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概念一、与土地利用相关概念
( 一 ) 土地利用类型,是按用途,经营特点,自然与社会的功能和覆盖特征等综合划分的土地利用种类 。 如按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分类可分八个一级类和四十六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
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
( 二 ) 土地利用方式,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按产品的市场方向,
投入水平,采用的技术和劳力,地权关系的不同所划分的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 。 土地利用方式是比土地利用大类描述或规定更为详细的土地利用种类 。
( 三 ) 土地类型,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级别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
(四) 土地分级,是指在综合分析土地组成要素的基础上,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划分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方面有差异的土地单位,它们构成一个土地分级系统。如我国 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类型分级是在大气候水热类型基础上进行的,共分两级,第一级类型是以引起土地类型分异的大地貌类型及其相应的土壤、植被类型而划分;第二级是依据引起次一级土地类型分异的中地貌、
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的。
( 五 ) 土地分类,在同一级土地中划分出不同的土地单位就称为土地分类 。 土地分级是对土地的纵向划分,而土地分类是对土地的横向 ( 同一级别内 ) 的类群归并 。
( 六 ) 土地利用结构,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在一定区域内的组成比例,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和空间布局结构 。 一般指现状土地利用方式用地比例 。
( 七 ) 土地利用布局,
指与土地利用结构相联系的各类用地的空间分布 。
( 八 ) 土地利用强度 ( 土地利用集约度 ),单位土地面积上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 。
( 九 ) 土地利用率,广义指农,林,牧,工,商等土地开发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狭义指农用土地占该区土地面积的比例 ( 也称为垦殖系数 ) 。
( 十 ) 土地使用,指具有某法权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土地利用过程 。 土地利用与土地使用含义基本相同,不过前者着重从经营的角度来讲,后者从法权的角度来说的 。
( 十一 ) 土地利用决策,在土地利用系统中,在某些相互排斥的因素或目标,对土地利用方案的确定 。
( 十二 ) 土地利用区划,是在充分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演变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地域差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及布局进行分区 。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关系
(一 ) 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的关系土地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为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提供土地保证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
方针,用地指标和用地分区,原则上应适应和服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 。 但在特殊情况下,即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经过反复研究,在某些或某项用地的安排上仍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的需要时,应具体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实事求是向政府提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具体意见 。
( 二 ) 与国土规划的关系国土规划的对象是国土资源,
其任务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
资源、环境的关系,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
是国土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的进一步具体化。因此,国土规划是编制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国土 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
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
湖泊、内海、领海、大陆架及其下层和上空。所以,国土资源包括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等。其中,土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它的全部。
土地 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包括内陆、水域和滩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合理安排。国土规划是国土开发和整治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对国土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
的开发和整治,即从长远着眼,并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在地域进行合理安排,解决经济的地区合理结构。
(三)与城市(镇)规划的关系从 1952年正式提出重视城市规划到 1989年,城市规划法,的颁布至今,
在相当长时期内,城市规划对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控制城市无序化外延占用耕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上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在城市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上进行协调,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区的界线。建设用地区内部的土地利用要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主要保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在我国由于许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于市 (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在制定后者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安排 。 为了保护耕地,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新的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
( 四 ) 与农业区划的关系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
(一)系统性
(二)层次性
(三)动态性
(四)权威性
( 五 ) 市场经济特性
( 六 ) 持续性
( 七 ) 战略性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协调土地供给与需求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确定具有全局性,宏观性,
战略性,是指导调整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方向和途径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是依据当地国民经济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区域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土地管理法,第三章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为:
1,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
2,协调各部门间及农业各业间的土地利用;
3,对全局的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组织;
4,对土地利用监督服务 。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和意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 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必须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专题研究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是在一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区域内各种土地的利用类型,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质量,结构与布局,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所作的分析 。 它是着重研究土地利用的宏观经济,社会,
生态效益,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
发现土地利用现状中有利的一面和不合理的一面,找出土地利用存在的成绩,
发现现状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土地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具有以下意义:
1,是土地生产潜力分析的前提 。
2,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 。
3、是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较多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并结合历史和统计资源进行分析 。 没有完成土地资源详查的地区,则充分利用土地概查和土壤普查资料 。 还必须结合外业调查,以及通过询问当地有关专家,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农民,对当地的主要土地利用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 。 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方法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收集的相关资料主要收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 一 ) 规划区内自然情况资料
( 二 ) 社会经济情况资料
( 三 ) 土地利用情况资料
( 四 ) 其它有关资料,包括区划资料,
社会经济调查,地方志等资料 。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要求为了搞好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必须认真作好以下几点:
一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必须配合外业考察工作,对当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较为细致系统的考察,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分析,以作为分析土地利用效果的依据 。 同时研究地区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开发前景,对当地主要工程设施和城镇建设进行考察,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 。 总之,现场考察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二是要掌握详实,全面,准确的基础资料 。
三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利用的有关数据要进行核实,如核实各类土地面积,土地单产等有关数据 。
四是注意与有关专题研究的内容协调,相衔接 。
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方法
( 一 ) 动态变化分析法
( 二 ) 指标对比分析法
( 三 )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 四 ) 图上分析法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一,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二,土地利用率分析
1,土地利用率,它是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是表示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资源潜力的指标 。
%100 土地总面积 未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率
2,土地垦殖率,它是耕地面积与总土地面积之比,反映土地的开发程度及种植业的发展程度 。
%1 0 0
土地总面积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
3,农业用地率,是指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用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大农业的发展程度 。
%100
土地总面积林、牧、渔)农业用地总面积(农、农业用地率
4,耕地复种率,是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其所占耕地面积之比,反映耕地的利用效率和程度 。 ( 耕地复种指数 )
%100 总耕地面积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复种率
5,粮食作物复种率,是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粮食占耕地面积之比,反映粮占耕地的利用效率 。
%100 粮食占耕地面积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复种率
6,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土地的林业利用程度 。
%100 土地总面积 零星树折合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
7,载畜量,系指每平方公里草原所放养的牲畜头数,反映牧区草原利用程度 。
里)放牧草原面积(平方公放牧各种牲畜总头数草原载畜量?
