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不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联接起来的有机整体。 2.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 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各国国民经济的研究,即把它作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研究,揭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就是说要研究诸如WTO、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流动等把各国国民经济有机连接起来的各种传导机制,具体说来就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际贸易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和国际投资关系。三是把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就是通过对世界经济现状、矛盾、问题等的分析,揭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3.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则既包括科学革命,也含有技术革命,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 4. 科技进步指数增长规律 科学技术进步指数增长加速规律指:科学技术的加速表现在许多重要指标呈几何级数增长。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间隔为130年左右,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间隔为50年左右,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科技人员的数量、科研投资量也呈加速发展趋向。1800年全世界科学家人数是 1000人,1850年增至 1万人,1900年 10万人,1950年 100万人,1970年 320万人。以美国的科研投资为例,1955年为62亿美元,1960年为135亿美元,1965年为200亿美元,1970年为259亿美元,1975年353亿美元,1980年604亿美元。 5. 先导产业更替周期加速规律 先导产业更替周期加速规律指:每次技术革命总是以几项核心产业为支柱取得重大进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先导产业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成为该次科技高潮的标志,而随着技术进步,它的作用达到某种限度后就会逐渐下降,并把带头作用让位给新的先导产业。科技革命的历史表明,每种先导产业起带头作用的时间不断缩短,即先导产业加速更替。从科学理论看,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占据理论中心达200年之久;尔后化学、物理等一组新学科取代了它,为时约100年;再后来,相对论、微观物理等又成为主流大约50年;接着控制论、宇航学等上台达25年。 6. 科学结构变动规律 科学结构变动规律指:每次技术革命都把科学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产生出相应的科学结构来。科学结构包括科研队伍结构(数量结构、水平结构和年龄结构等)、专业配置结构(基础、应用和开发、文理科、硬件和软件的比例等)、实验仪器技术装备分布结构、情报资料结构、科学教育水平结构等等。总之,在科学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结构始终处于动态之中。 7. 产业结构软化 所谓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不断转移。 8. 技术贸易 技术贸易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在国际贸易中,除商品贸易迅速增长外,技术贸易也发展很快。技术贸易较商品贸易复杂。它一般是指工业生产的技术知识的买卖,但往往还包括工厂的成套设备在内,其中技术知识部分被称为软件,设备器材部分被称为硬件。在技术贸易中,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的买卖是最多的。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技术贸易主要是软件的买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软件和硬件买卖兼有。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贸易迅速发展。 9. 技术诀窍 在技术贸易中,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的买卖是最多的。在专利技术中,有公开的部分,又有秘密部分。此外,有些专利技术经过实践积累了很多使用上的窍门和经验,当专利人向买者提供专利技术时,往往也要提供这些不公开的技术秘密与经验,才能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这些不公开的技术秘密与经验统称为“技术诀窍”。除专利技术有相关的技术诀窍外,非专利技术也有各自的技术诀窍,因此,技术诀窍已成为技术贸易中独立的项目。 10. 后工业化社会理论 “后工业化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哈佛大学贝尔、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热津斯基和托夫勒为代表。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大体上有四条:第一,宣扬技术决定一切。科技革命不仅可以使资本主义摆脱危机带来繁荣,而且可以“孵化出新的社会制度乃至改变整个社会面貌”。第二,第三产业部门的崛起意味着服务经济将取代物质经济起决定性作用,决定竞争的是信息。第三,阶级的划分不能再以所有制为标准了,而应以知识、熟练程度为准则。第四,社会权利已从金融寡头转移到学者手中,因为“脑力工艺”的杰出人物手中有信息。总之,后工业化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一种崭新的社会——技术社会。 二、简述题 1.简述战后科技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调整的关系。 答:科技革命加快了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经历一个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转变过程。发达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调整具体表现在:①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对传统的所谓“大烟囱工业”采取的办法,一是限制和用新技术加以改造;二是把耗能多、运输量大、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部门如橡胶、纺织、某些塑料制品、钢铁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把腾出来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重点部门即尖端技术行业,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②整个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后,工业部门的比重急剧增加,农业部门的比重显著下降;在工业部门内部轻工业的比重也趋于下降。③规模结构的调整。为适应新技术推广的需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建立了一大批小企业。 三、论述题 1. 简述产业结构软化及其经济影响。 答:所谓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不断转移。产业结构重心转移发生在两个层次上:产业部门内部重心的转移和产业部门之间结构重心的转移。所谓产业结构的内涵式软化,即产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比重减少,而研究、设计、开发和信息服务等服务性劳动的比重增加,这种软化既表现为“硬产业”中科技知识等“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表现为“软产业”内部智能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外延式软化,即产业部门间的层次推移,主要表现为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产业结构软化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的软化在一定时期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日趋软化,生产手段和方法日趋自动化,生产过程日趋集约化和高效率化,这些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其次,产业结构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其原因如下:一是大批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抵补了“夕阳产业”衰退的负增长效应,同时,还吸收和弱化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对工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冲击影响。二是产业结构的软化,使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导致经济增加过程中的间歇停滞时间缩短。三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对商品库存规模、产销活动等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际操纵能力大大增强,在经济危机来临前后以及危机过程中,能够较为迅速地、准确地掌握市场供需 变化,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变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的深度和冲击力。 再次,产业结构的软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产业实现自动化的过程,因而必然加剧某些产业部门的失业。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一软化过程也在不断创造新的产业,扩大新的就业。 总之,产业结构软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第二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一、名词解释 1.滞胀 经济滞胀指:一方面经济发展停滞,生产增长缓慢,并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提高,这两种经济现象相互融合,交织并发。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成为经济滞胀一般特征。在经济滞胀时期,各国政府在选择经济政策上处于困难之中。要解决经济停滞,就得采用通胀的办法,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人为地扩大市场,这样势必加剧通胀;反之,要治理通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包括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抽紧信贷等,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正是在“滞”和“胀”的交织并发的困境中运行。 2.新经济 “新经济”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新经济”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 二、简述题 1.简述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联系合区别。 答:这两种经济危机从性质上讲,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但两者在量上和范围上却有很大不同。 衡量是否属于周期性经济危机,应主要考虑:危机的强烈性,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生产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较长,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现象严重等;危机的普遍性,它涉及多数部门并席卷全国各地;危机的周期性,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时间是比较固定的,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则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危机的同期性,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工业生产应形成一个统一过程,经济危机应具有同期性。 而中间性经济危机与周期性危机不同,其特点正好相反。中间性经济危机深度浅,时间短,只是整个工业周期复苏或高涨过程中的间歇;只是一种“局部危机”,它只涉及部分工业部门或者部分工业地区,不具有普遍性;中间性危机同固定资本更新这一周期的物质基础并无必然联系,而往往由某些偶然因素触发;危机期间生产下降同其他国家的生产下降不具有同期性。 2.简述美国新经济形成的原因。 答:“新经济”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新经济”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 新经济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信息业革命和高科技的运用。信息业革命和高科技的运用推动了美国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了二战以来最大的结构改变,顺利地从产业型经济转变为信息型经济。90年代美国高科技通信和信息产业已占GDP的27%,这说明高科技和信息业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信息技术在美国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运用,彻底革新了传统的经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2)大力开拓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贸易,从宏观调控上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美国经济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3)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外资金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是同全球经济的变化密切不可分的。长期以来,美元币值稳定使得海外的资金争相流入美国市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导致大量资本逃离亚洲地区,转而到经济强劲增长的美国寻找“避风港”,这为美国吸引国外资本提供了积极条件,这些都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极大的动因。(4)政府调控功能极好的发挥。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始终把“低通胀率下的经济适度增长”作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并获得了成功。 3.现在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你认为美国新经济“新”在何处? 答:“新经济”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首先,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即一高二低)并存是新经济时期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传统经济理论指导下发展经济的一般特征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经济滞胀时期的一般特征是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因此,这个特点是其他经济发展模式所没有的。 其次,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主要是劳动和资本。无论是劳动要素投人,还是资本要素投入,尽管最初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增的情况,但投入达到一定量以后,继续增加其投入,边际报酬会递减。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知识经济属于报酬递增的经济。当知识作为一个新要素推动经济增长时,其价值的创造不是以算术级数而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虽然,知识性产品(信息产业多半生产知识性产品)在生产初次投人时,研究和开发成本很高,但一旦开发成功,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很低。这样,就会带来规模效应递增。另一方面,当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时,创新和技术进步也会层出不穷,而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会直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会相应地引起其他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4.简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的长周期技术论对长波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一书中,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周期,与创新有很大关系。所谓“创新”,就是在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发现并使用前所未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①介绍新产品;②引用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开发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⑤建立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是一阵一阵,有时高,有时低,这样就产生“经济周期”。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他认为,“创新”引起经济周期,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历史上主要的创新浪潮引起的,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的。每一个长周期都包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消化吸收过程。根据这种技术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将到他的时代为止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划分为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时期,纺织工业、冶炼技术的创新起了主要作用。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1897年,其上升期是以钢铁和铁路技术的创新为基础的,熊彼特称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从1898—1946年,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对后来的长波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直接引发了当代长波学派的一个重要流派——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 三、论述题 1.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为背景,对菲利浦斯曲线作一评价。 答:传统经济理论指导下发展经济的一般特征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在这种理论的分析中,宏观经济三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不可能同时实现,菲利浦斯曲线所显示的内容作了最典型的论证。菲利浦斯曲线论证的结果告诉我们: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互为替代的反方向关系”,也就是说,通胀率越低,失业率就越高,经济增长就越慢。要同时达到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的三个指标,菲利浦斯曲线是无法论证的。菲利浦斯曲线之所以认为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失业率是因为通胀可以刺激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和消费,增加追加购买力,从而可以提高就业率。传统经济理论进一步认为,各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一曲线,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搞“替换”,或者用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者用较高失业率来换取物价水平的下跌。同时,根据这条曲线可以算出,各国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应该有多高的失业率,或者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应该有多高的通胀率。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国家经济基本上按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经济发展基本正常。 传统经济理论很快被西方国家相继发生的经济滞胀局面所打破,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对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并证明菲利浦斯曲线失灵。经济滞胀指:一方面经济发展停滞,生产增长缓慢,并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提高,这两种经济现象相互融合,交织并发。