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渔父,
屈原一、焦点问题:
渔父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象?
文章通过何种手法把作者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背景资料关于作者的生平
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7)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
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
屈原是一个感情激烈、直白袒露而又非常自信的人。这种性格与实际的政治环境难以调和。不过,
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既造成人生悲剧,同时也造就优秀的文学。
二、背景资料关于屈原的作品问题
现存 25篇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归于屈原名下当无疑义。
但有部分作品自汉代就存争议。
像,远游,,卜居,,渔父,
等。
二、背景资料屈原与民间节日
屈原自沉于汨罗江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
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义,
反而鲜为人知了。
二、背景资料关于骚体
骚体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抒情韵文。
三、文章内涵分析
本文的这种,自设问答,在词赋的发展史上是一种滥觞之作。
楚辞 ·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楚辞 ·渔父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
屈原被放逐后,在四海间流浪,在湖边一路吟唱,面色憔悴,神情枯槁。(湖上的)渔父见了,问道:,你不就是那位三闾大夫么?怎么竟成了这般模样?,
屈原道:,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
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渔父道:,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随世情流转而相应地改变。世上的人都混浊,你何不也一起扬泥荡波?所有人都醉了,你何不也跟着吃糟喝酒?为什么要想得那么深远,凌驾于平庸的世人之上,使得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道:,我听说:刚洗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浮尘,
刚洗澡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外界的龌龊感染?我宁愿将此身投入湘水,
葬身于江中的鱼腹之内,却怎能让洁净光明的纯白之质,
蒙上世俗的尘埃?,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桨离去,口中唱道:,(湖上的)
碧波清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湖上的)碧波混浊,可以洗我的双足。,就这样唱着歌远去,不再与屈原说什么了。
三、文章内涵分析
采取设为问答的方式,表现自己矛盾的心态。
渔父洒落超脱,全身远害;
屈原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两个鲜明的形象,两种鲜明的人生态度。
四、关于,渔父,的一些争论一、关于作者的疑问: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将其归入屈原的作品。
今人持不同看法。郭沫若认为,渔父,可能是非常熟悉屈原生活和屈原思想的楚人的作品。
四、关于,渔父,的一些争论二、关于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是实录,还是虚构?
司马迁把,渔父,录入,屈原列传,,将之视作真实发生的事情。
宋洪兴祖认为:,,卜居,,
,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
五、渔父意象的文化内涵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
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
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
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渔父,意象中包含了几个要素,
首先是,渔,。
其次是,父,。
第三是,水,。
第四是,舟,。
第五是,钓,。
渔父即儒、道中的隐者。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他们顺水来去,随意钓鱼于其中。
“渔父,意象对历代诗词创作的影响
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而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而,渔父,意象,恰是最经常地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诗词、散文、
绘画、音乐等都可见渔父意象。
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
,渔歌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词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超凡绝尘的胜景,渔人既在劳作,又在审美 --
观美景、品美趣,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
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
,烟波钓叟,才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话语,故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传唱,
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
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
,鹧鸪天,苏轼西塞山边白鸟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
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事风波险,
一日风波十二时。
,浣溪沙,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浣溪沙,
黄庭坚新妇矶头眉黛愁,
女儿浦口眼波秋,
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
绿蓑衣底一时休,
斜风细雨转船头。
词作巧用地名作人称,形象生动。下片着力写渔父心态和行为。这里的渔父已不是张词里的超然飘然如仙翁的渔父,
也不是苏词里的饱经风雨后或惶惧不安或随遇而安的渔父,而是感情丰富而细腻、深怀爱美之心又失落自我的文人化了的渔父,青箬笠前无限事,,小小箬笠下遮蔽着哪些事?有眼前美女春光秋波之景事,有自家孤舟与鳏身之旧事,
有想入非非之情事。他为什么掉转船头?
