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实验项目、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实验一:设计调查课题和拟订调查提纲(1学时)
内容提要:寻找社会事实,确定调查对象,并拟订开展调查的提纲实验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3学时)
内容提要:运用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对社会事实开展调查,收集信息实验三:整理分析调查信息(1学时)
内容提要: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整理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实验四:撰写调查报告(1学时)
内容提要:根据整理的资料对社会事实加以描述、解释、预测、规范,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第一章 绪论一、社会调查的定义所谓社会调查,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它包含着4层意思。(8)
这里要注意一点,社会调查具有特定的定义,并不是出门以后的所有调查都能称得上社会调查。有两种情况不能称作社会调查,一是对单纯个人的特殊现象的调查,而不是对群体性的普遍现象的调查;二是只调查不研究。第一种情况属于调查对象的偏离,那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简单地讲,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许多人共同参与和发生的活动,是群体性的外在现象,是在现实中存在或已经完成了事物。作为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具有三种特性:
1、客观性社会事实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实际上存在的事物。这样,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就排除了主观思想与想象中的“存在”。
2、社会性社会事实是集体性的现象,而不是个体活动的简单累加。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科学活动,其对象有确定的意义,即只表示一种综合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具备不同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新的性质。
3、可观察性社会事实不是人们内在的心理过程,而是人们外显的社会行为。同其他科学一样,社会调查的科学化也是奠定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事实可观察的特性,排除了描述社会事实的主观随意性。
三、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9)
四、社会调查的要素
1、调查者调查者已有的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寻找社会事实的方法,均会渗入调查过程而发生一定的作用。其中,个人偏见,粗疏的工作作风,不科学的方法,是客观、正确、深入地反映社会事实的主要障碍。因此,科学的社会调查,首先要求调查者必须摆脱同情感与由经验而产生的个人偏见,作到客观公正,克服马虎、漂浮、低标准等粗疏作风,做到认真、踏实与严格要求;防止非科学手段与工具的使用,提高调查手段与工具的科学程度。
2、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往往是特定社会事实的参与者,也可能是特定社会事实的目击者、知情者。如果他们在调查者面前停止或改变某些作为,隐瞒或歪曲某些东西,那就会使调查者难于获得真实的信息。因此,调查者必须争取被调查者的合作,使被调查者一如既往表现他们的行为,真实地反映他们所知道的有关信息。
3、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调查的第三要素,社会事实越是复杂与隐蔽,那么正确地描述它就越困难。克服这种困难的途径是:(1)、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特定事实进行界定,把它从其他社会现象与社会事实中区分出来;(2)、对特定的社会事实进行分类,使它从杂乱中显示出有序状态;(3)、找出特定的社会事实同外部社会事实的相互联系。从而,就具备了正确描述社会事实的前提条件。
五、社会调查的功能(10)
六、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14)
七、社会调查学
1、定义(18)
2、特点(18)
3、社会调查学研究的方法体系(20)
(1)、方法论
A、历史的观点历史的观点,首先要求我们在观察特定的社会事实及其变化时,从该时代人们活动的现实条件出发,而不是从个别人的意志或思想出发。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法论基础。例历史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解释特定的社会事实及其变化时,把它放在历史的过程中去。历史的观点认为,只有研究历史的全部变化才能解释某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变化,研究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才能解释某一社会事实的变化。从而把历史的统一性奠定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的另一个基点。
B、社会的观点社会的观点认为,个人都在一定的群体与社会中生活,个人的行为是受一定的群体与社会决定的。社会的观点认为,一种社会事实要用另外的社会事实来说明。这是一种因果解释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实质在于分析社会现象对于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这一方法论原则具有普遍的客观性依据。某一种社会事实的发生总是由另外的社会事实引起的,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与变化总是受另外的社会事实制约着的。其中,“另外的社会事实”就是“某一社会事实”的决定因素。“引起”和“制约”就是决定因素所起的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C、机率的观点机率的观点主张用社会事实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来说明社会事实的复杂性。这是一种特殊的因果解释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实质在于分析社会现象发生过程中随机因素的作用。各种社会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一方面具有决定论规律,另一方面又具有统计规律。也就是说,社会现象实际的发生与发展,往往不是按照单因果长链的方式进行的,而是还有其他许多偶然性的因素在发生作用。因此,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在考察某种社会事实发生过程中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时,要具体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程度,注意其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D、整体的观点整体方法要求把特定对象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所以部分的特性存在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之中。这样就开辟了从整体出发研究问题的新的思路。
整体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具有新的性质。社会现象系统的整体属性,不能归结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实际上就是1+1>2观点。
整体方法要求考察研究对象系统内外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应。
整体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是系统的诸因素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势。这种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使系统在一定的内外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仍保持自身的性质。
整体方法的目标,是寻求系统的总体最佳效果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各个部分的最优化不应能达到整体的最优化;整体的最优化也不表明各个部分的最优化。因此,要使部分的功能与目标服成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与目标。
整体方法论不主张封闭地看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任何对象系统时,都要考察该系统的外部环境。任何系统整体都是在与外部环境交流信息、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的。
E、透视的观点透视的观点主张透过肯定性主题而研究某些揭露性主题。肯定性主题是我们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主题,往往有比较多的人能够抓住它。揭露性主题则不是那么容易被重视,但它对于社会发展可能构成的威胁。透视的观点要求社会研究者透过假象看到真象。所以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识破假象,获取真象。透视的观点要求社会研究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很多社会现象要深入调查才能了解其本质,如企业员工的流动率过高等问题。
(2)、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3)、社会调查的程序(52)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准备阶段
第一节 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建构方法
一、概念的建构方法
1、概念的意义
社会调查研究中对于特定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或预测都属于科学的认识活动。科学认识活动最基本的工具是概念。概念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概括与说明特定社会事实的基础。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是作为科学要素之一的概念,也即科学概念。科学概念不同于日常用语。日常语言的概念,一般缺乏准确性,缺乏解释与预测能力。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是建构的概念。建构的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原则界定与引入科学的语言。
2、社会调查研究概念的来源
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通过四条途径而形成。
(1)、引进把日常用语引进社会调查研究,引进的方式不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而要进行一定的加工与改造,可能消除原来的含义,也可能赋予某些新的意义。
(2)、移植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移植到社会调查研究中来的概念,往往比从日常用语中引进的概念更多。由于许多社会研究者试图建立象自然科学那样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而自然科学中的概念、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其中的最新成果,经常被移植到社会研究中来。当人文科学中的概念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中来的时候,一般都经过重新界定与引申。
(3)、创造创造性结构的概念,一方面来源于理论思维。另一方面来源于经验观察。
(4)、吸收从某一学科角度来说,吸收就是从前人那里寻找适合于研究问题的概念,所以吸收创造的延续。如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5)、转译现代社会科学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在学术成果交流中,转译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概念,有利于丰富与发展本国社会科学的概念。一个概念从一种文字转译至另一种文字,必然经过另一种文化与社会背景下的人们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概念本来含有的意义可能部分地失去;同时,也可能增加部分新的涵义。
3、概念的界定方法
不管概念是从日常语言中引进,还是从其他科学中移植,或者由社会调查研究中独立地创造出来,或者从文献中吸收,都需要使用相同的一些方法界定。把概念引入科学认识活动需要界定,即发现与赋予它一定的意义。
(1)、根据传统逻辑分类,概念有两种界定方法:
第一类是真实界定法,即对某一事物的“本质”作一个陈述。
第二类是名义界定法,即对某一特定词句的意义由使用者作决定,即作一个制定。这样的界定没有真与伪,只有何者更佳或更有用。“制定”的第一种方式,是在报道别人的实际使用中选用一种界说,作为概念的界定。第二种是自行规定一种意义,作为概念的界定。
(2)、根据概念与它们反映的对象的关系分类,概念的界定有三种方法:
A、直接界定法,即通过描述事物可观察的特征而对概念下定义。凡是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相对应的概念,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引入社会调查研究。
B、操作性定义,即把概念与可观察的特征联结起来的一种定义方法。当我们面对一个无法直接观察的的事物,并且要确定一个指涉该事物的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考虑使用操作性界定。
C、理论性界定,即从理论体系中获得自身意义的一种概念定义的方法。通过直接性界定、操作性界定的概念不管在何种理论体系,或者把它们从使用它们的理论体系中抽出来,它们都能保持原有的意义,而通过理论性界定引入社会研究的概念,离开一定的理论体系就会失去意义,变得含糊不清。
4、概念的功能
概念可以对社会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比较与度量等。社会调查研究概念之所以有这些功能,是因为社会学概念存在着几种重要类型,其中每一种类型具有自身独特的作用。
(1)、分类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一部分概念,是对社会机构、过程或现象等进行分类而产生的,因此这部分概念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分别把一定类别的社会结构、过程或现象置于自身之中。任何社会调查研究项目在其初始阶段,都必须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安排与整理,这种分类性工作是认识社会的基础。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概念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是社会调查研究起步的科学方法。
(2)、比较分类概念划分对象总体的形式,是“或者…或者…”。比较概念划分的形式,是“或多或少”等。比较概念 也有分类的功能,但其主要功能不在于分类方面,而在于把对象整体的分子按照它们拥有的某种特性的程度排上顺序。
(3)、计量序数概念与比例概念具有计量功能。社会调查研究忠使用的序数概念包括若干不同数值的连续统.
(4)、设模社会研究中还使用一种特殊的概念,这种概念不同社会实际事物相对应与符合,而是社会研究者进行特殊抽象所建构的理论概念。这种概念叫“理想型”概念。
5、概念的评估概念建构以后,应给与评估,即对概念的优劣作出确定。概念评估的标准有三个:
(1)、逻辑意义主要是检查概念的定义是否存在逻辑矛盾,以及逻辑严密性的程度。比较容易出现逻辑矛盾的概念,是分类概念。评估一个分类概念,要看它在建构过程中是否遵循下述两条逻辑原则:第一,是穷尽原则,即对象整体中所有分子都能归类。第二,是排他性原则,即对象总体中任何一个分子都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更多的类别。
(2)、经验意义主要是检验概念是否指涉客观事物,以及反映真实的程度。缺乏经验意义的概念,应该抛弃。如果别人已经使用,并且甚为流行,那么为了对话的需要,须经过重塑与再构建才能把它引入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中实际使用的概念,大多直接指涉客观事物,因此评估概念也就侧重于评估概念反映真实的程度方面。
(3)、系统意义主要是判断概念在某一理论中的意义。也就是,概念的优劣是在某一理论中区别出来的。例如,研究我国目前社会稳定机制时,使用“传统人”“超前人”“边际人”概念,是优是劣?这一方面要看这些概念建构起来的理论整体是优是劣,另一方面,要看这些概念在该理论中的系统意义。显然,这样评估比经验意义的评估困难多了。因为,评估者很难排除自己对于该理论的态度。
二、命题的建构方法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或更多概念关系的陈述。任何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与预测,至少需要一个命题。命题是经验研究与建构理论必要的材料。
1、概念关系的界定
社会调查研究过程中不孤零零地使用一个个概念,而是在概念的某些关系中度量与分析社会实际状况。
(1)、单概念关系界定这是一种特殊的概念陈述方法。一个概念怎么构成命题?当我们说“一个概念”时,这个概念仅仅是指研究概念。一个研究概念同逻辑词汇与一般名词形成一定的关系,即可构建为一个命题。
(2)、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界定这是社会研究中最普遍的一种概念陈述方法。双概念命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
(3)、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界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统一界定,另一种是组合界定。统一界定,即把两个以上的概念,界定在一个陈述句中。组合界定,即把两个以上的概念界定在两个或更多的陈述句中。组合界定有利于多概念命题的检验。发现一部分命题不能成立,就否定整个命题,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在统一界定的命题的检验中,可能会发生这种现象。而在组合界定的命题组中,可以否定部分命题而不否定另外的命题。
2、概念关系的类型
(1)、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两个或更多概念按一定方向相应变化的关系。如果概念A与B处于相关关系之中,即表示它们一起变化,A变化B也变化。
A、正相关与负相关相关关系的第一种形式,是正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是两个概念在同一方向上变化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A越大,B越大;A越小,B越小。
相关关系的第二种形式是负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是两个概念在相反方向上变化的相关。用公式表示即是:A越大,B越小。A越小,B越大。
相关关系仅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或伴随出现的现象,而并不表示哪个是原因,那个是结果。
B、线性相关与曲线相关发生相关关系的概念,大多有一定的值。仅有单一的、永远不变的值的概念,叫常数。凡有一个以上连续统的值的概念,叫变数。例如受教育程度、人口密度、电视收看率等概念,都有一个以上连续统的值。
两个变数以相同的比率发生变化,属于线性相关,或直线相关。两个变数以不同的比率发生变化,属于非线性相关,或曲线相关。严格地讲,线性相关只存在于理论分析中。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非线性相关。
C、相关关系程度
变数之间的相关程度有强有弱。一般以相关关系数值0代表无相关,1代表全相关,介于0与1之间的数值越大,所代表的相关程度就越强。
D、对称关系与不对称关系对称关系是两个在一定方向上的变化具有可逆性的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示任一概念内容的变化都伴随另一概念内容的变化。对称相关的公式是:A越大,B越大;反之亦然,B越大,A也越大。或者,A越大,B越小;反之亦然,B越小,A越大。
不对称相关是不可逆的相关关系,表示一概念内容的变化伴随另一概念的变化,但反过来并不是如此。不对称相关的公式是:A越大,B越大;反之不然。A越大,B越小;反之不然。
(2)、因果关系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引起了另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表明这两种社会现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原因A的变化导致了B的变化。”A与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符合三个条件:A与B之间有关系;A与B之间的关系不是由于其他因素形成的;A的变化先于B的变化。如果A与B是变数,那么原因A是自变数,结果B就是因变数。
我们常用不对称关系界定因果关系:A导致B,反之不然。因果关系有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是单因果关系。其界定公式为:A→B。A是因,B是果;并且A是B的全部原因与唯一原因。
第二种,是双因果关系。其界定图式为:
①、A→B,C→B,表示A,C分别是B的原因,A或C都是B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②、A↘
B,A与C一起构成B的原因。仅仅A不足于导致B;A发生,C↗ 同时还要有一个因素C发生,B才发生。这时,A或C都是B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③、A→C→B,C是B的直接原因,A是B的间接原因。
④、一个原因导致了两个结果B、C。
第三种,是多因果关系。其界定图示为:
①、表示A、C、D均可单独导致B。
②、表示,只有当A、C、D同时发生,才导致B。
③、表示,A即是B的直接原因,又是B的间接原因。
④、表示一因多果。
(3)、假相关有些概念之间初看上去有一种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它们并不相互影响,不存在相关性,而是一种假相关。
①、表示,A、B都是C引起的,但它们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关系。
②、表示,结果B是由C引起的,而与A不存在相关关系。
3、通则
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命题,有些是关于个别事物属性的陈述,有些是关于某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陈述。陈述某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命题,属于通则。在社会研究中,通则常常被用于解释与预测。描述则使用关于个别事物属性的陈述,同时也需要通则。因此,建构通则是社会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目标。通则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假设,假设是没有经过检验与证实的通则。假设含有目前已经获得的证据不充分的意思,因而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解释。第二种形式是定律,定律是经过检验并已被证实的通则。
