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几何组成分析
一、是非题
1.1? 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1.2? 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
1.3? 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小于或等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
1.4? 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等于其实际自由度,那么体系中没有多余约束。
1.5? 图示体系是由三个刚片用三个共线的铰ABC相连,故为瞬变体系。
1.6? 图示体系是由三个刚片用三个共线的铰ABC相连,故为瞬变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
2.1? 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A 自由度=3
B 自由度=0
C 多余约束数=3
D 多余约束数≥3
2.2? 已知某几何不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A 自由度=3
B 自由度=0
C 多余约束数=3
D 多余约束数>3
2.3? 将两刚片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必要的约束数目是几个
A 2
B 3
C 4
D 6??
2.4? 三刚片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其联结方式是
A 以任意的三个铰相联
B 以不在一条线上三个铰相联
C 以三对平行链杆相联
D 以三个无穷远处的虚铰相联
2.5? 图示体系属于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常变体系
D 瞬变体系
2.6? 图示体系属于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常变体系
D 瞬变体系
2.7? 图示体系属于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常变体系
D 瞬变体系
2.8? 从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去除二元体后得到的新体系是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可变体系
D 几何瞬变体系
2.9? 图示体系中链杆1、2的端点P、P(分别在何处时形成瞬变体系。
A A(A()
B B(B()
C C(C()
D D
2.10? 图示体系,固定铰支座A可在竖直线上移动以改变等长杆AB、AC的长度,其它结点位置不变。当图示尺寸为那种情况时,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
A? h≠3m
B h≠1.5m和 h≠∞
C h≠1.5m
D h≠3m和 h≠∞
??????????
?
第三章 静定梁内力计算
一、判断题
1.1 根据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的形状可知,在AC段作用向下的均布荷载。
1.2 根据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的形状可知,在C截面作用顺时转向集中力偶。
1.3 在图示梁中,不论a、b为何值,总有MA=MB.
???? ?? ??
二、单项选择题
2.1 在图示简支梁中QC=
A P/2 B -P/2 C P D 不确定
2.2在图示简支梁中MC=
A m/2(上拉) B m/2(下拉) C m(下拉) D 不确定
2.3图示多跨静定梁MB=
A M(上拉) B M(下拉) C 2M(上拉) D 2M(下拉)
2.4图示斜梁的弯矩图正确的是
2.5图示多跨静定梁MC=
A Pa(上拉) B Pa(下拉) C Pa/2(上拉) D Pa/2(下拉)
2.6图示梁中C截面弯矩是
A Pa/4(下拉) B Pa/2(下拉) C 3Pa/4(下拉) D Pa/4(上拉)
2.7图示梁中C截面弯矩是多少
A 12(下拉) B 3(上拉) C 8(下拉) D 11(下拉)
2.8图示两种梁弯矩图相同的条件是
A l1=l2 B a=b C l1a=l2b D 必须:l1=l2 并且a=b
2.9要降低图示多跨静定梁弯矩幅值,应采用何种措施。
A 增大截面尺寸
第四章 静定刚架内力计算
一、判断题
1.1 图示结构仅AB段有内力。
1.2 图示结构仅AB段有内力。
1.3 外力作用在基本部分上时,附属部分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均为零。
1.4 如果静定结构的一组内力解答满足所有的平衡方程,则这组内力解答就是唯一正确的内力解答。
1.5 图示结构受力特点是:反力等于零,AD部分不受力。
1 .6 静定结构改变材料的性质,或改变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不会改变其内力分布,也不会改变其变形和位移。
1.7 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材料收缩)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
二、单项选择题
2.1 图示结构弯矩图的形状正确的是
2.2 图示结构弯矩图的形状正确的是
2.3 图示结构弯矩图的形状正确的是
2.4 图示结构弯矩图的形状正确的是
2.5 由图示某梁的剪力图,知其弯矩图可能是
2.6 图示结构弯矩图的形状正确的是
2.7 图示结构弯矩图的形状正确的是
2.8 图示两结构相同的是
A 弯矩 B 剪力 C 轴力 D C点竖向位移
第五章 三铰拱
一、判断题
1.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如矢高增大一倍,则水平推力减小一半,弯矩不变。
1.2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在荷载作用下,如矢高和跨度均增大一倍,则拱的水平反力不变,弯矩增大一倍。
1.3 图示两个抛物线三铰拱的受力完全一样。
