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7-28
第四章 病因病理
2009-7-28
第一节 致病原因外感,六淫,疫疠,寄生虫,外伤及毒物内伤,饥、饱、劳、逸、痰饮、瘀血
2009-7-28
一、外 感
(一) 六淫
2009-7-28
概 念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6种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 。
六淫,太过,不及或不应时而成为致病因素的六气 。
2009-7-28
六淫属性六淫的季节性春,风; 夏,暑; 长夏,湿;
秋,燥; 冬,寒; 四季,火六淫的阴阳分属阳,风,暑,燥,火;
阴,寒;湿
2009-7-28
六淫致病六淫入侵可引起六证 ( 风寒暑湿燥火证 ) ;
六淫可单独致病,也可混合为患;
六淫所致病证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外感六淫 外证 ( 多实 )
六证机能障碍 内证(多虚)
2009-7-28
风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风性轻扬开泄
②风性善行数变
③风性主动
2009-7-28
风 —— 风证
① 外风证风寒风热风湿
②内 风证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动风
2009-7-28
外风证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 —— 祛风散寒,荆防败毒散风热,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 祛风清热,银翘散风湿,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恶风,
汗出麻木 —— 祛风除湿,独活寄生汤
2009-7-28
内风证热极生风,高热神昏,肢体抽搐 —— 清热熄风,羚羊钩藤汤血虚生风,体弱贫血,拘挛抽搐 —— 养血熄风,四物汤阴虚生风,震颤掉眩,脉象细数 —— 滋阴熄风,镇肝熄风汤
2009-7-28
寒 —— 寒证
① 外寒证外感寒邪寒伤脾胃
②内寒证中焦虚寒下焦虚寒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寒性阴冷,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易致疼痛
③寒性收引
2009-7-28
外寒证外感寒邪,同风寒寒伤脾胃,肠鸣腹痛,色青脉紧
——温中散寒,桂心散
2009-7-28
内寒证中焦虚寒,喜温恶寒,食少便溏,形寒肢冷 ——补阳温中,附子理中汤下焦虚寒,畏寒肢冷,腰胯痿软,黎明泄泻 ——补肾壮阳,八味地黄丸
2009-7-28
暑 —暑证性质和致病特点暑性炎热,易致发热:
致病多为一派火热之证 。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发病则易汗,
易疲劳,易伤津液 。
暑多挟湿,发病则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 。
2009-7-28
常见暑证伤暑,身热汗出,口渴贪饮,四肢无力,食少纳呆 ——清热解暑,香薷散中暑,高热神昏,色红脉数 ——解暑护阴:
白虎汤暑湿,身热多汗,困乏下痢,食少纳呆
——解暑利湿,藿香正气散
2009-7-28
湿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 湿郁气机,易损脾阳,阴盛抑阳,脾阳被困则泻泄,浮肿。
② 湿邪重浊,其性趋下,肢体沉重,病理产物秽浊(尿、带、便、痰)。
③ 湿邪粘滞,缠绵难退,症状粘滞 ( 二便不爽 ),病程迁延反复 ( 肾盂肾炎,
风湿,湿疹,真菌感染 ) 。
2009-7-28
常见湿证
① 外湿证伤湿湿痹湿毒淫浸湿热蕴结寒湿停滞
② 内湿证脾虚生湿
2009-7-28
外湿证伤湿,恶寒发热,肢体沉重,苔白腻而滑 ——解表胜湿,九味羌活汤湿痹 ( 着痹 ),肢体疫重,痛有定处,反复发作 ——蠲痹胜湿,独活寄生汤湿毒淫浸,局部溃烂,泛脓渗水,久治不愈
——化湿解毒,龙胆泻肝汤湿热蕴结,胃肠 ——下痢脓血,黄连解毒汤 ; 膀胱 ——小便淋浊 八正散 ; 肝胆 ——黄疸 ——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寒湿停滞,泻泄,腹胀,停水 ( 前胃弛缓,肠麻痹等 ) ——
温中散寒,平胃散合五苓散
2009-7-28
内湿证脾阳不振,运化失常,食欲不振,完谷不化,泻泄,腹胀,浮肿,尿少,舌苔白腻 —— 温阳健脾,化湿利水,参苓白术散