(1)、普遍性通则普遍性通则,是关于对象总体所有分子的共同属性没有例外的陈述句。普遍性通则的基本形式是:一切A是B,则如果X是A,则X是B。普遍性通则是最有力的通则。普遍性通则的界定,往往需要从个别或部分具体的经验事实出发,但又超越个别或部分的经验事实,从而上升为普遍性概念,然后再构建两个或多个普遍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验证这样的通则是十分困难的。许多被人们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定律,其实仅仅是一种假设,并没有完全被证实,而且往往存在例外的情况。因此,普遍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盖然性通则普遍性通则,不包容任何例外的因素。这样,在现实社会中具有例外的现象的事实,就不可能使用普遍性定律来发现与解释。反映具有例外现象的事实的通则,其客观依据不是普遍性,而是统计性规律。盖然性通则的形式是:A为B的概率是百分之几左右。左右是指误差区间。社会现象实际的发生与发展,往往不是按照单因因果长链的方式进行的,而是有许多随机的因素发生作用,即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空间”。盖然性通则的意义在于精确地预测某一社会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程度。在社会科学领域,建构盖然性通则比在自然科学领域要苦难得多,社会现象发生的概率,往往要通过若干以往的经验事实才能确定。
(3)、趋向性通则这是一种准通则,即不如普遍性通则与盖然性通则那样严格与精确,它反映事物的大致倾向,也容忍例外的情况。因此,它的解释力就较弱。趋向性通则的主要界定公式是:①、假如没有其他因素发生,则所有A将是B。②、多数A是B。③、有些A是B。
第一个公式是一个加上附加条件的普遍性通则。只因为加上了附加条件,公式1就不再是普遍性通则。“其他因素”可能发生,从而就不可能存在“所有A将是B”。其他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通则中没有明确,因而它又不如盖然性通则那样严格与精确,解释力就较弱。这种通则在社会研究中应用较广。许多普遍性通则建构以后,由于发现了例外情况而转化为这种准通则。
第二个、第三个公式是模糊命题。“有些”究竟是指多少?“多数”究竟是百分之几?在这类模糊命题中,都找不到准确的答案。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这类通则,往往出现在定性描述或结论之中。
三、理论的建构方法
1、理论的形态与特征理论的建构是以概念的建构与命题的建构为基础的。有了科学的概念与命题,就又可能形成一个好的理论。理论是一组有逻辑联系的假设或定律。
(1)、理论有三种形态,
①、全部由定律构成的理论。这种理论十分罕见。②、假设与定律二者共同构成的理论。这种理论较为常见。③、全部由假设构成的理论。这种理论也是存在的。第一种形态的理论,由于其中的命题都已经经过检验与证实,因而是成熟的理论。第二种形态的理论,由于还有未经检验的命题存在,因而是不成熟的理论。第三种形态的理论,由于所有的命题都未经证实,因而只是理论的雏形。
(2)、理论的基本特征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命题。理论是一群概念体系,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命题。
②、关于客观规律的陈述。理论的意义,是概括一类事物或一群事件的本质与共同属性,就是陈述一定的客观规律。
③、可经验检验性。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理论,属于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可以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与再检验,至少最终是可以检验的。
2、理论的建构方法建构理论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形成可经验的关于客观规律的陈述?二是如何建立命题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演绎与归纳。
(1)、演绎方法
理论建构的演绎方法,也称演绎推理,简单地讲,就是先设立若干基本假定项,然后从这些假定项中再引申处若干命题。基本假定项即是“公设”或“公理”,从基本假定项引申出来的命题,即是“定理”。也就是说,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逻辑方法。演绎推理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假言推理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假言判断,并且根据假言判断中前件与后件之间的关系推论出结论的一种演绎推理。假言推理根据前提条件性质的不同,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这三种假言推理,各有不同的形式和规则。
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以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而构成的假言推理。常用的联结词有: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等。
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有两种正确的形式:
A、肯定前件式,其公式为:(P表示前件,Q表示后件),如果P,那么Q;P;所以Q。其规则是肯定前件就必然肯定后件。
B、否定后件式,其公式为:若P,则Q;非Q;所以非P。其规则是否定后件就必然否定前件。
②、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是以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而构成的假言推理。常用的联结词有:只有才,必须才,不就不,除非才,没有就没有等。
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两种正确的形式:
A、否定前件式,其公式为: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其规则是:否定前件就必然否定后件。
B、肯定后件式,其公式是:必须P,才Q;Q;所以P。
③、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是以一个充分必要的假言判断为大前提的假言推理。常用的联结词有:当且仅当才,如果而且只有才,只要并且只有才(就)等。
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四种正确的形式:
肯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否定后件式
(2)、归纳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的,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的逻辑方法。根据归纳对象的不同特点,归纳法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①、完全归纳法,就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概括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其公式是(S表示某类事物,S1、S2、S3 等表示S类中的个别对象,P表示某种属性):S1 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S都是(或不是)P。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真实的,可靠的,但是完全归纳法必须确知某类事物全部对象的具体数量,必须确知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被研究的某种属性。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不能使用完全归纳法。由于社会调查中难以满足这两个条件,因而完全归纳法的应用范围是比较窄的。
②、不完全归纳法,就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论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不完全归纳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A、简单枚举法,就是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又没有相反的事例,从而推论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其公式,(S表示某类事物,S1、S2、S3 等表示S类中的个别对象,P表示某种属性):S1 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 S1、S2、S3…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在考察中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所以,所有S都是(或不是)P。简单枚举法是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归纳方法,它的结论是根据某种社会现象反复出现,又没有遇到相反事例而作出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特别是当直接经验恰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联系时,它更能提供 一些可靠的新知识。但是,简单枚举法的结论只具有或然性,只是一种初步假定,如果发现一例与结论相反的情况,结论就会被推翻。此外,它只能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枚举法的结论,一般还需要作进一步检验或论证。提高简单枚举法的可靠性,有两个途径:一是考察的 对象应尽可能多一些。二是,注意搜集可能出现的反面事例,特别是要考察那些最容易出现相反情况的场合。一般地说,考察这种场合的范围越广,出现相反情况的可能性就越高。此外,在作出结论时,要注意留有余地,而不应把话说死,说绝;结论留有的余地越符合实际,其可靠程度就越高。否则,就容易犯“以偏概全”和“轻率概括”的错误。
B、科学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推论出该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其公式是:S1是P,S2是P,S3是P,Sn是P,( S1、S2、S3…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并且S与P之间的联系具有必然性),所以,所有S都是P。
(3)、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从比较出发,寻求两类对象相同点或相似点的一种推理方法。使用类比方法建构理论,就是把已知的关于某类事物的知识与结论,推广到研究对象上去,从而形成相同或相似的理论。类比法的基本公式是:根据:A类对象具有a,b,c,d属性;B类对象具有a’,b’,c’属性;a’,b’,c’分别与a,b,c相同(或相似)。推论:B类对象也具有d属性(或相似的属性)类比推理容易引起缪误,即把不相同或不相似的事物说成是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把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属性说成是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然而,谨慎使用,这种方法在开拓新的理论构造领域方面,也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4)、联结方法联结是把若干准通则汇合在一起而建构理论的方法。单个准通则解释力较弱,因为不能包含相当一部分例外情况。当解释同一研究对象的若干准通则联系起来,就会减少例外情况,形成比单个准通则更有解释力的理论。使用联结方法建构理论的基本形式是:a→d,b→d,c→d,a b c→d 。
3、社会学理论的类型与功能
(1)、公理理论公理理论是一种公理出发向经验现实演绎的命题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等级秩序,等级的顶端是公理,是高度抽象的陈述,所有其他理论陈述均由公理逻辑地推演而来。公理理论要求概念的定义精确,概念之间关系陈述客观,概括研究对象的命题没有例外,控制所有可能发生的外生变量。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有些理论虽然采用公理、定理、定律的逻辑演绎结构,而“公理”未经证实或不能证实,那么这些理论只是一种公理理论架构,最终并不能成为公理理论。公理理论架构在社会研究中少量存在,真正的公理理论更为少见。
(2)、形式理论形式理论也有一定的等级秩序,但等级的顶端不是公理,而是若干定律。这些定律由抽象概念,而不是以经验变量构成。所谓“形式”,是相对于具体的经验事实来说的,主要是指概念的抽象性与命题同经验事实具有一定距离的特性。形式理论是从若干定律出发,向经验事实演绎的命题系统。这种理论,在社会学中较为常见。如果作为演绎起点的定律未经证实,那末以形式理论结构出现的理论,则是形式理论架构。
(3)、经验理论经验理论是直接概括经验事实的命题系统。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这种理论架构使用频率也许最大。经验理论架构对于社会调查研究者有特殊的意义。一则建构容易,二则使用方便。例如,“社会流动速度过快会引起社会动荡。”属于经验性命题。
(4)、思辨理论。这种理论并不解释具体事件,而是解释形成理论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第一,人类活动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发展出一套理论。例如人类的本性是什么?第二,什么是发展理论的适当方法?什么样的理论是可能的?第三,社会学理论应该集中讨论什么问题?例如,究竟是专注于社会整合过程还是社会冲突?社会调查研究中不直接使用这些理论,但可能会受它的影响。
依据不同的标准,理论的类型可以作不同划分。较为流行的划分,大概还有如下九组:
(1)、实证理论:注重揭示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客观规律;人本理论注重“理解”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观意义。
(2)、非正式理论是指结构松散与不完整的几个命题。正式理论则是具有完整与严密逻辑结构的命题系统。
(3)、描述性理论重点在于详细描述特定事物或现象的形态与特征;解释性理论则注重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说明特定事物或现象存在与变迁的原因。
(4)、理念性理论以理念意识为指导原则,常含有主观偏见在内;科学性理论以客观的科学原理为指导,很少有主观偏见在内。
(5)、直觉性理论来自研究者的直觉与主观构想。客观性理论来自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客观的分析和综合。
(6)、归纳理论是从特殊事件的研究归纳到普遍原则的理论;演绎理论是由普遍原理应用到特殊事件的研究上的理论。
(7)、小型理论重视个别的特殊事件,例如小团体的研究;大型理论重视普遍的或整个社会体系的研究,例如研究比较若干社会的现代化程度。
(8)、结构理论着重于静态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结构的研究;功能理论则注重于某一事物或现象在整个大体系里所负担的功能与动态关系。
(9)、自然性理论偏重自然现象的说明,例如气温、生理等因素来说明人的行为;社会性理论则偏重于社会因素方面的说明。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准备
一、选择调查课题
1、调查课题及其类型调查课题,就是社会调查所要说明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
(1)、根据研究内容与他人研究的关系。课题可以分为“
A、承续性课题承续性课题是进一步研究他人已经提出的问题,在他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更有深度或广度的课题。
B、再生性课题为了比较而研究他人曾经提出与完成的课题叫再生性课题。这类课题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已经搞清楚了的问题,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对他人已经完成的课题及其规定的同类对象进行再调查与再研究。
C、热门性课题刚开始有人提出、许多人纷纷响应的课题,即是热门性课题。这类课题有许多人几乎同时在采用,一方面容易受人注意,另一方面竞争性强。因此,采用这种课题是“逆水行舟”,容易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与效益,也容易相形见拙。
D、创见性课题直接用新观点表示的课题,即是创见性课题。这类课题不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而往往以通则或准通则性假设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这类课题本身就是一种关于特定事物及其属性的陈述。创见性课题的主要特点在于课题本身,而不在于对象领域。在他人研究过的领域可以提出崭新的见解,形成信的问题。
E、开拓性课题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对象领域的课题,即是开拓性课题。开拓性课题在研究对象与范围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这类课题适应于研究新情况于新问题,以及研究长期被人忽视的早已存在的情况与问题。
(2)、按照调查的目的区分,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55)
(3)、按照调查的深度区分,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55)
(4)、按照调查课题的内容区分,分为综合性课题和专业性课题
(5)、按照调查课题的来源区分,分为
A、上级下达的课题
B、其他单位委托的课题:即有关部门与单位以一定奇缺形式要求研究者完成的课题。
C、自己研究中发现的课题
D、招标性课题:即基金会向社会广泛征求申请者并择优录取的课题。
2、选题的意义(56)
3、选题的基本原则(56)
(1)、需要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如果缺乏必要的条件,但研究者有志于研究有关的课题,那末应该积极准备或创造所缺乏的条件。有些条件通过主观努力能够拥有,例如,补充有关知识,争取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等;有些条件并不是主观努力所能达到的,例如客观事物成熟的程度、被 调查对象的回答能力等。只有具备了一定条件之后,才能选择有关课题。必然,就不能研究出成果来。当然,如果选题太窄、过易,不经过多少努力、或只需要使用条件的一小部分即可完成,也是一种浪费。因此,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各种条件的作用。
(5)、优势原则对于研究者本身来说,其优势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专长或经验较多之处,二是熟悉的社会现象领域。科学研究是以已知为基础、探索新知的过程。既然已有的知识是调查研究的基础,那么研究人员与有关辅助人员的实际知识能力,就成为选题的一个依据。研究者应调查研究与自己基础比较扎实的知识相应的课题。扬长避短,从研究比较熟悉的对象,知识准备比较充分的方面起步,容易取得成功。
除了研究者本身的因素之外,优势还在于客观方面,就研究者所在部门、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应充分利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优势条件、选择恰当的课题。
二、进行初步探索
1、初步探索的基本任务
(1)、正确选择调查研究的起点和重点(58)
从何选择课题?这是选题的起点问题。孕育与产生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方面很多,归纳如下:
A、现实的社会事实、社会问题与社会动向。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主要是从社会实际存在及实践经验和教训中提出来。
B、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不断地接受着社会实践的检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与提出许多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C、社会调查研究文献。前人与同时代的人已经完成的社会调查研究成果,也是我们发现与提出课题的源泉。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能够直接给人启发。
D、其他学科的研究文献。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与社会现象,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在调查研究中,不仅要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其他学科的成果,尽量多从别的学科中吸取新的养料。在科学日益分化与发达的今天,注意从其他学科的文献中获得启示,提出研究课题,显得十分重要。
(2)、基本形成解决调查课题的研究假设。(58)
(3)、研究社会调查的社会指标、调查方法和具体步骤。(58)
2、初步探索的主要方法(59)
三、提出研究假设(61)
四、组建调查队伍(63)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一、社会调查的分类(70)
二、普遍调查
1、概念
2、注意问题
3、步骤
(1)、课题选择和课题操作化。(2)、建立统一的领导与工作机构。(3)、制定与颁发普查方案、调查表及其说明。(4)、选择与训练调查员。(5)、普查试点,修订普查方法、工作细则。工作流程。(6)、宣传普查意义。(7)、调查登记有关资料。(8)、汇总与分析普查资料。(9)、普查结果与建议。
4、优点和局限性(74)
三、典型调查
1、概念(75)
2、典型的类型
(1)、特殊性典型,即在总体异质性较大的情况下,某一个类型中有代表性的单位。
(2)、全面性典型,即在总体异质性较小的情况下,对总体有代表性的单位,就是全面性典型。
3、注意问题(75)
4、典型选择方法
(1)、划类选典这是在总体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选择特殊典型的方法。先将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分成若干类。分类可采用“三级三分法”,即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分为三大类,再将每一类按同一标志(或按别的标志)分为三小类,然后在每一小类中选个别单位作为调查单位。
(2)、多标志综合选典这是在总体差异较小的情况下选择全面性典型的方法。用多种标志综合选典,就是选择在多种标志上对于总体均有代表性的单位。
(3)、择中法就是在调查整体中选择处于中等水平的单位作为调查的典型单位,这种选择典型的方法,一般适应于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和共性问题为目的的调查。
(4)、择优(劣)法即在调查总体中选择处于优等或劣等水平的单位,或选择上、中、下各类典型单位进行调查、比较。如果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一般都采用这种选择典型的方法。
5、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77)
四、重点调查(77)
五、个案调查
1、概念(78)
2、特点
(1)、在对调查对象整体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确定调查单位。