1.4 图示两个抛物线三铰拱的反力完全一样。
1.5 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1.6 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二、单项选择题
2.1 设图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H=ql/2,则该三铰拱的高跨比是
A 2
B 1/2
C 1/4
D 1/8
2.2 图示结构中不属于拱结构的是那个
2.3 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对称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是什么曲线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悬链线
D 圆弧曲线
2-4 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对称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是什么曲线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悬链线
D 圆弧曲线
2-5 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对称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是什么曲线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悬链线
D 圆弧曲线
2-6 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对称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是什么形状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三角形
D 等腰梯形
2.7 图示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轴力等于多少
A P
B 2P
C 3P
D 1.5P
2.8 图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H等于多少
A 2P(→←)
B 0.5P(← →)
C 0.5P (→←)
D 1.5P(→←)
2.9 图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H等于多少
A 0
B 0.5Pa/f(← →)
C 0.5a/fP (→←)
D 1.5Pa/f(→←)
2.10 图示三结构的关系是
A 弯矩相同
B 剪力相同
C 轴力相同
D 支座反力相同
2.11 图是三铰拱,计算水平推力 时,f取何值
A a
B b
C c
D d
2.12 在水平推力计算公式 中f取何值
A 100cm
B 250cm
C 300cm
D 400cm
第六章 静定桁架
一、判断题
1.1 零杆不受力,所以它是桁架中不需要的杆,可以撤除。
1.2 图示结构中只有当N1=-N2 ,才能满足结点C的∑Y=0。
1.3 图示对称结构只有两边柱受力。
?
1.4 图示两结构仅AB、BC、CA杆受力不同。
1.5 平行弦梁式桁架内力最大的弦杆在跨中,内力最大的腹杆靠近支座。
1.6 图示结构只有水平梁受力。
1.7 图示结构只有水平梁受力。
1.8 图示桁架只有2杆受力。
1.9 抛物线梁式桁架上下弦各杆轴力水平分力等值反号。
1.10 图示桁架中所有斜杆都是拉杆。
二、单项选择题
2.1 图示结构有多少根零杆
A 5根
B 6根
C 7根
D 8根
2.2 图示结构有多少根零杆
A 5根
B 6根
C 7根
D 8根
2.3 图示抛物线桁架的节间剪力由那些杆承担?
A 上弦杆
B 下弦杆
C 腹杆
D 斜杆和上弦杆
2.4 图示桁架中AB杆的轴力与那个荷载无关
A P1
B P2
C P3
D P4
2.5 对图示结构下列结果正确是
A N1=-P
B N1=N2=-P/2
C N2=0
D
2.6 图示桁架中轴力等零的杆为
A 1杆和4杆
B 2杆和3杆
C 5杆和6杆
D 1,2,3,4,5,6杆
2.7 图(a)所示平行弦桁架,为了降低弦杆最大轴力,采取下列哪个措施
???????
A 增大h
B 增大d
C 将荷载集中在跨中
D 改变斜杆方向如图(b)
2.8 改变题2.7图(a)所示平行弦桁架中的斜杆方向,如题2.7图(b),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弦杆内力改变
B 斜杆内力不变
C 竖杆内力不变
D 斜杆内力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2.9 图示桁架在给定荷载作用下,下列内力错误的是
A Na=-8kN
B Nb=-5kN
C Nc=5kN
B Nd=-5kN
2.10 图示对称桁架中杆1与杆2的内力之间的关系是
A N1=N2=0
B N1=-N2
C N1≠N2
D N1=N2≠0
第八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一、判断题
1.1 静定结构影响线都是由直线或直线段组成;在结点荷载作用下超静定力的影响线也是由直线段组成。
1.2 荷载的临界位置必然有一集中力作用在影响线顶点,若有一集中力作用在影响线顶点也必为一荷载临界位置。
1.3 图示梁D截面弯矩影响线的最大竖标发生在D截面。
1.4 图示影响线是A截面的弯矩影响线。
1.5 由图示DG杆的轴力影响线可知该桁架是上弦承载。
1.6 在图示影响线中K点的竖标表示P=1作用在K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弯矩。
1.7 桁架影响线、梁在节点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在相邻节点之间必为一直线,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都是这样。
1.8 由主从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附属部分的内力(反力)影响线竖标在基本部分上全为零。
二、单项选择题
2.1 图示桁架,当上弦承载和下弦承载时影响线不同的是那个?
