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研究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 董昭江 教授
目录
? 消费者行为研究( 18周,54课时)
? 第一篇: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周)
? 第二篇:消费过程研究
? 第二章 谁在消费 —— 消费主体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 消费的动因 (2周)
?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 消费的时间、地点 5周)
?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1周)
? 第三篇 购买过程研究
? 第七章 购买的一般过程( 1周)
? 第八章 影响购买的因素( 1周)
? 第四篇 消费与购买行为对经营行为的影响
? 第九章 消费与购买行为对经营行为的影响( 1周)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
第一节 消费, 消费者, 消费行为
? 第二节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渊源与研究
方法
? 第五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
? 第一节 消费、消费者、消费行为
? 一、消费的涵义
? ( 一 ) 什么是消费
? [cost;spend;expend]
? [consume;waste;lose]
? consumption
?, 牛津英语词典, 对消费一词所作的定义如下:, 通过燃烧, 蒸
发, 分解或疾病等花掉或毁掉;消耗, 死亡;用完, 特别是吃完,
喝完;占去;花费, 浪费 ( 时间 ) ;变得憔悴, 烧尽 。,
?, 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是: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的物质
财富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
? —— production
? 辩证法:美是异性发现 。
? 认识消费必须从认知生产说起 。
? 生产, 流通, 交换和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 。
? 它们的联系就在于它们都是这个总体的一个环
节 。
? 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 。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5
? 广义消费, 通常看来, 就是对资源的占有, 使用和消
耗 。
? 资源 之所以能被消费, 正是因为其具有功能价值, 也
就是具有使用价值 。
? 狭义的消费 —— 对资源的最终的占有, 使用与消耗 。
? 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 。 消费作为社
会生产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同生产, 交换, 分
配三个环节一起构成一个互相联系, 相互制约的有机
整体 。 其中生产是起点, 而消费则是终点 。 交换和分
配是连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媒介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6
? 经济学把, 为了创造财富而投入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
素, 称之为资源 。
?
? 现代社会可以投入到生产中创造财富, 促进经济发展
的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资源一般被划分为 自然资源,
资本资源, 信息资源, 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五个
大类 。 这五类资源中只有人力资源具有主动性或能动
性, 其它四种资源都是被动性资源, 依靠人来认识,
开发和利用 。 因此,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
因素, 是生产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资源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7
? ( 二 ) 消费的一般特征
? 其本质特征是,使特定产品使用价值减少的过程 。 ( 例外:收藏 )
? 1,消费是人类生存, 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对物质, 文化产品的
吸收, 消耗, 转化的经济活动或生产活动;
? 2,消费具有地域性, 民族性, 群体性, 个体性, 分散性等特点;
? 3,消费活动既具有消耗性, 对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形成一种无止
境的消耗, 又具有强大的动力和调节功能作用;
? 4,消费经济在空间上复盖着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时间上,
时刻不能停止 。
? 5,消费活动, 最终表现为由单个人进行的个体性和以家庭为单位
的家庭性, 所以它首先是一种微观经济现象 。
? 6,与此同时, 具有国家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 。 因此, 它又是一种
宏观经济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8
? ( 三)消费的种类
?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消费分为不同类型。
? 1、根据消费主体,分为居民消费和集体消费。
? 居民消费 —— 个人消费、家庭消费;
? 集体消费 —— 政府消费、企业消费。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9
? 2,根据社会生产总过程, 分为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 。
? 最终消费是 一定时期用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货物与服务的总
和 。
? 中间消费 即生产消费是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消费, 主要指生产
过程中物质和劳动力的消费 。
?
? 中间消费资料 ( 包括种子, 化肥, 农药, 饲料等 ), 归根到底是
为了生产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各种产品和劳务 。
?
? 基础设施消费是 中间消费 。 消费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消费需求,
不是最终消费需求 。
? 生活消费属于最终消费, 产品一旦经过生活消费, 其使用价值便
减少或消失了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9
? 3,根据消费对象, 分为生活资料消费和
生产资料消费 。
? 耐用品消费 是指单位价格在 1千元以上,
自然使用寿命 2年以上的产品 。 ( 变化的 )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0
? 4,其他类型的消费
? ( 1) 绿色消费 —— 是指 消费者从有助于健康与生态环
境保护等角度出发对绿色产品进行崇尚, 选购, 使用
以及对残余物进行良化处理的总和 。
? 其要点包括:
? 绿色消费的主体是具有地球人良知与尊严的消费者;
? 绿色消费的客体是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 绿色消费涉及到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崇尚, 选购, 使
用与对剩余物有良化处理等四个环节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1
? 崇尚 —— 绿色消费首先是一种观念, 即意识到环境恶
化已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 应通过积极
消费绿色产品及承担环境质量提高的必要支出, 把节
约能源, 反对浪费, 保护生态环境, 主动承担社会责
任等看作是个人素质, 修养, 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重要
标志;
? 选购 —— 其次是积极关注绿色信息, 积极选择购买绿
色产品;
? 使用第三是根据绿色产品的要求进行科学使用;
? 对剩余物第四是对使用过后的残余物积极进行以分类
回收为基本内容的良化处理。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2
? ( 2) 位置消费 —— 可以表述为:人们对包括相对收入, 相对效用, 相对
炫耀性消费 (relative consicious consumption)等在内的相对经济地位
或名次的消费 。
? 要点 1,1899年, 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出版了, 有闲阶级论, 一书, 提
出了炫耀消费及其社会意义 。 他认为, 人们对服装, 首饰等物品的过程
消费, 源于炫耀心理, 是对经济人, 理性人假设的否定 。 自凡勃伦
(Veblen)出版, 有 闲阶 级 论, 以来, 位 置消 费 理 论 (Positional
Consumption theory)作为一门经济学的新分支得以产生和发展 。
? 作为福利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前沿课题的位置消费理论, 不像传统经济
学只强调人们逐利的一面, 而是强调人们争名寻位的一面 。 求名比之逐
利更接近人的经济本质, 对经济有着更为本质的影响 。 在基本需求满足
之后, 追求经济的相对量即相对收入, 相对效用和相对消费量, 也即人
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相对经济地位成为人们更关心的问题 。 位置消费理论
就是研究人们争名寻位的经济理论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3
? 不患贫, 患其不均,
? 弗兰克 (Frank)曾做过给两个小孩分橘汁的实
验 。 头两天早晨, 给每个小孩都倒上一满杯橘
汁;第三天早晨用同样大小的杯子每人只倒半
杯, 小孩都没有抱怨;第四天早晨给其中的一
个倒一满杯, 给另一个只倒 3/4杯, 结果后者
感到十分气愤 。 为什么倒半杯感到满足而倒
3/4杯反而感到不满呢? 这说明小孩更关心的
是相对消费量, 追求相对消费地位的欲望是人
的天性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4
? 要点 2,位置消费是以显示人们相对支付能
力为目的的消费。人们对相对经济地位
的追求在空间上表现为与他人相比,在
时间上表现为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
这就是现实中的消费者攀比行为与消费
的不可逆性。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5
? 20世纪初,凡勃伦最先讨论了消费者为消费而
消费的动机。
? 要点 3,凡勃伦把从显示财富和炫耀性消费财富中
获得的满足称之为第二级效用,把从消费中获
得的物质满足称为第一级效用。人们追求财富
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对第二级效用的追求。 不管
一个人的绝对财富是多少,只要少于他与之比
较的财富标准,他就会感到不满足,即使现有
财富足以满足其物质需求,对第二级效用的追
求仍会刺激他无穷地追求绝对财富以增加自己
的相对经济地位。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6
? 凡勃伦认为炫耀性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理的、
精神的要求,而不是为了满足生理的要求。满
足生理要求的消费有其有限性,因为生理的满
足有极限,而炫耀性消费却没有极限,即没有
绝对量的极限,人们可能在任何绝对量的水平
上去争既定的名次。
? 要点 4,因此,炫耀性消费既是经济成长的无穷动
力,也是任何程度的经济成长的无穷吸收器。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7
? 要点 4,凡勃伦认为,对炫耀性消费的追求会导致
社会浪费。他认为,从个人消费者的角度看,
炫耀性消费与其他消费没什么两样,二者都为
个人消费者带来效用。但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看,
这种消费就是浪费,因为它不增加人类整体的
幸福和满足,因为一个人从炫耀性消费上的效
用所得就是另一个人的效用所失,它们是相互
抵消的。因此凡勃伦主张对炫耀性消费性为实
行管制。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8
? ( 3) 循环消费 (circulairconsumption)
? —— 是指对于初级产品使用后的材料进
行回收和再利用, 目的是减少对原始自
然资源的使用 。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9
? 适度 消费
? —— 宏观上 是指 适应国情国力, 生产力
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状态 。
? —— 微观上是指与个人的收入相适应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0
? ( 4) 可持续消费就 是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
适应的消费状态 。
? 联合国环境署 1994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发表的报告, 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 中提出
了可持续消费的定义:, 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
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 使
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
物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1
? 信息(符号) 消费 ———— 网络游戏
? 20世纪 80年代,以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
的信息化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变革为中心
的议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信息研究
的热潮。
? 那么什么是信息?
? 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
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
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
到的一切,都是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
们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类正通过各种手
?
信息的功能
? 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
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
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
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
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
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信息技术
? 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
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
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
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其主要支柱是通讯
(Communication)技术、计算机 (Computer)技
术和控制 (Control)技术,即 "3C"技术。
?
信息技术 ---3G
? 所谓 3G,其实它的全称为 3rd Generation,中
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 1995年问世的
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 1996到
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
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
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
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
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相对第一代模拟制
式手机 (1G)和第二代 GSM,TDMA等数字手机
(2G),
信息技术 ---信息传输
? 什么是 GSM?(目前的手机多具有这种功能 )
?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环球移动通讯系统 ), 是一个
开放, 不断演变改进的系统 。 这个系统最强的
优点之一在于拥有国际漫游的功能, 消费者可
以凭一个号码, 在全球超过 159个国家不受阻
各地接受同等质量的电话服务 。
? GSM标准将会继续演变改进, 与无线, 卫星和
移动系统配合下提供大幅增多的服务, 包括高
速多媒体数据服务, 为同步使用该项服务而设
的内置支援, 以及将互联网与固网完美结合 。
CDMA---信息编码与传输
? CDMA是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
被翻做码分多址。这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用来实
现信道共享的一种技术。
? 所谓信道,可以是电磁信号的一个特定频
率区域,称为频带;也可以是信号的一个特定
时间片段,称为帧。所谓信道共享,就是将同
一个信道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并保证互不干扰。
信道共享可以提高信道资源的利用率。
? 有许多不同的技术可以用来实现信道共享。
把信道频带分割为若干更窄的互不相交的频带
(称为子频带),把每个子频带分给一个用户
专用(称为地址)。这种技术被称为, 频分多
址, 技术,英文就是 FDMA( Frequency
信息技术
? 什么是数据库( Database)?
在计算机存贮设备上按某种方式存
贮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在这种存贮
方式下,合法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用户
对话方便地存贮数据。数据库的结构与
使用数据库的程序无关。可以采用一种
通用的管理方法增加、删除或修改数据
库中的数据。
信息技术
? 何为,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
n Super High Way)是现代国家
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形象化比喻,其严格的定
义是:
,信息高速公路, 所描述的现代国家信息
基础设施,就是以最新的数字化光纤传输、智
能化计算机处理和多媒体终端服务技术装备的,
地区、国家或国际规模的多用户、大容量和高
速度的交互式综合信息网络系统。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2
? 信息消费可以分为:
? ① 生活信息消费; ② 学习信息消费; ③ 科研信
息消费; ④ 决策信息消费。
? 四个层次代表了社会信息消费的基本层次, 也
体现了信息消费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产生和发
展过程 。 信息消费的四个层次与上述认识系统
的历时态运行过程中的四个活动系统存在着对
应关系 。 以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 对信息消费
层次展开深入的研究, 是信息消费学的主要任
务之一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3
? 二, 消费者
? ( 一 ) 消费者的定义
? 消费者这一概念是与经营者或生产者相对应的 。
? 最广义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 ( 含中间消费者,
购买者, 实际消费者 )
?
? 狭义的消费者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 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的人, 具体分为购买者, 使用者 ( 最终消费者 ) 两种最基本的群
体 。
? 特定意义的消费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下
简称, 消法, )第 2条 规定:, 消费者为 生活消费 需要购买, 使用
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 这里的消费者是, 为生
活消费需要购买, 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的个人 。
? 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 1978
年 5月 10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年会
上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 为个人目的
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
员。, 这些 表述都将消费者定为个人无
疑是正确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5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 消费者,
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 而不应当包括单
位, 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应当受合同法调整 。 不能以购买的物品
是否属于生活消费品作为判断是否为
,生活消费, 的标准, 判断是否, 生活
消费, 也不应考虑购买者的目的与动机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6
? 但该规定在理论上与实践中 引发了不少
争议 。 争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
一, 何谓消费者?消费者是仅限于自然人
还是包括法人?第二, 如何界定, 生活消
费,?除此之外, 还需要在法律上明确哪
些关系不属于生活消费, 并应当排斥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之外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7
? 消费者的概念曾经因为王海, 知假买假, 的行
为而在学界引发了争论,即消费者是否 仅应限
定在为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仅仅只是为了满
足自己的消费的人?笔者认为,如 果仅仅将消
费者的概念限定在满足自己消费的范围上,这
未免对消费者的概念理解得过 于狭窄。事实上,
消费者的含义本身比较广泛。它不仅包括为自
己生活需要购买物品的人,也包括为了收藏、
保存、送人等需要而购买商品,以及替家人、
朋友购买物品,代理他人购买生活用品的人。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8
? ( 二 ) 消费者的特征
? 1,消费者不同于经营者 。
? 消费者首先是与制造者相区别的 。 消费者购买或者接
受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不是为了交易, 而是为了自己利
用 。 例如, 英国 1977年的, 货物买卖法, 第 12条就规
定, 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与另一方从
事交易时不是专门从事商业, 也不能使人认为其是专
门从事商业的人 。 澳大利 亚 1923年的, 货物买卖法,
第 62条在有关消费者交易的定义中也作出了同样的规
定 。 美国权威的, 布莱克法律词典, 对消费者的定义
是:, 所谓消费者, 是指从事消费之人, 亦即购买,
使用, 持有以及处理物品或服务之人,,
? 2,消费者不一定是商品的购买者 。
? 消费者既可能是亲自购买商品的个人, 也可能是使用
和消费他人购买的商品的人;既可能是有关服务合同
中接受服 务 (如旅馆, 运输, 酒店, 食品, 劳务等各
种服务 )的一方当事人, 也可能是接受服务的非合同当
事人 。 但必须指出的是, 消费者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买
受人 。 所谓买受人, 是指买卖合同中, 给付价款并受
领买卖的标的物的一方当事人 。 消费者, 是指以消费
为目的而进行交易, 取得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
? 3,消费者不一定是最终消费的的人 。
? 买受人都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即亲自缔约购
买商品的人, 而消费者则不限于亲自缔约购买
商品的人, 还包括他人购买商品后, 实际使用
该商品的人 。 当然, 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
交叉 。 如商品买卖合同中的买受人如果是单个
的 个 人, 一 般 都 是 消 费 者 。
? 消费者是一定是指直接参与交易的当事人 。 在美国法上, 根据美
国侵权行为法整编第 402A 条, 消费者不但包括真正消费该商品的
消费者, 还包括准备该商品以供消费的第三人 。
? 注:例如, 甲为乙开汽水瓶时, 瓶子爆炸, 虽然甲并未喝汽水,
但是甲也是消费者 。 冯震宇等著:, 消费者保护法解读,, 月旦
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版, 第 19页 。 )事实上, 消费者也
不完全限于直接的交易人, 也包括最终的消费者或使用者 。 例如,
最终的消费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 不论是否由该消费者自行购买,
只要最终消费者或 者使用者所受到的伤害是由制造商所生产的商
品的危险造成的, 消费者也可以基于产品 责任要求生产者赔偿损
失 。 据此判断某人在取得某种商品和服务时是否为消费者, 不一
定以该人是否支付了一定的对价为标准 。
? 4,消费不一定是有偿的 。
? 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是否必须支付一定的
对价, 对此在学理上有不同的看法, 有不少学者认为,
支付对价是判断消费者和非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为看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
关键是看他有偿获得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 是否用来
满足个人或家庭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 如果个人或
家庭有偿取得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是用于消费, 那么,
该个人或家庭就是消费者;如果没有支付一定的对价
则不是 消费者 。 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
?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 消费者与经营者 之间发生的生活消费关系, 消费者大多需要
通过支付一定的对价, 但应指出的是, 有偿方式并不是市场交易的单一表象, 换
言之, 在消费领域, 消费者使用和接受某种商品或 接受服务时, 可能并没有也不
需要支付一定的对价, 但这并不否定使用商品或接受一定 服务的人是消费者 。 例
如, 经营者向消费者无偿提供商品 (如免费试用产品, 免费品尝 饮料 ),以及实行
附赠式的销售 (如提供赠品, 免费服务或以优惠价供应配件 )等等 。 根据我国, 合
同法, 第 191条的规定,, 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 赠与人不承担责任 。 附义务的赠
与, 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 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
赠与人故意不告知暇疵或者保证无瑕疵, 造成受赠人损失的, 应当承担损害赔偿
责任 。, 因此, 对这些赠品或免费服务, 经营者不能被免除合同上的责任, 同样,
在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领域, 经营者仍然应当承担消法规定的诸如安全保障, 质量
保证, 支付赔偿等 法定义务, 而免费接受这些商品或服务的个人, 作为消费者所
享有的权益仍然应当受 到保护 。 更何况, 使用他人购买的商品, 或者虽然接受了
服务但并不是合同的当事人, 即并没有支付一定的对价, 也可以成为消费者 。 由
此可见, 交易形式上的有偿, 无偿不 是决定消费者构成要件的标准 。
消费者这一概念是与经营者相对应的 。 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 使用商
品或者接 受服务的个人, 经营者是指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 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
服务的单位和个 人 。
? 5,消费是由需要引起的 。
? 消费是由需要引起的,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
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购买商品和接受劳
务本身体现着消费者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追求 。 任何人
只要其购买商 品和接受服务的目的不是为了将商品或
者服务再次转手, 不是为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易活 动,
他或她便是消费者 。 而他们与经营者所从事的交易都
是具有消费者一方的交易 。 例 如, 购入有些商品 (像
粮食 )后不作为生活品耗费, 而作为生产资料如种子等
使用, 或者作为种子转售给他人, 就不是消费者而是
经营者 。 再如, 购买两套住房, 并不是用于自 己居住,
而是等待价格上涨时出售, 如果一旦转售, 就不是消
费者, 而成为经营者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9
? ( 三 ), 消法, 为什么主要保护个体消
费者
? 笔者认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
,消费者, 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 不应
当包括单位, 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
接受服务, 应当受合同法调整, 而不应
当 受 消 费 者 权 益 保 护 法 的 调 整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0
? 其原因在于:
? 1,个体消费者在, 消费, 活动中处于弱势
? 第一,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来看, 其是为
了保护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弱者而产生的 。 将消费者的
范围局限于个体社会成员是基于对个体社会成员弱者
地位的认识 。
?, 消法, 之所以要对消费者给予特殊保护, 主要就是
因为消费者是弱者 。, 工业化社会孕育了一种考虑当
事人之间实际存在的不平等的契约关系的新观念 。 立
法者倾向于保护最弱者, 打击最强者, 保护外行, 打
击内行;当事人必须服从于一个被现代法学家称之为
经济秩序的东西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1
? 这种弱势地位表现在:
? 1,作为个人, 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
? 2,因其不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人, 因此其与经营者相比较, 通常欠缺
交易的经验, 或者缺乏足够的交易信息和交易的能力 。
? 3,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相比较, 不仅经济实力差距悬殊, 而且由于科技
的发展, 分工的细化使消费者独立判断所选购商品的能力降低;
? 4,包装技术的发展, 新材料, 新原料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又掩盖了商品的
瑕疵, 为消费者增加了许多潜在的危险;
? 5,各种推销, 宣传, 广告等手段的采用使消费者实际上处于盲 目的被
支配状态;市场全球化和产销多层化导致消费者救济更为困难;
? 6、生产经营者间的联合垄断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等等。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2
?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经营者与消
费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两者在交易中也不具
有对等的实力,实质上成为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
等关系 。而对消费者的损害,不仅损害大众的利益,
而且也会危害社会经济秩序,正是由于这 一原因,各
国立法都强化对消费者个人的保护。而单位并不是消
费关系中的弱者,当单位与个体经营者或实力更弱的
单位发生经济关系时,其甚至处于强者的地位。因此,
对单位给予特殊保护就失去理论依据。将消费者的范
围规定得过宽,也必然会导致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中
出现忽视个体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倾向。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3
? 如果与经营者之间出现了纠纷,双方均可以通
过合同主张权利,并应当受《合同法,的保护。
假如对单位的订约行为要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进行特别保护,或者说因为单 位是商品的买
受人,就应当对其进行特别保护,那么,对作
为商品出卖人或服务的提供 者的经营者来说是
不公平的,没有充分体现法律的平等保护的原
则。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4
? 第二, 消法所确定的消费者权益, 都是与个人
享有的权利有关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所以将消费者确定为个人, 而不
是单位, 另一个原因在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定
的消费者权益, 都是与个人享有的权利联系在一起的,
而主要不是赋予单位所享有的权利 。
?, 消费者权利, 的明确提出, 是在 1962年美国总统肯
尼迪的国情咨文中, 即 安全的权利 (the right to be
safety),知情权利 (the right to be informed),选
择的权利 (the right to choose),意见被尊重的权利
(the right to be heard),以及后来由尼克松总统补
充的, 方便救济的权利, 。 它们被公认为是消费者的
五项基本权利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5
? 1985年 4月 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消费者
准则》,国际消费者联盟提出了消费者的八项
权利,(1)得到必需的物质和服务借以生存的权
利; (2)享有公 平的价格待遇和选择的权利;
(3)安全保障权; (4)获得足够资料的权利; (5)
寻求咨询 的权利; (6)获得公平赔偿和法律帮
助的权利; (7)获得消费者教育的权利; (8)享
有健康环境的权利。这些权利常常被称为, 消
费者的人权,,表明这些权利与个人联系在一
起,而不是团体所享有的权利。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6
?, 消法, 在该法第二章对消费者权利进行了专
门规定, 其中包括消费者的
? ( 1) 安全权; ( 2) 知悉权; ( 3) 选择权;
? ( 4) 公平交易权; ( 5) 索赔权,
? ( 6) 结社权,
? ( 7) 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之时其人格尊
严, 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 ( 8)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
进行监督的权利。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7
? 第三, 个体是最终的消费者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8
? 三, 消费行为
?, 消费者行为, 不同于, 消费,,它具有更深
厚的内容和特点
消费者行为是个人在评估、获取、使用和
处置产品和服务时所作出的决策过程以及由此
而产生的有形活动。
? 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这一范畴的理解,我们把它
与, 消费, 作一比较分析。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9
? 消费行为涉及消费者的个人收入、需求行为、
购买行为和实现行为。消费行为直接和间接地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 1、需求是什么?
? 2、需求是产样产生的?
? 3、为什么购买?
? 4、怎样购买?何时、何地?
? 5、影响需求的因素?
? 6、影响购买的因素?
? 7、产品是如何消费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
? 第二节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 一、从宏观经济来看,消费是推动经济
发展的根本动力
? 居民户的消费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
为消费函数
? 总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为
总消费函数。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2
? 我们回顾我们经济成长的历史,从需求
角度来说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不同的演
变阶段,
? (一)在改革开放以前至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在中国经济增长
中间引领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最大的是投资,投资对整个经济成
长的贡献占 60%以上,其次才是消费,它的贡献是三十多一点,而
在那个时期,整个外部需求由于我们与世隔绝,相对封闭,因此
它对整个经济成长的影响几乎为零,在相当多年度还是负数。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3
? (二)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需求因素就
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就是消费成为一个最重
要的拉动因素,在整个经济成长中,消费 对经
济的贡献接近了 60%,投资降到了第二位,为
百分之三十几。也就是说七十年代以前六十以
上靠投资,四十左右靠消费。到八十年代左右
是六十以上靠消费,四十以上靠投资。成了这
样一个颠倒的顺序,这样一个颠倒的比例。在
那时候,外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还是非常的
微弱,几乎也是为零或者是负数。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4
? (三)在九十年代这个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九十年代可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消费的拉动
作用有所减弱,投资的拉动作用再一次增强。
在九十年代大致的情况是:五十左右的拉动力
来自于消费,四十以上的拉动力来自于投资,
百分之六左右的贡献来自于外需,即到九十年
代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八十年代差不多,都
是接近 10%,在这个过程 消费 的贡献下降了十
个百分点,投资的贡献相应的增加了四、五个
百分点,外需的贡献相应的上升到 6%左右。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5
? (四)进入新的世纪,过去三年中间这个格局
继续在延续,就是消费的作用继续减弱,投资
的作用继续增强,外需的作用继续保持相对平
稳的一个发展格局,也就是说相对在整个经济
的成长中间,在过去的三年 2000到 2002,我们
经济的成长大致是 8%,那么在这个 消费 贡献在
50%左右,投资的贡献在四十多一点,外需的
贡献还是在六左右。那么这样一种格局表明我
们整个国家经济增长,内需是主要的,外需是
辅助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6
? 二, 从中观上看,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起
点也是社会生产的终点
?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完成阶段, 在
这一阶段, 不仅要消费所生产的产品,
而且还要产生新的需要, 由此推动生产
的进一步发展, 即所谓, 消费创造出生
产的动力,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7
? 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 中, 科学而全
面地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的相互联系, 从理论上揭示并
论证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 他指出:
? ( 一 ) 生产生产着消费
? ( 1) 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 ( 2) 是由于生产
决定消费的方式, ( 3 ) 是由于生产靠它起初当作对
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 。 因而, 它
生 产 出 消 费 的 对 象, 方 式 和 动 力 。,
( 二 ) 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因而创造出生
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 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8
? ( 三 ), 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 作为内心的
意象, 作为需要, 作为动力和目的 。 消费创造出还是
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 。 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 。
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 。,
? (四)既然生产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中两个密切联系
的阶段,所以二者对于再生产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
,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消费,作为必需,
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 。
对于消费的研究的科学成果,必将有利于指导生产,
使生产更科学、更符合消费需要;有利于指导消费,
使消费更科学、更符合实际需要。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9
? 三、从微观上看,消费行为是人的最基
本的行为
? 社会资源的分配原则
? 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其占有的社会资源
越多 ;
? 年龄;性别等等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0
? 四, 理解消费机制是理解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
前提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总称 。 它只是强调
了市场机制是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并不表明社会经
济制度中只有市场机制一种 。 在该经济制度中同时存在着非市场
机制, 即财政机制 。
? 市场机制是被发现的使经济有效率的唯一机制 。 换句话说, 在经
济制度中没有市场机制也就没有效率 。 市场机制运行方式的特点
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分散决策 。 这种分散化的, 以追逐个人利益极
大化为目标的决策方式 ( 资源配置方式 ) 最终会产生社会利益极
大化的副产品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1
? ( 一 ) 要使市场机制有效率需要相应的条件:
? 第一, 确立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 。
? 消费者主权是指消费者在收入约束条件下完全根据他
的消费偏好来选择消费品 。 消费品的获得是通过出价
竞争的方式实现的 。
? 生产者主权是指生产者按照利润极大化原则提供消费
品 。
? 第二, 成本和收益内部化 。
? 经济主体对其发生的经济行为负完全责任, 即承担全
部成本和获取相应的全部收入 。
? 第三, 信息是充分的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2
? ( 二 ) 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所有消费品供给的效率问
题 。
? 第一, 存在公共商品的需求 。 上述效率市场的条件只有私人商品才有可
能得到满足, 但人们还需要消费大量的公共商品 。 市场机制对公共商品
的供给是无效率的 。
? 第二, 存在经济外部性的问题 。 很多私人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外部性
的特征, 这会扭曲市场的效率资源配置 。
? 第三, 存在经济垄断问题 。 垄断导致市场无效率是众所周知的 。
? 第四,存在未来不确定性。生产者生产消费品是满足消费者的未来需求,
而消费者的即期消费又影响生产者的未来生产。但未来的消费需求变化
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资源配置难以达到效率状态。这些市场机制无
法解决的问题要靠非市场机制去解决。这就是说财政具有配置资源的职
能。财政机制的建构是以财政职能为基础的
? 第五,存在成本不断下降的行业。效率市场要求私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
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上升的,但有些行业的产品却呈相反的情形。生产
成本随规模的扩大而下降的行业,市场机制是没有效率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3
? 非市场机制的运行方式是以权威为基础
的集中决策。 集中决策天然与国家相联
系,用以解决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或不能
有效解决的经济问题。但在资源配置方
面,市场机制的效率处于基础地位,因
此非市场机制如何产生出像市场机制一
样的效率就成为财政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4
? 公共部门可以看作是一个生产公共商品 ( 包括
劳务 ) 的生产单位 。 被生产的公共商品可分为
两种类型: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消费品 。
? 最终 消费品是指 直接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
公共商品, 满足行走消费的道路, 满足安全需
求的国防等 。 但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过程未必全
部由公共部门去完成, 例如修筑道路可以发包
给建筑工程队去完成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5
? 五、经济学理论是从研究消费者行为开
始的。
? 经济学是指国民经济各方面问题的学
科的总称。
?
? 需求 —— 生产 —— 流通 —— 分配 —— 消
费。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
?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 从一定意义上讲, 经济学产生的历史就
是消费行为研究的历史 。
? 一, 经济学理论中包括了丰富的消费行
为研究的内容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2
? 就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资产
阶级主流经济学基本上经历了重商主义、
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等发展阶
段。经济理论的每一发展阶段大致都是
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历史任务相吻合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3
? 1,重商主义 是 15世纪到 17世纪反映商业资本
家观点的经济思想及政策体系。当时正处于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或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
备时期),摆在商业资产阶级面前的主要问题
是:聚集贵金属,在国际上攫取商业霸权,争
夺殖民地;在国内剥夺小生产者,战胜封建领
主,扫除商品流通障碍,故重商主义的中心思
想是国家主义、积累贵重金属,扩展对外贸易
并扩大顺差,拓展殖民地等观点。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4
? 2、古典经济学派 产生于 17世纪中叶,完成于
19世纪初,当时的西方经济社会正处于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逐渐确立,工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
逐渐取得支配地位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强烈反
对重商主义及中世纪行会规则的束缚,主张自
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并迫切需要掌握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 实现财富增长及财富如
何分配的规律,因此,古典经济学派主要探讨
国家财富增长的秘密,其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亚
当 ·斯密 提出的社会分工、市场扩张和资本积累
理论及自由主义经济原则,成为古典经济理论
的基础。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5
? 3、从 19世纪初到 60年代,古典经济学派解体,
西方经济学经过了一个迷惘时期,到 60年代发
展为两个思想体系,一是马列主义经济学,它
适应了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
立阶级的利益冲突明朗化,无产阶级的阶级意
识觉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需要理论指导的
需要;另一个是由所谓, 边际革命, 开始的新
古典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一方面用边际效用价
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和
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色彩,另一方面也适应了
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以资源配
置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发展主题。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6
? 边际效用理论从本质上讲就是消费行为理论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研究价值及其反映的人与
人之间生产关系为核心,新古典主义学派以研
究使用价值及其体现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为核
心,用边际效用理论和, 均衡价格, 理论证明
自由经济原则必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提
出具有鲜明阶级色彩的生产要素报酬学说。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7
? 4、到本世纪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大
萧条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新
古典学派经济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剧烈的经
济波动和大量失业证明,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
自发作用已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
水平,从而也不能保证资产阶级获得稳定的可
靠的利润。面对长期的萧条,巨大的失业,近
40%的社会生产力损失,古典学派束手无策,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 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它
对坚持自由经济原则的新古典主义是一个, 反
动,,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
,熨平, 经济波动的需要。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8
?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
凯恩斯学派又面临新的挑战:《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没有加以系统论述;实践和理论的要
求促使新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趋于融合,发
展为,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进入 70年
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了前所未遇的
,滞胀, 现象,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把它归罪于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及国家的, 逆对
经济风向, 的干预(尤其是运用财政手段的干
预),于是各种, 反主流, 的经济学派如货币
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又应运
而生。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9
? 二、消费行为研究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 (一) 萌芽时期,19世纪 60以前
? 1,18世纪 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前,自
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简单商品
生产的家庭为主要生活单位。简单地说,
生产者关心的是自己的消费,并为自己
的消费而生产。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0
? 封建
? [the system of enfeoffment]∶ 一种分封
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
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欧洲中世
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
? 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两个
重大的事件。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1
? (二)初创时期,19世纪 60年代至 20世纪初 —
— 边际效用理论
?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标志着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最终形成。四年后的
1871年,英国学者杰文斯和奥国学者门格
尔分别发表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国民经
济学原理》,又过了三年,1874年瑞士洛
桑大学教授瓦尔拉的《纯经济学要义》也出版
了。至此,边际效用价值论几乎同时在三个不
同的国家宣告形成。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2
? 我们所说的, 效用, 指的是什么呢?用
一个词来说,效用 (utility)表示满足。
更准确地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如何在不
同的物品和服务之间进行排序。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3
? 边际效用论在西方经济学那里,借助于物品的
稀缺性这个概念,发展为边际效用价值决定论。
按照这个理论,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由这种商品
的边际效用与这种商品的稀缺性相互作用决定
的,而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从生产的
一面看,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
在生产费用既定的前提下,商品的价格越高,
生产者获利越多,就愿意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
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获利越少,愿意提供
的商品就越来越少。因此,商品的价格是与生
产量成正方向变化,也就是说,价格越高,供
给越多,价格越低,供给越少。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4
? (三)应用时期,二十世纪初 —— 二十世纪 60
年代
? 1879年,心理学的诞生,促进了消费行为研究
的发展。
? 1,1950年,梅森 ·海尔主持的速溶咖啡的研
究 —— 速溶 —— 懒惰
? 2、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一书引用了许多这
一时期的研究成果:
? 如妇女不喜欢动物油 —— 杀戮;
? 男人喜欢味道浓烈的雪茄 —— 男子汉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5
? (四)发展时期,二十世纪 60年代以后
? 进入 60年代,在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费伯
( Ferbor) 的《动机与营销研究》( 1985),卡陶纳
( Katona) 的《有力量的消费者》( 1960),霍华德
( Howard) 的《营销管理分析与计划》( 1963)的带
领与影响下,消费者行为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和
学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有如盲人摸象一般。改变这种分散局面,进行有效整
合工作的是霍尔布鲁克( Holbrook),其代表作是
,什么是消费 者研究》。
教材,15页。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1
?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渊源与研究方
法
? 一,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渊源:教材 17页
? ( 一 ) 心理学
? 消费者行为学与市场营销学是既有密切联系又
有重大差异的两门学科
研究消费者行为学,对搞好市场营销管理具有
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2
? 70年代前,人们只强调市场营销要以顾客为导
向,以顾客满意为最高宗旨,因而是一种纯粹
的经济行为。 7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市场营
销的社会、伦理和生态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并
认为,企业通过市场营销除了满足消费需要,
实现企业利润以外,除了被动地适应宏观环境
以外,还必须主动地遵守社会伦理,维护法律
和保护环境。拓宽消费者含义与这种观念和理
念的转变是相适应的,并有助于企业实践这种
转变,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3
? 市场营销学也属于微观学科,但它的切入点是
企业,研究的是企业营销管理,因而,与市场
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市场 → 企业营销管理。即企
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消费
行为学研究的是消费者行为 → 市场。即消费者
及其各种行为的构成的复合整体会影响市场的
运行,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构成(消费)
市场本身。这样,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二者的
关系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及其行为 → 市场 → 企
业营销管理。市场自然成了联系消费者与企业
的中介与纽带。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4
? 二, 研究方法
? 消费者行为研究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
学性的应用学科。严格说来,消费者行
为研究学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而
是借助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一些
研究方法,综合地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
问题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5
? 纵观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方法, 概括起来主
要有四种:
? (一)观察法
? 观察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参与式观察, 即观
察者是被观察群体中的一员 。 另一种是非参与
式观察, 是指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 。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原则上要求观察者不能对
被观察者的行为发生影响, 否则就会影响观察
结果的真实性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6
? ( 二 ) 实验法
? 实验法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的方法, 也是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
?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
条件, 使被试者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社会现象,
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以得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
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
? 弗兰克 (Frank)曾做过给两个小孩分橘汁的实
验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7
? 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 必须考虑到三项变量:第
一, 自变量 。 即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第二, 因变量 。 即反应变量, 它是实验者预定要观察,
记录的变量, 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第三, 控
制变量 。 即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
变量 。 虽然实验者的目的不是研究它们, 但是为了避
免它们对结果产生影响, 需要设法予以控制 。 总之,
采用实验法研究社会现象时, 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情
境因素, 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
?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8
? (三 )调查法
? 调查法是社会科学广泛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 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
想法或做法, 以此来分析, 推测群体社会倾向
的研究方法 。 调查法的实施多以个人为对象,
其目的是通过对许多个体的研究, 来分析和推
测社会群体的整体社会趋向 。
?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基本方式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9
? (四 )数理方法
? 虽然许多社会科学都要借助于诸如统计
学等数学工具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但是保险学, 消费者行为研究学的研究
不是选择使用数理方法, 而是必需使用
数理方法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5-1
? 第五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二章 谁在消费 —— 消费主体
第一节 居民消费
? 第二节 政府消费
? 第三节 生产者消费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
? 最终消费是 一定时期用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的货物与服务的总和 。
?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 78~ 79%,
而我国的最终消费率 1996年只有 58.5%, 明显偏低,
2000年缓慢回升到 61.1%, 但 2001~ 2002年又出现连
续两年下降的现象, 2002年更是达到 58.4% 的低水平 。
最终消费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我们这里称政府
消费和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政府消费率
和居民消费率 。 最终消费率偏低既可能是由于政府消
费率偏低,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
? 中国的政府消费率无论与低收入国家相比还是
同东亚, 南亚国家相比都是不低的, 基本与国
际平均水平接近 。 但是, 对居民消费率的中外
比较使我们发现, 在三个有比较数据的年份,
中国居民消费率大约比低收入国家低 11~ 16个
百分点, 比国外居民消费率最低的东亚国家大
约低 5~ 9个百分点 。 因此, 在扩大内需过程中,
我国启动消费需求的重点应当是居民消费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
? 第一节 居民消费
? 一, 居民消费的涵义
? 居民消费是指居民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而从事物品和劳务的购买与消费的活动, 通常
所说的衣, 食, 住, 行都属于居民的消费活动 。
? 居民消费是消费者行为的一部分 。 在经济学中,
抽象的经济行为主体有三个:政府, 消费者和
生产者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
? 消费者 是能够作出统一消费决策的经济
单位, 其目标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
?
