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园林工程学的概念、内容与特性
?园林工程的学科位置
?园林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成就
?园林工程的发展前景
?相关参考资料
?教与学的方法
?教学安排与成绩考核
绪 论
中国园林文化源远流长,从立意、设计,到施工、维护都积累了丰富
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建设教学专业以及专业课程内容的形成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1、园林工程学的概念、内容与特性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 执技艺以成器物 "的行业称为, 工, ;把
,物之准, 称为, 程, 。, 程, 还含有期限和进程、过程的词义。于是
,工程, 可理解为工艺过程 。就其学术范畴而言当属工科。但由于专业
的界定其加工之物是山石、水体、植物和建筑,加工之标准是创造优美
舒适的游憩环境,因此,又必须介入植物学、生物学、生态学的范畴。
所以,园林工程学是研究园林构成要素建设的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
工养护技艺的学科。 是以工程为基础而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课程。
课程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在综合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功能作用的前提下,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
矛盾。以艺驶技,以技创艺。
根据园林兴建的程序,本 课程内容包括土方工程, 给水及排水工程, 水
景工程, 园路工程, 假山工程, 种植工程, 园林供电工程和园林机械等共
八章 。 这些内容与国外类似课程相比较,基本内容和章的划分是大同小异的 。
所不同之处,我们突出了中华民族园林传统的民族风格,以自然山水园中的山,
水, 路, 石为重点,含假山工程 。 而欧美的课程则在喷水和人工水池和园林
机械方面有所侧重 。
园林工程要求将园林艺术和建设工程融为一体 。 以艺驶术,一举两得 。
其一, 工程构筑物的建设要分析其功能, 掌握其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技
能,使课程具有一定的 工程性和技术性 ;其二, 园林环境越来越多的强调以
植物景观为主, 植物的配臵, 栽种, 养护与管理, 使得课程具有 生物性和
生态性 ;其三, 园林环境是供人们观赏, 休息和娱乐的, 要具有美的形象
和雅致的内容, 使得课程具有 艺术性 。 园林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要变理想为现实,化平面为立体 。
本课程所设课程设计, 模型制作, 现场教学等教学环节即着眼于理论结合
实践的基本训练 。 要把科学性, 技术性和艺术性结为一体才能创造出技艺
合一, 功能全面, 既经济而又实用, 美观的好作品 。
2、园林工程的学科位臵
园林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 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探讨和研究,是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发展的需求,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逐步完善, 形成了一定学科体系, 并有其分支和相应
的课程设臵 。 目前, 园林学包括 传统园林学, 城市绿化 和 大地景观规划 三
个层次, 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 。
传统园林学 主要包括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配臵、园林设计、
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 城市绿化 主要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包
括城市规划原理、街道绿化、居住区绿化、工矿区绿化、医院绿化、学校
绿化、环城及涉外交通绿化等; 大地景观规划 主要研究大地的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作用、保护措施
和开发利用途径。包括风景名胜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国家公园规划、
休养胜地规划等。 传统园林学是基础,园林工程是传统园林学中的一门主
干课程。
3、园林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成就
(1)教学成就
我国的造园专业是 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共
同创办的,1956年院系调整时造园专业调整到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 1989