草场容许载畜量草场实际载畜量草场载畜量指数?
8,水面利用率,系指已利用水面占总水面面积的百分比,反映水面利用的程度 。
%100 水面总面积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利用率
9,建设用地率,指建设用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建设用地占地情况 。
%1 0 0 土地总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率
10,建筑容积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用以说明城镇土地利用程度 。
%100 城镇占地总面积城镇建筑总面积建筑容积率
11,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
指一定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说明建筑的分布的疏密程度及土地利用率 。
%1 0 0 城镇用地总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密度三、土地生产率分析土地生产率 是指现状土地利用水平下土地的生产能力,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现状土地生产率分析,若与其他相同条件区域的生产率比较,可用以评价本区域生产率的高低;与生产潜力比较,可得出生产潜力的大小,为发展生产提供依据。
现状土地生产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单位土地面积的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及总收入 。
2,单位播种面积的产量:用以反映农业技术与精耕细作水平 。
单位面积产量=某作物产量 /该作物播种面积
3,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或产值:
用以综合反映耕地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利用水平 。
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或产值=总产量或产值 /
耕地面积
4,单位农业用地总产值:用以反映农业技术措施效果和土地利用情况 。
农业用地总面积农、林、牧、渔总产值单位农业用地总产值?
5,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用以表明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动创造的价值水平 。
地)土地面积(农用地或耕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农产品产值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
6,单位土地面积纯收入 ( 土地盈利率 ),用以表明单位面积土地的收入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 。
土地面积生产成本农产品产值单位土地面积纯收入
7,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用以表明单位面积草地的生产能力 。
8,单位水面水产品产量或产值:
用以表明单位水面的生产能力或生产水平 。
全部可利用水面量本区域水产品产值或产产量单位水面水产品产值或?
9,人均占有各类农产品产量:
包括粮,棉,油,瓜菜,肉,蛋,
奶,鱼,果品 ( 干鲜果 ) 等,用以反映本区域人民对各类农产品的占有水平和消费水平 。
10,农村人均纯收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
它是按农村总人口平均的农村经济纯收入 。
农村平均人口农村个人所得总和农村人均经济纯收入?
四、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1、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单位土地收益多少或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收益。
2,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其指标有人均商品量,商品率 ( 为社会提供物质需求的需要 ),人均税金等 。 人均资源量,人均耕地,
人均林地,人均绿地等,都可以说明为社会提供满足需求的各种资源量越多,土地开发利用越好 。
3,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指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造成某种影响的效应 。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评述通过现状评述,要总结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利用特点,成功的经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设想 。 其内容包括:
(一)基本情况概述主要包括行政辖区,人口,
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态条件等 。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貌 ( 包括地貌类型,地势走向,海拔等 ),水系 ( 河流,湖泊及有关水文,水资源数据 ),气候气象数据,土壤 ( 土壤类型,土层厚度,
有机质含量等 ),植被 ( 森林,草原等天然及人工植物情况 ),水文地质等 。
经济条件: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经济发展水平 ( 如国民经济历年总产值,总产量,
总收入等等 ),经济管理水平,
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城镇分布状况等 。
生态条件:包括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情况,土壤污染情况,草原退化现象,土地荒漠化现象等等 。
(二)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经验利用多年的土地利用统计资料,
历史地分析土地面积,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变化,归纳土地变化和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政策因素的变化规律,从动态变化中得出土地利用的特点,经验和成就 。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这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核心 。 如人地矛盾,各部门是否争地,结构是否失调,建设用地比例是否合理,土地利用的权属界线是否清晰,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方式集约或粗放是否恰当,水土资源是否平衡,土地利用的生态指标 ( 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盐渍化,沙化,低产田比例及分布等,
土壤有机质含量 ) 是否良好 。
( 四 ) 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设想 在总结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设想 。 总体上建设用地比例要适当控制,
合理调整农林牧比例及分布,用地结构必须因地制宜 。
( 五 ) 提出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途径,如改善土地组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投入 ( 水利设施 ),改良土壤等 。
( 六 ) 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建议,如经济效益方面,加速改革,搞好土地开发,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开源和节流,加强土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 。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第一节 概述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对土地利用远景目标及任务的战略性的安排。战略研究就是要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提出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途径和步骤,以及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
二是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及任务的确定。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保护、整治的合理性谋划,它也是对土地利用规律的研究探讨。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研究;
社会经济发展及用地需求量预测;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方针、原则、
重点的确定;土地利用战略措施的制定。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一,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依据
(一)上级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国家或上级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本区域土地利用的要求。
(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四)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五)土地资源供需分析。