? 生产者是 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经济
单位, 其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
?
? 政府是 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者, 其目标
是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
? 经济学中关于经济行为主体所做的这种假定对
于从理论上抽象地讨论整体经济运行是必要的 。
但是, 当探讨经济行为主体具体行为及其对经
济运行的影响时, 这种抽象是远远不够的 。
? 比方说, 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包括了消费者
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 因为储蓄只是消费者
的未来消费 。 更抽象地讲, 如果消费者的决策
模型中包括了代际 ( 包括了各代人的消费 ) 决
策, 则根本就不存在储蓄问题 。 但是, 实践中
居民的储蓄是存在的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
? 居民消费主体的类型:年龄, 性别, 收
入, 地域, 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
? 年龄:婴儿期, 幼儿期 —— 学龄前提
? 学龄期:童年期 ( 7-11), 少年期 ( 12-
15), 青年初期 ( 16-18),
? 青年中后期 ( 18-29; 30-40) 中年 ( 40-
50), 老年 ( 50以后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7
? 二, 学龄前期 ( 婴幼儿期 ) 消费者
? 婴儿:出生至 2岁;幼儿期,3— 6岁 。
? ( 一 ) 学龄前提婴幼儿期的特点 ( 0— 6)
? 1,生存的信赖性 。 婴儿出生前依附于母体生存;出生后,
他们脱离母体, 将在新的环境中自己生存, 他们必须适应新的环
境 。 但是, 人生的第一年, 婴儿毕竟很软弱,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
中势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适应困难 。 他们需要成人的照顾, 安抚,
需要成人常常地抱一抱, 需要别人为他们换掉湿尿布等等, 总之,
他们需要足够的爱来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8
? 婴儿成长到1岁左右, 开始经历人生的
第二个转折 。 此时的婴儿由以吃奶为主
过渡到以吃普通食物为主 。 他们已能用
手自如地抓握物品, 能独立行走, 并掌
握了简单的词, 能同成人进行初步的言
语交流 。 他们的交往需要逐渐增强, 交
往范围逐渐扩大,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独立性逐渐增强, 并出现了简单的思维
活动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9
? 1、感觉运动阶段 出生 — 2岁
? 婴儿把自己和物体区分开来 ;逐渐意识
到在自己的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之间
的关系,从而能有意地进行活动并使有趣
的事持续较长的时间 (如果这个婴儿摇了
一个带响声的玩具,就会继续闹得人心
烦 )。儿童开始懂得,一件东西虽然一时
看不到了但仍然继续存在 (物体恒久性)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0
? 如果用一块布盖住一个玩具, 对 8个月的
婴儿来说, 他立刻就会停止注意并失去
注意 。 他似乎既不惊奇也不烦恼, 也不
试图寻找这个玩具, 10个月的婴儿将会
积极地搜寻那个被遮盖或挡住的东西 。
他似乎知道这个东西仍然存在, 虽然已
经看不见它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1
? 2,前运算阶段 2— 7岁
? 应用语言并能用形象和词表示物体,这时仍
然是自我中心的 。 外界环绕着他自己旋转,他
很难采取别人的看法 ;依靠单一的显著特征区
分物体 ;如果 A在一个方面同 B相似,那么在其他
方面也必然同 B相似 ;在这个阶段末期,开始应
用数目字并形成守恒概念 。
? 大约两岁, 儿童能够把一条短棍当作一匹马,
并且骑着它绕着屋子转 。 一块木头能够成为一
辆汽车;一个玩具娃娃能够成为母亲, 而另一
个则成为婴儿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2
? 用数目字并形成守恒概念 。 3岁左右是
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重大转折期 。 此
时期的幼儿开始了初步的独立行走, 这
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范围 。 言语迅速发展,
能运用语言同成人交谈 。 思维的广度和
深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 自我意识进一步
发展, 独立性增强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3
? 2, 基 本 的 生 理 需 要 占 主 导 地 位 。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较为发达;爱与
归 属的需要, 自尊 的需要正 在发 展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3
? 4,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
? 5,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
通过表象进行思维, 直观的, 具体的的
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4
? 这一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守恒观,儿童
对高、低杯间液体倾倒后量的守恒尚不
能正确判断,但距离不变性已经形成,
这才有了液面高的杯子水多的判断。
? 方位概念是儿童空间观念最薄弱的环节;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5
? ( 三 ) 婴幼儿的消费特点
? 1,基本是商品的消费者, 很少充当购买者;
? 2,消费的被动性 —— 被动地接受他人提供的
物品 。
? 3,消费动机的生物性 。 生理性需要
? 4,感觉的快感度是决定儿童消费的重要思想
因素
? 5,食物和玩具消费占主导地位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6
? 儿童在婴幼时期,主要是生理性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便从本能发展为
有自我意识加入的社会的需要。4~5
岁的儿童,基本是商品的消费者,很少
充当购买者,但入学以后,其购买意识
会加入到父母购买行为中去,并影响父
母的购买决策。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7
? 三, 学龄期儿童消费的特点,7— 15:小
学, 初中
? 儿童消费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
越来越引起社会学家、教育部门和全社
会的热切关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正确地引导孩子进行消费势在必行。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8
? (一)学龄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 1、思维趋向成熟;
? 皮亚杰一般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
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2)前运算阶段 (2~ 7岁 )。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
心理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从而儿童能用表象和语
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就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范围。
但在这一时期,他还没有所谓, 守恒, 和, 可逆性,,只能从自
我考虑问题,不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如只能从自己身体的标准辨
别左右,而不能正确辨别对面人的左右 ),这就限制了他掌握逻辑
概念的能力。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9
? (3)具体运算阶段 (7~ 12岁 )。
? 儿童开始出现, 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
行正确的逻辑运算 (如分类等 ),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
或形象的帮助。这一时期的运算,主要属于群集运算
阶段 (即分类和序列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0
? 具体运算阶段 7— 12岁
? ○能进行逻辑思惟;
? ○以如下顺序完成守恒概念,数字 (6岁 ),
实物 (7岁 ),重量 (9岁 )
? ○能对物体进行分类,按一种尺度 (如大
小 )把物体依次排列,并懂得关系词 (A比 B
长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1
? (4)形式运算阶段 (12~ 15岁 )。这时儿童根据
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
展,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关于皮亚杰的
这些研究,国际上很多人在做重复验证的工作,
有的证实了他的一些结论,也有的得出不同的
结论。例如,儿童什么年龄才能出现, 守恒,
和, 可逆性,,就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性的意见。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2
? 形式运算阶段 12岁 — 成人
? ○能用抽象概念进行思惟活动,遵循逻
辑命题,运用假设进行推理 ;
? ○把一个问题的诸因素分开,系统地探
索全部可能的解答 ;
? ○关心假设的,未来的和意识形态的问
题。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3
? 2,自我意识增强;
? 自我意识:主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 3、社会情感日益丰富;
? 情感、情绪 —— 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
社会情感 —— 满足社会需要的态度体验。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5
? 4、独立性或独立意识增强;(小大人 —
— 体型,但是不结实;心理 —— 幼稚)
? 5、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有限民
事责任,即学龄期儿童具有一定的民事
行为能力。
? 民事权利义务 —— 法律所赋予的应当为或不应当的为
? 民事责任 —— 是指进行了民事违法行为的人在民法上
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6
? 民事责任能力,又称侵权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
位或法律资格。
? 凡依法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应当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违法后果承担民
事责任。
? 无民事行为能力 —— 不满 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他的法定
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但是,接受奖励、赠予、报酬,他人不得以无、限为由主
张无效。
?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 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可以进行与之
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判断标准:可以从行为与之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
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的标的数额等方面。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人年,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16周岁以上不满 18周岁的公
民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7
? (二)学龄期儿童消费的特点
? 与成人消费品市场相比较,儿童消费品市
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 1、消费对象的差异小。
? 凯利先生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儿童的具体偏好列成图表。
结果发现,具体爱好有极其惊人的共同点。 例如,绝大多数的孩
子在接受调查时众口一辞地表示:他们最爱看的电影是动画片
《狮子王》。各国孩子梦想长大后当总统、总理或国家主席吗?
答案是否定的。大多数孩子在一系列的参考选择中,将国家领导
人排在最后一项。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8
? 市场营销学原理指出,消费者购买行为首先受个人
因素的影响。成人消费者由于职业、文化水平、个性、
爱好、价值观等的不同,对商品需求的差异性较大,
使成人消费品市场本身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厂商们常常需要将此市场按不同因素进行细分。儿童
消费品市场却不同,市场主体主要是儿童,尽管由于
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和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干扰,儿童
的购买动机也呈现出某些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儿童
由于其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等的限制,对商品选择的
差异性较小,因此,在儿童消费品市场上可以运用相
同或相类似的产品、定价、分销渠道和促销等策略,
以达到降低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9
? 2、形式产品重于实质产品。
? 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
商品经济条件下, 产品是一个日益复杂的整体
概念, 它包含三个层次:
? 实质产品,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用户购买产品
所追求的利益;
? 形式产品,包括产品的品质、特征、品牌、形
态、包装等;
? 延伸产品,主要指一系列的售前、售中、售后
服务。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1
? 对儿童消费来说,形式产品重于实质产品。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
购买动机的支配,一般来讲,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可分为生理性购
买动机和心理性购买动机。心理性购买动机按其心理因素的不同
又可细分为感性动机、理智动机、惠顾动机等。 儿童的购买行为
主要受感情动机的影响,表现出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求新、好胜、
好奇等都可以促成儿童的购买行为,如服装上的奇特口袋,食品
袋里赠送的小玩具,童车外表模仿动物外形的喷漆花纹等等,都
可引起儿童强烈的购买欲望。方便面中的卡片、蛋蛋卷中的玩具。
因此,对儿童消费品应强调产品功能多样,外观造型奇特,包装
精美,符合儿童求新、求奇、求美、好动的心理特点。这样的商
品放在超级市场的货架上,才能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2
? 3、广告的促销作用强。
? 广告对商品促销作用早已被厂商们
所认识,所以,许多厂商们不惜花重金
做各种各样的广告。广告对儿童消费品
的促销作用较成人消费品更为突出。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3
? 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消费行为转移性强,容易受外界
影响,如父母、同伴、同学、教师、厂商等。厂商影
响儿童消费行为的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广告,尤其是电
视广告。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潜在影响是由广
告的性质所决定的。电视广告通过活泼的形象、鲜艳
的色彩、悦耳的声音、诱人的画面,使儿童感受到无
穷的乐趣和兴奋,处在襁褓里的婴儿就已经会看电视
广告了。据调查,儿童一般一周内看 25~ 30小时的电
视,五岁以下的儿童看得更多。因此,一些新的儿童
消费品要打开或挤入这个市场,广告的反复刺激是一
种有效的途径。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4
4、儿童越来越具有购买权。
据有关社会调查资料表明,儿童在购买小
食品、饮料、服装、玩具、文具等方面
拥有绝对的权力,同时,对于一些大件
商品,比如自行车、家用健身器等方面
也拥有相当的权力。他们对父母的购买
行为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5
? 在中国,儿童这一购买者角色的作用尤
为突出。一方面,中国儿童数量多,据
统计,仅中国大陆每年就约有 2000万个
婴儿出生,这个出生率使中国儿童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6
?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是中国家庭的一个
特殊现象,他们是家庭的核心,是, 小
皇帝,,, 小太阳,,家庭中很大一部
分消费支出都花在他们身上。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7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购买力的
增强,二十多年前几乎百之百地掌握在
大人手中的购买权如今已有不少部分掌
握在儿童手中。儿童手中的零用钱越来
越多,从前父母给孩子们的零用钱,要
求他们积蓄起来直到孩子们有需要和懂
得怎么花时才动用;现在的社会是商品
经济社会,许多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目
的是让他们学会消费,尽早适应社会。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8
? 今日的儿童已没有或很少有以往的传统
的节约观念,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也很少
考虑价格,很少考虑钱的来源。随着每
个家庭中儿童数目的减少,儿童物质条
件将会更好,零用钱将会更多,儿童购
买能力将越来越强,这也是促使儿童消
费品市场繁荣的重要原因。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9
5、好奇心是促进儿童消费的重要因素。
? 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
探究反应。对新鲜的事物和现象,人有着去了
解和探索的本能。对于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
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
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
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学习的原
动力。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0
6、儿童消费开始于模仿性消费。
? 别的儿童有一支玩具手枪,自己也要买
一支。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模仿性
消费逐渐被有个性特点的消费所代替。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1
? 7、在购买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2
? 几乎所有家庭在面临购买哪种牌子的日用品问
题上,孩子都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选择早餐
食品、糖果、玩具,还是决定全家度假的地点,
儿童在家庭决策中起着难以置信的决定作用。
在日本,有 40%的家长说,在假期去哪里旅游
这一问题上,他们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甚至让
孩子来决定。由此可见,厂家在做广告时,主
攻方向还得考虑打动那些, 隐性家长,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3
? (三)不同国家儿童消费的特点
? 1、美国。 1、美国。
? 美国孩子零花钱最多,攒钱最少,而发财欲望
最强;
? 美国儿童在养尊处优的富裕生活环境中,手头相当, 阔绰,,大
部分孩子有了零花钱就, 高消费, 一次,存钱所剩不多。他们对
父母的开销影响力不可低估,因而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而这
一, 新生代, 消费者又会成为日后, 中生代, 消费群体。富有远
见的厂家都不会忽略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一些为美国儿童市场
开发新产品的厂家向公司咨询其他国家的 儿童消费 水准,并请该
公司为其规划一个研究项目以便确定国际范围内儿童市场的前景
规模,并且提供一份打入国际市场必不可少的详尽路线图。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4
? 2、中国
? 中国孩子最爱学习,受政府教育影响最大;在进行问卷调查时,
把蜡笔和纸张分发给孩子们,请他们随心所欲画出各种各样的图
画。这往往最能说明问题的实质。比如有些中国儿童在画中描绘
了在公园里尽情玩耍的场面,他们同时会画上一块写着宣传标语
的牌子,大意为中国的好公民不踩草坪,不损坏公共财物。这体
现了政府宣传教育作用的影响。在许多中国儿童画中都有着类似
影响的深深烙印,而这一点在其他各国的儿童画中是难于见到的。
各国男孩们都爱画战斗场面,爱画飞机坦克和大炮,中国男孩也
不例外,只不过他们的画更有, 中国特色, 。中国儿童画的每一
辆战车上,都有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或一颗象征胜利的红五角星。
这表明政府倡导的爱国主义教育,其影响正对下一代起着潜移默
化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5
? 3、日本。
? 日本儿童与父母共度休闲时光的比例最低,但
在家中最有决策权;在日本,父母与孩子共度
的休闲时光少得可怜,只有 5 %的父母一星期
能和孩子的课余时间呆上三四次,一同外出搞
野餐、看电影或做游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约有 64%的美国孩子能从一周四次以上的
家庭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亲情。
美国有规定:不能让单独相处、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6
? 日本儿童在校学习的时间及完成作业的
时间比欧美儿童都长,但不及中国儿童。
有将近一半的中国儿童在接受调查时说
到他们一周有 7 个晚上都在做作业。此
次调查还问到孩子们都喜欢哪些活动,
只有中国儿童把上学读书列为自己最喜
欢的活动。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7
? 4、法国。
? 法国儿童最为担心的是父母失业问题。
面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法国儿童最担
心厄运会降临到自己父母身上。父母中
任何一方失业都意味着家庭要紧缩开支,
渴望已久的礼物也要从预算开支中取消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8
? 四、青年消费者
? 青年消费者群是指年龄范围在1 6~3 9
岁之间的消费者群体。这部分消费者群
人数众多,是一个重要的、庞大的消费
者群体。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9
? (一)青年初期( 16— 26)
? —— 社会心理特征
? 青少年面临着第二次断奶。 —— 走向的独立。
? 情感丰富,容易冲动
? 青年消费者心理的又一典型特征是具有, 两极,
心理。由于青年处于过渡时期,思想感情、志
趣、爱好、性格、气质还不完全稳定,且重感
情、易冲动,所以,客观条件对他们的消费心
理及购买行为影响突出。购物时,情感变化激
烈,容易走极端。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0
? 1,精力过分旺盛和无精打采
? 青少年可以有几小时、几天、几周或者几
个月精力过分的旺盛,他们热衷于自己喜爱的
活动;他们追求某种新风尚,制造流行,欢闹
不已。然而,他们又极其容易走向反面,表现
出软弱无力、呆缓迟钝、漠不关心、疲倦、冷
淡、嗜睡、偷懒、做事缺乏动力等。
? 干今天的工作,睡昨天的觉,花明天的钱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1
? 2、快乐和痛苦
霍尔把快乐和痛苦视作生活的两极
和生活的最高统治者,认为青少年常容
易在快乐和痛苦之间摆动。儿童的心境
易于被动,他们哭笑无常,对于各种印
象所作的情绪反应是直接的。从青年期
开始,波动就逐渐缓慢下来,但在一段
时间内容易趋向极端。从哲学意义上说,
青少年是漫无节制的。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2
? 3、自尊和卑谦并存
随着自我感的增强,父母和教师的
劝告听不入耳了,如果他们出言较为粗
鲁,还可能遇到公然的抵制,自我感带
来的一种新意识是希望自己成为成年人,
或被旁人视为成年人,其目的在于受人
尊重、被人征询和获得信任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1
? 青少年又会感到信心不足和内心虚弱,
需要大肆虚张声势来加以遮掩。他们有
时也会怀疑自己的力量,担心自己的前
途;一俟自尊受到伤害,便会觉得丢尽
了脸面,尽管内心有所不满,却感到无
力抗拒。这种卑谦和屈辱之感,会使青
少年对发生的一切抱着某种得过且过的
态度。这时腼腆的害羞代替了惯常的自
信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3
? 4、自私与利他的轮替
在青春期以前,儿童的衣、食、住、教育
等都是由别人照料的。现在,相反的一些趋势
出现了,这些趋势会越来越强,直到取得优势。
除了以前需要别人侍奉而现在却必须为别人服
务之外,自制克己的要求出现了,生活再也不
是自我中心的,而应该是利他的了。对于青少
年来说,开始要做到尊敬别人、彬彬有礼有着
一定困难。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4
? 少年甚至可以发誓终生克制自己并从事于艰苦
的劳动,以献身于某种伟大的事业或某种指定
的前程,即使为此而抑制甚或排除一些人类最
深刻的本能也在所不措。(爱情)
? 然而,青少年也有不良的行为:肉体的欲望尽
情放纵;说谎的倾向难于克制;忿怒四处发泄,
令人受害;社会公约被抛弃不顾,脏话连篇;
一些卑鄙的或者想象不到的行径使旁观者为之
吃惊,为了争夺青少年的心灵,善与恶的力量
一直处于激烈的斗争之中。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5
? 5、孤独和归属
青少年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行为。有
些青少年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羞怯、忸
怩、孤独;喜好与星星、海洋、森林、
动物作伴;不愿在人前、特别是异性面
前露脸;沉浸于主观生活,变得只关心
自己的内心状态而不注意客观世界。同
时青少年又急切地希望参加一定的社团
或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他们希望被接纳。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6
? 青少年在形成社会性格的过程中,羡慕
和轻视会不可思议地交织在一起。有时
欣赏几乎变为卑屈的崇拜,或者变为时
新思想的盲目信仰,对文学艺术作品过
分的倾心等等。可是,一切又会完全转
换为对之进行嘲笑、讽刺和滑稽的模仿。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7
? 6兴趣与泠漠
青少年通常是渴求知识的,并且渴
求的不是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知识;他
们希望震动现实世界,立功成名,出人
头地,做一番积极的甚至有创造性的事
业。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8
? 然而,在青少年群体中,也会遇到不活
泼的心境和类型。有些青少年表现淡漠、
视热烈的精神趣味为不好的风度,对于
任何事情都不愿加以赞赏。, 有时,这
种情况完全是装模作样,故作姿态、由
时尚或环境所引起,是无意识的模仿,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9
? 在这早熟的哲理之中,仍可发现掺杂着
失败和稚气,表现的形式为易怒、贪婪、
无缘无故和不合情理的异想天开、放纵
低级冲动或全然的呆头呆脑。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0
? 7、保守与激进之间, 穿梭,
? 青少年觉得世界混乱无章,意欲对学校、社会
和家庭生活进行改造,他们视既定的习俗为虚
伪,对权势的专横感到愤怒。
? 但是,生活会慢慢使他们感受到传统的力量,
感受到既定制度的价值。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1
? ———— 青年初期的消费特点(简单讲述)
? 1、追求时尚,表现时代
? 青年热情奔放、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对未来
充满希望和幻想,青年具有冒险精神,任何新
事物、新知识,都使他们好奇;青年求新,大
胆追寻,不肯苟同,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在消
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方面表现为追求新颖与时尚,
追求美的享受,力图表现时代,领导消费新潮
流。所以,青年往往是新商品、新的消费行为
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2
? 2、追求个性,表现自我
? 青年消费者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青年消费者处
于由少年不成熟阶段向中年成熟阶段的过渡时
期,自我意识的加强成了青年消费者的心理需
求,对事物的情感也越发深沉。他们追求独立
自主,每一个行动,都力图表现出, 我, 的内
涵。表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方面,青年的
消费倾向由不稳定向稳定过渡,非常喜欢能表
现个性心理的商品,要求与别人相区别,要求
不一般化。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性机能的成
熟,他们希望确立自己的个性形象,以满足交
友的需要。因此,在消费方面注意表现自我。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3
? 3、爱慕虚荣,追求名利
? 青年消费者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表现出 爱慕
虚荣,追求名利的特点。
? 名牌或仿照名牌(甚至是假货)
? 难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又因他们有知识、
有文化、懂科学,交际广,接触信息多,他们
对消费品的选择与购买基本上不是盲从的。在
追求时尚个性的同时,也追求新产品的实用性
和科学性,追求消费品的货真价实。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4
? 4、强烈的消费欲望
? 巨大的消费空间。 婚姻消费
?
? 5、相对较低的支付能力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5
? (二)青年中后期( 27到 39岁)
? —— 社会、心理特征
? 1,,自我确信, 。
? 是指对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及
他们个人的判断等发展出自信及确信,
对自己生活上的决定和未来目标能够信
赖并感到愉快。自我概念与别人所表示
的印象愈一致,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6
? 2、角色确定。
?, 角色尝试, 是指青少年愿意担任不同
角色,采取不同的观点,表现不同的行
为以及具有整合各种身份的能力,体验
由自动自发和自我肯定所带来的成功滋
味和透过主动的尝试去发现自己。
? 相对稳定的职业、相对稳定的住所、家
庭、朋友等。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7
? 3、初为人母 —— 体验成长的烦恼。
? 4、初为一家之长 —— 体验生存之不
宜
? 5、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8
? ———— 消费特征
? 1、讲求实用
? 2、在时尚与传统中寻找平衡;
? 3、消费中心 —— 子女
? 4、消费弹性最高;
? 5、谨慎消费 —— 不同于青年人的大手大
脚,不同老年人将就的心理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9
? 五、中老年消费者
? 中老年人熟谙人生的酸甜苦辣,懂得一粥一饭
的来之不易,生活俭仆,不事豪奢。其消费心
理特点表现为:
首先,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与价格的统一。
青年消费者更多地追求商品时尚,中年、老年
消费者由于熟悉人生,且又因经济条件所限,
他们对商品的实用性与价格,给予更多的关注,
并对商品的外观也有一定的要求。确切地说,
商品的实际效用、合适的价格二者较好的统一,
是刺激中老年消费者购买的动因。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70
? 其次,中老年消费者注重商品使用的便
利性。中年消费者由于工作、生活都处
于人生负担最沉重的阶段,为了减轻负
担,对能提供便利实用的商品更表欢迎。
例如方便食品,能减轻家务劳动的日用
消费品等。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71
? 最后,中老年消费者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买。
前面讲的青年消费者由于感情丰富等因素,冲
动性购买较多;而进入中老年时期,子女中有
的没有经济来源,有的收入不多,老年人则或
者退休工资不多,或者没有经济收入。中老年
消费者既要把家庭生活安排好,又要考虑经济
合理,所以,只有那些符合中老年消费者要求
的商品,才被他们购买,而绝少冲动性购买。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1
? 第二节 政府消费
? 政府消费 是行政事业单位行使政府职能
的各种经常性支出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2
? 根据目前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在我国的, 最终消费,
中包括居民消费与 政府消费 两部分。这二者的比例在
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里呈现出极其明显的差别。以
2000年 政府消费 所占比重( 政府消费 率)来看,前五
名分别是新疆 (34.9%)、北京 (33.8%)、宁夏 (32.6%)、
天津 (30.7%)和青海 (30.2%);后五名分别是安徽
(17.1%)、四川 (18.4%)、湖北 (20.8%)、上海 (21.9%)
和江西 (22.1%),高低相差一倍以上。这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很值得研究。如果说边远的新疆、青海、宁夏
等地广人稀、交通费用庞大,可以理解;那么北京与
上海同为大城市,为什么也相差达十几个百分点呢?
是否在某些省市自治区也存在政府的高消费,而居民
的低消费呢?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3
? 一, 政府消费的意义
? 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 政府支出对于 GDP的增
长存在乘数效应, 即政府购买增加一单位, 国
民收入会倍数增加
? 诺斯在,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中提出了著
名的制度变迁理论, 该理论认为:对经济增长
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 而非技术因素 。 政
府采购制度就是公共支出领域制度变迁的产物 。
这项制度是财政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4
? ( 一 ) 拉动经济的增长
? 在总消费即最终消费中, 包括居民消费和 政府消费 。
我国 2000年最终消费为 54617.2亿元, 其中居民消费
42911.9亿元, 占 78.6% ; 政府消费 为 11705.3亿元,
占 21.4% 。 我国 20多年以来, 居民消费与 政府消费 的
比例一直在 8∶ 2区间 。 这说明, 国内消费需求的主体
是居民消费需求 。 在居民消费需求中, 有即期的消费
需求, 如我国每年统计所体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有潜在的消费需求, 即用于未来消费的储蓄部分, 如
我国目前高达 10万亿元人民币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还有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而创造出的崭新需求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5
? ( 二 ) 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 众所周所, 财政政策是我国实施经济宏观调控
的主要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式, 在收
入方面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来体现的, 在支出
方面, 则主要是通过政府采购来体现的 。 政府
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 政府采购的数量,
品种和频率, 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 。
因此, 在经济过热时, 与其他政策相配合, 减
少政府采购规模, 即通过紧的财政政策实现经
济的正常运行;当经济萧条时, 可以增加政府
采购规模, 促进经济的增长 。 同时, 通过弹性
的采购计划, 还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6
? ( 三 ) 保护民族工业, 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 国家支持或扶持民族工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改革
开放以后, 减税让利和指令性银行贷款是我国政府支
持国有企业的主要手段, 其效果并不理想 。 这种把支
持重点放在生产环节, 目的只是保证企业的运转, 而
忽视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能通过市场转化为商品的做
法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 。 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 政府与企业除法律关系外的联接点应该是市场,
政府对企业的限制与支持应通过市场来实现 。 政府通
过购买国内企业产品或重点购买国有企业的产品, 尤
其是国有名牌产品, 来保护民族工业, 支持国有企业,
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 创造和鼓励名牌产品, 从整体
上提高国有企业在国内,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6
? ( 四 ) 维护生产和消费者的利益
? 市场不是万能的, 它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 。 市
场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
化, 在此情况下, 如果政府不采取必要的手段,
就会损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政府采购就
是政府弥补市场不足的手段之一, 即通过存货
( 如粮食, 石油等 ) 的吞吐, 来平抑或稳定市
场物价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6
? ( 五 ) 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此外, 政府采购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相
结合, 可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 与就
业政策相结合, 可以促进就业特别是残
疾人, 妇女和下岗工人就业的政策目标,
等等 。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7
? 2003年, 全国财政收入第一次突破两万亿元,
达到 21691亿元, 比上年增加 2787亿元, 增长
14,7%, 完成预算的 105,8% ;全国财政支
出 24607亿元, 比上年增加 2554亿元, 增长
11,6%, 完成预算的 103,8% 。 收支相抵,
支出大于收入 2916亿元 。
? 其中:中央财政总收入 12465亿元,
? 中央财政总支出 15663亿元
? 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
准的 3198亿元的水平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8
? 200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已超过 1500亿元, 比
上年增加 500亿元 。
? 200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较大幅度地增加用于, 三农,
方面的投入, 支出总额增加 300亿元左右,
? 地方财政总收入 18082亿元,
? 地方财政总支出 17800亿元,
? 地方财政收支相抵, 结余和结转 282亿元 。
? 15700+17800=33500亿元
? 2003 年 GDP 116694亿元
? 政府总支出占 GDP29%。 加上转移支出 。 政府总支出超
过 30%。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9
? 二、政府消费者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10
? 三, 政府消费的一般特征
( 一 ) 消费者与购买者的分离 ( 采购法 )
? —— 消费者是被动消费;
? ( 二 ) 消费的定量性或计划性, 批量性
? ( 三 ) 消费的刚性
? 价格弹性几乎为零
? 需求弹性低
? 可预期性
? 无季节性
? ( 四 ) 消费的差别性小 ( 消费的共性 )
? ( 五 ) 消费体验的非个人情感性 。
? 虽然个体是消费的实际承担者, 但个人不掏腰包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1
? 第三节 生产者消费 —— 中间消费
? 生产者自身的消费
? 一, 中间消费的定义
? 由投资引发的生产性消费仍属中间消费,
主要是指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的使用和耗费, 是直接生
产行为;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2
? 生产与消费各有自己的特定地位和作用, 是具
有区别性的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 但它们之间
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直接的, 同一性,, 即马
克思所说的,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 消费
直接也是生产, 。
? 生产所以直接也是消费, 是因为任何生产过程,
都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的直接消耗
过程;消费所以直接也是生产, 是因为 生产性
消费 的过程, 也就是新产品的生产过程 。 劳动
者生活消费的过程, 也就是劳动者体力和智力
的恢复或再生产的过程, 并且是劳动者再生产
的过程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3
? 马克思主义认为, 消费也有两种, 即生产性消
费和生活性消费 。 生产性消费是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的消耗, 经过这种消耗生产出社会需要的
产品;生活性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 经过这种
消耗, 再生产出新的劳动力 。 在商品经济条件
下, 为了实现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 必须
借助交换 ( 流通 ) 这个环节, 换句话说, 流通
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 。 马克思指出: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4
?,,投入流通的商品达到了它们的目的;它们
互相进行了交换;每个商品成了需要的对象并
被消费 。 流通就此结束 。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把再生产消费所造成的限制撇开不说, 商人
资本的周转最终要受全部个人消费的程度和规
模的限制, 因为商品资本中加入消费基金的整
个部分, 取决于这种速度和规模 。, 商人资本
的流通速度, 取决于,1.生产过程更新的速度
和不同生产过程互相衔接的速度; 2.消费的速
度 。, 总之, 流通与消费之间是辩证关系, 流
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 流通对扩大消费规
模有巨大促进作用;而消费对流通也有积极的
反作用, 它对流通规模, 结构和速度均起着影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5
? 二, 生产 ( 消费 ) 主体的行业分类
? 分类标准很多:第一产生,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所谓产业或行业 是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企业构成的集合或系统 。
这些企业生产相类似产品或密切联系产品, 或提供类似劳务或密
切相关劳
? 务 。 就生产企业而言, 通常对行业的选择和判断有两个标准,①
产品与生产的相似性 ② 生产过程所运用技术的一致性 。
? 企业 —— 产业;个人 —— 行业 。
?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2年 5月 10日发布的新的, 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 中, 我国共有行业门类20个, 行业大类95个, 行业
中类396个, 行业小类913个 。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6
?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2年 5月 10日
发布的新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中,
我国共有行业门类20个, 行业大类9
5个, 行业中类396个, 行业小类9
13个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7
? 二, 中间消费的特征
? ( 一 ) 中间消费的综合性
? 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消费性 。 它既可以使所购
买商品增值, 也可以使其减值 。
? 例如:原材料的购买 —— 消耗 —— 增值;
? 劳动工具 —— 消耗;
? 办公用品 —— 消耗;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8
? ( 二 ) 中间消费的需求弹性小, 市场对
产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品种, 质
量, 价格及到货时间等;
? ( 三 ) 购买的专业性
? 商品技术性强, 购买者一般都熟悉产品
的质量要求和使用 。
? ( 四 ) 购买的理智性 。
? 属理智型购买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 个体消费的动因
? 第一节 个体消费的动机
? 一, 消费需要的一般理论
? 消 费需要 —— 消费 欲望 ( 动机, 愿
望 ) —— 消费需求 ( 具体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1
? 马斯洛 —— 亚伯拉罕 ?马斯洛( 1908-1970年),当代美国著名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 1954)、
《科学心理学》( 1966)、《存在心理学探索》( 1968)、《人
性能达的境界》( 1971)等。
? 书名:人性探索家马斯洛 ── 心理学大师的淑世旅程
? 马斯洛是 人文主义心理学 的主要代言人,他把人文主义心理学称
为心理学的, 第三力量,,其它两种力量是
?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人文主义心理学站在积极的立场,对人类
内在天性进行探索,它强调 要最充分地实现人类
? 最优良、最有创造力的各种潜能 。
? 马斯洛心理学在我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1987年,我国曾经有一
次 "马斯洛热 ",仅据版权页提供的印数统计,在这次热潮中,马
斯洛以及有关马斯洛的书至少售出了五十五万册。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2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纽约时报》评论说:
,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
碑, 。
? 一、需要是分层次的;
? 二、主导地位的需要;
? 三、越是低级的需要;
? 四、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3
? 2,安全需求 。
? 消费者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以及职业, 家
庭, 私有财产等等受到保护, 并期望社
会秩序长期和平稳定, 于是消费者选择
购买有关健康卫生的食品, 保健药品,
保险箱, 防盗锁, 并参加各种人寿, 财
产, 防火, 防 盗 保 险 等 等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4
? 3,爱与归属的需求
? 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
济关系之中, 为了寻求人情温暖, 在人
事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以增进人间
交往 。 消费者需要购买馈赠亲友的礼品,
其要求商品贵重, 丰富, 新奇, 价格合
理等等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5
? 4,受尊敬的需求
? 俗话说, 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 。 一
般来说, 消费者总是向往更高的社会地
位, 因而希望获得荣誉, 有一定的威望,
并受到人们的尊敬 。 消费者由此会购买
某些高档商品, 家庭装饰品等 。 以显示
富有, 豪华, 优雅, 清高, 文化素质好
等等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6
? 第二节 政府消费的原因
? —— 管理活动或功能实现之必
须 。
? 第二节 企业消费的原因
? —— 创造利润之必须 。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商品或劳务
? 一、消费哪些能满足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 (一)从消费对象来分
? 消费是家庭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 家庭消费通常包括物质资
料消费, 文化教育消费, 医疗保健消费, 闲暇消费和家庭劳务消
费等 。
? (二)从消费弹性
? 消费按它们的作用和持续时间看,可以分为四类:
? 一是常规性消费,如吃、穿、用产品;
? 二是弹性消费,如高档家用电器、家教、保姆、装饰品、钢琴;
? 三是刚性消费,如教育费,医疗费、购房基金;
? 四是享受性消费,如娱乐、旅游、社交等消费支出。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二, 消费那些更具效用的物品或服务 —
— 价格弹性
? 人们通常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 即
在每一种物品上花费的最后一美元支出,
都给我带来相同的边际效用 。 在这种情
况下, 我才能从我的购买中得到最大的
满足或效用 。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三、消费那些更具效用的物品或服务 ——收入弹
性
? 商品 收入弹性
? 汽车 2.50
? 房主占用的住房 1.50
? 家具 1.50
? 书籍 1.40
? 餐厅用餐 1.00
? 衣服 1.00
? 医生服务 0.75
? 烟草 0.64
? 鸡蛋 0.37
? 人造熟油 -0.20
? 猪肉制品 -0.20
面粉 -0.36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第二节 政府消费的内容
?
? 在政府消费行为中, 物品与劳务的采购占有相
当大的比重 。 ( 购买, 占有, 使用或消耗 )
? 附件:国家规定的专项控制商品目录 ( 19
92年1月1日起实行 )
? 一, 交通工具类
? 1, 小汽车 ( 包括小轿车, 吉普车, 旅行
车以及各种中小型封闭式车
? 辆 )
? 2, 大轿车
3, 摩托车 ( 包括用油和电动的各种摩托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第三节 企业消费
?
