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次
学时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2
第一章 水稻病害(水稻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
1
2
第一章 水稻病害(水稻立枯病、纹枯病、白叶枯病
2
2
第二章 小麦病害(锈病、赤霉病)
2
2
第二章 小麦病害(根腐病、散黑穗、白粉病、病毒病等)
3
2
第三章 杂谷类病害(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茎腐病)
3
2
第三章 杂谷类病害 第四章 油料作物(大豆)
4
2
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害
4
2
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害
5
2
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害 第五章 糖料作物病害(甜菜)
5
2
第五章 糖料作物病害 第六章 其它经济作物病害
6
1
第七章 第一节 霜霉病(果树、蔬菜)
6
2
 第二节 疫病(果树、蔬菜)
7
2
第三节 白粉病 第四节 锈病类
7
2
锈病 第五节 灰霉病
8
2
第六节 炭疽病、菌核病、苗期病害
8
2
第七节 叶、果、枝病害
9
2
第七节 叶、果、枝病害
9
2
第七节 枝干病害 第八节 根部病害
10
2
第九节 细菌性病害
10
2
第十节 病毒病、线虫病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名 称
第一章 水 稻 病 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各地水稻病害的发生概况,掌握水稻主要病害的识别,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重 点难 点
重点: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立枯病、水稻恶苗病、及一些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病害控制方法。
难点:稻瘟病的叶斑症状的识别及栽培和气候条件的关系,稻瘟病病原菌和白叶枯病菌的变异与品种的抗病性,稻瘟病的防治适期。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教学方法
4
1、总体介绍水稻病害的发生、危害及种类。
2、结合挂图,讲授水稻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5、对本章作总结,根据病害的不同传播途径,来防治病害。
6、自学内容。
7、留作业
结合挂图讲授图解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名 称
第二章 麦类 病 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各种麦类病害在世界分布的情况,根据地域性特点,系统掌握各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达到灵活应用水平。
重 点难 点
重点: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及一些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病害控制方法。
难点:赤霉病和根腐病的苗期症状识别,赤霉病的流行条件、防治适期。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教学方法
4
1、总体介绍麦类病害的危害、种类及不同地区发生重的病害。
2、结合挂图,讲授麦类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5、对本章作总结,根据病害的不同传播途径,来防治病害。
6、自学内容。
7、留作业
结合挂图讲授图解启发举例对比提问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名 称
第三章 杂谷类作物病 害
目 的要 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玉米病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掌握玉米大、小斑病等的症状、发病规律及病害的控制方法;禾谷类黑穗病的种类、侵染循环类型和防治特点。
重 点难 点
重点:玉米大斑病、玉米黑穗病、谷子白发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及防治。
难点: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识别,黑穗病的侵染循环的类型及防治。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教学方法
3
1、总体介绍杂谷类病害的危害、种类及不同地区发生重的病害。
2、结合挂图,讲授杂谷类类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玉米大斑病的病害侵染循环。
4、对比法讲授玉米瘤黑粉与丝黑穗病的侵染循环、流行条件、病害的防治。
5、课堂自学高粱黑穗病,学生讲解。
6、自学内容。
7、留作业
结合挂图讲授图解对比提问自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名 称
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 害
目 的要 求
使学生系统了解油料作物病害的种类,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大豆孢囊线虫、大豆根腐病、大豆菌核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褐纹病、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难点:大豆胞囊病、根腐病的症状区别及发生规律。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教学方法
6
1、总体介绍油料作物病害的危害、种类及不同地区发生重的病害。
2、结合挂图,讲授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5、对本章作总结,根据病害的不同传播途径,来防治病害。
6、自学内容。
7、留作业
结合挂图讲授图解举例提问启发自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名 称
第五章 糖料及其它经济作物 病 害
目 的要 求
掌握糖料及经济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重 点难 点
重点:甜菜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难点:甜菜根腐病菌引起根腐病的症状区别。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教学方法
3
1、总体介绍糖料及其它经济作物 病 害的危害、种类。
2、讲授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6、自学内容。
7、留作业
讲授图解举例提问启发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名 称
第六章 蔬菜、果树病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蔬菜、果树病害的发生概况,掌握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
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重 点难 点
重点:各类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控制措施
难点: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教学方法
20
1、介绍各类病害的发生情况、危害部位。
2、讲授各类病害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6、自学内容。
7、留作业
讲授图解举例提问启发
课 目
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水稻稻瘟病的分布、危害程度,掌握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的发生规律、防治。
难点:稻瘟病的症状识别,稻瘟病的防治适期。
主要内容:
水稻稻瘟病
(一)症状:苗瘟 
叶瘟 普通型病斑急性型病斑白点形病斑、褐点病斑节瘟、穗芩瘟
(二)病原:1、病菌分类地位
2、形态
3、生理特性
(三)侵染循环:
病残体上菌丝体 —遇雨→  —→  分生孢子
 ↗ ↑ ↖
∣
 谷粒瘟 穗茎瘟 节瘟
∣
 ↘ ↓ ↙
↓
扩大再侵染 ←— 大量分生孢子 ←—秧田、大田稻株
(四)发病因素:1、品种抗病性
2、栽培管理
3、菌源
4、气象条件
(五)水稻抗瘟机制:1、植株形态
2、组织结构
3、生理生化方面
(六)防治:1、消灭越冬菌源
2、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
4、药剂防治二、水稻恶苗病
(一)症状:
(二)病原:1、学名
2、病原形态
3、病原生物学、生理分化
(三)病害循环:
越冬场所 病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冬菌态,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带菌种子—→幼苗发病—→严重枯死 ↘
分生孢子萌发侵入—→芽鞘—→蔓延到全株—→分生孢子
种子带菌—→传染稻粒←—风雨传播 ↙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1、选用无病健种
2、种子处理
3、拔除病株
4、防止幼苗、种子受伤
课 目
水稻立枯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细菌褐斑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病害的分布、危害性,掌握水稻立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胡麻斑病、细菌褐斑病的症状特点。
重 点难 点
重点:立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难点: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区别。
主要内容:
水稻立枯病:因病原种类、危害时期和环境不同,发病症状表现多种。
(一)表现症状有以下几种:
1、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
2、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2叶期。
3、黄枯:多发生于3叶期前后。
4、青枯:多发生于3叶期前后。
(二)病原及侵染循环:侵染性的立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
 Fusarium spp,Rhizoctomia Solani.