好像是欲想还休,欲看还休,欲渔还休
,不如归去!,空船落魄而归。这里有耐人寻味的精彩情节和精彩语句,显示山谷造境用语之能事。固然有着与张词相异的情趣,然而张词化工天成,而山谷则精心淘洗、精心锤炼,很累地铸成一首,终有所歉焉。
,赠渔父,
杜牧芦花深泽静垂纶,
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寒水畔,
不曾逢着独醒人。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
刻画了渔父在寂静的傍晚和晨雾迷蒙的早晨,在池塘深处安静地垂钓,度过了一生岁月。在诗人的低调中,整体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精练的语言透出了含蓄的意境。
陆游,渔父,
湘湖烟雨长菁丝,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
月斜时,
潮落舟横醉不知。
一竿风月,
一蓑烟雨,
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
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
潮平系缆,
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鹊桥仙,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摇首出红尘,
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笠,
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闲,
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六、庄、屈,渔父,的同异相同之处:
设为问答
形象的思想观念接近,都是老庄道家不同之处,
庄子,渔父,贬儒扬道明显
屈原,渔父,保持了两种对立观念的张力七、文本风格分析
散句为主,兼备众体
以对话刻画人物八、思考与讨论
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
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那一个,理由是什么?
九歌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後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
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
认为山鬼即巫山神女。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
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
九歌 ·国殇
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懟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亦是我,我亦是橘。橘乃造化所赐,吸天地精华,成一代佳木,绿叶离离,金实灿灿。它刚正不阿,无己无私,括然自得却又与世无争,只为它的自然展现出自我内在的魅力。如此高洁的品质,又有谁能与之伦比呢?颂橘即颂己,我有如此高洁的情怀,却又有谁能识得呢?
卜 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
原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
,君将何以教之?,
翻译:屈原(被)流放了,
三年不再能见(到国王)。
(他)竭尽智慧用尽忠心,
却被谗言遮挡和阻隔。
(他)心情烦闷、思想混乱,不知道何去何从。
就前往拜见太卜郑詹尹说:
,我有所疑惑,希望由先生您来决定。,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净龟壳说:,您有什么赐教的啊?,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
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屈原说:,我是宁愿忠实诚恳,朴实地忠诚呢,还是迎来送往,而使自己不会穷困呢?是宁愿凭力气除草耕作呢,还是游说于达官贵人之中来成就名声呢?是宁愿直言不讳来使自身危殆呢,还是跟从习俗和富贵者来偷生呢?是宁愿超然脱俗来保全(自己的)纯真呢,还是阿谀逢迎战战兢兢,咿咿喔喔
(语无伦次地谄言献媚)
来巴结妇人呢?是宁愿廉洁正直来使自己清白呢?
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
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
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还是圆滑求全,像脂肪
(一样滑)如熟皮(一样软),来谄媚阿谀呢?是宁愿昂然(自傲)如同
(一匹)千里马呢,还是如同(一只)普普通通的鸭子随波逐流,偷生来保全自己的身躯呢?是宁愿和良马一起呢,还是跟随驽马的足迹呢?是宁愿与天鹅比翼齐飞呢,还是跟鸡鸭一起争食呢?这些选择哪是吉哪是凶?应该何去何从?(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
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
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
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
可叹啊沉默吧,谁知道我是廉洁忠贞的呢?,
詹尹便放下蓍草辞谢道:
,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
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卜居
,楚辞,篇名。王逸认为屈原所作 ﹐ 朱熹从其说。近世学者多认为非屈原作 ﹐ 但也还不能作定论。
篇中写屈原被放逐 ﹐,三年不得復见,﹐ 为此心烦意乱 ﹐
不知所从 ﹐ 就前去见太卜郑詹尹 ﹐ 请他决疑。屈原先述世道不清 ﹑ 是非善恶颠倒的一连串疑问 ﹐ 然後詹尹表示对这些疑问,龟策诚不能知事,﹐ 只好说,用君之心 ﹐ 行君之意,。
显然 ﹐,卜居,并非真的问卜决疑之作 ﹐ 只不过设为问答之语 ﹐ 以宣泄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意而已。篇中多用譬喻 ﹐ 如
,蝉翼为重 ﹐ 千钧为轻。黄钟毁弃 ﹐ 瓦釜雷鸣,等 ﹐ 形像鲜明 ﹐ 而且音节浏亮 ﹐ 对比犟烈 ﹐ 体现了激愤的情绪。
就形式而言 ﹐,卜居,全篇用对问体 ﹐ 凡提八问 ﹐ 重重叠叠而错落有緻 ﹐ 决无呆板凝滞之感。後世辞赋杂文中宾主问答之体 ﹐ 实即漤觞於此。
屈原一、焦点问题:
渔父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象?
