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
? 范秋芳
? 房间,2327
? 联系电话,6980283; 0546-8392417;
8399766
? 邮箱,fanqf@hdpu.edu.cn
? 课程要求,
? 讲授与讨论
? 学生参与:搜集资料制作产业组织案例并进行
分析讲解 (PowerPoint)
? 成绩:平时,40% 参与,30% 论文,30%
? 1、石油、石化产业 scp分析
? 2、汽车产业价格战问题
? 3、联想收购 IBM个人电脑业
? 4、钢铁产业问题
? 5、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博弈分析
? 6、中国汽车工业的组织调整
? 7、中国彩电行业价格战
? 8、美国“微软”垄断案
? 9、电信产业管制
? 参考文献,
? 1、李明志、柯旭清,,产业组织理论,,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4年版
? 2、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1997年,Tirole,J,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8,
? 3、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 2003年,advanced industrial economics,
? 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 5、杨公朴、夏大尉,,现代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 2002年 7月版
? 6、石磊,寇宗来,,产业经济学, 上海三联书店 2003年

? 7、刘志彪, 现代产业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 8、臧旭恒, 产业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 4月
产业组织学的主要学术杂志
? 1.,产业经济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该杂志
创刊于 1952年,同时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 (伯克利分校 )和英国伦敦经
济学院设编辑部,可通过 http:∥ www.jstor.ac.uk/journals 网页进行浏览。
它主要发表产业组织、市场功能、企业行为与政策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
果。主要领域包括:寡头垄断理论:产品差异与技术进步;企业理论与
内部组织;规制、垄断与兼并等。
? 2.,经济学与管理策略杂志,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它可通过 http:∥ mitpress.mit.edu 进行浏览。它侧重于对管理
者竞争策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包括产业组织的理论与实证,应用
性博弈论和管理策略等方面。
?
3.,国际产业组织学杂志,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和绩效的研究,也包括对企业内部组织、技术进步、生产率分析、以及
各种产业结构的宏观经济涵义的研究。该杂志与“欧洲产业经济学研究
协会”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dustrial Economics)联
系密切。可通过 Http://www.elsevier.nl 进行浏览。
? 4.,法律与经济学杂志, (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该杂志由芝加哥大学 1958年创刊。它重点探讨法律与经济学间的
复杂关系,尤其是规制和法律制度对经济体制运行的影响,带有
很强的公共政策涵义。可通过 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
网页进行浏览。
?
5.,法律、经济学与组织杂志, (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该杂志可通过 http://www.law.yale.edu 网页
进行浏览。它鼓励进行法律、经济学与组织学的跨学科研究,美
国耶鲁大学主办。
?
6.,兰德经济学杂志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原名为
,贝尔经济学杂志, (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可通过
http://www.rje.org网页进行浏览。
? 7.,产业组织学评论,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它是“产业组织学学会”的专门刊物,可通过
http://kapis.www.wkap.nl 网页进行浏览。它发表广义的产业
组织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包括竞争和垄断的形式和过程,及
其对效率、创新和社会的影响。范围可以是从企业的内部组
织到国际比较。在公共政策方面,关注反垄断、规制、放松
规制、公共企业、私有化等方面问题。在方法方面,欢迎经
济计量学实证和案例分析以及实际调查。
?
8.,SSRN产业组织与规制文摘, (SSR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Abstracts)。可通过
http://www.ssrn.com 网页进行浏览。该杂志专门发表产业组
织学与规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文摘,包括市场结构、企业策略、
技术进步的原因、各种形式的规制、反垄断政策以及特定产
业的专门研究
经济学大厦结构
理论理论,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分析方法, 数理经济学, 博弈论, 计量经济学
理论+应用,
产业组织理论,货币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
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公共选择、政府理论、公共规制),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开放经济),
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
? 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
标;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公共财政、国际收支的协调发展,
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
?