还有蠕虫菌属和腐霉菌属。
(三)影响发病因素,1、气候条件
2、种子质量和生活力
3、秧田条件和管理
(四)防治方法:1、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
  2、提高育苗技术,加强苗床管理
 3、药剂防治四、水稻白叶枯病
(一)症状:普通型、急性型、调萎型、中脉型。
(二)病原:Xanthornonas oryzae PV.oryzae
(三)病害循环:1、越冬:病菌在种子表面、胚和胚乳表面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
  2、侵入与发病:传播。
  3、发病条件: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耕作与栽培措施。
五、水稻纹枯病:又称“花杆”、“烂脚病”、“富贵病”。
症状:
苗期—→穗期均会发生,分蘖盛期—→穗期最重,尤以抽穗期前后危害更烈。
叶鞘症状——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扩大椭圆形或云纹状的病斑。
(二)病原: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iihu.无性世代病原形态,菌丝初期无色,老熟变成淡褐色,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
(三)病害循环: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
(六)水稻胡麻斑病和细菌褐斑病 症状对比,病原简介 
课 目
麦类病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小麦锈病、赤霉病的分布、危害程度,掌握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生规律,病害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小麦锈病、赤霉病的病害侵染循环,发生条件及其防治。
难点:三种锈病的症状区别,赤霉病的发生条件及其防治适期。
主要内容:
小麦锈病:分为秆锈、叶锈、条锈。
症状:
1、共同症状特点,①前期:铁锈色夏孢子堆
②后期:黑色冬孢子堆
2、三种锈病的区别:①秆锈:发病部位--茎秆、叶鞘
孢子堆特点:
②叶锈:发病部位――主要叶片,其次叶鞘
孢子堆特点:
③条锈:发病部位――主要叶片,其次叶鞘
孢子堆特点:
(二)病原:
1、学名:秆锈病菌 Puccinia graminls pers.Var.tritici Eriks.
  叶锈病菌P.recondia f.sp.tritici Erids.et.
条锈病菌P.stritfomis f.sp.tritici Erids.
2、病原菌及生理特性:
①生活史:产生5种孢子类型,转主寄生。
②夏孢子、冬孢子形态。
③生理特性:秆锈、叶锈、条锈。
(三)病害侵染循环:以秆锈为例国外:典型生活史在小麦和转主寄主小檗上分别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
↗ 性孢器冬孢子—→担孢子—气流传播→小檗—→产生
↘ 锈孢子器
 
↙多次侵染↖
  锈孢子—气流传播→小麦 —→ 夏孢子
 ↘成熟时产生冬孢子
我国:转主寄主在病害流行中不起什么作用。
小麦—→夏孢子—多次反复→小麦—→成熟时产生冬孢子
(四)影响发病因素:
秆锈病和叶锈病均靠气流做高空远距离传播的病害,每年发生情况决定于寄主植物本身、病原物、环境条件。
温、湿度:温度影响潜育期,湿度影响孢子萌发。
栽培管理:
3、菌源:
(五)防治方法: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①合理利用垂直抗性品种。
②利用速度发展较慢的品种。
③利用慢锈性品种。
药剂防治:应于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小麦赤霉病:介绍分布与危害。
(一)症状:幼苗、穗部、籽粒。
病原:1、学名:有性世代-Gibberella Zeae(Schw.)Petch.
无性世代-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
2、形态:
3、生理特性:子囊孢子才能释放,有水滴最好。
分生孢子萌发要求96%以RH。
(三)侵染循环:越冬菌态~子囊壳、菌丝体、分生孢子;越冬场所~病残体、种子。
种子带菌—→引起苗枯;土壤中病苗—→芩基腐症状。病菌主要通过调萎的花药侵入小穗。
子囊孢子—气流风、雨传播→落在麦穗上—→侵入小穗—适宜→3~5d
即可表现症状—→枯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穗枯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花期的初侵染菌量和子囊孢子连续侵染。
(四)发病条件:充足的菌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和小麦扬期相吻合,就会造成赤霉病的流行。
1、苗期:发病主要是种子带病程度、土壤带菌量与土温、湿度。
2、穗期:①侵染时期;②菌源;③气象条件;④栽培耕作措施。
3、堆垛期。
晒场期。
(五)防治方法:
1、小麦生育期~苗期和穗期:
①消灭越冬菌源;②轮作:2~3年轮作;③种子精选;④加强田间管理;⑤穗期喷药。
2、收获阶段:①晒场期;②堆垛期。
课 目
小麦根腐病、散黑穗病、白粉病、大麦条纹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病害的分布、危害,掌握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重 点难 点
重点:小麦根腐病、散黑穗病、大麦条纹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控制。
难点:根腐病的症状识别,病害的侵染类型。
主要内容:
小麦根腐病:
(一)症状:1、幼苗;2、叶片-气候不同,症状有些差异;3、穗部:黑色霉层;4、籽粒-黑胚粒。
(二)病原:无性世代,平脐蠕孢属。
侵染循环和发病因素:
防治:
小麦散黑穗病:
(一)症状:
(二)病原:学名-Ustilago tritici Rostr.
