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记 《中国通史》的编撰工作,是从一九七五年开始的。当时的想法是写三 部通史。一部小型的,二十万字。一部中型的,二百万字。一部大型的,六 百万字。后来,中型本有了二百五十多万字的草稿,因具体的困难,没有把 工作继续下去。小型本,即 《中国通史纲要》,于一九八○年六月完稿,约 三十万字,同年十一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 英文本、日文本、西班牙文本。大型本,即本书,于一九七九年开始工作。 一九八三年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定为重点科研项目。同年十月, 邀请有关兄弟单位的专家成立编辑委员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报请教育部备 案。据目前进行情况来看,全书大约要有一千二百万字,一九八八年开始出 书,如工作做得好,可望三年内全部完成。 本书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一卷,导论,论述与中国史有关的一些重 要问题。第二卷,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探索原始社会的状况。第三卷,上 古时代,主要论述有文字记载以来到秦灭六国时的历史。第四卷至第十卷, 中古时代,论述自秦汉至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中古时代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 每一时期中又有小的分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第十一、十二卷,近代,论述 自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在体例上,除第一卷、第 二卷 按照具体情况另作处理外,各卷都分为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个部分。 在内容上,要求在 “通”字上下功夫,重视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重视 贯通古今的发展规律。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卷只讲述一些我们感到兴趣的问题,不能对中国历史作理论上的全面 分析。一九八一年六月,我们在 《史学史研究》第二期上发表了导论的提纲, 提出了中国历史的十二个方面,三百四十六个问题,涉及面相当广泛,但在 短时期内不能对这些问题都进行研究,经过反复讨论,拟定了现在这样的内 容。一九八一年的提纲,我们认为仍值得参考,现作为附录,附在本卷之后。 本卷第一章、第六章和第九章,分别由我、邱汉生同志和刘家和同志撰 写。第二章、第三章是由瞿林东同志起草的,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 八章是分别由崔春华、孙文良、吴怀琪、陈其泰等同志起草的,这六章都经 过讨论,由我修改、增删、定稿。刘雪英同志在工作上给我很多协助。全卷 文风不能一致,内容难免有重复、粗疏错误,甚至矛盾的地方,希望得到同 志们的指正。 本书的编撰得到各方面领导的关注,同志们的鼓励和帮助,上海人民出 版社的大力支持,我们表示深切的感谢。对我个人来说,还应该感谢牟传珸 同志对我在生活上的照顾。 白寿彝 1986.10.15 于北京 1991.3.20 修改 第一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 第一节 关于中国民族史撰述的回顾 古老的传说和记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 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也包含着曾经在这块广大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 经消失的民族的历史。 ① 远古文化遗存,表明中国境内在那遥远的时代,曾经在不同地区发展着 不同系统的文化。先秦的文字记载,从甲骨文、金文、 《诗》、 《书》、 《春 秋》经传、 《竹书纪年》、诸子书以至 《天问》、 《山海经》,或叙说当时 史事,或追述前人的传说,都在民族方面有所反映。但在这些文字记载中, 只有 《诗》 《书》所记略具首尾, 《春秋》经传所记材料较多。 《诗·大雅》、 《周颂》、 《鲁颂》都有诗史性质的篇章。 《生民》, 歌咏周人始祖姜嫄及其子后稷的故事。 《緜》歌咏古公亶父在周原创业的故 事。 《大明》 歌咏殷周关系的变化。 《大明》说,王季、文王都娶了殷商贵 族的女儿。文王迎亲时,在渭水上 “造舟为梁,不 (丕)显其光”,举行了 盛大的仪式。后来武王奉天命伐殷,大战牧野,军容很盛。这是一篇写得相 当有系统的诗。 《鲁颂·閟宫》,旧说是颂鲁僖公的功德。诗中,从姜嫄之 德和后稷播百谷,说到太王、文王、武王相继,振兴国家,牧野克殷,再说 到周公受封,建立鲁邦。诗中还说到鲁侯的武功,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商颂》五篇,颂商的史事,也是从 其始祖有娀氏因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起。诗中说到, “维女 ( 汝)荆 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殷周始 祖各有诞生的奇迹,表明殷周各有自己的族源。荆蛮、淮夷、氐羌,还有玁 狁,都是殷周以外的重要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化系统。 《书》,主要是收录殷周的官文书,很有史料价值。其 《牧誓》一篇, 记武王在牧野誓师时的仪态和誓师辞。誓辞的开端说: “逖矣西土之人。” 这是指来自周土的人。又说: “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 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友 邦冢君等是一类人,庸、蜀、羌、髳、微、卢、彭、濮是八个民族的名称, 这些民族是又一类人。这可见,武王伐纣的队伍,是一支多民族的联军。对 于庸、蜀等八个民族, 现在还不能作出完全可信的解释。 《春秋》、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和被称为 “春秋外传” 的 《国语》,都是政治史性质的书,但记载了大量的民族史材料,这可以说 ① 所谓 “民族”,斯大林在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所下的定义说: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 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他说 的是近代民族,即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但这四种要素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近代民族形成以前, 在民族共同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如氏族、部落、部族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但都还没有达到完备的程 度。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民族,也是根据这四种要素来进行分析的,但是,泛称民族共同体的各个发展,而 不是专指近代民族。参看杨堃 《民族和民族共同体的几个问题》,见 《民族与民族学》,四川民族出版社, 1953 年版。 是民族史撰述的正式开始。 《春秋》经传记载了周王室和一百四十九个国的 史事,记载了他们之间的朝聘、会盟、婚好和战争。他们中,有姬、姜、嬴、 ■、子、姒、妫、风、姞、熊、偃、己、妘、祁等姓。从他们的姓,可以看 出他们是分别属于周族、殷族、夏族和其他古代民族 ① 。此外,还有戎、蛮、 狄、夷、濮等民族,这在当时是被视为文化水平低的民族,但他们中的某些 部分也参加先进集团的会盟、征伐和婚好,他们活动的地区也有跟齐、鲁、 晋、卫杂处的。狄人在春秋时比较活跃,有赤狄、白狄之称。赤狄又有东山 ■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区别。白狄有鲜虞、肥、鼓 等区别。夷,有淮夷、介、萊、根牟,而他们的活动见于记载者不多。戎的 名号颇为杂乱。蛮称 “群蛮”,濮称 “百濮”,似都是泛称 ② 。以上这些民族, 经过春秋、战国长时期的历史陶冶,其中大量融合为汉族,也有不少成为秦 汉以后的少数民族。 《春秋》经传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民族史料,但它们都 是按编年的形式写的,按史事发生年代的先后进行记载,还不能对这些民族 分别作出比较集中的表述。 《国语》,是按王国和侯国的区别汇编的政治史资料。如从民族史的角 度去看,却又可说基本上也是民族史的资料。其中的 《周语》、 《鲁语》、 《晋语》、 《郑语》,都是关于周族宗亲的材料。 《齐语》记齐桓公的霸业。 齐和周是世为婚姻的。还有 《楚语》、 《吴 </PGN0003.TXT/PGN> 语》、 《越 语》,都是关于南方民族的材料。 《国语》记事,于各国史事都以发生的先 后相次,但于彼此之间很少联续。无论 《国语》的哪一部分,都不足以说明 某国历史的始末,但保存了重要的史料。如 《鲁语》下: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以隼 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 “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 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 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 ‘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 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 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金椟,如之。 这一段材料,一直为治东北民族史的学者所重视。又如 《郑语》记史伯论南 方民族的话,说: 夫成天地之火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 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 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 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邬、郐、 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 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姓乎!■姓■越,不足命也。唯荆,实有昭德, 若周衰,其必兴矣。姜嬴荆■,实与诸姬代相干也。 </PGN0004.TXT/PGN> 这是对于南方民族、对于荆楚的先世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史料。所谓八姓是己、 董、彭、秃、妘、曹、斟、■,他们差不多又都各有子姓。 近人研究先秦民族,如章炳麟著 《序种姓》 ① 、王国维著 《鬼方昆夷玁狁 ① 参看顾栋高: 《春秋大事表》卷五, 《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 ② 参看顾栋高: 《春秋大事表》卷三十九, 《春秋四裔表》。 ① 见 《章太炎全集》,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考》 ② 、闻一多著 《伏羲考》、 《龙凤》、 《姜嫄履大 人迹考》 ③ ,徐炳昶著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都成绩斐然。但先秦史料究竟过于零碎,研究工 作所受到的局限过大。这个缺憾,只有到了秦汉时期才得到改变。 在思想上,由于民族区别的存在,就不免在民族关系上出现这样或那样 的看法。孔子被后世的经学家宣传为 “尊周室,攘夷狄”的圣人,好象孔子 对于所谓 “夷狄”是很严厉的。其实,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理智的。 他说: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 行乎哉!”,又说: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④ 这在口气上对夷狄蛮貊,有点不以平等相看,但认为他们和诸夏之间存在着 共同的道德标准,是与一些持狭隘的民族观念的人大不相同的。孔子还认为, 夷狄也有长处,有的地方比诸夏还好。他说: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也” ⑤ 。对于 “夷狄”的一些落后的东西,孔子认为是可以改变的。有一次, 他表示要到九夷去,有人说: “那地方陋,怎么能住下去啊?”孔子答复说: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对于 夷狄的干扰,孔子是反对的,所以他虽不大 赞许管仲之为人,却推重管仲能联合诸侯,保卫诸夏的功绩,而说: “管仲 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① 这种看法,无疑也是正确的。孟子在一次责备楚人陈良的弟子陈相时说: “吾 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 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 年,师死而遂倍之。” “ 今 也 南 蛮  舌 之 人 , 非 先 王 之 道 , 子 倍 子 之 师 而 学 之。……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鲁颂》曰: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 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② 孟子的话,不只是表示了学术上的门户之见,而且表示了他对其他民族的严 重歧视。所谓 “ 南 蛮  舌 ” 简 直 就 是 骂 人 了 。 孔 孟 对 民 族 关 系 的 两 种 态 度 , 实际上是民族关系史上两种观点上的根本分歧,到了秦汉以后就更为明显 了。 多民族史撰述的杰作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的奠基人,他的 《史记》和班固的 《汉书》、范晔的 《后汉书》,都是有卓越成就的史书。它们在民族史方面也都有杰出的撰述。 《史记》把环绕中原的各民族,尽可能地展开一幅极为广阔而又井然有 序的画卷。它写了 《匈奴列传》、 《南越尉佗列传》、 《东越列传》、 《朝 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大宛列传》,分别按地区 写出北方、南方、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民族历史。把这六个专篇合起来,可以说是一部 相当完整的民族史,其中有些记载是超越当时和今日国境范围的。这与先秦 ② 见 《观堂集林》第二册,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③ 见 《闻一多全集》第一册,上海开明书店, 1948 年版。 ④ 这两条,分见 《论语·卫灵公》,又 《子路》。 ⑤ 见 《论语·八佾》。这句话有不同解释。朱熹 《论语集注》引程子曰: “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谮 乱。”这个解释近是。 ① 以上两条分见 《论语·子罕》,又 《宪问》。 ② 见 《孟子·滕文公上》。 记载之局限于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的有关事迹,是大不相同的。秦汉的空前 统一局面及其对外交通的发展,使当时人大开眼界,也使我们的历史家能写 出这样包容广大的民族史。自战国以来,我们的先民有了解世界的追求。邹 衍大九州之说,是这种思想的地理形式。 《礼记· 中庸》说: “舟车所至, 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 (坠),凡有血气者 莫不尊亲”,是这种思想的道德形式。 《史记》写民族,也许可以说,在一 定程度上,是这种思想的历史形式。 《匈奴列传》在材料的选择和表述的形式上,都有创始的意义。列传的 开头,说: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 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这是说匈奴历史的古老、地理的位置和民族的最大特点。下文紧接着就说: 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駞、驴■駃騠、騊駼、■騱。逐水草迁徙, 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 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 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功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 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 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 </PGN0007.TXT/PGN> 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这两段话把这个游牧民族在生产上的特点,畜牧、狩猎和军事相结合的特点, 日常生活和婚姻制度的特点以及文化水平,都说到了。这同列传开头的一小 段话,概括地勾画出这个民族在几个重要方面的特点,大体上反映了匈奴社 会所可能达到的历史发展阶段。 《匈奴列传》,除开头的三段外,可分为三个部份。一个部份,是从夏 后氏少康之衰说起,直到冒顿称单于之前,说的是匈奴不断发展及其与汉族 先民的关系。冒顿称单于,在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 209 年)。他在位三十六 年,是匈奴最强盛的时期,也是列传中重点表述的部分。这里写出冒顿的坚 毅雄悍,并因写匈奴的强大而同时写出月氏、东胡及一些北方民族的盛衰。 冒顿与汉廷曾有书信往来,可见这时已使用文字,但未明说是匈奴自制文字 或是汉字。这是关系匈奴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记事。最后一部分,是从老上 单于即位之年 (前 174 年)起,写到天汉四年 (前 97 年)。列传写出,在这 一时期,因汉降人对匈奴的教唆和汉家将相贪图战功,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复 杂化了。列传在写这一时期的双方关系时,很有分寸,透露了作者对双方关 系的独到见解。列传还写了在老上单于时,汉降人中行说 “教单于左右疏记, 以计课其人众畜物”。这也是关系匈奴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记事。对于这一 类好象细小但有历史意义的事,司马迁往往不轻易放过。 匈奴的活动,主要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来, 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几个在全国历史上有重大 影响的民族也都在这里 活动,使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特别活跃的地方,因而 《匈奴列传》 也就越来越加强它在民族史文献上的重要地位。 《匈奴列传》以外的五篇民族史传记,都各有特点,也都在民族史文献 上有其重要性。 《西南夷列传》的篇幅较少,而在地理范围上包含今云南省、 贵州省及四川省西南部,涉及的民族的数目也特别多。传文把这些民族加以 简明的叙述: 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 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 嶲,昆明,皆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嶲以东北,君长以 十数,徙、莋都最大。自莋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 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十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这一小段文字,把西南夷区分为四类。田耕邑聚者为一类。随畜牧迁徙,无 君长者为一类。或土著、或移徙者为一类。有君长而定居或移徙不明者为一 类。每类各有若干族群,各有相当范围内的活动地区。 《西南夷列 传》,总 的说来,材料并不丰富,但提供了一个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古代史的线索,是 很可珍贵的。象 《西南夷列传》这种按照地区分别表述民族历史的方法,特 别对于民族复杂的地区,很适用。这种办法对于后来的民族史撰述有很大的 影响。 应该特别指出来, 《史记》对汉族的形成,做了很多的工作。学者们习 惯于把这些工作看作是中国史的一般工作。而从民族 史的角度看,这些工作 还应该说是对叙述汉族形成过程所做的工作。 《史记》有 《夏本纪》、 《殷 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以至汉以后的帝纪,它 们所表述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就是汉族形成的不同阶段。 《史记》又有 《三 代世表》、 《十二诸侯年表》、 《六国年表》、 《秦楚之际月表》。这些表 是表述不同历史阶段的又一形式。尽管司马迁还没有 “汉族”的概念,他也 不一定会意识到这是为一个民族的形成写历史,但实际上他做了这个工作。 一直到现在,他的工作成果还是我们研究汉族形成史的基本文献。 《史记》论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但不斤斤于夷夏之别。 司马迁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理智的,没有明显的狭隘民族思想。 《史记》 记: “禹兴于西羌” ① ,而为夏后氏之祖。又,秦之先祖大费,其子孙 “或在 中国,或在夷狄” ② 。又,春秋时,秦以 “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③ 后来秦用商鞅变法,改革了一些戎俗,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 《史记》记周 人历史说,周在夏殷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文化较高的民族 ④ 。而周的先世却曾 “奔戎狄间”,到古公亶父始 “贬戎狄之俗”。又,匈奴在一般人眼中好象 是不可能有什么文化历史的民族,但它却是 “夏后氏之苗裔”。 ⑤ 《吴太伯世 家》说: “余读 《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 《越 王勾践世家》说: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 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山。” 这些记载所反映的思想,与战国时期的孟子大不同。孟子只承认 “用夏变夷”, 而不承认夏会 “变于夷”。 《史记》的这些记载,则是 “用夏变夷”者有之, “变于夷”者亦有之。 匈奴问题是汉代尖锐的民族问题。 《史记》既反对匈奴对汉边地的侵扰, 也反对汉朝对匈奴牧地的侵夺。在关于河南地的争夺上, 《史记》肯定了匈 奴在当地的主权。所以 《匈奴列传》记秦始皇侵占这块土地时是说: “使 蒙 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而在记匈奴冒顿单于时事,是说 “悉 ① 《吏记·六国年表·序》。 ② 《史记·秦本纪》。 ③ 《史记·六国年表·序》。 ④ 《论语·八佾》: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⑤ 《史记·匈奴列传》。 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 对于汉和匈奴间的战争, 《史记》并不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它指出,汉 武帝初年, “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但自王恢设计诓骗匈 奴以后,双方才不断用兵。 《史记》指出,汉家对匈奴用兵为自己带来很大 的困难。 《平准书》指陈对匈奴战争的严重后果,说: 及王恢设谋马邑,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 行者齎,居者送,中外骚扰而相奉,百姓抏弊以巧法,财赂衰耗而不赡。入物者补官, 出货者除罪,选举陵迟,廉耻相冒,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兴利之臣自此始也。其后, 汉将岁以数万骑出击胡。及车骑将军卫青,取匈奴河南地,筑朔方。……转漕甚辽远, 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 及入羊为郎,始于此。 其后四年,而汉遣大将将六将军,军十余万,击右贤王,获首虏万五千级。明年, 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 </PGN0011.TXT/PGN> 虏万九千级。捕斩首虏之士赐黄 金二十余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之 财转漕之费不与焉。 《匈奴列传》对于汉 廷在民族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是微婉其词的。所以在列 传的结尾,感慨于 《春秋》 “隐、桓之间则章,至定、哀之际则微,为其切 当世之文而罔褒,忌讳之辞也。”但以 《平准书》和 《匈奴列传》合观,可 见作者对自己的真实思想还是不愿掩盖的。司马迁死后两千多年的悠久岁月 中,在汉与匈奴的问题上,很少有人能象他这样看的。 班固的 《汉书》和范晔的 《后汉书》,继承 《史记》,在民族史方面, 对前史或续或补,对创兴的新史专立篇目。它们在资料上可说是收集得不少, 而见识上要比司马迁差得多。 《汉书》的 《匈奴传》,有上、下两卷,收录了 《史记·匈奴列传 》的 旧文,增益了李广利降匈奴以后以至更始末年的史事。把 《史》、 《汉》和 《后汉书》的 《南匈奴传》合起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对夏、殷以至东汉末年 的匈奴历史具有相当完整的记载。 《汉书·西域传》也分上下两卷,比较系 统地记录了天山南北各民族的情况,对于道里和户口的数字也都有所记载。 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代民族史的重要资料。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几乎 全是抄录旧史,而所收文帝赐赵佗书和赵佗所上书,是 《史记》所缺略的重 要文献。 《后汉书》的民族史部分,收罗繁富,甚见工力。 《西域传》、 《南匈 奴传》接续前史,记录了匈奴和西域在东汉时期的重大变化。 《东夷传》、 《南蛮西南夷传》好象是因袭旧规,而记载翔实,过于前史。西羌问题是东 汉时期比较突出的民族问题,乌桓和 鲜卑是这时期新兴的民族,而鲜卑对后 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大有影响。 《西羌传》和 《乌桓鲜卑传》是 《后汉书》新 创的篇章。陈寿的 《三国志》,一向同 《史记》、 《汉书》、 《后汉书》并 称 “四史”,而陈书民族史部分很简略,仅有乌丸、鲜卑、东夷传,但也可 与 《后汉书》有关部分相参证。 在编写体例上, 《汉书》和 《后汉书》都是按地区对多种民族作综合表 述,有时是以一个最占优势的民族为主而连带叙述其他民族的。它们在表述 民族史事时,往往穿插着有关的中外关系,使读者可以看到民族地区在中外 关系史上的地位。这两点,都是继承了 《史记》的编纂方法,对后来的民族 史撰述很有影响。一直到今天,这两点还是值得采用的。 在观点上, 《汉书》不赞成汉对南粤、西南夷及朝鲜的用兵,而称赞汉 文帝对赵佗的安抚政策 ① 。这种观点还反映了班固对这些民族的鄙视态度,但 比起他对待匈奴的态度来,还是温和的。他说,匈奴是 “贪而好利,被发左 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 塞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绝外内也。 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 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 ② 。这把匈奴看作天生的劣 等民族,是不符合史实的。这种对少数民族极为恶劣的态度,是很不妥当的。 《后汉书》对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指陈形势,立论相 当概括。在 这一点上, 《南匈奴传·论》和 《乌桓鲜卑传·论》都表现了作者的史才。 但 《后汉书》忽视民族间的历史友谊,而强调少数民 族对中原皇朝的威胁。 这种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是远远落后于司马迁的。 《史记》、 《汉书》、 《后汉书》的成就不同,均为中国民族史工作提 供了宝贵的资料、研究的线索和撰写的方法,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史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 民族重新组合的历史记录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是民族重新组合的又一时期。关于这两个时期的历史记录,在数量上的丰富 是远远超过前代的。 三国时期,匈奴人、氐人、羌人、鲜卑人等入居内地,跟汉人杂居。民 族矛盾的机会增多了,民族融合的条件也增多了。此后,经历了所谓 “五 胡 十六国”的战乱、南北朝的对抗、北朝的分裂,经历了北方民族的兴替、南 方民族在南朝影响下所起的变化,经历了南诏的兴起和吐蕃的强大。在长时 期的历史性的变化中,民族分分合合,使汉族本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 一些少数民族得到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提高,全国封建化过程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隋唐正是在民族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兴盛的皇朝。它们的朝廷上有 来自少数民族的臣僚,它们的后宫坐着出身少数民族的皇后。 五代时,在五个小朝廷中,就有三个是突厥族的沙陀人所建立的。北宋 的北境,契丹占有燕云诸州,西北境有西夏。北宋号 称统一,实际上并没有 统一起来。在北宋时,契丹继续强大起来,女真也强大起来,蒙古更强大起 来。在蒙古族占统治地位的年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因军事上、政治上、经 济上、文化上、宗教上和婚姻上的原因,不断有大大小小的组合。在葱岭以 西的许多民族的成员,也有不少人进入中国,日子久了,变成中国人。这时, 居住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居民被称为 “契丹”,实际上是包含了大量的汉人, 其次是女真人和原来的契丹人,还有别的少数民族,如匈奴人、突厥人、氐 人、羯人等。长江以南的人是称为 “汉人”,实际上也包含更多民族的人。 “契丹 ”和 “汉人”的名称,在当时主要表明政治上的不同身份,但也可见 若干不同民族间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趋向淡薄了。据记载,在蒙古人、 回回人的家庭中,有时包含几个不同的民族成份。蒙古人当时在政治上是第 ①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赞》。 ② 《汉书·匈奴传·赞》。 一等人,但蒙古人也有被卖给回回人、汉人为奴的。当然,这些蒙古人就可 能变成回回人或汉人。安西王阿难答部下的蒙古人和唐兀人,因阿难答信奉 伊斯兰教,这些人大量地成为穆斯林,后来可能都成为回族人了。元代是民 族重新组合的大时代,其深度和广度超过隋唐。在一定范围内,元代的民族 重新组合还包含有世界性的因素。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组合,到了元代,可以 说是基本上稳定下来了,其后虽有满族的入关,变动并不太大。在这一次民 族重新组合中,汉族在经济上文化上的力量继续占有优势,不断地对其他各 族人民施加影响。 这两个时期的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的,都有专门的记述。这 首先要说到鲜卑族。在所谓 “五胡十六国”中,鲜卑族所建之国就有五个, 在数量上居于首位。北魏崔鸿著 《十六国春秋》,有一百二卷之多,可惜原 书久佚,仅有十六卷节抄本传 世。唐房玄龄等所撰 《晋书》载记,部分记十 六国史事,在今传史书中是比较详备的。南北朝时,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 鲜卑族宇文部建立北周,北齐魏收和唐令狐德棻等为分别撰 《魏书》和 《周 书》。在隋唐时曾一度强盛起来的吐谷浑,也是鲜卑族的一支,但居于青海, 自成一个系统。梁沈约所撰 《宋书》,和唐魏征等所撰 《隋书》、后晋刘昫 等所撰 《旧唐书》,都有吐谷浑传。其次,契丹族建立辽,女真族建立金, 元脱脱等为撰 《辽史》、 《金史》。党项族,为羌族之一支,建立了西夏。 元脱脱等修 《宋史》,有夏国传上、下卷,主要记政治大事、夏宋关系,最 后记夏之军制。 《辽史》以西夏跟高丽合为一卷,称 《二国外纪》,主要记 夏的风土习俗和辽夏关系。 《金史》有关 西夏记述有一卷,主要记夏金关系。 三书所记互有详略,可能是在撰述时有所规划。契丹人、女真人都有民族文 字流传下来,但还没有出现史书。蒙古族建立了蒙古汗国,建立了四大汗国。 明宋濂等修撰 《元史》,这书在纪传体史书中是一部颇为芜杂的史书,但保 留了相当数量的原始材料。蒙古人有自己写的史书,如 《蒙古秘史》,还有 波斯人写的蒙古历史,如 《史集》、 《世界征服者传》等,都是有名的撰述。 在上述这些民族以外,这两个时期的其他民族,旧史所记名目繁多,又 颇杂乱,有待于学者们的逐步清理。相对地说,北方民族中在历史上影响较 大的民族,如柔然、赖勒、突厥、黠戛斯、回纥等记载较详,而西南民族中 影响较大的民族,如吐蕃、乌蛮、白蛮等次之。这些民族的历史分别见于 《魏 书》、 《周书》、 《隋书》、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通典》 和 《宋史》。柔然,或作茹茹、蠕蠕,与鲜卑同源,原役属于鲜卑、北魏, 后成为北魏北境上的强敌。突厥跟柔然有密切的关系,有一部分是柔然的锻 工。 勅勒,在南北朝时曾败于北魏,为所奴役,隋初转为强大。突厥、黠戛 斯、回纥都出于勅勒,先后建立了汗国。回纥是今维吾尔族的先民。黠戛斯 是今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吐蕃是今藏族的先民,在唐代颇为强大,兵力曾一 度进入长安。乌蛮建立了南诏,白蛮为助。后来,白蛮又建立了大理政权。 乌蛮,是今彝族的先民。白蛮是今白族的先民。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地区, 旧史自 《晋书》以下多有记述,一般缺乏伦次,但究竟也提供了一些资料。 晋人常璩著 《华阳国志》,唐人樊绰著 《蛮书》,为关于西南民族的重要撰 述。南方民族,旧史混称为 “蛮”,实际上包含了许多民族。 《宋史》有 “蛮 夷”四卷,大致包括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相毗连的苗、瑶、羌、 壮、土家等民族地区。这是关于当时南方民族比较详细的记载。后来清人修 《明史》,有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土司,共十卷,对于南方民 族,包含西南民族在内,就有比较系统的记述了。 关于这两个时期的民族史,资料是相当多的,但真正说得上是民族历史 撰述的并不多,系统地记述民族重新组合的书简直就没有了。至于记述民族 重新组合中某一过程或某一过程的片断记载是不少的。在这两个时期,汉文 撰述以外,用少数民族文字的有关撰述究竟还有些什么,这还需要进行长期 的工作。 这两个时期的民族史撰述的表述,还是以按地区记述作为主要形式之 一,或记一个地区的一些民族,或记述一个地区的主要民族而兼及其他民族。 这还是 《史记》以来的传统。其次,是以记少数民族政权为主,再及其他有 关的史事,如 《十六国春秋》、 《魏书》、 《辽史》、 《金史》等。再次, 是以时间为主的编年体,如 《资 治通鉴》记少数民族史事。这种体裁的好处 是可以按着时间的发展看出同一时期不同民族的情况;缺点是这种流水账式 的纪事方式,难于使人得到要领。再其次,是以事为主的纪事本末体,如 《资 治通鉴纪事本末》记民族史事。这两个时期的民族史撰述的表述形式比起前 代,要丰富一些。 这两个历史时期民族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于某些人很容易滋长其 民族歧视的情绪,对又一些人,也可以开阔其在民族问题上的视野。前者可 以江统的 《徙戎论》为代表,他在晋惠帝时,反对羌氐在内地居住,主张把 他们迁出去。他说: “夫关中土沃物丰,厥田上上,加以泾渭之流溉其舄卤, 郑国、白渠灌浸相通,黍稷之饶,亩号一锺,百姓谣咏其殷实,帝王之都每 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翫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 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以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 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野之积,故能为祸滋扰,暴 害不测。此必然之势,已验之事也。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 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析支之地;徙扶风、始 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 ① 羌氐一类问题究竟应当如 何解决以及能否解决得好,不是这里要研究的问题。我们注意的是江统的思 想。他那种不愿羌氐居于沃土,不愿这些民族自身的发展,不愿以平等的态 度看待他们的思想,在晋以后地主阶级学者中是相当普遍存在的。 唐太宗在民族问题上态度是开明的。他曾说: “夷狄亦人耳,……不必 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① 又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 ② 太宗以后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和杜佑,在民族问题上都是很有见识的。刘知 几在所著 《史通·称谓》中,在论到晋人对十六国的态度时说: “续以金行 版荡、戎羯称制,各有国家,实同王者。晋世臣子,党附君亲,嫉彼乱华, 比诸群盗。此皆苟徇私忿,忘夫至公,自非坦怀爱憎,无以定其得失。”这 是刘知几从历史家应有的忠于史实的立场来立论的,在当时这是进步的思 想。在刘知几以前,唐初所修 《隋书·经籍志》说: “自晋永嘉之乱,皇纲 ① 《晋书》卷五六, 《江统传》。 ①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贞观十八年十二月; 《唐会要》卷九四,北突厥。 ②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庚辰。 失驭,九州君长据有中原者甚众。或推奉正朝,或假名窃号。然其君臣忠义 之节,经国字民之务,盖亦勤矣。” 《隋书·经籍志》虽有对十六国的某些 国家 “假名窃号”的批评,但承认他们有 “君臣忠义之节”和 “经国字民之 务”,这是以相当公平的态度待人,跟刘知几对待戎羯的态度不尽相同而大 致接近。 杜佑在 《通典·边防总序》中认为,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差距是由于自 然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有些鄙风弊俗,汉人和少数民族原来都有。后来汉 人把它们丢掉了,而少数民族却没有能加以变革,因而民族间的差距就出现 了。把杜佑的这个观点用现在的话提高了说,这种民族间的差距是由于所处 社会发展阶段之不同。当然杜佑的看法是很朴素的,而在当时却很难得。 上 引刘知几的看法,是关于历史家治史的态度问题。杜佑的看法,是直接关系 到社会历史的本身。但对于同样的鄙风陋俗,为什么有的民族已经加以改变, 有的民族却不能改变呢?杜佑没有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 杜佑反对对少数民族的武力征服,他从历史上列举这类活动的危害,说: 历代观兵黩武,讨伐戎夷,爰自嬴秦,祸患代有。始皇恃百胜之兵威,既平六国, 终以事胡为弊。汉武资文景之积蓄,务恢封略,天下危若缀旒。王莽获元始之全实,志 灭匈奴,海内遂至溃叛。隋炀帝承开皇之殷盛,三驾辽左,万姓怨苦而亡。夫持盈固难, 知足非易。唯后汉光武深达理源。建武三十年,人康俗阜。臧宫、马武请殄匈奴。帝报 曰: “舍近而图远,劳而无功;舍远而谋近,逸而有终。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 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于戏!持盈知足,岂特治身之本, 亦乃治国之要道欤!我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字内谧如。边将邀宠,竞图勋伐。西陲青海 之戎,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恒逻之战,云南渡泸之役,没于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 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耶。 他强调说: “前事之元龟,足为殷监者矣。”但他也只是从大唐政权的利害 来说,还不是从少数民族的利害来考虑的。这是由于杜佑之时代和阶级的局 限,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仅就上述观点而论,杜佑是继承了司马迁而论列了 更多的事例,是更有说服力的。 宋元之际,胡三省以毕生精力注 《资治通鉴》,往往因解说史 事,流露 出他的民族情绪, 《通鉴》卷一百六十四: “梁武帝 天监六年,韦叡救锺离, 大败魏军于邵阳洲。”胡三省注: “此确斗也。两军营垒相逼,旦暮接战, 勇而无刚者,不能支久。韦叡于此,是难能也。比年襄阳之守,使诸将连营 而前,如韦叡之略,城犹可全,不至误国矣。呜呼痛哉!”又,卷二百八十 五,开运三年: “契丹入汴,帝与后妃相聚而泣,召翰林学士范质草降表, 自称 ‘孙男臣重贵’,太后亦上表称 ‘新妇李氏妾’。张彦泽迁帝于开封府, 顷刻不得留,宫中恸哭。帝与太后、皇后乘肩舆,宫人宦者十余人步从,见 者流涕。”胡三省注: “臣妾之辱,惟晋宋为然,呜呼痛哉!……亡国之耻, 言之者为之痛心,矧见之者乎!此程正叔所谓真知者也,天乎人乎!”胡三 省的这些注 ① ,实质上表述了他对当时民族屈辱的沉痛感情。这种感情是正当 的,与一般的狭隘民族情感是不同的。 民族史撰述和地方志、纪事本末的发展 ① 参看陈垣: 《通鉴胡注表微·感慨篇》。 明清时期的民族史撰述跟地方志和纪事本末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汉书·地理志》和司马彪 《续汉书·郡国志》都著录了一些道,其中 有甸氐道、刚氐道,狄道、羌道、僰道、蒲氐道。道是县一 级的行政区划, 其职责是 “主蛮夷”。象甸氐道等地方,就是氐、羌、僰族等民族聚居的地 方。另外, 《汉志》和 《续汉志》还著录有夜 郎、临羌、大夏、旄牛等地方, 虽未称道,大概也是民族地方。 地志中著录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能就是 从两汉书开始的。后来的纪传体史书,有地志者,多循此例著录,也都没有 作出具体说明。常璩 《华阳国志》、樊绰 《蛮书》对西南民族的记载,为学 者所重,而内容和体例都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志,且后继者也甚不易得。宋元 时期,地方志的修撰数量渐多,明清时期更趋繁盛。明修甘肃、宁夏、四川、 云南、贵州、湖广、广西等省地志,现存者约八十余种,其间,有不少民族 史料可供检寻。明田汝城著 《炎檄纪闻》,是关于广西、 云南、贵州、湖南 民族史事的重要著述。作者在论及民族纠纷时,说这些纠纷 “皆起于抚绥缺 状,赏罚无章,不肖者以墨守败绩,贤者以避嫌徼名。二事殊情而同弊,卒 致干戈相寻,蔓延荼毒,下竭生民之膏血,上贻建议之轸忧。”此书作者当 然是站在统治阶级方面说话的,但也有相当平实的一面。清代官修民族地方 志,巨制不少。民族地方的志,如 《西域图志》有五十二卷, 《盛京通志》 有一百二十卷, 《广西通志》一百二十八卷, 《云南通志》三十卷, 《云南 通志稿》二百一十九卷;跟少数民族关联较多的地志, 《陕西通志》有一百 卷, 《甘肃通志》有五十卷, 《湖广通 志》有一百二十卷, 《四川通志》有 四十卷。府、州、厅、县的志书记有少数民族史迹者,一时尚难详悉。 纪事本末作为一种记事的体裁,先秦已经有了。以纪事本末作为某种史 书的著述体裁,则是开始于袁枢的 《通鉴纪事本末》。袁书中已有了关于少 数民族的一些书目。以密切关系少数民族的一次事变或一次战争为记述对 象,并以纪事本末的史体勒成专书的,是在明清时期才多起来的。明神宗时, 李化龙奉朝命征播州,约经六个年头才把战事结束。播州地居贵州、四川、 湖广 之间,是苗民聚居地区。事后,李化龙撰 《平播全书》十 五卷。郭子章 也撰 《黔中平播始末》三卷,杨寅秋撰 《平播录》五卷。此外,马文升的 《西 征石城记》、 《抚安东夷记》,王轼的 《平蛮录》,也都是用纪事本末体写 的书。清代官修有关少数民族的纪事本末书,较明为盛,亦多巨制。举大家 所知的书,如 《平定朔漠方略》有四十卷, 《平定准噶尔方略》有一百七十 二卷。 《平定两金川方略》一百五十二卷。鸦片战争后,清代官修民族地方 志和民族史事纪事本末书仍在继续。但因时代变了,书的形式虽不变,而意 义不同了。 明清时期,封建制已处在衰老的过程中,但还有相当大的能量。它借助 于国家机器来阻碍新生力量的发展,企图延续这个制度的生命。新的社会生 产力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具备突破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力量。明清统治者对待 少数民族都有一套相当稳定的制度和政策。 《明史·土司传》在说到统治西 南民族的政策时,一要 “额以赋役,听我驱使”,就是要达到使人民群众完 粮、纳税、当兵、当差的要求。二要 “恩威兼济”,以 “得其死力而不足为 患”。所谓 “恩”,是 “假我爵禄,宠之名号”,实行对民族上层的收买。 “威”,是对敢于抗命的人加以武力镇压。这一政策在清代对其他民族地区 也同样照办,不过清代的作法要更具体些。它有一个分别对待的办法,对满 蒙关系、满藏关系、满汉关系、满回关系,都有区别对待的措施。如前所述, 明清时期所修官书,基本上都是歌功颂德的的作品,而地方志则有较多的知 识性的记载。但地方志数量相当大,而且又是地域性、专题性的资料汇编, 经过去伪存真的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利用,它还是具有相当丰富的史料 价值。 《明实录》、 《清实录》中的民族史料不少, 《清 实录》中的民族史 料大都已经摘录整理,并已有部分出版。明清档案数量更多,其中包括大量 民族史料,需要长时期整理才能出版,供人参考。 在民族观点方面,自明初以来数百年间,以民族歧视为特点的大民族主 义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包含大汉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当社 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的时期,在民族思想上又有其独特的表现。明清 之际著名学者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都是民族思想很浓的人。顾炎 武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 ① 亡国,是指朝代的兴替。亡天下,是指民族政 权的毁灭,这里实际上是指明亡清兴。他认为,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 者谋之”,这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 是全民族的事。他指斥相率臣于刘聪、石勒的晋朝诸臣, “观其故主青衣行 酒,而不以动其心者”是无耻败类。这实际上也是他隐晦其辞地谴责那些在 清初乞求富贵的前朝官僚、文人。顾炎武的民族思想是跟反对清对汉族的民 族压迫密切结合的。但顾炎武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对于少数民族的 优点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说: “历九州之风俗,考前代之史书,中国之不如 外国者有之矣。” ② 他列举契丹、女真、以至匈奴、北魏、回纥的风俗以证其 说。他所谓 “外国”,按当时的用语,是指中原以外的地方,是指少数民族 说的。 黄宗羲的民族思想也是与反对民族压迫密切结合的,但他站得更高一 些,还跟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密切结合。他的名著 《原 君》说: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 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之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 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 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 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 “某业所就, 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 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 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 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 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 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 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 </PGN0025.TXT/PGN> 之事,乃兆人万 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① ① 《日知录》卷十三, 《正始》。 ② 《日知录》卷二九, 《外国风俗》。 99900041_0026_0 从民族思想的角度看,这是作者以史论的形式谴责民族压迫的罪恶。他所指 责封建专制下的种种罪恶活动,无不可理解为作者在指责清初统治者的罪 恶。作者批评 “小儒”所谓 “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也是揭露那些 向清廷乞求一官半职者借口的虚伪可笑。黄宗羲、顾炎武等的民族思想,在 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后人也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 民族史撰述的近代化倾向 鸦片战争前夜和战后百余年间,中国民族史撰述上出现了近代化倾向。 第一,它反映了各民族联合反清反封建压迫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官修地 方志和纪事本末体的书,数量还是很多的,甚至还超过以前。其中,如 《平 定云南回匪方略》有五十卷, 《平定贵州苗匪方略》有四十卷, 《平定陕甘 新疆回匪方略》有三百二十卷。关于回族反清的私人撰述,如 《平回志》、 《平定关陇纪略》等书,种类更多。这些书,在作者的主观意图上,都是歌 颂清统治者镇压民族起义的武功,但它不能不反映这些反抗民族压迫、反抗 镇压的过程,同时,也不能不反映少数民族的联合,他们公开打着反清的旗 帜以及清军借助于帝国主义的军火以加强其镇压的力量。这些情况包含着过 去民族纠纷中所没有出现过的因素,这具有新的近代的意义。 第二,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在这时期有了重大的改变。过去,在民族 纠纷中,少数民族往往被认为是威胁中原政权的力量,现在,他们成为捍卫 边疆的重要力量。因此,当时有政治敏感的人,把对国防的重视,跟民族史 地研究联系起来。徐松 《新疆识略》、张穆 《蒙古游牧记》、何秋涛 《朔方 备乘》、沈垚 《新疆私议》、徐鼐霖 《筹边刍言》等,都是在这方面有所成 就的撰述。把边疆民族史跟边防联系起来,这是一个进步,它反映了边疆民 族在政治地位上的一种变化,也意味着民族史撰述的一种近代化倾向。 第三,民族史在中国史中的地位受到重视。清末,夏曾佑著 《中国历史 教科书》,认为民族问题在历史进程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他在书中的第二 章第一节论说: “凡国家之成立,必凭二事以为型范。一外族之逼处,二宗 教之熏染是也。此盖为天下 万国所公用之例,无国不然,亦无时不然。此 二事明,则国家成立之根本亦明矣。本书所述,亦也发明此二事为宗旨。” 下文论到三国两晋晋南北朝时民族的复杂,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种族复杂之原,由于前后汉两朝,专以并吞中国四旁之他族为 务,北则鲜卑匈奴,西则氐羌,西南则巴赛,几无不遭汉人之吞噬者。中国以是,得成 大国,而其致乱,则亦因之。盖汉人每于战胜之后,必虏掠其民,致之内地,漫不加以 教养。而县官豪右,皆得奴使之。积怨既久,遂至思乱。若政府无事,尚有所畏。一旦 有烽烟之警,则群思脱羁绊矣。及其事起,居腹心之地,掩不备之众,其事比御外尤难。 故五胡之乱,垂三百年而后定也。其后河北之地,皆并于北魏。魏人于北边设六镇,配 汉人以防边,而自与其大姓居洛阳。久之,则强弱之形,彼此易位,适与两汉时 </PGN0027.TXT/PGN> 相反。于是高欢侯景等,稍稍通显。至隋唐间,天下之健者,无一 非汉人矣。此本篇所详种族之大纲也。而其宗教复杂之原,则与种族相表里。两汉所用, 纯乎六艺耳。至魏晋时,乃尚老庄。其后渐变为天师道。天师道者,源起于三苗之巫风, 而假合以外来之教,故尤与南方之汉族为宜。其时江左之大家,如王谢等,莫不奉天师 道。而河洛秦雍诸国,其种人本从西北来,天竺佛教早传于匈奴与西域,至此即随其种 人,以入中国。佛教之高深精密,其过天师道,本不可以数记。且孙恩之乱,假天师道 以惑众。其后士夫,多不喜言天师道。于是佛教之力,由江北以达江南。久之,与古之 巫风合而为一。而儒家不过为学术之一家,士大夫用之,非民所能与也。此二者之变幻, 自魏晋以后,五代以前,大率如此。 夏曾佑认为,民族问题既于政权兴替密切相关,又于宗教信仰类型密切相关, 他把民族史在通史中的地位看得如此重要,还是前所未有的。这显然是跟作 者所处的时代有关。这是当时国内外的民族矛盾在作者史学思想上的反映。 在五四运动前后十余年间,王国维对北方民族的历史做了 大量而细致的 考订工作,对于蒙古史用力尤勤。他根据古籍所记,结合古器物、古文字, 参考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作出一些精辟的论断。他是用近代的科学方法进 行研究工作的。他的名著 《鬼方昆夷玁狁考》、 《西胡考》、 《西胡续考》、 《黑车子室韦考》、 《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 《鞑靼考》、 《萌古考》、 《月氏未西徙大夏时故地考》,一直在学术界有很大影 响,特别是这些作品 引起了人们对民族史在中国古史中的地位的重视。 第四,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有近代形式的中国民族史出 现。所谓近代 形式,主要是指它基本上脱离了政治史的附属地位,而向一个有丰富内容、 有自己体系的独立学科发展。梁启超倡之于前,王桐龄、吕思勉、林惠祥、 吕振羽等相继编写于后。 梁启超著 《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这是一篇对中国民族发展相当概 括的论述。梁启超在书中解释了 “民族”一词的函义,把 “民族”跟 “宗族”、 “国民”区别开来。他论述了中国民族的起源,指出了外国学者的中国 民族 西来说、中国民族南来说没有根据,并以 《诗经》中的记载来反证 《史记》 中关于夏商周始祖之不可信。他认为,中国境内有六个民族,中国古代民族 可分为八个组。而汉族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跟各族融合而成的混合体。他这 篇文章,有些话说得很有见识,概括能力也很强,但在对各个民族的分别论 述和古今民族的演变上错误很多。从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上看,这是一篇很有 影响的文章。 王桐龄、吕思勉、林惠祥的书都称作 《中国民族史》。吕振羽的书称作 《中国民族简史》。四书对于民族的分类,主要是按照辛亥革命以来的 “五 族共和”的提法,列出汉、满、蒙、回、藏,加上了苗,还略有其他民族的 增益。在取材上,这四种书基本上根据旧史。吕振羽重视调查材料,而调查 到的材料也不多。王桐龄书,实际上只是汉族形成发展史,对于其他民族, 也只是就其与汉族有关系的史事说了一些。这书的特点是附表多,关于不同 民族间杂居、通婚、仕宦,文化上的学习等,这些表可供参考。其它三书, 都是就不同民族分别陈述,不能对国内各民族作综合的说明。作为书中主要 内容的五族历史,因研究得不够,说法上也有很大的分歧。吕振羽试图从马 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上解释一些问题,并探索各民族的历史前途。尽管他在具 体的史实方面有 不少误解,但从书的总体上看,代表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从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史撰述是沿着近代化的倾向蹒跚前进的。因历史 条件的局限,这种状况很难改变。一直到了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各民族得到 了解放,为民族史的调查、研究和撰述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民族史的研究 工作才能面目一新。 第五,民族思想的多样化和民族平等思想的出现。鸦片战争发生后的第 三年,即南京条约签订的那一年,魏源的 《圣武记》成书。魏源特别在序文 中提到,本书 “告成于海夷就欵江宁之日。”作者备陈清自开国以来军事上 的得失,申述自己对当前军备的见解。这是一部有爱国思想的书,就针对外 国入侵的局势立论的。这是魏源民族思想的主要方面。但 《圣武记》中大量 地颂扬了镇压少数民族的胜利,这又反映了满汉统治阶层的大民族主义的立 场。 在辛亥革命前后,章炳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大民族 主义者。他所著 《中夏亡国二百四十年纪念会书》和 《讨满洲檄》 ① ,比较集 中地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当时的革命党人具有类似思想的,颇不乏人。 孙中山主张民族平等。他在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明确地 指出: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 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 满、蒙、回、藏为一人。是汉民族之统一。” ② 后来他提倡三民主义,民族主 义即其中之一。他主张对外要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对内要国内 民族一律平等。但他把 蒙古人和满人都看作是历史上的外国人或被汉人同化 了的外国人,认为元、清两朝的统治是中国亡了两次国。这些显然还是大民 族主义的论点。 一九四一年,李维汉同志主编的 《回回民族问题》出版。这是我国运用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的第一部专书。书中讲到回族的来源、回 族长期被压迫和斗争的历史,分析了回族跟伊斯兰教的关系,分析了西北伊 斯兰各个教派的经济基础,批判了各种有关回族问题的谬论。这是一部富有 创见的书,也是为适应当时革命斗争需要的书。这书的名称虽叫 《回回民族 问题》,实际上,它对开展民族问题的科学研究,包含民族史研究在内,有 广泛的指导意义。 《回回民族问题》出版后八年,吕振羽同志在他的 《中国民族简史》中 提出: “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阶段中,要解决的国内问题,主要有两个:一 是土地问题,一是民族问题。土地问题,由于二十年来革命实践的体现,天 才领袖的创造,已成了中国最先进人士熟知的科学;民族问题,我们也有着 正确的原则、方针,并早已正式提到行动日程上,不过在全国人民,以至最 先进人士里面,大多还不如对于土地问题那样熟悉。现抗战胜利结束,进到 和平民主事业的斗争,国内民族问题,立即就要全面地提到行动日程上,我 们应同时展开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 “中国民族问题,从来还没有系统地研究过, ‘中华民族’或 ‘中国民 族’的用语,是从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中译来的,马列这个用语的本来意义 是 ‘中华诸民族’或 ‘中国的民族’。但中国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者, 却从大汉族主义的立场来窃用这个神圣的用语。他们颠倒黑白,歪曲历史事 实,无耻地只承认汉族 是一个民族,说国内其他民族如满、蒙、回、藏、苗 等等,都只是所谓 ‘宗支’或 ‘宗族’。这不啻是对国内其他民族任意 ‘侮 辱’,并证明了他们毫无科学常识。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民族,他们的起源、 历史过程以及现状怎样,法西斯大汉族主义者是完全无知的。他们敢于那样 大胆的武断,不仅在企图避免国内民族问题的正确解决,且正是臭名万代的 希特勒、荒木贞夫的民族优越论的翻版。这和马列主义的民族问题的科学, 自然正相反对,而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不相容的;其对今后 ① 见 《章氏丛书》, 《文录》卷二,浙江图书馆本。 ② 《孙中山选集》,第 90 页,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全国和平民主事业,更十分有害。 “自然,谁也不容否认,汉族是全世界第一位人口众多的民族,是中华 民族的主要部分。中华民族四千年光荣的文明历史,过去辉煌灿烂的封建文 化,是东方文化的主流,对全人类的文明,也有着伟大贡献,而其主要创造 者也是汉族。这回决定全民族命运的伟大抗战事业,主要也由汉族在担当。 但同样不容否认,中国境内其他兄弟民族,对过去中国文化的创造也都直接 或多或少有其不朽的贡献;对这回的民族抗战也都有相当的功绩。” 吕振羽同志的话,说出了民族史的真实情况,也说出了我们历史工作者 在民族问题上应持的正确态度。 以上,我们简单而扼要地回顾了新中国创立前,我国多民族历史撰述的 一些情况。它们已形成了悠久的历史传统,留下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运用 了各种不同的撰述体裁,表达了不同的民族思想,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 点。这些宝贵的遗产为我们研究民族史,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编写上的借鉴。 那些认为中国史书只记载汉族不记载少数民族的历史的看法,是没有根据 的。 汉族史家生活在中原,在两三千年的漫长时期里,他们接触各地区少数 民族的机会比较多,因而汉文在民族史方面的记载比较多,也相当重要。少 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写下的历史,在不同民族中有根不相同的情况。挖掘、 研究民族文字的历史记载,还处在初步阶段。我们急须加紧努力,使汉文及 少数民族文字的记载得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使我们多民族祖国历史的研 究和撰述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第二节 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现状 党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使 国内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国内的民族关系 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建国前夕,即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一章 “总纲”第九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条是对各民族的一般性规定,实际上说的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于少 数民族的条文, 《共同纲领》设有 “民族政策”专章,即第五十条至第五十 三条。条文如下: 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 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 </PGN0033.TXT/PGN> 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 的行为。 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 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 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均有按照统一的国家军事制度,参 加人民解放军及组织地方人民公安部队的权利。 第五十三条 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 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 事业。 《共同纲领》在宪怯产生前有代替宪法的作用。这四条规定,是党的民族政 策的具体表述,是关于民族问题的根本大法。 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全体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的 《序言》里有这 样的规定: 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在发扬各民族间的友爱互 助、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基 础上,我国的民族团结将继续加强。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照顾各民族 的需要,而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将充分注意各民族发展的特点。 第一章 《总纲》第三条有这样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 的自由。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 离的部分。 这些规定,基本上概括了 《共同纲领》中有关民族政策的规定而有所发展。 《共同纲领》不把这些规定写入 《序说》和 《总纲》里, 《宪法》却写在 《序 说》和 《总纲》里,这表明民族政策在 《宪法》中的地位比起在 《共同纲领》 中的地位有显著的提高。 “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提法,在这里是第一次 以法典的形式提出来的。这辩证地规定了多民族和统一国家的关系,是马克 思主义国家学说里的一个重要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在 《宪法》里有了比较详 细的规定,共有六条之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人民在政治制度上的创造。 它根本不同于历史上的羁縻州、土司制度,不同于一般的行省制度,也不同 于苏联式的加盟共和国和美国式的联邦。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 《宪法》中关于民族政策的规定,更为完善。 《序言》 的开端说: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用法典的形式肯定中国各族人民,包含汉族人 民和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功绩。 《序言》又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 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 族的共同繁荣。 这里又肯定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功绩,提出了平等、团 结、互助和共同繁荣作为民族政策的高度概括,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关 系是不断发展的进程。 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一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区域自治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这 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 从 《共同纲领》到一九八二年新宪法、一九八四年 《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关于民族政策的规定,都集中地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性的变化,这 是跟各族人民的长期斗争、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密相连的。 毛泽东同志曾有多次关于民族政策的讲话。一九五五年三月,他在 《在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不要以为只是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很大地帮助 了汉族。有些同志总是在那里吹,我们可帮助了你们,就没有看到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 的。我国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的地方,是什么人住的?是汉族住的,还是什么人住 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的地方是少数民族居住的。那里物产丰富,有很多宝贝。 现在,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很少,有些地方还没有帮助,而少数 </PGN0036.TXT/PGN> 民族 倒是帮助了汉族。有些少数民族,需要我们先去帮助他们,然后他们才能帮助我们。少 数民族在政治上很大地帮助了汉族,他们加入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是在政治上帮 助了汉族。少数民族和汉族团结在一起了,全国人民都高兴。所以,少数民族在政治上、 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那种以为只有汉族帮助 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没有帮助汉族,以及那种帮助了一点少数民族,就自以为了不起 的观点,是错误的。 一九五六年在 《论十大关系》中说: 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我们的政策是比较稳当的,是比较得到少数民族赞成 的。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 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 如果汉人搞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那就很不好。而土地谁多呢?土地是少数民族 多,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 “人口众多”, 少数民族 “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 “物博”。 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 形成的。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 种种隔阂,欺负少数民族。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影响,就在劳动人民中间也不容易很快消 除。所以我们无论对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要广泛地持久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教育, 并且要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经常注意检查。早两年已经 </PGN0037.TXT/PGN> 作过一 次检查,现在应当再来一次。如果关系不正常,就必须认真处理,不要只口里讲。 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才适合,要好好研究一下。 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 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 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 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 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一九五七年,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 我国少数民族有三千多万人,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但是居住地区广大,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所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 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 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 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在大多数少数 民族地区民族关系比较从前大有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在一部分 地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还严重地存在,必须给以足够的注意。 毛主席的话,对于民族间团结互助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对于大汉族主义和地 方民族主义的错误,作了精辟的论述,这是关系到党 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文献。 民族识别工作和民族分布现状 中国的历史长,幅员广,民族多,民族的流动迁徙、交错杂居,在语言、 风俗上互相影响,因而有相当多的民族,其民族特点不够显著,不易为人所 确认。一九五三年,各地方申报的民族有四百多个。一九六四年进行人口普 查,见于登记的民族有一百八十三个。这两次登记的民族名单实际上都很混 乱。当时,在民族区别上存在着如下问题: 1. 有些汉人迁到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着汉族的特点,但并不知道自己是汉人,而 以当地其他民族用来称呼他们的名称作为自己的民族名称报了上来,被列入少数民族行 列中。 2. 迁居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有先有后。早去的汉人曾经长期与内地隔绝,跟后 去的汉人在语言、风俗习惯上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受到后去的汉人的歧视,因而自认为 与先去的汉人有区别,在解放后,要求列入少数民族。 3. 有些少数民族在民族压迫下不愿表明与汉人有什么区别。其中有一部分民族上 层,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用,统治过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一向被看作是与汉人一样的, 在解放后不愿意承认是少数民族。 4. 历史上,有些少数民族曾经被强制分散,迁移各地。在迁移过程中,有些人又与 汉人接触,受到较深的影响。他们的语言改变了,民族的特点已不显著,在经济上又跟 汉人 </PGN0039.TXT/PGN> 分不开,但是受到歧视,居住上不跟汉人相混。别人不认为他 们是少数民族,而他们自认是少数民族。 5. 原来同是一个民族的不同部分,迁移到了不同地区,基本上保持相同的语言、风 俗习惯、历史传统,但长期互相隔离,又被其他民族用了不同的名称相称,因而他们报 了不同的民族名称。 6. 有的民族分散在不同地区,分别接受了邻近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特点,好象不是一 个民族,但他们仍保持共同的语言,并被别族用同一名称相称。 7. 有的民族分散在很广的地区,形成一些不相联接的聚居区。长期以来,他们被其 他民族用同一名称相称,他们也自认是同一民族。但他们在语言、文化等方面虽有相似 处,却又有较大的差别。 8. 有的民族内部对于本族是单一民族还是另一民族的一部分,有不同意见。 诸如此类的复杂情况,如不认真加以研究,进行科学的民族识别的工作,就 不能了解我国民族的真实情况,民族政策就不好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就很难 推行,民族史的研究也很难贯通今古。 一九五三年,我国民族识别工作开始。一九五六年,开展了全国性的民 族调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共分为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宁夏、 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南等 十六个调查组,每个调查组又分成若干小组,总共动员了一千多人,其中包 括民族学和社会学的专业工作者,语言学、考古学、历史学和文艺工作者, 还有其他方面的科学工作者。这次规模浩大的民族调查工作,积累了大量的 材料,在 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出了各民族的简史、简志和民族区域自治材料, 共一百余种。 从一九五三年起,到一九五七年初,对需要识别的各民族通过实地调查, 明确了十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以后,又陆续明确了九个少数民族的民 族成份。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是一九七九年才被确认的,这就是 基诺族。到目前为止,包括汉族、蒙古族等久经公认的民族在内,经中央人 民政府公布,全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此外,还有台湾、西藏东南部、云南 红河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待于识别。 我们的民族识别工作是很细致的,这可以对贵州穿青人的民族成份的识 别为例来作一点说明。所谓穿青人,住在贵州西北部,有二十多万人。他们 是汉人,但要求承认他们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理由是:过去他们有 “老辈子 话”,是跟当地汉语不同的语言;他们在乡间有一大片村子,形成自己的聚 居区;他们有不同于当地汉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的特点;他们的妇女有不同 于当地汉人的服饰。对于他们的识别工作,首先从语言分析入手。原来他们 的语言就是贵州人普遍使用的汉语,是汉语中的一种方言。所谓 “老辈子话”, 跟早年江西、湖北、湖南通行的汉语是有渊源的。但说汉语的人并不一定就 是汉族。于是查阅历史材料,证明穿青人的祖先是明初随军迁入贵州的民户, 因得不到土地,不得不向当地彝族租地,当彝人的佃户。因此,他们的社会 地位低下。但因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未被彝族同化,保持了汉族的民族 特点。明末,到贵州游宦经商的人渐多,形成了聚居区。这些人社会身份高, 看不起先来的汉人,逐渐形成所谓穿青人和穿兰人的对立。解放后,穿兰人 登记为汉族,穿青人因怕吃亏, 不愿登记为汉族,希望被认为少数民族,从 而得到照顾。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大民族中,居然有一小部分人不愿 承认自己是汉人,这是我们很难以想象的。经过这次识别,穿青人的识别问 题解决了。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民族识别工作中,也解决得不少。 在民族识别工作过程中,我们的专业工作者灵活地运用了斯大林关于民 族四个特征的理论。他们体会到,斯大林所说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 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等四个特征,是指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的资产阶级民族说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并不发达,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 资产阶级民族,斯大林的话对于我国的民族状况不完全适用。但这四个特征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尽管在中国历史上没 有出现这四个特征的发展状态,但也出现了这四个特征的未发展状态或萌芽 状态。按照这样的体会,专业工作者正是从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状 态四个方面来识别民族特点的。他们比较重视民族意识方面的表现,这是符 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的。各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当处在被压迫地位的时候, 民族意识的表现总是很显著的 ① 。 经过识别和确认的五十六个民族,是汉族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汉族人 口,在全国各民族中居于首位。据 1982 年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十亿零三百九 十四人,汉族人口是九亿三千六百七十万零三十八人,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 九十三点三。汉族分布各 地,而主要聚居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和东北的松辽平原,居住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汉语和汉 文,是全国使用最广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也有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汉语。 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支。在语音上,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在 ① 以上关于民族识别的材料,基本上根据费孝通 《民族与社会》,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词的构造上,基本上是单音节词根,没有什么附加成份。在语法上,主要是 以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虚词来表达语意。在汉语分布的广大地区,也有方言 上的分歧。最近几十年,逐渐形成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 通话,经过逐步推广,成为普遍使用的汉语。 汉文,从起源的时候说起,有三千几百年的历史。它起源于象形文字和 记事的符号,经过长时期的变化,形成了现在的样子,但一直还不能摆脱这 种古老的文字构造的格局。汉文在发展全国文化、交流各地情况、增强全国 统一等方面,发挥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汉文的每一个字有一个形体,在辨 认、书写和印刷上,都比拼音文字要困难得多。因此,国务院有文字改革委 员会的设置,研究并试行改革的步骤。 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上,总的说来,汉族都居于前列。在政治上,汉 族的先民建立了夏、商、周三个王朝和许多侯国、王国。在汉族形成过程及 形成以后,汉族的统治阶级建立了秦、汉、隋、唐、宋、明等几个皇朝,并 且帮助蒙古贵族、满族贵族建立了元朝和清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以汉族 人民为主力。近代的民主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汉族人民都作出了重要的贡 献。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分布于北方和南方各地,因需要论述的篇幅较多, 以下分别加以论述。 北方民族 北方民族,包括居住在东北三省的满族和锡伯族、朝鲜族、赫哲族,居 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和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居住在宁夏 回族自治区的回族和居住在甘肃省的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居住在青海 省的土族和撒拉族,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柯尔 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他们主要居住的地 方,大都在我国北部的边疆地带。他们使用的语言,除朝鲜族的语族未定、 回族使用汉语、塔吉克族和俄罗斯族语言属印度欧罗巴语系外,其余都属于 阿尔泰语系。 东北地区,很早就有肃慎人在活动。春秋时,相传周武王克商,肃慎献 楛矢、石砮,这在本章第一节已说到。在汉代,肃慎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 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并在唐玄宗时受封号,建立了渤海国。五代以后, 靺鞨改称女真,建立了金朝。明末,又改称为满洲,建立了清朝。肃慎原来 活动于今松花江、黑龙江一带,后来向南发展。金时的女真遍于中国北部。 清时的满洲遍于全国各地。满洲族现简称为满族。 满族有四百二十九万九千人,其中居住在辽宁省的人数近二百万,居住 在吉林省的有五十一万多人,居住在黑龙江省的近九十万零九千人。其余, 散居在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有十一万多人到三十八万多人,散居在天津 市、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的有一万人以至二万三、四千人,还有散居在 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多到八千多人,少则不满一百人。满族 人主要 经营农业,有一部分人以采集人参、蘑菇、木耳等产品为副业。近几 年,参加工业生产的人逐渐多起来。满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 族·满语支。满族的文字是拼音文字。近几十年,满族的语言文字已为汉语 汉文所逐渐代替,在民族内部现已很少使用。满族曾普遍信仰萨满教,汉译 为巫教。近几十年,这种信仰已逐渐衰落。 锡伯族,有八万三千六百多人,居住在辽宁省的有四万九千多人,居住 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别有一千多人或两千多人,居住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有二万七千多人。新疆设有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 当地锡伯人聚居较为集中的地方。 锡伯人,自称是鲜卑的后裔。在二百多年前,他们是居住在松花江中游 和辽河流域的游牧民族。后经清廷多次强迫迁徙,他们遂分散在东北各地, 逐渐以农耕为生。乾隆二十五年 ( 1764 ),锡伯人被抽调到伊犁一带驻防, 就定居下来开荒修渠,逐渐转变为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在新疆的锡伯人保持 的民族特点,比起东北的锡伯人来,还要多些。锡伯族原有的语言,属阿尔 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在新疆仍旧使用,在东北就很少使用 了。 朝鲜族跟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友谊。明代晚期以来,朝鲜人从朝鲜迁居中 国,遂为我国的朝鲜族。现在朝鲜族有一百七十六万三千多人。其中,居住 在吉林省的最多,有一百一十万三千多人。其次,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有四十 三万一千多人,居住在辽宁省的有十九万八千多人。其余,散居在内地的一 些城市。朝鲜族在吉林省建置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延 边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还盛产各种药材和山货。所产人参、貂皮和鹿茸, 有三宝之称。朝鲜族善于经营水稻,所在地区以 “水稻之乡”著称。解放以 来,朝鲜族的工人数量有很大的发展。朝鲜族的语言,有人认为属阿尔泰语 系,但还不是定论。朝鲜族的文字是用字母拼写,写成方块形。朝鲜族的文 化水平相当高,歌舞更为出色。 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的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一带,以 捕鱼为主要生产,其次是狩猎,也有少量的农业。赫哲族,因过去以鱼皮为 衣,用犬拉雪橇,在汉文史书上有 “鱼皮部”和 “使犬部”之称。赫哲族在 解放前生活困苦,濒于民族灭绝的边缘。解放时,赫哲族只剩下三百多人。 解放后,赫哲族的生活和生产设备都得到改善,并于抚远县下八岔建置了民 族乡。据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赫哲族人口是七百一十八人。一九八二年普查, 是一千四百二十六人,比一九六四年人口加倍地增长,但还是全国内人口最 少的一个民族。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 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内蒙古自治区曾先后出现过几个以强悍著称的民族。秦汉时期有匈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鲜卑。隋唐时期有突厥和回纥。五代以至北宋时期有 契丹。成吉思汗崛起后,蒙古族的威力凌驾宇内。成吉思汗的后裔建立了元 朝。元亡后,蒙古族在蒙古地区仍继续有所发展。 一九四五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这是在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一个自 治地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还早四年。这里,有辽阔丰美的呼伦贝尔 草原,有沃野千里的黄河灌区,有大兴安 岭的原始森林,有煤、铁、铬、锰、 钴、锌、金、银、锡等矿藏,有甘草、大黄、知母和鹿茸、熊胆、麝香等药 材。蒙古族久以游牧著称。近几十年,已由游牧向定牧转化,而且也发展了 农业。随着工业的发展,蒙古族中也出现了不少工人,但蒙古族还是以畜牧 业为主。在畜牧业中,又以牛羊为主,马、骆驼次之,并有著名的优良品种。 蒙古族能歌善舞,喜欢摔跤、赛马,这也都跟长期的游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蒙古族一般信仰喇嘛教。蒙古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在 史学、文学和医学上,都有长期的积累,表现了民族的特色。 蒙古族现有三百四十一万一千多人,主要聚居在自治区,有二百四十八 万九千多人;其次,住在辽宁省的有四十二万八千多人;居住在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的有十一万七千多人。此外,还有一部分蒙古人居住在辽宁、吉林、 黑龙江、甘肃、青海、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和宁夏回族自 治区。蒙古族还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分别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 有人推测它是辽代契丹的后裔,但还没有确证。它现有九万一千多人,在嫩 江左岸建置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人还分布在内蒙古的其它地 方和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地区。他们兼营农牧,也从事渔、 猎、采集。他们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文字。鄂温克族,现 有一万九千多人。它的族源,与南北朝时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上、中游的室韦, 特别是北室韦,有密切的关系。鄂温克人以驯鹿著名,明 清时被称为 “乘鹿” 或 “使鹿”的人。现在,鄂温克族有比较 多的人居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其 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和黑龙江省。这个民族内部在经济发展上很不平 衡,有的人务农,有的人狩猎,有的人半农半狩,也有一些人还保持着驯鹿 的传统。鄂伦春族,现有四千一百多人,以狩猎为生,比较集中地居住在鄂 伦春自治旗,其余居住在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州以及黑龙江省 呼玛、爱辉等县。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的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 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 宁夏回族自治区,原为党项人所建立的西夏的故地。这里沟渠纵横,形 成相当完整的灌溉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而有 “天下黄河 富宁夏”之称。枸杞、发菜、滩羊毛皮和池盐是这里著名的特产。 “回族”的 “回”,是 “回回”的简称,现在有七百二十一万九千多人, 居住在自治区的有一百二十二万五千多人,居住在甘肃省的有九十五万多 人,居住在河南省的有七十二万七千多人,居住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有 五十七万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的有四十三万八千多人。在全国的每一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都有相当数量的回族人居住。回族人口分布得如此广泛, 这在少数民族中是少有的。回族在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省、青 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建立了自治州、县。其中,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 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昌吉回族自治州,河北省的孟 村自治县,都是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区。 回族主要经营农业。自元代以来,回族在各地开垦,逐渐形成村落。现 在回族所在农村,或称 “回回屯”、 “回回营”,或某家 村,这还保留着当 年的遗迹。回族还兼营手工业和商业。制香、制药、制革、皮毛加工、矿产、 采冶、交通运输以及饮食业,也都是在回族经济活动中常见的。 回族是从元代开始逐渐形成的,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伊斯兰教是 起过作用的。回族能把多种民族成员联结为一个民族,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 是原因之一。我国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共有十个,在回族以外,还有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保安和东 乡等民族。 回族使用汉语和汉文。在回族的宗教用语和生活用语中,还保留一些阿 拉伯语词汇和波斯语词汇,但为数不多。在回族的宗教职业者中,曾用阿拉 伯字母和波斯字母拼写汉语,这可能己有三、四百年之久。这可说是汉语用 字母拼写的最早形式,但未能规范化,而且一直是为很少数的人所使用。回 族之普遍地使用汉语汉文,减少了语文上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减少了学习汉 族文化的困难。后者对于回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秦汉时大月氏的故地。唐代,回鹘自今蒙古地区西 迁时,其中一支留在河西,史称河西回鹘。现河西走廊的中部有裕固族居住, 建置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再往南,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有东乡 族居住,建置了东乡族自治县。裕固族,自称 “尧乎尔”、 “西拉玉固尔” 或即唐代河西回鹘的后裔。 “裕固”是一九五三年群众商定了的正式族名, 取其与 “尧乎尔”的音近并有富裕、巩固的意思。裕固族有一万零五百多人, 以畜牧为主,也从事狩猎。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居住在自治县西部的人, 使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裕固语,或称尧乎尔语。居住在自治县东部的 人,使用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的裕固语,或称恩格尔语。另有居住在酒泉 黄泥堡和肃南双海地区的人,使用汉语。这三处的裕固族,都没有自己的文 字。东乡族,现有二十七万九千多人,半数以上聚居在自治县,其余散居在 和政县、临夏县等地。东乡族,以居于临夏东乡而得名。它的宗教信仰和风 俗习惯跟回族相近,语言跟蒙古语相近,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因此, 东乡族过去有 “东乡回”和 “蒙古回回”之称。这个民族,大概是从元代以 后逐渐形成的,生产上以农业为主。 土族,有十五万九千多人,其中十二万多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 县。关于土族的族源,有不同的说法。土族人自称 “蒙古儿”,可能与蒙古 族有历史上的密切关系。土族语和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而土 族语仍为本民族的独立语言。土族没有文字,使用汉文。土族原为游牧民族, 后来转向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土族人信仰喇嘛教。 撒拉族,有六万九千多人。其中,居住在青海省的有六万零九百多人, 居住在甘肃省的有五千多人,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近三千人。在青海 省设有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甘肃省设有积石山保安族撒拉族自治县。撒拉 族,相传来自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可能是在元代东来的。撒拉族语言,属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没有文字,使用汉文。撒拉族以农业为主,普遍地 兼营园艺,培植果木。撒拉地区还生产大黄、党参、麻黄、麝香等名贵药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行政区,也是一个多民族的辽阔地区, 它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维吾尔族有五百九十五万七千多人,居住在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有五百九十四万 九千多人,大部分人居住在天山以南。其 余散居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差不多有八千人。维吾尔族是新疆各民 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哈萨克族,有九十万七千多人,主要居住在北疆的伊 犁哈萨克自治州,东疆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还有少 数人居住在青海省的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阿克赛哈萨 克族自治县。它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中和居住面积上仅次于 维吾尔族的民族。柯尔克孜族,近十一万四千人,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 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自治州附近的乌什、阿克苏、莎车、皮山等地。 也有很少数人居住在黑龙江富裕县境内。塔吉克族,有二万六千五百多人, 主要居住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莎车、叶城等地。