A 上弦杆轴力影响线 B 下弦杆轴力影响线 C 斜杆轴力影响线 D 竖杆轴力影响线
2.2 图示影响线为结点荷载作用下那个量值的影响线?
2.3 图示桁架1杆轴力影响线是
A C截面弯矩 B D截面弯矩 C CD节间剪力 D K截面弯矩
?
2.4 图示影响线不是那个量值的影响线?
A C截面剪力 B K截面剪力 C D左截面剪力 D CD节间剪力
???? ?????????????
2.5 图示伸臂梁的影响线为那个量值的影响线?
A QA B QA右 C QA左 D RA
2.6 图示静定梁在结点荷载作用下,QC右影响线的轮廓是
2.7 图示梁A截面弯矩影响线是
2.8 P=1在ABCD上移动,MC影响线的轮廓应该是
???
2.9 结构上某量值的影响线量纲是
A 该量值的量纲 B 该量值的量纲/[力] C 该量值的量纲×[力] D 该量值的量纲/[长度]
2.10 P=1在ACB上移动,图示影响线是何量值的影响线
A QC B MC C MK D MB
2.11 图示静定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MC的最大值(绝对值)为
A 20kN.m B 30kN.m C 40kN.m D 50kN.m
2.12 由图示平行弦桁架的N1影响线和N2影响线可知单位移动荷载在什么范围内移动?
A 在BD范围内移动 B 在AE范围内移动 C 在bd范围内移动 D 在ae范围内移动
?? ????????
第九章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一、判断题
1.1 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反过来,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1.2 无法用图示单位荷载,来求图示结构中K点的全位移。
1.3 图示斜梁与水平梁弯矩图相同,刚度相同,所以两者的位移也相同。
???
1.4 图示两个图形相乘的结果是
1.5 判断下列图乘结果正确与否。
②③④⑤⑥
1.6 已知图(a)结构的弯矩图,得到图(b)所示同一结构由于支座A的转动引起的C点的挠度等于
1.7 某桁架支座B被迫下沉5mm,并测得下弦结点相应的挠度如题1.7(a)图所示,此时桁架上无其它荷载。题1.7(b)图所示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支座B的反力为30kN。
1.8 图示虚拟力状态可求出AB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的cosβ倍。
1.9 鱼腹梁、等强度梁不能用图乘法求位移。
1.10拱和曲梁不能用图乘法求位移。
二、单项选择题
2.1 图示同一结构的两种状态,根据位移互等定理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Δ1=Δ3
B θ2=θ4
C Δ3=θ2
D Δ1=θ4
2.2 图示同一结构的两种状态,根据位移互等定理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α=γ+θ
B α=θ
C γ=α+β
D θ+γ=α+β
2.3 图示虚拟力状态可求出什么
????
A A,B两截面的相对位移
B 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
C A,B两截面相对转动的m倍
D A,B两点连线的转动
2.4 建立虚功方程时,位移状态与力状态的关系是
A 彼此独立无关
B 位移状态是由力状态产生的
C 互为因果关系
D 力状态是由位移状态引起的
2.5 图示虚拟力状态可求出什么
A A点线位移
B A点B点相对位移角
C AB杆的转角
D B点线位移
2.6 图示虚拟力状态可求出什么
???? ??