生理特性:
(三)侵染循环:越冬场所-种子胚部,越冬菌态-菌丝体。
 种子萌发种子胚部菌丝线体—侵入→生长点—→菌丝通过生长点扩展
↑ ∣麦苗发育病菌从幼嫩子房壁  ↓二、三节时
↑ 系统侵染单循环病害  菌丝侵入穗原基
  健穗   ↓
↖随风 盈穗期间破坏花器 
 散出黑粉 (形成大理黑粉)
 ↖ ↙
↖ 抽穗显症 ↙
防治:由于小麦散黑粉菌在种子胚内,所以防治关健在于消灭种子内的病菌。
药剂处理。
选育抗病品种。
建立无病留种田。
拔除病株。
小麦白粉病:
(一)症状:-叶片。
病原:学名:有性世代-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
病原生物学:
病害发生规律:1、侵染循环;2、发病条件。
防治:应采取推广抗病品种为主,结合其它措施。
大麦条纹病:
课 目
第三章 杂谷类病害(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玉米黑粉病的分布与危害,掌握二种黑粉病的症状,侵染循环和综合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的侵染循环及控制措施。
难点:玉米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穗部症状区别,两种黑粉病侵染循环区别。
主要内容:
一、玉米瘤黑粉病:
(一)症状:茎、叶、穗均可受害,形成病瘤。
(二)病原:Ustilago maydis DC.Corda.玉蜀黍黑粉菌。
冬孢子萌发—→担子—→4个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
(三)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病线体、粪肥、种子表面越冬。
越冬冬孢子—→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
↓风雨传播土壤病 ↗ 幼嫩分生组织残体粪↗ ↗  ∣
肥种子↖  多次侵染  ∣
↖ ↗ ↓
←— 冬孢子 ←— 形成菌瘤
流行条件与品种抗性、菌源数量、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防治:1、减少菌源-清除病残体、轮作、施腐熟有机肥。
2、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
4、种子处理。
二、玉米丝黑穗病:
(一)症状:只危害穗部。
(二)病原:Sporisorium reilianum Langdon et Full.
冬孢子萌发与瘤黑粉病菌相似。
(三)侵染循环:冬孢子在土壤、粪肥、种子表面上越冬。
种子

冬孢子—萌发→幼苗或幼根—→病菌系统扩展

 雌雄穗内形成大量冬孢子

冬孢子越冬 ←— 抽穗显症
(四)影响发病因素:此菌在莲藕侵染,无再侵染。
1、土壤温度和湿度。2、农业措施。3、品种的抗病性。
(五)防治:
三、玉米大斑病:
症状:
(二)病原:
课 目
玉米大斑病、谷子白发病、高粱黑穗病、第四章 大豆胞囊线虫
目 的要 求
掌握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发展、发展是谷子白发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玉米大斑病、谷子白发病。
难点:几种高粱黑穗病的区别。
主要内容:
三、玉米大斑病:
(三)发生规律: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种子上越冬。
越冬后病菌—→分生孢子
↓风雨、气流
  —→ 玉米叶片(直接成气孔)
↗ ∣
多次   ∣发病
↖  ↓
←— 大量分生孢子发病条件:1、品种抗性。
 2、气象条件。
(四)防治:1、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3、药剂防治。
四、谷子白发病:苗期-成熟期均可发生。
幼苗:未出土前,病苗扭曲变褐,重者未及出土而枯死,为苗枯症状。
叶片:症状为灰背。
成株:白尖—→枪杆—→白发穗部:看谷老。
病原:Selerospora graminicola Schret.
侵染循环:卵孢子在土壤、粪肥、种子表面越冬。
谷子种子 ↓
土壤 —→卵孢子萌发—→幼根或芽鞘粪肥 生长点 —→苗枯
↓ 
↖  白尖 灰背 
  卵孢子   ↙ ↗ ↘
  ↖ 白发←枪杆  多次形成 ←分生孢子          看 谷 老
发病条件:
1、土壤温、湿度。
栽培条件:连作比轮作重,连作菌源多。盖土过深、发病重。
品种抗病性。
(五)防治 1、种子处理 2、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3、控制侵染来源
4、适期晚播一、大豆胞囊线虫病:
症状:主要危害根部。
苗期:地上部分特点。
成株期:地上部分、根部特点。
病原: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che.线虫门、线虫纲,民皮线虫属。
形态:雌雄异形、雄线形、雌柠檬形或鸭梨形。
2、生理特性:卵孵化温度为16℃~35℃,2、3龄幼虫生育T:9~27℃,适温:19~26℃;适宜RH:60~70%。胞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最长可达10年以上。
侵染循环: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或在粘有泥土的种子表面越冬。
春季,胞囊内卵—→幼虫(一龄幼虫)—脱皮→2龄幼虫
↑雌成为孢囊  ↓突破卵壳
 ↖ 土壤
  雄虫死亡←—雌雄交配 幼虫↓寻找寄主
 ↖ 从幼根表皮侵入
↖  ↙
雌雄成虫 ←— 3、4龄发育
 大豆胞囊线虫发生代数,因各地土温不同而异。
胞囊线虫在田间传播:农事操作,田间流水,种子远距。
课 目
油料作物病害(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油料作物病害的种类,哪些为主要病害,危害程度如何。掌握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其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大豆孢囊线虫、病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难点: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混合发生时的症状区别。
主要内容: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
发病条件:
1、土壤条件:土壤温、湿度、土壤质地对胞囊线虫的发育及其毒辣力有重大影响。
2、轮作制作:重、迎茬地发病重。
3、施肥与灌溉。
土壤中生物。
防治方法: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最实用的方法是使用抗虫品种。
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
合理轮作。
农业技术措施。
种子检疫、药剂拌种。
土壤施药。
生物防治。
二、大豆根腐病:分布与危害
(一)症状:根部,地上部分,地下根