这两个 民族的自治地方,都处在自治区西部的国境边缘地带。乌孜别克族,有一万 二千四百多人。塔塔尔族,有四千一、二百人。俄罗斯族,有三千人左右。 这三个民族,人数少,又居住得特别分散。他们都有一些人居住在乌鲁木齐、 伊宁和塔城。乌孜别克族还有一些人居住在喀什、莎车和叶城。 《汉书·西域传》称 “西域”: “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为五十余,皆 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 “东则接汉,扼以玉门、 阳关。西则限以葱岭。”这说的是南疆。当时,这里有农业,有畜牧业,能 制兵器,所产玉石和葡萄已为人所知。由敦煌西行的南北路线,都从这里向 国外延伸,这就是所谓 “丝路”的国内部分。 《汉书·西域传》所记乌孙, 是在北疆的游牧民族。汉朝曾多次遣嫁公主,跟乌孙建立了和亲的关系。自 唐以后,在天山南北或其局部地区,先后出现了突厥汗国、高昌王国、喀喇 汗国、喀喇契丹汗国、蒙古统治和叶尔羌汗国等历史时期。在这 一悠久的过 程中,天山南北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历史 文献。 维吾尔,依汉文史籍所载,是汉代丁零的后裔,南北朝时为铁勒的袁纥 部。袁纥,隋时称韦纥,唐称回纥,后改称回鹘,元代以后有畏兀儿、畏吾 儿等称,都是 “维吾尔”的不同译写,维吾尔自唐代后期西迁。入南疆后, 接受了当地已经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渐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的以农 耕为主、兼营畜牧业的生活。棉花的生产是在南疆较早出现的,这是关系人 民衣着条件的一件贡献。维吾尔人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发绿州,并开发 地下暗沟,作坎儿井,用以灌溉农田。维吾尔族吸收了兄弟民族的优点以丰 富自己,在新疆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不断显示它的富有影响的活力。 哈萨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据说,这个民族中有一些人,长期 用 “乌孙”作为部落的名称。哈萨克族中也 许有古乌孙人的后裔。哈萨克族 居住地区是一个自然条件良好的牧场。这里适宜于牧草的培育,夏季可放牧 于盆地周围的群山,冬季可放牧于山谷和河流两岸。哈萨克族的畜产是著名 的,马、羊等牲畜的数量多,而且优良品种也多。此外,水獭、紫貂、猞猁、 羚羊等,都是珍贵的野生动物。哈萨克族在生活上,食肉饮奶、戴皮帽、穿 皮毛衣服和靴子,牧民的色彩特别鲜明。解放后,哈萨克族的农业有相当发 展,粮食和饲料生产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柯尔克孜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它原居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自 汉以后,它被称为 “隔昆”、 “坚昆”或 “ 纥昆”。唐以后,它有 “黠戛斯”、 “乞儿吉思”、 “吉利吉思”等译名。清初,它被 称为 “布鲁特”,这是准 噶尔语,意为 “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自汉代起,先后为匈奴、突厥和回 纥所统治,它跟回纥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在唐文宗时击破了回纥,迫使 其西迁。此后不久,它也向西南移动,进入今新疆地区。元明时期,它的主 要活动地区已由叶尼塞河上游移于今新疆境内。清初,天山南北都有柯尔克 孜族居住。原留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也西来跟住在今新疆境内 的同族汇合。自清初以后,柯尔克孜族经历了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在 人口上遭受的损失,在新疆各民族中最为严重。柯尔克孜族从事农耕,也狩 猎。在所畜牧的牲畜中,细毛羊和阿斯卡尼裘皮羊,都是著名的品种。牦牛 和犏牛是高寒地区的特产。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都有自己的语 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们也都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 文字。解放后又都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塔吉克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塔吉 克人的牲畜,主要是羊,其次是牛、马、驴和驼。牛,有耗牛和犏牛,可用 于运输。羊有敦巴什大尾羊,尾部一般有三十斤左右,是很著名的品种。山 村中还有帕米尔大头羊,雪鸡、熊、豹、狼、狐等野生动物。塔吉克人长期 以来习惯于以狩猎为副业。他们多数说色勒库尔话,少数说瓦罕话,这都是 塔吉克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也都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乌孜别克语、塔塔尔 语,都与维吾尔语很接近,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这两个民族的文 字,也都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他们在解放前,长期以商业活 动为主,兼营农牧。他们对 南北疆之间、新疆与中亚各地之间的商品流通, 是起作用的。 俄罗斯族,在新疆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俄罗斯人,语言文字使用 俄语、俄文,在生活习俗上,也基本上与苏联俄罗斯族相同。居住在城市的 俄罗斯人,大多经营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居住农村或接近牧区的俄罗 斯人,也经营农业和畜牧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 有较高的发展。 以上,主要居住北方的民族,共有二十一个。 南方民族 南方民族,包括主要居住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省西部、云贵高原和两湖西 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这差不多都是处于我国南 部边防和海防地带的民族。他们的语言,除佤族、德昂族、布朗族、高山族、 京族外,都属于汉藏语系。他们大部分人能歌善舞,往往歌舞于山林水滨, 比起习惯于驰骋草原的北方民族的歌舞,另有一番风味。 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省西部,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藏族,有 三百八十七万多人,其中居住在西藏自治区的有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多人,居 住在青海省的有七十五万四千多人,居住在四川省的有九十二万二千多人, 居住在甘肃省的有三十万零四千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的差不多有九万六千 人。其余,分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少者十几人,多者几百人, 个别地方接近两千人。门巴族有六千二百多人,珞巴族有两千多人,分别居 住在西藏自治区的南部。羌族,有十万二千七百多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内。 藏族的自治地方,除西藏自治区外,在青海省有玉树、海南、黄南、海 北、果洛等藏族自治州,在四川省有甘孜、阿坝等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 治县,在云南有迪庆藏族自治州,在甘肃省有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居住之 广和聚居程度之高,是全国少数民族中所仅见的。羌族也有自治地方,即四 川省的茂汶羌族自治县。 藏族和羌族,都是古老的民族。藏族是少数民族中最富于典籍和艺术制 作的民族。藏语和门巴语、珞巴语都属于汉缅语系·藏缅语族,藏语和门巴 语又同属藏语支。珞巴语的语支,未定。藏族有自己的拼音文字,门巴族和 珞巴族也使用藏文。藏人和门巴人的传统的宗教是喇嘛教,也有少数人信奉 巫教。在珞巴族中,巫教相当流行。 藏族地区,近年不断有古人类遗骸和石器时代遗物的发现。有的学者认 为,这种古人类即藏人的远祖。据汉文史书所记,藏族地区原为古代羌族旧 居。今藏族中可能有古代羌族的后裔。但如因而认为藏族的族源即来自羌族, 就未免立论过勇了。唐太宗贞观七年 ( 633 年),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国, 一直到唐武宗会昌二年 ( 842 年)吐蕃王国的灭亡,延续了二百多年之久。 当吐蕃强大的时候,兵力曾东至今四川省的阿坝地区,并曾攻占了安西四镇, 一度攻入唐都长安。但这都不妨碍唐藏的友好。文城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入藏, 以及唐蕃会盟碑的树立,都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佳话。 藏族地区因地形和气候的显著差异,利于多种经济的经营。而草原辽阔, 水草肥美,又特别有利于藏族地区之以畜牧业为主。牦牛和犏牛是西藏的特 产。河曲马、大通马、工布骡,都是这里的 良种。农业生产,以青稞为主, 也生产小麦、蚕豆、油菜、土豆、萝卜等。在气候温和的河谷地区,还生产 水稻和棉花。藏族地区因森林茂密,出产珍禽异兽和熊胆、麝香、鹿茸、冬 虫夏草、雪莲、灵芝等名贵药材。水力、地热及各种地下资源都很丰富。门 巴族和珞巴族所在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气候温和,而峡各地带,四 季如春,宜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出产青稞、大豆、小麦、棉花、芝麻和天 麻、三七、雪莲、当归、党参等药材。在解放前,这两个民族跟外界交往少,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羌族,跟汉族有同样古老的历史。羌、姜,音义都相近。羌,从羊,从 人,意为牧羊人。姜,从羊、从女,意为牧羊女。这显然是对于游牧民族的 称呼。在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姜姬世为婚姻,并为中国西北部的重要部落 集团。西周、春秋时期,姜姓封国,有齐、吕、申、许,都是羌族在东方的 新发展。两汉时所谓 “西羌”,泛指西北的多种族别,不是单一的民族。它 们在历史上总是跟氏族在一起,活动地区甚为广泛。氏族早已不见了,现在 的羌族只是古羌族在岷江上游传衍下来的一支。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 族。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久已使用汉文。在生产上,以农业为主,兼营畜 牧和林业。羌区山林,也多珍奇动物,产名贵药材。 云贵高原和湖南省西部,是民族众多甲于全国的地区。基本上或主要居 住在这个地区的民族,有二十二个。其中,基本上或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有 十六个民族,在贵州省的有五个民族,在湖南省西部的有一个民族。 云南省的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 拉祜族、纳西族和基诺族的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彝语支。景颇 族和独龙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普米族、怒族、阿昌族的语言, 也属于藏缅语族,语支待定。傣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 语支。还有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的语言,是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 德昂语支。彝族、纳西族、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傈僳族和拉祜族有外国传教 士过去代制的拉丁化拼音文字。解放后,彝文和拉祜文都进行了改革,哈尼 族、傈僳族和纳西族、景颇族、佤族有拉丁化拼音文字的设计或试行。 彝族,有五百四十五万三千多人。其中,在云南省居住的有三百三十五 万四千九百多人,设有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漾濞、峨山、路南、宁蒗、南涧等 彝族自治县。居住在四川省的有一百五十二万五千七百多人,有凉山彝族自 治州。居住在贵州省的彝族有五十六万三千七百多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彝族有四千六百多人。凉山彝族自治州及其附近,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区, 有一百多万人。白族,有一百一十三万一千多人,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聚 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四川省西昌和贵州省毕节等地。哈尼 族,有一百零五万八千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差不多 要占哈尼族总人口的一半。其余,散居在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等地。傈僳族, 约四十九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自治县,其 余,分散在丽江、保山、大理、楚雄等州县。拉祜族,有三十万零四千多人。 其中约有二十万人居住在澜沧江以东,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 县。纳西族,有二十四万五千多人。其中有十五万多人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 治县,有少数人居住在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境内。基诺族,接近两万人,聚 居在西双版纳 景洪县的基诺洛克公社。 上述彝族、白族等七个民族,都有古老的历史。白族,汉代称 “僰”, 南北朝以后称 “白蛮”。 “僰”、 “白”,是同音字而写法不同。彝族,是 由汉代的 “昆明”和 “叟”发展而来。自唐至元,彝族有 “乌蛮”之称,后 又被称为 “罗罗”。汉代的滇王国和唐代的南诏,都是彝族建立的政权。继 南诏而起的,从长和国以至大理国,都是白族建立的政权。元灭大理后,彝 族和白族的贵族仍在云南有一定稳定的势力,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哈尼族, 也出自 “叟”和 “昆明”。拉祜族跟 “昆明”也有族属上的渊源关系。傈僳 族也是由 “乌蛮”发展而来。纳西族,汉晋时称 “摩沙夷”,自唐初以后称 “磨些蛮”。在南诏独霸云南以前,磨些人所建立的越析诏,是六诏之一。 基诺族,文献记载缺乏,有人认为,清初汉文记载中的 “攸乐”,是见于记 载之始。但在基诺族的传说中,民族的起源是与人类的起源紧密联系的,这 也许可说是反映了基诺族有自己的悠久历史。 这七个民族大致都经过一个游牧生活的阶段,后来都转向以农耕为主, 有的人兼营畜牧和狩猎、采集。这些民族地区,除彝族的部分地区外,大致 土地肥沃,宜于农耕。药材、矿藏和水力资源都相当丰厚。 景颇族,有九万三千多人,阿昌族,有二万多人,他们主要聚居在云南 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还有少数人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 马、古浪等地。独龙族,有四千多人,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 主要居住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谷。怒族,有二万三千多人,一 部分居住在贡山外,还分布在碧江、福贡两县及兰坪县菟峨公社。普米族, 有二万四 千多人,居住在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 还有一些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这五个民族也都有悠久 的历史。他们的聚居地区富于森林、药材、珍奇禽兽以及矿藏和水力资源。 目前,这些民族大致以农业为主,各种资源尚有待开发。 傣族,近八十四万人,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 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还有一些人 分散在景东、普洱、澜沧、元江、金平等三十多个县。傣族地区多在群山环 抱中的河谷平坝,有亚热带气候,土地肥沃、四季常青,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优厚的条件。这里盛产樟脑、咖啡、橡胶、紫胶等经济作物和柚木、紫檀等 贵重木材,铜铁金银等矿产的蕴藏量都相当丰富。普洱茶是蜚声中外的名产。 野象和孔雀为这里增添了特有的景色。 远在先秦时期的文献,就有关于 “百越”和 “百濮”的记载。据学者们 的研究,这是两大系统的部落群,而傣族的先民属于 “百越”的一部分,佤 族、布朗族、德昂族属于 “百濮”的一部分。佤族,有二十九万八千多人。 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 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及双江、镇康、永德等县,也是佤族人数 较多的地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有一些佤族人 散居。布朗族,有五万七千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 的布朗山、西定、巴达等地。还有一些人散居在双江、耿马、景东等县。德 昂族,有一万二千多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余居住在镇 康、耿马和澜沧等县。这三个民族多住在山区的半山腰上,因地处亚热带, 土地好,雨量足,很 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矿藏和原始森林的资源在这些民族 地区相当丰富,茶叶和龙竹是这里的特产。 基本上或主要是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 族、仡佬族等五个民族。苗族,是贵卅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有五百零三 万多人。其次,布依族,有二百一十二万多人;侗族,有一百四十二万五千 多人;水族,有二十八万六千多人;仡佬族,有五万三千八百多人。这五个 民族各有自己的语言。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族语族·苗语支。布依族 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侗族和水族属于壮傣语族·侗水 语支。仡佬族语言也属于汉藏语系,语族未定。苗族、布依族都有试行的拉 丁化拼音文字。水族有简单的象形文字,但不通用。 苗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先民,可能远在很古老的时代曾在黄河 中下游流域活动,后来向南转移,进入洞庭湖一带,以后又向西和西南转移。 现在苗族居住在贵州省的有二百五十八万八千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的有七十 五万二千多人,居住在四川省的有三十五万八千多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有三十三万八千多人,居住在广东省的有四万一千多人,居住在湖南省 的有七十六万一千多人,居住在湖北省的近十八万人,还有散居在其他省、 直辖市、自治区的,少者不到一百人,多者二千多人。布依族,居住在贵州 省的有二百一十万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的有四千七百多人,居住在四川省的 有四千二百多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六千八百多人。布依族,长期 跟苗族杂居。在贵州省,苗族和布依族联合建立了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 三个自治州和镇宁、紫云、关岭等三个自治县。另外,苗族有在贵州省跟侗 族联 合建立的黔东南自治州,在湖南省、四川省分别跟土家族联合设立的两 个自治州、四个自治县,还有一些别的自治地方。苗族、布依族居住地区, 虽多高山,但也有位居于坝子和河谷之间的地方,一般土地肥沃,雨量充沛, 生产大米、小米、玉米等多种粮食作物。水力、木材、药材、矿产及珍奇禽 兽等资源也颇为富厚。苗族居地辽阔,不同地区间的地理条件差别颇大,经 济发展也不平衡。在手工工艺方面,苗族和布依族的纺织品、刺绣,特别是 腊染,很有声誉。 侗族、水族和仡佬族,一些学者认为,都是出自古代的 “百越”系统的 民族。侗族和水族,出自这一系统的骆越。仡佬族,出自这一系统的僚。侗 族,居住在贵州省的有近八十五万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近二十三 万人,居住在湖北省的有二万一千八百多人,居住在湖南省的有三十一万八 千多人。水族,居住在贵州省的有二十七万四千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的有六 千三百多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四千多人。仡佬族,居住在贵州省 的有五万一千多人。仡佬族没有建立自治地方。水族在贵州省有三都自治县。 侗族在贵州省有玉屏侗族自治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三江侗族自治县,在 湖南省有通道侗族自治县和新晃侗族自治县。 侗族等三个民族,都以经营农业为主,而侗族兼营林业。侗族地区产大 米、棉花、烟叶、药材,而杉木最为著名。侗族的建筑,如鼓楼、风雨桥和 一般竹楼,都很有民族特色。侗族妇女善于编织和刺绣,侗锦是其中的精品。 水族地区,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可说是鱼米花果之乡,但灌溉设施不发达, 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仡佬族的生产条件最差,解放前农民多不能解决吃饭问 题。 基本上居住在两湖西部的土家族,自称 “毕兹卡”,意为 “本地人”, 称汉人为 “客家”。这可能就意味着,土家族有在这里长期定居 的历史,而 汉人则是在土家族定居相当久之后才迁过来的。土家族,现有二百八十三万 二千七百多人。其中,居住在湖北省的有一百四十八万六千多人,居住在湖 南省的有七十四万四千七百多人,分别建立了跟苗族联合的鄂西自治州和湘 西自治州。居住在四川省的有五十九万五千多人,建立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和跟苗族联合建立的四个自治县。另外,还有散居在别省的,为数都很有限。 土家族在两湖西部居住的地区,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条 件,出产水稻、玉米、麦、棉花、油桐、油茶等。油桐、油茶在土家族生活 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土家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未定。 土家人使用汉语的人数要比使用本民族语者为多。 主要或基本上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东南沿海一带的少数民族,有壮 族、毛南族、仫佬族、瑶族、京族、黎族、高山族和畲族。这八个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壮族、毛南族、仫佬族、黎族的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 族。壮族语是属于壮傣语支,毛南族语和仫佬族语属侗水语支。黎族语属于 黎语支。畲族语言,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高山族语,属南岛语系。京族 语,语系、语族未定。 壮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也是在广西定居时间最久的民族。 制作细致的铜鼓和分布于自治区南部左江两岸山崖上的壁画,可说是壮族古 文化的象征。学者们认为,这都是远在两千年前的遗物。自治区是以风景优 美著称的地区,山皆青翠,往往拔地而起,山中多岩洞钟乳,穷极瑰丽,河 流纵横,清 澈见底,富有水利资源。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果品有柚 子、菠萝、龙眼、荔枝,药材有三七、罗汉果、桂圆,木材有银杉、樟木, 矿产有煤、铁、金、钨、铜、锌、石油等。 壮族共有一千三百三十七万八千多人。其中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 一千二百三十二万五千多人;居住在云南省的有八十八万八千多人,居住在 广东省的有八万六千多人,居住在贵州省的有二万七千多人,居住在湖南省 的有一万四千多人。散居在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多者一两千人,少 者数十人。壮族的自治地方,除广西自治区外,在云南省有文山壮族苗族自 治州,在广东省有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瑶族,有一百四十万二千多人。其中,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八十 六万三千多人,在这里建立了金秀、都安、巴马、富川等四个瑶族自治县。 在湖南省居住的有二十七万三千多人,在这里建立了江华瑶族自治县。在云 南省居住的有十四万七千多人,在这里建立了河口瑶族自治县。在贵州省居 住的有一万九千多人。在广东省居住的有九万五千多人,建立了乳源瑶族自 治县。另外,还有少数人散居各地。仫佬族,有九万零四百多人。其中,居 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八万八千多人,建立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居住在 贵州省的有一千三百多人。毛南族,有三万八千多人,其中,居住在广西壮 族自治区的有三万七千九百多人。居住在外地的人数很有限。这三个民族, 都各有自己的古老历史。他们的居住地区多山,人们多住在山下和山坡上。 有些地区,山上有木材和麝香、樟脑等土特产及铁、锰、镁等矿藏。农作物, 主要是水稻,在缺水的地方则种旱稻。还有玉米、小麦、薯类和棉花等。毛 南人,善于伺养菜牛,在这方面有相当丰富的 经验。 京族,近一万二千人。有九千八百多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千 一百多人居住在广东省。京族最晚在四百多年前由越南迁来,一直是我国以 渔业为主的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防城各族自治 县 江 平 公 社 的  尾 、 巫 头 、 山 心 三 个 岛 , 素 有 “京族三岛”之称。邻近的北 部湾是著名的天然渔场,有鱼类七百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较丰富 的达二百多种。所产海马、海龙、珍珠是名贵药材。农作物和果品,有水稻、 花生、芋头和香蕉、龙眼、菠萝蜜等。 黎族和高山族,基本上都居住在南海中两个最大的岛上。黎族有八十一 万七千五百多人,其中居住在广东省的有八十一万多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 治区的有一千八百多人,在湖南省的,有三千五百多人。黎族,在海南岛跟 苗族联合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高山族,基本上居住在台湾省,据说 有三、四十万人。这只是估计,确切数字尚有待于调查。高山族散居在大陆 各地的有一千五百多人。黎族和高山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黎族是由土 著居民发展起来的。高山族的族源可能要复杂一些。海南和台湾,在国防上 和经济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藏资源都很富饶。主 要农作物水稻,在一些地方一年可以三熟,薯类可以不拘季节,随时种植。 最近,海南岛筹备建省,当地各项资源都将得到较快的开发。台湾省因政治 原因跟祖国大陆分离,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祖国的统一迟早会实现的。 畲族,有三十六万八千八百多人,分散地居住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 的丘陵地带。畲族,居住在福建省的有二十万八千四 百多人。居住在浙江省 的有十四万七千五百多人,在这里建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在广东省的有三 千二百多人,在江西省的有七千四百多人,在安徽省的有一千一百多人。大 约在南宋末年, “畲”字才开始用作民族名称,而畲族本身历史的开始当远 在这个时期以前。畲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有水稻和薯类,还有 麦子、油菜、烟叶、土豆等。畲族居住地区多为山区,那里产林木和毛竹, 土特产有茶叶、油菜、纸、笋干、香菇、樟脑、松油等。在手工艺方面,畲 族的刺绣和斗笠,各具有民族特色。 以上,南方少数民族共三十四个。北方和南方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口, 合计约有六千七百二十三万三千二百多人。另外,还有未经识别的民族八十 七万九千二百多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四千八百多人,跟汉族人民计算在 一起,全国共十亿零三百九十三万七千多人 ① 。 附表一 全国各民族人口数字统计表 ① 以上,关于人口的数字,根据 1982 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关于民族概况,多根据 《中国少数民族》, 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民 族 别 1 9 8 2 年 7 月 1 日 人 口 普 查 数 ( 万 人 ) 占 总 人 口 % 民 族 别 1 9 8 2 年 7 月 1 日 人 口 普 查 数 ( 万 人 ) 占 总 人 口 % 2 9 个 省 市 区 合 计 1 0 0 . 3 9 4 1 0 0 . 0 柯 尔 克 孜 族 1 1 . 4 0 0 . 0 1 土 族 1 5 . 9 4 0 . 0 2 汉 族 9 3 . 6 7 0 . 3 8 9 3 . 3 0 达 斡 尔 族 9 . 4 0 0 . 0 1 蒙 古 族 3 4 1 . 1 7 0 . 3 4 仫 佬 族 9 . 0 4 0 . 0 1 回 族 7 2 1 . 9 4 0 . 7 2 羌 族 1 0 . 2 8 0 . 0 1 藏 族 3 8 7 . 0 1 0 . 3 9 布 朗 族 5 . 8 5 0 . 0 1 维 吾 尔 族 5 9 5 . 7 1 0 . 5 9 撒 拉 族 6 . 9 1 0 . 0 1 苗 族 5 0 3 . 0 9 0 . 5 0 毛 南 族 3 . 8 1 0 . 0 1 彝 族 5 4 5 . 3 4 0 . 5 4 仡 佬 族 5 . 3 8 0 . 0 1 壮 族 1 . 3 3 7 . 8 2 1 . 3 3 锡 伯 族 8 . 3 6 0 . 0 1 布 依 族 2 1 2 . 0 5 0 . 2 1 阿 昌 族 2 . 0 4 … 朝 鲜 族 1 7 6 . 3 9 0 . 1 8 普 米 族 2 . 4 2 … 满 族 4 2 9 . 9 2 0 . 4 3 塔 吉 克 族 2 . 6 5 … 侗 族 1 4 2 . 5 1 0 . 1 4 怒 族 2 . 3 2 … 瑶 族 1 4 0 . 2 7 0 . 1 4 乌 孜 别 克 族 1 . 2 5 … 白 族 1 1 3 . 1 1 0 . 1 1 俄 罗 斯 族 0 . 2 9 … 土 家 族 2 8 3 . 2 7 0 . 2 8 鄂 温 克 族 1 . 9 3 … 哈 尼 族 1 0 5 . 8 8 0 . 1 1 德 昂 族 1 . 2 3 … 哈 萨 克 族 9 0 . 7 6 0 . 0 9 保 安 族 0 . 9 0 … 傣 族 8 3 . 9 8 0 . 0 8 裕 固 族 1 . 0 6 … 黎 族 8 1 . 7 6 0 . 0 8 京 族 1 . 2 0 … 傈 僳 族 4 8 . 1 0 0 . 0 5 塔 塔 尔 族 0 . 4 1 … 佤 族 2 9 . 8 6 0 . 0 3 独 龙 族 0 . 4 7 … 畲 族 3 6 . 8 8 0 . 0 4 鄂 伦 春 族 0 . 4 1 … 高 山 族 0 . 1 5 … 赫 哲 族 0 . 1 5 … 拉 祜 族 3 0 . 4 2 0 . 0 3 门 巴 族 0 . 6 2 … 水 族 2 8 . 6 5 0 . 0 3 珞 巴 族 0 . 2 1 … 东 乡 族 2 7 . 9 4 0 . 0 3 基 诺 族 1 . 2 0 … 纳 西 族 2 4 . 5 2 0 . 0 2 其 他 未 识 别 民 族 8 7 . 9 2 0 . 0 9 景 颇 族 9 . 3 0 0 . 0 1 外 国 人 加 入 中 国 籍 0 . 4 8 … 注 : 原 载 国 家 统 计 局 编 《 中 国 统 计 摘 要 》 , 中 国 统 计 出 版 社 1 9 8 3 年 版 。 附表二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 (一) 我国现有 5 个自治区、 31 个自治州、 96 个自治县 (旗),共 132 个自治 地方。以下按地区排列,括弧内为建立时间: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1947.5.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955.10.1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958.3.15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1958.10.25 ) 西藏自治区 ( 1965.9.9 ) 自治州 吉林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1952.9.3 ) 甘肃 甘南藏族自治州 ( 1953.10.1 ) 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 ( 1956.11.19 ) 青海 玉树藏族自治州 ( 1951.12.25 ) 青海 海南藏族自治州 ( 1953.12.6 ) 青海 黄南藏族自治州 ( 1953.12.22 ) 青海 海北藏族自治州 ( 1953.12.31 ) 青海 果洛藏族自治州 ( 1954.1.1 ) 青海 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 1954.1.25 ) 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1954.6.23 ) 新疆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1954.7.13 ) 新疆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1954.7.14 ) 新疆 昌吉回族自治州 ( 1954.7.15 ) 新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1954.11.27 ) 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1957.9.20 ) 湖北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1983.12.1 ) 广东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 1952.7.1 ) 四川 甘孜藏族自治州 ( 1950.11.24 ) 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 ( 1952.10.1 ) 四川 阿坝藏族自治州 ( 1953.1.1 ) 贵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1956.7.23 ) 贵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1956.8.8 ) 贵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1982.5.1 ) 云南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1953.1.24 ) 云南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1953.7.24 ) 云南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1954.8.23 ) 云南 大理白族自治州 ( 1956.11.22 ) 云南 迪庆藏族自治州 ( 1957.9.13 ) 云南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1957.11.18 ) 云南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1958.4.1 ) 云南 楚雄彝族自治州 ( 1958.4.15 ) 自治县 (旗) 河北 孟村回族自治县 ( 1955.11.30 ) 河北 大厂回族自治县 ( 1955.12.7 ) 辽宁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 1958.4.1 ) 辽宁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 1958.4.7 ) 辽宁 凤城满族自治县 ( 1958.6.13 ) 辽宁 新宾满族自治县 ( 1985.6.7 ) 辽宁 岫岩满族自治县 ( 1985.6.11 ) 吉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 1956.9.1 ) 吉林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 1958.9.15 ) 黑龙江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 1956.12.5 ) 内蒙古 鄂伦春自治旗 ( 1951.10.1 ) 内蒙古 鄂温克族自治旗 ( 1958.8.1 ) 内蒙古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 1958.8.15 ) 甘肃 天祝藏族自治县 ( 1950.5.6 ) 甘肃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 1950.7.29 ) 甘肃 东乡族自治县 ( 1950.9.25 ) 甘肃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1953.7.6 ) 甘肃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 1954.2.20 ) 甘肃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 1954.4.27 ) 甘肃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 1981.9.30 ) 青海 门源回族自治县 ( 1953.12.19 ) 青海 互助土族自治县 ( 1954.2.17 ) 青海 化隆回族自治县 ( 1954.3.1 ) 青海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 1954.3.1 ) 青海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 1954.10.16 ) 青海 大通回族自治县 ( 1985.11.10 ) 青海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 1985.12.10 ) 新疆 焉耆回族自治县 ( 1954.3.15 ) 新疆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1954.3.25 ) 新疆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 1954.7.17 ) 新疆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 1954.9.10 ) 新疆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1954.9.17 ) 新疆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1954.9.30 ) 湖南 通道侗族自治县 ( 1954.5.7 ) 湖南 江华瑶族自治县 ( 1955.11.25 ) 湖南 城步苗族自治县 ( 1956.11.30 ) 湖南 新晃侗族自治县 ( 1956.12.5 ) 湖北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 1984.12.12 ) 湖北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 1984.12.8 ) 广东 连南瑶族自治县 ( 1953.1.25 ) 广东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 1962.9.26 ) 广东 乳源瑶族自治县 ( 1963.10.1 ) 广西 龙胜各族自治县 ( 1951.8.19 ) 广西 金秀瑶族自治县 ( 1952.5.28 ) 广西 融水苗族自治县 ( 1952.11.26 ) 广西 三江侗族自治县 ( 1952.12.3 ) 广西 隆林各族自治县 ( 1953.1.1 ) 广西 都安瑶族自治县 ( 1955.12.15 ) 广西 巴马瑶族自治县 ( 1956.2.6 ) 广西 防城各族自治县 ( 1958.5.1 ) 广西 富川瑶族自治县 ( 1984.1.1 ) 广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 1984.1.10 ) 浙江 景宁畲族自治县 ( 1985.4.22 ) 四川 木里藏族自治县 ( 1953.2.19 ) 四川 茂汶羌族自治县 ( 1958.7.7 ) 四川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1983.11.7 ) 四川 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1983.11.11 ) 四川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1984.11.13 ) 四川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 1984.11.10 ) 四川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 1984.11.18 ) 四川 马边彝族自治县 ( 1984.10.9 ) 四川 峨边彝族自治县 ( 1984.10.5 ) 贵州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 1954.11.11 ) 贵州 松桃苗族自治县 ( 1956.12.31 ) 贵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 1957.1.2 ) 贵州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 1963.9.11 ) 贵州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 1966.2.11 ) 贵州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 1981.12.31 ) 贵州 玉屏侗族自治县 ( 1984.11.7 ) 云南 峨山彝族自治县 ( 1951.5.12 ) 云南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1953.4.7 ) 云南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 1954.5.18 ) 云南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 1954.6.16 ) 云南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 1955.10.16 ) 云南 宁蒗彝族自治县 ( 1956.9.20 ) 云南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 1956.10.1 ) 云南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 1956.11.9 ) 云南 路南彝族自治县 ( 1956.12.31 ) 云南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 1961.4.10 ) 云南 屏边苗族自治县 ( 1963.7.1 ) 云南 河口瑶族自治县 ( 1963.7.11 ) 云南 沧源佤族自治县 ( 1964.2.28 ) 云南 西盟佤族自治县 ( 1965.3.5 ) 云南 南涧彝族自治县 ( 1965.11.27 ) 云南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 1979.11.28 ) 云南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 1979.12.20 ) 云南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 1980.11.22 ) 云南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 1980.11.25 ) 云南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 1985.10.13 ) 云南 漾濞彝族自治县 ( 1985.11.1 ) 云南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 1985.12.30 ) 云南 景东彝族自治县 ( 1985.12.20 ) 云南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 1985.12.25 ) 云南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 1985.12.7 ) 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财经司供稿 见 《人民日报》 1984 年 6 月 4 — 5 日。今有增补。 附表三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 (二) 我国现有 5 个自治区, 31 个自治州、 96 个自治县 (旗),共 132 个自治 地方。以下按民族排列: 北方民族 [民族] [自治地方] [ 成立日期 ] 满族 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 1985.6.7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 1985.6.11 辽宁凤城满族自治县 1985.6.13 锡伯族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1954.3.25 朝鲜族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952.9.3 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1958.9.15 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 1947.5.1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954.6.23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1954.7.13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1958.4.1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1958.4.7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1956.9.1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1956.12.5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1950.7.29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1954.10.16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1954.9.10 达斡尔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1958.8.15 鄂温克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 1958.8.1 鄂伦春 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 1951.10.1 回 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10.25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1956.11.19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1954.7.15 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 1955.11.30 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 1953.7.6 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1953.7.6 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 1953.12.19 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 1954.3.1 青海大通回族自治县 1985.11.10 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1954.3.15 裕固族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1954.2.20 东乡族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1950.9.25 土 族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1954.2.17 撒拉族 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1954.3 .1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1 哈萨克族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954.11.27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1954.7.17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1954.9.30 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1954.4.27 柯尔克孜族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1954.7.14 塔吉克族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1954.9.17 青海 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1954.1.25 青海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1986.6.27 云南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1979.12.20 甘肃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1981.9.30 南方民族 [民族] [ 自治地方] [ 成立日期 ] 藏族 西藏自治区 1965.9.9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3.10.1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1951.12.25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1953.12.6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 1953.12.22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1953.12.31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1954.1.1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1950.11.24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 1953.1. 1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1957.9.13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1950.5.6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 1953.2.19 羌族 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1958.7.7 彝族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1952.10.1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1958.4.15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 1984.10.9 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1984.10.5 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 1951.5.12 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 1956.12.31 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 1965.11.27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 1985.11.1 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 1985.12.20 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 1956.9.20 白 族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1956.11.22 哈尼族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1979.11.28 傈僳族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1954.8.23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985.10.13 拉祜族 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1953.4.7 纳西族 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61.4.10 傣 族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953.1.24 佤 族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 1964.2 .28 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 1965.3.5 苗 族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 1956.11.30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1952.11.26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 1956.12.31 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 1963.7.1 侗 族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 1954.5.7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 1956.12.5 侗 族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 1952.12.3 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 1983.9.7 水 族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1957.1.2 土家族 湖北五风土家族自治县 1984.12.12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984.12.8 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984.11.18 壮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3.15 瑶 族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 1955.11.25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 1952.5.28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 1955.12.15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 1956.2.6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 1984.1.1 瑶 族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 1953.1.25 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 1963.10.1 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 1963.7.11 仫佬族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84.1.10 畲 族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 1985.4.22 贵 州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954.11.11 云 南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1956.11.9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1980.11.25 ■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1985.11.25 云 南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957.11.18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1980.11.22 云 南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54.5.8 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 85.12.15 云 南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1985.12.20 云 南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1953.7.24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1954.6.16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1955.10.16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1985.12.25 贵 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6.7.23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1966.2.11 四 川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984.11.10 云 南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1985.12.7 贵 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 956.8.8 贵 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82.5.1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63.9.11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81.12.31 湖 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57.9.20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83.12.1 四 川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3.11.7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3.11.11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4.11.13 云 南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958.4.1 广 东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1962.9.26 广 东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2.7.1 广 西 龙胜各族自治县 1951.8.19 隆林各族自治县 1953.1.1 防城各族自治县 1958.5.1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的编撰 疆域问题 编撰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疆域问 题,一个是历史时期的划分问题,再一个是多民族的统一问题。 疆域,是历史活动的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内各民族共同进行历史活动的舞台,也就是我们撰写中国通史所用以贯串今 古的历史活动的地理范围。 这个疆域,基本上包括了汉族的历史活动的地理范围,但并不局限于这 个地理范围。如果局限于这个范围,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都要排挤出去了。 这个疆域,是国内各民族共同进行历史活动的舞台,但并不包含某些民 族外国成员的活动在内。这是因为有些民族是跨国境的,我们只写这些民族 在我们国境内的这部分人的活动,一般不写这些民族在国外的那一部分人的 活动。例如,我们要写傣 族,但一般不写泰国的傣族。我们写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的俄罗斯族,但一般不写作为苏联主要民族的俄罗斯族。我们写朝鲜族, 但一般不写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朝鲜族。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把外国人算 作中国人,不能把跨国境的血统关系相同而国籍不同的人都包括到我们的历 史范围内。当然,在论述这些民族族源的时候,是不应当受国界限制的。 有些历史上的民族,如匈奴,如突厥,曾经煊赫一时,但后来在中国历 史上不见了。还有一些民族,见于古老的传说和记载,但弄不清楚他们跟现 在国内民族的关系。只要有适当的材料,对于这些民族也要写,因为他们都 曾在这块广大的国土上生存过,活动过。 在历史上,有些朝代的版图超越现在的国境,有些战争或别的重大的历 史活动超越了现在的国境。有时候,有一些外国人进入中国境内从事各种活 动,甚至还有外国军队来侵略。虽然是在国境以外,或是外国人进入我们国 境之内,都跟我国历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也都要写在我们的历史内。我 们说本国疆域的范围,并不限制关于中外关系的记载;相反,我们要注意这 方面的问题。 我们中国人有到外国去的,有在外国居住好几代的,只要他们对人类的 进步有贡献,跟祖国的事业、祖国的威信有联系,也都要写在我们的历史里。 关于疆域问题,有一部分历史工作者,还不能完全摆脱皇朝疆域的圈子。 他们把殷周史限制在黄河流域,把春秋战国史基本上限制在黄河、长江两大 流域,把秦汉隋唐的版图要说得是如何地统一和恢廓,把元的版图要说成跨 欧亚两洲……等等。就殷 周史说殷周史,就春秋战国史说春秋战国史,就秦 汉隋唐的版图说秦汉隋唐的版图,这都是对的。但如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过 程来看,这是不能说明中国各族人民是如何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很显然, 不能跳出皇朝疆域的圈子,就会掉入大民族主义的泥潭里,这既不符合历史 的真相,也不利于民族的团结。 斯大林、日丹诺夫、基洛夫在 《对于苏联历史教科书提纲的一些意见》 里,说: “我们需要的苏联历史教科书是,大俄罗斯的历史不脱离苏联其他 各族人民的历史,这是第一,而苏联各族人民的历史不脱离整个欧洲历史, 并且一般的也不脱离世界历史,这是第二。” ① 在我们处理历史上祖国疆域问 题的时候,象这样的指导原则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我们既要注意疆域问题 同祖国各族人民的密切联系,也要注意到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或国家间的历 史关系。 历史的分期 历史分期是研究历史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远古时代是否可以分期,要靠 考古学上的材料去解决。自有文字记载以后,中原地区已进入上古时代,即 奴隶制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是上古时代向中古时代的过渡,即奴隶制在中 原地区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可以说是封建 制在全国占支配地位的标志。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分期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 论,至今仍在 继续。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关于中原地区奴隶社会跟封建社会 的分期问题。我们应当放开视野,努力在全国的范围内考察这个问题,不要 局限于中原地区。封建社会历史很长,记载很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也 很大。我们也应该重视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近代史距离我们的时代近, 跟今天现实关系密切,我们更应该重视近代史的分期。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不平衡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 象。各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个民族内部的发展也不平衡,我们应当从 不平衡的状态上掌握一个历史时期的整体性。 我国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封建等级制,在 ① 见 《斯大林文选》上册,第 21 页。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成长起来。皇帝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也是最高的地主。 皇帝的下面,是具有世袭特权的皇族、外戚、功臣等不同身分的世家地主, 在地主阶级中占有支配地位。此外,还有豪族地主和高资地主,他们在财产 和社会影响上有相当的实力,但在身分上不属于较高的等级、甚至是等级很 低的。世家地主的剥削对象是具有国家户籍的农民,是由封建国家恩赐的。 这种农民在当时农民阶级中占最大的数字,他们有私人经济,有一定的人身 自由,比奴隶的境遇要好一些,但仍然是受剥削的。他们之间也是有等级的。 他们在国家规定作为世家地主的农户后,并不改变他们在国家户籍上的身 分。他们向世家地主交纳的地租也就是国家的赋税,二者是统一的。象上述 的生产关系,在秦统治时期已经树立,而在西汉和东汉时期不断加以发展。 奴隶制在秦汉时期没有消灭,在官私手工业中仍旧存 在。家内供役使的奴隶, 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存在的。不过,这些都只是奴隶制的残余,在社会生产 中是越来越没有地位的。 在政治制度上,秦始皇推行单一的郡县制,但对推行的具体情况,历史 记载缺乏。西汉和东汉,都同时施行郡县制和封国制。朝廷的下面有郡和封 国,郡和封国的下面有县,县的下面还有地方上的基层行政机构。这是政治 制度上的等级制,每一等级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公元三世纪以后,郡县制逐 渐排挤了封国制,而郡县制本身也不断地有些变化。但总的说来,朝廷的权 力越来越集中,地方上各级行政机构的权力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 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东汉因长安遭到战争的破坏而东迁洛阳。泾渭、 伊洛平原和黄河下游地区是当时最富饶的地区。秦汉的统治范围,大大超越 了前代,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围绕中原地区 的少数民族,有相当部分登上历史舞台,而匈奴、羌族特别活跃,有时还给 中原皇朝以武力的威胁。但当时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还处在前封建社会阶段。 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是经过有关部落和民族的融合而在秦汉时期形成 的。汉族的名称,也是跟这一个伟大朝代的名称相一致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在这时期,发 生了民族间的长期斗争,发生了民族的大规模流动和移居。本来在两汉时期 就已开始内迁的匈奴人和羌氐人,现在他们深入内地,并且又有鲜卑人、突 厥人、回纥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内迁。结果是无论在北方和南方,民族杂居 的地区都扩大了。因而,汉族充实了自己,少数民族提高了生产水平和生活 水平。久而久之,内迁的少数民族,跟汉人很难区别。这就在新的民族关系 的局面出现后,有了民族重新组合的出现,而促进了原 来地区封建化过程。 这是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前一历史时期的世家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了,代替它的 地位的是新兴的门阀地主。门阀地主与世家地主一样,也是有政治身分、世 袭特权的地主。但门阀地主是依靠家族的传统地位形成的,这跟世家地主的 形成是由于皇家所规定的政治身分是不同的。在土地所有权上,门阀比世家 具有更多的家族私有性质。在劳动力方面,门阀地主掌握的,主要是荫附农 民。荫附农民是脱离了国家户籍的农民,他们交纳的地租不再具有国家赋税 的性质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户籍农民要低些,但对于国家赋税,其中包括 繁重的劳役,是可以摆脱的。这种生产关系上的相对变化,是有利于社会生 产力的提高的。这是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的又一标志。 三国时期的魏、西晋和北朝的后魏,都建都洛阳。隋唐都建都长安,而 以洛阳为东都。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建都南京。 魏晋以后,北方人民的南迁,在劳动力的增强和生产技术的传播上,都为东 南方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刺激和推动。南京得以长期地占有显著的政治地 位,这跟东南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在向黄河流 域的富饶地区看齐,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的一个特点。 五代以后,到了元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在这时期, 先有五代十国,继有辽、西夏、金跟北宋、南宋的分立,后有元的统一。广 大的边区,从东北的部分地区到西北,再到西南,基本上都进入了封建社会, 而汉族与各民族间又经历了一次新的组合。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的 重要标志。东南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全国最富饶 的地 区,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的又一重要标志。 前一历史时期的门阀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又瓦解了。在北宋 和南宋统治下,代替它的是品官地主。品官地主也有政治身分和特权,但所 拥有的世袭特权是很有限度的,他们的土地大量是由购买和侵占得来的。他 们占有土地,可以无限地扩大,不会受到法令的限制。他们应按照规定向国 家缴纳赋税,而他们则向农民征收地租。赋税和地租的区别,是更清楚了。 品官地主以外,有豪富的地主,有兼营商业的地主。农民阶级中,也有占有 少量土地的,而佃农是大量的,他们在品官地主的土地上劳动,也在其他地 主土地上劳动。他们比起前一历史时期的荫附农民,社会地位较高,人身自 由较多。他们也有国家的户籍,除向地主交纳地租外,还担负对封建国家的 身丁钱,有时也有一些劳役。但他们一般地不会被封建国家指定为某某地主 的农户,这是跟西汉和东汉的户籍农民的一个很大区别。无论地主或农民, 封建身分性的印记趋向淡化,财产性的土地剥削关系趋向显著,这是两宋时 期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元统一全国后,南宋地主阶级的势力基本上保存下来了。他们所在的地 区是当时封建经济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元代有一大批蒙古贵族地主的出现, 还规定了形形色色担负封建义务的民户,又扩大了奴隶的数量。但这基本上 是北方的情况。在北方出现的这种生产关系,是这一时期局部地区的倒退现 象。广大边区的封建化,是元代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气象。 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都在今河南开封市建都。北宋的都城和金 的陪都,也在开封。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元的大都,即今北京。这里,自 古以来就是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一方重 镇,元建为都城后,明清相继 建都,今天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的发展,是汉族、契丹族、 女真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的。宋都开封,元都北京,虽离东南富 饶地区较远,但也都是要利用沟通南北的运河,以便于南粮北运并聚敛东南 的财富。 明朝及清朝大部分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明代的农民, 自耕农外佃农占很大的数量。从法的观点来看,佃农对地主的封建依附关系, 又较前代有所减轻,他们可以选择地主,可以不受地主的非分役使。农民中 还有雇工的出现,以出售劳动力取得物质报酬。清代的税法,把人头税平均 分摊在地亩税内,有田者有税,无田者无税,这就使赋税具有单纯的财产税 性质。诸如此类的情况,都说明封建束缚有较多的解除。这并不是由于统治 者的恩赐,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劳动人民激烈斗争的结果。但这只是 当时社会现象的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地主阶级,特别是地主阶级 统治集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进行贪婪残暴的掠夺和迫害。明廷是滥用 宦官,清廷是加强军事的统治,从而企图保持高度的封建专制统治。这两个 方面好象不相协调,但正是一个问题在不同方面的表现。第二个方面的表现, 并不能显示封建地主阶级的生命力,反而是暴露了它的颓废和虚弱。这两个 似乎矛盾的现象,正是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特点。在民族关系上也是这样。 一方面,民族间的关系比前一历史时期要密切了,但属于民族性质的封建枷 锁却更加沉重了。 前一历史时期的品官地主和他们延续下来的势力,以及蒙古贵族地主, 在农民起义重大打击下土崩瓦解了。代替它们的,是新兴的官绅地主。这个 阶层,在官员以外,还包括很多获 得科举功名的人,其人数是相当多的。这 一阶层中富有资财的人,不只广有土地,而且作生意,开当铺,放高利贷。 这是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它们在依附于封建势力的情况下反 而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明代朝廷有皇庄,直接占有大量土地。这跟它直接派宦官收取商税矿税 及大量征储金银一样,暴露了末世朝廷对财富的贪婪、追求。皇族和勋贵的 庄田以及皇族的禄米,也是数量巨大,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毒瘤。 清代朝廷对此有所觉察,想解决这个问题。它虽然也有皇庄,而远比明代要 少。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清廷以东北为禁区,大大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明初,资本主义已有萌芽,明中叶后,出现较多。清初以后有所发展。 但这个芽始终不能茁壮成长,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已经衰老的封建制度突破。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 关系显然逆转了。明初已有倭寇登陆。明廷在沿海设置卫所,进行防御。明 中叶以后,倭寇在东南沿海骚扰,为南直、浙、闽各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破 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封建制依然老态蹒跚,专 政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十六世纪初 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及中国领土。此后,沙俄、英、美继来,对中 国的野心日益扩大。明初郑和下西洋和清初对沙俄的侵略进行了反击,这是 对外关系上的大事,但从总的形势来看,中国的处境日益被动。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日益陷入沉重的灾难。 自一八四○年到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史上的近代,是由封建时代进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时代。 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前,是这个时代的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之后,是这个时代的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清朝晚期及民国初年近八十年的时间。在 这个时期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并残酷地统治了中国,中国社会经 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较封建社会时代的情况复杂了。社会经济的主要成份, 除封建地主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继续存在外,出现了新兴的资 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又包括帝国主义资本、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 三个部分。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的作用,封建经济 则占有显著的优势地位,二者并互相勾结在一起。官僚买办资本是帝国主义 经济的附庸,并跟封建剥削关系紧密相联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十分微弱, 没有成为一个能独立的经济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而且跟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农 村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生产发展了,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 经济生活却越来越陷入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漩涡。这些情况,表现了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点。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激烈变化,阶级关系也发生新的变化。外国资产阶级 侵入中国后,成了中国社会生活里面一种统治力量,操纵控制中国的经济、 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他们不仅扶植和支持封建地主阶级,使其成为 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而且造成了为其侵略需要服务的买办阶级。在封建地 主阶级内部,新 起的军阀官僚地主在外国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代替了原来的 官绅地主占支配地位。军阀官僚地主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而且一般都还 兼有早期官僚资本家的身分,具有浓厚的买办性。他们在地主阶级政权中握 有实权,成为举足轻重的势力。这也是地主阶级政权买办化的重要表现。农 民阶级主要包括自耕农、佃农和雇农,约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八十。在封建 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下,农民日益贫困破产,出现了自耕农减少、佃农 增加的趋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这个时期新产生的两个阶级。民族 资产阶级为其经济地位所决定,是一个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有在一定 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性,一方面又存在了对革 命敌人的妥协性。无产阶级是最伟大、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在旧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它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还是作为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 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阶级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 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 各族人民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 的艰苦斗争,但没有找到解放的道路,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自一九一九年 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 产党成立了,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多民族的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经过 一个漫长过程的。我们的祖国,曾经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多民族的统一,也曾 经有过多次的分裂,但在分裂中也还是有统一。我们经历过的统一,有单一 民族内部的统一、多民族内部的统一和多民族的统一,后者又包含区域性的 多民族的统一和社会主义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 单一民族的内部统一,主要是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而来。有时, 一个民族遭到重大的挫折,分散了,后来重新组合,形成这个民族内部新的 统一。匈奴族原来是一些部落,部落与部落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 《史记·匈 奴列传》说它: “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后来 头曼单于和冒顿单于在位的时候,有血缘关系的许多部落连合起来,形成了 匈奴内部的统一。松赞干布时的吐蕃、阿保机时的契丹、成吉思汗时的蒙古, 都有一个统一民族内部的过程,都是由分散的许多部落统一起来,形成较高 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努尔哈赤时的女真,是在金亡后女真各部分散的情 况下,把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各部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了女真内部新的统 一。汉族是一个民族混合体。它的祖先也必然经历过由部落发展起来的过程, 但已难于详考。有的学者设想,传说中的夏禹治水,必须有许多部落参加, 可能在这时形成了夏民族,而为汉族来源之一。但这毕竟还是设想,尚无从 证实。 多民族的统一,比起单一民族的内部统一,可以说是较高的 发展阶段。 说是多民族,当然不限于一个民族,但在多民族中,往往要有一个主体民族。 战国七雄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体,它们都各有自己的主体民族,而分 别与东方诸夷、西方诸戎、北方诸狄、南方诸蛮以及其它民族统一起来。三 国时期的魏、蜀、吴,也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它们都以汉族为主体, 而分别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统一起来。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我们习惯 上认为它们是汉人的朝廷和鲜卑人的朝廷,实际上它们都是地区性的统一的 多民族朝廷。南朝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北朝尽管鲜卑人当权,但这个地区的 主体民族仍然是汉族。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时期都形成了以汉族为主 体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是蒙古贵族,清代的最高统 治者是满洲贵族,但汉族人民在这两个时期仍然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 者,元、清的政权实质上也是蒙古贵族、满洲贵族跟汉族地主阶级联合统治 的政权。 社会主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继承,而 在本质上跟历史上的统一又有根本的区别。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 家是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只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历史的发展上看,这四种民族统一的形式,是按着程序前进,一步高 于一步。先是有若干单一的民族内部统一的出现,如夏、商、周等族的最初 形成。然后有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如战国七雄。然后有全国性多民族的 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然后有社会主义的全国性多民族的 统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全国性多民族统一的发展过程中,也出 现过分 裂。秦汉以后,出现了魏、蜀、吴的割据。经过西晋暂短的统一,又 有五胡十六国之乱及南北朝的分立。在唐与元之间,又有辽、夏、金与宋的 对峙。但每经历一次曲折,统一的规模就更为盛大,元比隋唐还要恢廓。在 曲折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政权,就全国来说,是割据政权。从它们本身来说, 也自有其历史性的意义。在这些政权的统治范围内,由于先进生产力的影响 和统治者谋生存的需要,往往会出现生产力状况的改善。自三国至南宋时期, 中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是其显明的例证。地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为后来统一局面再度形成后提供了生产发展的一些条件。同时,地方政权往 往也能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创造和积累了处理国家事务方面的经验。隋 唐的官制、军制和田制,就有不少是继承北朝长期实行的制度。从历史的某 一片断来看,确切不止一次地有分裂状态的存在,但从历史发展的全貌来看, 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才是主流。 汉族和各民族地区幅员之广大,自然条件的差异,生产状况的不齐,如 果得到适当的协调,则可转化为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 中,因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交通运输很不发达,交换经济只起社会经济的 辅助作用,各民族地区间的物资交流基本上停滞于潜在的阶段,不能很好地 发挥作用,从而加强民族间的团结。但盐铁的贩运,茶马、皮毛、药材的交 易,植棉、纺织的推广,河防、水利跟工程和道路的兴修,还是多民族的统 一为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在经济制度上,各民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中 原地区,汉民族的形成和封建所有制的形成,基本上可以说是同步前进的。 在这时候,匈奴还处于奴隶制阶段,西南夷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两千多年 过去了,在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前,我们还有封建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原 始共产的残余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所有这些,都是多民族在 经济制度方面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上,都 以不同的速度向汉族靠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分别通过不 同的形式,向社会主义迈进。 在思想上,统一的想法起源甚早。 《诗经·小雅·北山》: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所谓 “天下”,究竟是指多大的地方, 无从稽考,但总是诗人心目中很广大的地方。他这两句诗,表明了他的天下 统一的思想。可能由于诗人对王权崇拜至极,难免有相当多的夸大。孔子说: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① 。南宫适说: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② 。这所谓 “天下”,意味着极为广大的地区的统一。战国时期,变乱日亟, 人心思治。有人问孟子说: “天下乌乎定?”孟子说: “定于一。”孟子的 话比孔子的话要更明白些,他说的是七国的统一。在战国时期以后成书的 《禹 贡》,描画了九州山川物产。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称引邹衍大九州之说, 每一大州有九州,共八十一州。中国为赤县神州,是八十一州之一。中国还 有九州,即如 《禹贡》所说的九州。 《禹贡》和邹衍以九州说中国,都是指 中国说的,但都还属于地理概念,与孟子所谓 “定于一”者不同。到了秦始 皇,刻石颂秦功德,把破灭六国的统一,看作空前的大业。汉初,公羊学派 借助经典,把大一统的学说涂上神圣的光彩。此后,历代皇朝都拿统一的规 模作为当时政治成就的最高目标。 在分裂的年代里,割据势力往往把自己说成是皇朝的正统,把统一作为 奋斗的方向。三国时期,魏地处中原,把自己说成是汉朝的继续,要恢复全 国的统一。蜀以自己姓刘,说自己是汉室宗亲,要恢复汉家的旧业。南北朝 时期,北朝说南朝是 “岛夷”,南朝说北朝是 “索虏”。他们都自居为中国, 要灭掉对方,统一全国。辽、宋、金的相峙时期,这三个朝廷也都自命为中 国的主人,都设想由自己统治全中国。 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长期积累下来的政治威望,对少数民族是有 吸引力的。这可能在形成倾向统一的新的因素上起一定作用。 《资治通鉴》 卷一零四,晋孝武帝太元七年记载: 秦王坚锐意欲取江东,阳平公融谏曰: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古穷兵极武, 未有不亡者。且国家本戎狄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 不绝之。” 胡三省注: 会,要也。言天要中国正朔相传,不归夷狄也。 陈垣 《通鉴胡注表微》引 《通鉴》和胡注,并加按语,说: 正朔不归夷狄,乃当时一般公论,不独苻融言之。刘聪卒时,太子粲即位,靳准执 而杀之,谓安定胡嵩曰: “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此一 事也。姚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常戒诸子曰: “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 归晋,竭尽臣节,无为不义。”此又一事也。呜乎!晋泽实浅,何由得此。更可以杨盛 ① 见 《论语·季氏》。 ② 见 《论语·宪问》。 父子之事观之。 《 宋书·氐胡传》: “晋安帝以杨盛为仇池公,永初三年,封武都王, 以长子玄为世子。武都王虽为蕃臣,犹奉义熙之号,子玄乃改奉元嘉正朔。初,盛谓玄 曰:吾年已老,当为晋臣,汝 </PGN0094.TXT/PGN> 善事宋帝。”故玄奉焉。然则盛之心 无所分晋宋也,特以其为中华正统所在而已。如必为晋,则裕之篡,盛当兴师讨逆,否 亦当抗颜独立,胡为委顺如此,此皆足与苻融之言相印证者。① 99900041_0095_0 这里所举的事例足以说明,在少数民族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抱有上述心理, 这对于促进统一是有好处的。 在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之间有和好,有争吵。和好,有 聘问、朝贡、封赐、和亲、交易、民间的各种往来。争吵,有时发展为战争。 因此就有人问,民族关系史是以民族友好为主流,还是以民族斗争为主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须作一些分析。第一,友好和斗争都不是绝对的。有的 时候,斗争是手段,友好是目的。有的时候,友好是手段,斗争是目的。有 时,在个别事件、个别地区有争吵,但不一定就破坏民族间的友好。第二, 在历史记载中,对于民族友好的记载往往不象记载民族纠纷、特别是民族战 争那样引人注目。民族纠纷,特别是民族战争,即使是暂时性的、自发性的, 也可以改变人们对于长期友好的印象。廓清历史上所笼罩的一些迷雾,揭示 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是须下一些苦功的。现在根据我们所接触的材料看,在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民族关系是曲折的。但总的说来,友好关系越来越发展。 无论在时间的继续性上,在关系到的地区上,在牵涉到的方面上,都是这样。 清代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一手拉,一手打。但清代各族人民在反清、反封 建斗争中的联合,声势极为浩大。辛亥革命以后,各族人民的联合更为显著。 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大大增强了民族间的亲密友好。这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主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很大的发展。在历史上,民族之间曾发生过这样那样不 愉快的事情,这基本上是由反动统治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所造成的。我们 抚今追昔,应该特别珍重历史的主流。 对我国在历史上的各方面的贡献,各族人民都有份,但我们研究得很不 够。对于汉族是这样,对于少数民族更是这样。比如,火药、罗盘、造纸、 印刷等四大发明,是应该大书特书的。这在有关的历史书里也都写了,但对 于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对于人类文化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却很少 认真地写。至于它们后来在西方各国的发展,为什么会超过中国,这个问题 似乎是还没有认真地研究。又比如,对祖国国土的开发,我国各族人民都有 他们各自的功劳,但往往对少数民族在这方面的贡献,我们注意得不够。范 文澜同志说得好: “依据历史记载,共同开发中国的各民族,一般说来,汉 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甘及中原地区,东夷族最先开发了沿海地区,苗 族、瑶族最先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最先开发了青海、西藏, 彝族和西南各族最先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最先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 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各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族和西北各族 最先开发了西北各区,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所 以按照汉族今天居住地区看来,似乎中国领土上的极大部分都是汉族所开发 的,其实,其中不少地区最先开发者,却是已经消失了的和现实存在并发展 的许多民族。事理很显然,中国之所以成为疆域仅次于苏联,人口在全世界 各国中居第一位,历史悠久,延续不绝,在全世界各国中也居第一位的 伟大 国家,首先必须承认,这是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男女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创造 的成果” ① 。 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有不少特出的贡献。举例来说:完善的铁器的 制造和风箱的使用,是开始出现于有关南方民族的记录上。 《荀子·议兵篇》 说 “楚人宛巨铁鉇,惨如蜂虿”。 《史记·范睢传》记秦昭王的话,说: “吾 斗楚,铁剑利而倡优拙。”这是战国末年的事,楚就是属于 “荆蛮”的民族 系统的。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吴人干将铸剑, “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 橐装炭,金铁刀濡,逐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橐就是冶铁用的风 箱,干将、莫邪是古传说中很有名的两把利剑。这是春秋末年的事,吴也是 属于 “蛮夷”的民族系统的。