(六)是对规划期内土地利用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
(七)是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所能取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估计。
二、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方法一是在完成若干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专题研究的结论和上级规划的控制指标,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要求予以确定;二是在开展专题研究之前,根据上级规划下达的控制指标和任务,经过对地区土地供需状况的初步分析提出一个土地利用的大致目标和任务,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研究,但这个大致目标随着专题研究的论证和规划工作的扩展、深入逐步加以修改、
完善;三是在编制规划开始时,根据对本地区土地供需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土地利用目标,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进行验证和协调,逐步修改、完善。
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步骤:
1、明确规划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改变土地利用不合理状况,寻求土地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途径。
2、分析土地供需基本情况: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适宜评价的结果,通过对各类用地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比较和平衡,提出规划末期各种用地所能达到的用地面积。
3、拟定土地利用长远目标:明确了规划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掌握了土地供需的总体情况,即可拟定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目标是指规划区在一定期限内所要达到的标准。目标不应是抽象的,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能量化的目标尽量量化。土地利用目标主要包括规划期末几种主要用地所能达到的面积,土地开发、治理面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指标等。
4、提出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是指为实现土地利用长远目标所应遵循的方向和指针。
三、土地利用战略布局研究土地利用战略是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所作的总体的、长期的宏观决策,是远景的、宏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蓝图。土地利用战略布局是土地计划管理、实行宏观控制的重要依据,是土地利用方向在地域布局上的体现,也就是根据本行政区各地区土地条件、质量与土地利用现状的 类似性 或差异性,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类型地区土地利用方向、土地利用方式和安排土地利用结构比例。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 土地质量评价第一节 概述一、土地评价研究进展二、土地评价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差异性原则
3、多学科活动协同研究
4、要针对特定土地利用方式
5、评价要切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6、土地利用持续性是评价基础
7、评价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 土地质量评价第二节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一、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土地特性或土地质量与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要求匹配过程,称为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按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的,定量的,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按评价的目的可以分为当前的,潜在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按评价的对象可以分为单宜性 ( 如橡胶 ),双宜性 ( 如苹果,板栗 ),多宜性 ( 如农林牧多种用途 )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
二、土地评价方法
(一 )经验法经验法就是有经验的评价工作者根据收集到的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要求的数据,依据一定的原则,直接利用自己的经验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等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人们积累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缺点是不同的评价工作者从同一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只有当评价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时这种方法才可靠。
二、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依据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是以土地质量评价为基础的 。 有时,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因素也用土地特性,但由于土地特性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量纲,使得土地特性之间以及与土地质量之间的比较很困难,因此,使用土地特性作评价因素,首先必须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其量纲 。
实际上标准化处理的过程是通过土地质量评价将土地特性转化成土地质量,只不过土地质量仍使用土地特性的名称 。
三、土地自然适宜性的分类方法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于 1976年推出
,土地评价纲要,,其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系统采用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四级分类制。
1,土地适宜性纲
2,土地适宜性级
3,土地适宜性亚级
4,土地适宜性单元
5,有条件的适宜性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 土地质量评价第三节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方法初步商讨一、目标二、数据和论据三、评价工作计划土地利用种类土地利用大类或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的要求和限制性土地制图单元土地质量土地和土地用途相比较一、比配二、社会经济分析三、环境影响土地适宜性分类提出成果
( 一 )
( 二 ) 土地利用种类及其要求和限制性
( 三 )
( 四 )
1,匹配是一种简单的过程,将适宜性等级界限与每一土地制图区域的条件相比较 。
2,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3,社会经济分析 。
(五 )
(六 )
(二 )指数法
1、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
(1)以土壤图的图斑为基础
(2)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
(3)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
(4)土地多种因素综合叠置后所确定的单元作为土地评价单元:这种方法适宜于计算机化的综合土地评价。
2、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确定权重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等权重法、等差法、回归系数法、
灰色关联度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经验法等。
3、评价因子值获取模型整理
4、评价单元综合分值的计算及适宜等级的划分
( 1)土地单元综合分值的计算
( 2)土地适宜级别的划分
( 3)土地级别的最后确定
(三 )数学模型主要有,
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回归分析法等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 土地质量评价第四节 可持续性土地评价一、可持续性土地评价的提出二、可持续性土地评价的概念
( 一)可持续性作者认为持续概念应该是动态的,是系统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过程。概言之:持续性是系统维持其生产力能力而又不致使环境退化。
(二)适宜性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将评价单元的土地属性与特定土地利方式的利用要求进行匹配,以鉴定该土地单元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程度的过程。
