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初级教程
2006年2月修订
至于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请先看看下面的这张图。
有人说:经济学就是解决4个W,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谁生产?
目 录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常识
第一讲、西方经济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6
第二讲、均衡价格论——看不见的手………………………………………………12
第三讲、消费行为论——合格消费者 ……………………………………………19
第四讲、生产论——写给未来的企业家……………………………………………22
第五讲、市场失灵 …………………………………………………………………30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常识
第六讲、国民收入 …………………………………………………………………34
第七讲、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40
第三章 应用经济学
第八讲、财政经济学 ………………………………………………………………50
第九讲、国际经济学 ………………………………………………………………55
第十讲、货币银行学 ………………………………………………………………61
第十一讲、发展经济学 ……………………………………………………………66
第十二讲、制度经济学 ……………………………………………………………71
第十三讲、行为经济学 ……………………………………………………………74
第十四讲、教育经济学 ……………………………………………………………76
第十五讲、贫困经济学………………………………………………………………78
第四章 身边的经济学
第十六讲、中国金融市场 …………………………………………………………80
第十七讲、家庭经济学 ……………………………………………………………84
第五章 西方经济学简史
第十八讲、近代西方经济学说………………………………………………………89
第十九讲、现代、当代西方经济学说………………………………………………92
附录
1.中国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中的角色 ……………………………………………95
2.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97
3. 总复习题…………………………………………………………………………98
后记 …………………………………………………………………………………99
补白:
阿克罗夫拖沓行为经济学 …………………………………………………………11
斯梅尔逃亡 …………………………………………………………………………18
贝克尔违章经济学 …………………………………………………………………75
格林斯潘与小费 ……………………………………………………………………79
无名小辈曼昆编教材 ………………………………………………………………89
“睿智”的经济学家 ………………………………………………………………90
我们先做一个测试,考考你的理财能力。
1,你在家中是否经常收拾房间?
A 经常 B 从不 C 随心所欲
2,你在日常学习中制定的计划是以多长时间为单位?
A 以日为单位 B 以周为单位 C 无计划
3,假如你的收入为2000元,计划要存10000元,不影响生活为前提,要用所长时间?
A 10个月以内 B 一年半以内 C 看情况
4,有朋友来,但是这个月已经赤字了,怎么办?
A 躲开 B 借款 C 动用定期储蓄
5.你在挑选服装时是否已经有了为其搭配服饰的构想?
A 没有 B 是 C 先到前面的店看看
6,你和朋友外出时如何付帐?
A 我付 B 朋友付帐 C AA制
7,如果利息不断下降。还存款吗?
A 全取出投资股票债券 B 取出一半 C 自己不懂,只好维持现状
8,你从不炒股,是否看金融信息?
A 不看 B 经常看 C 偶尔看
9,情人节,你想送(希望得到)
A 100元的极品玫瑰 B 10元一枝的 C 无所谓
10,旅游时其他人给导游小费,但你对导游的服务不满意,怎么办?
A 自己走到一边 B 和大家一样 C 少给一点
参考答案见72页
当然还要向大家提供几本参考书:
梁小民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
萨缪尔森 《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
斯蒂格列茨《经济学》 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 《经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茅于轼 《生活中的经济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梁小民 《什么是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梁小民 《经济学十日谈》 经济科学出版社
以上图书我校图书馆中均有藏书,另外还有一些初级经济学读物可供同学阅读参考,例如《经济白话》、《经济学家茶座》等等。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常识
第一讲 西方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我们现在开始真正接触经济学了,那么什么是“经济”?什么是“经济学”?《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经济: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辞海》的解释为,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或消费等活动。经济学:研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的总称。中国老一代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先生的定义为:经世济国。现在经济学的定义多达一百多个。
这里例举几个外国经济学家的定义: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与生产和交换有关的种种活动。
?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组织他们的消费和生产活动。
?经济学研究货币、利息率、资本和财富。
?经济学分析经济总体的运动——价格、产量和事业的趋势,一旦理解了这些现象,经济学帮助政府指定能够影响总体经济的政策。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我想通过大家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定义。
经济学:
经济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一个家庭面临着许多的决策,一个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决策
一、经济人(rational expectation)——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研究经济或商品生产制度的经济学家都有“经济人”的假设。所谓的“经济人”就是指导商品生产者、商品经营者和货币经营者,或资本家之行为原则的人格化。由于经济学家研究对象发展的阶段不同,尤其是经济学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同,他们的经济人的假设也互不相同。
孟德维尔是医生、作家和经济学家。1714年他出版了《蜜蜂的寓言》。在书中他以蜜蜂为比喻,说在一个蜜蜂的社会中,蜜蜂开始是勤俭持家,相互谦让,但是蜜蜂的生活反而贫困,而后来,蜜蜂各自为自己的利益争相消费,奢侈风行,蜜蜂王国反而繁荣昌盛。他认为各个人如果自由进行利己的活动,其结果会自然而然地增加社会全体的繁荣,利益比最初的非利己为目的的活动要大得多。他认为:随着愿望的种类及其重要性的增加,人们为满足对方的欲望而进行的劳动就增加,这样就能互相协同而成为一体,就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不能非难欲望。对于欲望,人们区别必要的和奢侈的唯一标准就是以是否维持我们的基本生活所必须为界限。
孟德维尔关于个人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观点由亚当?斯密进一步发展。其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明确提出利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斯密说:“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需要同胞的协助,但想要仅仅依赖大人的恩惠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得有利于他,并告诉他这是有利于他的。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同时你也得到你所要的东西,这是交易的通义”。亚当·斯密否认经济人具有只是利他的经济行为。“我从来没有说过那些假装为公众幸福而经营贸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事实上,这种假装的神态在商人门中间并不普遍,用不着多费心机去劝阻他们。”经济人的目的是利己的,但是手段是利他的。“所有的个人都以利己为动机,从事经济行为,在公证律的支配下,经由看不见的手引导,走向私利和公益的和谐一致。”
马克思也有经济人的假说。他认为“经济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制度使得商品生产普遍化,从而也必然使平等观念普遍化。因此,在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和货币是比商品更进一步的平等派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资本的平等派。马克思说: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家的首要人权。恩格斯认为生产是资产阶级“共”剩余价值之产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这就是作为经济人的中产阶级的写照。
二、稀缺性——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基石
世界上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无论是土地、石油、森林、矿产。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没有的。汉唐时期,江苏某地因盛产金属锡而得名锡山县,但是锡山县的锡矿资源最终被开采耗尽,无锡可采,锡山县最终改名为无锡。最近的例子还有唐山的开滦煤矿及邯郸的峰峰矿区。
与资源的有限相比,人类的欲望(或愿望)却是无限的、多样的,较低的欲望实现后,较高的欲望就将出现。但是人类的欲望通常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通过交易付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我们假设所有的物品和服务的价格为零,那么一切都将供不应求。这就是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原理,这个原理又被人们通俗的称为“黄油与大炮”。假如有一个国家,一方面要保证国民的生活——这好比是生产黄油,另一方面要保卫国家——好比是生产大炮。而国家的资源、金钱、劳动力都是有限的,二者不可得兼。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我们假设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情况下生产能力如下:
表1—1 生产可能性 黄油
生产可能性
黄油(万吨)
大炮(万门)
A
0
15
B
2
14
C
4
12
D
6
9
E
8
5
F
10
0
根据以上数据做出右图: 图1-1 生产可能性 大炮
上图叫做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最大的生产能力,但是通常这是达不到的,只能在曲线内的某一点。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政府政策决定了实际的生产情况。任何一个社会对黄油和大炮的需求都是无限的,但是黄油和大炮的生产是有限的。
稀缺性一方面是相对的,相对与人类的欲望而言的;另一方面又是绝对的,稀缺性存在与人类发展的每个时期,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稀缺性是人类永恒的社会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黄油和大炮的选择包含了三个问题,三个资源配置的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使用多少资本、劳动力,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相同的产量,但是不同的情况下,经济效率不同。第三,生产的产品如何分配,也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不同的经济体制对以上三个问题表现为不同的回答。
对我们学生来说也存在稀缺性的问题,临近考试,时间有限,但是我们要复习的功课却有很多,有限的时间相对“无限”的知识来说,实在是太稀缺了。
效用(effect,utility)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人人都有欲望,有了欲望之后,就会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同程度的消费满足不同程度的欲望,在经济学中人们把在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叫做效用。效用是一种心理评价。满足的程度越高,则效用越大;反之,满足程度越低,则效用越小。好比同样的一个面包,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十分重要——效用大;而对于一个饕餮之后的人来说则是一个鸡肋——效用小,无效用甚至负效用。
欲望具有多样性。每个人有不同的欲望,效用也就因人而异。
欲望具有单项有限性。每个欲望满足后,效用会下降甚至无效用。如果强制一个饥饿的人食用很多的面包,第一个面包对他来说最有用,效用最大,但是他的效用不是一直上升的,当他吃饱后,再让他继续吃,就不是享受而是难受,效用下降。
欲望具有层次性。人们满足了低层次的欲望后,就会有高层次的欲望。就象寓言《农夫和金鱼》所描述的一样。
著名经济学家萨伊就曾经提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
上文提到如果强制一个饥饿的人食用很多的面包,他的效用不是一直上升的,而是先上升而后下降。我们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为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效用叫做边际效用。
表1-2 效用与边际效用
面包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0
0
0
1
60
60
2
90
30
3
100
10
4
80
-20
5
50
-30
6
0
-50
由此可见,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为最大值,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下降。并且边际效用是呈逐步下降趋势的,这在经济学中叫做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俗称“饱汉理论”。
消费者在消费时应该注意追求边际效用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下降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第一,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多,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的满足或心理的反映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第二,每种物品的用途是多样的,人们总是首先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不同的重要性效用不同。
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效用,总成绩是总效用,经过自己努力提高的成绩就是边际效用,有时我们追求总效用最大化,如高考、中考,成功的考取某个学校是我们的最大目标,例如各位同学进入人大附中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有时我们追求的是边际效用最大化,如会考中努力将一科的成绩从良提高到优。但是分数越高就越不容易提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在前文中的黄油和大炮的例子中,我们选择了生产黄油的同时必然减少大炮的生产,反之亦然。这种同一时间各个目标之间只能选择一个,其他的放弃,在经济学上,放弃的选择就是我们所做选择的机会成本。例如现在你选择了《西方经济学》课程,而同时上课的还有数理化、文学、外语等其他课程,你所放弃的这些课程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假如你春节得到500元压岁钱,你设计几种使用方案,分别计算它的机会成本。
表1-3机会成本
选择
效用
机会成本
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挑选一个机会成本最小的方案。机会成本最小就意味着效用的最大化。例如现在你选择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你所放弃的课程对你来所就一定是相对不重要的,就是机会成本较低的,上《西方经济学》课对你而言效用最大化。反之,如果你放弃的课程对你很重要,却来听经济学,你一定是一个非理性的消费者。再如中考报考时,在北大附中和人大附中两所学校中,你选择的是人大附中,报考北大附中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这时,你一定是认为北大附中是机会成本最小的,在人大附中上学的效用最大。
如果是生产厂商的话,机会成本最小往往就意味着厂家的利润最大。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又叫相对优势,是相对于绝对优势而言的。
X
Y
A国
6天
3天
B国
1天
2天
表1-4分工前两国生产情况
现在以A、B两个国家为例。进行分工前,A国生产1个X产品要6天,1个Y产品要3天,B国生产1个X产品要1天,1个Y产品要2天,A国用9天的时间生产X、Y各1个,B国用3天时间生产X、Y各1个。两国用12天生产X、Y各2个。表面上看A国生产任何产品都不及B国, A国生产的产品与B国交换一定不划算,处于绝对劣势,但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请看下表。
表1-5 分工后生产情况
X
Y
A国
0天
9天
B国
3天
0天
按比较利益原则,A国应该集中全部劳动用于生产Y产品,B国则集中生产X产品,产量为A国生产3单位Y产品,B国生产3单位X产品,比分工的A、B两国生产各l单位X、Y产品,每个国家多生产1单位产品,总计多生产2单位产品,但是耗费的劳动量却未变,这就是分工的利益。
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建立在克服绝对利益说缺陷的基础上,目的在于说明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比较利益是利益比较的结果,在进行比较时,人们遵循的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既对比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时,机会成本较低的叫做相对优势,又叫比较优势。要注意的是,一个人不可能在生产两种物品时都有比较优势,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差别引起了贸易的好处,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总量就增加了,而且这种规模的扩大可以使每个人的经济状况改善,既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物品交换相对于自己机会成本较高的物品。在我们举的例子中,省略了一些细节,如:关税、交易成本等等,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但是相对优势是分工和贸易的理论基础。并且每一次经济的大发展都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新工种的出现分不开的。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的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比较优势。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就是利用每个同学的比较优势,分工协作,各取所长。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
中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师经常使用模型来讲授相关的课程,这些模型可以简明、形象地了解有关的知识。当然这些模型去掉了一些细节,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程式化,但却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经济学家也经常使用模型来了解世界,表现世界,同样,经济学家也去掉了一些细节,以便能使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最重要的。上文介绍的“黄油与大炮”就是一个经济模型。我们再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的经济模型。
经济是由从事活动——购买、出售、工作、制造、等等成千上万的组成的。为了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表现我们的这些经济活动。即用一个经济模型来表示。
下图叫做循环流向图,反映了家庭、企业之间的各种主要经济关系。家庭和企业在两个市场上进行交易,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方,企业是卖方;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方,企业是买方。图中外圈表示的是资金的流向,内圈表示的是物品和劳务的流向。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支付资金购买企业的物品和劳务,企业出售物品和劳务获得收益;同时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劳动、土地并支付工资和地租,家庭中的成员出卖劳动而获得收入。
这是一个简化的经济模型,中间省略了政府、税收、国际贸易等问题。
下面再介绍一个货币流动的模型,这个经济模型省略了国际贸易,但考虑了政府和税收。
第一讲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1.市场是指:
A)买方和卖方的谈判的场所
B)易货交易的场所
C)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场所
D)买卖双方交易的场所
2.下列经济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买卖双方的中介
B)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独立的主体
C)买卖东西的人
D)经纪人的另一种说法
3.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假设)是:
A)经济人
B)稀缺性
C)独立自主
D)市场经济
4.如果一个同学的家庭所选择的商品,增加购买量后都感到用处下降,则说明:
A)这个家庭的收入增加
B)这个家庭的生活条件恶化
C)这个同学家减少了各种商品的消费
D) 边际效用都递减
5.曹老师将一套自有房屋出租,其机会成本是
A)房价下降
B)房屋被房客损坏
C)房价上升
D)买房款存在银行的利息收入
6.同样的一杯酒,对谁的效用最大:
A)嗜酒如命者
B)不饮酒的人
C)可以少量饮酒者
D)制造商
简答题:
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
用经济学家的方法给你周围的人和事算算经济账
补白:
阿克罗夫为什么不给斯蒂格利茨寄箱子
阿克罗夫1940年生于美国康奈狄克州,66年在麻省理工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与斯蒂格列茨因非对称信息市场理论(其中的二手车和保险经济模型见本讲义第五章市场失灵)共同获诺贝尔奖。
1967年阿克罗夫在印度做访问学者,斯蒂格列茨来看望他,走时留下了一箱衣物委托他寄回去,但是他却一拖八个月,后来他把自己的拖延行为模型化了。他是这样分析的:假定邮寄箱子的成本是50美元,而斯蒂格列茨使用箱子中衣物的收益是每天50 美分,不存在折旧,而他自己将衣物带回的成本为0,并且寄箱子还有一个额外的心理成本,比如说是5美元。所以今天寄箱子的成本是55美元,而收益仅仅是斯蒂格利茨多使用了一天衣物,仅仅价值50美分;如果第二天在寄箱子,成本为50美元,比今天记得净成本少4.5美元(55-50-0.5)所以明天寄箱子是正确的。等到了明天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最后他决定将箱子回国时带回去。
第二讲 均衡价格论——看不见的手
需求与供给
需求与供给是西方经济学中两个基本概念,有人戏说“学会说“需求”和“供给”的
鹦鹉将可以成为博学的经济学家”
一)需求(demand)
什么是需求。需求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对某一种商品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愿意,并且又有能力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我们这里讲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它表现为一定的商品数量,对于需求的定义有三个要点:一是需求是瞬间的,它强调的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的需求;二是指一种商品在各种价格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不是一个数量和一种价格;三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相结合才是有效需求。空想不是需求。
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除了价格之外,还与消费者的爱好、信仰、未来预期、政府政策有关。
下表表示了A小区居民B商品的需求关系
表2-1需求表
价格(元)
需求量(公斤)
A
0.0
1000
B
2.0
600
C
4.0
300
D
6.0
100
E
8.0
0
同学们可以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右边自己绘制一张需求曲线图。
除了使用表格表示需求外,通常还使用曲线图更形象的表示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即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一般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价格与需求成反比。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非经济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首先是消费者偏好。例如品牌忠实者,像同学们在众多名校中对人大附中的偏好一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有满足种种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如社会消费时尚对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企业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
其次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的价格高,需求少;价格低,需求多。这种普遍现象称为“需求定律”。
再次是其他商品的价格。各种商品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通常也会影响某种商品的价格。商品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互补关系的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如:计算机和软件之间的关系。计算机降价后得到普及,带动软件的销售上升。替代关系的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化,如不同品牌电脑之间的关系。一个品牌降价后其他品牌的销量一般会下降。
第四,政府的消费政策。如政府降息减少储蓄将促进消费,鼓励信贷消费也将促进消费。98年后政府开始鼓励住房信贷消费,并且每年连续降低住房信贷利率,从7.4%下降到5.04%;延长还贷时间,放宽贷款条件,从七成20年放宽到九成30年;规定银行的放贷额度,众多商业银行在基本不赢利的情况下突击放贷。2003年6月政府又在收缩房地产信贷,制定了一些新的政策,如第二套房贷款提高利率,以减少房地产信贷总额,防止过热。又如2004年4月28日政府为了防止房地产过热,规定房地产企业的注册资本必须达到资本总量的35%,使企业必须收缩贷款,从而压缩开发量。又如2003年全国性供电紧张,北京市也不例外,所以2004年6月北京市政府计划提高电价,通过价格手段减少对电力的需求。
第五,消费者的未来预期。消费者对自己收入水平、价格水平、社会稳定性的预期。并且预期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当期的消费需求。如果消费者对未来充满信心,通常就会增加消费,反之会减少消费。例如美国政府每个月都要发布消费者信心指数,这个指数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风向标。
第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关系。
总之,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影响需求欲望,有的影响需求能力。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需求。如果把这些因素当作自变量,把需求当作因变量,可以将需求与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用函数来表示。D表示需求,a,b,c,d,…n表示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则函数关系为: D=f (a,b,c,d,…n)
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上升。这条规律叫做需求定理。
但是需求定理是指一般的商品。在1845年爱尔兰发生了大灾荒,土豆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了这种现象,经济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吉芬之迷”,称这种商品为吉芬商品。在中国有一种经济现象叫做“买涨不买落”就是吉芬现象。1988年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通胀率一度超过20%,物价上涨,百姓纷纷挤兑抢购,甚至将样品、残品、废品、过期食品抢购回家,反而进一步加速了物价的上涨。又如2003年非典爆发初期,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清,普遍出现了抢购现象,金银花、醋、口罩等可能预防非典的用品价格飞涨,但需求依然旺盛。这个现象也是吉芬现象。吉芬商品都是人们日常必需的、不可替代或者替代效用小的商品。现实生活中的股票就是最典型的吉芬商品。
二)供给(supply)
供给是厂商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供给的定义要求供给是有效的供给,只有供给的欲望而没有可以供给的商品不是供给;供给也有三种表示方法: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函数。
表2-2表示了A小区居民B商品的供给关系。除了使用表格表示供给外,通常还使用曲线图更形象的表示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曲线一般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化。
影响供给的因素很多,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非经济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二、其他商品的价格。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使价格下降,导致供给的减少;两种替代品之间,一种价格下降,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下降,导致价格下降供给减少。第三、政府的消费政策。第四、厂商的目标。通常厂商是为利润最大化,但是有的厂家出于政治或社会目的进行生产,那么供给就不同了。第五、生产技术的变化。通常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供给增加,商品的价格下降。第六、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第七、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表2-2供给表
价格(元)
供给量(公斤)
A
0.0
0
B
2.0
300
C
4.0
600
D
6.0
800
E
8.0
1000
同学们可以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右边自己绘制一供给曲线。
总之,影响供给的因素比影响需求的因素多很多,也复杂的多。如果把这些因素当作自变量,把供给当作因变量,可以将供给与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用函数来表示。S表示供给,a,b,c,d,…n表示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则函数关系为:S=f (a,b,c,d,…n)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化,即供给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这条规律叫做供给定理。在理解供给定理时要注意几点,首先是只研究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其他的条件不变,否则供给定理不存在;其次供给定理研究的是一般商品,不包括一些特殊品(如文物、艺术品等),供给是固定的,但价格不断上升。
三)供求定理
1.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这时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这个量叫做均衡数量。均衡是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的力量(主要是需求和供给)处于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形成后,如果有一种力量使它离开均衡位置,就会有其他力量使其恢复到均衡。需求和供给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均衡价格的变化。成熟市场上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的过程是在市场的背后进行的。
P P S2 S0 S1
P0
D3
D2
D1
Q Q
图2-3需求与均衡 图2-4供给与均衡
2.供求定理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由需求与供给决定的。需求增加(见图2-3),需求曲线向上方移动,D0移动到D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上升;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下方移动,D0移动到 D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见图2-4),S0移动到S1,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反之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S0移动到 S2,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综上所述,总结为供求定理: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在均衡条件下,所有愿意接受均衡价格的制造商制造的商品都会被消费者购买,市场上不会有商品的短缺或者剩余,这是的市场状况叫做市场出清(market clearing)。
四.需求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含义
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一般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的大小。我们用Ed来表示弹性系数,ΔQ/Q表示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以ΔP/P表示价格的变动比率。则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公式为:
Ed= -(ΔQ/Q) / (ΔP/P)
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的变动为20%,则这种商品的弹性系数为2。我们要注意的是,价格与需求量是反方向变动,所以弹性系数通常是负数,但是在实际运用时一般都用绝对值。
P P
图2-5无弹性 Q 图2-6无限弹性 Q
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各不相同,根据需求弹性的大小将价格弹性分为五类:一,需求
完全无弹性,即Ed=0(图2-5);二,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图2-6);三,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图2-7),需求量变动比率与价格的变动比率相同;(以上是特殊的情况)四,需求缺乏弹性即1>Ed>0(图2-8);五,需求富有弹性即∞>Ed>1(图2-9)
P P P
Q Q Q
图2-7 弹性为 1 图2-8 弹性小 图2-9弹性大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表2-3 若干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商品
价格弹性
西红柿
4.60
青豆
2.80
合法赌博
1.90
出租车
1.20
家具
1.00
电影
0.87
鞋
0.70
法律服务
0.61
医疗保险
0.31
旅行
0.20
居民用电
0.13
为什么每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各不相同,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
第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一般是需求量大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反之需求量小的奢侈品需求不稳定,需求弹性大。如粮食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而出外旅游的需求弹性一般很大。例如非典期间人们一度疯狂抢购食品,而取消旅游计划。旅游景点和酒店出现普遍亏损。
其次,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可替代程度高的商品需求弹性大。如2002年中日贸易战中,中国对日本进口的汽车加征100%关税后,日本汽车的销售锐减,消费者购买其他品牌的汽车。又如禽流感导致人们不再食用禽类肉制品,转而消费其他肉类。
再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的需求弹性小,用途少的需求弹性大。
第四,商品的耐用性。耐用的商品需求弹性大,消耗品的需求弹性小。如北京青年报提高价格后销售量变化不大。
商品
收入弹性
汽车
2.5
住房
1.5
家具
1.5
书籍
1.4
在外用餐
1.00
衣服
1.00
医生服务
0.75
烟草
0.64
鸡蛋
0.37
酱油
-0.2
猪肉
-0.2
面粉
-0.36
表2-4若干物品的收入价格弹性
第五,商品在家庭支出的比例。如果商品占家庭支出的比例小则需求弹性小,商品占家庭支出的比例大则需求弹性大。
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由上述的几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并且,商品的需求弹性与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消费政策、政治环境等等有关。
任何物品的价格弹性不仅与物品自身的价格有关,同时与人们收入水平有关,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化,通常是收入提高对高档品的需求增长,对低档品的需求减少,通过表2-4 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这个规律。例如:现在人们的收入提高,在外就餐的次数就会增加,在《消费者经济学》中,在外就餐比例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康不小康,就看在哪吃。(当然在食堂不能算了)
五.价格机制和价格政策
价格机制的含义和作用
40年代美国科学家维纳提出控制论后,人们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机制一词被广泛用来说明社会的运行、调节。价格机制又叫做市场机制是指用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和规律。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作用以及方式。价格机制阐述了市场经济中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和内在的基本规律。
价格机制作为指示器反映了市场的供求状况。正如温度计用来显示气温一样,通过价格的变化可以明确的表示该商品的供求状况,这是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价格变动可以调节需求。消费者为了满足效用最大化,一定会按价格的变动来进行消费。同时,厂商也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按照价格的变动组织生产和销售。通过价格机制的反复调节,最终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例如:由于新的生产厂家开始生产,产量增加供过于求,导致原来的均衡价格被破坏,价格下降,从而消费增加,同时部分厂商由于利润下降减产,最终供求将再次达到平衡,形成新的均衡价格。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它把每个独立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联结起来,协调他们的经济活动,从而使整个的经济平稳有序的运行。
2.价格政策
通过市场形成的价格有时会损害部分消费者的利益,严重的会影响社会的稳定。通常政府会对一些价格进行干预,甚至由政府定价。政府定价通常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是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还有进口配额、出口补贴、关税等变相的价格限制。
政府为了扶植一个行业时经常制定最低价格就是支持价格政策。例如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对农业都有不同形式的支持价格。我国从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给与补贴。又如许多国家均有最低工资法。当然支持价格是否起到了作用,经济学家们还有争论。很多人认为,最低工资的确定会导致机器代替人的劳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失业的增加会导致社会问题,未必是好政策。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一些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例如战争时期各国都实行限价政策,保证社会稳定并保障充足的军用物资的生产。限制价格往往是隐性通货膨胀的表现,同时导致权钱交易、黑市泛滥、贪污腐败等寻租行为。经济学家都反对长期使用限制价格政策。
我国作为一个计划经济国家,过去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柴米油盐都是国家定价。80年代后,价格逐步放开,期间经过了87-88年和94-95年两次大的价格波动,据2001年7月国家最新的价格目录显示,现在只有军用品、盐、烟草、电信等13种商品的价格为国家定价,其他的商品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市场经济国家。第二讲复习思考题:选择题:
1.如果商品市场上存在产品过剩,则
A)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按照现行的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供给决定
C)该商品的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D)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2.如果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说明
A)市场供大于求
B)市场供不应求
C)既不是供大于求又不是供不应求
D)没有这种情况
3.如果政府给定了最低价格,例如最低工资法,则会出现
A)成功地遏止了过分旺盛的需求
B)供不应求的现象得到缓解直到完全消除
C)供过于求的问题加剧
D)供不应求的现象更加突出
4.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可能的原因:
A)政府提高定价
B)农产品产量提高
C)粮食多年减产
D)品种改良
5.如果人大附中的学费由市场决定,可能会出现的现象:
A)学费下降
B)学费升高
C)学费不变
D)无法确定
6.古人说:“谷贱伤农”。其原因是:
A)农作物的需求弹性大
B)农作物的需求弹性小
C)农作物的供给弹性大
D)农作物的供给弹性小
7.能够使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有: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人们预期价格上升
C)替代品竞争
D)互补品价格下降
8.甲、乙商品价格为100元时的需求量均为100件,如果价格均降低到80元,甲商品的需求为200件,乙商品的需求为120件,则甲乙两个商品的弹性为: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
D)无法比较
9.甲商品价格为100元时的需求量均为100件,如果价格降低到80元,甲商品的需求为120件,则:
A)甲商品为正常品
B)甲商品为低档品
C)甲商品为吉芬商品
D)无法确定
10.甲商品价格为100元时的需求量均为100件,如果价格升高到120元,需求为200件,则甲商品为
A)甲商品为正常品
B)甲商品为低档品
C)甲商品为吉芬商品
D)无法确定
1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则:
A)弹性无穷大
B)无弹性
C)弹性大于1
D)弹性大于0小于1
12.如果需求的收入弹性为2,当收入变化10%,我们预期需求变化
A)5%
B)12%
C)20%
D)2%
13.下列物品需求弹性最小的是:
A)花生
B)食盐
C)家具
D)汽车
14.2004年春,我国发生了大面积的禽流感,下面商品可能会因禽流感流行而导致销量上升的是
A)大米
B)小米
C)盐水鸭
D)牛肉
22.下列商品可以用薄利多销的方法获得总收益提高的是:
A)化妆品
B)教科书
C)大白菜
D)大学学费简答题
1,为什么会发生“谷贱伤农”的事件?