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个量分析,以市场价格为中
心,以个体利益为目标;研究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怎样
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
?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家庭消费行为、厂商投资行为、
市场的供求理论、市场均衡理论等。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
分析对象 以家庭、企业等经济
个体为主
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主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社会福利最大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内容 家庭、企业决策 整体经济现象
? 产业经济学,各个具体产业内部的关系;
各个具体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产业经
济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价格理论)是微观
的应用。
产业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产业结构(投入 — 产
出或者是产业联系和产业布局)
? 我国产业经济学与欧美产业经济学在含义上有
根本区别。
我国,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一部分,
是两门课
国外,产业经济学与产业组织学是同一学术
领域,美国“产业组织”较流行,欧洲常见的
是产业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 第二章、市场
? 第三章、博弈论
? 第四章、寡头竞争
? 第五章、定价策略
? 第六章、纵向一体化
? 第七章、信息与广告
? 第八章、网络与标准
? 第九章、研发与创新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产业组织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一节、产业组织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一、产业组织学的定义
( 1),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定义为与市场联系着
的不易以标准教科书上的竞争模型来分析的经济学领域。
( 2), 产业组织学手册,,定义为微观经济学中主要关注于
企业行为、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进程的密切关
系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广泛领域。
( 3) 1959年贝恩,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中的产业是指生产
具有高度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群。核心是 SCP分析范式。
( 4)产业组织是一门经济学专业,它有助于解释为何市场以
现有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及这种组织又是如何影响市场运
行的方式的。 —— 克拉克森,米勒。
? 产业组织理论 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
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企业结构
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与厂商相互
作用和影响的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
二、产业组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 1)产业组织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和产业结
构 (inter-industry)。
产业组织主要关注的是产业内的企业间的关系,
而产业结构学则主要关注的是产业间的关系问
题,在这种理论处理当中,产业的分类主要分
成三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例如由此导致
的二元结构和经济现代化中的产业升级等问题
都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
( 2)产业组织学与企业组织。
研究包括产业内企业间( inter-firm)、企业内要素间( intra-firm)。
企业组织 [1]的内容进入产业组织研究范围之内,以至于有些人把
这些研究称为新产业组织学 [2]。
?
[1] 同样需要注意区分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企业组织有时被认为
主要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从而重点是观察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的职能的垂直分布,例如事业部制度和 M型企业等。而企业制度
则更多的是从激励和信息的角度来考察,主要说明企业内部的投
资和决策的关系,这又被称为公司治理或公司所有权研究。举个
典型的例子,母子公司属于企业组织,而母公司和子公司都存在
企业制度需要研究的所有权问题,因此,可以这样说,企业组织
不涉及企业所有权,而企业制度则主要关注企业所有权。
? [2]需要注意的是,新产业组织学的另外一种更为普遍的理解是运
用博弈分析策略性行为,
? ( 3)产业经济学 (industrial economics)与产
业组织。
在国际学术界,这两个概念指的是相同的学术
领域。产业组织这一术语可能在美国更为流行,
而在欧洲,更常见的则是产业经济学。
( 4)产业经济学与部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中所指的
“产业”不仅仅单指“工业”或“商业”或其他某个行业,而是
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经济学中的
“产业”与“市场”是同意语。在国际公认的经济学学科分类中,
不存在我国过去的“工业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的对应学科。
农业经济学是存在的,这提醒我们,产业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制
造业和与制造业相关的零售业,尤其是金融业曾经被认为由于其
特殊性而适合单独的学科考察 [1]。
?
[1]在, 产业组织, 中,贝恩明确指出产业组织学所研究的产业指
的是生产具有高度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群。同时,产业组织学的
研究范围不包括金融企业,也不涉及非金融企业作为生产要素市
场上的买者的问题,其理由是“金融企业有着许多与非金融企业
不同的特点和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贝恩之后,现代产业组织
理论虽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但是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上却一直禀承了贝恩所开创的这一传统。
( 5)产业组织与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的关系
? 产业组织学等同于应用价格理论( applied
price theory),这是 Phlips提出的观点;
? Williamson则认为产业经济学等同于应用微观
经济学( applied microeconomics);
? 斯蒂格勒就认为产业经济学并不是经济学的一
个子学科,而是与传统的价格理论相互融合的。
但是即便如此,经济学家还是接受了亚当斯密
的教导,分工出效率,产业组织学现在已经成
为与价格理论分属不同的经济学科的学科。
? 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在很多研究内容上是相同的。但也应该注意
到两个明显的区别。
第一,谢勒 (1971)指出,纯粹的微观经济理论家主要追求的是理论的
简洁,他们致力于将模型建立在尽可能少的基本假设和变量之上。但
是,产业组织理论家则倾向于用比较多的独立变量对现实世界作出更
加详细的解释。毫无疑问,如果只用少数变量和假设就能合理解释问
题,他们都会选择简单模型。但是,当模型的简洁和比较合理的解释
力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时,微观经济学家更偏好于模型本身的简洁和优
美而牺牲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产业组织理论家则希望用更多的变量来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解释力。
第二,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组织分析的基础,但绝不是惟一的基础。熊彼
特 (1954)曾说:“一门科学即是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它已经发展出发
现事实、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分析的专门技巧。”在熊彼特看来,要进