又如棉花和棉布,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主要的衣 服材料。棉的种植和织纺,主要从南方海岛上和新疆居住的少数民族推广的。 《尚书·禹贡》篇说扬州 “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扬州是指淮河以南,以 至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贝就是吉贝、劫贝、古贝的省称,这原是印度以至 马来半岛、中南半岛等地对于棉的共同使用的名称,后来广东、福建也使用 这个名称。织贝就是用棉作成的织品。 《禹贡》是一篇后起的书,但写成的 时期总也在战国末年。据此可见南方海岛上居住的少数民族用棉之早。后来 又有新疆产的棉,经过很长的时间才逐渐传布到全中国,代替了往日以丝麻 作主要服装材料的地位。又如中国的建筑术,梁思成在 《我国伟大的建筑传 统与遗产》一文的结尾,盛赞北京城是 “世界绝无仅有的建筑杰作的一个整 体”, “不但在全世界中古时代所没有,即在 现在,用最进步的都市计划理 论配合,仍然是保持着最有利条件的。”应该指出来,最初设计这个伟大杰 作的工程师,正是一个回回人,他的名字叫作也黑迭儿丁。这是陈垣先生在 好多年以前,在 《元西域人华化考》里已经考实了的。近年以来,北京市的 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昔日的北京城在建筑史上的成就还是要肯定的。 民族友好的历史发展和多民族统一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发展。但到了 今天,这二者是同步前进的。 “一”和 “ 多”,是辩证的统一。 “一”存在于 “多”中。 “多”好了, “一”就会更好。反过来说, “多”要团结为 “一”, “多”才可以使 “一” 更有力量。历史上的统治者,对 “一”的重视,大大超过了 “多”,他们不 懂得,也不可能懂得,限制了 “多”的发展,也就必然限制了 “一”的发展。 只有今天,才可能有这样科学的认识。我们知道,每一个指头都各有用处, 但把指头团结成拳头,作用就会更大。 撰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还是要把汉族的历史写好,因为汉族是 主体民族。同时,也要把各民族的历史适当地作出安排,这是我们必须尽量 克服的难点。这个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现在作这个工作,还只是 初步的尝试,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和教益,使这项工作能得到不断地 完善和提高。 ① 见范文澜: 《中华民族的发展》, 《学习》三卷 1 期。 第二章 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一节 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 中国史学家的有关撰述 一定的历史活动,总要在一定的地域上展开。历史的发展是离不开地理 条件的。过去中国史学家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关于这方面的撰述。 物产的地域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这是中国历代史学家所一向注意 的,并从而产生经济区域的看法。司马迁在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 夫 山 西 饶 材 、 竹 、 谷 、  、 旄 、 玉 石 ; 山 东 多 鱼 、 盐 、 漆 、 丝 、 声 色 ; 江 南 出 楠 、 梓、薑、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 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此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 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PGN0099.TXT/PGN> 这是把汉朝的统治地方分为四个大的经济区域。山西地区,即关中地区;山 东地区,即崤山或华山以东直至沿海的广大地区;江南地区,即长江以南直 至沿海的广大地区;龙门 (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碣石 (在今河北省昌 黎县北)以北地区,即今山西北部至河北北部一线以北直到汉朝北境的广大 地区。从司马迁的这段话来看,他的经济区域的观念是明确的,他对经济区 域的划分,主要是从地理条件来考虑的。 司马迁对一些地区的记载,着重记载地理条件的状况、生产的状况以及 经济生活的状况和社会风俗的表现、不同地区在这些方面的相异或相同之 处。在这些记载中,几乎所有有关地理条件的因素,如地形、土壤、气候、 森林、矿藏,以及江、河、湖、海之利与水陆交通状况等等,都涉及到了。 司马迁以地理条件、生产状况划分经济区域的思想是明确的。尤其值得重视 的是司马迁首先提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与碣石以北四个经济区域这一 总的观念之后,接着又重点论述了关中、三河、燕赵、齐鲁、越楚等地的自 然状况和社会状况。这可见他关于经济区域的观念是有全局思想的。惟其如 此,他才能一方面认识到各地之所出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一方面又认识 到各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种种差别。 司马迁的这种思想受到后来许多史学家的重视,对它加以继承和发展。 班固 《汉书·地理志》在详载全国郡县建置、户口多寡后,于其篇末备言各 地地理、生产、风俗等状况,比 《史记·货殖列传》所记更加丰富。西晋史 学家司马彪称赞说: “ 《汉书·地理志》记天 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 俗所由,至矣。” ① 杜佑 《通典·州郡典》各篇,亦多特标 《风俗》一目,略 述各地地理条件及其影响下的当地经济生活和社会习俗。经济区域的观念及 其在史书上的体现已成为我国史学上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人口和地理的关系上,过去中国史学家也有一些认识,这可说是人口 地理思想的萌芽。 司马迁已经注意到地理条件跟人口分布的关系。他说:三河地区因居 “天 下之中”,又是历代君主建都的地方,所以 “土地狭小,民人众”;三河北 ① 《后汉书·郡国志》一。 部的中山,是 “地薄人众”; 上谷至辽东, “地踔远,人民希”;齐地,因 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 “宽缓阔达”的社会风俗,而吸引了很多人, “其中具 五民”;邹、鲁一带,也是因为 “颇有桑麻之业”,故亦 “地小人众”。他 讲关中人口和地理的关系比较具体:关中之地占当时全国三分之一,而人口 不超过当时全国十分之三。他还注意到有的地区人民 “好稼穑”,有的地区 则 “业多贾” ① 。这些,涉及到对人口分布的密度和人口部门构成的朦胧认识。 司马迁还看到,关于人口与它的土地面积比较起来,不算是多的,但创造出 来的财富却很多,以至占了全国财富的十分之六;而中山这个地方,人虽然 多,但地理条件不好,社会风气也不好,没有创造出多少财富来。这跟后来 以户口增减来衡量社会经济是否发展的论点,有很大的不同。 自 《汉书·地理志》以后,在 《二十四史》中,有地志者计十六家, “正 史”或称 《地理志》,或称 《郡国志》、 《州郡志》、 《地形志》。它们或 记人口的分布,或记人口的迁徙,都是以人口与地理相结合的情况着眼的, 这是在封建社会劳动力与土地相结合在史书上的反映,但也可作为我们考察 历史问题的参考。 从地理条件看政治上的兴亡得失,是过去中国一些史学家感到兴趣的, 也是过去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所感兴趣的。汉初,刘邦打算建都洛阳。娄敬 建议都长安。他的理由是: 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 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 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 拊其背也。① 99900041_0102_0 娄敬这段话讲得很精采,也很形象,他分析关中的地理条件的优势,把经济、 军事、政治几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刘邦征求群臣的意见, “群臣皆山东人, 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 (按:洛阳为东周之都)。”刘邦 疑而不能决,及至张良也说应都长安,他才下了决心, “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司马迁很生动地记述了这件事,认为娄敬 “脱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评 价是很高的。所谓 “建万世之安”,当然是夸大之辞。但直至唐代中叶,杜 佑仍然认为,关中的地理条件对于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是很重要的。他指出: “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鄠杜之饶,号称陆海,四塞为固,秦氏资之,遂平 海内。”这是从历史上来看。同时,他针对唐初有关迁都的议论,强调说: 夫临制万国,尤惜大势,秦川是天下之上腴,关中为海内之雄地,巨唐受命,本在 于兹,若居之则势大而威远,舍之则势小而威近,恐人心因斯而摇矣,非止于危乱者哉! 诚系兴衰,何可轻议。② 99900041_0102_1</PGN0102.TXT/PGN> 司马迁和杜佑的看法,说明在汉唐时期,关中的地理条件对这两个盛大的皇 朝的政治统治是很重要的。李吉甫也赞同司马迁和杜佑的看法,他根据 《史 记》所记认为: “汉祖入关,诸将争走金帛之府,惟萧何收秦图书,高祖所 以知山川阨塞,户口虚实。厥后受命汜水,定都洛阳,留侯演委辂之谋,田 肎贺入关之策,事关兴替,理切安危,举斯而言,断可识矣。”他申明自己 撰写 《元和郡县图志》的目的是要 “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 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他甚至认为:中唐以来, “成当今之务, ① 以上均见 《史记·货殖列传》。 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 ① 把地理条件和人们对地理条件的 认识和利用看作是 “事关兴替,理切安危”的问题,是这位政治家和历史、 地理学者的政治经历和学术研究所达到的一个共同的结论。 都城,是历代皇朝政治统治的中心;都城的地理条件历来受到更多的重 视,此即所谓 “卜都定鼎,计及万世,必相天下之势而厚集之” ② 。上文所述 地理条件跟政治统治的关系,有些就是和都城相关联的。刘知几主张: “凡 为国史者,宜各撰都邑志,列于舆服之上。” ③ 这说明他对于都城在国史编纂 内容上的重视。不过刘知几主要还是从政治统治的历史经验提出这个问题 的,没有着重于地理条件的考察。唐末昭宗时国子博士朱朴曾上书言当世事, 并从地理条件的得失提出迁都的建议,认为: 古王者不常厥居,皆观天地兴衰,随时制事。关中,隋家所都,我实因之,凡三百 岁,文物资货,奢侈僭伪皆极焉;广 </PGN0103.TXT/PGN> 明巨盗陷覆宫阙,局署帑藏, 里閈井肆,所存十二,比幸石门、华阴,十二之中又亡八九,高祖、太宗之制荡然矣。 夫襄、邓之西,夷漫数百里,其东,汉舆、凤林为之关,南,菊潭环屈而流属于汉,西 有上洛重山之险,北有白崖联络,乃形胜之地,沃衍之墟。若广浚漕渠,运天下之财, 可使大集。自古中兴之君,去已衰之势,就未王而王。今南阳,汉光武虽起而未王也。 臣视山河壮丽处多,故都已盛而衰,难以兴已;江南土薄水浅,人心嚣浮轻巧,不可以 都;河北土厚水深,人心强愎狠戾,不可以都。惟襄、邓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 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远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① 99900041_0104_0 朱朴的建议没有被唐昭宗采纳。这时的唐皇朝已岌岌可危,非迁都之举可以 挽回颓势,足见朱朴在政治上是很迂阔的。但是,他的这些议论透露出,由 于地理条件的变化,关中地区已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优势;由于社会的动乱、 政治的腐败,长安已不再具有盛唐气象。这跟中唐时期杜佑、李吉甫对长安 的看法已有很大的不同。朱朴建议中的这一点启示是不应忽视的。而他的 “观 天地兴衰,随时制事”的见解,也还包含着辩证的因素,不可完全视为迂阔 之见。郑樵在 《通志·都邑略·序》里引证了朱朴的迁都议,认为: “其论 ‘去已衰之势 ,就未王而王’,则前此或未有之及矣。”这也是赞成他的 “随 时制事”的主张。 《通志·都邑略·序》可以认为是从地理条件考察 “建邦设都”跟政治 统治关系的佳作,他是从全国的地理形势和以往的历 史经验出发,对地理条 件与 “建邦设都”的关系和政治上兴亡得失的关系作总的考察。他的主要论 点是: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 (包括地理条件和政治条件)下,长安、洛阳、 建业所谓 “三都”已不是理想的建都所在; (二)北宋建都于汴京是一个历 史性的错误,这跟 “靖康之难”有直接的关系; (三)他在这篇序论的末尾 还提出南宋建都临安是不妥当的,应采唐人朱朴之议,移都南阳。郑樵的这 些论点和其他一些看法并不是都很中肯的,如他把 “靖康之难”都归结到北 宋定都汴京这一点上就是极为片面的。但他从总的地理条件和历代 “建邦设 都”的历史中,试图总结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认识的这一意向是很难得的。他 所得到的某些具体结论,如 “中原无事则居河之南,中原多事则居江之南”、 “自开辟以来皆河南建都”等,对于我们从地理条件方面探讨历史上 “建邦 ① 《元和郡县图志·序》。 ② 徐元文: 《历代宅京记》序。 ③ 《史通·书志》。 设都”的客观规律,也是很有启发性的。明清之际,顾炎武撰 《历代宅京记》, 就历代建都之制,备载其城郭宫室、都邑寺观及建置年月等史实,其总序部 分亦多述前人论议,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辑录都城历史资料的专书,有相当高 的文献价值。 过去中国史学家一方面认为地理条件跟政治上的兴亡得失有密切的关 系,另一方面也认为地理条件的作用不是孤立的、绝对的。贾谊的 《过秦论》 是一篇著名的史论,它表明了对地理的及其它物质的条件的作用不能作绝对 的理解。他指陈了秦占有各方面的优势,包括地理条件在内,但历史发展的 结果却是秦亡汉兴。这是为什么?他写道: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的论点,在后来的史学家中也多有之。这可见过去中国史学家对于地区 条件作用的看法是有相当辩证的因素的。 过去,中国史学家关于地理条件跟历史发展的关系的撰述 是很丰富的, 还有一个传统的特点,这就是重视它的社会作用。在这方面,顾炎武所编 《天 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所著 《读史方舆纪要》,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两部代 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作者自明末崇祯十二年 ( 1639 年)起。用了二十 多年的功夫编纂而成的。作者写这部书时是处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他在 序言中讲到了他编纂的目的: 崇祯己卯,秋闱被摈,退而读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 史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一为 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 他说的 “舆地之记”,是指的 《肇域志》。他说的 “利病之书”,即系 《天 下郡国利病书》。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他所坚守的 “文须有益于天下”的 主张 ① ,使他的 “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的心情带有强烈的时代感。 他穷究于地理而着眼在 “利病”,正集中地反映了他为经世致用而编纂此书 的目的。 作为讲地理的书, 《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编次上反映出作者对地理条件 认识的三个层次:一,全书首卷叙 “舆地山川总论”。这是对全国地理条件 的概述,是全书的总纲。它从地脉 (山脉分布)、形胜 (地形特点)、风土 (气候差别)和百川考 (水系源流)等四个方面勾勒出全国地理面貌及其特 点,所用文字不多,但轮廓却很清晰。二,全书以绝大部分篇幅,分别论述 了北直、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 广东、广西、 云南、贵州以及东北、北部和西北边疆的地理情况;论述过程 中,先内地而后边疆,并专立 “边备”、 “河套”、 “西域”三个卷目,表 明作者对边疆地理的重视。三,书末扼要论述了中国跟有关国家的地理关系、 贸易关系以及一些国家的地理状况,反映了作者所具有的开阔的视野。这三 个层次,反映了作者在认识地理条件的问题上,注意到全局和部分、内地和 边疆、中国和外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这是他在见识上超过前人的地方。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各地的自然环境、政区划分、经济状况和戍守形 势等,而以记述各地经济状况为主,因而在地理书中独具特色。它记述经济 状况的方面很宽广,包含漕渠、仓廒、粮额、马政、草场、盐政、屯田、水 ① 顾炎武: 《日知录》卷一九 《文须有益于天下》条: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 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利、赋税、徭役、户口、方物等等,其中又以记述土地、赋役、水利最多。 关于土地,它涉及到土地的分配制度、占有和使用情况,土地兼并的发展, 以及因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土地变化和农田建设等等。全书除对各地屯 田兴废得失有较多的论述外,还记述了不同地区在区田、丈地、清田方面的 种种情况 ① ,记述江南地区沙田、洲田的情况以及荒田、勋田、僧田等情况 ② 。 关于赋役,作者一方面注意于全国各地的赋役情况,另一方面则尤瞩目于江 南的赋役之重。他重视 《大学衍义补》的说法: “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 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 居两浙十九也。” ③ 又引证王象恒 《东南赋役独重疏》之说: “人止知江南钱 粮之多欠,而不知江南止完及七、八分,已与宇内之重者相等 矣;江南止及 六、五分,已与他处完轻者相等矣。” ① 顾炎武在 《日知录》里提出 “苏松二 府田赋之重” ② 的论点,当是他研究了明代全国赋役情况特别是江南赋役情况 后得到的结论。此外,作者引证各方面材料披露:明代一条鞭法在有的地区 “屡行屡止,致使忠实良民田鬻大半,户口尚高,经年累岁,独当各样重差, 无息肩之日,苦累不可胜言” ③ ;在另一些地区,已经到了 “祖宗划一之规、 易简之政,果终不可复哉,果终不可复哉”的地步了 ④ 。关于水利,作者征引 大量历史文献及前人的有关言论,对全国各地水利事业均有记载,有的着重 胪列历代水利,有的着重分析一方水利现状,还有关于这方面的奏议、调查、 记事。值得注意的是,跟作者重视江南的赋役状况一样,他也十分重视江南 的水利状况,故于江南水利论述尤多。这反映了明朝时期,江南在地理条件 上的特点和社会经济上的地位。 《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以江南、北直、山东、陕西为最 多,浙 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福建、云南、山西、河南、江西又次之,广西、 贵州最少。这固然有作者在材料纂辑上的原因,但也大致反映了明代各地区 在全国经济、政治中的地位的不同。这跟唐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 首推关中的情况相比,已不可同年而语。 《天下郡国利病书》虽以辑录前人论述成编,但于选材、标目、 编次之 中,亦足以窥见作者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政治见解和经世致用的编纂目的; 它虽是一部地理书,但却蕴含着编纂者的丰富的经济、政治思想。 比 《天下郡国利病书》稍晚的 《读史方舆纪要》, 是顾祖禹以二十年功 夫撰成的一部地理名著。全书一百三十卷,附 《舆图要览》四卷,文字浩繁, 结构严谨。 《读史方舆纪要》的正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 “历代州域形 势”。这是有关自上古直至元、明的行政区划及其沿革,是历史地理部分。 二是分叙全国各地方舆。这是以明代行政建置为次第,论述两京及十三布政 使司所辖范围的地理形势:含序论,概述,分论各府、州、县、长官司的山 川形势和城、镇、营、寨、堡、关、隘、桥、驿等军事设施。这是政治、军 ① 参见 《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一一、河南三、湖广五。 ② 参见 《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一三。 ③ 《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三。 ① 《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六。 ② 《日知录》卷一○。 ③ 《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五。 ④ 《天下郡国利病书》河南四。 事地理部分。三是总叙全国山川分布。这是辑录前人著作中有关文献资料编 纂而成,是自然地理部分。附录 《 舆图要览》有地图数十幅,图前有序,图 后有表;其中 “九边图”和 《黄河图说》、 《海运图说》、 《漕运图说》等, 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军事的重视。 《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以地理为基础、以阐明军事上的成败为主要内 容、以总结政治兴亡为目的的巨著。作者为各地方舆所撰的序论,最能反映 出作者在这方面的造诣和旨趣。顾祖禹论江南方舆说: “以东南之形势,而 能与天下相权衡者,江南而已。” ① 论河南方舆说: “河南,古所称四战二地 也。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 必亡之势矣。” ② 论浙江方舆说: “浙江之形势,尽在江淮;江淮不立, 浙江 未可一日保也。” ① 这是用几句话就概括了不同地区的地理形势的轻重、得失, 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功力和见解之深。 顾祖禹在论述各地方舆时,注意到结合社会历史的多种因素来评价它们 的地位,尤其显示出作者杰出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思想。例如,他论山东方舆 说: 山东之于京师,犬牙相错也。语其形胜,则不及雍、梁之险阻;语其封域,则不及 荆、扬之旷衍。然而,能为京师患者,莫如山东。何者?积貯,天下之大命也。漕渠中 贯于山东,江淮四百万粟,皆取道焉。② 99900041_0110_1 这是从漕运与京师的关系来看待山东地理位置的重要。 作者论四川方舆,则认为: 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 则必至于亡。③ 99900041_0110_2 这是强调险不足恃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作者感叹地说: “夫恃其险而 坐守之,以至于亡,又岂惟蜀为然哉!” 在讲到陕西方舆时,作者指出: 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陕西而发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 虽不能为天下雄,亦必浸淫横决,酿成天下之大祸。……蒲洪、姚苌之时,可以用关中 矣,而其人非也;诸葛武候之才,足以用关中矣,而其时非也;张浚之时,可以用关中, 浚之识亦知关中为可用,而其才非也。④ 99900041_0110_3</PGN0110.TXT/PGN> 这是一方面讲了关中地理形势的重要,一方面又讲了这种地理形势要发挥作 用是跟一定的时机、人的行为和才能有密切的关系。 在讲到湖广方舆时,作者写道: 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 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① 99900041_0111_0 作者一一分析了这三种不同结论的根据。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考察某地地 理条件时,能够紧紧把握住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并按照不同的层次来评价它 们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些,都显示了顾祖禹的渊博和卓识。 《读史方舆纪要》历来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人们称赞它 “辨星土则列 山川之源流,详建设则志邑里之新旧,至于明形势以示控制之机宜,纪盛衰 ①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方舆纪要序》。 ②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方舆纪要序》。 ①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方舆纪要序》。 以表政事之得失,其词简,其事核,其文著,其旨长,藏之约而用之博,鉴 远洞微,忧深虑广,诚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也。有志于用世者,皆不可 以无此篇” ② 。说它 “不征奇,不探异,网罗放失,于古今成败利钝之际,三 致意焉” ③ 。认为 “非具上下纵横之识而悠然有所会者,亦何有于是书” ④ , 而其特点则在于详论 “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得失成败之 迹” ⑤ 。这些评论,大多还是比较中肯的。 孟德斯鸠和黑格尔的有关论点 西方学者对于地理条件跟历史发展的关系这一问题,也有不少的论述。 近代欧洲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从而具有系统的 理论的形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 ( 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 , 1689 — 1755 )在其所著 《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土壤的性 质和地形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体和法律的形式。他认为: 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乡村的人是人民的主要部分;他们不很关 心他们的自由;他们很忙,只是注意他们自己的私事。…… 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 “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 “数 人统治的政体”;这有时就补救了天然的缺陷。 因此,他得出结论说:山地、平原、近海三种地形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政体, 即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 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在孟德斯鸠看来, 居住在不同地形上的居民,在保卫自由的能力和追求自由的热情上有很大的 差别,进而造成了他们对政体选择的不同要求。 孟德斯鸠还认为,土地腴瘠的不同,对于人们性格的形成、精神的熏陶 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别。他说: “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 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 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 生怕死。”他还认为,气候的不同,会影响 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面貌和命运:气候比较好的地区容易受到别的民族 的侵扰,如 “波斯、土耳其、俄罗斯和波兰的最温暖的地区曾受到大小鞑靼 人的蹂躏”;而 “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等等。 ① 孟德斯鸠从论证 “法律和土壤的性质的关系”出发,广泛地探讨了地形、 气候、土壤跟社会发展的关系。他在探讨中所得到的一些具体的结论,有正 确的,也有错误的,甚至是极其荒谬的。他把民族的精神的形成和国家的政 体的形式,统通归结为地形、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显然是片面的。由于 孟德斯鸠没有较多地从物质生产方面来认识地理条件的作用,所以尽管他的 这些理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对后世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即片 面夸大地理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 《读史方舆纪要》吴兴祚序。 ③ 《读史方舆纪要》熊开元序。 ④ 重刻 《读史方舆纪要》黄冕跋。 ⑤ 《读史方舆纪要》魏禧序。 ① 以上参见张雁深译: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册第 279—283 页,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第 1 版。 在孟德斯鸠后的一个多世纪,德国大思想家黑格尔 ( GeorgWilhelm Friedrich Hegel , 1770 — 1831 )从历史哲学的高度精辟地阐述了地理条件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他的名著 《历史哲学》中明确地提出了 “历史的地理基础”这个概念,他这样写道: 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假如把自然的联系同道 德 “全体”的普遍性和道德全体的个别行动的个体比较起来,那末,自然的联系似乎是 一种外在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把它看作是 “精神”所从而 </PGN0113.TXT/PGN> 表演 的场地,它也就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我们所注重的,并不是要把各民 族所占据的土地当作是一种外界的土地,而是要知道这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 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性格正就是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和发 生的方式和形式以及采取的地位。 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黑格尔关于 “历史的 地理基础”的总的看法。他把 “地 理的基础”也看作是他的 “绝对精神”借以 “表演的场地”,但他却明确地 指出了 “地理的基础”跟 “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和发生的方式和形式以 及采取的地位”有密切的联系。在这里,黑格尔思想中的合理的内核,是被 他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包裹着的。 黑格尔认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各个地区在世界历史上所发挥的作 用是极不相同的: 有好些自然的环境,必须永远排斥在世界历史的运动之外……在寒带和热带上,找 不到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因为……在极热和极寒的地带上,人类不能够作自由的运动; 这些地方的酷热和严寒使得 “精神”不能够给它自己建筑一个世界。……历史的真正舞 台所以便是温带,当然是北温带,因为地球在那儿形成了一个大陆,正如希腊人所说, 有着一个广阔的胸膛。 这里,黑格尔以全球的眼光来看待寒带、热带和温带在世界历史上的不同作 用,这在人类认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把寒带和热带 “永远排斥在世界历史 的运动之外”的论点,当然是不对的,因为热带至少曾经是人类祖先活动的 地方;但是,黑格尔指出温 带在人类历史发展上具有比寒带和热带更大的优 越性这一事实,则是正确的。 黑格尔还认为,地形条件的不同,也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形式和性 格的类型,从而影响着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发生、发展及其所处的地位。他认 为,人类历史的地理条件有三种特殊的差别:一是 “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 草地和平原”,二是 “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三是 “和海 相连的海岸区域”。处在第一种地理条件下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他们 “没 有法律关系的存在”,其特性是 “好客和掠夺”。具有第二种地理条件的居 民主要经营农业, “在这些区域里发生了伟大的王国,并且开始筑起了大国 的基础”,在这里 “土地所有权和各种法律关系便跟着发生了——换句话说, 国家的根据和基础,从这些法律关系开始有了成立的可能”。至于第三种地 理条件,黑格尔则特别予以赞扬,他这样写道: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 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 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 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 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航海的人都想获利,然而他们所用的手段却是缘木求鱼, 因为他们是冒了生命财产的危险来求利的。因此,他们所用的手段和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恰巧相反。这一层关系使他们的营利、他们的职业,有超过营利和职业而成了勇敢的、 高尚的事情。从事贸易必须要有 </PGN0115.TXT/PGN> 勇气,智慧必须和勇敢结合在一 起。……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就算他们有 更多壮丽的政治建筑,就算他们自己也是以海为界——象中国便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 来,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 黑格尔进而指出,这三种地理条件的典型分别是非洲、亚洲和欧洲。从这里 可以看出,黑格尔作为一个欧洲人,他为欧洲拥有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感到 自豪。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在这里特别提到了中国,认为中国虽然也是 “以 海为界”,但中国人却把海看作是 “陆地的中断”和 “陆地的天限”,因而 “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黑格尔的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早在欧 洲人进行远航之前,中国人已经进行过伟大的航海事业,只是因为中国那时 的社会生产水平还没有达到使这种事业成为真正的需要而得继续发展罢了。 然而,黑格尔所说的这三种地理条件所造成的非洲、亚洲和欧洲在历史发展 上的差别,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讲到海的时候,黑格尔对地中海的存在和作用,更有一种特殊的评价。 他认为,由于地中海的存在,才使非洲、亚洲和欧洲这 “组成旧世界的三大 洲相互之间保持着一种本质上的关系,形成一个总体”,所以地中海 “是世 界历史的中心”。黑格尔是这样说的: 地中海是地球上四分之三面积结合的因素,也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号称历史上光芒 的焦点的希腊便是在这里。在叙利亚则有耶路撒冷——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中心点。它的 东南部则有麦加和麦地那,乃是伊斯兰教徒信仰的摇篮 </PGN0116.TXT/PGN> 地。迤西则 有特尔斐和雅典,更西则有罗马,还有亚历山大里亚和迦太基也在地中海上。所以地中 海是旧世界的心脏,因为它是旧世界成立的条件,和赋予旧世界以生命的东西。没有地 中海, “世界历史”便无从设想了:那就好象罗马或者雅典没有了全市生活会集的 “市 场”一样。 黑格尔强调海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指出地中海在世界历史上的特殊作用, 诚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地中海 “是世界历史的中 心”, “是旧世界的心脏”, “是旧世界的中央和终极”等等,这就过分夸 大了地中海的存在和作用。黑格尔说的 “旧世界”,是跟被他称为 “新世界” 的美洲和澳洲相对而言的;他甚至认为, “新世界里发生的种种,只是旧世 界的一种回声” ① 。这位辩证法大师终于还是承认 “终极”的存在,从而使他 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使它无法摆脱 “终 极真理”的羁绊。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于地理条件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看 法,其积极的方面在于,它们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自然的因素对社会发展的 影响,这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这些看法或者过分地夸大了地理条件的 作用,或者最终还是对地理条件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 前,人们对这个 问题的认识尽管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思想资料的积累,但并 没有达到对于这个问题的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 ① 以上引文,见 《历史哲学》第 121—147 页,王造时译,三联书店 1956 年 12 月第 1 版。 面。它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一,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发生、发展的前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指 出: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 “有生 命的个人的存在”又必须有一定的 “自然基础”;这个自然基础包括 “人们 自身的生理特性”和 “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 及其他条件”。因此,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 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① 。关于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意义,我们将在本书第三章予以论述;这里,着重就自 然条件即地理条件之作为人类历史发生、发展的前提谈谈我们的认识。 从生产和劳动的观点来看,地理条件乃是生产得以进行的原始条件,是 劳动存在的前提。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 生产的原始条件表现为自然前提,即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正如他的活的躯体一 样,尽管他再生产并发展这种躯体,但最初不是由他本身创造的,而是他本身的前提; 他本身的存在 (肉体存在),是一种并非由他创造的自然前提 。被他当作属于他所有的 无机体来看待的这些生存的自然条件,本身具有双重的性质: ( 1 )是主体的自然, ( 2 ) 是客体的自然。② 99900041_0118_1 </PGN0118.TXT/PGN> 这说明,如果没有作为自然的人的存在,没有作为人的生存的自然条件,生 产是不可能进行的;而如果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人类的历史。马克思还说: “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 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 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 ① 这就是说,不论是劳动的存在, 还是劳动者本身的生存,都不能离开自然界。总之,地理条件对于生产和劳 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前提,从而也是人类历史发生、发展不可缺少的前 提。 举例来说,土地是地理条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此,早在马克思主 义以前,人们已经提出过一些看法;但只是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时候,才 把这些看法发展为科学的见解。恩格斯指出: “土地没有人耕作仅仅是不毛 之地,而人的活动的首要条件恰恰就是土地。” ② 这里,恩格斯把人的活动的 重要和土地的重要两种关系都讲到了。关于土地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对于社 会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作了详细的论述,他写道: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并且它又是同农业结合着的,而农业是一 切多少固定的社会的最初的生产方式。 土地是一个大实验场,是一个武库,既提供劳动资料,又提供劳动材料,还提供共 同体居住的地方,即共同体的基础。 </PGN0119.TXT/PGN> 土地本身,无论它的耕作、它的实际占有会有多大障碍,也并不妨碍把它当作活的 个体的无机自然,当作他的工作场所,当作主体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生活资料。① 99900041_0120_0 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来看,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存的源泉,是共同体得以建 立的基础;离开了土地,生产和生存不能维持,共同体无法出现,民族的形 成、国家的建立也都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土地跟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这种密 ①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4 页。 ① 《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二卷第 92 页。 ②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 612 页。 切关系,有力地说明了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发生、发展的前提。 第二,不同的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发展水平。上面 讲到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之一般的或普遍的关系,这里涉及的是这种关系的 具体的或特殊的表现形式。而这些具体的或特殊的表现形式,在人类历史发 展的各个阶段上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例如,一定的地理条件曾经是原始居民的部落共同体即天然的共同体形 成的前提。马克思在分析部落共同体同土地的关系时是这样讲的: ……游牧 ,总而言之流动,是生存方式的最初的形式,部落不是定居在一个固定的 地方,而是在哪里找到草场就在哪里放牧 (人类不是天生定居的;只有在特别富饶的自 然环境里,人才有可能象猿猴那样栖息在某一棵树上,否则总是象野兽那样到处游荡), 所以, 部落共同体 ,即天然的共同体,并不是 共同占有 (暂时的)和 利用土地的结果 , 而是 其 前提 。 ① 这就是说,有了丰盛的水草这样的地理条件,才有部落共同体即天然的共同 体的出现。这种情况,从我国北方草原民族大多具有 “逐水草而居”的历史 看得十分清楚。 又如,不同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各地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类 型的不同,从而促进了交换的发展。地理条件的差别,对定居下来的原始居 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马克思认为: “一旦人类终于定居下来, 这种原始共同体就将依种种外界的 (气候的、地理的,物理的等等)条件, 以及他们的特殊的自然习性 (他们的部落性质)等等,而或多或少地发生变 化。” ② 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公社或部落成员对部落土地 (即对于部落所定 居的土地)之关系的种种不同形式上 ③ ,而且还表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 产品类型的自然差别上。这是因为: 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 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④ 99900041_0121_3 。 在马克思看来,产品交换的发生,即产品逐渐变成商品的现象的发生,是由 于不同地区的自然差别所造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的不同的结果, 即由于地理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生产分布 不同和社会分工不同的结果。他在批 评那种 “把交换看作分工的基础”的论点时,十分详尽地阐述了这个思想: 亚当·斯密把交换看作分工的基础,但是相反,交换是 (但不一定是)分工的结果。 霍吉斯金正确地指出,在一切国家和一切政治制度中都有职业划分,即社会劳动的分工。 这种分工最初存在于家庭中,它是由于生理差别即性别和年龄的差别而自然产生的。个 人的体质、肉体和精神方面的差别是这种分工的新原因。后来,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 由于土地肥力、水域和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 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 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互相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 转化。① 99900041_0122_0 这一段被马克思所引证并且也为他所赞成的论述表明:社会劳动的分工,最 初是由于劳动者的生理差别而产生的;而在比较发展的阶段上,这种分工则 ① 《经济学手稿》 ( 1857—18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六卷 (上)第 472 页。 ② 同上。 ③ 《经济学手稿》 ( 1857—18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六卷 (上)第 484 页。 是由于劳动者所处的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从后者来看,地理条件影响 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是显而易见的。 再如,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上,地理条件的差异性以及由此 而造成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温床;反之,在 地理条件的单调和自然产品的单调的地方,一般地说,生产力发展要缓慢得 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势 必就步履蹒跚,难得到来。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产生和地理条件的关系,马克思是这样说的: 资本主义生产一旦成为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并且工作日保持一定长度的情况下, 剩余劳动量随劳动的自然条件,特别是随土壤的肥力而变化。但绝不能反过来说,最肥 沃的土壤最适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 提。过于富饶的自然 “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 人自身的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 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 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公式 趋于多样化。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 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① 99900041_0123_0 一般地说,肥沃的土壤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但是,最肥沃的土壤未必 能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需要有相当发展的商品 生产作为前提的,而商品生产只有在地理条件存在着差异性以及由此而来的 自然产品的多样性的情况下,只有在具备了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的情况 下,才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如果在那些不具备这种条件的地方,则可能造成 产业史发展的缓慢。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条件不仅影响着生 产力发展的水 平,甚至也影响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由于不同的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发展水平,因而人 类历史的发展也就具有不平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不论就世界范 围来说,还是就一个国家 (尤其是那些地域辽阔的国家)来说,都不同程度 地存在着。 第三,地理条件还影响着一些国家的政权的形式和政权的职能及其历史 特点。马克思特别举出亚洲许多国家的历史来阐明上述论点,他写道: 在亚洲,从很古的时候起一般说来只有三个政府部门:财政部门,或对内进行掠夺 的部门;军事部门,或对外进行掠夺的部门;最后是公共工程部门。气候和土地条件, 特别是从撒哈拉经过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鞑靼地区直至最高的亚洲高原的一片广大的 沙漠地带,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无论在埃及和 印度,或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以及其他国家,都是利用河水的泛滥来肥田,利用河 流的涨水来充注灌溉渠。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这种要求,在西方,例如 在弗兰德和意大利,曾使私人企业家结成自愿的联合;但是在东方,由于文明程度太低, 幅员太大,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 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这种用人工方法提高土 地肥沃程度的设施靠中央政府办理,中央政府如果忽略灌溉或排水,这种设施立刻就荒 废下去,这就可以说明一件否则无法解释的事实,即大片先前耕种得很好的地区现在都 荒芜不毛,例如巴尔米拉、彼特拉、也门 </PGN0124.TXT/PGN> 废墟以及埃及、波斯和印 度斯坦的广大地区就是这样。同时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一次毁灭性的战争就能够使一个 国家在几百年内人烟萧条,并且使它失去自己的全部文明。① 99900041_0125_0 从这一段引文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气候和土地条件引起对水利工程的需 要,这种需要又影响到政权的形式和职能,这种政权的形式和职能的存在与 否则影响到这一地区的国家的历史进程。在这里,地理条件对国家政权形式 及其职能的影响是通过经济的杠杆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亚洲许多国家的地理 条件和社会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历史上历代皇朝都重视兴修水利 工程的事实,同样证明了马克思论断的正确。 第四,地理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 化。地理条件只有在直接地或间接地和生产联系起来时,才可能显示出它对 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果离开了生产活动,这种影响也就不复存在。质而言之, 地理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它与生产相联系而实现的。因此,随着社 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它跟地理条件相联系的状况会不断发生变化,地理条 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会不断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 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 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 (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 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 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 初期, </PGN0125.TXT/PGN> 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 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① 99900041_0126_0 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类越是进步,社会越是向前发展,作为生活资 料的自然富源将日益失去它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而作为劳动 资料的自然富源将日益增强它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 为,只有在社会生产发展较高的阶段上,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才能更多 地、更广泛地和生产相联系,它们对生产的作用才能愈来愈多地被释放出来; 反之,在社会生产发展较低的阶段上,尽管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是早已 存在的,但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还不能够大量地、广泛地把生产跟这 一部分自然富源结合起来,而只能较多地利用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这说明, 不同的自然富源在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其影响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 的;而相同的自然富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其影响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也是不同的。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地理条件对社会发展之影响的深度 和广度以及这种影响所发挥的作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显 著、越来越增强的。马克思在讲到近代劳动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是这 样说的: 如果把不同的人的天然特性和他们的生产技能上的区别撇开不谈,那末劳动生产力 主要应取决于: ( 1 )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等; ( 2 )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这种改进是由以下 </PGN0126.TXT/PGN> 各种因素 引起的,即大规模的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机器,生产方法的改良, 化学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应用,靠利用交通和运输工具而达到的时间和空间的缩短,以及 其他各种发明,科学就是靠这些发明来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并且劳动的社会性质或 协作性质也是由于这些发明而得发展起来。① 99900041_0127_0 这里所说的 ( 1 ),指的是自然条件本身;所说的 ( 2 ),指的是生产的规模、 分工的发展、机器的发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对于种种自然因素的应用及各 种科学发明等等。可见,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要取决于 自然条件,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对 “自然因素的应用”即 “驱使自然力为劳 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换言之,人们应用自然因素的能力愈强、水平愈高, 则地理条件对劳动生产力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就愈大。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所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发展,证明马克 思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第五,人类在利用地理条件中也不断改变着地理条件,并获得对于地理 条件的新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确认地理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但并不认为 作为社会的人在地理条件面前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因而并不认为自然主义的 历史观是正确的。恩格斯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时写道: 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 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 存 </PGN0127.TXT/PGN> 条件。日尔曼民族移入时期的德意志 “自然界”,现在只剩下很 少很少了。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 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可是德意志自然界在这个时期中没有人的干预而发生的变化,实 在是微乎其微的。① 99900041_0128_0 恩格斯的上述论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他指出了 “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 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这个事实,从而说明人在自然界面 前并不是消极的和被动的。同时,他又指出了历史时期人类活动所引起的自 然界的变化,要比未经人的干预而发生的自然界的变化大得多,从而说明人 反作用于自然界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我们认为,只有既承认地理条件对社 会发展的影响,又承认社会的人也反作用于地理条件、可以改变地理条件, 才是坚持了地理条件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辩证法则,才能够同自然主义的 历史观划清界限。如上文所述,马克思一方面指出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和自然 产品的多样性对于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又指出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是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是坚持这种辩证法则的典范。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强调 “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这个论点, 并不只是着眼于这种反作用所带来的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且十分重视这种反 作用及其后果在人们的认识上的意义。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 一次这样的胜 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 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 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 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 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 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 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 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 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 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 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 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 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从本世纪 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 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但是这种事情发生愈 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 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也 就愈不可能存在了,这种观点是从古典古代崩溃以 后在欧洲发生并在基督教 中得到最大发展的。” ① 人类对于因自身活动而改变自然界所带来的积极结果 与消极结果的自觉认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 “需要经过几 千年的劳动才稍微学会估计我们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 ② ,更重要的 是因为这种认识的获得对于人类重新审查、调整自身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具 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即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所说的 “自然界都报复了 我们”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大量地存在着的。恩格斯的这些话写于一百 年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人们都还没有能够 免除自然界的这种 “报复”,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探 索、不断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的问题。 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理条件是经济关系的一部分,因而也是社会 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之一。一八九四年一月,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 中讲到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时,明确指出: “……包括在 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 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 (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力才继续保存 下来),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①恩格斯把经济关系 “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也作为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看待,这就把地理条件与 生产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它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都全面概括了。后来,斯大 林也指出: “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概念所包括的首先是社会所 处的自 然环境,即地理环 境,因为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的和经常的条件之 一,它当然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① 斯大林说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跟上 文所引恩格斯说的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一致的。他们把 地理条件作为 “经济关系”体系或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体系的一环来看待 的论点,对于我们认识地理条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最后,我们认为有必要指出普列汉诺夫在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关系 之认识上的错误。普列汉诺夫的早期著作在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曾 经起过积极的作用。关于地理条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他也作过一些 精采的论述,这主要见于他撰的 《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和 《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问题》两书。但是,普列汉诺夫的有关论述却导致了下列一些错误的 结论,如: “总之,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 则决定着经济的、以及随着经济之后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发展。” “现在 我们知道,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着一切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决定生产 力的发展的则是地理环境的性质。” ② “归根结底,这个制度 (指社 会制度— ①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517—518 页。 ②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518 页。 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文选》 ( 1934—1952)上册第 193 页,人民出版社 1962 年 第 1 版。 ②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第 28、 29 页,张仲实译,三联书店 1961 年 7 月第 1 版。引文中的着重号是 —引者)是由地理环境的属性决定的” ③ 。这样的结论,无疑是把地理环境看 作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因素了,这显然是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 论述相违背的。诚如斯大林所说:地理环境影响到社 会的发展,表现在它能 够 “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但是这种影响 “并不是决定的影响”; “地 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原因,决定的原因,因为在几万年间几 乎保持不变的现象,决不能成为在几百年间就发生根本变化的现象发展的主 要原因。” ① 斯大林的论点,概括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这个问题上的 主要见解,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 唯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任何唯心主义历史观和自然主义历史观在 这个问题上的看法,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地理基础这个古老 的、同时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这个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历史 进程的指导方针之一,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历史进程的指导方针之一。 第二节 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 中国地理条件的概貌和特点 中国幅员辽阔。国境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心,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 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 的地方。总面积约九百六 十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边界长达二万余公里, 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和西北邻苏联,西和西南邻阿富汗、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大陆海岸 线长达一万八千余公里,隔海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文 莱等国家和地区遥遥相望。 全国有很多山脉,主要是在西部。其中,由西向东延伸的山脉,有阿尔 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喜 马拉雅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山脉和南岭山脉;由北向南延伸的山脉,有横 断山脉,是由大雪山、怒山和高黎贡山等东西并列的山构成的。在国境东部, 另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脉。其西侧有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巫山、 武陵山、大娄山、雪峰山等。其东侧有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闽浙 丘陵。以上这些山脉,构成了全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就海拔高度的显著变化说,由西向东,全国地形可分为三级阶梯。青藏 高原,以昆仑山脉北支和祁连山脉为北缘,以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横断山脉为西缘和南缘,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有 “世界屋脊”之称,平 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线 上,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是世界第一高峰。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 盆地,稍为低平,海拔也近三千米。这是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北面 和东面,下降到海拔大多为一千米至二千米的高原和盆地。其中,有云贵高 原有的。 ③ 《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第 195 页,博古译,三联书店 1961 年 6 月第 1 版。 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文选》 ( 1934—1952)上册第 191 页,人民出版社 1962 年 8 月第 1 版。 原,有在甘肃中部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陕西省北部、山西全省和 河南省西部的黄土高原,有内蒙古高原,有四川盆地、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的塔里木盆地和 准噶尔盆地。这是第二级阶梯。在大兴安岭以至雪峰一线 以东,是海拔一千米以下的丘陵至二百米以下的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 下游三大平原,都在这里。沿海平原,多在海拔五十米以下。这是第三级阶 梯。 全国的河流,也多是由西向东,最后流入太平洋。主要的河流,如长江、 黄河、黑龙江、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和淮河,大部都向东流。也有向 南流的,如雅鲁藏布江、怒江,分别经由印度、孟加拉、缅甸,流入印度洋; 澜沧江、元江,分别经由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流入太平洋。 有向北流的,如额尔齐斯河是流入北冰洋。以上都是外流河。还有不能流入 海洋的内陆河流,有塔里木河、柴达木河、疏勒河等。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达六千三百八十公里,流域面积一百八十万 平方公里。其次是黄河,长达五千五百○一公里 ① ,流域面积七十五万多平方 公里。再次是黑龙江,流经国境内和中、苏边境的长度,是二千九百六十五 公里,流域面积占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塔里木河流长二千一百七十九公里, 但由于支流不多,流域面积只有一十九万八千平方公里。珠江,以西江的上 游南盘江为正源,流长二千一百二十九公里,流域面积四十二万五千七百平 方公里。松花江流长一千八百四十公里,而流域面积却有五十四万五千六百 平方公里。雅鲁藏布江在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和海河的流域面积,都在二十万 平方公里以上。 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而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 藏北高原分 布最密。较大的湖泊有鄱阳湖,面积有三千九百七十六平方公里;洞庭湖, 面积有三千九百一十五平方公里;洪泽湖,面积有三千七百八十平方公里; 太湖,面积有二千二百多平方公里。这些都是有名的淡水湖。还有咸水湖, 主要有青海湖,面积有四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罗布泊,面积有二千五百多平 方公里。它们的面积和形状都不稳定。在中、苏边界上的兴凯湖,面积有四 千三百八十平方公里,分属于中、苏两国,是一个淡水湖。 中国大陆的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海。在东面,最北的,是渤海。辽东半岛 和山东半岛南北对峙,成为渤海的天然门户。渤海之南是黄海,长江口以南 是东海,台湾海峡以南是南海。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其他三个海都是太平洋 的边缘海。在大海中,罗列着五千多个岛屿,总面积约八万平方公里,其中 有一半在东海。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面积三万五千七百平方公里。其次是 海南岛,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再次是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一千 零八十三平方公里。此外,位于渤海门户的庙岛群岛、钱塘江口外的舟山群 岛、台湾海峡的彭湖列岛,都相当著名。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 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最南端的岛屿。南海诸群岛都是由数目不等的岛屿、 沙洲、暗礁、暗沙所组成。在绵长曲折的中国海岸线上,有不少地方可供营 建成优良的海港。 由于大洋和大陆之间在热力上的差异而造成的季风气候的显著,加上土 地的辽阔、地形的复杂,中国各地的气温和雨量相差很大,而气候类型多种 多样。在夏季,全国气温普遍较高。七月份平均气温,在黑龙江是二十摄氏 ① 1985 年 8 月 24 日国家有关方面公布的测量长度,见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86 年 5 月 24 日。 度以上,在拉萨市是十五度,在杭州市是二十八度。在冬季,黑龙江最北平 均气温在零下 三十摄氏度左右,而海南岛则高达十五摄氏度以上。正当北方 千里冰封的时候,南方却是气候温煦。同是一个盆地,盆地内部的气温与边 缘不同。同是一个山脉,迎风坡的气温与背风坡也不同。在垂直自然带特别 明显的高峻大山,如喜马拉雅山的南麓,随着海拔的升降,气温和自然景象 都有很大的差别,低处是温暖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林带而最高处则是终年积雪 的冰雪带。 土地的辽阔,地形的复杂,气候的差异,以及有关的地区各种不同的自 然特点,都使中国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多样。肥沃的平原地区盛产小麦、水 稻、玉米、粟、高粱等粮食作物和棉、麻、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在广大 山区,除生产粮食外,还出产茶叶、茶油、桐油、蚕丝、白蜡和药材。内蒙、 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和自治区有大面积的草原,生长着丰茂的牧草,畜牧 着大量的牛羊马驼。森林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及福建省和台湾省东部,林 型复杂,树种繁多,单是乔木就有二千八百多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用材树 近一千种。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鸟类约有一千一百五十种,兽类约四百多 种,爬行两栖类约四百二十余种,其中有不少珍禽异兽。水力资源丰富,据 初步估计,河流的年总流量达二万七千多亿立方米。各主要河流,又都有通 航之利。储量极为丰富的煤、石油、铁遍及全国各地。铜、铝、钨、锑、钼、 锡、锰、铅、锌、汞等矿产,以及油页岩、磷、硫磺、菱镁矿、盐、石膏等, 分布也很广泛。 中国的地域范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地域范围内的地 理条件及其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久远的年代,黄河流域为我国历史谱写了丰富的、瑰丽的篇章,成为 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是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这些,都和那时黄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考古资料表明,我国远 古时期文化发达的地区是黄河流域,西起陇山、东迄泰山这一广大平原地区, 它与渭河下游、黄河中下游之间以及济水的上中游相连的东西一线。这是仰 诏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夏、商、西周三个王朝 先后兴起和立国的地区。在全国范围之内,远古遗存能够与文献记载的史迹 相衔接,当首推这一地区。这决不是偶然的。从始见于文字记载的黄土高原 的面貌来看,从西周到汉代,黄土高原上原隰相望,大体上到处呈现一片平 整的面貌,由草原、森林和农作物组成的植被相当丰茂,说它是郁郁葱葱、 到处显现出一派山青水秀的旖旎风光,是并不过分的。始见于文字记载的黄 土高原,不仅有湖泊,有的湖泊还相当大,在全国的湖泊中也未见得有任何 逊色。黄土高原虽然相当高亢,却也有较为低下的平原,黄河的一些支流支 津的中下游还有相当开阔的河谷。那个时期的湖泊,许多就散布在这些平原 上或开阔的河谷中,著名的湖泊有焦获、杨纡和昭余祁。就是高亢的山地上 也并非没有湖泊,加弦蒲薮,就与杨纡、昭余祁齐名。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表 明,春秋以前,黄河泛滥、决口和改道的种种事故是 很少见的。黄河流域中 下游和河济之间,植被丰富,森林茂盛,气候温暖而湿润,土质疏松、肥沃, 宜于耕种,是当时农业最发展的地区。这样的地理条件,比起当时周围邻近 的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因而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都处于领先地 位。 ① 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从公元前一世纪汉武帝时成书的 《史记》中也可以 看得很清楚。司马迁在 《史记·货殖列传》里盛赞关中的地理条件及其富庶 的情况,他说: “关中自■、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 以为上田”,是全国财富最集中的地方。黄河下游的齐、鲁一带,虽比不上 关中,但也是比较富庶的: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 帛鱼盐”;邹、鲁一带,也 “颇有桑麻之业”。总之,当时的黄河中下游地 区,都是膏壤千里,气候温润,宜于桑麻。与此相对照的是,当时的淮河以 南及广大的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远不如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文化发 展程度之高。在司马迁笔下,西楚, “地薄,寡于积聚”;东楚, “其俗类 徐、僮”,也比较落后;南楚, “其俗大类西楚”,而 “江南卑湿,丈夫早 夭”,更造成了劳动人手的不足。总之,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 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以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两相比,可以看出,在西 汉和西汉以前,这两大水系所流经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很不平衡,即北方 优于南方的趋势异常明显。这与它们 当时的地理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当然, 我们不能因此认为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好;但我们至少可以认 为,当时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条件,也有其优越于长江流域中下游 地区之处,这应当是没有疑问的。这种情况,只是由于后来地理条件本身的 演变和种种社会条件的变化才有所改变。改变的结果,并不是二者趋于平衡, 而是新的不平衡代替了旧的不平衡,即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超过了 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宋代以后的大量的历史资料反映了这个历史 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很长的时期里,人们在研究和说明一些历史问 题的时候,或者是忽略了地理条件的因素,或者是把我们今天所处的地理条 件同历史上的地理条件混同起来,这就可能造成片面性。近年来,关于古代 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理条件的研究,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地理条件的复杂性所造成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当然不限于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大水系的差别;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所有地形、 土壤、气候、物产等不相同的地区,都是存在的。同时,这种不平衡现象不 仅表现为经济、文化发展的总的趋势的差别,也表现为各地区在生产部门上 发展的差别。这后一种差别,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正是促进各地区、各生产 部门加强联系的物质因素。在汉代,关中平原,人民 “好稼穑,殖五谷”, 以农业为主;巴蜀, “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 器”;天水、陇西一带, “畜牧为天下饶”;燕地, “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 盐枣栗之饶”;吴郡, “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等等 ① , 各不相同。显然,这种生产部门上发展的差 别,也是和地理条件分不开的。 ① 参见:史念海: 《由地理的原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载 《历史地理》第三辑; 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 《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第 174—178 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3 月版。 ① 《史记·货殖列传》。 具体说来,生产部门发展的差别,是与一定的地理条件所能提供的产品分不 开的,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尤其是这样。司马迁给我们提供了认识 这个问题的很生动的历史资料: 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 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萩; 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 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① 99900041_0140_0 这里说的陆地,泽中,水居,山居,以及安邑,燕、秦,蜀、汉、江陵,淮 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陈、夏,齐、鲁,渭川,靠近大城市的上好土 地等等,主要是着重指出了地理条件的不同。人们只能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 条件从事生产和组织生产,其产品自然也因地理条件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之影响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性,还间接地从各地 区城市分布状况反映出来。城市本身并不是地理条件的组成部分,但是它的 出现以及它们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却不能离开一定的地理条件。古代东方 的城市多具有军事堡垒的性质,中国也是如此。所谓 “城为保民为之也” ② , “城者,所以自守也” ③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城,首先是军事上和政 治上的需要,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经济上的支持。随着城市的增多, 城市人口 的进一步聚集,日益增长的对手工业和商业的需要,城市在社会经济中的地 位就逐渐显得突出了。司马迁论西汉社会经济,对于都城长安和邯郸、洛阳, 临菑、陶、睢阳、江陵、寿春、合肥、番禺、南阳等城市作为一方都会的作 用,是很重视的 ① 。而 《汉书·地理志》记全国各县治所,除备载其建置沿革、 户口多寡,亦注重记其山川形势、物产所出,可见城市的兴建和发展是和一 定的地理条件有关系的。从宏观方面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主要密集于 西起今云南境内澜沧江与四川境内岷江以东、北至黄河河套与滦河以南的广 大地区,即黄河流域中下游、长江流域中下游和珠江水系所流经的区域 ② 。历 史上城市分布的这种状况,自然有多方面原因,而这一地区的良好的地理条 件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要之,城市的发展和分布的不平衡性,是经济、 文化发展不平衡性的一个表现;人们要认识或改变这种不平衡性,都不能不 认真考察各种地理条件因素。 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统一性及其与历史上政治统治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产生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的观念和 “定于一”的大一统思想 ③ ,但政治上统一局面的出现、发展和 巩固,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和群雄兼并,出现了 秦、汉皇朝的统一的政治局 面;而秦、汉统一后却又出现了分裂割据的政治 局面。隋、唐皇朝的统一有过于秦、汉,但隋、唐之后再一次出现了分裂割 据的局面;不过分裂并没有长期存在,最后是元、明、清三朝的统一。造成 ② 《谷梁传》隐公七年。 ③ 《墨子·七患》。 ① 参见 《史记·货殖列传》。 ② 参见陈正祥: 《中国文化地理》附图 21,三联书店 1983 年 12 月第 1 版。 ③ 《诗经·小雅·北山》及 《孟子·梁惠王》。 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固然有种种,而中国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 统一性的特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先从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来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极容易形成一 些地理条件较好的天然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壤、气候和物产,可以造成若干 个并立的经济、政治中心。在古代交通不便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形势正是各 地封建势力分疆割据的有利的客观条件 ① 。汉初,刘濞为首的叛乱,固有其政 治上的原因, “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 “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 诱天下亡人” ② ,这种地理条件所造成的物质力量无疑也是重要的原因。诸葛 亮在东汉末年预见到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也是充分考虑到江东 “国险而民 附”、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③ ,这些地理条件的。中唐以后, 藩镇割据日甚一日,这与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的衰弱有很大的关系,但因地 理条件而造成的各地经济、政治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仍然是一个基本的原因。 中唐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杜佑论天下形势说:巴蜀之地, “土肥沃,无凶 岁,山重复,四塞险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青州, “古齐,号称强国, 凭负山海,擅利盐铁。太公用之而富人,管 仲资之而兴霸”;扬州, “江淮 滨海,地非形势,得之与失,未必轻重,故不暇先争。然长淮、大江,皆可 拒守,闽越遐阻,僻在一隅,凭山负海,难以德抚”;荆楚之地, “风俗略 同扬州,杂以蛮獠,率多劲悍。南朝鼎立,皆为重镇。然兵强财富,地逼势 危,称兵跋扈,无代不有” ① 。杜佑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从地理条件和历史 经验来说明政治统治的不安定的原因,见解是很深刻的。在历史上持续了近 千年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也同地理条件与政治统治局面的关系相关联 着。从主张郡县制的人来说,他们反对分封制,就包含了从地理条件上考虑 问题的因素。西汉贾谊主张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认为 “力少则易使以义, 国小则无邪心” ② 。这句话明显地考虑到封国地域范围的广狭及其所可能提供 的物质条件与封建割据的关系。唐人李百药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分 封制,使 “天下五服之内,尽封诸侯;王畿千乘之间,俱为采地”,势必要 造成 “纪纲弛紊”的局面 ③ 。柳宗元认为,周代 “裂土田而瓜分之”,而周王 “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是其衰微丧亡的主要原因 ④ 。他们也是把地理条件 作为立论的根据之一。至于南北朝的对峙,五代、十国的割据,以至宋、辽、 西夏和宋、金的并立,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不可作完全等同的 看待,但地理条件的因素却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因素。 再从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来看。我们认识中国地理条 件对历史上政 治统治的影响,仅仅从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来看,仅仅认识到这种独立 性对于造成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政治局面有很大的关系,还是很不够的。我们 还应该考察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考察这种统一性与历史上政治统 治的关系,这同样是很重要的。中国地理条件,由于天然特点而自成一个自 ① 参见邓拓: 《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第 56 页,三联书店 1979 年 4 月第 2 版。 ② 《史记·吴王刘濞列传》。 ③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① 分别见 《通典·州郡典》六、一○、一二、一三。 ② 《新书·藩强》。 ③ 《全唐文》卷一四三。 ④ 《柳河东集》卷三。 然地区。这个自然地区的环境是:北有大漠,西和西南是高山,东与南滨海; 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所流经的地区是地理条件最好的地区。在这个自 然地区里,任何局部地区的特点、局部地区与局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 的种种社会结果,一般地说,都不能不受到这个整体所具有的统一性的约束。 中国地理条件的这个特点,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历史上政治形势的发展。 这个影响至少表现在:第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上的重大的政治活动 具有明显的内向性,这是因为一则四出受阻,一则为大河流域的先进的经济、 文化所吸引。汉唐而下,有所谓 “丝绸之路”;唐宋以降,航海事业也有发 展:但这对历史上政治局面一般不产生多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从秦朝 开始, “制天下为四十郡,其地则西临洮而北沙漠,东萦南带,皆临大海” ① , 至元朝, “其地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② ,直到后来的 明、清两代,其政治统一的局面,都是对这一地域范围的继承和发展。这种 政治活动的内向性,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史的发展也看得十分清楚。第二, 如马克思所说,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政府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 能。在中国历史 上,从传说中的统治人物开始,直到历代封建朝廷,都与执 行这种公共工程的职能相关联。水利事业的发达和封建专制的强化,这两种 表面看来完全不同的历史现象,实际上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徐光启 《农 政全书·水利·总论》引 《荒政要览》说: “水利之在天下,犹人之血 气然,一息之不通,则四体非复为有矣” ① 。这是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种联 系。我们从 《二十四史》有关名史的 《沟洫志》、 《河渠志》、 《食货志》 以及 《地理志》关于水利事业的记载中,可以大致看出这种公共工程的职能 在机构设施、具体措置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反映。由此可见,中国地理条件之 整体的统一性影响于历史上政治形势的发展,它有维系国家统一的一面。在 中国历史上,虽然不只一次地出现过分裂割据状态,但统一毕竟是主要的趋 势,这与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有极大的关系。 