2,南京、成都在2003年春季,由于在消费淡季,牛奶大量过剩,生产厂家从奶农那里收购后,不经过任何加工,直接将牛奶倒掉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倒奶事件”的原因。
3,价格机制是如何调节经济发展的?
4,对比“劳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格论”的异同。
5,北京政府的“廉租房”政策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为什么?
6,分析高价倒卖紧俏门票的现象?
补白:
斯梅尔的逃亡之路
斯梅尔1930年初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在密歇根州大学与原来学习物理,由于一门物理不及格转到了数学专业,结果这造就了一个数学大师。斯梅尔一直是进步党的积极分子,并且一度加入共产党,这些左翼活动险些成为他发展的障碍。1966年他获得了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茨奖。而后改攻数理经济学,提出要进行经济学的动力学研究,他的这一预见性的观点直接催生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行为经济学的诞生。(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可参见讲义第13讲)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当时斯梅尔一家正住在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他认为一旦爆发战争纽约一定是首选目标,死在两个大国之间为了疯狂的军备竞赛而爆发的战争上实在没有意义,于是立即驾车带领全家横穿美国逃亡墨西哥,连自己的课都不上了,只有几个同事知道他的行踪并自行为他代课。当导弹危机过去后他立即乘飞机赶回纽约,而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则驾车慢慢的穿过美洲大陆。
第三讲 消费行为论——合格消费者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在经济学中消费者是指所有具有独立经济来源并且能够作出消费决策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和企业。
消费者消费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欲望。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提出了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无论是效用还是欲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作为消费者追求的幸福也是一种心理感觉。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实际是一种行李分析。西方经济学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数效用论,一种是序数效用论,我们在此介绍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不能计量的,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好比是熊掌与鱼不可得兼。
序数效用论的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一,无差异曲线(indiffed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现在有A、B两种商品,他们有六种组合方式,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效用,见下表。
表3-1
组合方式
A商品
B商品
1
5
30
2
10
18
3
15
13
4
20
10
5
25
8
6
30
7
根据上表画出曲线如右图:
图3-1无差异曲线
上图就是无差异曲线,该曲线有以下特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表明在收入与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然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效用。同一平面上的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B Y
B
C E
D F
A A X
图3-2 不相交的无差异曲线 图3-3消费可能线
在运用无差异曲线时不能反映一个家庭的具体支出能力,因此经济学家们设计了家庭预算线,见图3-3(又叫消费可能线、等支出线),来表示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最大组合线。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在家庭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能够购买A、B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如C和F点,此时消费者的收入完全用于购买商品;线内的任何一点也是购买的组合,如D点,但收入没有用完;线外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组合超过了收入,是无法实现的,如E点。家庭预算线是用无差异曲线研究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并保持这个状态,此时的消费者处于均衡,即消费者均衡使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选择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我们把家庭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结合在一起分析消费者均衡。把两条线画在一个图上,那么,家庭预算线和无数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必然相切与一点(见图3-4),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即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获得了最大效用。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只有当每单位的货币任意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效用最大。
图3-4消费者均衡
二、消费政策
进行消费者行为研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现实中的消费者不是完全理性的,由于文化、习俗等的影响,不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其次,消费者受到各种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广告的影响,消费者在进行着被迫消费,生产者利用广告创造出需求,而传统的理论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最后消费者并不是消费商品就可以满足,还要追求精神享受,例如,对生活环境的追求。
总之以个人为中心的消费者行为并不是真正自由的,并处于弱者的地位,需要社会的引导和保护,通常由政府出面制定各种消费政策以保护消费者。
各国通常采取的政策有:制定商品的质量标准并定期组织有关机构进行检验;引导消费宣传,如禁止烟草广告、扫黄打非;制定某些特殊工作的从业资格,如医生、教师、律师;规定一些强制消费,如义务教育,失业保险;对一些特殊商品进行价格管制,消除垄断等等。
传统理论认为消费完全是个人行为,现在认为个人的消费对社会是有影响的,个人消费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需要用法律或经济手段限制,如提高水价以保护水资源。个人消费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既尊重消费者的个人自由,又维护社会的利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例如在价格调整之前举行价格听证会。
消费政策还起着引导消费的作用,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使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如为了改善环境,对城区冬季的燃煤取暖居民通过补贴方式鼓励改为电采暖。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一种心理分析,至今有些经济学家对这种心理分析方法表示怀疑和否定。
第三讲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是指:
A)在收入制约的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B)用最少的收入取得最大的效用
C)用尽量多的收入来满足需求
D)尽量多地获得各种商品
2.同学王某的零花钱只用来买书和杂志,则他的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
A)买一本书所放弃的杂志数
B)杂志的价格
C)图书的价格
D)图书与杂志的价格差
3.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总效用与他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关系:
A) 购买商品的总效用大于他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B) 购买商品的总效用等于他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C) 购买商品的总效用小于他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D)两者没有关系
4.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数的经济学意义为:
A)两种商品是补充关系
B)两种商品是互补关系
C)两种商品是替代关系
D)两种商品既不是互补又不是替代关系
5.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是:
A)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效用最大化
B)用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
C)用尽量多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D)尽可能多的拥有各种商品
6.商品的消费与收入成反比时,这种商品为:
A)正常品
B)替代品
C)互补品
D)低档品
7.当价格不变,收入增加时,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A)不会发生变动
B)向右(向上)移动
C)向左(向下)移动
D)无法确定
8.消费者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预算约束
B)消费者偏好
C)消费者的人数
D)全国流通的货币数量
9.如果预算线平移,可能的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的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B)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不同比例的变化
C) 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例、同方向的变化
D) 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例、但不同方向的变化
简答题
消费者最佳选择的条件是什么?
消费者行为的资本要素有哪些?
从消费者理论分析普通品、低档品、吉芬商品产生的原因。
请简单评价一下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偏好理论有何实际意义?
补白:
一个经济学家的笑话
一个坐热气球旅行的人迷失了方向,突然看到地面上有一个人,十分高兴,就问:“我在什么位置?”
地上的人回答:“你在天上。”
气球中的人懊丧地说:“你一定是一个经济学家。”
地面上的人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
“你的回答无懈可击,但毫无用处。”
第四讲 生产论——未来企业家的第一课
我们日常生活享受的每一个产品和服务都是企业生产或提供的,一个正常的企业其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动因、企业发展的源泉、社会进步的基础。一个企业的完整的生产过程是这样的:有某些自然人或者法人(通常是两人以上)共同出资,为追求利润组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公司或工厂),这个企业,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生产出新的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提供一定的劳动、服务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收入,在支付必须的成本、费用、税收后取得利润,利润由原来的出资人分享。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关键,而利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成本之上,所以任何一个企业首先就要研究成本。为了是大家能够真实的了解一个企业运做情况,本讲的案例为一个真实企业——北京相印食品公司(以下简称为“相印”)。
一,成本与收益
大家已经知道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利润,而利润是获得收益(经济学上称收入为收益)并弥补成本之后的所得。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利润在不同的人眼中其衡量的方法不同,上面的公式是会计师计算利润的方法,经济学家就要考虑机会成本。例如相印投资为40万元,2000年销售收入为749万,各项成本和费用总计737万,按照会计师的计算方法利润为12万,但是40万如果存在银行中每年的利息为1万,按经济学家的计算方法利润为11万。即经济学家的利润公式为:利润=总收益-显形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首先我们以相印为例讨论成本。相印主要产品是固体饮料,其原因是当时的市场上除了国外品牌和国产酸梅精外,固体饮料是一个相对的市场空白,竞争相对较小,企业的市场策略是正确的。同时开创一个新的消费市场是有极大风险的。下面是相印食品固体饮料的生产成本表。
表4-1 北京相印食品公司固体饮料生产成本表
人数
产量
边际产量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工人工资
总成本 收入 利润 边际利润
0
0
----- 0
30
0
30 0 -30 ---------
1
40
40 80
30
20
130 160 30 60
2
90
50 180
30
40
250 360 110 80
3
130
40 260
30
60
350 520 170 60
4
160
30 320
30
80
430 640 210 40
5
180
20 360
30
100
490 720 230 20
6
190
10 380
30
120
530 760 230 0
7
190
0 380
30
140
550 760 210 -20
我们根据上表中数据的绘制出下图
上述数据中工人人数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函数,它是一个生产单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工人的增加产量上升,但是每增加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却是下降的,这个特征叫做边际收益递减。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生产中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是多多益善,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投入范围。
我们在图4-2中的曲线表示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的关系。从0到A点为第一阶段,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增加工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A到B点为第二阶段,边际产量大于零,工人增加产量增加,但是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工人增加利润增加,可是人均创造的利润下降。B点以后的为第三阶段,边际产量小于零,增加投入利润反而下降。因此理论上的合理的投入区域是第二阶段,这时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并且各种生产要素利用比较充分。实际上,企业的运行是不断变化的,有时要求是利润最大化,有时是要求销售收入最大化。
成本又叫生产费用,使生产中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可以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经济学上的长期是指厂商能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而短期只能接受现在的价格,不能调整生产要素的比例。
短期成本包括短期总成本(STC)、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短期平均成本(SAC)、短期边际成本(SMC)。
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表明不是随产量的扩大持续下降的,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当边际平均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是不经济的。
LTC表示长期总成本曲线,在曲线中Q1 --Q2的一段是生产的最佳阶段,Q1 前的阶段由于生产规模的原因,成本相对比较高,Q2之后的阶段由于设备折旧等原因成本又快速上升。在使得平均总成本最小时,U型的曲线的低点出现了。这种生产的规模就叫做这个企业的有效规模。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
规模经济(economic of scale)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行业其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是适度规模,不同行业的
适度规模不同,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行业的技术特点,重工业的规模要求高而修理业要求规模小,如国际公认的规模汽车为30万辆,炼钢为600万吨,冰箱为40万台;第二市场的变化,市场的规模小则要求企业的规模小,市场的规模大则企业的规模大,如北京牡丹电视机厂90年的规模是20万,每年的利润却高达2亿,而现在该厂的生产规模为120万却因为规模小已经濒临破产。
分析一个厂商的规模与收益时还要考虑行业的规模,个别厂商的收益水平与其在行业中的地位是一致的。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和收益称做外在经济,而行业过大造成的竞争激烈导致收益下降叫做外在不经济。企业不是越大越好,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行业都存在寻找适度规模的问题。
在生产理论中,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其全部的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相应的,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算找相同的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增。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例如,企业规模扩大后可以利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内部分工的更合理和专业化,从而节约了成本。即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降低了生产效率,企业机构过多,信息传达不畅,以及内部合理分工遭到破坏。即规模不经济。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达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增。
通常一个企业在最初阶段从很小的规模开始逐步扩大,一般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如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比较长,尔后,如果再扩大规模就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三,企业与市场
厂商生产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利润,利润一方面取决于它的成本,但他的收益必须通过市场来获得。
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从事某一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者接触点,时常可以是有形的商品买卖的场所,也可以是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买卖的交易的接触点。在微观经济学中,按照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讲市场进行了划分,其划分的依据有以下四条: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量,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值几个条件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见下表。
表4-2 市场和厂商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市场类型
厂商的数量
产品的差别程度
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举例
完全竞争
很多
完全无差别
没有
容易
农产品
垄断竞争
很多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香烟
寡头
几个
有差别或无差别
程度较高
比较困难
汽车
垄断
一个
唯一的
很大,但一般受政府管制
很难,几乎不可能
公用事业,如自来水
1.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需求就是市场上全部消费者的需求总量,即行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但是单个厂商只是被动的接受市场均衡价格,因此只要他的供给量可以提高,他的需求就会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不断提高。如下图。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观点叫做“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生产者将按照“货币选票”安排生产,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最合理的利用经济资源。
2.垄断(monopoly)
垄断是指整个行业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有以下三个特点:厂商惟一,商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难以进入。形成垄断有以下一个原因:第一,厂商拥有全部资源;第二,厂商拥有生产的专利;第三,政府特许;第四,经过竞争自然形成的垄断。在经济学中,垄断一直被认为是最没有经济效率的一种经济模式。
由于市场被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可以通过控制销售量来控制价格,减少销售量提高价格来获得高利润,或者增加销售降低价格以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
图4-10体现了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第二,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即边际收益都小于平均收益;第三,总收益先上升后下降,并且在边际收益为0时总收益最大。
最后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分析对于其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也同样适用。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前面两种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情况,垄断竞争就是其中的一种。垄断竞争是一个市场中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这些产品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如它们之间在质量、外观、内部结构、售后服务之间存在差别,每样产品都带有自身的特点,相对而言都是惟一的,如果与同类产品的差别越大,相对的垄断程度就高,厂商对自己产品有相对的独立定价权,当一家企业调整价格,其他企业可能跟随调整也可能不跟随。
经济学家在这里引入了一个“生产集团”概念,即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例如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等等。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垄断竞争中厂商实际的产量会小于理想的产量,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就是生产类似产品的小规模企业过多过密,例如零售店,服装店,批发市场。同时,由于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找不到有规律的供给曲线。
寡头(oligopoly)
寡头市场又称作寡头垄断市场,是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一种形式,在很多西方国家的不少行业都表现为寡头垄断的特点,例如:汽车、石油、电气制造。
寡头行业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纯粹寡头行业包括水泥制造、钢铁等等,差别寡头行业有汽车、家用电器。
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在研究了两个生产成本为零的矿泉水公司后提出了第一个寡头模型(见左图)。其大致内容为:A厂商首先进入市场,因为成本为零,所以收益就是利润。他面临的需求曲线使D,这是他将产量定为市场需求量的一半时利润最大,因为还有市场空间,B场上进入,他也将按照同样的方式,占领剩余市场份额的一半,这时B厂商的利润最大。但是由于市场价格下降,A厂商的市场份额下降,为了维持利润最大化,A厂商将调整自己的产量,而后B厂商又会跟随调整,如此不断往复,最后双方达到的最佳状态是个占领三分之一的市场。
将这个结论推广,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如果市场中有m各厂商,则:
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m+1)
193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齐提出了一个新的寡头模型,叫做折弯的需求曲线(见右图)。其主要观点为: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家不会跟随提价,以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提价厂商的市场份额损失很多。而如果一个厂家降价,其他的厂家一定会跟随降价,以避免自己市场份额的减少,首先降价的厂商并不能得到多少好处。
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
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状态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的市场效率较高,寡头市场的经济效率较低,垄断的效率最低。
并且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其价格均衡点是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P=LMC,只有这样,资源才在这个行业中得到了有效配置。
西方经济学家还认为垄断竞争是最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某些行业只有垄断或寡头才有效率,如钢铁、铁路。关于垄断是否有利于技术进步还有争论。
四,企业会计常识
一个家庭可以不记帐,但是一个企业为了核算成本、缴纳税费、计算利润必须记帐。
一个家庭记帐通常是使用收支法(会计方法中叫做单式记帐)例如下表:
表4-3 单式记账
日期
摘要
收入
支出
节余
这种记账得方法,可以准确地表示家庭的现金情况。但是一个企业如果使用这种方法记帐却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例如企业购买机器设备导致现金减少,这一年公司的现金入不敷出,好象是亏损了,但是机器设备仍是公司的资产,并且可以继续使用,公司的财产并没有减少,实际上没有亏损。因此现在企业都是使用复式记帐。复式记帐中最常用的是借贷法,这个方法是意大利的一家银行1211年首先发明使用的,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科学的记帐方法,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中国也在1993年全面采用了借贷法记帐。
复式记帐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记录,优点在于可以全面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其理论基础是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制权益
记帐的结果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一项增加必然有另一项减少。例如:一个企业使用银行存款2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其借贷法记帐方法为:
图4-3 复式记帐示意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借方 固定资产 贷方
─────┬────── ──────┬─────
│ 200,000 200,000 │
企业的资本(资金)从何而来
兴办一个企业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注册资金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建,例如按照中国的《公司法》规定开办一个公司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既股东)共同出资创立(国有独资公司除外);如果是股份公司必须有50个以上的出资人;如果是上市公司,则持有公司股票1000股以上(含1000股)的股东至少有1000人,否则终止上市。
兴办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不同的注册资金。同时不同类型的企业所负担的责任不同。按照中国公司法的规定,中国的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几乎全部的公司(有些企业不叫做公司如但也属于公司制),企业仅对出资额范围内的负债承担有限清偿责任,股东的家庭财产对企业债务没有清偿责任;另一部分是个体户和个人独资企业,还有合伙企业,这些企业法律规定为无限责任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其家庭财产对企业债务也有清偿责任。当然责任和权利、利益是对等的,无限责任企业在税收上有别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税后利润分红时,个人股东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无限责任公司只缴纳一次税收。
企业的资金首先来源与出资人(股东),他们提供最初的启动资金用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大多数的企业如果经营正常,通常会得到利润,而这是企业资金的第二个来源,通常也是最重要的来源。绝大多数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是依靠这两种方法来不断扩大再生产。在这里不能不说,很多企业的破产不是亏损而是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香港的著名公司百富勤,拥有几百亿的资产,98年的金融危机中因为区区6000万港币的债务不能按期偿付,不得不宣布清盘,被另一家企业收购。同时很多亏损的企业由于有充足的现金而避免了破产,几年前,很多网站公司每年“烧钱”,仍然可以坚持数年,因为它还有的是钱。因此企业界中有一句话:现金为王。
很多企业在资金紧张需要钱以维持经营或扩大再生产。那么钱从哪来?筹资的方法很多,首先是私人借贷,这通常是小企业和个体户的做法,完全依靠个人信用,风险大,有可能无法收回借款。其次是向银行借贷,这是中国企业最多的借贷方式,但通常能够从银行中借到钱的都是大中型企业,小企业通常由于“信用不足”而与此无缘,而借到钱的个别企业有借无还,成为坏帐。第三种方法是发行企业债券,由企业直接向公众借款,这是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方法,在发达国家,通常直接融资占总融资额的80%左右,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50%左右。目前在中国能够发行企业债券的都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并且有财政部进行额度控制。第四种是企业在其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既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赊欠货款,等于变相融资,这是中国三角债的根本原因。第五种方法是企业增资,由原来的股东继续增加投资,或者吸引新的投资者向企业投资,企业的股东增加,原来的股东权益被摊薄,很多企业发行股票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最后,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宣布破产清算,重新组建新的企业,将原来的债务甩掉(合法的)。
多说一句不属于经济学的内容:企业销售收入与资产一定成正比,否则一定会出现支付危机,而面临破产。
第四讲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1.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列情况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任意增加生产要素
C)只增加一种生产要素,其它要素不变
D)以上都正确
2.通常会计成本忽略了:
A)可变成本
B)不变成本
C)沉没成本
D)机会成本
3.企业购买和使用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机会成本
B)变动成本
C)显性成本
D)沉没成本
4,假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将: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5,如果企业经理的是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
A)上升
B)下降
C)垂直
D)水平
6.经济中的短期和长期划分的标准是:
时间长短
B)是否可以调整产量
C)是否可以调整产品价格
D)是否可以调整生产规模
7.在下面的生产函数图示中,企业利润总值最大的点是:
A)O
B)L1
C)L2
D)L3
8.在上题的图中,企业利润率最高的点是:
A)O
B)L1
C)L2
D)L3
9.假定现在彩电行业有5家生产厂商,按照古诺模型,你认为每家厂商最佳的生产规模因该占领市场总规模的:
A)四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六分之一
D)自由竞争,无法确定
10.你和你的一个好朋友合作成立一家企业,你们不能以那种形式注册:
A)股份有限公司
B)有限责任公司
C)合伙企业
D)无限责任公司
11.经济学上说的垄断竞争是指这样的一种经济现状:
A)一个行业中一家垄断企业,几家小企业共存的状态,
B)行业中几家垄断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而不是进行合作,
C)垄断厂家进入一个竞争性的新行业
D)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
12.下列行业符合完全竞争特点的是:
A)邮政
B)农产品
C)餐饮业
D)加油站
13.企业短期内生产最佳点是:
短期总成本(STC)==固定成本(FC)
B) 可变成本(VC)==短期平均成本(SAC)
C) 可变成本(VC)==短期边际成本(SMC)
D) 短期平均成本(SAC)==短期边际成本(SMC)
14.经济学家认为最有效率的经济模式
A)垄断
B)完全竞争
C)垄断竞争
D)寡头
简答题:
1,简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有哪些?
3,简述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4,影响企业成本的有哪些因素?
