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第五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因素与过程
? 第二节 我国土壤分类
? 第三节 土壤分布的规律性
(二)气候因素
水热状况直接参与母质风化和物质淋溶, 很大程度上控制
植物和微生物生长, 影响土壤有机物质积累, 分解, 决
定营养物质的生物学循环速度和范围 。 如, 气候对土壤
风化作用影响;影响土壤有机质形成;影响土壤矿物迁
移等 。
( 三 )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形成的最活跃的因素, 在土壤形成中
起着主导作用 。 包括:
1,植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植物生长吸收水分, 空气和营养元素, 进行光合作用,
合成有机质, 再以残体聚积于母质层, 再经微生物作用,
使营养物质, 能量逐渐丰富, 改造了母质, 推动了土壤
的形成 。 如乔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影响 。
2,土壤动物在成土过程中作用
3,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作用
( 四 ) 地形因素
此因素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 能量交换的一个
重要条件, 其主要作用表现为:一方面使物质在地表进
行再分配;另一方面是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 热条件
方面发生差异, 以及接受降水或潜水在土体的重新分配
方面的差异 。 如地形重新分配母质;地形重新分配水热
状况;地形与土壤发育的关系等
( 五 ) 时间因素
土壤的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育 。 时间因素用土壤
年龄表示, 可分为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 。
( 六 )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
第一,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有意识, 有目的, 定向的;
第二, 人类活动是社会性的, 它受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
产力的制约;第三,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可以产生正, 负双向效应 。
人类活动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下, 使自然土壤发展进入
到一个新的, 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即农业土壤发育过程 。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着土壤的形成与发育,
目前农业土壤的发育主要以人为因素为主。
二、主要成土过程
( 一 ) 原始成土过程
是指从岩石露出地面有微生物着生开始到植物定居之前形
成的土壤过程 。 它是土壤形成作用的起始点 。
( 二 ) 有机质积聚过程
是指在各种植被下,
有机质在土体上部积累的
过程,结果在土体上部形
成暗色腐殖质层的过程。
( 三 ) 粘化过程
是指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
和聚集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
过程和淋溶淀积粘化过程。粘
化过程结果在土体心土层形成
粘化层,主要发生层次深度在
50cm~60cm,因这一深度水热
条件比较稳定,适合于次生粘
土矿物的产生。
( 四 ) 钙化过程
是指干旱、半干旱区
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淋溶、
淀积的过程。结果形成钙
积层,其特征:呈假菌丝
体、核状、斑点状,若出
现层次浅、厚度大,成为
生产上障碍层次。
(五)盐化、脱盐过程
盐化过程是指土体中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的过
程 。 发生在滨海区,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形成具盐化层
的盐渍土 。
脱盐化过程是指盐渍土中可溶性盐在降水、人为因素等
作用下降低或排出土体或迁移到下层的过程。
( 六 ) 碱化, 脱碱化过程
碱化过程是指土壤胶体上吸持较多交换性钠, 使土
壤呈碱性反应, 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 。 结果
在土壤底层形成具碱化层的碱化土, pH值大于 9.0。
脱碱化过程是指通过淋洗和化学改良, 从土壤吸收
性复合体上除去钠离子的过程 。
盐化与碱化相伴随进行 。 先盐化, 发生脱盐化过程,
产生交换性钠解吸, 从而产生碱化, 即碱化土是盐化,
脱盐化相互交替的结果 。
( 七 ) 白浆化过程
是指土体中出现还原高铁高锰作用而使某一土层漂
白的过程 。
( 八 ) 灰化过程
是指土体表层 R2O3及腐殖
质淋溶淀积而 SiO2残留的
过程。
( 九 ) 潴育化过程
是指土壤形成中氧化还原
交替进行的过程 。 形成潴
育层, 特点:产生锈斑锈
纹, 铁锰结核, 发生于地
下水浸润土层, 地下水升
降频繁区 。 如华北平原潮
土区 。
( 十 ) 潜育化过程
是指土体中发生的还原
过程,形成潜育层,此
层次呈蓝灰色,又称灰
蓝层。
( 十一 ) 富铝化过程
是指土体中脱硅富铁铝的过
程, 形成网纹层, 又称富铁
铝化过程 。 如红壤形成中具
有此成土过程 。
( 十二 ) 草甸化过程
是指土壤表层的草甸有机质聚集过程和受地下水影
响的下部土层的潴育化过程以及底层的潜育化过程的重
叠过程 。
( 十三 ) 熟化过程
是指在人为因素影响下, 通过耕作, 施肥, 灌溉等
措施, 改造土壤的土体构型, 减弱或消除土壤中存在的
障碍因素, 协调土体水, 肥, 气, 热等, 使土壤肥力向
有利于作物生长方向发展的过程 。 简单地说为人类定向
培育土壤的过程 。 可分为旱耕熟化和水耕熟化 。
某一土壤类型的形成经常由一个主要成土过程和几个辅
助过程共同作用完成。
重点:
掌握 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及土壤主要成土过程。
第二节 我国土壤分类
一, 土壤分类概述
( 一 ) 土壤分类含义