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成为经济滞胀一般特征。在经济滞胀时期,各国政府在选择经济政策上更处于困难之中。要解决经济停滞,就得采用通胀的办法,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人为地扩大市场,这样势必加剧通胀;反之,要治理通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包括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抽紧信贷等,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正是在“滞”和“胀”的交织并发的困境中运行。 “新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这种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于菲利浦斯曲线所设计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国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就必须付出高通胀的代价。它也不同于更为糟糕的经济滞胀模式,一国要解决经济停滞,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只能采用通胀的方法,其结果势必进一步加剧通胀的发展。新经济“一高二低”的局面已完全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现实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进入以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应当认为,新经济时代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在这一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经济的影响。 2.试述经济周期长波论的主要内容。 答: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是以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是当代长波学派中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流派,包括克·弗利曼的劳动就业长波论,格·门施的长波变形模式论,以及冯·丹因的创新寿命周期长波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基础技术创新看作制动长期波动的主要杠杆和最根本原因。 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是西方长波学派的第二大流派,沿革了康德拉季耶夫用资本主义内在原因解释长波的方法,反对单纯的技术创新起因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动态系统模型研究,罗斯托的相对价格长波论,筱原三代平的多因素制动长波论,E·芒代尔的平均利润率波动长波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认为由一个或数个经济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在经济机制内部产生调节作用,引起长期波动。 以上两大类长波理论构成当代长波学派的主流。此外,还有一些长波学者用非经济原因解释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如认为优势政治力量决定政府经济政策从而导致经济长期波动的优势政治一经济周期长波说,用两代人心理变化的周期解释经济繁荣与动乱的两代人心理变化周期长波说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信心周期长波说等等。 第三章 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 就实质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公平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其内涵应当包括:①要使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做到代际间公平和代内间公平的统一;②要使现有一代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做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与他人的发展机会平等的统一;③要使人类和自然界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和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因此,可持续发展经济就必然表现出公平分配资源环境、公平分配物质财富、公平承担保护自然资源与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与义务,从而达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的各地区与各种经济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2.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知识产品的生产在其中占主要地位的经济体系,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二、简述题 1.简述麦多斯经济增长有限论的主要观点。 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夫雷斯特尔和他的学生丹·麦多斯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发展了系统动态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世界经济研究中。所谓系统动态学是用以研究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一定时期以后的动态行为或动态结果的一种方法体系。在他们的动态系统世界经济模型中包括人口、农业、资本和工业生产、不可再生资源与污染等五个子系统,分别对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工业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五种经济增长因素作出了一定的假设,主要包括:(1)以上各种增长因素的阶段增长量是按指数方式增加的,即每经过一段时间后,各种增长因素就比前一时期增加一个固定的百分比。(2)在每个子系统中要素不仅存在指数形式增加的趋势、同时还存在使其数量减少的趋势。麦多斯等人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定量模拟,他们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模拟程序,其中1900—1970年间的五种增长因素的数量完全按照实际统计数据输人,而1970年以后的情况则由计算机模拟程序按照假设条件自动模拟。结果表明,早在公元2100年之前,由于资源的迅速耗竭,迫使工业增长变慢直至倒退。由于粮食和医药的生产依赖于工业产出,也随之减慢,最终导致人口增长的停止,最后整个世界经济由于资源危机而崩溃。正是由于麦多斯对人类未来做出这样悲观的预测,以至于他们的世界经济模型被人们称之为“世界末日”模型。 2.简述希尔斯经济增长有限论的主要论点。 答:希尔斯在1976年出版了的《增长的社会限制》一书,它从一个完全不同的侧面讨论了经济增长的有限性。他认为麦多斯等人关注于“遥远的和不确定的增长的物质限制”,而“忽视了眼前存在的增长的社会限制”,是把注意力“放错了地方”。他认为麦多斯他们是从供给方面来讨论增长的有限问题,而社会限制则是从需求方面来研究增长问题。 相对于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人们还有旅游、假期别墅以及其它个人服务项目,前者为物质商品需求,后者为地位商品需求。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物质商品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使人们对人和自然的依赖异化为对机器的依赖。农业机械化使农村人口大为减少,造成人们失去接触土地和自然的机会;通讯和交通设施越发达,使用月票往返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分离的情况就越普遍;电视机越普及,人们面对面交换信息的机会就越少。健康、自然、闲暇、本能的享受、安全感和自尊都是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而西方的经济增长却日益使人们远离这些美好的东西。 地位商品给予消费者的满足或快乐来源于它的社会稀缺性,即只有它们不被普遍使用时才能给予人们享受的效用,而当地位商品使用的越来越广泛时,它的效用就会下降。例如郊区住宅,既有新鲜空气和田园之美,又有一切现代化的设施。但如果迁入家庭过多、居住条件拥挤,生活质量也就下降了。由此可见,郊区生活的可得性,或者说一切地位商品的可得性,都要受到它的环境情况的限制。为了获得好的地位商品,必须对社会环境进行限制,从而也就限制了经济增长。 三、论述题 1.请你谈谈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看法。 答:第一,地球是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它们既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投入要素,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所在。保持人口和生态的平衡,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第二,人类所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虽不能完全归结于人口增长。但是,也不能忽视人口的过度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巨大压力。第三,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三者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环境、资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面临两种选择: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或人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我们当然希望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使人类获得一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环境。 2.试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答:就实质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公平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其内涵应当包括:①要使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做到代际间公平和代内间公平的统一;②要使现有一代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做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与他人的发展机会平等的统一;③要使人类和自然界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和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因此,可持续发展经济就必然表现出公平分配资源环境、公平分配物质财富、公平承担保护自然资源与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与义务,从而达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的各地区与各种经济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第四章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2.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社会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并存在于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之中。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最后商业开始出现。这三次社会大分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有限水平,便分工局限于国内经济循环中,商品交换表现为国内贸易。 3.世界市场 答: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商品的货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结果,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适应,直接地反映世界各国商品交换关系,间接地反映世界各国的生产和分配关系。世界市场由各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组成,是联系各国商品流通领域的纽带。 二、简述题 1.简述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 答: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世界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这些都使国际分工发生了许多变化。当今世界不仅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还存在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还有一个突出的发展趋势,就是部门间的分工逐步向部门内部、工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当然这些国际分工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基本上有以下三种: (1)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表现为农业、矿业和制造业的分工,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在这种分工形式中,上游国家主要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下游国家则是出口原料和进口制成品。例如日本,它是一个岛国,地域狭窄,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以支持其工业的发展,因此其进口额中原料占80%以上,而工业制成品却占出口的90%。日本是典型的垂直型分工的上游国家。另一方面,中东石油输出国则主要出口原油,并用所得换回所需的大量的制成品,它们则是处于垂直型分工的下游国家。 (2)水平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生产。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型分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内部的分工发展。它不仅包括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还包括同产业之间产品的分工,甚至产品的加工程序的分工。因此,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获得迅速发展,而在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贸易相对缩减。水平型分工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持其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也使发达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区域性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3)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一国在参加国际分工中,既有垂直型分工,又有水平型分工。例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它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是垂直型的,从这些国家获取所需的大部分原料和其他初级产品;它对与自己发达程度相当的一些国家则是水平型分工。这一现象在欧盟内部特别典型。 以上三种国际分工形式概括了国际分工的一般发展进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垂直型分工不断被削弱。首先,由于发展中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接收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产业部门,因而其经济发展具有后发性优势。其次,科技的发展、替代品大量出现,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也必将进一步削弱。当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差异,其发展速度必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化使垂直型分工体系进一步复杂化,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都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垂直型分工格局。同一个国家可能处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垂直型分工体系之中。由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逐步衰弱,国际分工格局日益依赖于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由于生产技术具有不断变化和可以迅速转移的特点,因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相对优势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这一方面加剧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另—方面也会促使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 三、论述题 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社会生产力水平。首先,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上。其次,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将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卷人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并促成分工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混合型”的过渡。最后,生产力的发展还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构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产品构成从最初以初级产品为主,发展到战后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高精尖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和劳务贸易更多地出现在国际分工中。 (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指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如气候、土地、矿藏等,这是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某些农作物只能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或者特定的地区才能种植,而矿产品也只能出产在那些拥有大量矿藏的国家,离开了这些条件,国际分工也无从谈起。 (3)国际生产关系性质。这是指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各国在世界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它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一方面,它打破了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其进步的一面;另一方面,资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增值,因此,在垄断资本最大限度地追逐垄断超额利润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也必然具有不平等的性质。从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来看,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当今国际分工体系的主要方面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4)上层建筑。指具有能动作用的政府、军队和各种组织机构,它们对国际分工发生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得以建立,它们运用超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力,调节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主持下的多次关税和非关税减让谈判,以及一些地缘政治经济国家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都有助于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5)跨国公司。战后出现的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资本雄厚,其业务涉及各行各业,他们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利条件,分工协作,并同众多国家的有关企业保持较为固定的供求关系,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事实上,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促使传统国际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2.谈谈你对当代世界市场发展新特点的看法。 答: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市场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世界市场参与国类型趋于多样化发展。