? 1931年由国际联盟组织的一个专家委员
会编制出第一个共同的海关税则商品分
类目录,称为《日内瓦税则商品分类目
录》,并于 1937年修订定稿。它共有 21
类,86章,991个税目。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1983年, 海关合作理事会协调制度委员
会负责主持制定了同时能满足关税, 统
计和国际贸易其他方面要求的商品分类
目录 ——,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
该文件共有 21类, 97章 ( 其中第 77章是
空章 ), 5019项 。 这个商品分类目录于
1988年 1月二日正式实施, 至 1991年已有
61个国家采用 。 我国从 1992年 1月 1日起
开始采用 。
? 我国以 H·S为基础, 并结合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实
际, 于 1992年编排并公布了新的, 海关进出口
税则,, 该税则把全部应税商品共分为 21大类 。
这 21大类商品分别是:
第 一 类, 活 动 物 ; 动 物 产 品 。
五章:第一章活动物
? 马, 驴, 骡:
? 牛:
? 猪:
? 绵羊, 山羊:
? 家禽, 即鸡, 鸭, 鹅, 火鸡及珍珠鸡:
? 其他活动物:
? 第二章 肉及食用杂碎
? 鲜, 冷牛肉:
? 冻牛肉:
鲜, 冷, 冻猪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 消费过程
的心理体验
? 时间:
? 地点:以家庭为中心转向以社会化服务
体系;
? 电影;电视;
? 喝凉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
?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 ( 一 ) 从特种发展史来看,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 人是万物之灵, 在大脑的重量和机能方面是其他任何高级动物都
无法比拟的 。 骆驼的消化器官可以储存较多饮料;虎, 牛, 马的
肌肉都是很发达的;蚊了的肌肉比重远远大于人 。 但是人脑与身
体比重胜过远远任何高级动物 。
? 人的大脑皮层厚度有 1— 4毫米, 平均为 2.5毫米, 共有六层, 全部
表面积有 2200 平方厘米 。 人脑重 1400克, 占体重的 2% ;狗脑
重 120克, 占体重的 0.3% ;猩猩脑重 400克, 占体重的 0.45% ;鲸
脑重 7000克, 占体重的 0.07% 。 高度发展的人的心理正是以这种
高度发展的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 所以, 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本
质的区别 。 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人的心理即人特有的意识, 它
是人脑的机能, 是物质 ( 人脑 ) 的最高产物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
( 二 ) 个体发展史看, 心理的发展与脑的发育完
整紧密相联
? 从关于大脑研究的大量资料可知, 儿童在出
生时, 大脑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大脑皮层分为六层,
皮层上的神经细胞数与成人接近, 但他们的皮层薄,
皮层上的沟回比成人浅, 脑重量比成人轻 。 人出生时
的脑重量约有 360克, 几乎占体重的 10% 。 六个月时接
近 660克, 三岁时已有 1000克, 七岁时 1280克, 十二
岁时已接近成人 。 可见, 人脑在身体各方面发育中最
迅速的 。 随着脑的发育完善, 人的心理也迅速发展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
? ( 三 ) 生理解剖学的实验证明, 切除和
破坏动物脑的一定部位, 会引起动物某
些心理活动的丧失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4
? 二,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 人的心理的源泉是客观现实 。
? ( 二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5(图片)
? 三、神经系统(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6(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7大脑(图
片)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8
? 人的神经系统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二是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
神经和内脏神经。从脑和脊髓伸出成对的脑神经和脊
神经,使身体各处的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
神经元的细胞体一般位于中枢神经系统或脊髓外面的
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
? 1、脑神经
12对,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官、肌肉和腺体。由感
觉神经纤维组成:嗅 1,视 2,听 8;由感觉神经纤维和
运动神经纤维混合组成:三叉 5、感觉分布在牙齿和颜
面皮肤,运动分布在咀嚼肌,迷走 10,分布在大动脉、
心、肺、胃、食管等器官,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
部分;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动眼 3、滑车 4、外展 6、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9
? 2、脊神经:即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又含运
动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供 31对,顺序
规律地分配到身体一定部位的感受器和
效应器,有明显的节段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0(中枢神
经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大脑的功能
分区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9(周围神
经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0(自主神
经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1
? 分配到心、肺、消化管及其它脏器的神
经,分为交感神经和付交感神经,调节
体内环境条件,如血压、心率、体温等,
使之保持稳定。也是一种周围神经系统,
分布在脏器。只有传出神经。
? 四、神经元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2(神经元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3
? 神经细胞的功能:兴奋;传导与抑制
? 1,刺激 —— 作用于有机体的任何物质叫刺激物, 刺激
物对有机体所施加的影响叫刺激 。
? 2,反射 —— 是指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对刺
激所作的一定的有的规律的反应 。
? 3,反射弧 ——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
? 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五个部分组成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4(反射弧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5
? 4,反射按其发生方式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
和条件反射 。
? ————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
能的反射 。 如手遇刺或火烫会马上缩回, 婴儿
遇冷后会哭啼等 。 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
无条件刺激物 ( 针刺, 火, 冷空气等 ), 当无
条件刺激与相应的感受器接触, 就会引起无条
件反射 。
? 无条件反身主要有三类:食物性反射,
防御性反射和性的反射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6
? ———— 条件反射
? ○ 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
反射 。
? § 经典性条件反射:俄国生理学家,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 1849--1936)
及其学派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性
条件反射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7
? §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
纳( B.F.SKinner,1904-) 把一只白鼠放
入实验箱,箱内安一杠杆,白鼠按此杆
就能得到食物。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8
? 心理中意识与无意识。
? 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
维;
? 个性心理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
特征。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9(弗洛伊
德照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0 (弗洛
伊德照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1
? 弗洛伊德 (1856—— 1939) 弗洛伊德 简介,精神
分析 的奠基人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1856年 5月 6日生于捷
克靠近波兰边界的摩拉
? 维亚的一个小城镇。 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世界闻名
的维也纳大学医科学校,想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和教
授,
? 他的老师布吕克是亥姆霍兹医学学派的一位很有影响
的领袖人物。 1909年,弗洛伊德第一次被学院派心理
学
? 所承认。 1910年,弗洛伊德因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成
立而家喻户晓。精神分析终于成为全世界性运动。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2
? 1939年 9月 23日于伦敦不幸去世。
? 弗洛伊德的 人格理论 在概念上可分
为三大类,结构概念,动力概念,发展
概念 。他主要的结构概念有,伊德、自
我和超我。 主要动力概念有,本能、力
必多、能量发泄、反能量发泄和焦虑 。
主要的发展概念有,认同、移置作用、
防御机制 和 性心理各阶段。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3
? 他甚至希望在自己墓碑上写上, 心理学
家西格蒙特?弗洛依德 ―奥狄浦斯情结的
发现者。斯芬克斯神谜的揭谜者, ;甚
至不愿用, 爱欲, 来代替性欲,以避免
人们对他的性理论的许许多多的非议和
责难。他说, 我不想这样做,因为我不
想向懦弱无能屈服,
冰山理论(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4
?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关
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他把里比
多 (libido)作为划分发展阶段的标准,认
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之所以有区
别,是由于其性生活的发展所造成的。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
分如下:口唇期 (0~ 1岁 );肛门期 (1~ 3
岁 );早期生殖器期 (3~ 6岁 );潜伏期
(6~ 11岁 );青春期 (11或 13岁开始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5
? 1、口欲期。自出生至 1岁左右。该时力比多贯注于口
唇、口腔活动,婴儿从吮吸母乳中不但获得必要的营
养,而且也获得极大快感。婴儿吃饱奶后的甜密入睡,
与成人性交获得性乐高潮后的入睡状态相似。婴儿不
仅从吮吸乳汁中获得快感,并且对其他口唇、口腔活
动也极感兴趣,他们经常从吹泡泡、咯咯发声、咀嚼
东西等活动中取乐,还喜欢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
的东西放在嘴里。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婴期性欲的表现
主要是追求躯体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并无成人的性意
识与交媾意愿,他称之谓, 自体性欲满足, 。婴儿在
口欲期的上述行为,即是其追求自体性欲满足的表现,
即口欲满足。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6
? 2、肛欲期。自 1岁至 2岁左右。该时力比多下
移贯注于肛门、直肠区的活动,此时也是训练
幼儿大小便习惯的时期。幼儿可从排便与控制
大便潴留中获得快感,即肛欲满足。该时幼儿
对自己排出的粪便很感兴趣,时常给予玩弄。
如果在该时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后来性心理发
展过程中 (直至成年 )遭遇到心理挫折皆可退行
并固着于肛欲期。临床上所见到的恋粪癖 (日
本称为, 恋粪色情, )、灌肠癖、男被动同性
恋者喜欢接受肛门性交者,皆属于力比多固着
于肛欲期的表现。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7
? 3、性蕾期 —— 亦译为, 阳具欲期, 。日本译为, 阳根
期, (生殖器期)。自 2岁至 4岁,该时力比多转移贯
注于幼儿尚未发育的生殖器 (阴茎或阴蒂 ),他们通过玩
弄阴茎或刺激阴蒂 (如夹腿摩擦或触碰椅脚 )而获得。这
种幼儿期手淫与成人手淫性质不同,既无成人的性意
识与性交意愿,也无成人的性生理反应 (如射精 ),不过
是幼儿的一种性游戏而已,因此不应用成人的偏见对
他们进行过于严苛的责备;否则因此造成的心灵创伤,
可能对性产生罪恶或恐惧感,成为成年后性功能障碍
的根源。一般通过适当的教育或转移孩子们的兴趣,
即可消除此不良行为。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8
? 4、伊迪帕斯情结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前述的 3个阶段 (口欲、肛欲
与性蕾期,0岁至 4岁左右 ),力比多主要贯注于自体的各部位获得
肉体快感,他称之谓, 自体性欲满足, 或, 原始性自恋, 。在此
之后,力比多则转移贯注于外界对象,开始他, 恋,,首先目标
是家庭内的异性亲长。弗洛伊德对此命名为伊迪帕斯情结,又名
子恋母 (仇父 )情结。该名称引自著名希腊悲剧《伊迪帕斯王》的
故事:伊迪帕斯原是底比斯国王与年青皇后柔卡斯塔的儿子,生
后神谕,该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因此国王命人将其抛弃于山野。
幸被牧羊者救去,献给无子的邻国国王。该国国王视其如已生,
将他抚养成人,并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伊迪帕斯在受命前又获神
喻,内容同前,因此深感恐惧不安而出外逃离。路遇其父,发生
冲突,在互不相识下将其父杀死。后来又除掉底比斯境内的恶魔,
受到底比斯人民拥戴成为新国王,娶其生母为妻,生下二女。后
来底比斯连续遭受天灾,经过祈祷后神喻,并据此进行详细调查,
伊迪帕斯最后发现自己即是杀害前国王 (生父 )的凶手,而妻子柔
卡斯塔则是自己的生母。柔卡斯塔在羞愤下自杀,伊迪帕斯则自
感罪恶深重,自残双目后,携两女流亡他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9
? 弗洛伊德将, 子恋母情结, 命名为伊迪帕斯情结,并
将, 女恋父, 情结命名为, 伊莱克拉特情结,,亦称
,女伊迪帕斯情结, 。他认为这种情结在儿童性心理
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情结被压抑于潜意识
内,以后不但可表现为母 — 子或父 — 女间的乱伦 (性变
态 ),而且还可能成为各类精神疾病 (包括神经症、精神
分裂症与内源性抑郁症 )及其症状表现的心理根源。中
国学者认为,反相的伊迪帕斯情结 (即, 母恋子情结,
或称, 柔卡斯塔情结, )是导致婆媳不和的心理根源之
一。由于婆母潜意识地要独占对儿子的爱,是导致封
建社会中, 孔雀东南飞, 与, 钗头凤, 这类悲剧的主
要原因。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0
? 5、潜隐期。约自 6-7岁至 11-12岁。在解决了
伊迪帕斯情结后,儿童进入了性潜隐期。在此
阶段,性心理比较平静,没有上述各时期复杂、
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有的学者认为可出现一种
类似, 同性恋, 现象:男孩喜欢与男孩作伴,
从事某些比较剧烈与冒险的游戏,如模仿战士
战斗等;而女孩则喜欢与其他女孩从事跳舞、
跳橡皮筋等温和的游戏。实质上这种, 假性同
性恋, 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识与欲念。但是在今
后性心理发展遇到挫折时,心理退行到该阶段
也可能构成同性恋心理根源的组成部分。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1
? 6、青春期及以后阶段。青春期一段始于
11-13岁时,其生理标志为男子梦遗或手淫,
女子则为月经初潮。由于躯体、内分泌系统的
迅猛发展,第二性征也日益明显。此时青少年
的性心理也有迅猛的发展,青少年对异性感到
吸引,产生朦胧与不甚明确的情意。这就是异
性恋的开始,但他们还缺乏社会经验与理智发
展不足。他们的性器官发育逐渐成熟,但其整
体心理水平还较幼稚,意志亦较薄弱,易受外
界不良诱惑而导致性罪错,因此被视为, 青春
期危机, 。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2
?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力比多
集中于与异性性器的结合 (性交 ),在此阶段称
谓, 性器欲期, 或, 生殖欲期, 。在此之前则
称为, 前生殖欲期, 。
? 把性观念从个体本能扩展到社会领域,用性力
升华说来说明文明的一切成果和人类社会的历
史现象,把文化、艺术、宗教、道德等都说成
是性本能冲动的心理外化或升华的结果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3(双关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
? 第二节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
? 一, 注意
? ( 一 ) 注意的概念
?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
它是意识的一个属性 。
?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 具有指向性和集中
性 。
? 注意的指向性 是指心理活动选择某一事物为对象而离
开其他事物;
? 注意的集中性 是指注意时, 全神贯注,, 它表现在心
理活动的紧张性或强度上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
?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它只是
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 在感知, 记忆,
思维, 想象等认知过程中都有注意现象, 我们
常说:, 注意灯光,,, 注意铃声,, 并不是
说注意本身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只是由于习
惯, 我们把, 注意看灯光,,, 注意听铃声,
中的, 看, 和, 听, 省略了 。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
? 人在清醒状态下,每时每刻都在注意看
某一种事物,当谈到某某, 没有注意,
的时候,并不是说他对任何事物没有注
意,如我们说某某学生在课堂上注意不
集中,是指他的注意没有指向和集中于
当时所应当从事的活动,而指向于其他
无关的事物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
? ( 二 ) 注意的生理基础
? 注意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
? 产生注意的最高中枢是大脑皮层, 它不反对皮组
织起调节, 控制作用, 而且主动调节行为对信息进行
选择 。 具体地讲, 注意是某种刺激引起的一种大脑皮
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的负诱导, 当刺激作用时, 大脑
皮层上刺激作用的相应部位便 产生优势兴奋中心,
这个中心对其周围区域的皮层有一定抑制作用;一千
兴奋点诱导其周围产生抑制, 称为负诱导 。 正是负诱
导过程, 使人更集中, 更清楚地反映引起这一优势兴
奋中心的那些刺激, 这就是注意过程的机理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
? ( 三 ) 注意的外部表现
? 人在集中注意时, 常常有各种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主要有:
? 1,身体的适应性运动
? 当注意听一个声音时, 把耳朵朝向声音的
方向, 侧耳倾听 。 当注意看一个和物体时, 把
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目不转睛地看, 当专心考
虑某个问题时, 表现出紧锁眉头, 两眼不停地
闪动, 全神贯济的思索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
? 2,无关运动的停止
? 人在集中注意时,身体的肌肉处于紧
张状态,多数的无关运动暂时停止下来,
儿童听故事入迷时,抬头望着讲故事的
人,一动也不动,当专心思考某一问题
进,会出现, 呆视, 现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
? 3,呼吸和血液循环的变化
? 人在集中注意时, 呼吸变得轻微而
缓慢, 呼与吸的时间化也发生变化, 吸
变得更加短促, 而呼谈得愈加延长, 即
,吸短呼长 。, 在非常强烈注意状态下,
常常发生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 即所说
的, 屏息, 现象 。 同时, 心脏跳动加速,
血液循环加快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
? 4,其他表现
? 人在集中注意时, 还会出现牙关紧团, 双
拳紧握, 来回踱步等许多外部行为表现 。
? 有时, 注意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它的内部心
理状态不相符合, 如貌似注意一件事物而实际
的心理活动却集中于另一件事物上, 即所谓
,身在曹营心在汉,, 所以, 不能仅凭外部表
现去判断人是否注意某一事物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
? ( 三 ) 注意的种类
? 1,根据注意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参与, 可
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
? ( 1) 无意注意
? 也叫不随意注意, 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 也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例如, 大家在教室上
课, 忽然有人推门进来, 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
过头去看他, 这就是无意注意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0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
特点;二是人的主体状态 。
? ○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 ( 1 ) 强烈的刺激
? 强光, 巨响, 奇香, 艳色, 这些强烈的刺激, 都会引起人们的
注意 。 在一定的限度内, 刺激物的强度越大, 注意就越明显 。 反
之, 则模糊 。 除了刺激物绝对强度外, 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
无意注意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 例如, 教室里很安静, 教师讲课的
声音有时虽不大, 同学们却听得很清楚;如果教室内人声喧哗,
即使教师讲课的声音很大, 同学们也难以听得清楚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1
? (2)新异的刺激
? 刺激物的新异性很容易引起注意,而那
常见的、习惯性的刺激则不容易引起人
们的注意。例如,一直在农村生活而初
入城市的儿童,城市里的许多事物对他
们来说都是新异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
注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2
? (3)变化的刺激
? 活动变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霓虹灯的一亮一暗,灯塔灯光的
一闪一灭,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教
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声音,并配以适当
变化的表情,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3
? 刺激物的变化不仅包括由弱到强的变化,
而且也包括由强到弱的变化 。 此外, 任
何突然变化的刺激都会引起我们的无意
注意 。 例如,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 有时
碰到少数学生窃窃私语, 这时教师突然
地停止讲课, 就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4
? 4)对比的刺激
? 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
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很
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如, 鹤立鸡
群,,, 万绿丛中一点红,,印刷品上
的粗体字、作业批改中的红笔字等,由
于它们和周围其它事物差异特别显著对
比特别鲜明,因此很容易引人注目。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5
? ○ 主体本身的状态
? (1)需要和兴趣
? 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事
物,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球讯, 对
于那些球迷们容易引起注意,,音乐广
告, 则容易被音乐爱好者所注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6
? (2)情绪状态
?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对学生的进步容
易察觉。在心境不佳或过度疲劳的情况
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常常不能觉
察到那些在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易于注
意的事物。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7
? (3)知识和经验
? 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保持注意有
着重大的影响。新异的刺激物引起的无
意注意,如果人们没有必要的知识经验,
对它一点不理解,则注意很快会消失;
如果对新异刺激物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但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就能保持长
时间的注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8
? (4)期待的事物
? 期待中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例如章回小说
作家、说书世人往往在故事情节发展高潮时设
下悬念,卖一下, 关子, 说,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使读者和听众形成一种期待
心理,吸引读者和听者再看再听,寻根问底。
教师一堂课结事前,留点期待的线索,对于吸
引学生下堂课的注意是有帮助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9
? ( 2) 有意注意
?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
必要时还需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一个
学生正在思考学习上某一问题时,旁边有人在
谈论某一趣闻轶事,他被吸引住而停止思考,
去听人家讲述,这是无意注意。当他猛然意识
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就断然不听别人的谈话,
聚精会神地思考原来的问题。这种服从于预定
目的,而且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有意
注意。有意注意是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的。它
有两个特征:即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的努力。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0
? 有意后注意
? 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或继有
意注意 。 它是有预定目的, 但不需要意
志努力的注意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1
? ( 四 ) 注意的品质
? 1,注意的广度
? 注意广度 ——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
楚地觉察到客体的数量 。
? 1830年哈密顿 (Harniton)最先做示范实验, 他在地上
撒了一把石弹子, 发现很不容易立刻看到六个以上 。
如果把石弹子两上, 三个或五个一堆, 能掌握的堆数
和单个的数目一样多, 因为人们把一堆看作一个单位 。
用速视器测定, 在十分之一秒时间内, 成人一般能注
意到 8 ̄ 9个黑色的圆点或 4 ̄ 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2
? 2,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稳定性的定义
?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
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3
? 3,注意的分配
? 注意分配的定义
?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
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4
? 注意的转移
? 注意的转移的定义
? 注意的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
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5
? 二、感觉
? 1,定义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 2,种类 —— 人们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来获得
外界或自身的各种信息 。 根据信息的来源可把感觉分
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
? —— 外部感觉 。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 反映外界事
物的个别属性 。 它包括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和皮
肤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6
? 视觉。
?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 400--760毫微米( 1毫微米为
1米的十亿分之一)的电磁波。除此之外,长波方向的
红外线、无线电波和短波的紫外线,X光,Y射线,我
们的肉眼看不见。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7
? 视觉中的色调、明度,饱和度是由光波
的性质决定的。在人的感觉系统中,视
觉具有主导地位,人通过视觉所接受的
信息占全部信息量的 80%以上。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8
? 光色有红、绿、蓝三基色,混合后成为白色;
? 物质色有红、黄、靛三原色,混合后成棕灰色。
? 任何色彩都由这些颜色混合变化而成。红、橙、黄等
使人产生温暖、热烈、扩张的感觉,为暖色;靛、绿
蓝等使人产生寒冷、沉静、收缩的感觉,为冷色。掌
握色彩规律对绘画、装饰、包装、装潢等有很大作用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9(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0(图片)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1
? 听觉
?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16 ̄ 20000赫兹的
声波,其中对 1000 ̄ 4000 赫兹的声波最
敏感。声波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高低,声
波的振幅决定声音的强弱,声音的波形
决定音色。听觉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通
道,它接受人体总信息量的 10%以上的
信息。
听觉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2
? 味觉 味觉是能溶于水的物质如糖、盐、
醋、奎宁等作用于味分析器时所产生的
感觉。味觉主要有酸、甜、苦、咸等四
种。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3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4
? 嗅觉 嗅觉是有气味的物质作用于嗅觉
分析器产生的感觉 。 如香, 臭等 。 固体
物质和液体物质不可能直接引起嗅觉,
只有挥发的, 有味的物质分子才能引起
嗅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5
? 皮肤觉 皮肤觉是物体的机械特性, 温度特性,
电的特性作用于相应的外周感受器时, 所产生
的触压觉 ( 触觉和压觉 ), 温度觉 ( 冷觉和温
觉 ), 痛觉等感觉 。
? —— 内部感觉 。 内部感觉是接受体内刺激,
反映有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 。 它包括肌肉运动
感觉, 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6
? 运动感觉 。 又称动觉, 是人的运动器官肌肉运
动时, 作用于运动分析器所产生的头部四肢,
言语器官和眼球运动等感觉 。
? ◎ 平衡觉 又称静觉, 是头的位置和运动
速度作用于平衡分析时, 所产生的有关身体位
置, 运动速度, 超重, 失重等感觉 。
? ◎ 内脏感觉 。 又称机体感觉, 它是内脏器
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所产的感觉 。
如饱胀, 饥饿, 恶心, 呕吐, 便意, 痛疼等感
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7
? 3,感觉阈限 —— 感觉阈限感是引起某种
感觉并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
? ※ 绝对感觉阈限,刚好能引起感觉的最
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
? ※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觉出两个同类
刺激的最小差别(变化)量,叫差别感
觉阈限,它是衡量差别感受性的指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8
? 4,感受性 ——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
刺激的感觉能力, 即感觉的灵敏程度 。
? #绝对感受性,人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
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 绝对感
受性的强弱, 是用绝对阈限的值来衡量
的 。
? 差别感受性,就是能觉察出同类刺激
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9
? 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差别感觉阈
限 (△ I) 与原刺激强度即最初的标准刺激
强度 (I)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K),即
△ I/I=K。 如重量感觉的K值为 3/100,
它表示,必须在原重量上增加 3/100,才
能觉察出重量起了变化。 K值因刺激和
感觉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个关系
最初是由德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韦伯
提出来的,故称韦伯定律。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0
? 5,感觉对比 ——是由于不同刺激作用于
同一感受器, 从而 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现象 。 感觉对比又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
比两大类 。
? 6,感觉适应 —— 由于刺激物对某一特
定感觉器的持续作用, 从而使感受性提
高或降低的变化现象叫感觉适应 。
? 视觉的适应现象最明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1
? 三, 知觉过程
? ( 一 ) 定义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 感觉和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密不可分 。 纯粹的
感觉和纯粹的知觉一般是不存在的 。
? ( 二 ) 种类
? 根据知觉过程中何种分析器起主导作用, 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
听知觉, 味知觉和触知觉 。
? 根据物质现象的空间, 时间和运动特性, 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2
? 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是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它包
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协同来实现
的。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和方向
的知觉,它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平衡觉及
听觉协同获得的。深度知觉也就是距离知觉和
立体知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3
? 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
间长短)和顺序性(先后)及周期性的
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某种媒介进行的,
例如,依靠时钟和日历来判断时间。在
没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则根据自然界
的周期现象,如昼夜的循环交替、月亮
的盈亏、季节的变化等来估计时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4
? 运动知觉
?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
觉 。 运动知觉和运动的速度, 以及空间
知觉和时间知觉密切联系着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5
? 社会知觉
? ——什么是社会知觉?
?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 对别
人, 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
? 社会知觉是人对人的知觉 。 作为社会知觉
对象的, 虽然不限于别人, 也包括自己;不限
于个人, 也包括团体 。 但是, 人怎样认识别人,
乃是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6
? 社会知觉效应 。
? 社会知觉既是人际交往, 社会化的结果,
又是交往的前提, 由于人及人际关系的复杂
性, 在社会知觉过程中难免同一些偏差, 常见
的主要有下列几种:
? 1, 首因效应, 又称第一印象, 是指在人
际知觉中, 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中,
他第一次既最初获得的感性资料, 在对这个人
的印象的形成中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作用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7
? 2, 晕轮效应 。 也叫做光环作用, 是指
在对人的某些品质, 特征形成了清晰,
鲜明的印象后, 掩盖了对其余品质, 特
征的知觉 。 这种, 一俊遮百丑, 或者
,一坏百坏, 的看法, 显然是以偏概全
的主观倾向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8
? 3, 刻板印象, 或刻板化, 也叫定型化效应 。
是指人们对某类人的稳固的看法 。 如人们普遍
认为山东人身材魁梧, 正直豪爽;江浙人聪明
伶利, 能随机应变等 。 这是一种板印象 。 刻板
印象是把由对某一类人中的某一个体获得的认
识如山东人张三高大, 正直推而广之, 应用到
全部的结果 。 其错误在于过度概括, 即在极其
有限的材料的基础上, 做出了极其广泛的结论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9
? 4, 近因效应 。 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
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的影响 。 在与
熟人的交往中, 熟人行为中的某种新异
性, 会影响或改变别人对他的原有看法,
可以帮助人改变第一印象的影响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0
? 错觉
? 错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是在特定条
件下, 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定
的倾向的歪曲知觉 。
? ————错觉的种类
? 错觉现象很普遍, 几乎能在各种知
觉中发生, 其中, 以视觉方面的错觉最
为明显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1(图片 1)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2(图片 2)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3 (图片 3)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4 (图片 4)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5 (图片 5)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6 (图片 6)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7 (图片 7)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7 (图片 8
颜色错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8
? ( 三 ) 知觉的品质 ( 知觉的基本特征 )
? 1,知觉的选择性
?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能迅速地从知觉背
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9
? 从知觉的背景中分出对象来, 受着下列各种
因素的影响,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 强度大的,
对比明显的刺激物, 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 如强
的光线, 大的声音, 黑板上的粉笔字等容易成
为知觉的对象 。 ② 在空间上接近, 连续, 形状
上相似的一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 ③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物体容易成为知觉
对象 。 ④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 知觉者的需要,
动机, 兴趣爱好, 知识经验, 目的任务等都是
把对象从背景上分离出来的重要条件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0(双关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1(整体性
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2
? 2,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时,
知觉者仍能保持完整的认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3
? 3,知觉的理解性
?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感知的事
物进行加工处理, 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
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理
解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个人的知识
经验, 言语的指导, 实践活动的任务和
对知觉对象的态度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4(图)
理解性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5
? 4,知觉的恒常性
?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时候,
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这就是
知觉的恒常性 。
? 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 人的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
条件 ( 如距离, 亮度 ) 的变化而改变 。 例如, 一个钟
表, 从正面看是圆的, 从斜面看是椭圆的, 从而侧面
看是长方形的 ( 必须标出时针 ), 但我们总会把它知
觉为圆形, 即知觉并不随投视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6
? 四, 记忆过程
? 记忆 —— 是通过识记, 保持, 再现 ( 再
认, 回忆 ) 等方式, 在人们的头脑中积
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
? (一)种类 —— 记忆的分类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7
?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形象记忆, 词语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和
运动记忆
? 1,形象记忆(表象)
? 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具体
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存事物的感性
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8
? 2,语词逻辑记忆
? 是用词的形式,在人们头脑中以思想、
概念或命题伯记忆。它具有概括性、理
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9
? 3,情绪记忆,
? 是以个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
的记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0
? 运动记忆
? 4,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1
? ———— 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
? 无意记忆
? 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用专门方法,自
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2
? 有意记忆
? 是 指有明确的记忆目的、采取了相应的
记忆方法,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参与下进
行的记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3
?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当客观刺激停止 作用后, 感觉信息是一个
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
或瞬时记忆, 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 瞬
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 0.25-2秒 。 信息储存
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而且有一个相当大
的容量 。 如果这些感觉信息进一步受到注意,
则进入短时记忆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4
? 短时记忆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
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 5秒到 2分钟。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5
?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
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保留下来,
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
从 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6
? (二) 记忆的过程
? 记忆是由识记, 保持, 回忆或再认三个
环节组成的过程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7
? —————识记
? 识记及其种类
?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 是保持和回忆, 再认
的前提 。 识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根据识记
目的的有无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
根据识记的特点和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
还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
? □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 (1)无意识记 事实没有识记的目的,也
没有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就是无意识记。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8
? (2有意识记 事实有预定的目的,并采
取一定的方法,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
记,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9
?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 (1)机械识记 不求理解,仅仅依
据事物的外部联系机械重复的识记,谓
之机械识记。
? ( 2)意义识记 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
上,依据对事物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
谓之意义识记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0
? ————回忆与再认
? 回忆
?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但能把
它从头脑中提取出来,就是回忆。
? 再认
? 当过去识记过的事物重现时感到熟悉,
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谓之再认。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1
? ————保持与遗忘
? 保持
? 保持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的进一步巩固。
? 遗忘
? 对于识记过的材料, 不能回忆或再认, 或
者错误地再现和再认, 就叫遗忘, 遗忘是保持
相反的过程 。
?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2
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
德国实验心理学家。 1850年 1月 24日生于波思
附近的巴门,1909年 2月 26日卒于哈雷。 17岁
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学
及柏林大学,研究兴趣转向哲学方面。 1873年
在波恩大学受博士学位,1880~1909年间相继
在柏林大学、布雷斯劳大学及哈雷大学任
教,1886年任柏林大学副教授,1894年任哈雷大
学教授,他在前两校各建成心理学实验室,加以
扩充,1890年他和 A.柯尼希合创《感官心理,生
理杂志》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3
? 所致力的课题就是记忆。他的研究成果
载《记忆》( 1885)一书。此书篇幅不
多,但多为设计很好的实验,是在学习、
保持和回忆的整个领域中一系列创纪元
的实验研究。他另有两部心理学著作
《心理学原理,(1902)《心理学纲要》
(1908)曾风行一时,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4
?,他先把字母按一个元音和两个辅音拼
成无意义的音节,构成 zog,xot,gij、
nov等共 2300个音节,然后由几个音节合
成一个音节组,由几个音节组合成一项
实验的材料。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5
? ( 1)保持和遗忘与时间的关系 他发现,
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
忘越多;但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根
据艾宾浩斯实验所得数据画出的遗忘曲
线,就是著名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6
? ( 2)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 他发现诵读
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
? ( 3)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 对一定的识
记材料,每天重复学习到恰好成诵所需诵读的
次数,约按几何级数逐日递减。一定数量的材
料分配到几天之内学习,比集中一天学习的效
率要高。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分布学习和集中
学习比较研究的开端。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7
?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与识记效果
? 研究表明, 材料愈多, 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
次数也就愈多 。 如识记 12个无意义音节达到能
背诵时, 平均一个音节需要 14秒;识记 24个音
节时, 平均一个音节需要 29称;而在识记 35个
音节时, 平均一个音节就需 42秒了材料的性质
不同, 识记效果也不同 。 一般来说, 直观形象
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易记;视觉形象比听觉形
象易记 。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8
? (5)识记态度与识记效果
? 对识记内容采取积极的态度,识记时
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思惟活动,识
记往往进行得迅速,保持也牢固。实践
证明,高度集中注意地阅读两遍课文,
比漫不经心地浏览十遍的识记效果好得
多。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9
? (6)材料的位置
?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0
? 遗忘的原因:
? 到目前为止,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
两种假设,即干扰说和消退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1
? 五、思维过程
?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
的反映。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只要把思
维和感觉、知觉加以比较,就可以明显
地看出思维的特点。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2
? 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
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3
? 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
的思维活动。
? 它要解决的是操作性的问题,其思维是
在操作和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的,随
着动作的停止而结束,具有极其鲜明的
情境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4
? 2、形象思维。
?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
动。其特点是运用直观形象去解决问题。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思想形象化,或建
立一个新的形象体系。解决问题的主要
方式是想象活动。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5
? 又称逻辑思维, 指通过分析, 综合, 比
较, 抽象和具体化, 掌握概念并运用概
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 。 如数学定理,
公理的证明, 科学设想的提出, 等等,
都是抽象思维的结果 。 其特点是运用概
念判断和推理去解决问题 。 它是人类所
特有的高级思维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6
? ——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以将思维分为
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
? 再造思维 又称再生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 。 指
运用已学过的理论, 原理, 原则, 知识, 直接
解决问题的思维 。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日常生活
中经常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其独立性不强 。 如
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定理做练习题, 模仿造句等
都是再造性思维 。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7
? 创造思维 指运用新颖的, 独创的方法
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 新假
设, 新原理的思维 。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
人们从来没有解决过的新问题, 或采取
的方法是人们以前从未用过的 。 其最大
特点是独创性 。 创造思维既包括发明家
的科学发明, 也包括艺术家的艺术创造,
还包括学生的创造学习 。 发现学习, 就
是运用创造思维的学习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8
?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
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 发散思维 —— 是沿着多方面去探寻方法
和途径的思维。
? 聚合思维 —— 指从各种定论中筛选出一
种或找到问题的一种答案的思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9
? (三)思维的心智操作
思维之所以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是由于它
能对进入头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加
工。这种加工就是运用心智操作。思维
的心智操作主要有分析、综合、比较、
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其中分析
和综合是最基本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00
?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
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
操作。
?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
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客观事物本身的各部
分和各种因素是有其内部联系的,如果不顾客
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任意将各个部分、各个要
素联结起来,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
? 第三节 个性心理
? 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 个体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
? 个性心理特征 —— 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
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
情绪、气质、性格。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
? 一、动机
?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
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
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
积极性源泉。
? 需要和动机是紧密相联系的,但也有差
异。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
? 需要在主观上常以意向和愿望被体验着。模糊
意识到的、未分化的需要叫意向。有某种意向
时,人虽然意识到一定的活动方向,但却不明
确活动所依据的具体需要和以什么途径和方式
来满足需要。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需要叫愿
望。
? (一)动机的概念
?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
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4
? 如果愿望仅停留在头脑里,不把它付诸
实际行动,那么这种需要还不能成为活
动的动因。因此,处于静态的需要,还
不是动机。只有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
行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时,需要才成为
活动的动机。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5
? (二)动机的功能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起机体产生某
种活动。有动机的机体对某些刺激,特
别是当这些刺激和当前的动机有关时,
其反应更易受激发。例如,饥饿者对食
物有关的刺激、干渴者对水有关的刺激
反应特别敏感,易激起寻觅活动。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6
? ( 2)指向功能,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
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例如,在为国家多
作贡献的动机支配下,农民向国家平价
出售粮食而不到市场上卖高价;在成就
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
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动机不
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
同。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7
? ( 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
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
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
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促使有机体终止
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
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
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某种目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8
? 动机与内驱力( drive) 和诱因( incentive) 这
两个术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驱力这个术语是武德沃斯( Woodworth,
1918) 首先提出的,指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
内部动力。这个术语在心理学文献中常有两种
不同的用法。一些学者把 "需要 ","内驱力 "和 "
动机 "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但多数学者对这三
个术语是有区别地加以使用的。需要是内驱力