(2)、调查结果不能对整体进行推论。虽然,调查者在调查了若干个案之后,往往有一种试图推论一般的自发倾向,但这种倾向不是个案调查本身所具有的。这也不是说,个案调查没有任何普遍的意义。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为调查者定性的认识更多的个案以至整体,具有启发意义。
(3)、侧重个人的生活史与社会背景。个人作为一种调查单位,在个案调查中被调查的内容最为详细。
(4)、主要应用于社会反常个体、事件或新生事物的调查。例如,家庭个案(离婚家庭)、儿童个案(如缺乏教养)、学校个案(如激进闹事)、新事物个案(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等。
六、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的概念(78)
补充:
(1)、综合指标。抽样调查的主要任务是用抽样所得的资料来求出综合指标,然后再用这些综合指标来推断总体的相应的综合指标。常用的综合指标包括平均指标(平均数)、相对指标(相对数)、总量指标(总数和总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平均数和频数。
(2)、样本平均数。从样本中各单位的数量标识所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又称抽样平均数)。计算公式为:
(3)、总体平均数。总体中各单位的数量标识的算术平均数,叫总体平均数。在抽样调查中,总体平均数一般是从样本平均数推断而来的。
(4)、样本频率。在样本中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目所占样本数目的比重叫样本频率。计算公式:pi=ni\n。例如,3000名学生中有150名有心理疾病,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样本频率为150÷3000×100%=5%。
(5)、总体频率。在总体中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目所占的比重叫做总体频率。在抽样调查中总体频率一般都是从样本频率中推断而来的。
(6)、大样本。所谓样本大小是指样本中所含单位的数目的多少(样本容量)。一般来说,单位数在30或30个以上就是大样本。单位数在30个以下就是小样本。抽样调查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大样本。从进行统计分析的角度来看,最低限度不能少于30个的样本数目。许多社会研究者认为,100个样本单位是最低限度。也就是说,样本再少就不能科学地对总体进行推论。
(7)、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重复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单位后,把它又放回总体之中,然后再从总体全部单位中抽取单位的方法。重复抽样每次抽取样本时总体单位数都不变,同一单位有多次被抽的可能。不重复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单位之后,不再把它放回总体之中,而在剩下的其他单位中继续抽取样本的方法。不重复抽样每次抽取样本时总体单位数都不同,同一单位只有一次被抽取的可能。
(8)、样本容量(86)
样本容量即必要的样本数目。一项实际的社会调查,抽取多少样本为适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样本单位过多,会造成浪费,样本单位过少,又会使调查结果发生较大的误差。必要的样本数目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δ2),差异程度越小,则需要抽取的样本数目就越少;允许误差,即极限抽样误差,或称最大可能误差,允许误差(△)同概率度(t)、抽样误差(μ)有关,△=tμ;抽样的组织形式等。
(9)、抽样误差(88)
2、抽样调查的特点(78)
3、抽样的一般程序(79)
4、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80)
简单随机抽样必要的样本数目如何确定?反映具有一个特定变数的总体值所需要的样本数,取决于总体(N)的大小,该总体内该变数的差异程度(δ2),允许误差(△),置信水平F(t),以及是否重复抽样。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中,确定必要的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是:
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中,确定必要的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是:
(2)、等距随机抽样(81)
等距抽样必要的样本数目的确定,可以使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的必要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
(3)、类型随机抽样(82)
A、在类型随机抽样不重复抽样中,确定必要的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是:
B、在类型随机重复抽样中,确定必要的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是:
相同的的允许误差,置信水平等条件下,采用分类随机不重复抽样比采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必要的样本数目减少。
(4)、整群随机抽样(82)
整群抽样的缺点在于样本分布过于集中,一般会降低其代表性。而要克服这个缺点,只有缩小群间差异,扩大群内差异程度。因为,在群内差异大群间差异小的情况下,抽样误差就不会大。由于整群抽样所抽取的数目较少,如果群间差异大就会遗漏某些有差异的群,降低样本的代表性。我们在估计整群抽样的精确性时,通常把一个整群作为一个平均单位来看待。这样由于整群抽样一般抽取的数目不大,那么就只能作为少量单位来看了。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与其他抽样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精确程度,整群抽样则要抽取更多的单位。不重复整群抽样的必要样本数目计算公式为:
在其他条件与要求都相同的情况下,必要的样本群数目的大小取决于群间方差的大小。群间差异性越大,即群间方差越大,则必要的样本群数目越多。
(5)多段随机抽样(83)
3、非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1)、偶遇抽样(85)
这种方法可以又同一个人在不同地点使用,也可以由不同的人在同一地点使用。
(2)、立意抽样(85)
由于立意抽样以研究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因而无法确定立意抽样产生的误差度,推论不可靠。但还是有很多人应用,研究者应用自己的研究技能和已有的知识去选择样本。例如,在大选预测中应用这种方法。
(3)、定额抽样(85)
定额抽样可能以一个标志配额,也可能以几个标志配额。
A、以一个标志配额。例如,一个大学的教师职称登记表显示,正教授占10%,副教授占20%,讲师占30%,助教占40%,假定要对这个大学的教师进行定额抽样调查,样本总数为200人,则样本分配如下:正教授20人,副教授40人,讲师60人,助教80人。然后根据调查者的方便与可能,调查上述四类人员的样本数额。
B、以两个标志配额。例如某大学教师中正教授10%,副教授占20%,讲师占30%,助教占40%,同时四类教师中理科占60%,文科占40%。假定样本容量为100,其配额抽样方法如下:按照四类人员在总体中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正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讲师30人,助教40人。按照文理科比例再次分配四类人员的样本数额:教授中理科为6人,文科为4人,副教授中理科为12人,文科为8人,讲师中理科为18人文科为12人,助教中理科为24人,文科为16人。
(4)、滚雪球抽样(85)
(5)、空间抽样
对于边界模糊,变动性大的总体宜采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事件发生时,若干研究者同时对总体进行抽样与调查。这种方法主要被用来研究群众性示威游行与集会的参加者。按照空间距离抽样。
第四节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一、社会指标
1、社会指标的概念(93)
2、社会指标的特点(94)
3、社会指标的类型(95)
4、社会指标的功能(96)
二、社会测量
1、社会测量的概念(108)
2、社会测量的步骤测量是从研究对象中获得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1)、给变项指派数字。例如,“性别”这一变项的男为1,女为2。程度这一变项的非常重要为3,一般重要为2,不重要为1。
(2)、明确这些数字的含义。数字一般表示事务的状态、性质、等级等。
(3)、建立一定的函数关系。例如,测量某研究对象总体的性别,则f=﹛1,2﹜,1=男,2=女。
3、测量尺度的制定测量需要使用一定的尺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测量尺度一般是量表与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测量尺度,需要做三项工作:
(1)、确定测量的角度。测量的对象是变项某方面的内容。究竟以变项哪一方面为测量对象,即测量的角度问题。制定具体的测量尺度,首先要明确测量的角度。测量角度不是任意确定的,而是根据课题需要。例如,我们要研究学生对现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态度,可能的研究角度有:是否赞成老师上课点名制度,是否赞成重修制度等。赞成与不赞成的比重、赞成或不赞成的两级态度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2)、界定变项的差异范围。一项具体的调查研究,测量变项之前需要先对变项的取值进行合理分组,界定变项的差异范围。例如,调查学生的成绩,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70-84为良好,60-70为及格,60分以下为待及格。变项的取值分组,既要防止过于扩大差异范围,又要防止过于缩小差异范围。缩小差异范围可能导致有关信息的遗漏。例如我们想了解学生对于上课点名制度的态度,如果差异范围界定为从非常赞成到非常不赞成。实际上有些人可能对此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有些人可能不是非常不赞成,而是强烈反对。于是正确的界定范围为:非常赞成、赞成、无所谓、反对、强烈反对。
(3)、确定测量的精确度。测量的精确度是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的。例如研究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时,其家庭背景是区别为城市与农村,还是要区别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山区农村、平原农村、其他农村等。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无固定的模式,答案依研究目的的不同而不同。有的社会学者指出,当不确切知道应该详细到什么程度时,详细比简单好。因为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细致的分类合并成粗略的分类,却不能把观察和度量时混在一起的内容再作细致的分类了。
4、社会测量的层次(109)
5、测量的误差
当使用一定的测量工具确定社会调查对象的特征时,可能产生误差。社会调查中测量误差有两种形式,一是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是调查单位与总体的差别,即通过部分单位的调查来推论总体时产生的误差。部分不能完全代表全体,只能近似地代表全体。这种近似性就是代表性误差的反映。二是工作性误差,工作性误差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生的误差。通常产生工作性误差的原因有:
(1)、测量工具的设计有缺点。包括概念界定不清、指标口径模糊或过于单一,提问的用词错误或备选答案有歧义等。例如仅仅用“工作期间发牢骚的次数”来测量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发生误差。因为它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它同其他指标一起使用时才较为有效。
(2)、调查人员理解与掌握测量工具有偏差。
(3)、调查人员作风不踏实。了解情况不深入、不准确;或者有意弄虚作假。浮夸或隐瞒。
(4)、遗漏或重复调查单位。
(5)、被调查人员理解指标与问题有错误或偏差。
(6)、被调查人员提供的情况不符合事实,或有意隐瞒某些真实情况。
(7)、登记、汇总、计算、抄写中的差错。
(8)、调查手段有缺点。例如录音设备失灵等。
三、主观社会指标的测量(111)
第五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122)
第三章 调查阶段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
一、文献及其种类
1、文献的概念(142)
2、文献的种类(144)
(1)、根据文献不同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可以分为:(144)
A、手工型:是指用手工刻、铸、写的文献。如甲骨文,手写的日子,信件等。
B、印刷型:是指将知识内容印刷再一定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之上的文献。油印,复印等。
C、缩微型(感光型):一般是指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记录技术,使手工型或印刷型文献缩小了许多倍的文献。如胶卷照片等。
D、机读型:是指使用电子计算机阅读的文献,它通过编码和程序,把文字和图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在磁带或磁盘等磁性载体上,阅读时再通过电子计算机将它转换成文字或图像。
E、视听资料(声像资料),它是运用录音、录像和摄影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与图像的文献形式。
F、卫星资料:是指卫星或其他宇宙飞行器对各种进行扫描拍摄的图像和数据的复制件。
(2)、按照加工的深度不同可以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44)
(3)、根据文献的外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
A、书面文献,即用文字记载的文献。书面文献包括:出版物,如报刊、杂志、书籍等;案,如会议记录、备忘录、大事记等案卷;个人文献,如日记、信件、笔记、自传、供词等。
B、图像文献,即用图像形式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文献。包括电影片、电视片、图片、照片、绘图等。
C、有声文献,即用声音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文献。包括CD、唱、录音磁带等。
(4)、按照资料的来源可以分为:(144)
(5)、按照编辑出版的不同形式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研报告、会议文件、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档案文献、内部资料等种类。
(6)、按照学科领域不同可以分为:(144)
(7)、按照保密等级不同可以分为:(145)
二、文献调查法
1、概念(142)
2、特点(142)
3、意义(143)
三、文献的搜集(146)
四、信息的摘取(149)
五、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155)
第二节 痕迹法一、什么是痕迹法痕迹法是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特殊的痕迹研究过去与当前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到图书馆观察各种图书的磨损程度,研究哪些图书较受欢迎,哪些则较不受欢迎。假如图书的磨损程度与实际阅读人数有某种一致性,即图书越是磨损严重,则实际阅读的人就越多。那么,这种研究就颇有意义。这种研究方法,接近于警察调查犯罪活动的某些手段,例如,通过分析嫌疑者鞋子上沾的泥土来判断该人是否到过某地。
物质上的痕迹分为两类:磨损,即物体被人使用陈旧的情况;累积,即物体上被人积存物质的情况。从而,作为搜集社会资料的痕迹法包括磨损测量法与累积测量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同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留下各种物质上的痕迹。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留下的痕迹,是研究人们社会活动的宝贵资料,是痕迹研究法产生与发展的客观依据。通过痕迹研究,再现人们过去的社会行为,是对实地观察法和访谈法的一种补充;是对某些难于或不能直接观察与询问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磨损测量法磨损测量法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1、确定物体被人为磨损的标志。例如,书籍破页、掉角、沾秽等磨损的标志。一般以人们某种社会行为发生时对实体的主要作用点作为磨损标志,该社会行为是研究者感兴趣与准备研究的。
2、测量物体被人磨损的程度。例如,台阶凹陷深浅是台阶磨损的程度。磨损的程度表明物体被人作用的情况。
3、建立物体磨损与社会行为属性的对应关系。例如,展览馆地板的磨损程度与人们喜欢展览会的程度,是一种对应关系。
4、比较不同物体的磨损程度,或同一物体在不同时期的磨损程度。例如,候车室中放着各种杂志,其中磨损得更厉害的杂志是更受欢迎的杂志。
三、累积测量法累积测量法包括如下四个基本环节:
1、选择测量单位。即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社会意义(不管这种意义是否积极、是否直接)的某种累积特征作为观察的基本单位。例如,词汇、句子或图画可以选择为课桌上刻写涂画痕迹的测量单位。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选作测量单位的词汇、句子或图画,是有一定含义、可以理解的词汇、句子与图画。
2、搜集测量单位。例如,从教室墙壁上、课桌上抄录词汇、句子或图画。这些词汇、句子或图画,是涂写者某种心态的直接而且是无掩饰的表露。
3、建立测量单位与一定社会属性的对应关系。有些累积测量单位直接表现一定的社会意义,有些累积单位则不能直接表现一定的社会意义。不管累积测量单位是否直接表现一定的社会意义,都需要把它们同某种社会属性建立对应关系。建立这种对应关系,对于那些不能直接表现一定社会意义的测量单位来说,是揭示隐藏在起别后的社会属性的过程;对于那些能直接表现一定社会意义的测量单位来说,是对这些社会意义进行初步整理的过程。例如,电视节目播放期间,测量城市用水量。用水度数是测量单位,与此测量单位相对应的社会属性,是电视受欢迎的程度。因为当电视节目精彩时,人们会停止使用厕所与其他用水的家务劳动,而集中精力观看电视。
4、总体分析。即测量单位的汇总及其总体的社会属性研究。总体分析具有三级层次结构:一级分析,即把所有测量单位一一归入一定的社会属性类型;二级分析,即对各类测量单位的社会属性同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对照;三级分析,即探讨各类测量单位产生原因。
第三节 实地观察法
一、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159)
2、特点(160)
二、观察者的角色观察者根据观察对象及其环境的特点,以取得必要的观察资料为标准,确定某种角色。观察者有四种不同的角色:
1、完全参与者完全参与者是不暴露观察者身份而真正参与(或假装参与)团体事件的一种角色。被观察者只知道其是参与者而不知道其是观察者。观察者采用完全参与者角色的优点,是有利于保持被观察团体与事件的自然状态。被观察者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研究时表现得最为自然与诚实。因而,完全参与者能够了解到许多不容易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完全参与者角色最适宜于观察者对本人所在部门、单位的观察研究。采用完全参与者角色,一般不适应于犯罪团伙的研究。如果真正参与了犯罪团伙的犯罪活动,观察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性质未明的团伙及其活动,也不宜采用完全参与者角色。采用完全参与者角色,会对研究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假如观察者在完全参与的过程中表现积极,会增强其他参与者的热情,甚至某些主张被吸收并被实施,这样就明显地影响事情的进程。假如观察者在完全参与过程中表现消极,也会对其他参与者产生影响。同时,观察者完全参与某一团体或事件后,可能会对该团体或事件产生情感因素,失去客观立场。
2、名义参与者名义参与者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的一种角色。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但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被观察者把观察者当作“外人”,但容忍观察者和他们一起活动。有的社会学者把名义参与者称为观察的参与者。以名义参与者角色出现的观察,可能会吸引被观察者的注意力,改变自然的社会过程。
3、交往非参与者交往非参与者是公开观察者身份、不参与被观察者的群体及其活动,而在同被观察者简单交往过程中进行观察的一种角色。这种角色不装扮为参与者,只与所研究的社会过程的参与者交往。有的社会学者把这种角色称为“参与的观察者”。社会调查研究者往往较多地采用这种角色进行观察。研究者以“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容易保持自身的客观立场,不容易受研究对象特殊的群体意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局外人”也有弱点,由于没有假如被观察对象所属的群体,该群体或其中一部分成员可能对’“外来的”调查者怀有戒备心理,而改变或停止某些作为,隐瞒或夸大某些东西。容易把一些假象当作真象,把一些偶然出现的现象当作偶然的现象。
4、完全非参与者完全非参与者是不参与被观察者的团体与活动,并尽量不让被观察者发现自己正在观察他们的一种角色。采用这种角色进行观察,观察者不引人注目,有利于保持社会过程的自然状态,也有利于观察者保持客观立场,避免感情因素的影响。有的社会学者把完全非参与者称为“完全观察者”。采用完全非参与者角色进行观察,一般有两种方法:(1)近距离冷淡法。即观察者在距离被观察者很近的地方观察,但对被观察者及其活动不表露任何兴趣,只听,只看。(2)、远距仪器法。即观察者在距离教员的地方,借助望远镜等仪器进行观察。
三、观察的种类(160)
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160)
2、根据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分为有结构观察(标准化观察)、无结构观察(非标准化观察)和半结构观察(半标准化观察)。(161)
半结构观察是在明确观察目的、观察对象的基础上,确定若干观察标志,并根据详细的观察提纲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但它不要求象有结构观察那样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例如观察的时间先后顺序等可以灵活安排。
3、根据观察对象的状况,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161)
四、实地观察的实施(162)
五、观察误差(168)
1、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
2、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和方法(170)
六、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172)
第四节 访问调查法
一、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177)