(二)病原功菌:由多种病原菌侵梁所引起的。主要有: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禾谷镰刀菌、茄腐镰刀菌、腐霉菌、丝核菌等。
(三)侵染循环: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
课 目
大豆灰斑病、褐纹病、菌核病、霜霉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大豆灰斑病、褐纹病、菌核病、霜霉病的分布与危害,掌握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灰斑病、褐纹病、菌核病、霜霉病的侵染循环及其防治。
难点:灰斑病、褐纹病的防治适期、菌核病的防治。
主要内容:
(一)症状:叶片、茎秆、籽粒。
(二)病原:Corcospora sojinum Liuet Gul.半知菌亚门,尾孢属。
形态:梗,分生孢子。
生理特性:病菌生长发育的温、湿度。
寄主范围:
(三)侵染循环:
菌丝体、分生孢子—→幼苗—→严重死亡
↘  ↓
叶片 —→ 分生孢子
↓气流传播多次重复侵染
(四)发病条件:1、品种抗性:种植感病品种,灰斑病经常流行。2、病原菌。3、气象条件:春季气温达17℃以上,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高温、高湿、多雨有得病害发生。4、耕作栽培措施。
防治: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加强农业防治。3、药剂防治。
四、大豆褐纹病:
(一)症状:
(二)病原:
(三)发病规律:
(四)防治:
五、大豆菌核病
(一)症状:茎秆,褐色湿腐状—→苍白色—→白色菌丝体—→菌核。
(二)病原: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子囊亚门,核盘菌属。
1、菌核特点;2、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光照;3、寄主范围:能侵染300多种植物。
(三)侵染循环:菌核土壤、病残体、混于种子间越冬。
土壤病残体—→菌核—→子囊盘—→子囊及子囊孢子—→弹射孢子种子间   ↓气流或雨水
 菌核←—发病←—茎秆
↗ ↘
接触茎秆←— 菌丝
(四)发病条件:
1、菌源:田间大理菌核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
2、气象条件:地表温、湿度直接影响菌楞供电笔子囊盘形成。田间菌源充足时,气温一般能满足,流行关键取决于湿度,大豆成株期,阴雨连绵,田间湿度大,最易发病。
3、农业技术措施。
(五)防治:
六、大豆霜霉病
(一)症状:叶片、种子。
(二)病原:Peronospora manshurica Syd.无性世代孢子囊。有性世代卵孢子。
(三)侵染循环:卵孢子在种子、病残体中越冬。
↗ 带菌种子
↑    卵孢子—→胚芽—→菌丝扩展生长点—→真叶、腋芽(发病中心
↑ ↘ 半系统侵染)  ↙ ↓
↖ 荚种子 风、雨传播产生大理孢子囊
↑←— 孢子囊←—发病←—叶片 ↙
↘  ↙
多次侵染
(四)发病条件及其防治:
课 目
大豆病毒病、油菜菌核病、甜菜立枯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三种病害分布,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大豆病毒病、油菜菌核病。
难点: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因素。
主要内容:
七、大豆病毒病:
(一)症状:
(二)病原:
(三)侵染循环: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
八、其它病害简介:
自学内容:向日葵菌核病、霜霉病。
九、油菜菌核病:分布。
(一)症状:苗期-成熟期,以开花期后发病最盛。成株、叶片:圆形不规则形,灰褐色、黄褐色病斑—→腐烂。茎秆:类似大豆菌核病。
(二)病原:和大豆菌核病相同。
(三)侵染循环:
(土壤、病残体、种子间)菌核—→子囊盘—弹射→子囊孢子
  ↑ ↓风雨传播
 ↖茎、叶片角←脱落—花瓣、叶片除子囊孢子侵染囊,再侵染靠病部接触,以菌丝蔓延。
(四)发病条件:
1、菌核数量:菌核越多、病害越重。2、品种抗病性。3、气象条件:如降雨量、湿度、气温、日照和风速等。与菌核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尤以降雨量和相对湿度最大。4、油菜开花期与病菌的子囊盘萌发期的关系。
(五)防治:
糖料作物病害。
一、甜菜立枯病:
(一)症状:幼苗病害,2-3对真叶阶段均可发生。
(二)病原:病原物种类较多,主要为立枯丝核菌和镰刀菌,蛇眼病菌、猝倒病菌等。
(三)侵染循环: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当种子播入土壤后即可引起发病,病菌死亡,病菌又继续存活于土壤中。
病条件及其防治:
发病条件:1、土质;2、土壤温、湿度;3、土壤肥力。
防治:1、种子处理;2、中耕松土;3、播期与播深;4、衽实行轮作;5、合理施肥。
课 目
甜菜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病毒病
目 的要 求
掌握甜菜根腐病的防治,甜菜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病毒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甜菜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
难点:烟草病毒病的症状区别。
主要内容:
二、甜菜根腐病:
(一)症状:病菌不同引起症状不同。
(二)病原:多种病菌引起,镰刀菌、丝核菌、茎点霉菌、白娟菌、幼苗。
(三)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
侵染循环:与立枯病相同。
发病条件:
(四)防治方法:
三、甜菜褐斑病:
(一)症状:叶片:病斑、圆形,边绿褐色,中灰白色、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
(二)病原:
(三)侵染循环:菌丝团在病残体、种球上越冬。
病残体↖
越冬—菌丝团—T≥10℃→分生孢子种球 ↙ ↓风、雨
↑    ↓传播
   ↑  叶片(气孔侵入)
   ↑  多次↗  ↓
种子 ←— 分生孢子←—发病形成病斑一般幼叶较抗病,老叶易感病。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
其它经济作物病害烟草赤星病:
烟草病毒病:
课 目
第六章 园艺植物病害(第一节 霜霉病)
目 的要 求
掌握霜霉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控制措施。
重 点难 点
重点: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十字花科霜霉病。
难点:霜霉病的发病规律
主要内容:
葡萄霜霉病: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和幼果。
(二)病原:葡萄生轴霉菌。Plasmopara viticola Pzerl.et de TONI.