的基础。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9
? 凡是能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
均称为诱因。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
有机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得到满足时,
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有机体因逃离或
回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
诱因。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0
? (三)动机的种类
?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区分为生物
性动机(也称为生理性动机或原发性动
机)和社会性动机.(也称为心理性动
机或习得性动机)。前者与人的生理需
要相联系,后者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1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 ·麦克利兰( David·C·McClelland)
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他从 20世纪 4O- 5O
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
,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
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 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
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 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
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
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 成就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高标准的倾
向。西方学者将成就动机定义为, 个人
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任务,不
但愿意去做,而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
内在心理过程, 。其表现包括完成有难
度的任务;高效率地完成任务;超越自
我或他人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2
? (四)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
? 倒U曲线理论,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3
? 二、情绪
? (一)情绪 —— 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态度体验。
?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依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具有肯
定或否定的性质。凡是能满足已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
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肯定的情绪,如满意、愉快、喜爱、赞叹
等;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
的事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绪,如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
? 除了情绪( emotion) 的概念外,在心理学中还经常使用情感
( feeling) 这一概念。情感就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
观体验(情绪体验)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4
? (二)情绪的生理机制
1、情绪的生理反应。
当处于情绪状态时,体内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支
配的内脏器官和内分泌活动会发生变化。例如,
愤怒时血压上升;恐惧时,呼吸和脉搏加快,
胃的活动会暂停活动,消化液也停止分泌,甚
至发冷汗,汗腺分泌发生变化等。大多数伴随
情绪而发生的生理变化,是由植物性神经系统
支配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5
? 2、情绪的脑机制
情绪是脑的机能。现代情绪生理学的研
究表明,脑的许多部位在情绪诸成分中
起着不同的作用。
? 下丘脑与情绪。 业已发现,许多种动机和情绪行
为的中枢在下丘脑。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6
? (三)情绪表现和情绪识别
情绪表现
情绪表现也称表情,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
外显行为。它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
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
表情。
? 情绪表现的先天遗传性
情绪表现具有先天遗传模式。世界上所有的儿
童当受伤或悲哀时都哭泣,快乐时都发笑。
? 情绪表现的社会制约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7
? (四)情绪体验的维度
情绪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人
所处的情境又是变化无穷的。这样就很
难对情绪体验作较细致的分析。但是,
如果撇开具体情境和情绪所指向的对象,
仅就情绪体验的性质来看,可以用情绪
的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对它
进行一些分析。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8
? 1、情绪的强度
情绪体验可以在强度上有不同等级的变化一由
弱到强的不同等级的变化。例如,喜,可以从
适意、愉快到欢乐、大喜、狂喜。哀,可以从
伤感到难过、悲伤、哀痛、惨痛。怒,可以从
轻微的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大怒、暴怒。
惧,可以从害怕、惧怕、惊恐到惊骇。情绪的
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程度也越深。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9
? 2、情绪的紧张度
在紧张度方面,情绪体验的变化是很大的。紧张的情
绪体验通常是与活动的紧要关头、最有决定性意义的
时刻相联系。在考试、讲演、运动比赛之前,人们都
可以体验到这种紧张情绪。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通
常存在着关系到活动成败的关键时刻,当这种时刻在
实际上或想象中临近时,情绪体验的紧张水平就会逐
渐增长。如果活动成败对人愈重要,则关键时刻到来
时情绪就愈紧张。关键时刻过去之后,则可以体验到
轻松或紧张的解除。如果以前的紧张水平愈高,则关
键时刻过去之后,就愈感到轻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0
? 3、情绪的快感度
快感度是指情绪体验在快乐或不快乐的
程度上的差异。悲伤、羞耻、恐惧、悔
恨等有明显不快乐的感受;而欢喜、骄
傲、满意等有明显快乐的感受。还有一
些情绪在快感度上应摆在什么位置,显
得十分模糊,如怜悯,惊奇既不是明显
的快乐,也不是明显的不快乐。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1
? 4、情绪的复杂度
各种情绪的复杂程度是很不一样的。爱,包含
柔情和快乐的成分;恨,包含愤怒、惧怕、厌
恶等成分。有时,情绪的成分非常复杂,我们
甚至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
体验。而有的情绪是很单纯的。现代心理学上,
把快乐、悲哀、恐惧、愤怒看作是单纯的情绪,
称为基本情绪或原始情绪。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2
? (五)七情六欲
? 关于基本情绪的种类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曾有过各
种不同的说法。《中庸》将情绪分为喜、怒、哀、乐
四种。《素问》把情绪分为 "喜、怒、悲、忧、恐 "及 "
喜、怒、思、忧、恐 "五种;《吕氏春秋 ·尽数》则认为
"喜、怒、忧、恐、哀 "五种;《三国志 ·魏陈思王植传》
中把喜、怒、哀、乐、怨定为五情。《左传 ·昭公二十
五年》把情绪分为 "好、恶、喜、怒、哀、乐 "六种;
《苟子 ·天论》称 "好、恶、喜、怒、哀、乐 ";《白虎
道 ·情性》称 "喜、怒、哀、乐、爱、恶 "也主张 "六情 "
分类法。《礼记 ·礼运》曰,"何谓人情?喜、怒、哀、
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quot;,提出七情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3
? (六)情绪状态
?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
控制力的情绪。
? 例如,盛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
足蹈;绝望时,心灰意冷,头脑昏迷。激情状态不同,自我控制
力丧失的程度也不同。在激情发生的初始阶段,人还是有自我控
制能力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4
? 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
情绪状态。
? (狗急跳墙)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5
? (七)情绪理论
? 1、詹姆士的情绪理论
詹姆士的情绪理论最初于 1884年发表在
《心灵》杂志上。以后又以专章 编入
《心理学原理》中。因 1885年丹麦生理
学家兰格提出的主张与其类似,故后人
常将这一理论称为詹姆士 — 兰格情绪学
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6
? 在詹姆士以前,人们一般认为,情绪体
验先于它的身体表现。例如,我们遇到
一头熊,感到害怕就逃跑,詹姆士不同
意这种看法,提出了一种与之完全不同
的主张。在詹姆士看来,情绪不是别的
东西,而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知。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7
? 2、坎农一博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
在批评詹姆士理论的同时,坎农和博德( Bard,
1927) 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情绪理论。他们认为,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无助于情绪的发生,
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解除丘脑抑制的功
能,即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
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输送到
大脑皮质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输送到内脏和
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身体变化和情绪
体验是同时发生的,而情绪感觉是由大脑皮质
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起的结果。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8
? 3、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
他认为,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
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
? 如果人为地导致唤醒(如用药物)并且有一种
情境能够合理地解释这种唤醒的原因,那么人
就会体验到情绪。根据同样的逻辑,人为导致
的生理反应如果可以解释为某种激发情境所致,
那么人对这种情境的情绪反应就会加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9
? 三、能力
?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
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
联系。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0
? (二)能力的种类
人的能力很多,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巨各种活动都必须具
备的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属于一般
能力。学习、工作、创造发明、任何活动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
这些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也称为智力。
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数学能力、
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完成相应
的活动是必需具备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1
? (三)能力的个别差异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
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水平、
能力表现的早晚和能力结构类型等方面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2
? (四)智力测验
? 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是本世纪初法国政府为鉴别低能儿
而聘请心理学家比纳( A,Binet) 和他的同事西蒙( T,Simon)
编制的。这个量表叫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它含 30个题目,于
1905年首次发表,并于 1908年,19if年作过两次修订。该量表发
表后,美、英、德、日、意等国都有心理学家分别将其译成本国
文字并结合各自的国情加以修订。这当中以推孟( Terman,
1916,1937,1960,1972) 在斯坦福大学先后四次修订而成的
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最为有名。在我国第一次修订斯坦福一比纳量
表是陆志韦( 1924),以后陆志韦和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 1936),吴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 1982)。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3
? 计算公式如下
智商( IQ)= 心理年龄( MA) /实足年龄( CA)
× 100
?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 D,Wechsler) 智力量表分为三种: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称 WAIS),评定 16岁
以上成人的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
WISC),测定 6至 16岁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
平;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简称 WPPSI),
评定 4至 6岁半儿童的智力。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4
? 四、性格
? (一)气质
?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
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所谓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
(例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
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以
及心理活动指向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5
?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 460一前
377)把四根说进一步发展为四液说。他在
《论人类的自然性》这篇著作中写道,"人的
身体内部有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所
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指这些东西,而且人就是靠
这些东西而感到痛苦或保持健康的。 "认为构
成人体内的体液有四种:血液( harma),粘
液( phlegma),黄胆汁( chole xanthe),
黑胆汁( chole melania),并根据哪一种体液
在人体内占优势,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
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6
? 阴阳五行说
我国古代也有人提出类似气质的分类来表示人
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例如孔子把人分为 "狂 "、
"捐 ","中庸 "。他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
捐乎?狂者进取,捐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
中孔子所说的 "征者 "相当于多血质的人,"捐者
"相当于粘液质的人,"中行 "一类的人相当于 "
中间型 "。《黄帝内经 ·灵枢》中根据阴阳五行
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特点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
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为太阴、少阴、太阳、
少阳,阴阳平和五类人,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
体质形态和心理特点。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
为金、木、水、土五种类型,也各有不同的肤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7
? 气质的血型说
人的血型有 A型,B型,AB型和 O型。有些心理
学家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不同的血型决定的。
这方面的工作,日本学者做得最多。例如,古
川竹二( 1927)根据血型把人区别为四种气质:
A型气质的特点是温和、老实稳妥、多疑、伯
羞、依赖他人、受斥责就丧气; B型气质的特
点是感觉灵敏,恬静、不怕羞、喜社交、好管
事; AB型的气质特点是上述两者的混合型; O
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不听
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看
来,这种理论也是没有多少科学根据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8
?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关于神经系统类型的概念是巴甫洛夫在 1909一
1910年期间第一次提出的。 1935年巴甫洛夫在
其 "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一般类型 "一文
中详细论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各种特性和判定
方法。他指出,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兴奋和
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
活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9
? (二)性格
? 1、什么是性格
在国外的心理学文献中,性格( character) 一
词源于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
这个概念强调个人的典型行为表现和由外部条
件决定的行为。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性格定
义为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40
? 2、性格的类型
? 内倾与外倾
? 目前最为流行的人格分类无疑当推 "大五 "。以
前的分类都给人过于烦琐的感受。不少学者对
以前的分类借助自然语言样本重新作了分析。
如图普斯和克瑞斯特尔( Tupes & Christal,
1961) 对 8组被试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了重新
分析,被试从只受过高中教育的空军士兵到一
年级的研究生,评定者包括同伴、监管者、教
师、以及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场所是在诸如军
事训练课和妇女社团活动处等各种情形。在所
有的分析中,他们发现了 "五个相对显著和稳
第五章 怎样消费 4-1
? 第四节 学习理论
? 一、学习的概念
? 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
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
的相对持久的适应变化。
第五章 怎样消费 4-2
? 学习的分类
? 奥苏贝尔 的学习分类:
? 1-根据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
关系,有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他认为,接
受学习并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于
有意义学习。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4-3
? 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
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
质性联系的过程。
1,归属学习(下位学习)。即把新知识归入原有认
识结构中的有关部分,从而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
有关知识发生从属关系。
2,归总学习(上位学习)。即把认知结构中已有的
概括性较低的下位概念或命题归入新获得的上位概念
或命题中去,从而使新知识总括已有知识。
3,并列结合学习。即当新旧观念无上下位关系时,
通过并列结合的方式使其产生联合意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4-4
? 学习迁移:通常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
习的影响。
 迁移的类型,从方向上看,
分顺向迁移(先对后)和逆向迁移;
从效果上看,分正迁移(积极影响)和
负迁移。研究主要关心顺向正迁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2课时)
? 第一节 影响个体消费的因素
? 一, 需要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 二, 收入因素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水平
? 三、国家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 目前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预
期, 收入的非持久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利率只是通过影响心理预期来影响消
费 。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 四, 商品的价格影响着人们的消费
? 商品 价格弹性
? 西红柿 4.60
? 青豆 2.80
? 合法赌博 1.90
? 出租车服务 1.20
? 家具 1.00
? 电影 0.87
? 鞋 0.70
? 法律服务 0.61
? 医疗保险 0.31
? 客车旅行 0.20
? 居民用电 0.13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 五, 消费偏好
?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 20年中, 世界平均的最终
消费率为 78%-79%。 其中美国 1997年为 86.6%,
英国都在 80%以上, 印度, 巴西为 80%。 由此可
见, 中国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差了近 20个百
分点 。 用剔除掉 政府消费 后的居民消费数据,
更加能够反映消费需求的实际情况 。 1997年,
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为 47.5%,同期美国的居民
消费率为 68%,就连被世界公认的国内消费严
重不足的日本, 这一数据也达到 59.8%”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 六, 消费文化
? 什么是消费 文化
? 所谓消费文化,是渗透到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
文化观念与传统消费文化观念主要包括消费价
值观、消费精神、消费信仰禁忌、消费审美、
消费道德、消费时尚与潮流等,消费传统主要
指消费风俗、习惯。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 第二节 影响政府消费的因素
? 一、经济发展水平是政府消费支出逐渐上升的
基本前提条件;
? 二、政府职能和作用的扩大和强化是促使政府
消费支出不断上升的主要动因;
? 三、政府财政规模的扩大是导致政府消费支出
上升的基础;
四,政府军事开支的扩张是促使政府消费支出
上升的强有力推动力量
第三篇 购买过程研究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人人都坐得起车,但未必都买得起车
? 第一节 居民购买的一般过程
? 购买需要 —— 购买动机 —— 购买决策 —— 购买
? 一, 购买类型
?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多种多样的,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可以根
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主要有以下几种:
? ( 一 ) 根据消费者购买目标 ( 地点, 商品, 品牌 ) 的选定程度划
分, 主要有:确定型, 半确定型, 不确定型
? ( 二 ) 根据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的认识程度来划分, 主要有:认
知型, 略知型, 无知型;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三 ) 根据消费的购买频率, 可分为:
?
? 经常性 —— 日常生活所需的必要的生活资料的购
买; ———— 介入程度低:
? 偶然性 —— 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工具以及重要节日,
较为贵重的商品的购买;
? ………… 介入程度一般 。
? 稀有性 —— 贵重物品, 大件商品的购买 。 —— 介入程
度高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四 ) 决策类型
? 习惯性 —— 即名义型购买, 教材的 33页 。
? 日常消费, 熟习的商品, 认知型购买
? 选择性 —— 即有限型购买 。 教材的 32页
? 慎重型 —— 即扩展型购买 。 教材 30
? 高档商品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五 ) 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不同情感
划分
? 理智型, 冲动型 ( 模仿, 好胜, 好强 )
? ( 六 ) 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个体性格
独立性程度来划分, 主要有独立型, 顺
从型;
? ( 七 ) 根据消费者购买过程的个性来划
分, 主要有:急速型, 挑剔型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为了了解消费者在实际上是怎样作出决策的,
营销人员必须识别谁作出和作出购买决定的因
素;人们可以是购买行为的发起者, 影响者,
决策者, 购买者和使用者, 对各种不同的人要
开展各种不同的有目标的营销活动 。 营销人员
还必须检查购买者的介入程度和对品牌有效性
的数目, 以确定消费者属于哪一种购买类型,
即:复杂购买行为, 减少失调购买行为, 习惯
性购买行为和寻求多样品种的购买行为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三, 购买的一般过程
? 信息收集 …… 可供选择的方案评
价 …… 购买决策 …… 购后行为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一 ) 信息收集
? 一位被唤起需求的消费者可能会去寻求更多的
信息 。
? 营销人员最感兴趣的是消费者需要的各种主
要信息来源, 以及每种信息对今后的购买决策
的相对影响 。
? ● 消费者信息来源可分为 4种:
? 个人来源,家庭, 朋友, 邻居, 熟人 。
商业来源,广告, 推销员, 经销商, 包装, 展览 。
? 公共来源,大众传播媒体, 消费者评审组织 。
? 经验来源,处理, 检查和使用产品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以上这些信息来源的相对影响是随着产品的
类别和购买者特征而变化 。 一般说来, 就某一
产品而言, 消费者最多的信息来源是商业来源,
也即是营销人员所控制的来源 。 另一方面, 最
有效的信息展现来自个人来源 。 每一信息来源
对于购买决策的影响会起到某些不同的作用 。
商业信息一般起到通知的作用, 个人信息来源
起着对作出购买决定是否合理, 或评价的作用 。
例如, 内科医生通常从商业方面获知上市的新
药, 但究竟购买与否, 则须借助于其他医生对
该信息的评价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二) 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
? 消费者评价过程最流行的模式是认识导向,
即营销人员认为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大多是建
立在自觉的和理性的基础之上的。
? 消费者感兴趣的属性分类如下:
? 照相机:照片清晰度, 摄影速度, 相机大小,
价格 。
? 旅馆:位置, 清洁度, 气氛, 费用 。
? 漱口剂:颜色, 效力, 杀菌能力, 价格, 味道 。
? 轮胎:安全, 耐磨寿命, 行驶质量, 价格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消费者将根据其关联或特征来区别这些产品的
属性 。 他们会密切注意与其需要有关的产品属
性, 产品市场常常可根据各不同消费群所感兴
趣的属性来加以细分 。
? 凡是靠各自属性建树声誉的每一个品牌, 消费
者对此大概会发展为一组品牌信念 。
? 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所具有的一组信念称为品牌
形象,消费者由于个人经验和选择性注意、选
择性扭曲以及选择性保留的影响,其品牌信念
有可能与产品的真实属性并不一致。
购买的一般过程
? 改变对品牌信念的试图, 称为心理再定位 。
? ● 改变竞争对手品牌的信念:营销人员可以设法改变购买
者对竞争对手品牌在各不同属性上的信念 。 凡是购买者误信竞争
者品牌的质量高于其实际具有的质量时, 这样做就具有意义 。 对
此我们称为竞争性反定位, 它常常通过连续的比较性广告加以表
达 。
? ● 改变重要性权数:营销人员试图说服购买者把他们所重
视的属性更多地放在本品牌所具有的杰出属性上, 品牌 C的营销人
员可以吹嘘选购一台具有较在的软件适用性的计算机的好处, 因
为品牌 C在这一属性上最为优越 。
? ● 唤起对被忽视属性的注意:营销人员可以设法使购买者
重视被忽视的属性 。 如果品牌 C是一台便携式计算机, 营销人员就
可以吹嘘携带轻便的好处 。
? ● 改变购买者的理想品牌:营销人员可以试图说服购买者
改变其对一种或多种属性上的理想标准 。 品牌 C的营销人员可以想
办法使购买者确信, 拥有大量储存能力的计算机多半会显得太臃
肿, 而大小适中的储存能力则较好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在应用这些战略的过程中, 营销者要努
力争取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 然而,
许多消费者在今天已经有了对广告和人
员推销试图影响他们的知识 。 因此, 营
销者应该考虑怎样用广告或销售展示活
动来引导他们的这些知识走向销售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三)购买决策
? 在评价阶段,消费者会在选择组的各种
品牌之间形成一种偏好。消费者也可能
形成某种购买意图而偏向购买他们喜爱
的品牌。但是,在购买意图与购买决策
之间,有两种因素会相互作用。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一个因素是其他人的态度。 他人的态
度会影响一个人所喜爱的选择,其程度
取决于两件事,(1)其他人对购买者所喜
好的品牌持否定态度的强烈程度; (2)购
买者对遵从旁人愿望的动机。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二个因素是未预期情况因素的影响。 某些突
发事情可能会改变购买意图。 消费者修正、推
迟或者回避作出某一购买决定是受到可觉察风
险的重大影响。
? 许多购买都含有一定的风险负担。消费者无法确定购买结果,这
便产生了担心。可察觉风险的大小随着冒这一风险所支付的货币
数量,不确定属性的比例以及消费者的自信程度而变化。消费者
为避免风险而采取了某些常用的办法,诸如:回避作出购买决定;
从朋友处收集信息;喜欢全国性品牌和有保证的产品。营销人员
必须了解引起消费者有风险感觉的这些因素,为他们提供信息及
帮助以减少那可察觉的风险。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四)购后行为
?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会体验某种程度
的满意感和不满意感。
? 在产品被购买以后, 营销者的工作并没
有结束, 而是进入了购后时期 。 营销者
必须监视购后满意, 购后行为, 购后产
品的使用和处理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购后行动 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或不满
意感会影响以后的购买行为。
? 营销人员应采取步骤尽可能减少买者购
后不满意的程度。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二节 政府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一, 政府采购的涵义
? 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团体
组织,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
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
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
? 政府采购实质上就是政府支出的安排和使用行
为, 将政府采购政策与其他政策相结合, 能够
实现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目标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本法所称货物, 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
包括原材料, 燃料, 设备, 产品等 。
? 本法所称工程, 是指建设工程, 包括建筑
物和构筑物的新建, 改建, 扩建, 装修, 拆除,
修缮等 。
? 本法所称服务, 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
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二, 政府采购制度的范围与构成 。
? 在西方国家, 凡政府所需, 自身又不能生产或提供的
商品和劳务, 均可向社会采购 。 ( 一 ) 政府购买的商
品和劳务按使用性质和管理上的差异可分为军用和民
用两大类 。
? 民用品主要包括各类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 大型科研
设备, 能源, 交通, 邮政, 电讯等公共设施及政府所
需的其他劳务
? ( 二 ) 就资金来源看, 政府采购商品和劳务的资金主
要来自于政府预算和官方贷款 。 在支出上体现为政府
各部门的公用事业费和建设投资, 如办公用品, 专项
设备购置支出及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 。
? (三)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政府采购又由中央集
中采购和部门、地方自主采购构成。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三, 政府购买的特点
? ( 一 ) 政府购买的政治性
? 然而,许多国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总是
千方百计实施各种方法,给本国的供应
商以优惠待遇。
? 政府较常采用的政策有: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一, 彻底禁止国外供给 。 如美国政府规定, 政府乘务员必须乘
坐美国航班 。 日本虽无此种规定, 但日本政府与日本国民一样,
长期习惯购买和使用本国生产的商品 。
? 第二, 对允许进入的外国商品规定正式的标准 ( 如最小成本或价
格差异, 对等抵消或当地含量要求等 ) 。 美国早在 1933年即制定
了, 购买美国货法案,, 规定凡用美国联邦基金购买供政府或建
设公共工程使用的商品, 若非违反公共利益, 或国内产量不足或
质量不合格, 或价格不合理得过高, 均应购买美国产品 。 该法案
在 1954年和 1962年曾两度修改 。 目前所规定的外国商品与美国商
品的差价为:非军用物资的货物采购, 美国商品价格可高出外国
商品 6%,其中来自小企业或劳动力过剩地区产品的价格优惠可达
12%;国防部采购项目中的本国产品价格可比外国产品高 50%。
? 第三, 在政府采购时采用选择性或单一的投标程序以便无法产生
有竞争力的投标, 或政府直接将标的授予一家特定公司 ( 通常是
国内公司 ) 。 欧盟和加拿大经常采用这种做法 。 以上三种差别对
待的做法对市场准入具有极大的限制性 。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二 ) 政府购买的非市场化
? 政府采购的过程实质上体现了一种委托 —— 代理关系。
在委托 —— 代理条件下,政府采购主管部门(一般设
立在财政部门)委托政府采购中心实施采购,而采购
中心则委托中标单位生产或提供商品和劳务,这一过
程实质上经历了两个领域:前者在政治领域,以非市
场手段形成政府对其下属机构的委托 —— 代理关系;
后者则通过经济程序,在市场领域形成采购中心对企
业的委托 —— 代理关系。从整个决策链条中可以看出,
政府采购不可能是二种完全的市场行为,最多只能说
是一种准市场行为。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三 ) 政府购买的公开性
?, 政府采购法,
? 第二十六条 政 府 采 购 采 用 以 下 方 式,
( 一 ) 公开招标; ( 二 ) 邀请招标; ( 三 ) 竞
争性谈判;四 ) 单一来源采购;五 ) 询价;
( 六 ) 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
他采购方式 。
? 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四 ) 政府购买程序性
? 1,预算 ( 33) …… 审批 ( 33) …… 招标
( 34) …… 采购
? ( 五 ) 政府消费规模性
? 在当今国际市场上, 政府采购是一个巨大的市
场, 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及其控制机构都是货
物与服务的大买主, 其每年采购额约占国际贸
易额的 10%到 15%。
? 第三十三条
? 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
年度部门预算时, 应当将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十四条
? 货物或者服务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方式采
购的,采购人应当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
的供应商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三家以
上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十五条 货物和服务项目实行招标方式采
购的, 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
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 不得少于二十日 。
? 第三十六条 在招标采购中, 出现下列情
形之一的, 应予废标:
? ( 一 ) 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
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
? ( 二 ) 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 违规行
为的;
? ( 三 ) 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
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 ( 四 ) 因重大变故, 采购任务取消的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十八条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 应
当遵循下列程序:
? ( 一 ) 成立谈判小组 。 谈判小组由采购人
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 其
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
? ( 二 ) 制定谈判文件 。 谈判文件应当明确
谈判程序, 谈判内容, 合同草案的条款以及评
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 。
? ( 三 ) 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 。
谈判小组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
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参加谈判, 并向其提
供谈判文件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十九条 采取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
采购人与供应商应当遵循本法规定的原
则, 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双方商定合
理价格的基础上进行采购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四十条 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的, 应当遵循下
列程序:
? ( 一 ) 成立询价小组 。 询价小组由采购人
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 其
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
询价小组应当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
交的标准等事项作出规定 。
?
? ( 二 ) 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 。 询价小
组根据采购需求, 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
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 并向其发
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各国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愈演愈烈, 日益成为
国际贸易中限制进口的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
有鉴于此, 关贸总协定的多数缔约方感到有必
要把政府采购政策予以规范与监督 。 在, 东京
回合, 期间, 埃及, 印度等发展中缔约方提出
将政府采购纳入多边法律监督之下的动议, 该
动议获得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持 。 在各缔约方
的共同努力之下,, 东京回合, 结束时终于达
成, 政府采购协议, 。 到 1993年年底, 有 12个
缔约方参加该协议 。 它们分别是:奥地利, 加
拿大, 欧共体, 芬兰, 香港, 以色列, 日本,
挪威, 新加坡, 瑞典, 瑞士和美国 。 1994年,
政府采购协议以诸边协议方式为乌拉圭回合谈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政府采购法, 将于 2003年 1月 1日起实
施,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 借, 政府采购
法, 实施的有利时机, 明年我国将进一
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 政府采
购范围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 尤
其是要增加工程和服务项目 。 政府采购
规模也将相应扩大, 2003达到 1500亿元 。
其中中央单位 400亿元, 地方 1100亿元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一般来说, 政府采购主要应遵循公开, 公平,
竞争, 经济效率和廉正性五大原则 。
? ( 一 ) 公 开 性 原 则 ( Disclosures)
公开性原则是国际间政府采购规则中的一
项重要原则 。 世界贸易组织, 政府采购协议,
第 17条以专条的形式规定了政府采购透明度的
问题, 指出:, 每一缔约方应鼓励其实体 ( 即
政府采购的采购方 —— 本文作者注 ) 说明来自
本协议缔约方国家投标的条件, 包括背离竞争
性招标程序或援引诉讼程序的条件, 以确保每
个实体授予合同的透明度 。, 所谓政府采购的
公开性原则是指, 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政策,
程 序 和 采 购 活 动 都 要 公 开 。,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二 ) 公 平 性 原 则 ( Equity)
政府采购公平性原则是指, 采购主
体要为供应商竞争性地获得政府采购的
合同提供公平的途径 。,
? ( 三 ) 竞 争性原 则 ( Competitions)
竞争性原则是政府采购制度的灵魂
或精髓, 没有竞争就没有政府采购制度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四 ) 经济, 效 率 原 则 ( Economy and
Efficiency)
公共支出的经济效率是指:, 在对物品的
需求已定的情况下,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来获得
这些物品 。, 作为政府采购制度的经济效率
原则, 是指采购主体力争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采
购到质量理想的物品, 劳务或服务 。,
? ( 五 ) 廉 正 性 原 则 ( Integrity)
廉正性原则是指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要最大
限度地禁止违法和腐败行为, 严格维护法律的
尊严, 维护政府的廉正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节 组织购买 ( 略 )
? 购买者比较少:购买量较大:供需双方
关系密切:购买者在地理区域上集中:
衍生需求:需求缺乏弹性:专业采购:
直接采购:互购:租赁: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科特勒:文化, 社会, 个人, 心理四个
方面
? 一, 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
? ( 一 ) 政治因素
? 1,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 即经济制度 。
? 2、社会政策。 ( 1)信贷政策 ( 2)福
利政策
? 3、政治信仰。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1)信贷政策
? 消费信贷有利于提高消费倾向, 扩大内需 。
? 消费信贷有利于为经济增长提供推动力
? 消费信贷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消费信贷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改善,提高金融
资本的运作效率。
? 消费信贷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2)福利政策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 二 ) 经济
? 从经济因素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很不完
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短缺经济特
征将长期存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行为特
征主要表现为:(1)供给不足下的消费者排
队购买,争先抢购稀缺名优产品;(2)短缺
条件下消费者企图增加商品存量,购买欲望扩
大化;(3)短缺条件下消费者尽可能依靠个
人储蓄或现金持有,增强购买选择的灵活性,
保持较强的货币灵活偏好;(4)社会性的集
团购买以减轻其成员由于短缺产生的压力。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三 ) 文化
? 文化作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
义体系, 作为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 对
人们心理, 行为的影响具有深远性, 但
同时又具有抽象性和不可捉摸性 。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二, 个人经济环境因素
? ( 一 ) 一个人的经济环境会严重影响
其产品选择 。
? 人们的经济环境包括可花费的收入 ( 收
入水平, 稳定性和花费的时间 ), 储蓄
和资产 ( 包括流动资产比例 ), 债务,
借款能力以及对花费与储蓄的态度等 。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 二 ) 在假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为最
大限度的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就要依据各类商
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 以获得消费的最大效用 。
? ( 三 ) 价格地消费的影响 。
? 一般说, 价格越高对消费者的推力越大, 即愈
可能把消费者从该类商品购买者行列中推出去,
反之则可能把人们拉入该类商品购买者的行列,
销售部门常利用价格的这种推拉原理, 以, 大
削价, 来倾销积压商品 。 根据无差异曲线的替
代原理, 这种推动效应会引起连锁反应 。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三, 消费者特征因素 。
? 消费者特征由多层面组成, 包括年龄, 性别,
职业, 文化程度, 社会阶层等社会统计指标特
征以及心理特征,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信息
特征 。
角色与地位 一个人在一生中会参加许多
群体 —— 家庭, 俱乐部以及各类组织 。 然而,
每个人在各群体中的位置可用角色和地位来确
定 。
? 角色是一个人所期望做的活动内容 。 角色是周
围人对一个人的要求, 是指一个人在各种不同
场合中应起的作用, 琳达的每一个角色都将在
某种程度上影响她的购买行为 。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四, 购买情境因素 。
? 购买情境因素是直接促成购买行为实现或延缓
购买行为的辅助因素, 既包括买卖双方的心理
沟通, 也包括招牌, 橱窗设计, 店内装饰, 货
架排列与商品展示等市场客观环境 。
?
? 经验表明, 牌匾设计新颖, 寓意深刻, 造型独
特, 命名富有联想就能吸引顾客, 并使顾客留
下深刻的印象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五, 参照群体因素 。
? ( 一 ) 群体类型
?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 默
顿将参照群体归结为三种形式,( 1 ) 经常与
人交往的群体;
? ( 2 ) 和个体所属群体处在相同社会地位的群
体;
? ( 3 ) 和个体所属群体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群
体 。
? 参照群体对个体具有规范功能和比较功能。规
范的参照群体影响一个人的一般价值或行为;
比较的参照群体影响特殊的、具体的态度和行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 二 ) 家庭
? 家庭是在社会上最重要的消费者购买组
织,
? 1,购买习惯的培养 。
? 2、家庭权力结构。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3,家庭生活周期
? 家庭生活周期, 系指从建立家庭开始到该家庭
分解的过程 。 这其中可分为若干阶段, 而不同
阶段的家庭消费行为是不一样的, 于是引起消
费结构的变化 。 一般来说, 家庭生命周期分为
单身阶段, 新婚阶段, 满巢阶段, 空巢阶段和
独居阶段等 。
? 在单身阶段, 其消费比较简单;
? 在新婚阶段, 消费需要急剧增大, 但限于收入
水平, 只能有重点地购买, 以购买耐用消费品
为主;
? 满巢阶段, 收入开始增加, 孩子出世并逐渐长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4,家庭的构成状况
? 第三是家庭的构成状况, 指家庭成员人数, 年
龄, 性别和各成员间的关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
这里集中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家庭成员中谁是
购买决策者即, 户主,, 不同的决策人对商品
的选购有不同的决定作用, 因而影响消费结构
和水平 。 另一个问题是家庭规模的大小, 这也
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 。 目前, 小康家庭
规模趋向小型化, 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最可能
呈相对稳定趋势, 对方便食品, 旅游, 教育,
娱乐和劳务需求则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等 。
第四篇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营销意义
? 第一节 产品意义
? 一, 产品的概念
?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科特勒认为, 产品是能够提
供给市场以满足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 。
? 二, 产品的构成要素
? 种类、质量,性能,品牌、服务,保
证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三, 消费与购买行为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一 ) 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需要, 即产品具有
最基本的性能 。
? 最基本的层次是产品的核心利益, 即顾客真正
所购买的基本服务或利益, 是商品本身所具有
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功能 。 如购买衣
服是为了满足审美或保暧的需要, 购买保险是
为了得到保障或经济补偿的需要 。
?
? 表面上, 生产者, 营销者提供的是具体的商品
或服务, 但本质上提供的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
要的服务或利益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二 ) 满足消费者的基础需要, 即产品具有最
基本的质量 。
? 产品的第二个层次是基础产品 。 对消费者而言,
产品必须具有核心价值, 而产品核心价值只能
通过 具体的产品才能得以实现 。 生产者, 营销
者必须将核心利益转化为基础产品, 以满足消
费者不同的价值需求 。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其
基础产品就是不同种类的保险合同, 它是保险
险种有形的物质载体, 也是保险产品的基础部
分 。 保险产品的其他层次都要通过基础产品得
到体现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三 ) 满足消费者的期望需要
? 产品的第三个层次是期望产品 。 消费者
在选择和购买产品时, 总是希望所购买
的产品能够满足其某种需要, 即希望产
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应有的产品品
质 。 例如, 消费者总是希望购买的食品
是安全的, 卫生的, 是能够食用的;其
购买的保险是能够保障其保险利益的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四 ) 满足消费者的附加需要 —— 品牌, 服务
?
? 产品的第四个层次是附加产品,是生产者或营
销者在基础产品的基础上增加的服务和利益,
它一方面能使消费者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利
益,另一方面也使产品的生产者或营销者与其
竞争对手所提供的产品区分开来。附加产品不
是产品本身,而是基础产品之外的附加服务。
许多成功的公司在它们的基础产品之外增加了
额外的优惠和好处,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五 ) 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潜在需要 —— 增值,
以旧换新
?
? 产品的第五个层次是潜在产品 。 潜在产品是指
产品未来的表现形式 。 产品总是在不断更新,
不断变化的 。 在通常的情况下, 产品的附加部
分往往是潜在产品的前奏, 期望产品, 附加产
品最终很有可能变为产品的一部分 。 例如, 产
品的保修期, 最初只是消费者的一种期望产品,
而现在一般都是产品的一部分 。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第一节 价格
? 一, 价格的认识
? 商品价格从根本上说, 是由其所包含的社会劳
动价值量决定的, 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换
句话说, 即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是商品所包含
的劳动价值量 。 劳动价值具有凝结性, 社会性
和抽象性的特点, 它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来表现
自身的价值, 因而, 商品价格是客观的, 是可
以通过商品交换来体现的,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二, 心理价格概念
? 心理价格是消费者心目中商品所值的价格, 即
他们愿意为购买该商品所付出的价钱 。
? 心理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心理价值的主
观评定, 商品的心理价值可理解为商品的能满
足消费者某种需要并为其带来愉快和享受的特
性 ( 即商品的效用 ), 商品越能满足消费者的
某种特定需要, 越能给他带来愉快和享受, 它
的心理价格就越高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如果说, 商品价格是以劳动价值量为其
价值取向的话, 心理价格则是以消费者
的消费需求为价值取向的 。 心理价格以
商品价格为基数, 但加入了消费需求的
变量 。 用公式表述就是:
? 心理价格=商品价格+消费者需求
程度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三, 心理价格对消费行为的引导
? 心理价格体系的形成,表明了多元化消
费社会和时代的到来,它必定对人们的
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1,从企业方面来说, 由于消费者的消费
更多地是为了满足其心理需要而不是单
纯的生理需要, 价格越低的商品不再是
越畅销的商品 。 因此, 市场竞争也逐渐
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2,从消费者方面来说, 对商品的心理价
格的主观认定, 无疑会促进消费行为的
自主性和多样性, 由于消费者的经济收
入, 文化程度, 社会阶层及个性特征各
不相同, 其需要层次也必有差异, 对商
品的心理价值的评定也会大相径庭, 从
而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3、炫耀性消费反映了消费者自我意识的
增强,从客观上看,它可以促进生产和
商业的繁荣,但如果消费者的这种消费
动机过于强烈,则会误导消费行为,引
致不良后果。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第一节 销售渠道与消费行为
? 渠道, 覆盖区域, 商品分类, 位置,
存货, 运输
? 一, 渠道结构:由金字塔向扁平化方向
转变
? 传统的销售渠道通路长,展级多,呈金
字塔式(图 a)。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二, 消费行为对渠道选择的影响
? 正因为金字塔式的销售渠道存在着上述
的诸多弊端, 无法有效满足顾客需求,
现在许多企业都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
的结构 。 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 销售网
点则越来越多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一 ) 降低了价格
?, 物美价廉, 是其选购商品的前提 。 扁平化的
销售渠道降低了企业产品的价格, 提高了其价
格优势 。
? ( 二 ) 提高了对消费者的管理能力
? 销售管理或客户管理是现代营销管理的重要趋
势与内容
? 销售渠道短, 增加了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
?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三 ) 提高了销售量
? 销售网点多, 则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和
覆盖面 。 企业如何缩短和改进销售渠道
要综合考虑产品特点, 企业策略, 市场
概况等相关因素, 力争确保渠道畅通,
并高效率运作 。 如有一些企业由多层次
的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 即制造商 —
— 经销商 —— 零售商 ( 图 b)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四 ) 方便的消费购买
? ( 五 ) 保证了商品质量
? 还有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置配送中心, 直接面
向经销商, 零售商提供服务 ( 图 c) 。 这种扁
平化结构的销售渠道, 通过通路层次的减少来
提高通路和消费者的利益, 增加了品质保证;
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使
实物, 货币, 信息, 促销等因素的流动更加迅
速, 有效, 对企业把握顾客需求, 满足顾客需
求,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意义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第一节 消费行为分析对促销的影响
? 销售促进, 广告, 人员推销, 公共
关系
? 一, 促销的目的首先是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 二, 促销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 ( 感
觉 —— 思维 )
? 三, 促销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的感情
? 四, 促销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 五, 促销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 。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 董昭江 教授
目录
? 消费者行为研究( 18周,54课时)
? 第一篇: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周)
? 第二篇:消费过程研究
? 第二章 谁在消费 —— 消费主体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 消费的动因 (2周)
?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 消费的时间、地点 5周)
?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1周)
? 第三篇 购买过程研究
? 第七章 购买的一般过程( 1周)
? 第八章 影响购买的因素( 1周)
? 第四篇 消费与购买行为对经营行为的影响
? 第九章 消费与购买行为对经营行为的影响( 1周)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
第一节 消费, 消费者, 消费行为
? 第二节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渊源与研究
方法
? 第五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
? 第一节 消费、消费者、消费行为
? 一、消费的涵义
? ( 一 ) 什么是消费
? [cost;spend;expend]
? [consume;waste;lose]
? consumption
?, 牛津英语词典, 对消费一词所作的定义如下:, 通过燃烧, 蒸
发, 分解或疾病等花掉或毁掉;消耗, 死亡;用完, 特别是吃完,
喝完;占去;花费, 浪费 ( 时间 ) ;变得憔悴, 烧尽 。,
?, 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是: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的物质
财富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
? —— production
? 辩证法:美是异性发现 。
? 认识消费必须从认知生产说起 。
? 生产, 流通, 交换和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 。
? 它们的联系就在于它们都是这个总体的一个环
节 。
? 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 。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5
? 广义消费, 通常看来, 就是对资源的占有, 使用和消
耗 。
? 资源 之所以能被消费, 正是因为其具有功能价值, 也
就是具有使用价值 。
? 狭义的消费 —— 对资源的最终的占有, 使用与消耗 。
? 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 。 消费作为社
会生产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同生产, 交换, 分
配三个环节一起构成一个互相联系, 相互制约的有机
整体 。 其中生产是起点, 而消费则是终点 。 交换和分
配是连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媒介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6
? 经济学把, 为了创造财富而投入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
素, 称之为资源 。
?