简述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四种情况下,厂商的特点。
第五讲 帕雷托最优与市场失灵
一、帕雷托最优(Pareto efficiency)
以上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个经济个体如何做到经济利益最大化,但是如何使得社会的利益最大化,一般我们叫做社会福利最优。经济学家帕雷托提出一个观点:如果至少一人认为A由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社会的观点也认为是A由于B。这就是所谓的帕雷托最优状态标准,一般简称为帕雷托标准。西方学者根据帕雷托标准对经济行为作出“好”或者是“坏”的判断。如果改变现在的状态,至少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条件得到改善,而没有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这种改变就是好的,叫做帕雷托改进,反之就是坏的。如果对于某种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雷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只要改变都有人感到自己的状态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叫做帕雷托最优状态。
帕雷托最优状态又叫做经济效率,满足帕雷托最优状态的就是有经济效率的,反之就是没有经济效率的。例如商品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如果达到这样一个状态,任何新的分配方式都会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和最有效率的。
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的,并且认为任何竞争的均衡状态都是帕雷托最优状态。具体地说,在交换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要相等;在生产时,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要相等;在交换和生产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要等于他们的边际替代率。当上面三个条件都满足时,整个经济达到帕雷托最优。
通常情况下,提高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就要降低另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变化的方向一般是相反的,如右图所示横轴Ua表示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纵轴Ub表示消费者B的效用水平,曲线UU’表示消费者所有最有效用水平组合的集合,叫做效用可能曲线,说明当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确定后,另一个消费者能够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曲线UU’下面的点为无效率的点,因为效用没有达到最大,上方的为不可能区域。W为社会的无差异曲线,较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并且必有一条与UU’相切,切点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但是经济学家阿罗在1951年用繁琐的数学证明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市场社会主义
上面的所有讨论都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30年代兰格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运用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原理,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到最优状态。
按照兰格的观点,假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消费者可以自由的选择职业和消费品,于是就有一个消费品和劳动服务市场,从而有一个相应的劳动和消费品的市场价格,但由于生产资料是由国家进行分配的,不存在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可以通过国家计划当局制定一个“会计价格”并格局供求情况调整,最终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具体的说,首先对于消费者,在给定的价格体系下,在收入即定时,与完全竞争的条件相同,消费者可以选择适当的商品组合使得他达到效用最大化,而他的收入又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价格,所以消费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和生产元要素的价格。同理生产也与完全竞争的情况相同,即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总之只要已知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就已经被固定了。
由于在公有制社会中,生产者的目的不在是利润在最大化,生产者不能自动的达到最优生产规模,这是就要国家计划当局认为的规定生产者必须选择使用平均生产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组合,同时要求生产者必须市的生产的边际成本等于产品价格,当然这里的价格不一定是市场价格,有可能是计划价格。总之,“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均衡价格的决定的研究已经表明,价格决定过程与竞争市场中的过程很相似。中央计划局起到了市场的作用,它规定组合生产要素和选择一个工厂规模的规则、确定一个产业的产量的规则、分配资源的规则,以及在会计中将价格当作参数使用的规则。最后,它规定价格,以便使每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平衡。由此可见,用计划代替市场的功能是可能和可行的”。
三、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按照传统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通过竞争,可以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经济处于帕雷托最优状态。但是在现实当中,按照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中不能自发的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的情况叫做“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下面分别作简单的介绍。
垄断
在垄断的情况下,为简单起见,假定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并且保持不变,既MC=AC,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按照图5-2所示,D表示厂商的需求曲线,MR表示边际收益曲线,MR=MC对应的点再G,但此价格对应的产品数量位qm,在该产量水平上,厂商对应的市场价格却在Pm,厂家当然按照较高的Pm价格销售,厂家获得了超额利润,即图中的阴影部分。这是肯定唯有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厂家不会为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增加产量,减少自己的利润,消费者更不会为了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无谓的增加购买,或者补偿厂家因为增加产量而损失的利润。所以整个经济处于低效率的状态。
由于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同时被认为是不公平的,所以政府一般都会对垄断进行干预。例如政府制定一个较低的“公平价格”或者制定一个最低的产量,从而实现帕雷托改进。政府更严厉的措施还有实施反垄断法,阻止大型垄断企业的产生,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经典案例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分拆,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分拆。欧洲国家一般也有反垄断法,但通常得不到真正的执行。我国现在在这方面暂时还是空白。但有一点要说明的事,现在发达国家为了巩固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或多或少的在支持垄断,如波音麦道的合并,微软拆分案,实质上都是在支持本国的垄断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攫取高额利润。
外部性(externality)
单个经济实体在生产或交换过程中不可能不对外界产生影响,这种对外界的影响就叫做“外部性”,如果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一次经济活动中给外界带来好处,但自己没有得到补偿,这个活动的带来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就叫做“外部经济”,反之,如果给外界带来损害,但自己不必支付任何成本,或支付的代价很小,小于对社会的危害,就叫做“外部不经济”。
由于外部影响对产生资源配置的影响,政府都要制订一定的政策加以纠正。首先是税收和津贴政策。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活动政府给与支持,发放一定的津贴,而对于“外部不经济”的经济活动,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提高企业的成本来加以限制;其次,通过企业之间的合并,将产生外部经济和产生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使其内部消化;规定明确的财产权,使受到损害的一方通过法律或经济手段阻止损害的产生。
经济学家科斯就曾经提出:只要财产权明确,并且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赋予谁,市场的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经济学上一般讨论的都是产权明确的私人物品,他有两个特点:竞争性,一个人消费了这个物品,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这个物品;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了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市场机制只有对私人物品才有效率。
但是,经济社会中还有很多没有竞争性的物品,如:国防、公共交通、电视广播,这样的物品在经济学上叫做“公共物品”。注意的是,不要把公共物品和政府提供的物品混淆,政府提供的一些物品如上面提到的国防、警察、法制是不具有竞争性的,有的甚至不具有排他性,这样的物品叫做纯公共物品,而有些物品如养老金、邮政服务有一定的排他性,叫做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是无偿的,准公共物品通常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曲线垂直相加的,而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单个曲线水平相加的。在公共物品场合,最优标准是所有消费者边际利益的总和与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相等。
由于公共物品可以不付费或者付费很少,通常需求量很大,而非个人都会有益的瞒报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甚至出现“免费搭车者”,既不支付成本而享受利益。所以公共物品的提供通常小于需求量,而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一般会少于成本,所以公共物品一般都是由政府提供的。
不完全信息(又叫做不对称信息 asymmetric informaton)
完全竞争的条件之一就是上访具有完全信息,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经常是卖方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卖方并不能全面了解这些情况。例如一辆二手车,卖方了解车辆的品质、实际行驶里程、油耗、是否出过事故等等,并且通常会将一些不利的信息加以隐瞒,而买方仅仅依靠卖方提供的信息和自己对商品的观察,如果买方要了解全部的真实情况通常是不可能的,或者要支付很高的费用,于是买方根据市场的平均价格进行交易。这是质量好的汽车不愿意按照较低的价格交易,会退出交易,消费者通常是买到质量比较差的汽车,造成市场价格中枢下降,质量较好的汽车又退出市场,形成逆向选择,既形成优汰劣胜得奇怪现象。而这是无法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的。
再如保险市场。人保提高车险保险费之后,一些一般不会出险的优质客户就会选择其他保险费率较低的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并不知道哪些是优质客户,导致人保留下的基本是风险客户,由于赔付率提高,只好再次提高保费,又会有优质客户流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人寿保险市场也会有类似的情况。
第五讲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在正的外部性的例子中:
A)私有市场产量不足
B)私有市场产量过剩
C)市场价格低于有效价格
D)政府应该征税
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要对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
A)不必干涉
B)加以管制
C)支持
D)坚决反对
3,我们通常说的外部经济是指: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 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 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4,在负的外部性的情况中:
A)私有市场产量不足
B)市场价格等与社会的生产成本
C)政府给于补贴
D)市场价格等与私人生产成本
5,鲁宾逊愿意得到一个苹果而放弃三个梨,星期五愿意得到一个梨而放弃一个苹果,现在鲁宾逊用两个梨换星期五的一个苹果,则两个人的情况为:
A)两个人的情况都变好
B)两个人的情况都变坏
C)鲁宾逊情况变好,而星期五的情况变坏
D) 鲁宾逊情况变坏,而星期五的情况变好
图中那个点是有效率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市场不能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市场没有效率的情况叫做:
A)看不见的手
B)国有化
C)帕雷托最优
D)市场失灵
8,在第六题中,四种情况如果都是通过市场达到的状态,则属于市场失灵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9,下列物品哪些是纯公共物品:
A)公园
B)公交
C)民航管制
D)国防
10,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例如买方不清楚卖方的一些情况,是由于:
A)卖方隐瞒情况
B)买方认识能力有限
C)买方了解情况的成本太高
D)以上都正确
11,私人机构与公共机构的重要差别
A)负责经营公共机构的人不必通过选举
B)公共机构都是盈利的
C)公共机构以营利为目的
D)私人机构都以营利为目的
12.可能会引起负的外部性的是:
A)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
B)注射非典疫苗
C)买一台个人电脑
D)坐公交车时给老人让座简答题:
政府在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上应该做哪些工作?
什么是帕雷托最优?
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效率?
公共物品有哪些特点?
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不对称及其危害。
至此我们的微观经济学告一段落,概括地说,可以用第一讲中的图1-1进行概括。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还有很多,限于我们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这里仅仅是做一点基础知识的介绍,希望有兴趣的同学继续研读有关的大学教材。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常识
第六讲 国民收入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3000万人失业,经济水平倒退20年,传统的经济学遭到了挑战。这时凯恩斯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经济学上著名的“凯恩斯革命”。其代表作就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通常简称为《通论》。
国民生产总值(GNP)
在国民收入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中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理解这个定义时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内生产的产品总值,不包括存货和二手货的销售;其次,国民生产总值是最终的产品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以避免重复计算。例如养鸡场出售肉鸡,一部分在市场上销售给居民,另一部分出售给食品加工厂制作鸡肉肠,则销售给居民的部分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另一部分出售给加工厂的暂时不计入,待工厂生产完毕后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第三,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劳务;最后,国民生产总值的产品是按照现期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不仅受产品数量的影响还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国际上通常有两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法和支出法。支出法又叫产品流动法,是把一年内购买各种最终产品的支出加和,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各国在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的具体分类不尽相同。收入法又叫要素支付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两种方法分别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支出法 收入法
个人消费支出(C) 工资和其他补助
耐用品 净利息
非耐用品 租金收入
房租 利润
其他劳务 公司利润
私人国内投资(I) 红利
厂房 未分配利润
设备 非公司利润
居民住房 企业税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直接税
政府支出(G) 间接税
中央政府支出 资本折旧
地方政府支出 误差调整
净出口 ------------------------------------------
出口(+) 总计(GNP)
进口(-)
─────────────────
总计(GNP)
另外还有按照各个部门产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部门法。这三种方法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往往不同,需要通过误差调整使其一致。
除了国民生产总值外,还有几个重要的经济总量。它们是:
国民生产净值(NNP)。指一国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价值。即;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收入(NI)。这是指一国用于生产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总值,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即: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补贴。
个人收入(PI)。是个人(包含非赢利的事业机构)在一年中获得各种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利息、红利等,用公式表示: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个人收入扣除税金后的,可以归个人支配的那部分收入,即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消费+储蓄。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年内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无论是本国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土范围内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的价值都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
通常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和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
现在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每个国家只统计GDP,不再统计GNP。但是这种统计方法一般高估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同时低估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践当中,地方政府过分注重GDP指标,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应该采用GNP+SCC(沈惠综合资产存量)双指标法衡量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总需求和总供给
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时,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理论上是一致的。说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
总需求AD=总供给AS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这个恒等式是事后的恒等关系。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成为均衡的国民收入。这里有三点假设:第一,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既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不变的。第二,各种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第三,价格水平不变。
总需求是整个社会对产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在显示的经济部门中,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四部分。
消费是指居民对产品与劳务的需求与支出,包括耐用品、非耐用品、房租、其他劳务支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总需求中消费的需求是最稳定的。
投资是指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存货、在产品,以及居民的住房投资。投资在经济中的波动相当大。
政府支出是政府对各种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或者说是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比如中国政府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就是一种政府购买行为。现在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加强,政府支出在总需求中的比例一直在提高。
出口是净出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口的比例快速增加,但其受世界经济影响较大,波动很大。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此总需求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总需求的高低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大小。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和储蓄是成相反方向变动的,一方增加,另一方必然减少。因此储蓄增加导致消费减少,进而总需求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减少。因此,储蓄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节约的悖论”。在物品市场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众所周知投资是为了获得利润,投资通常要贷款,利息率高,则利润减少,导致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最终导致国民收入减少。
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但是生产的分散和盲目,经常导致总供给与总需求失去平衡。一种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又叫需求不足,表现为经济停滞即经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就业困难失业增加,物价下降,企业生产下降存货增加。另一种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又称需求膨胀。表现为经济增长过快,经济结构失调,直到出现通货膨胀。
因此无论是需求不足还是需求膨胀对经济运行都是不利的,必须采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调节,使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相对平衡。
三,名义GDP和实际GDP
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市场上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如果从这一年到下一年总支出增加,一种情况是经济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劳务,另一种是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物品和劳务,使得GDP上升。这两种GDP的升高本质不同,前者是真实的增长,后者由于有价格变动的影响是虚假的增长。通常经济学家都是使用实际GDP来衡量经济增长。如果我们以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评价物品的价格与劳务,通过用固定在过去水平的价格来评价现在的生产,实际GDP真实说明了经济的整体变动情况。2004年第三季度我国名义GDP增长13%,而实际GDP增长只有9.3%。
1980年的一份北京青年报的零售价是二分钱,现在的价格是1元,众所周知这是价格增长50倍,而不能说GDP增长50倍。又如报纸上经常报道说:某企业现在一年的利润等于重建若干个工厂,这实际上混淆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行为(有意或无意的),是一种浮夸现象。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
凯恩斯在他的《通论》中对经济进行了简化,认为没有政府和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市场的总需求就只有消费和企业的投资,所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y=c+i(这里使用小写的字母表示剔除价格的变化,反映的是实际的消费和投资额)
消费量受居民的收入水平、商品的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要比收入增加的少,并且即使没有收入也会有一定的消费,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倾向或消费函数。见图6-1的C曲线。而储蓄作为没有被消费的那部分的收入,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并且储蓄增加的比率大于收入增加的比率,储蓄通常用字母S表示,左图中的S曲线表示的是储蓄倾向。
在消费曲线C或储蓄曲线S上任意一点做一条切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就是这个收入水平上的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
在图6-1中我们可以看到,消费曲线C或储蓄曲线S都是一条曲线,但是为了研究方便,通常都将消费曲线C和储蓄曲线S简化为一条直线,如图6-2。其中消费函数为c=α+βy,α为最低生活费用,即使借债也要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是常数。它们有以下特点:
首先,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为总收入,消费曲线于45°线的夹角并不等于储蓄曲线与横轴的夹角;第二,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随收入增加而减少,但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都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储蓄倾向小于边际储蓄倾向。第三,平均消费倾向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为1,边际消费倾向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也为1。
上面已经提到国民收入为y=c+i,消费函数为c=α+βy,联立方程组可以得到:
y=(α+i)/(1-β)
现在我们假定一个国家的消费函数为c=1000+0.8y,原来的投资加消费总额为100亿元,现在居民的消费增加,投资加消费达到160亿元,通过图示我们发现国民收入从原来的5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这种国民收入数倍于消费增加的现象就叫做消费的乘数效应(multiplier)。
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者叫做消费倾向越小,则乘数就越大。乘数效应在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出口等方面都有相同的效应。1997年我国陷入通货紧缩之后,我国政府提出拉动内需、增加出口和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理论基础就是依据乘数效应理论。
实际的经济运行还要包括政府、进出口、税收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这里不作介绍。
五、利率的决定理论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投资与储蓄只与利率有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利率高时,人们愿意储蓄,利率低时,企业愿意投资,当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利率水平就得到确定。
凯恩斯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还受到收入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凯思斯的货币需求模式如下,概括地说,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量决定的,由于货币的供给由国家控制,实际只能分析货币需求∶
M=Ml+M2=Ll(Y)+L2(r)
式中∶M为货币总需求,Ml是指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Y是收入水平,Ml是收入水平Y的函数;M2是指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r是利率,M2是利率r的函数;Ll、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
该模式的含义如下:
(1)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把货币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思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理论进行突破性的主要表现。
(2)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交易媒介是货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水平的稳定的正向函数。收入越多,此项货币需求就越大;收入越少,此项货币需求也就越小。人们所保有的依赖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不仅出于交易动机,而且还出于“预防动机”,即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都很不敏感。
⑶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极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里的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因为凯恩斯把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货币无收益,债券有收益但价格波动。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及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如果整个经济中有着许多投机者,而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了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4)就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问题,凯思斯又进行了特殊情况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存起来。
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需求决定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在产品市场上,当I=S时,存在供需均衡,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就是IS曲线(见下图),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投资等于储蓄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率提高,投资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国民收入提高。由政府控制的政府支出可以影响IS曲线的位置,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右移,反之使IS曲线左移;如果政府增加税收,IS曲线左移,反之IS曲线右移。
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当收入增加时,利率应该相应的提高,收入下降时利率相应的下降。当货币需求一定时,货币供给增加导致LM曲线右移,反之LM曲线左移。如果交易的货币需求增加,LM曲线右移,国民收入增加;投机的货币需求增加,则LM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反而减少。
LM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表示的收入和利率可以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两个曲线中的任意一个发生变动都会导致收入和利率的变化。通过这个经济模型可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概括得说,就是财政政策影响IS曲线,货币政策影响LM曲线。
第六讲复习思考题选择题:
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
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B李嘉图《赋税原理》
C凯恩斯《通论》
D萨缪尔森《经济学》
2,假定社会总产出固定,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A国民储蓄增加
B公共储蓄增加
C利息率增加
D私人储蓄增加
3,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
A LM曲线左移
B LM曲线右移
C IS曲线右移
D LM曲线左移
4 . IS曲线表示:
A 收入大于支出
B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C 储蓄大于投资
D 以上都对
5.曹老师用50万元在世纪城购买住房一套,其中贷款30万元,并住进去,则国民收入账户中增加了:
A)30万元
B)20万元
C)50万元
D)80万元
6.曹老师用50万元在世纪城购买住房一套,其中贷款30万元,但立即以每年5万元出租,(假定无折旧)此时则国民收入账户中增加了:
A)5
B)20
C)50
D)55
7.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
A)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
B)什么因素决定了就业和失业
C)什么因素决定了一国的价格总水平
D)以上说法都对
8.凯恩斯模型中的45°线的含义是:
A)消费增加,GDP的值增加
B)总支出等于总收入
C)实际收入增加,均衡收入增加
D)以上都对
9.GDP的含义是:
A)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中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B) 指一国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价值。
C) 是指一年内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
D) 是指个人收入扣除税金后的,可以归个人支配的那部分收入。
10.下列说法符合凯思斯的货币需求模式的是:
A) 投资与储蓄只与利率有关
B) 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C)只要利率足够低,可以极大的动员出投资
D)利率提高后,居民会将货币全部存入银行
11.当消费从1000亿增加到1200亿,国民收入从2000亿增加到2600亿,此时的消费乘数为:
A)1
B)2
C)3
D)4
12.上题中,如果消费又增加了200亿,此时的国民收入增加额为:
A)200亿
B)400亿
C)600亿
D)800亿
13.如果降低税收,则可能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国民收入增加
B)国民收入减少
C)失业增加
D)居民收入减少
14.按照凯恩斯的观点,货币需求中受利率变化影响的是: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以上都对
简答题: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什么是乘数效应?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经济是否回答到自动均衡?
GDP和GNP有何区别?
为什么说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
凯恩斯认为利率水平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凯恩斯的认为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第七讲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无论是什么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inflation)定义
西方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并不一致,例如萨谬尔森认为:“通货膨胀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弗里德曼说:“物价的普遍的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现在中国经济学界一般定义是:因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的需要,引起货币的贬值和物价的普遍和持续的上涨现象。
理解这个定义要注意两个要点:
物价是普遍和持续的上涨,个别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或季节性、暂时性的上
涨不是通货膨胀。如白糖的价格春夏两季价格高,秋冬价格下降,又如提高自来水价格这些都不是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通过降低质量、凭票供应、价格
管制这都是通货膨胀。
如何衡量通货膨胀,通常有三种指数工具。
物价指数(又叫生活费用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他反映了居民购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程度。这个指标考虑了人们的基本的生活需求,指标的高低与人们对物价的感受很接近,可以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缺点是只反映了社会经济的一部分。
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产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优点是在产品没有变成最终产品时能够提前获得价格变动的信息,防止价格的剧烈变化。是一个领先指标。
国民生产总价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个指数覆盖面广,综合反映了各种物价的变化情况。但是与普通居民的关系不大,不能准确反映公众的消费情况。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新成了不同的通货膨胀理论。但总的来说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图7-1)
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认为是总需求的过快增长导致总供给的不足,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还在增加,过度的总需求形成膨胀缺口,从而引起了通货膨胀。凯恩斯强调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不会并存,通货膨胀是充分就业之后产生的,即保持一定的失业率就可以避免通货膨胀。
但是实际上,在经济运行中,即使未实现充分就业也会产生通货膨胀。这是由于在产量增加的同时总需求也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供给的增加不能迅速满足总需求的增加,产生暂时的供给短缺,价格上升。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图7-2)
这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供给就是生产,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如工人的工资要不断的提高,成本上升,企业为保持一定的利润,提高产品的价格,一个部门提高工资导致其他部门的仿效,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工业企业在竞争中不断的互相兼并,最终会导致垄断,而垄断者为了增加利润可以很方便的提高价格导致通货膨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每个国家都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国际价格的变化必然影响的国内的价格。如我国石油价格放开后,汽油价格已经调整了十几次。尤其是2003年之后,石油价格的持续不断的上升,导致我国很多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率。
供求混合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这是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方法,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需求的存在引起物价上升,而这种物价的上升又会使工资上升,从而成本提高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是由成本推动开始的,成本增加导致物价上中农更生,这是若总需求没有相应的增加,工资上升最终会减少生产,增加失业,从而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停止。只有在成本推动的同时,又有总需求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才能持续下去。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在整个的经济中即使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平衡的,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有时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发生。从整个社会看需求并不多,但是有些部门却由于需求过多或供给不足,出现价格上涨,此时如果其他商品的价格有刚性(既供求关系对价格影响很小),尽管整个社会还有大量的资源,也会出现通货膨胀。
在国民经济的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快,工资上涨,导致各行业的工资普遍提高,形成工资的提高超过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由于国际价格的提高,国内价格也提高,外贸部门的工资提高一般较快,带动全国工资的提高,形成通货膨胀。
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还有货币数量带动的通货膨胀,预期带动的通货膨胀,惯性通货膨胀等。这里不在一一讲述。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在现今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是不是通货膨胀对经济一定有害呢?回答是否定的。如果通货膨胀率是固定的、可以预期的,人们可以根据通货膨胀事先调整各种经济工作,对普通的居民而言,唯一的影响就是有减少货币的持有量。
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对人们来说影响不大,但如果通货膨胀率太高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这里举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之最。1921年1月,德国一份报纸的价格是0.3马克,但到了1922年11月,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同样的报纸价格是7000万马克,上图就是德国1922年到1924年的通货膨胀示意图。高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各种问题,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率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不能预期和较高通货膨胀破坏生产的正常进行,商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是不平衡的,引起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生产者生产价格上涨快的商品,但可能是人们并不需要的,同时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反而下降,生产的利润比流通的利润低,导致资金从生产领域抽逃,生产萎缩,通货膨胀加剧。在流通中,人们不论是否需要就去抢购,投机者囤积居奇,进一步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市场供求矛盾加剧,推动物价持续上涨。1988年中国通货膨胀时,发生了老百姓抢购坏冰箱彩电的现象。
通货膨胀发生时,通常是物价先于和快于工资的上涨,依靠固定工资的人们生活变得非常困难,生活水平迅速下降,人们只购买(抢购)生活必需品,其他的消费减少,而消费的下降,又限制了下一步生产的进行,供给减少,通货膨胀加剧,恶性循环。同时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企业增加了菜单成本(不断进行成本核算的成本),而居民增加了皮鞋成本(为购买相对便宜的商品和多次往返银行不得不多走路而增加的交通费)。另外居民的储蓄由于通货膨胀率一般高于储蓄利率,使居民的金融财产缩水。
每一次的通货膨胀都是一次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造就一批新的富翁,同时产生更多的赤贫。通货膨胀导致原来的债权人回收的债权实际上已经没有原来的价值,而债务人获得了收益,导致社会信用危机。生产领域中的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而流通企业囤积居奇,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财富向流通领域转移。通货膨胀的发生,使人们的工资提高,由于每个国家都是实行累进税率,使更多的人进入高税率的等级,缴纳更多的税收,政府的收入增加,而人们的实际收入减少,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叫“通货膨胀税”(inflation tax)。通货膨胀使储蓄减少,企业不愿投资,从而使通货膨胀发生后的若干年经济萎缩,有一段的经济萧条阶段。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看法并不一致。