鞭毛菌亚门,单轴霉属。
(三)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发病规律:
卵孢子—→芽管—→芽孢子囊—→流动孢子—→风雨传播叶片卵孢子越冬←—再侵染←—孢子囊←—气孔侵入发病孢子囊寿命较短,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孢子囊萌发必须有水滴或重雾中。
发病条件:
1、气象条件:温度、湿度和降雨尤为重要。夜间低温有笪孢子囊萌发和侵入。湿度、露水有笪孢子囊的萌发。
2、栽培管理。
3、品种抗病性。
(四)控制措施:采后清洁果园,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保护相结合。
1、清洁果园:及时消除落叶。2、加强栽培管理。3、药剂保护。
黄瓜霜霉病:危害。
(一)症状:
(二)病原: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Rostov)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假霜霉属。
形态。
身残志坚特性:病菌适宜高湿和水分。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
(三)病害循环:越冬问题因地区和栽培情况不尽相同。
(四)发病条件:1、气象条件。2、品种抗性。3、栽培管理。
(五)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3、生态防治。
4、药剂防治。
十字花科霜霉病:
(一)症状:
(二)病原:寄生霜霉菌 Peronospora parasitica Fries.
鞭毛菌亚门,霜霉属。
1、形态:二叉分枝。2、生理:病菌产生孢子湿度8~12℃水滴,侵入寄主温度16℃.3、生理分化。
(三)发病规律: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种子上。
卵孢子—→孢子囊—→气流、雨水传播—→叶片

多次侵染←—大量孢子囊←—发病发病条件:1、气候条件:温度决定病害迟早,雨量决定病害轻重。
 2、栽培条件:
 3、品种抗病性:
(四)控制措施:
1、利用抗病品种。
2、栽培防病:①合理轮作。②适期播种。③合理密植。④清洁田园。
3、加强田间、水肥管理。
4、筛选种子、种子消毒。
5、药剂防治。
四、介绍其它霜霉病:
课 目
第二节 疫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疫病引起的植物种类、危害部位。掌握疫病症状、发病规律、控制措施。
重 点难 点
重点:辣椒疫病、黄瓜疫病、番茄疫病、马铃薯疫病。
难点:疫病的防治。
主要内容:
辣椒疫病:介绍疫病与危害。
(一)症状:茎、叶、果实、根、均发病。
(二)病原: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三)侵染循环: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土壤或种子中越冬。
卵孢子、厚垣孢子—→经雨水、灌溉水—→茎基部或近地表果实—→发病中心或病株—→大量孢子囊—→不断侵染
(四)发病条件:与温、湿关系密切。20~30℃适合孢子囊产生,25℃左右最适合流动孢子产生和侵入,适温高湿有笪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五)防治:
1、选育和引进抗病品种。
2、农业防治措施:①避免连作,2-3年轮作。②推广高畦式高垄栽培,小水勤灌。③清洁田园。
3、药剂防治。
黄瓜疫病:简介。
(一)症状:危害茎、叶、蔓、果、根。
(二)病原:掘氏疫霉 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
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三)侵染循环:
(四)发病条件:1、气候条件:发病适温28~30℃,在一定的温度及范围内,雨季来临的早晚、降雨量及雨日数是疫病的发生的决定因素。2、栽培措施。品种抗病性。
(五)防治:
番茄晚疫病:介绍。
(一)症状:幼苗,成株期:叶片、果实。
(二)病原:致病疫霉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 de Bary.
鞭毛菌亚门疫霉属。1、形态。2、生理。3、生理生化。
(三)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或在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危害,在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孢子随气流、雨水传播,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
晚疫病是一种危害性大、流行性强的病害。低温高湿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
(四)病害控制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3、实行轮作。4、药剂防治。
其它疫病:
课 目
第三节 白粉病 第四节 锈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白粉病、锈病的病害特点,掌握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和病害控制措施。
重 点难 点
重点:瓜类白粉病、梨锈病。
难点:梨锈病侵染循环。
主要内容:
瓜类白粉病:介绍瓜类白粉病分布、危害程度。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
白色大斑—→似撒上一层白粉一样—→后期产生黑色小点。
(二)病原:两个属真菌:
①瓜白粉菌。
②瓜单囊壳菌。
(三)发病规律:低温干燥的地区,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较温暖地区,以菌丝体在保护地的病株上越冬。
越冬后的闭囊壳或菌丝体—→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寄主

 形成闭囊壳←—多次再侵染←—大量分生孢子发病条件:1、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
 2、栽培管理与发病的关系:
(四)控制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与加强栽培管理。
2、温室熏蒸消毒。
3、药剂防治。
月季白粉病:
(一)症状:
(二)病原:
(三)发病规律:
(四)控制措施:
第四节 绣 病梨锈病: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也能危害果实。
(二)病原:梨胶锈菌 Gymnosporangium asaticum Miyabe ex Yanada.