中国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统一性及其对历史上政治统治的 影响,在具体的表现上是很复杂的。如割据政权的建立,必须具备一定的地 理条件,即必须有地方上的经济条件作基础。而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区建立的 割据政权,在利用地区经济条件方面的情况是有差别的,甚至有很大的不同, 一种情况是开发,一种情况是滥用。从总的方面来看,南方的割据政权大多 注意于开发,北方的割据政权则滥用多于开发。这是因为:第一,北方的割 据大多表现为政治上的混乱、纷争,极容易造成对自然富源的滥用;南方的 割据,比之于北方的混乱和纷争来说,显然要安定一些,因而有可能对自然 富源作合理的开发。第二, 由于北方开发较早,北方割据政权可以滥用这些 已经开发出来的经济成果;南方开发较晚,南方割据政权为了求得生存和发 展,不得不更多地致力于开发。从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的割据,还有 南宋和金的割据,大致可以看出这种差别。再如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与地 理条件的关系,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夺取和占据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 统治全国的基础,如汉、唐都以占据关中地区作为统一全国的第一步。二是 统一皇朝的中心所在地并不是丰腴的地区,但由于能够比较好地控制了重要 ① 《通典·州郡典》一。 ② 《元史·地理志》一。 ① 《农政全书》卷一二,引文出自俞汝为 《荒政要览》四 《平日修备之要》。 的运输渠道,从而掌握了必要的生活资源和生产资源,因而也能使统一得以 存在和发展,如唐代后期,尤其是元、明、清三朝即是。 地理条件影响到历史上政治统治局面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地理条件与民族、民族关系 地理条件与民族的形成、民族间的差别和交往也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史学家很早就重视记载各个民族的历史,这在本卷第一章已有论 述。他们也注意到地理条件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杜佑在 《通典》中就谈论到 这个问题,他说: “覆载之内,日月所临,华夏居土中,生物受气正,其人 性和而才惠,其地产厚而类繁。所以诞生圣贤,继施法教,随时拯弊,因物 利用,三五以降,代有其人。君臣长幼之序立,五常十伦之教备,孝慈生焉, 恩爱笃焉,主威张而下安,权不分而法一,生人大贵,实在于斯”。至于少 数民 族地区,则是 “其地偏,其气梗,不生圣哲、莫华旧风、诰训之所不可, 礼义之所不及,外而不内,疏而不戚” ① 。杜佑在这里提出的有些论点是不足 取的、但反映了史学家试图从地理条件的差别上去说明汉族社会发展和少数 民族社会发展所以有很大不同的原因。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由于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基本分布在全国的周边地 区,因而与主要聚居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相比,在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其他许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和 南方少数民族在地理条件上的差别显得更为突出。一般地说,汉族居住的地 区宜于农业;北方民族居住的地区,气温低,多草原、沙漠,宜于牧业。南 方民族居住的地区多高山、丘陵,气温较高,宜于农业。这对于各个民族在 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见,民族特点 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差别,是同地理条件之不同有关的。例如北方民族因交 通便利容易走向联合,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比较快,这与他们从事集体的游牧 活动、具有勇敢的精神有关。南方民族,往往局促于山地,交通不便,极不 利于联系和融合。这是南方民族虽然在民族数量上超过北方民族,但在社会 发展上却落后于北方民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由此也可以说明这样一个历 史现象:北方民族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中原地区,而南方民族却很少有过 类似的活动。从民族文化来看,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的发展也不相同。 中国的地理条件,哺育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几十个民族,这些 民族各有特 点,因而产生了相互间的差别,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样的地理条件, 也维系着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间的联系,如同它维系着历史上长时期的政治 统一局面一样,经久而不衰。这是因为:第一,汉族聚居的黄河、长江中下 游地区,由于其地理条件的优越,生产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并在物 质上、生产技术上和文化方面影响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因而形成了一种 自然的凝聚力。这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凝聚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的。第二,在东、南濒海,北有沙漠,西和西南有高山的地理条件下,周 边少数民族向内地发展比向外发展要容易得多,因而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内向 性。这种自然的内向性与上述自然的凝聚力的结合,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各族 ① 《通典·边防典·序》。 间的联系的纽带。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尽管有 时候互相攻伐,兵戎相见,有时候 “和亲”通好,会盟、互市,各族间的关 系歹一阵,好一阵,但总的趋势是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不可分 离。 地理条件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整个自然界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地理条件也在不断 地运动和变化。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地理条件的变化也影响着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变化。从中国历史上看,由于地理条件的变化 (当 然也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引起经济、文化上的变化的情况,是值得人们注 意的。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和认识,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而且还有现实的 意义。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是: (一)河流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河 流,它们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历史时期,它们的变迁, 尤其是黄河的变迁,是很显著的,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 族的摇篮,这同它的河患一样,均为世人所瞩目。如果对黄河流域作宏观的 考察,就会发现:黄河的安流和河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变化。 根据各方面的考察资料证明:历史时期,黄河决溢虽甚频繁,但经分析研究 核实而论,却也有前后两个长期相对安流的时期。前一个时期为商周至秦代, 后一个时期则为东汉初年至唐代后期,前后合计,将近两千年,或者还要过 之。频繁的河患也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一是两个长期相对安流时期的中间时 期,即由西汉初年到东汉初年,其二则是由唐代后期到解放以前。这两个时 期合计,不超过一千五百年。所谓黄河河患,主要是指黄河中游的侵蚀、侧 蚀、下切和黄河下游的堆积,以及由此引起的陵、原、川、谷的变化和城乡 的兴废,而其症结则在于河水挟带泥沙,随处淤积。黄河泥沙的淤积,虽然 远在地质时期即已有之,但决不如历史时期这样严重。这里,除了自然的原 因即黄河流经土质松疏的黄土高原外,还有人为的原因,即历史时期以来, 由于农田的扩大,道路的开辟,居民点以及城池的增加与修建,使天然植被 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大大加速了黄河流域的侵蚀和堆积,以致造成频繁的河 患。黄河流域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产丝地区,直到北宋,长江下游蚕桑事 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几乎有超过黄河流域的趋势,但黄河流域到底还保持着 一定的水平。然而,北宋以后,这种情况即发生剧变。因为金朝在破辽灭宋 后,使女真人大量内迁,广占土地。这些人不娴于农桑,因而尽量伐取桑枣, 作为薪 柴出卖。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情形,朝廷派人到各地巡察、禁止也无 济于事。这不仅直接影响了黄河流域的蚕桑事业的继续发展,致使金朝统治 者因丝、绢来源匮乏而惊慌,而且也破坏了黄河流域的植被,后果自然是严 重的 ① 。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并不是绝无仅有的。从这些方面来看,两 宋以后,黄河流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地位逐渐被长江流域所代替,除了别的原 因之外,黄河流域结束了第二个安流时期而开始了第二个河患时期,也是很 重要的原因。 ① 参见史念海: 《河山集》二集第 360—362 页,三联书店 1981 年 5 月第 1 版; 《河山集》第 253—279 页, 三联书店 1963 年 9 月第 1 版。 ( 二)沙漠变迁对历史的影响。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现在有大片的沙漠 存在。治沙,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然而,在历史时期,这 些被沙丘覆盖的土地并非原来都是这样。例如在今内蒙古和宁夏两自治区之 间的乌兰布和沙漠原是西汉朔方郡辖地。那时,它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农垦区, 而现在却是一片茫茫的流沙,横亘在阴山南麓直到贺兰山下。这些流沙掩埋 了古代的河道、湖泊、城池、村落、墓群,唯其如此,它也就展示了这一地 区曾经存在过的一段繁荣富庶的历史。关于乌兰布和流沙起源的问题,从自 然原因来着,是黄河改道所致;从人为的作用来看,是农垦的废置,造成表 土破坏,覆沙飞扬,终于使这一地区变成了猖狂肆虐的大沙漠 ② 。又如西辽河 下游平原,第四纪时期积沙很厚,到更新世晚期,气候干燥,产生很多垅岗 沙丘,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得相当湿润,沙丘为灌木、草丛所固定,发展为 草 原环境。历史时期,它曾是一片好牧场。到辽代,由于在临潢府 (今内蒙古 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建置上都,乃掳掠人口,在这里开垦草地为 农田,掀起下部浮沙,破坏草原植被。到了金代,这里就变成一片瘠薄之地, 很难进行生产活动。还有,在今陕北无定河流域及榆林以北,更新世晚期这 里也曾发育过沙丘,全新世初期,气候变得湿润,植物繁茂,把流沙固定起 来,而且在低地形成许多浅湖、沼泽。进入历史时期以来,人们开垦了这里 的黑炉土和沼泽土,砍刈草本灌木以作燃料,覆盖层和植被遭到破坏,沙丘 经大风吹扬,造成连绵不断的沙荒地 ① 。沙漠的变迁对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仅就这两点而论,恐怕不能否认地理条件的变化对中国历史上经济、文 化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所起的推动作用。长时期里,人们在说明经济、文化重 心南移的历史原因时,提出过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但地理条件的变化作为 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似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有可能夸大其他方面 的原因,从而产生片面的认识。片面的认识不能科学地说明历史。我们讨论 这个问题,正是为了避免这种片面性。至于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南北地 位的变化,其具体表现若何?譬如,生产部门及产品的变化,人口分布的消 长,行政区划的分合,粮食产量的升降,水利系统的兴废等等,以及学校、 书院的发展,印刷术的推广,从进士直到宰相各级人才的来源,城市的发展 和城市生活的丰富等 等,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问世 ① ,本书不再一一论列。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地理条件的变化之影响到历史发展进程,也还表 现在其他方面。例如由于地理条件的突然变化,有的民族因此一度遭到破败, 有的民族甚至因此崩溃不振,由此引起一系列民族之间关系的变化。 《通典·边 防典·突厥上》记:贞观初年,薛延陀、回纥等 “相率叛之”;颉利与突利 之间产生 “怨憾”;兼之 “频年大雪,六畜多死,国中大馁。颉利用度不给, 复重敛诸部,由是下不堪命,内外叛之。” ② 这段话指出,隋末唐初异常强大 的突厥汗国,在贞观初年遭到覆灭的重要原因。陈寅恪根据 《通典》和其他 有关史料认为: “北突厥或东突厥之败亡除与唐为敌外,其主因一为境内之 ② 参见侯仁之: 《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见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第 95—124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9 月第 1 版。 ① 参见周廷儒: 《古地理学》第 339—340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 年 7 月第 1 版。 ① 参见陈正祥: 《中国文化地理》第 5 页—第 22 页, 1983 年 12 月第 1 版。 ② 见 《通典·边防典》一三。 天灾及乱政,二为其他邻接部族回纥、薛延陀之兴起两端”。他还根据 《唐 会要·回纥》条所记 “连年饥疫,羊马死者被地,又大雪为灾” ③ ,以及其他 有关史料,认为:自唐肃宗以后雄大起来的回纥,至唐文宗时, “天灾、党 乱扰其内,黠戛斯崛起侵其外,于是崩溃不振矣”。类似的史实还见于 《新 唐书·吐蕃传》所记彝泰赞普执政时, “国中地震裂,水泉涌,岷山崩,洮 水逆流三日,鼠食稼,人饥疫,死者相枕藉”,继因唐武宗会昌年间, “国 人以赞普立非是,皆叛去”,终于在唐宣宗大中三年 ( 849 年) “奉表归唐” ④ 。所以陈寅恪又认为: “吐蕃之破败由于天灾及内乱” ⑤ 。象这种由于地理 条件发生异常或骤 变而影响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 地区与地区之间关系变化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也是应当予以重 视的。 这里,应当着重指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在辩证的发展中不断开 辟前进的道路的。一方面是自然力作用于人,另一方面是人力也会反作用于 自然。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并不是消极的。正如恩格斯 ( Friedrich Engels , 1820 — 1895 )说的: “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 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 ① 。人的生产活动就是对自然的利用。这种 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自然,其后果固然有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 的方面,如上文所举的那样;但是,合理地利用自然和改变自然条件,仍然 是人们生产活动的主导方面。如人们把野生动物驯养成家畜和家禽,把野生 植物培育成新的农作物;人们从游牧生活发展为定居生活;乡村的形成与城 市的兴建及其数量的不断增加;农田的开辟;矿山的采掘;道路的修筑,运 河的开凿,桥梁的架设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改变着地理 环境。舍此,则无从谈论人类的历史,更无从谈论历史的进步。关于这一点, 中国历史为全世界的历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普列汉诺夫 ( 1856 — 1918 )指出: “地理环境不但对于原始部落有着很 大的影响,就是对于所谓开化民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于社 会人类的影响,是一种可变的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增加了人类控制 自然的权力,因而 使人类对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现在英 国人对于这种地理环境的反应自然同凯撒时代移居英国的部落对于这种环境 的反应完全不同。” ① 我们在上文曾经指出普列汉诺夫在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 之关系的论点上的错误,但是他在这里所说的则是正确的。随着历史的进步, 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能力将日益增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来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对地理条件与社会发展之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认识过 程中,中国近代以来的学者的贡献是应当特别受到重视的;而对于中国古代 学者,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撰述,也应当受到重视,这 对我们研究历史和撰写历史书籍都是会有启发的。 ③ 见 《唐会要》卷九八。 ④ 见 《新唐书》卷二一六。 ⑤ 参见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 130—134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2 月新 1 版。 ①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457 页。 ①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第 32、 33 页,张仲实译,三联书店 1961 年 7 月第 1 版。 第三章 人的因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 第一节 作为直接生产者的人 直接生产者在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 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人类有了生产活动,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 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 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 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 (现在也和几千年 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 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① 99900041_0155_0</PGN0155.TXT/PGN> 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论点,即 “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的 “第一个 历史活动”,是 “一切历史活动的基本条件”,在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史 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来,马克思在 《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系 统地表述他的 “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时,又着重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 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① 。对于这一伟大发 现的理论意义,恩格斯作了这样的概括: 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的基础上;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 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 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权威此时终于被承认 了② 99900041_0156_1 。 这些话,是恩格斯在 1877 年讲的。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是人类历史的起点,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关系和各种趋向产生的根源。 人类的生产活动,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 的能力。这就是社会生产力。按照斯大林的说法,生产力 “所表现的是人们 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 ③ 。这种能力或关系, 一方面,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 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 动的产物。” ④ 人们只能根据自己所 处的条件 (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和 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来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不断变 动性。正如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一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所以生产力的 增长 “是不断变动的” ① , “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 ② 。生 产力所具有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变革的动力,并最终 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列宁在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指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自然界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 82 页。 ③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442 页。 ④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321 页。 ① 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109 页。 ② 斯大林: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444 页。 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 展所决定的。③ 99900041_0157_2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理论之一,就是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的这种重大作用。 因此,我们研究和撰写历史,无疑应当对社会生产力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 社会生产力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劳动过 程的所有这三个要素:过程的主体即劳动,劳动的要索即作为劳动作用对象 的劳动材料和劳动借以作用的劳动资料,共同组成一个中性结果——产品。” ④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 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⑤ 马克思说的 “劳动本身”指的是劳动力的物质表现;他说的 “劳动资料”和 “劳动材料”,指的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可以说,生产力包含了人的 因素和物的因素。斯大林说: “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 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 ① 这也是从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个方面 对生产力所作的概括。这里,我们不来阐述生产力二因素说和生产力三因素 说的各自论点及其所展开的争论;我们所要着重阐述的,是劳动力即直接生 产者在生产力中所处的地位。 劳动力即直接生产者作为生产力的一个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因素的鲜 明的特点,即这一要素包括了人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 ② 。马克思指出: “我 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 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 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 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 ③ 劳动力所具有的这种体力和智力的结合,使其成为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这 种能动因素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人可以制造和不断改进生产工具,而且还表 现在甚至大多数被看作自然产物的东西,如植物和动物,它们现在被人类利 用,并处于重新生产的形式,也是经过许多世代、在人的控制下、借助人的 劳动不断使它们的形式和实体发生变化的结果 ④ 。因此, 马克思把人即劳动力 或直接生产者称作 “活的主体的 劳动能力 ” ① 。列宁也不止一次地把劳动者 称为 “ 主要生产力 ”或 “ 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 ” ② 。所有这些,都说明直 接生产者在生产力中所占有的特殊的重要作用。当然,这种作用并不是孤立 地存在的,它只有在跟生产力的其他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中才能充分 显示出来。这正如斯大林所说的那样: 这里很明显,生产工具的发展和改善是由参加生产的人来实现的,而不是与人无关 的,所以,生产工具变化和发展了,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也随着变化和发展, 人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运用生产工具的本领也随着变化和发展。③ ④ 《经济学手稿》 ( 1861 年 8 月— 1863 年 7 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七卷第 60 页。 ⑤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三卷第 202 页。 ①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442 页。 ② 恩格斯: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 607 页。 ③ 《资本论》第二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三卷第 190 页、第 555 页。 ④ 参见马克思: 《经济学手稿》 ( 1861 年 8 月— 1863 年 7 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七卷第 58 页。 ① 《经济学手稿》 ( 1857—1858 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六卷。 ② 参见 《列宁全集》第三二卷第 222 页、列宁选集》第三卷第 843 页。 99900041_0159_2 这就是说,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我们只 是在这个意义上,并且只能在这个意义上来强调直接生产者在生产力中能动 作用。 直接生产者在生产力中所处的这种特殊的地位和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要 求任何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必须对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给予历史的说 明。 直接生产者的技术性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直接生产者,有农民、牧民、渔民、盐民、矿冶劳动者、 林业劳动者,有各种手工业劳动者,还有车船等运输业 劳动者及其他直接生 产者。这些直接生产者,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有技术 性和社会性的两个方面。生产者跟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技术状况、生产规模和 生产技术的传统,都属于技术性方面,是属于社会生产力问题的,直接生产 者的身份,即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属于社会生产关系问题的。从具体的 情况说,直接生产者的技术性方面和社会性方面的特点是密切结合的,只是 为了论述上的方便,才分开来说。在这里也只对直接生产者的技术性特点, 作一些论述。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农民占直接生产者中的主要地位。他们的特 点也比较显著。这就是: (一)直接生产 者束缚于土地, (二)男耕女织, 小农业跟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三)生产技术的世代传习。 直接生产者束缚于土地,这是农民跟奴隶和公社成员的重要区别。奴隶 的生产劳动主要听从主人的随时支配,公社成员的生产劳动也不能固定在一 块土地上。只有农民的生产劳动是在一块固定的土地上进行。相对他说,这 会使农民感到较多的生产兴趣,也使他们熟悉劳动对象,使他们在正常情况 下对自己的生活比较安心。因此,封建统治者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秩序,推 行以 “地著为本”的政策,防止农民脱离土地,以保证封建国家的粮源和兵 源,但也因此限制了农民的眼界,使他们很难得到发展生产的条件,也不关 心政局的变迁和朝代的兴替。 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的组织形式。在这里,农业生产是主体,家庭手工业除纺织外,还有农具和 生活用具的制造,房屋的修缮等等。孟子有一段话,可能是反映了这种生产 形式的最早记载。他说: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① 99900041_0161_0 孟子所描写的农家图景,反映了这种经济生活的稳定性,也反映了它的很大 的局限性。它的最好的景况也不过是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在社会生产力方面不可能有多大的发展。封建统治利用了这种经济组织的稳 定性,并以法令来巩固它。秦始皇刻石: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就是以法 令肯定了这种男耕女织的组织形式。刻石又有这样的规定: “有子而嫁,倍 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② 这也无非是巩固这种个体家庭生产单位 的措施。后来的封建皇朝的税法多以粮和布帛兼收,即是男耕女织生产形式 在国家法令上的反映,也是对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的强化。孟子所说的孝悌, 是父家长制小农经济在道德思想上的反映,也是与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密切 联系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篇 《朱陈村》,描写以男耕女织为基础的农村景象: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 守村 </PGN0161.TXT/PGN> 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 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 隔旬。生者不远别,嫁聚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① 99900041_0162_0 诗中描写了这个山村在自然经济环境中恬静、安适的情趣,也反映了它安于 现状的保守思想。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干扰下,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结合的自然生产结构,使农民可以吃饱穿暖,在盐铁之外,不必外求。但这 种狭小的生产规模,在封建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很难扩大再生产。它在家庭 内部之性别的分工,阻碍了社会的分工。它的自给自足的性质,阻碍了交换 经济的开展。这是一种很稳定的生产结构,也是一种很顽固的生产结构。它 在农业地区担任了生产主力军的角色,也扮演了阻碍生产发展的角色。 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民以一块固定的土地为生命线的时候,必然是世代相 传的。这对于菜农、果农、药农等需要较多的技术性作业的农民应该更是这 样。这种祖孙相传的生产经验,可能有相当可贵的因素,但由于习惯上的保 密,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而技术本身在遭遇战火或 家庭变故的时候也可能失传。 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地区里,手工业劳动者的身上也打上了类似农民的 这些特点的烙印。手工业者也有束缚于土地的特点,有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和生产技术世代传习的特点。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很长的时期里,极大数量的手工业劳动者不能依 靠自己在专业技术上的收入来解决生活上的需要和各种封建负担,因而不能 不兼营农业,这也就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于土地的情况。据记载,北魏 京都 “入工技巧十余万家,各给耕牛,给口授田” ① 。唐的丁匠出租调 ② 。元 代 “民匠限地一顷” ,并负有缴纳 “丁地税粮”的义务 ③ 。明代龙江船厂有厂 田, “则查审各匠丁力多寡”, “量分承佃” ④ 。在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上,手 工业劳动者与农民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农业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所占地位 有主次的不同,而农民的手工业生产是为满足家人在生活上的需要,手工业 劳动者的手工业生产则是为了满足官府和市场的需要。由于手工业劳动者与 农民之间的这种差异,土地对于他们也就有不完全相同的意义。官府分配给 手工业劳动者以少量的土地,其意义不在于使他们束缚于土地而保证皇家的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 《魏书》,卷一一○ 《食货志》。 ② 《通典·食货志》。 ③ 《元史》卷一四九 《郭宝玉传》。 ④ 李昭祥: 《龙江船厂志》。 根源和兵源,而在于保证手工业劳动者作为各种手工业的特定户口固定在一 定的土地上。 关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世代传习,文字的记载较早。 《左传·定公四年》 记,周初分鲁公以六族,有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分 康叔以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这十三个族都 是手工业家族,也就意味着当时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周礼·考工记》 记有筑氏、桃氏、凫氏等,都可理解为手工业家族。后来, 《唐六典》卷三 记 “工商皆为 家专其业以求利”, 《元史·刑法志》记: “诸匠户子女,使 男习工事,女习黹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 《明会典》卷一八九记: “凡 匠役事故,揭册查户下应补亲丁,验送上工。”这都是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 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 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 《织女词》: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① 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 地还有所谓 “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主要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 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 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 以上所说农民和手工业劳动的特点,是就其在封建社会的典型状态说 的。随着历史发展,这些特点会逐渐发生变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因自然条 件的不同,有的农民还兼营畜牧业,有的兼营采集和渔猎,情况是相当复杂 的,都需要作具体研究。牧民在直接劳动者中所占的数量,仅次于农民,而 活动地区相当广大。对于牧民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做的工作还 很有限。对于其他劳动者,特别是盐业劳动者、矿冶劳动者,都应该进行研 究,以丰富我们社会生产史的研究内容。 人口问题 历史上直接生产者的社会性特点和技术性特点,都对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有影响。他们的人口现象,包括素质、数量、分布、部门构成、民族构成和 阶级构成,也都可能对生产力发展有影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还 缺乏深入的研究。曾经有过一种流行的看法,以人口的多少衡量社会经济的 盛衰,这是不能说明复杂历史现象的。历代政治家、历史家,在谈论人口问 题时,也并不是这样简单地看问题的。 春秋晚期,孔子到卫国去,看见卫国的景象,感叹地说 “庶矣哉!”他 的学生问: “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 “富之。” ① 这是说,人多了是创 造财富的重要条件,但还要想法让他们富起来,并不是说人多了就富了。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他看到秦国地多人少,土地荒芜而无人耕种,就招 诱三晋之民入秦,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这是他把人口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的作法,但同时他又认为三晋地少人多,劳动力过剩, 也会出现另外的一些问题。 《商君书·徕民篇》,详细地说明了他的这种看 法。孟子大致是与商鞅同时的人。有一次,梁惠王问他: “察邻国之政无如 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说: “不 ① 《元稹集》卷二三。 ① 《论语·子路》。 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又说: “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 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 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② 孟子的意思是说想要人口多,就需施 行惠民的政策。 这实际上也等于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在于人口的多少, 而在于政治的好坏。政治好了,社会生产就会上了轨道,人口也会多起来。 《史记·平准 书》: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 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 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 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汉初以来的这种繁荣,是跟当 时的人口增殖互为因果的。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在这里提出 “国家无事” 这个政治上的因素。 《汉书·食货志》说: “哀平之世,百姓资富虽不及文 景,然天下户口最盛矣。”这又提出来一个新问题,人口多了,富的程度并 不一定相应地增加。 隋唐早期,社会经济号称富厚。但户口增殖的速度,唐代远不如隋。杜 佑 《通典》卷七对此有一番议论。他说: 隋受周禅,得户三百六十万。开皇九年平陈,又收户五十万。洎于大业二年,干戈 不用。惟十八载,有户八百九十万矣。其时承西魏丧乱,周齐分据、暴君、慢吏、赋重、 役勤,人不堪命,多依豪室,禁纲。隳紊,奸伪尤滋。高颎覩流冗之病,建输籍之法, 于是定其名,轻其数,使人知:为浮客被彊家收大半之赋;为编氓,奉公上,蒙,轻减 之征。先敷其信,后行其令,承庶怀惠,奸无所容。隋氏资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 颎之力多焉。功规萧葛,道亚伊吕,近代以来,未之有也。 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余年,才如隋氏之数。圣唐之盛,迈 于西汉,约计天下编户,合逾元始 </PGN0166.TXT/PGN> 之间,而名籍所少三百余万。直 以选贤授任,多在艺文,才与职乖,法因事弊,隳循名贵实之义,阙考言询事之道,崇 佚之所至,美价之所归,不无轻薄之曹、浮华之伍。习程典,亲簿领,谓之浅俗,务根 本,去枝叶,目以迂阔。风流相尚,奔竞相驱,职事委于群胥,货贿行于公府,而至此 也。 杜佑在这里指出,隋代户口的增加是由于高颎整理户口的成功;唐代户口数 增加得缓慢是由于文人执政,不能象高颎那样做出整理户籍的成绩。实际上, 杜佑是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封建国家跟地方大族争夺劳动力。一个是国家 户籍跟实际的户口数,有时会相差很远。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为研究历史上 的人口问题增加了困难。究竟历代户口的数字记载有多大的真实性,还需要 认真的研究。 《明史·食货志》: 洪武二十六年,天下户一千六百五万二千八百六十,口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 弘治四年,户九百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万历 六年,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六十九万二千八百五十六。太祖当兵燹 之后,户口顾极盛,其后承平日久,反不及焉。靖难兵起,淮以北鞠为茂草,其时民数 反增于前,后乃递减,至天顺间为最衰。成弘继盛,正德以后又减。户口所以减者,周 忱谓投寄于豪门,或冒匠窜两京,或冒引贾四方,举家舟居,莫可踪迹也。而要之户口 ② 《孟子·梁惠王上》。 增减,由于政令张弛。故宣宗尝与群臣论历代户口,以为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 也、由土木兵戎。殆笃论云。 这是说,观察人口多寡,不仅要看到时局的治乱,还要看到法令 的张弛。法 令张,游离于户籍的那四种人出现的少了,户口就多了,法令弛,那四种人 就多,户口就少了。这种看法,类似于上文所引杜佑的看法,但还要更周详 些。 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从上文可见一斑,我们应该作具体研究,不应下笼 统结论。 还有,人口的迁徙,如晋的东渡,宋的南迁,鲜卑、辽、金、蒙古的南 下,突厥、回鹘、黠戞斯的西走,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变动。清自 “摊丁 入亩”和 “盛世人丁永不加赋”之后,人口数量大增,为前所未有。这些都 是应该研究的专题。 第二节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 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时候一再指出: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 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 条件。① 99900041_0168_0 在 固定资本 中,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固有的属性; 它既包括科学的力量, 又包括主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 产力上的技巧。 ② 99900041_0168_1</PGN0168.TXT/PGN> 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① 99900041_0169_0 可见,马克思在许多著作里都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看待。根据我们的 理解,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所阐明的如下几个论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 “劳动 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② ,从 旧的机器、工具、器具等总是不断地为效率更高的、更便宜的机器、工具和 器具等等所代替这个事实,反复证明了上述论断是正确的。 第二, “自然因素的应用……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 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 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 ③ 第三,科学的力量, “既包括科学力量本身,也包括为生产所占有的, 并且已经在生产中实现的科学力量”;或者说, “这里包含的,不仅是科学 力量的增长,而且……是科学力量得以实现和控制整个生产的范围和广度。” ④ 从马克思的这些论点中,我们可以比较具体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 生产力的真正的含义。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 “在马克思看来, ②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 664 页。 ③ 《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第 570 页。 ④ 《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第 269、 285 页。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⑤ ;为什么恩格斯也同马克 思一样,把科学看作 是 “无穷无尽的生产能力” ① 。 那末,究竟怎样把握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真正含义呢?这不仅是一个 理论问题、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这里,是否有两个界限 应当划分开来。一个界限是,生产过程中有科学技术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 科学技术实际上已经成为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毫无疑义的。又一个 界限是,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作为相对独立 的领域,也还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论出于何种情况而产生出来的新的科学 技术,在重新为生产所应用 (即具有相应的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产生出 来)之前,它还不是作为直接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区别这两个界限的 关键,在于科学技术是否已经进入生产过程。如马克思说的 “生产过程成了 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科学 “在工 艺上应用的程度”、 “为生产所占有的,并且已经在生产中实现的科学力量” 等等,都是指的已经进入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就 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而马克思说的 “科学力量本身”、 “科学力量的增长” 等等,则是指的尚未进入生产过程或一般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就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这 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两重含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现实生产力的科学 技术和作为潜在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作为现实生产力的科 学技术会不断地被作为潜在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所超越、所代替,而作为潜在 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一旦具备适当 的条件也会随时转化为更先进的、效率更高 的现实生产力。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可能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但它们作为 各种应用科学的基础,同样应当被看作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生产力或特殊的潜 在生产力。总之,一切科学技术成就,都跟生产力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 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科学和生产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概括的阐述。 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中曾说: 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循序的发展。首先是天文学——为了给游牧民族和农 业民族定季节,早已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因此也开始了数学 的研究。——后来,在农业发展的某一阶段和在某个地区 (埃及的提水灌溉),而特别 是随着城市和大建筑物的产生以手工业的发展,力学也发展起来了。不久,航海和战争 也都需要它。——它也需要数学的帮助,因而又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这样,科学的发生 和发展一开始就是被生产所决定的。 在整个古代,本来意义的科学研究只限于这三个部门,而作为精确的和有系统的研 究则是在后古典时期才开始的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阿基米得等)。在几乎还没有在人 们头脑中区分开来的物理学和化学 (元素论,还没有化学元素的观念)中,在植物学、 动物学、人体和动物解剖学中,直到那时人们还只能够搜集事实和尽可能有系统地整理 这些事实。生理学只要超出最显而易见的事情 (例如,消化和排泄)便是纯粹的猜测: 在甚至血液循环都还不知道的时候,也不能不是如此。——在这一时期末,化学在炼金 术的原 </PGN0171.TXT/PGN> 始形式出现了。 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 ⑤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575 页。 ①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 616 页。 奇的高速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第一,从十字军远征以 来,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产生了大量力学上的 (纺织、钟表制造、磨坊)、化学上 的 (染色、冶金、酿酒)、以及物理学上的 (眼镜)新事实,这些事实不但提供了大量 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已往完全不同的进行实验的手段,并使新的工具 的设计制造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第 二,虽然意大利由于自己的从古代继承下来的文明,还继续居于领导地位,但是整个西 欧和中欧,包括波兰在内,这时候都在相互联系中发展起来了。第三,地理上的发见— —纯粹为了营利,因而归根结底是为了生产而作出的——又在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 生理学 (人体的)方面,展示了无数的直到那时还得不到的材料。第四,印刷机出现了 ① 99900041_0172_0 。 这时——撇开早已存在的数学、天文学和力学不谈——物理学和化学明确地分开了 (托里拆利、伽利略——前者依靠工业上的水利工程第一个研究了液体的运动,见克拉 克·麦克斯韦)。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 (人 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动物学和植物学首先依旧是从事搜集事实的科学, 直到古生物学出现——居维叶——以及此后不久细胞的发 </PGN0172.TXT/PGN> 现和有机 化学的发展为止。因此,比较形态学和比较生理学才成为可能,而且从此以后两者才成 为真正的科学。在上一世纪末地质学奠定了基础,最近则有所谓人类学 (这个名称很拙 劣),它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这还要继续详细地研究和 阐明。① 99900041_0173_0 恩格斯这段话,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有十分 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生产史上的科学技术及其特点 在中国生产史上,科学技术是很有成就的。李约瑟博士 ( Joseph Needham , 1900 —)曾经列举出在公元一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中国人先于西 方人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大量的成就。其中有:龙骨车、石碾和水力在石 碾上的应用。水排。风扇车和簸扬机。活塞风箱。平放织机和提花机。缫丝 和纺丝及调丝机。独轮车、加帆手推车、磨车、拖重牲口用的两种高效马具 (即胸带和套包子)。弓弩。风筝、竹蜻蜓和走马灯。深钻技术。铸铁的使 用。游动常平悬吊器、弧形拱桥、铁索吊桥、河渠闸门、造船和航运方面的 无数发明包括防水隔舱。高效率空气动力帆和前后索具。船尾的方向舵。火 药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技术。罗盘针先用于看风水,后来又用于航海,纸印 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瓷器等。 ② 另外, 中国人还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国内一定 地域内出现和流行,但没有广泛传播,有的还不为人所知。 丝织品、瓷器、经过加工的茶叶,是蜚声世界的中国特产。丝,英文作 silk ,德文作 Seide ,法文作 Soie ,意大利文作 s éta ,饿文作шёпк,都 是由丝音发展而来。茶,广州话读作 tai 。英文的 tea ,德文的 Tee ,法文的 th é、意大利文的 t è、俄文的 чай,都是由 tai 转化而来。阿拉伯文称茶 为 Cha-9 ,是茶音直译。丝、茶二字,可以说已成为世界性的词汇。 罗盘、火药和印刷木,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弗兰 西斯·培根 ( Francis Bacon , 1561 — 1626 )在所著 《新工具》第一卷第一二 ② 见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二分册,第 574 页,科学出版社 1975 年版。 九节说: 我们应该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 南针,这三种发明古人都不知道;它们的起源虽然是在近期,但却不为人所知,默默无 闻。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 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这样的大,以致没有一 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 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后来马克思也说: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 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 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 </PGN0174.TXT/PGN> 的最强 大的杠杆。① 99900041_0175_0 这三种发明和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的四大发明。用中国人的方法制造出来 的纸张,以平整,轻便和可以大量生产、携带方便的优点,取代了西方旧有 的羊皮纸等粗笨的书写用材,同样有助于西方文明的进步。 农学、医药学、天文学和数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学科。它们和水利工 程、建筑工程的创始都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它们分 别形成了有民族特色的学科体系或工艺体系。农学,于土壤气候的鉴别、籽 种的培育、田间的管理及收割、储藏和加工、农害的防治,旁及蔬菜、桑麻、 枣梨、果树的栽种、田间沟渠的修理、农具和农家用品的制造、编织,都有 所论述。医药学,有病理学说,医疗学说,有内科、外科、骨科、眼科、喉 科、妇科、儿科等分科,有药物、针灸、按摩、导引、拔火罐、割治、正骨 等疗法;有饮片、膏丸、丹散酒等药物的治法。天文学,有宇宙学说、星宿 方位的测定、天体运动的规律。天文学的主要工作是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数学与天文学是两门关系密切的学科。天文学的发展需要数学的帮助,同时 也促进数学的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天文学家往往又是数学家,数学家也往往 精通天文。但数学在生活或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 的兴修、运河的开凿、洪水的防治、黄河的治理,都有很大的成就。建筑工 程,以都市规划、宫殿、庙宇、陵墓、园林、亭台楼阁、桥梁,最具特色。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高台建筑和多层建筑的形式,使建筑物中的木结构自为 一个整体的设计,斗拱和挑梁 的特殊构件、砖瓦形制的多样化和重视互相拉 结的砌砖方法,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艺术。 中国的畜牧业,是仅次于农业的重要生产。中国有辽阔的农业地区,也 有广漠的畜牧业地区。在农业地区,有畜牧业生产;在畜牧业地区,也有农 业生产。在生产实践上,农业和畜牧业往往是互相补充的。农业,为牧民提 供粮食、饲料、茶、糖、布、棉,农业地区还为牧民提供盐、铁、药材及其 必要的物品。牧业,为农业地区提供肉、奶、皮毛、骨角,供耕种、运输、 军用的牲畜及一些珍贵的药材。一般农户,往往要饲养一些家禽、牲畜。 《诗·王 风·君子于役》所描写的: “鸡栖于■,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种农村的 傍晚景象一直延续了两、三千年。古代的封君,如 《诗·鄘风·定之方中》 所咏的卫文公: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 秉心塞渊,騋牝三千”,这是既重视农桑,又重视牲畜的繁殖。后来顾炎武 明确地提出了耕牧并重的思想。他说: “天下之大富有二,上曰耕,次曰牧, 国亦然。秦杨以田农甲一州,乌氏桥姚以畜牧而比封君,此以家富也。弃颖 栗而邰封,非子蕃息而秦胙,此以国富也。” ① 畜牧业既在生产上占有这样重 要的地位,也就积累了不少有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而出现了相牛经、 相马经等专书,并在农书和医药书中也有所反映。 关于中国生产史上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一个非常丰富而繁重的课题。在 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已有不少成绩,但还只能说是 处在起步阶段,对于中国 科学技术特点,暂时也还不能作出全面的概括。但我们认为,至少有三点是 值得注意的。 第一,重视实用,不重视理论的探索。在科学技术上,理论和实用,本 来是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上的实用性可以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但如果 能不断地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就可以使它在生产上发挥更大作用,也可以促 进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例如中国医药学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 对近代西方医学所难以治疗的病症也往往有相当的疗效,但这基本上都是根 据经验来治病,缺乏系统的理论。这就限制了它的提高和推广。近年,很多 人承认针灸疗法的作用,但对于针灸有密切关系的穴位、经络和针灸如何能 起作用,都还没有研究出来可以使人信服的理论。又如天文学,中国积累了 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为各国天文学家所重视。在观测仪器和制定历法、历 书等方面,中国有不断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都起过重要的作 用。中国天文学历史悠久,但最多不外于 《尚书·尧典》所说 “历象日月星 辰,敬授民时”,许多人对理论的探索兴趣不大。中国古代出了许多杰出的 天文学家,但从明代开始,我国的天文学发展缓慢,缺乏生气。在明中叶以 后,西方天文学逐渐东来,中国天文学才逐渐有了较大的变化。中国的医药 学和天文学也都有理论上的成就,但相对地说,对理论探索的重视是远远落 后于对使用的重视。数学、农学以及化学、生物学、矿物学、物理学等方面 都有类似的情况。 第二,在生产实践上,重视精耕细作,工艺精巧、恪守成规,而科学技 术上的新成就不易推广。例如植棉,到了元代,才有全国性的推广。但最晚 在战国时期已有棉花从南海输入, 《尚书》 称之谓 “织贝” ① 。在唐代,新疆 已经以产棉著名。从这两个历史时期至元代,植棉的推广已经历了几百年以 至一千几百年之久。又如,四大发明的故乡虽在中国,但他们在中国所起的 作用远不如在西方所起的作用之大。它们在中国并没有 “变成科学复兴的手 段”,并没有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 的杠杆。”中国在手 工业方面,有许多祖传工艺,在药物学上有许多祖传秘方,都得不到推广, 甚至于失传。这类情况所以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生产规模的 狭小,有的是由于小生产者的历史因袭,有的是由于交通上的困难。总之, 基本上是由于自然经济的限制所造成的,同时,也有一些别的社会原因。 第三,官府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 的一面。例如,历代对天象的观测、历法的制定,主要是由官府来组织,个 人是很难办到的。在医药学方面,历代官修本草书,一直是药物学方面的重 要文献。后来李时珍著 《本草纲目》这一 部杰出的著作,也不能不取材于官 书。元代 《农桑辑要》、清代的 《授时通考》、 《数理精蕴》,在农学和数 学上都有一定的贡献。其它,如历史上的各种重大工程,都是劳动人民所创 ① 见 《亭林文集》卷六 《田功论》。 ① 《尚书·禹贡》。 造,他们也在劳动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这些工程总还是由官府组织的。军 器制造一向由官府垄断,在军用工艺中,往往可以出现先进的技术。在这方 面,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成就,还有待于研究。诸如此类的事例,都有一 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另一方面,官府利用政治上的权力,垄断盐铁等重要生 产部门,滥用科学技术力量,以满足其封建统治上的需要和奢侈的贪欲,从 而破坏了 社会生产力。它们控制优秀技术人材,限制其自由,妨碍他们对技 术的传播。另外它们还利用历书和颁布历书的形式散布宗教迷信,神化皇权 等,所有这些都阻碍以至破坏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代以来,上述各种特征有所改变,但它们的影响还不是能够很快消除 的。 第四章 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 第一节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人类生产过程中,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 指出: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 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 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 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① 。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 论是任何历史时期,人们在生产中都形成一种跟当时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社 会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它不仅是其它社会关系的决定因素,也是 一切社会的基础。 实现生产的过程,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生产资料是人 们从事生产所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生产者只有和生 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 生产。在历史上,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并不是可以任意的结合,这一方面要取 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同时要借助于一定的生产的社会形式。也就是 说, “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 然的占有” ①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是不同的, 这种不同,不仅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形式不同,更主要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 形式的不同,因为生产者如何与生产资料相给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个人、阶级、集团或社会在占有生产资料上所形成 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表面上看,是人对物或自然 的关系,实质上是通过物或自然的关系所表现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 系是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不仅决定着劳 动者如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也决定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关系。 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是区别历史上各个社会经济形 态的主要标志。马克思曾经说: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 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 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 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不同的经济时期” ② 。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中各方面关系的决 定因素。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 系,也决定着交换关系和产品 分配关系。在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 性质的,因而,每一种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的性质,都是由生 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曾有各种形式的生产资 料所有制。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962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 90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四卷,第 44 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在中国悠久的原始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为考古资料所证 实了的。在有了甲骨文字的时候,中国历史已进入了奴隶制时代,出现了生 产资料私有制。从这个时候一直到封建社会的末期,土地等级私有制始终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商周时期,生产中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全国土地名义上是属于王有。 所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实际上是奴隶主贵族 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一种等级所有制, “王畿”是 国王直接所有的 土地,诸侯、卿大夫也各有领地,他们对于这些土地都是世代相传,在很大 程度上可以自由支配。 《礼记·礼运篇》中说: “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 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左传·昭公七 年》中有: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 之毛,谁非君臣”。这些记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土地所有制的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形式上也发生了变比,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代 替了奴隶制的土地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有三种所有制形 式, “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① 他们在 《共产党宣言》里也 论述说: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 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在古罗马,有 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 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各种独特的等第。” ② 列宁也曾说: “社 会划分为阶级,这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共同的现象,但是 在前两种社会中存在的是等级的阶级,在后一种社会中则是非等级的阶级” ③ 。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等级所有制。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 有制形成后,就是以等级所有制的形式出现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等级所有制本身也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在本卷第 一章第三节中已有所论述。在这里,还可以对封建等级所有制作两点说明。 第一,土地所有制的每一个等级,既表示了一定的土地所有权,也表示了一 定的政治权力,经济权和政治权力在这里是分不开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 “在 这里,国家就是最高的地主。在这里,主权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的土地所 有权” ④ 的原因。把土地所有权看作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这是不符合中国历 史实际的。第二,在中国封建土地所有权上,公与私的概念都不很严格,有 的同志把封建土地所有权的最高权力说 是 “国有”,另外一些同志又把 “国 有”跟 “公有”等同起来,实际上,这所谓 “国有”不是别的,只是皇权所 有,仍旧是私有。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现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资 料所有制在缓慢的发展。但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的影响依然存在,甚至在资 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上还能看到它的烙印。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8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51 页。 ③ 《列宁全集》第六卷,第 93 页注①。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五卷,第 891 页。 多种生产关系的并存 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人类历史上已相继出现过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 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 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在每一个社会里,都有与生产力发展 相适应的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使这一种社会形态与其它社会形态相区别。 在每个具体社会形态中,往往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而大都是两种以上 的生产关系同时并存。这些生产关系虽然对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都各自发生一 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都成为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决定社会的性 质。其中只有在社会里占有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 础,才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社会面貌和发展方向。其它那些不占支配地位的 生产关系,虽然对于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对于社会性质,对于整 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不起决定作用的。如生产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的个体 小生产这种生产关系,差不多在所有社会都存在,可是它从来也没有形成为 独立的经济形态,而仅仅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形态的补充。在封建社会的初期, 大都保 留着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残余,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补充形式。在封建社 会后期,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奴隶制关系的残余和萌芽 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存在于封建社会,但都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面貌和 性质。 商周时期,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奴隶制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 资料和生产劳动者。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生命安全的 保障,无偿地为奴隶主劳动。在这时期,还有从原始社会遗存下来的氏族部 落,分散在各地,过着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生活。在有些氏族部落中,存 在着农村公社的形式,土地归公社成员所共有,进行定期的轮耕。氏族部落 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周武王伐殷,诸侯来会者八百,这其中可能就有大量的 氏族首领。但氏族部落的生产关系不能代表这一历史时期的前进方向,也就 不能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而封建的生产关系 始终占有支配地位。汉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最为发展,封建 的生产关系也开始得最早,发展得最为充分。由于历史传习力量的顽固性, 氏族的血缘关系一直有长期深刻的影响。秦汉以来的封建关系都不免带有氏 族制的烙印。地主阶级中的世家地主、门阀地主、豪族地主和农民群众的聚 族而居,实际上是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结合体,是这种深刻影响的历史见 证。但氏族制的历史影响只能增加封建生产关系的复杂性而不能成为一种独 立的生产关系。秦汉时期,有大量奴婢存在。 《汉书·贡禹传》说: 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 <PGN0185.TXT/PGN> 《盐铁论·散不足篇》说: 今县官冬畜奴婢,坐禀衣食,私作产,为奸利,力作不尽,县官失实。百姓或无斗 筲之储,官奴累百金;黎民昏晨不释事,奴婢垂拱邀游也。 这里所说的奴婢,数量虽然很大,但他们不参加生产劳动,靠别人来养活, 是不足用以于说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秦汉时期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在手工业 中是存在的,但也只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补充形式。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历史的步伐总不能跟汉族地区完 全一致。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也不一致,甚至在一个民族内部也有先进和后 进的区别。大致上说来,在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氏族制、 奴隶制和各种形式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上无论如何不同,但都向 一个共同的历史方向前进。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民族杂居地区逐渐 进入封建化过程。在宋元时期,广大的边区,从东北到西北,再到西南,基 本上都进入了封建社会。明清时期,各民族地区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得到进一 步巩固。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民族地方都封建化了,一直到解放前夕,有 些民族地区还存在着氏族制、奴隶制的残余。 雇佣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也很长久。根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就已有了 雇佣关系的存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云: 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 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畦畤者,非爱主人也,曰:如 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 </PGN0186.TXT/PGN> 这说的就是当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佣工,并给一些物质上的报酬。看来这种 佣工有人身自由,不是被强制劳动的。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首倡者陈涉就是一 个从事农业生产的佣工,他还有一些作为佣工的伙伴。汉代著名的人物,加 班超、王充、兒宽、第五伦、匡衡、桓荣、侯瑾、卫飒等人,都曾受过雇佣。 他们不一定参加生产性的劳动,也看不出人身自由受到什么限制。我们设想, 这种佣工制度可能是由农村公社成员间的互助活动发展而来,但还难以确 定。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制度深化了,雇佣关系成为封建生产关系的补充, 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的烙印,成为一种强制性的劳动。例如,在官手工业中的 “和雇”,唐代就有了,历宋到明,和雇的情形渐多,这时被称为 “召募”。 他们虽按工计酬,但他们的工作并不是自由劳动力的出售,而是在封建隶属 关系下强迫充当的差役。这就是列宁所说的工役制。明中叶以后,江南一带 的纺织业中的劳动者,出卖劳动力,从事商品生产,这就开始有了资本主义 性质的雇佣关系,从而出现了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状态。 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期,必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关系的并存,也必 然有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新的生产关系究竟在什么时 候开始代替了旧的生产关系,在文献上往往难以考查。例如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认为是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时期。但封建制究竟在什么时候确立了 它的支配地位,还很难说清楚。如果要说封建社会始于何年,总不免于牵强。 本书只说春秋战国时期是过渡时期,可能是更为合适的提法。一八四零年至 一九四九年,是中国社会变动比较激烈比较复杂的时代,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其中有买办资产阶级支 配下的生产关系,有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关 系,也有旧的生产关系,主要的是封建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错综复 杂状况,还有待于我们作深入的分析研究。 过去我们研究某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经济,只重视这一历史时代的基本 的生产关系,对于同时并存的生产关系,对于基本的生产关系跟其它生产关 系的关系都注意得不够。我们希望能不断改变这种状况,这对于中国历史研 究会有重大意义的。 生产关系跟主产力的适应和矛盾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它的发展是各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 果。在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基本的、始终起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关 系和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既矛盾,又统一, 由这两者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就是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社 会生产的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 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形态,都体现一种 生产方式,因之,每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都是生产方式变化和发展的结果, 都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 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而建立起来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任意选择生产关系。产生什么性质 的生产关系,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所决定,而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有什么样的生 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对此,马克思曾经论述说: “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 ,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 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 ①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存 在着不同的生产关系,这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 在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它处 在万古长新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在发展着。但是,任何生产力都是处在一 定的生产关系之中,因此,它的发展是受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的。当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形成,它和发展着的生产力相适应,这种生产关系在一定 历史时期里,便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形式,历史便得到发展,这就是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统一的过程。在历史发展中,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总是从生产 力的发展开始的,而在发展中生产关系通常是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的支配下,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不断的 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每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旧的生产关系 不适应这种发展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便激化,只有调整与改革旧的 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才会得到发展。 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它存在的历史根据,这个根据就是构成这 种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是在一定生 产力的水平上产生的,因而每一种生产关系所容纳的生产力,都有一定限度。 在一种生产方式内,当生产力的发展受着生产关系的束缚时,调整生产关系 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活动就成为必要的了。但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关系通 常是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产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成为阻 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根本规律。在这个规律支配下, 在历史的发展中,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就要求生产关系不断的更新。否 则,社会生产力便得不到发展,人类历史也就不能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 历史的发展,就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的过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实 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形态 都体现一种生产方式,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但是,在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后一定时期内,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性质基本上是适 合的,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便处于相对稳定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325 页。 的过程,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虽然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居于次要地位, 不需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一种社会形态存在的历史根据。每一种 生产方式都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产生的,因而每一种生产关系所容纳的生 产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生产力不断发展达到新的水平时,原来的生产关系 便变成了不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旧关系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激化 成为主要矛盾,不改变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发展,这便是社会革命 发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方式的发展,有量变和质变的不同。在一种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 同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的要求基本上是适合的,虽 然也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可以调整生产关系解决,而不需要生产方式的改变, 这是生产方式的量变。在历史上统治阶级的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的过程。 当生产力的发展超过生产关系所容纳的限度,不破坏旧的生产方式,生产力 就不能发展时,生产方式就发生质变,新的生产方式便代替旧的生产方式, 这就是历史上出现的革命的社会变革的过程。 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跟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和适应之 历史性的大起大落,曾经出现过多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铁的冶炼和铁工具的使用得 到不断推广。当时的铁制农具有犁、䦆、锄、铲、镰,铁制手工业工具有斧、 削、锯、锥、凿、锤、针、刀。在今山东省临淄县的战国时代冶铁遗址,广 达十数万平方米。在今湖北省大冶铜县绿山的春秋战国采矿遗址,有井巷支 架,相当完整,还有运输、通风、排水等设施。此外,牛耕的推广,水利的 兴修,土壤的识别和改造,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直 接生产者对劳动的态度。 《吕氏春秋·审分》: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 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是从对劳动的态度上指明劳动力 性质的变化。他们不愿意从事于 “众地”的劳动,而要有自己的土地,这就 反映了个体农民的特点,既不同于集体耕作的奴隶,也不同于轮耕的公社成 员。所有这些生产力上的特点都不是奴隶制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由于新的 生产力不断取得的优势,封建制的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社 会生产逐渐由对抗性的矛盾转入生产力、生产关系间的基本上的适应。 第二种形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不断有矛盾,也不 断相适应,尽 管经历了很久的年代,矛盾在不断地增长,生产关系在不断地受到冲击,但 新的生产力始终不能取得优势,不能以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在 中国封建社会的全过程中,就是这种状况。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 和开元之盛,是封建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比较显著的时期。其次,明 代的洪武、永乐年间,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虽在封建社会衰老时期,但 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还是相适应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唐末农 民大起义、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末农民大起义,都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反映 了生产关系跟生产力之间矛盾的激化,但都不能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 明代,有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代表了新的生产力,但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性, 资本主义的萌芽没有足够力量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枷锁。 第三种形式是,少数民族进入汉族地区,带来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跟原 有的生产力发生尖锐的矛盾。经过相当长时期的调整过程,终于向封建制生 产关系转化。中国历史上的北魏、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有这样的历 史经历。 