [ Co(NH3)5Br]2+ + OH- ---> [Co(NH3)5OH]2+ + Br- 如果增加离子强度,此反应的速率将:
(A) 不变 (B) 降低
(C) 达到爆炸极限 (D) 增大
?
9. 对Einstain光化当量定律的认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初级,次级过程均适用 (B) 对任何光源均适用
(C) 对激光光源及长寿命激发态不适用 (D) 对大、小分子都适用
?
10. 同一个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未加催化剂时平衡常数及活化能为k及Ea,加入正催化剂后则为k'、Ea' ,则存在下述关系:
(A) k'=k, Ea=Ea' (B) k'≠k, Ea≠Ea'
(C) k'=k, Ea>Ea' (D) k<k, Ea'<Ea
?
11.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后,使反应活化能比未加催化剂时降低了8500J/mol,则二者速率常数比(kcat/k0)
(A) 31倍 (B) 61倍
(C) 92倍 (D) 4.5倍
?
12.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
(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平衡,以致使转化率大大地提高了
(D) 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
?
13. 下列双分子反应中:
(1) Br + Br → Br2
(2) CH3CH2OH + CH3COOH → CH3CH2COOCH3+ H2O
(3) CH4+ Br2 → CH3Br + HBr
碰撞理论中方位因子P的相对大小是∶
(A) P(1) > P(2) > P(3) (B) P(1) > P(3) > P(2)
(C) P(1) < P(2) < P(3) (D) P(1) < P(3) < P(2)
?
14.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与有关
(B) 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
(D) P值大多数<1, 但也有>1的
?
15. 对于一个简单化学反应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中的哪一种是正确的?
(A) ΔrS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ΔrH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
16. 理想气体反应A + BC → [ABC]≠ 产物,若设 Ea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 表示活化络合物与反应物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差,则
(A) Ea= + RT (B) Ea= + 2RT
(C) Ea= + 3RT (D) Ea=- 2RT
?
17. 两个气相基元反应有相同的活化能,但活化熵差为30 J/(K·mol),则两反应在任何温度时的速率常数之比为
(A) 36.9 (B)温度未定,不能比较
(C) 反应分子数未知,不能比较 (D)相等
?
18. 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受离子强度影响的规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A) 离子强度I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B) I越大,反应速率越小
(C) 同号离子间反应,原盐效应为正
(D) 电解质与中性反应物作用,原盐效应为负
?
19. 除多光子吸收外,一般引起化学反应的光谱,其波长范围应是:
(A) 可见光 (400 - 800 nm) 及紫外光 (150 - 400 nm)
(B) X射线 (5 - nm)
(C) 远红外射线
(D) 微波及无线电波
?
20. 已知 HI 的光分解反应机理是:
HI + hν→ H + I
H + HI→ H2 + I
I + I + M→ I2 + M 则该反应的量子效率为:
(A) 1 (B) 2 (C) 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