在战前,世界市场参与国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少数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殖民体系瓦解,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涌现出来,它们的国内市场也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不复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成长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已取得突出的胜利,从而不断壮大自己在世界市场中的实力,所有这些都导致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参与国类型趋向多样化发展。 (2)世界市场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国际贸易及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战前,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主要是制成品出口和初级产品出口的垂直型分工。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额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有所发展。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世界市场的范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度都进一步加深。 (3)世界市场的商品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前世界市场上的初级产品交易的比重一直高于工业制成品。战后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深人,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国际贸易中的中间产品交易比重大大增加,而且发达国家加强了替代品的研制工作和原料的利用率和回收率,从而使制成品交易日趋活跃。同时,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在整个商品贸易中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第三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兴起,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强,导致劳务贸易迅速发展。 (4)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和竞争更趋激烈。战后,在资本主义垄断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下,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垄断不仅不能消除竞争,相反,垄断资本争夺市场的竞争在力度、广度和深度上都进一步加强了。价格竞争的地位逐步下降,而转向非价格竞争,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改进售前、售后服务等方式来加强市场竞争能力。为了减少市场单一化所带来的政治经济上的风险与损失,许多国家的生产者则致力于广泛开辟新市场,向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方式,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以及对外援助等维持国内市场,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第五章 国际贸易关系 一、名词解释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美、英、法等23个国家政府间于1947年缔结的旨在降低关税和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总协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内容不断完善,缔约方不断增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全文包括序言和4个部分。原为34条,后增为38条。序言规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目的,即“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人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又提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即“切望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序言列出关贸总协定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一些重要原则,如无歧视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各种非关税壁垒等。具体如何协调各国对外贸易关系,在关贸总协定的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文的重要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缔约国承担的义务;二是关于这些义务的例外情况的处理。 2.世界贸易组织(WTO) 关贸总协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规范领域不断扩大,对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国际贸易内涵的扩大,国际经济格局的重组,既给总协定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注人了活力,同时也日益凸现出其职能的局限性,这一矛盾的冲撞导致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是乌拉圭回合的重大成果,它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运转,它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而成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和法律载体。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它在强化和完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职能作用和规范国际贸易竞争规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进一步明确、规范和量化了总协定文本中的一系列模糊不清的贸易与法律概念;扩大和拓宽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领域与范畴;强化了现有的贸易政策与保障条款;完善了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较充分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3.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即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也应给予所有其他缔约方。 4.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即指缔约国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另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公民、法人和商船的同等待遇。 5.“灰色区域”措施 所谓“灰色区域”措施是指成员国采取在关贸总协定法律原则的规定边缘之外的某些贸易政策措施,如自动出口限制、有秩序的销售安排等,这些措施处在总协定实施过程中为监督措施所不及的漏洞之中,它既不是合法的,也不是非法的。它是与关贸总协定国际协调的做法相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这些措施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必须适时适量地加以限制。 6.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一般是指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它是从20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其主要特点是:(1) 贸易与信贷结合,一方购入设备等商品是在对方提供信贷的基础上,或由银行介入提供信贷。(2)贸易与生产相联系。设备进口与产品出口相联系,出口机器设备方同时承诺回购对方的产品,大多数情况下,交换的商品是利用其设备制造出来的产品。(3)贸易双方是买卖关系,设备的进口方不仅承担支付的义务,而且承担付息的责任,对设备拥有完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7.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由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厂商名称、产地表记等,其中主要是专利和商标权;二是版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喜剧、绘画、雕塑、电影等方面作品的著作人依法所享受的权利。 二、简述题 1.请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意义和作用作一历史评价。 答: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协调世界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关贸总协定,在战后国际经济生活中影响是巨大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大幅度降低了关税; (2)消除了一些非关税壁垒; (3)为各缔约方制定了一套处理国际贸易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解决缔约方之间的贸易纠纷; (4)增加了贸易透明度,促进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5)为各国在经济贸易上的谈判和对话提供场所; (6)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投资的发展。 但必须指出,关贸总协定所发挥的作用与其提出的宗旨相比,有着很大的距离,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2.简述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原因。 答: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原因:(1)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协调世界经济和各国贸易关系,是大多数国家的愿望。(2)世界贸易组织的特点更有利于协调世界经济和各国贸易关系的发展。(3)关贸总协定虽对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每隔几年就出现一次多边贸易谈判新回合,这又充分说明贸易保护主义仍时有抬头的欲望和趋势,且非关税壁垒又在不断增加,已达2 500余种。可见,国际贸易内涵的扩大,国际经济格局的重组,既给总协定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注人了活力,同时也日益凸现出其职能的局限性,这一矛盾的冲撞导致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有哪些新特点。 答:世界贸易组织是乌拉圭回合的重大成果,它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运转,它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而成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和法律载体。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它在强化和完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职能作用和规范国际贸易竞争规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进一步明确、规范和量化了总协定文本中的一系列模糊不清的贸易与法律概念;扩大和拓宽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领域与范畴;强化了现有的贸易政策与保障条款;完善了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较充分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三、论述题 1.试述绝对优势说、相对优势说和赫克歇尔一俄林资源禀赋说三种国际贸易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英国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绝对优势说”,以指导当时的自由贸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开端。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该国就应该发展并出口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但斯密忽略了一点,即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这种绝对优势。按照斯密的理论,那些不具备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被排除出国际贸易领域,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斯密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相对优势说”。它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从理论上证明即使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因为它与其他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上相对成本不同,仍可通过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以换取它自己生产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得到利益。相对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它指出了一国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从而达到世界总产出的提高。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以两国产品比较成本的差异来论证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两国产品比较成本存在着差异呢?这一点李嘉图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提出的,而赫克歇尔一俄林则用独特的观点解释了这一问题。1933年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说,认为比较成本说只解释了商品的劳动支出的差异。他认为,除了劳动以外还必须考虑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为此他提出了区别于李嘉图学说的假定:①两国技术水平一样,即生产函数是一样的;②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则是不可能的;③一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但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上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相同。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推理过程:相对优势←价格差异←成本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禀赋差异。H-O学说认为:正是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数量不同,同时也由于不同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造成了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一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必然较低,因而密集使用这一丰裕要素的产品其相对成本也必然较低,反之则反是。俄林认为各国在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生产中具有相对优势。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各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以交换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H-O学说进一步完善了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但H-O学说仍是一种静态分分析,从长期的动态观点来看,各国拥有的资源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此外,对产品需求状况的忽视也掩藏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简述雷蒙德·维农产品生命周期说的模型,以及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赫克歇尔一俄林资源禀赋理论隐含着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所用技术相同的假设,而在现实生活中,技术是可变的,因此有必要把技术看作一种独立的因素来考虑。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也会发生影响。雷蒙德·维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说,他认为随着技术扩散,产品也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一般可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垄断着这一新产品的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也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第二阶段即产品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又分前后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该新产品开始进人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消费嗜好也相近的其他发达国家,并占有了这些国家的市场,产品也逐步成熟起来,技术扩散性使这些国家开始仿制该种新产品,并进入市场。在第二个时期,其它发达国家参与出口竞争,仿制品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出口品相竞争,并逐步取代美国。这一阶段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第三阶段,世界其他国家在进口该种产品后,也发生了产品的仿制,并且由于它们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而使产品成本大幅下降。而美国则因国内生产成本高昂,逐步放弃该种产品的生产,改由从其他国家进口该种产品。至此该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又称标准化阶段。最后,该种产品的进口逐渐占据了美国市场,产品生命周期在美国结束,该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还会继续在其它国家重复。 维农认为,成熟后的产品最后固定在不发达国家生产,并向发达国家出口,这主要是因为不发达国家工资成本较低,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将超过技术优势而使产品成本降低,从而使不发达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占有相对优势。但是作为技术创新国的美国,由于其在产品生命周期最初阶段的技术优势,其所获利将远远超过因劳动力和原材料廉价优势而获益的处在生命周期末端的不发达国家。这为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发达国家要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力争创新产品,改变自己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进而改善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第六章 国际金融关系 名词解释 1.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它一般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一国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资产。使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这会因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在国际金本位制的情况下,国际储备资产是黄金。一次大战后,黄金与外汇共同作为储备资产。二战后,主要储备资产是美元和黄金,美元比重逐渐增大。1970年以后,特别提款权(SDRs)也成为国际储备资产,不过比重较小。时至今日,欧元、日元也成为日趋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一种多货币储备体系已经形成。②汇率制度的确定。即一国货币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决定和维持,才能顺利地将一种货币的购买力转化为其他货币的购买力。③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当国际收支失去平衡时,各国政府采取什么方法来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互相协调。在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调节方式是不一样的。 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促进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稳定而有效的调节。 2.