2009-7-28
燥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燥,易伤津液
②燥易伤肺,致发燥咳
2009-7-28
燥 —— 燥证
① 外燥证凉燥温燥
② 内燥证脏腑积热伤津化燥
2009-7-28
外燥证凉燥,风寒证兼燥象 —— 辛温解表,清肺润燥,桂枝汤温燥,风热证兼燥象 —— 辛凉解表,清肺润燥,桑菊饮
2009-7-28
内燥证阴虚肠燥,肠津亏乏,大便秘结 ——
滋阴润肠,当归苁蓉汤阴虚肺燥,干咳无痰,潮热盗汗 ——
滋阴润肺,清燥救肺汤
2009-7-28
火外火内火火热外感 —— 受干燥而炽热之邪侵袭六淫化火 —— 机体对病邪的反应气郁化火 —— 功能失调(猝死、口疮)
火
2009-7-28
性质和致病特点火为热极,其性炎上:
消灼津液,伤津耗液迫血妄行,出血
2009-7-28
常见火证心火上炎 —— 舌疮,青黛散胃火上炎 —— 口臭,溃疡糜烂,牛黄上清丸肝火上炎 —— 目赤肿痛,龙胆泻肝汤肾火上炎 —— 牙痛,知柏地黄丸
2009-7-28
(二)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生物性致病因素,又称疫气、疠气、毒气、
乘戾之气等。由疫疠引起的疾病称为瘟病、疫病或瘟疫等,如 犬瘟热、禽流感、马传贫及疯牛病 等。
2009-7-28
致病特点
( 1)具传染性
(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 3)症状相似
2009-7-28
预防、辩证及治疗预防,抓三个环节 ( 传染源,途径,易感者 )
辨证,首选 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突出 解毒疗法
2009-7-28
其它外界致病因素
(三)外伤 (四)寄生虫 (五)毒物创伤挫伤虫兽伤烫火伤
2009-7-28
二、内 伤概念,是指造成脏腑损伤及功能失调的饲养失宜、管理不当等致病因素,
主要包括饥、饱、劳、逸、痰饮和瘀血等。
2009-7-28
致 病可直接引起动物患病,也可使动物体正气受损,卫外功能下降,从而易受其它外邪侵袭。
痰饮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导致其它疾病的因素。
2009-7-28
饥指 饮食不足引起的饥渴 。饥不得食,渴不得饮,久之则营养匮乏,抗病能力和生产性能低下,
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2009-7-28
饱是指 饮食过多所导致的积食内滞 。
饲喂过多,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和传送的限度,则造成 饱伤 。临床上饱伤致病常见肷腹臌胀,气促喘粗,
嗳气反酸等症。如大肚结(胃扩张)
和胀肚(肠臌胀)等。
2009-7-28
劳指 劳役过度或运动不当(高强度使役与竞赛、神经过度紧张及交配过于频繁等),所造成的损伤 。长期劳役过度,
就会引起心、肝血液不足和肾精亏损,
呈现毛焦肉减、体瘦形羸、四肢疼痛、
滑精阳痿,母畜不孕等劳损症。若奔走太过,失于牵遛,易发生走伤及败血凝蹄等。
2009-7-28
逸即 安逸,指久不使役或运动不足 。使机体气血蓄滞不行,脾胃功能减退,公畜缺乏运动,可使精子活力降低。母畜逸伤可致过余肥胖,不孕等。平时缺乏运动的动物,突然剧烈运动,容易引起心肺功能障碍。
2009-7-28
痰饮和瘀血痰饮和瘀血是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一经生成后它们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进一步影响疾病的发展变化。
2009-7-28
痰饮概念,痰饮 是体内一切病理性水湿的总称 。 其中,清稀如水者称饮,粘浊而稠者为痰 。
2009-7-28
生成脾,肺,肾,三焦功能失调 —— 水液代谢障碍 —— 聚水成饮 —— 饮凝成痰 。
2009-7-28
常见痰饮证痰浊阻肺 —— 咳喘; 痰留于胃 —— 呕吐痰涎痰迷心窍 —— 神昏; 饮在肌肤 —— 水肿饮在胸中 —— 胸水; 饮在腹内 —— 腹水饮在胃肠 —— 肠鸣腹泻痰滞肌肤经络 —— 瘰疠
2009-7-28
瘀血概念,瘀血 是指循行不畅乃至停滞,
或溢于脉外的血液。
2009-7-28
生 成气虚,血液循行无力气滞,血液循行受阻损伤,经脉受损,循行不畅或外溢
2009-7-28
常见瘀血证有心血瘀、肝血瘀、脾胃血瘀、局部血瘀等。
基本症状,疼痛拒按,痛有定处;瘀血肿块,聚而不散;多伴出血,颜色紫暗。
治疗原则,活血散瘀。
