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证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饮、食滞、虫积等各种证候。
实证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
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
苔厚腻,脉实有力。
治疗原则:实则泻之。
第一节 气滞证定义: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形成:
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调痰湿停聚感受外邪外伤闪挫气虚一、临床表现胸胁脘腹胀闷疼痛,时轻时重,走窜不定,
胀痛常随太息、嗳气、肠鸣、矢气后减轻,或随情绪的忧思恼怒与喜悦而加重或减轻,脉象多弦,可无明显舌象变化。
二、治疗法则
理气、行气。
三、常见中药陈 皮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应用: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等;
痰热;
泄泻;
消化不良;
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等。
用量用法,3---10克枳 实性味归经:苦、辛,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应用:脘腹痞满胀痛便秘胸痹用量用法,3---10克木 香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胆经。
功效:行气,调中,止痛。
应用:脾胃气滞证湿热泻痢胁痛用量用法,3---10克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多于止泻薤 白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应用:胸痹证胃寒气滞证用量用法,5---10克厚 朴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应用:湿阻脾胃证肠胃积滞证咳喘用量用法,3---10克香 附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三焦经。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应用:肝气郁结证胃脘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用量用法,6---12克醋炙止痛力加强乌 药性味归经:辛,温。归非、脾、肾、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应用:胸胁闷痛脘腹胀痛痛经尿频、小儿遗尿用量用法,3---10克川 楝 子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胃、
小肠、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应用:胁肋作痛虫积腹痛头癣用量用法,3---10克常见证型治要
(一)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情志抑郁,喜叹息,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代表方剂:四逆散炙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肝脾郁结临床表现:胁胀作痛,腹胀食少,
情绪抑郁,便溏不爽,
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
脉弦缓。
治疗法则:疏肝扶脾方药:逍遥散柴胡 芍药 当归 白术茯苓 甘草 薄荷 生姜肝胃不和临床表现:胃脘、胁肋胀满疼痛,
嗳气、呃逆、吞酸,
情绪抑郁,纳呆,
苔薄黄,脉弦。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陈皮 柴胡 川芎香附 枳壳 芍药 炙甘草
(二)胃肠气滞证临床表现:胃脘或腹部痞胀疼痛,痛而欲吐或欲泻,泻而不爽,或腹胀痛剧,
肠鸣走窜不定,矢气后胀痛得减,
大便秘结,苔厚,脉弦。
治疗方法:理气散结除痞代表方剂:半夏泻心汤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大枣 甘草思考题
实证的 治疗原则?
枳实、厚朴、陈皮的功效?
情志不畅,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闷,
攻窜作痛,痛无定处,常伴有乳房作痛,
月经不调,脉弦。脏腑辨证属 ——,治疗方法 ——— 。代表方剂 ———— 。
第二节 血瘀证定义:是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而停留于人体某处;或血液运行不畅,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所表现出的证候。
形成:气滞气虚阳气虚衰寒凝热结跌扑损伤一、临床表现疼痛呈刺痛,痛处不移,拒按,夜间加剧,青紫肿块或腹内徵块,出血呈紫暗色或夹有血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
瘀斑,舌下脉络曲张,脉弦涩。
二、治疗法则活血化淤三、常用中药川 芎性味归经,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血瘀气滞证头痛痹痛用量用法,3---10克延 胡 索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应用:痛证用量用法,3---10克丹 参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祛淤,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应用:妇科病 冠心病徵瘕积聚 疮疡痈肿失眠用量用法,5---10克 反藜芦酒炒可增加活血之功郁 金性味归经:辛、苦、寒归心、肝、胆经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用量用法,6~12克应用: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腹痛;
徵积;
湿浊蒙蔽心窍;
吐血,衄血,妇女倒经;
黄疸,胆结石。
注意事项:丁香畏郁金莪 术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应用:徵瘕积聚;
各种癌症。
用量用法,3~15克。
醋制加强祛瘀止痛作用益 母 草性味归经:苦、辛,微寒。
归肝、心,膀胱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应用:经闭、痛经、经行不畅;
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净等;
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心血管疾病。
用量用法,10---30克桃 仁性味归经:苦,辛;
归心,肝,肺,大肠经。
功效:活血祛淤;润肠通便。
应用:闭经、痛经、产后淤滞腹痛,
徵积及跌打损伤等;
肠燥便秘; 热毒壅聚;
咳嗽气喘。
用量用法,5-10克红 花性味归经:辛,温;
归心,肝经功效:活血祛瘀;通经;
应用: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徵积; 跌打损伤;
胸痹。
用量用法,3---9克蒲 黄性味归经:甘,平;
归肝、心包经。
功效:收敛止血,行血祛瘀。
应用:出血;
腹痛、产后瘀痛、痛经等;
高脂血症。
用量用法,3-10克,包煎;
止血多炒碳;散瘀多生用。
土 鳖 虫性味归经:咸,寒;有小毒。
归肝经。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应用: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徵瘕积聚;
跌打损伤。
用量用法,3-10克三 七性味归经:甘,微苦;温。
归肝经、胃经。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应用:出血症。
用量用法,3-10克牛 膝性味归经:苦,酸,平。
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
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应用:妇科病;
跌打损伤;
肾虚腰膝酸痛;
引经药。
用量用法,6-15克。
生用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
炙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
(一)气滞血瘀证临床表现:胸胁脘腹胀闷窜痛,偶有刺痛,
或有痞块、时散时聚,舌紫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疗方法:理气活血化瘀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四、常见证型治要药物,桃仁 红花川芎 赤芍 生地 当归枳壳 柴胡牛膝桔梗甘草
(二)气虚血瘀证临床表现:面色淡而晦暗,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痛处不移,
拒按,或肢体麻木,甚则半身不遂。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脉沉涩。
治疗方法:益气活血化瘀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药物,黄芪红花 桃仁当归 赤芍 川芎地龙
(三)寒凝血瘀证临床表现:畏寒冷痛,得温痛减,肢冷色青,或妇女月经后期、痛经、经色紫暗夹块,舌暗,苔白,脉沉迟而涩。
治疗方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代表方剂:温经汤吴茱萸 桂枝当归 赤芍 川芎牡丹皮麦冬 阿胶甘草 人参半夏 生姜
(四)热结血瘀证临床表现:少腹坚满胀痛,谵语烦躁,
恶热口渴,至夜发热,心神不宁,
头痛头胀,便结尿赤,脉沉实。
治疗方法:泻热通腑,活血化瘀代表方剂:桃核承气汤大黄 芒硝 炙甘草桃仁 桂枝
(五)外伤瘀滞证临床表现:外伤导致局部出现紫暗斑块、
疼痛等证候。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止痛代表方剂:七厘散血竭 麝香 冰片 乳香没药 红花 朱砂 儿茶思考题
川芎、延胡素、丹参、红花、三七的功效?
胸胁胀闷,攻窜作痛,偶有刺痛,或有痞块,时聚时散,舌紫或 有瘀斑,脉弦涩。其辨证属 ———— 。治疗方法 ——
—— 。代表方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