行科学的经济分析,必须掌握三个主要的技术:历史、统计和理论。
产业组织学亦不例外。产业组织学者必须熟知纯粹的微观经济理论,
以取得从基本假设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必须运用现代统计方法,
以便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获得产业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合理关系,避免
掉入各种数量分析的陷阱;他必须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以便能够用更
加宽广的眼光看问题,考虑到诸如法律、政治等因素对经济问题的影
响,避免自己的分析太过狭窄。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只是推动产业
组织理论向前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或者可以说,微观经济学主要是
理论实证分析,而产业组织学则具有更强的经验研究的色彩。
三、我国的产业经济学
? 我国在 20世纪 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按工业、农业、商业
等产业 (或行业 )分门别类设立学科的做法,无论是在学
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被充分证明是极不科学的。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的研究生专业学科
目录,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与过去相比的确有了很
大进步。产业经济学成了“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
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但是,在我们国家,
产业经济学 [1]除了包括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外,还包括
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产业
技术进步理论等内容,但后面的这些内容更适合放入发
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内容当中。
?
[1] 这样的学术氛围的结果是一些接受了现代产业经济
学训练的学者在著书或写论文当中还需要详细地加以说
明,以免被误解。这使得我们更愿意使用产业组织学的
概念。
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一、渊源及发展
? 二、哈佛学派的 SCP分析框架
? 三、芝加哥学派
? 四、可竞争市场理论
? 五、新产业组织理论
一、渊源及发展
?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国富论, 最早提出产业组织理论
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
的市场行为。
?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将组织作为
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 —,马歇尔冲突”。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伯伦、罗宾逊分别, 垄断竞争力
论,,, 不完全竞争理论, 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
? 20世纪 40至 60年代,哈佛学派形成,梅森、贝恩、谢勒
等。 SCP范式,二段 — 三段
? 20世纪 70年代:芝加哥学派、可竞争性理论
? 20世纪 80年代后:泰勒尔、科瑞普斯为代表将博弈论引进
了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
二、哈佛学派的 SCP分析框架(结构主义者)
? 产业组织理论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
效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其基本的分析程序按结构 -行为 -绩效 -产业组织
政策展开的。结构、行为、绩效存在因果关系,
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因此,为获得
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组织政策
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在贝恩等人
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
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
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
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哈佛
学派的这种政策主张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市场经
济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和强化都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在结构主义占主流地位的 1970年前后,一批大型反托
拉斯案件相继在美国被提出诉讼,其中包括 1969年由美国
司法部提出诉讼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1BM)案,1972年的
施乐复印机公司案,1972年凯洛特公司等四家早餐谷物公
司案,1973年的埃克森公司等 8家石油精炼公司案等等。
这种结构主义的反垄断政策从 80代开始在美国逐步失去了主导地位,
①从 70年代后期 80代初开始,曾经是世界量大最强的美国传统的一些优
势产业受到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巨大冲击,其国际竞争力不
断下降,而实施世界最严厉的反垄断政策则被认作是削弱美国产业竞
争力的要因之一。
②大型反托拉斯案件带来了巨额的诉讼费用和大量时间消耗,如 IBM公司
案前后诉讼长达 13年,案件产生了 6 600万页的文件并花费了纳税人和
IBM公司敷 10亿美元。这使人们对结构规制的实施所花费的大量社会
成本究竟能否带来更大的实际效果产生了疑问,而放松政府规制反而
更能达到促进竞争效果的观点却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③产业组织的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对结构主义的哈佛学派学说展开了有 力的批判。 80年代里根政府执政的 8年中,基本采用了 ·自由放任”的
芝加哥学派的主张,在反托拉斯方面采取了缓和政策。 60年代末 70年
代初提出诉讼的 IBM公司案、凯洛特等四家早餐谷物公司案、埃克森
等 8家石油精炼公司案等都经历了长达十年甚至十几年的诉讼而分别在
里根政府执政后的 1981,1982年以司法部的撤诉而告终结。
因此从 70年代后期开始,围绕反垄断政策的放松,批判和反对结构主
义政策论的产业组织学派的理论观点受到了新的注目。与此同时,一
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具影响的是芝加哥学派的
产业组织理论和鲍奠尔等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及博弈论方法等。
三、芝加哥学派 (效率主义者)
? 芝加哥学派是 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
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施蒂格勒,由于他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学派继承了奈特 F,Knight)
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
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 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
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
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不需干预,1966年施蒂
格勒的名著, 产业组织, 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
理论上的成熟。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
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
为效率主义者。
四、可竞争市场理论
? 作为对传统的 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
( R.D,Willig)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
于 1982年合作出版了, 可竞争市场与产业机构理论, 一书,