“有利论”者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其理由是:以后品质引起的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的影响可以增加利润,刺激投资。“通货膨胀税”增加政府的收入,刺激政府支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加剧贫富的分化,但富人的储蓄倾向大于穷人,增加储蓄对发展中国家十分有利。“不利论”认为通货膨胀使价格信号扭曲,使价格失去调节经济的作用,经济不能正常发展。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投资风险增大,社会动荡,经济混乱,经济效率低下。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贬值比例于对外经济往来。通货膨胀必然使政府采用紧缩的政策,抑制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中性论”者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决定经济发展的是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自然资源,不是价格水平。货币量变化导致的价格变化对经济无影响,没有必要将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另外有一点说明的事,最近一些经济学家对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50年到90年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发行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说,以前早有定论的“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一说不准确,但是这种观点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认可。
我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年份
通货膨胀率CPI
1981
2.4%
1985
8.8%
1988
18.5%
1989
17.8%
1990
2.1%
1993
13.2%
1994
21.7%
1995
14.8%
1996
6.1%
1998
-2.6%
2000
-1.8%
2001
-1.7%
2002
-1.6%
2003
0.8%
2004
3.9
2005
1.8%
我国建国初,认为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现象,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出现。实际上我国一直存在隐性的通货膨胀。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要凭票凭证购买,人们购买商品时还要携带工业券、粮票、布票、肉票、油票,过节才发放的鱼票、点心票,买自行车、手表有专门的票证,往往是一个单位几十人通过抓阄来决定谁可以购买等等。1979年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公开性的通货膨胀出现,1988年和1994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通货膨胀。这两次通货膨胀物价涨幅大,持续时间长,食品价格上涨尤其明显,生产资料价格一度飞涨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两倍,农村物价涨幅大,城乡物价已经一致。
我国两次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不同,第一次是采用经济紧急刹车的方法。第二次是软着陆的方法,但随后出现了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和通货膨胀相对的,直接表现为物价下降。很多人以为通货膨胀有害却对通货紧缩的危害认识不清,以为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实际上通货紧缩的危害不比通货膨胀小,它往往导致经济衰退,企业收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家庭收入间接下降,社会动荡。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开始的通货紧缩在国内和国际多方面的影响下,这次长达八年的通缩也是经济史上少有的一次。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走出通缩。
怎样治理通货膨胀
治理通货膨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通常采用的方法 无非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地说包括:实行工资和物价的管制,由政府制定物价和工资的标准;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缩小赤字;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发行国债,从市场上回收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反之,通货紧缩也有相应的治理方法。但在降低利率的情况下不能刺激需求。因为在产品过剩的时候,低利率不会引致新的投资,也不会刺激消费,究其原因,人们在通缩时更关注价格的变化,而不是借贷成本的变化。这就是通缩难于治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1929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出现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处理经济问题不当造成的。中国两度出现的通货膨胀和曾经存在的通货紧缩一些学者认为也是政府未能及时、妥善处理经济问题的结果。
六,经济周期
含义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其前提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但任何国家经济发展都不是平稳的,有快有慢,甚至倒退。历史上的经济衰退一般是自然灾害或战争造成的,1825年英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后,经济周期的研究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题之一。
现代宏观经济学把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都作为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波动。经济周期是总需求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的短期波动,经济增长是总供给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国民收入理论的长期化和动态化。
萨谬尔森这样描述经济的发展:“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经济扩张让位于经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生产下降,价格、利润跌落,工人失业,而后复苏开始。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新的高涨可以表现为长期、持续、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投机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标准;也可以表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投机活动,紧接着又一次萧条。简单的说,这就是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变动,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变动的规律与根源,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波动,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一致,但它们有共同之处,并且都要经历繁荣、萧条、衰退、复苏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分类
西方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把经济周期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
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对较长时期的工业经济进行了研究,根据生产、物价、就业人数等指标的变化,确定了每9-10年为一个周期,经济学上称中周期,朱格拉周期,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称其为“重要经济周期”,并根据资料计算出美国795-1937年共有17个朱格拉周期。
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研究了英美两国的经济活动,认为经济周期有两种,一是中周期,一是次要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又叫基钦周期,短周期。汉森计算出美国1807-1937年出现了37个基钦周期。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研究英美法等国的经济资料后发现一种50-60年的长期波动,又叫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夫提出一种与房屋建筑业相关的经济周期,这种经济周期一般15-25年,又叫建筑业周期,库兹涅夫周期。
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经济学家力图寻找引起经济周期的原因,现在有关经济周期的理论有上百个。我们在此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
货币理论:一种用货币因素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的现象,经济中周期性的波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扩大和紧缩造成的。
发达国家的流通工具主要是银行信用。当银行降低利率,扩大信用时,借贷增加,资金源源不断地从银行流向企业,企业生产扩大,收入增加,经济活动持续扩大,进入繁荣阶段。但是银行的信用能力不能无限的扩大,当银行停止信用扩大转而紧缩信用时,社会资金减少,企业生产萎缩,经济进入萧条阶段。萧条阶段时,资金逐步回到银行,银行又有了扩大信用的条件,经济复苏。根据这个理论,非货币因素也会引起局部的萧条,只有货币因素才能导致全面的萧条。
投资过度理论:一种用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都会引起经济繁荣。这种繁荣首先表现在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机器价格的上升,更刺激了对生产资料的投资。这样就引起了消费品的生产减少,从而形成经济结构的失衡。而生产资料的过多生产比将导致过剩,于是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经济进入萧条。
熊彼特创新理论:一种技术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理论认为创新首先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带来赢利,其他企业竟相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需要银行扩大信用,提供资金的支持,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利润下降,银行缩小贷款,需求减少,经济衰退。
这种理论用创新引起的“第二次浪潮”解释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和银行信用的扩张,这促进了生产资料部门的扩张,进而促进消费品的生产扩张。这种扩张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投资机会增加,出现投机机会,这是第二次浪潮,但第二次浪潮中投资机会与创新无关,同时第二次浪潮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所以衰退后出现另一失衡阶段——萧条。
我国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现象。但我国确实存在经济周期。49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倒退主要有:60年,68-74年,81年,89年,97年几次。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波动一度十分明显,但97年后波动逐渐减缓。
中国的经济波动有中国的特点,开放前的波动实际是政府调控的错误,开放后的波动基本是经济自发的波动。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观点很多,但因时间短,都缺乏充分的证据。现在通行的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中国经济周期为6-7年,另一种认为是8-10年,两种理论仍在争论,哪一种更合理,还有待经济发展进一步的证实,但有一点,中国正在融入世界经济之中,经济周期、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现代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凯恩斯之后形成的,它的中心是研究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夫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库兹涅夫总结了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第一,按照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和人口的高增长率;第二,生产率本身的迅速增长;三,经济结构迅速变革(包括消费结构、贸易结构、就业结构);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迅速变革(如:城市化、政教分离);五,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六,世界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等。
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指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存量,又称有形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包括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又叫无形资本。这里的资本指的是物质资本。
现代经济学认为,一般的规律是资本的增加要大于人口的增加,从而人均资本量增加,才可能提高人均产量。在经济增长的开始阶段,资本增加的贡献大,但在以后的增长中,资本的作用相对下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15%作为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把增加资本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二战后各国的经济增长事实仍然说明,储蓄大从而资本增大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较高,如日德两国都有一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劳动是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增加包括数量和质量提高。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可以等于若干个低质量的劳动力。劳动力数量的不足可以通过提高质量来弥补。经济增长初期,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当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工时缩短,这时要通过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来弥补。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已经证明了这个理论。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占59%,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进步,知识进步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还包括管理科学。不良的管理,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增长理论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哈罗德和多马,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与人均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G=s/v,其中G表示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v表示资本-产出比。 但是哈罗德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如果遇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但不能自我纠正,反而会产生等大的偏差,这个结论叫做“哈罗德不稳定原理”。
50年代后,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称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sf(k)=+nk,其中s为储蓄比例,f(k)为产量曲线,k为资本劳动之比,为k增加量,n为人口增长率,
按照索洛的这个模型,他认为从长期看,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索洛模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以下几点启示作用:提高资本劳动的比例可以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储蓄率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降低人口增长率可以有效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罗默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其基本观点如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所谓的内生理论;技术进步使众多因素中居定性的经济增长原因,而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技术、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都具有外部效应,使得生产出现规模收益递减的趋势,但是这些外部性构成了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经济均衡增长是通常达不到社会的最优状态;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
宏观经济政策
1936年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政府要调节(干预)经济发展,1944年、1946年英美两国先后通过就业法案,对付战后的经济困难,标志着政府开始全面而系统地干预经济发展。70年后,由于“滞账”现象出现,政府干预减少,自由放任思潮复兴,但政府没有放弃对经济的干预,例如美国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近来几次对利率的调整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
政府干预经济的方法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ies)
经济学上的货币不是我们认识的货币。货币是一种共同的、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是购买力的暂存手段。注意的是信用卡不是货币。经济学上将货币分为M1、M2、M3和M0。流通中现金(又叫通货)为M0;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要先介绍乘数效应,正是由于乘数效应的放大作用,才使货币政策成为可能。
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接受商业银行存款并向商业银行放贷,它不以赢利为目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代客结算,并从总获得利润。
假如中央银行向社会投放1亿现金,1亿存在A银行,A银行保留一定的准备金上缴中央银行,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里假如是10%),其余贷款,B企业得到9000万贷款购买C的商品,C将9000万存在D银行,D银行保留一定的资金备用(假如是10%)后可以将8100万再贷款给E,E得到的8100万最终又存于F银行,……各个银行的存款都在增加。如此往复,社会资金成倍的增加。理论上是中央银行投放资金的10倍,这就是乘数效应。实际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乘数效应不同,一般是3-10倍。
表7-2 货币投放的放大作用
A(万)
D(万)
F(万)
G(万)
…
总资金
存款
1亿
9000
8100
7290
…
10亿
备用金
1000
900
810
729
…
1亿
贷款
9000
8100
7290
6561
…
9亿
货币政策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准备率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调节货币的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买入有价证券,等于货币投放增多,利率下降,投资消费增加,刺激经济发展。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方式。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可以使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资金,通过乘数效用增加社会的货币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对利率的管制一向十分严格,存贷款的利率一般都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浮动的范围很小,直到最近才有所松动,建行青岛分行推出小额存款利率为0.01%。2003年12月11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央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央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以一年期贷款为例,现行基准利率为5.31%,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后,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可在4.78%-9.03%的区间(06年后浮动范围再次扩大)内按市场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中国的银行业终于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尽管存款的利率仍然是固定的。利率是左右经济的重要手段,对经济的影响相当巨大,如美国911后立即采取降息;中国政府从97年开始连续8次降息,其目的都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相对于利率政策调整而言,准备金调整对经济的影响略小,降低准备金后,商业银行的资金可以进行贷款,等于增加货币投放,刺激经济发展。准备金比例的调整会对流动资金产生巨大的作用,如:2006年7月5日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比例从7.5%调高到8%,则是回收资金,据计算,此举可以从市场上回收约1500亿的资金,目的在于防止经济过热。在中国,准备金率调整由中央银行负责,而利率调整必须经中央金融工委、国务院审批。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ies)
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的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总是与经济发展的方向相反,称“逆经济风向行事”。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和减少税收,一方面政府的公共支出和购买有力的刺激总需求,同时税收的减少增加了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企业的税收减少可以增加投资,刺激经济的复苏;反之在经济繁荣阶段,政府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有力的抑制投资,税收的增加使居民的收入减少,企业投资减少,导致总需求下降,平抑物价,使经济降温,防止通货膨胀发生。
另外在萧条阶段政府还经常利用赤字财政政策,既政府向公众借贷以用于扩大投资。而且赤字财政成为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利益的一致的;只要政府是稳定的,债务就可以偿还,没有信用危机;国家借贷用于发展经济,国家经济发展后增加了税收,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如现在中国每年发行的国债达两千亿左右用来刺激消费。
某些财政政策有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使经济稳定发展,被叫做“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主要有所得税政策,储蓄政策。
在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观点:对国内经济失衡应该主要使用财政政策,如果对外经济失衡要以货币政策为主。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虽然在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上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新西兰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开始以盯住通胀率为基本经济政策目标。并且成果显著,现在有芬兰、澳大利亚、韩国、泰国、捷克、英国共21个国家将盯住通胀率作为经济目标。
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1.通货膨胀期间,持有货币的成本等于:
A)名义利率
B)事前实际利率加预期通货膨胀
C)事后的实际利率
D)A+B
通货膨胀会损害谁的利益
A)持有现金的人
B)优先股股东
C)存款人
D)以上都是
滞胀是:
A)通货膨胀加经济停滞
B)通货膨胀加经济发展
C)通货紧缩加经济停滞
D)通货紧缩加经济发展
改变价格的成本通常叫做:
A)皮鞋成本
B)菜单成本
C)机会成本
D)交易成本
总需求曲线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叫做:
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混合型通货膨胀
我国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通货膨胀你认为属于:
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混合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期间
A)名义GDP与实际GDP以相同的速度增长
B)名义GDP比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快
C)名义GDP比实际GDP的增长速度慢
D)无法确定名义GDP与实际GDP的速度关系
名义利率为8%,通货膨胀率为12%,则此时的实际利率为:
A)12%
B)8%
C)4%
D)-4%
经济学家杰文思曾经提出经济周期的波动是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影响的,这种说法说明:
A)经济周期可能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B)经济周期受自然界的支配
C)经济周期是人力不可控值得
D)以上都对
10.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10月29日加息,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有何影响?
A)提高通货膨胀率
B)降低通胀率
C)通胀率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11.根据乘数理论,我国政府加税后:
A)我国的经济增长会加快
B)我国的经济增长会减慢
C)维持不变
D)无法确定
12.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为G=s/v
A)说明经济增长与人均储蓄率成正比
B)说明经济增长与人均储蓄率成反比
C)说明经济增长与资本产出比成正比
D)说明经济增长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
13.2003年底开始我国出现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减税
B)降息
C)促进出口
D)加息
14.按照索洛模型:
A)提高资本劳动比可以加快经济发展,
B)提高储蓄率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C)降低人口增长率可以有效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D)以上都对
简答题:
1.你认为通货膨胀时由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简单说明你的理由。
2. 熊彼特提出经济周期就是技术革新的周期,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和借鉴作用?
请分析我国提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与60年代日本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间的差异。
5.据文献记载,2004年前3季度,共有外资600亿美元进入我国(折合人民币5000亿),带动我国货币增长1.6万亿,请分析其原理。
6.我国现在通货膨胀为4%左右,对经济会有哪些影响?对普通百姓有哪些影响?
7.举例说明隐性的通货膨胀有何特点?
8.国际上一度盛行“中国输出通缩”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9.请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提供一个经济学解释。
第三章 应用经济学
第八讲 财政经济学
什么是财政
财政一次来源于英文public finance直译为公共金融,有人译作公共财政。中国最早出现财政一词是在1898年戊戌维新时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中。按照传统的观点,财政就是再次分配的问题,现在的财政已经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
概括的说,财政就是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完美结合。
财政支出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研究了公共支出增长的规律后提出(后人称做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着提高,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因而加大了财政支出。弹性因素:他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
皮科克和怀特曼根据对1890-1955年英国公共部门的成长情况,提出了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论。并且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假定: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喜欢多纳税。因此,公民的容忍水平是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上升,即使以不变税率征收,税收也将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部因素的结果。外部因素:一旦发生外部冲突,如战争,政府将提高税率,公众也会接受。公共支出会替代部分私人支出,这就是替代效应。危机过去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原来水平。
马斯格洛夫和罗斯托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早期,政府对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市经济起飞的关键,因此政府投资占有较大比重;发展中期: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同时由于无论在早期还是在中期,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缺陷,也需要政府加强干预,但是虽然总投资市上升的,都是比重是下降的。经济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偏向教育,保健,福利等方面支出,由于需求弹性很大,因此将大大超过GDP的增长。
因此,财政支出扩张是经济发展的规律。
再看我国的财政支出状况,改革开放前,中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较高,这是受当时的统收统支经济经济政策影响,改革初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下降,平均每年降一个百分点。主要是政府为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采取放权让利的政策及提高人民收入,但由于下降过快,政府一些职能无法保证,从1995年起,国家增加对经济的控制力,财政支出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并逐渐回升,目前中国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约20%。
一国财政支出规模受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是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对经济干预政策等。其中:经济发展因素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变化说明经济体制的选择也会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但需指出的是若政府的经济干预主要是通过管制而非通过财政的资源配置活动或收入的转移活动来进行时,它对支出规模的影响不明显。因为政府通过管制或各种规则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并未发生政府的资源再配置或收入再分配活动,即财政支出规模未变。显然政府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与通过财政等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具有不同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
其次是政治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当一国政局不稳出现内乱或外部冲突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规模必然超常规扩大;二是政体机构的行政效率,若一国的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多,这是确定无疑的。
再次是社会性因素,如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的,增长快,相应的教育、保障以及救济贫困人口的支出压力便大;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老龄化问题,公众要求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等,也会对支出提出新的需求。因此某些社会性因素也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收入
1.税收效应
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叫做税收效应,或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说,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及替代效应两个方面。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征税或不征税,重税和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假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的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的商品。
政府征税一定会对纳税人有影响,造成负担,经济学上的税收负担是指税收收入和可供征税的税基之间的对比关系。国家征税是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会给纳税人造成相当于纳税税款的负担外,还可能对纳税人或社会带来超额负担,表现为两方面: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其次是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这叫做税收的超额负担。所以经济学家提出税收中性说。
税收的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所谓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失常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2.最适课税理论
如何合理的征税,既保证国家运转,同时不对经济产生影响,最适课税理论做出了理论分析。最适课税理论的观点主要如下:
1) 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最适课税理论首先承认无论是商品税还是所得税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直接税(所得税)是一种良税,而间接税(商品税)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也是直接税所不能取代的。
2) 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以分配公平为主,就应选择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以经济效率为主,就应选择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一国的税收制度最终实行何种税制模式,取决于公平与效率目标之间的权衡。
3) 逆弹性命题(拉姆斯法则)。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可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成反比例。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
4) 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因政府不能获得完全信息,而且征税能力受到限制,按拉姆斯法则科征商品税不能保证生产高效率,还必须征收其他扭曲性税收。同时要是商品税具有在分配功能, 也必须征收扭曲性商品税,就现实情况而言,一要有一套差别税率;而是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
5) 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会导致税率损失,而且对公平分配目标的实现也无益。
6) 最适所得税率应当成倒"U"型。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适当高些,而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应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拥有最高所得的个人适用的边际税率甚至应当为零。
结合中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借鉴最适课税理论的思想精华,我国进一步完善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宽税基,低税率,差别待遇,严格管理。
根据税收理论,一般认为商品税有助于提高效率,所得税有助于促进公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仍然是主要政策目标。因此商品税应成为我国目前的主体税种;健全商品税制,特别是完善增值税是我们深化税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宽税基,从我国目前以及以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税制模式来看,税基主要是消费,问题是如何完善以此为税基的税种。某些主要税种的税基要拓宽,重点在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低税率不是说要一味地降低税率,要更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税率。我国在深化税制改革过程中,在尽可能把税率设置在较低水平的同时,应着重解决整个财政收入制度的内部结构问题和提高征收管理能力。差别待遇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最适课税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下,无差别税制并不能实现税率目标。因此我们在进一步完善税制时,要适当保留税制的差别待遇,但要对差别待遇的对象进行科学的选择和严格的管理。
税收归宿
税收在征收的过程中,不一定就是实际负担税收的人。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这种现象叫做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使纳税人的一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典型的税负转嫁,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商品课税中。任何纳税人都存在税负转嫁的愿望。一般来说: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税一般不能转嫁。②供求弹性较大的、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求弹性较小的、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③课税范围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④生产者的谋求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也有影响,经营者通常会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销量减少对经营总利润的影响而选择税负转嫁的程度,这种情况在竞争性商品转嫁中有所表现,在独占性商品税负转嫁中更为常见。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叫做税收归宿。
4.起征点和免征额
这是两个经常混淆的概念。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两者相同点是,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不同在于,当课税对象大于两者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在税法中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照顾。
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一个国家财政收支相等,但不是绝对相等,而是相对平衡。实际上每个国家不但做不到财政平衡,一般都是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用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产生货币供给的效应。居民或企业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不产生货币供给的效应。居民或企业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对市场均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货币供给。
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加剧供求的矛盾。另一种情况则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这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增加总需求规模,即使在短缺经济中也是如此。财政赤字并不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的重要原因,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看,一个部门的逆差,可能与另一部门的结余相对应。
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是当代经济学的热门话题之一。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排挤性影响。在中国,国家财政理应承担那些关系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但由于财政困难,特别是中央财政困难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预算内投资的比重1995年已下降到3.1%,但1996年后,国家投资的的比重快速上升。
发行国债是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债务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的。当前许多国家,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赤字与债务同时增长的局面。发达国家主要担心的是债务带来的排挤效应以及巨额债务终将导致债务货币化的前景。发展中国家也担心会产生不良后果:国债信誉下降,债券不易发行,出现债务危机,被迫发行货币偿还本息等。因此,发行国债虽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可靠来源,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国债的发行和管理却绝不可掉以轻心。
财政政策
经济学家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就是平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会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在减税与增加支出并举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赤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同于赤字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在国民经济总需求过盛时,可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以达到平衡;若原来是平衡的的,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两者并举时,一般会导致财政盈余,此时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要保持平衡。但是,使预算收支平衡的财政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
除此之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又叫做内在稳定)的特点。它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当一个国家经济过热,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导致税收增加,税收增加后企业负担增加,投资减少,同时政府投资增加排挤企业投资,进而经济增速下降,回到一个平稳的状态。
六、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财政政策对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较有定论,但是现在一些学者提出财政支出增加会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产生下降,这种作用叫做财政的挤出效应。例如政府投资增加会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政府支出增加,在市场上购买劳动或者商品,物价就会上涨,在名医货币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应量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减少,使得投机的货币量减少,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政府挤占了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挤出效应的大小与消费乘数有关,消费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收入对货币数量的需求越大则挤出效应越大;投资对利率越敏感挤出效应越大;投资对货币数量的需求越小挤出效应越大。总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政策。
复习思考题选择题
1.当经济存在失业时应采用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减少政府支出
2.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减少政府支出
3.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规模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A)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着提高
B)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降低
C)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与人均收入无关
D)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不变
4.对各种商品可征的各自的税率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的关系
A)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相对高的税率;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相对低的税率。
B)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相对低的税率;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相对高的税率。
C)税率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无关
D)税率应该是超额累进的
5.下列税收中不容易转嫁的是:
A)所得税
B)营业税
C)关税
D)教育税附加
简答题:
1.简述财政政策分别有何作用?
2.为什么不再征收自行车行驶税?