鸦片战争以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势力进入中国,跟中国封建势力结 为同盟,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们虽然带来了近代工业的 生产技术,但主要的是用于加强剥削中国人民的工具。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虽有一些开展,但力量是相当微弱的。 在中国历史上,生产关系跟生产力的矛盾和适应,往往不能突出时代变 革的标志,因而总是不能明确地划分历史阶段的年代。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 社会是这样,从封建制过渡到近代社会也是这样。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 一个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生产关系跟生产力的矛盾和适应,往往与战争联系起来。 社会矛盾激化了,发生了农民战争。农民战争发生后,往往出现了一段社会 安定的时刻。这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特点。但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的解决要看生产关系是否已有了改变,是否能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跟生产力的矛盾和适应,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学者们所 关心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性问题,还有其它的历史问题,都是限对这一 问题的理解有联系的。 第二节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阶级和等级 阶级关系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生产关系在社会结构上的反映。生产关系 是阶级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说: “ 阶级的存在 仅仅同 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 ① 列宁说: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 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 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 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② 马克思和列宁的论述,深刻 地揭 示了阶级的实质和划分阶级的标志。一切阶级社会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 系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人们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社会便分出不 同的集团,而形成为阶级。各阶级由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可分为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就是利用对生产资料的所 有权,对被剥削阶级进行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统治。也由于对生产资料 占有关系的不同,决定着在生产中处于不同地位,在分配上取得财富的方式 和多少的差异。一般说来剥削阶级在生产中是不劳动而处于指挥地位,只有 被剥削阶级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而在分配上,剥削阶级却是社会上绝大部 分财富的占有者,劳动人民只能取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很少一部分。 阶级的出现和发展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以前,在原始社会时期,社 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不可能产生剥削,因而也不能产生阶级。只有 到了生产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又发展的不足,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人剥削 另一部分人的时候,阶级便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曾存在三种阶级社会,即奴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332 页。 ②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 10 页。 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是很明显的,前两 种社会的阶级是以等级形式出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 “在过去的各个 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 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 ① 列宁也说过: “社会划分为阶级,这 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共同的现象。但是前两种社会中存在 的是等级的阶级,在后一种社会中则是非等级的阶级。” ② 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各有自己的阶级结构,但也都被等级形式 所掩盖。中国的奴隶社会的阶级状况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大致说来,在殷 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两个主要的对抗阶级。另外, 还有国人,是城市内的自由民。有野人,是农村公社中的成员。公社作为集 体要对当地的贵族承担义务。公社成员也可能是自由民的性质。这时已经有 了手工业和商业,但似还没有独立身份的手工业工人和商人。 阶级是按经济地位划分的,等级既是按经济地位,又是按政治地位、社 会地位划分的。殷周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关于等级的名称;现在也很难弄 得清楚。 《左传》中说: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 牛有牧,以待百事。”王、公、大夫、士四个等级可以说都属于奴隶主阶级, 其他六个阶级属于奴隶阶级。这虽没有把当时的所有等级都完全说出来,但 至少反映了当时等级的大致情况。 一种等级代表一种身份。中国上古的礼,就是等级制度及其有关行为的 规定。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① 孔子把礼看作政治上的头等大事。从本质上 看,他所重视的就是这种等级制度。春秋末年,周礼衰微,孔子感慨天下无 道,实际上他所感叹的也就是等级制度。法家变法,要以新法取代旧礼,实 际上,这种新法也不过是新的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对抗的阶级作 为主要的阶 级,手工业工人和商人也都形成了自己的阶级。所有这些阶级都有不同的等 级。另外,还有跨阶级的等级。 以秦汉时期为例。这个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以等级制为特点的 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其相应的地主阶级内部结构,已基本上树立起来。在地主 阶级中,最高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他不仅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而且还拥 有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和政治上的统治权对他来说是统一 的。在皇帝以下,地主阶级中较高的等级是世家地主。这个等级都是封建贵 族。其中有宗室贵族、功勋贵族、外戚和儒宗。秦代没有封国,但是皇家子 弟得 “衣食租税”,功臣得封侯,请求土地。西汉时,宗室子弟,有的封王 封侯,有的成为封君。有功的勋贵,也有封侯赐地的。外戚中的显赫家族, 也可封侯食邑。孔子的部分后裔和一些传授儒家经典著名而成为贵族的儒 宗,都是地主阶级中较高的等级。这些封建贵族,有高级封爵,由于封赐分 享土地所有权,有受封的土地和民户,有世袭的法定特权,它在地主阶级中 占有支配的地位。次于世家地主的等级,就是豪族地主。其中主要的是六国 贵族的后裔和地方上的大姓。这些人有的原来是贵族,秦灭六国以后,失去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51 页。 ① 《论语·为政》。 贵族的身分而成为豪族。他们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因而具备相当大的社会 力量,秦代和汉初对他们采取迁徙和控制的政策。 《汉书·娄敬传》中说, 刘邦在汉初曾把 “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 十余万口徙于关中,就是这种地主。在豪族地主中,也有的是地方大姓。这 些人在地方上,占据大量土地,以宗族的血缘关系形成 “乡曲”、 “闾里” 中的强大势力,占有依附性的宾客、部曲、徒附等大量依附人口。他们虽然 没有世族地主那样的政治地位,但他 们可以 “武断于乡曲”,横行一方。 《汉 书》中说的 “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就是指这些人说的。西汉后 期阴识有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东汉时公孙述有宗族万人,都是地方大姓, 其中有的由于各种关系成为贵族。在地主阶级中,另一个等级是高资地主。 这一等级,一般是经营商业、手工业和高利贷起家的。司马迁说的 “以末致 财,用本守之”,就是指这种地主而言的。在西汉有资三百万算是高资,但 也有积资到五千万以至万万的。其中有的人既是豪强地主,又是富商大贾, 如六国后裔田氏就是如此。高资地主多是凭借财力取得土地。秦汉对法律规 定商人不得名田宅,因此他们都是在不合法的情况下取得了对土地的权力。 高资地主可以说是跨越地主阶级和商人之间的等级。除了上述三个等级外, 还有不少中小地主,构成地主阶级中不同的等级。 秦汉时期的被剥削阶级也是有等级的。其中有 “编户齐民”的农民,他 们耕种国有的土地,把粮食作为田租交给国家,同时还要服力役和兵役。另 一种农民,就是给豪族地主种地的农民,他们给豪族地主交纳地租,即所谓 “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还要服一些劳役,但他们却不象耕种国家土地 的农民去服兵役和力役。这个等级对地主有很大的依附性。除了这些等级以 外,秦汉时期,还有出卖劳动力的 “佣耕”者、贫民、各种名称的奴隶,如 奴婢、苍头、奴客等。 秦汉时期有二十等爵,受爵者因爵位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等级的权力、承 担不同等级的义务。 《九章算术·衰分》中有两例是很好的说明。一例是: 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 </PGN0197.TXT/PGN> 欲 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答曰:大夫得一鹿三分鹿之二。不更得一鹿三分鹿之一。簪褭得一鹿。上造得三分 鹿之二。公士得三分鹿之一。 又一例说: 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钱。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渐多, 问:各几何? 答曰:大夫出八钱一百三十七分钱之一百四。不更出一十钱一百三十七分钱之一百 三十。簪褭出一十四钱一百三十七分钱之八十二。上造出二十一钱一百三十七分钱之一 百二十三。公士出四十三钱一百三十七分钱之一百九。 从第一例看,爵位越高享受权益越多。从第二例看,爵位越低,承担的义务 越大。这种制度突出了等级间的差别,同时也就掩盖了阶级间的差别。汉代 朝廷又经常采取 “赐民爵”的办法,就更起到了掩盖阶级差别的作用。 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与土地所有者在土地所有权的获得、土地所有权 的法权形态、地主的政治地位和身分特征密切相关的。这些方面,秦汉以后 发生了新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封建经济、阶级结构也出现了新的情况。无 论是地主阶级或农民阶级,内部结构较前更为复杂,但等级关系仍明显地存 在。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富商大贾凭借他们的财富可能取得某种权力,但 这只属于具体的个人活动。做为一个等级,富商大贾的社会地位总是在封建 贵族之下的。 鸦片战争以后,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都有了新的变化,等级结构受到了 削弱,经济的独立作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等级结构 的影响仍然是存在的。 近代阶级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中国社会经济开始了新 的变化。这种变化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总的趋势是:一方面封建地主 经济依然保持下来,地主阶级仍然占有农村土地的大部分,仍然以种种特权 和超经济强制来攫取农民收入的大部分,并且同高利贷、商人、买办、封建 官僚结合在一起,对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另一方面是外国 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霸占中国领土,勒索赔款,驻扎军队,开设银行、商行, 控制海关和通商口岸,掠夺中国资源,并向中国倾销大量过剩的商品,使中 国经济日益走向殖民地化。跟这种经济变化相适应,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 了新的变化,中国既保存着原来的一些基本阶级,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阶级,如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在一定的阶级内仍保留着 封建的等级制,也有新的阶层出现。 这时期,地主阶级中出现了几个这样的阶层。 (一)官僚地主。这一阶 层主要是在朝廷和各级政府中担任官职的官员和卸任的官员等。他们凭借手 中权势,广占土地,役使良民。如总督大学士琦善占有土地二百五十六万亩, 曾国荃有田六千亩,曾纪泽也广置田产,他们都是著名的官僚地主。李瀚章、 李鸿章兄弟六人,在合肥占有大量土地,每人达十万亩以上。此外,他们在 霍山、六安、舒城等县还有大量土地和典铺、钱庄。官僚地主不仅占有土地 最多,而且人数也不少。 (二)军阀地主。这是从官僚 地主中分化出来的。 他们窃据政府要职,又掌握着军事力量,有的跟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称霸 一方,广占土地、鱼肉地方,成为地主阶级中又一特殊势力。袁世凯在河南 彰德、汲县、辉县等地有地四百顷,徐世昌在辉县有田产五十多顷,安徽霍 丘张敬尧、阜阳倪嗣冲有地七、八万亩以上。曹琨兄弟是天津静海的最大地 主,吴俊升在黑龙江 “攫取土地几遍全省”。 (三)商人地主。这 是鸦片战 争后,在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中依靠经商或放高利贷起家的。他们把经商和 放高利贷所获资金一部分投入土地中去,成为商人地主。如高邮大盐商有 “票 盐数十号”,有良田数十顷,还开有钱铺。天津盐商张某,乘河北文安水灾 之机,兼并 “大洼水地二百余顷”。直隶滦县商人占有土地一千七百多亩。 这种商人地主,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地主阶级中的这些阶层,有因袭传统的一个方面,也有反映新的历史时 期特点的一个方面。从这些阶层的整体来看,它们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新的社会阶层。此外,还有以高利贷起 家的地主,有掌握少量土地的一般地主,这些一般地主的数量是很大的。 资产阶级是近代新出现的阶级,大部分资本家是从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 的。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资产阶级经常遭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 力的扼制,一部分地主阶级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向资产阶级转化。中国近 代资产阶级成分比较复杂,从其资本性质和政治倾向看,大致可分为官僚资 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等三个阶层。 官僚资产阶级,最初是在清朝官僚军阀中形成的。他们大部分都兼有官 僚地主的身份。官僚资产阶级的形成,大致是在 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左 右。当时清廷一部分封建官僚,打着 “自强”、 “富国”的招牌兴办 “洋务 事业”,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官 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形式下,吸收了一部分地主、官员、商人的资金, 创办大量企业。李鸿章是早期最大的官僚资本家。他历任两江、湖广、直隶 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控制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通商银行等许多 企业,有数百万资产。盛宣怀,是仅次于李鸿章的大官僚资本家,曾任招商 局会办、邮传部大臣,控制汉冶萍厂矿公司等企业,拥有大量资产。 早期民族资本家中,有些人是买办出身的。如马建忠,郑观应,都参加 过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马建忠曾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郑观应也曾在 上海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企业中任过要职。但由 于他们与洋务派立场有分歧,强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被洋务 派排挤,从事民族工业。民族资本家祝大椿,也是买办出身,以后独资经营 源昌机器碾米厂、源昌机器缫丝厂、振兴电灯厂、华兴面粉厂、公益纱厂等 民族企业,而成为民族资本家。民族资产阶级中也有士绅出身的,如张謇, 曾中过状元。他开创大生纱厂,创办和投资二十七个企业,资本九百多万元。 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严信厚在宁波设通久源机器轧花 厂。华侨卫省轩在广东佛山开办火柴厂等。都是民族工业。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数量少,力量弱,而且是从其它阶级转化来的,跟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 义侵略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具有明显的软弱性、妥协性,对于 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各种势力,缺乏斗争性。 买办资产阶级,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代理人。他们大都 是依靠外国资 本主义势力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所谓买办,原来是在外国商业洋行中管理 事务或者为进出口贸易充当掮客的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华商品进出口规 模的扩大,买办在为外商服务中积累了巨额资金,自设铺面字号,经营商业, 逐渐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一个阶层。据记载,在福州南台经营茶业的商人, “其买办多广东人,自道光咸丰以来操其术者,皆起家巨万”。上海、汉口、 天津、浙江、江苏等地充当买办发展起来的人最多,尤其是宁波,出现许多 买办资本家,如上海怡和洋行买办杨坊,汇丰银行买办王槐山,都是买办大 商人。由于买办自觉或不自觉的站在民族利益的对立面,为外国侵略势力服 务,无论财富如何增长,在社会上有相应的地位,但始终为中国人民所鄙视。 买办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一个阶层,具有很大不稳定性。有的世代充当买办, 依靠外商势力。但也有的在民族利益感召下向其它阶层转化,如唐廷枢、徐 润、郑观应等,就是从买办资产阶级转向民族资产阶级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被剥削阶级也有了新的变化,其中主要的是,一、 农民阶级的变化。二、工人阶级的产生。 在农民阶级中,自耕农与半自耕农占有一定数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 期有所增减。在农民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佃农。由于旗地的私有和转卖,农奴 逐渐减少和消失,各种租佃关系的佃农日渐增加。一般来说,租佃关系是南 方地主普通采取的经营方式,所以佃农在南方各地普遍存在。在北方,由于 经营地主的增多,在佃农以外,大量的是雇农。江苏武进大凡地主的田产, 完全由佃农耕种,但是在察哈尔的集宁,占有数十顷至数百顷土地的地主, 都是雇佣山西、河北的雇农耕种。甘肃、直隶等地,地主 也多采取雇工经营 方式。近代佃农与以前佃农相比,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在租佃关系下, 佃农与雇农有些相似,但实质并不相同。佃农对地主的依附性较强,而雇农 很差,尤其是短工,为地主做工,是以工资形式分取一部分收获物。雇农来 去自由,既不受土地束缚,也不受地主束缚,而受地主剥削,仅限雇农本人。 佃农则不然,他被束缚在土地上,受地主控制,其家人也要受地主奴役。 中国的工人阶级比中国的资产阶级更老些。 “中国无产阶级的发生和发 展,不但是伴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而来,而且是伴随帝国主义 在中国直接地经营企业而来” ① 。早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以前,外国资本在华 企业和清政府的官办企业中,就已产生了中国的工人阶级。鸦片战争以后, 外资在上海、宁波、福州等地开办了大量的近代企业,这样就造成了产业工 人队伍的壮大。随着中国官办企业和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工人阶 级队伍不断扩大。中国的工人阶级,大部分是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转化 而来的。 在上述的阶级外,近代中国社会仍有相当数量的小手工业主,手工业小 生产者、手工工人以及小商贩等。这是封建小生产的生产关系的延续。此外, 在城市里有大量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城市贫民。在少数民族地区,加西藏、 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等地方,还保持着奴隶制,在另外一些地方还有原 始社会的残余。中国民族的阶级结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一九一九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 “五四 “运动爆发, 中国近代 史由前期转入后期。无论前期或后期,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后 期的阶级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工人 阶级和农民阶级及其他爱国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的 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的阶级结构,进入了一 个新的历史时代。 阶级之间和阶级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 实践活动。由于生产活动必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范围内进行,生产力的发 展必然受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规律所制约,所以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 盾运动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便成为社会历史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认 为,自从人类历史上产生阶级以来,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 级斗争的历史” ① 。因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重要社会现象, 是历史的主要内容。 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在生产中的地位和获得财富的 方式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阶级。每一阶级又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有 着不同的政治要求和不同的思想观点,因而各阶级之间必然发生矛盾和利害 冲突。阶级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便形成为阶级斗争。每一种阶级斗争,都是 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的斗争行为,但是由于所处历史条件的不同,有不同 的斗 争形式和不同的斗争内容。 ①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590 页。人民出版社 1968 年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50 页。 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经济矛盾的 结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反映。在历史上每一阶级社会都存在一种 阶级对抗的生产关系,因而每一种社会都有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在奴隶社 会中有奴隶主和奴隶;封建社会中有地主和农民;资本主义社会中有资本家 和工人。这种对抗的基本阶级之间的关系,就形成每一种社会中基本阶级之 间的矛盾,成为每一特定社会的基本矛盾。除此之外,在各种阶级社会里, 基本阶级之外也存在着非基本阶级和阶层,他们之间和他们与基本阶级之 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形成社会的次要矛盾,因而造成每一种社会阶级 矛盾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在一个社会里,各种阶级矛盾都是互相影响的,但 是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两个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在阶级社会里,体现阶级矛盾的阶级斗争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形 式有三种,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经济斗争是阶级斗争的初级 形式,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思想斗争是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 反映,但反过来又给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影响。经济斗争是政治斗争的基 础,但社会矛盾只有经过政治斗争才能得到解决。这三种斗争中,政治斗争 是最主要的,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都服从于政治斗争。 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阶级社会,充满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种 阶级矛盾和斗争,有的是阶级之间,有的是在一个阶级内部不同等级或阶层 之间的斗争。社会各个阶级在进行阶级斗争中,往往形成代表本阶级利益和 意志的政治集团、各种组织以至于政党。在阶级社会里,各种组织、政治集 团和政党,都 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如农民军政权,以宗教形式组织群众,以 壮大自己的力量。在统治阶级内部,出现的政治集团,是一个阶级内部各集 团之间的斗争工具。汉唐的党锢之争,牛李党争等,都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斗 争。 在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极其复杂的。其中主要的就是每 一个社会中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可以上升为主要的矛盾和斗 争。每一个统治阶级,在维护和加强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统治秩序采取经济、 政治和思想等各种统治办法,来实现他们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他们在共同 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这方面是他们实行阶级统治的基础。但是,历史上任 何一个统治阶级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阶级,而是存在着不同等级和阶层,各等 级和阶层之间,各有不同的经济、政治地位,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因而在政 治主张和统治方法上,尤其是在各集团的利益方面,必然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无论是采取政治斗争或经济斗争任何形式,都 会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各方面造成影响。统治阶级间的斗争是极为复 杂的,也往往影响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在中国历史上, 各个阶级社会里,这种斗争都是经常发生的。 殷周时期,奴隶对奴隶主进行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怠工、逃亡和暴动。文 献所记 “丧其童仆”、 “臣妾多逃”以及 “民溃”等,就说的是这一类事 情。 在这个时期,统治阶级内部曾不断发生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汤伐桀,武王伐 纣,管、蔡与武庚叛乱,周幽王的被杀,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春秋以 后,无论是周王与诸 侯之间,还是各诸侯之间,以及诸侯与卿大夫间,矛盾 重重,斗争十分激烈。这种斗争,有的是政治上的较量,有的是在经济上相 互争夺,比较激烈的就是诉诸战争。春秋战国时代大国兼并与争霸的战争, 就是这种统治阶级间矛盾的剧烈发展,斗争的最高形式。 在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关系仍然是一种对抗关系,所以地主与农民两个 对立阶级间的矛盾与斗争,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里,农民没有 或很少有土地,他们只有耕种封建国家或者地主的土地,把自己劳动生产的 粮食,作为地租或赋税交给国家或者地主,同时还要负担着繁重的力役和兵 役,过着极为贫苦的生活,遇着天灾和凶年,就要到处流亡或濒于死亡。因 此,封建的农民 (包括国家佃农、依附农民、佃农)和地主之间存在着尖锐 的矛盾,这种矛盾往往在地主阶级及其国家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下,激化成为 激烈的阶级斗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由封建生产方式所决 定的,它是封建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形式。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间的矛盾, 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激 化的,因此体现这种矛盾的阶级斗争,有着各种形式。一般的说,有怠工、 逃亡、抗租、抗税、民变和暴动等。农民反对地主的日常斗争,为更大规模 的反抗准备条件,当阶级矛盾激烈发展,使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条件成熟, 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对 抗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中国封建社会农民 战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是世界罕见的。从秦末农民战争起,有西汉绿林、 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宋代的 宋江、方腊起义,元末朱元璋起义,直至明朝李自 成的起义和清代的太平天 国起义,总计大小有数百次之多,其中一些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不仅 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和激烈,而且也反映出中国 农民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这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也是封建社会 和封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 在中国封建社会,除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外,还有地主和自 耕农、奴隶以及其它劳动者之间的矛盾。虽然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受 地主的压迫与剥削也和佃农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地主阶级统治和压迫下, 同样处于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的境地,他们和地主及其国家之 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随着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他们也往往卷入农民起 义和农民战争的洪流中去。秦末农民战争,元末农民战争都有大量自耕农、 奴隶及各种被压迫人民参加,这种矛盾和斗争同样具有反封建的斗争性质与 特点。这种地主和自耕农、奴隶及其它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往往与地 主和佃农间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因而使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更加错综复杂。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斗争,也是很复杂的。在地主阶 级内部,有不同集团和不同势力的斗争,它们各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有的 是属于一个阶级内部不同等级间的斗争,如门阀地主与其他地主等级间的斗 争。还有的是属于政治派别间的矛盾与斗争,他们政治主张不同,施政方针 各异,但归根结底,都是代表不同集团的利益,争夺权势和地位。地主阶级 内部的矛盾与斗争,不仅形式不同,斗争的方式和手段也不相同。一般来说, 政治斗争是比较普遍的,如利用不同政见,互相攻击;通过手中权势,排斥 打击政敌;扩充培植本派势力、明争 暗斗等。但也有通过思想意识方面的斗 争,来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的。如西汉经学上的今古文之争,也反映出不同 政治派别的矛盾。隋唐时期儒释道之争,也是统治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势力间 的矛盾的反映。地主阶级内部斗争,更为激烈的是以武装斗争来进行的。如 西汉时异姓王和同姓王反对皇朝政权的斗争,就是激烈的武装战争。东汉末 年的地方割据势力的混战,西晋时的八王之乱、唐五代时期的安史之乱和藩 镇割据战争,明代的藩王之乱,清代的三藩之乱等等、都是各集团在利害冲 突下争权夺利的斗争。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发展为武装战争,是封建社会 的普遍现象,它对封建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地主 阶级内部的矛盾与斗争,除了上述的形式外,还有其它形式,如政变、篡位 夺权等,是在政治斗争的基础上发生的突变行动。唐代的玄武门之变,宋代 的陈桥兵变,既是政治斗争,又是武装斗争。王莽代汉,曹丕夺取东汉政权, 司马氏代魏等等,这种性质的政治斗争,在封建社会里是屡见的。地主阶级 内部的斗争,虽然是一个阶级内部矛盾,但也有是非和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 要求的问题。 剥削阶级内部还有另外两种矛盾和斗争的形式。一种是代表新的势力与 代表旧势力,代表新生产关系与代表旧生产关系两种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这种斗争往往是发生在一种社会的衰落时期,或者在一种新制度产生的初 期。这种斗争也都是基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不同和冲突而发生的。在战 国时期,吴起和商鞅的变法,就是新旧贵族,代表新旧两种不同制度的剥削 阶级之间的斗争。他们不仅在政治上互相较量,而且也互相仇杀,发展到流 血斗争的尖锐程度。另一种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 跟商人之间的矛盾,二者虽 然都是剥削阶级,但在具体利益上,也有冲突的一面。历代封建统治者采取 抑商重农的政策,限制商人对地主阶级利益的损害。但在剥削人民方面,二 者又有共同利益,所以有的统治者也往往利用商人,赐与官爵,使他们为其 服务。 在封建社会末期,也有代表新旧两种生产关系的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但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力量非常软弱,还没有发展成一个独 立阶级,因此,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到了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逐渐转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民 族资产阶级虽然形成,但在买办资产阶级势力发展后,处于受压迫的地位, 因此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也不十分明显。至于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 阶级之间,则形成一种既有矛盾又相结合的关系。 阶级斗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它所以能推动历史发 展,就在于它不断地促进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并不是说无论什么样的阶级斗争都 对历史起推动作用。只有那种能促进社会基本矛盾得到解决的阶级斗争,才 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如果是反动阶级对被压迫阶级的斗争,或者不利于历史 发展的阶级斗争,不仅不能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反而会阻碍历史的 发 展。 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主要在于它解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束 缚,解放生产力。一般来说,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一种社会形态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不 断的发展,而生产关系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 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两个对抗阶级的斗争,也就是被压迫、被剥削 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就起着打击统治阶级,迫使他们进行改革,使生 产关系得到调整,因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的奴隶和平民反对 奴隶主的斗争,封建社会农民战争或农民和其它劳动者反对地主阶级的斗 争,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历史发展的。这种阶级斗争的作用是有它的局限 性,也就是说,它只能在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内起到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的矛盾,促进一种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而不能促使生产方式的质变。一种 生产方式所容纳的生产力是有限度的,当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突破旧的生产 方式,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时,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农民反对地主的农民 起义和农民战争这种阶级斗争不可能完成这种历史任务,因为他们不代表新 的生产关系,不能改变旧制度,也不能建立新制度,他们只能在代表新生产 关系的阶级领导下,争取自身的解放,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另一作用,就是推动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形 态更替的质的飞跃,推动历史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阶级社会中, 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时,代表新的生产力 发展的先进阶级,要求改 变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但是代表旧 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为了保持其统治,维护其阶级利益,不会放弃其统治 地位;自动地改变旧生产关系,这样就必然引起尖锐的阶级斗争。结果,在 先进阶级的斗争中,使旧的生产关系遭到破坏,推翻了旧的统治,建立新的 制度,实现社会的变革。这种历史发展中质的飞跃,并不是任何一种阶级斗 争都会起这种作用,而是只有在当时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阶级进行的阶级斗 争,才会完成这种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是由代表封建生产关系 的地主阶级进行反对奴隶主的斗争完成的,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变革,也 只有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阶级的革命才会实现。奴隶社会的奴隶起义, 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虽然是对抗阶级间的斗争,但它并不能起 到促进社会发生质变的作用,原因是奴隶起义和农民战争这种阶级斗争,不 会超出阶级局限发挥作用。在其特定的生产方式下,这种斗争可以推动生产 力发展,但仅限于在一定生产方式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的范围以内。他们可以 打击统治阶级,改朝换代,但不能最终推翻这种制度。列宁曾说: “我们知 道,奴隶举行过起义,进行过暴动,掀起过内战,但是,他们始终未能造成 自觉的多数,未能建立起领导斗争的政党,未能清楚地了解他们所要达到的 目的,甚至在历史上最革命的时机,还是往往成为统治阶级手下的小卒”。 ① 单纯的奴隶起义和农民战争,都不能起推动社会历史变革的作用。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在阶级斗争推动下发展的。自从传说中的夏朝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经过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制由盛而衰,这一 发展过程,也是阶级斗争推动的结果。在中国奴隶社会的复杂阶级斗争中, 奴隶和农民并没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独立地展开对奴隶主的斗争,但奴隶和 农民反对奴隶主的阶级斗争,对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不起作用。奴隶和农民在 反对奴隶主的斗争中,也曾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由于阶级局限,这种斗争 不可能成为变革奴隶制的决定力量。 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特别长,农民和地主这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与斗争 十分激烈,这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主流。除了怠工,抗租、抗税、逃亡等 这些日常斗争外,武装反抗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也是农民经常采用的斗 争形式。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每当一个皇朝政治腐败,经济发生危机,社 ① 《列宁全集》第二九卷,第 442 页。 会矛盾尖锐的时候,便激发起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当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推 翻一个皇朝或严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之后,社会便出现政治稳定和经济恢复 与发展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矛盾重新激化时,同样又爆发新的农 民战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农民战争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发生,使封建统 治不断遭到打击,社会生产力缓慢地发展着。这一张一弛的阶级斗争,反映 了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农 民起义与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封建社会阶级斗 争主要形式的农民战争,其力量与作用有多大,不能不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 发展的实际所制约。中国封建社会,是建立在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的基础上 的农业社会。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皇朝集权专制主义的国家机构,使农民在 发展生产上处于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贯串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土地兼并现象, 迫使农民依附于地主土地上接受地租榨取和国家赋税、力役的压 迫,只能维 持生存进行简单的再生产,如遇水旱等灾害和战争祸患,就陷于颠沛流离的 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封建社会阶级斗争最高形式的农民战争,实质上 是争取生存,争取土地和生产条件与保护生产的斗争。因此,在每一次大规 模农民战争以后,冲击了封建土地制度,削弱了土地集中程度和人身依附关 系,在一定程度上使租税、徭役有所减轻,改善了生产条件,总的说来,起 到了调整封建生产关系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所有农民战争都是这样。农民反 对地主的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能不受特定的封建生产方式的制 约。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单一的小农业生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 推动作用是很有限的。即使在农民战争后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也只是维持小 农经济结构下的简单再生产,丝毫不影响封建制度这个躯体的延续。中国历 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农民战争,一个一个皇朝相继地覆灭,但社会制度并没 得到根本的改造,这就是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是十分激烈的。这种统治 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虽然都是由于不同势力、不同阶层和不同集团的利 害冲突发生的,无论是政治斗争或武装斗争,大都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但也不能对其中顺应历史发展的一些斗争一概否定,抹杀其在历史发展上一 定的积极作用。一般说,腐朽的阶级力量和反动政治集团,往往是生产力发 展的障碍。但有时候他们所进行的一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人民的利 益,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历史发展具有积极 作用。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使社会出现了统一,这是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 历史的进步的,因此对他进行的统一斗争,应该予以 肯定,不应由于他进行的是地主阶级间的斗争就否定了这种作用。阶级斗争 是否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主要是以它能否解放生产力来判断,而生产 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发展了将推动社会进步,由此就不应对统 治阶级进行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一概否定。唐代中期实行的两税 法,是中国赋税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对于减轻人民负担,削弱封建依附关系, 解放生产力方面都有积极意义。这种改革是经过了两派政治势力尖锐斗争 的,因而不能因为是地主阶级内部不同政治集团的斗争,而否定了它的一定 历史作用。其它如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的改革,都曾经发生两种政 治势力的斗争,也不应由于它的阶级性而否定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在阶级社会里,两个对立的基本阶级间的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集中反映。但不是任何时候都是这样。有时候, 这种主要矛盾往往退于次要地位,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其中具有进步意义的斗争,在历史发展中就具有一定意义。如南宋时期,由 于女真族的南下,中国南方农民和地主间的矛盾就退居次要地位,而民族矛 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南宋抗战派和投降派的斗争就具有对历史发展的积极意 义。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的混战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使之上升为社会 的主要矛盾。当然,结束这种混乱局面的统一战争,就起了有利于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作用。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迟滞性,资本主义关系萌芽发展缓 慢,而且十分微弱,所以没有形成新的阶级力量。明 清之际,在商品经济的 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下,虽然在地主阶级中分化出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的革新派,但他们力量很弱,还没有形成一种阶级力量,更不可能产生有明 确斗争目标的政党。这种势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封建腐朽势力进行过斗 争,要求社会改革,具有进步倾向,还不能成为代表新旧两种生产关系的阶 级斗争,自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来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 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与中国封建势力的结合下,封建的剥 削关系没有更大变化,农民和地主两个阶级的矛盾仍是社会十分尖锐的基本 矛盾,农民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但由于内外阶级敌人势 力的强大,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不可能超越前一时代。 第五章 国家和法 第一节 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 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 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从国家产生的历史就可以看 到国家的性质。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 《国家与革命》, 都对这个问题作了科学的阐述,而列宁的 《论国家》说得更为简明。列宁说: “谈到国家问题的时候,首先就要注意,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有 一个 时候是没有国家的。国家是在社会分成阶级的地方和时候、在剥削者和被剥 削者出现的时候才出现的。 “在第一种人剥削人的形式、第一种阶级划分 (奴隶主和奴隶)的形式 尚未出现以前,还存在着家长制的或有时称为克兰制的 (克兰就是氏族,当 时人们生活在氏族中)家庭,这种原始时代的遗迹在很多原始部落的风俗中 还表现得十分明显,不管你拿哪一部论述原始文化的著作来看,都可以碰到 比较确定的描 写、记载和回忆,说有过一个多少与原始共产主义相似的时代, 那时社会并没有分为奴隶主和奴隶。那时还没有国家,没有系统地采用暴力 和强迫人们服从暴力的特殊机构。这样的机构就叫做国家。 “在原始社会里,在人们还生活在不大的氏族中、还处于最低发展阶段 即处于近乎野蛮状态的时候,在与现代文明人类相距几千年的时代,还看不 见国家存在的标志。我们看到的是风俗的统治,是族长所享有的威信、尊敬 和权力,这种权力有时是属于妇女的——那时妇女还不象现在这样处在无权 的被压迫的地位,——但是在任何地方看不到什么分化出来管理他人并为了 管理而系统地一贯地掌握着某种强制机构即暴力机构的特殊等级的人,大家 知道,现在,这种暴力机构就是武装部队、监狱及其他强迫他人意志服从暴 力的手段,即构成国家实质的东西。 “如果把资产阶级学者制造出来的所谓宗教学说、诡辩、哲学体系以及 各种各样的意见抛开,而去探求问题的实质,那我们就会看到,国家就是从 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当专门从事管理并因此而需要一个强迫他 人意志服从暴力的特殊强制机构 (即监狱、特殊队伍及军队等等)的特殊集 团出现时,国家也就出现了。 “但是曾经有过一个时候,国家并不存在,公共联系、社会本身、纪律 以及劳动规则全靠习惯和传统的力量来维持,全靠族长或妇女享有的威信或 尊敬 (当时妇女不仅与男子处于平等地位,而且往往占 有更高的地位)来维 持,没有专门从事管理的人的特殊等级。历史告诉我们,国家这种强制人的 特殊机构,只是在社会分为阶级,即分为两种集团,其中一种集团能够经常 占有另一 种集团的劳动的时候和地方,只是在人剥削人的地方才产生出来 的。” ① 列宁是从历史上说明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的本质的。社会生产发展到有一 定剩余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这是国家产生的原因。拥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压 迫其他阶级,这是阶级社会的国家的本质。列宁根据这些历史事实,驳斥了 ①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 44—45 页。 那些把国家和神学混为一谈的荒谬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的神秘论 点如 “皇权神授”,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古代的思想家也曾以社会矛盾解 释国家的产生,但有的人强调了国家调和矛盾的作用,有的人认为圣人创立 国家,这都是很荒谬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阶级结构,不同性质的国家,不同 形式的政权组织。列宁说: “国家形式极其繁杂。在奴隶占有制时期,在当 时最先进、最文明、最开化的国家内,例如在完全建立于奴隶制之上的古希 腊和占罗马,已经有各种不同的国家形式。那时已经有君主制和共和制、贵 族制和民主制的区别。君主制是一人独裁的政权,共和制是一切政权机关都 由选举产生;贵族制是很少一部分人的政权,民主制是人民的政权 (民主一 词按希腊文直译,意思是人民的政权)。这些区别都是在奴隶制时代产生的。 虽然有这些区别,但奴隶占有制时代的国家,不论是君主制,还是贵族的或 民主的共和制,都是奴隶占有制国家。 “……奴隶占有制共和国按其内部结构来说分为两种:贵族共和国和民 主共和国。在贵族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少数享有特权的人,在民主共和国 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 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我们必须注 意到这种基本情况,因为它最能说明国家问题,最能清楚地表明国家的实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 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个机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奴隶占有制国家内,有 君主制,贵族共和制,甚至有民主共和制。管理形式确实极不相同,但本质 只是一个: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始终是被压迫阶级,不算是人。农奴制国家 内的情形也是如此。 “……地主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需要有一种机 构来使大多数人受他们支配,服从他们的一定的法规,这些法规基本上是为 了一个目的——维持地主统治农奴制农民的权力。这就是农奴制国家,这种 国家,例如在俄国或者在至今还是农奴制占统治的十分落后的亚洲各国,有 各种不同的形式,有的是共和制,有的是君主制。国家实行君主制时,政权 归一人掌握,实行共和制时,从地主当中选举出来的人多少可以参加政权。 农奴制社会的情形就是如此。农奴制社会中的阶级划分,是绝大多数人—— 农奴制农民完全依附于极少数人——占有土地的地主。” ① 列宁这些话,从阶级结构上分析了奴隶制国家的性质和农奴制国家的性 质,又分析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国家各有不同的政权形式,并指出政权组织 形式虽不同,但都为同样性质的国家服务。这些论断,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历 史上的国家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中国历史上有奴隶制时代,有封建制时代,中国没有资本主 义时代,而 在历史发展顺序上,相应于资本主义时代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 史上的政权形式有贵族制、君主制、军事独裁制等的不同。从西周到春秋时 期,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所谓兄弟、叔侄、甥舅之国。名义上,周王的政 治地位很高,但实际上并没有管辖诸侯的权力。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似乎 可以说是一种贵族共和制。在有些诸侯国内部,齐有国、高,鲁有三桓,晋 有六卿,也都是贵族当权。孔子说: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 ①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 49 页、 51 页。 五世希不失矣” ① 。孔子所说的是他对历史的看法,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但 孔子亲眼看到的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则是贵族当政的一种表现。后来孟 子见齐宣王说: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② 。所谓 “世臣”,也是指贵族而言的。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主专制是主要的政权 形式,我们可称之为封建专制政体。 封建专制政体 封建专制政体是由贵族制的政权性质转化而来,也是在跟贵族、贵族制 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强化朝廷的过程中逐渐巩固发展起来的。 战国年间,吴起、商鞅在楚秦先后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按一定的政 治条件重新划分贵族的等级。变法的实质是君权对贵族势力的斗争。 《史记·吴 起列传》记吴起在楚变法情形: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 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 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 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 死者七十余家。 又, 《商君列传》记商鞅在秦变法: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 富,无所芬华。……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车裂灭族的报复。吴起商鞅因变法而惨遭杀害的事例 可以看出当时斗争的尖锐。 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 221 年),是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史上有重大历 史意义的一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空前规模的皇朝。他宣布了天下的统 一,定尊号为皇帝,并自称为始皇帝,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他创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和万世一系的世袭制度,对于后来的封建 政体,有很深刻的影响。分封制和郡县制曾经是朝议中辩论的重点,也是关 系到君主专制的重大问题。不少朝臣主张继续实行分封制。最后,秦始皇还 是决定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 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强化君主专政的重大决策,也是有利于统一的重要 措施。但这一重大改革不是在短期内所能完全实施的,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 的历史过程。 楚汉之际,反秦将领以功封侯王者相当多。汉高祖在位时, 基本上解决 了异姓王的问题,留下九个同姓王,他以为天下一家,可以平安无事了。但 他死后,同姓王不断叛乱。贾谊曾评论当时汉朝封国强大下的形势,说好比 是害了臃肿病的病人,小腿肿得差不多象腰一样粗,指头肿得差不多象胳膊 一样大,身体转动一下都很困难。叛乱活动至景帝时才平定下来。汉武帝时 期,是西汉鼎盛时期,封建专制政体才基本上巩固下来。 ① 《论语·季氏》。 ② 《孟子·梁惠王》下。 自汉至唐,封建专制政体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总的说来,地方势力在 逐渐削弱,朝廷势力在逐步加强。宋代以后,封建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设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分掌政事、军事、财务。明代不设丞相,分 权于六部尚书。清代重军机处。这都是君主专制下的组织形式。从这些官制 的变化上可以看出,皇帝权力在步步加强。 等级制和世袭制,是封建专制政体不可分离的部分。在政治上,皇帝站 在等级的顶端,是最高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经济上,皇帝站在 等级所有制的顶端,是最高的所有者。封建社会广大个体小农是皇帝专制的 社会基础。世袭制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是要这个制度世世代代传下去。 在中国历史上,世袭制有兄终弟及,长子继承,嫡子继承,皇子有功者继承 等不同的情况。因继承制度的不稳定,在皇位继承上,往往发生大小不同的 纠纷。 跟贵族制相比,君主专制对统一全国有利,但专制过了头,也会引起朝 政混乱和地方不安。在一定条件下,女主专政、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产生,都 跟封建专制政体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封建专制的特殊形式。这主要是 因为皇权至上,无人敢于从事监督。而女主、宦官、外戚易于利用宫禁的隐 蔽性进行私图。 秦始皇是第一个建立帝制的人,在他死后就有赵高制造的两 次宫廷政变。汉有吕后专政、王莽的篡位。历代都有一些类似情况。我国古 代史学家对此也有所论述。范晔 《后汉书·宦者传·论》和 《邓骘传》,论 述了东汉时期女主、外戚、宦者利用他们特有的身份,窃取权力,以及他们 与朝臣间互相依存和矛盾关系,是颇有特色的。 第二节 国家的职能 社会职能 国家的职能是国家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如何运用它的职能, 直接关系到它的治乱兴衰。国家职能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职能,一是统 治职能,二者又往往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从中国历史上看,国家的社会 职能主要是防水治水,修整道路,发展生产和做好保卫工作。 中国最先执行社会职能的国家是夏、商、周。这些奴隶占有制国家政权 执行的社会职能中,最突出的是治水防水及兴修水利工程。马克思曾对亚洲 古代一些国家举办水利工程的职能详加评论。他说: “在亚洲,从很古的时 候起一般说来只有三个政府部门:财政部门,或对内进行掠夺的部门;军事 部门,或对外进行掠夺的部门;最后是公共工程部门。气候和土地条件,特 别是从撒哈拉经过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鞑靼区直至最高的亚洲高原的一片 广大的沙漠地带,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 础。无论在埃及和印度,或是在美索不达 米亚和波斯以及其他国家,都是利 用河水的泛滥来肥田,利用河流的涨水来充注灌溉渠。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 是基本的要求,这种要求,在西方,例如在弗兰德和意大利,曾使私人企业 家结成自愿的联合;但是在东方,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大,不能产生 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 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 ① 马克思没有举出中国,但是水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关系极大,社会生产, 国家治乱,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都受水的影响。因此,历代国家政权无不 努力发挥其社会职能,解决水的问题。 古代传说中的夏禹就是一个以治水闻名的英雄人物。禹因洪水为害,用 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保证了人民安居乐业。奴隶制的繁荣时期,各诸 侯国都很注意治水并在他们各自的统治区兴修了不少的水利工程。但是没有 强有力的统一政权,不能调整共同用水、甚至出现了 “以邻为壑”、 “东周 欲为稻,西周不下水”的现象。在秦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 军力, “毋令东伐”,竟阴谋派水工郑国去秦国鼓动他们凿泾水为渠。工程 进行中途,其阴谋败露,秦人要杀死郑国。这位水利专家说: “当初我固然 不怀好意,但是事到如今,渠如建成,秦国也有好处。”秦国允许他继续完 成了这项水利工程,取名 “郑国渠”。结果溉田四万余顷,关中从此成为沃 野,没有荒年,秦国也因而富强 ② 。 自从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兴办水利工程真 正成了历代封 建朝廷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许多封建皇朝,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秦朝开 凿的灵渠,沟通了漓江和湘江,成为长江与珠江流域之间的通道。两汉时期, 在修建漕渠和治理黄河水害上均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唐代由政府主持兴修的 水利工程不下二百六七十处。北宋中期以后兴修的水利工程上万处。明太祖 时,开塘堰近五万处,治河四千余处,修复陂渠堤岸五千余处。清朝在治黄、 治淮、修复运河等方面也不逊色。那时所修海塘工程,都超过了唐宋时代。 水利工程的兴办,皇帝有时直接干预。汉武帝不但派官督工修建多处水 利工程,他本人也曾亲到现场率领随从人马堵塞黄河决口。来自草原的元世 祖也非常关心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明太祖敕令: “各地方官,凡遇有 老百姓条陈水利的,可随时奏报朝廷。”为兴修水利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 很惊人的,动辄万人、几万人、十几万人,甚至上百万人。汉代修龙首渠, 上万人,干了十余年。元朝末年贾鲁治河一次派了民夫十五万,戍军二万。 为了使兴修水利工程经常化,制度化,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都 水监就是掌管川泽、津梁、陂池、渠堰工程的部门。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兴办的大批水利工程,有一些是为开凿水路交通,但 大多数是治理水害,或变水害为水利。如治理黄河,主要是防止河水泛滥成 灾。有很多水利工程是用以引水灌溉农田。汉武帝派水工徐伯率领数万人穿 漕渠,使国家运输粮食节省了一半的时间和路程,但渠成之后,渠下之民也 利用渠水灌溉了农田。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主要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的自然经济。广大的小农,从事个体经营,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 产单位,抵 抗不了水旱之灾,涝则一片汪洋,旱则赤地千里,为此常常倾家荡产,背井 离乡,甚者人相食。国家兴办水利工程,治水防水,对发展农业生产有重大 意义。 在发展交通方面,封建国家开凿了不少水路。秦朝的灵渠、汉朝的漕渠 自不待言,隋炀帝动员百余万男女完成的大运河更是水路交通建筑上的壮 举。这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虽然被隋炀帝本人用来通龙舟,饱私欲,但也 ① 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 64 页。 ② 《史记·河渠书》。 使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① 。当然交通方面的建设,主要的是陆路。秦始皇 治 “驰道”是以咸阳为中心 ,修了两条大道:一条向东,一直通到今河北、 山东,至于海边;另一条向南,一直通到今江苏、浙江地区。往北,他命令 大将蒙恬修了一条 “直道”,从咸阳经过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即从今陕 西关中地区到达内蒙。又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了一条 “新道”。 在今云南、贵州边远之地修了 “五尺道”。后来各朝代又在此基础上或修复 或扩充,在辽阔广大的中国境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跟水陆交通相联 系的还修建一系列的桥梁和驿站。这些工程都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全 国的控制,或便于军队调遣及运送物资,传递情报,等等。但是这对促进全 国统一,沟通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物质、文化交流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治水、防水和发展交通以外,发展生产和做好保卫工作也同样是发挥国 家职能的重要内容。 《论语·宪问》 “禹稷耕稼而有天下”, 《诗·生民》 等篇歌颂周开国的历史,也是以发展农业作为生产的中心。所谓 “民以食为 天,国以民为本”,历代皇朝的兴盛时期,无不对农业生产发展给予相当大 的重视。保卫职能主要 指防御外患。至于国内民族纠纷中,也有一个保卫问 题,那就又当别论了。 统治职能 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治职能相应地有了发展。 国家的统治职能,首先是对劳动人口的编制。 《礼记·大学》: “有人 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劳动人口的掌握,是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立国大计。 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劳动力的问题,但这种劳动力是商品化了的,跟奴隶制、 封建制国家对劳动人口可以编制起来的情况大不相同。 商鞅变法,以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什伍互相监督,有罪连坐,这是编 制劳功人口的主要方法,对后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深刻影响。 萧何入咸阳,取秦宫所藏图籍,以此尽知天下地理形势及户口多寡。汉 封诸侯王,以封户标明爵位的高低, 《汉律》以后历代律书,有户律或户婚 律,足见劳动人口的编制对封建国家的重要意义。 本卷第三章曾论到一个历史时期人口的多寡,不是评论这个时期盛衰的 充分依据。但劳动人口是国家粮源、兵源的所在,国家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 劳动人口。因此,封建国家要对劳动人口进行一定的编制并推行重本抑末、 奖励生育、防止流亡、宣扬孝悌及与豪门大姓争夺劳动力等一系列政策。 在经济方面,封建国家有时施行平籴、和买等,调剂社会经济政策,但 主要是对人民进行剥削。赋税、专卖和货币,都是重 要的剥削手段,这些手 段都还是合法的剥削。此外,更有名目繁多的法外剥夺。 《史记 ·平准书》 记汉武帝时杨可告缗事。 “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 之,狱少反者。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以亿 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 家以上大率破”明万历年间,神宗派遣矿税使四出,以开矿为名,到处敲诈 勒索,甚至以掘坟墓、毁住宅相要挟,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其事备载 于 《明史·宦官传》。这是法外劫夺的突出例子。象这一类的事例,历史上 ① 杜佑: 《通典》卷一七七。 是不少见的。 军队是国家暴力统治的强大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军队用于保卫统治集 团和统治阶级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在中国历史上,汤代桀,武王伐纣,都 是通过武力解决问题的。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秦建 帝业、汉亡秦灭楚以及汉以后各皇朝的兴亡,也都是通过武力解决问题的。 当然,武力不是决定一个朝代兴亡的唯一力量,却是很重要的力量。历代宫 廷政变如周勃复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及陈桥兵变等,都是武装夺取政权。 至于魏晋以后所谓禅让,虽也可说是政权转移的合法形式,实际上也无一不 是以武装力量为背景的。在阶级斗争中,统治阶级军队大大发挥其作为工具 的作用。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大小数百次大都遭到官方军队残酷屠杀和镇 压。 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的军队遍布全国各地,朝廷又另有自己的亲军,如 羽林军、神武军、禁军、蒙古军、八旗军等。兵制,唐代的府兵制是寓兵于 农的制度,明代的军户和历代的屯田兵是寓农于兵的制度。这二者都是兵农 合一的制度。另有募兵制,兵源多来自贫民和游民。这种兵制上的变化,也 往往能反映封建 朝廷对人口控制力量的强弱。 列宁在 《国家与革命》中说: “常备军和警察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强力工 具。”并深刻批评不承认这个观点的那些流行的庸俗观点。毛泽东同志说: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看来,军队是国家政权的 主要成份。谁 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 ① 这两位经典作家的 话,主要是指近代历史上说的,但他们所说的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是对整个阶 级社会都适用的。 伴随着政治、经济、军事各种统治机能的运用,统治集团为满足自己的 统治欲望,巩固统治力量,也要占有思想文化的阵地。 《国语·周语》记周厉王时,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 ‘民不 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 目。王喜,告邵公曰: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 ‘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 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 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 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 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 善败于是乎兴;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 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 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这是统治阶级对思想文化滥用统治机能的一个 失败的例子,但也可见统治者对 于人民思想文化干涉到什么地步。秦始皇灭 六国后,焚诗书、百家语和非出于秦史官的史籍,并令学者 “以吏为师”, 这也是以暴力统治思想文化的有名事例。后来的皇朝也有焚书、禁书的办法, 还制造了一些文字狱。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树立了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以取代那些不 利于自己的思想文化。在暴力压制以外,封建统治阶级所普遍采用的办法是, 用比较隐蔽的手法,在思想文化本身打主意。殷周时期, “学在官府”就是 ① 《战争和战略问题》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512 页,人民出版社 1968 年版。 统治者进行思想文化控制的一种方式。周东迁后,典籍散乱,百家之学逐渐 出现。秦焚百家语,未能断绝百家之学的流传。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家为 一尊,于是治六经之学,修儒经之业的人,遇有机会,就可进入仕途,儒学 逐渐取得了在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汉成帝在石渠阁、汉章帝在白虎观大 会群儒,亲自讲解经义,既提高了经学在政治上的地位,也提高了自己的学 术形象。汉代这种措施,比暴力控制思想文化要高明得多,成效也好得多。 后来的封建皇朝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使儒家之学长期地成为束缚人民思想 的枷锁。隋唐的注疏,宋元的理学、明清的八股文,尽管在形式上各不相同, 但都是以阐述儒学作为主要的内容。 自汉代以来,儒学的内容主要不过两点。一是宣扬君权神授,一是宣扬 三纲五常。这都是先验论的观点,把君权说成是无可置疑的天命所在,三纲 五常是永恒的社会秩序。这极大程度地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迷惑人 民群众达两千多年之久。与此同时,封建国家还大力推崇佛教和道教,把广 大人民群众深受的灾难引向对来世快乐的幻想,以削弱其反抗的斗志。毛主 席说: “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一是从朝廷 到基 层的国家系统,即政权;二是家族系统,即族权;三就是阎罗天子、城隍庙 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 称之为鬼神系统,即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边三种权力支配之外,还受男 子的支配,即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 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这四大绳索都是跟儒家的中心思想相一致的。 封建国家的统治机能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监察。秦代朝廷上有丞相、 太尉、御史,地方上有守令、尉、监。御史和监都是监察官,在国家行政结 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汉置刺史,权力很大。刺史班宣周行,黜陟能否,断 治冤狱,以六条问事: 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陵弱,以众暴寡。 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招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嘉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 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 四条,二千石选补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① 99900041_0232_0 后来汉唐宋元各代有御史台的设置,明、清有都察院的设置,这些机构都是 重要的监察机关。 剥削阶级国家统治职能运用的成效如何,是一个比较复杂 的问题。第一, 这要看当时阶级斗争发展的形势;第二,要看统治者如何认识客观形势,并 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者总是妄图把自己的权位永远传下 去,成为子孙万代之业,对自己掌握的统治职能,总想使之成为永恒的存在, 这显然都是脱离实际的想法。他们的统治必然不断地遭到人民群众的反抗, 也会在统治集团内部引起这样那样的斗争。 第三节 法 礼与刑 法,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秩序,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对妨碍统治阶级利益的活动进行制裁的工具。法的制定和实施也是国家统治 职能的一个重要部分。 法和律,原来是有区别的。法,如 “法度”、 “法则”,涵义比较广泛。 律,是指具体条文。 《管子·七臣七主》: “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 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唐代的法包含律、令、格、式。律,规定罪名和刑 罚。令,是皇帝以命令的方式对律的随时补充。格,是规定官吏的办事规则。 式,是规定官署通用的文件程式。但这种区别,就是在古代也并不严格,法 与律往往通用。近数十年又经常把法与律合为一个名词,称为法律。 在中国历史上,法起源于礼和刑。礼,可能在原始社会已经有了,是当 时维持社会秩序的风习。到了阶级社会,礼有了发展,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 的工具。 《荀子·礼论篇》对礼的出现和发展有所解释。按他的说法,礼不 是从来就有的,它是 “先王” 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礼呢?他认为是客观的 “物”和人的 “欲”之间有矛盾。为了防止 “欲”的无限扩大,把 “物”搞 光了,也防止因此发生斗争,才制定礼,进行约束。荀子讲礼的最大意义在 于一个 “分”字,使上层社会的人都按照自己的身份,各守本分。荀子的说 法是可取的,但礼大体上可能是由古代社会风俗自然形成的,而先王也有所 制定,用以显示贵族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周朝兴起后,礼的规定日趋复杂, 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刑,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刑与礼相对,是专为下层社会而设的。 《礼记·曲 礼》上说: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很多人为这句话作解释,分歧很大,但礼和刑的对象不同是可信的。在刑的 内容上,反映出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传说皋陶最早制定的刑法,把作坏 事不承认、贪污、杀人列为惩罚的对象,无疑是对一切危害奴隶主阶级利益 的人绳之以刑。商朝虽然有 《汤刑》,但是殷纣王又加上了 “炮烙之法”。 周朝法网更密,周穆王命令吕侯作 《吕刑》,律文多达三千条。 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关于汇集法律条文的 《刑书》。但是,在是否公布这 种成文法上,曾发生过争论。公元前五三六年郑国的执政者子产把 《刑书》 铸在鼎上,公诸于众。史称 “郑人铸刑书”。晋国的大夫叔向提出反对,理 由是过去 “临事制刑”,现在完全公开,老百姓知道了刑法的规定,就不害 怕统治者了;再则发生争论,他们会同刑书对照,可以免去统治者任意惩罚。 子产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照样公布 ① 。三十年后,叔向所在的晋国也把他们 的 《刑书》公布了。那是晋国的执政者赵鞅、荀寅干的,史称 “铸刑鼎”。内 容是公布范宣子所作的 《刑书》。这一次引起了孔子的反对,理由同当年叔 向提出的差不多。 春秋时期,社会变化很大,礼既已徒具形式,刑的本身也须变革。郑、 晋两国铸刑鼎,把刑法公开化,表明了两国统治阶级提高刑法的地位,从而 加强它束缚人民的作用。孔子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 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① 从孔子的话里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怀念, ① 《左传》昭公六年。 ① 《论语·为政》。 也可以看出刑在春秋末年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为了时事的需要,统治阶级 开始了法典的修订。 封建法典 战国初年,魏国李悝著 《法经》六章,这是继郑、晋铸刑鼎 之后的第一 部法典。 李悝在魏国推行尽地力之教,立平籴之法,以附着于土地的小农为主要 施政的对象。他是一位有明显的封建主义倾向的政治家,他的 《法经》久已 失传,可能也具有同样的政治倾向。 《法经》第一章是 “盗”,第二章是 “贼”, 表明了作者对财产权利人身安全的重视,这在后世的封建法典里,始终是重 要的内容。刘邦入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两汉末农民起义 军的政治口号是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创赏。”李悝同农民军的立场是不同 的,但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秩序中最尖锐的矛盾。在这一 点上,两者是一致的。 秦汉时的法,是以 《法经》为基础而有所增益。萧何定 “汉律”九章, 于 《法经》六律之外,增加了兴、厩、户等三律,包含了军法和户籍法。汉 单行法中有 《越宫律》、 《朝律》、 《沉命法》等,这意味着法律在向朝廷、 宫禁和提高君主专制权力的方向发展。 隋唐时期,封建法典达到了定型化的阶段。隋朝的 《开皇律》是一部有 名的封建法典。唐朝尤其重视法典的修定,先后有 《武德律》、 《贞观律》、 《永徽律》的颁行。高宗为解释律文,诏修律疏,成 《唐律疏义》,流传至 今。唐律集秦汉以来封建法典的大成,被誉为中华法系的代表,在中外法律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不少国家产生了影响。 唐律共十二篇,篇次是 《名例》、 《卫禁》、 《职制》、 《户婚》、 《厩 库》、 《擅兴》、 《贼盗》、 《斗讼》、 《诈伪》、 《杂律》、 《捕亡》、 《断狱》。以唐律跟汉律相比,唐律显然反映了更复杂的社会矛盾,在法典 的结构上,也远比汉律为严整。 《名例》是关于唐律的原则性规定,其中大 部汇集了前代律文而突出了十恶和八议。十恶是: ①谋反 (对皇朝统治的颠复活动)。 ②谋大逆 (破坏皇帝宗庙、陵墓、宫阙的活动)。 ③谋叛 (叛国投敌)。 ④恶逆 (谋杀殴打尊亲属及丈夫尊、近亲属)。 ⑤不道 (杀死一家三口 及肢解等残酷手段)。 ⑥大不敬 (盗窃御用物品等)。 ⑦不孝 (对直系尊亲属有忤逆言行)。 ⑧不睦 (谋杀或出卖近亲属、殴打或控告丈夫或尊亲属)。 ⑨不义 (杀害本地及五品以上官长,夫死不举哀、守丧期做乐或改嫁)。 ⑩内乱 (近亲属间不正当的性关系)。 犯十恶罪一律不得赦免。八议是: ①议亲 (皇室一定范围内的亲属)。 ②议故 (皇帝的故旧)。 ③议贤 (朝廷认为有贤德的人)。 ④议能 (有大才能)。 ⑤议功 (有大功勋)。 ⑥议贵 (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 ⑦议勤 (有大勤苦 )。 ⑧议宾 (前朝的后裔之为国宾者)。 凡适用八议条款的罪人,除十恶罪外,都可从轻议处。十恶、八议的规定, 表明了皇权神圣不可侵犯之尊严、三纲之为封建秩序必须遵循的准则以及上 下尊卑的等级之不可逾越。法律是有强制性的,是封建皇权分别套在臣民身 上的枷锁。唐律于 《名例律》之后,即首列 《卫禁律》、 《职制律》,而置 《赋盗律》于全律第七,这也反映皇权在法典中地位的提高。 《大明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部有代表性的法典。这书的编修经过 三十年时间,由朱元璋亲自审阅而完成。律的条文,大体上因袭唐律,但在 篇章结构上是按照 《名例》 及 《吏律》、 《户律》、 《礼律》、 《兵律》、 《刑律》、 《工律》为次序的。这种按六部官制编排的方法,有利于法的执 行和监督。 明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封建势力对新生的生产力采取压制态度,这 种重大的社会矛盾现象在 《大明律》中都有相应的 反映。 朱元璋在 《大明律》完成后,要求后代子孙各守祖训,不得对律文加以 更改,这是要后代皇帝必须守法、执法,以确保皇权的巩固。但这种对待法 律的严肃态度在法律发展史上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清修律书,条款篇章基本上因袭 《明律》而附以大量的例,因而称为 《大 清律例》。例文之烦,既利于酌情断狱,也便于吏人因缘为奸。对于反叛罪, 清律量刑远较明律为重,这反映了满族贵族统治集团之狭隘的民族猜忌心 理。 以上所说封建法典,基本上都属刑法性质。还有行政法,如 《唐六典》、 《大明会典》、 《大清会典》,旨在明确各部门各级官署的职掌、调整统治 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这和上述封建法典都是封建国家 的基本大法。 中国封建社会编了一套套的法典,一般称之为王法或三尺法。王法的提 出,最早是指治国之道。付与它法律意义的是三国时的曹操。当时曹彰为北 中郎将,奉令征乌丸,临行前,曹操对他说: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动以王法从事,尔今其戒之。” ① 三尺法的来历是因古代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 简上。王法或三尺法,在封建社会对人民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是,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绝不限于已经编成的法典条文, 最根本的是它与现实的利害关系。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管刑狱,办案时 最愿意按他的上司张汤,尤其是按皇帝的意旨裁决。 “上所欲挤者,因而陷 之。上所欲释,久系待问而微见其 冤状。”有人问他: “君为天下决平,不 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旨为狱,狱者固如是乎?”杜周说: “三尺安在哉? 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① 杜周的话说 出了封建王法的本质,法就是当代封建专制皇帝的意旨。朱元璋虽告诫他的 子孙不得更改法律,事实上也并不能做到。 中国封建社会制定的大量法典,在近代法律分类上,基本上属于公法范 ① 《三国志·魏书·任城威王彰传》。 ① 《汉书·杜周传》。 围,而缺乏私法内容。私法,与公法不同,是关于个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恩格斯说: “如果说国家和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那末不言而喻,私法 也是这样,因为私法本质上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的现存的、在一定情况下是 正常的经济关系。” ② 私法包括物权、债权、契约和继承等权利与相互承担的 义务。 在中国封建法典中,从来没有专门的私法典,在公法中涉及私法的条例 数量也较少。李悝的 《法经》首列一 “盗”,当然是保护私有财产的,不过 内容不详。秦汉时代法律大兴,有关私法方面的也极罕见。反映私法较多内 容的开始于唐律。唐律的 《户婚律》有几条涉及保护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 《厩库律》有几条涉及保护私有牲畜。 《贼盗律》有几条涉及保护私有财产。 《杂律》中有几条跟契约、借债及商品生产与贸易有关。但这远比不上人们 熟知的罗马法那样大量而又明确地表现私法的内容和性质。欧洲一些国家的 私法比中国发达,他们吸收了罗马法的这种特点。 私法在中国的欠缺,首先在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罗马法全部的宗旨是保 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而更具特色的是它保护商品生产者的权利。它有 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曾把罗马法称为 “商品生产的那个经济发展阶 段的法律” ① 。其次是中国向来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生产的主要手段 土地,大量为地主、贵族和皇帝所占有,表现在法律上有关保护个体农民土 地占有和交换的条例就非常少。相反,法律上保护国有官有土地的条例更多。 第三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根本不关心,人身既不能完全 自主,私有财产更难得到法律保护。 近代的立法和司法 历代的封建法典,重伦常,明等级,尊特权,反映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为时短浅,但也形成了近代的法律体 系。近代的法典,反映了地主、官僚、买办的意志,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在华 利益。总的说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其特点是,一、立法权从皇帝的 钦定转向民议的形式和政治首脑的独裁;二、接受外力对立法权和司法权的 干扰;三、引用西方法典的形式,保留封建法典的某些内容;四、有了系统 的私法,如民法、民事诉讼法等。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受到极大冲击,国 家的主权受 到严重损害,外国侵略者根据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 权,外国人在中国犯法,只能由外国驻华代表审理,中国政府不得干涉。 中国的政治家、思想家也认为,照老样子统治下去不可能了。以康有为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对立法、司法提出了革新建议。 康有为可能不是最早主张君主立宪的人,但他的确是提出了君主立宪的具体 方案。他认为,要象西欧国家那样,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应当设议 会,由选举的议郎组成,凡议郎三分之二通过的决议就可以付诸实施。他主 张制定宪法,皇帝和人民同受宪法约束。 康有为提出建立法制局,并把法制局列于应设的十二局之首位。他认为, ②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248 页。 ①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395 页。 外国人在中国自治其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 “实为非常之国耻。”他明确 表示,应重新制定法律,即不能骤行于内地,亦当先行于通商口岸。康有为 进一步提出,凡民法、商法、市则、舶则、讼律、军律、国际公法,一切中 国原来没有的新法律,都应由专门设立的机构制定。戊戌变法的另一重要人 物梁启超赞同康有为的建议和主张,并从历史上为之详加论证。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扼杀了康梁维新之后,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 也迫不得已,提出 “革新”, “变法”。他们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督办政务处, 又设考察政治馆,派人出国考察。他们炮制的杰作不过是君主立宪,又不想 真正实行。 1908 年,清政府公布了一个 《钦定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其 中规定皇帝总揽立宪、行政、司法等大权。