访问调查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某答案并由此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问调查法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了解人们过去与现在的经历或动机与看法的科学方法。访问调查法同日常人们之间的交谈有许多不同之处。日常交谈大多发生在原来熟悉的人们之间,而访问调查法则大多发生在原来陌生的人们之间。同时,访问调查法有预定的计划,有专门的主题,有一定的工具(如访谈表)、或辅助手段(如录音机),而日常交谈不具备这些东西。访问调查法主要由被调查者提供信息,而日常交谈则双方相互交换信息。
2、特点(178)
3、访问调查法的种类(178)
二、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1、接近被访问者
2、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补充:提问的技巧
(1)、发问清楚、委婉、从容。所提问体被访问者要一听就懂,说话语气要委婉,切记审问式提问。发问不要急于得到答复,要让被访问者有考虑的时间。
(2)、淡化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访问者,可能有敏感性或威胁性问题。所谓敏感性问题,是指被访问者注意隐蔽、不愿谈及的问题。例如,个人收入、个人隐私等。所谓威胁性问题,是指被访问者感到说出后会给他带来麻烦,受到伤害的问题。在访问中,敏感性问题与威胁性问题如果可列入可不列入,则一律不列入。凡是列入反弹的敏感性问题或威胁性问题,都是与调查课题与假设密切相关的问题,必须得到答案。为了在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上获得回答并尽量提高其真实性程度,可以通过如下途径与技巧淡化这些问题:A、把这些问题放在访谈的后半段进行;B、有意识地逐步创造出一种适宜谈论这些问题的气氛,使被访人感到谈此类问题不会引起什么麻烦,访员对此类事情听多了。C、提问时语气自然而不神秘,态度安详而不惊讶。提问敏感性问题与威胁性问题是访谈最困难、最关键之处。而在这方面的技巧,需要根据被访人的职业、性格、年龄、经历等特点,以及当时的情境,因人因地而异。在某种意义上讲,访谈的技巧,主要是淡化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的技巧。
3、听取回答的技巧
4、引导和追询(186)
(1)、正面追询,即直接指出回答不真实、不具体、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请对方补充。例如,重复提问:我想你可能没有听清楚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我再说一遍。又如:还有呢?或我很想了解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调查来说特别重要。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我绝对保密,请放心讲。
(2)侧面追问
(3)、系统追问
(4)、补充追问
(5)、重复追问
(6)反感追问
5、访谈的结束
6、再次访问
三、访问的实施(188)
1、做好访问前的准备一个访问项目正式实施之前,有两种准备工作,一是访谈项目支持人(或机构)的准备工作,即编制访谈提纲、访谈表、访谈工作细则等,二是访谈员的准备工作,即掌握访谈细则,熟悉访谈提纲或访谈表内容,学习相应的知识,利用文献等间接方法来了解未来的访问对象等。
访谈项目主持人(或机构)的准备工作,最基本的技巧是做到“三点一线”。即把调查研究所需资料的特点与被访谈者的特点、访员的特点三者结合起来考虑,编制适当的访谈提纲、访谈表、访谈工作细则。如果被访谈者的文化水平一般比较低,则访谈表提问与答案所用的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不宜让访员们临时用通俗易懂的华话解释问题与答案,各显神通,因为那样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解释,使问题与答案不能保持同一性。对访员的要求,也要切实可行,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会影响预定效果的达成。
访谈员的准备工作,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与技巧:
A、理解所要访谈的全部内容与有关知识。采用讨论式访谈法,需要访谈员与被访人员互相提供信息。即使用一问一答式访谈法,访员也需要在提问与记录答案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交流性的话。被访者有时会主动询问访问者有关问题,如果访问者没有相应的知识,则被访人就会轻视访问者,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讨论也无法深入,甚至还会故意欺骗访问者。
B、了解被访问者的特点,设计多种访谈方案。对于被访问者总体及其环境,应预先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被访问者的性别、职业、年龄、文化、习惯、兴趣、经历等特点,设计多种进门、联络、提问与过渡的方案。
C、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场合进行访谈。在乡村访问农民不宜在农忙,欲出工的情况下进行;在城市访问在职职工家庭,不宜在清晨、中午、深夜或家务繁忙的时候,而宜在傍晚,星期天下午等时间。另外,在被访问者遇到特殊情况而心境不好的时候,访谈难于取得良好的效果。被访者与其他人隔开是最佳场合,因为那样可以使被访者不分心,少顾虑。
四、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195)
第五节 电话调查法一、电话调查法的特点电话调查法是访问调查法的延伸,是一种新兴的访问方法。随着电话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及,登门面对面访问越来越困难,电话调查法发展起来了。电话调查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电话访问时间短,并省去了路途往返的时间。
访问调查法路途往返往往比实际访谈的时间还多,完成一个调查研究项目需要较长的时间。电话访问由于不需要往返时间,使每次访谈只需要很少的时间,从而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一个调查研究项目。当社会上发生一些重大或突然事件时,采用电话访谈可以迅速获得信息,很快就公布结果。
2、电话访问费用比较低。
短途电话调查,花钱很少。即使是长途电话访谈,时间较长,其费用也远比派员访谈节省。
3、电话访谈降低了对被访者的潜在威胁性。
当面访谈,访员要登门入室;电话访谈,则无人登门入室,没有任何财产、人身受侵害的危险。同时,也有更大的匿名性。因此,被访者的回答可能比面访更诚实一些。
4、电话访谈可以减少访员,使少数有经验的访员完成访谈任务,提高访谈质量。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访谈的最佳时机。在某些时点。人们大多在家休息,接受访谈的条件比较充分。
5、电话访谈比当面访谈更能使被访人在敏感性问题与威胁性问题上提供真实答案。
6、电话访谈难于控制。
如果被访人厌倦了,随时可挂上电话,访员不能有效地劝导被访人完成访谈;如果被访人由于不能辨识访员的真实身份而不愿接受访谈,或应付敷衍,访员无法阻止;如果被访人处于不利于回答访谈内容的环境,访员也无法改变,因而环境不能统一与标准化。
7、电话访谈受电话普及率的限制,样本的代表性往往不太充分,因而增加了推论总体时的误差。
二、电话调查的抽样方法在电话普及率较高的地区、阶层或单位,使用随机抽样法是可行的。抽样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
1、电话号簿法根据电话号簿抽样的较常用的方法是机械(简单)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的程序如下:
(1)、根据电话号簿的页数与样本规模。决定平均间隔多少页抽出一个样本。假设这个间隔为K。
(2)、在1——K之间,随机确定一个数字,然后以这个数字为样本所在的第一页,以后每隔K页抽出样本所在的页数。
(3)、在第一页上随机抽出某一栏中的某一个号码为样本,以后每一页均把这个位置的号码抽出来为样本。
使用电话号簿法有三种因素可能影响样本的代表性:某类人不公开电话号码;某类人电话号码常变更;某类人没有电话。
2、随机拨号法这种使用随机拨号表盘的抽样方法,可以消除根据电话号簿抽样的三种形成误差的因素。由于随机拨号,不管是否公开电话号码,或者变更与登错电话号码,其主人都与其他拥有电话的人有同样被抽取的可能性。但随机拨号技术也有它的存在问题:
(1)、住宅电话与非住宅电话混合在一起。如果调查研究的单位是住宅,则无法消除非住宅号码。同样,如果调查研究的单位是非住宅,则无法消除住宅的号码。另外,一个家庭的不同成员,可能一人在非住宅电话中被访谈,另一人在住宅电话中被访谈。
(2)、拥有两部或更多部电话的家庭,比其他只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有了更大的被抽取的概率。
(3)、随机拨号往往会遇上空号。
3、综合法综合法是皆用电话号簿法与随机拨号法而形成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有:随机双数法与加一法。
(1)、随机双数法随机双数法分两个步骤:首先,从电话簿上抽出若干号码;然后,随机改变已抽号码的最后两位数,作为样本。
(2)、加一法加一法即每当从电话簿中抽出一个号码后,再加上一,然后以此数作为样本。
三、电话访谈应注意的问题(194)
第六节 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212)
2、特点(212)
3、种类(212)-
二、问卷的设计
1、问卷的一般结构
(1)、卷首语
(2)、问题和回答方式它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调查询问的问题、回答方式以及对回答方式的指导和说明等。指导语有五种类型:
A、关于选出的答案如何作记号的说明。一般用()或─来限定答案前的空间,并要求回答者在他要选择的答案前的()或─中做记号,如果在答案前不留空间,一般要求回答者圈出他要选择的答案的序号。例如:凡问题中列出树种情况供您选择的,请在符合您实际裙裤大()中划√。
B、关于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这种指导语一般写在问题的后面。
例1:该企业您最不满意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面是?(选择一项)规划、工作分析、培训、薪酬、绩效、职业生涯。
例2:您最不满意的原因是:(有几项选几项)
与企业的发展不相符、没有考虑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实际脱离、用于该项目的经费不足、企业领导不重视该项目
C、关于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例如导致学生旷课的因素重要因素有哪些?请您按重要性程度列出前三项,第一重要为1,第二重要为2,第三重要为3,填在您所选择的答案前的()内。
D、关于答案适用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问卷中有的问题可能并不是普遍适应的,而是适用某一类人。当这类问题出现时,可以说明由特定的一类人填写,其他的人跳过这些问题。
例如:以下第20—25题由管理者填写。
E、关于问题(或)答案内容的说明。即对问题(或答案)中有关词义的解释。
例:您是否赞成提高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指高校后勤工作由社会承担了多少)?
(3)、编码
(4)、其他资料
(5)、结束语一般采用三种表达方式:
A、一段短语内容是对被调查者的合作再次表示感谢,以及关于不要漏填与复核的请求。这一表达方式的目的,在于显示调查者首尾一贯的礼貌,督促被调查者消除无回答的问题、差错答案。
例如:对于您花费宝贵的时间填写完本问卷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详实,请您再花几分钟,翻一下已填过的问卷,看看是否有填错、漏填的地方。谢谢!
B、提出1-2个关于本次调查的形式与内容的感受等方面的问题,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
封闭性问题举例:您填完问卷后对我们这次调查有何感想?很有意义、有些意义、没有意义、说不上。
开放性问题举例: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如有,请您写在下面:
C、提出本次调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以开放性问题形式放在问卷的结尾。例如:你认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的困难有哪些?请写在下面。
2、问题的种类、结构和设计原则
(1)、问题的种类(216)
(2)、问题的结构(217)
问题的排列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A、同类组合(217.1)
B、先易后难(217.2)
C、先一般后特殊(217.2)
D、先次后主。个人与家庭情况在多数调查中是背景问题,也即次要问题,宜安排在问卷的开头部分。同研究课题与理论假设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主干问题,宜安排在问卷的中间与后边。
E、先大后小。轮廓式的、概括性的问题,反映面的情况的问题,是大范围问题,深入的、精细的问题。反映点的情况的问题,是小范围的问题。大问题宜安排在前面,小问题宜安排在后,同类主题的大小问题安排在一起,就使问题越来越窄。
F、先封闭后开放。封闭性问题比较简便,只需在若干答案中选择;开放性问题回答比较复杂,需要自拟答案,一般安排在问卷的结尾处。
G、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217)
(3)、设计问题的原则(217)
3、问题的表述问题的表述是问卷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一个好的问卷,必须合理、科学与艺术地提出问题。
(1)、合理地提出问题。判断所提问题是否合理有如下标准。
A、全部问题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的问题。在有些问卷中,存在着 一些同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没有关系或可有可无的问题。在设计问卷时,研究者往往有一种自发倾向:“趁此机会搭几个问题”。凡是对于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来说是“多余的”问题,都必须删除;可有可无的问题,一律不列入问卷;不知道以后如何分析的问题,也不要提出。这样就要求研究者在问卷制定前,必须按照“课题-假设-概念-变项-指标-问题”的步骤,根据课题研究与假设检验的需要,排列与组合问题,确定每一个问题将来搜集资料后如何分析的方法,找出可有可无的问题,病加以删除。
B、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有些问题对于一部分调查者是适用的,但对于另一部分被调查者是不使用大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在编入问卷时必须进行合理化处理。具体方法有:
a.把非普遍适用的问题列为后续问题。例如,您是否结婚?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至少有两种回答,一种是已经结婚,一种是没有结婚。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您已经结婚,有没有孩子?这个问题是您是否结婚的后续问题,只适用于已经结婚的人。后续问题一般不单独作一个问题出现在问卷中,而作为一个问题的相倚问题附属于后。这样,不管被调查者是否结婚,都必须回答同一个问题,区别在于已婚的被调查者还要回答后面的附属问题,而未婚的被调查者则在回答了问题普遍适用的部分以后,便跳过已婚的被调查者所要回答的附属问题,转到另一个普遍适用的问题上去。
b.使用包容性措辞。例如您(或您的妻子)生过几个小孩?这是性别上的包容性措辞,适用这样的包容性措辞,不管被调查者是什么性别,均可以回答该问题。在其他一些变量上,也可以使用包容性措辞。包容性措辞于后续问题,不宜过多采用。如果在同一张问卷中,有多个后续问题,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的厌倦,因为后续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跳答,跳答形式的表面复杂性比较强。包容性措辞容易使人搞错问题的意义,即把本来针对他人的问题当成针对自己的问题来回答,因为问卷中的问题极大部分是针对被调查者本人的。
C、所题问题合理性的第三个标准,是提问的形式是否适合被调查者。对于一定的被调查者来说,某些形式是适当的,某些形式是不适当的。例如,一份问卷里表格过多,或一个表式中,实际问题容量过大等,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复杂与麻烦的感觉,从而容易使人放弃回答。
(2)、科学地提出问题。问题科学性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A、单一性(218.2)。即一个问题中只包括一个调查指标,只询问一件事情。如果一个问题中包括两个调查指标,即同时询问两件事,则该问题实质上是两个问题。实质上的两个问题而形式上的一个问题,是不科学的。这样的问题,是双重问题。问卷中不能有双重问题。双重问题有两种形式,一是递进式双重问题。例如:有人认为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应该改进,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二是并列式双重问题。例如:有人认为我国目前个体户、公务员收入偏高,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B、中性,即问题不带倾向性。(219.6)
C、明确性。(218.1,218.3,219.4)
(3)、艺术地提出问题。同样询问一个问题,措词、表达可以大不一样。提问中的艺术,就是善于使用容易被人接受的措词与表达方式,消除容易引人反感、厌倦的句子与词汇。激发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兴趣与热情。艺术地提出问题的方法以下几种:
A、委婉法。即使用委婉词来代替刺激性的词汇提问。例如,赌博叙旧等词,可以改用委婉词。这一问题可以改为:现在流行用扑克、麻将、纸牌等定输赢,您是否也喜欢这样玩扑克、麻将?这样提问似乎有倾向性,如果预先知道被调查对象中有许多人是参加赌博活动的,则这样提问就不属于诱导,而是把问题奠定在一定的社会事实之上。
B、间接法。(转移法220.3)把问题直接回答者从被调查者变换成其他人的方法,即提出问题后先提供其他人的回答,然后要求被调查者对于其他人的回答作出评价。这样,有一种缓冲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敏感性问题的回答率。
C、消虑法。(219.1)
D、虚拟法。(219.2)
E、援助法。即表明调查者可以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要求被调查者回答问题。例如,失眠、思想不集中、精神恍惚等是心理失调所引起的,影响学习与身体健康。您是否有这种状况?如果有,我们可以义务提供心理咨询。
F、模糊法。(220.4)
4、回答的类型和方式(220)
5、设计答案应该注意的问题(226)
6、编码(228)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230)
四、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231)
第七节 实验调查法
一、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38)
1、概念(238)
2、特点(239)
3、种类(240)
二、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241)
三、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方法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方法,也即是实验对象的分配方法。实验对象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各组尽可能相同。具体方法有:
1、同类分配法所谓同类,是指具有多种相同特征(例如年龄与文化程度等)的人们。如果建立一个实验组与控制组,则把具有完全相同特征的实验对象配成对,然后把其中一人分配在实验组,另一人分配在控制组,如此不断进行,直到达到两个组分别需要的人数。
如果建立两个实验组与一个控制组,或一个实验组与两个控制组,则把具有多种相同特征的实验对象三个、三个地配成子集,然后把他们分别分配到三个组中去,直到三个组都达到需要的人数。
同类分配法的缺点,是具有独特特征的实验对象找不到配对,配集合的伙伴,因而就不能被用于实验之中。要克服这一缺点,可采用随机分配法。
2、随机分配法使用随机分配法把实验对象分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中去,有利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因变数以及其他因素保持同一性。随机选择实验对象需要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抽样框(以便表现出大数定律的作用),一般不少于300人。研究人员先把适合实验的人组成抽样框,然后编制一份名单表,使用随机方法从名单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人们构成实验组与控制组。
3、频数分布法同类分布法是按多个特征将两个实验对象配对,然后分别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方法。频数分布法则是将单一特征相同实验对象,按相同频数分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方法。频数分布法要求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变数的平均值完全相同。例如,实验组的平均年龄为30,控制组的平均年龄也为30。不仅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年龄相同,而且年龄的分布也有相同的平均方差等。
四、实验调查的实施(244)
五、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250)
第四章 总结阶段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调查报告的特点、类型和作用
1、特点(359)
2、类型((360)
3、作用调查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因此,一篇好的调查报告对于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指导和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概括起来讲,调查报告的作用有:
(1)、决策作用。通过调查报告,可以帮助领导机关了解和熟悉有关方面的基本情况,以便为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正确的决策和提出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级的工作。
(2)、指导作用。通过调查报告,可以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发扬成绩、克服缺点。
(3)、导向作用。通过调查报告、宣传新人新事,批评落后现象,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扶正压邪,引导社会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
二、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364)
三、调查报告的构成要素和撰写程序(373)
4、推敲书面语言
(3)、必要的图表。图表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两者都具有简明、集中、直观、概括、醒目的特点。调查报告中,适当地采用图表,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事物的总体面貌,增强调查报告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简明的注释。由于内容的需要,报告中常常引用别人的一些观点、资料,使用一些方言、土语、行话、省略语,以及出现某些不易理解的问题,这就要通过作注来加以说明。注释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即夹住、脚注和尾注。究竟采用何种形式,要视调查报告的类型、阅读的对象和注释的内容等情况灵活运用。
