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LD影碟机
LD影碟机最早出现于1981年,图像清晰度420线,模拟信号处理,价格昂贵,片源少,在国内没有普及,仅作为要求较高场合的信号源。
第一节 LD光盘与LD信号以NTSC制为例说明。
一、LD光盘的结构与种类
LD光盘的结构(见课本P84图7-1)
结构:
LD光盘可以两面播放。
制造时,不能一次成型,实际上是将两张单面盘片粘在一起的,盘片较厚,是单面盘片厚度的两倍。粘接结构可以克服单面盘的翘曲现象。
分类:
按照直径分:20cm、30cm两种。
按照旋转速度分:CAV、CLV两种。
1.横角速度(CAV)光盘
(见课本P85图7-2)
⑴转速每秒30圈,一圈信号轨迹记录一帧画面。(NTSC制,帧频30Hz。若PAL制,每秒25圈。)
⑵同步信号所有帧同步信号均处于同一角度的辐射线上。不需要存储器就可以实现静止画面、片断放送、多速度方式播放。
⑶播放时间
20cm的14分钟;30cm的30分钟。
优点:方便特技播放。
2.横线速度(VLV)光盘
(见课本P85图7-3)
⑴转速每秒11米,最内周(记录1帧信号)角速度每秒30圈;最外周(记录3帧信号)角速度每秒10圈。
⑵同步信号所有帧同步信号不处于同一角度的辐射线上。需要存储器就才能实现静止画面、片断放送、多速度方式播放。
⑶播放时间
20cm的20分钟;30cm的60分钟。
优点:播放时间长。
说明:CLV较为常用,CAV主要用于特技播放。
二、LD信号的录制过程
1.声像信号处理波形图(见课本P86图7-4)。
2.刻录流程图(见课本P87图7-5)
大致的过程:信号处理——母盘制造——批量生产
3.光盘上的信号频谱
(见课本P87图7-6)
⑴数字音频信号的编码格式与CD的编码格式完全一致,因此,LD可以具有与CD相近的音质。
⑵特征频率:同步电平7.6MHz、黑电平8.1MHz、白电平9.3MHz。
⑶电平:视频信号0dB、模拟音频信号-26dB、数字音频信号-26~-30dB。
第二节 LD影碟机的信号处理系统系统组成(见课本P88图7-7)
激光头及其伺服系统、音视频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电源、机械结构。
与其它影碟机不同之处在于:音视频信号处理系统一、视频信号处理系统
(见课本P88图7-8)
说明:数字音频信号频率较低(1.75MHz以下),对视频信号不会造成干扰,因此不设置限波电路。
1.,MTF”内圈补偿电路在CAV中,播放内圈节目时进行补偿,使读出的高频信号质量变好。
2.FM解调电路对视频FM信号进行解调。
3.失落补偿电路
(见课本P89图7-9)
当播放光盘有污物或划伤时,信号会失落,噪音加大。
失落补偿电路利用相关原理,用上一行的信号来代替该行的信号(一行可以补偿相邻的三行),保证图像的连续性。
4.时基校正(TBC)电路由于光盘制造误差或旋转振动造成线速度不稳,产生“时基误差”,影响正常播放。
时基校正(TBC)电路用于消除此种误差。
5.消噪电路采用前馈技术消除噪声。
6.图像字符混合电路
(见课本P90图7-10)
通过开关控制接通视频信号和字符,形成复合视频信号。
二、音频信号处理电路
LD盘片中,记录了模拟、数字两种音频信号,因此,必须由两种音频处理电路去处理。
1.数字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见课本P90图7-11)
对照框图说明。
DSP之后与CD机完全相同。LD影碟机可播放CD。
2.模拟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见课本P91图7-12)
对照框图说明。
CX——压缩压缩扩展,将刻录之前提升的电平加以衰减,恢复出原模拟信号。类似于去加重。
作业:思考题
LD影碟机最早出现于1981年,图像清晰度420线,模拟信号处理,价格昂贵,片源少,在国内没有普及,仅作为要求较高场合的信号源。
第一节 LD光盘与LD信号以NTSC制为例说明。
一、LD光盘的结构与种类
LD光盘的结构(见课本P84图7-1)
结构:
LD光盘可以两面播放。
制造时,不能一次成型,实际上是将两张单面盘片粘在一起的,盘片较厚,是单面盘片厚度的两倍。粘接结构可以克服单面盘的翘曲现象。
分类:
按照直径分:20cm、30cm两种。
按照旋转速度分:CAV、CLV两种。
1.横角速度(CAV)光盘
(见课本P85图7-2)
⑴转速每秒30圈,一圈信号轨迹记录一帧画面。(NTSC制,帧频30Hz。若PAL制,每秒25圈。)
⑵同步信号所有帧同步信号均处于同一角度的辐射线上。不需要存储器就可以实现静止画面、片断放送、多速度方式播放。
⑶播放时间
20cm的14分钟;30cm的30分钟。
优点:方便特技播放。
2.横线速度(VLV)光盘
(见课本P85图7-3)
⑴转速每秒11米,最内周(记录1帧信号)角速度每秒30圈;最外周(记录3帧信号)角速度每秒10圈。
⑵同步信号所有帧同步信号不处于同一角度的辐射线上。需要存储器就才能实现静止画面、片断放送、多速度方式播放。
⑶播放时间
20cm的20分钟;30cm的60分钟。
优点:播放时间长。
说明:CLV较为常用,CAV主要用于特技播放。
二、LD信号的录制过程
1.声像信号处理波形图(见课本P86图7-4)。
2.刻录流程图(见课本P87图7-5)
大致的过程:信号处理——母盘制造——批量生产
3.光盘上的信号频谱
(见课本P87图7-6)
⑴数字音频信号的编码格式与CD的编码格式完全一致,因此,LD可以具有与CD相近的音质。
⑵特征频率:同步电平7.6MHz、黑电平8.1MHz、白电平9.3MHz。
⑶电平:视频信号0dB、模拟音频信号-26dB、数字音频信号-26~-30dB。
第二节 LD影碟机的信号处理系统系统组成(见课本P88图7-7)
激光头及其伺服系统、音视频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电源、机械结构。
与其它影碟机不同之处在于:音视频信号处理系统一、视频信号处理系统
(见课本P88图7-8)
说明:数字音频信号频率较低(1.75MHz以下),对视频信号不会造成干扰,因此不设置限波电路。
1.,MTF”内圈补偿电路在CAV中,播放内圈节目时进行补偿,使读出的高频信号质量变好。
2.FM解调电路对视频FM信号进行解调。
3.失落补偿电路
(见课本P89图7-9)
当播放光盘有污物或划伤时,信号会失落,噪音加大。
失落补偿电路利用相关原理,用上一行的信号来代替该行的信号(一行可以补偿相邻的三行),保证图像的连续性。
4.时基校正(TBC)电路由于光盘制造误差或旋转振动造成线速度不稳,产生“时基误差”,影响正常播放。
时基校正(TBC)电路用于消除此种误差。
5.消噪电路采用前馈技术消除噪声。
6.图像字符混合电路
(见课本P90图7-10)
通过开关控制接通视频信号和字符,形成复合视频信号。
二、音频信号处理电路
LD盘片中,记录了模拟、数字两种音频信号,因此,必须由两种音频处理电路去处理。
1.数字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见课本P90图7-11)
对照框图说明。
DSP之后与CD机完全相同。LD影碟机可播放CD。
2.模拟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见课本P91图7-12)
对照框图说明。
CX——压缩压缩扩展,将刻录之前提升的电平加以衰减,恢复出原模拟信号。类似于去加重。
作业: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