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思考、讨论题 ?正花状构造、负花状构造 ?拉分盆地特征 ?走滑断层的特征 ?绘图说明走滑断层所伴生的破裂构造 ?绘图说明走滑断层与转换断层的区别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第七章岩浆侵入体 构造研究 主讲人:刘志宏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内容提要 ?深成侵入体的基本类型 ?岩浆岩侵入体内部构造 ?侵入体的侵位作用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岩浆侵入体构造的研究意义 ?区域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 ?找矿勘探工作的重要基础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一、深成侵入体的基本类型 岩基、岩盖、岩床、岩墙和岩盆 岩盖 岩盆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深成侵入体的形态类型 ?整合岩体 (concordant): ?平面形态卵圆形; ?围岩接触整齐(整合); ?与区域构造协调; ?围岩面状、线状组构; ?岩体内部组构(流面、 流线、包体或捕虏体); ?岩体内部岩相分带为同 心状;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深成侵入体的形态类型 ?不整合岩体 (discordant): ?形状不规则; ?接触面形态复杂, 与围岩互相穿插; ?一般没有内部构造; ?岩体的围岩构造并 未被扰动。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岩墙群构造 ?平行岩墙群、放射状 岩墙群 岩墙群构造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根据E. M. Anderson, 1924) ?锥状岩席与环状岩墙 形成的Anderson模式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二、岩浆岩侵入体内部构造 ?原生流动构造 ?塑性变形构造 ?若构成定向组构的矿物发生了晶内变形,则说明定向构 造是由固态岩石的晶质塑性变形产生的; ?若构成定向组构的矿物无晶内塑性变形,一般认为是由 流动作用产生的。 ?岩体内部的定向构造的流动成因与塑性变形成因并非彼 此独立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三、侵入体的侵位作用 ?岩体侵位作用是指地下深部岩浆向上 运移过程中,在围岩中形成容纳岩浆 空间的作用。 三、侵入体的侵位作用 ? Hutton (1988)将岩体侵位作用归纳为: ?主动侵位作用——岩浆是以本身巨大的能量来开辟占 据空间的。 ?隆起作用 ?底辟作用 ?热气球膨胀作用 ?被动侵位作用——岩浆是沿先存断裂或构造缺陷,或 是在区域性伸展作用下被动式侵位的。 ?顶蚀作用 ?地下火口沉陷作用 ?岩墙扩展作用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1、主动侵位作用 (1)隆起作用(doming):由于 炽热的熔浆与冷的上覆围岩之 间具有显著的密度差,出现重 力失稳,造成岩浆上拱而使上 覆围岩发生褶皱形成穹隆。 ?片麻岩穹隆——太古宙基底 中极其发育;基本形态为平 面圆形或椭圆形。 ?重力、片麻岩再活化与片麻 岩—盖层韧性差缩小是隆起 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但密 度差造成的重力失稳是其主 要动力来源之一。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1、主动侵位作用 (2)底辟作用(diapirism):下部岩浆熔 体向上流动拱起或进一步穿刺围岩并形 成具有倒水滴状侵入体的作用过程。 ?低密度熔体物质上浮,切穿盖层; ?典型的倒水滴状、蘑菇状形态的岩体; ?岩体顶部为压扁应变(流面发育);侧翼为 剪切应变,出现拉伸线理、鞘褶皱等; ?主要出现在下部地壳,在上部地壳环境可能 性较小。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1)底辟作用 底辟岩体的特点: ?底辟岩体周围发育有 边缘向斜; ?底辟岩体周围岩层中 发育的褶皱轴面比岩 层产状陡; ?底辟顶部为压扁型 应变,岩体两侧为剪 切型应变。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底辟作用过程 ?离心实验:三阶段生长:隆起作用、熔浆隆升与围 岩侧展、边缘向斜形成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1、主动侵位作用 ?穹隆作用、底辟作用与气球膨胀岩体作用,可 以发育于同一岩体侵位的不同演化阶段,也可 以出现于不同的岩体。不同侵位机制及其转变 可形成一系列侵位构造型式,这些构造之间具 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2、被动侵位作用 (1)顶蚀作用 (Stopping):热的岩 浆在围岩中引起热致 炸裂作用,岩浆在炸 裂块下沉的同时向裂 隙中侵入。常常局限 性较大,出现在不整 合深成岩体的边部。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2、被动侵位作用 顶蚀作用形成岩体的特征: ?在内接触带常有不规则 状、棱角状且规模不等 的捕掳体,捕掳体与岩 浆之间的反应引起同化 混染现象; ?顶蚀岩体与围岩的接触 面常常呈凹凸不平状, 一般不发育由侵位产生 的定向组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2、被动侵位作用 (2)火口沉陷作用:围岩产生 向外倾斜的环状断裂,中间的 围岩岩块沉陷于环状断裂之内 而形成空间,岩浆侵位到环状 断裂构成的空间中,形成钟罩 状侵入体的作用。 ?可发生多次岩浆脉动贯入环状 断裂之中,形成环状杂岩体。 ?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环状断裂, 将岩体分割成环状断块。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2、被动侵位作用 (3)岩墙扩展作用:为岩浆运移的主 要机制,是深部岩浆经由穿切地壳 的断裂不断上升侵位的作用。 熔体形成——体积扩容——有效张 应力——破裂作用——熔体充填破 裂——脉—脉联合形成大脉——密 度差,浮力产生——熔体上升+脉体 自扩展。 ?在岩浆由深部向地壳浅部运移过程 中,运移岩浆的断裂或通道不断扩 展加宽,所以岩墙扩展作用形成的 岩体并不是岩墙,而是大型深成侵 入体。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2、被动侵位作用 (3)岩墙扩展作用 ?计算结果(Clemens and Mawer,1992)一个1km长, 3m宽的岩脉在8个月时间内可以扩展为20km(长), 在900年内可以膨胀为2000km 3 。(条件:快速,热传 导很小) ? Mahon et al (1988) 还证明:花岗质岩体底辟上升速度 小于10 -8 m s -1 ,而对于一个3m宽的岩墙,其上升速度 可以达到10 -3 m s -1 ,比底辟上升高105倍。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2、被动侵位作用 岩墙扩展作用形成岩体的特点: ?平面形状为不规则状; ?一般没有内部构造; ?在侵位过程中围岩的作用是被动的。侵入作用 以前的围岩在接触面附近并未被扰动; ?接触面弯弯曲曲,往往与围岩互相穿插; ?在岩体边缘常见有一些小型的顶蚀作用;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本讲重点 ? Anderson锥状岩席、环状岩墙模式 ?侵入体的侵位作用类型及特征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志宏 思考、讨论题 ? Anderson锥状岩席、环状岩墙模式。 ? Hutton(1988)将侵入体的侵位作用归纳为 哪几类?说明其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