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节 科学技术进步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形式
一、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一般途径
渗透到各个生产要素之中
技术创新过程,各种创新企业、科学园区
二、关于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理论的评述
1、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
前苏联早期经济学家,在 1918年,大经济循环,
中提出大循环理论即长波理论。资本主义经济每一次大循环都有上升(繁荣) ——资本的饥荒期和下降(衰退) ——资本的饱和期两个阶
段。 50年:头 15年是衰退期,接着 20年是大量再投资,其后 10年是过渡建设期,最后是 5到 10
年的混乱期。
2、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1911年,经济发展理论,
建立了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
他所谓的“创新”,是指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即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它包括引入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
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和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5种情况。“创新浪潮”,导致“经济周期”。
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1953年,经济成长的过程,,
1960年,经济成长的阶段,,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把社会的发展分为 6个阶段:( 1)
“传统社会阶段”,( 2)“准备起飞阶段”,
(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4、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刘易斯、
保罗 ·罗默)(张培刚,发展经济学)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1955年,经济增长理论,
是第一部全面论述经济发展问题的著作。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
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欲望和从事经济活动的努力;知识的增长和运用;资本的积累。其中,
知识的增长和运用最为重要。刘易斯把知识的增长和运用分为三个阶段:研究理论问题、
提出一般原理的纯科学阶段;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研究阶段;将技术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到生产中去的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知识的这种发展和应用过程并非单纯依靠个人的才能就可以完成,它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要增加智力投资,大力发展教育。
保罗 ·罗默在 1996年 5月出版的,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为何首先发生在美国?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历史和起源,。用新的“思想”或知识来说明经济增长,即新经济增长理论。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主要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
5、“知识社会”与德鲁克的“后资本主义”
1966年,罗伯特 ·赖恩在,美国社会学评论,
上发表的文章中采用了“知识社会”这一术
语。在知识社会中,常识被科学的推理所取代,其成员的行为是由“事实真理”的标准指导的。
德鲁克在 1969年,不连续的时代,中指出:
在知识社会中,知识是社会的中心,也是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 1993年,后资本主义,,“知识工作者”。
三、关于 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若干理论的评述
1、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 ·贝尔 1958年第一次使用“后工业社会”的概念,1973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对
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1945年到 1950年是后工业社会象征性的出现年代,其主要标志是,1945年原子弹和 946年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7年维纳提出控制论。
在后工业社会,理论知识居于中心地位,掌握着科学技术知识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知识部门是社会的中轴结构。知识阶级取代工人阶级,后工业社会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
2、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论
美国社会学家,1980年,第三次浪潮,。三次浪潮、
三个社会和三种文明:农业、工业、信息。
4大新兴产业构成第三次浪潮社会的技术基础,它们是:微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和遗传工程。
第三次浪潮的新特点:新的价值观,如信息是财产的观念;
3、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论
美国社会学家,1962年,大趋势 ——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信息社会始于 1956-
1957年,世界上有 2件重要事件标志着工业时代的结束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一是 1956年美国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二是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展现了信息革命全球化的前景。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
( 1)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的信息知识;( 2)知识价值理论代替劳动价值理论;( 3)时间观念变化。
评论:阶级观点。