第九讲 国际经济学
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的交往增多,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彼此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家便成为国际间交往的主体,出现了各种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形式,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等,于是产生了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认为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优势,或生产耗费的劳动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优势的商品生产,然后双方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好处,从而整个世界都从分工中得到好处。
X
Y
A
1
2
B
2
1
如A、B两个国家同时生产X、Y两种产品,进行分工前的情况如下:分工前A生产X的成本是1元,Y的成本是2元,B生产X的成本是2元,Y的成本是1元,双方各生产一个满足国内要求,总成本为6元。
X
Y
A
3
0
B
0
3
现在进行国际分工,A国只生产成本低的X,B国只生产Y产品,仍然各有3元,然后进行交换,从而满足国内的需求。现在两个国家总共生产了X、Y各三个,与分工前比各增加了一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于是产生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这在前面第一章中已经有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比较利益说分析揭示了国标贸易所具有行的互利性,它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门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这是该学说在国际分工方面的主要贡献。但比较利益说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从计算上看,参加贸易国家中穷国可以获得更大的好处,在国际贸易中,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越靠近,参加国际贸易的收益越小,参加国际贸易,欠发达国家节约的时间比发达国家多,与马克思的“穷国与富国交易,穷国受剥削”的结论相反。
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没有说清楚。比较利益说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但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国际贸易发生的首要原因。因此比较利益本身就是超额利润,而现实的国际贸易首先是为了投入价值的实现,换言之,没有比较利益,只是为了收回资本价值,获取一般利润也要进行国际贸易。
比较利益说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不符合现实经济,严格的假设前提不利于理论具有普遍性,这种理论很难作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
按照这一学说,比较利益差距越大,则贸易越容易发生,因此,应该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更易发生。但现实中恰恰不是这样,国际贸易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按照这一学说,双方都能获益,从这个结论应推论出大家都会反对贸易壁垒,贸易应是完全自由的,而在现实中,贸易保护主义从未消失,而且还有抬头的趋势。WTO的前身GATT(关税与贸易协定)统计,各国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别达2000多种,联合国贸发会则将贸易壁垒分为8类70多种,世界上无论什么国家,从未实行过彻底的自由贸易,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实行某种贸易保护政策。
实际上,国际贸易使一些国家更富有,一些国家更贫穷。在一些政治家眼中,国际贸易像是一场战争,有的国家是胜利者,有的国家是失败者。但是国际贸易为每一个国家提供了一个走向繁荣富强的机会。
俄林的H-O模型(赫克谢尔-俄林模型)
这个理论是俄林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首先,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主业化生产和交换,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一个国家将生产、出口使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而进口自己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贸易的参与国才能获益。其次,即使两国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一样,由于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也会产生成本的差异,从而发生贸易关系。再次,国际间交换的结果使得要素间的差异出现均等化趋势。
同样的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而价格的绝对差是由成本的绝对差决定的,而成本的绝对差是由绝对要素价格决定的,绝对要素价格是由要素存量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例差异是由要素供给决定的,要素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通俗的说就是中东就是应该出口石油,马来西亚负责出口锡,中国出口服装,……高附加值的产品则是欧美的专长。
但是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李嘉图的相对利益学说还是俄林的H-O模型,最终是为经济大国寻找“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由,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贫困”现象无法做出解释。贸易贫困这种现象就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国,其出口产品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国民经济过分依赖这个产品的出口,同时该产品占据了国际市场的较大份额,并且该产品价格弹性较小,出口的增长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收入减少,为了弥补收入损失,只有扩大出口,造成价格再下降,如此不断恶性循环,贸易条件恶化,例如中国的成衣和钨砂矿的出口。
里昂惕夫反论
就在人们逐步接受俄林的理论时候,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考察了美国的对外贸易的资本劳动比后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分工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的专业分工之上的。既美国通过对外贸易安排剩余劳动力和节约资本。表面上看这和H-O模型的理论相反,一度引起学术界的争论,最后,里昂惕夫解释为美国的工人劳动生产率是其他国家的至少3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
贸易产品周期理论
这个理论主要从两个方面表述了贸易存在的原因。先介绍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认为,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诞生其它国家由于技术方面的差距,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对新产品进行模仿,从事该种产品的生产,而需求的产生会先于模仿产品的诞生。由于供给与需求的时间差距,贸易机会由此产生。T0—T1为需求滞后,取决于收入因素;T0—T2为反应滞后,取决于模仿国的企业家精神;T2—T3为掌握滞后,取决于技术的传导与吸收因素;T0—T3为模仿滞后,贸易机会将在T1—T3之间存在。
第二种叫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种产品与有生命的事物一样,要经历生产的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等时期,最终归于消亡。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如图):第一个阶段在T0点创新国(美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并消费某产品;第二阶段从T1开始,当生产超过消费,则创新国开始出口该种产品,在T2时达到出口高峰,这阶段模仿国开始进口,消费这种产品,到T2ˊ时开始生产这种产品;第三阶段,创新国出口逐步地下降,到T3时出口再次为0,而模仿国则在T3ˊ时该产品达到生产、消费的自给,停止进口该产品;第四阶段,创新国开始进口,模仿国则开始该产品的出口。在实践中,T0-T1之间水平的距离取决于创新、模仿国之间的收入差距,而T3’-T3之间的水平距离表明模仿国会先向另外的国家出口,然后再向创新国出口。
生命周期理论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比较利益是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使得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动态化。同时,这一理论也隐含着一种产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素的密集度也在发生变化,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和参与格局有指导意义。同时,应该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改造,不仅使整体产业结构跟上世界的经济结构变化,而且要充分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使我国改变目前总是处于第二、第三阶段开始生产的模仿国地位,在国际竞争中最终取得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
不同国家由于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差异和国际贸易在本国经济中的作用,对国际贸易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但首先都要考虑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和促进,其次才是国际间的合作与发展。
保护国内经济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关税。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国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而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但是现在,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自由精神倡导下,关税税率都一再下降,对本国经济的保护作用逐渐降低,于是各种非关税壁垒纷纷出现。
非关税壁垒包括了除关税手段之外的一切限制贸易自由的做法。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非关税壁垒限制贸易的办法又可以分成直接和间接措施两大类:直接措施是指商品进口国强制自己或出口方,对于商品的进出口实行直接的数量或金额的限制;间接措施则是进口方国家对于进口订立非常严格的各种产品标准,使得出口国无法顺利交易。
进口配额是一种典型的非关税壁垒,是某商品进口国在一定时间内给该商品出口国规定的最高出口数量,通过限制数量来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利益。反倾销则是进口国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于是通过认定出口国产品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构成了所谓倾销,然后对该产品征收一定幅度的反倾销税,从而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保护本国的工业。近几年,我国多种商品被进口国提出反倾销诉讼,如,家具、彩电、节能灯、虾……。技术壁垒是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的又一个有力武器,如欧洲的家电节能标准、美日等国的农药残留标准,这些高高在上的标准是发展中国家一般很难达到的。这些标准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
幼稚工业保护则是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武器,其理论来自于穆勒: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可以保护。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使技术经验不足、生产力低下、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的产业继续生产。未来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可以获利,暂时的保护是值得的。现在通行的是所谓肯普标准。他除了包含了穆勒的内容,加上了产业在被保护期所获取的学习成果应具有外部经验效应的标准。有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经验具有内部性,且未来在保护后所获利润可补偿保护代价并有余,这样的企业或产业不用给予保护,因为企业有为追求未来利益而自主发展的动力。2)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具有外部性,这样与该企业竞争的企业数量增加,二先行学习的企业尽管生产率水平提高了,但却由于进入行业的企业增加,竞争增强,先行企业利润却不能增加,因此未来利润不能补偿其学习期间的损失这样的企业国家应给予保护。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就利用了这个规则,对我国的金融、农业、汽车等行业提出了保护。
以上的贸易理论都是经典理论,现在比较新的理论有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的某种产业既进口又出口该产品的现象,这种国际贸易现象与贸易商品、贸易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商品的生产区域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该理论中的需求偏好相似论是从需求的偏好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的。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为厂商首先满足的总是国内市场,即为自己熟悉的国内市场而创新生产。在实践中,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人均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即便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穷国中的富人与富国中的富人的消费层次也很相似,这样在两国间便产生了共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的时候,便易于发生贸易,因为消费者既可以在国内购买,也可以在国外购买同样的消费品。
尽管国际贸易理论不断推陈出新,但他们都要一个基本假设:生产要素不流动。可是当今的生产要素除了土地之外,都是可以流动的,尤其是网络的广泛使用,资金的大规模转移更是快速、安全。这是过去无法做到的。这使得国际贸易理论面临一个新的课题。
国际收支
提到国际收支必然要涉及到汇率,购买力平价是汇率决定理论之一,二战后,金本位制崩溃,汇率波动剧烈,铸币平价说和外汇供求说已无法解释汇率的决定,瑞典人卡塞尔提出购买力平价说。理论核心是解释纸币条件下汇率决定与汇率剧烈波动的原因。购买力平价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评价说。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是指在每一个时点上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都有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之比。如果甲、乙两国中甲国有通货膨胀,乙国物价不变,那么,甲国的货币在乙国的地位下降。汇率决定于两国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取决于各自的货币数量。其他条件不变时,外币的汇率和本国的物价水平成正比,与外国的物价水平成反比。购买力平价在外汇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是对内价值的体现。该理论在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的情况下,指出以国内外物价对比作为汇率决定的依据,说明货币的对内贬值必将引起对外贬值,揭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
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其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一个经济体对外贸易的数量巨大,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自然就会较高。因为较大的国际收支规模说明该经济体具有较大的经济资源的吸收能力和输出能力,利于外界的经济要素为自己所用,经济运行和发展较为顺利;同时也说明该经济体具有较大的经济产出与输出能力,可以消费世界上有益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自己的产品;反之,则说明该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限,一旦出现对外经济困难,调整余地较小且容易陷入困境。如国际收支有较大顺差,一般认为经济状况较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较强,未来发展将被世界看好;反之国际收支总是逆差状态,会被认为经济状况存在问题,竞争力差,发展势头不被看好。国际收支状况决定一国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方向。国际收支因经济体之间交易往来的“倾斜”程度而表现为经济体的外汇的基本供求的状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国际收支为逆差,经济贸易进大于出,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供不应求);而本币的则相反,表现为供大于求。于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本币对外币汇率的下浮趋势;如出现顺差,则有本币对外汇价的上扬趋势。在分析时要格外重视造成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如果顺差基本来源于大量引进外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资使用的效益好,该经济体的货币对外汇价乃至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会有较大改善;若外资使用效益差,该经济体可能正背上某种负担,当前的国际收支顺差基础是不稳固的,只是未来逆差的前兆而已,该经济体未来的汇价走势乃至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了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经济体的借贷能力往往与其偿还能力成正比,偿还能力越强,借款能力就越强,借款渠道就越多,该经济体在国际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资信地位就越高。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一个经济体的偿还能力往往取决于该经济体的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以及官方储备的状况。如一个经济体在这两个项目上赢余较大,则较容易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入资金,反之说明该经济体偿债能力较弱,筹资困难甚至告贷无门。国际上往往急需借贷的是穷国,而富国从不为此发愁。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一国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当今的对外经济交易内容,包括有形的经济产出和无形的经济产出。有的经济体外贸的主要内容是有形产品(如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有的经济体的外贸却包括了大量的无形产出(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无形产出在整个国际经济交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反映着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影响一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经济体产出的输出会造成本国资源的流出,国内市场的供给相应下降,经济产出输出换的外汇,往往又增加本国国内的货币供给,可能加大经济体内部的物价上涨压力,刺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反,经济体从外部大量输入经济产出,造成国内市场供给增加,对经济的影响与大量出口相反。因此发达国家的一些总在强调“增加出口是在输出失业”,而大量进口则会加大经济紧缩的压力。上述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经济体的边际进口倾向,该倾向大则出口的“外贸乘数效应”就小;反之则大。另外,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规模日益加大,国际收支反映出的一个经济体长、短期资金流进、流出的情况绝对不能忽视。短期资本的流动可能造成的危害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能清楚地看到。
国际收支表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及国际收支头寸构成。经常项目包括三项内容:(一)货物和服务:(二)收入:包括职工收入(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投资)。(三)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和其他部门的转移(如工人的汇款)等。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众所周知,美国对华贸易多年来存在巨额赤字,例如2005年中美贸易额为2166亿美元,中国顺差竟达1141亿美元,这些顺差中只有175亿美元是纯粹中国企业创造的,其他的都为外资企业所创造。顺差也是美国一再要求中国开放市场的理由之一,其实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早有定论,由于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地位,国际贸易中必须要有大量的美元流通,美国必须以贸易赤字的方式向国际市场提供美元,否则国际贸易将面临无法结算的困境,而改用其他货币现在还不现实,但随着欧元的稳定,欧元已经成为地区性结算货币,使美元的地位下降,美国为维护其国际霸主地位,必然将对此做出反应。并因此到来全球性的美元泛滥。
弹性法是在国际经济学中对于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整的理论之一。它研究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相对价格的影响,通过本币贬值刺激出口、限制进口,从而调整中短期国际收支失衡。弹性法的使用,存在J曲线效应,J曲线表明:在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的基础上,调整汇率后,国际收支状况也要经过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其原因是出口增长需要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有时滞;进口本身有惯性,在认识、决策甚至找到进口货物的替代品和生产出这些替代品都需要时间,因此贬值的作用难于即刻到位。但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过程己越来越短。一般认为需要3~6个月。
中国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问题
1,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过大,占到出口总额的90%。
2,出口过分依赖美国,中国出口有26%直接出口到美国,46%间接与美国有关,而对美国出口的20%是给一家连锁超市。
3,贸易顺差过大,对汇率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大
4,对引进外资的负面影响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分析,引进外资的目的是弥补国内资金的缺口,即所谓两缺口模型:
I-S=M-X
两缺口的模型: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储蓄与外汇缺口,( I为投资,S为储蓄,M为进口,X为出口)I-S是投资与储蓄差额,为储蓄缺口;M-X为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是外汇缺口。但是我国的情况则不同,不仅外贸多年顺差,而且国内大量资金没有出路,储蓄率居高不下,与国际通常的情况截然不同,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实际利用外资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远远低于外汇外逃数额,即使这些有限的外资有的还是国内资金绕道国外后重新在国内投资,以获得超国民待遇。
复习思考题:
简答题
1.画图说明什么是贸易贫困现象.
2.试对比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
3.画图说明技术差距理论
4.什么是H-O模型?
5.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6.说明关税是怎样影响经济的
7.什么是J曲线?
8.2004年人民币为什么可以做到不升值?
9.试评价到200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这一现象.
10.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有什么?
第十讲 货币银行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当初二者虽密切联系却各自独立运动,是两个范畴;当两者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时,产生了一个由这两个原来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金融。货币银行学就是研究金融运行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一、利率
在现代社会中,放出贷款收取利息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古代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圣经》上就写到“借给人钱,不可取息;借给人粮,不可多要”(但是最有讽刺意味的是,教会是最大的主要放贷者),并且经济越落后高利贷越盛行。18世纪的马西第一次指出利息是合理的:“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亚当斯密认为利息是利润的让度。现在普遍认为:利息不仅是对通货膨胀的补偿,还包括对机会成本和信用风险的补偿。
利率分为很多种,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随着它的变动而变动。在西方国家,一般以央行再贴现利率为代表;在我国指央行的再贷款利率(注:再贷款就是中央银行向国有银行发放的贷款)。实际利率是相对于名义利率而言的,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由于现实生活中物价水平是不断上涨的,所以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随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反之,由政府制定的利率就是官定利率,由行业公会确定的利率叫做公定利率。浮动利率是相对于固定利率而言的,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可以减少债权人长期债权可能带来的利率风险。单利是不计算利息的利息,而复利将上次的利息转为本金再次计算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率对货币需求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果当前的利率水平提高,则预期利率水平将下降从而债券价格将提高,这会鼓励财富保有者冒更大的风险——少持货币,多持债券。这是利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如果当前的利率水平低,则替代效应就会朝向相反的方向——多持货币,少持债券。利率的变动还会产生“收入效应”。由于利率提高意味着财富保有者收入的增加,这将使他多持有货币;反之,如果利率下降,财富保有者收入减少,则收入效应将使他少持有货币。收入效应使货币需求量与利率朝相同的方向变化,而替代效应则使货币需求量和利率朝相反的方向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货币需求总是同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化。
关于利率的确定我们已经学习过传统的理论和凯恩斯流动偏好学说。现在我们再见的介绍两种。
“可贷资金论”的典型代表是英国的罗伯逊夫人和瑞典的俄林,他们一方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认为仅以储蓄、投资分析利率过于片面,同时也抨击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观点。他们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用公式表示为,DL=I+△MD,SL=S+△MS显然,作为借贷资金供给一项内容的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作为借贷资金需求一项内容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则是负相关关系。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I+△MD=S+△MS这样,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之上。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按照这一理论,则货币供需力量的变化即足以改变利率,因此,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现象。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发现并提出了“平方根定律”。这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凯思斯的后继者们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可以用一部分预定用于交易的货币购买债券以取得收入,当手中货币用完时可再把债券卖出,换成货币。为了简化分析,他们假定每次卖出债券的费用相等并以之作为持有债券的成本,即卖出次数越多成本越高,那么,微观主体无疑就要比较把货币换成债券的收入与持有债券的成本。显然,用于交易的货币中,换成债券的比率越大,收入越多,但为此所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因此,就会形成一个使收益最大化的均衡点。“平方根定律”便根据这样的思路提出。此定律的表达式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随着用于交易的收入数量的增加,货币需求量随之增加。但Y的指数1/2又说明其增加的幅度较小,即交易性货币需求有规模节约的特点。同时又表明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而r的指数-1/2则说明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其变动幅度较利率变动幅度为小。由此可见,“平方根定律”认为即使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也会对利率的变化作出敏感反应,而且相对于交易数值而言,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质。
由于利息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所以任何一笔钱现在的价值与未来一个时刻的同样数量的金钱的价值肯定不同的。例如现在10000元,利率为10%,3年后的本利和(复利)为13310元,则13310元就是10000元在利率为10%,3年后的终值,反之,10000元就是3年后13310元的现值。企业投资也考虑这个问题,要求投资回报的净现值大于投资额。
二、信用
信用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redo,原意为信任、声誉、相信。信用这个范畴属于借贷行为,信用与货币在古老的时代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货币借贷已经成为主要的借贷形式。有一种说法,现代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也叫负债经济,金融经济。它具有三个特征:信用关系无处不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生产的全过程充斥着债权,债务关系,结成庞大的债权,债务网络。国家,企业,银行,家庭,各经济主体之间密切结合,形成金融全球化。信用规摸日趋扩张,甚至加速扩张,超过实质经济扩张而扩张。信用经济是债台高筑的经济,也是债权高筑(传说周赧王还不起债,逃到一个高台上,人们后来把这个台叫做债台),资产高筑,财富高筑。信用结构日趋复杂化,信用形式,工具日趋多样花,衍生金融工具等把所有债权,债务高度复杂化,现代经济的不确定性产生大量衍生金融工具,这些金融衍生工具无疑不是要依靠信用。例如2004年底,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游资的冲击,国际石油期货价格的爆发性上涨,中海油(新加坡)股份公司一个月亏损4.5亿美元,面临破产,但是为了企业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国家信用),中海油集团对其进行债务重组,通过近两年的努力,使中海油(新加坡)股份公司基本渡过难关。
商业信用最早出现,他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如支票、汇票,我国在1929年就有了票据法,至今商业信用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信用关系。但是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很大,首先是数额一般不会太大,其次是双方一般又较稳定的业务关系,再次是一般是上游厂家向下游厂家提供信用,并且很难转让,所以这就要依靠银行信用做补充。
在银行信用作用下,小额的资金迅速汇集为巨额资金,为企业非常规发展提供可能。银行信用实际就是信用的中间环节,将资金所有者和需求者联系起来,这种集资方式叫做间接融资,反之,企业直接从货币所有者那里得到资金叫做直接融资。
国家信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用形式,主要工具就是国家债券,早在隋唐时代就把放债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东汉时还曾经向穷人放贷,并有对受灾者发放“务收债”的记载,堪称是最早的财政补贴。消费信贷同样是一种古老的信用方式,中国古代和近代就有商铺对老客户赊账的惯例,例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赊账买茴香豆。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实际上就是利用国家信用进行消费信贷。
三、货币均衡
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即规模变量影响货币的需求。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经济体系可简化为两个基本点方面:商品、服务运动的方面和货币运动的方面。货币方面的任务就是通过货币与实际部门资源的对流保证商品服务这个实际方面的正常运转。显然,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流程。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其规模又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若货币供给是适当的,由它作为载体的总需求也是适当的。这样的货币供给和总需求可以保证产出得以出清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表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做到社会总需求均衡。
MS=MD在现实中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均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S决定MD,但同样的S,可能形成不一样的MD。利率的变动会引起社会微观主体对资产选择行为的变化。可能较大的货币供给形成较小的需求,原因是对MD的需求是频频变动地,但现实生活中MS的反应是很缓慢地,中国20年来,MS >MD,货币的界线在不断模糊,导致MS有偏差。货币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载体。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直接后果,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中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如果总供给一定,则过大的总需求必将引起价格的上涨;不足的总需求则导致价格水平的下降。或者说,价格的升降是使失衡的供求重新取得平衡的市场机制。
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偏小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一国金融当局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国内的货币均衡。
四、货币政策
金融当局保证国内的货币均衡的手段就是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使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无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只能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及金融环境等客观情况,而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国家的经验。目前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政策等。
1,存款准备金制度。
从1984年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开始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政策工具之一。不同于西方国家,该制度的初始设计思路就是为了使中国人民银行能集中控制相当部分信贷资金,进而通过再贷款形式控制信用规模及调整信用机构。为此,不仅确定了较高的法定准备金比率。由于偏高的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可支配资金不足,反转过来增强了它们对中央银行强烈的借款需求,而中央银行实际上也往往不能不满足这种需求。结果使得存款准备金对控制银行机构的作用创造能力并不显著。1998年将原来的准备金存款帐户与备付金存款帐户合并为一个帐户,统称为准备金存款,法定比率下调为8%,这一方面有利于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间接的调整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
2,再贷款。
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再贷款的"再"字是一个很不准确的词,它实际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目前看来,再贷款的对象基本就是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推出这一政策工具起始,再贷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我国基础货币呑吐的主要渠道和调节贷款流向的重要手段。在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中,曾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扭曲,中央银行对再贷款工具运用往往缺乏自主性,即不是出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仅仅是迫于商业银行资金需求的压力。使再贷款这一政策工具力度有所削弱。1994年以来伴随外汇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比重大幅上升,再贷款的比重开始下降,更多地引进和发挥其他政策工具的作用成为既定方向。另外,近年方方面面改革深度、力度加大,特别是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改革的诸多措施的出台,再贷款工具本身及其运用也在逐步规范和完善之中。
3,再贴现。
我国再贴现业务开展始于1986年。是指中央银行应商业银行的要求,买进其未到期的或将到期的银行票据,或者说购买票据的业务,在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时,根据既定的再贴现率向商业银行收取一定的利息,称为再贴现利息。再贴现率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利率指标之一。
再贴现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前者主要着眼于短期,即央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公共秩序资金的成本,刺激或抑制资金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后者则着眼于长期,对要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可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流向。再贴现的政策功效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再贴现率的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如再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常起导向作用。其二,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由于我国商业信用欠发达、票据承兑现金量小且不规范,商业信用行为扭曲,或是其他政策工具扭曲或过强(比如再贷款)等等,客观上使得再贴现业务量在中国人民银行资产中的比重微不足道。另外,由于我国的再贴现率与其他银行存贷款利率一样,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既不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及其变化,也无法对商业银行的借款和放款行为产生多大的影响。使得再贴现工具在我国的作用一直不明显。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从公布实施票据法到加大利率体制改革,从引导广泛开展票据承兑、贴现到推行票据结算等方面,为再贴现的扩展创造条件。但近年来比较大的金融诈骗案通常都是利用票据贴现完成的。
4,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公开市场业务同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1)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2)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象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4)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它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会象存款准备金的变化那样产生震动性影响。
然而,公开市场业务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势力。(2)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必须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的规模。(3)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配合。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如果没有存款准备制度,这一工具也无法发挥作用。
根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以及外汇。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汇率并轨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进行以公开市场操作。而以国债为对象的公开市场业务于1996年4月正式启动。以近年运用这一政策工具的作用来看,可以说效果和影响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条件还欠缺不少条件。比如国债的发行与交易没有达到足够大的规模,国债品种的结构及国债持有微观主体结构的不合理或不对称,外汇领域实施非意愿结售汇及集中储备体制,等等。随着改革力度加大,及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可能会成为我国一个重要货币政策手段。
5,利率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二是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款利率;三是金融市场的利率。第一种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后两种利率。一般推论,当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时,相应增加各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商业银行可能减少对中央银行的资金需求或提高其对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贷款利率,资金市场利率相应上升,资金需求相应减少,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但这种机制需要条件,如前所述,利率的变动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融资成本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金供求。目前,这两个条件均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上述工具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采取优惠利率政策、专项贷款、利息补贴和特种存款等办法,扶持急需发展部门。这类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针对特殊情况灵活运用,但其直接行政决策色彩过浓,对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运用效率也有不利的一面。
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符合平方根定律的是: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随着用于交易的收入数量的增加,货币需求量随之减少,
交易性货币需求有规模节约的特点。
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而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平方根定律”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没有反应。
通常认为我国的基准利率是:
一年期存款利率
一年期贷款利率
再贴现率
再贷款利率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货币政策的是:
A) 存款准备金制度
B) 提高所得税税率
C) 再贴现
D) 公开市场业务
现金在货币分层中属于:
A)M0
B)M1
C)M2
D)M3
2004年10月中央银行提高利率的目标
A)增加储蓄
B)减少储蓄
C)刺激经济高速发展
D)减慢经济发展速度,防止通货膨胀
简答题:
分析为什么古代盛行高利贷?
公开市场业务是怎样影响经济的?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复利和单利有何区别?
为什么说信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从我做起怎样提高自己的信用水平?
2006年7月5日起中国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试分析其原因及如何调控经济的。
第十一讲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引入的一门相对比较新的经济学分支,著名的经济学家托达罗给出了发展经济学的定义:“研究经济如何从停止转为发展以及从低收入转为高收入的经济学科”,也就是说它主要将发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尤其是将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二元结构理论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存在以下特点: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增长缓慢;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低;文化教育和卫生保健条件差;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地位非常脆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上都具有二元结构。
所谓的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因此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城市和乡村形成了对立。经济上的二元结构表现为城市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商品部门和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代表的自给自足部门的对立;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不是变小了,而是被固化并且扩大化,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并且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年美国的东西部差距、意大利南北差距以及现在我国的东西部差距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现象。所以经济学界将二元结构作为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特征。无论一个国家现代工业如何发达,只要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就必然是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的软件产业十分发达,但由于其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并且发展中国家在文化﹑法律﹑道德﹑社会等各方面都存在二元结构。
二元结构理论是由刘易斯首先提出的。他指出二元结构有三个条件,基本不发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劳动无限供给,工资水平不变。“资本的应用只能达到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现行工资的程度”。如图11-1-1所示,横轴代表劳动量,纵轴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OW是现行的工资水平,边际产品为0时的劳动量为OR,但资本只雇佣OM的劳动量,WNP是资本剩余(利润),OMPW是工业部门的工资,M以外的部分是农业自给自足的收入。
他还提出扩大工业部门所必须支付的工资,取决于人们在这个部门以外所能得到的收入水平。农村中劳动所得是根据农民的平均产值决定的,农民的收入水平就是城市工资的下限,实际工资要高于这一水平,这主要是城市生活费用高,以及农民迁居的心理成本和工会的影响造成的。如图11-1-2所示,OS表示自给自足的农业收入, OW是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对比两图的差别,刘易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城乡之间收入的差别现在看来不是海滩而是峭壁。
二 、资本形成的方式
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筹措到足够的资本,经济学家成这个过程为“资本形成”。纵观各国的经验,除了早期的圈地运动和侵略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农业转移。一种是直接利用农村劳动力,让农民开垦土地修路从而直接形成物质资本。我国建国早期曾动员农民冬修水利(如北京十三陵水库)等就属于这种情况;一种是征收农业税,将农业剩余尽快的转移到工业中,有利于快速形成资本积累;利用大量劳动力的优势,长期维持低工资,增加工业利润扩大资本积累;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差,将农业利润转移到政府或工业企业手中,形成资本转移,这种方法比征税更隐蔽、快捷;出口农产品,将换回的外汇用于工业生产;农民的自愿储蓄,农民在扣除了生活消费和农业投资后剩余的货币存在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或者股票,将资金转化为资本,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有偿性和自愿性,但与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
总之,农业剩余是农业化国家进行工业化所需最初资本的最主要来源,而工业化的结果必然是工业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农业发展的越快,提供的资金就越多,工业化的速度就越快。
②政府融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经济起飞初期的资本积累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通过税收积累资金,扣除必要的政府消费后剩余资金转化为政府投资,即使政府资金不足,通常可以使用赤字政策,如对内、对外发行债券,向银行透支(发行货币)来弥补。
英国经济学家卡多尔提出发展中国家税收政策要注意以下几点:所有收入(包括资本收入)要按照统一标准超额累进征收,但最高的边际税率不要超过50%;对富人要征收累进的消费税;对财产实行财产税;征收礼品税。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自愿储蓄率很低,所以财政赤字是重要的政府强制储蓄手段,可以加速资本的形成。并且国债收入经常不能满足需求,政府不得不通过通货膨胀的手段来弥补,所以发展中国家经常会出现赤字性通胀。
③企业积累。有利润动机所驱使的企业创新以及资本积累始终就是工业化的基本推动力量。如果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过大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工业化初期由于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剩余,工资水平低,可以扩大企业的积累能力,进一步扩大就业,而不要过快的提高工资水平,并且工资水平的上涨必须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④金融方式。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储蓄活动与投资活动大多是分离的,储蓄向投资转化都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完成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一般都不能脱离政府的控制,使得金融系统的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金融体系越落后政府的控制反而越严格,有的对经济反而起到阻碍作用。
发达的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两个方面起作用,首先是在资本的形成数量上提高了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水平,金融竞争使得金融服务便利周到,可以将更多的闲置资金吸引到生产用途中来。其次提高了资金的运用效率和边际收益,竞争使资金流向风险更小、收益期更短、盈利水平更高的产业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特点在金融领域内同样存在,一方面是政府控制的金融机构,他们主要向大中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是无组织的民间高利贷,他们满足小业主、农户的小量资金需求。金融的二元结构加剧了经济的双元性。迈因特教授提出官定利率要达到可以真实反应市场资金状况的水平,并且要创造条件使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能够在相同的条件下自由接触,这样就可以逐渐消除金融二元性。
除此以外还有利用通货膨胀和利用外资两种主要方式,在前面已由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三、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
最早提出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就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人们已经熟知他的论断就是:“人口成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成算术级数增长”。但是马尔萨斯对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以下三点:人口增长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就会增长;抑制人口增长并使之与生活资料增长保持一致的手段可以归结为道德、罪恶、贫困。马尔萨斯成其为自然的人口三法则。后来的经济学家称其为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
如图所示:A点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如果偏离了该点,经济会自动调节使得人均收入达到Y1,而B点是一个不稳定的均衡点,只要经济发展没有突破B点,经济会自动调节会A点,但是一旦成功突破,经济会持续稳定发展到C点,而C点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即使经济增长超过了C点,也会自动退回到C点,人均收入稳定到Y4。但是马尔萨斯也强调指出如果技术进步的力量足够大,可以使收入增长曲线上移从而抵消人口的压力。但是,只有发达国家成功摆脱了人口陷阱,即如人口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大多数发展中国国家都深深的陷在了这个人口陷阱当中,不能自拔。
四、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农业人口众多,农村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即那些每年在农业劳动中有效工作时间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时间的劳动力。
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农民也是符合理性人的假设,他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它们在做出任何经济决策时都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农民进城务工就是它们在各种经济行为的比较分析后做出的可以给自己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1、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发展经济学在人口流动问题上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的模型。托达罗认为:人口流动就是一种经济行为,首先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即城乡之间在思想观念、传统习惯、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体脑劳动等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缩小这种差异。
农民进城务工首先考虑的是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绝对差,但农民涌入城市,造成城市劳动人口过剩,出现失业,这时对于计划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说,就要看它们的预期收益的高低,所谓的预期收益就是实际工资水平与就业概率的乘积,在农村的就业概率高但预期收益低,在城市中就业概率低但工资水平高,如果进入城市的预期收益高于在农村的预期收益,农民就会进入城市。并且这种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在任何一个时期内,迁移者在城市现代化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代化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与城市失业人口的数量成反比。也就是所谓的“就业机会越多,失业率越高”。
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在于:应当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缩小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由于拓展少量的城市就业机会就会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这样开创的城市就业机会并不能就决城市的就业问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不加区别的发展教育会进一步加剧劳动力的转移和失业问题。同时政府在城市中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给城市人口的特殊政策扭曲了市场价格体系,可以引起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导致城市失业率持续上升。要通过农村的综合开发,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和预期收入,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将该理论具体的运用到中国的实际中就是这样的。农村的迁移者为了获得较高的净收入而选择的迁徙行动虽然是趋利的但不是盲目的。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既要考虑预期收入还要计算迁移的成本和城市的生活费用。
随着经济大发展,农民进城市一般都会通过同乡、亲友对目的地的就业信息、收入水平、生活费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自己可能获得的就业岗位的预期收入是理性的,对城市高昂的生活费用也是理性的。因而不是盲目的。
2、农民务工和务农的成本与收入分析
对于中国农民来说,进城务工和在乡务农的成本与收入分析是最重要的。只有在两者之间进行充分比较之后,农民才会做出决策。
1)务农的成本与收益
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务农的成本首先是物资资本,例如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其次是自己的劳动力,也就是投入的劳动时间;第三是如果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成本,如新型的农机具、技术培训。
务农的收益就是务工的机会成本,虽然对于农民来说它们并不懂得什么是机会成本。它等于农民一年总收入扣除各种费用。但是农民的收入是个比较复杂的变量,一方面与农民全年的实际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有关,并且与家庭劳动力的数量、土地数量、种植品种、自然气候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不确定的因素反而是决定性的,直接影响了农民全年的收入。
2)务工的成本和收益
农民务工的成本通常人们只是注意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显性成本,如进城的路费,城市高昂的生活费,获得合法身份而必须的暂住证、务工证等各种证件,以及寻找工作过程中的求职成本。但是人们一般都忽视了农民工离开家人、思念家乡,以及受城市居民的歧视的心理成本;还有子女丧失受教育的机会等其他成本。
务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获得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显性收益,这主要是由于城市的工资水平高形成的。正是这些直接受益对农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人们通常忽视了非货币的隐形收益,这主要有技能性收益,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技能、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另外还有文化性收益,农民工在城市中可以分享城市的基本文化环境,城市居民的人际关系原则,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将来回乡务农自然会将这些非货币的收益同时带回农村,从而间接的影响整个农村的进步,即农民工进城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的特点,是政府应该鼓励的。
五、农业与发展
农业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农业在一国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是产品贡献,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居民的粮食消费倾向比发达国家高,粮食供给不足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问题,而进口粮食导致发展中国家已经捉襟见肘的外汇储备更显得不足,甚至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其次是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例如我国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达0.677,而城市仅为0.45,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消费市场,尤其是农业部门与农业生产资料制造部门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后向联系,并且这种联系随着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现代工业投入品的增加;第三是资本贡献,即农业剩余净流出,是指农业部门购买工业品后的农业剩余,我国1952-1992年农业资本净流出为236.4亿,占农业总产值的11.2%,前文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经济学家梅勒(美)提出了资源互补论。他将农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定制阶段,农业基本上是静态的,农业的增长是依靠传统要素供给的增长而相应的增加的。第二阶段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这一阶段农业仍然是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产品的需求因人口和收入的上升而快速上升,此时工业资本稀缺,资本报酬快速上升,经济转变使得农业的生产规模增长受到限制,同样由于资本稀缺,使得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此时农业生产得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重点;第三阶段是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此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资本相对充裕,劳动成本提高,农业机械开始广泛的使用。
20世纪70年代,速水(日)和拉坦(美)提出了诱导创新理论,后人称其为速拉模型。他们认为农业技术和制度的变化是对资源和禀赋状态和产品需求增长的动态反应,而不是技术进步和工业增长的产物,要素的价格变化时加上包含了产品需求的变化,农业技术进步可以看作是相对要素稀缺性的变化,农民受相对价格的引诱,寻找那些节约相对稀缺要素的农业技术,年农民的这种需求促使研究机构发展这种技术。
以往的观点都认为农业发展是外生的,由政府决定,速拉模型第一次将农业技术进步看作是内生的,例如地少人多的国家要走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而地广人稀的国家要走机械化生产道路。
六 、熊彼特创新理论
熊彼特是经济学界第一个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
熊彼特假定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一种没有利润、利息、投资和非自愿失业的静止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打破这种状态,但“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如人口和财富的增长所表明的,这里不能称作发展,因为没有新的质的变化,只是同一适应过程;发展应该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而不是改变一个参数。
熊彼特列举了五种创新存在的形式:第一是引进性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第二是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第三是开辟新市场;第四是获得原料的新来源;第五是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
他强调了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受到三种力量的驱使,第一是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第二是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一致,第三是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欢乐。这就是“企业家精神”。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是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出现了“新熊彼特”理论,这些经济学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边干边学”模型等著名理论。
思考题
简答题
1为什么经济学界将二元结构作为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特征?