文章通过何种手法把作者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背景资料关于作者的生平
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7)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
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
屈原是一个感情激烈、直白袒露而又非常自信的人。这种性格与实际的政治环境难以调和。不过,
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既造成人生悲剧,同时也造就优秀的文学。
二、背景资料关于屈原的作品问题
现存 25篇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归于屈原名下当无疑义。
但有部分作品自汉代就存争议。
像,远游,,卜居,,渔父,
等。
二、背景资料屈原与民间节日
屈原自沉于汨罗江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
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义,
反而鲜为人知了。
二、背景资料关于骚体
骚体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抒情韵文。
三、文章内涵分析
本文的这种,自设问答,在词赋的发展史上是一种滥觞之作。
楚辞 ·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楚辞 ·渔父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
屈原被放逐后,在四海间流浪,在湖边一路吟唱,面色憔悴,神情枯槁。(湖上的)渔父见了,问道:,你不就是那位三闾大夫么?怎么竟成了这般模样?,
屈原道:,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
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渔父道:,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随世情流转而相应地改变。世上的人都混浊,你何不也一起扬泥荡波?所有人都醉了,你何不也跟着吃糟喝酒?为什么要想得那么深远,凌驾于平庸的世人之上,使得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道:,我听说:刚洗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浮尘,
刚洗澡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外界的龌龊感染?我宁愿将此身投入湘水,
葬身于江中的鱼腹之内,却怎能让洁净光明的纯白之质,
蒙上世俗的尘埃?,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桨离去,口中唱道:,(湖上的)
碧波清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湖上的)碧波混浊,可以洗我的双足。,就这样唱着歌远去,不再与屈原说什么了。
三、文章内涵分析
采取设为问答的方式,表现自己矛盾的心态。
渔父洒落超脱,全身远害;
屈原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两个鲜明的形象,两种鲜明的人生态度。
四、关于,渔父,的一些争论一、关于作者的疑问: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将其归入屈原的作品。
今人持不同看法。郭沫若认为,渔父,可能是非常熟悉屈原生活和屈原思想的楚人的作品。
四、关于,渔父,的一些争论二、关于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是实录,还是虚构?
司马迁把,渔父,录入,屈原列传,,将之视作真实发生的事情。
宋洪兴祖认为:,,卜居,,
,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
五、渔父意象的文化内涵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
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
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
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渔父,意象中包含了几个要素,
首先是,渔,。
其次是,父,。
第三是,水,。
第四是,舟,。
第五是,钓,。
渔父即儒、道中的隐者。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他们顺水来去,随意钓鱼于其中。
“渔父,意象对历代诗词创作的影响
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而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而,渔父,意象,恰是最经常地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诗词、散文、
绘画、音乐等都可见渔父意象。
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
,渔歌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词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超凡绝尘的胜景,渔人既在劳作,又在审美 --
观美景、品美趣,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
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
,烟波钓叟,才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话语,故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传唱,
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
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
,鹧鸪天,苏轼西塞山边白鸟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
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事风波险,
一日风波十二时。
,浣溪沙,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浣溪沙,
黄庭坚新妇矶头眉黛愁,
女儿浦口眼波秋,
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
绿蓑衣底一时休,
斜风细雨转船头。
词作巧用地名作人称,形象生动。下片着力写渔父心态和行为。这里的渔父已不是张词里的超然飘然如仙翁的渔父,
也不是苏词里的饱经风雨后或惶惧不安或随遇而安的渔父,而是感情丰富而细腻、深怀爱美之心又失落自我的文人化了的渔父,青箬笠前无限事,,小小箬笠下遮蔽着哪些事?有眼前美女春光秋波之景事,有自家孤舟与鳏身之旧事,
有想入非非之情事。他为什么掉转船头?