土地属性 (land attribute) 包括土地性质
(land characteristics)和土地质量 (land
quality)。
(三) 持续性( Sustainability)与适宜性
( Suitability)的关系三、可持续性土地评价原则与框架
(一)可持续性土地评价原则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差异性原则
3、多学科活动协同研究
4、要针对特定土地利用方式
5、评价要切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6、土地利用持续性是评价基础
7、评价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
(二)可持续性土地评价的基本框架建立评价目标
(确定比例尺、时间段、区域)
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土地需求和限制因素土地性质和质量土地单元土地评价土地性质和要求匹配确定区域与环境有关因素,观察这些因素的历史、现状及变化趋势选择土地利用对环境影响指标和标准土地适宜等级 土地不适宜土地利用适应等级及该土地利用对环境作用的影响,进行综合比较确定该土地利用导致环境变化的方向(变化率)
结束有效性检查:
各种因素的相容性;与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定义一致性;可持续土地评价原则一致性有效 无效可持续土地适宜等级 调整土地适宜等级报告 有效重复适宜等级对环境影响的检验 仍无效
1、特定土地利用方式原则
2、特定区位的原则
3、多学科活动原则
4、评价综合性原则
5、时间性原则
6、确定目前适宜性原则
7、科学实验的原则
8、相互协调性原则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 土地质量评价第五节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可分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以土地的适应性、限制性、保护、改造的措施来划分土地等级;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针对某一个特定地区和特定时期,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都可以定义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一般是在确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土地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土地的各种自然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综合作用对土地生产潜力的过程。
一、单因素的经验模型
1、迈阿密模型 (Miami Model)
Y=3000/( 1+e1.315-0.119t) ( 1-1)
Y=3000( 1-e-0.000664R ) ( 1-2
其中,Y是生物生产量(克 /平方米 ·年)
t是年平均温度( ℃ )
R是年平均降雨量 (mm)
2、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 Thornthwaite Memorial Model)
Y=3000[1-e-0.0009695(E-20) ]
其中,Y是生物生产量(克 /平方米?年)
E是年实际蒸散量(毫米)
3、光合生产潜力模型
( 1) Loomis-Williams模型
Y= 0.154Q(克 /平方米?日)= 1.538Q(千克 /
公顷?日)
其中,Y--生物学产量的生产潜力
Q--总辐射(卡 /平方厘米)
( 2) 黄秉维(中国)综合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全面考虑了作物群体对太阳的利用、反射、漏射、转化、消耗等多种因素,在最大光能利用率 6.13%的假设下,得到计算公式为:
Yp=0.123× Q(公斤 /亩) =1.845Q(千克 /公顷)
Pf=0.0146Q
Q为太阳光辐射(卡 /平方厘米)
其中,Yp--生物产量光合潜力;
Q--太阳总辐射(卡 /平方厘米)
4、格里纳 — 里思模型:
这是根据生物生产量与生长期长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推测产量的一种方法。
该模型是一个回归直线方程:
P=-157+5.17S
式中,P是生物生产量;
S是光合作用季节的日数。
5
1、计算标准作物干物质产量 (Yo)
2
3、作物种类订正 (K)
4、温度订正 (CT)
5、经济系数 (CH)
三、农业生态区法
(一)光温生产力的计算
1、群体生长率的计算
2、作物总的生长率( bg)的计算
3、呼吸速率的计算
4、净生长率( bn)的计算
5、生物累积量( Bn)的计算
6、光温生产率( Ymp)的计算
(二)光温水生产力计算
(三)光温土生产力和光温水土生产力的计算四、莫斯 (Moss)的土地潜力评价
1、根据桑斯维特纪念模型,得出潜在净 第一
NPP=3000[ 1-e-0.0009695(E-20)
式中 NPP是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克 /平方米 ·年 ); E是年实际蒸散量 (毫米 )
2
Y=log%=1.127+0.00108x
式中 Y是每年落叶腐烂分解的百分比;
X是年实际蒸散量 (毫米 )
3、土壤特性指数 (PI):
式中 PI是生态区的平均土壤特性指数; n是土壤类型数; A是 i类土壤所占面积的百分比; Vi
是 i
4、平均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这里 ANPP是生态区的平均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克 /平方米 ·年 ); m是生态区内 NPP值的等级个数; Aj 是每一土壤类型占生态区总面积的百分之比; Vj 是每一等级 NPP
5
ANPP =ANPP·PI
式中 ANPP
n
1i ii
VA10 01PI
m
1j jj
VA1 0 01A N P P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 土地质量评价第六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一、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研究的概念及其方法土地人口承载潜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入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
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承载力、农业生态区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
二、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承载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一些学者理论人口 (承载能力 )/现有人口 =可供利用的耕地 /目前利用的耕地也提出了计算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可概括为:
P=Y/ L
式中 P为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可承载人口数量;
Y为总产量; L为人均生活水准量。
Y=Y1S1+ Y2S2 +……+YnSn
Y1,S1分别为一等地 (或类型 )单位面积的产量与面积;
Y2,S2分别为二等地 (或类型 )单位面积产量和面积,其余类推 。
三、农业生态区法简介
(一)土地资源清查与农业生态单元的生成
1、气候清查
2、土壤清查
3、土地资源清单的产生
(二)土地利用方式的确定
1、投入水平
2、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三)土地生产潜力分析
(四)土地人口承载潜力分析
1、人口承载潜力计算
2、人口承载潜力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土地承载力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边界的确定
2、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
3、模型的输出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五章 人口与土地需求量预测第一节 预测概述一、预测的概念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弄清事物发展规律或趋势,并据此对将要发生,而目前又不明确的事物或过程作预先的估计和推测。
预测一般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组合预测。
二、预测的基本知识从整个规划与管理工作来看,预测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预测又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因为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效好坏与规划做的好坏密不可分,而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蓝图的构思,
是在总结当前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预测技术,把存在的问题解决之后的土地利用平移到规划期末。
目前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所采用的预测方法是多方面的,但是,由于预测科学的不成熟,在预测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适合于一切预测问题的预测方法,没有哪一种预测方法始终优于另一种或其他各种预测方法。
三、预测的步骤
1、明确预测目的,确定预测对象、
内容和目标。
2、收集和分析预测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