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 。
第四章 病因病理
2009-7-28
第一节 致病原因外感,六淫,疫疠,寄生虫,外伤及毒物内伤,饥、饱、劳、逸、痰饮、瘀血
2009-7-28
一、外 感
(一) 六淫
2009-7-28
概 念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6种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 。
六淫,太过,不及或不应时而成为致病因素的六气 。
2009-7-28
六淫属性六淫的季节性春,风; 夏,暑; 长夏,湿;
秋,燥; 冬,寒; 四季,火六淫的阴阳分属阳,风,暑,燥,火;
阴,寒;湿
2009-7-28
六淫致病六淫入侵可引起六证 ( 风寒暑湿燥火证 ) ;
六淫可单独致病,也可混合为患;
六淫所致病证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外感六淫 外证 ( 多实 )
六证机能障碍 内证(多虚)
2009-7-28
风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风性轻扬开泄
②风性善行数变
③风性主动
2009-7-28
风 —— 风证
① 外风证风寒风热风湿
②内 风证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动风
2009-7-28
外风证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 —— 祛风散寒,荆防败毒散风热,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 祛风清热,银翘散风湿,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恶风,
汗出麻木 —— 祛风除湿,独活寄生汤
2009-7-28
内风证热极生风,高热神昏,肢体抽搐 —— 清热熄风,羚羊钩藤汤血虚生风,体弱贫血,拘挛抽搐 —— 养血熄风,四物汤阴虚生风,震颤掉眩,脉象细数 —— 滋阴熄风,镇肝熄风汤
2009-7-28
寒 —— 寒证
① 外寒证外感寒邪寒伤脾胃
②内寒证中焦虚寒下焦虚寒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寒性阴冷,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易致疼痛
③寒性收引
2009-7-28
外寒证外感寒邪,同风寒寒伤脾胃,肠鸣腹痛,色青脉紧
——温中散寒,桂心散
2009-7-28
内寒证中焦虚寒,喜温恶寒,食少便溏,形寒肢冷 ——补阳温中,附子理中汤下焦虚寒,畏寒肢冷,腰胯痿软,黎明泄泻 ——补肾壮阳,八味地黄丸
2009-7-28
暑 —暑证性质和致病特点暑性炎热,易致发热:
致病多为一派火热之证 。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发病则易汗,
易疲劳,易伤津液 。
暑多挟湿,发病则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 。
2009-7-28
常见暑证伤暑,身热汗出,口渴贪饮,四肢无力,食少纳呆 ——清热解暑,香薷散中暑,高热神昏,色红脉数 ——解暑护阴:
白虎汤暑湿,身热多汗,困乏下痢,食少纳呆
——解暑利湿,藿香正气散
2009-7-28
湿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 湿郁气机,易损脾阳,阴盛抑阳,脾阳被困则泻泄,浮肿。
② 湿邪重浊,其性趋下,肢体沉重,病理产物秽浊(尿、带、便、痰)。
③ 湿邪粘滞,缠绵难退,症状粘滞 ( 二便不爽 ),病程迁延反复 ( 肾盂肾炎,
风湿,湿疹,真菌感染 ) 。
2009-7-28
常见湿证
① 外湿证伤湿湿痹湿毒淫浸湿热蕴结寒湿停滞
② 内湿证脾虚生湿
2009-7-28
外湿证伤湿,恶寒发热,肢体沉重,苔白腻而滑 ——解表胜湿,九味羌活汤湿痹 ( 着痹 ),肢体疫重,痛有定处,反复发作 ——蠲痹胜湿,独活寄生汤湿毒淫浸,局部溃烂,泛脓渗水,久治不愈
——化湿解毒,龙胆泻肝汤湿热蕴结,胃肠 ——下痢脓血,黄连解毒汤 ; 膀胱 ——小便淋浊 八正散 ; 肝胆 ——黄疸 ——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寒湿停滞,泻泄,腹胀,停水 ( 前胃弛缓,肠麻痹等 ) ——
温中散寒,平胃散合五苓散
2009-7-28
内湿证脾阳不振,运化失常,食欲不振,完谷不化,泻泄,腹胀,浮肿,尿少,舌苔白腻 —— 温阳健脾,化湿利水,参苓白术散
