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字花科科蔬菜病害十字花科蔬菜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白菜、油菜、甘蓝、花椰菜、芥菜、芜菁、萝卜、紫菜薹等。其中以白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为最大,它不仅是我国城乡人民的主要蔬菜种类,而且还由于其产量高、耐贮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冬季或蔬菜淡季的主要菜种。迄今已发现十字花科蔬菜病害40余种,其中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称为十字花科蔬菜的三大病害;黑斑病、白斑病、细菌性黑腐病、炭疽病、根朽病、细菌性黑斑病等在各地常有发生,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菌核病在南方菜区危害较重;根肿病在10余省(市)始有发生。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Crucifers Viral DiSease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疯病,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列为三大病害之首。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以大白菜受害最重。历史上,我国各地十字花科作物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大白菜,均曾由于病毒病的危害遭受过较大的损失,特别是1952、1958、1972、1977、1985、1987年,全国因气候高温干旱,造成病毒病大流行,严重减产。1962年新疆菜区病毒病大流行,几乎使北疆的大白菜全部绝收。此病一般发病率为3%一30%,严重地块可达80%以上,而且感染病毒病后又易受到霜霉病和软腐病的危害,损失加重。
(一)症状
症状类型因病毒种类及株系、被害蔬菜类别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
白菜:幼苗期受害,心叶初期产生明脉,继之沿脉褪绿,渐变为浓淡相间的花叶。病叶皱缩、变脆、扭曲畸形,有的叶背的主、侧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斑点,叶柄扭曲。重病株明显矮缩,不包心,叶片硬脆、皱缩成团,根系不发达,须根减少,剖视根部切面为黄褐色。
东北地区大白菜还有一种僵叶症,表现为叶片细长增厚,不皱缩,外叶向外伸直,僵硬,叶缘呈波浪状,植株亦较矮,不结球。
甘蓝:甘蓝受害后,幼苗叶片~亡产生直径为2~3mm的褪绿圆斑,迎光观察非常明显。后期病叶呈浓淡相间的斑驳花叶,老叶背面有黑色的坏死斑。病株发育迟缓,结球较迟且疏松。开花期间叶片上表现明显的斑驳。
油菜: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症状与大白菜相似。
其他种类:萝卜、小白菜、芜菁、芥菜等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上的症状,与白菜基本相同。叶片明脉显著,产生深绿和淡绿相间斑驳,病叶稍皱缩,少数畸形,植株矮化,轻病株一般矮化不明显,但抽苔后结实不良,结实少,不实籽粒多,(二)病原:经鉴定,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毒源主要为芜菁花叶病毒(FuMV),其次为黄瓜花叶病毒(CMV),此外东北报道有萝卜花叶病毒(RM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西安有白菜沿脉坏死病毒(CVNV),新疆有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湖南有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等。可单独侵染,也可复合侵染。
(三)病害循环
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病毒主要在窖内贮藏的大白菜、甘蓝、萝卜等的留种株上越冬,也可在多年生宿根植物(如菠菜、芥菜等)及田边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把病毒从越冬种株传到:春季甘蓝、萝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再经夏季甘蓝、白菜等传到秋白菜和萝卜上:在南方,因田间终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病菌可周年循环。
TuMV和CMV均可由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在田间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是蚜虫,各地的传;毒蚜虫不尽相同,多数地区以桃蚜和菜缢管蚜传毒为主;新疆则以甘蓝蚜为主。蚜虫传毒为非持久性,在病株上短时间(几分钟)取食后即可获毒,转而在健株上短时间取食即可传毒,一般保持传毒时间仅25~30rain。土壤和成熟的种子不能传播病毒。
(四)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品种抗病性有关。
1、气候条件:以降雨量及降雨天数的影响最为关键。东北7月下至8月上,黄河流域以北8月中旬,新疆和甘肃6~8月份的降雨天数是秋白菜病毒病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期间遇干旱高温,病害会严重发生。干旱高温影响有三:①不适于菜苗正常生长发育。②有利于蚜虫大量繁殖和迁飞。③有利于病毒增殖。反之,大雨对蚜虫有冲刷和淹死的作用。北方大白菜播种前后,遇暴雨和阴雨连绵天气时发病轻;若遇高温干旱,地温高且持续时间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抗病力下降时则发病重。此外,高温缩短病毒病的潜育期。