第二节 调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378)
内容提要:寻找社会事实,确定调查对象,并拟订开展调查的提纲实验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3学时)
内容提要:运用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对社会事实开展调查,收集信息实验三:整理分析调查信息(1学时)
内容提要: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整理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实验四:撰写调查报告(1学时)
内容提要:根据整理的资料对社会事实加以描述、解释、预测、规范,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第一章 绪论一、社会调查的定义所谓社会调查,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它包含着4层意思。(8)
这里要注意一点,社会调查具有特定的定义,并不是出门以后的所有调查都能称得上社会调查。有两种情况不能称作社会调查,一是对单纯个人的特殊现象的调查,而不是对群体性的普遍现象的调查;二是只调查不研究。第一种情况属于调查对象的偏离,那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简单地讲,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许多人共同参与和发生的活动,是群体性的外在现象,是在现实中存在或已经完成了事物。作为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具有三种特性:
1、客观性社会事实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实际上存在的事物。这样,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就排除了主观思想与想象中的“存在”。
2、社会性社会事实是集体性的现象,而不是个体活动的简单累加。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科学活动,其对象有确定的意义,即只表示一种综合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具备不同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新的性质。
3、可观察性社会事实不是人们内在的心理过程,而是人们外显的社会行为。同其他科学一样,社会调查的科学化也是奠定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事实可观察的特性,排除了描述社会事实的主观随意性。
三、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9)
四、社会调查的要素
1、调查者调查者已有的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寻找社会事实的方法,均会渗入调查过程而发生一定的作用。其中,个人偏见,粗疏的工作作风,不科学的方法,是客观、正确、深入地反映社会事实的主要障碍。因此,科学的社会调查,首先要求调查者必须摆脱同情感与由经验而产生的个人偏见,作到客观公正,克服马虎、漂浮、低标准等粗疏作风,做到认真、踏实与严格要求;防止非科学手段与工具的使用,提高调查手段与工具的科学程度。
2、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往往是特定社会事实的参与者,也可能是特定社会事实的目击者、知情者。如果他们在调查者面前停止或改变某些作为,隐瞒或歪曲某些东西,那就会使调查者难于获得真实的信息。因此,调查者必须争取被调查者的合作,使被调查者一如既往表现他们的行为,真实地反映他们所知道的有关信息。
3、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调查的第三要素,社会事实越是复杂与隐蔽,那么正确地描述它就越困难。克服这种困难的途径是:(1)、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特定事实进行界定,把它从其他社会现象与社会事实中区分出来;(2)、对特定的社会事实进行分类,使它从杂乱中显示出有序状态;(3)、找出特定的社会事实同外部社会事实的相互联系。从而,就具备了正确描述社会事实的前提条件。
五、社会调查的功能(10)
六、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14)
七、社会调查学
1、定义(18)
2、特点(18)
3、社会调查学研究的方法体系(20)
(1)、方法论
A、历史的观点历史的观点,首先要求我们在观察特定的社会事实及其变化时,从该时代人们活动的现实条件出发,而不是从个别人的意志或思想出发。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法论基础。例历史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解释特定的社会事实及其变化时,把它放在历史的过程中去。历史的观点认为,只有研究历史的全部变化才能解释某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变化,研究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才能解释某一社会事实的变化。从而把历史的统一性奠定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的另一个基点。
B、社会的观点社会的观点认为,个人都在一定的群体与社会中生活,个人的行为是受一定的群体与社会决定的。社会的观点认为,一种社会事实要用另外的社会事实来说明。这是一种因果解释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实质在于分析社会现象对于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这一方法论原则具有普遍的客观性依据。某一种社会事实的发生总是由另外的社会事实引起的,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与变化总是受另外的社会事实制约着的。其中,“另外的社会事实”就是“某一社会事实”的决定因素。“引起”和“制约”就是决定因素所起的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C、机率的观点机率的观点主张用社会事实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来说明社会事实的复杂性。这是一种特殊的因果解释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实质在于分析社会现象发生过程中随机因素的作用。各种社会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一方面具有决定论规律,另一方面又具有统计规律。也就是说,社会现象实际的发生与发展,往往不是按照单因果长链的方式进行的,而是还有其他许多偶然性的因素在发生作用。因此,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在考察某种社会事实发生过程中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时,要具体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程度,注意其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D、整体的观点整体方法要求把特定对象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所以部分的特性存在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之中。这样就开辟了从整体出发研究问题的新的思路。
整体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具有新的性质。社会现象系统的整体属性,不能归结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实际上就是1+1>2观点。
整体方法要求考察研究对象系统内外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应。
整体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是系统的诸因素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势。这种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使系统在一定的内外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仍保持自身的性质。
整体方法的目标,是寻求系统的总体最佳效果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各个部分的最优化不应能达到整体的最优化;整体的最优化也不表明各个部分的最优化。因此,要使部分的功能与目标服成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与目标。
整体方法论不主张封闭地看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任何对象系统时,都要考察该系统的外部环境。任何系统整体都是在与外部环境交流信息、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的。
E、透视的观点透视的观点主张透过肯定性主题而研究某些揭露性主题。肯定性主题是我们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主题,往往有比较多的人能够抓住它。揭露性主题则不是那么容易被重视,但它对于社会发展可能构成的威胁。透视的观点要求社会研究者透过假象看到真象。所以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识破假象,获取真象。透视的观点要求社会研究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很多社会现象要深入调查才能了解其本质,如企业员工的流动率过高等问题。
(2)、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3)、社会调查的程序(52)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准备阶段
第一节 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建构方法
一、概念的建构方法
1、概念的意义
社会调查研究中对于特定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或预测都属于科学的认识活动。科学认识活动最基本的工具是概念。概念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概括与说明特定社会事实的基础。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是作为科学要素之一的概念,也即科学概念。科学概念不同于日常用语。日常语言的概念,一般缺乏准确性,缺乏解释与预测能力。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是建构的概念。建构的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原则界定与引入科学的语言。
2、社会调查研究概念的来源
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通过四条途径而形成。
(1)、引进把日常用语引进社会调查研究,引进的方式不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而要进行一定的加工与改造,可能消除原来的含义,也可能赋予某些新的意义。
(2)、移植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移植到社会调查研究中来的概念,往往比从日常用语中引进的概念更多。由于许多社会研究者试图建立象自然科学那样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而自然科学中的概念、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其中的最新成果,经常被移植到社会研究中来。当人文科学中的概念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中来的时候,一般都经过重新界定与引申。
(3)、创造创造性结构的概念,一方面来源于理论思维。另一方面来源于经验观察。
(4)、吸收从某一学科角度来说,吸收就是从前人那里寻找适合于研究问题的概念,所以吸收创造的延续。如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5)、转译现代社会科学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在学术成果交流中,转译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概念,有利于丰富与发展本国社会科学的概念。一个概念从一种文字转译至另一种文字,必然经过另一种文化与社会背景下的人们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概念本来含有的意义可能部分地失去;同时,也可能增加部分新的涵义。
3、概念的界定方法
不管概念是从日常语言中引进,还是从其他科学中移植,或者由社会调查研究中独立地创造出来,或者从文献中吸收,都需要使用相同的一些方法界定。把概念引入科学认识活动需要界定,即发现与赋予它一定的意义。
(1)、根据传统逻辑分类,概念有两种界定方法:
第一类是真实界定法,即对某一事物的“本质”作一个陈述。
第二类是名义界定法,即对某一特定词句的意义由使用者作决定,即作一个制定。这样的界定没有真与伪,只有何者更佳或更有用。“制定”的第一种方式,是在报道别人的实际使用中选用一种界说,作为概念的界定。第二种是自行规定一种意义,作为概念的界定。
(2)、根据概念与它们反映的对象的关系分类,概念的界定有三种方法:
A、直接界定法,即通过描述事物可观察的特征而对概念下定义。凡是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相对应的概念,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引入社会调查研究。
B、操作性定义,即把概念与可观察的特征联结起来的一种定义方法。当我们面对一个无法直接观察的的事物,并且要确定一个指涉该事物的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考虑使用操作性界定。
C、理论性界定,即从理论体系中获得自身意义的一种概念定义的方法。通过直接性界定、操作性界定的概念不管在何种理论体系,或者把它们从使用它们的理论体系中抽出来,它们都能保持原有的意义,而通过理论性界定引入社会研究的概念,离开一定的理论体系就会失去意义,变得含糊不清。
4、概念的功能
概念可以对社会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比较与度量等。社会调查研究概念之所以有这些功能,是因为社会学概念存在着几种重要类型,其中每一种类型具有自身独特的作用。
(1)、分类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一部分概念,是对社会机构、过程或现象等进行分类而产生的,因此这部分概念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分别把一定类别的社会结构、过程或现象置于自身之中。任何社会调查研究项目在其初始阶段,都必须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安排与整理,这种分类性工作是认识社会的基础。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概念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是社会调查研究起步的科学方法。
(2)、比较分类概念划分对象总体的形式,是“或者…或者…”。比较概念划分的形式,是“或多或少”等。比较概念 也有分类的功能,但其主要功能不在于分类方面,而在于把对象整体的分子按照它们拥有的某种特性的程度排上顺序。
(3)、计量序数概念与比例概念具有计量功能。社会调查研究忠使用的序数概念包括若干不同数值的连续统.
(4)、设模社会研究中还使用一种特殊的概念,这种概念不同社会实际事物相对应与符合,而是社会研究者进行特殊抽象所建构的理论概念。这种概念叫“理想型”概念。
5、概念的评估概念建构以后,应给与评估,即对概念的优劣作出确定。概念评估的标准有三个:
(1)、逻辑意义主要是检查概念的定义是否存在逻辑矛盾,以及逻辑严密性的程度。比较容易出现逻辑矛盾的概念,是分类概念。评估一个分类概念,要看它在建构过程中是否遵循下述两条逻辑原则:第一,是穷尽原则,即对象整体中所有分子都能归类。第二,是排他性原则,即对象总体中任何一个分子都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更多的类别。
(2)、经验意义主要是检验概念是否指涉客观事物,以及反映真实的程度。缺乏经验意义的概念,应该抛弃。如果别人已经使用,并且甚为流行,那么为了对话的需要,须经过重塑与再构建才能把它引入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中实际使用的概念,大多直接指涉客观事物,因此评估概念也就侧重于评估概念反映真实的程度方面。
(3)、系统意义主要是判断概念在某一理论中的意义。也就是,概念的优劣是在某一理论中区别出来的。例如,研究我国目前社会稳定机制时,使用“传统人”“超前人”“边际人”概念,是优是劣?这一方面要看这些概念建构起来的理论整体是优是劣,另一方面,要看这些概念在该理论中的系统意义。显然,这样评估比经验意义的评估困难多了。因为,评估者很难排除自己对于该理论的态度。
二、命题的建构方法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或更多概念关系的陈述。任何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与预测,至少需要一个命题。命题是经验研究与建构理论必要的材料。
1、概念关系的界定
社会调查研究过程中不孤零零地使用一个个概念,而是在概念的某些关系中度量与分析社会实际状况。
(1)、单概念关系界定这是一种特殊的概念陈述方法。一个概念怎么构成命题?当我们说“一个概念”时,这个概念仅仅是指研究概念。一个研究概念同逻辑词汇与一般名词形成一定的关系,即可构建为一个命题。
(2)、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界定这是社会研究中最普遍的一种概念陈述方法。双概念命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
(3)、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界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统一界定,另一种是组合界定。统一界定,即把两个以上的概念,界定在一个陈述句中。组合界定,即把两个以上的概念界定在两个或更多的陈述句中。组合界定有利于多概念命题的检验。发现一部分命题不能成立,就否定整个命题,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在统一界定的命题的检验中,可能会发生这种现象。而在组合界定的命题组中,可以否定部分命题而不否定另外的命题。
2、概念关系的类型
(1)、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两个或更多概念按一定方向相应变化的关系。如果概念A与B处于相关关系之中,即表示它们一起变化,A变化B也变化。
A、正相关与负相关相关关系的第一种形式,是正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是两个概念在同一方向上变化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A越大,B越大;A越小,B越小。
相关关系的第二种形式是负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是两个概念在相反方向上变化的相关。用公式表示即是:A越大,B越小。A越小,B越大。
相关关系仅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或伴随出现的现象,而并不表示哪个是原因,那个是结果。
B、线性相关与曲线相关发生相关关系的概念,大多有一定的值。仅有单一的、永远不变的值的概念,叫常数。凡有一个以上连续统的值的概念,叫变数。例如受教育程度、人口密度、电视收看率等概念,都有一个以上连续统的值。
两个变数以相同的比率发生变化,属于线性相关,或直线相关。两个变数以不同的比率发生变化,属于非线性相关,或曲线相关。严格地讲,线性相关只存在于理论分析中。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非线性相关。
C、相关关系程度
变数之间的相关程度有强有弱。一般以相关关系数值0代表无相关,1代表全相关,介于0与1之间的数值越大,所代表的相关程度就越强。
D、对称关系与不对称关系对称关系是两个在一定方向上的变化具有可逆性的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示任一概念内容的变化都伴随另一概念内容的变化。对称相关的公式是:A越大,B越大;反之亦然,B越大,A也越大。或者,A越大,B越小;反之亦然,B越小,A越大。
不对称相关是不可逆的相关关系,表示一概念内容的变化伴随另一概念的变化,但反过来并不是如此。不对称相关的公式是:A越大,B越大;反之不然。A越大,B越小;反之不然。
(2)、因果关系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引起了另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表明这两种社会现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原因A的变化导致了B的变化。”A与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符合三个条件:A与B之间有关系;A与B之间的关系不是由于其他因素形成的;A的变化先于B的变化。如果A与B是变数,那么原因A是自变数,结果B就是因变数。
我们常用不对称关系界定因果关系:A导致B,反之不然。因果关系有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是单因果关系。其界定公式为:A→B。A是因,B是果;并且A是B的全部原因与唯一原因。
第二种,是双因果关系。其界定图式为:
①、A→B,C→B,表示A,C分别是B的原因,A或C都是B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②、A↘
B,A与C一起构成B的原因。仅仅A不足于导致B;A发生,C↗ 同时还要有一个因素C发生,B才发生。这时,A或C都是B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③、A→C→B,C是B的直接原因,A是B的间接原因。
④、一个原因导致了两个结果B、C。
第三种,是多因果关系。其界定图示为:
①、表示A、C、D均可单独导致B。
②、表示,只有当A、C、D同时发生,才导致B。
③、表示,A即是B的直接原因,又是B的间接原因。
④、表示一因多果。
(3)、假相关有些概念之间初看上去有一种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它们并不相互影响,不存在相关性,而是一种假相关。
①、表示,A、B都是C引起的,但它们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关系。
②、表示,结果B是由C引起的,而与A不存在相关关系。
3、通则
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命题,有些是关于个别事物属性的陈述,有些是关于某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陈述。陈述某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命题,属于通则。在社会研究中,通则常常被用于解释与预测。描述则使用关于个别事物属性的陈述,同时也需要通则。因此,建构通则是社会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目标。通则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假设,假设是没有经过检验与证实的通则。假设含有目前已经获得的证据不充分的意思,因而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解释。第二种形式是定律,定律是经过检验并已被证实的通则。