2009-7-28
燥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燥,易伤津液
②燥易伤肺,致发燥咳
2009-7-28
燥 —— 燥证
① 外燥证凉燥温燥
② 内燥证脏腑积热伤津化燥
2009-7-28
外燥证凉燥,风寒证兼燥象 —— 辛温解表,清肺润燥,桂枝汤温燥,风热证兼燥象 —— 辛凉解表,清肺润燥,桑菊饮
2009-7-28
内燥证阴虚肠燥,肠津亏乏,大便秘结 ——
滋阴润肠,当归苁蓉汤阴虚肺燥,干咳无痰,潮热盗汗 ——
滋阴润肺,清燥救肺汤
2009-7-28
火外火内火火热外感 —— 受干燥而炽热之邪侵袭六淫化火 —— 机体对病邪的反应气郁化火 —— 功能失调(猝死、口疮)
火
2009-7-28
性质和致病特点火为热极,其性炎上:
消灼津液,伤津耗液迫血妄行,出血
2009-7-28
常见火证心火上炎 —— 舌疮,青黛散胃火上炎 —— 口臭,溃疡糜烂,牛黄上清丸肝火上炎 —— 目赤肿痛,龙胆泻肝汤肾火上炎 —— 牙痛,知柏地黄丸
2009-7-28
(二)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生物性致病因素,又称疫气、疠气、毒气、
乘戾之气等。由疫疠引起的疾病称为瘟病、疫病或瘟疫等,如 犬瘟热、禽流感、马传贫及疯牛病 等。
2009-7-28
致病特点
( 1)具传染性
(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 3)症状相似
2009-7-28
预防、辩证及治疗预防,抓三个环节 ( 传染源,途径,易感者 )
辨证,首选 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突出 解毒疗法
2009-7-28
其它外界致病因素
(三)外伤 (四)寄生虫 (五)毒物创伤挫伤虫兽伤烫火伤
2009-7-28
二、内 伤概念,是指造成脏腑损伤及功能失调的饲养失宜、管理不当等致病因素,
主要包括饥、饱、劳、逸、痰饮和瘀血等。
2009-7-28
致 病可直接引起动物患病,也可使动物体正气受损,卫外功能下降,从而易受其它外邪侵袭。
痰饮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导致其它疾病的因素。
2009-7-28
饥指 饮食不足引起的饥渴 。饥不得食,渴不得饮,久之则营养匮乏,抗病能力和生产性能低下,
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2009-7-28
饱是指 饮食过多所导致的积食内滞 。
饲喂过多,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和传送的限度,则造成 饱伤 。临床上饱伤致病常见肷腹臌胀,气促喘粗,
嗳气反酸等症。如大肚结(胃扩张)
和胀肚(肠臌胀)等。
2009-7-28
劳指 劳役过度或运动不当(高强度使役与竞赛、神经过度紧张及交配过于频繁等),所造成的损伤 。长期劳役过度,
就会引起心、肝血液不足和肾精亏损,
呈现毛焦肉减、体瘦形羸、四肢疼痛、
滑精阳痿,母畜不孕等劳损症。若奔走太过,失于牵遛,易发生走伤及败血凝蹄等。
2009-7-28
逸即 安逸,指久不使役或运动不足 。使机体气血蓄滞不行,脾胃功能减退,公畜缺乏运动,可使精子活力降低。母畜逸伤可致过余肥胖,不孕等。平时缺乏运动的动物,突然剧烈运动,容易引起心肺功能障碍。
2009-7-28
痰饮和瘀血痰饮和瘀血是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一经生成后它们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进一步影响疾病的发展变化。
2009-7-28
痰饮概念,痰饮 是体内一切病理性水湿的总称 。 其中,清稀如水者称饮,粘浊而稠者为痰 。
2009-7-28
生成脾,肺,肾,三焦功能失调 —— 水液代谢障碍 —— 聚水成饮 —— 饮凝成痰 。
2009-7-28
常见痰饮证痰浊阻肺 —— 咳喘; 痰留于胃 —— 呕吐痰涎痰迷心窍 —— 神昏; 饮在肌肤 —— 水肿饮在胸中 —— 胸水; 饮在腹内 —— 腹水饮在胃肠 —— 肠鸣腹泻痰滞肌肤经络 —— 瘰疠
2009-7-28
瘀血概念,瘀血 是指循行不畅乃至停滞,
或溢于脉外的血液。
2009-7-28
生 成气虚,血液循行无力气滞,血液循行受阻损伤,经脉受损,循行不畅或外溢
2009-7-28
常见瘀血证有心血瘀、肝血瘀、脾胃血瘀、局部血瘀等。
基本症状,疼痛拒按,痛有定处;瘀血肿块,聚而不散;多伴出血,颜色紫暗。
治疗原则,活血散瘀。
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