此外,上温高、土壤湿度低,病毒病发生较重。
2,耕作与栽培管理:十字花科蔬菜互为邻作或和寄主植物邻作,病害发生严重;反之,发病轻。秋莱早播,由于正遇高温干早,蚜虫发生也多,发病重。
3.白菜和油菜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尤其7叶期前是易感病期,侵染越早,发病越重;7叶后危害明显减轻;开花后期不感病。前期肥水不足,幼苗根系发育弱,发病重。
4.品种抗病性: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显著差异。大白菜中,青帮品种比白帮抗病;杂交品种比一般品种抗病。油菜中,甘蓝型抗病力高于芥菜型,芥菜型高于白菜型。
(五)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以采用选种抗病品种和防治传毒蚜虫为主,以加强栽培管理措施为辅。
选用抗病品种 大白菜抗病品种有:
2.加强栽培管理 调整蔬菜布局,合理间、套、轮作;深翻起垄,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适期播种,避过高温及蚜虫高峰;根据天气、土壤和苗情掌握蹲苗时间,干旱年份缩短蹲苗期;发现病弱苗及时拔除;苗期水要勤灌,以降温保根,增强抗性。
3.治蚜防病 苗床驱蚜。根据蚜虫对银色的忌避性,应用银色反光膜驱蚜效果较好。药剂治蚜。种株窖藏地区,入窖前和出窖栽植后彻底治蚜;秋白菜播种前,喷药消灭邻近菜地及杂草上的蚜虫,避免有翅蚜迁飞传毒。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撒20%病毒灵、2%宁南霉素、20%病毒A、0.5%抗毒剂1号、1.5%植病灵等。间隔10d左右,连续喷施2~3次。
二、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Crucifers Soft Rot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又称水烂、烂疙瘩,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为白菜和甘蓝包心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北方地区个别年份可造成大白菜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而且在运输、销售、贮藏过程中,均可发生腐烂,损失极大。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马铃薯、番茄、莴苣、黄瓜、胡萝卜、芹菜、葱类等蔬菜,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失。
(一) 症状
软腐病症状因寄主植物、器官、环境条件的不同略有差异。其共同特点是:发生部位从伤口处开始,初期呈浸润状半透明,以后病部扩展成明显的水渍状,表皮下陷,有污白色细菌溢脓。
内部组织除维管束外全部腐烂,呈黏滑软腐状,并发出恶臭。
白菜和甘蓝多在包心后开始表现症状。初期植株外围叶片萎蔫,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情加重,萎蔫不再恢复。重病植株结球小,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充满灰黄色黏稠物,臭气四溢,病株一踢即倒,一拎即起。
有的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向下扩展,或从叶片虫伤处向四周蔓延,最后造成整个菜头腐烂。腐烂病叶在晴暖干燥环境下失水变成透明薄纸状。
萝卜受害,多从根尖虫伤或切伤处开始,呈水渍状褐色软腐,以后病部上下发展呈软腐状。病健界线明显,常有汁液渗出。
(二) 病原病原为胡萝卜欧氏杆菌胡萝卜致病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 Dye,属薄壁菌门欧文氏菌属。
病菌生长温度9~40℃,最适温度25~30C;对氧气要求不严格,在缺氧情况下亦能生长发育;在pH5.3~9.3间都能生长,最适pH为7.2;病菌生长要求高湿度,不耐干旱和日晒,
在土壤中未腐烂寄主组织中可存活较长时间。但当寄主腐烂后,单独只能存活两个星期左右。
(三)病害循环在北方,病菌主要在带病采种株和病残组织中越冬。田间发病的植株,春天栽于田间的带病采种株,土壤、粪肥以及贮窖周围的病残体上均带有大量病菌,为重要的初侵染来源。
春季病菌经雨水、灌溉水、施肥和昆虫(如黄条跳甲、甘蓝蝇、花条蝽象、菜粉蝶等)等传播,从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寄主。此外土壤中残留的病菌还可从幼芽和整个生育期的根毛区侵入,通过维管束向地上部运转;或潜伏在维管束中,成为生长后期和贮藏期腐烂的主要菌源。由于病菌寄主范围广,经潜伏侵染后,从春到秋在田间辗转危害,引起生育期和贮藏期发病。
(四)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与寄主的愈伤能力,品种抗病性,气候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关系密切。
1.伤口种类和愈伤能力:植株生育后期常有自然裂口、虫伤、病伤和机械伤等。引起软腐病发病率最高的是自然裂口,其次为虫伤。自然裂口多发生在久旱降雨之后,病菌从裂口侵入后发展迅速,损失最大;但通常则以虫伤侵人为主。寄主愈伤能力强,速度快则发病轻,反之发病严重。白菜在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不同,一般苗期较强,而莲座期减弱。
此外,不同品种的愈伤能力也有差异,直立型、青帮型品种的愈伤能力较强,2。虫害:昆虫对软腐病的发生有双重影响:①昆虫危害造成伤口,提供病侵入通道。②昆虫携带大量细菌,直接起到传播作用。很多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昆虫体内、外均可携带软腐病菌,其中以麻蝇、花蝇传菌能力最强,并可远距离传播,危害性极大。