(1)、普遍性通则普遍性通则,是关于对象总体所有分子的共同属性没有例外的陈述句。普遍性通则的基本形式是:一切A是B,则如果X是A,则X是B。普遍性通则是最有力的通则。普遍性通则的界定,往往需要从个别或部分具体的经验事实出发,但又超越个别或部分的经验事实,从而上升为普遍性概念,然后再构建两个或多个普遍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验证这样的通则是十分困难的。许多被人们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定律,其实仅仅是一种假设,并没有完全被证实,而且往往存在例外的情况。因此,普遍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盖然性通则普遍性通则,不包容任何例外的因素。这样,在现实社会中具有例外的现象的事实,就不可能使用普遍性定律来发现与解释。反映具有例外现象的事实的通则,其客观依据不是普遍性,而是统计性规律。盖然性通则的形式是:A为B的概率是百分之几左右。左右是指误差区间。社会现象实际的发生与发展,往往不是按照单因因果长链的方式进行的,而是有许多随机的因素发生作用,即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空间”。盖然性通则的意义在于精确地预测某一社会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程度。在社会科学领域,建构盖然性通则比在自然科学领域要苦难得多,社会现象发生的概率,往往要通过若干以往的经验事实才能确定。
(3)、趋向性通则这是一种准通则,即不如普遍性通则与盖然性通则那样严格与精确,它反映事物的大致倾向,也容忍例外的情况。因此,它的解释力就较弱。趋向性通则的主要界定公式是:①、假如没有其他因素发生,则所有A将是B。②、多数A是B。③、有些A是B。
第一个公式是一个加上附加条件的普遍性通则。只因为加上了附加条件,公式1就不再是普遍性通则。“其他因素”可能发生,从而就不可能存在“所有A将是B”。其他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通则中没有明确,因而它又不如盖然性通则那样严格与精确,解释力就较弱。这种通则在社会研究中应用较广。许多普遍性通则建构以后,由于发现了例外情况而转化为这种准通则。
第二个、第三个公式是模糊命题。“有些”究竟是指多少?“多数”究竟是百分之几?在这类模糊命题中,都找不到准确的答案。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这类通则,往往出现在定性描述或结论之中。
三、理论的建构方法
1、理论的形态与特征理论的建构是以概念的建构与命题的建构为基础的。有了科学的概念与命题,就又可能形成一个好的理论。理论是一组有逻辑联系的假设或定律。
(1)、理论有三种形态,
①、全部由定律构成的理论。这种理论十分罕见。②、假设与定律二者共同构成的理论。这种理论较为常见。③、全部由假设构成的理论。这种理论也是存在的。第一种形态的理论,由于其中的命题都已经经过检验与证实,因而是成熟的理论。第二种形态的理论,由于还有未经检验的命题存在,因而是不成熟的理论。第三种形态的理论,由于所有的命题都未经证实,因而只是理论的雏形。
(2)、理论的基本特征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命题。理论是一群概念体系,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命题。
②、关于客观规律的陈述。理论的意义,是概括一类事物或一群事件的本质与共同属性,就是陈述一定的客观规律。
③、可经验检验性。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理论,属于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可以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与再检验,至少最终是可以检验的。
2、理论的建构方法建构理论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形成可经验的关于客观规律的陈述?二是如何建立命题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演绎与归纳。
(1)、演绎方法
理论建构的演绎方法,也称演绎推理,简单地讲,就是先设立若干基本假定项,然后从这些假定项中再引申处若干命题。基本假定项即是“公设”或“公理”,从基本假定项引申出来的命题,即是“定理”。也就是说,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逻辑方法。演绎推理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假言推理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假言判断,并且根据假言判断中前件与后件之间的关系推论出结论的一种演绎推理。假言推理根据前提条件性质的不同,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这三种假言推理,各有不同的形式和规则。
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以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而构成的假言推理。常用的联结词有: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等。
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有两种正确的形式:
A、肯定前件式,其公式为:(P表示前件,Q表示后件),如果P,那么Q;P;所以Q。其规则是肯定前件就必然肯定后件。
B、否定后件式,其公式为:若P,则Q;非Q;所以非P。其规则是否定后件就必然否定前件。
②、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是以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而构成的假言推理。常用的联结词有:只有才,必须才,不就不,除非才,没有就没有等。
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两种正确的形式:
A、否定前件式,其公式为: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其规则是:否定前件就必然否定后件。
B、肯定后件式,其公式是:必须P,才Q;Q;所以P。
③、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是以一个充分必要的假言判断为大前提的假言推理。常用的联结词有:当且仅当才,如果而且只有才,只要并且只有才(就)等。
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四种正确的形式:
肯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否定后件式
(2)、归纳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的,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的逻辑方法。根据归纳对象的不同特点,归纳法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①、完全归纳法,就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概括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其公式是(S表示某类事物,S1、S2、S3 等表示S类中的个别对象,P表示某种属性):S1 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S都是(或不是)P。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真实的,可靠的,但是完全归纳法必须确知某类事物全部对象的具体数量,必须确知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被研究的某种属性。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不能使用完全归纳法。由于社会调查中难以满足这两个条件,因而完全归纳法的应用范围是比较窄的。
②、不完全归纳法,就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论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不完全归纳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A、简单枚举法,就是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又没有相反的事例,从而推论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其公式,(S表示某类事物,S1、S2、S3 等表示S类中的个别对象,P表示某种属性):S1 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 S1、S2、S3…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在考察中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所以,所有S都是(或不是)P。简单枚举法是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归纳方法,它的结论是根据某种社会现象反复出现,又没有遇到相反事例而作出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特别是当直接经验恰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联系时,它更能提供 一些可靠的新知识。但是,简单枚举法的结论只具有或然性,只是一种初步假定,如果发现一例与结论相反的情况,结论就会被推翻。此外,它只能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枚举法的结论,一般还需要作进一步检验或论证。提高简单枚举法的可靠性,有两个途径:一是考察的 对象应尽可能多一些。二是,注意搜集可能出现的反面事例,特别是要考察那些最容易出现相反情况的场合。一般地说,考察这种场合的范围越广,出现相反情况的可能性就越高。此外,在作出结论时,要注意留有余地,而不应把话说死,说绝;结论留有的余地越符合实际,其可靠程度就越高。否则,就容易犯“以偏概全”和“轻率概括”的错误。
B、科学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推论出该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其公式是:S1是P,S2是P,S3是P,Sn是P,( S1、S2、S3…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并且S与P之间的联系具有必然性),所以,所有S都是P。
(3)、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从比较出发,寻求两类对象相同点或相似点的一种推理方法。使用类比方法建构理论,就是把已知的关于某类事物的知识与结论,推广到研究对象上去,从而形成相同或相似的理论。类比法的基本公式是:根据:A类对象具有a,b,c,d属性;B类对象具有a’,b’,c’属性;a’,b’,c’分别与a,b,c相同(或相似)。推论:B类对象也具有d属性(或相似的属性)类比推理容易引起缪误,即把不相同或不相似的事物说成是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把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属性说成是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然而,谨慎使用,这种方法在开拓新的理论构造领域方面,也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4)、联结方法联结是把若干准通则汇合在一起而建构理论的方法。单个准通则解释力较弱,因为不能包含相当一部分例外情况。当解释同一研究对象的若干准通则联系起来,就会减少例外情况,形成比单个准通则更有解释力的理论。使用联结方法建构理论的基本形式是:a→d,b→d,c→d,a b c→d 。
3、社会学理论的类型与功能
(1)、公理理论公理理论是一种公理出发向经验现实演绎的命题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等级秩序,等级的顶端是公理,是高度抽象的陈述,所有其他理论陈述均由公理逻辑地推演而来。公理理论要求概念的定义精确,概念之间关系陈述客观,概括研究对象的命题没有例外,控制所有可能发生的外生变量。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有些理论虽然采用公理、定理、定律的逻辑演绎结构,而“公理”未经证实或不能证实,那么这些理论只是一种公理理论架构,最终并不能成为公理理论。公理理论架构在社会研究中少量存在,真正的公理理论更为少见。
(2)、形式理论形式理论也有一定的等级秩序,但等级的顶端不是公理,而是若干定律。这些定律由抽象概念,而不是以经验变量构成。所谓“形式”,是相对于具体的经验事实来说的,主要是指概念的抽象性与命题同经验事实具有一定距离的特性。形式理论是从若干定律出发,向经验事实演绎的命题系统。这种理论,在社会学中较为常见。如果作为演绎起点的定律未经证实,那末以形式理论结构出现的理论,则是形式理论架构。
(3)、经验理论经验理论是直接概括经验事实的命题系统。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这种理论架构使用频率也许最大。经验理论架构对于社会调查研究者有特殊的意义。一则建构容易,二则使用方便。例如,“社会流动速度过快会引起社会动荡。”属于经验性命题。
(4)、思辨理论。这种理论并不解释具体事件,而是解释形成理论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第一,人类活动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发展出一套理论。例如人类的本性是什么?第二,什么是发展理论的适当方法?什么样的理论是可能的?第三,社会学理论应该集中讨论什么问题?例如,究竟是专注于社会整合过程还是社会冲突?社会调查研究中不直接使用这些理论,但可能会受它的影响。
依据不同的标准,理论的类型可以作不同划分。较为流行的划分,大概还有如下九组:
(1)、实证理论:注重揭示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客观规律;人本理论注重“理解”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观意义。
(2)、非正式理论是指结构松散与不完整的几个命题。正式理论则是具有完整与严密逻辑结构的命题系统。
(3)、描述性理论重点在于详细描述特定事物或现象的形态与特征;解释性理论则注重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说明特定事物或现象存在与变迁的原因。
(4)、理念性理论以理念意识为指导原则,常含有主观偏见在内;科学性理论以客观的科学原理为指导,很少有主观偏见在内。
(5)、直觉性理论来自研究者的直觉与主观构想。客观性理论来自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客观的分析和综合。
(6)、归纳理论是从特殊事件的研究归纳到普遍原则的理论;演绎理论是由普遍原理应用到特殊事件的研究上的理论。
(7)、小型理论重视个别的特殊事件,例如小团体的研究;大型理论重视普遍的或整个社会体系的研究,例如研究比较若干社会的现代化程度。
(8)、结构理论着重于静态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结构的研究;功能理论则注重于某一事物或现象在整个大体系里所负担的功能与动态关系。
(9)、自然性理论偏重自然现象的说明,例如气温、生理等因素来说明人的行为;社会性理论则偏重于社会因素方面的说明。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准备
一、选择调查课题
1、调查课题及其类型调查课题,就是社会调查所要说明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
(1)、根据研究内容与他人研究的关系。课题可以分为“
A、承续性课题承续性课题是进一步研究他人已经提出的问题,在他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更有深度或广度的课题。
B、再生性课题为了比较而研究他人曾经提出与完成的课题叫再生性课题。这类课题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已经搞清楚了的问题,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对他人已经完成的课题及其规定的同类对象进行再调查与再研究。
C、热门性课题刚开始有人提出、许多人纷纷响应的课题,即是热门性课题。这类课题有许多人几乎同时在采用,一方面容易受人注意,另一方面竞争性强。因此,采用这种课题是“逆水行舟”,容易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与效益,也容易相形见拙。
D、创见性课题直接用新观点表示的课题,即是创见性课题。这类课题不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而往往以通则或准通则性假设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这类课题本身就是一种关于特定事物及其属性的陈述。创见性课题的主要特点在于课题本身,而不在于对象领域。在他人研究过的领域可以提出崭新的见解,形成信的问题。
E、开拓性课题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对象领域的课题,即是开拓性课题。开拓性课题在研究对象与范围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这类课题适应于研究新情况于新问题,以及研究长期被人忽视的早已存在的情况与问题。
(2)、按照调查的目的区分,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55)
(3)、按照调查的深度区分,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55)
(4)、按照调查课题的内容区分,分为综合性课题和专业性课题
(5)、按照调查课题的来源区分,分为
A、上级下达的课题
B、其他单位委托的课题:即有关部门与单位以一定奇缺形式要求研究者完成的课题。
C、自己研究中发现的课题
D、招标性课题:即基金会向社会广泛征求申请者并择优录取的课题。
2、选题的意义(56)
3、选题的基本原则(56)
(1)、需要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如果缺乏必要的条件,但研究者有志于研究有关的课题,那末应该积极准备或创造所缺乏的条件。有些条件通过主观努力能够拥有,例如,补充有关知识,争取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等;有些条件并不是主观努力所能达到的,例如客观事物成熟的程度、被 调查对象的回答能力等。只有具备了一定条件之后,才能选择有关课题。必然,就不能研究出成果来。当然,如果选题太窄、过易,不经过多少努力、或只需要使用条件的一小部分即可完成,也是一种浪费。因此,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各种条件的作用。
(5)、优势原则对于研究者本身来说,其优势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专长或经验较多之处,二是熟悉的社会现象领域。科学研究是以已知为基础、探索新知的过程。既然已有的知识是调查研究的基础,那么研究人员与有关辅助人员的实际知识能力,就成为选题的一个依据。研究者应调查研究与自己基础比较扎实的知识相应的课题。扬长避短,从研究比较熟悉的对象,知识准备比较充分的方面起步,容易取得成功。
除了研究者本身的因素之外,优势还在于客观方面,就研究者所在部门、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应充分利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优势条件、选择恰当的课题。
二、进行初步探索
1、初步探索的基本任务
(1)、正确选择调查研究的起点和重点(58)
从何选择课题?这是选题的起点问题。孕育与产生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方面很多,归纳如下:
A、现实的社会事实、社会问题与社会动向。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主要是从社会实际存在及实践经验和教训中提出来。
B、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不断地接受着社会实践的检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与提出许多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C、社会调查研究文献。前人与同时代的人已经完成的社会调查研究成果,也是我们发现与提出课题的源泉。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能够直接给人启发。
D、其他学科的研究文献。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与社会现象,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在调查研究中,不仅要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其他学科的成果,尽量多从别的学科中吸取新的养料。在科学日益分化与发达的今天,注意从其他学科的文献中获得启示,提出研究课题,显得十分重要。
(2)、基本形成解决调查课题的研究假设。(58)
(3)、研究社会调查的社会指标、调查方法和具体步骤。(58)
2、初步探索的主要方法(59)
三、提出研究假设(61)
四、组建调查队伍(63)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一、社会调查的分类(70)
二、普遍调查
1、概念
2、注意问题
3、步骤
(1)、课题选择和课题操作化。(2)、建立统一的领导与工作机构。(3)、制定与颁发普查方案、调查表及其说明。(4)、选择与训练调查员。(5)、普查试点,修订普查方法、工作细则。工作流程。(6)、宣传普查意义。(7)、调查登记有关资料。(8)、汇总与分析普查资料。(9)、普查结果与建议。
4、优点和局限性(74)
三、典型调查
1、概念(75)
2、典型的类型
(1)、特殊性典型,即在总体异质性较大的情况下,某一个类型中有代表性的单位。
(2)、全面性典型,即在总体异质性较小的情况下,对总体有代表性的单位,就是全面性典型。
3、注意问题(75)
4、典型选择方法
(1)、划类选典这是在总体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选择特殊典型的方法。先将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分成若干类。分类可采用“三级三分法”,即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分为三大类,再将每一类按同一标志(或按别的标志)分为三小类,然后在每一小类中选个别单位作为调查单位。
(2)、多标志综合选典这是在总体差异较小的情况下选择全面性典型的方法。用多种标志综合选典,就是选择在多种标志上对于总体均有代表性的单位。
(3)、择中法就是在调查整体中选择处于中等水平的单位作为调查的典型单位,这种选择典型的方法,一般适应于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和共性问题为目的的调查。
(4)、择优(劣)法即在调查总体中选择处于优等或劣等水平的单位,或选择上、中、下各类典型单位进行调查、比较。如果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一般都采用这种选择典型的方法。
5、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77)
四、重点调查(77)
五、个案调查
1、概念(78)
2、特点
(1)、在对调查对象整体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确定调查单位。