法定平价 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他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他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这种兑换率叫法定平价。由于外汇供求关系,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不会超过平价加减黄金的运输成本。也就是说,汇率波动的最高限度是法定平价加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出点。若汇率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外汇需求者则会购买黄金输出国外,进行国际支付或套利。同样,汇率下跌的最低限度是法定平价减去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人点。如果低于这个点,黄金就会被输入。 3.金本位制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本位货币是指作为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的货币。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金块本位制 一次大战摧毁了金币本位制,但美国在战后不久就恢复了黄金的自由兑换。20世纪20年代中期,尽管金币不再流通,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恢复了金本位。但此时的国际金本位制已不是战前的那种金币本位制,而是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英国于1925年实行金块本位制,法国于1928年也实行这种制度。在金块本位制下,货币单位仍规定含金量,但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只有银行券参加流通,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才可按含金量兑换金块、例如,在英国,兑换金块的最低数量为相当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约合 1700英镑)。这种币制的最大优点在于最大限度地节约了黄金,而以储备货币作为黄金的补充,有利于摆脱黄金产量对世界生产增长的限制。 5.金汇兑本位制 一次大战摧毁了金币本位制,但美国在战后不久就恢复了黄金的自由兑换。20世纪20年代中期,尽管金币不再流通,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恢复了金本位。但此时的国际金本位制已不是战前的那种金币本位制,而是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国内不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这些外汇在国外才能兑换黄金。实行这种制度国家的货币,与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或黄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显然这种币制带有依附性,因而一般为殖民地和附属国所采用。 6.布雷顿森林体系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等国就着手制定战后的经济重整计划,希望避免两次大战之间的那种混乱的世界经济秩序。美英两国都制订了目的在于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讨论了这些方案,最后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产生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的国际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三个文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它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7.牙买加体系 1976年IMF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并签订了“牙买加协定”。在这个协定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就称之为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修订IMF的基本份额;浮动汇率合法化;实行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使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储备资产;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二、简述题 1.简述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过程。 答:国际金本位制要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就要求各国遵守三项规则:一是各国应以黄金表现其货币价值,并以此决定各国货币的交换比例;二是各国的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各国金融当局应随时按官方比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和外汇;三是各国发行纸币应受黄金储备的限制,这就使各国的国内货币供给额因黄金流入而增加,因黄金流出而减少。在上述规则得到遵守的前提下,金本位制将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其过程如下:当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逆差时,将引起汇率的变动,当变动幅度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就会引起黄金外流,于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即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加强,这样就会扩大出口,减 少进口,对外收支转为顺差,黄金就会流入;反观顺差国,由于黄金的输入使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和生产成本均上升,这样会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对外收支转为逆差,黄金又会流向国外。最后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制止黄金流动。 2.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 答: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因为,第一,取消了金币流通,黄金不能再起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作用;第二,银行券不能完全自由地兑换黄金,而且兑换黄金的比例可以随时变动,银行券有发行过量的可能,不能稳定地代表一定的黄金量,这也削弱了货币制度的稳定性;第三,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黄金储备,既是该国的国际货币储备,又是实行金块本位制国家的国际货币储备,这样,一旦后者的货币动荡不定,前者的货币也必然随之发生问题;而如果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大量提取外汇,兑取黄金,也势必威胁到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稳定。可见,这两种类型的金本位制并没有稳定的基础,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3.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纪律,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际金融的稳定。 (2)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首先,美元同黄金挂钩;其次,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双挂钩”使美元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3)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责任把它们的货币汇率维持在这一波幅以内,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进行汇率调整。所以这种汇率制度叫做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4)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会员国在需要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IMF按规定程序购买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期限内以黄金或外汇购回本币的方式偿还所借用的款项。 (5)IMF协定第8条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但三种情况可以例外:一是容许对资本移动实施外汇管制;二是在过渡时期可以延迟履行货币可兑换性的义务;三是会员国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暂时性的兑换限制。 4.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修订IMF的基本份额。各会员国对IMF所缴纳的基本份额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单位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单位。增加后的份额分配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出的资金增加了一倍,占出资总额的10%。其他发展中国家维持不变。西方国家都有所降低。 (2)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使黄金与货币相分离,让黄金成为单纯的商品。各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会员国之间及会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支付的义务。 (3)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方面的安排,可以采取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两者可以同时并存。但会员国应与IMF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的稳定。 (4)关于储备资产。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使特别提款权逐步替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储备资产。也就是把美元本位改为特别提款权本位。协议规定,参加特别提款权账户的国家可以用特别提款权来偿还欠IMF的借款,会员国之间可以自由进行特别提款权交易,而不必征得IMF的同意。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售黄金所得收入设立“信托资金”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以解决它们国际收支的困难。同时,IMF扩大信用贷款部分的总额,由占会员国份额的100%增加到145%,并放宽“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额度,由占份额的50%提高到75%。 5.为什么说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答:牙买加体系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即“信心和清偿力”问题。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使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好处和风险由多种货币分担。当某一储备货币发生贬值而产生信心危机时,它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就会下降,信心良好的储备货币便会增大其比重。当某一储备货币国长期顺差导致国际清偿力不足时,其他储备货币便会补充这个不足。因此,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能够稳定地提供国际清偿力,使单个储备货币的危机不会影响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6.为什么说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在这种汇率制下,各国不能用汇率的变动来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而且当美元币值下降时,持有美元的人纷纷抢购马克、日元、法郎等比较稳定的货币,致使美元游资大量涌入这些国家;为了维持本国的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投放巨额本国货币,收进美元,结果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由此可见,以美元为支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美国输出通货膨胀提供了条件。 三、论述题 1.请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一评价。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各个货币集团之间相对立的局面,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国际汇率,这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前 20多年里,世界经济增长迅速,这段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虽然是由许多客观条件造成的,但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营造的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有其内在的缺陷。首先是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着国际清偿力短缺与信心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简单讲,日益增长的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增加又使美元的特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其次,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而美元是基准货币,即使美元汇率偏高或偏低,也不便作出调整。另外,顺差国也不愿其货币升值,逆差国不愿贬值。所以国际收支失衡难以依靠市场力量自发调节。再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都与国内经济目标相矛盾。 2.简述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及其双重作用。 答: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国际储备体系多元化、浮动汇率合法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作用是双重的:首先,牙买加体系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即“信心和清偿力”问题。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使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好处和风险由多种货币分担。当某一储备货币发生贬值而产生信心危机时,它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就会下降,信心良好的储备货币便会增大其比重。当某一储备货币国长期顺差导致国际清偿力不足时,其他储备货币便会补充这个不足。因此,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能够稳定地提供国际清偿力,使单个储备货币的危机不会影响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但是,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也有其弊端。在这个多元化体系下,各储备货币发行国享受着向其它国家征收“铸币税”的特权。铸币税指持有该货币的国家的实际资源无偿流入该货币发行国。存在着不公平的一面。另外,国际清偿力的增加仍不能完全符合世界经济均衡增长的需要。它不仅丧失了金本位体系下的自发调节机制,也没有形成IMF对国际清偿力增长的控制。 其次,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自由选择其汇率安排。这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同时,浮动汇率制能使各国充分考虑本国的客观经济条件,不必为了稳定汇率而放弃国内经济目标,从而使国内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和有效性。 但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剧烈,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消极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不大,汇率波动对其国内经济往往造成不良影响,而其自身的外汇风险防范能力又差,因此发展中国家希望实行比较稳定的汇率制度。 再次,在牙买加体系中,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由多种调节机制相互配合来进行调节,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金融机构调节和动用国际储备资产来进行。由于牙买加体系的各种调节机制都有其局限性,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又有限,所以自1973年以来,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善,反而日趋严重。 综上所述,牙买加体系只是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实际发生的深刻变化部分地予以合法化,并没有进行重大的改革。牙买加体系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汇率安排的弹性,却没有建立稳定货币体系的机构,没有制定硬性的规则或自动的制裁方法,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虑和责任来履行它们的义务。因此,牙买加体系是一种“没有制度的体系”,而实际上它是靠浮动汇率制和多种储备体系来运转的。 由于牙买加体系在储备货币、汇率机制、国际收支调节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所以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 3.试比较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 答:(1)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用黄金来对他们的货币定制,币值比较稳定,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他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他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这种兑换率叫法定平价。可见,“金本位制”下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由于外汇供求关系,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不会超过平价加减黄金的运输成本。并且,金本位制能够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2)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双挂钩”使美元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同时,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责任把它们的货币汇率维持在这一波幅以内,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进行汇率调整。所以这种汇率制度叫做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自由选择并决定汇率制度,基金组织承认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暂时并存。各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应受基金组织的监督。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单一的固定汇率制,这种固定汇率制同“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有一定的区别。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是以各自含金量的对比关系为基础,只要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汇率也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因为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自发地调节货币的汇率。在以美元为中心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汇率虽然也是固定的,但它是以美元的特殊地位和黄金价值的相对稳定为基础的。这种固定汇率制要靠人为的干预方能维持。牙买加货币体系确认各国可以自由作出汇率方面的安排,这样,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以浮动汇率为主的多种汇率体制的时期。应当指出,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剧烈,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特别对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不大,汇率波动对其国内经济往往造成不良影响,而其自身的外汇风险防范能力又差,因此发展中国家希望实行比较稳定的汇率制度。 第七章 国际投资关系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创办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营企业,涉及生产要素诸如资本货品、管理技术的直接卷入,投资者对所投人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拥有直接控制的权力。