土壤分类是指根据土壤性质和特征, 按照一定系统原则,
指标体系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分门别类过程 。
( 二 ) 科学土壤分类的目的, 意义
科学的土壤分类的目的,在于阐明土壤在自然因素和人
为因素影响下发生、发展的规律;指出各种土壤发育演
变的主导成土过程和次要成土过程;揭示成土条件、成
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拟订出土壤分
类系统。因此,科学的土壤分类是正确认识土壤,合理
利用多种土壤资源的重要环节,可为改造土壤,提高土
壤肥力和农业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 三 ) 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的系统分类原则
1,发生学原则
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分类要综合
分析成土条件, 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 以成土条
件为前提, 成土过程为基础, 土壤属性为依据,
其中土壤属性集中反映为不同土壤单元的诊断层
次和诊断特征, 以其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 可以
体现成土条件, 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的综合分析 。
2,统一性原则
土壤是统一的整体 。 耕作土壤是在自然土壤
基础上, 经过垦殖, 耕作, 改良, 培肥而形成的,
土壤分类应把耕作土壤与自然土壤纳入统一分类
系统 。
3,规程化原则
为确保土壤普查同级成果及逐级成果间的可
比性和可汇总性, 土壤分类系统坚持规程化 。
二, 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
( 一 ) 土纲
土纲为最高级土壤分类级别, 反映了土壤不同发
育阶段中, 土壤物质移动累积所引起的重大属性
的差异, 是土壤重大属性的差异和土类属性的共
性的归纳和概括 。
( 二 ) 亚纲
亚纲是在同一土纲中, 根据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
和岩性及盐碱的重大差异来划分 。
( 三 ) 土类
土类是高级分类的基本单元 。 它是在一定的
自然或人为条件下独特的成土过程及其相适应
的土壤属性的一群土壤 。 每一类土壤均要求:
1,具有一定的特征土层或其组合;
2,具有一定的生态条件和地理分布区域;
3,具有一定的成土过程和物质迁移的地球化学
规律;
4,具有一定的理化属性和肥力特征及改良利用
方向 。
( 四 ) 亚类
亚类是土类范围内的进一步细分, 反映主导成土过程
以外其他附加的成土过程 。
( 五 ) 土属
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 。 主要根据成土母质的成因,
岩性及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的差异进行划分 。
( 六 ) 土种
土种是土壤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 。 它处于一定的景观
部位, 是具有相似土体构型的一群土壤 。 同一土种要求:
1,景观特征, 地形部位, 水热条件相同; 2,母质类型相
同; 3,土体构型一致; 4,生产性和生产潜力相似, 而且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
( 七 ) 变种
是土种的辅助分类单元,是根据土种范围内
由于耕层或表层性状的差异进行划分,如根据表
层耕性、质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耕层厚度等进
行划分。
重点,掌握土壤分类原则,我国土壤分类体系。
第三节 土壤分布的规律性
一, 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是指土壤分布与热量的纬度地带性
和湿度的经度地带性的关系, 包括:
( 一 )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
是指土壤随纬度不同而出现变化 。 随着地球接受太
阳辐射能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所用的岩石风化, 植被景
观也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使土壤的形成发育也相应
发生沿纬度有规律的变化, 从而使土壤的分布表现出明
显的纬度地带性 。 如我国东部沿海区由北向南土壤呈现
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分布, 依次为 黑土 —— 暗棕壤 —— 棕
壤 —— 黄棕壤 —— 红壤 —— 砖红壤 。
( 二 ) 土壤的经度地带性
是指土壤随经度不同而出现的变化 。 由于距离海洋
的远近及大气环流的影响而形成海洋性气候, 季风气候
以及大陆干旱气候等不同的湿度带, 这种湿度带基本平
行于经度, 而土壤亦随之发生规律的分布, 称之为土壤
分布的经度地带性 。 如我国西部的干旱内陆由东向西土
壤呈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布, 依次为 黑钙土 —— 栗钙
土 —— 棕钙土 —— 灰钙土 —— 灰漠土 。
二,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发
生的土壤演变规律 。 因为地形高低差异, 水热条件存在
差异, 植被分布亦不同, 从而土壤形成发育及分布在垂
直方向上发生有规律的分布 。
三, 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在广域土壤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由于受中小地形,
水文地质, 母质, 人类活动等地方性因素影响, 在广域
土壤基础上分布着中域土壤和微域土壤, 表现出土壤分
布的中域规律和微域规律 。
1,试述土壤形成中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
2,简述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
3,简述土壤分类的含义, 目的意义和原则 。
4,简述我国土壤分布的规律性, 试举例说明 。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