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2004年 2月供五年制用
(据,人体解剖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修订)
2
第二节 脑干 Brain stem
本章基本要求掌握脑干的组成及各部的主要结构;脑神经核柱的名称,性质和组成;与眼球和舌运动有关的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纤维联系;特殊内脏运动柱各核团的名称,纤维联系和功能;脑干内非脑神经核的名称,
位置与性质;脑干内长的上,下行纤维束名称,起始,
终止,性质,各纤维束交叉的部位 。
熟悉第四脑室的位置,境界,脉络组织,脉络丛的概念;脑脊液从第四脑室进入蛛网膜下腔的途径 。
了解网状结构,各代表平面的结构与损伤后的表现 。
3
脑的区分端脑间脑中脑延髓小脑脑干 脑桥一、脑干的位置和外形位于颅后窝,脊髓和间脑之间,小脑腹侧。
4
(一)延髓 medulla oblongata:
1、腹侧面:
以 延髓脑桥沟与脑桥为界。可见如下 结构:
锥体pyramid
延髓脑桥沟bulbopontine
sulcus
锥体交叉decussation
of pyramid
橄榄oliva
2、背侧面,
以 髓纹 与脑桥为界。可见如下 结构:
髓纹 striae
medullares
薄束结节 gracile
tubercle
楔束结节 cuneate
tubercle
5
小脑中脚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二) 脑桥 pons
1、腹侧面:膨隆,称基底部。可见:
基底沟 basilar sulcus
2、背侧面:为第四脑室底的上部。可见:
小脑上脚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6
(三) 菱形窝
rhomboid fossa:
正中沟 median sulcus
内侧隆起medial
eminence
界沟sulcus
limitans
前庭区vestibular
area
听结节acoustic
tubercle
面神经丘 facial colliculus
舌下神经三角hypoglossal
triangle
迷走神经三角vagal
triangle
蓝斑locus
ceruleus
7
(四)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
2) 三个孔
1)脉络丛中脑水管脉络丛 choroid plexus
外侧孔 lateral
aperture 正中孔 median aperture
小脑上脚上髓帆 superior medullary velum
下髓帆 inferior medullary
velum
脉络组织 tela choroidea
8
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
下丘臂brachium of
inferior colliculus
下丘 inferior
colliculus
滑车神经
(五) 中脑大脑脚cerebral
peduncle
脚间窝interpeduncu
lar fossa
上界为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
9
脑神经出脑部位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展神经 abducens n.
面神经 facial n.
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
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
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n.
迷走神经 vagus n.
副神经 accessory n.
10
( 2)脑干的纵向区分脑干的结构可以纵向的组合成四个平行的部分:
顶部:
室腔的后方中脑部称为 顶盖顶盖上区上丘下丘脑桥的顶部为上、下髓帆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延髓下部的顶为后索及薄、楔束核室腔部,中脑水管、第四脑室、
延髓下部的中央管被盖,室腔前方的广大区域基底部,中脑的大脑脚底、脑桥部的基底和延髓的锥体
11
二、脑干内部结构脑干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灰质包括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
(一) 脑神经核脑神经感觉核脑神经运动核六个功能柱七种性质核团
① 躯体运动柱,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② 特殊内脏运动柱,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③ 一般内脏运动柱,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④ 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头段为特殊感觉,尾段为一般感觉)
⑤ 一般躯体感觉柱,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⑥ 特殊躯体感觉柱,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
12
一般躯体感觉核接受头面部皮肤、
口、鼻粘膜的初级感觉纤维的传入特殊躯体感觉核接受内耳听和平衡觉感受器的初级感觉纤维内脏感觉核一般 —— 脏器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特殊 —— 味觉的初级感觉纤维躯体运动柱支配舌肌和眼球外肌一般内脏运动核平滑肌、心肌、腺体特殊内脏运动核咀嚼肌、表情肌、
软腭、咽喉肌
13
延髓橄榄中部横切面
14
躯体运动柱
1、动眼神经核 oculomotor nuc,动眼神经核oculomotor nuc.