它和国际间接投资相区别的特征在于投资者直接与企业的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相联系。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建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跨国公司;二是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制的比例;三是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现代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兴起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趋势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 2.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小岛清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系统阐述了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是: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以比较成本、比较利润率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指导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核心。他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贸易的发展保持其市场份额,而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则应当利用其标准化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来开拓对外直接投资。 小岛清认为美国的直接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就是说美国从事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把生产基地移到国外,导致出口被直接投资所替代,贸易恶化。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重视比较优势原则,是“贸易创造”的。日本企业在国外投资,一般均为国内生产已丧失比较优势的部门,而东道国则有劳动成本、资源等比较优势。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补充日本比较优势的一种手段。总之,小岛清认为垄断优势并不是进行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直接投资也应遵循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原则。 3.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1960年,海默在他的论文中第一次论证了国际直接投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金融资产投资,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新领域。海默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是简单的资产交易过程,还包括非金融和无形资产的转移。他的基本论点是: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以垄断资本集团独占为中心内容的“垄断优势”是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急剧上升的关键所占。金德尔伯格强调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和垄断优势。他认为,企业不以出口或技术转让的形式获取利润而在外国投资经营,承受其生产组织成本,其原因在于市场结构,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比如技术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买卖双方交易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交易成本。这样,就使拥有垄断技术的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可能,并且成为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重要补充。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拥有其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可以是:①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②对原材料来源的垄断;③规模经济优势。④对销售渠道的控制;④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等。具有某些垄断优势是开展国际直接投资必要的主观条件,而当国际投资环境又具备赚取超额利润的因素时,就能使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成为现实。这些因素是:①某些部门的不完全竞争足以证实其垄断优势的存在;②在国外生产销售比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更为有利;③利用技术优势转换为产品优势比转让技术专利权更为有利。 4.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发展并应用于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市场内部化理论认为外部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术、经验等)交易的低效率。跨国公司通过其有效的组织手段,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的供需关系——市场内部化,使中间产品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提高了交易效率。 市场内部化理论强调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市场的非完全性。这里中间产品的涵义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原材料、资本、半成品等,还包括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知识、技术、技术诀窍、生产与管理经验、市场声誉等等。市场内部化使买卖双方对这些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有准确认识,避免因交易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内部化贸易还可以减少贸易壁垒的影响,可以通过“转移价格”使税收支出最小化。巴克莱等认为,正是市场内部化的动机,促使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5.转移定价 答:转移定价策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相互约定的价格。这种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法则制约,而是根据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的。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减轻税负。如运用转移定价将公司利润由高税区转到低税区,减少所得税。②调拨资金。转移定价可使国外子公司分担母公司的研究管理费用,也可用以提前收回投资。③增强子公司竞争力。通过高价收购子公司产品等扶持创建的子公司。④规避风险。转移定价会损害东道国和母国的利益。因此,各国政府通常采用“比较定价原则”或“公平交易价格”来审核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 二、简述题 1.简述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形式。 答: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创办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营企业,涉及生产要素诸如资本货品、管理技术的直接卷入,投资者对所投人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拥有直接控制的权力。它和国际间接投资相区别的特征在于投资者直接与企业的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相联系。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建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跨国公司;二是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制的比例;三是以利润进行再投资,即投资者把通过直接投资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对原企业的追加投资。 2.简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答: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直接投资有三个最基本要素:①所有权优势;②位置优势;③市场内部化优势,这就是所谓的OLI模式。所有权优势包括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如对原材料或生产技术的垄断;有效的行政管理能力等。位置优势是指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价格结构和质量,通讯和交通设施状况也不一样。市场内部化优势是指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而保持的组织管理上的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不完全的市场内部化,以减低交易成本。 邓宁归纳出外国直接投资两个基本必要条件:①国外生产成本比国内生产成本要低;②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比当地企业低。当跨国公司具备三大优势,又符合这两个基本条件时就倾向于国际直接投资生产。 三、论述题 1.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 答: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很多,除了政治文化因素外,经济因素可以归纳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大方面。 首先,宏观因素主要是指投资输入国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市场规模和特性,外资政策以及汇率稳定与否。生产要素的成本是指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东道国市场规模和特性,是决定能否吸引直接投资的另一重要因素。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政府的外资政策影响和制约国际投资行为。汇率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虽然不如对国际间接投资重要,但汇率稳定仍是影响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其次,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因素主要是指东道国的行业利润率,项目的资本收益率和风险率以及投资者本身的特点。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利润率是指该国某一行业(部门)的行业利润率。资本增值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源泉。因此,投资者最终的注意力将集中在微观的项目本身的资本收益率和风险上,即每投资一单位资本所能产生的效益以及其中的风险。 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跨国界的投资行为,其风险较之国内投资更大,且涉及因素非常复杂、繁多。在影响国际投资的诸多风险因素中,投资环境对国际投资风险起决定性影响。国际投资环境包括潜在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 试述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 (1)利率。利率是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规模和流向的主要因素。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在于追逐较高的资本利息收入。国际间接投资的流向往往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理论上,这种流动会促使资金流入市场的利率下降,资金流出市场的利率上升,最后达到平衡,停止流动。一国的政府为使资本流动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变化,往往采取政策限制或鼓励资金流入。 (2)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引起资本的流动。一国的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对外债权相对增加,外汇供过于求,汇率将上升,而国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将促使该国资本外流。相反,假如一国国际收支长期持续逆差,对外债务相对增加,外汇供应短缺,汇率下跌,而为偿付对外债务必然会增加对外汇的需求,这将促使外国资本流人。 汇率的稳定性也会引起国际间接投资流向的变化。一国汇率长期稳定较易吸引资金流人该国。目前国际上大量游资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视汇率的稳定状况而定的。 (3)风险。风险是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证券或者贷款的风险是不同的。在相同收益率的情况下,投资者当然愿意持有风险较小的证券或贷款项目。随着国际间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投资风险的分析和评估也越来越重要。 (4)国家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吸引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各异,因而形成了偿债能力的差异。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有较多外汇储备,偿债能力强而能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间接投资也多是集中在新兴工业国(地区),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比较快,有较强的出口创汇能力,偿债能力也较强。而拉美债务国的债务危机使它们的偿债能力普遍下降,这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债权国在拉美的投资。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经济全球化也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各国和地区的经济都融合到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对外贸易比重大大提高,生产领域中跨国公司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市场上外国货币大量流通,资本在跨国间流动加快,各国金融市场由先进的通讯工具,发达的交易网络系统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2.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到 80年代逐渐形成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其主要原因是: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极大提高,客观上需要跨越国界、走向经济联合。③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直接催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 3.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一体化水平较低的组织形式,指在每个成员国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EFTA)即属于此种类型。 4.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除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还规定了成员国对非同盟国家的统一关税率和外贸政策,这方面的经济调节已经带有超国家因素。 5.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比关税同盟高一层次的一体化国家集团。在共同市场上,不仅商品,还包括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实行自由流通,各成员国也采取统一的对外关税率。 6.经济同盟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是指成员国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通,建立对外共同关税率,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7.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欧洲一体化在欧共体基础上的又一个纵深阶段,其建立的重要标志是1991年12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由欧共体各国签署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一般简称“马约”。条约规定: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第一,实现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第二,所有成员国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其浮动幅度不超过2.25%;第三,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l日至1998年12月31日,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欧洲货币机构,固定各成员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的“货币篮子”中的比重。第三阶段最迟于1999年1月1日生效,将逐步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将参加欧洲货币联盟国家的货币相互之间以及同欧洲货币单位之间的汇率固定下来。“马约”的签署标志着欧共体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性在于“欧洲将改变性质,由共同体市场过渡到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联邦”。政治、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意味着成员国将让渡更多的主权。欧洲联盟已进行了新一轮扩大。1994年11月欧洲议会批准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盟。从1995年起,欧盟成员从原来的12国增加到15国。 8.EFTA EFTA即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不久,英国、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等7个西欧国家于1960年1月缔结了斯德哥尔摩公约,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立之后,其成员国变动较大。目前,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有7个成员国:奥地利、瑞典、瑞士、挪威、冰岛、芬兰和列支敦士登。按公约规定,成员国之间工业品贸易分阶段逐步减免关税,同时取消进口限额;农产品贸易不在自由流通之列,可由成员国通过双边协定另行协调处置;在对非成员国的贸易上不实行统一税率,也不制定共同外贸政策,而由各国自由处置。该联盟虽设有一整套机构,但这些机构仅有协商职能,对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基本上不拥有超国家的国际调节和干预的职能。联盟建立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显示出进一步加强成员国经济合作的趋势。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联盟已突破一般自由贸易区的界限,不仅把某些加工农产品列人免税范围,而且加强彼此经济协调,着手在有关消除非关税壁垒和缩小成员国间经济发展差距等方面开展活动。此外,在运输、科研和环境保护方面也进行了合作,有关经济和货币金融政策问题的协商也扩大了。 9.北美自由贸易区 为了保持美国在西欧与世界的影响力,增强与欧共体抗衡和竞争的能力,美国在继续与加拿大加强合作的同时,又与墨西哥和拉丁美洲28个国家加强了联系。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国首脑共同声明:同意就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开始谈判。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自此,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北美宣告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确定了原产地规则,保障仅仅北美地区制造的商品享受优惠。来自北美的产品大部分立即取消关税,有的产品的关税在5-10年逐步取消,若干敏感性产品的关税可在15年内取消。为了取消关税,3国同意采用1991年7月1日已在美加生效的税率。3国还将取消边境上进出口的配额、许可证的禁令和限制,但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环境、能源、农牧业生产而作出的特殊规定例外。协定还规定了3国相互放宽金融服务和投资的限制。成立一个三边委员会以解决3国之间在商业、环境、捕鱼权等问题上的纠纷。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10.APEC APEC的全称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成立于 1989年 11月,秘书处设在新加坡,到 1998年底已经有21个成员国(地区)。