(2)、调查结果不能对整体进行推论。虽然,调查者在调查了若干个案之后,往往有一种试图推论一般的自发倾向,但这种倾向不是个案调查本身所具有的。这也不是说,个案调查没有任何普遍的意义。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为调查者定性的认识更多的个案以至整体,具有启发意义。
(3)、侧重个人的生活史与社会背景。个人作为一种调查单位,在个案调查中被调查的内容最为详细。
(4)、主要应用于社会反常个体、事件或新生事物的调查。例如,家庭个案(离婚家庭)、儿童个案(如缺乏教养)、学校个案(如激进闹事)、新事物个案(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等。
六、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的概念(78)
补充:
(1)、综合指标。抽样调查的主要任务是用抽样所得的资料来求出综合指标,然后再用这些综合指标来推断总体的相应的综合指标。常用的综合指标包括平均指标(平均数)、相对指标(相对数)、总量指标(总数和总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平均数和频数。
(2)、样本平均数。从样本中各单位的数量标识所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又称抽样平均数)。计算公式为:
(3)、总体平均数。总体中各单位的数量标识的算术平均数,叫总体平均数。在抽样调查中,总体平均数一般是从样本平均数推断而来的。
(4)、样本频率。在样本中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目所占样本数目的比重叫样本频率。计算公式:pi=ni\n。例如,3000名学生中有150名有心理疾病,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样本频率为150÷3000×100%=5%。
(5)、总体频率。在总体中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目所占的比重叫做总体频率。在抽样调查中总体频率一般都是从样本频率中推断而来的。
(6)、大样本。所谓样本大小是指样本中所含单位的数目的多少(样本容量)。一般来说,单位数在30或30个以上就是大样本。单位数在30个以下就是小样本。抽样调查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大样本。从进行统计分析的角度来看,最低限度不能少于30个的样本数目。许多社会研究者认为,100个样本单位是最低限度。也就是说,样本再少就不能科学地对总体进行推论。
(7)、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重复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单位后,把它又放回总体之中,然后再从总体全部单位中抽取单位的方法。重复抽样每次抽取样本时总体单位数都不变,同一单位有多次被抽的可能。不重复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单位之后,不再把它放回总体之中,而在剩下的其他单位中继续抽取样本的方法。不重复抽样每次抽取样本时总体单位数都不同,同一单位只有一次被抽取的可能。
(8)、样本容量(86)
样本容量即必要的样本数目。一项实际的社会调查,抽取多少样本为适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样本单位过多,会造成浪费,样本单位过少,又会使调查结果发生较大的误差。必要的样本数目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δ2),差异程度越小,则需要抽取的样本数目就越少;允许误差,即极限抽样误差,或称最大可能误差,允许误差(△)同概率度(t)、抽样误差(μ)有关,△=tμ;抽样的组织形式等。
(9)、抽样误差(88)
2、抽样调查的特点(78)
3、抽样的一般程序(79)
4、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80)
简单随机抽样必要的样本数目如何确定?反映具有一个特定变数的总体值所需要的样本数,取决于总体(N)的大小,该总体内该变数的差异程度(δ2),允许误差(△),置信水平F(t),以及是否重复抽样。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中,确定必要的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是:
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中,确定必要的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是:
(2)、等距随机抽样(81)
等距抽样必要的样本数目的确定,可以使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的必要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
(3)、类型随机抽样(82)
A、在类型随机抽样不重复抽样中,确定必要的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是:
B、在类型随机重复抽样中,确定必要的样本数目的计算公式是:
相同的的允许误差,置信水平等条件下,采用分类随机不重复抽样比采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必要的样本数目减少。
(4)、整群随机抽样(82)
整群抽样的缺点在于样本分布过于集中,一般会降低其代表性。而要克服这个缺点,只有缩小群间差异,扩大群内差异程度。因为,在群内差异大群间差异小的情况下,抽样误差就不会大。由于整群抽样所抽取的数目较少,如果群间差异大就会遗漏某些有差异的群,降低样本的代表性。我们在估计整群抽样的精确性时,通常把一个整群作为一个平均单位来看待。这样由于整群抽样一般抽取的数目不大,那么就只能作为少量单位来看了。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与其他抽样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精确程度,整群抽样则要抽取更多的单位。不重复整群抽样的必要样本数目计算公式为:
在其他条件与要求都相同的情况下,必要的样本群数目的大小取决于群间方差的大小。群间差异性越大,即群间方差越大,则必要的样本群数目越多。
(5)多段随机抽样(83)
3、非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1)、偶遇抽样(85)
这种方法可以又同一个人在不同地点使用,也可以由不同的人在同一地点使用。
(2)、立意抽样(85)
由于立意抽样以研究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因而无法确定立意抽样产生的误差度,推论不可靠。但还是有很多人应用,研究者应用自己的研究技能和已有的知识去选择样本。例如,在大选预测中应用这种方法。
(3)、定额抽样(85)
定额抽样可能以一个标志配额,也可能以几个标志配额。
A、以一个标志配额。例如,一个大学的教师职称登记表显示,正教授占10%,副教授占20%,讲师占30%,助教占40%,假定要对这个大学的教师进行定额抽样调查,样本总数为200人,则样本分配如下:正教授20人,副教授40人,讲师60人,助教80人。然后根据调查者的方便与可能,调查上述四类人员的样本数额。
B、以两个标志配额。例如某大学教师中正教授10%,副教授占20%,讲师占30%,助教占40%,同时四类教师中理科占60%,文科占40%。假定样本容量为100,其配额抽样方法如下:按照四类人员在总体中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正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讲师30人,助教40人。按照文理科比例再次分配四类人员的样本数额:教授中理科为6人,文科为4人,副教授中理科为12人,文科为8人,讲师中理科为18人文科为12人,助教中理科为24人,文科为16人。
(4)、滚雪球抽样(85)
(5)、空间抽样
对于边界模糊,变动性大的总体宜采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事件发生时,若干研究者同时对总体进行抽样与调查。这种方法主要被用来研究群众性示威游行与集会的参加者。按照空间距离抽样。
第四节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一、社会指标
1、社会指标的概念(93)
2、社会指标的特点(94)
3、社会指标的类型(95)
4、社会指标的功能(96)
二、社会测量
1、社会测量的概念(108)
2、社会测量的步骤测量是从研究对象中获得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1)、给变项指派数字。例如,“性别”这一变项的男为1,女为2。程度这一变项的非常重要为3,一般重要为2,不重要为1。
(2)、明确这些数字的含义。数字一般表示事务的状态、性质、等级等。
(3)、建立一定的函数关系。例如,测量某研究对象总体的性别,则f=﹛1,2﹜,1=男,2=女。
3、测量尺度的制定测量需要使用一定的尺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测量尺度一般是量表与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测量尺度,需要做三项工作:
(1)、确定测量的角度。测量的对象是变项某方面的内容。究竟以变项哪一方面为测量对象,即测量的角度问题。制定具体的测量尺度,首先要明确测量的角度。测量角度不是任意确定的,而是根据课题需要。例如,我们要研究学生对现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态度,可能的研究角度有:是否赞成老师上课点名制度,是否赞成重修制度等。赞成与不赞成的比重、赞成或不赞成的两级态度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2)、界定变项的差异范围。一项具体的调查研究,测量变项之前需要先对变项的取值进行合理分组,界定变项的差异范围。例如,调查学生的成绩,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70-84为良好,60-70为及格,60分以下为待及格。变项的取值分组,既要防止过于扩大差异范围,又要防止过于缩小差异范围。缩小差异范围可能导致有关信息的遗漏。例如我们想了解学生对于上课点名制度的态度,如果差异范围界定为从非常赞成到非常不赞成。实际上有些人可能对此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有些人可能不是非常不赞成,而是强烈反对。于是正确的界定范围为:非常赞成、赞成、无所谓、反对、强烈反对。
(3)、确定测量的精确度。测量的精确度是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的。例如研究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时,其家庭背景是区别为城市与农村,还是要区别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山区农村、平原农村、其他农村等。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无固定的模式,答案依研究目的的不同而不同。有的社会学者指出,当不确切知道应该详细到什么程度时,详细比简单好。因为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细致的分类合并成粗略的分类,却不能把观察和度量时混在一起的内容再作细致的分类了。
4、社会测量的层次(109)
5、测量的误差
当使用一定的测量工具确定社会调查对象的特征时,可能产生误差。社会调查中测量误差有两种形式,一是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是调查单位与总体的差别,即通过部分单位的调查来推论总体时产生的误差。部分不能完全代表全体,只能近似地代表全体。这种近似性就是代表性误差的反映。二是工作性误差,工作性误差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生的误差。通常产生工作性误差的原因有:
(1)、测量工具的设计有缺点。包括概念界定不清、指标口径模糊或过于单一,提问的用词错误或备选答案有歧义等。例如仅仅用“工作期间发牢骚的次数”来测量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发生误差。因为它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它同其他指标一起使用时才较为有效。
(2)、调查人员理解与掌握测量工具有偏差。
(3)、调查人员作风不踏实。了解情况不深入、不准确;或者有意弄虚作假。浮夸或隐瞒。
(4)、遗漏或重复调查单位。
(5)、被调查人员理解指标与问题有错误或偏差。
(6)、被调查人员提供的情况不符合事实,或有意隐瞒某些真实情况。
(7)、登记、汇总、计算、抄写中的差错。
(8)、调查手段有缺点。例如录音设备失灵等。
三、主观社会指标的测量(111)
第五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122)
第三章 调查阶段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
一、文献及其种类
1、文献的概念(142)
2、文献的种类(144)
(1)、根据文献不同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可以分为:(144)
A、手工型:是指用手工刻、铸、写的文献。如甲骨文,手写的日子,信件等。
B、印刷型:是指将知识内容印刷再一定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之上的文献。油印,复印等。
C、缩微型(感光型):一般是指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记录技术,使手工型或印刷型文献缩小了许多倍的文献。如胶卷照片等。
D、机读型:是指使用电子计算机阅读的文献,它通过编码和程序,把文字和图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在磁带或磁盘等磁性载体上,阅读时再通过电子计算机将它转换成文字或图像。
E、视听资料(声像资料),它是运用录音、录像和摄影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与图像的文献形式。
F、卫星资料:是指卫星或其他宇宙飞行器对各种进行扫描拍摄的图像和数据的复制件。
(2)、按照加工的深度不同可以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44)
(3)、根据文献的外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
A、书面文献,即用文字记载的文献。书面文献包括:出版物,如报刊、杂志、书籍等;案,如会议记录、备忘录、大事记等案卷;个人文献,如日记、信件、笔记、自传、供词等。
B、图像文献,即用图像形式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文献。包括电影片、电视片、图片、照片、绘图等。
C、有声文献,即用声音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文献。包括CD、唱、录音磁带等。
(4)、按照资料的来源可以分为:(144)
(5)、按照编辑出版的不同形式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研报告、会议文件、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档案文献、内部资料等种类。
(6)、按照学科领域不同可以分为:(144)
(7)、按照保密等级不同可以分为:(145)
二、文献调查法
1、概念(142)
2、特点(142)
3、意义(143)
三、文献的搜集(146)
四、信息的摘取(149)
五、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155)
第二节 痕迹法一、什么是痕迹法痕迹法是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特殊的痕迹研究过去与当前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到图书馆观察各种图书的磨损程度,研究哪些图书较受欢迎,哪些则较不受欢迎。假如图书的磨损程度与实际阅读人数有某种一致性,即图书越是磨损严重,则实际阅读的人就越多。那么,这种研究就颇有意义。这种研究方法,接近于警察调查犯罪活动的某些手段,例如,通过分析嫌疑者鞋子上沾的泥土来判断该人是否到过某地。
物质上的痕迹分为两类:磨损,即物体被人使用陈旧的情况;累积,即物体上被人积存物质的情况。从而,作为搜集社会资料的痕迹法包括磨损测量法与累积测量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同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留下各种物质上的痕迹。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留下的痕迹,是研究人们社会活动的宝贵资料,是痕迹研究法产生与发展的客观依据。通过痕迹研究,再现人们过去的社会行为,是对实地观察法和访谈法的一种补充;是对某些难于或不能直接观察与询问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磨损测量法磨损测量法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1、确定物体被人为磨损的标志。例如,书籍破页、掉角、沾秽等磨损的标志。一般以人们某种社会行为发生时对实体的主要作用点作为磨损标志,该社会行为是研究者感兴趣与准备研究的。
2、测量物体被人磨损的程度。例如,台阶凹陷深浅是台阶磨损的程度。磨损的程度表明物体被人作用的情况。
3、建立物体磨损与社会行为属性的对应关系。例如,展览馆地板的磨损程度与人们喜欢展览会的程度,是一种对应关系。
4、比较不同物体的磨损程度,或同一物体在不同时期的磨损程度。例如,候车室中放着各种杂志,其中磨损得更厉害的杂志是更受欢迎的杂志。
三、累积测量法累积测量法包括如下四个基本环节:
1、选择测量单位。即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社会意义(不管这种意义是否积极、是否直接)的某种累积特征作为观察的基本单位。例如,词汇、句子或图画可以选择为课桌上刻写涂画痕迹的测量单位。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选作测量单位的词汇、句子或图画,是有一定含义、可以理解的词汇、句子与图画。
2、搜集测量单位。例如,从教室墙壁上、课桌上抄录词汇、句子或图画。这些词汇、句子或图画,是涂写者某种心态的直接而且是无掩饰的表露。
3、建立测量单位与一定社会属性的对应关系。有些累积测量单位直接表现一定的社会意义,有些累积单位则不能直接表现一定的社会意义。不管累积测量单位是否直接表现一定的社会意义,都需要把它们同某种社会属性建立对应关系。建立这种对应关系,对于那些不能直接表现一定社会意义的测量单位来说,是揭示隐藏在起别后的社会属性的过程;对于那些能直接表现一定社会意义的测量单位来说,是对这些社会意义进行初步整理的过程。例如,电视节目播放期间,测量城市用水量。用水度数是测量单位,与此测量单位相对应的社会属性,是电视受欢迎的程度。因为当电视节目精彩时,人们会停止使用厕所与其他用水的家务劳动,而集中精力观看电视。
4、总体分析。即测量单位的汇总及其总体的社会属性研究。总体分析具有三级层次结构:一级分析,即把所有测量单位一一归入一定的社会属性类型;二级分析,即对各类测量单位的社会属性同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对照;三级分析,即探讨各类测量单位产生原因。
第三节 实地观察法
一、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159)
2、特点(160)
二、观察者的角色观察者根据观察对象及其环境的特点,以取得必要的观察资料为标准,确定某种角色。观察者有四种不同的角色:
1、完全参与者完全参与者是不暴露观察者身份而真正参与(或假装参与)团体事件的一种角色。被观察者只知道其是参与者而不知道其是观察者。观察者采用完全参与者角色的优点,是有利于保持被观察团体与事件的自然状态。被观察者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研究时表现得最为自然与诚实。因而,完全参与者能够了解到许多不容易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完全参与者角色最适宜于观察者对本人所在部门、单位的观察研究。采用完全参与者角色,一般不适应于犯罪团伙的研究。如果真正参与了犯罪团伙的犯罪活动,观察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性质未明的团伙及其活动,也不宜采用完全参与者角色。采用完全参与者角色,会对研究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假如观察者在完全参与的过程中表现积极,会增强其他参与者的热情,甚至某些主张被吸收并被实施,这样就明显地影响事情的进程。假如观察者在完全参与过程中表现消极,也会对其他参与者产生影响。同时,观察者完全参与某一团体或事件后,可能会对该团体或事件产生情感因素,失去客观立场。
2、名义参与者名义参与者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的一种角色。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但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被观察者把观察者当作“外人”,但容忍观察者和他们一起活动。有的社会学者把名义参与者称为观察的参与者。以名义参与者角色出现的观察,可能会吸引被观察者的注意力,改变自然的社会过程。
3、交往非参与者交往非参与者是公开观察者身份、不参与被观察者的群体及其活动,而在同被观察者简单交往过程中进行观察的一种角色。这种角色不装扮为参与者,只与所研究的社会过程的参与者交往。有的社会学者把这种角色称为“参与的观察者”。社会调查研究者往往较多地采用这种角色进行观察。研究者以“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容易保持自身的客观立场,不容易受研究对象特殊的群体意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局外人”也有弱点,由于没有假如被观察对象所属的群体,该群体或其中一部分成员可能对’“外来的”调查者怀有戒备心理,而改变或停止某些作为,隐瞒或夸大某些东西。容易把一些假象当作真象,把一些偶然出现的现象当作偶然的现象。
4、完全非参与者完全非参与者是不参与被观察者的团体与活动,并尽量不让被观察者发现自己正在观察他们的一种角色。采用这种角色进行观察,观察者不引人注目,有利于保持社会过程的自然状态,也有利于观察者保持客观立场,避免感情因素的影响。有的社会学者把完全非参与者称为“完全观察者”。采用完全非参与者角色进行观察,一般有两种方法:(1)近距离冷淡法。即观察者在距离被观察者很近的地方观察,但对被观察者及其活动不表露任何兴趣,只听,只看。(2)、远距仪器法。即观察者在距离教员的地方,借助望远镜等仪器进行观察。
三、观察的种类(160)
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160)
2、根据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分为有结构观察(标准化观察)、无结构观察(非标准化观察)和半结构观察(半标准化观察)。(161)
半结构观察是在明确观察目的、观察对象的基础上,确定若干观察标志,并根据详细的观察提纲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但它不要求象有结构观察那样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例如观察的时间先后顺序等可以灵活安排。
3、根据观察对象的状况,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161)
四、实地观察的实施(162)
五、观察误差(168)
1、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
2、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和方法(170)
六、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172)
第四节 访问调查法
一、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177)
访问调查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某答案并由此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问调查法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了解人们过去与现在的经历或动机与看法的科学方法。访问调查法同日常人们之间的交谈有许多不同之处。日常交谈大多发生在原来熟悉的人们之间,而访问调查法则大多发生在原来陌生的人们之间。同时,访问调查法有预定的计划,有专门的主题,有一定的工具(如访谈表)、或辅助手段(如录音机),而日常交谈不具备这些东西。访问调查法主要由被调查者提供信息,而日常交谈则双方相互交换信息。