第 11章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当代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步入了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观也必须随之丰富和发展,建立与大科学时代相适应的大科学观。
第 1节 当代的大科学与高技术
一,20世纪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高技术
物理学革命 ——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
—高技术
高技术的概念:本来是美国经济界在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一个表示企业或产品技术密集程度的概念,R&D经费在生产投入中所占比重高,科学技术人员在雇员中所占比重高,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的企业称
为高技术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科技比重高即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称为高技术产品
(“高技术”作限定词用)。后来,这个概念被世界各国用于对技术本身的评价和概括。
这里所讨论的高技术,是指在当代科技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以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
知识高度密集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技术群。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高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的技术(“高知识”或“高智力”);
第二,高技术是具有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高效益);
第三,高投入、高风险;
第四,高战略价值。(各国高技术计划)
当前,高技术一般是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
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技术、宇航技术、激光技术等。
二、大科学与大科学观的形成
1961年,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最早指出当代科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 1963年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又指出,由于现代科学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科学已成为国民经各国高技术计划一瞥
1983年美国“战略防御倡议”(俗称“星球大战计划”);
1984年日本“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
1985年欧洲共同体“欧洲研究协调机构”方案(“尤里卡”计划);
1985年前苏联和经互会国家,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东方尤里卡”计划);
1986年我国“高计划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 863计划);
1991年美国“国家关键技术计划”;
1993年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 NII);
1997年韩国“科学技术创新 5年计划
( 1997-2002)”;
1998年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新目标
( 1998-2003)”;
2000年日本“科技基本草案( 2001-
2005)”。
济的重要支柱,现代科学的规模是如此之大,
社会对科学的投入是如此之巨,以致我们不能不用“大科学”一词来称呼它。
大科学相对于小科学。小科学,是指历史上那种传统的以增进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对比小科学,
大科学的特点(一、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
人数、资金、规模大,目的明确,社会作用巨大,社会组织化;二、科学技术内部之间的协调):
( 1)大科学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 1942年“曼哈顿工程”动员 15万科技人员,耗资 20亿美元,
是大科学开始出现的标志。
( 2)大科学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相结合的产物;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技术开发的时间周期缩短(见附表)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的性能每 18个月增长 1倍。
( 3)大科学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大科学观,
首先,建立大科学的系统观念;
其次,建立大科学的经济观念;
第三,建立大科学的战略观念;
第四,建立大科学的价值观念;
最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念。
近代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周期序号 发明或发现项目 开始研制或发明年份出产品年份 从发明到投产所需年份
1 滚动轴承 1 4 9 0 1 9 0 0 4 1 0
2 硝化纤维 1 6 5 5 1 8 8 5 2 3 0
3 蒸汽机 1 6 8 0 ( 1 6 9 8 ) 1 7 8 0 ( 1 7 8 2 ) 1 0 0 ( 84 )
4 照相术 1 7 2 7 1 8 3 8 1 1 2
5 水泥 1 7 5 6 1 8 4 4 88
6 电话 1 8 2 0 1 8 7 6 56
7 电动机 1 8 2 9 1 8 8 6 57
8 电影 1 8 3 2 1 8 9 5 63
9 荧光灯 1 8 5 9 1 9 3 8 79
10 无线电收音机 1 8 6 7 1 9 0 2 35
11 汽车 1 8 6 8 1 8 9 5 27
12 滴滴涕 1 8 7 4 1 9 3 9 65
13 柴油机 1 8 7 8 1 8 9 7 19
14 真空管 1 8 8 2 ( 1 8 8 4 ) 1 9 1 5 33 ( 31 )
15 飞机 1 8 9 7 1 9 1 1 14
16 卡普隆 1 8 9 9 1 9 3 9 40
17 X 射线管 1 9 0 2 ( 1 8 9 5 ) 1 9 2 0 ( 1 9 1 3 ) 18 ( 18 )
18 电视机 1 9 2 2 1 9 3 4 12
19 雷达 1 9 2 5 1 9 4 0 15
20 核反应 1 9 3 2 1 9 4 2 10
21 尼龙 1 9 3 5 1 9 3 9 4
22 原子弹 1 9 3 9 1 9 4 5 6
23 晶体管 1 9 4 8 1 9 5 3 5
24 太阳电池 1 9 5 3 1 9 5 5 2