从性质上看,它是旨在推动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跨国官方组织,目标是建立亚洲太平洋自由贸易投资区,其中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是其两大支柱。APEC主要通过每年一次的成员国(地区)主管外交和经济贸易的部长参加的区域性论坛和非正式首脑会议来努力促成这两大目标的实现。APEC每届会议都有一个核心议题,会议结束后,各方就达成一致的共识问题发表联合声明,作为推进本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以及下一届会议讨论的起点。至2001年,APEC已经召开了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和九届非正式首脑会议。 二、 简述题 1.简述“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 答:由于欧盟参加国经济状况参差不齐,需要制定一些共同标准来约束各国经济的发展,这就是“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这些趋同标准包括: 第一,在实施欧元代替本国货币计划的第一年,以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率经核查不得超过三个业绩最佳国通货膨胀率平均值的1.5%; 第二,成员国年度政府总预算赤字(包括社会保险)不得超过GDP的3%,而且必须保持公共债务比低于GDP的60%(年度预算赤字也不能超过公共投资支出); 第三,国家货币必须是欧洲货币汇率体系的一部分, 至少在核查之前两年波动在正负15%之间,而且货币没有过单方面贬值; 第四,在进行业绩评估的前一年,长远期市场利率(以政府债券为基准)不得超过上述对比的三个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平均利率水平的2%。 只有符合上述货币、财政、汇率趋同标准的成员国才能完全使用欧元代替本国货币。 2.简述欧洲货币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欧洲单一货币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从长远看将改变国际货币的格局,出现美元和欧元两极相抗衡的局面。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领域出现了以美元为主若干货币为辅的多元化格局。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中美元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实际上美元仍起主导作用。欧元问世后将改变这种状况。以欧盟实力做后盾的欧元完全有能力与美元一比高低作抗衡,向美元霸权挑战,冲击目前的国际货币格局。(2)欧元的发行将进一步扩大欧盟的贸易和投资。由于使用单一货币能更有效地抵御金融风险,贸易和投资都会变得更简便,成本消耗更降低。(3)欧元的发行使欧盟各国的社会经济的融合度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欧盟各国的内聚力增强。(4)欧元的诞生将推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将刺激其他区域走上或加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简述欧共体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 答。关税同盟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支柱。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是:对内在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减免以至最后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达到共同体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对外通过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以抵制和排挤共同体以外的商品输入。具体步骤是:(1)共同体六国从1958年1月1日起,经过12年的过渡期逐步降低直到最后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过渡期共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四年。在第一、二阶段内成员国各自降低关税30%,第三阶段取消余下的40%的关税。(2)共同体6国以原有对外关税率的平均数作为共同关税率,在12年过渡期内逐步拉平对非成员国的关税率,统一对外关税。(3)从1958年1月1日起,6国应在5年中逐步放宽相互间贸易限额,每年放宽20%,5年后全部取消成员国之间进出口贸易限额。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3国加入共同体后,经过5年过渡期完全取消关税,实现商品自由流通,对外建立统一的关税壁垒。 三、论述题 1.试述欧洲经济共同体(现为欧盟)的发展(提示:从国别的扩大和内涵的深化加以考虑)。 答: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不断扩大的情况如下:欧洲经济共同体是1958年1月1日根据《罗马条约》组成的。有六个国家参加,它们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1967年7月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进行机构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共同体。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葡萄牙、西班牙加入,到1986年共同体成员国已扩大到12国。1993年11月1日欧盟形成后,又进行了新一轮扩大。1994年欧洲议会批准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盟,从1995年起欧盟成员国从12个增加到15国。 在成员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欧共体逐步建立了三大支柱是: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欧洲货币体系。所谓关税同盟就是对内在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减免以至最后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达到共同体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对外通过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统一各成员国农产品价格、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壁垒和建立共同农业基金。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有:创建“欧洲货币单位”、继续实行并扩大汇率的联合浮动体制、设立“欧洲货币基金”,加强干预货币和提供信货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欧洲联盟是欧共体发展的又一个纵深阶段,其建立的重要标志是1991年12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由欧共体各国签署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一般简称“马约”。“马约”的主要内容是为建立欧洲货币一体化确定了时间表和步骤。欧元成功启动,欧洲中央银行如期建立,这是自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来,世界货币结构最为重大的变化,表明欧洲经济联盟向货币联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建立真正的欧洲联盟奠定了重要基础。 2.简述欧共体(现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答:共同农业政策是欧洲共同体组织农业共同市场和推行农业一体化的计划和政策,是共同体经济一体化的一大支柱。共同农业政策的内容包括:第一,统一各成员国农产品价格。制定了三种价格,即目标价格或称指导价格,这是欧共体农业生产者可望得到的最高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每年由部长理事会规定一次。干预价格或保证价格,这是农业生产者保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具有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作用,同样每年由部长理事会规定一次。门槛价格,这是外来农产品到达欧共体港口的最低进口价格,由欧共体委员会每年估算一次。对于需要从世界市场上进口的短缺农产品,欧共体发放短缺补贴,鼓励各成员国的农业生产者增加这一类产品的生产。第二,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壁垒。把征收关税改为征收差价税,即共同体对最低到岸价低于门槛价格的进口农产品所征收的进口税,以补足两者之间的差价,使外来农产品只能以目标价格出售。同时对出口实行差价补贴。第三,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农业基金的支出分为“保证部分”和“指导部分”。保证部分用于农产品的干预收购、出口补贴和因汇率变动引起的货币补贴,指导部分用于改进生产设施、改革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共同体农业政策的实施,使欧洲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一直依靠进口的食品,现已自给自足而且有余。过去经常大幅度变动的市场,现在已相当稳定,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也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过程。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同时实现贸易一体化,更不用说更高层次的生产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了。而一些在地域上、文化传统上、经济上密切相关的国家和地区首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有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因为与分散孤立的各国经济联系相比,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仅在实际上已在全球经济的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上实现了经济一体化,而且也更有可能和更容易通过联合或合并的方式向经济全球化的完成形式——全球经济一体化过渡。经济全球化过程最终发展为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在全球的各个经济区域实现的。正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才有实际的、超出国界的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不断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适应的。当经济全球化进入到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阶段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把国际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关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自己的研究范畴。 (3)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的。从某一个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必将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的生产和资本一体化的过程。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某些内向性和保护主义的色彩,但如果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不对区域外国家和地区形成额外的经济自由交往的壁垒,那么,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就起着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接受着世界贸易组织的领导,因此,在全球多边经济合作体系的保护、协调、控制和管理之下,其消极作用得到限制,而积极作用得到肯定和支持。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1)国家主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不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各国突破主权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订的协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它以主权国家为核心,还渗入了政治因素。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的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概念。市场经济无限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一体化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全球化过程背道而驰。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组织的某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推动区域经济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不一样。经济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是在市场力量作用下的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因此,经济全球化主要由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带动,是一种从下到上的微观经济行为,是企业逐步走出原有国境的离心运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之间消除各种贸易壁垒以及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因此,它主要由政府出面推动,是一种从上到下政府参与制定双边或多边协定,经济主体在协定框架内活动的向心运动。所以,经济全球化又叫功能性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叫制度性一体化。 (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不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相似理论、关税同盟理论。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 一、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制度下,货币数量的增长持续地快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因此,伴随着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两大标志,一是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必须过快增长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所必须的货币总量;二是整个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2.通货紧缩 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也是以消费物价指数作为衡量指标。这种物价持续下降不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不是存在于个别部门和部分产品,也不是存在于相对较短的时间,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地、不断地下降。这不是简单的物价下降,而是物价总水平连续下降的动态过程。 简述题 1.请简要说明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基本含义。 货币量的计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货币通常以M1表示,包括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前者由流通中即处于银行和货币当局之外的纸币和硬币组成,后者作为签发支票的依据,与现金一样随时可以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来使用。 广义货币通常以M2表示,是指在狭义货币之外再加上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由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只能在一定的流通范围、一定的数额或经过一定的手续后才能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所以它们的货币性不及狭义货币,故又称之为准货币。 准货币和狭义货币中的活期存款都是依靠信用而不是依靠法律强制而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所以称之为信用货币。 三、论述题 1.试述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答: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看,全球性通货膨胀具有如下特点: (1)通货膨胀的形式以信用膨胀为主。这里的信用膨胀即指信用货币的膨胀。 (2)通货膨胀的状态呈起伏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①20世纪40年代中期“准战时”通货膨胀时期。②50——60年代爬行通货膨胀时期。③70—80年代初的滞胀时期。④80年代初期后的温和通货膨胀时期。从上述四个阶段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是呈起伏型发展。 (3)通货膨胀的发展在各国有很大的不平衡。虽然各国通货膨胀率具有较大的同步性,但是其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①各个时期内通货膨胀最严重和最缓和的国家的差异。即统计上所谓的全距,有扩大的趋势。②各国货币增长速度和物价涨幅存在差异,往往是不一致的。货币增长较快的国家有时并非物价涨幅较大的国家,而物价涨幅较大的国家并非货币增长较快的国家。这种不一致是由各国货币流通速度经常发生变化的结果。③各国通货膨胀过程中货币构成的变化不同。④各国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结构的变动不同。 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出现并非偶发事件,它是各种国内、国际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看,有以下一些重要因素: (1)赤字财政政策和放松信贷政策在各国的普遍推行。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货币数量的过快增长。在现代经济中,拥有发行纸币特权和负有调节全国货币量最大责任的是国家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没有货币当局的滥发纸币和放松信贷政策,就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促使货币当局滥发纸币和放松信贷的最直接原因则是财政赤字的持续存在。 (2)私人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私人垄断资本在国家的支持下得到长足发展。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现工业垄断组织和金融集团。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通过跨国公司和区域性经济集团等形式,垄断日益国际化了。私人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从以下三方面加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发展:①私人垄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银行垄断,从而加剧了信用膨胀。②私人垄断促进了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交替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对成本推进起了促进作用。③私人垄断改变了物价结构,迫使各国增加货币供应。 (3)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了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2.简述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答:通货膨胀是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一项顽疾,必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对世界范围内的再生产产生重大影响。通货膨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但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成本上升,生产过剩日益明显,此时,通货膨胀不但显示不出其对生产的刺激作用,其负面效应反而更为明显。 其次,全球性通货膨胀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也有着重要影响。就国际贸易而言,通货膨胀削弱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这成为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减慢,加强了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争夺,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就国际金融而言,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货币的特殊地位输出通货膨胀,造成了国际信贷市场的极不稳定,在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了较强冲击,曾经在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方面起过一定作用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因此垮台。