? 现代社会可以投入到生产中创造财富, 促进经济发展
的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资源一般被划分为 自然资源,
资本资源, 信息资源, 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五个
大类 。 这五类资源中只有人力资源具有主动性或能动
性, 其它四种资源都是被动性资源, 依靠人来认识,
开发和利用 。 因此,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
因素, 是生产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资源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7
? ( 二 ) 消费的一般特征
? 其本质特征是,使特定产品使用价值减少的过程 。 ( 例外:收藏 )
? 1,消费是人类生存, 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对物质, 文化产品的
吸收, 消耗, 转化的经济活动或生产活动;
? 2,消费具有地域性, 民族性, 群体性, 个体性, 分散性等特点;
? 3,消费活动既具有消耗性, 对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形成一种无止
境的消耗, 又具有强大的动力和调节功能作用;
? 4,消费经济在空间上复盖着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时间上,
时刻不能停止 。
? 5,消费活动, 最终表现为由单个人进行的个体性和以家庭为单位
的家庭性, 所以它首先是一种微观经济现象 。
? 6,与此同时, 具有国家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 。 因此, 它又是一种
宏观经济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8
? ( 三)消费的种类
?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消费分为不同类型。
? 1、根据消费主体,分为居民消费和集体消费。
? 居民消费 —— 个人消费、家庭消费;
? 集体消费 —— 政府消费、企业消费。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9
? 2,根据社会生产总过程, 分为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 。
? 最终消费是 一定时期用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货物与服务的总
和 。
? 中间消费 即生产消费是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消费, 主要指生产
过程中物质和劳动力的消费 。
?
? 中间消费资料 ( 包括种子, 化肥, 农药, 饲料等 ), 归根到底是
为了生产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各种产品和劳务 。
?
? 基础设施消费是 中间消费 。 消费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消费需求,
不是最终消费需求 。
? 生活消费属于最终消费, 产品一旦经过生活消费, 其使用价值便
减少或消失了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9
? 3,根据消费对象, 分为生活资料消费和
生产资料消费 。
? 耐用品消费 是指单位价格在 1千元以上,
自然使用寿命 2年以上的产品 。 ( 变化的 )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0
? 4,其他类型的消费
? ( 1) 绿色消费 —— 是指 消费者从有助于健康与生态环
境保护等角度出发对绿色产品进行崇尚, 选购, 使用
以及对残余物进行良化处理的总和 。
? 其要点包括:
? 绿色消费的主体是具有地球人良知与尊严的消费者;
? 绿色消费的客体是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 绿色消费涉及到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崇尚, 选购, 使
用与对剩余物有良化处理等四个环节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1
? 崇尚 —— 绿色消费首先是一种观念, 即意识到环境恶
化已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 应通过积极
消费绿色产品及承担环境质量提高的必要支出, 把节
约能源, 反对浪费, 保护生态环境, 主动承担社会责
任等看作是个人素质, 修养, 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重要
标志;
? 选购 —— 其次是积极关注绿色信息, 积极选择购买绿
色产品;
? 使用第三是根据绿色产品的要求进行科学使用;
? 对剩余物第四是对使用过后的残余物积极进行以分类
回收为基本内容的良化处理。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2
? ( 2) 位置消费 —— 可以表述为:人们对包括相对收入, 相对效用, 相对
炫耀性消费 (relative consicious consumption)等在内的相对经济地位
或名次的消费 。
? 要点 1,1899年, 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出版了, 有闲阶级论, 一书, 提
出了炫耀消费及其社会意义 。 他认为, 人们对服装, 首饰等物品的过程
消费, 源于炫耀心理, 是对经济人, 理性人假设的否定 。 自凡勃伦
(Veblen)出版, 有 闲阶 级 论, 以来, 位 置消 费 理 论 (Positional
Consumption theory)作为一门经济学的新分支得以产生和发展 。
? 作为福利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前沿课题的位置消费理论, 不像传统经济
学只强调人们逐利的一面, 而是强调人们争名寻位的一面 。 求名比之逐
利更接近人的经济本质, 对经济有着更为本质的影响 。 在基本需求满足
之后, 追求经济的相对量即相对收入, 相对效用和相对消费量, 也即人
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相对经济地位成为人们更关心的问题 。 位置消费理论
就是研究人们争名寻位的经济理论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3
? 不患贫, 患其不均,
? 弗兰克 (Frank)曾做过给两个小孩分橘汁的实
验 。 头两天早晨, 给每个小孩都倒上一满杯橘
汁;第三天早晨用同样大小的杯子每人只倒半
杯, 小孩都没有抱怨;第四天早晨给其中的一
个倒一满杯, 给另一个只倒 3/4杯, 结果后者
感到十分气愤 。 为什么倒半杯感到满足而倒
3/4杯反而感到不满呢? 这说明小孩更关心的
是相对消费量, 追求相对消费地位的欲望是人
的天性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4
? 要点 2,位置消费是以显示人们相对支付能
力为目的的消费。人们对相对经济地位
的追求在空间上表现为与他人相比,在
时间上表现为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
这就是现实中的消费者攀比行为与消费
的不可逆性。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5
? 20世纪初,凡勃伦最先讨论了消费者为消费而
消费的动机。
? 要点 3,凡勃伦把从显示财富和炫耀性消费财富中
获得的满足称之为第二级效用,把从消费中获
得的物质满足称为第一级效用。人们追求财富
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对第二级效用的追求。 不管
一个人的绝对财富是多少,只要少于他与之比
较的财富标准,他就会感到不满足,即使现有
财富足以满足其物质需求,对第二级效用的追
求仍会刺激他无穷地追求绝对财富以增加自己
的相对经济地位。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6
? 凡勃伦认为炫耀性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理的、
精神的要求,而不是为了满足生理的要求。满
足生理要求的消费有其有限性,因为生理的满
足有极限,而炫耀性消费却没有极限,即没有
绝对量的极限,人们可能在任何绝对量的水平
上去争既定的名次。
? 要点 4,因此,炫耀性消费既是经济成长的无穷动
力,也是任何程度的经济成长的无穷吸收器。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7
? 要点 4,凡勃伦认为,对炫耀性消费的追求会导致
社会浪费。他认为,从个人消费者的角度看,
炫耀性消费与其他消费没什么两样,二者都为
个人消费者带来效用。但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看,
这种消费就是浪费,因为它不增加人类整体的
幸福和满足,因为一个人从炫耀性消费上的效
用所得就是另一个人的效用所失,它们是相互
抵消的。因此凡勃伦主张对炫耀性消费性为实
行管制。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8
? ( 3) 循环消费 (circulairconsumption)
? —— 是指对于初级产品使用后的材料进
行回收和再利用, 目的是减少对原始自
然资源的使用 。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9
? 适度 消费
? —— 宏观上 是指 适应国情国力, 生产力
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状态 。
? —— 微观上是指与个人的收入相适应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0
? ( 4) 可持续消费就 是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
适应的消费状态 。
? 联合国环境署 1994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发表的报告, 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 中提出
了可持续消费的定义:, 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
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 使
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
物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1
? 信息(符号) 消费 ———— 网络游戏
? 20世纪 80年代,以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
的信息化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变革为中心
的议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信息研究
的热潮。
? 那么什么是信息?
? 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
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
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
到的一切,都是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
们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类正通过各种手
?
信息的功能
? 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
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
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
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
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
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信息技术
? 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
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
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
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其主要支柱是通讯
(Communication)技术、计算机 (Computer)技
术和控制 (Control)技术,即 "3C"技术。
?
信息技术 ---3G
? 所谓 3G,其实它的全称为 3rd Generation,中
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 1995年问世的
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 1996到
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
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
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
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
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相对第一代模拟制
式手机 (1G)和第二代 GSM,TDMA等数字手机
(2G),
信息技术 ---信息传输
? 什么是 GSM?(目前的手机多具有这种功能 )
?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环球移动通讯系统 ), 是一个
开放, 不断演变改进的系统 。 这个系统最强的
优点之一在于拥有国际漫游的功能, 消费者可
以凭一个号码, 在全球超过 159个国家不受阻
各地接受同等质量的电话服务 。
? GSM标准将会继续演变改进, 与无线, 卫星和
移动系统配合下提供大幅增多的服务, 包括高
速多媒体数据服务, 为同步使用该项服务而设
的内置支援, 以及将互联网与固网完美结合 。
CDMA---信息编码与传输
? CDMA是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
被翻做码分多址。这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用来实
现信道共享的一种技术。
? 所谓信道,可以是电磁信号的一个特定频
率区域,称为频带;也可以是信号的一个特定
时间片段,称为帧。所谓信道共享,就是将同
一个信道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并保证互不干扰。
信道共享可以提高信道资源的利用率。
? 有许多不同的技术可以用来实现信道共享。
把信道频带分割为若干更窄的互不相交的频带
(称为子频带),把每个子频带分给一个用户
专用(称为地址)。这种技术被称为, 频分多
址, 技术,英文就是 FDMA( Frequency
信息技术
? 什么是数据库( Database)?
在计算机存贮设备上按某种方式存
贮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在这种存贮
方式下,合法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用户
对话方便地存贮数据。数据库的结构与
使用数据库的程序无关。可以采用一种
通用的管理方法增加、删除或修改数据
库中的数据。
信息技术
? 何为,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
n Super High Way)是现代国家
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形象化比喻,其严格的定
义是:
,信息高速公路, 所描述的现代国家信息
基础设施,就是以最新的数字化光纤传输、智
能化计算机处理和多媒体终端服务技术装备的,
地区、国家或国际规模的多用户、大容量和高
速度的交互式综合信息网络系统。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2
? 信息消费可以分为:
? ① 生活信息消费; ② 学习信息消费; ③ 科研信
息消费; ④ 决策信息消费。
? 四个层次代表了社会信息消费的基本层次, 也
体现了信息消费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产生和发
展过程 。 信息消费的四个层次与上述认识系统
的历时态运行过程中的四个活动系统存在着对
应关系 。 以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 对信息消费
层次展开深入的研究, 是信息消费学的主要任
务之一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3
? 二, 消费者
? ( 一 ) 消费者的定义
? 消费者这一概念是与经营者或生产者相对应的 。
? 最广义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 ( 含中间消费者,
购买者, 实际消费者 )
?
? 狭义的消费者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 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的人, 具体分为购买者, 使用者 ( 最终消费者 ) 两种最基本的群
体 。
? 特定意义的消费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下
简称, 消法, )第 2条 规定:, 消费者为 生活消费 需要购买, 使用
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 这里的消费者是, 为生
活消费需要购买, 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的个人 。
? 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 1978
年 5月 10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年会
上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 为个人目的
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
员。, 这些 表述都将消费者定为个人无
疑是正确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5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 消费者,
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 而不应当包括单
位, 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应当受合同法调整 。 不能以购买的物品
是否属于生活消费品作为判断是否为
,生活消费, 的标准, 判断是否, 生活
消费, 也不应考虑购买者的目的与动机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6
? 但该规定在理论上与实践中 引发了不少
争议 。 争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
一, 何谓消费者?消费者是仅限于自然人
还是包括法人?第二, 如何界定, 生活消
费,?除此之外, 还需要在法律上明确哪
些关系不属于生活消费, 并应当排斥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之外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7
? 消费者的概念曾经因为王海, 知假买假, 的行
为而在学界引发了争论,即消费者是否 仅应限
定在为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仅仅只是为了满
足自己的消费的人?笔者认为,如 果仅仅将消
费者的概念限定在满足自己消费的范围上,这
未免对消费者的概念理解得过 于狭窄。事实上,
消费者的含义本身比较广泛。它不仅包括为自
己生活需要购买物品的人,也包括为了收藏、
保存、送人等需要而购买商品,以及替家人、
朋友购买物品,代理他人购买生活用品的人。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8
? ( 二 ) 消费者的特征
? 1,消费者不同于经营者 。
? 消费者首先是与制造者相区别的 。 消费者购买或者接
受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不是为了交易, 而是为了自己利
用 。 例如, 英国 1977年的, 货物买卖法, 第 12条就规
定, 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与另一方从
事交易时不是专门从事商业, 也不能使人认为其是专
门从事商业的人 。 澳大利 亚 1923年的, 货物买卖法,
第 62条在有关消费者交易的定义中也作出了同样的规
定 。 美国权威的, 布莱克法律词典, 对消费者的定义
是:, 所谓消费者, 是指从事消费之人, 亦即购买,
使用, 持有以及处理物品或服务之人,,
? 2,消费者不一定是商品的购买者 。
? 消费者既可能是亲自购买商品的个人, 也可能是使用
和消费他人购买的商品的人;既可能是有关服务合同
中接受服 务 (如旅馆, 运输, 酒店, 食品, 劳务等各
种服务 )的一方当事人, 也可能是接受服务的非合同当
事人 。 但必须指出的是, 消费者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买
受人 。 所谓买受人, 是指买卖合同中, 给付价款并受
领买卖的标的物的一方当事人 。 消费者, 是指以消费
为目的而进行交易, 取得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
? 3,消费者不一定是最终消费的的人 。
? 买受人都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即亲自缔约购
买商品的人, 而消费者则不限于亲自缔约购买
商品的人, 还包括他人购买商品后, 实际使用
该商品的人 。 当然, 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
交叉 。 如商品买卖合同中的买受人如果是单个
的 个 人, 一 般 都 是 消 费 者 。
? 消费者是一定是指直接参与交易的当事人 。 在美国法上, 根据美
国侵权行为法整编第 402A 条, 消费者不但包括真正消费该商品的
消费者, 还包括准备该商品以供消费的第三人 。
? 注:例如, 甲为乙开汽水瓶时, 瓶子爆炸, 虽然甲并未喝汽水,
但是甲也是消费者 。 冯震宇等著:, 消费者保护法解读,, 月旦
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版, 第 19页 。 )事实上, 消费者也
不完全限于直接的交易人, 也包括最终的消费者或使用者 。 例如,
最终的消费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 不论是否由该消费者自行购买,
只要最终消费者或 者使用者所受到的伤害是由制造商所生产的商
品的危险造成的, 消费者也可以基于产品 责任要求生产者赔偿损
失 。 据此判断某人在取得某种商品和服务时是否为消费者, 不一
定以该人是否支付了一定的对价为标准 。
? 4,消费不一定是有偿的 。
? 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是否必须支付一定的
对价, 对此在学理上有不同的看法, 有不少学者认为,
支付对价是判断消费者和非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为看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
关键是看他有偿获得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 是否用来
满足个人或家庭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 如果个人或
家庭有偿取得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是用于消费, 那么,
该个人或家庭就是消费者;如果没有支付一定的对价
则不是 消费者 。 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
?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 消费者与经营者 之间发生的生活消费关系, 消费者大多需要
通过支付一定的对价, 但应指出的是, 有偿方式并不是市场交易的单一表象, 换
言之, 在消费领域, 消费者使用和接受某种商品或 接受服务时, 可能并没有也不
需要支付一定的对价, 但这并不否定使用商品或接受一定 服务的人是消费者 。 例
如, 经营者向消费者无偿提供商品 (如免费试用产品, 免费品尝 饮料 ),以及实行
附赠式的销售 (如提供赠品, 免费服务或以优惠价供应配件 )等等 。 根据我国, 合
同法, 第 191条的规定,, 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 赠与人不承担责任 。 附义务的赠
与, 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 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
赠与人故意不告知暇疵或者保证无瑕疵, 造成受赠人损失的, 应当承担损害赔偿
责任 。, 因此, 对这些赠品或免费服务, 经营者不能被免除合同上的责任, 同样,
在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领域, 经营者仍然应当承担消法规定的诸如安全保障, 质量
保证, 支付赔偿等 法定义务, 而免费接受这些商品或服务的个人, 作为消费者所
享有的权益仍然应当受 到保护 。 更何况, 使用他人购买的商品, 或者虽然接受了
服务但并不是合同的当事人, 即并没有支付一定的对价, 也可以成为消费者 。 由
此可见, 交易形式上的有偿, 无偿不 是决定消费者构成要件的标准 。
消费者这一概念是与经营者相对应的 。 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 使用商
品或者接 受服务的个人, 经营者是指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 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
服务的单位和个 人 。
? 5,消费是由需要引起的 。
? 消费是由需要引起的,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
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购买商品和接受劳
务本身体现着消费者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追求 。 任何人
只要其购买商 品和接受服务的目的不是为了将商品或
者服务再次转手, 不是为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易活 动,
他或她便是消费者 。 而他们与经营者所从事的交易都
是具有消费者一方的交易 。 例 如, 购入有些商品 (像
粮食 )后不作为生活品耗费, 而作为生产资料如种子等
使用, 或者作为种子转售给他人, 就不是消费者而是
经营者 。 再如, 购买两套住房, 并不是用于自 己居住,
而是等待价格上涨时出售, 如果一旦转售, 就不是消
费者, 而成为经营者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29
? ( 三 ), 消法, 为什么主要保护个体消
费者
? 笔者认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
,消费者, 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 不应
当包括单位, 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
接受服务, 应当受合同法调整, 而不应
当 受 消 费 者 权 益 保 护 法 的 调 整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0
? 其原因在于:
? 1,个体消费者在, 消费, 活动中处于弱势
? 第一,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来看, 其是为
了保护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弱者而产生的 。 将消费者的
范围局限于个体社会成员是基于对个体社会成员弱者
地位的认识 。
?, 消法, 之所以要对消费者给予特殊保护, 主要就是
因为消费者是弱者 。, 工业化社会孕育了一种考虑当
事人之间实际存在的不平等的契约关系的新观念 。 立
法者倾向于保护最弱者, 打击最强者, 保护外行, 打
击内行;当事人必须服从于一个被现代法学家称之为
经济秩序的东西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1
? 这种弱势地位表现在:
? 1,作为个人, 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
? 2,因其不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人, 因此其与经营者相比较, 通常欠缺
交易的经验, 或者缺乏足够的交易信息和交易的能力 。
? 3,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相比较, 不仅经济实力差距悬殊, 而且由于科技
的发展, 分工的细化使消费者独立判断所选购商品的能力降低;
? 4,包装技术的发展, 新材料, 新原料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又掩盖了商品的
瑕疵, 为消费者增加了许多潜在的危险;
? 5,各种推销, 宣传, 广告等手段的采用使消费者实际上处于盲 目的被
支配状态;市场全球化和产销多层化导致消费者救济更为困难;
? 6、生产经营者间的联合垄断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等等。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2
?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经营者与消
费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两者在交易中也不具
有对等的实力,实质上成为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
等关系 。而对消费者的损害,不仅损害大众的利益,
而且也会危害社会经济秩序,正是由于这 一原因,各
国立法都强化对消费者个人的保护。而单位并不是消
费关系中的弱者,当单位与个体经营者或实力更弱的
单位发生经济关系时,其甚至处于强者的地位。因此,
对单位给予特殊保护就失去理论依据。将消费者的范
围规定得过宽,也必然会导致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中
出现忽视个体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倾向。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3
? 如果与经营者之间出现了纠纷,双方均可以通
过合同主张权利,并应当受《合同法,的保护。
假如对单位的订约行为要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进行特别保护,或者说因为单 位是商品的买
受人,就应当对其进行特别保护,那么,对作
为商品出卖人或服务的提供 者的经营者来说是
不公平的,没有充分体现法律的平等保护的原
则。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4
? 第二, 消法所确定的消费者权益, 都是与个人
享有的权利有关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所以将消费者确定为个人, 而不
是单位, 另一个原因在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定
的消费者权益, 都是与个人享有的权利联系在一起的,
而主要不是赋予单位所享有的权利 。
?, 消费者权利, 的明确提出, 是在 1962年美国总统肯
尼迪的国情咨文中, 即 安全的权利 (the right to be
safety),知情权利 (the right to be informed),选
择的权利 (the right to choose),意见被尊重的权利
(the right to be heard),以及后来由尼克松总统补
充的, 方便救济的权利, 。 它们被公认为是消费者的
五项基本权利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5
? 1985年 4月 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消费者
准则》,国际消费者联盟提出了消费者的八项
权利,(1)得到必需的物质和服务借以生存的权
利; (2)享有公 平的价格待遇和选择的权利;
(3)安全保障权; (4)获得足够资料的权利; (5)
寻求咨询 的权利; (6)获得公平赔偿和法律帮
助的权利; (7)获得消费者教育的权利; (8)享
有健康环境的权利。这些权利常常被称为, 消
费者的人权,,表明这些权利与个人联系在一
起,而不是团体所享有的权利。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6
?, 消法, 在该法第二章对消费者权利进行了专
门规定, 其中包括消费者的
? ( 1) 安全权; ( 2) 知悉权; ( 3) 选择权;
? ( 4) 公平交易权; ( 5) 索赔权,
? ( 6) 结社权,
? ( 7) 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之时其人格尊
严, 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 ( 8)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
进行监督的权利。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7
? 第三, 个体是最终的消费者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8
? 三, 消费行为
?, 消费者行为, 不同于, 消费,,它具有更深
厚的内容和特点
消费者行为是个人在评估、获取、使用和
处置产品和服务时所作出的决策过程以及由此
而产生的有形活动。
? 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这一范畴的理解,我们把它
与, 消费, 作一比较分析。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39
? 消费行为涉及消费者的个人收入、需求行为、
购买行为和实现行为。消费行为直接和间接地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 1、需求是什么?
? 2、需求是产样产生的?
? 3、为什么购买?
? 4、怎样购买?何时、何地?
? 5、影响需求的因素?
? 6、影响购买的因素?
? 7、产品是如何消费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
? 第二节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 一、从宏观经济来看,消费是推动经济
发展的根本动力
? 居民户的消费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
为消费函数
? 总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为
总消费函数。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2
? 我们回顾我们经济成长的历史,从需求
角度来说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不同的演
变阶段,
? (一)在改革开放以前至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在中国经济增长
中间引领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最大的是投资,投资对整个经济成
长的贡献占 60%以上,其次才是消费,它的贡献是三十多一点,而
在那个时期,整个外部需求由于我们与世隔绝,相对封闭,因此
它对整个经济成长的影响几乎为零,在相当多年度还是负数。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3
? (二)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需求因素就
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就是消费成为一个最重
要的拉动因素,在整个经济成长中,消费 对经
济的贡献接近了 60%,投资降到了第二位,为
百分之三十几。也就是说七十年代以前六十以
上靠投资,四十左右靠消费。到八十年代左右
是六十以上靠消费,四十以上靠投资。成了这
样一个颠倒的顺序,这样一个颠倒的比例。在
那时候,外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还是非常的
微弱,几乎也是为零或者是负数。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4
? (三)在九十年代这个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九十年代可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消费的拉动
作用有所减弱,投资的拉动作用再一次增强。
在九十年代大致的情况是:五十左右的拉动力
来自于消费,四十以上的拉动力来自于投资,
百分之六左右的贡献来自于外需,即到九十年
代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八十年代差不多,都
是接近 10%,在这个过程 消费 的贡献下降了十
个百分点,投资的贡献相应的增加了四、五个
百分点,外需的贡献相应的上升到 6%左右。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5
? (四)进入新的世纪,过去三年中间这个格局
继续在延续,就是消费的作用继续减弱,投资
的作用继续增强,外需的作用继续保持相对平
稳的一个发展格局,也就是说相对在整个经济
的成长中间,在过去的三年 2000到 2002,我们
经济的成长大致是 8%,那么在这个 消费 贡献在
50%左右,投资的贡献在四十多一点,外需的
贡献还是在六左右。那么这样一种格局表明我
们整个国家经济增长,内需是主要的,外需是
辅助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6
? 二, 从中观上看,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起
点也是社会生产的终点
?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完成阶段, 在
这一阶段, 不仅要消费所生产的产品,
而且还要产生新的需要, 由此推动生产
的进一步发展, 即所谓, 消费创造出生
产的动力,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7
? 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 中, 科学而全
面地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的相互联系, 从理论上揭示并
论证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 他指出:
? ( 一 ) 生产生产着消费
? ( 1) 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 ( 2) 是由于生产
决定消费的方式, ( 3 ) 是由于生产靠它起初当作对
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 。 因而, 它
生 产 出 消 费 的 对 象, 方 式 和 动 力 。,
( 二 ) 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因而创造出生
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 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8
? ( 三 ), 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 作为内心的
意象, 作为需要, 作为动力和目的 。 消费创造出还是
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 。 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 。
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 。,
? (四)既然生产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中两个密切联系
的阶段,所以二者对于再生产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
,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消费,作为必需,
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 。
对于消费的研究的科学成果,必将有利于指导生产,
使生产更科学、更符合消费需要;有利于指导消费,
使消费更科学、更符合实际需要。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9
? 三、从微观上看,消费行为是人的最基
本的行为
? 社会资源的分配原则
? 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其占有的社会资源
越多 ;
? 年龄;性别等等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0
? 四, 理解消费机制是理解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
前提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总称 。 它只是强调
了市场机制是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并不表明社会经
济制度中只有市场机制一种 。 在该经济制度中同时存在着非市场
机制, 即财政机制 。
? 市场机制是被发现的使经济有效率的唯一机制 。 换句话说, 在经
济制度中没有市场机制也就没有效率 。 市场机制运行方式的特点
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分散决策 。 这种分散化的, 以追逐个人利益极
大化为目标的决策方式 ( 资源配置方式 ) 最终会产生社会利益极
大化的副产品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1
? ( 一 ) 要使市场机制有效率需要相应的条件:
? 第一, 确立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 。
? 消费者主权是指消费者在收入约束条件下完全根据他
的消费偏好来选择消费品 。 消费品的获得是通过出价
竞争的方式实现的 。
? 生产者主权是指生产者按照利润极大化原则提供消费
品 。
? 第二, 成本和收益内部化 。
? 经济主体对其发生的经济行为负完全责任, 即承担全
部成本和获取相应的全部收入 。
? 第三, 信息是充分的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2
? ( 二 ) 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所有消费品供给的效率问
题 。
? 第一, 存在公共商品的需求 。 上述效率市场的条件只有私人商品才有可
能得到满足, 但人们还需要消费大量的公共商品 。 市场机制对公共商品
的供给是无效率的 。
? 第二, 存在经济外部性的问题 。 很多私人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外部性
的特征, 这会扭曲市场的效率资源配置 。
? 第三, 存在经济垄断问题 。 垄断导致市场无效率是众所周知的 。
? 第四,存在未来不确定性。生产者生产消费品是满足消费者的未来需求,
而消费者的即期消费又影响生产者的未来生产。但未来的消费需求变化
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资源配置难以达到效率状态。这些市场机制无
法解决的问题要靠非市场机制去解决。这就是说财政具有配置资源的职
能。财政机制的建构是以财政职能为基础的
? 第五,存在成本不断下降的行业。效率市场要求私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
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上升的,但有些行业的产品却呈相反的情形。生产
成本随规模的扩大而下降的行业,市场机制是没有效率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3
? 非市场机制的运行方式是以权威为基础
的集中决策。 集中决策天然与国家相联
系,用以解决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或不能
有效解决的经济问题。但在资源配置方
面,市场机制的效率处于基础地位,因
此非市场机制如何产生出像市场机制一
样的效率就成为财政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4
? 公共部门可以看作是一个生产公共商品 ( 包括
劳务 ) 的生产单位 。 被生产的公共商品可分为
两种类型: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消费品 。
? 最终 消费品是指 直接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
公共商品, 满足行走消费的道路, 满足安全需
求的国防等 。 但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过程未必全
部由公共部门去完成, 例如修筑道路可以发包
给建筑工程队去完成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2-15
? 五、经济学理论是从研究消费者行为开
始的。
? 经济学是指国民经济各方面问题的学
科的总称。
?
? 需求 —— 生产 —— 流通 —— 分配 —— 消
费。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
?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 从一定意义上讲, 经济学产生的历史就
是消费行为研究的历史 。
? 一, 经济学理论中包括了丰富的消费行
为研究的内容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2
? 就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资产
阶级主流经济学基本上经历了重商主义、
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等发展阶
段。经济理论的每一发展阶段大致都是
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历史任务相吻合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3
? 1,重商主义 是 15世纪到 17世纪反映商业资本
家观点的经济思想及政策体系。当时正处于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或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
备时期),摆在商业资产阶级面前的主要问题
是:聚集贵金属,在国际上攫取商业霸权,争
夺殖民地;在国内剥夺小生产者,战胜封建领
主,扫除商品流通障碍,故重商主义的中心思
想是国家主义、积累贵重金属,扩展对外贸易
并扩大顺差,拓展殖民地等观点。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4
? 2、古典经济学派 产生于 17世纪中叶,完成于
19世纪初,当时的西方经济社会正处于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逐渐确立,工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
逐渐取得支配地位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强烈反
对重商主义及中世纪行会规则的束缚,主张自
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并迫切需要掌握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 实现财富增长及财富如
何分配的规律,因此,古典经济学派主要探讨
国家财富增长的秘密,其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亚
当 ·斯密 提出的社会分工、市场扩张和资本积累
理论及自由主义经济原则,成为古典经济理论
的基础。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5
? 3、从 19世纪初到 60年代,古典经济学派解体,
西方经济学经过了一个迷惘时期,到 60年代发
展为两个思想体系,一是马列主义经济学,它
适应了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
立阶级的利益冲突明朗化,无产阶级的阶级意
识觉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需要理论指导的
需要;另一个是由所谓, 边际革命, 开始的新
古典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一方面用边际效用价
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和
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色彩,另一方面也适应了
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以资源配
置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发展主题。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6
? 边际效用理论从本质上讲就是消费行为理论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研究价值及其反映的人与
人之间生产关系为核心,新古典主义学派以研
究使用价值及其体现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为核
心,用边际效用理论和, 均衡价格, 理论证明
自由经济原则必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提
出具有鲜明阶级色彩的生产要素报酬学说。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7
? 4、到本世纪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大
萧条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新
古典学派经济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剧烈的经
济波动和大量失业证明,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
自发作用已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
水平,从而也不能保证资产阶级获得稳定的可
靠的利润。面对长期的萧条,巨大的失业,近
40%的社会生产力损失,古典学派束手无策,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 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它
对坚持自由经济原则的新古典主义是一个, 反
动,,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
,熨平, 经济波动的需要。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8
?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
凯恩斯学派又面临新的挑战:《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没有加以系统论述;实践和理论的要
求促使新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趋于融合,发
展为,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进入 70年
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了前所未遇的
,滞胀, 现象,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把它归罪于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及国家的, 逆对
经济风向, 的干预(尤其是运用财政手段的干
预),于是各种, 反主流, 的经济学派如货币
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又应运
而生。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9
? 二、消费行为研究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 (一) 萌芽时期,19世纪 60以前
? 1,18世纪 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前,自
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简单商品
生产的家庭为主要生活单位。简单地说,
生产者关心的是自己的消费,并为自己
的消费而生产。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0
? 封建
? [the system of enfeoffment]∶ 一种分封
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
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欧洲中世
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
? 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两个
重大的事件。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1
? (二)初创时期,19世纪 60年代至 20世纪初 —
— 边际效用理论
?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标志着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最终形成。四年后的
1871年,英国学者杰文斯和奥国学者门格
尔分别发表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国民经
济学原理》,又过了三年,1874年瑞士洛
桑大学教授瓦尔拉的《纯经济学要义》也出版
了。至此,边际效用价值论几乎同时在三个不
同的国家宣告形成。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2
? 我们所说的, 效用, 指的是什么呢?用
一个词来说,效用 (utility)表示满足。
更准确地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如何在不
同的物品和服务之间进行排序。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3
? 边际效用论在西方经济学那里,借助于物品的
稀缺性这个概念,发展为边际效用价值决定论。
按照这个理论,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由这种商品
的边际效用与这种商品的稀缺性相互作用决定
的,而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从生产的
一面看,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
在生产费用既定的前提下,商品的价格越高,
生产者获利越多,就愿意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
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获利越少,愿意提供
的商品就越来越少。因此,商品的价格是与生
产量成正方向变化,也就是说,价格越高,供
给越多,价格越低,供给越少。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4
? (三)应用时期,二十世纪初 —— 二十世纪 60
年代
? 1879年,心理学的诞生,促进了消费行为研究
的发展。
? 1,1950年,梅森 ·海尔主持的速溶咖啡的研
究 —— 速溶 —— 懒惰
? 2、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一书引用了许多这
一时期的研究成果:
? 如妇女不喜欢动物油 —— 杀戮;
? 男人喜欢味道浓烈的雪茄 —— 男子汉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3-15
? (四)发展时期,二十世纪 60年代以后
? 进入 60年代,在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费伯
( Ferbor) 的《动机与营销研究》( 1985),卡陶纳
( Katona) 的《有力量的消费者》( 1960),霍华德
( Howard) 的《营销管理分析与计划》( 1963)的带
领与影响下,消费者行为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和
学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有如盲人摸象一般。改变这种分散局面,进行有效整
合工作的是霍尔布鲁克( Holbrook),其代表作是
,什么是消费 者研究》。
教材,15页。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1
?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渊源与研究方
法
? 一,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渊源:教材 17页
? ( 一 ) 心理学
? 消费者行为学与市场营销学是既有密切联系又
有重大差异的两门学科
研究消费者行为学,对搞好市场营销管理具有
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2
? 70年代前,人们只强调市场营销要以顾客为导
向,以顾客满意为最高宗旨,因而是一种纯粹
的经济行为。 7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市场营
销的社会、伦理和生态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并
认为,企业通过市场营销除了满足消费需要,
实现企业利润以外,除了被动地适应宏观环境
以外,还必须主动地遵守社会伦理,维护法律
和保护环境。拓宽消费者含义与这种观念和理
念的转变是相适应的,并有助于企业实践这种
转变,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3
? 市场营销学也属于微观学科,但它的切入点是
企业,研究的是企业营销管理,因而,与市场
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市场 → 企业营销管理。即企
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消费
行为学研究的是消费者行为 → 市场。即消费者
及其各种行为的构成的复合整体会影响市场的
运行,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构成(消费)
市场本身。这样,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二者的
关系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及其行为 → 市场 → 企
业营销管理。市场自然成了联系消费者与企业
的中介与纽带。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4
? 二, 研究方法
? 消费者行为研究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
学性的应用学科。严格说来,消费者行
为研究学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而
是借助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一些
研究方法,综合地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
问题的。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5
? 纵观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方法, 概括起来主
要有四种:
? (一)观察法
? 观察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参与式观察, 即观
察者是被观察群体中的一员 。 另一种是非参与
式观察, 是指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 。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原则上要求观察者不能对
被观察者的行为发生影响, 否则就会影响观察
结果的真实性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6
? ( 二 ) 实验法
? 实验法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的方法, 也是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
?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
条件, 使被试者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社会现象,
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以得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
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
? 弗兰克 (Frank)曾做过给两个小孩分橘汁的实
验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7
? 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 必须考虑到三项变量:第
一, 自变量 。 即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第二, 因变量 。 即反应变量, 它是实验者预定要观察,
记录的变量, 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第三, 控
制变量 。 即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
变量 。 虽然实验者的目的不是研究它们, 但是为了避
免它们对结果产生影响, 需要设法予以控制 。 总之,
采用实验法研究社会现象时, 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情
境因素, 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
?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8
? (三 )调查法
? 调查法是社会科学广泛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 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
想法或做法, 以此来分析, 推测群体社会倾向
的研究方法 。 调查法的实施多以个人为对象,
其目的是通过对许多个体的研究, 来分析和推
测社会群体的整体社会趋向 。
?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基本方式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4-9
? (四 )数理方法
? 虽然许多社会科学都要借助于诸如统计
学等数学工具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但是保险学, 消费者行为研究学的研究
不是选择使用数理方法, 而是必需使用
数理方法 。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5-1
? 第五节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二章 谁在消费 —— 消费主体
第一节 居民消费
? 第二节 政府消费
? 第三节 生产者消费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
? 最终消费是 一定时期用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的货物与服务的总和 。
?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 78~ 79%,
而我国的最终消费率 1996年只有 58.5%, 明显偏低,
2000年缓慢回升到 61.1%, 但 2001~ 2002年又出现连
续两年下降的现象, 2002年更是达到 58.4% 的低水平 。
最终消费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我们这里称政府
消费和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政府消费率
和居民消费率 。 最终消费率偏低既可能是由于政府消
费率偏低,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
? 中国的政府消费率无论与低收入国家相比还是
同东亚, 南亚国家相比都是不低的, 基本与国
际平均水平接近 。 但是, 对居民消费率的中外
比较使我们发现, 在三个有比较数据的年份,
中国居民消费率大约比低收入国家低 11~ 16个
百分点, 比国外居民消费率最低的东亚国家大
约低 5~ 9个百分点 。 因此, 在扩大内需过程中,
我国启动消费需求的重点应当是居民消费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
? 第一节 居民消费
? 一, 居民消费的涵义
? 居民消费是指居民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而从事物品和劳务的购买与消费的活动, 通常
所说的衣, 食, 住, 行都属于居民的消费活动 。
? 居民消费是消费者行为的一部分 。 在经济学中,
抽象的经济行为主体有三个:政府, 消费者和
生产者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
? 消费者 是能够作出统一消费决策的经济
单位, 其目标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
?