年成立为现在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 。 课程取名为, 市政工程,,
由梁永基先生和陈兆玲女士根据清华大学开设的同名课程编稿执教 。 1956
年由余树勋先生编稿主讲 。 迄后由本教材编著者和刘正官先生, 汤影梅女
士共同编写讲义,至今才编成正式的教材,有 40年的历史 。 是一门发展中的
课程,有待进一步完善 。
我国历代的园林哲匠和手工艺人在数千年园林兴造实践中积累了极为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作 。 尽管其中有不少已无实物可寻,文字记载不少
而非常分散,但仅从现在保存下来的名园和文字资料来看,便可见我国园林
工程成就之一斑,有待我们不断发掘, 整理和研究 。 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
今 。
( 2) 掇山成就
早在 25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人工造山之事 。, 尚书,
所载,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之喻,说明当时已有 篑土为山 的作法, 只是为
治
水患和兴修水利、治冢等需要而不是单纯的造园。周代灵囿中的灵台、灵
沼已有明确的 凿低筑高的改造地形地貌 的意图。秦汉的山水宫苑则发展成
为大规模挖湖堆山的土方工程并形成, 一池三山, 之传统程式。同时在水
系疏导、引天然水体为池、埋设地下管道方面、铺地和种植工程方面都有
相应的发展,并有 石莲喷水 等水景设施。出土文物中有呈五边形的 下水管道
和 秦砖汉瓦 。唐代在文化和工程技术方面更为发达。王维的 辋川别业 是在
利用大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人工改造形成的。地形地貌变化丰富,
既具有大自然的风貌,又蕴涵了如诗若画的意境。从出土的 唐代花面砖 来
看,砖体材纯工精,质细而坚。断面上大下小,既有足够空间灌浆而面层又严
丝合缝。顶面凹凸的各式花纹既有装饰性效果而又结合了防滑的功能。砖
底面有深陷的绳纹使之易于稳定。由于上口交接紧密,可减少地面水渗入基
层,从而使铺地结构不易受水蚀和冻胀的破坏。可谓周全之至。 宋 徽宗赵诘
在汴京 (今开封 )命建之寿山艮岳广集江南名石,以, 花石纲, 为旗号,通过
运河运至河南。造园工程达到历史上一个高峰。一方面反映帝王肆己欲,另
一方面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中号称, 神运昭功敷庆万寿峰,
的特臵峰石, 广百围,高六仞,,跋涉数千里后完整无损地傲立于京邑人工
造山之顶上。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 相石、采石、运石和安石的技艺,那是不
可想象的。不少出色的太湖石靠渔人潜入水中凿断石根、结绳拴套、竹筏
上装架起重、胶泥封洞眼后用草包装,运到汴京后再用水把泥洗下来。所造
山洞
不仅造型自然, 结构稳固,而且还可防蛇蝎, 致云烟 。 艮岳既是, 括天下
之美,藏古今之胜, 的大假山,又是工匠智慧之山 。 假山工艺一方面汲取了
传统山水画之画理,又将石作, 木作, 泥瓦作结为一体,至宋代已明显地形
成一门专门的技艺 。 从流传至今的作品来看,既顺应自然之理,又包含提练,
夸张等艺术加工,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艺术魅力的造园景观 。
( 3) 理水成就
明清之造园就更加成熟了 。 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 结合城市水系和蓄
水的功能,将原有与万寿山不相称的小水面扩展为山水相映的昆明湖 。 试
从东堤观察,昆明湖的水位高出园外地面由于驳岸选材合宜, 结构恰当,
施工水平高,很少有渗漏现象 。 其后溪河的开辟不仅从园林景观上实现了
,山因水活, 的效果,同时也成为贯穿万寿山北的排放水体 。 后溪河岸线
不仅具有幽远和迷远的变化,直曲并用, 收放兼施,而且密切结合了山形,
地势和山地排水 。 尤以桃花沟和, 寅辉 ·担爽, 城关西面的山沟处理最为
突出 。 喇叭口的水型并非单纯追求收放之变化,实为泄山洪的冲积扇形 。
至后溪河东尽端,又分水为二 。 北水进入霁清轩作石坡滑飞流处理 。 南水
则充分运用与谐趣园之间的高差,凿石为峡,引水为涧并暗藏其源形成松竹
掩映, 涧石嶙峋的, 玉琴峡,,综合地处理了水工与造景的矛盾统一关系,
达到了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境界 。 我国 江南的私家宅园在掇山, 理水,
臵石,
( 4) 铺地成就
铺地方面则又是一番技巧 。 这一带流行的, 花街铺地, 用材低廉, 结
构稳固, 式样丰富多采,真所谓, 废瓦片也有行时,当湖石削铺,波纹汹涌,,
,破方砖可留大用,绕梅花磨斗,冰裂纷纭,,为我们提供了因地制宜, 低材
高用的典范 。
( 5) 塑石假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园林工程方面又有很多新成就 。 广州的园林
工作者在继承岭南庭园灰塑假山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成为, 塑石,,, 假
山,, 为假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 广州白云宾馆兴建时, 结合地下水