25 激光器 1 9 6 0 1 9 6 0 几个月第 2节 当代的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价值是反映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包括两个层次的观点或看法:一是对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判断;二是赖以进行这种判断的价值标准。
一、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反思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希腊人把与自然界有关的活动都视为奴隶们干的事,认为那是卑贱的 。 他们对一切工艺都表示轻
视,还把实验当作是与幻术、迷信、变戏法等相同的东西而不予相信。甚至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约公元前 287—212年)本人也把一般的机械及实际的动作看作是一种“卑贱而不光彩的技艺”,仅仅把他的研究范围限制在他自己认为是与美相关联、“而无关于任何实用上的需要”的学问上。只是在他所居住的城市受到军事围攻的胁迫下他才利用一些机械装置来解围。他担心自己在数学上的发现会被用于实际工程从而带来危险,所以拒绝把自己的发现写成论文。(达 ·芬奇不公布潜艇设计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当作认识的焦点,把对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调整看作中心,很少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冯友兰总结:“中国的理想是取享受而舍力量,所以中国人不需要科学。 …… 中国哲学家不需要科学的确实性,
因为他们希望知道的是他们自己;同样地,
他们不需要科学的力量,因为他们希望征服的只是他们自己。在他们看来,智慧的内容不是理智的知识,智慧的功能不是增加物质财富。在道家看来,物质财富只能带来人心的混乱。在儒家看来,它虽然不象道家说的那么坏,可是也决不是人类幸福中最本质的东西。那么科学还有什么用呢?”历代统治者
– 也大都认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
奇物滋起”。
– 近代以后,对于科学技术的价值持正面、肯定的观点占据上风,但是也一直伴随着反对的、否定的观点。
– 在 17世纪,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 F·培根:
“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我发觉,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贡献和新发明更加伟大的了。”
在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间,如伏尔泰
V卢梭歧见。卢梭( 1712—1778):“科学与艺术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罪恶,”“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

行也就消逝了,并且这一现象是在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都可以观察到的。”“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
瑞典神学家布伦纳:“现代技术是现代人的世界性贪婪、他内心的骚动以及被永恒的上帝注定了命运而又要摆脱的不安宁心理的一种赤裸裸的表现。”
冯 ·迈耶:“现代社会五花八门的技术文明,
看上去像是一座辉煌的殿堂。实际是一个巨大的监狱。在这座殿堂里,每一个人都注定要为生计而竭尽全力地劳动。技术这个幽灵也
许在准备着自己的死亡,无疑也为人类的毁灭准备了条件。”
美国学者 D·K· Vaughan考察了过去 150年间工程师在以小说和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中的形象的历史变化情况。他得出的结论是:从 1850
年开始,工程师在大众中的形象迅速上升,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到最高点;从一战至二战结束这段时间里则开始缓慢下降;二战结束后到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工程师的形象则开始迅速下降。
从 20世纪 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负效应日益显露,因而又引起人们的关注。
1962年卡逊,寂静的春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
关于科学技术及人类社会未来的三种观点:
,悲观主义”,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1981年里夫金和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乐观主义”:卡恩,今后二百年,;
,现实主义”:莱斯特 ·R·布朗,综观世界全局,,博特金,回答未来挑战,。
二、评价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念
1、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或社会后果具有双重性:社会人群不同,受益情况不同;预期目的与实际后果不一致;所以,对科学技术的效果要作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因素塑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只创造潜在可能性,实际应用取决于社会决策;所以不能把消极后果的责任仅归于科学技术或科学家、工程师。
第 3节 当代科学 —技术 —经济 —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必要条件
1、协调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2)科学技术发展超前性原则,( 3)协同原则。
2、条件:( 1)领导机构,( 2)社会环境,( 3)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 4)
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协调问题
1、现状问题:发展的可持续性,急功近利倾向严重(市场导向,各种失范现象)
2、对策出路:
( 1)科学技术系统内部的协调
三个层次: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
( 2)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摆脱两难境地需要远见和暂时的牺牲,舍得对科技的投入。
( 3)体制、政策的协调配套
鼓励和控制功能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技体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经济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分配政策
( 4)文化观念适应
创新文化:竞争争先,团队合作,容忍失败,
造福人类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