2、特点(178)
3、访问调查法的种类(178)
二、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1、接近被访问者
2、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补充:提问的技巧
(1)、发问清楚、委婉、从容。所提问体被访问者要一听就懂,说话语气要委婉,切记审问式提问。发问不要急于得到答复,要让被访问者有考虑的时间。
(2)、淡化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访问者,可能有敏感性或威胁性问题。所谓敏感性问题,是指被访问者注意隐蔽、不愿谈及的问题。例如,个人收入、个人隐私等。所谓威胁性问题,是指被访问者感到说出后会给他带来麻烦,受到伤害的问题。在访问中,敏感性问题与威胁性问题如果可列入可不列入,则一律不列入。凡是列入反弹的敏感性问题或威胁性问题,都是与调查课题与假设密切相关的问题,必须得到答案。为了在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上获得回答并尽量提高其真实性程度,可以通过如下途径与技巧淡化这些问题:A、把这些问题放在访谈的后半段进行;B、有意识地逐步创造出一种适宜谈论这些问题的气氛,使被访人感到谈此类问题不会引起什么麻烦,访员对此类事情听多了。C、提问时语气自然而不神秘,态度安详而不惊讶。提问敏感性问题与威胁性问题是访谈最困难、最关键之处。而在这方面的技巧,需要根据被访人的职业、性格、年龄、经历等特点,以及当时的情境,因人因地而异。在某种意义上讲,访谈的技巧,主要是淡化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的技巧。
3、听取回答的技巧
4、引导和追询(186)
(1)、正面追询,即直接指出回答不真实、不具体、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请对方补充。例如,重复提问:我想你可能没有听清楚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我再说一遍。又如:还有呢?或我很想了解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调查来说特别重要。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我绝对保密,请放心讲。
(2)侧面追问
(3)、系统追问
(4)、补充追问
(5)、重复追问
(6)反感追问
5、访谈的结束
6、再次访问
三、访问的实施(188)
1、做好访问前的准备一个访问项目正式实施之前,有两种准备工作,一是访谈项目支持人(或机构)的准备工作,即编制访谈提纲、访谈表、访谈工作细则等,二是访谈员的准备工作,即掌握访谈细则,熟悉访谈提纲或访谈表内容,学习相应的知识,利用文献等间接方法来了解未来的访问对象等。
访谈项目主持人(或机构)的准备工作,最基本的技巧是做到“三点一线”。即把调查研究所需资料的特点与被访谈者的特点、访员的特点三者结合起来考虑,编制适当的访谈提纲、访谈表、访谈工作细则。如果被访谈者的文化水平一般比较低,则访谈表提问与答案所用的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不宜让访员们临时用通俗易懂的华话解释问题与答案,各显神通,因为那样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解释,使问题与答案不能保持同一性。对访员的要求,也要切实可行,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会影响预定效果的达成。
访谈员的准备工作,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与技巧:
A、理解所要访谈的全部内容与有关知识。采用讨论式访谈法,需要访谈员与被访人员互相提供信息。即使用一问一答式访谈法,访员也需要在提问与记录答案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交流性的话。被访者有时会主动询问访问者有关问题,如果访问者没有相应的知识,则被访人就会轻视访问者,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讨论也无法深入,甚至还会故意欺骗访问者。
B、了解被访问者的特点,设计多种访谈方案。对于被访问者总体及其环境,应预先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被访问者的性别、职业、年龄、文化、习惯、兴趣、经历等特点,设计多种进门、联络、提问与过渡的方案。
C、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场合进行访谈。在乡村访问农民不宜在农忙,欲出工的情况下进行;在城市访问在职职工家庭,不宜在清晨、中午、深夜或家务繁忙的时候,而宜在傍晚,星期天下午等时间。另外,在被访问者遇到特殊情况而心境不好的时候,访谈难于取得良好的效果。被访者与其他人隔开是最佳场合,因为那样可以使被访者不分心,少顾虑。
四、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195)
第五节 电话调查法一、电话调查法的特点电话调查法是访问调查法的延伸,是一种新兴的访问方法。随着电话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及,登门面对面访问越来越困难,电话调查法发展起来了。电话调查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电话访问时间短,并省去了路途往返的时间。
访问调查法路途往返往往比实际访谈的时间还多,完成一个调查研究项目需要较长的时间。电话访问由于不需要往返时间,使每次访谈只需要很少的时间,从而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一个调查研究项目。当社会上发生一些重大或突然事件时,采用电话访谈可以迅速获得信息,很快就公布结果。
2、电话访问费用比较低。
短途电话调查,花钱很少。即使是长途电话访谈,时间较长,其费用也远比派员访谈节省。
3、电话访谈降低了对被访者的潜在威胁性。
当面访谈,访员要登门入室;电话访谈,则无人登门入室,没有任何财产、人身受侵害的危险。同时,也有更大的匿名性。因此,被访者的回答可能比面访更诚实一些。
4、电话访谈可以减少访员,使少数有经验的访员完成访谈任务,提高访谈质量。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访谈的最佳时机。在某些时点。人们大多在家休息,接受访谈的条件比较充分。
5、电话访谈比当面访谈更能使被访人在敏感性问题与威胁性问题上提供真实答案。
6、电话访谈难于控制。
如果被访人厌倦了,随时可挂上电话,访员不能有效地劝导被访人完成访谈;如果被访人由于不能辨识访员的真实身份而不愿接受访谈,或应付敷衍,访员无法阻止;如果被访人处于不利于回答访谈内容的环境,访员也无法改变,因而环境不能统一与标准化。
7、电话访谈受电话普及率的限制,样本的代表性往往不太充分,因而增加了推论总体时的误差。
二、电话调查的抽样方法在电话普及率较高的地区、阶层或单位,使用随机抽样法是可行的。抽样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
1、电话号簿法根据电话号簿抽样的较常用的方法是机械(简单)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的程序如下:
(1)、根据电话号簿的页数与样本规模。决定平均间隔多少页抽出一个样本。假设这个间隔为K。
(2)、在1——K之间,随机确定一个数字,然后以这个数字为样本所在的第一页,以后每隔K页抽出样本所在的页数。
(3)、在第一页上随机抽出某一栏中的某一个号码为样本,以后每一页均把这个位置的号码抽出来为样本。
使用电话号簿法有三种因素可能影响样本的代表性:某类人不公开电话号码;某类人电话号码常变更;某类人没有电话。
2、随机拨号法这种使用随机拨号表盘的抽样方法,可以消除根据电话号簿抽样的三种形成误差的因素。由于随机拨号,不管是否公开电话号码,或者变更与登错电话号码,其主人都与其他拥有电话的人有同样被抽取的可能性。但随机拨号技术也有它的存在问题:
(1)、住宅电话与非住宅电话混合在一起。如果调查研究的单位是住宅,则无法消除非住宅号码。同样,如果调查研究的单位是非住宅,则无法消除住宅的号码。另外,一个家庭的不同成员,可能一人在非住宅电话中被访谈,另一人在住宅电话中被访谈。
(2)、拥有两部或更多部电话的家庭,比其他只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有了更大的被抽取的概率。
(3)、随机拨号往往会遇上空号。
3、综合法综合法是皆用电话号簿法与随机拨号法而形成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有:随机双数法与加一法。
(1)、随机双数法随机双数法分两个步骤:首先,从电话簿上抽出若干号码;然后,随机改变已抽号码的最后两位数,作为样本。
(2)、加一法加一法即每当从电话簿中抽出一个号码后,再加上一,然后以此数作为样本。
三、电话访谈应注意的问题(194)
第六节 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212)
2、特点(212)
3、种类(212)-
二、问卷的设计
1、问卷的一般结构
(1)、卷首语
(2)、问题和回答方式它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调查询问的问题、回答方式以及对回答方式的指导和说明等。指导语有五种类型:
A、关于选出的答案如何作记号的说明。一般用()或─来限定答案前的空间,并要求回答者在他要选择的答案前的()或─中做记号,如果在答案前不留空间,一般要求回答者圈出他要选择的答案的序号。例如:凡问题中列出树种情况供您选择的,请在符合您实际裙裤大()中划√。
B、关于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这种指导语一般写在问题的后面。
例1:该企业您最不满意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面是?(选择一项)规划、工作分析、培训、薪酬、绩效、职业生涯。
例2:您最不满意的原因是:(有几项选几项)
与企业的发展不相符、没有考虑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实际脱离、用于该项目的经费不足、企业领导不重视该项目
C、关于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例如导致学生旷课的因素重要因素有哪些?请您按重要性程度列出前三项,第一重要为1,第二重要为2,第三重要为3,填在您所选择的答案前的()内。
D、关于答案适用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问卷中有的问题可能并不是普遍适应的,而是适用某一类人。当这类问题出现时,可以说明由特定的一类人填写,其他的人跳过这些问题。
例如:以下第20—25题由管理者填写。
E、关于问题(或)答案内容的说明。即对问题(或答案)中有关词义的解释。
例:您是否赞成提高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指高校后勤工作由社会承担了多少)?
(3)、编码
(4)、其他资料
(5)、结束语一般采用三种表达方式:
A、一段短语内容是对被调查者的合作再次表示感谢,以及关于不要漏填与复核的请求。这一表达方式的目的,在于显示调查者首尾一贯的礼貌,督促被调查者消除无回答的问题、差错答案。
例如:对于您花费宝贵的时间填写完本问卷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详实,请您再花几分钟,翻一下已填过的问卷,看看是否有填错、漏填的地方。谢谢!
B、提出1-2个关于本次调查的形式与内容的感受等方面的问题,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
封闭性问题举例:您填完问卷后对我们这次调查有何感想?很有意义、有些意义、没有意义、说不上。
开放性问题举例: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如有,请您写在下面:
C、提出本次调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以开放性问题形式放在问卷的结尾。例如:你认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的困难有哪些?请写在下面。
2、问题的种类、结构和设计原则
(1)、问题的种类(216)
(2)、问题的结构(217)
问题的排列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A、同类组合(217.1)
B、先易后难(217.2)
C、先一般后特殊(217.2)
D、先次后主。个人与家庭情况在多数调查中是背景问题,也即次要问题,宜安排在问卷的开头部分。同研究课题与理论假设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主干问题,宜安排在问卷的中间与后边。
E、先大后小。轮廓式的、概括性的问题,反映面的情况的问题,是大范围问题,深入的、精细的问题。反映点的情况的问题,是小范围的问题。大问题宜安排在前面,小问题宜安排在后,同类主题的大小问题安排在一起,就使问题越来越窄。
F、先封闭后开放。封闭性问题比较简便,只需在若干答案中选择;开放性问题回答比较复杂,需要自拟答案,一般安排在问卷的结尾处。
G、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217)
(3)、设计问题的原则(217)
3、问题的表述问题的表述是问卷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一个好的问卷,必须合理、科学与艺术地提出问题。
(1)、合理地提出问题。判断所提问题是否合理有如下标准。
A、全部问题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的问题。在有些问卷中,存在着 一些同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没有关系或可有可无的问题。在设计问卷时,研究者往往有一种自发倾向:“趁此机会搭几个问题”。凡是对于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来说是“多余的”问题,都必须删除;可有可无的问题,一律不列入问卷;不知道以后如何分析的问题,也不要提出。这样就要求研究者在问卷制定前,必须按照“课题-假设-概念-变项-指标-问题”的步骤,根据课题研究与假设检验的需要,排列与组合问题,确定每一个问题将来搜集资料后如何分析的方法,找出可有可无的问题,病加以删除。
B、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有些问题对于一部分调查者是适用的,但对于另一部分被调查者是不使用大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在编入问卷时必须进行合理化处理。具体方法有:
a.把非普遍适用的问题列为后续问题。例如,您是否结婚?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至少有两种回答,一种是已经结婚,一种是没有结婚。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您已经结婚,有没有孩子?这个问题是您是否结婚的后续问题,只适用于已经结婚的人。后续问题一般不单独作一个问题出现在问卷中,而作为一个问题的相倚问题附属于后。这样,不管被调查者是否结婚,都必须回答同一个问题,区别在于已婚的被调查者还要回答后面的附属问题,而未婚的被调查者则在回答了问题普遍适用的部分以后,便跳过已婚的被调查者所要回答的附属问题,转到另一个普遍适用的问题上去。
b.使用包容性措辞。例如您(或您的妻子)生过几个小孩?这是性别上的包容性措辞,适用这样的包容性措辞,不管被调查者是什么性别,均可以回答该问题。在其他一些变量上,也可以使用包容性措辞。包容性措辞于后续问题,不宜过多采用。如果在同一张问卷中,有多个后续问题,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的厌倦,因为后续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跳答,跳答形式的表面复杂性比较强。包容性措辞容易使人搞错问题的意义,即把本来针对他人的问题当成针对自己的问题来回答,因为问卷中的问题极大部分是针对被调查者本人的。
C、所题问题合理性的第三个标准,是提问的形式是否适合被调查者。对于一定的被调查者来说,某些形式是适当的,某些形式是不适当的。例如,一份问卷里表格过多,或一个表式中,实际问题容量过大等,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复杂与麻烦的感觉,从而容易使人放弃回答。
(2)、科学地提出问题。问题科学性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A、单一性(218.2)。即一个问题中只包括一个调查指标,只询问一件事情。如果一个问题中包括两个调查指标,即同时询问两件事,则该问题实质上是两个问题。实质上的两个问题而形式上的一个问题,是不科学的。这样的问题,是双重问题。问卷中不能有双重问题。双重问题有两种形式,一是递进式双重问题。例如:有人认为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应该改进,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二是并列式双重问题。例如:有人认为我国目前个体户、公务员收入偏高,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B、中性,即问题不带倾向性。(219.6)
C、明确性。(218.1,218.3,219.4)
(3)、艺术地提出问题。同样询问一个问题,措词、表达可以大不一样。提问中的艺术,就是善于使用容易被人接受的措词与表达方式,消除容易引人反感、厌倦的句子与词汇。激发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兴趣与热情。艺术地提出问题的方法以下几种:
A、委婉法。即使用委婉词来代替刺激性的词汇提问。例如,赌博叙旧等词,可以改用委婉词。这一问题可以改为:现在流行用扑克、麻将、纸牌等定输赢,您是否也喜欢这样玩扑克、麻将?这样提问似乎有倾向性,如果预先知道被调查对象中有许多人是参加赌博活动的,则这样提问就不属于诱导,而是把问题奠定在一定的社会事实之上。
B、间接法。(转移法220.3)把问题直接回答者从被调查者变换成其他人的方法,即提出问题后先提供其他人的回答,然后要求被调查者对于其他人的回答作出评价。这样,有一种缓冲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敏感性问题的回答率。
C、消虑法。(219.1)
D、虚拟法。(219.2)
E、援助法。即表明调查者可以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要求被调查者回答问题。例如,失眠、思想不集中、精神恍惚等是心理失调所引起的,影响学习与身体健康。您是否有这种状况?如果有,我们可以义务提供心理咨询。
F、模糊法。(220.4)
4、回答的类型和方式(220)
5、设计答案应该注意的问题(226)
6、编码(228)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230)
四、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231)
第七节 实验调查法
一、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38)
1、概念(238)
2、特点(239)
3、种类(240)
二、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241)
三、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方法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方法,也即是实验对象的分配方法。实验对象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各组尽可能相同。具体方法有:
1、同类分配法所谓同类,是指具有多种相同特征(例如年龄与文化程度等)的人们。如果建立一个实验组与控制组,则把具有完全相同特征的实验对象配成对,然后把其中一人分配在实验组,另一人分配在控制组,如此不断进行,直到达到两个组分别需要的人数。
如果建立两个实验组与一个控制组,或一个实验组与两个控制组,则把具有多种相同特征的实验对象三个、三个地配成子集,然后把他们分别分配到三个组中去,直到三个组都达到需要的人数。
同类分配法的缺点,是具有独特特征的实验对象找不到配对,配集合的伙伴,因而就不能被用于实验之中。要克服这一缺点,可采用随机分配法。
2、随机分配法使用随机分配法把实验对象分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中去,有利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因变数以及其他因素保持同一性。随机选择实验对象需要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抽样框(以便表现出大数定律的作用),一般不少于300人。研究人员先把适合实验的人组成抽样框,然后编制一份名单表,使用随机方法从名单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人们构成实验组与控制组。
3、频数分布法同类分布法是按多个特征将两个实验对象配对,然后分别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方法。频数分布法则是将单一特征相同实验对象,按相同频数分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方法。频数分布法要求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变数的平均值完全相同。例如,实验组的平均年龄为30,控制组的平均年龄也为30。不仅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年龄相同,而且年龄的分布也有相同的平均方差等。
四、实验调查的实施(244)
五、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250)
第四章 总结阶段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调查报告的特点、类型和作用
1、特点(359)
2、类型((360)
3、作用调查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因此,一篇好的调查报告对于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指导和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概括起来讲,调查报告的作用有:
(1)、决策作用。通过调查报告,可以帮助领导机关了解和熟悉有关方面的基本情况,以便为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正确的决策和提出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级的工作。
(2)、指导作用。通过调查报告,可以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发扬成绩、克服缺点。
(3)、导向作用。通过调查报告、宣传新人新事,批评落后现象,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扶正压邪,引导社会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
二、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364)
三、调查报告的构成要素和撰写程序(373)
4、推敲书面语言
(3)、必要的图表。图表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两者都具有简明、集中、直观、概括、醒目的特点。调查报告中,适当地采用图表,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事物的总体面貌,增强调查报告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简明的注释。由于内容的需要,报告中常常引用别人的一些观点、资料,使用一些方言、土语、行话、省略语,以及出现某些不易理解的问题,这就要通过作注来加以说明。注释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即夹住、脚注和尾注。究竟采用何种形式,要视调查报告的类型、阅读的对象和注释的内容等情况灵活运用。
第二节 调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