位低, 原地有古榕等实际条件确定了合理的地面高程 。 由于普遍降低了原
地面高程, 使设计地形高低观之多致 。 为了保留高层庭院中的古榕, 取自
然景观中石壁附榕根的素材, 创作了, 榕根壁, 。 塑石为自然式挡土墙 。
真假榕根融石壁为一体, 既保护, 利用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榕, 又克服了
地面高程难于处理之处 。 引水其上, 漫流而下 。 继承和发展了, 有真为假,
作假成真, 的传统理法与技巧 。
( 6) 植物造园与施工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汲取了西欧运用大面积草坪的优点, 不仅解决了黄
土不露天的普遍问题, 而且为游人集体, 分散的活动创造了不同性格的游
憩空间 。 杭州植物园在改坡为丘的地形塑造方面也取得了, 因境成景, 的
成就 。 北京园林局汲取前苏联经验创造了在我国北方用硬材包装移植大树
的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 上海园林局则发展了江南一带软材包装移植大树
的传统技术 。
( 7) 理论成就
中国 古代 园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从实践到理论,总结了不
少 精辟的理论 。 除了明代计成著, 园冶, 专门总结了不少园林工程的理法
以外, 北宋沈括所著, 梦溪笔谈,, 宋, 营造法式,, 明代文震亨著, 长
物志, 和, 徐霞客游记,, 清代李渔著, 闲情偶寄, 和沈复著, 复生六记,
等都有道及 。 此外, 分散在各类图书中的资料还很多, 等待有心人去挖掘,
整理和运用, 发扬 。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高, 不少国家争相建设中国园林 。 其中参加国际
展览的项目大多获得金奖, 中国园林外建项目深受青睐 。
4,园林工程的发展前景
随着园林概念的扩大和建设工程的延伸, 园林工程将发展成为
景观工程 。
5,相关参考资料
6,教与学的方法
教学环节包括讲授, 课程设计与模型制作, 现场教学三部分 。
7,教学安排与成绩考核
总学时,(理论 A30+理论 B30)+( 实践 A10+实践 B20) =90
实 习, 2周
学时分配,90学时 实习 2周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2学时
第二章 园林给排水工程 10学时
第三章 水景工程 12学时
第四章 园路工程 8学时
第五章 假山工程 12学时
第六章 造园其他工程介绍 4学时
专项课程设计 3个 24学时
模型制作 1个 6学时
总结 2学时
综合实习 2周
成绩考核,卷面考试 50%+课程设计 50%
?园林工程学的概念、内容与特性
?园林工程的学科位置
?园林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成就
?园林工程的发展前景
?相关参考资料
?教与学的方法
?教学安排与成绩考核
绪 论
中国园林文化源远流长,从立意、设计,到施工、维护都积累了丰富
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建设教学专业以及专业课程内容的形成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1、园林工程学的概念、内容与特性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 执技艺以成器物 "的行业称为, 工, ;把
,物之准, 称为, 程, 。, 程, 还含有期限和进程、过程的词义。于是
,工程, 可理解为工艺过程 。就其学术范畴而言当属工科。但由于专业
的界定其加工之物是山石、水体、植物和建筑,加工之标准是创造优美
舒适的游憩环境,因此,又必须介入植物学、生物学、生态学的范畴。
所以,园林工程学是研究园林构成要素建设的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
工养护技艺的学科。 是以工程为基础而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课程。
课程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在综合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功能作用的前提下,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
矛盾。以艺驶技,以技创艺。
根据园林兴建的程序,本 课程内容包括土方工程, 给水及排水工程, 水
景工程, 园路工程, 假山工程, 种植工程, 园林供电工程和园林机械等共
八章 。 这些内容与国外类似课程相比较,基本内容和章的划分是大同小异的 。
所不同之处,我们突出了中华民族园林传统的民族风格,以自然山水园中的山,
水, 路, 石为重点,含假山工程 。 而欧美的课程则在喷水和人工水池和园林
机械方面有所侧重 。
园林工程要求将园林艺术和建设工程融为一体 。 以艺驶术,一举两得 。
其一, 工程构筑物的建设要分析其功能, 掌握其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技
能,使课程具有一定的 工程性和技术性 ;其二, 园林环境越来越多的强调以
植物景观为主, 植物的配臵, 栽种, 养护与管理, 使得课程具有 生物性和
生态性 ;其三, 园林环境是供人们观赏, 休息和娱乐的, 要具有美的形象