此后,由于各个国家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不同,物价上涨的幅度各异,以各国货币实际购买力为基础的外汇汇率便失去了相对稳定的条件。再加上各国国际收支的极不稳定,使外汇的供求变化很大,汇率更是经常大起大落。汇率剧烈波动,黄金和外汇投机盛行,造成了国际金融局势的混乱,引起了各国国内货币信用市场的动荡,给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不利因素。 此外,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极为不利。 3.试述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经济影响。 答: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多年各国情况看,有以下一些主要因素: (1)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如果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则会产生物价持续下跌现象。 (2)通货紧缩受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影响。例如,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不足,进而导致物价的持续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3)通货紧缩与政府削减支出有关。政府为了降低赤字,大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这使社会总需求趋于减少,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供求失衡,促进通货紧缩的形成。 (4)通货紧缩受到汇率制度的影响。如果一国采取对强币钉住的汇率制度,货币币值高估,导致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便会出现物价的持续下跌。 (5)物价下跌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有关。技术进步使生产力提高,放松管制使生产成本下降,最终会使物价出现下跌。 (6)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如果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或片面提高贷款利率,便会出现“信贷紧缩”,并有可能进一步形成通货紧缩。 (7)通货紧缩还受到信贷扩张政策的影响。如果信贷扩张过快,不良投资增加迅猛。一旦这种增长趋势出现停滞,甚至信贷出现萎缩时,便会导致物价走低,经济陷入衰退。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在低利率和低物价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会有所提高。然而,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对经济发展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进一步紧缩的原因。具体看,通货紧缩会有如下一些经济影响: 首先,通货紧缩会加重债务人的负担。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较高,而且产品价格出现非预期下降,收益率随之下降,企业因此缺乏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动机。因为生产停滞,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减弱,同时使银行贷款收回面临更大的风险。而银行资产的变坏,使得个人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从而可能出现“流动性陷阱”。这样,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共同防护的手段,竞争导致价格下跌、再下跌,从而加重通货紧缩。 其次,通货紧缩会引致经济衰退。由于通货紧缩使人们更多地储蓄,更少地支出,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这样,通货紧缩使个人消费支出受到抑制。与此同时,物价的持续下跌会提高实际利率水平,即使名义利率下降,资金成本仍然比较高,致使企业投资成本昂贵,投资项目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企业因而减少投资支出。此外,商业活动的萎缩会造成更低的就业增长,并形成工资下降的压力,最终造成经济衰退。 再次,通货紧缩将使消费总量趋于下降。通货紧缩对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是,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就业预期、价格和工资收人、家庭资产趋于下降。消费者会因此而缩减支出,增加储蓄,这样,消费总量便会下降。 此外,通货紧缩对银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则很可能形成“债务一通货紧缩”陷阱。此时,货币变得更为昂贵,债务则因货币成本上升而相应上升,企业经营的困难最终会体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上。因此,通货紧缩对于银行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第十章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一、 名词解释 1. 宏观需求管理模式 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是指美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即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企业经营为主体,同时辅以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这一模式下,政府干预仅限于对若干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加以控制,这些目标是: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避免因为对供给的干预而导致政府过多地卷入市场过程,干预的重心放在需求方面。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 2. 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指日本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具有制定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对企业决策实行诱导。日本采取了以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为导向的政府干预,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以及有特色的企业制度。这样,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能够协调统一,做到既发挥竞争原理和私人企业的活力,又实行各种行政限制;既进行宏观导向,又进行严格的微观监控;既有重点地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又逐步开放国内资本与商品市场,促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迅速发展国产技术;既鼓励私人企业展开竞争,又组织企业进行协调与合作。 3.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德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指导的市场经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会引起垄断,引起分配不公和社会不稳定。解决的办法是,在国家和法律的制约下,限制垄断,实现竞争,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有效率。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就是依此设想设计的,包括有效的竞争秩序、政府的有限干预和社会公平。 4.指导性计划模式 指导性计划模式是指法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法国政府非常重视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指导性计划是一种间接性计划,计划内容只规定某些总量经济指标和优先发展的部门或项目,不涉及企业本身的经营决策。计划对大多数企业不具有强制力,政府只是通过一些间接手段如提供信息、投资优惠、价格补贴等来引导企业参与计划的实施,同时,计划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协商性。 二、简述题 1. 法国选择指导性计划模式的原因何在? 答: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在西方各国的市场经济中独具特色,其特点最突出的有三条: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双重调节机制,国民经济计划化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法国选择指导性计划模式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一,法国有政府干预经济的传统,早在法国工业化时代就比较重视政府的作用。第二,二战中法国遭受严重破坏,以致对国家经济的恢复来说,某种协调计划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法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对于法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供给的恢复,而不是需求的控制。第四,法国经济学家认为,指导性计划体制可以纠正市场经济中决策权利分配的不公平,并使资源分配趋于优化。第五,法国左翼政党力量强大,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为此模式的实行创造了政治条件。 三、论述题 1. 简述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区别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各具特色。它们的主要区别表现为: (1)计划因素的多寡。在法国和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中,计划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德国和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中,计划的作用较小。 (2)国有经济成分比重的大小。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国有经济成分,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法国的国有经济成分比例最高;德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也占重要地位;美国的国有经济比例最小。 (3)经济目标的差异。美国宏观经济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日本以经济增长和贸易成功为主要目标;德国则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社会公平稳定和有效率。 (4)政府和个人决策权力的大小。美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决策权完全给予企业、家庭和个人,国家只限于控制若干宏观经济目标;法国则由国家通过计划间接指导和影响企业的微观决策;日本的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的高级官员和企业巨头,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协商决策。 造成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 (1)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市场经济模式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演变而发展变化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功能有两类:确保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发展。这两类功能产生两种导向:秩序导向,重视制订规则,保证秩序,不注重市场活动的内容;发展导向,注重发展和计划,把具体的社会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一般来说,经济原来比较落后、起步较晚的国家发展导向较明显,如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国家,其政府功能转向秩序导向,如美国、德国。 (2)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如果工会力量强大,低收人阶层选举力量增强,会导致政府对就业、经济增长和社会分配较多的干预。一国的左翼政党如工党、社会党上台,国家干预的倾向上升;反之,保守党、自由党等偏右政党上台,自由发展的倾向上升。法国和英国都曾因政党更迭而使经济政策转向。 (3)价值观念不一样。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思想价值观念各不相同,这也会影响其经济模式的选择。如法国、瑞典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较大,所以重视国家干预和计划,建立国有企业,注重社会公平;在美、英两国,传统的资本主义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它们更注重经济的自由发展。日本的体制与其受儒教影响的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团结精神有很深的联系。 通过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可以发现,一国要发展市场经济,既要使经济体制具备现代市场经济共同的基本特征,又要结合本国的经济水平、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走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建立适合本国情况的市场经济模式。 第十一章 迅速崛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地区) ——新兴工业国(地区) 一、名词解释 1. 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一般又称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进口替代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消费品工业的进口替代,一般包括先是日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尔后是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第二阶段是资本货物或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 2.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出口导向工业,从而使工业品代替初级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项目。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建立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的重心由以本国(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 东亚模式 从80年代起,“亚洲四小”——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它们的经济发展起步虽然晚于拉美新兴工业国,但从60年代中期起,它们利用有利的国际经济条件,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相似性,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尤其是东盟四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调整之后,也步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轨道。这些经济体在西太平洋地区呈现出梯度扩散效应,构成了举世瞩目的东亚经济体。世界银行于1993年正式提出了“东亚模式”的概念,概括这些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即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加大对外开放度,吸引外资,金融自由化以及实施出口导向战略。 二、简述题 1. 简述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的双重作用。 答: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 实施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对新兴工业国(地区)实现自主工业化,改变在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因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本身的弊病而难以长期持续。其弊病主要有两个方面: (1)进口替代阶段,工业化是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发展的,进口替代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而大量工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又要依靠进口,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2)进口替代阶段,把经济发展的基点仅仅放在本国(地区)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无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丧失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本国(地区)经济的可能性。特别像亚洲“四小”,市场狭小,又缺乏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国内(地区内)的市场逐渐饱和,经济发展同市场狭小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失去它曾经有过的积极作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 三、论述题 1.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与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相比有哪些区别? 答: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出口导向工业,从而使工业品代替初级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项目。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建立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的重心由以本国(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有着很大的区别,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目标上由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转向由外需促动经济发展。在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满足内部需求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在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下,满足外部需求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亚洲“四小”的经济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特别是美国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大大刺激了“四小”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即出口增长,整个经济也跟着增长;出口下降,整个经济也随之受到影响。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出口的增长幅度大于经济发展的幅度,这已成为它们的共同趋势。 (2)战略措施上由保护内部市场转向鼓励面向国际市场。在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时期,新兴工业国(地区)均实施保护内部市场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关税政策,对国内(地区内)的产业实行保护,以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转入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后,鼓励出口政策成为其政策的核心,包括降低关税,减免出口税,给予出口补贴,加速折旧,货币贬值等一系列政策,旨在确保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3)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侧重点不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都是工业化战略,因而制造业首先成为主导产业,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重发展一般消费品工业,后者主要根据市场变化,在扩大工业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中,由外向型制造业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2. 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看法。 答:(1) 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 ①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东南亚各国在较长时期内,以亚洲“四小”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为样板,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完善和规范的条件下,片面地夸大了政府的干预功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和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政府作出正确决策的难度明显加大;另一方面,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企业过分依赖政府,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忽视经济效益与质量的提高。