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
课 目
锈病、灰霉病
目 的要 求
掌握玫瑰锈病、豆科蔬菜锈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了解灰霉病的危害,掌握茄科蔬菜灰霉病。
重 点难 点
重点:菜豆锈病、茄科蔬菜灰霉病。
难点:葡萄属3个种的鉴定。
主要内容:
玫瑰锈病:
豆科蔬菜锈病:介绍豆科蔬菜锈病的分布、危害。
(一)症状:主叶叶片,叶片:锈褐色夏孢子堆—→黑褐色的冬孢子堆。
(二)病原:单孢锈菌属,疣顶单胞锈菌,红豆单胞锈菌、蚕豆单胞锈菌、豌豆单胞锈菌。
豌豆锈菌是边转主寄生外,其它3种教师单主寄生的锈菌。
(三)发病规律:冬孢子、病残体越冬。
冬孢子—→菌丝、小孢子—→豆株—→夏孢子、私利侵染。
发病因素:是高温、高湿。水滴是锈菌需要的必要条件。此外,低温和排水不良或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等发病也重。
(四)控制措施:1、消灭病残体;2、药剂保护;3、选育抗病品种。
第五节 灰霉病茄科蔬菜灰霉病:介绍。
(一)症状:苗期-贮藏期均可发生。茎、叶枝条、果实。
苗期,叶片,果实。
辣椒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
(二)病原:葡萄孢属,有3个菌。
(三)发病规律:分生孢子、菌丝体、菌核、病残体、土壤中。
(四)控制措施:以控制温、湿度,培育壮 为主,及时喷药保护。
1、加强通风透光、培育壮苗。
2、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原数量。
3、生态防治。
4、药剂防治二、其它灰霉病介绍:(茄子、黄瓜、菜豆、葱、芹菜、韭菜)
课 目
炭疽病、菌核病、苗期病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病害的发生情况,掌握炭疽病、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瓜类炭疽、辣椒炭疽、苹果炭疽、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苗期病害。
难点:辣椒炭疽病三种症状的区别,病原菌的鉴定,苗期病害的症状区别。
主要内容:
瓜类炭疽病:介绍危害。
(一)症状:幼苗和成株期都能发生,子叶、叶片、叶柄、果实。症状因寄主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黄瓜:黄褐色-红褐色近圆形病斑,有黄色晕圈,有轮状小黑点。
西瓜、甜瓜:与黄瓜基本相似。区别是西瓜叶片病斑呈纺锤形或近圆形—→黑色圆形病斑,紫黑色晕圈。
(二)病原:瓜类炭疽病。
1、形态:2、生理:
(三)发病规律:菌丝体,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以菌丝体潜伏于种皮内越冬。
发病条件:1、气象条件:
 2、栽培条件:
(四)控制措施:以预防为主。
1、种子处理。2、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品种布局。3、苗订和棚室消毒。4、加强栽培管理。5、药剂防治。
辣椒炭疽病:介绍分布与危害。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果实,特别近成熟期的果实更易发生。
1、黑色炭疽病,果实圆形,不规则凹陷病斑,略隆起同心轮致,轮状排列黑色小点。
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轮状小黑点。
红色炭疽病:危害果实,病斑密生轮状橙红色小点。
3、黑点炭疽病:果实受害重,病斑与黑色炭疽相似,但小黑点较大。
(二)病原:三种病原形态。
(三)发病规律:似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在种子内,也能以分生孢子盘、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
越冬后分生孢子—→气流、雨、传播—→寄生
↗ ↓
分生孢子盘菌丝体 ↓
  越冬孢子盘菌丝体 反复侵染←—分生孢子←—发病
(四)控制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辣味强的品种较抗病。
2、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轮作,增施P、K肥。
清洁田园:清除病果药剂防治。
三、其它炭疽病:
(一)苹果炭疽病:
(二)菜豆炭疽病:
(三)十字花科炭疽病:
菌核病十字花科蔬菜菌菌核病:
(一)症状:幼苗-基部变色、腐烂—→猝倒。
成株主要危害茎基部、叶柄、叶片-褐色病斑—→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
(二)病原:和前面讲的一样。
(三)发病规律:菌核、病残体、土壤、混杂在种子中越冬。
发病规律与大豆菌核病类似。
发病条件:
(四)控制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选种子处理。
2、加强栽培管理-深翻,中耕。
3、化学防治:①喷药防治。②烟熏防治。③粉尘法防治。
二、其它菌核病:
苗期病害
(一)症状:1、猝倒病-秧苗茎基部水渍状,纵向缢缩。
2、立枯病-梭形斑点,横向绕茎缢缩—→立枯。
3、根腐病-根部和根茎部—→缢缩、腐烂。
(二)病原:1、猝倒病-瓜果腐霉。
2、立枯病-立枯丝核菌。
3、根腐病-多种镰刀菌。
(三)发病规律:1、苗床管理。2、气候条件。3、寄主的生育期。
三、控制措施:
课 目
叶果、枝病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觉叶、果、枝病害的种类,掌握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腐病、番茄旱疫病等病害。
重 点难 点
重点:梨黑星病、桃褐腐病、番茄旱疫病。
难点:
主要内容:
梨黑星病:介绍分布与危害。
(一)症状:果实-大小不等的圆形黑色病疤—→硬化,粗糙。
叶片:叶背出现圆形、不规则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
(二)病原:梨黑星病菌 Venturia pirina Aderh.