和雅致的内容, 使得课程具有 艺术性 。 园林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要变理想为现实,化平面为立体 。
本课程所设课程设计, 模型制作, 现场教学等教学环节即着眼于理论结合
实践的基本训练 。 要把科学性, 技术性和艺术性结为一体才能创造出技艺
合一, 功能全面, 既经济而又实用, 美观的好作品 。
2、园林工程的学科位臵
园林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 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探讨和研究,是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发展的需求,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逐步完善, 形成了一定学科体系, 并有其分支和相应
的课程设臵 。 目前, 园林学包括 传统园林学, 城市绿化 和 大地景观规划 三
个层次, 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 。
传统园林学 主要包括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配臵、园林设计、
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 城市绿化 主要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包
括城市规划原理、街道绿化、居住区绿化、工矿区绿化、医院绿化、学校
绿化、环城及涉外交通绿化等; 大地景观规划 主要研究大地的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作用、保护措施
和开发利用途径。包括风景名胜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国家公园规划、
休养胜地规划等。 传统园林学是基础,园林工程是传统园林学中的一门主
干课程。
3、园林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成就
(1)教学成就
我国的造园专业是 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共
同创办的,1956年院系调整时造园专业调整到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 1989
年成立为现在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 。 课程取名为, 市政工程,,
由梁永基先生和陈兆玲女士根据清华大学开设的同名课程编稿执教 。 1956
年由余树勋先生编稿主讲 。 迄后由本教材编著者和刘正官先生, 汤影梅女
士共同编写讲义,至今才编成正式的教材,有 40年的历史 。 是一门发展中的
课程,有待进一步完善 。
我国历代的园林哲匠和手工艺人在数千年园林兴造实践中积累了极为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作 。 尽管其中有不少已无实物可寻,文字记载不少
而非常分散,但仅从现在保存下来的名园和文字资料来看,便可见我国园林
工程成就之一斑,有待我们不断发掘, 整理和研究 。 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
今 。
( 2) 掇山成就
早在 25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人工造山之事 。, 尚书,
所载,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之喻,说明当时已有 篑土为山 的作法, 只是为
治
水患和兴修水利、治冢等需要而不是单纯的造园。周代灵囿中的灵台、灵
沼已有明确的 凿低筑高的改造地形地貌 的意图。秦汉的山水宫苑则发展成
为大规模挖湖堆山的土方工程并形成, 一池三山, 之传统程式。同时在水
系疏导、引天然水体为池、埋设地下管道方面、铺地和种植工程方面都有
相应的发展,并有 石莲喷水 等水景设施。出土文物中有呈五边形的 下水管道
和 秦砖汉瓦 。唐代在文化和工程技术方面更为发达。王维的 辋川别业 是在
利用大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人工改造形成的。地形地貌变化丰富,
既具有大自然的风貌,又蕴涵了如诗若画的意境。从出土的 唐代花面砖 来
看,砖体材纯工精,质细而坚。断面上大下小,既有足够空间灌浆而面层又严
丝合缝。顶面凹凸的各式花纹既有装饰性效果而又结合了防滑的功能。砖
底面有深陷的绳纹使之易于稳定。由于上口交接紧密,可减少地面水渗入基
层,从而使铺地结构不易受水蚀和冻胀的破坏。可谓周全之至。 宋 徽宗赵诘
在汴京 (今开封 )命建之寿山艮岳广集江南名石,以, 花石纲, 为旗号,通过
运河运至河南。造园工程达到历史上一个高峰。一方面反映帝王肆己欲,另
一方面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中号称, 神运昭功敷庆万寿峰,
的特臵峰石, 广百围,高六仞,,跋涉数千里后完整无损地傲立于京邑人工
造山之顶上。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 相石、采石、运石和安石的技艺,那是不