A A点的线位移
B AB杆的转角
C AB、AC的相对转动
D AC杆的转角
2.7 图示斜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左支座截面角位移等于
2.8 图示同一结构的两种受力状态,由位移互等定理知:Δ4=
2.9 图示同一结构的两种受力状态,在图(b)结构中B点的水平位移Δ=
2.10 图示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A点的竖向位移是
A 0.03×2a(↓)
B 0.03×2a(↑)
C 0.03×2a+0.01×2(↑)
D 0.03×2a-0.01×2(↓)
2.11 图示三铰拱的拉杆温度升高toC,由此引起的C点竖向位移是
A 5aαt/8(↓)
B 4aαt/5(↓)
C 4aαt (↓)
D 3aαt (↑)
2.12 图示结构仅在ABC部分温度升高,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 整个结构不产生内力
B C点水平位移为零
C AB两点的相对位移为零
D C铰左右两截面的相对转角为零
2.13 已知梁(a)B截面的转角为 ,则梁(b)B截面的转角为
???????????????
2.14 图示各桁架,C点能发生竖向位移的是
A (b)
B (b) (c)
C (a) (b)
D (a) (c)
??
第十章 力法
一、判断题
1.1 无荷载就无内力,这句话只适用于静定结构,不适用于超静定结构。
1.2 图示结构截断三根链杆,可以变成一个简支梁,故它有三次超静定。
1.3 图示两次超静定结构,可以选图(b)为基本体系进行力法计算。
1.4 判定下列各超静定结构的弯矩图的形状是否正确。
1.5 在图示两结构中,(a)中拉杆的轴力N与(b)中的水平反力XB的关系是:当拉杆的刚度EA=有限值时,N<XB;当拉杆的刚度EA=无穷大时,N=XB。
1.6 图(a)示对称结构在支座移动下的弯矩图形状如图(b)所示。
1.7 图(a)示对称结构,内部温度升高t,其弯矩图形状如图(b)所示。
1.7 图(a)示对称结构,内部温度升高t,其弯矩图形状如图(b)所示。
1.8 在题1.7中由于弯矩图不满足 ,所以它是错误的。
1.9 在力法计算时,多余未知力由位移条件来求,其它未知力由平衡条件来求。
1.10 在图示结构中若增大柱子的EI值,则梁跨中截面弯矩值减少。
1.11 对图(a)所示结构,选(b)为基本体系,则力法典型方程为: 。
1.12 图(a)和图(b)为同一结构的两种外因状态,若都选图(c)为基本体系计算,则它们的力法方程中的主系数相同,付系数相同,自由项不同,右端项不同。
1.13 在图示结构中,如将刚结点A化成铰结点,相当于去掉了两个约束。
二、单项选择题
2.1 力法计算的基本未知量是
A 多余未知力
B 支座反力
C 角位移
D 独立的结点线位移
2.2 打开联接三刚片的复铰,相当于去掉几个约束。
A 2
B 3
C 4
D 5
2.3 力法方程中的系数δki表示的是基本体系由
A Xi产生的Xk方向的位移
B Xi=1产生的Xk方向的位移
C Xi=1产生的Xi方向的位移
D Xk=1产生的Xi方向的位移
2.4 力法基本结构决不能取
A 静定结构
B 超静定结构
C 可变体系
D 不变体系
2.5 力法方程的实质是
A 平衡条件
B 位移条件
C 物理条件
D 互等定理
2.6 图(a)结构如选图(b)为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程为
???