(三)发病规律:分生孢子、菌丝体在腋芽的鳞片、枝梢病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子囊壳、落叶上越冬。
第二年新梢基部先发病—→分生孢子—→风、雨传播—→叶、果发病发病条件:
1、品种抗病性:目前主栽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鸭梨、京白梨最易感病。
2、阶段抗病性:幼叶高度感病,果实越近成熟,抗病性越差。
气象条件:降雨量对该病的影响最大。多雨年份病重,干旱年份病轻。
(四)控制病害:
1、搞好果园卫生。①清除落叶。②芽萌动时喷药。③清除病梢。④及时摘除病叶及病果。
2、生长期药剂防治。
二、苹果斑点落叶病:
(一)症状:叶片-红褐色病斑,边缘紫色,潮湿时产生黑色霉状物,后期常被二次侵染。
(二)病原:苹果链格孢菌。
(三)发病规律:菌丝体在叶、枝条或芽鳞中越冬。
菌丝体—→分生孢子—→气流、风雨传播—→叶片分生孢子有2活动高峰。
高湿多雨病害易发生,春季干旱年份,病害推迟;夏季降雨量多,发病重。
(四)控制措施:
1、利用抗病品种。2、搞好清园工作。3、加强栽培管理。4、化学药剂防治。
三、桃褐腐病:
番茄早疫病:介绍危害。
(一)症状:叶、茎、果实。
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同心轮纹—→潮湿产生黑霉。
果-果蒂附近或裂处形成近圆形凹陷,有同心轮纹—→黑色霉层,病果早落。
(二)病原:茄链格菌 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
1、形态。2、生理。
(三)发病规律: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种子、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和越冬后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入寄主—→发病—→大量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
此病菌对T适应性很强,15~30℃均可发生。田间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栽培条件也有关。
(四)控制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
清洁田园和衽轮作。
种子消毒。
加强栽培管理。
课 目
茄子褐纹病、番茄叶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十字花科白斑病、番茄斑枯病
目 的要 求
了解这些病害的分布,危害程度,掌握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病害控制。
重 点难 点
重点:茄子褐纹病、番茄霉病、白菜黑斑病、番茄斑枯病。
难点:白菜黑斑病、白斑病的症状区别。
主要内容:
五、茄子褐纹病:世界性病害,几乎所有产区均有发生,是茄子重要病害。果腐损伤最大。
(一)症状:枝杆、叶斑、果实、幼苗症状不一样。
叶片-底叶开始,向上发展,圆形成不规则形,边缘颜色深,中央灰白色,其上轮生小黑点。
果实-与叶片相似。多个病斑联合—→整个果实腐烂脱落。
(二)病原:拟茎点霉菌。1、形态。2、生理。
(三)发病规律:菌丝、分生孢子器,病残体在土表层,菌丝体种子皮内或以分生孢子器附着种子表面。
种子带菌—→幼苗发病 ↘
分生孢子—→叶片、果实和茎—→发病土壤带菌—→茎基部溃疡↗
高温、高湿有笪病害发生。北方6-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易流行。棚室内发生轻重,取决于大棚内的小气候。
(四)控制措施:
六、番茄叶霉病: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
(二)病原:番茄叶霉病菌 Fulria fulva Cif.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形态。
(三)发病规律:菌丝体或菌丝块病残体,分生孢子在种子表面或菌丝体种皮,温温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四)控制措施:
品种间对番茄叶霉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
发病重的地区轮作。
施有机肥。
药剂防治。
七、十字花科黑斑病:危害和分布,危害的种类。
(一)症状:叶片-圆形,褐色,灰褐色,有的有同心轮纹—→有黑色霉层。
(二)病原:
(三)发病规律: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土壤、采种株上以及种子表面越冬。分生孢子风、雨传播—→寄主—→大理。
控制病害:1、种子处理。2、加强栽培管理。3、药剂防治。
八、十字花科白斑病:
九:番茄斑枯病:分布、危害。
(一)症状:叶:病斑圆形和近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
(二)病原及其侵染循环:
本病由番茄壳针孢菌侵染所致。形态。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器或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
第二年病残体—→分生孢子—→雨水溅到番茄叶片上—→发病—→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重复侵染。
(三)发病条件:温暖潮湿和阳光不足的阴天,有利于斑枯病的发生。同时,土壤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病害容易流行。
(四)防治:1、轮作。2、田园卫生。3、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4、喷药保护。
课 目
其它叶部病害及其枝干病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芹菜斑枯病、芹菜早疫病、葱紫斑病、菜豆角斑等,苹果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发病规律及其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芹菜斑枯病、芹菜早疫病、葱紫斑斑病、苹果腐烂病。
难点:芹菜斑枯病、芹菜早疫病的症状区别,苹果腐烂病的防治。
主要内容:
十、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分布广泛,危害重。
(一)症状:大斑型主型两种,东北以小斑型为主。
(二)病原:芹菜小斑病由芹菜大壳针孢侵染,大斑病。1、形态。2、生理。
(三)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皮内越冬,也能在残体及种用根的残体上越冬。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冷凉高湿的气象条件。冷凉天气,病菌比在高温天气下发育迅速。潮湿、多雨分生孢子传播和萌发的必要条件。
(五)防治:
应用无病种子。
清除田间病残体。
加强栽培管理。①排开播种的过病期。②选地栽培,控制温湿度。③看苗追肥用水。④适当密植。
4、药剂保护。
十一、芹菜早疫病:
十二、葱紫斑病:
(一)症状:苗期开始发生,生育后期发生最盛。北方主要在生育后期。
叶片-病斑紫褐色,梭形—→黑色霉层。
(二)病原:
(三)侵染循环:在整年种植葱类作物,病菌可以分生孢子终年在各种葱类作物上传染,无明显越冬期。北部地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菌丝体—→分生孢子—→雨水和气流传播—→气孔或伤口—→寄主—→分生孢子侵染。
(四)影响发病因素:
(五)防治:1、无病地留种消毒。2、轮作。3、消灭病残体。4、药剂保护。5、适时收获。
枝杆病害苹果腐烂病:分布,危害。
(一)症状:主要危害枝干,溃疡型,枯枝型:
(二)病原: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三)发病规律: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和孢子角在田间病树组织内越冬或在病残枝干上越冬。
分生孢子器—→遇雨或潮湿分生孢子—→孢子角—→雨水冲溅传播。子囊孢子也能侵染。
(四)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壮树抗病。
搞好果园卫生、减少病菌。
3、剂预防。
4、病疤治疗。
课 目
根部病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根部病害的种类,掌握根部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及其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瓜类枯萎病、茄子黄萎病,根腐病。