? 生产者是 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经济
单位, 其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
?
? 政府是 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者, 其目标
是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
? 经济学中关于经济行为主体所做的这种假定对
于从理论上抽象地讨论整体经济运行是必要的 。
但是, 当探讨经济行为主体具体行为及其对经
济运行的影响时, 这种抽象是远远不够的 。
? 比方说, 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包括了消费者
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 因为储蓄只是消费者
的未来消费 。 更抽象地讲, 如果消费者的决策
模型中包括了代际 ( 包括了各代人的消费 ) 决
策, 则根本就不存在储蓄问题 。 但是, 实践中
居民的储蓄是存在的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
? 居民消费主体的类型:年龄, 性别, 收
入, 地域, 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
? 年龄:婴儿期, 幼儿期 —— 学龄前提
? 学龄期:童年期 ( 7-11), 少年期 ( 12-
15), 青年初期 ( 16-18),
? 青年中后期 ( 18-29; 30-40) 中年 ( 40-
50), 老年 ( 50以后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7
? 二, 学龄前期 ( 婴幼儿期 ) 消费者
? 婴儿:出生至 2岁;幼儿期,3— 6岁 。
? ( 一 ) 学龄前提婴幼儿期的特点 ( 0— 6)
? 1,生存的信赖性 。 婴儿出生前依附于母体生存;出生后,
他们脱离母体, 将在新的环境中自己生存, 他们必须适应新的环
境 。 但是, 人生的第一年, 婴儿毕竟很软弱,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
中势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适应困难 。 他们需要成人的照顾, 安抚,
需要成人常常地抱一抱, 需要别人为他们换掉湿尿布等等, 总之,
他们需要足够的爱来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8
? 婴儿成长到1岁左右, 开始经历人生的
第二个转折 。 此时的婴儿由以吃奶为主
过渡到以吃普通食物为主 。 他们已能用
手自如地抓握物品, 能独立行走, 并掌
握了简单的词, 能同成人进行初步的言
语交流 。 他们的交往需要逐渐增强, 交
往范围逐渐扩大,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独立性逐渐增强, 并出现了简单的思维
活动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9
? 1、感觉运动阶段 出生 — 2岁
? 婴儿把自己和物体区分开来 ;逐渐意识
到在自己的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之间
的关系,从而能有意地进行活动并使有趣
的事持续较长的时间 (如果这个婴儿摇了
一个带响声的玩具,就会继续闹得人心
烦 )。儿童开始懂得,一件东西虽然一时
看不到了但仍然继续存在 (物体恒久性)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0
? 如果用一块布盖住一个玩具, 对 8个月的
婴儿来说, 他立刻就会停止注意并失去
注意 。 他似乎既不惊奇也不烦恼, 也不
试图寻找这个玩具, 10个月的婴儿将会
积极地搜寻那个被遮盖或挡住的东西 。
他似乎知道这个东西仍然存在, 虽然已
经看不见它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1
? 2,前运算阶段 2— 7岁
? 应用语言并能用形象和词表示物体,这时仍
然是自我中心的 。 外界环绕着他自己旋转,他
很难采取别人的看法 ;依靠单一的显著特征区
分物体 ;如果 A在一个方面同 B相似,那么在其他
方面也必然同 B相似 ;在这个阶段末期,开始应
用数目字并形成守恒概念 。
? 大约两岁, 儿童能够把一条短棍当作一匹马,
并且骑着它绕着屋子转 。 一块木头能够成为一
辆汽车;一个玩具娃娃能够成为母亲, 而另一
个则成为婴儿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2
? 用数目字并形成守恒概念 。 3岁左右是
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重大转折期 。 此
时期的幼儿开始了初步的独立行走, 这
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范围 。 言语迅速发展,
能运用语言同成人交谈 。 思维的广度和
深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 自我意识进一步
发展, 独立性增强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3
? 2, 基 本 的 生 理 需 要 占 主 导 地 位 。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较为发达;爱与
归 属的需要, 自尊 的需要正 在发 展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3
? 4,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
? 5,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
通过表象进行思维, 直观的, 具体的的
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4
? 这一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守恒观,儿童
对高、低杯间液体倾倒后量的守恒尚不
能正确判断,但距离不变性已经形成,
这才有了液面高的杯子水多的判断。
? 方位概念是儿童空间观念最薄弱的环节;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5
? ( 三 ) 婴幼儿的消费特点
? 1,基本是商品的消费者, 很少充当购买者;
? 2,消费的被动性 —— 被动地接受他人提供的
物品 。
? 3,消费动机的生物性 。 生理性需要
? 4,感觉的快感度是决定儿童消费的重要思想
因素
? 5,食物和玩具消费占主导地位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6
? 儿童在婴幼时期,主要是生理性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便从本能发展为
有自我意识加入的社会的需要。4~5
岁的儿童,基本是商品的消费者,很少
充当购买者,但入学以后,其购买意识
会加入到父母购买行为中去,并影响父
母的购买决策。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7
? 三, 学龄期儿童消费的特点,7— 15:小
学, 初中
? 儿童消费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
越来越引起社会学家、教育部门和全社
会的热切关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正确地引导孩子进行消费势在必行。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8
? (一)学龄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 1、思维趋向成熟;
? 皮亚杰一般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
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2)前运算阶段 (2~ 7岁 )。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
心理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从而儿童能用表象和语
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就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范围。
但在这一时期,他还没有所谓, 守恒, 和, 可逆性,,只能从自
我考虑问题,不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如只能从自己身体的标准辨
别左右,而不能正确辨别对面人的左右 ),这就限制了他掌握逻辑
概念的能力。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19
? (3)具体运算阶段 (7~ 12岁 )。
? 儿童开始出现, 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
行正确的逻辑运算 (如分类等 ),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
或形象的帮助。这一时期的运算,主要属于群集运算
阶段 (即分类和序列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0
? 具体运算阶段 7— 12岁
? ○能进行逻辑思惟;
? ○以如下顺序完成守恒概念,数字 (6岁 ),
实物 (7岁 ),重量 (9岁 )
? ○能对物体进行分类,按一种尺度 (如大
小 )把物体依次排列,并懂得关系词 (A比 B
长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1
? (4)形式运算阶段 (12~ 15岁 )。这时儿童根据
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
展,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关于皮亚杰的
这些研究,国际上很多人在做重复验证的工作,
有的证实了他的一些结论,也有的得出不同的
结论。例如,儿童什么年龄才能出现, 守恒,
和, 可逆性,,就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性的意见。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2
? 形式运算阶段 12岁 — 成人
? ○能用抽象概念进行思惟活动,遵循逻
辑命题,运用假设进行推理 ;
? ○把一个问题的诸因素分开,系统地探
索全部可能的解答 ;
? ○关心假设的,未来的和意识形态的问
题。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3
? 2,自我意识增强;
? 自我意识:主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 3、社会情感日益丰富;
? 情感、情绪 —— 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
社会情感 —— 满足社会需要的态度体验。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5
? 4、独立性或独立意识增强;(小大人 —
— 体型,但是不结实;心理 —— 幼稚)
? 5、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有限民
事责任,即学龄期儿童具有一定的民事
行为能力。
? 民事权利义务 —— 法律所赋予的应当为或不应当的为
? 民事责任 —— 是指进行了民事违法行为的人在民法上
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6
? 民事责任能力,又称侵权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
位或法律资格。
? 凡依法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应当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违法后果承担民
事责任。
? 无民事行为能力 —— 不满 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他的法定
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但是,接受奖励、赠予、报酬,他人不得以无、限为由主
张无效。
?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 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可以进行与之
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判断标准:可以从行为与之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
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的标的数额等方面。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人年,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16周岁以上不满 18周岁的公
民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7
? (二)学龄期儿童消费的特点
? 与成人消费品市场相比较,儿童消费品市
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 1、消费对象的差异小。
? 凯利先生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儿童的具体偏好列成图表。
结果发现,具体爱好有极其惊人的共同点。 例如,绝大多数的孩
子在接受调查时众口一辞地表示:他们最爱看的电影是动画片
《狮子王》。各国孩子梦想长大后当总统、总理或国家主席吗?
答案是否定的。大多数孩子在一系列的参考选择中,将国家领导
人排在最后一项。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8
? 市场营销学原理指出,消费者购买行为首先受个人
因素的影响。成人消费者由于职业、文化水平、个性、
爱好、价值观等的不同,对商品需求的差异性较大,
使成人消费品市场本身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厂商们常常需要将此市场按不同因素进行细分。儿童
消费品市场却不同,市场主体主要是儿童,尽管由于
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和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干扰,儿童
的购买动机也呈现出某些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儿童
由于其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等的限制,对商品选择的
差异性较小,因此,在儿童消费品市场上可以运用相
同或相类似的产品、定价、分销渠道和促销等策略,
以达到降低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29
? 2、形式产品重于实质产品。
? 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
商品经济条件下, 产品是一个日益复杂的整体
概念, 它包含三个层次:
? 实质产品,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用户购买产品
所追求的利益;
? 形式产品,包括产品的品质、特征、品牌、形
态、包装等;
? 延伸产品,主要指一系列的售前、售中、售后
服务。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1
? 对儿童消费来说,形式产品重于实质产品。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
购买动机的支配,一般来讲,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可分为生理性购
买动机和心理性购买动机。心理性购买动机按其心理因素的不同
又可细分为感性动机、理智动机、惠顾动机等。 儿童的购买行为
主要受感情动机的影响,表现出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求新、好胜、
好奇等都可以促成儿童的购买行为,如服装上的奇特口袋,食品
袋里赠送的小玩具,童车外表模仿动物外形的喷漆花纹等等,都
可引起儿童强烈的购买欲望。方便面中的卡片、蛋蛋卷中的玩具。
因此,对儿童消费品应强调产品功能多样,外观造型奇特,包装
精美,符合儿童求新、求奇、求美、好动的心理特点。这样的商
品放在超级市场的货架上,才能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2
? 3、广告的促销作用强。
? 广告对商品促销作用早已被厂商们
所认识,所以,许多厂商们不惜花重金
做各种各样的广告。广告对儿童消费品
的促销作用较成人消费品更为突出。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3
? 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消费行为转移性强,容易受外界
影响,如父母、同伴、同学、教师、厂商等。厂商影
响儿童消费行为的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广告,尤其是电
视广告。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潜在影响是由广
告的性质所决定的。电视广告通过活泼的形象、鲜艳
的色彩、悦耳的声音、诱人的画面,使儿童感受到无
穷的乐趣和兴奋,处在襁褓里的婴儿就已经会看电视
广告了。据调查,儿童一般一周内看 25~ 30小时的电
视,五岁以下的儿童看得更多。因此,一些新的儿童
消费品要打开或挤入这个市场,广告的反复刺激是一
种有效的途径。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4
4、儿童越来越具有购买权。
据有关社会调查资料表明,儿童在购买小
食品、饮料、服装、玩具、文具等方面
拥有绝对的权力,同时,对于一些大件
商品,比如自行车、家用健身器等方面
也拥有相当的权力。他们对父母的购买
行为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5
? 在中国,儿童这一购买者角色的作用尤
为突出。一方面,中国儿童数量多,据
统计,仅中国大陆每年就约有 2000万个
婴儿出生,这个出生率使中国儿童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6
?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是中国家庭的一个
特殊现象,他们是家庭的核心,是, 小
皇帝,,, 小太阳,,家庭中很大一部
分消费支出都花在他们身上。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7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购买力的
增强,二十多年前几乎百之百地掌握在
大人手中的购买权如今已有不少部分掌
握在儿童手中。儿童手中的零用钱越来
越多,从前父母给孩子们的零用钱,要
求他们积蓄起来直到孩子们有需要和懂
得怎么花时才动用;现在的社会是商品
经济社会,许多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目
的是让他们学会消费,尽早适应社会。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8
? 今日的儿童已没有或很少有以往的传统
的节约观念,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也很少
考虑价格,很少考虑钱的来源。随着每
个家庭中儿童数目的减少,儿童物质条
件将会更好,零用钱将会更多,儿童购
买能力将越来越强,这也是促使儿童消
费品市场繁荣的重要原因。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39
5、好奇心是促进儿童消费的重要因素。
? 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
探究反应。对新鲜的事物和现象,人有着去了
解和探索的本能。对于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
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
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
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学习的原
动力。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0
6、儿童消费开始于模仿性消费。
? 别的儿童有一支玩具手枪,自己也要买
一支。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模仿性
消费逐渐被有个性特点的消费所代替。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1
? 7、在购买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2
? 几乎所有家庭在面临购买哪种牌子的日用品问
题上,孩子都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选择早餐
食品、糖果、玩具,还是决定全家度假的地点,
儿童在家庭决策中起着难以置信的决定作用。
在日本,有 40%的家长说,在假期去哪里旅游
这一问题上,他们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甚至让
孩子来决定。由此可见,厂家在做广告时,主
攻方向还得考虑打动那些, 隐性家长,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3
? (三)不同国家儿童消费的特点
? 1、美国。 1、美国。
? 美国孩子零花钱最多,攒钱最少,而发财欲望
最强;
? 美国儿童在养尊处优的富裕生活环境中,手头相当, 阔绰,,大
部分孩子有了零花钱就, 高消费, 一次,存钱所剩不多。他们对
父母的开销影响力不可低估,因而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而这
一, 新生代, 消费者又会成为日后, 中生代, 消费群体。富有远
见的厂家都不会忽略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一些为美国儿童市场
开发新产品的厂家向公司咨询其他国家的 儿童消费 水准,并请该
公司为其规划一个研究项目以便确定国际范围内儿童市场的前景
规模,并且提供一份打入国际市场必不可少的详尽路线图。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4
? 2、中国
? 中国孩子最爱学习,受政府教育影响最大;在进行问卷调查时,
把蜡笔和纸张分发给孩子们,请他们随心所欲画出各种各样的图
画。这往往最能说明问题的实质。比如有些中国儿童在画中描绘
了在公园里尽情玩耍的场面,他们同时会画上一块写着宣传标语
的牌子,大意为中国的好公民不踩草坪,不损坏公共财物。这体
现了政府宣传教育作用的影响。在许多中国儿童画中都有着类似
影响的深深烙印,而这一点在其他各国的儿童画中是难于见到的。
各国男孩们都爱画战斗场面,爱画飞机坦克和大炮,中国男孩也
不例外,只不过他们的画更有, 中国特色, 。中国儿童画的每一
辆战车上,都有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或一颗象征胜利的红五角星。
这表明政府倡导的爱国主义教育,其影响正对下一代起着潜移默
化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5
? 3、日本。
? 日本儿童与父母共度休闲时光的比例最低,但
在家中最有决策权;在日本,父母与孩子共度
的休闲时光少得可怜,只有 5 %的父母一星期
能和孩子的课余时间呆上三四次,一同外出搞
野餐、看电影或做游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约有 64%的美国孩子能从一周四次以上的
家庭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亲情。
美国有规定:不能让单独相处、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6
? 日本儿童在校学习的时间及完成作业的
时间比欧美儿童都长,但不及中国儿童。
有将近一半的中国儿童在接受调查时说
到他们一周有 7 个晚上都在做作业。此
次调查还问到孩子们都喜欢哪些活动,
只有中国儿童把上学读书列为自己最喜
欢的活动。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7
? 4、法国。
? 法国儿童最为担心的是父母失业问题。
面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法国儿童最担
心厄运会降临到自己父母身上。父母中
任何一方失业都意味着家庭要紧缩开支,
渴望已久的礼物也要从预算开支中取消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8
? 四、青年消费者
? 青年消费者群是指年龄范围在1 6~3 9
岁之间的消费者群体。这部分消费者群
人数众多,是一个重要的、庞大的消费
者群体。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49
? (一)青年初期( 16— 26)
? —— 社会心理特征
? 青少年面临着第二次断奶。 —— 走向的独立。
? 情感丰富,容易冲动
? 青年消费者心理的又一典型特征是具有, 两极,
心理。由于青年处于过渡时期,思想感情、志
趣、爱好、性格、气质还不完全稳定,且重感
情、易冲动,所以,客观条件对他们的消费心
理及购买行为影响突出。购物时,情感变化激
烈,容易走极端。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0
? 1,精力过分旺盛和无精打采
? 青少年可以有几小时、几天、几周或者几
个月精力过分的旺盛,他们热衷于自己喜爱的
活动;他们追求某种新风尚,制造流行,欢闹
不已。然而,他们又极其容易走向反面,表现
出软弱无力、呆缓迟钝、漠不关心、疲倦、冷
淡、嗜睡、偷懒、做事缺乏动力等。
? 干今天的工作,睡昨天的觉,花明天的钱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1
? 2、快乐和痛苦
霍尔把快乐和痛苦视作生活的两极
和生活的最高统治者,认为青少年常容
易在快乐和痛苦之间摆动。儿童的心境
易于被动,他们哭笑无常,对于各种印
象所作的情绪反应是直接的。从青年期
开始,波动就逐渐缓慢下来,但在一段
时间内容易趋向极端。从哲学意义上说,
青少年是漫无节制的。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2
? 3、自尊和卑谦并存
随着自我感的增强,父母和教师的
劝告听不入耳了,如果他们出言较为粗
鲁,还可能遇到公然的抵制,自我感带
来的一种新意识是希望自己成为成年人,
或被旁人视为成年人,其目的在于受人
尊重、被人征询和获得信任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1
? 青少年又会感到信心不足和内心虚弱,
需要大肆虚张声势来加以遮掩。他们有
时也会怀疑自己的力量,担心自己的前
途;一俟自尊受到伤害,便会觉得丢尽
了脸面,尽管内心有所不满,却感到无
力抗拒。这种卑谦和屈辱之感,会使青
少年对发生的一切抱着某种得过且过的
态度。这时腼腆的害羞代替了惯常的自
信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3
? 4、自私与利他的轮替
在青春期以前,儿童的衣、食、住、教育
等都是由别人照料的。现在,相反的一些趋势
出现了,这些趋势会越来越强,直到取得优势。
除了以前需要别人侍奉而现在却必须为别人服
务之外,自制克己的要求出现了,生活再也不
是自我中心的,而应该是利他的了。对于青少
年来说,开始要做到尊敬别人、彬彬有礼有着
一定困难。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4
? 少年甚至可以发誓终生克制自己并从事于艰苦
的劳动,以献身于某种伟大的事业或某种指定
的前程,即使为此而抑制甚或排除一些人类最
深刻的本能也在所不措。(爱情)
? 然而,青少年也有不良的行为:肉体的欲望尽
情放纵;说谎的倾向难于克制;忿怒四处发泄,
令人受害;社会公约被抛弃不顾,脏话连篇;
一些卑鄙的或者想象不到的行径使旁观者为之
吃惊,为了争夺青少年的心灵,善与恶的力量
一直处于激烈的斗争之中。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5
? 5、孤独和归属
青少年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行为。有
些青少年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羞怯、忸
怩、孤独;喜好与星星、海洋、森林、
动物作伴;不愿在人前、特别是异性面
前露脸;沉浸于主观生活,变得只关心
自己的内心状态而不注意客观世界。同
时青少年又急切地希望参加一定的社团
或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他们希望被接纳。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6
? 青少年在形成社会性格的过程中,羡慕
和轻视会不可思议地交织在一起。有时
欣赏几乎变为卑屈的崇拜,或者变为时
新思想的盲目信仰,对文学艺术作品过
分的倾心等等。可是,一切又会完全转
换为对之进行嘲笑、讽刺和滑稽的模仿。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7
? 6兴趣与泠漠
青少年通常是渴求知识的,并且渴
求的不是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知识;他
们希望震动现实世界,立功成名,出人
头地,做一番积极的甚至有创造性的事
业。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8
? 然而,在青少年群体中,也会遇到不活
泼的心境和类型。有些青少年表现淡漠、
视热烈的精神趣味为不好的风度,对于
任何事情都不愿加以赞赏。, 有时,这
种情况完全是装模作样,故作姿态、由
时尚或环境所引起,是无意识的模仿,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59
? 在这早熟的哲理之中,仍可发现掺杂着
失败和稚气,表现的形式为易怒、贪婪、
无缘无故和不合情理的异想天开、放纵
低级冲动或全然的呆头呆脑。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0
? 7、保守与激进之间, 穿梭,
? 青少年觉得世界混乱无章,意欲对学校、社会
和家庭生活进行改造,他们视既定的习俗为虚
伪,对权势的专横感到愤怒。
? 但是,生活会慢慢使他们感受到传统的力量,
感受到既定制度的价值。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1
? ———— 青年初期的消费特点(简单讲述)
? 1、追求时尚,表现时代
? 青年热情奔放、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对未来
充满希望和幻想,青年具有冒险精神,任何新
事物、新知识,都使他们好奇;青年求新,大
胆追寻,不肯苟同,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在消
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方面表现为追求新颖与时尚,
追求美的享受,力图表现时代,领导消费新潮
流。所以,青年往往是新商品、新的消费行为
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2
? 2、追求个性,表现自我
? 青年消费者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青年消费者处
于由少年不成熟阶段向中年成熟阶段的过渡时
期,自我意识的加强成了青年消费者的心理需
求,对事物的情感也越发深沉。他们追求独立
自主,每一个行动,都力图表现出, 我, 的内
涵。表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方面,青年的
消费倾向由不稳定向稳定过渡,非常喜欢能表
现个性心理的商品,要求与别人相区别,要求
不一般化。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性机能的成
熟,他们希望确立自己的个性形象,以满足交
友的需要。因此,在消费方面注意表现自我。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3
? 3、爱慕虚荣,追求名利
? 青年消费者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表现出 爱慕
虚荣,追求名利的特点。
? 名牌或仿照名牌(甚至是假货)
? 难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又因他们有知识、
有文化、懂科学,交际广,接触信息多,他们
对消费品的选择与购买基本上不是盲从的。在
追求时尚个性的同时,也追求新产品的实用性
和科学性,追求消费品的货真价实。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4
? 4、强烈的消费欲望
? 巨大的消费空间。 婚姻消费
?
? 5、相对较低的支付能力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5
? (二)青年中后期( 27到 39岁)
? —— 社会、心理特征
? 1,,自我确信, 。
? 是指对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及
他们个人的判断等发展出自信及确信,
对自己生活上的决定和未来目标能够信
赖并感到愉快。自我概念与别人所表示
的印象愈一致,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6
? 2、角色确定。
?, 角色尝试, 是指青少年愿意担任不同
角色,采取不同的观点,表现不同的行
为以及具有整合各种身份的能力,体验
由自动自发和自我肯定所带来的成功滋
味和透过主动的尝试去发现自己。
? 相对稳定的职业、相对稳定的住所、家
庭、朋友等。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7
? 3、初为人母 —— 体验成长的烦恼。
? 4、初为一家之长 —— 体验生存之不
宜
? 5、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8
? ———— 消费特征
? 1、讲求实用
? 2、在时尚与传统中寻找平衡;
? 3、消费中心 —— 子女
? 4、消费弹性最高;
? 5、谨慎消费 —— 不同于青年人的大手大
脚,不同老年人将就的心理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69
? 五、中老年消费者
? 中老年人熟谙人生的酸甜苦辣,懂得一粥一饭
的来之不易,生活俭仆,不事豪奢。其消费心
理特点表现为:
首先,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与价格的统一。
青年消费者更多地追求商品时尚,中年、老年
消费者由于熟悉人生,且又因经济条件所限,
他们对商品的实用性与价格,给予更多的关注,
并对商品的外观也有一定的要求。确切地说,
商品的实际效用、合适的价格二者较好的统一,
是刺激中老年消费者购买的动因。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70
? 其次,中老年消费者注重商品使用的便
利性。中年消费者由于工作、生活都处
于人生负担最沉重的阶段,为了减轻负
担,对能提供便利实用的商品更表欢迎。
例如方便食品,能减轻家务劳动的日用
消费品等。
第二章 消费主体 1-71
? 最后,中老年消费者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买。
前面讲的青年消费者由于感情丰富等因素,冲
动性购买较多;而进入中老年时期,子女中有
的没有经济来源,有的收入不多,老年人则或
者退休工资不多,或者没有经济收入。中老年
消费者既要把家庭生活安排好,又要考虑经济
合理,所以,只有那些符合中老年消费者要求
的商品,才被他们购买,而绝少冲动性购买。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1
? 第二节 政府消费
? 政府消费 是行政事业单位行使政府职能
的各种经常性支出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2
? 根据目前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在我国的, 最终消费,
中包括居民消费与 政府消费 两部分。这二者的比例在
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里呈现出极其明显的差别。以
2000年 政府消费 所占比重( 政府消费 率)来看,前五
名分别是新疆 (34.9%)、北京 (33.8%)、宁夏 (32.6%)、
天津 (30.7%)和青海 (30.2%);后五名分别是安徽
(17.1%)、四川 (18.4%)、湖北 (20.8%)、上海 (21.9%)
和江西 (22.1%),高低相差一倍以上。这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很值得研究。如果说边远的新疆、青海、宁夏
等地广人稀、交通费用庞大,可以理解;那么北京与
上海同为大城市,为什么也相差达十几个百分点呢?
是否在某些省市自治区也存在政府的高消费,而居民
的低消费呢?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3
? 一, 政府消费的意义
? 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 政府支出对于 GDP的增
长存在乘数效应, 即政府购买增加一单位, 国
民收入会倍数增加
? 诺斯在,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中提出了著
名的制度变迁理论, 该理论认为:对经济增长
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 而非技术因素 。 政
府采购制度就是公共支出领域制度变迁的产物 。
这项制度是财政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4
? ( 一 ) 拉动经济的增长
? 在总消费即最终消费中, 包括居民消费和 政府消费 。
我国 2000年最终消费为 54617.2亿元, 其中居民消费
42911.9亿元, 占 78.6% ; 政府消费 为 11705.3亿元,
占 21.4% 。 我国 20多年以来, 居民消费与 政府消费 的
比例一直在 8∶ 2区间 。 这说明, 国内消费需求的主体
是居民消费需求 。 在居民消费需求中, 有即期的消费
需求, 如我国每年统计所体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有潜在的消费需求, 即用于未来消费的储蓄部分, 如
我国目前高达 10万亿元人民币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还有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而创造出的崭新需求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5
? ( 二 ) 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 众所周所, 财政政策是我国实施经济宏观调控
的主要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式, 在收
入方面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来体现的, 在支出
方面, 则主要是通过政府采购来体现的 。 政府
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 政府采购的数量,
品种和频率, 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 。
因此, 在经济过热时, 与其他政策相配合, 减
少政府采购规模, 即通过紧的财政政策实现经
济的正常运行;当经济萧条时, 可以增加政府
采购规模, 促进经济的增长 。 同时, 通过弹性
的采购计划, 还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6
? ( 三 ) 保护民族工业, 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 国家支持或扶持民族工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改革
开放以后, 减税让利和指令性银行贷款是我国政府支
持国有企业的主要手段, 其效果并不理想 。 这种把支
持重点放在生产环节, 目的只是保证企业的运转, 而
忽视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能通过市场转化为商品的做
法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 。 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 政府与企业除法律关系外的联接点应该是市场,
政府对企业的限制与支持应通过市场来实现 。 政府通
过购买国内企业产品或重点购买国有企业的产品, 尤
其是国有名牌产品, 来保护民族工业, 支持国有企业,
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 创造和鼓励名牌产品, 从整体
上提高国有企业在国内,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6
? ( 四 ) 维护生产和消费者的利益
? 市场不是万能的, 它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 。 市
场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
化, 在此情况下, 如果政府不采取必要的手段,
就会损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政府采购就
是政府弥补市场不足的手段之一, 即通过存货
( 如粮食, 石油等 ) 的吞吐, 来平抑或稳定市
场物价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6
? ( 五 ) 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此外, 政府采购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相
结合, 可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 与就
业政策相结合, 可以促进就业特别是残
疾人, 妇女和下岗工人就业的政策目标,
等等 。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7
? 2003年, 全国财政收入第一次突破两万亿元,
达到 21691亿元, 比上年增加 2787亿元, 增长
14,7%, 完成预算的 105,8% ;全国财政支
出 24607亿元, 比上年增加 2554亿元, 增长
11,6%, 完成预算的 103,8% 。 收支相抵,
支出大于收入 2916亿元 。
? 其中:中央财政总收入 12465亿元,
? 中央财政总支出 15663亿元
? 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
准的 3198亿元的水平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8
? 200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已超过 1500亿元, 比
上年增加 500亿元 。
? 200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较大幅度地增加用于, 三农,
方面的投入, 支出总额增加 300亿元左右,
? 地方财政总收入 18082亿元,
? 地方财政总支出 17800亿元,
? 地方财政收支相抵, 结余和结转 282亿元 。
? 15700+17800=33500亿元
? 2003 年 GDP 116694亿元
? 政府总支出占 GDP29%。 加上转移支出 。 政府总支出超
过 30%。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9
? 二、政府消费者
第二章 消费主体 2-10
? 三, 政府消费的一般特征
( 一 ) 消费者与购买者的分离 ( 采购法 )
? —— 消费者是被动消费;
? ( 二 ) 消费的定量性或计划性, 批量性
? ( 三 ) 消费的刚性
? 价格弹性几乎为零
? 需求弹性低
? 可预期性
? 无季节性
? ( 四 ) 消费的差别性小 ( 消费的共性 )
? ( 五 ) 消费体验的非个人情感性 。
? 虽然个体是消费的实际承担者, 但个人不掏腰包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1
? 第三节 生产者消费 —— 中间消费
? 生产者自身的消费
? 一, 中间消费的定义
? 由投资引发的生产性消费仍属中间消费,
主要是指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的使用和耗费, 是直接生
产行为;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2
? 生产与消费各有自己的特定地位和作用, 是具
有区别性的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 但它们之间
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直接的, 同一性,, 即马
克思所说的,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 消费
直接也是生产, 。
? 生产所以直接也是消费, 是因为任何生产过程,
都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的直接消耗
过程;消费所以直接也是生产, 是因为 生产性
消费 的过程, 也就是新产品的生产过程 。 劳动
者生活消费的过程, 也就是劳动者体力和智力
的恢复或再生产的过程, 并且是劳动者再生产
的过程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3
? 马克思主义认为, 消费也有两种, 即生产性消
费和生活性消费 。 生产性消费是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的消耗, 经过这种消耗生产出社会需要的
产品;生活性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 经过这种
消耗, 再生产出新的劳动力 。 在商品经济条件
下, 为了实现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 必须
借助交换 ( 流通 ) 这个环节, 换句话说, 流通
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 。 马克思指出: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4
?,,投入流通的商品达到了它们的目的;它们
互相进行了交换;每个商品成了需要的对象并
被消费 。 流通就此结束 。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把再生产消费所造成的限制撇开不说, 商人
资本的周转最终要受全部个人消费的程度和规
模的限制, 因为商品资本中加入消费基金的整
个部分, 取决于这种速度和规模 。, 商人资本
的流通速度, 取决于,1.生产过程更新的速度
和不同生产过程互相衔接的速度; 2.消费的速
度 。, 总之, 流通与消费之间是辩证关系, 流
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 流通对扩大消费规
模有巨大促进作用;而消费对流通也有积极的
反作用, 它对流通规模, 结构和速度均起着影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5
? 二, 生产 ( 消费 ) 主体的行业分类
? 分类标准很多:第一产生,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所谓产业或行业 是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企业构成的集合或系统 。
这些企业生产相类似产品或密切联系产品, 或提供类似劳务或密
切相关劳
? 务 。 就生产企业而言, 通常对行业的选择和判断有两个标准,①
产品与生产的相似性 ② 生产过程所运用技术的一致性 。
? 企业 —— 产业;个人 —— 行业 。
?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2年 5月 10日发布的新的, 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 中, 我国共有行业门类20个, 行业大类95个, 行业
中类396个, 行业小类913个 。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6
?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2年 5月 10日
发布的新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中,
我国共有行业门类20个, 行业大类9
5个, 行业中类396个, 行业小类9
13个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7
? 二, 中间消费的特征
? ( 一 ) 中间消费的综合性
? 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消费性 。 它既可以使所购
买商品增值, 也可以使其减值 。
? 例如:原材料的购买 —— 消耗 —— 增值;
? 劳动工具 —— 消耗;
? 办公用品 —— 消耗;
?
第二章 消费主体 3-8
? ( 二 ) 中间消费的需求弹性小, 市场对
产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品种, 质
量, 价格及到货时间等;
? ( 三 ) 购买的专业性
? 商品技术性强, 购买者一般都熟悉产品
的质量要求和使用 。
? ( 四 ) 购买的理智性 。
? 属理智型购买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 个体消费的动因
? 第一节 个体消费的动机
? 一, 消费需要的一般理论
? 消 费需要 —— 消费 欲望 ( 动机, 愿
望 ) —— 消费需求 ( 具体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1
? 马斯洛 —— 亚伯拉罕 ?马斯洛( 1908-1970年),当代美国著名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 1954)、
《科学心理学》( 1966)、《存在心理学探索》( 1968)、《人
性能达的境界》( 1971)等。
? 书名:人性探索家马斯洛 ── 心理学大师的淑世旅程
? 马斯洛是 人文主义心理学 的主要代言人,他把人文主义心理学称
为心理学的, 第三力量,,其它两种力量是
?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人文主义心理学站在积极的立场,对人类
内在天性进行探索,它强调 要最充分地实现人类
? 最优良、最有创造力的各种潜能 。
? 马斯洛心理学在我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1987年,我国曾经有一
次 "马斯洛热 ",仅据版权页提供的印数统计,在这次热潮中,马
斯洛以及有关马斯洛的书至少售出了五十五万册。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2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纽约时报》评论说:
,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
碑, 。
? 一、需要是分层次的;
? 二、主导地位的需要;
? 三、越是低级的需要;
? 四、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3
? 2,安全需求 。
? 消费者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以及职业, 家
庭, 私有财产等等受到保护, 并期望社
会秩序长期和平稳定, 于是消费者选择
购买有关健康卫生的食品, 保健药品,
保险箱, 防盗锁, 并参加各种人寿, 财
产, 防火, 防 盗 保 险 等 等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4
? 3,爱与归属的需求
? 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
济关系之中, 为了寻求人情温暖, 在人
事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以增进人间
交往 。 消费者需要购买馈赠亲友的礼品,
其要求商品贵重, 丰富, 新奇, 价格合
理等等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5
? 4,受尊敬的需求
? 俗话说, 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 。 一
般来说, 消费者总是向往更高的社会地
位, 因而希望获得荣誉, 有一定的威望,
并受到人们的尊敬 。 消费者由此会购买
某些高档商品, 家庭装饰品等 。 以显示
富有, 豪华, 优雅, 清高, 文化素质好
等等 。
第三章 为什么消费 1-6
? 第二节 政府消费的原因
? —— 管理活动或功能实现之必
须 。
? 第二节 企业消费的原因
? —— 创造利润之必须 。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商品或劳务
? 一、消费哪些能满足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 (一)从消费对象来分
? 消费是家庭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 家庭消费通常包括物质资
料消费, 文化教育消费, 医疗保健消费, 闲暇消费和家庭劳务消
费等 。
? (二)从消费弹性
? 消费按它们的作用和持续时间看,可以分为四类:
? 一是常规性消费,如吃、穿、用产品;
? 二是弹性消费,如高档家用电器、家教、保姆、装饰品、钢琴;
? 三是刚性消费,如教育费,医疗费、购房基金;
? 四是享受性消费,如娱乐、旅游、社交等消费支出。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二, 消费那些更具效用的物品或服务 —
— 价格弹性
? 人们通常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 即
在每一种物品上花费的最后一美元支出,
都给我带来相同的边际效用 。 在这种情
况下, 我才能从我的购买中得到最大的
满足或效用 。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三、消费那些更具效用的物品或服务 ——收入弹
性
? 商品 收入弹性
? 汽车 2.50
? 房主占用的住房 1.50
? 家具 1.50
? 书籍 1.40
? 餐厅用餐 1.00
? 衣服 1.00
? 医生服务 0.75
? 烟草 0.64
? 鸡蛋 0.37
? 人造熟油 -0.20
? 猪肉制品 -0.20
面粉 -0.36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第二节 政府消费的内容
?
? 在政府消费行为中, 物品与劳务的采购占有相
当大的比重 。 ( 购买, 占有, 使用或消耗 )
? 附件:国家规定的专项控制商品目录 ( 19
92年1月1日起实行 )
? 一, 交通工具类
? 1, 小汽车 ( 包括小轿车, 吉普车, 旅行
车以及各种中小型封闭式车
? 辆 )
? 2, 大轿车
3, 摩托车 ( 包括用油和电动的各种摩托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第三节 企业消费
?