位于中脑上丘水平支配眼球外肌(除外直肌、上斜肌)
损伤表现,上睑下垂眼外下斜视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发出纤维组成动眼神经。
2、滑车神经核 trochlear nuc,
滑车神经核
trochlear nuc.
位于中脑下丘水平支配上斜肌受双侧皮质支配,发出纤维组成滑车神经。
15
3、展神经核 abducens nuc.
位于脑桥面神经丘的深方支配外直肌损伤表现为眼内斜视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展神经。 展神经核abducens nuc.
4、舌下神经核 hypoglossal nuc.
位于延髓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支配舌肌损伤表现为伸舌偏向患侧,舌肌萎缩。
受对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核
hypoglossal nuc.
16
特殊内脏运动柱
1、三叉神经运动核 motor nuc.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运动核
motor nuc.of
trigeminal n.位于脑桥中部支配咀嚼肌损伤表现为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三叉神经。
2,面神经核 nucleus of facial n.
面神经核
nucleus of
facial n.
位于脑桥中下部支配面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镫骨肌损伤表现为面瘫(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和,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健侧)
上部接受双侧皮质控制,下部接受对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面神经。
17
3、疑核 nucleus amibiguus
疑核 nucleus
amibiguus
位于延髓上部支配腭、咽、喉肌和气管上部横纹肌损伤表现为吞咽、发声困难。
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舌咽、迷走神经。
4、副神经核 accessory nuc.
副神经核 accessory nuc.
位于脊髓上 5~6个颈节前角的背外侧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损伤表现为头不能向对侧转,肩不能上提。
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副神经。
18
一般内脏运动柱
1、动眼神经副核 accessory nuc.of oculomotor
动眼神经副核 accessory
nuc.of oculomotor
位于中脑上丘平面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损伤表现为瞳孔散大
2、上泌涎核 superior salivatory nuc.
上泌涎核superior
salivatory nuc.
位于脑桥下部管理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
3、下泌涎核 inferior salivatory nuc.
下泌涎核inferior
salivatory nuc.
位于延髓上部管理腮腺分泌
4、迷走神经背核 dorsal nuc.of vagus n,迷走神经背核dorsal nuc.of
vagus n.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支配胸腹腔大部分器官
19
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
孤束核 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
位于延髓上部头段接受味觉传入其余部分接受内脏感觉传入
20
一般躯体感觉核
1、三叉神经中脑核 mesencephalic nuc,
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中脑核mesencephalic nuc,
of trigeminal n.
位于中脑,功能不明
2、三叉神经脑桥核 pontine
nuc,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脑桥核pontine nuc,of
trigeminal n.
位于脑桥中部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牙齿的触觉传入
3、三叉神经脊束核 spinal tract nuc,
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act nuc,
of trigeminal n.
自脑桥中部接续三叉神经脑桥核向下延续至脊髓上颈段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和牙齿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入
21
特殊躯体感觉柱
1、前庭神经核 vestibular nuc.
前庭神经核
vestibular nuc.
位于前庭区的深方接受内耳平衡觉传入损伤表现患侧平衡觉障碍
2、蜗神经核 cochlear nuc.
蜗神经核
cochlear nuc.