主要内容:
一、瓜类枯萎病:是瓜类主要病害,分布广,主要危害黄瓜、西瓜,也危害其它瓜类。
(一)症状:典型症状萎蔫。茎蔓上出现纵裂,维管变褐。
(二)病原:主要镰孢菌。
(三)发病规律:病菌为土壤习居菌,以厚垣孢子、菌核在土中或病残体中,主要从伤口侵入—→维管囊—→植株各部位。
病菌主要靠农事操作,雨水、地下害虫中和线虫等传播。连作地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重。害虫多,易造成伤口,有利病菌侵入,可加重危害。
(四)控制措施:1、选育利用抗病品种。2、深耕、晒土。3、嫁接防病。4、药剂防治。5、生物防治。6、利用诱导抗性。
二、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很重。
(一)症状:萎蔫,茎秆变褐色。
(二)病原:大丽轮枝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1、形态。2、生理。
(三)发病规律:
(四)控制措施:是一种维管囊病害,应以农业防治为中心的综合防治。
选用无病种菌。
大田防治:从定植到盛果期是防治关键时期。①轮作,②不能轮作,土壤消毒。③科学施肥。④合理灌水。
选用抗病品种。
嫁接防治。
三、根腐病:危害种类,危害程度。
(一)症状:
(二)病原:腐皮镰孢菌。
(三)发病规律:
(四)控制措施:
课 目
园艺植物细菌类病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细菌性病害的特点,掌握各种细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果树根腐、十字花科植物软腐病,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难点:
主要内容:
果树根癌病:简介。
(一)症状:主要发生于根颈部,也发生于侧根各支根上。
(二)病原:根癌菌属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三)发病规律:细菌在癌瘤组织的皮层内越冬或进入土壤中越冬,细菌在土壤中能存活一年以上。雨水和灌溉水是传 主要媒介。此外,地下害虫在病害传播上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伤口是病菌侵入植物的主要通道。
(四)发病条件:
1、温湿度-病菌侵染与发病随土壤湿度的增高而增加,癌瘤形成以22℃时为最适合。
2、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为碱性时有利于发病,酸性土壤对发病不利。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发病少。
3、嫁接方式:
(五)控制措施:病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所以防治的时间应以种子或苗木接触土壤之前为好,从根本上阻止根癌菌的侵入。
1、加强苗木检疫。
2、加强栽培管理,解决土壤带菌问题。
抗性品种的应用及改进嫁接方法。
生物防治:用K84防治此病有效。
保护伤口:
6、切除癌瘤。
二、十字花科植物软腐病:危害程度,危害种类。
(一)症状:因病组织和环境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
内嫩多汁的组织—→初呈半透明状—→褐色—→粘滑软腐状。
坚实少汁的组织—→受侵染后—→腐烂—→组织干缩。
(二)病原:胡萝卜软腐欧文氐菌胡萝卜亚种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生理特性:
(三)发病规律:软腐病菌主要在病株和病残体中越冬。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
发病条件:.
1、白菜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与发病的关系。
2、白菜伤口的种类与发病的关系-发病率最高的是叶柄的自然裂口,其次是虫伤。
3、昆虫与发病的关系-昆虫怀软腐病的发生的关系盐分密切。
4、气候与发病的关系-以雨水与发病的关系最大。白菜包心以后多雨,往往发病严重。
5、栽培措施与发病的关系:①高畦与平畦。②间作与轮作。③播种期。④施肥。
6、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四)控制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①避免各在低洼、粘重的地块上。②提最耕翻整地。③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④增施底肥,及时追肥。⑤适期播种。⑥及时清除病株。
2、防治害虫。
3、选用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
三、茄科植物细菌青枯病:
四、黄瓜细菌角斑病:
五、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课 目
园艺植物病毒类病害、植物线虫病害
目 的要 求
了解十字花科植物病毒病、瓜类病毒病、番茄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情况,掌握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重 点难 点
重点:番茄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
难点:
主要内容:
十字花科植物病毒病:
(一)症状:由于病原物病毒的种群或株系不同,被害蔬菜的种或品种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症状表现也差异。
1、大白菜:重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变硬脆,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受害轻的,只有花叶和皱缩。
2、甘蓝:出现明显的花叶症状。
(二)病原:有3种病毒。①无青花叶病毒(TUMV)。②黄瓜花叶病毒(CMV)。③烟草花叶病毒(TMV)。
(三)发病规律:介绍侵染来源、流行条件。
(四)控制措施:1、防治蚜虫。2、提高栽培技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4、选留无病种株。
二、瓜类病毒病:
(一)症状:瓜类病毒病的症状大同小异,主要有南瓜、丝瓜、黄瓜、西葫芦等。
(二)病原:病原主要有CMV和WMV。
(三)发病规律:黄瓜花叶病毒可以在一些宿根性的杂草上根上越冬。瓜类作物生长期间蚜虫传外,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也使病情扩大,甜瓜传播与黄瓜花叶病相同,但甜瓜种子可以带毒。
影响发病因素:
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温度高、日照强、干旱情况下发病比较重。
栽培管理与发病关系-缺水、缺肥、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均较重。
(三)控制措施: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建立无病留种地,采用无病种子及其种子消毒。
3、加强栽培管理,铲除田边杂草。
三、番茄病毒病,常见三种症状,花叶病、条纹病、蕨叶病。
(一)症状:1、花叶病。2、条纹病。3、蕨叶病。
(二)病原:花叶病-TMV、条纹病-TOMV、蕨叶-CMV。
(三)发病规律:烟草花叶病毒,易由接触传染,蚜虫不传毒。番茄花叶病和条纹病主要通过田间各项农事操作传播,番茄种子附着果内也带毒。黄瓜花叶病毒由蚜虫传播。
影响发病因素:
气象因素怀发病关系。
栽培管理与发病因素。
土壤与发病的关系。
4、品种与发病关系。
(四)控制措施:
(一)症状:皱缩花叶病-叶片深浅不均的病斑,叶片缩小,叶尖向下弯曲,皱缩,全株矮化。
卷叶病典型的症状-叶缘向上卷曲,严重时,圆筒状。
(二)病原:皱缩花叶病是由PVX和PV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PVX传染方式为汁液磨擦传染,昆虫不传染。
PVY传染方式为汁液和蚜虫传染。
卷叶病毒-PLRV,由蚜虫传染,汁液接触不能传染。
(三)发病规律:花叶病-种薯带毒传染,也可接触传染。
发生条件:生长期间蚜虫发生多。
(四)防治:
建立无病种薯系列田。
选用抗病品种。
夏播留种和二季作留种。
高垄深耕,加强肥水管理。
实生苗块茎留种。
生长点组织培养。
热处理。
防治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