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
? 该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 sunk cost)等概
念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
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对贝恩的进入壁垒理论提出了强
烈批评,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
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这一理论对 80年代鲍莫尔( 1982)
提出的“进退无障碍理论”( Contestability Theory,又译
“可竞争性理论”)有很大影响。在政策上该学派主张政
府的竞争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
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
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
五、新产业组织理论
? 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
而是突出市场行为,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
作是一种外生力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
并且不存在反馈线路,寻求将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
微观经济学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在研究方法上,80
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
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
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
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新产业组
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从重视市场
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
义”转向“行为主义”;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
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
架;博弈论的引入。
? 近年来崛起的以科斯( R.H,Coase)的交易费用理论为
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
学”,也被称为“后 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
诺斯( North)、威廉姆森( O.E,Williamson)、阿尔钦
( Alchian)等人。 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
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
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
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
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果说主流产
业组织理论注重产业组织之间的关系的话,新制度经济
学则将研究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从企业(公司)内部
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
第二章、市场
? 第一节、市场结构
? 第二节、市场行为
? 第三节、市场绩效
第一节、市场结构
?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与基本类型
?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与基本类型
? 产业市场结构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买卖双方的关系
4、市场内现有的卖方、买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
进入该市场的卖方、买方之间的关系。
? 从根本上说,市场结构是反映 市场竞争和垄断
关系
基本类型
1、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厂商
的数量和产品的差异。
(罗宾逊夫人,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
市场类型 企业数量 资源流动性 产品差异
完全竞争 大量 很好 无
垄断竞争 大量 较好 有
寡头垄断 少数几个 较差 有或无
完全垄断 单个 很差 无
* *
四种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2、贝恩市场结构分类(行业集中度)
3、植草益分类法(日本 63年统计资料)
市场结构 主要条件
完全垄断 一个厂商占有 100%的市场份额
主导厂商 一个厂商拥有的市场份额在 50%-100%之间,没有与之
相抗衡的厂商
紧密寡头 前 4位厂商共同占有 60%-100%的市场份额,它们之间
很容易串谋固定价格
松散寡头 前 4位厂商共同占有最高 40%的市场份额,它们之间串
谋固定价格是不可能的
垄断竞争 存在许多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任一厂商都不能占有 10%
以上的市场份额
完全竞争 至少存在 50个以上的竞争者,任一厂商的市场占有率
均微不足道
4、谢泼德 (Shepherd,1985)(市场势力和市场份额 )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一)、市场集中度
? (二)、产品差异化
?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 (四)、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 (五)、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 (六)、短期成本结构
(一)、市场集中度
? 1、涵义: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
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与市场中
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有关。分为卖方和买方集
中度,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卖方集中度。
? 2、衡量指标
? 3、影响因素
? 2、衡量指标(绝对与相对集中度)
( 1)行业集中度 CRn,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
关数值 X(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
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 ???
N
i
i
n
i
in XXCR
11
? 反映了企业数量和规模。
? 不足,
首先,反映的只是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总体 规模,忽略了 其余企
业的规模分布情况,不全面。
其次,无法反映最大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相对情况。
再次,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
( 2)洛仑兹曲线 ( lorenz curve)
? 相对指标
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
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
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当所有企业的规模完全
相同时,洛仑兹曲线与
45度线重合。
( 3)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形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
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基尼系数 ?
?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原是反映收入不均的一对指标,产业组
织学者利用它们来反映行业内部企业规模的不均。
基尼系数,0~1变动
=0:洛伦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
~1:企业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不合理性
( 4)赫芬达尔 -赫希曼指数 Herfindahl-Hirschman( H指数)
??