2.7 关于图示对称结构,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A点线位移为零
B AB杆无弯矩
C AB杆无剪力
D AB杆无轴力
2.8 图示对称结构C截面不为零的是
A 竖向位移
B 弯矩
C 剪力
D 轴力
2.9 图示对称结构最少可以简化成几次超静定计算
A 1
B 2
C 3
D 4
2.10 在图示结构中,针对a,b,c,d四杆而言,不能作为多于约束去掉的是
A a
B b
C c
D d
2.11 在图示结构中,若增大拉杆的刚度EA,则梁内D截面弯矩如何?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可能会下侧受拉
2.12 图(a)结构如选图(b)为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程为
2.13 图示十字架超静定刚架,各杆EI相同,在图示荷载作用下,QAB为
A 0.5P
B 0.25P
C -0.25P
D 0
2.14 图示两结构中跨中点截面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
A 跨中点截面的弯矩相等
B C截面弯矩大于D截面弯矩
C 当n很大时C截面弯矩小于D截面弯矩
D 当n很小时C截面弯矩小于D截面弯矩
第十一章 位移法
一、判断题
1-1、图示等截面超静定梁,已知θA,则θB=θA/2(逆时针转)。
1-2、图示等截面超静定梁,已知θA,则Δ=θAl/2。
1-3、欲使图示结构中的A点发生顺时针单位转角,应在A点施加的力偶m=10i。
1-4、欲使图示结构中的A点发生向右单位移动,应在A点施加的力P=15i/a2。
1-5、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超静定次数有关,位移法不能计算静定结构。
1-6、位移法基本体系有多种选择。
1-7、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时,采用各杆的相对刚度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点位移不是结构的真正位移,求出的内力是正确的。
1-8、图示两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相同。
1-9、图示结构有四个结点位移θA、θB、ΔA、ΔB ,但是只有一个是独立的。
1-10、图示结构有两个结点位移ΔAΔB,但ΔA=ΔB。
1-11、在不计轴向变形的前提下,图示两结构的弯矩图相同,结点位移也相同。
1-12、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相对线位移Δ=Δ1-Δ2,杆端弯矩MBA=-3iΔ/l。
1-13、已知连续梁的M图如图示,则结点B的转角θB=4/i。
1-14、图示结构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R1P= 4kN.m。
二、单项选择题
2-1、 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A 支座反力 B 杆端弯矩 C 独立的结点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2-2、欲使图示结构中的A点发生顺时针单位转角,应在A点施加的力偶是
A 12i B 9i C 8i D 15i
2-3、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相对线位移Δ
A Δ1 B Δ2 C Δ2―Δ1 D Δ1―Δ2
2-4、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rjk表示的是基本体系在
A 第j个结点位移产生的第k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B 第k个结点位移等于单位位移时,产生的第k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C 第k个结点位移等于单位位移时,产生的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D 第j个结点位移产生的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2-5、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r11=
A 8i B 9i C 10i D 11i
2-6、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MBA=
A -3Pl/16 B 3Pl/16 C -3Pl1/16 D 3Pl1/16
2-7、下列关于图示结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三个基本未知量θA,θB,Δ B 两个基本未知量θA=θB,Δ
C θA=θB= 0,只有一个未知量Δ D θA=θB=Δ/a,只有一个未知量Δ
2-8、下列关于图示结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三个基本未知量θA,θB,Δ B 两个基本未知量θA=θB,Δ
C θA=θB= 0,只有一个未知量Δ D θA=θB=Δ/a,只有一个未知量Δ
2-9、图示四结构固定端处的弯矩MA的关系是
A MAa> MAb > MAc> MAd B MAa= MAb = MAc= MAd C MAb> MAa= MAc> MAd D MAa<MAb < MAc< MAd
2-10、与图示结构中结点的水平位移精确解最接近的是
2-11、图示结构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柱子弯矩图形状正确的是
2-12、图示排架,当EI1减小时(其它因素不变),内力的变化是
A A、B两截面弯矩都增大 B A截面弯矩增大,B截面弯矩减小
C A、B两截面弯矩都减小 D B截面弯矩增大,A截面弯矩减小
第十二章 渐进法
一、判断题
1-1、力矩分配法是由位移法派生出来的,所以能用位移法计算的结构也一定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1-2、已知图示连续梁BC跨的弯矩图,则MAB=CBAMBA=57.85kN.m。
1-3、在图示连续梁中MBA=μBA(-70)= -40kN.m。
1-4、在图示连续梁中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MB=80 kN.m。
1-5、对单点结点结构,力矩分配法得到的是精确解。
1-6、图示结构可以用无剪力分配法进行计算。 (a)
(b)
(c)
1-7、交于一结点的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1-8、结点不平衡力矩总等于附加刚臂上的约束力矩,可通过结点的力矩平衡条件求出。
1-9、在力矩分配法中,相邻的结点和不相邻的结点都不能同时放松。
1-10、力矩分配法不需计算结点位移,直接对杆端弯矩进行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
2-1、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A 荷载 B 远端支承 C 材料的性质 D 线刚度
2-2、分配弯矩MAB是
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 B 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 C 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 D 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
2-3、已知图示连续梁BC跨的弯矩图,则AB杆A端的弯矩=
A 51.4kN.m B -51.4kN.m C 25.7kN.m D -25.7kN.m
2-4、图示杆件A端的转动刚度SAB=
A 4i B 3i C i D 0
2-5、图示杆件A端的转动刚度SAB=
A 4i B 3i C i D 0
2-6、图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A MAB=4i B MAB=3i C MAB=i D 3i<MAB<4i
2-7、在题2-6图示梁中,如令i1=0,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A MAB=4i B MAB=3i C MAB=i D 3i<MAB<4i
2-8、在题2-6图示梁中,如令i1=∞,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A MAB=4i B MAB=3i C MAB=i D 3i<MAB<4i
2-9、一般说来,结点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 交于该结点的各杆端的固断弯矩之和 B 传递弯矩
C 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力矩 D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
2-10、图示连续梁中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是
A M1-m/2 B -M1+m/2 C -M1-m/2 D M1+m/2
2-11、图示结构EI为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第十三章 矩阵位移法
?