好像是欲想还休,欲看还休,欲渔还休
,不如归去!,空船落魄而归。这里有耐人寻味的精彩情节和精彩语句,显示山谷造境用语之能事。固然有着与张词相异的情趣,然而张词化工天成,而山谷则精心淘洗、精心锤炼,很累地铸成一首,终有所歉焉。
,赠渔父,
杜牧芦花深泽静垂纶,
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寒水畔,
不曾逢着独醒人。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
刻画了渔父在寂静的傍晚和晨雾迷蒙的早晨,在池塘深处安静地垂钓,度过了一生岁月。在诗人的低调中,整体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精练的语言透出了含蓄的意境。
陆游,渔父,
湘湖烟雨长菁丝,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
月斜时,
潮落舟横醉不知。
一竿风月,
一蓑烟雨,
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
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
潮平系缆,
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鹊桥仙,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摇首出红尘,
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笠,
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闲,
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六、庄、屈,渔父,的同异相同之处:
设为问答
形象的思想观念接近,都是老庄道家不同之处,
庄子,渔父,贬儒扬道明显
屈原,渔父,保持了两种对立观念的张力七、文本风格分析
散句为主,兼备众体
以对话刻画人物八、思考与讨论
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
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那一个,理由是什么?
九歌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後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
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
认为山鬼即巫山神女。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
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
九歌 ·国殇
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懟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亦是我,我亦是橘。橘乃造化所赐,吸天地精华,成一代佳木,绿叶离离,金实灿灿。它刚正不阿,无己无私,括然自得却又与世无争,只为它的自然展现出自我内在的魅力。如此高洁的品质,又有谁能与之伦比呢?颂橘即颂己,我有如此高洁的情怀,却又有谁能识得呢?
卜 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
原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
,君将何以教之?,
翻译:屈原(被)流放了,
三年不再能见(到国王)。
(他)竭尽智慧用尽忠心,
却被谗言遮挡和阻隔。
(他)心情烦闷、思想混乱,不知道何去何从。
就前往拜见太卜郑詹尹说:
,我有所疑惑,希望由先生您来决定。,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净龟壳说:,您有什么赐教的啊?,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
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屈原说:,我是宁愿忠实诚恳,朴实地忠诚呢,还是迎来送往,而使自己不会穷困呢?是宁愿凭力气除草耕作呢,还是游说于达官贵人之中来成就名声呢?是宁愿直言不讳来使自身危殆呢,还是跟从习俗和富贵者来偷生呢?是宁愿超然脱俗来保全(自己的)纯真呢,还是阿谀逢迎战战兢兢,咿咿喔喔
(语无伦次地谄言献媚)
来巴结妇人呢?是宁愿廉洁正直来使自己清白呢?
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
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
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还是圆滑求全,像脂肪
(一样滑)如熟皮(一样软),来谄媚阿谀呢?是宁愿昂然(自傲)如同
(一匹)千里马呢,还是如同(一只)普普通通的鸭子随波逐流,偷生来保全自己的身躯呢?是宁愿和良马一起呢,还是跟随驽马的足迹呢?是宁愿与天鹅比翼齐飞呢,还是跟鸡鸭一起争食呢?这些选择哪是吉哪是凶?应该何去何从?(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
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
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
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
可叹啊沉默吧,谁知道我是廉洁忠贞的呢?,
詹尹便放下蓍草辞谢道:
,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
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卜居
,楚辞,篇名。王逸认为屈原所作 ﹐ 朱熹从其说。近世学者多认为非屈原作 ﹐ 但也还不能作定论。
篇中写屈原被放逐 ﹐,三年不得復见,﹐ 为此心烦意乱 ﹐
不知所从 ﹐ 就前去见太卜郑詹尹 ﹐ 请他决疑。屈原先述世道不清 ﹑ 是非善恶颠倒的一连串疑问 ﹐ 然後詹尹表示对这些疑问,龟策诚不能知事,﹐ 只好说,用君之心 ﹐ 行君之意,。
显然 ﹐,卜居,并非真的问卜决疑之作 ﹐ 只不过设为问答之语 ﹐ 以宣泄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意而已。篇中多用譬喻 ﹐ 如
,蝉翼为重 ﹐ 千钧为轻。黄钟毁弃 ﹐ 瓦釜雷鸣,等 ﹐ 形像鲜明 ﹐ 而且音节浏亮 ﹐ 对比犟烈 ﹐ 体现了激愤的情绪。
就形式而言 ﹐,卜居,全篇用对问体 ﹐ 凡提八问 ﹐ 重重叠叠而错落有緻 ﹐ 决无呆板凝滞之感。後世辞赋杂文中宾主问答之体 ﹐ 实即漤觞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