??
??
n
i
i
n
i
i SXXH H I
1
2
1
2)(
? X -产业市场总规模
? Xi -产业中第 i位企业的规模
? Si -产业中第 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 N -产业内的企业数
? HHI越大,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
完全垄断,=1
有许多规模相同的企业时,=1/n,n趋向无穷大,HHI趋向 0
与前三指标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 第一、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息,反映出行
业集中度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
? 第二、“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对规模最大
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反应特别敏感,
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的差距的大

但收集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成本高。
( 5)熵值数
)1lo g (
1
i
n
i
i SSEI ?
?
?
Si- 产业中第 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HHI,EI
共同点:都反映了市场中所有企业的规模情况,都是企
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不同点:分配给各个企业市场份额的权数不同,都对大
企业分配了较高的权数,但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市场份额
( %)
s1 s2 s3 s4,s5 S6,s8 S9,s10 CR4 IHH
市场 A 60 10 5 5 5 0 80 3850
市场 B 20 20 20 20 0 0 80 2000
市场 C 100
/3
100
/3
100/
3
0 0 0 100 3333
市场 D 49 49 0.25 0.25 0.25 0.25 98.5 4802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
? ( 1)企业规模
企业自身追求规模扩展的动机
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会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 ( 2)市场容量
集中度与利润率
100%集中度



( %)
连续曲线
阶梯状
尼达姆( Needham)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
1
()
i
d d r j
sp m c
ps? ? ?
?
??
?
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某厂商的市场份额
竞争对手在价格上的反应
竞争对手市场份额
? 尼达姆研究的结论:不同规模的企业利润率差异是由
成本差异造成的,企业规模差异和进入壁垒差异归根
到底反映到企业的成本水平上,从而造成企业利润率
的差异。
? 大企业的集中度系数在 60%以上时,其与利润率的相
关性才非常显著。
? 我国制造业无论采用什么指标结果表明:集中度非常
低,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分散,不仅导致规模经济的丧
失,而且也加剧了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的过度竞争状
况,不利于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1963年美国的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的关系
1963年集中度系数 R1 _Rs
0~20% 6.4%
20%~30% 9.4%
30%~40% 7.0%
40%~50% 7.0%
50%~60% 12.8%
60%以上 14.0%
(二)、产品差异化
? 1、涵义
? 2、产品差异程度和市场结构
? 3、基本度量方法
? 4、产品差异化决策
? 5、产品差异的传播与沟通 -广告
? 6、不同产业市场的产品差异程度
1、涵义
? 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
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
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的区别开来,从而达
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是一种
非价格竞争手段 。
? 途径:外观、包装、品牌、服务、分销渠道、广告和
促销活动
2、产品差异程度和市场结构
? ( 1)影响市场集中度
? ( 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3、基本度量方法
( 1)需求的交叉弹性(产品可替代性的大小)
jj
ii
ij pdp
qdq??
θIJ__ i产品需求量对 j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
当 j产品价格变化而 i产品价格不变时,如 i产品的需求量
有较大变化,说明二者有较高的可替代性,也说明两
种产品的差别不大;反之,则差别较大。
收集数据难度大,所以实用性有限
( 2)广告密度
SLAD?广告密度
AD-广告费用绝对额
SL-销售额
植草益分类,
AD/SL≥3.5% 或 AD≥20 亿日元,很高产品差别产业
1%≤ AD/SL<3.5%或 10亿日元 ≤ AD<20亿日元,高差别
产业
AD/SL<1%或 AD<10亿日元,中差别产业
4、产品差异化决策
? 产品主体差异化
? 品牌
? 价格
? 渠道
? 促销
? 服务
5、产品差异的传播与沟通 -广告