所谓 “革新”, “变法”,有名 无实。这时有资政院及各省谘议局的设立。资政院的议员有的由皇帝委派, 有的由各省的谘议局以成员的十分之一选出。资政院作为上下 议院的基础, 讨论国家岁入岁出及法典朝章等,议决之后,会同国务大臣奏报皇帝裁决。 这在立法上比封建专制君主制总算有一点进步。但是省谘议局的成员限制出 身、资历、财产等,只有官僚地主和少数资产阶级可以入选。它反映了非常 微弱的一点民主。资政院开院后,来自他们那里的舆论,清政府也不重视。 清政府下了一定的功夫来修订法律。有名的法学家沈家本以修订法律大 臣的身份,带领法律馆的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编出了 《大清现行刑律》。 1910 年清朝公布了由日本法学士岗田朝太郎起草的 《大清新刑律》。作为半 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就是由这位外国人制定的。还有 《民 律》、 《商律》、 《刑事诉讼律》、 《民事诉讼律》、 《国籍法》等,也在 这一年编成,与 《现行刑律》同时公布。 应当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立法、司法上反映了本 阶级的意志。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二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政 府大总统。这个政府按 《临时 政府组织大纲》设有议院,为立法机关,大 总统为行政元首,司法权操在大总统手里。这与欧美资产阶级国家有所不同, 不完全是三权分立。 民国建立不久,接连出现军阀独裁统治。南京政府只有三个月,袁世凯 便搞了独裁,孙中山等又创定 《临时约法》扩大民主权利。 1913 年中华民国 第一届国会成立,采用众参两院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为国务院,司法机关 为大理院和检察厅,有点表面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后来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 炮制 《中华民国约法》,又来个大倒退,立法、行政、司法集于袁氏一人。 1915 年 底,袁世凯正式演出了一场当皇帝的闹剧。但是袁世凯垮台以后,至 1928 年北洋军阀的统治才结束,代之而起的是国民党蒋介石的新军阀。他们 一直搞封建买办法西斯独裁统治,无论在政府组织上怎么变来变去,总离不 开国民党一党专政,总不能改变蒋介石一人独裁。正如列宁所说的, “如果 人民代表机关没有充分的权力,如果它是由旧政权召集的,如果同它并存的 旧政权还是完整的,那末人民代表机关就等于零……如果没有政权,无论什 么法律,无论什么选出的机关都等于零。” ① 毛泽东同志说: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 ① 《列宁全集》第十一卷第 98 页。 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② 中国 近代史上的这种斗争形势,在立法、司法领域里也没有例外。官方制定的各 种法典,到处遭到人民群众反抗和抵制。 ②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见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595 页。 第六章 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学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说 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问题,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问 题,说明了社会意识的各种表现形式问题。这些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 前,是得不到科学的确切的说明的。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说: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 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 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 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 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 </PGN0244.TXT/PGN> 的社会存 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 99900041_0245_0 马克思又指出: “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 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 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 切存在的比重。”② 99900041_0245_1 马克思的这些指示,着重说明,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 基础,政治和法律,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树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生产关系是 “一种普照的光”,是 “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其 它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政治、法律、意识形态都是由社会存在特别是生 产关系来决定的。 恩格斯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 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 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 “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 “经济学” 中去寻找。正因为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所以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 终极原因要在经济基础的变动中去找,而不要在人们的认识中去找。这就进 一步论证了这样的一个真理: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 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 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 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恩格斯在一八九○年八月五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指出, “必须重新研 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 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 ① 这是说作为上 层建筑之一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 只能在社会存在中去找。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根据,它是第一性的,而意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475 页。 识形态则是由社会存在所派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关 系,有十分具体和形象的叙述: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 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 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 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 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 (直到 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 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象在照像机中 一样是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 膜上 </PGN0246.TXT/PGN> 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① 99900041_0247_0 这段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即是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正如照像 机中的形象是外界物体的反映一样。 按照这个理论,社会存在发生变化,则作为其反映的意识形态也将发生 变化,社会存在有所不同,则作为其反映的意识形态也将有所不同。斯大林 说: “物质方面的发展,外部条件的发展,先于观念方面的发展,先于意识 的发展,首先是外部条件发生变化,首先是物质方面发生变化,然后意识、 观念方面才相应地发生变化。”又说: “历史表明,各种不同时代的人们之 所以抱有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愿望,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式和 自然作斗争以求满足本身的需要,与此相适应,他们的经济关系也按各种不 同的方式形成起来。” ② 时代不同,意识形态也不同。这个问题,马克思在 《哲学的贫困》里说 道: 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例如,与权威原理相适应的是十一世纪,与个人主义 原理相适应的是十八世纪。……为什么该原理出现在十一世纪或者十八世纪,而不出现 在其他某一世纪,我们就必然要仔细研究一下:十一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十八世纪的 人们是怎样的,在每个世纪中,人们的需求、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 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难道探讨这 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 </PGN0247.TXT/PGN> 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 是把这些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但是,只要你们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 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你们就是迂回曲折地回到真正的出发点,因为你们抛弃了最初作 为出发点的永恒的原理。① 99900041_0248_0 马克思的这段指示,意思很明白。在不同的世纪有不同的原理。因为产生原 理的人们不同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不同了,所以原理也不同了。研究不同 的原理就要研究不同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才能把问题研究清楚。 物质世界是发展的,人的认识反映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人的社会认识 (就 是哲学、宗教、政治筹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说)反映着社会的经济制度。社 会的经济制度会发展,因此,人的社会认识也会随之发展。 在西方,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的繁荣;中世纪,学术为神学原则所统治; 近代,则有自由、平等思想。这是标志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② 《斯大林全集》第一卷,第 289 页。 会思想意识的不同。在中国,氏族家长制遗留的存在,使孝弟思想与保民思 想,在奴隶社会处于显著的地位。奴隶社会末期,展开了百家争鸣。封建社 会,经由秦皇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走 的都是学术定于一尊的路径。西汉儒家经术统治建立以后,学术神学化,经 二千余年不变。近代,则向西方学习,倡导自由、平等。这也与西方有相似 之处。东西方思想意识的发展,是合规律的发展,还是偶合,有待于进一步 研究。 已往的历史,每一时代都有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 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 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 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 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指出, “任何一个时代 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个时代的 哲学都有由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凭藉。经济 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十八世纪的法国,对英国 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经济发生最终的支 配作用,决定着现有思想资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这种作用多半是 间接发生的。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则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 反映。恩格斯在一八九○年十月二十七日,写信给康·施米特,清楚地表达 了上述思想。 ② 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还论述了社会和国家以至纯数学的 规律的某种独立性。他说: “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 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 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社会和国家方面的情形是这样,纯数学也正 是这样,它在以后被应用于世界,虽然它是从这个世界得出来的,并且只表 现世界的联系形式的一部分——正是仅仅因为这样,它才是可以应用的。” ① 哲学思想是自然和社会的概括。它来自自然和社会,但对自然和社会却具有 相对的独立性。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自然科学发展和社会变革 的反映,但是各家各派学说的发展自有其自己学派先驱思想作为凭藉,似乎 与当时现实不相联系。这种情况,在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发展进程中都有 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恩格斯指出,当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原因造成 的时候,它也影响周围的环境,甚至能够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这就 是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发生反作用。 ②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70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485—48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78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474 页。 这是恩格斯在一八九○年八月五日致康·施米特的信里说的话。 列宁说: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③ 。斯大林 指出, “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设施,在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即社会存在的 发展所提出的已经成熟的任务的基础上一经产生,便反过来影响社会存在, 影响社会物质生活,为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的已经成熟的任务,为社会物 质生活能进一 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段话具体阐明了意识创造客观 世界的学说,这种创造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在已经成熟的社会任务的 基础上进行 ① 。 斯大林说,必须证明思想的伟大意义。 “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 生活本身所产生的,可是它一旦产生出来,就会获得巨大的意义,它把人们 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并且在产生它的社会生活上打下自己的烙印,——思 想在历史运动中有巨大的意义。” ② 斯大林指出, “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想和 理论。有旧的思想和理论,它们是衰颓的,为社会上衰颓的势力服务的。他 们的作用就是阻碍社会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也有新的先进的思想和理论, 它们是为社会上先进的势力服务的。它们的作用就是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 会前进,而且它们愈是确切地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需要,它们的意义就 愈大。” ③ 斯大林的这些论述,已经为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它是探索社会 变革时期哲学思想的阶级性的一盏明灯。 在社会变革时期,思潮的激荡特别强烈。在新旧绝续之际,方生未死之 间,旧的、衰颓的要挣扎,不肯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先进的要上升,要登 上历史舞台。这样,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很激烈,很尖锐。即使新的取得 了胜利,也还有摧陷廓清的任务,敷陈新义的任务,不是很简单的。斯大林 说: “上层建筑是由基础产生的。但这决不是说,上层建筑只是反映基础, 它是消极的、中立的,对自己基础的命运、对阶级的命运、对制度的性质 是 漠不关心的。相反地,上层建筑一出现,就成为极大的积极力量,积极促进 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去根除去消灭旧基础和旧 阶级。” “基础创立上层建筑,就是要上层建筑为它服务,要上层建筑积极 帮助它形成和巩固,要上层建筑消灭已经过时的旧基础及其旧上层建筑而积 极斗争。” ① 斯大林的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写成于一九五○年,总 结了十月革命时期以及苏联建国时期前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斗争和理论斗 争的经验,对上层建筑思想意识的反作用问题作了极精辟、极深刻的论述, 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 的武器。马克思在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 “哲学把无产阶 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 器……”又指出: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 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② 当无产阶 ③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第 228 页。 ① 《斯大林选集》卷下,第 438—439 页。 ② 《斯大林全集》第一卷,第 106 页。 ③ 《斯大林选集》卷下,第 438 页。 ① 《斯大林选集》卷下,第 502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15 页及 9 页。 级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革命的理论,就是掌握了战斗的武器,就能够 确定方向,认清前途,对工作充满信心,相信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从而进 行实际的革命斗争,使革命事业一步步地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革命的理论,就 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被压迫阶级,即历史上最 革命的阶级的世界上最伟大的解放运动。 革命理论并不是谁臆想出来的东 西,它是从世界各国的革命经验和革命思想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 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 将崩溃的问题,去考察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无产阶级掌握了马克思主 义,不只是掌握了伟大的认识工具,而是运用它来发挥伟大的组织作用、动 员作用和政治作用,战胜敌人,建立自己的统治,并进行通向共产主义的伟 大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已经将近一个半世纪。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经过了极其艰辛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迄今为止,已有十多亿人口摆脱了被奴役、被剥削的处境,在社会主义道路 上胜利前进。但是距离共产主义事业的全部胜利,路途还遥远,还要付出艰 巨的劳动和巨大的牺牲,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那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所向往 的光辉的顶点。 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表现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为宗教,为哲学 (包括政治法律观点和道德), 为文学,为艺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 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恐惧创造神。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盲目势力的恐惧。 这种势力确 实是盲目的,因为人民群众不能预见到它。因为它使无产者和小业主在生活 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 “突如其来的”、 “出人意料的”、 “偶然发生的” 破产和毁灭,使他们变成乞丐,变成穷光蛋,变成娼妓,甚至活活饿死。资 本主义社会造成的压抑、灾难、残酷的折磨,是现代宗教的社会根源。马克 思指出: “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 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 ① 宗教决不会自行消亡。宗教的消亡需要唯物主义无神论的长期战斗。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中世纪把意识形态中其他 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 目。因此,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 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 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汉末的黄巾起义、北宋的方腊起义、元朝的红巾 军起义、清朝的白莲教起义,都是披上宗教外衣的。德国的农民战争也是如 此。 哲学这门学问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变化。旧哲学被称为科学的科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三卷,第 96—97 页。 学,它包罗着关于世界的知识,并以自己代替一切科学。各种具体科学的发 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结束了旧哲学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的旧哲学不同,它不是站在其他科学之上的科 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 性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界、 人类社会、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的学说,是科学认识和革命改造的武器。 政治、法律观点和道德学说也是哲学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不同,哲 学阵营就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凡是主张存在是第一性、思维 是第二性的为唯物主义哲学。与此相反的,则为唯心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了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跟唯心主义哲学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列宁指出, “唯 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 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① 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的哲学是不可能有 的。宣传哲学的 “无党性”和 “全人类性”只能是欺骗。 文学和艺术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散文、 剧本。艺术包括音乐、书画、雕塑、戏剧、电影。文学和艺术一般是诉诸感 情的形象思维的形式。 文学和艺术具有倾向性。马克思说: “请回忆一下织工的那支歌吧?这 是一个勇敢的战斗的呼声。……无产阶级在这支歌中一下子就毫不含糊地、 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它反对私有制社会。” ② 恩格斯 指出, “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 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 《阴谋与爱 情》 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 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 ① 在中国,诗经里的 《伐檀》、 《硕鼠》,有强烈的倾向性。历代著名的文学家屈原、贾谊、杜甫、白居易、 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关汉卿、施耐庵、王实甫、吴承恩、曹雪芹 都是有政治倾向性的作家。文学和艺术的生命和价值全在它具有为人民的政 治倾向性。 为人民的文学和艺术,就是站在人民一边,与人民同患难、共呼吸,为 人民的利益服务。这样的文学和艺术就是优秀的文学和艺术,它大量地记录 在文学史和艺术史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 在今日,文学和艺术就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宣传进步 思想,宣传共产主义思想,鼓舞、赞美人们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 高尚志趣和情操。但是也要注意,做到象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倾向应当从 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不要把 “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是在不断吸取民间文学和艺术的营养中发展、长大 的。诗、词、小说,都是如此。戏剧更是来自民间。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熔 铸着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精魂,这是不容忽视的。 ① 《列宁全集》第一卷,第 379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 483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454 页。 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不断地接受外来文学和艺术的影响。例如佛教艺术 和讲唱文学就是如此。近代、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外来影响更为显著。 第二节 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历史发展 上古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学说 上古哲学思想,指奴隶社会的哲学思想。中国奴隶社会的哲学思想,从 殷代后期起,经历了殷及西周、春秋、战国三个阶段。殷周之际是古代思想 的起源时期;西周则学在官府;周室东迁前后,官学崩溃,这是古代哲学思 想的第一阶段。周王东迁以后的思想,以至春秋邹鲁缙绅先生的 《诗》 《书》 传授之学,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第二阶段。孔墨显学,战国百家并鸣之学,周 秦之际的思想,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第三阶段。对古代哲学思想的这三个阶段, 《庄子·天下篇》曾有所论述。 商代后期,以干支相配成的六十甲子明确无误地刻在甲骨上。以六旬为 循环的纪日法,是中国历法的基础。历法反映关于人类对天体运行和时间的 较精确的计算,它起源甚早。殷代先公上甲微就以十干的日命名,以后■、 ■、■,都沿袭这种称谓方式。他们是成汤以前的先公。生活在夏朝的商之 先公以十干命名,则干支纪日的历法当起源甚早。历法与天体运动的神话相 伴随,纪实观念又与禋祀祖先相联结,从中形成了礼。殷代后期,礼器的大 量出土,表明当时确实存在着 《论语》所 提到的殷礼。礼器的多端,以及纹 饰的精致,既说明青铜冶铸技术的进步, 也说明殷礼已相当繁缛。 殷虚文字,是单字象形。单字,证明其无复杂语言;象形,反映其对周 围事物观察的朴素。这种文字,指示出感性的摄取与劳动的接触是特别重要 的。卜辞所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广泛、复杂,表明殷人以人事诉诸鬼神的宗教 意识的浓厚。罗振玉、董作宾、郭沫若,对此都作过仔细的归类和分析。王 国维根据卜辞而作出的商史研究具有开创性的价值。 西周学在官府。西周王室掌握文化的官职是祝宗卜史。祝代表祭者向神 致辞,必须掌握关于神的历史知识。宗管理宗庙祭礼,必须掌握关于氏族宗 法的历史知识。卜掌管观兆的宗教事件,必须掌握关于占卜吉凶祸福的知识。 史掌管文书,观察天象,必须有关于自然现象及政治历史的知识。所谓 “学 在官府”的学,就是这班文化官吏所专有的知识,归根结底都与宗教有关。 在主要的诸侯国,如宋和鲁以及后来的楚,也有这种掌握文化的官吏。 周人的宗教思想是天命论,至上神是上帝,亦称皇天,有福可怀,有威 可畏。人受生于天,曰命。受天之命以统治天下,曰天子。人民疆土乃天子 之所有,受自天,亦受自先王。故须敬畏天威,尊法先王,以祖先神与上帝 相配合。 周人的道德思想以德与孝为中心,德以对王,孝以对祖。西周的金文及 诗书,多涉及孝与德的道德思想。如云 “监悊厥德” ( 《克鼎》), “秉文 之德” ( 《周颂》), “聿修厥德” ( 《大雅·文王之什》), “克明德慎 刑” ( 《书·康诰》), “乃单文祖德” ( 《书·洛诰》),如云: “显孝 于申 (神)” ( 《克鼎》), “祖孝先王” ( 《宗周钟》), “绥予孝子” ( 《周颂·雝》), “永言孝思” ( 《大雅·下武》), “用孝养厥父母” ( 《书·酒诰》), “惟尔令德孝恭” ( 《书·君陈》),可见 “有孝有德” ( 《大雅》 )是西周的道德纲领。 西周的政治思想,通过颂与诰以宣扬。颂是后王歌颂先王的乐诗。由下 而上的崇拜叫做 “颂”。周颂用于禋祀先王,多讲武功与农事,称颂先王在 政治经济上的成功。诰谓教训,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谕戒叫做 “诰”。 《书》 之诸诰,如 《大诰》、 《洛诰》、 《召诰》,金文如 《盂鼎》,大抵指陈明 天命、敬德、治民、营国的道理,训戒子孙与多士、多方,要服膺周先王的 统治表率。颂与诰,是用来对下属进行崇拜与服从教育的文字,只有官府才 能掌握,所以说 “学在官府”。 西周末年,王室逐渐微弱,社会矛盾加剧,平王乃被迫东迁。当时有大 量诗歌,暴露现实黑暗,诅咒上天与祖宗,责备上层贵族,这是对统治思想 的背叛,具有进步性、人民性。这些诗歌被收集在 《诗经》中,是我们珍贵 的文化遗产。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政权下移,王官失守,学术由官府下移,竹帛乃 下庶人,西周学术 “皆原于一,不离于宗”,向春秋 “道术将为天下裂”转 化 (语见 《庄子·天下篇》)。于是,就出现了孔子开创私学,聚徒讲学的 新局面。 西周的学术,到了春秋时期,还保留了它的旧形式。残存的官府文化官 吏,还抱着西周的学术传统苟延残喘。然而这仅如秋风中的残叶,即将飘散。 《庄子·天下篇》说:西周学术,到了春 秋之世, “其明而在度数者,旧法 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但是毕竟王官失守了,他们所有、所能明的只是仅存躯壳的形式了。春秋时 期的诗书礼乐,只是单纯的仪式,而没有内容。西周文化成为死规矩。邹鲁 之士、缙绅先生的学术,就是专门背诵古训的儒者的职业。 《说文》: “儒 为术士之称”。术士,犹艺士,娴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习礼乐,所以为相; 习射御,所以为将;习书数,所以为宰。此为当时贵族之学,亦懦所以进身 于贵族之学。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就是传习诗书的儒者,他们的时代早于 孔子。 春秋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散见于 《左传》。如云 “五行”,或亦曰 “五 材”,如云 “六气”,都是指宇宙间的基本物质。又论及民与神的关系,指 出应先成民事而后致力于神。或指出,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 依人而行。或指出,天道远,人道迩。这些,都表明人们相信人力,而不甚 相信神力;依靠切近的人道,而不依靠遥远的天道,闪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 光芒。 春秋末世战国初年,孔子墨子开创了私学,从此开始了诸子百家并鸣的 局面。 孔子生长在文化典籍丰富的鲁国,接受了邹鲁缙绅先生的诗书传授之 学。那时候王官失守,学术下移,孔子处身这种文化变革的时代,首先开了 私学。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惟官学失守,乃有私学。孔门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多人,形成很有势力的学派。孔子的学术以 “仁”和 “礼”为中心, 仁就是承认人的地位,礼就是讲究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言仁,是革新的。 讲礼,是保守的。所以孔子的学术反映了新旧交替的矛盾。孔子周游列国, 当时的诸侯不能用他。他晚年退而著书,编定六经。据说 《春秋》是经过他 笔削的, 《春秋》笔法成为后代史学家的准绳。孔子编定的经书,经过汉朝 提倡,成为学术的正统,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的教育学说很有价值,有些 原则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今天还在遵循。孔子死后,弟子散处四方,或 者为诸侯师,或者友教士大夫,影响十分巨大。 墨子稍后于孔子,当战国初期。他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乃背弃, 而著 《非儒》。其书多及生产劳动,多言百工、商贾、宾萌、役夫,反映其 为身份微贱的生产者。墨子的主要主张为兼爱、非攻、节葬、非乐,上同、 尚贤,天志、明鬼;反对奴隶主贵族依靠骨肉之亲,无功富贵。书中 《备城 门》以下,是兵书,详言战争防御方术,可见墨家非攻而不反战。墨家也是 徒属弟子充满天下的学派,其后学有墨辩,有墨侠。终战国之世,墨家学派 传播甚广,其巨子且远至西方的秦国。墨家学派直到汉初才衰落下去。所以 孔墨二家,韩非子称为 “显学”。孙诒让谓:墨学之昌,几埒洙泗。犷秦隐 儒,墨学亦微。至西汉,儒复兴而墨竟绝。这里所说墨学的历史兴衰,符合 实际。 孔子开创私学,墨家踵兴。从此而后,道、法、名、阴阳各家并兴。与 儒、墨合称六家,各以其学术相诘辩,形成战国百家并鸣的局面。奴隶社会 崩溃阶段的学术繁荣,在学术思想史上放一异彩。 汉初司马谈以黄老学派立场,论六家要旨。其言虽有所见,要不免偏颇。 大抵自孔子而后,战国大儒,言仁义,崇礼乐,前有孟子,后有荀子。孟子 道性善,议井田,衍子思的思想绪余,流于主观唯心主义。荀子言性恶,重 视后天的学习,论天行,重视人事的修治;博综各家,非十二子,赫然成为 战国末年唯物主义思想的巨擘。 道家称老庄。老子其人, 《史记》不能论定其时代。而 《道德经》则显 系孔墨而后战国时期的思想,非议仁义,批判礼制,要回复到小国寡民,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淳朴之治。其所提出的 “道”,是天地万物之母,但是恍 惚不可捉摸,不可名状,没有物质 基础。 《道德经》反映着一个以 “道”为 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庄子是没落奴隶主贵族, “处昏上乱相之间”, 生活贫困,衣履破敝,不得不贷粟于监河侯。他既不能随时代而前进,又不 能把握当前的现实,只能逃离人世,处身于材与不材之间,在矛盾中求得内 心的宁谧。所以他齐死生、得丧、小大、多少、贵贱、是非,乘道德而浮游, 泯然无累。庄子提出了超越时间、空间的 “道”, “道”是不可认识的。这 个 “道”,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是宇宙的根本。从 “道”出发,庄子 要求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不要以人为改变天然。无用是最好的用, 越无用就越合于天道。处世的方法是 “安时而处顺”,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 之若命”。这是在命运面前听凭摆布的败北主义。庄子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 义,对后世影响很大。 名辩思想包括名家与墨辩。名家惠施、公孙龙都逞诡辩。惠施合同异, 如说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种诡辩,抹杀 事物的质的差别,把相异的事物视为同一。公孙龙离坚白,谓 “白马非马”, 谓 “坚白石”,离。 “视不得见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 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白马论的逻辑特征,在于把普遍的概念 (马) 与个别的事物 (白马),抽象而绝对地分离开来,把本质 (马)与属性 (白), 抽象而绝对地分离开来。这是他所以陷于谬误、成为诡辩的原因。坚白论则 认为色 (白)性 (坚)质 (石),互不相关,人物感觉 (视觉与触觉),各 各分离,互不联系。现象不可知,感性认识不可靠,把诡辩推向极端。 墨家后学墨辩,有文字六篇: 《经上》、 《经下》; 《经说上》、 《经 说下》; 《大取》、 《小取》,讲墨学的认识论、逻辑思想、科学思想, 在 《墨子》书中,自成一组。文字体例,殆如 《尔雅》,文辞简约,讹夺过多, 至为难读。今举其批驳名家公孙龙诡辩的论题如次。 “白马,马也。乘白马, 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 (小取)。 “于:石,一也。坚 白,二也,而在石。” ( 《经说下》)。一则批驳白马非马,一则批驳坚白 石,离。由此可知,墨辩的成书时代,乃有晚于公孙龙者。 法家称管、商、申、韩。 《管子》驳杂,非一家之言。 《商子》大体出 于商鞅的言论,亦有后人依托。 《申子》或近于道家。 《韩非子》则集法家 大成,兼言法、术、势三者。其 《解老》、 《喻老》,表明法家思想与 《道 德经》的关系。韩非时代,及于秦王嬴政,已是秦统一的前夜,其思想,为 君主专制政治鼓吹。 阴阳家邹衍、邹奭,著作无传。 《管子》书中,或有其绪论,当俟考定。 《吕氏春秋·应同篇》保存其五德 终始之论。 《史记》所载大九州之说,为 阴阳家思想的一端,然而非其思想之最重要者。 这里要提出来的,是战国时期诸子书中关于思想统一要求的屡见。 《管 子》书中已见统一思想的端倪。 《商君书》,要求 “燔诗书而明法令”,禁 绝游学。 《荀子·非十二子》,要务息十二子之说,除天下之害,把百家争 鸣看成扰乱天下的邪说、奸言。 《韩非子》则禁二心私学。所有这些,成为 秦统一天下以后 “燔诗书百家语”以及 “偶语 《诗》 《书》者弃市”政策的 张本。 中古时代正宗哲学的神学化 从秦汉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中古时期,即封建社会时期。中 国的中古时 期历时二千年,至一八四○年鸦片战争才进入近代。 中古时期的正宗哲学,是以儒家哲学为代表的。但是各个发展不同的阶 段,具有十分不同的特点。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各 以其不同的性格与风貌,标志着正宗哲学的历史演化。但是正宗哲学的神学 化性质是始终存在的。 中古正宗哲学从董仲舒开始,正宗哲学的神学化也从董仲舒开始。汉武 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 “六艺之科”的书籍成为经 典。汉初的子学余绪,由式微而归于斩绝,经学的统治开始。西汉占统治地 位的是今文经学。董仲舒的 《公羊春秋》以其非常异议可怪之论独成为今文 经学的大宗。他的天人三策和 《春秋繁露》是正宗哲学神学化的标本。阴阳 灾异之说,天人感应之论,人副天数之言,土龙祈雨之术,何莫而非神学。 正是这个董仲舒,被称为西汉大儒,上承先秦儒家端绪,其思想学说成为中 古哲学的正宗。 西汉今文经学, 《诗》、 《书》、 《礼》、 《易》、 《春秋》,各立博 士。弟子传习,严守师说。而一经有数家之传,是以互异。东汉白虎观会议, 旨在统一经说,泯今文经学内部的纷歧。班固以古文学家而奉敕撰 《白虎通 德论》,综合今文诸儒经说,注释名词术语,以神学为指归,遂勒成一代今 文经学的神学词典。汉代正宗哲学的神学化,至此乃臻体系严密,理论周至。 这是经学史上的大事。尔后古文经学兴盛,服、贾、马、郑,多以古文经学 为儒林大师。而郑玄尤以综罗今古学见称,风尚为之一变。于是古文经学不 能不说是哲学的正宗,但是它有异于今文经学者在于不言灾异,不为谶记, 所以其唯物主义思想透过实事求是的学风而显露。这是值得注意的。 魏晋玄学以 《易》与 《老》、 《庄》为三玄。以孔子与老子为 “将无同”, 以 “名教”为出于 “自然”,其消融儒言于道家的特点非常明显。何晏注 《论 语》,王弼注 《易》与 《老子》,未尝不揭仁义之言加诸道德之上。葛洪外 儒术而内神仙,要亦时代风会使然,则玄学作为正字哲学的神学性质固甚分 明。 魏晋玄学的统治,时间并不止于魏晋。可以说,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都 是玄学统治。在玄学统治期间,经学仍在发展,特别在北方,经学未尝中绝。 江左也有经学,战乱频繁,人民流散,书籍不易保存,好象经学销歇似的, 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隋唐是佛学各宗派创立、发展的时期。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 四大宗派之中,尤以华严宗与禅宗影响为大。它们无疑地具有正宗哲学的性 质,而不是传统所说的 “异端”。隋唐经学 应数 《五经正义》,它综合了南 北朝经学著作,但更多的是北朝经学的笺注成果。在经学统治下,培养出许 多 “学究”。 宋明七百年间 (包括清初)是理学统治时期。理学以儒家思想面貌出现, 骨子里渗透了佛教与道教思想。北宋理学,以周敦颐为开山。 《太极图·易 说》、 《易通》,是理学家不刊的经典,而 《太极图》则传自华山道士陈抟, 其道教的渊源很明显。二程、张载、邵雍,是北宋理学大家。程颐、张载、 邵雍,都深于易学,邵雍独以象数著。明道 《识仁》、伊川 《易传》、子厚 《西铭》,都是理学的经典。司马光虽见许于朱熹,列于六先生,与上述五 子并,而后世不以其为理学家。 南宋理学,朱陆为两大派。朱熹传程颐理学之绪,更衍周、张、邵学统, 故称理学集大成者。朱学受华严宗影响,也受道教影响。 《四书》经二程表 章,朱熹集注,取代了经书的地位。朱熹 门庭,盛极一时。陆九渊开创心学 学派,近于禅。其后学为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称甬上四先生,而未能 张大其师说。张栻湖湘之学,吕祖谦婺学,与朱学鼎峙,但影响远不如朱学。 庆元学禁解除以后,真德秀、魏了翁为南宋朱学殿军,对树立朱学的统治地 位有所贡献。 元朝统一南北,有利于理学向全国传播。其时朱学称盛,也有和会朱陆 的学者。 明初朱学统治,编纂 《五经大全》、 《四书大全》、 《性理大全》,都 取朱学著作。明中期而后,王阳明心学崛起,挟其功业地位,王学传播几遍 寰中。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为世诟病。明末清初,乃有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批判理学。颜元、李塨以实学批判理学。黄宗羲的 《宋元学案》、 《明儒学案》,对宋明理学作了总结。清初统治者提倡理学,御纂 《性理精 义》,重用理学大臣,但理学颓波不返,终为乾嘉汉学所代。 理学自以为传孔孟道统,明斥二氏,但阴受二氏影响。七百年的正宗哲 学,讲义理心性,阴阳动静,牛毛茧丝,辨析毫芒,在思维发展史上自有较 高的地位,但它的神学本质始终存在。 近代西方学说的东来和旧 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传播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 民族的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并把它介绍给中国人民。于 是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大量翻译过来。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 所反映的哲学思想因而也 得到传播。 在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中,时代比较早的是李善兰。李善兰译述了欧 几里德 ( Euclid ,约前 330 —前 275 ) 《几何原本》后九卷,与明末徐 光启译 的前六卷,凑成全书,完整地介绍了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他又译了罗密士 ( Elias Loomis , 1810 — 1899 )的 《代微积拾》、侯色勒的 《谈天》、胡威 立 ( Whewell )的 《重学》和牛顿 ( Isaac Newton , 1642 — 1727 )的 《数理》。 他对通过数学形式而表现的辩证法思想作了阐发。他说:西国莱布尼兹 ( Gottf- ried Wilhelm Leibnitz , 1646 — 1716 )、牛顿二氏,创立微分积 分二术, “实发千古未有之奇秘”。 “积分逐层分之为无数微分,含无数微 分乃为积分。”关于无限性的辩证思维,于是获得了明确的表述。李善兰关 于天文学和力学方面的译述,其所涵哲理,冲破了中古神学的迷信。他说, “为学之要,必尽祛其习闻之虚说,而勤求其新得之实事,万事万物以格致 真理解之。”这句话充满了不为成说所囿而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这种 思想是唯物主义的。 译述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的巨子是严复 ( 1853 — 1921 )。严复 所译的书,有赫胥黎 ( Thomas Henry Huxley , 1825 — 1895 )的 《天演论》、 亚丹·斯密 ( Adam Smith )的 《原富》、约翰·穆勒 ( James Mill , 1773 — 1836 )的 《群己权界论》和 《名学》、斯宾塞 ( Herbert Spencer , 1820 — 1903 ) 的 《群学肄言》、甄克斯的 《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 《法意》、耶芳斯的 《名学浅说》等,内容涉及生物学、逻辑、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许多部 门。其中 《天演论》一书的影响特别巨大。鲁迅自述其在南京求学时阅读 《天 演论》的情况,谓几至废寝忘食的程度,可见此书当 时对读者产生的魅力, 在文化学术方面影响之深广。严复译此书,每篇之后,附识自己的议论,字 数与原文相等,或且过之。这种译述,非仅字比句次,求无失坠,而乃为一 种学说的创造。严复文字雅洁,力追周秦诸子,此尤足以满足学术界好古者 的偏嗜,而杜鄙薄新学者的谗口。 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乃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精髓。严 复踵斯宾塞、赫胥黎之后,以自然法则,应用于人类社会,其理论是谬误的, 但在当时帝国主义竞相瓜分中国,我国处于危亡之际,这个学说对思想界起 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严复在译述逻辑的时候,介绍了归纳法和演绎法。他说,归纳法的要点 是 “察其曲而知其全”, “执其微以会其通”,即积累大量的局部的材料而 抽出其中普遍的规律。演绎法的要点是 “据公理以断众事”, “设定数以逆 未然”,即根据普遍规律以推断特殊事例,根据既定法则以预测未来的发展。 这种科学的方法论是他所译的穆勒 《名学》和那芳斯 《名学浅说》两部名著 所论证的。介绍这两种方法,对我国人掌握形式逻辑以研究事物有很大帮助。 严复译述西方近代的社会政治学说,重在介绍天赋人权的思想,自由平 等的思想。这些思想被当时的顽固派视为洪水猛兽,但是深得青年知识分子 的欢迎。这对当时学术界起了蔑视君权、崇张民权的十分有益的启蒙作用。 比严复略早,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陈炽、马建忠、郑 观应等,都介绍了或赞扬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主张启民智,开议院,兴 商务,废科举,办学堂,译西书。但是他们的影响远不如严复的深 远。 甲午之战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倡变法图强,于是有戊戌变法运动。 康梁的变法理论来源于西学,所举以为中国变法楷模的是俄国的大彼得与日 本的明治维新。庚子义和团运动,为八国联军所镇压,清朝政府投降帝国主 义国家,缔结了可耻的辛丑和约。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这 方针指引下,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者忠实的奴仆。变法云云,已不足取信于 国人。于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孙中山、章炳麟的学说成为国人政治理论指 导的圭臬。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固取资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民治、民有、民 享”,而益之以民族主义与近代经济学说。特别以排满、兴中相号召,富于 鼓动力量。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民主革命派立场,同 改良派尖锐斗争,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民主 革命派多次领导武装起义,终于推翻数千年的帝制,建立共和国。从此,民 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它的丰功伟绩。此后,孙中山又反对袁世凯窃 国、张勋复辟、军阀混战,进行了不倦的斗争。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 建立。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提 出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是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革命有巨大影响。五四运动前,他在反对改良派和 封建复辟势力的斗争中,宣传进化论,宣传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知行观,宣 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虽然在局部问题上陷入唯心主义,而革命的、 进步的倾向是非常鲜明的。五四运动以后,他提出了民生史观,他的哲学体 系又转向二元论或唯心主义。毛泽东同 志指出, “象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 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 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① 章炳麟深于 国故,并治佛学与西学,以其如椽巨笔,发为政论,宣传民主革命,挞伐保 皇派的逆潮流的反动谬论,宜乎所向披靡,令人神往。他斥责光绪帝为 “载 湉小丑”,说 “岂有立宪而可上书奏请者”,各国立宪,都经 “血战”,然 后可以得 “自由议政之权”。他歌颂革命,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 之;旧■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 良药。”章炳麟认为,只有武装斗争,推翻清朝,中国才能实现民主政治。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炳麟宣传均配土地。他说, “不亲耕者”不得 拥有土地,反对封建剥削, “露田无得佣人” ( 《定版籍》)。 “均配土地, 使耕者不为佃奴”,才能实现民主 ( 《五无论》)。章炳麟批判孔教,从历 史事实出发,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驳斥康有为的 《建立孔 教论》。章炳麟鼓吹无神论,认为既没有 “天”,又没有 “帝”和 “鬼神”, 否定天命论。但是他提出要建立 “无神教”,说佛教就是无神的宗教,这是 他的思想的不彻底处。章炳麟晚年,脱离革命,思想渐入保守。鲁迅评论他 说:太炎先生 “七 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晚年 “却 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 “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了。 ② ①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 ② 《鲁迅全集》第六卷,第 547 页。 当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章太炎,鼓倡革命,黄兴、 邹容、陈 天华等发表文章或演说,与之相后先,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的洪流, 取得了思想界、学术界的领导地位。而他们的思想理论实质上取资于西方资 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这一点是十分明白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重大意义 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思潮是一次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鲜明地 揭橥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批判与它不相容的旧思想、旧道德与旧文化,提倡 新思想、新道德与新文化。五四时期新思潮的特点,就是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对以孔学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全面的猛烈的批判。在这场 运动中,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吴虞等,他们的思想言论的 主要阵地是 《新青年》杂志。 五四运动不仅反对封建思想文化,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大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热烈 地欢迎俄国代表,欢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九一八年,李大钊在 《新青年》 发表了著名论文 《庶民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 “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一九一九年五月,李大钊主编 《新青年》时, 出版了 《马克思研究》专号,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掀起了学习和宣传 马克思主义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的中译本开始出版。一部 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世界观,李大钊、毛泽东、 周恩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俄罗斯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相继出现,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 日益增多,许多地方还创办了工人夜校,建立工会。 许多地方相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 结合,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逐渐具备。一九二一年,中 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事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终于在一九四九年推翻了三大敌人,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则为这场革命指明了航向。历史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胜利。 第三节 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特色 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国哲学有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从先秦时期起,唯物主义思想家代不 乏人。战国末年,伟大的唯物主义者荀况,在宇宙论、认识论方面,坚持了 唯物主义路线。比荀况略早,则有后期墨家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自然科学、数 学思想。东汉时期,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批判了谶纬神学及世俗的虚妄。南 北朝时期,有范缜的 《神灭论》,批判唯心主义的神不灭论;有何承天从天 文学、数学引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唐朝的柳宗元、刘禹锡写了阐发唯物 主义 思想的 《天论》、 《天说》等 光辉论文。北宋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王安石、 张载。王安石的 《洪范传》、 《老子解》、 《诗义》、 《熙宁字说》等著作, 宣传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张载则宣传了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南宋的唯物 主义思想家有陈亮和叶适。明朝的伟大唯物主义思想家有王廷相,他对唯心 主义理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明末请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王夫之和颜元, 王夫之的学术成就达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高峰。清朝前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当 数戴震,他以疏证 《孟子》字义的形式宣传了唯物主义。近代的思想家则往 往通过介绍西学而宣传唯物主义。 中国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它确认世界的物质性,确认存在的客 观性,确认规律的可知性。从先秦到近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对这些命题,作 了可贵的探索与论证,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人类思维史的宝库。无论古代、中 世纪、近代,与同时代的欧洲哲学相比,都毫无逊色,在古代和中世纪则有 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我国人民值得引以自豪的。 中国的哲学唯物主义往往与政治上的进步倾向相联系。先秦荀子非十二 子的思想综合,从思想意识领域的统一,反映了建立统一国家的政治倾向。 范缜的 《神灭论》,反映了世俗地主对中世纪宗教滥费的谴责。柳宗元、刘 禹锡则直接参加了永贞革新而遭到贬斥。王安石推行新法,因而在理论上建 立以三经义为中心的新学。王夫之参加抗清斗争,遂有 “六经责我开生面” 的理论创造。 随着生产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前进,哲学唯物主义也有相应的发展,这 种情况体现了哲学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的联盟。这是因为唯物主义往往是生 产斗争与自然科学的哲学总结。先秦 生产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孕育了后期墨 家及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两汉生产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王充与张衡 的唯物主义思想。唐朝天文学的进步,产生了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的唯物 主义思想。宋朝自然科学的进步,产生了王安石与沈括的唯物主义思想。明 朝生产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宋应星 《谈天》、 《论气》等唯物主义思想。这 种情况,在历史上显示得比较清楚。 中国的唯物主义是在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的。墨辩的唯物主义,在 同公孙龙的离坚白唯心主义诡辩论斗争中益显其光辉。荀子的 《天论》是在 同不可知论的斗争中发展的;范缜的 《神灭论》是在同萧子良、萧衍等七十 多人的辩论中论定的;王安石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在同守旧派的斗争中发展 的;陈亮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在同朱熹展开王霸义利之辩中前进的;王廷相的 唯物主义思想是在批判理学的斗争中发展的;颜元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 判理学的斗争中发展的;戴震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样是在批判理学的斗争中发 展的。近代、现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则是在批判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前进的。唯 物主义在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显出了理论战斗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唯物主义 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同唯心主义斗争中益加深化,逐步发展。 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往往与辩证法的发展互相联系。 社会政治思想的革新进取精神 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具有革新进取精神。从孔子开始就十 分注意社会政 治问题。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虽是针对季孙而发的议论,亦未始 不是他在春秋之世的政治理想。 《礼运》出于后儒之手,而托之于孔子对大 同与小康的具体论述,当也可看作儒家设计的政治方案。孟子的仁政说,谈 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农村图案,此或尚保留有古先农村公社的遗影。孔 孟的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述是很丰富的,其中有若干有价值的思想,如孔子 “苛 政猛于虎”的说法,孟子率兽食人的譬喻,都是对奴隶社会暴政的抨击,具 有光辉的民主性。孟子的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政治排列,说明 三者在国家政治天平上的分量,并不能以之比附近代民权论,但是这种排列 也是很有意义的。 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一种 “役夫之道”。兼爱、非 攻、非命、非乐, 反对王公大人以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种思想是奴隶社会的造反理论,必 然为奴隶主贵族所不取。但是他的徒属子弟,充满天下,可见信从者之众。 墨子弟子为实行其理想,能够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则其信从的坚决,尤其 可贵。墨子的一些宗教理论,如 《天志》、 《明鬼》,应视为糟粕。 道家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主张奴隶社会向原始社会的逆转。小国寡民,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与鸟兽同居,与鹿豕并,则是要 退回到草昧未开的洪荒之世。 法家阐述君主专制理论,既反对奴隶制国家重臣专断,削弱君主集权, 又禁二心私学,要求学术思想定于一尊。这实已导秦代专制政治的先路。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殿军。他的 《礼论》、 《王制》诸篇,为封建社会的 政教风俗制造理论,又为封建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设计。 西汉初年贾谊、晁错的政论,东汉末年仲长统的 《昌言》、王符的 《潜 夫论》,都有针砭社会的实际意义。 三国两晋时期,鲍敬言的无君论,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表达了反对 封建羁绊,寻求自由乐土的美好愿望。 明清之际,黄宗羲的 《明夷待访录》,唐甄的 《潜书》,对封建社会的 君主专制政治进行猛烈抨击。 《潜书》的议论尤其尖锐。 近代的社会政治思想,往往带有西学的色彩。康有为的 《大同书》,以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比附公羊三世之说,结合 《礼运》大同思想,为未来社会 设计蓝图。太平天国的 《天朝田亩制度》,时间比 《大同书》为早,而也具 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性质。 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以经学笺注的形式阐述自己的思想理论。这就 是说,中国的哲学往往以经籍为源泉。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往往与经籍内容 密切联系。这种情况应该注意。 中国的哲人留下了丰富的社会政治思想,其中贯注了珍贵的革新进取精 神。人们拍打去其间凝聚着的灰尘,就会露出灿然的金光。对旧制度、旧思 想的批评、抨击,对新事物、新世界的向往、寻求,这是中国古代哲人的精 魂。要从腐朽看出神奇,要 “舍其旧而新是谋”。这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要排除主观臆断,又需要剥肤见骨的辩证观点,摆脱形而上学的束缚。 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宝山在望,唯不辞辛苦地探检者能够不至 空手而归。 人性论及道德学说的丰富遗产 古代哲人重视人性论及道德学说的探讨。先秦思想家孔子 就谈到 “性相 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孟子道性善。告子言性无善恶,决之东 则东流,决之西则西流。荀子则主性恶, “其善者伪也,” 用后天的教化来 “化性起伪”。汉代扬雄言性善恶混。唐韩愈言性三品。宋周敦颐言性有刚、 柔、善、恶、中。张载则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为程颐、朱熹所承袭,并 进一步发挥。论性而及情,则又有性善情恶之说,又涉及人欲问题,议论十 分深广。几千年的人性论,基本上尊崇孟子性善之说。 与人性论相联系,则有极其丰富的道德学说。儒家重视仁与德,提倡孝 弟忠恕、 《中庸》论知、仁、勇,发挥孔子的思想。 《大学》则论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归本于明德、亲民、止于 至善。孟子言五伦,论四端,对后世有巨大影响。荀子则隆礼,亲师,重视 后天修养。汉人明三纲、六纪之说,明道正谊而不计功利,表扬孝弟力田, 注重风教。魏晋则以为名教出于自然,放诞任情,但也不是不重礼教。隋唐 时期,或崇空宗,或主清虚,二氏之说,与儒学并存。宋明而下,主天理, 明本心,致良知,道德学说与心性之说相互渗透,而皆言灭人欲。明末则有 “育欲”之说,颇与 “寡欲”、 “灭欲”之说不同。宋明儒者言 “诚”,言 “幾”,言 “慎独”,言 “已发” “未发”,言 “中和”,皆根据古训而益 发新意,道德问题的讨论与道德规范的践履,更为深细。但是末流则为虚伪, 为明识之士所呵斥。 与人性论、道德学说相联系,则有人生观的论述。中国的思想家、哲学 家,关心人生问题。因此,人生哲学十分丰富。庄子以大量文字讨论人生观 问题,欲和光同尘,自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老子则以卑弱自牧,慈俭不敢为 天下先。墨子则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杨氏为我,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 韩非子为了 “利 民萌,便众庶”,不避乎 “灭亡之害”。这些,是先秦哲人 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人生哲学。孔孟的人生哲学是入世的,从理论思维的高 度加以阐发却很不够。例如孔子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孟子 “当今 之世舍我其谁”的勇敢担当大任的态度是高尚的。屈原 “虽九死而犹未悔”, 舍身精神多么坚决。荀子 “锲而不舍”、 “驽马十驾”的坚韧态度,树立了 不倦地学习的良好楷模。这种对人生持积极态度的论述,是十分宝贵的。 中世纪有 《列子·杨朱篇》的思想,以为人生的目的在乎声色美厚。佛 教东来以后,佛教思想支配了一部分人的人生观。而道教的求长生的思想亦 为地主阶级中特权者所喜爱。然而真正的勇士,诚如鲁迅所说,敢于面对惨 澹的人生,历史上与黑暗势力搏击,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是大量的。执持 《春 秋》之义,在其他民族的凌侮下,挺身而出,捐躯以报宗国的,宋明之季更 是后先相望。他们彪炳史册,流芳百世。这应是中世纪的最宝贵的精魂,为 后人所继承。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博心怀,张 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气度, 宏伟阔大,令人钦仰。 人生哲学与人性论相联系,又与道德学说相联系,这是中国古代人性论 与道德学说的特点。 第七章 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 第一节 历史理论的探索 历史的客观性和可知性 历史理论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它提出了两个关于历史的重要问 题。一个问题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有自身发展规律的,还是什么神秘 的力量、伟大人物所创造的?这就是历史的客观性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 果历史本身有发展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否可以认识?这是历史的可知性问 题。关于历史理论,虽然还可以提出很多的问题,但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 都要取决于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好象已成为常识,是不待 解说而自然明白的。但事实并不这样简单。神意识观、英雄史观以及形形色 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曾在西方各国长期流行,中国在这方面也并无二致。甚 至在近、现代,在广大的群众中间,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仍有市场。分析这 些论点的错 误,还须作细致的研究和耐心的工作。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史学工作者对历史客观性重视得不够,往 往把历史研究工作跟历史记录的研究工作等同起来。历史研究工作,是对客 观历史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记录研究工作,是对 于历史文献的研究,这种研究工作可以涉及到客观历史的本身,但其工作的 主要目的在于整理历史资料,而不在于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两种工作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不重视这种区别,对于史学发展工作是很不利的。李大 钊说: 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 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 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 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在人 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 不错,我们若想研究中国的历史,像那 《史记》咧, 《二十四史》咧, 《紫阳纲目》 咧, 《资治通鉴》咧,乃至其他种种历史的记录,都是很丰富,很重要的材料,必须要 广搜,要精选,要确考,要整理。但是他们无论怎样重要,只能说是历史的记录,是研 究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说他们就是历史。这些卷帙、册案、图表、典籍、全是这活的 历史一部分的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这活的历史,固屹然存在于这些故纸陈 编的堆积以外,而有他的永续的生命。譬如我们要想研究中国,或是日本,固然要尽量 搜集许多关于中国或日 </PGN0280.TXT/PGN> 本的纪载与著作,供我们研究的材料;但不 能指某人所作的现代中国,说这就是中国;指某人所作的现代日本,说这就是日本。我 们要想研究列宁,或是罗素,固然要尽量搜集许多关于列宁或罗素的纪载与著作,供我 们研究的资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列宁传,说这就是列宁;某人所作的罗素传,说这 就是罗素。那记载中国或日本的事物的编册外,俨然有个活的中国,活的日本;在那列 宁或是罗素的传说以外,俨然有个活的列宁,活的罗素在。准此以推,许多死的记录, 典籍、表册,档案以外,亦俨然有个活的历史在。从前许多人为历史下定义,都是为历 史的记录下定义,不是为历史下定义;这种定义,只能告诉我们以什么构成历史的记录, 历史的典籍;不能告诉我们以什么是历史。我们当于此类纪录以外,另找真实的历史, 活的历史。① 99900041_0281_0 李大钊把客观历史跟历史记录的区别说得很清楚。他这段话发表于 1924 年出 版的 《史学要论》。六十多年过去了,这段话仍然不失实效。我们重视这种 区别,是尊重历史的客观性,也是史学工作中应有的严肃性。 人类历史现象跟自然现象一样,虽然千头万绪,但都有规律可循。不过, 在一定意义上,历史现象更复杂,变化得更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这方 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诸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有阶级斗争存在于整个阶级社会以及辩证法则贯 穿于各类社会矛盾之中,这都是对历史规律的揭示。 胡适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把自然科学上的论断说成是人造的假设。 他举例说: “譬如行星的运行,古人天天看见日出于东,落于西,并不觉得 什么可怪。后来有人问日落之后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有人说日并不落下,日 挂在天上,跟着天旋转,转到西方又转向北方,离开远了,我们看不见他, 便说日落了,其实不曾落。这是第一种假设的解释。后来有人说地不是平坦 的,日月都从地下绕出;更进一步,说地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行 动;再进一步,说日月绕地成圆圈的轨道,一切星辰也依着圆圈运行。这是 第二种假设的解释,在当时都推为科学的律例。后来天文学格外进步了,于 是哥白尼 ( Nicolaus Copernicus , 1473 — 1543 )出来说日球是中心,地球 和别种行星都绕日而行,并不是日月星辰绕地而行。这是第三个假设的解释。 后来的科学家,如恺柏勒 ( Johannes Keppler , 1571 — 1630 )、如牛顿 ( Newton ),把哥白尼的假设说得格外周密。自此以后,人都觉得这种假设 把行星的运行说的最圆满,没有别种假设比得上他,因此他便成了科学的律 例了。即此一条律例看来,便可见这种律例原不过是人造的假设用来解释事 物现象的,解释的满意,就是真的;解释的不满人意,便不是真的,便该寻 别种假设来代他了。” ① 胡适这段话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同时也否认了人类 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这还是一种不可知论的 说法,胡适把这种观点带到史学工作中,造成很坏影响。 有一种比喻说我们忠实于历史好象照相。可是再好的照相 机也不可能把 你所照的对象准确无误地反映出来。由于角度、光线、范围的大小不同,同 是一个对象,照出的形象就不一样。研究历史要尽量如实反映历史的真相, 这里存在着一个主观、客观间的问题。就历史本身讲,是客观的存在,但我 们对历史进行的研究、表述,还是主观的东西,是我们历史工作者通过研究 工作对于客观历史的理解,是主观同客观的结合。无论多么高明的历史家也 很难说能把历史真相完全表述出来,我们只能努力使主观认识尽量符合于客 观实际,符合程度越大,他的真实性就越大。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 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有人认为历史本身是过去的事情,这种看法不一定对。 历史上某个事件是过去的事情,但过去的事情对于历史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 同,会改变它的历史意义。过去的事情对于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历史意义。 秦始皇灭六国在当时是一种意义,在汉初人看是一个意义,今天看又是一个 意义。第一次我们对某一问题如何看,第二次我们发现更多的材料,了解了 更多的东西,并根据这些修正和补充了第一次的看法,第三次又修正和补充 了第二次的看法,这不是说,以前的研究看法没用,而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① 以上见 《胡适文存》卷二,页 77~ 78。 我们的认识越前进一步,就越接近事实的真相,就是我们的进步。这就是客 观性同主观性的关系,绝对真理同相对真理的关系。这跟不可知论是有区别 的,跟机械论是有区别的,是辩证的。 应当强调,历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固然要弄清楚一些必要的事实,但 最重要的是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规律不同于一切的个 别历史现象,它贯彻于纷繁的历史现象之中。能否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是马 克思主义史学跟资产阶级 史学的根本分歧。列宁说: 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 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 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 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 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 群众 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 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马克思以前的 “社会学”和历 史学, 至多 是积累了片断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马克 思主义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 途径,因为它考察了一切矛盾趋向的 总和 ,并把这些趋向归结为可以确切判明的社会各 阶级 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排除了人们选择某一 ‘主导’思想或解释这个思想时所抱的主 观主义和武断态度,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 根源 。人们 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人们即人民群众的动机由什么决定,各种矛盾思想或意向间的 冲突由什么引起,一切人类社会中所有这些冲突的总和究竟怎样,造成人们全部历史活 动基础的客观物质生活生产条件究竟怎样,这些条件的发展规律又是怎样,——马克思 对这一切都注意到了,并指出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即把历史当做一个十分复杂 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的途径。① 99900041_0284_0</PGN0284.TXT/PGN> 列宁的话阐明了规律的研究在历史科学上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了物质生产和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主要作用,给我们指出了探索历史理论的正确 道路。 历史理论的探索 历史理论有许多问题要探索,也有许多领域要开拓。做这种探索和开拓 的工作,首先必须是从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始,并且定为日常的课程,坚持下 去,久而弥笃。 “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思想界、学术界起了发矇振 聩的作用,推动了史学的革新。有的学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阐明 中国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预测中国的未来。有的学者,研究远古文字,使沉 睡三、四千年的甲骨卜辞、钟鼎铭文站出来为古史作证。在文献研究上,大 有 “起死人而肉白骨”的气概。通史的编撰,社会史、哲学史、思想 史、文 学史等,都有了丰硕的果实。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时有公开反对的人,有默默抗拒的人,有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对马克思 主义进行破坏的人。这一切都可以说势所难免,却也并不能阻碍马克思主义 史学的前进。 新中国建立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国人民普遍的要求,运用马克思 主义编写的教材,专著论文大量的出现,史学领域里也提出一些新的理论问 题。考古学、民族学的发展比较显著,但由于左倾路线的不断干扰,百家争 鸣的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实,这 就妨碍了学术上可能取得的成就。因此,就有 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教条主义,也确实有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 教条,作为政治上排斥异己的工具。但马克思主义和教条主义并无共同之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认识总是不断发展的,真理的发掘是永无止境的, 并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教条的存在。 毛泽东同志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这个 实际,包含了历史的实际,当前的实际,也可以说,还有未来的实际。一九 三八年,他发表了 《论持久战》,研究了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分析了当时敌我双方和有关方面的历史条件,提出了抗日必胜的理论,鼓舞 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后来局势的发展也证明了他这篇著作中的科学预见。一 九三九年,他著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特别分析了中国百年来革命运 动的历史,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地位及中国革命的两重任务,即: “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 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现在阶段的革命和 将来阶段的革命。”这是对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论分析,也是 对中国革命的战略方针的概括。一九四○年,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分 析了中国近代历史不同于西方历史特点,申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 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毛泽东同志根据不同历史 时期的特点制定革命总任务的理论,引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的这类著作是我们学习马列主 义的光辉典范。我们探索历史理论,也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分析复杂 的历史现 象,并在必要时观察有关的现状和未来,把理论推向前进。 对历史理论的探索来说,中国历史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但这种宝库的门 有很多还没有打开,有的虽然打开了,还基本上是一些宽狭不等的门缝。从 五十年代就开始争论的古代史分期问题、土地制度问题、农民战争问题、资 本主义萌芽问题和近代史分期问题、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 得到一致的结论。有些理论问题,本来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得到解决的,也不 必急于求解决。但问题是我们的研究和讨论还不能步步深入,虽然也有些进 展,似乎进展得也不算大。对于这些问题,有兴趣的学者当然可以继续研究 下去,如果能自觉地检查自己在取材和观点上的不足,听取对方不同的意见, 把问题放在更多方面去考虑,也许可以解决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这些 问题以外,有很多的理论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我们应该到新的学术领域里 去,研究各种各样问题。 我们经常说, “中国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古国”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国家”,这些话,听惯了并不在意,如果认真地想一想,这些话都是富 有理论性质的。第一,关于封建制的问题。如:中国的封建制是简单地从奴 隶制转化而来,还是另有来源?中国封建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是否有 自己的特点?阶级、等级结构在发展中有什么变化?交换经济在社会经济中 处于何等地位?城市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等等。第二,关于统一问题。如: 统一和割据的各种形态,统一的经济基础,统一和封建专制政体的关系,统 一和割据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等。第三,关于民族问题。如民族发展的不 平衡和互相依存,民族矛盾和民族政权,汉族在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等。第四,关于文化问题。这 里所说的文化是指政治经济以外的一切社会现 象。形形色色的文化各有它们的发展规律。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是如何批 判、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对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历史问题,都有许多理论工作 可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探索这些问题,既要博古,又要通今,绝不可割 断历史来看问题。本卷对上述的一些问题,也略有论列,但还有待于进一步 探索。 我国旧史曾在一些部门比较集中地提供了历史理论的资料,有的已为人 所利用,有的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 《史记》的八书和 《汉书》的十 志,基本上讲的是国家的职能,但我们很少这样看。八书的 《礼书》、 《乐 书》,是讲教化。 《律》今亡。据 《太史公自序》: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 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 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作律书第三。”则 《律书》 即兵书。 《礼》、 《乐》和 《兵》,一文一武,是治国的两种手段。 《历书》、 《天官书》、 《封禅书》,有科学知识的内容,但多关于宗教性的记载,跟 皇权神化有密切的联系。 《河渠书》讲兴修水利,防治水害。 《平准书》是 讲商品交换和政府在这方面的控制。这八书对于封建国家的主要职能可以说 都讲到了。 《汉书》的十志,于续补 《史记》八书外,特详于 《刑法》、 《地 理》和 《艺文》,这也都不出于国家职能的范围。 《续汉书》有 《百官志》, 是记载封建官署,离国家职能的范围略远。杜佑著 《通典》,自序称: “实 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 足衣食。 《易》称:聚人曰财。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子曰: ‘既富而教,斯之谓矣。 ’夫 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 礼以端其俗, 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政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 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货为之首、选举次 之,职官又次之,礼又次之,乐又次之,刑又次之,州郡又次之,边防末 之。……”这部二百卷的巨著,记载了大量关于国家职能的资料、史事,兼 及历代议论,有助于理论的探索。后世类书如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虽系汇集史文,便于掇拾之作,然善于采择,也颇有用处。 从中国历史来看,有两个应该在已有的成果上继续探索的重要理论问 题。一个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 问题。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因全国地域辽阔,各民族各地区间在 经济、文化上发展得不平衡。这不只是在汉族跟各兄弟民族间发展得不平衡, 而且在汉族内部,在某些少数民族内部也不平衡。从更高的高度把这些不平 衡的历史现象概括起来,既要看到各种社会现象中的差异,又要从差异性中 看到它的同一性。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 第二,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传习力量的顽固性,社会变革往往不彻底。血 缘组织本来是氏族社会的特点,但氏族社会为奴隶社会取代后,血缘组织又 在新的历史形式下继续发挥作用。奴隶制在奴隶社会结束后的两千多年仍有 残余存在。象这一类的历史的传习现象,往往混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视线。 第三,社会现象在历史上往往出现某些重复,如治乱兴衰的不断代替, 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不断以类似形式出现等等,都容易造成历史循环的假 象,遮盖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对这一类的历史特点,都须透过现象发现本 质。 历史理论的探索毕竟离不开历史本身,对客观历史的了解毕竟离不开历 史资料。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有的历史工作者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而对历史资料掌握得不够丰富;另外一些人熟悉历史资料,而对马克思主义 基本理论掌握得不够,这就妨碍了对理论探索的顺利进行。这种缺点是应当 不断克服的。 历史理论的探索,必须在广大的史学领域内进行,具体的事物考订和断 代史研究都各有不同的学术价值,但对通史的兴趣应是必不可少的。对世界 史一定程度的理解,对有关兄弟学科的一定修养,也都是必要的。 历史理论的探索,是通古通今的,既要探索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规 律,也要探索这种规律跟现实的联系性,用以说明现在,观察未来。 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已经历了半个世纪,成 绩是可观的,但尚有大量工作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当前须着重探索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史学 的发展的社会条件,一个是史学的效果。 中国史学有一个悠久的传统,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的时候,或是在大动 乱的前后,我国总有史学的杰作出现。在经过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 乱,到了汉武帝时,统一的局面才巩固下来,就在这个时候,司马迁写出了 他的 《史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变乱、分裂,通过了隋唐时期的稳定, 到了唐中叶以后,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比较突出,就在这个时期,杜佑写出 了 《通典》。两 宋,是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的时期,在这个时 期, 司马光写了 《资治通鉴》,郑樵写了 《通志》。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险象 环生,正所谓 “天崩地裂”的时代,黄宗羲的 《明夷待访录》、王夫之的 《读 通鉴论》、顾炎武的 《日知录》、唐甄的 《潜书》,虽然份量不大,但代表 了时代的脉搏,鞭挞了封建统治的腐朽。象这样的著作,都有丰富的历史观 点,都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章学诚的 《文史通义》,在旧的史学著作中, 是一部在史学理论上比较丰富的书。以上这些著作的产生,各有其历史原因, 把这些原因加以分析概括,是探索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项重要工作。 古代的史学家、思想家,不可能高度地理解历史知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 的作用,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 《诗经》 说: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就是说,要从夏殷衰亡的历史中吸取经验 教训。我们所谓借鉴,就是从这句话来的。 《易》: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 《礼记·经解》: “疏通知远,书教也”,这说的都是对历史 知识的运用。商鞅变法的时候,当时有两派,一派主张变法,一派反对变法, 两派的说法,都有历史的根据。当然,其中总有一派根据是不正确的。秦汉 之际,是朝代变换最迅速的时期,汉初时有些人注意到一个问题:秦经营了 那么长的时期,很不容易,为什么亡得那样快?汉从起兵到建立皇朝才不过 五年,这是为什么?这好象只是一个历史问题,实际上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要 求对现实的解答,对汉朝历史的前途的解答。唐在隋朝暂短的统一之后,建 立了新的皇朝。唐初的君臣,也很重视从隋朝的兴亡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到了宋代,司马光写了那么一大部书,书名索性就叫作 《资治通鉴》。学历 史有什么用,这是我们历史学者经常碰到的问题。有时,我们回答了,有时, 我们回答不上来;有时我们虽然回答了,但从心里 缺乏自信。其实,在中国 史学史上,这是个老问题,不少古人曾经用言论或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但 在我们研究史学史时,很少注意这个问题,甚至有时还觉得这是一个狭隘的、 实用的问题,不愿理睬。我们认为,应该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给它以应有 的地位。 第二节 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献学 历史文献的特点 在史学工作中,理论的指导和探索固然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的掌握 和运用也是很必要的。