4、开展预测。
5、评定预测结果。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五章 人口与土地需求量预测第二节 预测数学模型一、预测主要采用的数学模型
1、自然增长率预测模型:
设序列值 X1,X2,…,Xn。 历年的增长率为:
则序列值的平均增长率为:
从而可得自然增长率预测模型为:
其中,Xn+T— 为规划期末预测值; Xn— 基期指标值; -平均增长率; T-预测期间
n),3,2,=(i 1X Xr
1i
i
i
n
2=i
ir 1n
1r
X X rn T n T ( )1
r
r
2、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对 N对数据进行回归,(y1,x1),(y2,x2),…,(yn,xn)
bxay

2xx
xy
)xx(
)yy)(xx(
L
L
b

22yyxx
xy
)yy()xx(
)yy)(xx(
LL
L
r
a y b x
Y-因变量,预测对象; X-影响因素,自变量; a,b为回归系数; r是相关系数 ( 应进行相关性检验 ) 。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以残差的平方和最小来估计 a,b。
3、等维灰数递补动态 GM(1,1)预测模型
4、平滑法
5、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五章 人口与土地需求量预测第三节 人口预测一、人口预测的内容二、人口预测的方法
(一)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
1、处延法是最简单而又用得最广泛的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的方法。通常包括自然增长法
(综合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
2、部门预测法就是利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进行的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的成果。
3、人口统计学法是按照人口状态发展的动力学规律,以当前人口状态的统计资料和对人口发展主要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第)
变化趋势的估计为依据,估计若干年后所要研究的社会的人口状态和人口数量。
(二)城镇人口预测的方法城镇人口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二种:劳动平衡法和单因素分析法。
(三)农业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预测方法二、人口预测的方法
(一)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
1、处延法是最简单而又用得最广泛的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的方法。通常包括自然增长法(综合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
2、部门预测法就是利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进行的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的成果。
3、人口统计学法是按照人口状态发展的动力学规律,以当前人口状态的统计资料和对人口发展主要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第)变化趋势的估计为依据,估计若干年后所要研究的社会的人口状态和人口数量。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五章 人口与土地需求量预测第四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一、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概述概述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影响土地需求量的因素;土地需求量预测的任务;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步骤 。
( 一 ) 影响土地需求量的因素
1,以人口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是影响土地需求量的重要因素
2,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是影响土地需求量的重要因素
3,规划地区土地资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土地条件也是影响土地利用需求量的一个因素
(二)土地需求量预测的任务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的任务就是根据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条件,研究分析远景土地利用总的趋势,对各业用地面积在规划期内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对总用地规模进行测算。掌握规划年度各类用地需求量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计划安排各项用地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步骤土地需求量预测有以下五个步骤:
1、制定预测工作计划召开各有关部门和区域内大的土地使用单位代表参加的会议,明确各部门用地预测与用地计划的内容、要求和提交时间。
2、各部门分别进行用地预测并编制用地计划预测与计划的年限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限相同。各类建设发展用地,应区分占用耕地与占用非耕地的面积。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退耕的,要提出退耕面积。预测和计划不仅要提出发展用地的数量,而且要提供图纸,标明用地位置和范围。
3、提交部门用地预测及计划部门用地预测及计划拟定后,经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将成果正式报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土地管理部门。预测及计划成果应附预测依据、方法等说明材料。
4、对部门提交的用地预测及计划进行补充和调整对各有关主管部门提交的用地预测和用地计划 进行检验,对其中遗漏或不确切之处,应该通过协商予以补充和调整。
5、汇总形成综合材料根据调整和补充的部门用地预测及用地计划,
进行汇总,经过综合平衡,形成土地需求量预测的综合材料。
二、土地需求量预测应收集的资料及要求
(一)人口资料
(二)社会经济资料
(三)土地利用现状及历史动态变化资料
(四)有关规划,区划及专题研究成果资料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的内容与方法
(一)农业生产用地预测的内容与方法
(二)建设用地预测内容与方法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六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的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实际上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问题。
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否准确实施的基本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而总体规划模式的研究对总体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的类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项国家措施,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究竟如何做,才能使编制既简单方便而又行之有效,这便是一个亟待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过去的土地规划实践,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1、总体蓝图模式;
2、指标控制模式; 3、土地利用分区模式; 4、
用途分区,分区用地规则与耕地警戒线指标模式。
不同的规划模式决定着规划过程对原始资料要求的不同,总体规划工作量的大小和完成周期的长短,规划方案实施的方式与效果等。
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总体规划模式,要求原始资料不庞杂,少而精;工作量小,完成的周期短;实施方式易为土地管理部门和土地使用者所接受,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较大的弹性和较好的应变能力,又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有良好的宏观控制性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些对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疑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将大大促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进程,在土地的宏观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
(一)总体蓝图模式总体蓝图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
总体蓝图模式既要求完成对规划地区全面的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土地需求量预测,同时也要求对规划地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如农业、畜牧、
水利、交通、城镇、工矿企业等的远景土地利用规模、