新兴工业国(地区)曾一度出现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称赞,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工业国(地区)盲目乐观,一味追求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导致过度投资、信用膨胀和泡沫经济。一般来说,当经济的高速增长由高投资来推动时,过高的投资率会导致国内信用膨胀,破坏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③一味强调产业结构升级,放弃本国(地区)的比较优势。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东盟四国。由于亚洲“四小”通过几次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东盟四国也竞相效仿,放弃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金密集型产业,转而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错误的产业政策严重扭曲了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结构,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④汇率制度存在缺陷。为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东南亚各国家(地区)大多数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除了美国外,日本也是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过多地钉住美元,就会影响与日元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其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由于汇率固定,东南亚各国的高额利率对国际资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造成大量资本为追逐高额利息而流入这一地区。这种相对僵化的汇率制度,在大量短期资本流入的情形下,一旦本国宏观经济不景气的预期加强,就会导致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与金融危机。 ⑤过早实现金融自由化。新兴工业国(地区)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必然要求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总的来说,东南亚各国(地区),尤其是东盟四国基本上实现了金融自由化,对外国直接投资一般不加限制,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对金融机构不实行外债规模控制,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允许企业自由对外借债,开办各种现汇、远期和掉期金融交易品种。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金融管制的放松,一方面从国外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 (2) 金融危机爆发的外部原因。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度加大,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地区)由于内部资源有限,国内(地区)市场狭小,特别容易遭受外部冲击。 ①出口能力下挫,经常项目赤字严重,国际收支失衡。 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世界贸易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大降低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使得区域外进口成本高于区域内进口成本;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原先由区域外国家提供的贸易份额被区域内国家替代。其次,新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模拟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使得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这就打击了东南亚国家传统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再次,随着中国人民币汇率并轨,人民币贬值,出口退税率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大大提高。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相似的出口商品结构与相似的出口市场和地区结构,从而直接减少了东南亚国家原有的出口规模。 从进口方面来看,由于东南亚国家资源匮乏,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需要大量进口,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就要求通过资本项目顺差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当国外的债权人和国内的投资者预期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就会导致本币的急剧贬值。 ②国际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使东南亚国家产业面临需求的短边约束。随着东南亚各国(地区)经济的增长,其劳动力成本亦相应提高,跨国公司在这一地区生产的产品面临出口困难的压力。这就要求跨国公司通过撤资转移投资场所,导致资本外逃。大量资本外逃就会引发本币汇率下跌,如果为了维持钉住汇率制度,政府必须大量抛售外汇,国际储备迅速减少。如果此时国际投机炒家兴风作浪,就会大大降低政府对汇市的干预力度,直至政府最后不得不放弃钉住汇率制,使本币汇率大幅度下跌,发生货币危机。货币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信心下降,形成银行挤兑,如果银行呆账、坏账严重,流动性不足,就会引发银行危机,进而全面爆发金融危机。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的发生与汇率机制、资本市场开放、国际游资冲击等因素有关,但基本的内因是一国的经济比例关系失调,发生了投资过度,经济过热,结果导致进口过多,贸易赤字,加上过多地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短期国际债务的流入,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崩溃,经济就陷入严重的困境。 第十二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东欧和中亚国家 一、名词解释 1.传统经济管理体制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联根据自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模式的理解,以及从社会主义经济性质出发,逐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建成于 20世纪 20年代末和 30年代初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有三个特点:第一,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国家机关代表整个国家行使经济管理的权力,直接管理全国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企业仅仅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经营自主权,只能根据国家的计划完成有关工作。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不负担任何经济责任。第二,在社会主义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思想的指导下,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拒绝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都听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指挥。第三,在否定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否定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运用行政命令,通过行政干预管理整个国民经济。这种经济管理体制曾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惟一正确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均仿照这个模式建立了经济管理体制,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它们未对这个体制进行重大的变革。 2。休克疗法 /激进式改革 激进学派是西方经济学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信徒,其思想背景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所有成功的经济都在向大致相同的经济制度迈进,即共同以市场、可兑换货币、私有制、合股制、开放性贸易等为基本内容。激进学派在目标上主张市场化、私有化和民主化;在方法上主张像上帝在7天内创造天地万物那样,实施创世纪式的改革策略。激进学派的过渡方案自认为是“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 激进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创造同市场经济理想模式联结在一起的条件。这一任务决定经济转轨必须实现财政的稳定、产权的重新配置,并通过经济关系的自由化迅速扩大经济代理人的权利。这三方面有一个不具备就会导致经济行为的变形,从而特别强调过渡的速度,必须实行“大冲击”和“休克疗法”。 3。渐进式改革 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和主张是在激进式改革措施的效果远不如人意之后逐步为世人所瞩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突然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并不可取,抛弃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地逐渐的过程,并伴随着私有部门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赞成对旧体制的成分暂时加以保护,以防止经济崩溃。这一学派也被称作“有机”或“演进”学派。 二、简述题 1.简述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答:建成于 20世纪 20年代末和 30年代初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有三个特点。 第一,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国家机关代表整个国家行使经济管理的权力,直接管理全国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企业仅仅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经营自主权,只能根据国家的计划完成有关工作。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不负担任何经济责任。 第二,在社会主义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思想的指导下,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拒绝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都听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指挥。 第三,在否定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否定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运用行政命令,通过行政干预管理整个国民经济。这种经济管理体制曾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惟一正确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均仿照这个模式建立了经济管理体制,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它们未对这个体制进行重大的变革。 2.简述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严重缺陷。 答: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主要存在着下列严重的缺陷:第一,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管理过于集中,统得太死,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第二,忽视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严重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造成巨大浪费;第三,几乎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要求建立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相矛盾。 4。试述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激进学派是西方经济学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信徒,其思想背景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所有成功的经济都在向大致相同的经济制度迈进,即共同以市场、可兑换货币、私有制、合股制、开放性贸易等为基本内容。激进学派在目标上主张市场化、私有化和民主化;在方法上主张像上帝在7天内创造天地万物那样,实施创世纪式的改革策略。激进学派的过渡方案自认为是“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 激进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创造同市场经济理想模式联结在一起的条件。这一任务决定经济转轨必须实现财政的稳定、产权的重新配置,并通过经济关系的自由化迅速扩大经济代理人的权利。这三方面有一个不具备就会导致经济行为的变形,从而特别强调过渡的速度,必须实行“大冲击”和“休克疗法”。 激进学派的着眼点是经济转轨的终极模式,强调破坏旧体制,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资源配置体制,希望一步到位,并且追求速度,并把它作为摧毁旧体制的工具。 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和主张在激进式改革措施的效果远不如人意之后逐步为世人所瞩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突然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并不可取,抛弃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地逐渐的过程,并伴随着私有部门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赞成对旧体制的成分暂时加以保护,以防止经济崩溃。这一学派也被称作“有机”或“演进”学派。 渐进式改革理论的重点在于,转轨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而与激进式改革理论所强调的过渡的终极相对立。渐进式改革的战略强调生产的稳定;渐进式改革的拥护者承认现存组织在持续运作中所掌握的信息和经济因素的作用;渐进式改革把社会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手段,并认为,任何改革方案最初都是以旧体制下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对于未来,改革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渐进式改革不刻意追求速度,认为激进式改革不仅会破坏现有关系,而且会破坏现存的信息贮存。 三、论述题 1.为什么俄罗斯和东欧大部分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都选择激进式改革方案? 答: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激进式改革方案,这些国家选择这个方案的目的是,尽快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其具体原因被认为是: (1)激进式改革方案的选择是当时国内形势所迫。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政府通过有效地、逐步地实行价格改革已不可能,采用激进式改革方案已迫不得已。 (2)“体克疗法”是通货膨胀的克星,且有成功的范例。正是由于“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实践的成功经验,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实施的渐进式改革方案的失败,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便倾向于选择激进式改革方案。 (3)激进方案的改革成本更低。新古典主义的基本理论论证是:由缺乏效率的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如果分步走,每一步都处于次优的无效率状态,每一步的结果很可能离效率最优状态更远。经济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经济扭曲程度就可能更加严重。若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将旧体制打破,按照目标模式的最优方式重新构造经济体制,在最初的阶段上成本可能要大一些,但由于经济结构能迅速到位,并处于最优状态,就能避免长期信号扭曲、资源配置无效率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总成本要小一些。 (4)“长痛”不如“短痛”的心理选择。“短痛”带来的一次性冲击很大,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动荡,如果在社会的强烈反应下仍能坚持改革,渡过最困难的阶段后即可取得成功。 (5)激进式改革能避免“双轨制”的出现。激进式改革可以迅速建立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避免渐进式改革出现的双轨制,从而减少两种体制摩擦的成本,减少双轨制长期存在造成的大量严重的腐败现象。 (6)外国力量的影响。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经济大幅度滑坡,急需外国资金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些西方国家正是利用援助来促进这些国家作出激进式改革的选择。 2.请对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实施激进式改革方案的结果作一评价。 答:1991年,俄罗斯政府在得到西方大国许以重金援助后,决定实施激进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萨克斯“休克疗法”思想在这个计划中起着核心作用。具体做法是;全面放开物价;为缓和放开物价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全面实施私有化计划。为实施这个激进的改革计划,两年多时间,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91年国民总产值、国民收人和劳动生产率等重要经济指标均下降10%以上,1992年国内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又分别下降19%和18%,基建投资额下降40%;失业人数成倍增长,职工实际工资下降14%;由于原有经济关系被打乱,新的经济关系和市场机制没有建立,大部分工厂实际处于“只休克,不治疗”状况,企业负担沉重。结果是弊大于利,因此,俄罗斯实施激进式改革方案弊大于利,不能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与玻利维亚相比,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受挫,其内在原因在于:(1)实施“休克疗法”的政治、经济内在环境不同。“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尽管是一项具有转折意义的经济纲领,但它毕竟只是在不触动现行政治、经济制度下的一种经济政策的变化,而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之时,正是其政治和经济体制急剧转轨之时。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休克疗法”其实施过程变得复杂化。(2)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不一。玻利维亚爆发的通货膨胀是与债务危机联系在一起的,解决了外债后,自然大大缓和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俄罗斯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需求拉引和成本推进的作用,又有垄断价格等因素,这样,实施“休克疗法”后只能消除部分通胀的因素,并且由于推行“休克疗法”,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商品供应大量减少,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通货膨胀的条件。(3)实施“休克疗法”的外部环境不一。玻利维亚实施“休克疗法”的外部环境比俄罗斯好得多。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之日,正是经互会逐渐从衰退走向解体之时。俄罗斯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已纳入经互会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它们的产供销受制于经互会成员国。经互会的解体,使俄罗斯很多企业销售无市场、原料无来源,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这对实施“休克疗法”起着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