? 1931年由国际联盟组织的一个专家委员
会编制出第一个共同的海关税则商品分
类目录,称为《日内瓦税则商品分类目
录》,并于 1937年修订定稿。它共有 21
类,86章,991个税目。
第四章 消费什么
? 1983年, 海关合作理事会协调制度委员
会负责主持制定了同时能满足关税, 统
计和国际贸易其他方面要求的商品分类
目录 ——,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
该文件共有 21类, 97章 ( 其中第 77章是
空章 ), 5019项 。 这个商品分类目录于
1988年 1月二日正式实施, 至 1991年已有
61个国家采用 。 我国从 1992年 1月 1日起
开始采用 。
? 我国以 H·S为基础, 并结合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实
际, 于 1992年编排并公布了新的, 海关进出口
税则,, 该税则把全部应税商品共分为 21大类 。
这 21大类商品分别是:
第 一 类, 活 动 物 ; 动 物 产 品 。
五章:第一章活动物
? 马, 驴, 骡:
? 牛:
? 猪:
? 绵羊, 山羊:
? 家禽, 即鸡, 鸭, 鹅, 火鸡及珍珠鸡:
? 其他活动物:
? 第二章 肉及食用杂碎
? 鲜, 冷牛肉:
? 冻牛肉:
鲜, 冷, 冻猪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 消费过程
的心理体验
? 时间:
? 地点:以家庭为中心转向以社会化服务
体系;
? 电影;电视;
? 喝凉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
?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 ( 一 ) 从特种发展史来看,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 人是万物之灵, 在大脑的重量和机能方面是其他任何高级动物都
无法比拟的 。 骆驼的消化器官可以储存较多饮料;虎, 牛, 马的
肌肉都是很发达的;蚊了的肌肉比重远远大于人 。 但是人脑与身
体比重胜过远远任何高级动物 。
? 人的大脑皮层厚度有 1— 4毫米, 平均为 2.5毫米, 共有六层, 全部
表面积有 2200 平方厘米 。 人脑重 1400克, 占体重的 2% ;狗脑
重 120克, 占体重的 0.3% ;猩猩脑重 400克, 占体重的 0.45% ;鲸
脑重 7000克, 占体重的 0.07% 。 高度发展的人的心理正是以这种
高度发展的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 所以, 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本
质的区别 。 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人的心理即人特有的意识, 它
是人脑的机能, 是物质 ( 人脑 ) 的最高产物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
( 二 ) 个体发展史看, 心理的发展与脑的发育完
整紧密相联
? 从关于大脑研究的大量资料可知, 儿童在出
生时, 大脑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大脑皮层分为六层,
皮层上的神经细胞数与成人接近, 但他们的皮层薄,
皮层上的沟回比成人浅, 脑重量比成人轻 。 人出生时
的脑重量约有 360克, 几乎占体重的 10% 。 六个月时接
近 660克, 三岁时已有 1000克, 七岁时 1280克, 十二
岁时已接近成人 。 可见, 人脑在身体各方面发育中最
迅速的 。 随着脑的发育完善, 人的心理也迅速发展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
? ( 三 ) 生理解剖学的实验证明, 切除和
破坏动物脑的一定部位, 会引起动物某
些心理活动的丧失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4
? 二,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 人的心理的源泉是客观现实 。
? ( 二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5(图片)
? 三、神经系统(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6(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7大脑(图
片)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8
? 人的神经系统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二是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
神经和内脏神经。从脑和脊髓伸出成对的脑神经和脊
神经,使身体各处的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
神经元的细胞体一般位于中枢神经系统或脊髓外面的
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
? 1、脑神经
12对,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官、肌肉和腺体。由感
觉神经纤维组成:嗅 1,视 2,听 8;由感觉神经纤维和
运动神经纤维混合组成:三叉 5、感觉分布在牙齿和颜
面皮肤,运动分布在咀嚼肌,迷走 10,分布在大动脉、
心、肺、胃、食管等器官,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
部分;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动眼 3、滑车 4、外展 6、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9
? 2、脊神经:即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又含运
动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供 31对,顺序
规律地分配到身体一定部位的感受器和
效应器,有明显的节段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0(中枢神
经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大脑的功能
分区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9(周围神
经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0(自主神
经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1
? 分配到心、肺、消化管及其它脏器的神
经,分为交感神经和付交感神经,调节
体内环境条件,如血压、心率、体温等,
使之保持稳定。也是一种周围神经系统,
分布在脏器。只有传出神经。
? 四、神经元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2(神经元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3
? 神经细胞的功能:兴奋;传导与抑制
? 1,刺激 —— 作用于有机体的任何物质叫刺激物, 刺激
物对有机体所施加的影响叫刺激 。
? 2,反射 —— 是指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对刺
激所作的一定的有的规律的反应 。
? 3,反射弧 ——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
? 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五个部分组成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4(反射弧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5
? 4,反射按其发生方式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
和条件反射 。
? ————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
能的反射 。 如手遇刺或火烫会马上缩回, 婴儿
遇冷后会哭啼等 。 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
无条件刺激物 ( 针刺, 火, 冷空气等 ), 当无
条件刺激与相应的感受器接触, 就会引起无条
件反射 。
? 无条件反身主要有三类:食物性反射,
防御性反射和性的反射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6
? ———— 条件反射
? ○ 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
反射 。
? § 经典性条件反射:俄国生理学家,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 1849--1936)
及其学派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性
条件反射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7
? §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
纳( B.F.SKinner,1904-) 把一只白鼠放
入实验箱,箱内安一杠杆,白鼠按此杆
就能得到食物。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8
? 心理中意识与无意识。
? 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
维;
? 个性心理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
特征。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19(弗洛伊
德照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0 (弗洛
伊德照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1
? 弗洛伊德 (1856—— 1939) 弗洛伊德 简介,精神
分析 的奠基人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1856年 5月 6日生于捷
克靠近波兰边界的摩拉
? 维亚的一个小城镇。 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世界闻名
的维也纳大学医科学校,想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和教
授,
? 他的老师布吕克是亥姆霍兹医学学派的一位很有影响
的领袖人物。 1909年,弗洛伊德第一次被学院派心理
学
? 所承认。 1910年,弗洛伊德因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成
立而家喻户晓。精神分析终于成为全世界性运动。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2
? 1939年 9月 23日于伦敦不幸去世。
? 弗洛伊德的 人格理论 在概念上可分
为三大类,结构概念,动力概念,发展
概念 。他主要的结构概念有,伊德、自
我和超我。 主要动力概念有,本能、力
必多、能量发泄、反能量发泄和焦虑 。
主要的发展概念有,认同、移置作用、
防御机制 和 性心理各阶段。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3
? 他甚至希望在自己墓碑上写上, 心理学
家西格蒙特?弗洛依德 ―奥狄浦斯情结的
发现者。斯芬克斯神谜的揭谜者, ;甚
至不愿用, 爱欲, 来代替性欲,以避免
人们对他的性理论的许许多多的非议和
责难。他说, 我不想这样做,因为我不
想向懦弱无能屈服,
冰山理论(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4
?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关
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他把里比
多 (libido)作为划分发展阶段的标准,认
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之所以有区
别,是由于其性生活的发展所造成的。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
分如下:口唇期 (0~ 1岁 );肛门期 (1~ 3
岁 );早期生殖器期 (3~ 6岁 );潜伏期
(6~ 11岁 );青春期 (11或 13岁开始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5
? 1、口欲期。自出生至 1岁左右。该时力比多贯注于口
唇、口腔活动,婴儿从吮吸母乳中不但获得必要的营
养,而且也获得极大快感。婴儿吃饱奶后的甜密入睡,
与成人性交获得性乐高潮后的入睡状态相似。婴儿不
仅从吮吸乳汁中获得快感,并且对其他口唇、口腔活
动也极感兴趣,他们经常从吹泡泡、咯咯发声、咀嚼
东西等活动中取乐,还喜欢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
的东西放在嘴里。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婴期性欲的表现
主要是追求躯体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并无成人的性意
识与交媾意愿,他称之谓, 自体性欲满足, 。婴儿在
口欲期的上述行为,即是其追求自体性欲满足的表现,
即口欲满足。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6
? 2、肛欲期。自 1岁至 2岁左右。该时力比多下
移贯注于肛门、直肠区的活动,此时也是训练
幼儿大小便习惯的时期。幼儿可从排便与控制
大便潴留中获得快感,即肛欲满足。该时幼儿
对自己排出的粪便很感兴趣,时常给予玩弄。
如果在该时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后来性心理发
展过程中 (直至成年 )遭遇到心理挫折皆可退行
并固着于肛欲期。临床上所见到的恋粪癖 (日
本称为, 恋粪色情, )、灌肠癖、男被动同性
恋者喜欢接受肛门性交者,皆属于力比多固着
于肛欲期的表现。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7
? 3、性蕾期 —— 亦译为, 阳具欲期, 。日本译为, 阳根
期, (生殖器期)。自 2岁至 4岁,该时力比多转移贯
注于幼儿尚未发育的生殖器 (阴茎或阴蒂 ),他们通过玩
弄阴茎或刺激阴蒂 (如夹腿摩擦或触碰椅脚 )而获得。这
种幼儿期手淫与成人手淫性质不同,既无成人的性意
识与性交意愿,也无成人的性生理反应 (如射精 ),不过
是幼儿的一种性游戏而已,因此不应用成人的偏见对
他们进行过于严苛的责备;否则因此造成的心灵创伤,
可能对性产生罪恶或恐惧感,成为成年后性功能障碍
的根源。一般通过适当的教育或转移孩子们的兴趣,
即可消除此不良行为。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8
? 4、伊迪帕斯情结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前述的 3个阶段 (口欲、肛欲
与性蕾期,0岁至 4岁左右 ),力比多主要贯注于自体的各部位获得
肉体快感,他称之谓, 自体性欲满足, 或, 原始性自恋, 。在此
之后,力比多则转移贯注于外界对象,开始他, 恋,,首先目标
是家庭内的异性亲长。弗洛伊德对此命名为伊迪帕斯情结,又名
子恋母 (仇父 )情结。该名称引自著名希腊悲剧《伊迪帕斯王》的
故事:伊迪帕斯原是底比斯国王与年青皇后柔卡斯塔的儿子,生
后神谕,该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因此国王命人将其抛弃于山野。
幸被牧羊者救去,献给无子的邻国国王。该国国王视其如已生,
将他抚养成人,并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伊迪帕斯在受命前又获神
喻,内容同前,因此深感恐惧不安而出外逃离。路遇其父,发生
冲突,在互不相识下将其父杀死。后来又除掉底比斯境内的恶魔,
受到底比斯人民拥戴成为新国王,娶其生母为妻,生下二女。后
来底比斯连续遭受天灾,经过祈祷后神喻,并据此进行详细调查,
伊迪帕斯最后发现自己即是杀害前国王 (生父 )的凶手,而妻子柔
卡斯塔则是自己的生母。柔卡斯塔在羞愤下自杀,伊迪帕斯则自
感罪恶深重,自残双目后,携两女流亡他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29
? 弗洛伊德将, 子恋母情结, 命名为伊迪帕斯情结,并
将, 女恋父, 情结命名为, 伊莱克拉特情结,,亦称
,女伊迪帕斯情结, 。他认为这种情结在儿童性心理
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情结被压抑于潜意识
内,以后不但可表现为母 — 子或父 — 女间的乱伦 (性变
态 ),而且还可能成为各类精神疾病 (包括神经症、精神
分裂症与内源性抑郁症 )及其症状表现的心理根源。中
国学者认为,反相的伊迪帕斯情结 (即, 母恋子情结,
或称, 柔卡斯塔情结, )是导致婆媳不和的心理根源之
一。由于婆母潜意识地要独占对儿子的爱,是导致封
建社会中, 孔雀东南飞, 与, 钗头凤, 这类悲剧的主
要原因。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0
? 5、潜隐期。约自 6-7岁至 11-12岁。在解决了
伊迪帕斯情结后,儿童进入了性潜隐期。在此
阶段,性心理比较平静,没有上述各时期复杂、
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有的学者认为可出现一种
类似, 同性恋, 现象:男孩喜欢与男孩作伴,
从事某些比较剧烈与冒险的游戏,如模仿战士
战斗等;而女孩则喜欢与其他女孩从事跳舞、
跳橡皮筋等温和的游戏。实质上这种, 假性同
性恋, 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识与欲念。但是在今
后性心理发展遇到挫折时,心理退行到该阶段
也可能构成同性恋心理根源的组成部分。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1
? 6、青春期及以后阶段。青春期一段始于
11-13岁时,其生理标志为男子梦遗或手淫,
女子则为月经初潮。由于躯体、内分泌系统的
迅猛发展,第二性征也日益明显。此时青少年
的性心理也有迅猛的发展,青少年对异性感到
吸引,产生朦胧与不甚明确的情意。这就是异
性恋的开始,但他们还缺乏社会经验与理智发
展不足。他们的性器官发育逐渐成熟,但其整
体心理水平还较幼稚,意志亦较薄弱,易受外
界不良诱惑而导致性罪错,因此被视为, 青春
期危机, 。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2
?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力比多
集中于与异性性器的结合 (性交 ),在此阶段称
谓, 性器欲期, 或, 生殖欲期, 。在此之前则
称为, 前生殖欲期, 。
? 把性观念从个体本能扩展到社会领域,用性力
升华说来说明文明的一切成果和人类社会的历
史现象,把文化、艺术、宗教、道德等都说成
是性本能冲动的心理外化或升华的结果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1-33(双关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
? 第二节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
? 一, 注意
? ( 一 ) 注意的概念
?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
它是意识的一个属性 。
?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 具有指向性和集中
性 。
? 注意的指向性 是指心理活动选择某一事物为对象而离
开其他事物;
? 注意的集中性 是指注意时, 全神贯注,, 它表现在心
理活动的紧张性或强度上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
?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它只是
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 在感知, 记忆,
思维, 想象等认知过程中都有注意现象, 我们
常说:, 注意灯光,,, 注意铃声,, 并不是
说注意本身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只是由于习
惯, 我们把, 注意看灯光,,, 注意听铃声,
中的, 看, 和, 听, 省略了 。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
? 人在清醒状态下,每时每刻都在注意看
某一种事物,当谈到某某, 没有注意,
的时候,并不是说他对任何事物没有注
意,如我们说某某学生在课堂上注意不
集中,是指他的注意没有指向和集中于
当时所应当从事的活动,而指向于其他
无关的事物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
? ( 二 ) 注意的生理基础
? 注意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
? 产生注意的最高中枢是大脑皮层, 它不反对皮组
织起调节, 控制作用, 而且主动调节行为对信息进行
选择 。 具体地讲, 注意是某种刺激引起的一种大脑皮
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的负诱导, 当刺激作用时, 大脑
皮层上刺激作用的相应部位便 产生优势兴奋中心,
这个中心对其周围区域的皮层有一定抑制作用;一千
兴奋点诱导其周围产生抑制, 称为负诱导 。 正是负诱
导过程, 使人更集中, 更清楚地反映引起这一优势兴
奋中心的那些刺激, 这就是注意过程的机理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
? ( 三 ) 注意的外部表现
? 人在集中注意时, 常常有各种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主要有:
? 1,身体的适应性运动
? 当注意听一个声音时, 把耳朵朝向声音的
方向, 侧耳倾听 。 当注意看一个和物体时, 把
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目不转睛地看, 当专心考
虑某个问题时, 表现出紧锁眉头, 两眼不停地
闪动, 全神贯济的思索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
? 2,无关运动的停止
? 人在集中注意时,身体的肌肉处于紧
张状态,多数的无关运动暂时停止下来,
儿童听故事入迷时,抬头望着讲故事的
人,一动也不动,当专心思考某一问题
进,会出现, 呆视, 现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
? 3,呼吸和血液循环的变化
? 人在集中注意时, 呼吸变得轻微而
缓慢, 呼与吸的时间化也发生变化, 吸
变得更加短促, 而呼谈得愈加延长, 即
,吸短呼长 。, 在非常强烈注意状态下,
常常发生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 即所说
的, 屏息, 现象 。 同时, 心脏跳动加速,
血液循环加快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
? 4,其他表现
? 人在集中注意时, 还会出现牙关紧团, 双
拳紧握, 来回踱步等许多外部行为表现 。
? 有时, 注意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它的内部心
理状态不相符合, 如貌似注意一件事物而实际
的心理活动却集中于另一件事物上, 即所谓
,身在曹营心在汉,, 所以, 不能仅凭外部表
现去判断人是否注意某一事物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
? ( 三 ) 注意的种类
? 1,根据注意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参与, 可
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
? ( 1) 无意注意
? 也叫不随意注意, 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 也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例如, 大家在教室上
课, 忽然有人推门进来, 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
过头去看他, 这就是无意注意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0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
特点;二是人的主体状态 。
? ○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 ( 1 ) 强烈的刺激
? 强光, 巨响, 奇香, 艳色, 这些强烈的刺激, 都会引起人们的
注意 。 在一定的限度内, 刺激物的强度越大, 注意就越明显 。 反
之, 则模糊 。 除了刺激物绝对强度外, 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
无意注意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 例如, 教室里很安静, 教师讲课的
声音有时虽不大, 同学们却听得很清楚;如果教室内人声喧哗,
即使教师讲课的声音很大, 同学们也难以听得清楚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1
? (2)新异的刺激
? 刺激物的新异性很容易引起注意,而那
常见的、习惯性的刺激则不容易引起人
们的注意。例如,一直在农村生活而初
入城市的儿童,城市里的许多事物对他
们来说都是新异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
注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2
? (3)变化的刺激
? 活动变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霓虹灯的一亮一暗,灯塔灯光的
一闪一灭,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教
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声音,并配以适当
变化的表情,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3
? 刺激物的变化不仅包括由弱到强的变化,
而且也包括由强到弱的变化 。 此外, 任
何突然变化的刺激都会引起我们的无意
注意 。 例如,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 有时
碰到少数学生窃窃私语, 这时教师突然
地停止讲课, 就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4
? 4)对比的刺激
? 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
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很
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如, 鹤立鸡
群,,, 万绿丛中一点红,,印刷品上
的粗体字、作业批改中的红笔字等,由
于它们和周围其它事物差异特别显著对
比特别鲜明,因此很容易引人注目。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5
? ○ 主体本身的状态
? (1)需要和兴趣
? 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事
物,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球讯, 对
于那些球迷们容易引起注意,,音乐广
告, 则容易被音乐爱好者所注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6
? (2)情绪状态
?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对学生的进步容
易察觉。在心境不佳或过度疲劳的情况
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常常不能觉
察到那些在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易于注
意的事物。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7
? (3)知识和经验
? 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保持注意有
着重大的影响。新异的刺激物引起的无
意注意,如果人们没有必要的知识经验,
对它一点不理解,则注意很快会消失;
如果对新异刺激物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但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就能保持长
时间的注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8
? (4)期待的事物
? 期待中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例如章回小说
作家、说书世人往往在故事情节发展高潮时设
下悬念,卖一下, 关子, 说,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使读者和听众形成一种期待
心理,吸引读者和听者再看再听,寻根问底。
教师一堂课结事前,留点期待的线索,对于吸
引学生下堂课的注意是有帮助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9
? ( 2) 有意注意
?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
必要时还需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一个
学生正在思考学习上某一问题时,旁边有人在
谈论某一趣闻轶事,他被吸引住而停止思考,
去听人家讲述,这是无意注意。当他猛然意识
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就断然不听别人的谈话,
聚精会神地思考原来的问题。这种服从于预定
目的,而且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有意
注意。有意注意是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的。它
有两个特征:即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的努力。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0
? 有意后注意
? 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或继有
意注意 。 它是有预定目的, 但不需要意
志努力的注意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1
? ( 四 ) 注意的品质
? 1,注意的广度
? 注意广度 ——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
楚地觉察到客体的数量 。
? 1830年哈密顿 (Harniton)最先做示范实验, 他在地上
撒了一把石弹子, 发现很不容易立刻看到六个以上 。
如果把石弹子两上, 三个或五个一堆, 能掌握的堆数
和单个的数目一样多, 因为人们把一堆看作一个单位 。
用速视器测定, 在十分之一秒时间内, 成人一般能注
意到 8 ̄ 9个黑色的圆点或 4 ̄ 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2
? 2,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稳定性的定义
?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
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3
? 3,注意的分配
? 注意分配的定义
?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
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4
? 注意的转移
? 注意的转移的定义
? 注意的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
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5
? 二、感觉
? 1,定义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 2,种类 —— 人们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来获得
外界或自身的各种信息 。 根据信息的来源可把感觉分
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
? —— 外部感觉 。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 反映外界事
物的个别属性 。 它包括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和皮
肤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6
? 视觉。
?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 400--760毫微米( 1毫微米为
1米的十亿分之一)的电磁波。除此之外,长波方向的
红外线、无线电波和短波的紫外线,X光,Y射线,我
们的肉眼看不见。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7
? 视觉中的色调、明度,饱和度是由光波
的性质决定的。在人的感觉系统中,视
觉具有主导地位,人通过视觉所接受的
信息占全部信息量的 80%以上。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8
? 光色有红、绿、蓝三基色,混合后成为白色;
? 物质色有红、黄、靛三原色,混合后成棕灰色。
? 任何色彩都由这些颜色混合变化而成。红、橙、黄等
使人产生温暖、热烈、扩张的感觉,为暖色;靛、绿
蓝等使人产生寒冷、沉静、收缩的感觉,为冷色。掌
握色彩规律对绘画、装饰、包装、装潢等有很大作用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29(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0(图片)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1
? 听觉
?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16 ̄ 20000赫兹的
声波,其中对 1000 ̄ 4000 赫兹的声波最
敏感。声波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高低,声
波的振幅决定声音的强弱,声音的波形
决定音色。听觉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通
道,它接受人体总信息量的 10%以上的
信息。
听觉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2
? 味觉 味觉是能溶于水的物质如糖、盐、
醋、奎宁等作用于味分析器时所产生的
感觉。味觉主要有酸、甜、苦、咸等四
种。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3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4
? 嗅觉 嗅觉是有气味的物质作用于嗅觉
分析器产生的感觉 。 如香, 臭等 。 固体
物质和液体物质不可能直接引起嗅觉,
只有挥发的, 有味的物质分子才能引起
嗅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5
? 皮肤觉 皮肤觉是物体的机械特性, 温度特性,
电的特性作用于相应的外周感受器时, 所产生
的触压觉 ( 触觉和压觉 ), 温度觉 ( 冷觉和温
觉 ), 痛觉等感觉 。
? —— 内部感觉 。 内部感觉是接受体内刺激,
反映有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 。 它包括肌肉运动
感觉, 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6
? 运动感觉 。 又称动觉, 是人的运动器官肌肉运
动时, 作用于运动分析器所产生的头部四肢,
言语器官和眼球运动等感觉 。
? ◎ 平衡觉 又称静觉, 是头的位置和运动
速度作用于平衡分析时, 所产生的有关身体位
置, 运动速度, 超重, 失重等感觉 。
? ◎ 内脏感觉 。 又称机体感觉, 它是内脏器
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所产的感觉 。
如饱胀, 饥饿, 恶心, 呕吐, 便意, 痛疼等感
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7
? 3,感觉阈限 —— 感觉阈限感是引起某种
感觉并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
? ※ 绝对感觉阈限,刚好能引起感觉的最
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
? ※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觉出两个同类
刺激的最小差别(变化)量,叫差别感
觉阈限,它是衡量差别感受性的指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8
? 4,感受性 ——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
刺激的感觉能力, 即感觉的灵敏程度 。
? #绝对感受性,人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
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 绝对感
受性的强弱, 是用绝对阈限的值来衡量
的 。
? 差别感受性,就是能觉察出同类刺激
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39
? 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差别感觉阈
限 (△ I) 与原刺激强度即最初的标准刺激
强度 (I)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K),即
△ I/I=K。 如重量感觉的K值为 3/100,
它表示,必须在原重量上增加 3/100,才
能觉察出重量起了变化。 K值因刺激和
感觉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个关系
最初是由德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韦伯
提出来的,故称韦伯定律。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0
? 5,感觉对比 ——是由于不同刺激作用于
同一感受器, 从而 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现象 。 感觉对比又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
比两大类 。
? 6,感觉适应 —— 由于刺激物对某一特
定感觉器的持续作用, 从而使感受性提
高或降低的变化现象叫感觉适应 。
? 视觉的适应现象最明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1
? 三, 知觉过程
? ( 一 ) 定义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 感觉和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密不可分 。 纯粹的
感觉和纯粹的知觉一般是不存在的 。
? ( 二 ) 种类
? 根据知觉过程中何种分析器起主导作用, 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
听知觉, 味知觉和触知觉 。
? 根据物质现象的空间, 时间和运动特性, 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2
? 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是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它包
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协同来实现
的。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和方向
的知觉,它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平衡觉及
听觉协同获得的。深度知觉也就是距离知觉和
立体知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3
? 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
间长短)和顺序性(先后)及周期性的
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某种媒介进行的,
例如,依靠时钟和日历来判断时间。在
没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则根据自然界
的周期现象,如昼夜的循环交替、月亮
的盈亏、季节的变化等来估计时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4
? 运动知觉
?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
觉 。 运动知觉和运动的速度, 以及空间
知觉和时间知觉密切联系着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5
? 社会知觉
? ——什么是社会知觉?
?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 对别
人, 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
? 社会知觉是人对人的知觉 。 作为社会知觉
对象的, 虽然不限于别人, 也包括自己;不限
于个人, 也包括团体 。 但是, 人怎样认识别人,
乃是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6
? 社会知觉效应 。
? 社会知觉既是人际交往, 社会化的结果,
又是交往的前提, 由于人及人际关系的复杂
性, 在社会知觉过程中难免同一些偏差, 常见
的主要有下列几种:
? 1, 首因效应, 又称第一印象, 是指在人
际知觉中, 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中,
他第一次既最初获得的感性资料, 在对这个人
的印象的形成中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作用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7
? 2, 晕轮效应 。 也叫做光环作用, 是指
在对人的某些品质, 特征形成了清晰,
鲜明的印象后, 掩盖了对其余品质, 特
征的知觉 。 这种, 一俊遮百丑, 或者
,一坏百坏, 的看法, 显然是以偏概全
的主观倾向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8
? 3, 刻板印象, 或刻板化, 也叫定型化效应 。
是指人们对某类人的稳固的看法 。 如人们普遍
认为山东人身材魁梧, 正直豪爽;江浙人聪明
伶利, 能随机应变等 。 这是一种板印象 。 刻板
印象是把由对某一类人中的某一个体获得的认
识如山东人张三高大, 正直推而广之, 应用到
全部的结果 。 其错误在于过度概括, 即在极其
有限的材料的基础上, 做出了极其广泛的结论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49
? 4, 近因效应 。 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
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的影响 。 在与
熟人的交往中, 熟人行为中的某种新异
性, 会影响或改变别人对他的原有看法,
可以帮助人改变第一印象的影响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0
? 错觉
? 错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是在特定条
件下, 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定
的倾向的歪曲知觉 。
? ————错觉的种类
? 错觉现象很普遍, 几乎能在各种知
觉中发生, 其中, 以视觉方面的错觉最
为明显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1(图片 1)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2(图片 2)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3 (图片 3)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4 (图片 4)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5 (图片 5)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6 (图片 6)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7 (图片 7)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7 (图片 8
颜色错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8
? ( 三 ) 知觉的品质 ( 知觉的基本特征 )
? 1,知觉的选择性
?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能迅速地从知觉背
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59
? 从知觉的背景中分出对象来, 受着下列各种
因素的影响,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 强度大的,
对比明显的刺激物, 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 如强
的光线, 大的声音, 黑板上的粉笔字等容易成
为知觉的对象 。 ② 在空间上接近, 连续, 形状
上相似的一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 ③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物体容易成为知觉
对象 。 ④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 知觉者的需要,
动机, 兴趣爱好, 知识经验, 目的任务等都是
把对象从背景上分离出来的重要条件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0(双关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1(整体性
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2
? 2,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时,
知觉者仍能保持完整的认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3
? 3,知觉的理解性
?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感知的事
物进行加工处理, 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
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理
解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个人的知识
经验, 言语的指导, 实践活动的任务和
对知觉对象的态度等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4(图)
理解性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5
? 4,知觉的恒常性
?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时候,
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这就是
知觉的恒常性 。
? 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 人的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
条件 ( 如距离, 亮度 ) 的变化而改变 。 例如, 一个钟
表, 从正面看是圆的, 从斜面看是椭圆的, 从而侧面
看是长方形的 ( 必须标出时针 ), 但我们总会把它知
觉为圆形, 即知觉并不随投视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6
? 四, 记忆过程
? 记忆 —— 是通过识记, 保持, 再现 ( 再
认, 回忆 ) 等方式, 在人们的头脑中积
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
? (一)种类 —— 记忆的分类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7
?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形象记忆, 词语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和
运动记忆
? 1,形象记忆(表象)
? 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具体
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存事物的感性
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8
? 2,语词逻辑记忆
? 是用词的形式,在人们头脑中以思想、
概念或命题伯记忆。它具有概括性、理
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69
? 3,情绪记忆,
? 是以个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
的记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0
? 运动记忆
? 4,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1
? ———— 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
? 无意记忆
? 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用专门方法,自
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2
? 有意记忆
? 是 指有明确的记忆目的、采取了相应的
记忆方法,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参与下进
行的记忆。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3
?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当客观刺激停止 作用后, 感觉信息是一个
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
或瞬时记忆, 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 瞬
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 0.25-2秒 。 信息储存
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而且有一个相当大
的容量 。 如果这些感觉信息进一步受到注意,
则进入短时记忆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4
? 短时记忆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
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 5秒到 2分钟。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5
?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
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保留下来,
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
从 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6
? (二) 记忆的过程
? 记忆是由识记, 保持, 回忆或再认三个
环节组成的过程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7
? —————识记
? 识记及其种类
?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 是保持和回忆, 再认
的前提 。 识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根据识记
目的的有无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
根据识记的特点和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
还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
? □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 (1)无意识记 事实没有识记的目的,也
没有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就是无意识记。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8
? (2有意识记 事实有预定的目的,并采
取一定的方法,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
记,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79
?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 (1)机械识记 不求理解,仅仅依
据事物的外部联系机械重复的识记,谓
之机械识记。
? ( 2)意义识记 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
上,依据对事物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
谓之意义识记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0
? ————回忆与再认
? 回忆
?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但能把
它从头脑中提取出来,就是回忆。
? 再认
? 当过去识记过的事物重现时感到熟悉,
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谓之再认。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1
? ————保持与遗忘
? 保持
? 保持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的进一步巩固。
? 遗忘
? 对于识记过的材料, 不能回忆或再认, 或
者错误地再现和再认, 就叫遗忘, 遗忘是保持
相反的过程 。
?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2
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
德国实验心理学家。 1850年 1月 24日生于波思
附近的巴门,1909年 2月 26日卒于哈雷。 17岁
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学
及柏林大学,研究兴趣转向哲学方面。 1873年
在波恩大学受博士学位,1880~1909年间相继
在柏林大学、布雷斯劳大学及哈雷大学任
教,1886年任柏林大学副教授,1894年任哈雷大
学教授,他在前两校各建成心理学实验室,加以
扩充,1890年他和 A.柯尼希合创《感官心理,生
理杂志》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3
? 所致力的课题就是记忆。他的研究成果
载《记忆》( 1885)一书。此书篇幅不
多,但多为设计很好的实验,是在学习、
保持和回忆的整个领域中一系列创纪元
的实验研究。他另有两部心理学著作
《心理学原理,(1902)《心理学纲要》
(1908)曾风行一时,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4
?,他先把字母按一个元音和两个辅音拼
成无意义的音节,构成 zog,xot,gij、
nov等共 2300个音节,然后由几个音节合
成一个音节组,由几个音节组合成一项
实验的材料。
图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5
? ( 1)保持和遗忘与时间的关系 他发现,
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
忘越多;但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根
据艾宾浩斯实验所得数据画出的遗忘曲
线,就是著名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6
? ( 2)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 他发现诵读
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
? ( 3)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 对一定的识
记材料,每天重复学习到恰好成诵所需诵读的
次数,约按几何级数逐日递减。一定数量的材
料分配到几天之内学习,比集中一天学习的效
率要高。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分布学习和集中
学习比较研究的开端。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7
?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与识记效果
? 研究表明, 材料愈多, 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
次数也就愈多 。 如识记 12个无意义音节达到能
背诵时, 平均一个音节需要 14秒;识记 24个音
节时, 平均一个音节需要 29称;而在识记 35个
音节时, 平均一个音节就需 42秒了材料的性质
不同, 识记效果也不同 。 一般来说, 直观形象
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易记;视觉形象比听觉形
象易记 。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8
? (5)识记态度与识记效果
? 对识记内容采取积极的态度,识记时
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思惟活动,识
记往往进行得迅速,保持也牢固。实践
证明,高度集中注意地阅读两遍课文,
比漫不经心地浏览十遍的识记效果好得
多。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89
? (6)材料的位置
?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0
? 遗忘的原因:
? 到目前为止,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
两种假设,即干扰说和消退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1
? 五、思维过程
?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
的反映。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只要把思
维和感觉、知觉加以比较,就可以明显
地看出思维的特点。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2
? 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
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3
? 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
的思维活动。
? 它要解决的是操作性的问题,其思维是
在操作和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的,随
着动作的停止而结束,具有极其鲜明的
情境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4
? 2、形象思维。
?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
动。其特点是运用直观形象去解决问题。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思想形象化,或建
立一个新的形象体系。解决问题的主要
方式是想象活动。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5
? 又称逻辑思维, 指通过分析, 综合, 比
较, 抽象和具体化, 掌握概念并运用概
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 。 如数学定理,
公理的证明, 科学设想的提出, 等等,
都是抽象思维的结果 。 其特点是运用概
念判断和推理去解决问题 。 它是人类所
特有的高级思维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6
? ——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以将思维分为
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
? 再造思维 又称再生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 。 指
运用已学过的理论, 原理, 原则, 知识, 直接
解决问题的思维 。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日常生活
中经常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其独立性不强 。 如
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定理做练习题, 模仿造句等
都是再造性思维 。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7
? 创造思维 指运用新颖的, 独创的方法
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 新假
设, 新原理的思维 。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
人们从来没有解决过的新问题, 或采取
的方法是人们以前从未用过的 。 其最大
特点是独创性 。 创造思维既包括发明家
的科学发明, 也包括艺术家的艺术创造,
还包括学生的创造学习 。 发现学习, 就
是运用创造思维的学习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8
?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
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 发散思维 —— 是沿着多方面去探寻方法
和途径的思维。
? 聚合思维 —— 指从各种定论中筛选出一
种或找到问题的一种答案的思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99
? (三)思维的心智操作
思维之所以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是由于它
能对进入头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加
工。这种加工就是运用心智操作。思维
的心智操作主要有分析、综合、比较、
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其中分析
和综合是最基本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2-100
?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
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
操作。
?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
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客观事物本身的各部
分和各种因素是有其内部联系的,如果不顾客
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任意将各个部分、各个要
素联结起来,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
? 第三节 个性心理
? 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 个体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
? 个性心理特征 —— 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
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
情绪、气质、性格。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
? 一、动机
?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
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
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
积极性源泉。
? 需要和动机是紧密相联系的,但也有差
异。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
? 需要在主观上常以意向和愿望被体验着。模糊
意识到的、未分化的需要叫意向。有某种意向
时,人虽然意识到一定的活动方向,但却不明
确活动所依据的具体需要和以什么途径和方式
来满足需要。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需要叫愿
望。
? (一)动机的概念
?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
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4
? 如果愿望仅停留在头脑里,不把它付诸
实际行动,那么这种需要还不能成为活
动的动因。因此,处于静态的需要,还
不是动机。只有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
行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时,需要才成为
活动的动机。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5
? (二)动机的功能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起机体产生某
种活动。有动机的机体对某些刺激,特
别是当这些刺激和当前的动机有关时,
其反应更易受激发。例如,饥饿者对食
物有关的刺激、干渴者对水有关的刺激
反应特别敏感,易激起寻觅活动。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6
? ( 2)指向功能,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
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例如,在为国家多
作贡献的动机支配下,农民向国家平价
出售粮食而不到市场上卖高价;在成就
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
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动机不
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
同。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7
? ( 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
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
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
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促使有机体终止
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
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
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某种目标。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8
? 动机与内驱力( drive) 和诱因( incentive) 这
两个术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驱力这个术语是武德沃斯( Woodworth,
1918) 首先提出的,指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
内部动力。这个术语在心理学文献中常有两种
不同的用法。一些学者把 "需要 ","内驱力 "和 "
动机 "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但多数学者对这三
个术语是有区别地加以使用的。需要是内驱力
的基础。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9
? 凡是能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
均称为诱因。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
有机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得到满足时,
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有机体因逃离或
回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
诱因。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0
? (三)动机的种类
?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区分为生物
性动机(也称为生理性动机或原发性动
机)和社会性动机.(也称为心理性动
机或习得性动机)。前者与人的生理需
要相联系,后者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1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 ·麦克利兰( David·C·McClelland)
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他从 20世纪 4O- 5O
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
,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
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 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
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 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
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
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 成就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高标准的倾
向。西方学者将成就动机定义为, 个人
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任务,不
但愿意去做,而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
内在心理过程, 。其表现包括完成有难
度的任务;高效率地完成任务;超越自
我或他人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2
? (四)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
? 倒U曲线理论,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3
? 二、情绪
? (一)情绪 —— 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态度体验。
?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依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具有肯
定或否定的性质。凡是能满足已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
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肯定的情绪,如满意、愉快、喜爱、赞叹
等;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
的事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绪,如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
? 除了情绪( emotion) 的概念外,在心理学中还经常使用情感
( feeling) 这一概念。情感就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
观体验(情绪体验)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4
? (二)情绪的生理机制
1、情绪的生理反应。
当处于情绪状态时,体内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支
配的内脏器官和内分泌活动会发生变化。例如,
愤怒时血压上升;恐惧时,呼吸和脉搏加快,
胃的活动会暂停活动,消化液也停止分泌,甚
至发冷汗,汗腺分泌发生变化等。大多数伴随
情绪而发生的生理变化,是由植物性神经系统
支配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5
? 2、情绪的脑机制
情绪是脑的机能。现代情绪生理学的研
究表明,脑的许多部位在情绪诸成分中
起着不同的作用。
? 下丘脑与情绪。 业已发现,许多种动机和情绪行
为的中枢在下丘脑。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6
? (三)情绪表现和情绪识别
情绪表现
情绪表现也称表情,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
外显行为。它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
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
表情。
? 情绪表现的先天遗传性
情绪表现具有先天遗传模式。世界上所有的儿
童当受伤或悲哀时都哭泣,快乐时都发笑。
? 情绪表现的社会制约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7
? (四)情绪体验的维度
情绪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人
所处的情境又是变化无穷的。这样就很
难对情绪体验作较细致的分析。但是,
如果撇开具体情境和情绪所指向的对象,
仅就情绪体验的性质来看,可以用情绪
的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对它
进行一些分析。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8
? 1、情绪的强度
情绪体验可以在强度上有不同等级的变化一由
弱到强的不同等级的变化。例如,喜,可以从
适意、愉快到欢乐、大喜、狂喜。哀,可以从
伤感到难过、悲伤、哀痛、惨痛。怒,可以从
轻微的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大怒、暴怒。
惧,可以从害怕、惧怕、惊恐到惊骇。情绪的
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程度也越深。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19
? 2、情绪的紧张度
在紧张度方面,情绪体验的变化是很大的。紧张的情
绪体验通常是与活动的紧要关头、最有决定性意义的
时刻相联系。在考试、讲演、运动比赛之前,人们都
可以体验到这种紧张情绪。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通
常存在着关系到活动成败的关键时刻,当这种时刻在
实际上或想象中临近时,情绪体验的紧张水平就会逐
渐增长。如果活动成败对人愈重要,则关键时刻到来
时情绪就愈紧张。关键时刻过去之后,则可以体验到
轻松或紧张的解除。如果以前的紧张水平愈高,则关
键时刻过去之后,就愈感到轻松。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0
? 3、情绪的快感度
快感度是指情绪体验在快乐或不快乐的
程度上的差异。悲伤、羞耻、恐惧、悔
恨等有明显不快乐的感受;而欢喜、骄
傲、满意等有明显快乐的感受。还有一
些情绪在快感度上应摆在什么位置,显
得十分模糊,如怜悯,惊奇既不是明显
的快乐,也不是明显的不快乐。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1
? 4、情绪的复杂度
各种情绪的复杂程度是很不一样的。爱,包含
柔情和快乐的成分;恨,包含愤怒、惧怕、厌
恶等成分。有时,情绪的成分非常复杂,我们
甚至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
体验。而有的情绪是很单纯的。现代心理学上,
把快乐、悲哀、恐惧、愤怒看作是单纯的情绪,
称为基本情绪或原始情绪。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2
? (五)七情六欲
? 关于基本情绪的种类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曾有过各
种不同的说法。《中庸》将情绪分为喜、怒、哀、乐
四种。《素问》把情绪分为 "喜、怒、悲、忧、恐 "及 "
喜、怒、思、忧、恐 "五种;《吕氏春秋 ·尽数》则认为
"喜、怒、忧、恐、哀 "五种;《三国志 ·魏陈思王植传》
中把喜、怒、哀、乐、怨定为五情。《左传 ·昭公二十
五年》把情绪分为 "好、恶、喜、怒、哀、乐 "六种;
《苟子 ·天论》称 "好、恶、喜、怒、哀、乐 ";《白虎
道 ·情性》称 "喜、怒、哀、乐、爱、恶 "也主张 "六情 "
分类法。《礼记 ·礼运》曰,"何谓人情?喜、怒、哀、
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quot;,提出七情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3
? (六)情绪状态
?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
控制力的情绪。
? 例如,盛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
足蹈;绝望时,心灰意冷,头脑昏迷。激情状态不同,自我控制
力丧失的程度也不同。在激情发生的初始阶段,人还是有自我控
制能力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4
? 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
情绪状态。
? (狗急跳墙)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5
? (七)情绪理论
? 1、詹姆士的情绪理论
詹姆士的情绪理论最初于 1884年发表在
《心灵》杂志上。以后又以专章 编入
《心理学原理》中。因 1885年丹麦生理
学家兰格提出的主张与其类似,故后人
常将这一理论称为詹姆士 — 兰格情绪学
说。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6
? 在詹姆士以前,人们一般认为,情绪体
验先于它的身体表现。例如,我们遇到
一头熊,感到害怕就逃跑,詹姆士不同
意这种看法,提出了一种与之完全不同
的主张。在詹姆士看来,情绪不是别的
东西,而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知。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7
? 2、坎农一博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
在批评詹姆士理论的同时,坎农和博德( Bard,
1927) 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情绪理论。他们认为,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无助于情绪的发生,
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解除丘脑抑制的功
能,即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
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输送到
大脑皮质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输送到内脏和
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身体变化和情绪
体验是同时发生的,而情绪感觉是由大脑皮质
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起的结果。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8
? 3、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
他认为,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
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
? 如果人为地导致唤醒(如用药物)并且有一种
情境能够合理地解释这种唤醒的原因,那么人
就会体验到情绪。根据同样的逻辑,人为导致
的生理反应如果可以解释为某种激发情境所致,
那么人对这种情境的情绪反应就会加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29
? 三、能力
?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
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
联系。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0
? (二)能力的种类
人的能力很多,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巨各种活动都必须具
备的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属于一般
能力。学习、工作、创造发明、任何活动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
这些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也称为智力。
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数学能力、
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完成相应
的活动是必需具备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1
? (三)能力的个别差异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
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水平、
能力表现的早晚和能力结构类型等方面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2
? (四)智力测验
? 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是本世纪初法国政府为鉴别低能儿
而聘请心理学家比纳( A,Binet) 和他的同事西蒙( T,Simon)
编制的。这个量表叫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它含 30个题目,于
1905年首次发表,并于 1908年,19if年作过两次修订。该量表发
表后,美、英、德、日、意等国都有心理学家分别将其译成本国
文字并结合各自的国情加以修订。这当中以推孟( Terman,
1916,1937,1960,1972) 在斯坦福大学先后四次修订而成的
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最为有名。在我国第一次修订斯坦福一比纳量
表是陆志韦( 1924),以后陆志韦和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 1936),吴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 1982)。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3
? 计算公式如下
智商( IQ)= 心理年龄( MA) /实足年龄( CA)
× 100
?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 D,Wechsler) 智力量表分为三种: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称 WAIS),评定 16岁
以上成人的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
WISC),测定 6至 16岁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
平;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简称 WPPSI),
评定 4至 6岁半儿童的智力。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4
? 四、性格
? (一)气质
?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
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所谓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
(例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
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以
及心理活动指向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5
?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 460一前
377)把四根说进一步发展为四液说。他在
《论人类的自然性》这篇著作中写道,"人的
身体内部有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所
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指这些东西,而且人就是靠
这些东西而感到痛苦或保持健康的。 "认为构
成人体内的体液有四种:血液( harma),粘
液( phlegma),黄胆汁( chole xanthe),
黑胆汁( chole melania),并根据哪一种体液
在人体内占优势,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
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6
? 阴阳五行说
我国古代也有人提出类似气质的分类来表示人
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例如孔子把人分为 "狂 "、
"捐 ","中庸 "。他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
捐乎?狂者进取,捐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
中孔子所说的 "征者 "相当于多血质的人,"捐者
"相当于粘液质的人,"中行 "一类的人相当于 "
中间型 "。《黄帝内经 ·灵枢》中根据阴阳五行
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特点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
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为太阴、少阴、太阳、
少阳,阴阳平和五类人,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
体质形态和心理特点。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
为金、木、水、土五种类型,也各有不同的肤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7
? 气质的血型说
人的血型有 A型,B型,AB型和 O型。有些心理
学家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不同的血型决定的。
这方面的工作,日本学者做得最多。例如,古
川竹二( 1927)根据血型把人区别为四种气质:
A型气质的特点是温和、老实稳妥、多疑、伯
羞、依赖他人、受斥责就丧气; B型气质的特
点是感觉灵敏,恬静、不怕羞、喜社交、好管
事; AB型的气质特点是上述两者的混合型; O
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不听
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看
来,这种理论也是没有多少科学根据的。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8
?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关于神经系统类型的概念是巴甫洛夫在 1909一
1910年期间第一次提出的。 1935年巴甫洛夫在
其 "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一般类型 "一文
中详细论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各种特性和判定
方法。他指出,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兴奋和
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
活性。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39
? (二)性格
? 1、什么是性格
在国外的心理学文献中,性格( character) 一
词源于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
这个概念强调个人的典型行为表现和由外部条
件决定的行为。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性格定
义为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
第五章 怎样消费 3-40
? 2、性格的类型
? 内倾与外倾
? 目前最为流行的人格分类无疑当推 "大五 "。以
前的分类都给人过于烦琐的感受。不少学者对
以前的分类借助自然语言样本重新作了分析。
如图普斯和克瑞斯特尔( Tupes & Christal,
1961) 对 8组被试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了重新
分析,被试从只受过高中教育的空军士兵到一
年级的研究生,评定者包括同伴、监管者、教
师、以及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场所是在诸如军
事训练课和妇女社团活动处等各种情形。在所
有的分析中,他们发现了 "五个相对显著和稳
第五章 怎样消费 4-1
? 第四节 学习理论
? 一、学习的概念
? 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
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
的相对持久的适应变化。
第五章 怎样消费 4-2
? 学习的分类
? 奥苏贝尔 的学习分类:
? 1-根据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
关系,有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他认为,接
受学习并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于
有意义学习。
?