? 信息不对称
? 广告与绝对成本优势
6、不同产业市场的产品差异程度
? 消费品产业
? 工业品产业
20世纪 5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产品差异化与集中类型(贝恩)
产业 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手段 产业集中类型
高度,卷烟
洋酒
汽车
大型农业机械高

广告
广告、质量
款式和产品评价、顾客服务、广告
款式、顾客服务
极高寡占性
高位集中寡占型
极高寡占性
高位集中寡占型
中度,轮胎
石油精炼
高级男式皮鞋
广告、顾客服务、设计差别
广告、顾客服务
广告、销售渠道控制与系统化
高位集中寡占型
高位集中寡占型
中位集中寡占型
轻度,钢材
肉类制品
普通钢笔
顾客服务
广告、质量
广告、款式
中位集中寡占型
中位集中寡占型
中位集中寡占型
可以忽略的,铜、
水泥、水果、小
麦粉等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 1、进入壁垒
( 1)定义,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利
润时,能够阻止新厂商进入的哪些因素。
( 2)构成因素,
绝对成本优势;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化; 政策法律
制度; 组织进入策略行为;
在位厂商的排他性定价;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累计支出;
在位厂商的生产能力储备;经验的积累;经营多样化;
垂直集中和销售网等。
( 3)贝恩的实证研究 ( 20世纪 50年代对美国部分
产业的进入壁垒进行了分类)
? 高度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费用(包括平
均利润)高 10%时,新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
农用拖拉机、卷烟、汽车和钢笔。
? 较高进入壁垒产业,高 6%~8%。钢铁、铜、炼油、
肥皂。
? 中等和低进入壁垒产业,4%以下。橡胶轮胎、水
泥、面粉、人造丝。
? 2、退出壁垒
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解雇费用
政策法律的限制
第二节、市场行为
? 一、市场行为的定义
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更
高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
调整其行为的行为。主要研究寡头垄断型市场
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分为竞争行为和协调
行为
? 二、市场竞争行为
? 三、市场协调行为
二、市场竞争行为
? (一)定价行为
? (二)广告行为
? (三)兼并行为
? (一)定价行为
1、掠夺性定价,挤出或吓退对手采取低价格策

特征,暂时性;实质是缩减供应量;大企业采

后果和影响,
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现实不常发生,一般首
先用兼并,若成本高,才采用。对市场结构的
竞争性产生影响,有些国家法律限制,但标准
难确定。
P,
P
产业需求
MC
AC
A
Q1 Q2
2、限制性定价 (阻止 进入定价)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
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前提:都谋求长期利润最大化
认为原企业不改变产量
原企业串通采取限制性定价的行为
短期,
动态,
影响因素: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
经济规模
? 3、价格歧视,
( 1) Model of Cournot
古诺模型
? 由古诺于 1838年提出,在此后 45年内没有引
起足够注意。
A、假设,
a)只有二个企业,生产同质产品;
b)假定生产成本为零
c)需求函数为线性;
d)一个企业 A先进入市场,B随后进入;各企业在假定对
方保持产量不变和条件下决定自身的产量。
? 这是本模型不同于其他
模型的关键。
B、几何说明,
? A企业生产市场需求的一半,B企
业生产留下的需求的一半。
? A调整产量为市场需求 3/4的一半,而 B生产余下的 5/8后半即 5/18;
A的产量下降,而 B上升;
? …… 直至各生产市场需求的 1/3=40,
并形成了均衡。
? 还可以推广为 N个寡头,各生产
市场需求的 1/N+1。
P
Q
P=D
A1 B1 A2
B2
C、反应函数,
? 如果把企业的选择,也即根据另一企业既定选择,
作出自身选择,称为一种反应,那么,其行为可以
用一反应函数给予描述。
? 需求函数为 Q=120-p
? 逆需求函数 p=120-Q=120-QA-QB
? 在无成本时有,
πA=( 120-QA-QEB) QA
πB=( 120-QEA-QB) QB
接上页
? 在最大化利润时有,
? 解这一对方程有,
QA=( 120-QEB) /2
QB=( 120-QEA) /2
? 这就是一个企业的产量已定时,
另一个企业的反应函数;
? 二反应函数的交点就是均衡解。
02120 ?????? EBA QQQ?
QB
QA
60
60
120
120 40
40
QA
QB
021 2 0 ?????? EAB QQQ?
D、批评,
? 以为企业是“天真的跟随者”,以为对手在自
己选择产量的过程中,对方产量不变,这是不
现实的。
( 2) Model of Sweezy
斯威齐模型
? A、假设:与张伯伦相同,独特之处,是由此
而提出了需求曲线的形状。
B、模型
? a)弯折的需求曲线
? 在 A点的价位上,企业提价对手不跟;
而企业降价,则对手跟。
? 而弯折的需求曲线,形成了不连续
的边际收益曲线。
A
Q
P
b)斯威齐模型的意义,
? 对边际成本与需求发生变化时,寡头企业的价
格不变作出了解释。
? 边际成本在不连续的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部分
范围内变化时,价格不变,产量也不变;
? 当需求变化时,企业改变产量而保持价格不变。
C、批评,
? 该模型的中心,是 A点价位的特殊性,为什么呢?