历史理论是对历史现象的概括,历史文献是对历史现 象的文字记录。客观的历史跟记录的历史是有区别的,这在上文已有所论述。 现在我们就历史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关系加以补充论述。 历史,指的是客观的历史,即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身。历史文献,是指关 于历史的记录或历史现象在文字上的反映。这种区别本来很明白易懂。但历 史本身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主要是依靠历史文献,因而不 少的人把二者混淆起来,甚至不少有学问的人也认为研究历史文献就是研究 历史。我们说,把文献作为历史资料去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资料去了解历史, 这才是研究历史。如果把研究兴趣只限于历史文献的考订,那只能说是研究 历史文献,而不能说是研究历史。当然,研究历史文献对于研究历史是有所 帮助的,但二者不能等同起来。把二 者等同起来,既不利于历史研究,也会 把历史文献的研究目的弄模糊了。弄清楚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历史文献跟历史有区别,但历史的研究又离不开历史文献。从学科关系 上说,历史学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这首先是历史观点。无论是有意识的或无 意识的,一定的史学工作总是以一定的观点作指导的。在一定的观点的指导 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可以充实原有的观点或改变原有的观点,而 得出新的结论。这是史学工作经常经历的过程。史学的著作总要有一定的表 现形式。这种形式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著作的结构,一个是文字的表述。 关于历史观点、历史资料、史书的结构和文字的表述的研究,都属于史学的 范围。而历史文献只是属于历史资料的范围。历史文献的研究是史学工作中 必不可缺的,但也只是史学的一部分。 历史资料如汪洋大海,非常繁富。这里有古代文化遗存,其中有远古文 化遗址、墓葬和文物,这在没有文字以前,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在有文字 以后,也有一定的重要性。有历史文献,包含一切有文字的材料。一般地说, 这是历史研究所需要的主要材料。社会风俗、口头文学,也都有史料的价值。 跟人类社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现象,如土壤、河流、森林、矿藏等等的状况, 也至少可以做为辅助资料来看。 历史文献的含义,现在还没有一致公认的说法。我们认为,凡是有历史 性的文字记载,都可以说是历史文献。在具体工作中,可按照工作性质规定 历史文献的范围。我们一般的习惯,常说政治文献、经济文献,而没有听说 思想文献。但是我们又常说马克思主义文献,其中一大部分是属于思想文献, 或者说思想史 的文献。象历代的诗词、散文,我们不习惯说它是文献,但对 文学史工作来说,其中的重要作品也可以说是文献。我们古代的农书,象 《齐 民要术》,科技书象 《天工开物》,在政治 史工作者看来,不能算是什么文 献,但对于科学史工作者来说,却是重要的文献。又如 《颜氏家训》、 《世 说新语》等书,还没有听说它们是历史文献,但从社会史的角度来看,也应 该说是文献。所以,历史文献的内容,不能说得太死,要看工作的需要而定。 历史文献一向被看作是死板的、简单的历史资料,我们不这样看。我们 认为,相当数量的历史文献是有多重性的。多重性这种提法,可能不确切, 我们姑且这样说。所谓多重性,第一,是说一种历史文献总是反映一定的历 史现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第二,把不同的、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联系起 来,观察规律性的东西。这就超出了一个一个的具体历史记载的范围以外了。 这种性能不一定是文献本身所固有的,往往是史学工作者所赋予的。第三, 文献不一定是死的东西,其中有不少是一直到现在还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历 史文献可以包含两点,历史文献的内容和形式,有不少东西对于我们今天的 史学工作还产生着影响,这是一点。历史文献中的具体记载在一般的政治资 料以外,还有思想资料、艺术资料、文学资料、科技资料等等。在这些资料 中,有一些到今天还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这是第二点。 历史文献作为历史资料,还有它的局限性。第一,历史文献资料只是史 料的一部分,考古学的资料和民间的口碑也都在史料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解 放以来,古文化遗址和历代文物有大量的新发现,其中有很多东西可以补文 献的不足。民族地区的历史、社会和民间文学的调查,以及其他各种社会调 查,都提供了 丰富的史料。研究历史,单靠文献资料有时是不够的,要把文 献资料、考古学资料和社会调查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取得更为 丰硕的成果。反过来说,离开了文献资料,单凭考古学资料,对于有文字记 载时期的历史来说,也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知道历史文献的不足,同时也要 善于利用历史文献。第二,文献资料有不少失实的地方。其中,有的是由于 史官的有意歪曲,有的是由于记录人的认识不足,有的由于传闻的失误。还 有由于多年的传抄、刊刻,文字上的伪误脱衍倒错的也不少。象这样的材料 都有待于考订以后,才能使用。第三,不少文献资料是脱了线的。尽管资料 内容很多,但时间和地点都不可考,都不易利用。第四,在文献资料中有一 个传统的毛病,就是记载笼统,有时还多过于夸大。比方说,记载中形容社 会凋零景象,爱说 “十室九空”,这显然是夸张之词,是不应该轻易置信的。 所有这些局限,都需要用历史文献学的工作去解决的。 历史文献学的建立 为了促进历史文献研究工作的发展,使其有助于史学工作的发展,现在 有必要、也有条件把历史文献学做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我们初步的意 见认为,历史文献学,或者更正确地说,中国历史文献学,可以包含四个部 分,一、理论的部分、二、历史的部分,三、分类学的部分,四、应用的部 分。这样的分法,未必合适。现在这样分,也只是便于说明问题。 关于历史文献学的理论部分,除上一节已有所论述的几个问题之外,还 有历史文献和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历史文献本身 有各种不同的门类,也就 需要分别地同相应的学科发生联系。比如, 《 汜胜之书》、 《齐民要术》的 整理,需要有丰富的农学知识。 《算经十书》的整理,需要有丰富的数学知 识。其他如 《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等书的整理,更需要丰富的科学知 识和工艺知识。历史文献的工作者不可能精通各种学科,但他最好能懂得一 些比较多的学科。 古汉语、古民族语文、甲骨文字、金石文字、年代学、历史地理学等, 是历史文献研究所要联系的学科,但不属于历史文献学的范围。究竟哪些学 科跟历史文献研究的关系最密切,这要看具体情况。一般地说,年代学和历 史地理学跟历史文献研究的关系最密切,它们一个是讲时间,一个是讲空间。 研究中原文献要精通古汉语、近代汉语,研究兄弟民族历史文献,要学习有 关的民族语文。 关于历史文献学的历史部分,主要是讲历史文献的发展状况。象很多事 物有自己的发展史一样,历史文献也有自己的发展史。一般的看法,好象历 史文献都是很死板的东西,只有这一文献跟那一文献的不同、这一时期的文 献跟那一时期的文献不同,而谈不到有什么发展史。这种看法只是看到文献 是一个一个的存在,而没有注意到历史文献自出世以后所经历的长时期的变 化。每一历史文献不能脱离它的时代,不能不带有时代的烙印,每一时期的 历史文献不能不受前一时期的影响,也不能不影响后一时期的历史文献。联 系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看,它们也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而每一历史文献都 是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对历史文献必须历史地看,要从各方面的联系中 看历史文献,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历史文献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 史学工 作中的作用。从有历史文献的那一天起,如甲骨文,记载的只是统治者的具 体活动和思想意识。此后,官府的载籍一直是历史文献的主体。 《尚书》、 《雅》、 《颂》、 《易经》等都是官书。 《春秋》可说是私人著作的创始。 而 《春秋》和 《左传》也是根据官方材料写成书的。战国时期,私人 著述的 风气渐盛。这些著作,就一个学派内部说,往往是带有经典性的文献,在我 们今天来看,也顶多不过是学术性的文献。如从数量上说,战国时期传留下 来一些私人著作,较之当时的官府载籍恐怕是少得可怜。经秦火和项羽烧秦 宫室之后,各国载籍多荡然无存,在 《史记》里只是略存其踪迹。两汉时期, 官家文书记载和档案制度逐渐具备,私人著述的史文辞赋和各种技艺书也多 起来。此后,社会生产力有了进步,政权组织扩大了,文化水平提高了,造 纸术发展了,印刷术发明了,公私载籍越来越多了。大体说来,私家载籍在 任何时期恐怕都不能跟官家的相比,但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后,能流传下来 的,显然是越来越多了。目前,有人估计现存我国古籍有若干万种,其中包 含了不少的官书。但如就北京、南京和各地收藏的档案来说,那数量就不知 比现存古籍要多多少倍。记载经验本身的长期积累,也可以促进公私文献的 发展,但陈旧的积习也会顽固地阻碍文献工作的进步。研究历史文献本身的 发展史,研究它们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研究官私文献之不同的特点及其 在发展进程中经历的异同,这有助于对它们的认识,并可以从而考虑如何改 善对它们的管理和传播,如何进一步发挥它们的作用,使之为各种有关的建 设事业服务。 章学诚曾提出 “记注”和 “撰述”的区别,他是就史书体裁讲的,但我 们也可以借用这个提法来说明历史文献方面的问题。关 于历史的记注,这是 历史文献的一大类。大量的官书和一些私人的历史记载,都属于这一类。这 一类的文献,无论它是否可靠,目的都在于反映社会情况。那些有意于作伪 的人,也不过是要反映伪造的社会情况。记注如现存的历史档案,其中包含 了一些可贵的原始的资料,但有不少弄虚作假的东西。这类文献,总的说来, 是没有加过工的资料,其可贵的地方在此,价值不高的地方也在此。撰述要 有史识,对于史料的运用,不强调完备,而是有取有舍,重要的在于作者的 思想和表述,这是对史料的加工提高以后的成果。这一类的文献,其中有时 未免失真。但一般地说,对于读者可能有更多的帮助。它们虽非原始的东西, 但往往可能比较集中表述了历史的真象。从思想资料、艺术资料、文学资料 以及其它学术方面的资料方面来看,这类文献提供的比较多一些。目前有一 部分同志认为,只有原始资料才是更宝贵的,在发现一件不经常见的文献, 往往表现得相当激动,而对于历史的撰述的重要性,往往估计不足。这是带 有片面性的。我们研究历史文献,也要把这两类文献加以区别,分别观察它 们的发展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史。当然,这两种分类也不是绝对的,要 看以哪一类的性质为主。班固的 《汉书》是撰述,但带有很浓厚的记注性质。 历代官修的史书,多属于记注性质,但也往往有撰述的因素,这是要具体分 析的。 历史文献的发展史,还可以从好几方面来说。这里有历史记录条件在完 备程度上的发展,有书写工具的发展,保管和传播的发展,著录和考订的发 展,还有历史文献研究本身也有它的发展史。 历史记录条件完备程度,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等。 在甲骨文 里,有好多地方的记载是具备了这四个条件的。在时间的记载上,有的只记 了日,而没有记年月。有的记了年、月、日,是在记载的开头记日,在末尾 记月,紧接着再记年。例如: 《殷虚书契》前编卷三有这样的写法: “癸未, 王卜……。在四月,佳王二祀”。在金文里,如 《大盂鼎》在开端写: “佳 九月,王在宗周令盂”,而在结尾写 “佳王廿又三祀”。 《小盂鼎》在开端 写 “佳八月既望,辰在甲申”,而在结尾写 “佳王廿又五祀”。这是先写月, 写日,最后写年。还有一种写法是一开头就写出年月日来。如 《颂鼎》: “佳 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邵宫”。最后这种写法逐渐成了历史文献中 一个固定通用的形式。后来皇帝有了年号,又要用年号去记时间。近代中外 关系频繁以后,既要用中国的历法,又要写上西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西历就成了我们记年的形式。此外,在文献上有标题,在某些文书上有事由 的摘要,这也属于记载条件的范围。记载条件具备的程度,也反映了历史文 献的发展水平。 书写工具,最初是用金属工具刻在兽骨、龟甲上,后来雕镂在金石上, 再后是写在竹木简上,写在帛上。有了纸,书写才有了很多的方便。文献的 保管,最初都在官府。后来有了私人的收藏,经过进一步发展,有了私人藏 书家的出现。但官府所藏,一直是数量最大的。近代才有了公共的收藏,如: 学校的图书馆、地方的图书馆以及社会集团的图书馆。这既不是官家的,也 不是私人的。保管的方法,经长期积累产生了许多经验。文献的传播,最初 只是极少量的传抄,还有靠口头流传的。造纸术发明了,传抄有了便利。印 刷术出现了,传播有了更大的便利。活字版、印刷机、影印术的出现,为传 播提供了越来越大的方便。文献的 著录是关于文献的登记和说明,为使用文 献的人提供检索的方便。文献的考订是对某种文献进行版本上和一定内容上 的考证。我们平常所说的考据学,实际上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附属于 各个学科之内的。对文献的考订,就是历史文献学内的考据学。以上这些问 题都可进行研究,都有它们的历史内容。至于历史文献研究本身,过去的前 辈们做了不少实际的工作,也有不少的贡献。但有意识地把它树立起来,成 立一门学科,这还是我们今天应该承担的任务我们应该总结前人在这方面的 成果,加以提高。 关于历史文献学的分类学部分,也应该是历史文献研究中的重要工作。 分类学应该以目录学为基础而又不同于目录学。目录学也讲分类,但目是书 目,录是解题,一般是就书论书;提高到有系统有理论的 “学”的程度的, 似没有多少。分类学有统观全局的要求,这跟一般对目录学的要求是不同的。 自 《七略》以下,以至章学诚所说 “考镜源流,辨章学术”,都可以说是属 于分类学的范围,但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关于分类学这个问题,还需要 做深入的研究。 历史文献学的应用部分,可以包含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和辨伪学等。 关于这些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历史上也开始得较早,自宋以后逐渐发展,到 了清乾嘉时期,成就甚多。但一直到现在,很少有系统性的总结。从目前史 学发展和古籍整理的状况来说,这些工作是很需要的。 我们这部通史,篇幅较大,处处离不开历史理论,处处离不开历史文献。 我们要从理论的探索上,从文献的应用上不断提高水平。 第八章 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 第一节 史书体裁的综合运用 史书体裁综合运用的传统 中国史书,体裁繁富。 《汉书·艺文志》 “六艺略”中有 《尚书》和 《春 秋》两类,都属于不同体裁的史书。 《礼》类记典制, 《诗》包含了不少的 史诗,也都具有史书性质。 《隋书·经籍志》除 《书》、 《春秋》等列于经 部外,专有史部书的著录,共十三类。这十三类史书,各有其在体裁上的特 点。刘知几的 《史通》,以编年、纪传二体为正史,把偏纪、小录等十类史 书列为 “杂述”,共十二类,即十二 种体裁。清修 《四库全书》,定史部为 十五类,比 《隋书·经籍志》的类别更多一些。这些分类的方法不一定都很 恰当,但反映了中国史书体裁之多。当然,这些分类都与内容有关,但也结 合着体裁上的特点。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是史书体裁中最主要的三 种形式。具体到一部史书,往往是以某种体裁为主,同时也采用别种体裁作 为补充的形式。象 《春秋》那样单 纯的编年体,是很少见的。这种在史书体 裁上的综合运用,在中国史学史上有长期的传统,不过作者不一定意识到这 一点。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史书都属于一种单纯的体裁,这是不符合事 实的。 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尚书》,一般认为是一部记言的书。从书的基本 内容说,是这样的。但从全书内容来看, 《尚书》就已经是一部多体裁的书。 书中,如 《金滕》、 《顾命》,都是纪事本末体, 《禹贡》是地志, 《尧典》 则近于本纪。 《国语》的情形也是这样,既记言,又记事,还记一事的始末 及历史发展的趋势。 《尚书》、 《国语》都是后人编集而成,把多种体裁的 记载汇集在一起,就出现了多体裁的形式,但这并不是编集者要运用什么体 裁,还说不上是多体裁的综合运用。 编年体史书, 《春秋》只记年月日和事目,记载很简单。后来 , 《左传》 出来了,记事又记言,有时还追溯一事之由起和事态发展的结果。这是编年 体史籍本身发展出现的新形式,也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别种体裁的结果。 编年体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无年月可考的事,即使是很重要的事,也无 法写在书内。 《左传》使用了纪事本末的办法,对此有所突破,而所受限制 仍然很大。 《前汉纪》、 《后汉纪》用类举记事的办法,把典章制度和一些 人的传记都写了进去。 《资治通鉴》又在前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形式, 记载的内容大为恢廓。 纪传体的本身,就是一种综合体。司马迁写 《史记》,就是这样作的。 《汉书·司马迁传·赞 》说: “孔子因鲁史记而作 《春秋》,而左丘明论辑 其史事以为之 《传》,又撰异同为 《国语》。又有 《世本》,录黄帝以来至 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后, 七国并争,秦兼诸侯,有 《战 国策》。汉兴伐秦,定天下,有 《楚汉春秋》。故司马迁据 《左氏》、 《国 语》,采 《世本》、 《战国策》、述 《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 这里说的是 《史记》吸收了前人所著史书的内容,实际上它也吸收了前人所 著史书的各种体裁,而形成本纪、列传、世家、书、表综合的形式。本纪, 基本上是编年体,也有关于帝王本人的事迹。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 记。世家,是诸侯和贵族的历史。书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社会文化生活各 方面的历史。表,是用表的形式表达错综复杂的历史情况的史表。 《史记》 把多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互相配合的整体,能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 构成一个时代的全史,并且容量很大,有很大的伸缩性。这是纪传体在二千 年中被长期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历代史家赞扬 《史记》的体裁,评论有详 有略,侧重或有不同,中心实在于此。范晔、刘知几、章学诚都强调它能够 包括丰富内容,囊括历代史事。如刘知几说: “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纲, 传以委曲细事,表以序其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 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 ① 赵翼则认为由于 《史记》的体例堪称 “全史”, 因而成为史家的极则。他说: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 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 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② 梁启超则认为 《史记》各体互相补充, 包罗丰富,很有伸缩性。他说: “ 《史记》在体裁上集其大成,兼综诸体而 调和之,使互相补充而各尽其用。” ③ 又说: “纪传体的体裁,合各 部在一起, 记载平均,包罗万象。表以收复杂事项,志以述制度风俗,本纪以纪大事, 列传以传人物,伸缩自如,实在可供人们研究。” ① 他们所共同强调的 《史记》 具有综合众体、容量广阔的突出优点,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这个 问题在文学界也有人提出来。茅盾同志的 《梦回琐记》,说: “我有一个简 单的想法,按正史的体裁编一部中国文学史。……本纪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 大纲而已,读者要知其详,要读列传和书志。” “文学史如此,美术史、音 乐史似乎也可以取同样的办法” ② 。茅盾提出要从 《史记》的综合体裁中吸取 营养,撰写新的纪传体文学史的设想很有见地。 新综合体裁的探索 《史记》在编撰方法上囊括全局的优点,对于史学的演进影响极大,不 仅后世修史竟相仿效,绵延不绝,而且吸引着一些有识史家在它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的尝试。十七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探索新综合体的趋势。先有清初 马骕撰 《绎史》,创造了新的综合体制。至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评论家章 学诚深入地辨析体例,提出了 “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的主张,并在修 撰方志上作出尝试。本世纪初,具有近代色彩的史学家章炳麟、梁启超分别 提出了编撰 《中国通史》的设想。马、章、章、梁具体做法虽有不同,但都 是朝着同一的方向努力。他们都试图突破原有 体裁的限制,创造出一种更能 显示出历史演进大势,更能广泛反映社会史丰富内容的新体裁。他们不断探 索的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史学发展的要求。 清初的马骕是近三百年探索新综合体的第一人。他的史学成就在当时就 受到重视。顾炎武对他尤为推服 ① 。他在青年时期,曾将 《左传》改编为纪事 ① 《史通·二体》。 ② 《廾二史札记·各史例目异同》。 ③ 《中国历史研究法》。 ①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② 《梦回琐记》, 《文艺报》 1981 年第 1 期。 ①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 本末体,成 《左传事纬》一书,至今仍为研 究者所重视。此书除正文外,还 有附录八卷,内容包括 “图表”、 “览左随笔”、 “名氏谱”等,补充正文 叙事的不足。这种做法,已经包含着吸取多种体裁的优点以补充单一体裁所 不足的意图。 《绎史》一书创造了新的综合体制。此书是马骕一生精力所萃,共计一 百六十卷,分为五部:一为 “太古部”,二为 “三代部”,三为 “春秋部”, 四为 “战国部”,计一百五十卷,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或按事件始末立篇, 如 “夏禹受禅”、 “商汤灭夏”等;或按人物及其学说立篇,如 “老子道教”、 “孔子类记”等。最后是 “外录”,十卷,补充前面四部记载的不足。冠于 全书之首的还有世系图、地图和年表,用来与正文互相配合。总之,马骕是 将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学案体、典制体等,熔炼成为综合的体裁。马骕自 述其著述主旨说: “纪事则详其颠末,纪人则备其始终。……君臣之迹,理 乱之由,名法儒墨之殊途,纵横分合之异势,了然具焉。” ② 他为自己确定的 要求,是既重记事,又重记人。显然,倘若只是简单地采用传统史学三种主 要体裁中的哪一种,都是无法容纳这 样广泛的内容的。 《绎史》的出现可说 是体裁上的突破。清初著名学人李清为 《绎史》作序,盛赞它 具有 “体制之 别创”、 “谱牒之咸具”等特点,又说 “自读 《绎史》,然后知天地之大, 识宇宙之全”。话说得有些过头,但他特别推崇 《绎史》体制别创和内容丰 富,则是颇有见地的。 章学诚著 《文史通义》,以发展的眼光,深入地辨析史书体例的得失, 提出了改革史书编撰的方向。 章学诚认为,纪传体本是三代以后之良法,司马迁发凡起例,具有远见 卓识,纪表书传互相配合,是以 “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具有很大的包容 量。加上司马迁对体例的运用能够灵活变通, “体圆用神”,不愧是撰述的 典范。 《汉书》、 《三国志》也都是 “各有心裁家学”的上乘之作。降 而 《晋 书》、 《隋书》、 《新唐书》等, “虽不出于一手,人并效其能”,所以能 修成有价值的史书。后来的修史者墨守成规,不知根据需要变通,结果史才、 史识、史学都反过来成为史例的奴隶, “斤斤如守科举之程式,如治胥吏之 簿书,繁不可删。” “纪传体之最敝者,如宋元之史,人杂体猥,不可究法, 或一事而数见,或一人而两传,人至千名,卷盈数百”。这些论述分别见于 《史学别录例议》和 《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二文中,相当中肯地总结了中 国一千多年历史编撰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贯串着历史分析的眼光,强调史 家的才识,强调灵活运用。他还认为,纪传体本身在反映史事上的缺陷,是 难以反映史事演进的大势。 “夫史以记事者也;纪传、编年,区分类例,皆 期于事有当而已。……盖史至纪传而义例愈精,文章愈实,而于事之宗要愈 难追求,观者久已患之。”又说: “纪传之书,类例易求而大势难贯。” ① 这都是讲纪传体不利于反映历史发展主线的缺点。 章学诚认为,纪传体的这一缺陷,正好从纪事本末得到弥补。他说: “按 本末之为体也,因事命篇,不为常格,非深知古今大体,天下经纶,不能网 罗隐括,无遗无漏。” “夫史为记事之文,事万变而 不齐,史文屈曲而适如 其事,则必因事命篇,不为常例所拘,而后能起讫自如,无一言之或遗或溢 ② 《绎史·征言》。 ① 《文史通义·史学别录例议》。 也” ② 。这里强调史实本身千变万化,史书要与之适应,就必须采用纪事本末 体的办法, “按事立篇”, “不为常格”, “起讫自如”。 根据上述对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利弊的分析,章学诚明确提出了 “仍纪 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作为改革史书编撰的方向。他说: 神奇可化臭腐,臭腐亦复化为神奇。纪事本末本无深意,而因事命篇,不为成法, 则引而伸之,扩而充之,遂觉体圆用神, 《尚书》之神圣制作,数千年来可仰望而不可 接者,至此可以仰追。岂非穷变通久自有其会,纪传流弊至于极尽,而天诱仆衷,为从 此千百年后史学开蚕丛乎!今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增图谱之例而删书志之名,发 凡起例……③ 99900041_0307_1 章学诚主张的实际内容,就是吸取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二者之所长,形 成一种新的综合体裁。他认为这是为史书的编撰解决了大难题,开辟了新途 径。如何实现 “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的原则,他有过两种设想。一种 办法是采用 “纪”、 “传”、 “图”、 “表”四体配合。即保留纪传体原有 的 “纪”、 “表”;去掉 “书志”名 称,设立包含多种类型内容的 “传”, 并增加 “图”。另一办法是设置 “别录”,在全书前面标列出一个时代最主 要的事件,在每一事件之下将书中有关的篇名注明,以此起到提纲挈领的作 用。总的意图,则都是要保留纪传体各体配合的特点,补充纪事本末体更能 显示历史大势的长处。这与 《绎史》的编撰意图是相符合的。 章炳麟、梁启超二人生活的时代距我们更近,他们的史学思想有近代色 彩,并且两人还曾通信讨论修撰 《中国通史》的体例,他们探索新综合体的 尝试更值得注意。 章炳麟于一九○○年写作 《中国通史略例》 ① ,明确地采用章学诚的主张, 吸收了纪事本末体的优点而对纪传体加以改造。一九○二年,他又写信给梁 启超、吴君遂等,重申其见解。这说明: 《略例》中提出的设想,不是一时 兴之所至,而是他长时间探索后形成的相当固定的看法。 《略例》中所列中 国通史目录,有表、典、记、考纪、别录五种表述形式。 章炳麟的历史观比封建时代的史家进步得多。他申明,修撰 《中国通史》 的目的,一是为了 “扬榷大端,令知古今进化之轨”,一是为了 “振厉士气, 令人观感” ② 。这反映出他当时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立场,同时,也反映出 他接受了日本、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的影响。他所设想的体制,是吸收纪 事本末体的优点,而对纪传体加以改造。目录中的 “典”是用以 记典章制度, 来源于 “书志”。 “考纪”和 “别录”都是记人,来源于 “本纪”和 “列传”。 “表”用以列举次要的人物和纷繁的材料,其来源于纪传体甚明。十篇 “记”, 是吸取纪事本末体的优点设立的。尽管五种体裁中以何为纲没有解决,但总 的来说,章炳麟的设想较章学诚前进了一步。 梁启超于一九○一至一九○二年也酝酿写 《中国通史》。到一九一八年, 他在致陈叔通信中概述他订定的 《中国通史》体例 ,要设立 “载记”、 “年 表”、 “志略”、 “传志” (又称 “列传”)四项。现见于 《饮冰室文集》 中有关 《中国通史》的部分作品,都写于 1920 年,计有 《春秋载记》和 《战 国载记》、 《春秋年表》和 《战国年表》、 《志语言文字》和 《志三代宗教 ② 《文史通义·书教下》。 ① 《中国通史略例》附在 《訄书》第五十九 《哀清史》之后,始见于 《訄书》手校本。 ② 《中国通史略例》附在 《訄书》第五十九 《哀清史》之后,始见于 《訄书》手校本。 礼学》,正与此信件中所说四项体例相符。他还有一篇 《原拟中国通史目录》, 共列有朝代篇、民族篇、地理篇等三十一个篇名,但包括不了 “载记”、 “年 表”、 “志”的体例,可见这份 “目录”是他更早时候所拟而后来放弃了的。 梁启超的 “载记”、 “年表”、 “志”、 “列传”四体与章炳麟的五种 表述形式有许多相通之处。 “载记”的作用是叙述一个时期的主要事件和历 史大势。从 《春秋载记》和 《战国载记》可见,这是吸收了纪事本末体的优 点并加以发展。 “载记”是作为大纲,再用 “年表”、 “志略”和 “列传” 相辅而行。梁启超认为纪传体史书是帝王家谱,又说 “愈晚出之史,卷帙愈 增,而芜累亦愈甚也。” ① 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对纪传体的长处也 有中肯的评论,如说: “纪传体的长处,在内容丰富,社会各部分情状,皆 可纳入。” ② 他设想的 《中国通史》体例,其核心内容,就 是既吸取纪事本末 体的优点,又发挥纪传体各体配合、包罗丰富、伸缩自如的长处,而形成新 的综合体裁。尽管梁启超远未实现自己的设想,但他的做法和认识却对后人 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二节 多体裁配合、多层次地反映历史 以序说开宗明义 回顾我国史书体裁发展的悠久的过程,深感到一种单一的体裁,决不足 以反映我国历史的丰富内容。我们应该发展综合运用的优良传统,多体裁配 合、多层次地反映历史。本书拟就此有所尝试。首先,我们以 “序说”置于 全卷之首,开宗明义。 书之有序,在我国起源甚早。 《庄子·天下篇》纵论古代 学术的发展及 庄子在学术思想上的地位。 《吕氏春秋·序意》记文信侯关于十二纪的问答。 这已是书序的雏形,但还没有达到书序的完整形式。汉儒序 《诗》、 《书》, 解说每篇写作的因由或宗旨,已向书序的完整化更接近一步。 《淮南子·要 略》,首说全书由起,次说二十篇的旨趣,末说全书的重要意义,这已是一 篇全整的书序了。许慎 《说文解字·序》说文字创制的由来及本书所论列的 五百四十部首,也是一篇很好的书序。刘向校书,每校完一书,辄条其篇目, 撮其旨意,写成别录。刘向所作,为后来书目解题之始,实际上也是校书人 为所校书作的序。汉人如高诱等 注释古书,也各有序。 司马迁写 《太史公自序》,是我国史书中最早出现的序,也是一篇很好 的序。序中首先说他的家学,说到他的父亲对战国以来各学派的评论、对史 职的神圣责任感。其次,说到修史在政治上的重大意义。再次,他扼要说明 了全书一百三十篇的写作旨趣,而最后指出: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 (统) [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 《诗》 《书》, 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 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诗》 《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 老,而贾 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 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 “于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虞唐,至于周,复典之,故 ①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②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司马氏世主天官。至于余乎,钦念哉,钦念哉!”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 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 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于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 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 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 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 《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 成一家之言,厥协 《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 子。 这篇序,说出了作者的史学渊源、史学思想、本书的取材和体裁 是一篇很出 色的序。 《史记》有些篇章在开卷也有关于撰写方面的小序,如 《十二诸侯年 表·序》: 太史公读 《春秋历谱谍》,至周历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挚见之矣! 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 《关睢》作。仁义陵迟, 《鹿 鸣》刺焉。 及至历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历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 是后或力政,强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 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 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伯主,文武所 褒大封,皆威而服焉。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 闻,兴于鲁而次 《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 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 《左氏 春秋》。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 《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 《铎氏微》。 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 《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 《虞氏春秋》。吕不韦 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 《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为 《吕氏春秋》。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 《春秋》之文以著 书,不可胜纪。汉相张苍历谱五德,上大夫董仲舒推 《春秋》义,颇著文焉。 </PGN0312.TXT/PGN> 大史公曰:儒者断其义,弛说者骋其辞,不务综其终始;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于 神运,谱谍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 《春秋》、 《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指著于篇,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焉。 《十二诸侯年表》记的是春秋时期的历史。司马迁的这篇小序说出了春 秋时期出现社会大变动的由来和情况,使读者对这一时期历史先有一总的印 象。其次,列举了孔子作 《春秋》以来以至汉初关于春秋历史的撰述并加以 评论,其中包含史事、史论和历谱。最后他说明本表的写作要求和意图。这 对于一篇序应该说到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差不多都涉及到了。这篇序在 《史 记》所有的小序中,也是一篇佳作。 班固在 《汉书》中写序传上下卷,上卷记他的显赫家史,他父亲的 《王 命论》和他的辞赋。下卷记他写 《汉书》的缘起和 《汉书》百篇的旨趣。最 后,是对 《汉书》的自我评价。这篇序传不象 《太史公自序》写得那样集中, 内容比较贫乏,但毕竟还是遵循司马迁创始的规模而写出来的。 宋元时,有两篇值得注意的序,一篇是郑樵 《通志总序》,又一篇是马 端临的 《文献通考总序》。郑樵 《总序》中论通史体裁和通史的重要性,强 调客观地记述历史。他认为,只要记载真实,是非自然分明,不要妄加褒贬。 他还说明了 《通志》全书的规模,说明哪些部分是因袭故有,哪些部分是自 己的创新。马端临论述了典章制度通史的重要性, 《资治通鉴》在典章制度 方面的缺欠, 《通典》是一部典章制度的通史,而有不足和错误。接着他论 述了编撰 《通考》的意图,说明他的取材、编撰方法和对于 《通典》的续补, 也说到了家学的影响。于书中的二十四考,他各有小 序,详以 “著述之成规, 考订之新意”。郑樵的序突出自己的史学见解。马端临的序分出好几层次, 一层一层地说出编撰通考的思想。这两篇序,都紧紧围绕主题、旗帜鲜明, 表述作者治史心得体会,没有废话,各有特色。 书序往往包含有编撰体例的内容,但往往不能详备。为了详备,就出现 了单独成篇的例,这一般是编撰体例的条文化,实际上是承担了书序中常有 的一部分任务。 《史通·叙例》说: “唯令升先觉,远述丘明,重立凡例, 勒成晋纪,邓孙已下,遂蹑其踪。史例中兴,于斯为盛。若沈宋之志序,萧 齐之序录,虽皆以序为名,其实例也,必定其臧否,征其善恶,干宝范晔, 理切而多功,邓粲道鸾,词烦而寡要。子显虽文伤蹇踬,而义甚优长。斯一 二家,皆序例之美者。夫事不师古,匪说攸闻,苟模楷曩贤,理非可讳。而 魏收作例,全取蔚宗,贪天之功,以为已力,异夫范依叔骏,班习子长,攘 袂公行,不陷穿窬之罪也。”刘知几在这里叙述了例的历史发展,并加以评 论。他说的这些例,差不多都见不到了。自唐以后,书之有例者渐多。清人 治学趋向缜密,所作的例有盛于前。崔述的 《考信录释例》和阮元的 《经籍 纂诂凡例》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两篇。 《经籍纂诂凡例》共二十三条。其中, 关于收录之例四条,关于归韵之例三条,关于编次之例五条,关于引用书名 之例七条,其他杂例四条。 《经籍纂诂》是一部一百零六卷的大型训诂书, 就是靠这二十三条规定,井然有序地编排起来。这充分表现了凡例的现实性 和计划性。 《经籍纂诂》虽不是一部史书,但这二十三条凡例同样可供史例 编写的参考。凡例之后,还附有修书人的姓名,标明了每一个人的任务和负 责的部分,这也是一个集体编书的很好的制度。 《考信录释例》是 《考信录提要》的组成部分,共二十四章,论证考信 对治学的重要,古史传说、诸子语言、经世训诂的伪误和后人依托的伪书, 这不是一般的例,是对于古代史料学的具体擅述。 从序的历史看,它对于一首诗、一篇文章、一卷书或一部书说,都是有 开宗明义的作用的。它向读者说明一些问题,为读者提供理解上的条件。它 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这样的几项: ( 1 )作者的家世。 ( 2 )作者的治学经 历和其他活动的经历。 ( 3 )基本资料。 ( 4 )对前人撰述的评价。 ( 5 )作者 自己的观点。 ( 6 )作者的撰写意图。 ( 7 )编写上的技术问题。这对于我们 目前写序,有很必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加以取舍和发展,使之更能符合我 们当前的需要。 对于作者的身世和经历,有些读者是感兴趣的。但这不一定跟撰述本身 有直接的关系,可以写,也可以不写,不是序文所必须具备的内容。 对基本资料,序中是需要说明的。资料,可包括文献资料、考古资料, 还可包括民俗学方面的资料。有些文献资料,情况比较复杂,须进行关于著 作时期的辨析。过去认为,某些篇章是伪书,某些史事记载不可信,这不一 定完全正确,须重加考虑。时代越靠后,资料越多,就越须甄别。在大量的 资料中要能挑选出来重要的部分来论述,这对于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就更有意义。 论述前人和同时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适当的总结,在序文中应当是 相当重要的部分。序中应说到,在我们的研究领域里,究竟有哪些问题已经 解决,哪些问题正在解决,哪些问题应 该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研究中国史, 首先应当论述我国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当前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史的人越来 越多了,而学术交流的工作还有待于开展,我们暂时很难论述得全面,也只 能尽力而为。在可能的时候,也可考虑同外国友人的合作。 作者在编撰上的意图和编撰上的具体问题,应该在序中向读者说明,既 要扼要,又要清楚。 以上这三项如能作到,可以说,已完成了序文应尽的职责。 宋元人注经,往往在卷首,冠以 “序说”。序说的内容与我们现在的序 文所要求不同。但我们觉得, “序说”二字比 “序”字的意思要丰富些,读 起来较顺,本书就采用了 “序说”一词。本书各卷差不多都冠以序说。 综述,历史发展的总向 一部大型的史书,最好有一个主干部分。本书的主干部分是综述。在这 一部分,要写出历史发展的总象。综述吸取了本纪、编年和近年流行的划分 章节的各种体裁之长而加以发展。 本纪和编年,都是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历史进程的。 《史记》、 《汉书》 的本纪,记载了皇帝的生活、诏令和军国大事,后来的纪传体史书的本纪, 几乎都是大事编年,很少别的东西了。编年体发展到了 《资治通鉴》,它比 任何一部纪传体的本纪都详审得多,能容纳下特别多的材料,但本纪是纪传 体史书多种体裁之一,它是全书的纲,而 《资治通鉴》只是一种单一的编年 体,无论事之大小,都简单地按年月编排,就说不上纲的问题了。我们认为, 撰写史书是应该基本上按着时间顺序,但不必拘泥于年月日 的顺序,有的事 情可以一天一天地写,有的可以把多少年的事情写在一起。应该象 《资治通 鉴》那样写得详细一点,但不要象 《资治通鉴》写得那样分散。要把历史写 得脉络分明、阶段分明,要发挥纲的作用,但又要有血有肉,不要象某些纪 传体史书的本纪写得那样简单。 纪事本末体,是把史事分成若干篇自,使之各有所属,并且具备首尾。 这种体裁被称为 “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但这种体裁,多只能对史事 作点的排列,而不能显示历史长河的绵延和 巨波、细浪的区别。我们认为, 可吸取纪事本末体的优点,在历史的重点表述中,酌量采取集中记述具备纪 事本末的方法。 近年流行的划分章节的体裁,我们可称之为章节体,大概开始于夏曾佑 的 《中国历史教科书》。这书写于一九零二至一九零四年。夏曾佑把中国历 史划分成三个大的时代,其中包含七个小时代,即: 上古之世。包含:传疑时代,从太古至周初。化成时代,周中叶至战国。 中古之世。包含:极盛期,秦至三国。中衰期,晋至隋。复盛期,唐。 近古之世。包含:退化期,五代、宋、元、明。更化期,清。 他把每一个大的时代定为一篇,每一个小的时代定为一章,每章之下,又有 小的子目,定为节,这就把历史的阶段性发展和历史现象的主次表达出来。 这在史书体裁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这种体裁便于阐述历史的发展,资 产阶级史学家中的进化论者乐于使用这种体裁,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沿用这 种体裁。我们认为,这种体裁一直到现在还是可以使用的,但如果把这种体 裁作为一部大型史书中的唯一体裁,就有很大的局限。在这种体裁中,典章 制度、学术文化和人物事迹的论述都不易得到充分的展开。 在研究了本纪、编年、纪事本末、章节等体裁之后,我们考虑到综述的 任务,可作这样的设想: 第一,要紧紧抓住每一历史时期的纲,只写对历史全局有影响的大事,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中外关系等方面,着重写的是历史发展 的动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变动得也比较显著。在这方面,可以着重 写一写,但要注意到它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民族关系是我国历史上 的重大问题,要作出正确的处理。 第二,时间的观念要鲜明,首先要注意到历史时期的划分,一个时代内 部大小阶段的划分,使其能尽量显示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关于历史时期的 划分,尚存在着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不能解决 的,不要强作解释。其次,每一个皇朝的具体年代,割据时期有关各国的具 体年代,都要写清楚。 第三,对历代的疆域,要写出大致轮廓。对皇朝版图外的兄弟民族分布 的地区,也要写出来。有些民族地区说不清,可说出一个大致的方位。 第四,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要写。只写带有历史性的重要活动, 不是写他的传记,他的传记放在传记部分去写。 第五,关于田制、税制、官制、军制等等,只要重点地说到为止,具体 的细节放到典志部分去写。 综述,作为本书的一种体裁,与其它体裁互相配合,有分工,有专职, 在撰写上要比各种旧体裁方便得多,我们可以称它为 “综述体”。 典志,历史现象的剖视 典志,是对历史现象进行剖视,它具有可以论述的丰富的内容。本书自 第三卷以下,各卷都有典志,置于综述之后,传记之前。 典志体的起源很早。 《尚书》的 《禹贡》和 《洪范》,从内容和形式来 看,都可说属于典志体。 《尧典》的部分内容,也可说有典志体性质。 《周 礼》、 《仪礼》、 《礼记》,一向被认为是典志体的开山,但它们和 《禹贡》 等篇著作时期的先后,尚待考订,而且内容也只限礼的方面。典志作为史书 的一部分,以相当大的规模出现,是开始于 《史记》。 《史记》有八书。 《汉 书》继 《史记》之后有十志,规模就渐趋完备。 自 《史记》以后,二十四史中,十七史有志。按各史志性质来说,共有 十五个门类,即: 天文 (天官、司天)。 五行 (祥瑞、灵征)。 律历。 地理 (郡国、州郡)。 河渠 (沟洫)。 食货 (平准)。 礼 (礼仪、舆服、封禅、郊祀、祭祀)。 乐。 选举。 百官 (官氏)。 </PGN0319.TXT/PGN> 刑法。 兵 (营卫、兵卫、仪卫)。 释老。 艺文 (经籍)。 刘知几 《史通·书志》主张,立都邑志、氏族志、方物志。杜佑 《通典》有 九典,仅 《边防典》 为各史之所无。郑樵 《通志》有二十略,就是 《通志》 中的典志部分。二十略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谥、器服、校雠、图 谱、金石、昆虫草木等是他创立的新目。氏族、都邑、昆虫草木三略是刘知 几主张的实现。后来马端临撰 《文献通考》,有二十四考之目。马氏自称, 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为 《通典》所未有。刘、杜、郑、马所举 新目,去其重复,可取者有氏族、都邑、方物、边防、器服等五个部门,和 各史志,总共有二十个。我们认为,对这二十个门类应该加以合并、改造和 发展,新的典志可包含如下的几个门类: 一、地理。包含历代皇朝的版图、割据时期各政权的辖境、少数民族的 分布、河渠的变迁、重要的都邑、通道的兴修,都可以在这里论述。这个部 门包含了旧史的地理、河渠、都邑等三志。 二、民族。旧史的民族部分,一般是放在列传里写。 《通典》的 《边防 典》和 《文献通考》的 《四裔考》,都包含有民族的部分。我们把民族立为 专篇,在综述和传记中没有说到的,应在这里作具体论述。 三、社会经济。略当于旧史的 《食货志》,在此应有较多的发展。包含 农、牧、渔、林、矿、盐、手工业、商业、货币、各种生产技术、土地制度 和行会制度等。 四、政治制度。约当于旧史 《百官志》。 五、军事制度。约当于旧史 《兵志》。 六、法律。约当于旧史的刑罚志。 学术文化,包含经学、史学、哲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等, 是否在典志中设置专篇,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倾向于用传记的形式分别处理, 而把典志的内容一般限制在制度性的范围。 关于宗教,旧史中只有释老志。在内容上现应从制度上作出新的发展。 关于礼俗:旧史中的礼志、五行志、舆服志;都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应 充实民间方面的材料,设置专篇。 关于中外关系:旧史中关于中外关系的记载多见于列传中。 《通典》的 《边防志》和 《文献通考》的 《 四裔考》也有部分材料。这在典志中是一个 应开创的篇章。 在典志的编撰过程中,不必拘泥于这几个门类的各目,但标目还是以比 较集中为好,不要过于分散。这样可以眉目清楚一些,便于读者。 典志的表述,有三种传统形式。一种是 《史记·平准书》式的,完全用 作者的语言写出来,有事实、有议论。第二种形式是 《汉书·地理志》、 《艺 文志》式的,把各种地名、书名列举出来,作为基本的形式,也附有少量的 议论。第三种是 《通典》、 《文献通考》式的,分别汇集许多原始材料,把 有关前人的议论和作者的意见附于后面,这是把材料和议论完全分开的形 式。这三种形式各有特点,应该是按论述的对象采取适当的形式,不能一概 而论。 应该指出,撰写典志最重要的问题是研究方法上的深化。马 克思在 《 〈政 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中说到人口的研究。他说: “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 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 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浑沌的关于整体的表 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依据马克思的论述, 可以归结为:首先经过 “表象的具体”,再到 “多层次的抽象”,最后回到 “具有许多规定和 关系的丰富的总体”这样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说这种方法 “显然是科学上的正确方法”。并说, “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 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① 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研究人口是如 此,那么研究如此丰富复杂的人类历史客观进程更应该是如此。在史书中考 虑设置 “典志”部分,就是希望切实地朝着从多方面反映人类史这一 “具有 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的方向去努力。 我们设想:典志部分的写法要力求体现上述理论指导,既要从传统史学 中吸收今天用得着的东西,又跟前人的写法不同。总括来说,典志篇目的设 立,都是企图从各个社会剖面来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都是为体现历史 发展的整体服务的。有两点是特别紧要的。第一,对于经济、政治制度等等, 不是作为一个制度静体来写,而是作为动的,即从历史的运动中来写。第二, 不仅要讲一种制度的发展,还应该讲制度跟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记,人物群象 历史的发展,毕竟是人们活动的结果。在史书里,看见了 历史人物的群 象,就愈益感到历史的丰富性。离开了人,也就谈不上历史。旧史大量地写 人物传记,其所持的观点是有错误的,但对写人物传记的重视,却是可取的。 近几十年,人们重视摸索社会发展规律,在史书撰述中努力阐述历史的规律 性,这是史学工作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应该在马克思主 义指导下,坚持下去。但在另一方面,在断代史和通史的撰述中,都忽视了 人物传记的编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点。现在我们还应该写传记,本书自 第三卷以下,都要给传记以较多篇幅。 历史是遵循着必然的规律前进的。人的作用不能改变规律,但能影响历 史发展的速度和状况。十八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向亚洲扩张,同是 东方国家,有的沦为殖民地,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 本主义社会。此后,日本又由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发展,走 上侵略邻国的道路,最终成为战败国。而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站立起来, 建立了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史上,项羽和刘邦都以反秦起家,而项 羽以优势兵力,反而与江东八千子弟同归于尽。刘邦以劣势兵力,却最后夺 得了皇位。三国时期,诸葛亮以一身系蜀汉之安危。南宋时期,一个岳飞, 一个秦桧,他们在权位上的得失,深刻影响宋金间的军事局势。像这样的事 例不胜枚举,很能表明人在历史的具体行程中所起的作用。 人的作用,包括人民群众的作用,也包括领导人物、代表性人物的个人 作用。斯大林有一篇著名的谈话,他跟德国作家路德维希 ( Emil Ludwig ,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 103 页。 1881 — 1948 )谈到个人的作用问题。路德维希问斯大林: “你不认为在唯物 主义历史观和你的见解之间 是有矛盾的吗?”斯大林说: “不,这里没有矛 盾。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 创造历史。在马克思的 《哲学的贫困》和其他著作中,你可以找到正是人们 创造历史的话。可是,人们当然不是凭什么幻想,不是随心所欲地来创造历 史的。凡是新的一代都要遇到在他们诞生的时候就已具备的一定的现成条 件。伟大人物只有善于正确地认识这些条件,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才有 一些价值。如果他们不认识这些条件而想凭自己的幻想去改变这些条件,那 末他们这些人就会陷于唐·吉诃德的境地。因此,正是根据马克思的看法, 决不应该把人和条件对立起来。正是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 认识他们所碰到的现成条件的时候,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的时 候,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路德维希讲到,他上大学时,许多自称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信徒的德国 教授宣传说,马克思主义否认英雄人物的作用。斯大林说: “这是些把马克 思主义庸俗化了的人。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否认过英雄的作用。恰恰相反,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作用是相当大的,但是要有我刚才所讲的那些附带条 件。” 斯大林还谈到彼得大帝和列宁。他说: “彼得大帝为了提高地主阶级和 发展新兴商人阶级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彼得为了建立并巩固地主和商人的民 族国家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同时也应该说,提高地主阶级,帮助新兴商人阶 级和巩固这两个阶级的民族国家都是靠残酷地剥削农奴来进行的。”又说: “至于列宁和彼得大帝,那末彼得大帝是沧海一粟,而列宁是整个大海。” ① 斯大林在这里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者对待历史人物的正确态度:要肯定 历史人物在一定时期的作用和贡献,同时也要指出他所受的时代和阶级的局 限。 以上,说个人的历史作用,也为的是要说明编写人物传记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但这只说了问题的一面。问题还有需要说明的另一面,这就是:历史 人物本身也是历史的产物,他们身上不能不反映某些时代的特点。正面的人 物会反映某些新生力量的时代特点,反面的人物反映某些保守的以至反动的 时代特点,同时他们都还会反映他们的具体环境中的某些特点。编写人物传 记,既要在传记中写出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还要写出他们身上所反映的时 代特点。我们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看人物,同时还要从人物身上看时代。 中国历史上,有政治家、军事家、理财家,有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宗教家、教育家,有文学家、艺术家,有优秀的医师、技师、工程师,有杰 出的群众领袖、妇女领袖和英雄人物。我们不是把这些人物写得越多越好, 而是要有选择、有主次地去写。有的人物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是一种情况,随 着历史的发展,他的地位就会有变化。所以写传记,不只要熟悉传主所生活 的时代历史的全貌,有时还须有通史的见识。简单地专就某人的事迹写他的 传记,是不会成功的。 有人担心,写传记不能不依靠旧有的资料,这样就只能是资料的组合, 甚至是对旧日传记的今译。还有人认为,无论我们写得怎样好,比不上司马 迁。这些意见,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但未免过于片面。我们有马克思主义 作指导,有我们观察人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同样的材料,我们可以 与古人有不同的 理解,也可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可以写出不同于古人的传记。 比起司马迁来,我们有难于赶上他的地方,也有可以超过他的地方。因为时 代距离的不同,他对于某些人物比我们熟悉一些。他的文学水平也可能高些, 写的就生动些。但有时距离的时代远了些,可能比距离近的看得更全面些。 文学水平的高低确实对读者的吸引力起很大作用,但理解的深刻性也具有另 一种性质的吸引力。当然,我们也应当注意表述上的生动,这一点在本章第 三节还要论述。 “通”的要求 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种体裁可以配合起来,必要时也可以参用 别种体裁。如果写得好,就可能多层次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也可能既反 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但要写得好,就需要在 “通” 字上下工夫。 “通”的观点,在中国史学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关于 “通”的主张, 可分为两派。一派以司马迁为代表,一派以郑樵为代表。司马迁著 《史记》, 要求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通古今之变”是这三句 话的核心。 “究天人之际”是要从天人关系上解释古今之变写成一部有独具 特色的史书。历史本来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谁来写历史,都躲不开这个 “变”字。司马迁的贡献,不止在于写出 “变”,更在于写出 “通”。 “通”, 是 “稽其成败兴亡之理”,是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是 “述往事,思来 者”。他不止是在编撰形式上的通,他是要探索历史发展的道理,并且与历 史的未来联系起来。后来杜佑著 《通典》,是从典章制 度方面要通古今之变 的专书。他相信这书可以 “施于有政”。也是要与现实联系起来的。明清之 际,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都有 “通古今之变”的遗风,可惜都没有写成 通古今之变的通史。 郑樵是以推崇通史著称的。他所谓 “通”,总是和 “会”字并举,称作 “会通”。 “会”,是大量汇集历史文献,加以编排。 “通”,是记载不同 朝代前后相续、不断代为书。他用这个标准去称赞孔子和司马迁。他说孔子 “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 后能极古今之变”。说司马迁 “会 《诗》、 《书》、 《左传》、 《国语》、 《世本》、 《战国策》、 《楚汉春 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 勒成一书”。郑樵的学术兴趣是知识性的,重点在文献学方面,跟司马迁 “通 古今之变”有很大的区别。后来,马端临撰 《文献通考》,这是一部关于典 章制度的巨制,材料丰富,也有一些见解。但总的说来,他的兴趣也是在知 识性方面,在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方面。他在总序中说: “君子审后王之道 而论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然则考制度、审宪草,博闻而强识之,固通 儒事也。” “博闻强识”就是他编撰 《文献通考》的宗旨。 《通考》的形式 与 《通志》不同,而治学的路子是接近的。郑、马的路子,对于后来史学界 的影响,可能比司马迁、杜佑还要大些。 我们撰写史书,对于 “通”的要求,要吸取两派的长处;更重要的是, 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工作。我们赞成搜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不能停 止在资料上,要通过对资料的研究上升到理论化的高度。我们赞成通史的编 写形式,但我们要求的是全书各部分之间的脉络贯通。我们不赞成把通史看 成断代史的拼凑,但我们主张认真研究每一时期的历史,研究各个历史时期 中 国社会诸因素间的关系,包含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互之间、各 民族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包含中国各个历史时期 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中国与外国的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我们赞成通古 今之变,但要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要于历史沿革流变之中探索历史 的发展规律。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 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如 《共产党宣言》论述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 本论》论述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历史,由简单协作到大工业的历史, 《论 国家》和 《国家与革命》论述国家的历史,都具有通史的性质,是我们学习 的榜样。 《吕氏春秋》有 《精通》篇。篇中列举了养由基、伯乐、宋国庖丁、钟 子期的故事。养由基是一个善射的人。他最初先以箭射石,后来功夫到了, 能箭穿鸟羽。伯乐是一个善相马的人。他初学相马的时候,十分专心,时时 想着的都是马。宋国庖丁善解牛,当他初学解牛的时候,看见的是整个的牛, 不知怎样下刀。后来,他解牛的本领发展到得心应手,眼里就不再是一个无 从下刀的整牛了。钟子期善于音乐,他能从乐声中辨出奏乐人的情绪。有一 夜,他听人鼓琴,觉得鼓琴人有悲哀的情绪,经过询问,果然如此。这些事 例,说明了养由基等人由于勤学苦练而达到技艺精通的地步。我们要把中国 历史写好,也要有古人这种力求精通的精神。 第三节 历史文学 史学和文学 没有文就没有史。研究历史的成果,总得表现在文字上。人们既要下大 功夫对历史客观进程探索了解,又要见于文章,使人看懂。我们所要表述的, 不是机械,不是技术,而是生动丰富的人类史。要把这一客观过程写出来决 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我们还要下功夫讲求文字表述的方法。这也是个群众观 点问题,史学工作者要为全民族的大众服务,对更多的读者负责,提供群众 爱读的历史著作。 历史文学,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用历史题材写成的文学作品,如 历史小说、历史剧本。另一个意思是指真实历史的文字表述,这可包含一般 的文字表述和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历史文学,是指第 二个意思。 “文”与 “史”二者的关系,最早是不分开的。后来,文学和历史逐渐 趋于分离,这是一种进步,但是两者分离了,仍不能截然分开。一些杰出的 历史家,往往同时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他们写成的历史著作,同时又被认 为是优秀的文学著作。现在撰写史书,仍有一个文字表述上的要求。甲骨文, 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有关史事的最早记载,反映了殷商和周初的一 些社会情况,并且被作为档案保存下来。金文记载的内容比甲骨文要丰富, 文字也多了,百字上下以至近五百字的铭文,如 《 大盂鼎》、 《小盂鼎》、 《大克鼎》、 《散氏盘》等,占了金文中相当的分量。甲 骨文质简,也许还 说不上是文学。金文中,有些已经有文采,可以说已具有文学作品的某些特 征了。 《尚书》和 《诗经》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典籍。 《尚书》是政治文献 的汇集,但已备有多种文体,为后来各体散文的创始。 《诗经》是古代最早 的诗歌总集。其中,如 《周颂》、 《鲁颂》、 《商颂》、 《大雅》、 《小雅》, 都有不少的历史内容。如 《生民》、 《公刘》等篇章写了周初的历史,歌颂 了后稷、公刘等英雄人物,已有了历史人物传记的雏形。 《国风》大都是民 间流行的诗歌,与 《雅》、 《颂》相比,文学味道要浓一些,而历史内容就 少得多了。 《国风》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纯文学作品。后来出现的 《春 秋》,可以说是一部不具备文学性格的历史书。这表现了历史和文学分离的 趋势。 文史分离的趋向是逐步显明的。从战国到秦汉,人们对文史分途,在思 想上并不一定明确。一些大史学家同时又是大文学家,他们撰写的史书极有 文采,在史学和文学上兼有很高的价值。在战国时期, 《左传》即其一例。 两汉出现的历史巨著 《史记》、 《汉书》,也是文学名著,但同时又出现了 大文学家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等的辞赋,历史和文学分为两途,已显然可 见。 “文” “史”分途,由于二者各有专门的职能,但分而又不能全分,这 是由于 “史”不能离开 “文”。好的历史撰述要靠有文采的语言引起读者的 兴趣,从而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社会效果。注重叙事的才能,注重文采,是我 国历史家的一个传统。班彪父子对司马迁的历史观点有激烈的批评,却推崇 司马迁善于叙事,说: “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 善序事理,辨而不 华,质而不俚。” ① 范晔也盛赞班固的文采,说: “若固之 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 其能成名也。” ② 《晋书·陈寿传》也说,陈寿撰成 《三国志》后, “时人称 其善于叙事,有良史之才。”刘知几著 《史通》,一方面注意到文史已经分 途,说 “史之与文,较然异辙” ③ ;另一方面又强调 “史之为务,必借于文”, “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 “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 ④ ,这讲的 就是 “史”不能离开 “文”。刘知几把文字表述的优劣作为评论史书高下的 一项重要标准。他认为 《左传》 、 《史记》、 《汉书》成就最高,它们采摭 群言,然后能成一家, “传诸不朽”, “取信一时,名千载”。他尤其推崇 《左传》。针对长期以来人们对 《春秋》三传评价的分歧,他认为,从史学 角度看, 《左传》的价值是 《公羊》、 《谷梁》不能相比的。因为 《左传》 不但取材丰富,史实可靠,而且文辞优美、叙述生动,跌宕不群、纵横自得, 所以传诸不朽。相比之下, 《公》、 《谷》二传凭主观记事,且又繁复累赘, 语言无味,实在高下悬殊。因此,刘知几极为重视有文采的语言对于表现史 事及史书能否流传的巨大作用。他归结说: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古 者行人出境,以词令为宗;大夫应对,以言文为主。况乎列为章句,刊之布 帛,安可不励精雕饰,传诸讽诵者哉!” ⑤ 这些话,对 《公》 《谷》的评价未 免有些偏见,但对史不能离开文的道理讲得很中肯。 “言之不文, 行之不远” ① 《汉书·司马迁传》后论。 ② 《后汉书·班彪传下》后论。 ③ 《史通·核才》。 ④ 《史通·叙事》。 ⑤ 《史通·叙事》。 一语本是孔子称赞子产重视外交辞令,在彼强我弱情况下能委婉而明确地表 达自己的意思,折服了对方,传播于远近。刘知几把它提高了一步,用来说 明历史文学对于史书广泛传播的意义,赋予它以普遍性的品格,而成为历史 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 章学诚继承并发挥了刘知几关于史文关系的论点。他说: “夫史所以载 者事也,事必借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 ① 又说: “古人修辞,非为观美, 谓必如是始可以行运而传久也。” ② “不文则不辞,辞不足以存,而将并其所 以辞者亦亡也。” ③ 这些话都论述了历史记载必须依靠有文学性的语言才能广 泛传播,而 “良史莫不工文”,是对 “史” “文”关系的极好说明。 现在,我们要广泛地传播科学的历史知识,要通过历史撰述作为进行教 育的重要工具。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掌握科学的历史知识,历史文学的重要性 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应当更加重视。历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 一种重要的思想教育工具。学历史,固然是为了解过去,但了解过去是为了 解释现在,观察未来。我们要发挥历史教育在培养爱国主义,帮助群众特别 是广大青年在认清历史前途、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信心中的重大作用。 这就要求历史著作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有合理的编撰形式,还必须在文字 上善于表述。有的学者担心,讲历史文学,就等于要求把史书写成既是历史 书,又是文学书,就会把文学创作中夸张、虚构的手法带到史书写作中来。 其实,这种 担心是不必要的。历史文学的要求,是生动地表述真实的历史面 貌,恰好跟夸张、虚构的手法相对抗。 《三国志》和 《三国演义》的不同, 正好是有文学特色的史书和纯文学作品的鲜明对照。 历史文学的优良传统 我国历史文学有悠久的传统和很高的成就。 先秦时期,历史文学就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左传》是当时的代表 作。 《左传》善于写语言,所记各种辞令,极为精彩。 “吕相绝秦”的一篇 话,是长期被传诵的名作。 《左传》记吕相奉晋君之命,对秦晋关系表示了 决绝的态度。他历述秦对晋的恩德,接着说晋已一再对秦报恩,对秦有大的 帮助,最后就缕述秦片面破坏盟好及屡次危害晋国的活动,而晋国虽亟力克 制,希望保持和好而不可得。这是一篇谴责敌国的话,但肯定了对方的旧恩, 列举了对方背信弃义的事实,雍容典雅,没有一点咒骂,没有一点火气,措 词委婉有致,又有很强的说服力。 ① 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② 又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位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③ 孔门有四科,言语是其一。战国间,游士以游说取卿相。孟子也说到跟大人 物谈话时应注意的风度。可见,重视语言有一个古老的传统。 《左传》等史 书在记语言方面的成就,是这个古老传统的反映。 ① 《文史通义·史德》。 ② 《文史通义·评周永清书其妇孙孺人事》。 ③ 《文史通义·说林》。 ① 《左传》成公十三年。 ② 《论语·季氏》。 ③ 《论语·子路》。 《左传》也善于叙事,尤其擅长于写战争,所记长勺之战、殽 之战、鞌 之战、邲之战、城濮之战,都很生动。如记城濮之战这场春秋时期最大的战 役 ① ,生动紧凑,充分显示出作者视野的开阔和构思的周密。他先写战前的准 备,着重将双方政治、指挥情况作了对比。晋文公修治内政,整编军队,决 心借救援宋国的机会与楚一战,以达到取威定霸的目的,君臣齐心,制定了 联合齐秦以对付楚国的正确方针,处处占据优势。楚国方面则内部分歧,主 将子玉骄傲轻敌,作战兵力薄弱,处处潜在着失败的危险。接着,写两军作 战,晋军向楚表示礼让,后退九十里,处于有理的地位而士气高昂,以此反 衬出楚军不愿进攻,子玉却硬要向晋挑战,因而士气低落。然后写两军作战, 突出表现晋国方面灵活的策略,先以强攻将楚军薄弱环节 “右师”击溃,再 伪装逃遁引诱楚军来追,对它拦腰袭击,最后对楚军 “左师”两面夹击,大 获全胜。这些记叙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是由于 《左传》作者有叙事才能, 又懂军事知识,才能做到的。 《左传》在记述语言和叙事上的成就,为我国 历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汉时期,我国史学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司马迁的 《史记》是运用高 度的文学修养来叙述历史的典范作品。书中,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陈涉世家》、 《留侯世家》、 《魏公子列传》、 《李斯列传》、 《廉颇蔺 相如列传》、 《淮阴侯列传》、 《刘敬叔孙通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李将军列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史记》善于将记述复杂的历史活动与记述人物活动结合起来,既能突 出事件的主线,写出最主要的历史场面,又能写出历 史人物的神情风貌。 《项 羽本纪》是写项羽,又不只是写项羽。它是在写楚汉之际主要活动的同时, 又在写项羽这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二者得到了很好的结合。篇中写巨鹿之战、 鸿门宴、垓下之围,表现得尤为突出。巨鹿之战是反秦军击败秦军主力的一 场关键战役,在记述中,司马迁生动地描写了项羽对敌的决心和威武气概: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 虏王离。”又用诸侯军的观望、恐惧和慑服来反衬项羽的胆力和风度: “当 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 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 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这些记述,写出了项羽正是在殊死的战 斗中取得了号令诸侯的地位。对于鸿门宴这场秦皇朝灭亡以后,项羽刘邦在 宴会席上的生死斗争,司马迁也写得扣人心弦。宴会上剑拔弩张的情景,使 人惊心动魄。范增的急于下手,项羽的缺乏谋略,刘邦的惊慌,张良的机智, 樊哙的勇敢,项伯的忠厚,无不跃然纸上。最后,写项羽在垓下陷入重围, “四面楚歌”。他以八百骑乘夜突围,走东城,这时 (项王)乃有二 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 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 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 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 </PGN0335.TXT/PGN> “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 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 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 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 “何如?”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这里生动地写出项羽这个失败了的英雄的悲剧结局。他确是骁勇善战、胆气 过人,即使身陷重围,仍然具有所向披靡、使其对手丧魂失魄的力量。但他 至死不悟,到最后关头仍夸耀自己的勇敢,把失败归到天命,这就清楚地表 明他刚愎自用、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的性格特点。总观 《项羽本纪》全 篇,巨鹿之战是项羽声威的顶点,鸿门宴则是他走向下坡路的起点,垓下被 围是他失败的最终结局。司马迁确实做到以他的传神妙笔,生动地记下了秦 汉之际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场景,同时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而 千百年后仍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史记》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萧何和曹参都是汉初功臣,先后出任丞 相,司马迁却写出两人行事有很大的不同。萧何很有实际办事能力,而且处 处小心谨慎,以消除刘邦对他的猜疑。曹参任丞相,则凡事率由旧章,不问 政事,日夜饮酒,有客人来劝说,他就连连劝酒,最后让客人喝得大醉,无 法进说。由于运用对比手法而两人不同的性格更加鲜明。司马迁写王陵和陈 平也是这样。王陵和陈平在吕后时任左右丞相,他们都反对王诸吕,希冀保 全刘家天下,但二人表现又很不相同。王陵生性耿直,敢于面折廷争,被吕 后免去相位,忧郁而死。陈平则善用智谋,不当面得罪吕后,得以脱身自保, 最后与周勃等合力诛杀诸吕,恢复 了刘姓天下。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同 是外戚,司马迁也用对比手法写出他们很不相同的态度和心理。 《魏其武安 侯列传》中,写魏其侯失势以后,武安侯当权。有一天,武安侯同灌夫说, 他想访问魏其侯。 “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日平明, 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 (即武安侯)不来。魏其谓灌夫曰: ‘丞相岂忘之 哉?’灌夫不怿,……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 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 ‘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人治 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侯谢曰: ‘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 (灌夫) 言。’乃驾往。又徐行。”同是当时很尊贵的外戚,但由于一个在台上,一 个在台下,就出现了一个谦恭,一个倨傲的鲜明对照,并借此刻画了世态的 炎凉。 《史记》又善于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李斯列传》开卷说: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之。斯入仓,观 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下,无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 譬如鼠矣,所在自处耳。”这是一个轻松的小故事,写在这个政治家的传记 上,好象有点浪费笔墨,但司马迁却正用它写出李斯的全部人生观,斤斤于 计较个人得失。列传写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游说秦皇,听从赵高而立二 世,上督责书及狱中上书,都不过为的求所自处,为个人打算。一直到要腰 斩咸阳市了,他还 “顾谓其中子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 狡兔,岂可得乎!’”通观列传全篇,在一定意义上,老鼠的故事简直就是 李斯一生的缩影。司马迁对这个细节的描写,在全文中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又如, 《陈涉世家》篇末,写陈涉立 为王后,有个旧时佣耕的伙伴来找他, 住了 一段时间,没有拘束,讲了些陈涉以前穷苦时的情形。有人向陈涉进了 谗言,陈涉就把这个农民斩了。这个故事放在陈涉首揭义旗到最后失败的全 部叙述之后,好象可有可无。但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是决不可少的。司马迁 在这个故事之后,紧接着就指出来:斩了这个农民以后, “诸陈王故人皆自 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这是用这个故事形象地写出,陈涉在取得初步胜 利不久,即陷于严重脱离群众的泥潭里,成为他失败的重要原因。因小故事 说明大问题,这是司马迁擅长的本领。 《史记》在 写人物时,还善于采用互见的手法。历史人物往往具有多方 面性。如果只写他的成功或长处一面,而不写他的弱点一面,就失之片面。 司马迁写人物,常常是在本传写出其主要的方面,而将他非主要的一面放到 别的篇中叙述。这就是互见的手法。这样通读全书的有关部分,就能对这个 人物有比较全面的印象。刘邦是一位反秦的重要领袖,西汉的创业君主,对 这样的人物,司马迁主要以 《高祖本纪》写他的功业,特别写出他在楚汉战 争中致胜的原因。刘邦不同于项羽的好杀而实行安抚人民的政策,入关中, 封府库,与父老约法三章,因而大得民心。又写刘邦的豁达大度,知人善任。 他在洛阳南宫置酒,大会群臣,要大家直率讲出他为何能得天下。王陵等说 是因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而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刘邦说: “公 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 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 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司马迁又在其他篇中写了刘邦 所短的一面。在 《淮阴侯列 传》中写他对功臣的猜忌,还在 《张丞相列传》 中写他当了皇帝还骑在大臣周昌脖子上的无赖习气。这样,读者综观各篇, 就可比较全面地看出刘邦的为人来。 《史记》还善于用双相对照和寓论断于叙事的方法,通过对人物的描绘 以反映一定的社会景象,客观地进行无言评价,在这里有作者无言的赞叹, 也有作者辛辣的讽刺。 在 《史记》的影响下,后来的纪传体史书也不断地有些写得很好的篇章。 班固、陈寿、范晔等历史家都极重视叙事的才能。 《汉书》之 《张骞传》、 《赵充国传》等篇都写得相当出色。 《汉书》还有一些精辟的议论。如 《汉 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赞语中论武帝时期人材之盛,说: “是时,汉兴六 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 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嚮,异人并出。卜式拔 于 刍 牧 , 弘 羊 擢 于 贾 竖 , 卫 青 奋 于 奴 仆 , 日 磾  玁 出 于 降 虏 , 斯 亦 曩 时 版 筑 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 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 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 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 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这段议论,将 武帝时的大量史实加以概括,讲出当时客观形势对人材的大量需要和群材竞 出的局面,是很精采的。 《后汉书》的 《党锢列传》和 《宦者列传》也各有 长段的序。前者表彰东汉士人崇尚气节、讥贬权贵的风气,后者指斥宦官为 害之烈。将这两段议论放在一起来读,我们对于东汉晚期的政治特点就能有 更多的了解。 《后汉书》的 《班超传》、 《陈蕃传》, 《三国志》的 《武帝 纪》、 《诸葛亮传》, 《旧唐书》的 《郭子仪传》等,也都是相当出色的篇 章。 《三国志·武帝纪》,既是三国时期大事的纲,又生动地写出曹操政治 家、军事家的本色。 《资治通鉴》是有高度文学成就的著作。其中记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刘裕伐南燕、韦孝宽守玉壁、李愬雪夜入蔡州等,都是长期传诵的名篇。 《通 鉴》写赤壁之战,以六分之五的文字放在写战争决策上。首先,写面临曹操 率领大军南下的严重局势,鲁肃向孙权陈述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如 其克谐,天下可定。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然后,写诸葛亮会见孙权, 先以 “激将法”试探其意向所在,继而述说刘备虽然新败,还有一定的战斗 力,曹操兵力虽众,却存在远来疲惫、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附曹而 不心服等三大致命弱点,以此坚定孙权联合抗曹的决心,指出 “成败之机, 在于今日。”再写在曹操致书进行恫吓后,孙权集团主战、主和两派的不同 态度,着重写了主战派首领周瑜对孙、曹双方政治、军事力量的分析,断言 “将军 (孙权)禽操,宜在今日。”于是孙权下定了决心, “拔刀斫前奏案 曰: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文章精采之处,正是在上 述写决策的过程中,诸葛亮、周瑜分析各方形势时,已言及胜负之数。最后, 精炼地写出赤壁江面上大败曹军的情景: 时东南风急, (黄)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 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 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 败。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羸兵为人马所 </PGN0340.TXT/PGN> 蹈藉,死者甚众① 99900041_0341_0 。 这样,前面深入的军事、政治条件的分析,跟后面紧张生动的战争画面相配 合,构成了完整、精采的篇章。 《通鉴》也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并重视有意义的细节描写。 书中写赤壁大战前夜,刘备到樊口迎接东吴统帅周瑜的情景: (刘备) 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瑜曰: “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倘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曰: “今拒曹公, 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 “三万人。”备曰: “恨少。”瑜曰: “此自足用,豫 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共会语,瑜曰: “受命不得忘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 之。”备深愧喜。 这里借简短的对话,写出了刘备对实现联合抗曹的喜悦而又信心不足的复杂 心理;写出了周瑜的锐气、自负和严于职守,表现出这个青年统帅雄姿英发 的风貌。淝水之战在记述前秦军大溃败之后,末尾加了一个小插曲: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捷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 问之,徐答曰: “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② 99900041_0341_1 这里写谢安接读前方战报之后因极度欢喜而 “不觉屐齿之折”的细节,生动 地揭示出他在外表平淡掩饰下,内心里对前方战事的关切和紧张,说明此役 对东晋存亡攸关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表现 出谢安的个性和风度。在记述一场 鏖战之后,添上了这一细节,文章就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我国历史文学的成就,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其中不少优秀的篇章一直到 现在,还有可供我们学习的价值。 历史表述的基本要求 历史表述要达到高度艺术水平,是很不容易的。但从基本要求上说,它 跟一般的历史表述是一致的,它们之间只有高、下之别,并无彼此之分。这 些基本要求是:确切、凝练和生动。 历史表述必须确切,这是不说自明的。但真正作到这一点,并不是轻而 易举的事。确切,包含表述的真实、正确和恰当。这就有一个态度问题、认 识问题和技术熟练程度的问题。 真实地表述历史,是每一个史学工作者的天职。作不到这一点,就是没 有尽到职责。有意地违背这一点,至少是学术道德上的错误,甚至是政治上 的犯罪。古人称道良史,总是 “不隐恶、不虚美”。这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 统。刘知几把历史记载的真实性看作重大的有教育意义、政治意义的事情。 他说,一个人如果载入史册,就 “得失一朝,荣辱千载”。他反对执笔的人 “爱憎由己,高下在心”,主张 “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 ① 章学诚 著 《史德》,说: “德者,何谓?著述者之心术也。”又说 “盖欲为良史者, 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 以人,虽未能至, 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述者之心术矣。”章学诚所谓心术,就是指著史者的 态度。所谓天人之际,就是客观和主观之间的区别。天,是指历史的客观存 在。人,是指史家的思想感情。章学诚认为史学工作要尽量反映客观的历史 事实,不要掺杂个人的偏见。他也认为这一点不是轻易可以作到。他记载黄 巢义军入长安时的动人景象,其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这很不同于后来那些 对农民起义军随意诬蔑的史书。但在关系到黄巢义军与唐皇朝的关系时,司 马光就处理不好了。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前,我们不能苛责他们因时代 局限和阶级局限下所作不到的事。但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虽然已有 六、七十年,旧的偏见,再加上新传入的偏见,仍在干扰和阻碍我们对历史 的正确认识,这是很值得重视的。 真实而正确的表述是需要的,但如表述得不恰当,仍然不能达到历史表 述上应有的效果。 《礼记·经解》说: “属辞比事, 《春秋》教也。”这就 是说的表述恰当的问题。 “属辞比事”是选词和组合史事,是历史表述能否 成功的最后一关。这一关把不好,好的表述还是不能出现。 以上可见,确切的历史表述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是包含了 更多的内容。 《孟子》说: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 义,则丘窃取之矣。” 《旧唐书·刘知几传》记刘知几 “史有三长”之说: 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 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 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楩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 </PGN0343.TXT/PGN> 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 者矣。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敻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 从问题的性质看,孔孟所谓 “义”和刘知几所谓 “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 说的认识或观点。 “文”和 “才”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表述的技巧 , “识”和 “学”是指对史事或史事的掌握。他所说的才、学、识与我们所说表达的真 实的涵意不同,但也有一些的联系。在具体看法上,我们跟他们有很大的区 别,但他们的这些话毕竟是很著名的言论,对于后世的史学理论有重要影响, 值得我们参考。 凝练和生动比确切更有技巧方面的意义,但也不是单纯技巧问题。 “凝 ① 见刘知几 《史通·曲笔》。 练”二字,前人似还未曾用以论述历史的表述,但 《史通》中关于这方面的 论述不少。概括起来,他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尚简,一是用晦。 史文的烦与简,在史学领域里是个争论很久的问题。汉献帝因 《汉书》 篇幅过多,命荀悦删为 《汉纪》 ,把一部百卷的书改写为三十卷的书。刘知 几说这书 “历代褒之,有逾本传”,这只是因为 《汉纪》简约,比 《汉书》 易读,未必就是以烦简定二书的高下。晋代干宝评论各家史书,特别推重 《左 传》,说它 “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孑遗。斯盖立言之 高标,著作之良模也”,这就明确提出以简约为高了。另一晋人张世伟撰 《班 马优劣论》,说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写了五十万字;班固叙二百四十年事, 却写了八十万字, “是班不如马也”。这就完全是以文字的烦简定史书的优 劣了。因此,史文烦简简直成了一个大问题。刘知几著 《史通》,有 《烦省》 一篇。他认为: “夫论史之烦省者,但当要其事有妄载,苦于榛芜,言有阙 书,伤于简略,斯则可矣”。这 是说,妄载谓之烦,阙书谓之省,二者都不 可取。这就明确地批评了那种单纯以文字烦简定史书高下的看法。刘知几在 《书事》篇中还说: “夫记事之体,欲简而且详,疏而不漏;若烦则尽取, 省则多捐,此乃忘折中之宜,失均平之理”。这段话论史文烦简,说得比较 公平、合理,没有什么偏见。但他针对魏晋以后偏于浮华的文风,在 《史通》 的 《浮词》、 《叙事》、 《书事》、 《点烦》等篇里,都强调了简的重要, 提出 “叙事之工者 ,以简要为主”。这在当时是有实际意义的。近人郑天挺 同志对中国历史家尚简作了论述:他指出 “有时候已经叙述了一个人的才行, 就不必再罗列事迹;有时候已经用事迹衬托出一个人的才行,就不必再用抽 象的话笼统地赞美;有时候对于才行事迹全不说,而把当时的言语记出来, 因为言语有所关涉,事实也就显露了。他们绝不同时并写,以免虚费文字。 假如说一个人尽夜读书,又何必再说他笃志学习?已经说了下笔千言,又何 必再说文章敏速?既然已把一件事情发生时有关系的对话记下来了,又何必 再把这件事情的经过重说一遍?这是历史家尚简的理由。因为尚简,所以他 们更主张省字省句,不妄加,不烦复,但是却要简要合理。他们要作到 “ ‘骈 枝尽去,尘垢都捐,华逝实存,渣去瀋在’。” ① 这里所讲的尚简在具体运用 上的种种要求和经验,现在仍然是适用的。 在史文烦简上,我国史家主要倾向是尚简,但也不是愈简愈好。这一点, 刘知几已经说到。宋人洪迈进而提出: “文贵于达而已,烦与省各有当也” ② 。 不论烦与省,都应写得明白、全面, 不可失当。顾炎武也认为: “辞主乎达, 不论其烦与简也” ① 。他们提出的这个 “达”字,比刘知几对史文烦简的看法, 更加明确了。我们认为,现在还是应当注意继承尚简的传统,而对于烦和简, 则应有辩证的看法。史文烦简,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字问题,而且是关系到 对历史的见解问题,对材料的取舍问题。史学工作者要把这些问题处理得好, 既要有明确的认识,也要认真付出功力。 刘知几 《史通·叙事》篇提出来文章有显有晦的说法: “显也者,烦词 缛说,理尽于篇中。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又说: “夫能略小 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 ① 郑天挺: 《中国的传记文》, 《探微集》第 269 页,中华书局 1980 年 6 月版。 ② 《容斋随笔》卷一 “文烦简有当”条。 ① 《日知录》卷一九 “文章烦简”条。 他所说的 “用晦 ”,是从史文烦简的角度提出来的,有突出重点的意思,也 有含蓄的意思,好象类似于概括,但跟概括的意义又不相同。他在文中举出 的几个例子,似乎还不能说明 “用晦”的表达方法。在用晦的方法上,顾炎 武曾提出一种表述的形式。他说: “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 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 《平准书》末载卜式语, 《王翦传》末载客语, 《荆轲传》末载鲁勾践语, 《晁错传》末载邓公与景帝语, 《武安侯田蚡传》 末载武帝语,皆史家于序事中寓论断法也。后人知此法者,鲜矣。惟班孟坚 间一用之,如 《霍光传》载任宣与霍禹语,见光多作威福; 《黄霸传》 载张 敞奏见祥瑞多不以实,通传皆褒,独此寓贬,可谓得太史公之法者矣。” ② 顾炎武说的 “于序事中寓论断”,是对 “用晦”的一种主要的表述方式。这 也确实是 太史公书的特点。司马迁不用专门说一些议论的话,就可以把自己 的论点表达出来,这是他表达历史论点的特殊形式。不过,司马迁 “于序事 中寓论断”的最好例子,不一定是放在篇末,而往往是在篇中;不只是借着 一个人的话来评论,而有时是借着好几个人来评论;不一定用正面的话,也 用侧面的或反面的话;不是只用别人的话,更重要的是联系典型的事例。 《叔 孙通列传》全篇都在写一个不讲是非曲直,而与时进退、以面谀得势的人。 全篇先后四次通过别人之口对他进行评论,而作者却未置一词。第一次,是 叔孙通讨好秦二世,得到二世赏赐,诸生曰: “先生何言之谀也?”第二次, 是叔孙通准备为刘邦定朝仪,文章记鲁两生的话说: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 面谀以得亲贵。”第三次,记朝仪场面及刘邦的反映,说: “吾乃今日知为 皇帝之贵也”。这是从侧面对叔孙通所作的批评。第四次,是叔孙通得到刘 邦赏赐后分送同伙,同伙喜曰: “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史 记》的其他篇中,都有类似的表达史论的形式 ① 。 生动,是指熟悉表述对象,言之有物,有感人的生活气息。它不夸张, 不是华丽的词句,不是形容词的堆砌。不只在写轻松场面时可以生动,在写 严肃和紧张的场面时也可以生动。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曹公从容谓先主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 食,失匕箸。 又, 《关张马赵黄传》: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 之曰: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 德并驱争先,犹未及 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第二例写的是一个轻松的场面,在这个场面之中,生动地写出关羽的性格和 诸葛亮的风度。第一例,在同一场面中,写出曹操和刘备因地位之不同,心 情、神态各异,在曹操是从容,在刘备是紧张。 《左传》成公二年齐晋鞌之 战: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 “余 病矣!”张侯曰: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 之。”缓曰: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 “师 ② 《日知录》卷二六, “史记于序事中寓论断”条。 ① 以上关于尚简和用晦的论述,袭用白寿彝主编 《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25—227 页。 对原文有删改。本章的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不再一一注明。 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 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缓枹而鼓。马逸,不能 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这是一场严肃的战争场面, 《左传》写得又生动,又凝练。象这一类的例子, 在本章第二节中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必多说了。 真实、凝练、生动,这三个基本条件,在历史表述上是应该具备的。长 期以来,我们很少讲史学撰述中应有的文风。认真作起来,总不免有点吃力。 但只要我们努力,困难是可以逐渐克服的。 第九章 中国与世界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特点 中国历史的继续性 以上八章,就中国历史本身和中国史书编撰有关的重大问题,分别作了 论述。中国史毕竟是世界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不能离开世界史而简单地 研究中国史。 