2什么是速拉模型,对我国有何启示?
3怎样理解农业在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4怎样对待农民进城务工这一社会问题?
5为什么说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陷阱?
第十二讲 制度经济学常识
制度经济学是在19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新兴经济学分支,在19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并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这里我们对该理论作一点简单介绍。
制度经济学的两个核心原理就是交易费用和产权分析。
一、科斯理论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虽然在生产理论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生产的最佳规模的原理,但是影响企业生产规模的除了经济上成本因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科斯从三个方面最了阐述,企业的性质——企业本质;企业边界——最大规模;内部的组织和制度。
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就是权威。企业在与雇员建立长期的劳动雇用关系,雇员在企业中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布置完成自己分担的工作,甚至连衣着、作息时间这些细节都有统一的标准,企业与雇员在雇佣谈判中永远处于主导地位,企业通过与雇员建立长期的雇佣关系,一方面降低雇佣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将雇员“稳定”在企业内部。
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除了生产性的成本之外,原材料的采购需要寻找成本(采购成本),销售过程中与对方要支付谈判成本,在实际生产中还要支付执行成本。这三种成本都是传统的经济学没有计算在成本之内的。如果企业可以自己生产这些原材料,就可以降低甚至没有这些成本,从而提高利润,这就是企业做大的内部冲动。
对于一个企业都存在组织成本,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官僚机构,企业越大,官僚机构的层次越多,成本就会越高,另一方面由于机构众多,基层的信息在向上传达时会有漏损,使得最高决策层不能根据真实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决策者的信息通过向下传达时有会有信息损失,导致基层生产不能按照决策者的意愿执行,这是企业的信息成本;同时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企业的规模超过管理者能力时,管理效率就要下降,企业要额外支付“管理成本”(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企业做到多大的规模就要看这几种成本的比较,当企业的采购营销成本小于管理成本时,就要缩小企业的规模,将一些“多余”的部门出售,当企业的采购营销成本大于管理成本,就要扩大企业的规模,或者平行扩张(扩大同种产品的生产规模),或者垂直扩张(向行业的上下游产品和服务扩张),从而提高只能整个企业的利润水平。
二、德莫塞斯的团队生产力理论
德赛莫斯认为:企业是一个生产团队,由于团队的生产能力一定比单个的人的生产力要强,所以生产都要选择团队的方式,而团队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约定,但是团队中每个人之间相互签约是件复杂的工作,也几乎不可能。这就要用一个中心签约人,大家与中心签约人签订合同,老板在团队中出任的就是中心签约人的角色。可是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有人利用团队的合作特点,少出力,但得到同样的劳动报酬,即偷懒。为了避免偷懒行为,老板就要负责进行监督,当企业规模扩大后,老板已经不能依靠自己监督,必须雇佣监工。由于监工的存在,避免了偷懒行为,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以老板要将一部分生产者剩余交给监工,监工的报酬要高于一般员工,即监工的工资是生产者剩余,而普通劳动者这能是固定工资。企业扩大后,监工阶层逐步演变为经理阶层。同时经理阶层逐步向多元职能转变。
三、委托——代理理论
在一个大型的企业中或者一个公众公司,由于各种原因资本所有者不能自己经营,只好将公司交给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经营和管理,这时资本所有者——股东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剩余索取权天然的归资本所有者,但为了保证代理人认真工作就要将一部分剩余分给代理人。
尽管如此,代理人仍然可以利用自己工作之便,利用内部信息,隐瞒企业的真实情况谋取私利,如建立豪华的办公场所,购买豪华的交通工具,用公款支付私人消费,即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同时由于不良代理人向委托人提供虚假的企业情况,骗取信任,使得真正有能力的代理人,反而不被认可,存在市场的“逆向选择”。
为了向代理人施加压力,委托人通常的做法有两个,第一是激励机制,例如通过期权、期股、干股、分红的方法使代理人获得较高的剩余索取权;第二是惩罚机制,解雇代理人,被解雇的代理人就会被市场认为是水平较差的代理人,其人力资本价格就会下跌,最终将不良代理人逐出代理人市场,使其终生无法从事相同的工作。
为了保证代理人尽职尽责,就要建立四个市场:第一是产品市场,在产品市场中获得较高市场份额,企业得到较高利润的代理人应该是好的代理人,反之,代理人的水平一定不高;第二是经理人市场,委托人可以在经理人市场上随时找到合适的人选替换现在的不称职的代理人,是现在的代理人必须认真工作;第三是完善的产权市场,如果到历任经营不善,公司利润下降,必将导致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当价格下降到一定阶段,就会有新的投资者发现公司的价值,介入到公司中,并且直接控制公司的生产经营,解雇或替换代理人,给现在的代理人造成压力;第四是内部人的竞争,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后备人才,如果代理人工作不努力,可以在企业内部找到合适的人选替换。
四、国家理论——诺斯悖论
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契约经济,国家的存在有利于契约的建立和维护。诺斯提出了国家“暴力潜能”分配说,如果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公平分配就产生了契约国家,如果分配不公平就产生了掠夺性国家。
诺斯建立了一个国家模型,并将其建立在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之上,它既是一个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组织同时又是一个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机构。国家为了获得收入以服务与公正做交换,而提供这些服务存在着规模效用,它的总收入要高于每一个社会个体保护自己拥有的产权的收入,选民缴纳税收为使国家运转,是与国家的保护和公正做交换。国家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为了使得国家收入最大化,他将选民分为各个集团,并为每个集团设计产权。国家存在着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竞争对手,越是开放的国家其统治者感到的竞争压力就越大。
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就是博奕的基本规则,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这能够是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其次是在第一个目标的框架下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得国家的税收最大化。没有国家权力及其代理人的介入,财产权利就无法得到就有效的界定保护和实施,因此国家权力就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条件。就此看来,国家没有产权。另外国家权力介入产权的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权利的限制和损害,就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没落。这就是著名的“诺斯悖论”。1995年诺斯来到中国,他对“诺斯悖论”的解释十分简单: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社会的知识存量和资源禀赋决定了生产率和产出量的技术上限,这叫做经济的技术生产边界。而国家不能提供能促使经济界近期技术性生产边界的适应的产权结构。要使得经济运行接近技术性生产边界,就要使用激励机制。
一个国家的增长是内在不稳定的,信息费用、技术、人口的变化都是明显的影响不稳定的因素制度创新才是一个社会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诺斯认为在个人、团体、国家三者中,国家的制度创新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国家制度是个人和团体制度创新的外在支持和保护。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研究了大量的富国和穷国的案例后提出:国家间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不能用获取世界知识存量或者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能力差距来解释,也不能归因于可出售的人力资本或个人文化的品质差异。惟一剩下的合理解释就是其制度和经济政策有高下之分。国界所勾勒出的不同制度和经济政策,不仅与社会在禀赋约束下产出最大化的观点相矛盾,也直接表明,对经济绩效来说,制度和经济政策具有决定性作用。
人们最早没有发现制度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如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索罗模型(见第七讲)都没有考虑制度的影响,人们对制度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最早提出制度对经济有影响的是刘易斯,他提出“如果从国外获得资本也许就与新技术有关,如果发现了新知识那么投资会受到刺激,如果制度变化了,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知识和资本运用到生产中去”。刘易斯第一个将制度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制度促进或者闲置经济增长取决于制度对努力的保护、为专业化所提供的机会以及所允许的活动的自由”,有效率的制度可以使私人的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的收益率。
制度变迁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该理论认为制度创新是制度从非均横到均衡的演变过程,通过创新,创新者可以得到潜在的利益。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替代、转化和交换的过程。制度变迁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这就是人们改变制度的动力。
制度经济学研究发现只要市场是竞争性的、完全的,制度变迁就是有效的,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有效制度演进轨迹将允许组织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下选择最大化的目标,允许组织进行实验,并保护组织的产权,从而经济总会保持增长势头。反之如果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与现行制度共存共荣的组织或利益集团,他们不会继续投资,只会加强现有的制度,由此产生维持现有制度的政治组织,从而使现行的无效制度得到延续。这种制度只鼓励进行简单的再分配,给生产活动带来较少的报酬。结果是经济增长不佳,并且会保持下去。
制度变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一般来说制度变迁应该是连续的渐进的,革命和武力征服则是非连续变迁,但这是非常态的,稳定性主要来自规则和习惯的相对稳定性,习惯不会与规则同步变迁,但这种稳定性不能否定制度变迁。稳定性不一定是实现效率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一个长期稳定的制度结构可能是无效的,甚至会出现长期停滞。
思考题
简述科斯理论。
委托代理架构中如何看待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国退民进”现象。
交易费用上如何看待企业边界?
国有企业为什么没有效率?
如何从“诺斯悖论”角度来看待我国的经济改革?
举例说明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第十三讲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并且立即窜红,至今已经获得了三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些行为经济学的理论。
以理查德?泰勒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是非完全理性的,也不是凡事完全从自私自利角度出发,这些观点现在已经被经济学界所认可。行为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并将行为分析与经济科学运行规律有机结合。
预期效用理论
按照古典理论,人们的消费偏好必须满足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独立性的特点,单行为经济学认为,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的偏好主要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总量决定的,而投资(负的消费)要引入分析中。由于人们对自身福利水平的降低比增加更加敏感,由于损失避免的特征,效用函数表现在正的增量是凹的,而负的增量是凸的,人们在面临亏损或已经亏损时不是一个风险回避者,而是一个风险追求者。卡尼曼进行了一个实验:当人们面临选择25%的机会赢得3000元,20%的机会赢得4000元,65%的人选择了后者,符合传统的理论;当100%的机会赢得3000元,80%的机会赢得4000元,则80%的人选择了前者,违背传统的理论,人们更倾向于确定性高的方案,而不是从效用去分析。克拉克奖(经济学界的最高学术奖)获得者马修?拉宾提出:人们的偏好具有“风险厌恶”的基本特征,再期望效用的理论框架中,对风险厌恶的惟一解释就是财富效用函数曲线是凹型的,对于额外财富的需求,人们在富裕时比贫穷时有较低的边际效用,风险厌恶与收入的标记效用递减理论是一样的,在大规模的风险上,人们倾向于降低消费风险和不确定的活动,在赌金很小时,人们所表现的“风险中性”,人们根据期望货币价值来选择赌博,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期望效用函数刻画了人们对待风险的不同偏好。
偏好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偏好是不变的,并且理性的使其偏好效用最大化,但是行为经济学家发现了“偏好逆转的现象”。当人们遇到一对期望值大约相等的赌博组合时,它们通常会选择一个标价低的。例如:有8/9的机会赢得4元但1/9的可能是分文不得,或1/9的机会赢得40元但8/9的机会分文不得,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但是被测试者给出的最低赌金却是后者的价格更高。总之,人们会选择更有机会赢得的选项,但赢大钱的机会很小反而被定到较高的价格。卡尼曼指出:人们的敏感性是递减的,意味着效用函数对财富变动的斜率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平坦;同时,当概率非常接近于0或者是1时,人们对它的变化十分敏感,当概率在其他区间时人们就不够敏感,同时会见热难找对风险和收益的态度分为了4类:收益风险规避、高概率损失风险追寻、收益风险追寻、低概率损失风险规避。
人们不仅有自利的偏好,同时又有关心他人的“社会偏好”,社会偏好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分配性偏好,他假设人们只关心收入的分配,试图减少自己与他人的收入差异,当他们盈利时会做出牺牲以帮助他人,但当亏损时就不会帮助他人,甚至会伤害到一些人,这种偏好叫做“厌恶差异”,有叫做“帕雷托损害牺牲”;而在互利性的偏好中,一方是否公证对待他的信念来增加或降低另一方的收入。
贴现效用模型
在行为经济学中引入了贴现的概念,经济学家贝克尔提出,人们对于将来的耐心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人们要改变这种对将来的耐心程度必须花费一定的开支,这样人们可以通过消费和对将来的耐心程度来提高自己的贴现的效用和。贝克尔提出利一个模型(见下图),指出了资本存量和消费水平的复杂动力系统特征,通过这个 模型可以解释不同国家因为起始的资本存量的不同,导致均衡资本存量不同,从而出现经济增长路径的差异。进一步地,可以借是“贫困陷阱”现象,即两个国家初始资本存量相差不大,但最终的资本存量可能相差很大。
同时用贴现的概念解释通货膨胀。首先通货膨胀近期社会、经济和制度的不确定性,引起人们的幻觉,对人们的信心给与打击,这些不确定性和焦虑引起人们耐心程度的改变,从而要得到更大的贴现因子,同时高通货膨胀时的理性的计算更加困难,甚至成为不可能,贴现值为证;同时人们的实际收入没有变化,又被欺骗的感觉。
4.偏离理性
卡尼曼提出,人们会根据自己已经知道的少数例子作为推测,判断未知的情况,如一个证券分析师连续几天正确的判断就会被投资者十分信任,反之亦然。总之人们凭借经验,掌握了一些事物得到表性的特征,于是就根据代表性的特征是否出现来判断事物是否出现。
补白:
贝克尔交通违章经济学
贝克尔1930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5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5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开辟了用经济方法分析社会问题之先河,并因此获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60年代的一天,贝克尔去参加一个学生的理论口试,可是已经迟到了,他必须立即做出一个决定,是把车停在比较远的停车场还是冒着被罚款的风险停在路边。贝克尔迅速计算了被罚款的可能性,罚款的多少,以及把车停在停车场的费用(时间和金钱),最后他认为把车停在路边有利,事后他果真没有收到罚款单。他分析政府是否也向他一样分析各违章人的思维,从而优化他们的管理呢?他从容的走入考场,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新奇的问题:说出违规者和市政当局两方的最优化行为?