布局和大型骨干工程的空间配置规划,经协调、平衡以后,比较准确而详尽地反映在图面上。总体蓝图模式的方案编制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一般需要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并动员各系统、各部门的领导与专家参加,收集大量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反复协调平衡,并最终反映在图上。在技术报告里有一套相应的规划数据。它是通过编制过渡计划进行实施的。
总体蓝图模式要求对规划地区所有的自然、
社会、经济资料及发展战略进行综合分析和统一处理,同时还要求对部门的有关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需要较多规划人员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规划结果一旦成形,很难变动。但由于社会、经济、自然等各项因素的发展受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原来的规划与设计内容很快会老化,又很难随时进行反馈修正,从而容易造成宏观上的失控现象。因而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中显示出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的弱点,同时本模式还缺乏可操作性,不易为土地管理部门和土地使用者所接受。
(二)指标控制模式指标控制模式在我国出现较蓝图模式晚,在我国土地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管理刚刚起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起一定的宏观控制作用。指标控制模式仅限于制定规划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指标,包括农业用地控制指标和非农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指标控制模式采取宏观土地利用指标层层分解的办法,把具体的土地利用控制、协调、组织职能下达给有关的职能部门去完成,
因而可以发挥部门的积极性。且规划编制需要人员少,
内容简单,较易完成。它是通过指标来实施规划。但是这种模式的弱点是容易造成土地利用的实际失控现象。指标控制模式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易于为土地管理部门接受和掌握。
但是指标控制模式导致规划失控,不容易落实在地块上。
(三)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模式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模式是近年来开始在我国采用的模式,而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模式的中心内容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将规划地区分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区域,并配合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方针和土地管理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措施。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模式的方案编制过程的突出特点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土地质量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生产潜力研究、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和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特征等有关土地的自然属性、
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研究上面,这样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把土地资源利用由外延研究转向内涵研究,并把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是规划的主要成果,一般编制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控制分区图供实施之用。此外,还提出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方针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作为宏观控制的依据。
通过分区和各区土地利用方针进行宏观调控而予以实施。
本模式规划重点是对宏观的土地利用活动进行控制,对保证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起很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模式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在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协调、
组织与监督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保证现阶段土地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缺乏对部门微观土地利用活动的控制能力,因为靠土地利用基本方针很难控制具体的土地利用活动,如果土地利用微观活动的某种倾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宏观上实际失控的结果。
(四)用途分区,分区用地规则与耕地警戒线指标模式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可集中概括为:以划定用途分区,制定分区用地规则和耕地警戒线指标相结合为核心内容;并由区域土地利用战略构成的宏观控制层,用途分区及分区用地规则与耕地警戒线指标构成的基本控制层,基本农田保护,生态建设与保护用地和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规划构成的公益性土地利用实施控制层“共同组成逻辑控制体系”。
1、土地利用战略
2、用途分区,分区用地规则与耕地警戒线指标
( 1)用途区的划分
( 2)分区用地规则的制定
( 3)耕地警戒线指标的确定
3、公益性土地利用规划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总体规划的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结构是在对供选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加以确定。优选方案具有时间相对性。随着时间和参数的变化,优化方案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一、供选方案的拟定
(一)拟定供选方案的原则和依据
1、指导思想
2、规划原则
( 1)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 2)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
(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 4)坚持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 5)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
3、主要依据
( 1)有关政策法律方面的依据
( 2)有关计划规划方面的依据
( 3)有关土地利用需求方
(二)供选方案的构思二、方案选优方法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选优方法分为常规方法(综合平衡法)和定量方法(数学方法)。
(一)常规方法综合平衡法的核心是把各类用地做为土地利用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来分析,对各类用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逐一分析,把各类用地的规模一一确定下来,进而确定土地利用的总体结构 。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某一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类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减少,因此,计算规划期各类用地的增减量将是综合平衡法的重要任务 。 当然,让每一类土地增加或减少,必须有充分的依据 。 综合平衡法不但要首先保证主要用地部门的用地,同时,
也不能忽视其他部门的用地,既要注意部门间的用地平衡,也应考虑用地类型的平衡 。
常规方法的步骤,首先确定主要用地部门的用地,然后依次确定各部门的用地,或者是首先确定主要的用地类型,然后依次把各类型用地的规模都确定下来。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的部门结构。综合平衡法的重点将放在确定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上,各类用地规模与结构的调整方法,
(二)数学方法
1,线性规划模型用它可以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如何合理安排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二是要达到既定的目标,怎样合理安排,
才能使投入消耗的资源最少 。 确定土地利用用地结构,可以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 。
线性规划模型的数学表述:
例:求一组变量X 1,X 2,X 3,…,
X n,满足下列约束条件:
a11X 1 +a12X 2 +…+a1nX n =(≥ 或
≤ )b1
a21X 1 +a22X 2 +…+a2nX n =(≥ 或
≤ )b2