? 该模型自身并没有解释;而以后的博弈模型正是解释
这一点,而一旦对此作出了解释,也就不一定
需要采用弯折的需求曲线了;
? 此外,按该模型,寡头企业的价格甚至比垄断企业更
为刚性,而一些重要学者( Stigler,Simon)
的实证分析结果,证伪了该结论。
(二)广告行为
1、广告与信息披露
2、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提高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进入壁垒
3、广告在不同产业市场上的作用与特点,
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工业品
4、广告的福利效果
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
价格广告增进社会福利
非价格广告克服劣质品问题
广告过度问题
广告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
(三)兼并行为(加强市场集中度)
1、定义和特点,
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
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
特点:生产要素在企业间整体流动;
全部产权(或基本、主要的产权部分)在企业间有偿转移;
生产和技术上的专业化改组
购并双方重新组成一个新的有机体。
2、类型,
横向;纵向;混合
3、兼并动机
主兼并企业的动机,
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技术;财物;协同效应)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支配力量
降低市场进入壁垒
减少资产经营风险
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誉
被兼并企业的动机,
减少资产经营风险
避免破产
回收资本
4、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积极和消极
( 1)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
( 2)进入壁垒的形成
三、市场协调行为
(一)定义,同一市场上的企业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
而采取相互协调的市场行为。
分为,价格和非价格协调行为(产品共谋 )
主要讨论价格协调,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
(二)卡特尔( OPEC)
? 1、定义
? 2、模型分析
? 3、不稳定性分析
(三)价格领导制
1、定义: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
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
动。
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
串谋领导定价模式
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
2、主导企业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第三节、市场绩效
? 一、市场绩效的定义
? 二、市场绩效指标
? 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 四、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关系
一、市场绩效的定义
? 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
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
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反映
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
行的效果。
? 第一、市场绩效本身直接的描述和评价
? 第二、绩效与结构和行为之间关系
二、市场绩效指标
(一)利润率(收益率)指标
R=(π-T)/E
R越高,市场就越偏离完全竞争的状态 (依据微观理论),
贝恩的研究集中度越高,产业的长期利润率正相关。
有些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微弱的正相关性或根本没有。
原因,
首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计算企业成本及利润的方法和口径可能不

其次:利润偏高的因素不仅仅是垄断势力。
还有:风险性投资报酬的风险利润
不可预测的需求和费用变化形成的预算外利润
成功开发和引入新技术实现的创新利润
(二) 勒纳指数( 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
用厂商利润最大时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幅度衡量垄断势
力的大小 。
这个指标称为勒纳指数,L=( P-MC) /P
L在 0—— 1之间变化 。 L=0时为完全竞争, L越大, 垄断
势力越强 。
根据 MR=P-P( 1/「 Εp」) 和均衡时 MR=MC可得
L=1/「 Εp」, 即垄断势力与厂商需求弹性大小呈反比例
关系 。
限制性和掠夺性定价的情况除外
(三)贝恩指数
利润: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总收益 -当期总成本 -折旧
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正常投资收益率 *投资总

贝恩指数 =经济利润 /投资总额
实际上是行业的超额利润率。如果市场上持续
存在超额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该市场
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
强。
现实中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如:限制定价
(四)托宾 q值
Q
RR
q 21
?
?