第十四讲 教育经济学
现代经济发展已经表明,不仅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起作用,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影响越来越大。人口素质是人口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两方面,身体素质是由遗传、后天营养、保健、医疗等因素决定的,而文化素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科学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取向。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理论,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研究发现,美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已经不是土地、人口数量或资本投入的增加,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他发现,美国物质资本投资增加了4.5倍,但同期收益增加仅仅为3.5倍,而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加了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极大的超过了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他提出完整的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方面,所谓的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力资源上的、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自良表示的一种非物质资本。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出版《人力资本投资》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建立。他提出了孩子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家庭时间价值、时间配置、家庭中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等一系列概念,为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
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通过投资形成的。所谓的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的收入,使得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指标均得到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最终体现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简单的说就是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货币和消费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计量时舒尔茨认为“要按照他的产量而不是它的成本来进行计算”。人力资本投资不仅仅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教育投资,还包括卫生保健投资,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投资,甚至移民入境的投资。
与物质资本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有三个特征:首先是人力资本投资就有连续性和动态性,人力资本投资要贯穿人的一生,中间的任何中断都会导致人力资本价格贬值;其次是投资者和受益者通常不完全一致,人力资本价值是无形资本,只有通过人力活动才能体现价值和获得收益,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是社会、企业、个人中的一方或几方,但收益一定是三方共同获得的;第三,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有多方面性,用于卫生保健、教育的投资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还可以提高人口素质、减少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17世纪的哲学家培根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很难量化,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提出经济增长中凡是不能由有形的、可认定的因素来解释的都可以由知识解释。并提出了著名的索罗残值模型用来对知识进行量化。
知识和教育密不可分,知识与福利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育与福利的关系。首先是知识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父母的教育水平越高,家庭成员的生活水平就越高。
表14-1 秘鲁98年教育程度与家庭支出关系
家长受到的最高教育程度
家庭人均支出(美元)
无
430
小学
543
初中
633
高中
808
非大学高等教育
969
大专
1160
大学
1429
平均
874
1,教育的成本
教育的成本是指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所耗费的教育费用。它首先包括个人成本,它是由学生个人及家庭直接支付的费用以及机会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同时还包括间接成本,如为了继续求学而放弃的劳动收入。同时社会还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其中的直接成本是政府和公益组织提供的学习费用,同时社会还承担了数额巨大的间接成本,它包括社会所放弃的收入(义务教育后继续上学所损失的劳动资源)、免税的成本(教育部门都是免税的)、潜在的租金(将学校的土地出租而获得的收益)和折旧(学校固定资产的折旧造成价值损失)等等。
2,教育的收益
教育在付出巨大成本的同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叫做教育的经济效益。
首先是个人收益,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在一生中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不同教育程度之间的收入差异就是教育给个人带来的直接受益,可以用年龄和收入曲线图(图14-1)来加以说明。同时还有间接的收益,它体现在受教育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较大的职业适应性,更多的就业机会,较强的能力,并利用这些特点节约支出,通常还会拥有更为健康的身体。同时教育还会对子孙后代产生影响,许多调查表明,父母的教育程度高则子女完成较高教育水平的可能性就越大。
社会的直接收益体现在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可以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教育还可以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通过生产中的分工合作,提高生产率;间接受益体现在较高的教育水平可以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力,自觉的运用民主权利,受教育者有更高的道德风范,可以更有效的稳定社会。
由于个人的教育投入成本和收益不同于社会的教育成本和收益,个人和家庭做出的最优教育投资决策往往与社会角度做出的最优教育投资决策不一致,甚至可能是完全矛盾的。这就要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
教育过剩是很多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以美国为例,70年代经济发展缓慢,于是把教育当作拉动经济的手段之一,导致教育过渡和过剩,直接后果就是更低的工资和更高的失业率,并以此为契机导致80年代后教育经济学的重建,并逐渐形成了教育与劳动力二元性理论。
经济学家对不同国家的教育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得到以下结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是较高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增加教育投资是合算的;在教育十分落后的国家,小学教育的收益率要比中学教育的收益率高得多,而中学教育的收益率又比大学教育高,在发达国家则正相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个人收益都比社会教育收益率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行免费教育的情况下,个人收益率就更高。
理财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3分
A
A
A
B
B
B
C
B
A
A
2分
C
B
B
A
C
C
B
A
B
C
1分
B
C
C
C
A
A
A
C
C
B
如果你的得分在12分以下你恐怕是该改变你大手大脚的习惯;如果你的得分为12-18 之间,你不会发财也不会受穷;如果你的得分在18-24之间,你可以参加任何投资活动;如果你的得分超过24分,你要小心了,你的朋友会因为你的吝啬而离开你。
第十五讲 贫困经济学
贫困是伴随人类存在,由来已久的一种社会现象。贫困经常被看作是犯罪和社会动乱的根源。从古代的农民起义到近代的农民革命运动,无一不和贫困有着重要的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期获奖演说中说:“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懂得了经济学中很多重要的原理”。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对贫困的认识不断的深化和改变。最初,人们仅仅认为贫困就是收入和消费的贫困,现在说的贫困包括教育、健康、文化、政治权利等多个方面。贫困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学上的概念,而广泛涉及到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
资源理论
所有的人都掌握着一些资源,人们就是依靠这些资源来获得收入。概括地说,这些资源分为: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土地资源、金融资源、自然资源。
对于穷人来说,人力资源是其几乎惟一的资源,穷人的人力资源实际上只有出卖的自由,而没有不出卖的自由。马克思就指出:“工人是自由人,他没有别的东斯科麦,自由的一无所有”。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竞争者众多,他们没有为自己定价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上的价格。而这种价格一定是“探底竞争价格”。
穷人在其社区内拥有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但是恰恰是这种过度的社会性导致其一旦离开这个社区环境,进入新的社会环境中,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新的环境,而其原有的社会资源又毫无价值,而新中国取缔了一切行会、同乡会、合会组织,使离乡的人们丧失了一切社会资源。
土地在中国除了作为生产资料外还是一种重要的生存保障。承担着全家的口粮、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的全部责任。而丧失了这一基本土地所有权的人们,只能将分配得到的土地仅仅作为口粮保命的工具,而不是作为资产。即使想作为资产,首先是所有权问题没有解决,其次,只一点点的土地也无法资本化。
金融资源对穷人来说可能本来就比较少,但是平均来说都有一点,因为农业的收入是不固定,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必须有必要的预防性储蓄,这就是为什么穷国的储蓄率高于富国的原因。但是这些储蓄并没有用到农村,反而沿着金融体系被转移到大城市中,用于工业的发展,资金从本来已经贫穷、资金贫乏的地方流向了富裕的、资金丰裕地方。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裕的地方一般都是比较贫困的,反而自然资源贫瘠的地方反而相对富裕,这一悖论已经存在很久了,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丰裕的资源导致人们懒惰,贫瘠的条件促使人们勤奋,又有人提出资源丰裕所形成的开发权和收益被制度所剥夺,反而被迫承受开发所产生的各种污染和破坏。
贫穷四范式理论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对贫穷的产生原因作了越来越全面地分析,最典型的就是阿马蒂亚?森总结的四范式学说,他认为可以将贫困分为四个方面:收入贫困、能力贫困、脆弱性、社会排斥。
收入贫困是人们最早和最容易认识到的贫困,通常一个人的收入或消费支出低于一个水平——贫困线,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个人或者这个家庭就处在贫困状态,他和他的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无法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就认为:基本的生存需要是贫困不可再缩减的内核,这种贫困为绝对贫困或者叫做生存贫困。在生产方面,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在消费方面,不能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要求。和绝对贫困相对应的是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有两个含义:其一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范围扩大,以及贫困线提高而产生的贫困。其二是指同一时间,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以及各阶层内部人员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产生的贫困,也就是说,相对贫困不是根据客观收入水平决定的,而是根据低收入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界定的。但是学者们逐步发现收入贫困的局限性,他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现实,很多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十分健全,减少了“收入贫困”,但是无法消除这些“脱贫”人们的“社会排斥感”。
能力贫困是由阿马蒂亚?森首先提出,他认为收入本身不是目的,相反,人的发展才是目的。焦点要从收入转向个人的资产和禀赋。仅仅提高收入不一定能增加人们的福利,重要的是看收入是否被用来获得基本必需品。他还认为,贫困是权利不平等造成的,权利有以权力交换为基础的权利;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和自己劳动的权利;以及继承和转移的权利。最终这些权利拓展了一个人所拥有的和能够拥有的消费商品集。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阿马蒂亚森提出的权利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狭义上行政上的权力,而是代表每个自然人独立行为能力的权利。一字之差,含义不同。阿马蒂亚?森指出:除了经济因素影响个人的权利外,习俗、传统、法律、社会福利都是影响权利的重要因素。一旦贫困被看作一组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失败构成,贫困就不能看成仅仅是收入低,而是创造收入和机会的贫困。
脆弱性——这是阿马蒂亚?森从参与贫困估计的方法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他是说穷人的生活会因为经济的波动、各种政治危机、自然灾害、气候的变化、甚至是正常的季节变化造成影响,从而加剧他们的贫困。在一个时点上可能不是贫困,但是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就会把他们推向贫困的深渊。而对那些已经比较贫困的人来说,任何意外都会将原以贫困的人推向赤贫。
社会排斥同样是阿马蒂亚?森首先提出的,是指特定的个人或群体被排斥或者至少它们自己感受被排斥参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现象。社会排斥有各种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人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受到排斥,比如财富、年龄、性别、民族、肤色、政治信仰、受教育水平、职业、疾病等。由于贫困人口通常都是被排斥对象,而人的社会参与和生活能力就决定了其生存能力,一旦被社会所排斥,必然导致更大的贫困。
走出“穷者恒穷”的怪圈
舒尔茨曾指出:“一个社会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纵观各国,贫富差距都有,一些学者认为适当的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要走出“穷者恒穷”的陷阱,依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必须靠政府的努力。对于一国来说,主要是通过累进所得税制度提高贫穷人口的福利水平,国际间又富国向穷国提供援助,但是实际操作时,这些利益最终落入了贫穷地区中相对富裕的阶层,没有达到最初设想的效果。舒尔茨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在1929-1957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3%,所以他提出:如果条件许可,普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摆脱“穷者恒穷”得最有效手段。让穷人缴费上学就等于阻止他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将其限制在贫困范围内,所以免费的教育是任何一个讲求经济的国家所必需的,是惟一各国都可以使用的可以抑制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的手段。我国正在努力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补白
格林斯潘计较小费
格林斯潘对数据的敏感是与生俱来的,即使在一些小节也是如此,堪称数据狂人。有一次他到白宫参加晚宴,进门时在存衣间那里交纳了1美元小费后,立即指出,去年这里的小费价格是75美分。
第四章 身边的经济学
第十六讲 中国金融市场
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等多方面,在此我们作简单介绍。
证券市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三个市场的作用和风险不同,适合不同的投资者进行投资。
债券市场
债券是解决企业财务危机,融通资金的最直接方式,是经济发达国家使用最多的融资方式,经常占企业总融资额的80%左右。
债券按照发行人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通常因为没有风险而被叫做金边债券)、企业债券两大类。按照付息方式分为定息债券、附息债券,等等。债券的利息一般比存款利率高,风险小的利率相对低,风险高的利率相对高。
中国人是一个不喜爱借债的民族。建国初期由于战争和基础建设的需要,曾经发行了一些国债,但很快就停止了。中国曾经为自己是一个既没有外债又没有内债的国家而自豪。1981年7月由于经济建设的需求,中国财政部发行了49亿国库券,1982年7月国库券开始对居民发行,开始了中国新的发债历史。由于国债发行初在利率、兑付和期限的设置上不尽合理,多年不得不依靠行政命令摊派,当然现在国债已经成为居民屈指可数的抢购目标。
中国的债券市场还很不发达,品种少,发行债券的主要是政府,发债额经常达到总发债额的80-90%,企业发债的少,并且受到额度的限制,一般的企业没有发债的机会。有机会的企业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企业利用债券融资额不到企业总融资额的1%。同时债券利率受到严格的控制,例如国债利率通常是高于同期银行利率零点九个百分点,企业债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一点九个百分点。直到2002年初,由于长期的通货紧缩,市场利率下降,国债利率首次低于名义存款利率。但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债券市场利率机制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债券。在中国的公募债券市场上还没有风险问题。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企业信用好,风险小的债券利率低;企业信用低,风险大的债券利率高;国家债券基本无风险,利率最低,有的甚至低于银行同期利率,以此平衡市场的需求。同时债券投资人存在投资损失的可能。
中国政府近一两年来,在债券市场上做了一些实验,比如发行虹桥机场、深圳万科可转换债券、中石化八年附息债券、20年期国债和浮息国债。但发行人少,在利率上还没有什么松动。直到2001年底,由于利率持续下降,国债利率逐渐接近市场利率,并在2002年7月首次出现了国债利率低于同期存款名义利率的情况。
中国的债券购买者通常是普通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居多。人们购买债券只认银行不认证券经纪商,使得一些债券的发行困难。这与发达国家也不同,发达国家的债券主要被机构和大户购买,经纪商在发行中起主要作用。不过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一些机构出于避险的要求,开始关注一些评级较高的企业债和国债,
中国的债券投资者通常是将购买的债券“压箱底”,缺乏一个债券的交换市场(俗称二级市场)。债券的投资者承担着巨大的利率风险。中国的债券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股票市场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用来领取股息或红利的一种有价凭证。股票
的持有者就是公司的股东。股票只是代表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本身没有价值,也不是真实的资本,而是独立于真实资本之外的虚拟资本。股票的特征主要有:决策性、变现性、风险性、波动性。
股票分为很多种,如:优先股、普通股;记名股、不记名股;有面值股、无面值股;中国的股票分类主要有,A股、B股、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
股票与债券同为有价证券,但二者的区别明显。股票代表了企业所有权而债券代表的是债权;股票有较大投资风险,债券风险小;企业清算时优先偿还债券,股东分割资产在后。
股票市场是股票持有人交换或买卖过票的交易场所。股票市场是依靠投资人稳定,靠投机者活跃的一个市场(严格的说所有的金融市场都是如此)。二者缺一不可。每一个企业一般都将股票上市作为企业成长的一个目标,上市意味着企业的成熟,意味着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知名度的提高。股票市场的涨涨跌跌总是与经济同步,并且经常成为经济的方向标,股票的涨跌总比经济发展的节奏快半年到一年,股票市场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晴雨表。经济衰退往往是从股票市场暴跌开始的,如1929年美国股市暴跌导致了美国经济危机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原因。
新中国的股票市场其实早在1949年6月共和国还未建立就在天津开业了,但由于各种原因,1952年9月天津证交所被迫关闭。中国新时代的股票市场是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逐步建立的。1983年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深圳上市公司深宝安的前身)成立,这是有据可查的上市公司中最早的股份制公司。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发行了第一只准股票,同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发行了真正意义的股票。1990年12月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先后开业,发展至今经过十年风雨,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股票从最开始的十几种到现在的1200多个,名义投资人8000万,中国股票市场市值已经达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0%。是中国政府解决国有企业融资和改制的重要工具。仅2000年,中国股票市场一年融资达1500亿人民币。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已有12.1%的家庭将股票作为最重要的金融资产。
中国的股票市场仍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问题仍然很多。中国的股票波动过大,投资人不是依靠公司的分红得到投资回报,而是不得不依靠价格波动获得投机利益。十年的时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多次违规事件,丑闻不断。92年的原野事件和8.10事件、93年宝延风波、94年长虹转配事件、97年琼民源案、98年红光欺诈上市、99年大庆联谊欺诈案、2000年通海高科欺诈发行、2001年中科创业、亿安科技,2002年的蓝田及银广厦,2003年东方电子案、2004年南方证券案,不一而足。但是随着监管和法律的日趋完善,以及不断的制度创新,例如:推出QFII、指数基金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现在股票已经成为关大市民的重要投资工具,北京市就已开立证券帐户200多万个,几乎每两个家庭就有一家进行股票投资。但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人们购买股票绝大多数是投机性的。中国居民可以购买以人民币标价的普通股(A股)和以美圆或港币标价的特种股票(B股)。
进行股票投资首先要到证券登记公司开立证券帐户,然后再到证券公司开立资金帐户(当然都不要忘记带身份证,有的证券公司代办证券账户开户手续,但资金账户也必须在开立在这家公司),同时存入一定的保证金(不同的证券公司要求不同,现在通常是1-10万元)以供以后交易使用。以后的事就是去挑选你认为可以赚钱的股票了。
买卖股票通过卫星在交易所的电脑主机中进行无纸化交易,第二天还要到证券公司进行交易的确认,术语叫交割。同时在交易时,你还要支付大约0.3%的税费,当然这不用你动手,电脑已经主动替你缴纳了。
投资股票市场一定要知道“投资有风险,风险自负”,还有在中国买入股票后千万不要忘记把它卖掉。
中国股票市场是在证监会“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下发展的,有关的法规正在逐步完善。梁启超先生曾说:“欲新一国之民,必新一国之少年。”新的投资人将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新的血液,新的观念,新的知识,新的机遇。
期货市场
期货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仍然是十分陌生的。期货是相对于现货买卖而言的。
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产生于19世纪美国的芝加哥,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仓库缺乏,每年农作物上市时价格暴跌,到第二年春季时青黄不接,粮价飞涨。买卖双方逐步建立了一种先订立合同,一段时间后再交货的方式,同时规定产品的质量标准、交货地点,为防止违约,买卖双方都交纳一定的定金给第三方。
期货合约与现货的差别在于合约的标准化,规定了统一的货物质量标准,交易集中进行,有结算专门机构,合约可转让和双方均交纳定金。如果认为价格将要上涨则买进合约,叫做做多,反之叫做作空,总之,期货是在指定的场所内进行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俗话说就是买空卖空,真正的投资性套期保值通常不足1%。而期货的优势在于其买空卖空。期货交易双方通常只交付合同金额的1%到3%做为交易保证金,所以期货价格的波动对投机方来说有很大的风险。
期货交易的最大作用是回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就是现货的买卖方为了避免价格波动过大造成损失,在期货市场上反向操作,如果市场价格变化,则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盈亏正好相抵销,从而避免了损失。期货市场是对商品未来价格的估价,在发达国家里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有相当的影响力。
中国的期货在国民党时期就存在,著名小说《日出》就有这方面的精彩描写。新中国成立后,期货作为投机场所被取缔。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原来的经济体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贸易需求,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推出了第一份带有期货性质的合同,期货开始萌芽。1992年1月18日深圳金属交易所开业,标志着中国期货业的正式建立。而后中国的期货业快速发展,交易所一度泛滥,最多时有43家交易所,交易产品包罗万象,北京物资学院还开设了期货专业,但由于管理失控,连续出现违规事件:海南的胶合板事件,天津的红小豆事件,最著名的就是95年上海的327国债事件,数家企业破产,因此形成的三角债多年没有解决(有人甚至认为327的债务链和其引起的信用危机是导致96年经济萎缩的重要原因),并导致国债期货被取缔,从此中国的期货业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寒冬。市场萎缩,期货公司全面亏损,交易所现在剩几家。2002年中国的期货市场终于出现了复苏的灵光。交易量出现了五年以来的首次回升。2003年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交易品种,如郑州强麦,市场更加活跃。一些品种如天然胶创出了历史天量和交割量。在国际期货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国买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已经对国际价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2003年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的第二大消费国,粮食第一大买方。但是我国相关企业很少利用国际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同时,我们更要为中国的粮食和石油安全担心,日本与中国争夺中俄安大输油管建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但是我们还有看到,我国企业在国际期货和期权市场上的运作手段还很不成熟,通常是中国资本介入后,国际游资反向操作,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实力,最终将中国资本拖跨,例如2004年五矿集团投资伦敦铜期货以及2005年国储铜事件。
另外还有几种期货的衍生品种,最常见的就是期权。期权的特点就是到期时可以选择执行合同也可以放弃合同,当然放弃合同时要支付一定赔偿,但比起期货来讲损失要小很多,例如前面提到的2004年底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就是投资期权失败造成的。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一个进行各种货币买卖的场所。原本是各国银行平衡各种外币之间头寸的,现在也是利用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进行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外汇买卖在技术上与期货、股票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只介绍外汇的标价方式。用一定的外国货币(1或100)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的本国货币叫直接标价法,如中国表示美元汇率为100美元=797.54人民币元,现在决大多数国家使用这种方法。用一定的本国货币(1或100)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的外国货币叫间接标价法,只有英美两国使用这种方法,如英国表示美元汇率:1英镑=1.6124美元。在银行买卖外汇时,银行为得到利润还有买入价、中间价、卖出价三个汇率,这是从银行方面说的,买入价是我们卖出外汇的价格。通常说的外汇汇率上涨,在直接标价法下,就是外币贵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持有大量的外币,进行外币买卖的人越来越多。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8199亿美元。外汇买卖分为现货和期货两种,我国现在很多银行已经开通了现货交易。
五、信托市场
信托就是一种信用委托形式,是信托人(资金需求者)委托一个信托公司(中介机构),将它所需要的资金量分割为若干份,每一份称作一个信托单位,通常一个信托单位是十到一百万元,在市场上推销时,认购信托者必须按照规定的信托单位认购,直到完成总的信托计划,一般禁止超额募集资金。按照中国现行的信托法规定,一份信托计划最多只能分割为200份,这严重制约了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信托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一般时间比较短,通常是一年到三年。信托产品的利率通常比较高,比同期存款高2个百分点以上,略低于同期的贷款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信托公司在信托过程中只承担中介职责,对信托双方的债权债务没有连带责任,如果信托人出现偿债困难,由债权人直接与债务人交涉,风险相对比较大。信托是一种变形的债券融资,融资的成本相对较低。
六、家庭理财一句话
家庭理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家庭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采用不同的理财方式。一些经济学家还对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规律作了研究,如右图的markwitz模型就用最简单的图形揭示了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发达国家通常是穷人买期货(机会大于风险,收益性第一),中产阶级买股票,富人买债券(资金安全第一)。
中国的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都不发达,您的投资之路在哪?
风险与收益共存
思考题:
1,利率变化会对金融市场中的各交易品种的价格产生怎样的影响?
2,期货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第十七讲 家庭经济学
我家的收入
收入是任何一个家庭与个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从表面上看,我们的收入就是工资——劳动所得,但在经济学上收入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出卖生产要素或提供服务而获得的货币报酬,它不仅包括工资收入还包括利息、地租、利润,它们分别是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有人认为企业家才能属于劳动)四种生产要素的报酬。
收入的获得必须是以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为基础,并且这种生产要素要被市场所接受、使用,收入的多少就是其被市场认同度的多少。一般每个人的收入都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收入来源。现在我们分别介绍:
工资收入
工资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劳动的需求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是由产品需求引起的,所以叫做引致需求。而劳动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的成本,一类是实际成本,既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必需的费用,以及培养、教育的费用。一类是心理成本,用来补偿劳动者牺牲闲暇和心理上的副作用。
工资的高低是由供给与需求平衡的结果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工资增加劳动会增加,但工资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劳动反而会减少。这是因为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不足以抵消劳动的副作用,人们在收入与闲暇之间的选择会存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的增加,单位时间劳动的收入更多,这意味着单位时间的休闲所遭受的损失更大,劳动者倾向于用工作替代休闲。通常收入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收入高时,劳动者的生活相当富足,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反而愿意更多的休闲。因此工资的增长不能无限。
发达国家的工会,通常也是工资的决定者,工会利用各种手段来增加工人工资。
现实生活中工资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在中国,工资的差异已经极大,有的人年薪几百万,同时还有3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工资的差异主要是人们的劳动效率不同、可替代程度不同、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非货币利益差别、社会与宗教等多方面决定的。例如同样规模的石油化工厂,北京燕山石化30万吨乙烯工程有工人两千,而国外先进企业只有几百人;政府工作人员工资相对较低,但却有升迁、权利、灰色收入的机会;国外普遍存在女性和有色人种工资低的现象等等。
利息收入
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利息是通过利息率来衡量的。利息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利息占货币资本中的比率。利息曾作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象征一度在中国绝迹。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各种理论证明利息的合理性。一种观点认为:人们有一种时间偏好,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更偏好现期消费,一来未来难于预期,而且人们对物品未来效用的评价总小于现在的效用。所以放弃现期消费把货币作为资本就应该得到利息。
还有人认为:生产都是迂回进行的,迂回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迂回生产需要资本,如人们为提高出行的速度制造马车、汽车、火车、飞机,使当年一个月的行程变为几天甚至几小时,资本的存在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的那部分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有生产力是资本带来利息的根源。
地租收入
地租是土地的价格。地主提供土地得到地租是因为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地租是这种资源的租金。无论是什么社会形态,地租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方式方法不同。
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地租,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由于土地的边际生产率是递减的,地租与土地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土地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资源的资源,土地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需求增加,但供给不能增加,所以地租总体是不断上升的。
同时地租还受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周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如,北京市区的土地按照以上的要求共分为10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地租有很大的差别,政府公布的最高的市中心与边远乡村的地租相差了近百倍。这叫做级差地租。随着经济发展,级差地租也在不断增加。地价的指导价每隔几年政府就会作出修订。
我们在购房时,房价中就包括70年的土地出让金,这就是政府收取的地租。
红利收入
对于部分家庭来说,红利离我们还很远。
红利是投资者投资给企业后,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运做,获得了利润,为了回报投资者,将一部分利润按照投资比例或其他事前的协议,分配给投资者的那部分利润。
红利是一种投资回报,是有风险的,红利的多少,一方面决定于企业的赢利状况,赢利多则可分配利润多;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发展规划,有时企业为了今后的发展,不进行利润的分配;更取决于投资者在企业中的投资比例。
利润不同于工资和利息,它是不固定的,波动十分剧烈,有时可能是负数。
利润一度被认为是“万恶之源”,但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利润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一种主要动力。利润的追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资源被充分有效的利用。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只要有收入,就有收入差别。
洛伦茨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是用来表明收入分配或财富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它假定社会人口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各占20%,按其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制得下表:
表17-1
级别
占人口比例%
合计%
占收入比例%
合计%
1
20
20
5
5
2
20
40
11
16
3
20
60
18
34
4
20
80
25
59
5
20
100
41
100
图16-1中,横轴OP表示人口的比例,纵轴OI表示收入的比例,OY为45,在这条直线上,每20%的人口得到20%的收入,表明收入绝对平均,叫做绝对平等线。OPY是绝对不平等线。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存在的。实际的洛伦茨曲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条曲线。洛伦茨曲线越弯曲,收入差距越大,反之越平等。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把实际收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A示,实际收入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为B,则基尼系数表示为:
基尼系数=A/(A+B)
A=0时,基尼系数等于零,收入绝对平均。B=0时,基尼系数等于一,收入绝对不平均。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为0.4时,是分配差距过大的警戒线,其中0-0.2为平均,0.2-0.4为比较平均,0.4-0.6为不平均,0.6以上为很不平均,社会就会发生动荡。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小,而发展中国家的基尼系数比较大。
200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1,十分接近国际警戒线。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太大,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同组织测算的基尼系数不同,有的机构甚至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将达到0.56,达到了临界标准。
表17-2 99年GDP、基尼系数(世界银行公布)
等级
国家
GDP美元
PPP美元
基尼系数
最高10%
最低10%
低收入
布隆迪
120
553
33.3
3.4
26.6
中非
290
1131
61.3
0.7
47.7
蒙古
350
1496
33.2
2.9
24.5
中低收入
中国
780
3291
40.3
2.4
30.7
白俄罗斯
2630
6517
21.7
5.1
20
泰国
1960
5599
41.4
2.8
32.4
中高收入
韩国
8490
14637
31.6
2.9
24.4
巴西
4420
6317
60
0.9
47.6
匈牙利
4650
10479
30.8
3.9
24.8
高收入
美国
30600
30600
40.8
1.8
30.6
日本
32230
24041
24.9
4.9
21.7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在工资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在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导致基本工资长期偏低,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从而使白领分享生产者剩余,工资得到快速提高,进一步加大收入差距。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贡献标准,需要标准,平等标准。后两个标准有利于收入平等,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平等与效率是经济发展中永恒的话题。我国现行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芝加哥大学的墨菲教授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后,提出:当今社会,决定人们贫富差距的第一位原因是知识积累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的占有,收入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在拉大,工资结构与技术创新过程之间存在着内部联系,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必然扩大收入的鸿沟。
表17-3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人均年收入(美元)
消费者需求重点
200-500
物质产品本身
500-1000
价格
1000-2000
品质
2000-3000
便利性
3000-5000
快捷舒适
5000以上
流行
我家的支出
每个人取得工资时大部分已经进行了一次支出——这就是缴税。税收是一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积少成多的国家收入,是转移支付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如国家税务局的主页上所写的“没有您的纳税,就没有共和国的繁荣”。由于我国的税收以间接税为主,税收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似乎微不足道。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收入征收的税收,可以调节收入的差距。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利息、红利、股息;财产租赁和转移所得;偶然所得等等。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见下表:
中央政府规定月收入1600元以下免征所得税。对于国家规定的一些收入可以减免税收,如保险收入,政府奖金等。对于个人的一次偶然所得一般是20%的税率,小额劳动所得还有一种3%的税率。
表17-4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部分)
应税额(元)
累进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0-500
5%
0
500-2000
10%
25
2000-5000
15%
175
5000-20000
20%
625
20000-40000
25%
3625
遗产税和赠与税是对财产转移过程征收的税收,它可以避免财富的过度集中,鼓励个人奋斗,遗产税和赠与税税率一般都很高,起征点也较高,一般家庭都不用缴纳。我国目前正在酝酿征收这两种税收。
国外发达国家所得税往往是政府的第一大税种,有的国家占到财政收入的60%,中国的所得税现在还是一个小税种,但其地位越来越重要。
税收是一个国家存在的经济基础,但不是税率越高越好,如图16-2所示,当税率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自然就会做出逃税的决定,税收反而下降。例如:个人房屋出租的税率高达20%,还不包括所谓的“费”,绝大多数房东选择了逃税,政府不得不在2004年2月将税率降低到5% ,以获得税收。综合而言,我国的税收水平在国际上是比较高的,企业的综合税负比例有的达到了40%,有降税空间。
恩格尔系数
每个家庭的支出主要是衣食住行几项,经济学家恩格尔首先发现随着收入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减小,恩格尔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
国际上通常认为恩格尔系数在0.8以上为贫困,0.4以上为小康,0.2以下为富裕。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达到0.37,农村恩格尔系数达到0.46,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
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和个人购买物品和劳务所支付价格的变动程度。指数包括衣食住行各种消费。美国是对85个城市的328种商品价格进行统计,每隔一定时间对商品种类进行调整。中国是对2000个家庭的支出进行统计。消费物价指数通商以某个时期的价格为基数,一般是100,再用现在价格与基期价格进行比较,得到一个系数。这个系数就是消费物价指数。这个指数是衡量家庭支出和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充分就业与失业
每个家庭要得到收入通常就要去工作——即就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工作,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没有工作,这是不是失业呢?
什么是失业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失业?凡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各国对工作年龄的规定各不相同,如美国是16-65岁 ,中国是18-60岁。属于失业范围的人包括: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寻找工作达4周以上的人;被辞退正在找工作或为寻找其它工作离职的人。
衡量一个经济体系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的指标是失业率。
与失业相对的充分就业也不是人人有工作。失业可以分为需求不足的周期性失业和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造成的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时仍然有一定的失业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一方面能作为劳动的后备军随时满足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也是对就业者的“威胁”,从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各种福利政策也会使一些人不愿找到工作,这样的失业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是可以接受的。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与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通常是3%—7%左右,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曾公开表示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在3%左右,中国可以承受的失业率为4%。
失业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产生的原因不同。
就业水平取决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有取决与总需求。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所以叫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民收入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与利息率水平。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即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正说明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如果预期的利润率大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大,反之则越小。这样预期的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接近,投资需求也就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
自然失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经济中各部门各地区劳动需求是经常变动的,这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总有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状态,这种失业叫摩擦性失业,是正常的。
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不断的变动,有的产业在收缩,有的地区在开发,而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这种失业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叫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在产业升级时都会出现,是正常的。
有时工人不满意现在的工作,离职寻找更理想的工作,叫求职性失业。这种失业是工人自己造成的,不同于摩擦性失业,属于自愿失业。这种失业通常都是青年人。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存在,也助长了这种失业。
由于工资的刚性,人们不愿降低工资,形成了工资的只升不降,使企业考虑到人员成本不可能雇佣所有的工人,从而造成的失业叫古典失业。中国改革开放前,低工资、高就业制度形成了无失业状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开放后,工资提高,失业现象开始出现。
除了上述的几种失业类型外,还有技术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等。但是除了我们可以看到的失业外,还有一种隐蔽性失业。这种失业是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多生产没有贡献,有“职”无“工”。中国开放前的高就业实际是高隐蔽失业。这种失业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在中国农村这种失业依然十分严重。隐蔽性失业给政府一个错误信息,会导致经济决策的错误。
奥肯定律
对于社会来说,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的支出,造成财政困难,过高的失业率又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从整个的国民经济上看,失业就是国民收入的减少。
美国经济学家A?奥肯在60年代提出了:失业率每增加1%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
理解这个定律时注意2.5%是一个平均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奥肯定律使用于没有充分就业的情况,在充分就业时自然失业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约为1:0.75左右。
四、储蓄与消费
在第一讲中我们曾讲过一个蜜蜂的寓言。中国是一个崇尚节俭的国家,储蓄是传统美德的体现。建国后,为了扩大积累,进行工业化建设,政府在实行低工资的同时,积极提倡简朴、储蓄的民风。在低工资的背景下,广大居民也不得不进行储蓄以被不时之需。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配给的,多余的钱也无处可去。储蓄在银行中不会停留,直接转化为投资。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向市场经济过度,居民收入上升,储蓄余额不短上升,据统计,我国的储蓄率最高时达到40%。与中国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的储蓄率非常低计,例如美国2004年的储蓄率仅仅为1%,到了2005年甚至已经变为负的。
表17- 5我国居民储蓄存量
年月
居民储蓄存量
同比增长
1996.12
38521
29.6%
1997.6
42460
19.8%
1997.12
46485
20.7%
1998.12
53407
15.4%
2000.1
60242
10.9%
2003.9
104700
15.8%
中国储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失业、住房、医疗、教育的改革使居民的收入预期下降而指出预期上升,居民储蓄防老。另外收入两极分化,当然还有一些“灰色收入”不敢走出银行。西方经济学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仅是理论的模型,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节俭储蓄不一定是好事,消费扩张不一定是坏事。经济发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类的奋斗目标。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储蓄带动高投资是美国工业转移的结果,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用自己的储蓄“帮助”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工业生产,发展中国家在为发达国家储蓄,就好比农村储蓄最终被用在了城市建设上。
思考题:
奥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什么是失业?产生失业的原因有哪些?