am1 X 1 +am2X 2 +…+amnX n =(≥ 或
≤ )bm
X 1,X 2,…,X n ≥ 0
解,使目标函数 f(x)=C1X1 +C2X2 +…+CnXn 取极大值 ( 或极小值 ) 。 n
可以把上面的式子缩写成:求一组变量
Xj(j=1,2,…,n),满足约束条件,
∑a ij Xj=(≥ 或 ≤ )bi
(i=1,2,…,m) j=1
解值使目标函数 f(x)= ∑C jXj取极大值
( 或极小值 ) 。
式中,Xj是待求变量,aij,bi,Cj是求 Xj之前已经确定的参数 。 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时,一般称 Xj为结构变量; aij为消耗或投入产出系数; Cj为效益系数; bi为资源或供需限制量; f为目标函数 。
运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用地结构优化组合的方法步骤如下:
( 1)设置结构变量
( 2)确定目标函数及效益系数
( 3)确定约束条件和限制量及投入产出系数
( 4)求解用地结构模型
( 5)计算结果分析
2、目标规划目标规划模型描述如下:
求一组决策变量 Xj (j=1,2,…,J)
使得下列函数极小满足约束条件:
fi(x)+di--di+=bi (I=1,2,…,I)
pi,xj,di-,di+,wi-,wi+ ≥0
其中 xj为第 j个决策变量
di-,di+ 为松驰变量,di+ 指的是超过目标值 bi 的正偏差,di- 指的是 bi 的负偏差,di- ·d i+ =0
fi(x)为决策变量函数 z为总目标函数目标规划中的总目标函数是偏差变量 di+
及 di- 的函数,根据目标规划中对目标要求的轻重缓急,给以不同的优先等级,例如将目标分为K个等级,则最高优先级或称第一优先级,常用 P1表示,第K优先级用 Pk表示。
并且 Pi,Pi+1,这表示不同优先级之间不能从数量上进行比较,只有较高优先级被满足或者不能再改进之后才考虑下一个较低级的目标,而且这些优先级的目标度量单位可能不同。多个目标的偏离量可以放在同一优先级内,利用加权系数 wi 在同一级中将不同的目标分出主次来。
在目标函数中:
mindi- 表示第 i个目标值 bi的不足偏离量 di-
越小越好,而不关心目标 bi值的大小,取最优值时,di- =0,这时第 i个目标约束条件
fi(x)+di--di+=bi 就成为 fi(x)-di+=bi,由于
di+≥0,则 fi(x)≥bi,意味着要求函数 fi(x)最好超过目标值 bi。
mindi+ 与 mindi-型相反,要求函数 fi(x)最好不要超过目标值 bi 。
min(di-+di+)表示第 i个目标值的不足量 di-
与超过量 di+ 之和越小越好,最优值 di-=
di+=0,即 f i(x)=bi,意味着函数 f i (x)
尽量接近目标值 bi 。
应用目标规划模型进行土地利用规划需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 1) 确定问题的决策变量
( 2) 列出问题的全部约束条件
( 3) 根据决策要求,确定各级达成分量
( 4) 列出完整的目标规划模型
( 5) 对目标规划模型求解
( 6) 若运算结果不满意,可修改目标参数,
调整优先级别及变化优化方式等修改模型,重新计算
( 7) 通过对多组方案的分析,比较,权衡,
选择其中最满意的方案
3、动态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方法。动态规划处理的对象是具有串联结构的确定型或随机型、连续型或离散型、
线性或非线性的系统优化问题。它的主要特点是把整体优化问题分解成多阶段串联系统来处理,整个问题的最优化从后阶段向前推导求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是把研究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在它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做出决策,并且一个阶段决策的确定,常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决策,从而影响整个过程的活动路线。
4、土地利用动态仿真方法与模型土地利用动态仿真是指在土地利用的模型上 间接地对真实土地利用的概括或某些侧面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 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比较复杂,涉及的因素比较多,要真实地对其进行实验研究不仅要花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承担很大的风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研究,对土地利用实现计算机动态仿真 ( 模拟 )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 仿真的方法比较多,
目 前 应 用比 较 广 泛的 是 系统 动 力学 方 法
( System Dyanmics) 。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动态模拟须经过如下步骤:
( 1) 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建模目的
( 2) 根据建模目的,确定系统边界
( 3) 系统结构分析
( 4) 确定反馈环中的流位变量和流率变量
( 5) 确定流率变量的结构
( 6) 绘出流图,建立系统动力学规范模型
( 7) 模型模拟与政策分析
( 8) 模型检验与评估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第三节 规划方案的评价和选优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评价与选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本节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最优结合角度来对方案进行评价探讨 。
在国家,省市 ( 地区 ),流域进行地域分区,在县,乡 ( 镇 ) 进行土地利用区 。 所谓土地利用分区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依据土地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的布局,划分出土地规划用途相对一致的区域 。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第四节 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利用分区概述
( 一 )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和任务土地利用分区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
地尽其利,适地适用,合理利用土地,控制各类用地的布局,协调各部门之间用地矛盾;保护重要的生产用地,特殊用地和自然环境;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实现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目的;为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进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任务是:以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质为基础,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划分各种用地区;规定各种用地区的土地基本
( 主导 ) 用途,土地利用原则,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
( 二 ) 土地利用分区的性质和作用土地利用分区不同于农业的综合区划,它不是按土地利用现状所做的分区,也不是按产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所做的分区 。 土地利用分区是以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质为基础,按照基本 ( 主导 ) 用途的不同所划分的用地区 。 它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宏观组织,协调,控制土地利用的职能的重要方法和有力的措施 。 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身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土地利用分区实质是土地利用的控制区,它既不影响现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也不影响各级行政辖区的范围 。
土地利用分区有如下 作用,
一是 通过用地分区,可以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 能够为规划区确立一个与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长远合理的土地利用环境 。 用地分区体现了土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做到适地适用 。
二是 通过用地分区,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协调 。 用地分区使各类用地部门用地及产业用地,在空间布局上得以落实,为各个部门及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
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用地矛盾,促进国民经济顺利发展 。
三是 通过用地分区,对各种用地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布局,确定各类用地的范围,防止了土地的滥用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保护了重要生产用地,特殊用地和自然环境 。 从宏观上对土地利用起到控制作用 。
四是 通过用地分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中具有一定弹性,能够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另外它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反馈和监督 。