可想象的。不少出色的太湖石靠渔人潜入水中凿断石根、结绳拴套、竹筏
上装架起重、胶泥封洞眼后用草包装,运到汴京后再用水把泥洗下来。所造
山洞
不仅造型自然, 结构稳固,而且还可防蛇蝎, 致云烟 。 艮岳既是, 括天下
之美,藏古今之胜, 的大假山,又是工匠智慧之山 。 假山工艺一方面汲取了
传统山水画之画理,又将石作, 木作, 泥瓦作结为一体,至宋代已明显地形
成一门专门的技艺 。 从流传至今的作品来看,既顺应自然之理,又包含提练,
夸张等艺术加工,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艺术魅力的造园景观 。
( 3) 理水成就
明清之造园就更加成熟了 。 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 结合城市水系和蓄
水的功能,将原有与万寿山不相称的小水面扩展为山水相映的昆明湖 。 试
从东堤观察,昆明湖的水位高出园外地面由于驳岸选材合宜, 结构恰当,
施工水平高,很少有渗漏现象 。 其后溪河的开辟不仅从园林景观上实现了
,山因水活, 的效果,同时也成为贯穿万寿山北的排放水体 。 后溪河岸线
不仅具有幽远和迷远的变化,直曲并用, 收放兼施,而且密切结合了山形,
地势和山地排水 。 尤以桃花沟和, 寅辉 ·担爽, 城关西面的山沟处理最为
突出 。 喇叭口的水型并非单纯追求收放之变化,实为泄山洪的冲积扇形 。
至后溪河东尽端,又分水为二 。 北水进入霁清轩作石坡滑飞流处理 。 南水
则充分运用与谐趣园之间的高差,凿石为峡,引水为涧并暗藏其源形成松竹
掩映, 涧石嶙峋的, 玉琴峡,,综合地处理了水工与造景的矛盾统一关系,
达到了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境界 。 我国 江南的私家宅园在掇山, 理水,
臵石,
( 4) 铺地成就
铺地方面则又是一番技巧 。 这一带流行的, 花街铺地, 用材低廉, 结
构稳固, 式样丰富多采,真所谓, 废瓦片也有行时,当湖石削铺,波纹汹涌,,
,破方砖可留大用,绕梅花磨斗,冰裂纷纭,,为我们提供了因地制宜, 低材
高用的典范 。
( 5) 塑石假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园林工程方面又有很多新成就 。 广州的园林
工作者在继承岭南庭园灰塑假山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成为, 塑石,,, 假
山,, 为假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 广州白云宾馆兴建时, 结合地下水
位低, 原地有古榕等实际条件确定了合理的地面高程 。 由于普遍降低了原
地面高程, 使设计地形高低观之多致 。 为了保留高层庭院中的古榕, 取自
然景观中石壁附榕根的素材, 创作了, 榕根壁, 。 塑石为自然式挡土墙 。
真假榕根融石壁为一体, 既保护, 利用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榕, 又克服了
地面高程难于处理之处 。 引水其上, 漫流而下 。 继承和发展了, 有真为假,
作假成真, 的传统理法与技巧 。
( 6) 植物造园与施工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汲取了西欧运用大面积草坪的优点, 不仅解决了黄
土不露天的普遍问题, 而且为游人集体, 分散的活动创造了不同性格的游
憩空间 。 杭州植物园在改坡为丘的地形塑造方面也取得了, 因境成景, 的
成就 。 北京园林局汲取前苏联经验创造了在我国北方用硬材包装移植大树
的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 上海园林局则发展了江南一带软材包装移植大树
的传统技术 。
( 7) 理论成就
中国 古代 园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从实践到理论,总结了不
少 精辟的理论 。 除了明代计成著, 园冶, 专门总结了不少园林工程的理法
以外, 北宋沈括所著, 梦溪笔谈,, 宋, 营造法式,, 明代文震亨著, 长
物志, 和, 徐霞客游记,, 清代李渔著, 闲情偶寄, 和沈复著, 复生六记,
等都有道及 。 此外, 分散在各类图书中的资料还很多, 等待有心人去挖掘,
整理和运用, 发扬 。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高, 不少国家争相建设中国园林 。 其中参加国际
展览的项目大多获得金奖, 中国园林外建项目深受青睐 。
4,园林工程的发展前景
随着园林概念的扩大和建设工程的延伸, 园林工程将发展成为
景观工程 。
5,相关参考资料
6,教与学的方法
教学环节包括讲授, 课程设计与模型制作, 现场教学三部分 。
7,教学安排与成绩考核
总学时,(理论 A30+理论 B30)+( 实践 A10+实践 B20) =90
实 习, 2周
学时分配,90学时 实习 2周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2学时
第二章 园林给排水工程 10学时
第三章 水景工程 12学时
第四章 园路工程 8学时
第五章 假山工程 12学时
第六章 造园其他工程介绍 4学时
专项课程设计 3个 24学时
模型制作 1个 6学时
总结 2学时
综合实习 2周
成绩考核,卷面考试 50%+课程设计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