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十分突出的。这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 素所中断。其二,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以下让我们 分别地作一些比较的考察。 文明在历史上是和国家同时发生的。在人类历史的上古时期,在东亚的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西亚的伊朗高原、 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在南欧 的克里特岛、希腊半岛、意大 利半岛,出现了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其中第 一批出现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至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这就是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均发生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发生于 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中国古代文明和克里特岛上的爱琴文明 (约发生于 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 公元前二千年代,在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下,叙利亚、小亚细亚 一带出现了腓尼基文明和赫梯文明。在克里特文明的影响下,希腊半岛上的 迈锡尼等地又形成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成为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公元前二千年代是青铜时代的盛世,也是埃及 (中王国和新王国)和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繁盛时期。但是就在这一时期,印度河流域 文明灭亡了 (约公元前 1750 年),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也先后灭亡了 (约公 元前十五世纪,公元前十二世纪)。 公元前一千年代,铁器时代开始,文明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开了。公 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重新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国 家,在伊朗高原出现了波斯国家,在爱琴地区出现了希腊诸邦,在意大利出 现了罗马国家。在人类上古史上起过重要历史作用的国家这时都出现了。也 正是在这个时期,最古老的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开始失去政治上的独立, 从属于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在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影响下发生的小亚 细亚 (赫梯)、叙利亚 (腓尼基)、巴勒斯坦诸文明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 世界历史表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产生的古老文明,除了中国以外, 到了铁器时代的早期就都已经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存在了。 在公元前一千年代产生的古国,大多数也没有能直接存留 到现在,它们 作为政治实体的连续性遭到了外力的中断。波斯征服了整个西亚、北非的最 古老的文明地区,以至印度河流域,以祆教 (拜火教)为其特征的古波斯文 明成了更古老的文明的继承者和代替者。但是,公元前四世纪后期,波斯为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灭亡。在辽阔的波斯帝国故土上后来建立起许多 “希腊 化”的国家。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三世纪初期,安息 (帕提亚)统治了伊朗和两 河流域。公元三世纪中叶至七世纪中叶,萨珊王朝的波斯一度复兴。但是它 在七世纪中叶为阿拉伯人所征服。从此,伊朗和西亚、北非其它古老文明地 区一样,成为伊斯兰文明的地区。 公元前八至六世纪间,在希腊地区重新形成了很多城邦,经过公元前五 世纪的繁荣,到公元前四世纪后期落入马其顿势力的支配之下。到公元前二 世纪,马其顿和希腊又先后落入罗马人统治之下。罗马于公元前一世纪后期 扩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希腊等古 老的文明地区都属于它的统治之下。但是,到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发生危 机。四世纪后期日耳曼人大举侵入,帝国分裂。五世纪西罗马灭亡。作为上 古时期在地中海地区出现最晚、影响最大的古罗马文明,也在历史上中断了。 在中古时期,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曾运动于广大的 欧、亚、非地区,引起了传统文明的巨大变化。当时存在于这一广大地区里 的很多国家,都是在这些运动之中或其后逐渐产生的。因此,它们与当地的 上古文明的联系不是直接的。 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就十分引人 注目了。中国 文明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 ①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连续发展,到 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爱 琴文明不同,中国古文明没有为外力所中断。中国古代国家经过春秋、战国 之后,继续向秦汉时期的更高阶段发展着。 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过民族的移动,还建立过不少由少数 民族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权。但是这些变化在本质上都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 问题。以后,在元代和清代,两度出现过以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的 皇朝,但这些皇朝和以汉族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各族上 层统治者的联合政权,只不过是具体结构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中国作为政 治实体在历史上从未被外力所中断。 中国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这 里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史上发展的连续性与文化遗产的流传是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的两回事。在文化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为遗产流传给 后代,所以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即有文化遗产的流传;但是,有文化遗产的 流传却未必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例如,现在世界流行的阳历,其渊源可以 追溯到古代埃及的历法。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日为一星期,圆 周分为三百六十度,可以溯源于巴比伦。现代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拉丁字母, 源出于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源出于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又可以上溯于上 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字中的表 音符号。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可以说明现在 许多国家都在继承和沿袭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产;但是, 人们绝对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些现代国家都与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 文明有文化发展史上的连续性。因为,现代很多国家虽然接受了上古埃及文 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的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却是自身 先前的文化系统的发展和继承,而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那些文化 遗产只是作为某些因素 (而并非有机的系统)被继承下来的。 ① “夏文化二里头型晚期出现了较大的青铜兵器和工具——戈、钺、凿等,尤其是还出现了青铜礼器—— 爵。” (邹衡: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 141 页。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的归属尚有争论,但青 铜器出现之早是可以肯定的。 所以,一个文明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 面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的连续 性;另一方面是,学术传统 (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历史连续性的史学传统) 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内容的连续性。如果我们以这两个标准来衡 量世界上的各文明古国,其中大多数在文化发展史上不是已经中断了连续 性,就是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连续性。 让我们从事实来看。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有自己的独特文字系统,有相 当丰富的历史文献。可是当她们失去独立以后,文字的使用范围逐渐限于神 庙祭司之间,最后终于被人遗忘。对于上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历史,希腊史 学家希罗多德 ( Herodo-tus ,约公元前 485 —前 425 年)游历波斯帝国时所 听到的已经是很不完备的传说,这从其所著 《历史》一书记载的内容可以得 知。在马其顿——希腊人统治时期,埃及祭司马涅托 ( Manetho ,鼎盛年约在 公元前 280 年)、巴比伦祭司贝洛苏斯 ( Berosus ,鼎盛年约在公元前 290 年)曾分别以希腊文字著埃及史及巴比伦史。这两部书现在虽已不存,但从 它书所引佚文可知,基本上不过是各 王朝的王表而已。在此以后,就不见古 代学者有关于埃及和两河流域历史的著述。这两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的文 字和历史逐渐从人们记忆中消失,所余不过是金字塔之类的遗迹和若干神话 及历史传说而已。曾经强盛一时的赫梯国家,到公元前十三世末已经四分五 裂,公元前八世纪最终灭亡。赫梯的文字和历史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印度 河流域文明到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以前即已灭亡,继之而来的是还处于原始 社会晚期的雅利安人部落,文明发生中断现象。克里特文明于公元前二千年 代中叶中断,迈锡尼文明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也灭亡了。在希腊大多数地区又 暂时回到原始社会后期,克里特文明的线形文字甲和迈锡尼文明的线形文字 乙都已被人遗忘。整个爱琴文明只不过在荷马史诗之类的希腊古籍中留下了 某些片断的神话传说而已。只是由于近代学者在考古学和文字解读方面的成 就,许多曾被遗忘的古文明才得以重新为人们所知。可是至今印度河流域文 明的文字和克里特文明的线形文字甲尚未解读成功,因而连这两个文明的创 造者到底是谁,现在都无法最后确定。在铁器时代开始后产生的古国中,波 斯的楔形文字也曾被遗忘,波斯古史的很多原始资料只是在近代古文字学者 将其文字解读以后才重新为人所知。古希腊文、拉丁文没有被人遗忘,但是 最后仍坚持用希腊语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希腊人,而拉丁文到中世纪的西欧已 经不是人们口头的活生生的语言文字,而成为基督教士读经和表述经院哲学 的工具。十五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西欧 “文艺复兴”,在形式上似乎是古代 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再生。 “文艺复兴” ( Renaissance )的词义本来也就 是 “再生”。但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 “从十五世纪中叶起的整个文艺复 兴时代,在本质 上是城市的从而是市民阶级的产物” ① 。文艺复兴所开创的是 西欧资本主义文明,它从社会性质上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有着本质的不 同。当然,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近代西欧文明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并不止于 有历史阶段上的差别。近代西欧文明是随着各个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形成的民 族文明。各国民族语言文字的出现和以这种文字著述的开始,可以被认为是 民族文明发生的一个明显标志。意大利诗人但丁 ( Dante , 1265 — 1321 ),曾 经被恩格斯称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①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总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249—250 页。 ② ”。他已经开始用意大利文作诗了。到十六、十七世纪,马基雅弗利 ( Machiavelli , 1469 — 1527 )、拉伯雷 ( Rabelais , 1495 — 1553 )、塞万提 斯 ( Cervantes , 1547 — 1616 )、莎士比亚 ( Shakespeare , 1564 — 1616 )、 弥尔顿 ( Milton , 1608 — 1674 )、莫里哀 ( Moliere , 1622 — 1673 )等名家辈 出,标志了西欧各国民族文明的兴起。因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并不是近 代西欧各国文明的母体,而是前者的遗产在客观上为后者的孕育和生成提供 了重要的养分。 诚然,我们也看到国外一些学者谈到其他古国文化的连续性。例如,印 度史学家高善必 ( D.D.Kosambi )认为印度文化有三千多年的连续性,非埃及 文化可比 ③ 。他说印度文化有三千多年的连续性,实际也就表明更古老的印度 河流域文明与以后 的印度文化之间是不连续的。当然, 《吠陀》以下的印度 文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婆罗门教的典籍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着前后相连的 发展轨迹,而且在后代对前代典籍的注释中也能反映文化相沿不断的关系。 例如著名的 《摩奴法典》 ( Manu smriti )在公元九世纪、十一世纪、十三世 纪、十五世纪间几乎每二百年即有一次注释。印度文化史上一个不足之处是 缺乏赖以反映历史的史学的连续性。又如,英国学者汤姆生 ( G.Thomson )说: “如果我们以希腊史 与中国史比较,就会看到某些明显的相似之处。这两种 语言的书面文献都始于公元前二千年代 (引者按:中国未曾发生爱琴文明的 文字被遗忘并且至今仍有很大部分未能解读成功的现象)。这两种语言都存 留至今,变化较小。近代希腊语不同于古典希腊语,但希腊人仍认为柏拉图 的语言是自己的语言。近代汉语不同于古典汉语言,但中国人也仍然认为孔 子的语言是自己的语言。因此,希腊语可说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汉语是亚 洲最古老的语言。这种语言上的连续性反映了两国文化的连续性。自古迄今, 希腊的历史是单一民族的历史 (引者按:中国情况不同),这个民族从未失 去过它自身的同一性或者对于自己往事的回忆;对于中国人来说,情况同样 如此。”汤姆生也注意到了中国与希腊的不同。他指出:第一,当前 (此书 初版于 1955 年)说汉语的人口约有六亿,而说希腊语者仅八百万人口。第二, 希腊文化的许多内容并非自己独创,而是从更早的近东文明借来的;而中国 文化则是自己独创的 ① 。汤姆生的话有其理由,不过,希腊同样缺乏反映历史 的史学的连续性。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最明显地表现在以下两点上。第一,中 国古代的语 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未曾发生爆发性的断裂现象。现代汉字与甲骨文、金文 的确相去甚远,要求只识简体汉字的人去认甲骨文或金文当然是十分困难 的。但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小篆,由小篆到隶书,由隶书到楷书, 由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整个发展过程十分清楚、完整。了解到这样连续发 展过程及其规律,也就掌握了认识甲骨文、金文的钥匙。而且,从甲骨文到 现代汉字,不管字形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字的构造总是以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为共同原则的;这些原则好象一座联系古今汉字的桥梁,今人通过它可 以辨识古代文字。至于语言,古今差别的确不小。因此现代人,甚至现代的 ② 《 〈共产党宣言〉 1893 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49 页。 ③ 高善必: 《古代印度文化与文明史纲》 ( TheCultureandCivilizatronofAnciemt India in Historical Outline 1977),第 9 页。 ① 汤姆生: 《第一批哲学家》第 61 页。 专门学者,对于甲骨卜辞、金器铭刻、 《诗》、 《书》之文,也有不少难以 理解的地方。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及专门术语上, 语法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所有的变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逐渐发生的。因此,其中仍有梯道可寻。譬如,先秦一部古籍,汉、魏时期 的人已觉难解,于是学者作了注释。到了唐、宋时期。汉、魏人的注释已显 得不足以解决疑难,于是学者又作了疏解。今人考释古籍,经常都要通过这 条前人注疏的梯道。这个梯道也是文明渊源不断的一个明显证据。第二,中 国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从未中断。历史记录和著作是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字 反映。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在历代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著作中也有反映。甲骨卜 辞、金器铭刻都是有关史事的记录, 《尚书》、 《诗经》中有史事的记录, 也有后人关于前代史事的表述。 《春秋》、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等书记载了大量的先秦史事。司马迁作 《史记》,创为通史,上起黄帝,下 迄汉武,尤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的特点。在 《史记》中, 《三代 世表》谱列了自夏以下三代君主 的世系。从此以后,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直至 清溥仪止迄未中断。在 《史记》中, 《十二诸侯年表》自共和元年 (公元前 841 年)始;从此中国史书纪年迄无中断。自 《史记》以下,历代均有断代 的纪传体正史,它们首尾相衔,形成一条史的长龙。黑格尔说: “中国 ‘历 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① 洵非虚语。 其实,中国历史著作的可贵之处还不限于时间上的前后衔接,而且中国历代 史书从体裁到内容都有内在的发展脉络可寻。除了史学以外,其他学术的情 况也大体如此。例如文学,从 《诗经》到汉、魏古诗、到唐代律诗、到宋词、 到元曲,从楚辞到汉赋、到骈体文,其间都有着相当清楚的沿革关系。 黑格尔在肯定中国 “历 史作家”层出不穷、继续不断”的同时,又说 “中 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 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 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 ② 这样,他就把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停滞性 混为一谈。黑格尔有一种偏见,认为东方的文明是古老的,同时也是停滞的。 我们不想否认,在黑格尔的这一偏见里也显出了他对当时历史的某种卓越的 见解。因为,当时在西方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的时代,而东方还被束缚于传 统的封建制度之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科学地指出: “资产阶级除非使生 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 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 阶级 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地不安 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 ① 黑格尔不能对当 时东西方历史的区别作出唯物史观的解释,于是以臆造的 “历史哲学”的形 式把它归因于不同民族的精神上的 “区别”。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 清时期,中国在许多方面的发展都比西欧显得迟缓,以致从历史上的先进地 位转而落后下来。原先落后于中国的西方人,现在跑到中国前面去了,于是 他以为中国在停步不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指出的 是,黑格尔作为一位对于辩证法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大师,他的中国历史 ① 黑格尔: 《历史哲学》,王造时译本,第 161 页。 ② 《历史哲学》,王造时译本,第 161 页。 ①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54 页。 无变化的说法却是直接违反辩证法的本身的。 我们认为,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绝对不在于什么凝固不变性 或停滞性,而恰恰在于中国文明具有的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 任何一个文明的发生,都必然是对于非文明的否定或克服;一切文明的存在 和发展,也都必然是对于非文明的不断否定或克服。一切文明发生和发展的 过程都是这样的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或新陈代谢过程。就以上述各古代文明 来说,埃及和两河流域地区的先民在人类历史上最先否定非文明而进入文 明,她们的文明的自我代谢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期由盛而衰,随后也就失去 了生机。爱琴文明到公元前十二世纪不再能自我代谢,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生 存条件。希腊文明的自我代谢到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由极盛而转衰,它本身随 后也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罗马文明在公元前后一两个世纪里盛极一 时,其后失去自我调节、自我代谢的能力,以后也就由苟延残喘而终至消亡。 历史上其他文明发生、发展与灭亡的历程莫不如此。 我们论述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绝对不是也不能把中国的历史写成一 部田园诗,把几千年的岁月都说成是在安闲和恬静中度过来的。中国文明在 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阅历了无数惊涛骇浪,穿越了无数深峡险滩,其间有过许 多光辉灿烂的时期,也有过不少风雨如晦的朝夕。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 真正特点,在于她历尽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在于她屡经考验而能活泼泼地生 存下来。黑格尔 《历史哲学》是在十九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讲演的,那是鸦 片战争的前夕,的确是中国封建社会危机深重的时期。但是,中国文明并未 在这次危机中失去自己的独立存在。近百余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文明经过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复兴。 “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 ① 这大体可以表明中国文明发展连续性的基本特色。 国家统一的发展和巩固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这是 极为难得的。文明恰似江河,如果渊源深远,那末只有在前进的流程中得到 足够的川流的汇注,才有可能越来越宽阔、丰富,形成不竭的长流。中国文 明所以没有中断,与国家统一的发展和巩固是有密切关系的。 从世界历史的一般情况来看,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和不同程度的统一 相关联的。当文明最初发生之际,都有一个由部落共同体联合为国家的过程。 在古代希腊,人们把这种 “统一”称为 “塞诺西辛” ( Synoikismos )。经过 这样统一过程形成的还只是一种以某一城为中心的、小国寡民的邦。随着文 明的发展和地区性的经济联系的出现,小邦往往又合并成一些地区性的王 国。随着各地区之间文明联系的出现,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又先后出现过许 多跨地区性的帝国。各个文明在这种横向的分合过程中具体处境不同,它们 在自身的纵向发展中的连续性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以外的其他古老文明缺乏纵向发展中的连续性,一般都与其在横向 分合关系中的具体状况有关。公元前四千年代晚期,埃及和两河流域南部开 始出现许多小邦,是世界上最早发生的文明。公元前三千年代,埃及形成古 王国各朝的统一国家,出现了以金字塔为表征的文明;两河流域南部也先后 ① 《易·乾卦象辞》。 出现了阿卡德王朝和乌尔第三王朝的统一国家。在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以后 出现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夏文明、爱琴文明,都是小邦林立的文明。公 元前二千年代,埃及出现了中王国、新王国诸朝的统一国家,两河流域出现 了古巴比伦的统一国;这两个最古老的文明至此达到极盛阶段。印度河流域 文明、爱琴文明,尚未形成统一的地区性王国,就在公元前二千年代消亡了。 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埃及和两河流域南部 (巴比伦尼亚)的古老文明中心 开始发生危机,于是亚述人建立了包括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 的帝国;这时,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希腊,重新产生了许多小邦。 公元前七世纪末叶,亚述帝国解体,公元前六 世纪中叶以后又形成了包括伊 朗高原、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小亚细亚的波斯帝国。公元 前六至四世纪间,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开始形成一些地区性的王国,希腊 城邦文明达到繁盛时期,罗马国家形成。公元前四世纪后期,马其顿征服希 腊,随后又征服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但 是这个帝国在亚历山大本人死后不久就瓦解了,分裂成许多小国。公元前三 世纪,在南亚次大陆曾一度出现孔雀帝国,但这个帝国很快也解体了。公元 前三世纪,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公元前一世纪末叶,罗马形成雄霸于地中海 地区的帝国。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以后,在伊朗和两河流域逐渐形成了安息帝 国。综观公元前一千年代,人类社会铁器时代开始后的第一个千年代,我们 可以称之为古代帝国不断涌现的时期。当然,每一个帝国都是在征服了许多 地区性的王国的条件下产生的,但是,这些帝国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被认为 是对于先前的地区性王国的统一。正如斯大林所说: “这些帝国没有自己的 经济基础,而是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联合。这些帝国不仅没有,而且 也不可能有对于整个帝国统一的、为帝国一切成员都懂得的语言。这些帝国 是一些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语言的部落和民族 ( Ha-po ?mhoctb )的 联合体。” ① 所以,这些帝国的先后出现,足以发生打断古老文明的历史连续 性的作用,而不能维护或巩固那种连续性。 公元以后直到中世纪晚期以前,情况也基本如此。在西方,西罗马帝国 在五世纪灭亡以后,出现的是日耳曼人诸王国林立 的局面。公元 800 年,查 理曼 ( Charlemagne , 742 — 814 )加冕为 “罗马人的皇帝”,但是查理曼帝国 不仅与罗马帝国无关,而且存在不到半个世纪就分裂了。公元 962 年,鄂图 一世 ( Otto I , 936-973 )再次加冕为 “罗马人的皇帝”,而这个正式命名为 “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家实际上连德意志和意大利 都没有真正统一过。虽然 这个帝国的名称直到 1806 年才在拿破仑兵威之下取消,但它恰如伏尔泰所说 “既非神圣,亦非罗马,又非帝国”,在历史上算不了什么。现代西方的民 族国家,是在中古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生逐渐形成的。在东方,一至三世纪 间有安息帝国、贵霜帝国,三至七世纪间有萨珊朝波斯帝国,七至十一世纪 间有阿拉伯帝国 (八世纪中叶已开始分裂),十一至十三世纪间有塞尔柱土 耳其帝国,十三世纪有蒙古帝国,十四世纪以后又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式崩溃)等。但是这些帝国都是军事征服的产物,因此 在不同时期里领土范围的变化很大,最终的结果仍是分裂而不是统一。现代 东方的多数国家都是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形成的。 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国在发展中长期保持着统一的趋势。象其他国家 ① 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第 8—9页。 一样,中国最初也是有许许多多的部落,然后由部落合并为许多小邦,再逐 渐统一为地区性的国家。相传, “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 ① 至周武王准备伐纣的时候,诸侯会于盟津 (孟津)者有八百之多 ② 。相传, 周初分封, “凡一千八百国,布列于五千里内。” “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 国,迄获麟之 末,二百四十二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 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见于 《春秋》经传者百有七十国焉。” ① 今按春秋以 前的传说数字虽未必可靠,但总可说明当时的确有很多小邦。这些小邦实际 上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周武王在牧野誓师,称同盟各邦君长为 “友邦冢君” ② ; 周公东征武庚,仍称诸侯为 “友邦君” ③ 。不过,就是在这样小邦林立的情况 下,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统一的中心的观念。在许许多多小邦之中,夏、商、 周是依次出现的三个中心。如果把夏、商、周理解为秦汉以后的帝国,那当 然不对。不过,从 《尚书·周书》看,周人确实有一种殷革夏命、周革殷命 的三代相承的观念。周人自认在从前周是 “小国”、而殷则是 “大国殷”、 “天邑商”。一九七九年在岐山凤雏村发现的周原甲骨中也有 “■周方伯” (见 H 11 , 82 ; H 11 , 84 )的记载,尤可证明传统文献中周为殷之西伯的说法。 《诗·商颂·玄鸟》说商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被四海”,颇为有理。 商作为一个大邦,其民所居不过千里;但作为各邦共戴的一个王朝,它就 “肇 域被四海”了。所以,在夏、商、周三代小邦林立的时候,其中就有着一个 统一的方面。 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象是由 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并小邦为大国, 由封国而郡县,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 次统一的秦、汉皇朝。两汉的统治持续了四百余年, 为中国以后进一步的统一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东汉以后,出现了五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西晋以后,出现了二百多年 的南北分裂时期。可是魏、蜀、吴三国都是在克服地方割据局面中建立起来 的,它们都在为统一全国作准备。就是在西晋灭亡以后的一个较长的分裂时 期中,也一直存在一种统一的趋势。前秦符坚曾经一度统一了北方。淝水之 战以后,北方再度出现分裂局面,但是在四三九年,北魏又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 经过南北朝以后,又出现了隋、唐时期三百年的统一。这一次的统一的 规模,又超过了两汉时期。唐以后,虽然有过辽、宋和宋、金之间的南北对 立,但统一仍是发展的总趋势。经过元、明两代,到清朝的时候,中国的统 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中国的统一之所以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民族关系的 具体发展特点密切有关的。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就进入了多民族统一 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各民族内部的统一、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而达到全 ① 《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禹时有万国说,亦见于 《左传》哀公七年、 《墨子·非攻下》、 《荀子·富 国》等。 ② 见 《史记·周本纪》。 ① 《晋书·地理志》 (上)。按见于 《春秋》经传的百有七十国,不是春秋末年存在的数目。 ② 《尚书·牧誓》。 ③ 《尚书·大诰》。 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而终于达 到稳定的多民族的统一,并且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 国。本卷第一章对此已有阐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节 中国史和世界史 中国史有结合世界背景考察之必要 中国史作为一门国别史,作为一门如此源远流长而又内容丰富的国别 史,自然有必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的专门研究。同时,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是在世界的总环境中发展的,所以,中国史又有结合世界背景考察的必要。 这就是说,既要把中国史放在与外部世界的比较中来考察,又要把中国史放 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来考察。 当然,要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必须放在与外部世界的比较中来考察, 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自人类开始进入文明以来的约 五千年中,新航路的开通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至今不足五百年;如 果说世界作为一个有机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整体的形成,那就是更晚的事了。 古代人注意到从比较中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总是从与邻近的国家或民族比 较开始的。然后,随着接触和了解范围的扩大,比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在 中国,注意到以他邦的历史来与本邦作比较的情况是出现得很早的。 《尚书·周 书》中有若干周人与商人作历史比较的文字。例如 《酒诰》记: “王曰:封 (康叔),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故我至于 今,克受殷之命。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 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 曰其敢崇饮。”这里不仅有商周两代的纵向的比较,而且有商周两 邦之间的 横向的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争霸和兼并斗争的激化,邦君谋臣在分析 天下大势时亦往往兼有对不同的邦的历史比较分析。西周晚期,周王室势力 将衰,周宣王之弟郑桓公友曾 “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 可以逃死?”史伯回答了一大篇话,这就是 《国语·郑语》的基本内容。这 篇话既分析了当时形势,也比较了有关诸邦的历史 (且不论其观点见解如 何)。郑桓公听了这番分析后很高兴, “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十邑 皆有寄地。”这样就为春秋时期的郑国安下了立足点。 在古代西方,注意从与外国比较中认识本国历史,也是有很古老的传统 的。在希罗多德所著 《历史》一书中,不仅有很多篇幅 用于追述埃及、巴比 伦等东方古国的历史,而且从比较中认识到希腊文化的许多因素是从东方学 来的。例如,他知道希腊文字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 ( 《历史》, V , 58 )。 又如,他说 “ (埃及)国王阿玛西斯还规定出一条法律,即每一个埃及人每 年要到他的诺姆的首长那里去报告他的生活情况,而如果他不这样做或是不 来证明他在过着忠诚老实的生活时,他便要被处以死刑。雅典人梭伦从埃及 那里学了这条法律而将之施行于他的国人中间,他们直到今天还遵守这条法 律。” ( 《历史》Ⅱ, 177 )当然,希罗多德也说到了希腊与其他国家传统的 不同。例如,他曾引用一个被放逐的斯巴达王和波斯皇帝的对话,以寓论于 史的方法说明波斯传统重视王的权威,而希腊传统则重视法的权威 ( 《历史》 V11 , 102 )。以后,希腊、罗马的许多史学家、哲学家在其著作中都有比较 的探索。亚里斯多德的名著 《政治学》一书中充满了对希腊各邦之间以及对 希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普卢塔克 ( Plu-tarch )著希腊罗马名人传,更 是有意识地在作比较的研究。 西方在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文化衰落,史学不振,直至文艺复兴以前没 有多少成就可言。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通,尤其是 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后,西方学者在其学术活动中开始在更广阔的范围里 进行比较的研究。例如,法国的孟德斯鸠所著 《论法的精神》 (严复旧译称 《法意》)一书,不仅是一部表示作者政治思想的巨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 也是一部对多国法制作了历史比较研究的书。到十九世纪,西方学者在这方 面更有所进展。例如,毛勒 ( Georg Ludwig Ma-urer , 1790 — 1872 )对于 古代公社土地所有制的研究,摩尔根 ( Lewis Henry Morgan , 1818 — 1881 ) 对古代氏族制度的研究,都是具有重大启发意义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随时分析研究当代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同时亲自作了许 多历史的比较研究。我们从马克思的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 《摩尔 根 〈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科瓦列夫斯基 〈公社土地占有制,及其解体 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恩格斯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等书中可以看出,伟大的导师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正是在比较的研 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史学 发展成为科学。 在我国传统史学中,自司马迁 《史记》以下,大部分纪传体史书多记边 区少数民族。也有关于外国的记载。这些记载作为历史资料,是十分宝贵的, 但其中作比较研究的意思不多,也可以说比较研究作得不够。出现这种情况 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值得作深入的探讨。明中叶以后,世界形势迅速变化, 而中国人于外国历史之认识仍裹足不前。于是中国人失去了对自己在世界 上 的实际处境的了解,到清中叶以后,我们的国家因此而饱经苦难。 严重的外来威胁使中国人逐渐清醒过来。于是乃有林则徐、魏源的 《四 洲志》、 《海国图志》之作。近代的许多学者和政治家都开始注意比较中外 历史了。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都很注意从世界看中国, 注意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之比较。梁启超在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中 说: “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突厥 (土耳其)地 跨三洲,立国历千年,而守旧不变,为六大国执其权,分其地矣。……今夫 俄宅苦寒之地,受蒙古钤辖,前皇残暴,民气凋丧,岌岌不可终日;自大彼 得游历诸国,学习工艺,归而变政;后王受其方略,国势日盛,辟地数万里 也。今夫德,列国分治,无所统纪,为法所役,有若奴隶;普人发愤,兴学 练兵,遂蹶强法,霸中原也。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 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 台湾也。……记曰:不知来,视诸往。又曰:前车复,后车戒。大地万国, 上下百年间,强盛衰弱之故,不爽累黍。盖其几之可畏如此也!”梁氏所述 史事容有未确之处,但是他的话道出了中国人必须把自己的历史置于世界变 化的历史中自省的迫切心情。 近代中国史学家注意结合世界历史之背景来研究中国历史,在多方面都 比前代有所进步,但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大体在于两端:一则以 为中国历史文化为世界之冠,为国粹派;一则以为中国百事不如人,为民族 虚无主义派。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产生,以世界史为背 景对中国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从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 研究中国历史具体发展规律的阶段。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 外庐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我们 将永远不忘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筚路蓝缕之功,当然也不能永远以他们 的成就为满足,从此裹足不前。 现在我们要结合世界背景来考察中国历史,显然有大量工作有待进行。 这是因为:第一,要作为中国史背景来考察的世界史,正在不断地而且相当 迅速地发展着,我们必须结合世界史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来比较研究中国 史。第二,从事中国历史研究所需的资料和条件也在不断地而且相当迅速地 发展着,我们的研究不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必须有所进展。前进是必须的。 以上论述中国史有置于中外比较中考察的必要,考虑的是中外历史间客 观存在的逻辑联系。那末,现在可进一步讨论中国史有必要置于中外历史的 现实联系中考察的问题。 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因世界联系发生、发展的情况而分为两大阶段。 马克思说: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① 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说: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 (指 历史——引者) 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 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 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② 这就是说,全世界 范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长期的发生过程,随着近代 大工业的出现和世界市场 的形成,世界才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出现。大体说来,上古和中古时代 是世界的有机联系发生的时期,近代以后是世界的有机联系形成和发展的时 期。 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漫长的发生、发 展过程。先秦时期的情况,由于史料不足,诸多待考。秦汉以后,尤其 “张 骞凿空”以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已成为中国史书中一项经常保有的内 容。当然,从秦汉以至近代以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还不具有经常和必 然的性质。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史的世界背景,主要也应该从中外历史比较的 角度来考虑。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总趋势是由近而远、由疏而密,其影 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西汉时,张骞西行,从此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东汉时, 班超副使甘英历安息,抵条支,临西海以望大秦 (罗马),虽未能直接与罗 马建立联系,但汉与罗马都已互相知道对方的存在,间接的商业联系也已发 生。 《后汉书》载,大秦 “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 “至桓帝延熹九年, 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这说明东 汉时与西方的海上联系也开始了。虽然这两条通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时通时 断,但是通过这两条路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三大宗教——佛 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艺术由此传入中国。三大宗教对 于中国历史影响不小。佛教不仅在民间曾广泛流传,而且影响了中国的正宗 思想——儒学。伊斯兰教对于回族、维吾尔等民族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三大世界宗教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宗教也经由这两条路传入中国。如伊朗的 ①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 112 页。 ② 《德意志意识形态》,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51 页。 祆教、摩尼教,以色列的犹太教 (一赐乐业教)、印度的婆罗门教等都曾传 入中国。这些宗教对中国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例如摩尼教 (又称末尼教、 牟尼教、吃菜事魔等)就曾经被起义农民用作号召和组织群众的工具。此外, 波斯、印度、阿拉伯及西方的许多物品也由此传入中国,其中矿物、植物、 动物皆有,而且不少植物逐渐在中国培植和繁衍起来。这些不大容易被人注 意的事情,对于中国历史实际是有其相当深远的影响的。如果我们浏览一下 唐宋以来的药物记载,就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药物是从国外传来的。当然也 有多种物品由此传往外国,对外国作了贡献, 《中国伊朗编》 ( B.Laufer : Sino-Iranica ,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Iran )对此考订颇详。唐宋以后,中国与波斯、 阿拉伯及西方的贸易日益发展,这种往来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日益重要。 南宋以偏居一隅,财政负担十分沉重,因而重视大量的市舶之利对政府收入 所起的作用。 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又有了很大不同。首先,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 争开始的。在西方资本主义武装力量的压迫下,封建的中国门户被打开,中 国由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在东方, 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这恰恰是中国跨入近代的总的历史环境或世界背景。 如果离开这个背景来考虑中国近代史上的开端问题,那末我们对于当时中国 历史处境的认识,将不会超过道光皇帝之流的清代统治者的水平。 中国在近代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 际都从属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国人民头上压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 者、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不管三者之间存在多少各种各样的矛盾, 他们在压迫剥削中国 人民的罪恶活动中却总是狼狈为奸勾结在一起的,而帝 国主义者就是他们的总支柱。因此,要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 结构、阶级结构,都完全离不开世界的总背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中国人 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同样也必然地带有世界的性质。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 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① 同时, “十月革命一 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 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 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一九一九年,中国发生了五四 运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阶段。因此,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离不开世界的历史环境。不然,中国 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也是不能真正理解的。 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现代 化是当前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中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伟大历 史意义,也只有结合世界历史的总背景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中国史在世界史中的重要性 以上,着重谈世界史对中国史的意义。现在谈谈中国史对 世界史的意义。 ① 《新民主主义论》,见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628 页。 ② 《论人民民主专政》,见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1360 页。 这不须经过详细论证,人们也能直观地发现,如果忽略了历史如此悠久、幅 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文明如此灿烂的中国,任何以世界史命名的著 作都将不成其为世界史。过去,某些名为世界史的著作没有恰当地反映出中 国历史应有的地位。这如果不是出于知识不足,便是出于偏见,也许二者兼 而有之。 世界史虽由各国史综合而成,但又高于各个国别史的简单总和,其原因 就在于世界史能在各国历史发展的具体规律之上,显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 般规律。这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既寓于各个国别史中,又不能从国别史中 直接地、自然地显现出来。只有通过比较研究,人们才能找到某种典型,并 透过对典型的分析而对一般规律有所了解。恩格斯在分析国家在民族制度废 墟上兴起的问题时指出: “雅典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国家是 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① 恩格 斯找到了雅典国家产生的典型形式,是在将它与罗马和德意志人国家的产生 作了比较研究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恩格斯在说明马克思为什么特别注重对 法国史的研究时指出: “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 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 级斗争的结果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 明。法国在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的中心,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是统一的等级君主 制的典型国家,它在大革命时期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纯粹的资产阶级统 治, 这种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而奋起向上的无产阶级反对 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斗争在这里也以其他各国所没有的尖锐形式表现出 来。” ①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在对欧洲各国历史作了比较研究以后才发现了法 国这样一个典型。 为了从比较研究中寻求典型并揭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用以进行比 较的国家或地区自然是愈广泛而愈有代表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革命 和科学的实践中不仅对欧洲国家的历史作了比较研究,而且也对东西方的历 史进行过比较研究。恩格斯在对东西方历史作了比较的基础上指出: “在亚 细亚古代和古典古代,阶级压迫的主要形式是奴隶制,即与其说是群众被剥 夺了土地,不如说他们的人身被占有”。 ② 这就是通过广泛的比较研究而阐明 古代社会阶级关系的一般规律。 应当承认,在迄今的比较研究和选取典型的过程中,中国史还没有得到 世界史的研究者的充分注意。且不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各种原因,这里只须指 出,这样会使人们在选取典型时限于片面,从而对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探 讨也难以深入。世界史里长期存在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倾向,不仅在近代史 上把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视为时代的中心,而且在上古和中古史上也自觉或不 自觉地把西欧当作衡量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一把标尺。不少人惯于把雅典和罗 马的社会视为奴隶制社会的典型,于是对于其他古代国家不是夸大奴隶人数 以与罗马附合,就是把它视为变种。可是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愈来愈清楚, 即使在雅典和罗马 的极盛时期,奴隶也未能占人口的多数。于是关于古代社 ①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165 页。 ① 恩格斯为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写的 《第三版序言》,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601—602 页。 ② 《美国工人运动》,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258—259 页。 会性质问题又发生了很大的震荡。现在研究有待于深入,简单地以雅典、罗 马为标准的办法肯定行不通,需要有广泛的比较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具有 系统的结构和层次,在不同的方国中还有多样的特点,又具有他国少有的丰 富典籍和出土资料。所以,我们应当也必须充分结合中国古代的历史来研究 和解决问题。不少人惯于把中古西欧作为封建社会的典型,实际上,这与马 克思和恩格斯以法国作为西欧的典型有原则上的不同。他们对其他中古国 家,或是任意把非农奴说成农奴,或是说那里根本没有封建社会。从前论法 兰克王国封建化的完成,的确曾强调其大多数农民的农奴化。但是随着研究 的进展,人们逐渐看出并不是简单的、一例的农奴化,而是有各种程度不同 的复杂的封建依附关系。简单地以中古西欧作为衡量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标 准的办法也行不通了,现在需要更广泛和充分的比较研究。如果实事求是地 考虑问题,中国史上的封建制度比西欧封建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更为典型 的意义。中国由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是在历史的正常连续进程中实现的,不象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封建制度,从而也没有经济和文化的中衰 和复兴等带有特殊性的现象。中国在中古时代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 有高度的发展,阶级结构和阶级矛盾也比欧洲为复杂,充分解析这样高度发 展和结构复杂的封建社会,将会加深我们对于发展较低和结构较简的封建社 会的了解,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封建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中国境内许 多少数民族在封建制度方面也有许多特色,这对我们进行比较研究也是十分 有意义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古时期文物、典籍的繁富为其他国家 所 少有。要多方面深入地了解封建社会,这个史料宝库是至为珍贵的。所以 只要在比较研究中充分运用了中国史,我们对于其他国家历史的了解,对于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了解都无疑会大为提高一步。 中国史对于世界史的重要性还在于,中国在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过程中对 其他国家,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近代以前,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国在这 个过程中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出现在尼罗河流 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克里特岛等几个孤立的点上。以后 这些点逐渐连结或扩展为片,然后再逐渐连结为整体。公元前六至四世纪, 古代文明大体已连结成三片:从地中海东部到印度河一片,从印度河到恒河 一片,中国一片。印度和它以西的一片在印度河流域发生接触和交叉,相互 间开始有了联系和了解。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所造成的交通困 难,这时中国和以西两片有无联系尚待确证 ① 。不过,中国形成为三大片文明 地区之一,这对进一步联系的形成极为重要。公元前 138 年张骞奉汉武帝命 出使,在匈奴中稽留十余年后到达大夏 ( Bactria )等地。从此开通了 “丝绸 之路”,三片古文明之间的联系开始发生。以后千余年间,这条路在东西方 交通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在古代要走通这一条路,自然是十分困难的。中 国人首先开通了这一条路,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 的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具有世界性的历史意义。中国与西方的海上交通,在汉代大约已到印度 ① ,这 ①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至大夏。见邛竹杖、蜀布,来自印度,他认为中国西南部与印度可能早有往来。印 度 《摩诃婆罗多》、 《政事论》等书中也说到 Cina,可能是指中国。确实联系待考。 ① 在印度迈索尔发现了中国古钱,年代很可能属公元前 138 年 (即汉武帝建元三年)。有的学者以此作为 公元前二世纪中印海上交通的证据。 样也就开始接通了经波斯湾或红海而到达西方的航路。当然这条路在古代的 艰难危险程度也不在陆路以下。东晋高僧法显从陆路经中亚到印度,以后经 斯里兰卡由海路回中国,往返途中经历了许多艰险。随着陆海两路的开通,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 印刷术、火药也先后传往西方。造纸术于公元八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人手中, 到十二世纪才传入欧洲。印刷术约于十二世纪传到埃及,十四世纪末传入欧 洲。这两项技术传到欧洲的时候,正是 “文艺复兴”即将开始的前夜。它们 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传播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创造了有利的条 件。中国人很早就发现磁石可以指南,十一世纪中叶,曾公亮等所著 《武经 总要·前集》,在第十五卷中已说到以指南针为交通辨向工具。十二世纪初, 朱彧所著 《萍洲可谈》第二卷中,已明确说到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约十二 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人手中,以后又传往西方。欧洲人学会以指南针航 海,为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作了准备,从而也为资本的原始积累准备了条件。 火药于十四世纪传入欧洲,成了 “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 封建贵族的武器” ② 。总之,四大发明的西传,对欧洲的历史起了重要的影响。 在近代以前,游牧民族的迁徙对于农耕地区民族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 响到广大地区的政治局面。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 和中原以南的农耕地区的关 系就往往影响到民族的迁徙。从历史上看,规模大影响大的迁徙有三次。战 国、秦、汉时期,中国北方最主要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经过两汉时期汉与 匈奴的搏斗与和解,公元一世纪末,南匈奴内附于汉,北匈奴败逃。约公元 二世纪中叶,北匈奴逾葱岭西去。至四世纪,他们到达欧洲,引起了日耳曼 各族的大迁徙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是第一次。南北朝后期、隋、唐时期, 中国北方最主要的游牧民族是突厥人。经过隋、唐两朝与突厥的反复争战, 公元八世纪中叶,突厥汗国最终灭亡,很多突厥人内附于唐,也有许多突厥 人分布于葱岭以西、中亚一带。公元十一世纪,居于阿姆河流域的塞尔柱土 耳其人向西移动,征服伊朗、两河流域、叙利亚直至小亚细亚。这是第二次。 公元十三世纪初,金与南宋、西夏处于对峙局面,北面蒙古兴起。在短短的 几十年间,蒙古人征服了欧亚广大地区,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庞大的帝国。这 是第三次。匈奴人在西方建立的帝国、塞尔柱土耳其帝国和蒙古帝国,对于 世界历史的影响是很大的。如要了解这些游牧民族的活动,中国史正是必不 可少的背景。 在长期与外部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中国人曾留下了大量关于外国历史的 记载。自 《史记·大宛列传》以下,几乎历代纪传体史书都有关于外国 的传 记。它们不仅涉及邻近国家的朝鲜、日本、中印半岛诸国、南亚诸国及中亚 地区,而且对西亚、欧、非的一些国家也有所记载。此外,中国历代还有许 多私人著述,它们专门记述或涉及外国史事,其中有不少还是旅行家亲自记 录的所见所闻。汉文 《大藏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外国历史资料,主要是关 于南业、中亚地区的资料。中国典籍对于许多国家的历 史,对于长期作为东 西方交通要道的中亚地区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如 要研究世界各地区联系形成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典籍是不可缺少的珍贵资 料。总的说来,中国典籍在世界交往史上的意义与中国在世界客观联系形成 中的作用是大体相当的。 ② 《反杜林论》,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207 页。 十五世纪末叶至十八世纪末叶,世界各地区间海上航道逐渐开通。工业 革命于十八世纪后期从英国开始,十九世纪又在欧洲大陆和美国逐步展开, 同时世界经济也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这个时期,西方社会由封 建主义而资本主义,而帝国主义,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残酷的殖民 活动。在同一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百年中又沦为半 殖民地的地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暗淡的时期。就是在这样的时期里,中国 对于世界历史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东方的奥斯 曼土耳其帝国、印度莫卧儿帝国都迅速衰落,而中国的清皇朝却在这时基本 上保持了祖国的领土范围。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东方大国的存在,给西方殖 民者的侵略扩张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但是,中国人民的斗争坚 持不断。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多次反对帝国主义 的斗争中,不可计量的、无名的民族英雄为保卫祖国作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 事迹。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在中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政体,而且在亚 洲和世界上也有重要的意义。列宁说: “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动都 渗透了战 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 ‘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对政 治表示冷淡,甚至丝毫没有忽 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 “社会 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 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 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我们接触到的是真正伟大的人民的 真正伟大的思想;这样的人民不仅会为自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痛心,不仅会 向往自由和平等,而且会同中国历来的压迫者作斗争。”列宁还以孙中山先 生与西方的总统相比,说西方国家的总统是已经腐朽的资产阶级的走狗或傀 儡,而 “这里的亚洲的共和国临时大总统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 命的民主主义者”。 ① 辛亥革命没有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 的 “五四运动”又进一步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毛泽东同志说: “中 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 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② 经历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 主义在世界范围瓜分殖民地的狂潮,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大国能够生存下 来,这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来说是一个挫折,对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来说则 是一个鼓舞。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道路。经过了二十八年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 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在 1949 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革 命是在历史悠久、地 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取得胜利的。这就沉重地打击 了帝国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革命斗争。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附录一 ① 《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见 《列宁选集》第二卷,第 424 页。 ②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见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595 页。 中国历史上的十二个方面 346 个问题 第一章 历史年代 第一节 年代学的历史 一、年代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二、地质年代,考古年代和文献记载 的年代。三、相对年代,绝对年代。测定年代的方法。四、清以前的年代学。 五、清代的年代学。六、年代学在近代的发展。 第二节 纪年和历法 一、历史纪年和中原历法。二、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三、藏历。傣历。 四、希吉来历。西历。 第三节 朝代和年代 一、朝代。二、帝王公侯的纪年。三、帝王年号。改元。年号的雷同。 四、农民起义军的年号。五、历法和年号的神圣化。 第四节 纪年的混乱,失误。本书的纪年方法 一、因多种历法的并行而致纪年的混乱。二、因割据政权之并存而致纪 年的混乱。三、因帝位和年号更易太骤而引起纪年的失误。四、因拘泥成例 而引起纪年的失误。五、因不明历法而引起纪年的失误。六、因不谙史事而 引起纪年的失误。七、本书的纪年方法。 第二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历史地理学的历史 一、历史地理学在历史研究上的地位。二、地志,史注,行纪。三、清 代的历史地理学。四、近代的历史地理学。五、五十年代以来历史地理学的 发展。 第二节 关于地理环境的理论 一、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的论点。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理 论。三、普列汉诺夫的论点。四、斯大林的概括。 第三节 中国地理的特点 一、作为一个自然单位的中国疆域。二、地形的复杂。三、各地区间的 差异。四、交通状况的特点。五、地理条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地理状况的历史变化 一、古今气候的变化。二、黄河和江湖的变化。三、森林地区的变化。 四、土壤肥力的变化。五、农业区和畜牧区占有面积间的变化。六、矿藏开 发的发展。七、水陆道路的发展。八、地理状况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 响。 第五节 历史地理问题上的混乱,失误。本书的看法及处理 一、因记载缺乏而引起的混乱。二、因记载失实而引起的混乱。三、因 地名的转移而引起的混乱。四、因异地同名、同地异名而引起的混乱。五、 因译名歧异而引起的混乱。六、因不明建置沿革而致失误。七、因疆域概念 不明而致失误。八、本书对祖国疆域的看法和一些技术上的处理。 第三章 民 族 第一节 国内现有民族 一、汉族。二、蒙古族,满族及东北各民族。三、维吾尔族,回族及西 北各民族。四、藏族,彝族,壮族,苗族及西南各民族。五、黎族,高山族 等东南民族。六、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和互相依存的兄弟关系。 第二节 历史上的古老民族 一、匈奴,东胡及东北各古老民族。二、乌孙,月氏,突厥及西北各古 老民族。三、昆明、哀牢等西南古老民族。四、蛮、越等东南古老民族。五、 民族的混合和迁徙。 第三节 民族史研究的历史 一、汉族史资料的丰富。二、少数民族的有关传说和撰述。三、关于少 数民族史的汉文撰述。四、近代关于民族史的研究。五、五十年代以来民族 史研究的发展。 第四节 关于民族史的理论 一、 “民族”的概念。二、民 族主义的历史观点。三、马克思主义关于 民族史的理论。四、科学的民族史工作有助于民族间的理解和团结。 第五节 本书对民族史上一些问题的看法 一、民族的先进和落后。二、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三、民族斗争和民 族友好。战争,和亲,会盟和互市。四、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五、少数民 族建立的政权。六、民族英雄。七、多民族国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 社会主产方式。阶级关系 第一节 生产史、阶级史研究的历史 一、古代的有关撰述。二、近代关于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三、五十 年代 以来关于生产史、阶级史的研究。 第二节 社会生产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理论的重大贡献。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三、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四、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五、 历史发展中的五种生产方式。六、中国历史上的生产方式。 第三节 社会生产力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的理论。二、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 定作用。三、中国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四、生产力在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 衡。五、小农和手工业的结合。产业的官营。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迟 滞。六、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第四节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一、马克思主义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二、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 展作用的现实性和潜在性。三、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首创精神及其局限。四、 西方科学技术输入的影响及其局限。 第五节 生产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二、中国历史上生产资料所有制 的各种形式。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四、产品分配的各种形式。五、 各种生产关系的并存。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六、生产关系跟生产力的适 应和矛盾。 第六节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交换关系的理论。二、原始交换和商品生产。三、 商人和商业活动。四、商业官营。五、货币。六、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七、中国历史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第七节 阶级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二、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 三、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四、近代阶级结构的变化。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五、阶级之间和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第八节 人口问题 一、历史上的 “富” “庶”并举。户籍制度。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 的影响。三、流民问题。四、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 问题的理论。 第九节 本书对生产史、阶级史上一些问题的看法 一、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二、地主阶级在历史发展中 起了什么作用?三、农民战争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四、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的条件及其不易成长的原因。 第五章 家庭 第一节 家庭史研究的历史 一、关于家庭史最早的记录。二、世谱,族谱,家传,乡贤传。三、家 训,女诫,幼仪。四、儒家对家庭、家庭史的观点。五、中古时代史家对家 庭史的态度。六、近代关于家庭史的研究。七、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史的理 论。八、五十年代以来关于家庭史的研究。 第二节 家庭的结构 一、劳动者的个体家庭。二、权势人物的大家庭制。三、宗族、宗法和 族长。四、宗族和郡望,血缘和地缘的结合。五、近代家庭的演变。六、母 系家庭的残余。 第三节 婚姻,妇女和继承 一、婚制和有关的礼俗。二、 “门当户对”和 “合两姓之好”。三、不 同民族间的通婚。四、主妇。烟火的延续。母教。五、历史上杰出的妇女。 六、财产继承权。七、政治地位的世袭。八、家学。九、技术传习。 第四节 家庭和国家的关系 一、作为劳动力编制单位的民户。二、作为统治支柱的名门大族。三、 维护封建伦理的法令。四、 “为民父母”, “以孝治天下”和 “求忠臣于孝 子 之门”。 第五节 中国家庭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本书对家庭史的设想。 一、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二、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三、生产力 发展水平和家庭制度演变的辩证关系。四、本书对家庭史的设想。 第六章 城乡、市镇、会社 第一节 有关城乡、市镇史、会社史的论述 一、文化遗存和古老的记录。二、 《史记》以下的有关论述。三、 《通 典》以下的有关论述。四、方志,乡土志,都邑志。五、内部文书,见闻录。 六、马克思主义关于村社和城的论断。七、近人的有关研究。 第二节 城乡 一、国野,都鄙,邑聚。二、作为政治,军事堡垒的京都、郡县和边城。 三、城的兴建和迁,毁。四、乡党邻里和什伍相保。五、聚族而居和权势人 物在乡村的地位。 第三节 市镇 一、集市。二、乡镇。三、街市。四、码头。五、牙行。六、茶馆、旅 店、娼寮。七、近代城乡市镇的变化。 第四节 会社 一、村社。二、行帮、行会。三、乡谊、会馆。四、民间秘密结社和农 民起义。五、士大夫结社和党争。六、有关民族斗争的秘密结社。七、传统 节日的集会。八、宗教节日的集会。九、宗法关系的集会。十、海外侨民的 会社。十一、近代的会社。 第五节 城乡、市镇、会社的历史意义和本书的设想 一、城乡、市镇史、会社史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意义。二、本书对城乡、 市镇、会社史的设想。 第七章 国家、法和军队 第一节 国家、法、军队史研究的历史 一、以政治史为主体的史学传统。二、有关的古老记录。三、史书中的 职官志、刑法志和兵志。四、宋以后有关的专著。五、近代以来的研究状况。 第二节 有关国家、法和军队的理论 一、古老的神权思想。二、儒法两家的国家起源论。三、封建皇权的神 化。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五、近代的民主思想。六、马克思主义的国 家学说,关于法权、军队和专制主义的理论。 第三节 国体和政体 一、中国历史上的国家类型。二、封建专制主义政权形式的发展。三、 统一政权和割据政权。四、民族政权和农民政权。五、母后。宗室,外戚, 宦官。六、外国势力侵入后的国家。 第四节 法和法律 一、礼与刑。二、刑书的出现。三、封建法典。私法的欠缺。四、 “前 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五、舞文弄法和法外用刑。六、近代所 谓 “立法”和 “司法”。七、法治和人治。 第五节 军队。本书对国家、法和军队史的设想 一、中国历史上军队组织形式。二、军人的身份。三、军队和社会经济。 四、军权和政权的隆替。五、国家政权、法和军队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六、 本书对国家、法和军队史的设想。 第八章 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节 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学说。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 用。三、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表现形式。 第二节 宗教 一、原始宗教。祖先崇拜。二、道教。三、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 及其中国化。四、基督教。五、封建政权的宗教活动和宗教政策。六、少数 民族的宗教信仰。七、宗教活动和农民起义。八、宗教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关 系。九、士大夫之隐于佛道。 第三节 哲学 一、上古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流派。二、中古时代正宗哲学的神学化。三、 唯物主义哲学的优良传统。四、社会思想和人生哲学的历史地位。五、近代 西方哲学的东来。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重大意义。 第四节 文学 一、文学形式的繁富。二、庙堂文学和宫廷文学。三、各民族的人民文 学。四、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五、西方文学在近代的输入。 第五节 艺术 一、艺术形式的丰富多采。二、艺术来自民间。三、艺术的民族特点。 四、中外艺术的综合。佛教艺术。五、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的协调和矛盾。 六、艺术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的关系。七、艺术和政治。 第六节 意识形态史研究的历史。本书的设想 一、对古代意识形态史研究的历史。二、对近代意识形态史研究的情况。 三、本书对意识形态史的设想。 第九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 第一节 有关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的论述 一、古代政治家、历史家的观点。二、近代政治家、历史家的观点。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二节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一、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二、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和客观的历 史条件的关系。三、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四、马克思 主义帮助先进阶级掌握自己的命运。 第三节 历史人物和人民群众 一、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二、杰出政治人物的群众基 础。三、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四、宗教家与信徒间 的关系。五、无产阶级群众、政党和领袖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本书对有关人物评论一些问题的看法 一、简单的阶级标签和品质鉴定。二、脱离历史条件,以成败论人。三、 关于帝王将相的评论。四、关于农民领袖的评论。五、关于改良主义者的评 论。 第十章 中国和世界 第一节 中国人的世界概念之发展 一、世界联系的逐渐形成。二、中国人的世界概念的发展。三、中国和 外国的古代的自我中心思想。四、本书对上述自我中心思想的态度。 第二节 中国人关于外国史地的撰述 一、史书中的外国传。二、佛徒所记。三、私人撰述。四、近代中 国人 对外国史地的研究。 第三节 外国人关于中国的撰述 一、希腊、罗马、印度关于中国的传说。二、中古时代外国旅行家的记 载。三、明清耶稣会士的记载。四、日本、朝鲜、越南关于中国的记载。五、 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的论述。 第四节 中外文化的交流 一、中国文化的东传和南传。二、中国文化的西行。三、外国文化在古 代的输入。四、西方文化在近代的东来。五、本书对文化交流史的要求。 第五节 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一、作为世界大国之一,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二、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 变化。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中国和世界。 第六节 中外历史的比较研究 一、中外历史比较研究的先例。二、比较研究对于历史工作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三、本书的设想。 第十一章 史学遗产和批判继承 第一节 历史和史学 一、历史,史学。二、史学的任务。三、史学的范围。四、史学史。五、 马克思主义论文化遗产之批判地继承。 第二节 历史观 一、神意史观。二、英雄史观。三、经济史观。四、实用主义历史观。 五、历史上出现的唯物史观因素。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 中国史学的发展。 第三节 历史文献学 一、历史文献对史学研究工作的意义。二、历史文献的繁富。三、记 注、 修纂和专著。四、汉唐宋人对历史文献的考订。五、清代的历史文献学。六、 近代的历史文献学。七、五十年代以来历史文献的发现和整理。八、历史文 献以外的历史资料。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体例 一、历史撰述体例的重要性。二、史书的主要体裁。三、史体的综合运 用。四、抄撮和类编。五、史论、史注和札记。六、近代历史撰述体例的变 化。 第五节 历史文学 一、历史文学的重要性。二、传记文学。三、战争文学。四、语言表述。 五、世情描写。六、历史环境的描写。七、史和诗文。 第六节 历史家的器识 一、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察往观来。二、重视修史作为不朽之业。三、 史德。四、曲笔与直书。 第七节 本书对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一、史学在批判继承过程中不断发展。二、本书吸取过去的有益观点,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武器。三、详审使用、熔炼历史资 料。四、在综合利用传统体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五、提倡朴实而生动的文 风。 第十二章 历史时代的划分 第一节 历史的客观过程和历史学上对时代的划分 一、历史分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客观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三、历史过程的多方面性。四、历史过程,阶段的多层次性。 第二节 历史上对历史时代的种种划分法 一、先秦诸子关于历史时代划分的论述。二、中古时代主要以朝代为据 的历史时代划分法。三、近代学者对历史时代的种种划分法。四、上 述种种 时代划分法的演进和局限性。 第三节 “五四”以来关于中国历史时代划分的各种说法 一、第一次社会史论战和中国历史的划分。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中 国历史时代划分问题上的异同。三、五十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古史划分时代问 题的讨论。 第四节 本书对于中国史的时代划分 一、本书对于历史演进和时代的理解。二、本书对于中国历史时代的划 分。 (原载 《史学史研究》 1981 年第 2 期) 附录二 新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在本卷排校过程中,毛难族改称毛南族,本卷第一章中已经照改。在本 卷排成后,陆续有新增的民族地方的建制,而版面已不便改动,今列表于下: 湖南 芷江侗族自治县 1987.9.24 成立 靖州侗族自治县 1987.9.27 贵州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6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9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1987.11.23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7.11.20 广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1987.11.24 河北 青龙满族自治县 1987.5.5 丰宁满族自治县 1987.5.15 本卷第一章列有国务院已批准待成立的六个民族自治地方,已经先后成 立,现列表如下: 四川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4.11.13 成立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984.11.10 马边彝族自治县 1984.9.4 峨边彝族自治县 1984.10.5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984.11.18 贵州 玉屏侗族自治县 1984.11.7 重印后记 本书原定四十二册,每册二三十万字。现改为二十二册,每册五十万字 上下。原定第三卷至第十二卷,卷各四册,现改为卷各二册。这是装订上的 改变,跟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初版题记中 “四十二册”字样,现已改为 “二 十二册”。 本书初印本第 66 页刊有 《全国各民族人口数字统计表》,这是 1982 年 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据 1990 年的普查人口,增长的数字相当多。 1990 年 全国人口总数和各民族人口数,依 《人民日报》 1990 年 11 月 14 日第三版根 据国家统计局的 《公报》所公布的数字,刊表如下: 民 族 别 1 9 9 0 年 普 查 人 口 数 ( 人 ) 民 族 别 1 9 9 0 年 普 查 人 口 数 ( 人 ) 总 计 1 1 3 3 6 8 2 5 0 1 壮 族 1 5 4 8 9 6 3 0 汉 族 1 0 4 2 4 8 2 1 8 7 布 依 族 2 5 4 5 0 5 9 蒙 古 族 4 8 0 6 8 4 9 朝 鲜 族 1 9 2 0 5 9 7 回 族 8 6 0 2 9 7 8 满 族 9 8 2 1 1 8 0 藏 族 4 5 9 3 3 3 0 侗 族 2 5 1 4 0 1 4 维 吾 尔 族 7 2 1 4 4 3 1 瑶 族 2 1 3 4 0 1 3 苗 族 7 3 9 8 0 3 5 白 族 1 5 9 4 8 2 7 彝 族 6 5 7 2 1 7 3 土 家 族 5 7 0 4 2 2 3 达 斡 尔 族 1 2 1 3 5 7 阿 昌 族 2 7 7 0 8 仫 佬 族 1 5 9 3 2 8 普 米 族 2 9 6 5 7 羌 族 1 9 8 2 5 2 塔 吉 克 族 3 3 5 3 8 布 朗 族 8 2 2 8 0 怒 族 2 7 1 2 3 撒 拉 族 8 7 6 9 7 乌 孜 别 克 族 1 4 5 0 2 毛 南 族 7 1 9 6 8 俄 罗 斯 族 1 3 5 0 4 仡 佬 族 4 3 7 9 9 7 鄂 温 克 族 2 6 3 1 5 锡 伯 族 1 7 2 8 4 7 德 昂 族 1 5 4 6 2 哈 尼 族 1 2 5 3 9 5 2 保 安 族 1 2 2 1 2 哈 萨 克 族 1 1 1 1 7 1 8 裕 固 族 1 2 2 9 7 傣 族 1 0 2 5 1 2 8 京 族 1 8 9 1 5 黎 族 1 1 1 0 9 0 0 塔 塔 尔 族 4 8 7 3 傈 僳 族 5 7 4 8 5 6 独 龙 族 5 8 1 6 佤 族 3 5 1 9 7 4 鄂 伦 春 族 6 9 6 5 畲 族 6 3 0 3 7 8 赫 哲 族 4 2 4 5 高 山 族 2 9 0 9 门 巴 族 7 4 7 5 拉 祜 族 4 1 1 4 7 6 珞 巴 族 2 3 1 2 水 族 3 4 5 9 9 3 基 诺 族 1 8 0 2 1 东 乡 族 3 7 3 8 7 2 其 他 未 识 别 纳 西 族 2 7 8 0 0 9 的 民 族 7 4 9 3 4 1 景 颇 族 1 1 9 2 0 9 外 国 人 加 入 柯 尔 克 孜 族 1 4 1 5 4 9 中 国 籍 3 4 2 1 土 族 1 9 1 6 2 4 全国人口增长百分率是 12.45 。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高者,如仡佬族,高达 714.09 %,最低者亦达 8.73 %。我曾考虑用 1990 年的统计数字取代 1982 年 的统计数字,但这样一来,就要有多处文字上的修改和版面上的变动,因而 只把 1990 年统计的总数 字在这里说明一下,以便读者参考。初印本第 66 页 的统计表就不加更动了。初印本第 67 页以下和第 394 页以下,刊有少数民族 自治地方名单,截至 1987 年 11 月所设置者为止。此后,民族自治地方不断 设置,迄今有: 广西 大化瑶族自治县 1987.12.23 批准 恭城瑶族自治县 1990.10.15 成立 海南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87.12.28 乐东黎族自治县 1987.12.28 东方黎族自治县 1987.1 2.28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87.12.30 白沙黎族自治县 1987.12.30 陵水黎族自治县 1987.12.30 昌江黎族自治县 1937.12.30 云南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1988.5.25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1990.5.15 吉林 伊通满族自治县 1989.8.30 麻阳苗族自治县 1990.4.1 河北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1990.6.13 宽城满族自治县 1990.6.13 辽宁 清原满族自治县 1990.6.6 本溪满族自治县 1990.6.8 桓仁满族自治县 1990.6.10 宽甸满族自治县 1990.6.13 北镇满族自治县 1990.6.15 现在把这些地方写在这里,供读者参考,也不改动原版了。 初印本第 90 页有脱误,今已改正。 除以上所说,初印本中如发现材料、论点、文字表述及校对等方面有错 误及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教。 白寿彝 19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