(三)土地利用分区的依据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依据,概括起来就是: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质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环境的需要相结合 。 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编制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计划,技术资料等 ( 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计划或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及图表等 ) 。
2,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草原,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料,或土地利用现状加上部分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 ( 指现状不合理需作调整的和待开发土地的评价资料 ) 。
3,土地需求量预测资料,各产业主管部门的用地计划和初步拟定的土地利用调整指标 。
4,根据规划区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出的土地利用主要问题及土地资源优势而拟定的划分用地区的技术指标 。
5,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各种保护区规划以及其它专项用地规划资料。对已经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并经过批准实施的规划,在用地方向,位置、界线范围等方面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矛盾需作局部调整的,应组织有关部门协调,提出必要的修改方案,依据法律、
法规或行政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整。
(四)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土地利用分区应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理用地,保护耕地;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注重综合效益等原则 。
另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原则:
1,农业用地优先的原则 。 农业用地对土地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所以分区时应对质量最好的土地优先划入农业用地区,以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
2,用地区必须体现土地利用方向,土地基本 ( 主导 ) 用途和土地保护,限制,管理措施的相对一致性 。
3,用地区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不需要与某一级行政辖区保持一致 。
4,用地分区必须与土地利用调整指标相协调 。
5,用地分区要便于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监督管理,如在分区划线时尽量利用现状地物作为分区的界线,这样便于实施和管理 。
(五)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类型根据分区依据,原则,分区的方式和作用不同,土地利用分区在实际中分为土地利用地域和用地区两种不同性质的分区 。
土地利用地域是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土地开发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等差异性,并保持某一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所作的分区 。 在土地利用地域内部,某一类或二,三类用地占优势,但也存在部分其它用地 。 划分土地利用地域是高层次的规划,其作用是指导下一层次规划的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从宏观上控制区域土地利用 。
用地区则是依据土地基本 ( 主导 )
用途和土地保护,利用,开发,整治措施的不同所作的分区 。 在一个用地区内,一般以一种用途或措施为主导,
其它用途则处于服从和辅助地位 。 如基本农田保护区,种植业是其主导用途,保护是主要措施,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沟渠,林网,道路等则起辅助作用 。 划分用地区规定土地的用途和功能比较明确,界线比较清楚,便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
在省,地 ( 市 )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主要进行土地利用地域的分区,根据需要和可能也可以划分用地区 。 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则主要是划分用地区 。 目前用地分区的结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级结构形式,即各用地区平等排列关系;第二种是二级结构形式,即在一级区内划分若干二级区,二级区面积的总和等于一级区面积;第三种是一级区和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即在一级区内,根据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划分一个或几个专项用地区,专项用地区面积总和不等于一级区面积 。
1、按照一级结构形式划分的用地区一般有以下类型:
( 1) 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基本需求而确定保护的基本农田,城市郊区菜田和经投资建设进行重大改良措施的农田划分的用地区 。
( 2) 一般农业用地区--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农业用地或农业开发区 。
( 3) 园地用地区--为保护和发展果,桑,茶,
橡胶及其多年生作物而划分的用地区 。
( 4) 林业用地区--为保护和发展林业而划分的用地区 。
( 5) 牧业用地区--为保护草原和发展畜牧业而划分的用地区 。
( 6) 城镇建设用地区--即现有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期内计划进行城镇建设的用地区 。
( 7) 乡村建设用地区--即村集镇 ( 不属建制镇的乡政府所在地 ) 和村庄现有建设和规划期内计划建设所需要的用地区 。
( 8) 工业用地区--即独立于城镇和村镇之外的现有工矿和规划发展工矿业所划分的用地区 。
( 9) 特定水土保持区--即为实行特定的重大水土保持措施 ( 如大中型水库上游的禁区,
禁伐区等 ) 所划分的用地区 。
( 10) 风景区--即为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稀有的珍贵野生物植物而划分的用地区 ( 包括国家公园 ),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之分 。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程序和方法土地利用地域与国土规划,农业综合区划中的,区域,在概念上相似,其划分方法也相仿,而用地区与这些,区域,则有严格的区别 。
下面主要讲述划分用地区的基本方法 。
划分用地区一般按下列程序、方法进行:
( 一 ) 准备工作
( 二 ) 拟定分区技术指标
( 三 ) 分区划线
( 四 ) 用地区面积的量算
( 五 ) 用地分区与拟定用地指标初步结果的对照与修正
( 六 ) 拟定各用地区的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 七 ) 用地区的核实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第五节 土地用途管制一、土地用途管制概念二、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
( 一 ) 用地区管制
1、耕地管制
2、对农地的用途管制,主要是农地内的非耕地,重点是农地转移管制。
( 二 ) 对建设用地用途管制,主要指对现有建设用地即存量土地的用途管制 。 具体有两方面:
1,土地使用用途是否符合建设用地区中的详细分区和土地利用方向限制 。
2,土地使用用途是否为最佳用途 。
( 三 ) 未利用地的管制未利用地中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一般规划为农地,对暂难利用的土地视其作用的可能进行变更,一般不作预测和限制 。
三、土地用途管制实施步骤和手段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可依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在预测土地需求量和土地供给潜力基础上,确定各类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并依指标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将土地主要分为农地区,建设用地区和未利用地三大类 。 这三类可再具体细分二级用地 。 第二步,
编制土地利用分区内的土地使用规则,划分功能区 。 第三步,向社会公众告示土地利用分区和分区内土地用途规定 。 第四步,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审核制度,实行土地用途转用许可制 。 第五步,监督,检查,跟踪管理 。
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手段包括下列四种:
第一,法律手段。
第二,经济手段。
第三,规划管理手段。
第四,计划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