q大于 1,即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其重置成本,
意味该企业在市场中能获得超额利润;值越大,
该企业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越大,市场绩效越低。
优点:避免了估计收益率或边际成本的困难;
缺点: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取值困难。
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 不是企业层面,而是产业和国民经济层面(中、
宏观)
? 多层面、多方位评价
? 从经济学角度: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一)、产业的 资源配置效率
(二)、产业的 规模结构效率
(三)、产业 技术进步
市场绩效的评价准则
? 看价格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导向作用
? 看产业内企业的生产量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的要

? 看产业内企业生产耗费和利润率的高低
? 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规格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
需求
? 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否在不断加快
(一)、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1,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指标
微观经济学,资源最佳配置:社会福利最大化
(消费者、生产者和社会总剩余)
产业组织,利润率衡量
2、产业的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效率
微观经济学,竞争越充分,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
市场垄断程度越高,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3,X非效率 (哈佛教授莱宾斯坦首先提出)
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
? 原因,
( 1)企业内部不同集团(股东、职业经理、一般雇员)
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 2)企业规模扩大到之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速
度和质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
降。“搭便车”的动机强烈。
( 3)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
小化的动机
如何测量 x非效率?是难点
(二)、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产品、工厂,企业、行业规模经济
1、企业和行业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企业自身通过横向或纵向一体化
所实现的规模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
能力,减少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
行业规模经济,当某个行业总产量扩张时,如果能使
行业内部的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成本,表明行
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该行业就是一个规模报
酬递增的行业。行业规模效益与行业内企业的外部经济和
不经济相关。
2、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衡量
既与产业内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还反映出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水平的程
度和效率。
( 1)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
产业产量的比例来反映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
程度。
( 2)用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
段产量的比例来反映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
( 3)通过考察产业内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的剩
余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
3、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三种状态
( 1)低效率状态,
( 2)过度集中状态
( 3)理想状态
发达国家(美、欧、日)多数产业已经实现了产业规模
经济水平的理想状态(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家
电)。而在另外一部分产业中,存在着超经济规模的
过度集中,贝恩发现许多过度集中的产业中大企业的生
产成本比规模较小的企业高,可见过度集中实际上降
低了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一部分产业尽管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但市场中的企业
却仍能获得一定的利润,原因是:产品差别化;廉价
劳动力
4、影响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因素
( 1)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
企业规模结构,产业内不同规模企业的构成和数量比例
关系,他同时反映了大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例。
( 2)市场结构
过度集中和分散都会降低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
(三)、产业技术进步(动态的经济效率)
技术进步,发明、创新和技术转移
1、技术进步的三阶段 -发明、创新和技术转移(熊彼特)
2、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
( 1)熊彼特等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
理由,①技术创新成本大,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
②研究与开发中也存在规模经济,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能力利用和发
挥这种规模经济效益。
③拥有市场份额高,且从事多元化经营,从发明和创新中获取更高的
收益 。
④维护和巩固垄断地位的需要迫使大企业开展更多的技术发明和创新
活动。
( 2)谢勒等观点相反:小企业作用大
理由,①大企业垄断一旦形成,技术进步的动力
就减弱,竞争才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
②大企业所拥有的大规模在技术进步中也会成为
劣势。如:决策低效、相互倾轧、忽略和不支

③实践表明:小企业能对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客观:所有规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上都可以有所
作为。
3、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 -经济模型分析
完全竞争企业比完全垄断企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寡斗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4、新技术在产业市场上的扩散
影响技术扩散速度的因素,
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
产业市场容量的扩张
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
企业数量
企业规模的差异
时间
100%









0
新技术在产业中的扩散模式
(初期、中期、晚期)
5、专利与技术进步
目的,促进和推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
许多经济学家,专利是一种合法化的垄断行为,
似乎与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宗旨背道而驰。
解决困境,
关键在于专利制度本身的制度安排,即专利的
保护期和保护程度必须适当;
对滥用专利权的行为加以限制和惩罚,从而使专
利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削弱其消
极作用。
中国的企业市场绩效分析
? 1、积极方面,
第一,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多数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大致
能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相适应,特别是居民消费品的生产。
第二,在经过多次宏观经济调整以及逐步发展完善的市场机
制调节下,许多产业的规模结构正逐步趋于合理,规模经济
效益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第三,大多数产业的技术进步逐步加快,市场竞争成为企业
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因。
? 2、存在问题
第一,工业经济效益不理想;
第二,总体而言,大多数企业仍无法充分利用规模经济;
第三,目前各产业的利润难以正常反映产业发展的实际市场
绩效。
四、市场结构(环境)、行为(方式)和绩效的
关系
产业组织学者不再简单地认为 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
绩效,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从短期,可以把市场结构看成是既定的要素,作为企业市场
行为的外部环境,市场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
场行为,而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绩效。归纳起
来:在短期内,结构从根本上制约行为,行为又直接决定
了绩效。
从长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
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结构发生
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结构、行为和绩效之
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