什么是基尼系数?它有何用处?
补白:
无名小辈曼昆编教材
1988年,曼昆刚刚到哈佛任教3年,还仅仅是一个助理教授,就开始编写教科书,而写书一般都是成名成家的教授们做的事,依靠他们的名气书才好卖。
曼昆教授对他编写经济学教材的意义有着十分笃定的信念,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普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人们等多的了解世界,以便使他们成为好公民。经济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样的,都是服务于这个目的。因此,写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和职责。这是一个经济学家得以促进政府更健全,未来更加繁荣的一种方法,正如萨缪尔森所说的:“如果我能写一种传世的教科书,我就不管谁制定这个国家的法律或者谁起草高深的条约。”
1992年他的《宏观经济学》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并且享誉国内外,被译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中文、俄文、西班牙文多国文字。
第五章 经济学简史
第十八讲 近代西方经济学说
1,经济学的萌芽——重商主义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随着商品和货币的出现,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开始对社会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色诺芬在他的著作《经济论》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亚里士多德初步分析探讨了商品的价值,贾图、瓦罗在他们的著作中全面的分析了奴隶庄园经济。到了中世纪西欧的阿奎那将“公平价格”发展为一整套理论,奥雷斯姆等人系统的研究了货币和高利贷,这些都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西欧在1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解体的阶段。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商业资本突出、西欧各国的王权与商业资本联盟。这是重商主义流行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最初是作为国家政策出现的,以后逐渐形成理论。重商主义以商人的世俗观点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以商业资本为考察对象,研究流通领域中的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研究。
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包括四个方面:(1)社会财富观念。重商主义者一致反对维护自然经济,鄙视货币财富的观点,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认为金银是财富惟一的形态。(2)关于财富源泉的观点。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源泉在流通领域,“死钱”变“活钱”;国内商业不能增加财富,只是财富的再分配,只有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顺差,金银不断流入才能增加国家财富。(3)强调国家的作用。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要对经济进行干预,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和金银的外流(4)鼓励增加人口。重商主义者认为人是劳动力的来源,要增加人口,防止人口外流,鼓励外国人移入本国。
重商主义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5—16世纪的早期重商主义为货币差额论,16—17世纪的晚期重商主义为贸易差额论。
2,经济学的形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7世纪初,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以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古典经济学产生。古典政治经济学分为两大流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和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我们在这里只介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派。
配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其学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他在近代第一次有意识地将商品的价值源泉归于劳动,分析了工资、地租、利息等问题。他认为工资是维持工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他区分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市场价格。
从配弟之后的100年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亚当?斯密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是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工业革命已经在棉纺织业中展开,英国已经形成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地主阶级三大阶级,经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其中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被誉为划时代的巨著。
亚当?斯密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发展的条件。亚当?斯密主张符合自然秩序,实行经济自由的社会,这种经济自由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在这种社会中,国民财富是一国所生产的商品总量,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增加财富方法是加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工人人数。亚当?斯密在著作中使用了归纳法和抽象法两种方法,这使他的经济范畴几乎都带有二重性。亚当?斯密从人的本性出发,系统考察了分工,他把货币看作流通的工具,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提出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二重性观点。第一次划分了三个阶级既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地主阶级三大阶级。用三种收入说明价值,既根据年产品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提出三种收入学说:工资的双重定义,既劳动者劳动的收入、劳动的自然价格(近似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工资水平是劳资竞争的结果;工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或资本的增减为正相关关系。他提出利润的双重定义:利润是工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在扣除工资后的余额;利润是资本的自然报酬;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间竞争的结果。他提出了公平、确实、便利、经济的四大税赋原则。亚当?斯密分析再生产时把年产品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的观点被称为“斯密教条”,“斯密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了不变资本部分。
斯密之后的40年,英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产业革命迅速开展,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李嘉图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通常简称为《赋税原理》),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李嘉图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竟争和自由放任。从劳动价值的原理出发,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分配学说是李嘉图经济学的中心思想。把工资同雇佣工人收入相联系,研究了工资数量的基础和工资变动的规律。李嘉图把利润看作剩余价值的惟一基本形式,只与工资相对应分析利润.
3,经济学发展——19世纪的经济学
萨伊是19世纪法国的经济学家,萨伊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萨伊认为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来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有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出来价值是三者共同协力的结果。萨伊的销售论被后人称做“萨伊定律”,其主要内容为: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只是起一瞬间的作用,因此产品总以产品交换;交换中,买方同时是其他产品的购买者,供给会给自己创造需求;社会中总供给也一定等于总需求;市场上某种产品的滞销是暂时的,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是各种产品供求趋于平衡;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不会出现。
约翰?穆勒是19世纪中期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穆勒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分配规律是人类制度问题,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他的这一观点为社会改良主义政策提供了依据。约翰?穆勒把商品分为三类,供给不能随意增加的价值决定于供给;攻击可以无限增加的单位生产费用不会提高;攻击可以增加单位生产费用会增加。
李斯特是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认为财富的原因(生产力)和财富本身(交换价值)不同,生产力更重要。促使人劳动的是对个人有鼓励激发作用的精神力量,是使个人努力可或结果的社会状况,是个人努力能利用的天然资源。李斯特将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从19 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发生了“边际革命”。
“边际效用学派”(简称边际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宣传边际效用价值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众多人物和学派的统称。该学派以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学的面目出现,但很快成为正统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19世纪70年代前的戈森提出戈森定律:第一,随某种需求的满足,一个人所感受的享受程度逐渐递减,直到饱和状态(效用递减);第二,为使一个人获得的享受总量最大,他必须把所有享受都逐渐满足,而在享受终止时各种享受的程度或享受的边际部分彼此相等(效用最大化)。戈森的这些理论奠定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也研究人的学问。他认为人类的动机分为两类: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前者促进人类的经济行为,后者制约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人们的动机无法直接衡量,但是可以通过货币间接衡量。经济学是用货币对活动的动力和阻力的数量进行的研究。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是他的理论体系的中心和基础。他认为:价值是交换价值,其货币表现即价格,均衡价格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在供求均衡时,一个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量叫均衡产量,它的售价叫做均衡价格。
建立在均衡价格论基础上的分配理论是在萨伊三要素(土地、资本、劳动)之外加上了企业家才能,利息是“等待”和“风险”的代价,利润才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土地供给是固定的,地租只受需求的影响。
重农主义 重商主义
亚当斯密
马尔萨斯
大卫李嘉图 穆勒 、马歇尔
马克思 凯恩斯
萨缪尔森
苏联、中国 曼昆
图18-1经济学家谱系图(简化)
补白:
三个学者在考证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职业是什么。一个学者说:“上帝从严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做成了夏娃,这是一个典型的外科手术,所以世界上的第一个职业是医生,并且一定是外科医生。”另一个学者立即反驳:“在上帝制造亚当和夏娃之前是把陆地和海洋分开,而能过做到这一点的一定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以,第一个职业是工程师。”第三个学者立即反对:“上帝把海洋和陆地分开之前世界是一片混沌,能够使世界变得混沌的只有经济学家,所以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是伟大的经济学家。”
另两个学者哑口无言。
第十九讲 现代、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对西方经济学的流派作出准确的划分是比较困难的,在此,将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人物作简单介绍: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打破了市场调节的经济神话,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经济学无法解释经济危机的出现,经济学期待着一场革命。
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常简称为《通论》),凯恩斯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经济学观点,凯恩斯革命发生了,经济学从此翻开新的的一页。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供给主义观点,提出需求会带动供给的变化,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运行,反对“自由放任”,政府要平衡预算,但是不是消灭赤字,在经济衰退时有必要增加赤字;政府调节经济时要同时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市场经济机制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不能自行完成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提出三大心理规律:实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实际效用规律、灵活偏好规律。凯恩斯的理论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主张关心经济中的总量关系,特别是总支出所昌盛的收入效应,强调决定经济活动水平的总投资量大小的重要作用。他的这些观点至今仍是很多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新古典综合派又称现代主流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个西方经济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他们认为现代经济是一个混合经济体系,在这个经济体系中,以最大化为目标的私人经济受市场机制的掉界,公共部门的行为受政府的调节,在微观经济领域市场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满足;厂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形成市场的供给;生产要素的需求来源于厂商的引致需求,它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和要素价格。在宏观经济领域他把以收入和支出相等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凯恩斯理论被推广到适用于多种经济时期。
80年代末,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当今西方经济学动态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列茨等。他们利用供给的和价格粘性来解释凯恩斯理论。他们的主要的理论观点有:当经济出现需求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的市场出清,经济可以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而在长期经济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在出现货币工资粘性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非自愿失业,从而出现经济周期;为了加速经济向充分就业的调整,政府应采取需求管理政策。
熊彼得是美籍奥国经济学家,他十分注重分析方法,强调用“发展”的和“动态”的观点;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创新是原有的均衡向新的均衡转化的动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由于创新,资本主义将向社会主义过渡。
货币主义是上世纪50年代发源于芝加哥大学,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们的观点是:货币的数量世解释价格水平涨落的基本因素,传统的理论总结为公式:Py=MV,其中P表示价格,y表示国民收入,V表示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仅仅强调了货币的流通作用。与传统的货币理论不同的是强调货币有四个因素影响:1总财富决定货币的需求,2非人力财富占的比例愈小对货币的需求愈大,3预期报酬高则持有的货币减少,4其他因素。与传统理论最大的差别在于传统理论强调流通速度,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货币供给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无关,货币供给决定名义收入,货币数量从长期看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国家干预会使原来的经济稳定遭到破坏。正确的经济政策可以熨平经济波动,但是由于时滞的原因,可能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要规定一个固定的货币增长量。
理性预期学派产生于60年代,代表人物是卢卡斯。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在有效利用一些信息的基础上,预期的结果必然与行为的结果一致,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宏观政策都是无效的,只能改变价格水平,不会改变就业和产量,全面否定宏观经济政策。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不能保证个人行为的协调一致,其理论是不成立的。
供给学派70年代发源于美国,代表人物是蒙代尔。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美国的滞胀。他们认为:滞胀是管理政策造成的,要恢复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需求扩大不一定造成产量增长。很可能只是单纯的增加货币量,物价上涨,利率上升,影响投资增长,使得技术变革缓慢,生产停滞,从而造成滞胀。要提高产量就要对个人和企业进行激励,通过降低税率刺激供给(拉弗曲线)。减少福利开支,减少限制性的规章条例。
曼昆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其作品《经济学原理》被认为是“最令人鼓舞的经济学教科书”,他被认为是继萨缪尔森之后的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史一表通
分期
名称
技术特点
金 融 特 点
历史阶段
货币化比率
货币形式
金融现象
状态
工业化前期
传统社会
生产技术落后,受工业为主
0-5%
贵金属
偶然
原始 分散
漫长
工
业
化
期
准备阶段
工场化
5-20%
纸币出现共同流通
银行出现
初级
18世纪
起飞阶段
技术创新
20-50%
纸币
银行为主体
证券出现
初级
1860
成熟阶段
重工业主导
50-100%
纸币
金融资产化
中级
20世纪
高级消费
轻工业主导
100-200%
有价证券
多样化的金融机构
高级
20世纪中期
后工业化
生活品质阶段
服务业
200%以上
无形化
金融衍生产品
超级
美国
经济学的没落
现在由于知识的爆炸,分工越来越细,人们越来越集中在狭隘的领域中,但这在经济学领域中是不适用的。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没有哪个问题可以仅仅依靠一门科学就可以独立解决,因为社会科学不仅仅是研究一个问题,而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但是现在流行的经济学是越来越严格的数学训练,经济学论文就是一篇数学论,经济学各种奖项的获得者都是数学家,经济学的成就就是建一个理论套上一个完美的数学模型。这些“经济学家”不但在经济学界完美地利用了数学,并极力将这种抽象化渗透到其他的社会科学领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哲学、伦理学、……都将有一个完美的数学模型来表示了。
经济学家还将经济学自诩为社会科学的皇后,经济学成为了社会科学中的帝国主义,很少的人占用了很多的资源,用经济学上的术语叫做“边际效用递减”。
附录1
中国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中的角色
劳伦斯?萨莫斯
中国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过度过程是独特的。但是,想市场经济的过度并非仅仅发生在中国。中国在本世纪过去的20年见所发生的巨大转变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众多强有力的因素正在一个全新的21世纪的全球经济:它既为全球人口生活水平的改善带来巨大的机遇,但是也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
今天,我愿意对这些全球化趋势以及它们对中国的启示作一些分析。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我想以一名经济学家而不是政治家的身份对此进行讨论,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下述信念,即中国的经济发展将符合中美两国的长期利益。
新的全球经济的三大推动力量
众多因素影响着新的全球经济。以下三个核心因素最为关键:
技术上的革命。在最近的一本杂志中有个卡通场面:有一位小男孩告诉他的朋友,当他长大以后想成为一个目前没有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这一描述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的特征。信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巨大变革正在将我们带向一个“后工业时代”。着将给各个经济和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在这一全新的纪元中:大脑将比肢体更加重要——你懂得的知识的多少比你能举起的重物大小更重要;创新比大批量生产更为重要——一的产品的价值不再以质量衡量,而是以其包括的知识和思想来衡量;信息作用突出——信息在经济中传递的难易程度以及被加以有效利用的程度有关。
市场力量的传播。上述技术进步而又促进了第二个重大发展:消弱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并促进了市场力量的发展。苏联式的共产主义、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命令型的大企业在同一时期碰壁并被迫重组并非偶然。经济上的成功意味着必须在集中型协调活动和个体性的智慧和思想激励两方面作出平衡,完全回避一个方面是错误的。但是,新技术可以有助于着两个方面的协调。有一点很明显,即经济利益的天平更加青睐于那些经济力量和机会更加分散化、个人的技能和思想作用更大的体制。在个人的商业活动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层面上,灵活性远远胜过僵硬的管制,对变化作出反映的能力远远胜过独裁式控制的强权。
全球一体化。前述的两个趋势促进了第三个趋势,这或许是新全球经济中最为壮观的一个画面:商品、资本、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涌向最能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领域。因此,为资本创造出一个竞争性的环境就成为当今时代实现经济成功的一个关键。这一点已经远远超过过去的情形。我坚信,新兴市场的增长记录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它在经济史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和工业革命相媲美。对于商业活动而言着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对于政府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在短短的10年中管理好经济变迁,而这在以前可能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对于全世界的人们而言,在健康、识字水平、营养方面将获得巨大改善,而这仅仅在20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经验——技术的重要性、以市场力量为核心、全球一体化的必要性以及应对社会经济变迁所需的灵活性——将成为21世纪经济成功的关键要素。美国这些年的经济成功被从下述几个方面加以解释:鼓励企业家精神和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市场决定经济结果的经济环境;促进资本被最有效的加以利用的进一步的市场改革;财政平衡使预算赢余资金用语私人投资,而不是耗费于政府的帐面资产。这些经验对于步入新世纪的中国经济而言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中国经济改革在过去的20 年里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利用中国数量巨大的人力资源,积极引入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政策已经帮助中国迅速建立起曾经落后于其他经济的经济基础。然而,这种意义上的赶超对一个经济的推动作用毕竟有限,中国日益面临着收益递减的难题。解决一国的问题需要尊重该国传统和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为解决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中国需要继续努力以建立一个能够确实服务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取得经济成功的市场经济体系。正如物理学定理一样,积极性的基本原理不可违背。在这一意义上,中国所面临的核心性的经济挑战与每一个处于新时期黎明之际的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为“后工业时代”构建政策和制度、让市场更加自由地运作、为企业和人民提供更多经济全球化的收益。
中国在下一个转型阶段所面临的是建立能够最终发挥中国人民创造力以及支持创新和长期投资的政策和制度。这以为着应当为一个现代市场经济建立良好的无形基础设施,包括法律规则、公平税法、私有制、土地市场、知识产权、独立的法院、能够打击欺诈行为并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证券市场和社会支出体系;这意味着应当支付支持能够缩小好的思想和好的产品与服务之间差距的制度;或许最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不仅应当看到一个开放的产品和服务的巨大市场,而且更应当重视一个开放的思想市场的重大价值。
恰恰如同在20世纪以数量为基础的经济里,一个有效的交通体系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一样,思想的自由流动已成为21 世纪经济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经济面临的第二次重大挑战就是将经济从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以及为其提供巨大资源支持的金融部门的重负中解救出来。
这一点要求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进行根本性的调整。这在中国和其他转型经济中都是一样的。最终,只有当企业经营遵循预算而不是持续不断的、数额巨大的政府的支持时,企业的经营才会成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中国政府近年来已经将金融部门作为改革的一个优先部门,包括重组银行等金融机构,创立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在近几个月里,广泛争论着中国的改革进程是否能够抵挡进一步的外国竞争。根据90 年代以来全球的经验,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果不对外开放,中国的改革能否真正的成功?
加入WTO将成为中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努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中去,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富有效率的商业环境以及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因为竞争将把资本导向最具生产率的领域。增进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贸易联系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潜在收益,并且,在通过WTO 促进中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将促进全球的经济繁荣。
在这一背景下,如果美国和中国能够达成一个满意的加入WTO协议,则美国政府部门将与国会作出努力以实现与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如果不包括中国,WTO 将无法实现创建者的最初设想。
总结性评论
实施今天我所讨论的实现国家成功发展的经济原则跟把它们扼要地表述出来一样困难。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尽管一个全新的世界经济将会创造比以前广阔的发展机遇,但是,它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此情形下,政策指定所面临的挑战实际上就是一种权衡:向必要的目标迈进与维持稳定之间的权衡;对全球化的现实作出回应与维护本国传统之间的权衡;作为经济成功的“推进器”的竞争的重要意义与作为我们所处的社会的力量源泉的凝聚力和合作的价值之间的权衡。成功地解决这些权衡是每一个国家所面临的挑战毫无疑问,不断推进的中美之间的重要合作关系对于21世纪的全球经济的形成和繁荣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我们始终不应忘记,联系两国的纽带已经大大超出官方会谈的范围,它体现在不断扩大的商业之间、个人之间的联系上。现在,美国有40万个工作职位以来于在中国从事经营的企业。仅仅10年,美国出口就翻了两番。外国直接投资(FDI)已经是美国的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掷达到63 亿美圆。
如今,超过10万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获得了赴美学习的机会,同时数以千计的美国学生和教师来到中国。
中国将如何确定在未来10年的重要地位问题只能由中国自己来回答。
附录2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简答题略)
第一讲
1.D 2.B 3.AB 4.D 5.D 6.A
第二讲
1.A 2.B 3.C 4.C 5.B 6.B 7.C 8.B 9.A 10.C 11.A 12.C 13.B 14.D 15.C
第三讲
1.A 2。A 3。B 4。C 5。A 6。D7。B 8.A 9.C。
第四讲
1.C 2. D 3.C 4.B 5.D 6.D 7.C 8.B 9.C 10.A 11.D 12.C 13.D 14.B
第五讲
1.A 2。B 3。C 4。D 5。A 6。A 7.D 8.CD 9.D 10.C 11.D 12.A
第六讲
1. C 2.C 3.B 4.B 5.C 6.A 7.D 8.B 9.C 10.B 11.C 12.C 13.A 14.C
第七讲
1.B 2.D 3.A 4.B 5.B 6.A.A 7.B 8.D 9.D 10.B 11.B 12.A.D 13.D 14.D
第八讲
1.A 2.B.C. 3.A 4.A 5.A
第十讲
1.B 2.B.C 3.B 4.A 5.D
附录3西方经济学复习参考题
通过学习,你已经对西方经济学有了粗浅的了解,以下的这些问题对你来说可能会帮助复习巩固有关的知识1.你的生活与你的父辈相比有那些不同,为什么?
2.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很高,这样好吗?为什么?
3.对比西方经济学的成本学说和马克思的成本学说。
4.厂家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的决策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5.为什么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寿命通常为3-5年?
6.具报道,中国的国有企业生产总值占GDP的70%,但工业增加值的60%是非公有经济创造的,请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其中的原因。
7.人民币升值对你我的生活有何影响?有利还是有害?
8.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
9.银行是怎样创造货币的?
10.你和你的家人在那些方面享受到了转移支付?对你和你的家人有帮助吗?
11.中国的赤字政策你有何评价?
12.加入WTO,你认为中国保护民族企业有那些办法?
13.期货是如何体现价格发现作用的?
14.谈谈你最了解的一位经济学家。
15.有人说中国将成为继英、美、日之后的第四个世界工厂,你怎么看?
16.人们经常错误的使用一些经济学术语,请举几个例子。以后你和你的家人不要用错啊!
17.你认为制度对经济的发展有多大的作用?
18.中国经济已经持续20年的高增长,已经是一个经济奇迹,你认为还会持续增长吗?
19.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有何联系和区别?
20. 你希望将来做一个经济学家吗?
21.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你认为主要有哪些原因?怎样避免摩擦扩大?
22.上界政府和本界政府的经济政策有何差异?
23.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有何影响?欧洲政治一体化又会有何影响?
24.你认为推行亚洲经济一体化,直到发行统一货币亚元是否可行?
25.一些人提出中国要尽快产业升级,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26.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采用了盯住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这与传统的观点有着很大的差异,谈谈你的看法。
27.经济学界对财政政策的作用一直有争议,你有何看法?
经济学对你有帮助吗?展开你思维的翅膀,…………
补白
一个美丽的姑娘在医院看病,被确诊患了绝症,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了,姑娘问医生:“三个月的时间太短了,能不能想办法在多活几个月,人生太美好了”。医生说:“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你赶快与一个经济学家结婚”。姑娘不解。医生解释道:“你和经济学家生活在一起,你会觉得度日如年。”
后记:
笔者从2001年在人大附中开设《西方经济学》选修课,并着手编写自己的讲义,一方面自己有这方面的兴趣,同时中学《经济常识》课本的一些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实际,同学们普遍不爱学习“政治课”。因而《西方经济学》选修课一方面为正常的课内教学拾遗补缺,开阔视野,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多少还受到了曼昆的影响。
几年间,四易其稿,最初的讲义只涉及微观经济学内容,篇幅约2万字,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很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仍然不能很好的解释,所以从第二轮课程开始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知识。讲义也随之改变。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问题不能给学生满意的解释。例如免征自行车税的经济学解释就要用到财政学的知识,人民币为什么是否升值就要用到货币银行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知识,等等,于是讲义一改再改,篇幅也越来越大。最后这次,笔者的改动最大,增加了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实际授课时还一度增加了博弈论,确切的说是这些学科内容中的皮毛。讲义中还穿插介绍了一些比较新的前沿理论,如金融学的markwitz理论。再叫做西方经济学似乎有点文不对题,一度想把讲义的名字改为《现代经济学常识》了,不过为了避免误会还是作罢。
学术界有一个观点:中学教科书落后学术界50年,大学教科书落后20年。笔者在讲义中力图打破这一界限,例如把2001、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用最简单的话做了介绍,甚至一些理论界有争论的问题也将其写到讲义中,如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以及货币发行与通胀的关系等,虽然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但我希望让同学们从多方面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开阔视野,笔者以为这才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另外还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也“安插”了进去。
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应该写到讲义中的内容,但是看看这已经是十多万字的篇幅,也不得不到此为止,否则同学们拿到一部“大部头”,恐怕也就没有兴趣读下去了,也与我的初衷相违背。这种编写方式效果如何,还要请同学们给与评价。
感谢几年来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同事和同学们!尤其是提供漫画插图的2004级汪扬子同学。感谢在我求学过程中所有谆谆教育过我的老师们!
我编写讲义过程中参考了很多书籍,除了前言中提供给大家的那些外还有以下几部,一并致谢!不知会不会侵犯了版权?
《经济学 (12版)》 保罗?萨缪尔森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2第一版
《财政学》 陈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第三版
《经济法》 曲震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第一版
《国际经济学学习指导》 黄卫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第一版
《货币银行学》黄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第二版
《发展经济学》 黄卫平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7第二版
《发展经济学》 叶静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消费者行为学》 王长征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5第一版
《经济思想史教程》马涛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1第一版
《经济 环境 发展》曹凤中 中国环境出版社1999.9第一版
《新制度经济学》 卢现祥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第一版
《现代经济学的跨学科断想》 崔卫国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8第一版
《经济学家的学问故事》 王则柯 中信出版社 2004.1第一版
限于笔者水平,讲义内容中不当、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正。
曹葵敬上
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