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土石坝的构造
一, 防渗体
防渗体是土石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
用是防渗,必须满足降低坝体浸润线、降低
渗透坡降和控制渗流量的要求,另外还需满
足结构和施工上的要求。常见的防渗体型式
有心墙、斜墙、斜墙 +铺盖、心墙 +截水墙、
斜墙 +截水墙等。
(一 ) 土质防渗体
( 1)土质心墙
心墙一般布置在坝体中部,有时稍偏向上游并略倾
斜,以便于和防浪墙相连接,通常采用透水性很小的粘
性土筑成。
心墙顶部高程应高于正常运用情况下的静水位 0.3~
0.6m,且不低于非常运用情况下的静水位。
( 2)土质斜墙
斜墙位于坝体上游面,斜墙顶部高程应高于正常运
用情况下的静水位 0.6~ 0.8m,且不低于非常运用情况
下的静水位。
( 3)土质斜心墙
为了克服心墙坝可能产生的拱效应和斜墙坝对
变形敏感等问题,有时将心墙设在坝体中央向
上游倾斜,成为斜心墙。
(二)人工材料防渗体
( 1)沥青混凝土
用混凝土作防渗体,其抗渗性能较好,但由于其
刚度较大,常因与坝体及坝基间变形不协调而发生裂
缝。
用作防渗体的沥青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
性、水稳定性、防渗性、可挠性、和易性和足够的强
度,土石坝中常用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渗心墙或面板。
( 2)复合土工膜
土工膜是土工合成材料的一种,包括聚乙烯、聚氯
乙烯、氯化聚乙烯等。土工膜具有很好的物理、力
学和水力学特性,其渗透系数一般都小于 10-8~
10-12cm/s,高密度聚乙烯薄板的渗透系数可以小
于 10-13cm/s,具有很好的防渗性。
如云南楚雄州塘房庙堆石坝, 坝高 50m,采用复合
土工膜作防渗材料, 布置在坝体断面中间, 现已竣
工运行 。
二, 坝顶及护坡
( 一 ) 坝顶
坝顶需设路面, 当有交通要求时应按道路
要求设计, 如无交通要求, 则可用单层砌石或
砾石护面以保护坝体 。
坝顶设防浪墙可降低坝顶路面高程, 防浪
墙高度约为 1.2m左右, 可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筑
成 。 为便于排除坝顶雨水, 坝顶路面常设直线
或折线型横坡, 坡度宜采用 2%~ 3%。
( 二 ) 护坡
为保护土石坝坝坡免受波浪淘刷, 冰层和漂
浮物的损害, 降雨冲刷, 防止坝体土料发生冻结,
膨胀和收缩以及人畜破坏等, 需设置护坡结构
上游护坡常采用堆石, 干砌石或浆砌石, 混凝
土或钢筋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等型式 。 下游护坡
要求略低, 可采用草皮, 干砌石, 堆石等型式 。
图砌石护坡构造
( a)马道;( b)护坡坡脚
三、坝体排水和反滤层
(一)坝体排水
坝身排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①降低坝体浸
润线及孔隙压力,改变渗流方向,增加坝体
稳定;②防止渗流逸出处的渗透变形,保护
坝坡和坝基;③防止下游波浪对坝坡的冲刷
及冻胀破坏,起到保护下游坝坡的作用。
常见的排水型式有:棱体排水、贴坡排水、
褥垫排水和综合式排水,另外还有网状排水
带、排水管和竖式排水体等型式。
( 1) 棱体排水
这种型式排水效果好, 除了能降低坝体浸润线
防止渗透变形外, 还可支撑坝体, 增加坝体的
稳定性和保护下游坝脚免遭淘刷 。
( 2) 贴坡排水
贴坡排水又称表层排水,它不能降低浸润线,
但能提高坝坡的抗渗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 3) 褥垫排水
排水伸入坝体内
部,能有效地降低坝
体浸润线,但对增加
下游坝坡的稳定性不
明显,常用于下游水
位较低或无水的情况。
( 4) 组合式排水
兼有各种单一排
水型式的优点。
( 二 ) 反滤层及过渡层
它可起到滤土、排水的作用。通常在土
质防渗体(包括心墙、斜墙、铺盖、截水槽
等)与坝壳和坝基透水层之间,以及下游渗
流出逸处。
≤4~ 5 且 ≥58515 dD
1515 dD
四、土工合成材料在土石坝防渗和
排水反滤中的应用
(一)土工膜
(二)土工织物
五、土石坝的裂缝控制
( 1)纵缝
( 2)横缝
( 3)内部裂缝 (拱效应)
第八节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土石坝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满足控制渗流, 减少渗透坡降 。
保持坝体和坝基的静力和动力稳定,
不产生过大的有害变形, 不发生明
显的不均匀沉降 。 以保证坝的安全
运行 。
一, 岩石地基的处理
主要是防渗
二, 砂砾石坝基处理
1) 粘土截水槽
2) 混凝土防渗墙
3) 灌浆帷幕
4) 防渗铺盖
5) 下游排水减压设施
三、细砂、软粘土和湿陷性黄土
坝基处理
( 一 ) 细砂坝基 ( 液化 )
( 二 ) 软粘土坝基
( 三 ) 湿陷性黄土坝基处理
第九节 土石坝与坝基、岸
坡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
一, 坝体与坝基及岸坡的连接
1坝体与土基(清基、夯实)
2坝体与岩基 ( 混凝土结合槽 )
二, 坝体与混凝土建筑物的连接
1.插入式 ( 见图 5-39)
2.翼墙 ( 见图 5-40)
第十节 土石坝的抗震设计
一, 土石坝的地震震害
二, 土的动力特性
1.加载速率的影响 ( 短时的荷载 )
2.循环加载的影响 ( 液化 )
第十一节 堆石坝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以堆石体为支承
结构, 采用混凝土面板作为坝的防渗体,
并将其设置在堆石体上游面 。
西北口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断面
一, 趾板
二, 混凝土面板
三, 堆石体
( 1) 垫层区 ( 2) 过渡区
( 3) 主堆石区 ( 4) 下游堆石区
图 面板堆石坝主要分区示意图
1(1A)-上游铺盖区; 2(1B)-盖重区; 3(2A)-垫层区; 4(2B)-特殊垫层区; 5(3A)-过渡区;
6(3B)-主堆石区; 7(3C)-下游堆石区; 8(3D)-下游护坡; 9-可变动的主堆石区与下游堆石区与下游
堆石区界面, 角度依坝料特性及坝高而定; 10(3E)-抛石区 ( 或滤水坝趾区 ) ; 11(F)-混凝土面板
四, 面板接缝及止水
a)受压垂直缝 b)受拉垂直缝 c)周边缝及止水
1-沥青涂层; 2-铜片止水; 3-混凝土垫层; 4-IGAS填料; 5-氯丁橡胶
管; 6-PVC盖; 7-氯丁橡胶管 50mm; 8-木质填料; 9-趾板; 10-混凝土
面板; 11-PVC止水; 12-特殊级配区 (2B); 13-沥青砂混合物
五、面板堆石坝的计算分析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稳定分析通常可采用
折线法,可通过试算求出最危险滑动面及最
小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同土石坝。
对于高坝或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坝,可采
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混凝土面板及坝体进
行应力和变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