位于菱形窝外侧角,小脑下脚附近接受耳蜗传入的听觉冲动损伤表现为患侧听觉障碍
22
(二)非脑神经核,属于中继核团
1)薄束核与楔束核 nucleus gracilis and cuneatus,
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方,接受来自薄束与楔束的纤维,
发出纤维形成内侧丘系。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损伤:本体感觉障碍 薄束楔束薄束核 nucleus gracilis
楔束核 nucleus cuneatus
内侧丘系交叉
23
2)下橄榄核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位于延髓橄榄的深方,与大脑皮质、脊髓、红核、小脑等相联系,
参与对运动的控制,尤其对运动的学习记忆起重要作用。
下橄榄核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小脑下脚
24
3)脑桥核 pontine nucleus:
散在于脑桥基底部,
接受大脑皮质的纤维,
发出纤维组成小脑中脚。
是大脑皮质与小脑联系的中继站,
与运动有关。
脑桥核 pontine nucleus
小脑中脚小脑中脚
25
4)下丘(中央核):
位于中脑下丘的深方,
接受蜗神经核的纤维,
发出纤维至内侧膝状体,
传导听觉冲动,完成听反射。
中央核 central nucleus
5)上丘(核):
指中脑上丘深方呈灰白质交替成层排列的结构,
发出纤维至脊髓和脑干,完成视听反射。
接受视束、下丘和脊髓的传入纤维,
上丘灰质层
26
6)顶盖前区 pretectal area,
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水平,
接受上丘臂的纤维,
完成瞳孔对光反射。
发出纤维至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前区 pretectal area
7)红核 red nucleus,
位于中脑的上丘水平,
接受小脑和大脑皮质纤维,
发出纤维到脊髓、下橄榄核,
参与控制运动。
红核 red nucleus
27
8)黑质 substantia nigra
位于中脑的脚底与被盖之间,由多巴胺能神经元组成。
与纹状体有往返联系。
参与运动调节,损伤引起震颤麻痹。
黑质黑质
28
(三)白质
1、上行纤维束
1) 内侧丘系 medial lemniscus:
薄束核与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称为 内侧丘系交叉,折向上行为内侧丘系。
传导本体感觉与精细感觉。
内侧丘系 medial lemniscus
内侧丘系交叉
29
2) 脊髓丘脑束 spinothalamic tract:
来自对侧脊髓后角的脊髓丘脑束在脑干的外侧区上行,终止于腹后外侧核。
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3) 三叉丘系 trigeminal lemniscus:
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纤维交叉后组成三叉丘系。与 内侧丘系伴行,终止于腹后内侧核。
传导头面部皮肤、粘膜及牙齿的痛、温、触觉。
三叉丘系内侧丘系
30
4)脊髓小脑前、后束:
在延髓走行于周边部至小脑,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
31
5)外侧丘系与斜方体:
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在脑桥基底部与被盖部之间和横行,形成斜方体,
再折向上行为外侧丘系。
传导听觉信息内侧丘系和斜方体外侧丘系外侧丘系
32
2、下行纤维束:
1)锥体束 pyramidal tract:
起自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的为皮质脊髓束,止于脑神经运动核的为皮质核束,合称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经 锥体交叉 后,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未交叉的为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束管理躯干、四肢的随意运动。
皮质核束管理头面部的随意运动。
两束损伤,随意运动障碍。
锥体交叉 锥体束
33
2)红核脊髓束和顶盖脊髓束
3)前庭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都属于锥体外路的重要纤维束前庭脊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
34
三、脑干网状结构:
定义,脑干内除了境界明确的神经核和纤维束以外,还有分布广泛的灰、白质交错排列的网状区,即为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
35
(一)网状结构的主要核团:
包括向小脑投射的核团、
中缝核团、内侧核群、外侧核群。
(二)网状结构的功能:
1、上行激动系统:
传导非特异性冲动,使大脑皮质保持意识水平、清醒状态。
2、参与躯体和内脏运动调节:
通过网状脊髓束和生命活动中枢完成
3)参与内分泌活动和生物节律的调节:通过网状结构与下丘脑的联系影响垂体的分泌活动。
4)参与高级神经活动:通过与下丘脑、边缘系统的联系,影响情感、学习、记忆等。
36
(三)脑干各代表性横切面:
1.锥体交叉阶段的横切面薄束核楔束核锥体束锥体交叉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中央灰质副神经核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
37
2.内侧丘系交叉阶段的横切面:
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锥体束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丘脑束
38
3.橄榄中部横切面:
锥体束下橄榄核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疑核前庭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
39
4.脑桥下部横切面:
脑桥核小脑中脚锥体束小脑下脚展神经核展神经前庭神经核内侧丘系和斜方体外侧丘系面神经核面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
40
面神经膝
41
5.脑桥中部横切面:
脑桥核锥体束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内侧丘系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
42
6.中脑下丘平面:
下丘核 中脑水管中央灰质大脑脚底黑质滑车神经核内侧丘系外侧丘系
43
7.中脑上丘平面:
上丘上丘灰质层中脑水管中央灰质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红核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脑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