???一、判断题
不计轴向变形,图示(a)(b)梁整体刚度矩阵阶数相同,对应元素不同。
1-2、图示四单元的l,EI,EA 相同,它们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各不相同。
1-3、矩阵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与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1-4、一般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一定是奇异矩阵,而特殊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一定是非奇异矩阵。
1-5、如特殊单元是几何不变体系,其单元刚度矩阵一定是非奇异矩阵。
1-6、由一般单元的单元刚度方程,任给一组满足平衡的杆端力,可唯一地确定杆端位移。
1-7、由一般单元的单元刚度方程,任给一组可能的杆端位移,可唯一地确定杆端力。
1-8、原荷载与对应的等效结点荷载产生相同的内力和变形。
1-9、在忽略轴向变形时,由单元刚度方程求出的杆端轴力为零。应根据节点平衡由剪力求轴力。
1-10、如单元定位向量中的元素λi=0,说明该单元第 i 个杆端位移分量对应刚性支座。
二、单项选择题
2-1、忽略轴向变形,用先处理法,单元①的定位向量是
2-2、在图示约束情况下,结构的刚度矩阵[k]=(其中:)
2-3、图示结构单元固端弯矩列阵为 ,则等效结点荷载为
2-4、将单元刚度矩阵分块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 是对称矩阵 B 不是对称矩阵 C D
2-5、在矩阵位移法中,基本未知量的确定与哪些因素无关?
A 坐标系的选择 B 单元如何划分 C 是否考虑轴向变形 D 如何编写计算机程序
2-6、图示体系,忽略轴向变形,则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有几个?
A 2 B 3 C 4 D 7
2-7、不计轴向变形,图示(a)(b)梁整体刚度矩阵的关系是
A 阶数不同 B 阶数相同,对应元素不同 C 阶数相同,对应元素也相同 D 阶数相同,仅元素k22不同
2-8、不计轴向变形,图示(a)(b)梁整体刚度矩阵
A 阶数相同,对应元素不同 B 阶数相同,对应元素相同 C 阶数不同,对应元素不同 D 阶数不同,对应元素相同
2-9、图示四单元的l,EI,EA 相同,它们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的关系是
A 情况(a)与(b)相同
B 情况(b)与(c)相同
C 均不相同
D 均相同
2-10、由一般单元的单元刚度方程,任给可能的杆端位移,
A 可唯一的求出杆端力,并且为一平衡力系 B 可唯一的求出杆端力,但是不一定为平衡力系
C 可求出很多组杆端力,并且为一平衡力系 D 可求出很多组杆端力,但是不一定为平衡力系
2-11、下列关于原荷载与对应的等效结点荷载等效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⑴两者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相同的结点约束力。 ⑵两者产生相同的结点位移。
⑶两者产生相同的内力。 ⑷两者产生相同的变形。
A ⑴ ⑵ B ⑴ ⑶ C ⑵ ⑷ D ⑴ ⑵ ⑶ ⑷
2-12 、在矩阵位移法的先处理法中,那一步用不到单元定位向量
A 由单刚集成总刚 B 由单元等效结点荷载集成结构等效结点荷载
C 从结点位移列阵取出杆端位移 D 计算单元刚度矩阵
2-13 、在忽略轴向变形时,求轴力用 ( )
A 节点投影平衡 B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方程
C 单元的矩平衡 D 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