第五章 怎样消费 4-3
? 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
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
质性联系的过程。
1,归属学习(下位学习)。即把新知识归入原有认
识结构中的有关部分,从而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
有关知识发生从属关系。
2,归总学习(上位学习)。即把认知结构中已有的
概括性较低的下位概念或命题归入新获得的上位概念
或命题中去,从而使新知识总括已有知识。
3,并列结合学习。即当新旧观念无上下位关系时,
通过并列结合的方式使其产生联合意义。
第五章 怎样消费 4-4
? 学习迁移:通常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
习的影响。
 迁移的类型,从方向上看,
分顺向迁移(先对后)和逆向迁移;
从效果上看,分正迁移(积极影响)和
负迁移。研究主要关心顺向正迁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2课时)
? 第一节 影响个体消费的因素
? 一, 需要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 二, 收入因素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水平
? 三、国家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 目前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预
期, 收入的非持久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利率只是通过影响心理预期来影响消
费 。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 四, 商品的价格影响着人们的消费
? 商品 价格弹性
? 西红柿 4.60
? 青豆 2.80
? 合法赌博 1.90
? 出租车服务 1.20
? 家具 1.00
? 电影 0.87
? 鞋 0.70
? 法律服务 0.61
? 医疗保险 0.31
? 客车旅行 0.20
? 居民用电 0.13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 五, 消费偏好
?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 20年中, 世界平均的最终
消费率为 78%-79%。 其中美国 1997年为 86.6%,
英国都在 80%以上, 印度, 巴西为 80%。 由此可
见, 中国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差了近 20个百
分点 。 用剔除掉 政府消费 后的居民消费数据,
更加能够反映消费需求的实际情况 。 1997年,
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为 47.5%,同期美国的居民
消费率为 68%,就连被世界公认的国内消费严
重不足的日本, 这一数据也达到 59.8%”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 六, 消费文化
? 什么是消费 文化
? 所谓消费文化,是渗透到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
文化观念与传统消费文化观念主要包括消费价
值观、消费精神、消费信仰禁忌、消费审美、
消费道德、消费时尚与潮流等,消费传统主要
指消费风俗、习惯。
第六章 影响消费的因素
? 第二节 影响政府消费的因素
? 一、经济发展水平是政府消费支出逐渐上升的
基本前提条件;
? 二、政府职能和作用的扩大和强化是促使政府
消费支出不断上升的主要动因;
? 三、政府财政规模的扩大是导致政府消费支出
上升的基础;
四,政府军事开支的扩张是促使政府消费支出
上升的强有力推动力量
第三篇 购买过程研究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人人都坐得起车,但未必都买得起车
? 第一节 居民购买的一般过程
? 购买需要 —— 购买动机 —— 购买决策 —— 购买
? 一, 购买类型
?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多种多样的,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可以根
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主要有以下几种:
? ( 一 ) 根据消费者购买目标 ( 地点, 商品, 品牌 ) 的选定程度划
分, 主要有:确定型, 半确定型, 不确定型
? ( 二 ) 根据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的认识程度来划分, 主要有:认
知型, 略知型, 无知型;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三 ) 根据消费的购买频率, 可分为:
?
? 经常性 —— 日常生活所需的必要的生活资料的购
买; ———— 介入程度低:
? 偶然性 —— 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工具以及重要节日,
较为贵重的商品的购买;
? ………… 介入程度一般 。
? 稀有性 —— 贵重物品, 大件商品的购买 。 —— 介入程
度高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四 ) 决策类型
? 习惯性 —— 即名义型购买, 教材的 33页 。
? 日常消费, 熟习的商品, 认知型购买
? 选择性 —— 即有限型购买 。 教材的 32页
? 慎重型 —— 即扩展型购买 。 教材 30
? 高档商品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五 ) 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不同情感
划分
? 理智型, 冲动型 ( 模仿, 好胜, 好强 )
? ( 六 ) 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个体性格
独立性程度来划分, 主要有独立型, 顺
从型;
? ( 七 ) 根据消费者购买过程的个性来划
分, 主要有:急速型, 挑剔型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为了了解消费者在实际上是怎样作出决策的,
营销人员必须识别谁作出和作出购买决定的因
素;人们可以是购买行为的发起者, 影响者,
决策者, 购买者和使用者, 对各种不同的人要
开展各种不同的有目标的营销活动 。 营销人员
还必须检查购买者的介入程度和对品牌有效性
的数目, 以确定消费者属于哪一种购买类型,
即:复杂购买行为, 减少失调购买行为, 习惯
性购买行为和寻求多样品种的购买行为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三, 购买的一般过程
? 信息收集 …… 可供选择的方案评
价 …… 购买决策 …… 购后行为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一 ) 信息收集
? 一位被唤起需求的消费者可能会去寻求更多的
信息 。
? 营销人员最感兴趣的是消费者需要的各种主
要信息来源, 以及每种信息对今后的购买决策
的相对影响 。
? ● 消费者信息来源可分为 4种:
? 个人来源,家庭, 朋友, 邻居, 熟人 。
商业来源,广告, 推销员, 经销商, 包装, 展览 。
? 公共来源,大众传播媒体, 消费者评审组织 。
? 经验来源,处理, 检查和使用产品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以上这些信息来源的相对影响是随着产品的
类别和购买者特征而变化 。 一般说来, 就某一
产品而言, 消费者最多的信息来源是商业来源,
也即是营销人员所控制的来源 。 另一方面, 最
有效的信息展现来自个人来源 。 每一信息来源
对于购买决策的影响会起到某些不同的作用 。
商业信息一般起到通知的作用, 个人信息来源
起着对作出购买决定是否合理, 或评价的作用 。
例如, 内科医生通常从商业方面获知上市的新
药, 但究竟购买与否, 则须借助于其他医生对
该信息的评价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二) 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
? 消费者评价过程最流行的模式是认识导向,
即营销人员认为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大多是建
立在自觉的和理性的基础之上的。
? 消费者感兴趣的属性分类如下:
? 照相机:照片清晰度, 摄影速度, 相机大小,
价格 。
? 旅馆:位置, 清洁度, 气氛, 费用 。
? 漱口剂:颜色, 效力, 杀菌能力, 价格, 味道 。
? 轮胎:安全, 耐磨寿命, 行驶质量, 价格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消费者将根据其关联或特征来区别这些产品的
属性 。 他们会密切注意与其需要有关的产品属
性, 产品市场常常可根据各不同消费群所感兴
趣的属性来加以细分 。
? 凡是靠各自属性建树声誉的每一个品牌, 消费
者对此大概会发展为一组品牌信念 。
? 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所具有的一组信念称为品牌
形象,消费者由于个人经验和选择性注意、选
择性扭曲以及选择性保留的影响,其品牌信念
有可能与产品的真实属性并不一致。
购买的一般过程
? 改变对品牌信念的试图, 称为心理再定位 。
? ● 改变竞争对手品牌的信念:营销人员可以设法改变购买
者对竞争对手品牌在各不同属性上的信念 。 凡是购买者误信竞争
者品牌的质量高于其实际具有的质量时, 这样做就具有意义 。 对
此我们称为竞争性反定位, 它常常通过连续的比较性广告加以表
达 。
? ● 改变重要性权数:营销人员试图说服购买者把他们所重
视的属性更多地放在本品牌所具有的杰出属性上, 品牌 C的营销人
员可以吹嘘选购一台具有较在的软件适用性的计算机的好处, 因
为品牌 C在这一属性上最为优越 。
? ● 唤起对被忽视属性的注意:营销人员可以设法使购买者
重视被忽视的属性 。 如果品牌 C是一台便携式计算机, 营销人员就
可以吹嘘携带轻便的好处 。
? ● 改变购买者的理想品牌:营销人员可以试图说服购买者
改变其对一种或多种属性上的理想标准 。 品牌 C的营销人员可以想
办法使购买者确信, 拥有大量储存能力的计算机多半会显得太臃
肿, 而大小适中的储存能力则较好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在应用这些战略的过程中, 营销者要努
力争取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 然而,
许多消费者在今天已经有了对广告和人
员推销试图影响他们的知识 。 因此, 营
销者应该考虑怎样用广告或销售展示活
动来引导他们的这些知识走向销售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三)购买决策
? 在评价阶段,消费者会在选择组的各种
品牌之间形成一种偏好。消费者也可能
形成某种购买意图而偏向购买他们喜爱
的品牌。但是,在购买意图与购买决策
之间,有两种因素会相互作用。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一个因素是其他人的态度。 他人的态
度会影响一个人所喜爱的选择,其程度
取决于两件事,(1)其他人对购买者所喜
好的品牌持否定态度的强烈程度; (2)购
买者对遵从旁人愿望的动机。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二个因素是未预期情况因素的影响。 某些突
发事情可能会改变购买意图。 消费者修正、推
迟或者回避作出某一购买决定是受到可觉察风
险的重大影响。
? 许多购买都含有一定的风险负担。消费者无法确定购买结果,这
便产生了担心。可察觉风险的大小随着冒这一风险所支付的货币
数量,不确定属性的比例以及消费者的自信程度而变化。消费者
为避免风险而采取了某些常用的办法,诸如:回避作出购买决定;
从朋友处收集信息;喜欢全国性品牌和有保证的产品。营销人员
必须了解引起消费者有风险感觉的这些因素,为他们提供信息及
帮助以减少那可察觉的风险。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四)购后行为
?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会体验某种程度
的满意感和不满意感。
? 在产品被购买以后, 营销者的工作并没
有结束, 而是进入了购后时期 。 营销者
必须监视购后满意, 购后行为, 购后产
品的使用和处理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购后行动 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或不满
意感会影响以后的购买行为。
? 营销人员应采取步骤尽可能减少买者购
后不满意的程度。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二节 政府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一, 政府采购的涵义
? 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团体
组织,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
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
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
? 政府采购实质上就是政府支出的安排和使用行
为, 将政府采购政策与其他政策相结合, 能够
实现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目标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本法所称货物, 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
包括原材料, 燃料, 设备, 产品等 。
? 本法所称工程, 是指建设工程, 包括建筑
物和构筑物的新建, 改建, 扩建, 装修, 拆除,
修缮等 。
? 本法所称服务, 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
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二, 政府采购制度的范围与构成 。
? 在西方国家, 凡政府所需, 自身又不能生产或提供的
商品和劳务, 均可向社会采购 。 ( 一 ) 政府购买的商
品和劳务按使用性质和管理上的差异可分为军用和民
用两大类 。
? 民用品主要包括各类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 大型科研
设备, 能源, 交通, 邮政, 电讯等公共设施及政府所
需的其他劳务
? ( 二 ) 就资金来源看, 政府采购商品和劳务的资金主
要来自于政府预算和官方贷款 。 在支出上体现为政府
各部门的公用事业费和建设投资, 如办公用品, 专项
设备购置支出及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 。
? (三)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政府采购又由中央集
中采购和部门、地方自主采购构成。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三, 政府购买的特点
? ( 一 ) 政府购买的政治性
? 然而,许多国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总是
千方百计实施各种方法,给本国的供应
商以优惠待遇。
? 政府较常采用的政策有: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一, 彻底禁止国外供给 。 如美国政府规定, 政府乘务员必须乘
坐美国航班 。 日本虽无此种规定, 但日本政府与日本国民一样,
长期习惯购买和使用本国生产的商品 。
? 第二, 对允许进入的外国商品规定正式的标准 ( 如最小成本或价
格差异, 对等抵消或当地含量要求等 ) 。 美国早在 1933年即制定
了, 购买美国货法案,, 规定凡用美国联邦基金购买供政府或建
设公共工程使用的商品, 若非违反公共利益, 或国内产量不足或
质量不合格, 或价格不合理得过高, 均应购买美国产品 。 该法案
在 1954年和 1962年曾两度修改 。 目前所规定的外国商品与美国商
品的差价为:非军用物资的货物采购, 美国商品价格可高出外国
商品 6%,其中来自小企业或劳动力过剩地区产品的价格优惠可达
12%;国防部采购项目中的本国产品价格可比外国产品高 50%。
? 第三, 在政府采购时采用选择性或单一的投标程序以便无法产生
有竞争力的投标, 或政府直接将标的授予一家特定公司 ( 通常是
国内公司 ) 。 欧盟和加拿大经常采用这种做法 。 以上三种差别对
待的做法对市场准入具有极大的限制性 。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二 ) 政府购买的非市场化
? 政府采购的过程实质上体现了一种委托 —— 代理关系。
在委托 —— 代理条件下,政府采购主管部门(一般设
立在财政部门)委托政府采购中心实施采购,而采购
中心则委托中标单位生产或提供商品和劳务,这一过
程实质上经历了两个领域:前者在政治领域,以非市
场手段形成政府对其下属机构的委托 —— 代理关系;
后者则通过经济程序,在市场领域形成采购中心对企
业的委托 —— 代理关系。从整个决策链条中可以看出,
政府采购不可能是二种完全的市场行为,最多只能说
是一种准市场行为。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三 ) 政府购买的公开性
?, 政府采购法,
? 第二十六条 政 府 采 购 采 用 以 下 方 式,
( 一 ) 公开招标; ( 二 ) 邀请招标; ( 三 ) 竞
争性谈判;四 ) 单一来源采购;五 ) 询价;
( 六 ) 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
他采购方式 。
? 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四 ) 政府购买程序性
? 1,预算 ( 33) …… 审批 ( 33) …… 招标
( 34) …… 采购
? ( 五 ) 政府消费规模性
? 在当今国际市场上, 政府采购是一个巨大的市
场, 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及其控制机构都是货
物与服务的大买主, 其每年采购额约占国际贸
易额的 10%到 15%。
? 第三十三条
? 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
年度部门预算时, 应当将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十四条
? 货物或者服务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方式采
购的,采购人应当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
的供应商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三家以
上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十五条 货物和服务项目实行招标方式采
购的, 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
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 不得少于二十日 。
? 第三十六条 在招标采购中, 出现下列情
形之一的, 应予废标:
? ( 一 ) 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
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
? ( 二 ) 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 违规行
为的;
? ( 三 ) 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
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 ( 四 ) 因重大变故, 采购任务取消的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十八条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 应
当遵循下列程序:
? ( 一 ) 成立谈判小组 。 谈判小组由采购人
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 其
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
? ( 二 ) 制定谈判文件 。 谈判文件应当明确
谈判程序, 谈判内容, 合同草案的条款以及评
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 。
? ( 三 ) 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 。
谈判小组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
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参加谈判, 并向其提
供谈判文件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十九条 采取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
采购人与供应商应当遵循本法规定的原
则, 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双方商定合
理价格的基础上进行采购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四十条 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的, 应当遵循下
列程序:
? ( 一 ) 成立询价小组 。 询价小组由采购人
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 其
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
询价小组应当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
交的标准等事项作出规定 。
?
? ( 二 ) 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 。 询价小
组根据采购需求, 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
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 并向其发
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各国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愈演愈烈, 日益成为
国际贸易中限制进口的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
有鉴于此, 关贸总协定的多数缔约方感到有必
要把政府采购政策予以规范与监督 。 在, 东京
回合, 期间, 埃及, 印度等发展中缔约方提出
将政府采购纳入多边法律监督之下的动议, 该
动议获得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持 。 在各缔约方
的共同努力之下,, 东京回合, 结束时终于达
成, 政府采购协议, 。 到 1993年年底, 有 12个
缔约方参加该协议 。 它们分别是:奥地利, 加
拿大, 欧共体, 芬兰, 香港, 以色列, 日本,
挪威, 新加坡, 瑞典, 瑞士和美国 。 1994年,
政府采购协议以诸边协议方式为乌拉圭回合谈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政府采购法, 将于 2003年 1月 1日起实
施,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 借, 政府采购
法, 实施的有利时机, 明年我国将进一
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 政府采
购范围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 尤
其是要增加工程和服务项目 。 政府采购
规模也将相应扩大, 2003达到 1500亿元 。
其中中央单位 400亿元, 地方 1100亿元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一般来说, 政府采购主要应遵循公开, 公平,
竞争, 经济效率和廉正性五大原则 。
? ( 一 ) 公 开 性 原 则 ( Disclosures)
公开性原则是国际间政府采购规则中的一
项重要原则 。 世界贸易组织, 政府采购协议,
第 17条以专条的形式规定了政府采购透明度的
问题, 指出:, 每一缔约方应鼓励其实体 ( 即
政府采购的采购方 —— 本文作者注 ) 说明来自
本协议缔约方国家投标的条件, 包括背离竞争
性招标程序或援引诉讼程序的条件, 以确保每
个实体授予合同的透明度 。, 所谓政府采购的
公开性原则是指, 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政策,
程 序 和 采 购 活 动 都 要 公 开 。,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二 ) 公 平 性 原 则 ( Equity)
政府采购公平性原则是指, 采购主
体要为供应商竞争性地获得政府采购的
合同提供公平的途径 。,
? ( 三 ) 竞 争性原 则 ( Competitions)
竞争性原则是政府采购制度的灵魂
或精髓, 没有竞争就没有政府采购制度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 四 ) 经济, 效 率 原 则 ( Economy and
Efficiency)
公共支出的经济效率是指:, 在对物品的
需求已定的情况下,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来获得
这些物品 。, 作为政府采购制度的经济效率
原则, 是指采购主体力争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采
购到质量理想的物品, 劳务或服务 。,
? ( 五 ) 廉 正 性 原 则 ( Integrity)
廉正性原则是指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要最大
限度地禁止违法和腐败行为, 严格维护法律的
尊严, 维护政府的廉正 。
第七章购买的一般过程
? 第三节 组织购买 ( 略 )
? 购买者比较少:购买量较大:供需双方
关系密切:购买者在地理区域上集中:
衍生需求:需求缺乏弹性:专业采购:
直接采购:互购:租赁: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科特勒:文化, 社会, 个人, 心理四个
方面
? 一, 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
? ( 一 ) 政治因素
? 1,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 即经济制度 。
? 2、社会政策。 ( 1)信贷政策 ( 2)福
利政策
? 3、政治信仰。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1)信贷政策
? 消费信贷有利于提高消费倾向, 扩大内需 。
? 消费信贷有利于为经济增长提供推动力
? 消费信贷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消费信贷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改善,提高金融
资本的运作效率。
? 消费信贷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2)福利政策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 二 ) 经济
? 从经济因素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很不完
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短缺经济特
征将长期存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行为特
征主要表现为:(1)供给不足下的消费者排
队购买,争先抢购稀缺名优产品;(2)短缺
条件下消费者企图增加商品存量,购买欲望扩
大化;(3)短缺条件下消费者尽可能依靠个
人储蓄或现金持有,增强购买选择的灵活性,
保持较强的货币灵活偏好;(4)社会性的集
团购买以减轻其成员由于短缺产生的压力。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三 ) 文化
? 文化作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
义体系, 作为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 对
人们心理, 行为的影响具有深远性, 但
同时又具有抽象性和不可捉摸性 。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二, 个人经济环境因素
? ( 一 ) 一个人的经济环境会严重影响
其产品选择 。
? 人们的经济环境包括可花费的收入 ( 收
入水平, 稳定性和花费的时间 ), 储蓄
和资产 ( 包括流动资产比例 ), 债务,
借款能力以及对花费与储蓄的态度等 。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 二 ) 在假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为最
大限度的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就要依据各类商
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 以获得消费的最大效用 。
? ( 三 ) 价格地消费的影响 。
? 一般说, 价格越高对消费者的推力越大, 即愈
可能把消费者从该类商品购买者行列中推出去,
反之则可能把人们拉入该类商品购买者的行列,
销售部门常利用价格的这种推拉原理, 以, 大
削价, 来倾销积压商品 。 根据无差异曲线的替
代原理, 这种推动效应会引起连锁反应 。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三, 消费者特征因素 。
? 消费者特征由多层面组成, 包括年龄, 性别,
职业, 文化程度, 社会阶层等社会统计指标特
征以及心理特征,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信息
特征 。
角色与地位 一个人在一生中会参加许多
群体 —— 家庭, 俱乐部以及各类组织 。 然而,
每个人在各群体中的位置可用角色和地位来确
定 。
? 角色是一个人所期望做的活动内容 。 角色是周
围人对一个人的要求, 是指一个人在各种不同
场合中应起的作用, 琳达的每一个角色都将在
某种程度上影响她的购买行为 。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四, 购买情境因素 。
? 购买情境因素是直接促成购买行为实现或延缓
购买行为的辅助因素, 既包括买卖双方的心理
沟通, 也包括招牌, 橱窗设计, 店内装饰, 货
架排列与商品展示等市场客观环境 。
?
? 经验表明, 牌匾设计新颖, 寓意深刻, 造型独
特, 命名富有联想就能吸引顾客, 并使顾客留
下深刻的印象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五, 参照群体因素 。
? ( 一 ) 群体类型
?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 默
顿将参照群体归结为三种形式,( 1 ) 经常与
人交往的群体;
? ( 2 ) 和个体所属群体处在相同社会地位的群
体;
? ( 3 ) 和个体所属群体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群
体 。
? 参照群体对个体具有规范功能和比较功能。规
范的参照群体影响一个人的一般价值或行为;
比较的参照群体影响特殊的、具体的态度和行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 ( 二 ) 家庭
? 家庭是在社会上最重要的消费者购买组
织,
? 1,购买习惯的培养 。
? 2、家庭权力结构。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3,家庭生活周期
? 家庭生活周期, 系指从建立家庭开始到该家庭
分解的过程 。 这其中可分为若干阶段, 而不同
阶段的家庭消费行为是不一样的, 于是引起消
费结构的变化 。 一般来说, 家庭生命周期分为
单身阶段, 新婚阶段, 满巢阶段, 空巢阶段和
独居阶段等 。
? 在单身阶段, 其消费比较简单;
? 在新婚阶段, 消费需要急剧增大, 但限于收入
水平, 只能有重点地购买, 以购买耐用消费品
为主;
? 满巢阶段, 收入开始增加, 孩子出世并逐渐长
第八章影响购买的因素(个人
? 4,家庭的构成状况
? 第三是家庭的构成状况, 指家庭成员人数, 年
龄, 性别和各成员间的关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
这里集中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家庭成员中谁是
购买决策者即, 户主,, 不同的决策人对商品
的选购有不同的决定作用, 因而影响消费结构
和水平 。 另一个问题是家庭规模的大小, 这也
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 。 目前, 小康家庭
规模趋向小型化, 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最可能
呈相对稳定趋势, 对方便食品, 旅游, 教育,
娱乐和劳务需求则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等 。
第四篇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营销意义
? 第一节 产品意义
? 一, 产品的概念
?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科特勒认为, 产品是能够提
供给市场以满足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 。
? 二, 产品的构成要素
? 种类、质量,性能,品牌、服务,保
证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三, 消费与购买行为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一 ) 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需要, 即产品具有
最基本的性能 。
? 最基本的层次是产品的核心利益, 即顾客真正
所购买的基本服务或利益, 是商品本身所具有
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功能 。 如购买衣
服是为了满足审美或保暧的需要, 购买保险是
为了得到保障或经济补偿的需要 。
?
? 表面上, 生产者, 营销者提供的是具体的商品
或服务, 但本质上提供的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
要的服务或利益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二 ) 满足消费者的基础需要, 即产品具有最
基本的质量 。
? 产品的第二个层次是基础产品 。 对消费者而言,
产品必须具有核心价值, 而产品核心价值只能
通过 具体的产品才能得以实现 。 生产者, 营销
者必须将核心利益转化为基础产品, 以满足消
费者不同的价值需求 。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其
基础产品就是不同种类的保险合同, 它是保险
险种有形的物质载体, 也是保险产品的基础部
分 。 保险产品的其他层次都要通过基础产品得
到体现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三 ) 满足消费者的期望需要
? 产品的第三个层次是期望产品 。 消费者
在选择和购买产品时, 总是希望所购买
的产品能够满足其某种需要, 即希望产
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应有的产品品
质 。 例如, 消费者总是希望购买的食品
是安全的, 卫生的, 是能够食用的;其
购买的保险是能够保障其保险利益的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四 ) 满足消费者的附加需要 —— 品牌, 服务
?
? 产品的第四个层次是附加产品,是生产者或营
销者在基础产品的基础上增加的服务和利益,
它一方面能使消费者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利
益,另一方面也使产品的生产者或营销者与其
竞争对手所提供的产品区分开来。附加产品不
是产品本身,而是基础产品之外的附加服务。
许多成功的公司在它们的基础产品之外增加了
额外的优惠和好处,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五 ) 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潜在需要 —— 增值,
以旧换新
?
? 产品的第五个层次是潜在产品 。 潜在产品是指
产品未来的表现形式 。 产品总是在不断更新,
不断变化的 。 在通常的情况下, 产品的附加部
分往往是潜在产品的前奏, 期望产品, 附加产
品最终很有可能变为产品的一部分 。 例如, 产
品的保修期, 最初只是消费者的一种期望产品,
而现在一般都是产品的一部分 。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第一节 价格
? 一, 价格的认识
? 商品价格从根本上说, 是由其所包含的社会劳
动价值量决定的, 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换
句话说, 即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是商品所包含
的劳动价值量 。 劳动价值具有凝结性, 社会性
和抽象性的特点, 它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来表现
自身的价值, 因而, 商品价格是客观的, 是可
以通过商品交换来体现的,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二, 心理价格概念
? 心理价格是消费者心目中商品所值的价格, 即
他们愿意为购买该商品所付出的价钱 。
? 心理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心理价值的主
观评定, 商品的心理价值可理解为商品的能满
足消费者某种需要并为其带来愉快和享受的特
性 ( 即商品的效用 ), 商品越能满足消费者的
某种特定需要, 越能给他带来愉快和享受, 它
的心理价格就越高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如果说, 商品价格是以劳动价值量为其
价值取向的话, 心理价格则是以消费者
的消费需求为价值取向的 。 心理价格以
商品价格为基数, 但加入了消费需求的
变量 。 用公式表述就是:
? 心理价格=商品价格+消费者需求
程度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三, 心理价格对消费行为的引导
? 心理价格体系的形成,表明了多元化消
费社会和时代的到来,它必定对人们的
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1,从企业方面来说, 由于消费者的消费
更多地是为了满足其心理需要而不是单
纯的生理需要, 价格越低的商品不再是
越畅销的商品 。 因此, 市场竞争也逐渐
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2,从消费者方面来说, 对商品的心理价
格的主观认定, 无疑会促进消费行为的
自主性和多样性, 由于消费者的经济收
入, 文化程度, 社会阶层及个性特征各
不相同, 其需要层次也必有差异, 对商
品的心理价值的评定也会大相径庭, 从
而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3、炫耀性消费反映了消费者自我意识的
增强,从客观上看,它可以促进生产和
商业的繁荣,但如果消费者的这种消费
动机过于强烈,则会误导消费行为,引
致不良后果。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第一节 销售渠道与消费行为
? 渠道, 覆盖区域, 商品分类, 位置,
存货, 运输
? 一, 渠道结构:由金字塔向扁平化方向
转变
? 传统的销售渠道通路长,展级多,呈金
字塔式(图 a)。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二, 消费行为对渠道选择的影响
? 正因为金字塔式的销售渠道存在着上述
的诸多弊端, 无法有效满足顾客需求,
现在许多企业都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
的结构 。 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 销售网
点则越来越多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一 ) 降低了价格
?, 物美价廉, 是其选购商品的前提 。 扁平化的
销售渠道降低了企业产品的价格, 提高了其价
格优势 。
? ( 二 ) 提高了对消费者的管理能力
? 销售管理或客户管理是现代营销管理的重要趋
势与内容
? 销售渠道短, 增加了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
?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三 ) 提高了销售量
? 销售网点多, 则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和
覆盖面 。 企业如何缩短和改进销售渠道
要综合考虑产品特点, 企业策略, 市场
概况等相关因素, 力争确保渠道畅通,
并高效率运作 。 如有一些企业由多层次
的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 即制造商 —
— 经销商 —— 零售商 ( 图 b)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 四 ) 方便的消费购买
? ( 五 ) 保证了商品质量
? 还有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置配送中心, 直接面
向经销商, 零售商提供服务 ( 图 c) 。 这种扁
平化结构的销售渠道, 通过通路层次的减少来
提高通路和消费者的利益, 增加了品质保证;
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使
实物, 货币, 信息, 促销等因素的流动更加迅
速, 有效, 对企业把握顾客需求, 满足顾客需
求,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意义 。
第九章 研究消费与购买行为的
营销意义
? 第一节 消费行为分析对促销的影响
? 销售促进, 广告, 人员推销, 公共
关系
? 一, 促销的目的首先是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 二, 促销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 ( 感
觉 —— 思维 )
? 三, 促销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的感情
? 四, 促销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 五, 促销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