3.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中以雨水和温度影响最大,二者影响着病菌的传播和发育,媒介昆虫的繁殖和活动,寄主植物的愈伤速度等三方面。白菜包心后久旱遇雨往往发病重,即因多雨使叶片基部处于浸水和缺氧状态伤口不易愈合,且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蔓延所致。
长期降雨或伤口浸渍雨水中,缺少氧气,又冲洗掉伤口上的伤愈素,故发病重。温度对苗期愈伤能力影响较小,但对成株期组织愈伤能力影响却较大,
4.栽培管理条件:通常,高垄栽培土壤中氧气充足,不易积水,利于寄主愈伤组织形成,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故发病轻;而平畦地面易积水,土壤缺乏氧气,不利于寄主根系或叶柄基部愈伤组织的形成,发病重。
白菜与大麦、小麦、豆类等轮作发病轻,前茬为茄科和葫芦科蔬菜等发病重。播种期早,生育期提前,包心早,感病期提早,会加重发病,尤其雨水多而早的年份影响更明显。
5.品种抗病性:白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疏心直筒品种由:r外叶直立,垄间郁蔽差,通风良好,故比外叶下垂贴地的球形、牛心形品种发病轻;青帮型品种抗病性优于白帮型品种;抗病毒病和抗霜霉病的品种,也较抗软腐病。
(五)病害控制
应采取以加强栽培管理、防治害虫、利用抗病品种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选种抗病品种 品种间对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病性较为一致,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加强栽培管理 精细翻耕整地,促进病残体腐解;选择高岗地或采用高垄栽培,播前覆盖地膜,可减少病菌侵染;秋白菜适当晚播,使包心期避开传病昆虫的高峰期;施足基肥,肥料充分腐熟,及时追肥,促进菜苗健壮;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立即拔出深埋,且病穴应撒石灰消毒,防止病害蔓延。
3.治虫防病 早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等灌根。从幼苗期加强防治黄条跳甲、菜青虫、小菜蛾、甘蓝蝇等害虫,可用2。5%溴氰菊酯、21%增效氰马、40%乐果等喷雾。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喷药应注意近地表的叶柄及茎基部。药剂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14%络氨铜、50%代森铵、10%高效杀菌宝、20%喹菌酮等。间隔10d左右,连续用药2~3次,还可兼治黑腐病等。
三、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是白菜、油菜、甘蓝、萝卜等蔬菜上普遍发生的~种病害,北方地区大白菜受害尤重。愈是秋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此病危害愈重。例如在黑龙江,大白菜霜霉病在流行年份所致损失可达50%以上,;西北、华北秋季多雨、多雾地区,也是大白菜霜霉病的常发区。南方莱区白菜、油菜、芥菜等发病也较重。
(一)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十片,其次为害茎、花梗和种荚等。白菜幼苗受害,正面症状不明显,叶背产生白色霜霉,严重时幼苗变黄枯死。
叶片被害,初在叶正面产生水渍状、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转为黄色至黄褐色受叶脉限制而成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不明显,背面产生白色霜霉。
甘蓝和花椰菜发病,幼苗也可被害产生霜霉,变黄枯死。成株叶片正面产生微凹陷,黑色至紫黑色,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背面长出霜状霉层,但多呈现灰紫色。
(二)病原
病原为寄生霜霉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Fr.,属鞭毛菌亚门霜霉菌属无性态在菌丝卜产生孢子囊梗,从气孔伸出,无色,无隔,状如树枝,具6~8次:二叉状分枝,顶端的小梗尖细,向内弯曲,略呈钳状,各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孢子囊萌发时直接产生芽管。有性态产生卵孢子。卵孢子黄色至黄褐色,近球形,壁厚,表面光滑或有皱纹。
病菌发育要求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菌丝发育适温20~24℃;孢子囊形成适温8~12℃,萌发温度3~35℃,适温7~13℃,在水滴中和适温下,孢子囊经3~4h即可萌发;病菌侵染适温16℃;10~15'12的温度和70%~75%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卵孢子的形成,萌发的温度要求大致与孢子囊一致。
病菌为专性寄生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三)病害循环在北方,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萌发侵染春莱,如小白菜和油菜等,以后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病菌也可以菌丝体在菜种株内越冬,翌年病组织产生孢子囊反复进行侵染。此外,病菌还能以卵孢子附于种子表面或以病残体混在种子中越冬,次年播种后侵染幼苗。
春菜发病中后期,形成大量卵孢子。只要条件适宜,卵孢子经1~2个月的短期休眠即可萌发,侵染当年秋季的大白菜、萝卜和甘蓝等。北方地区卵孢子是春秋两季十字花科蔬菜发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源。
卵孢子萌发出的芽管,从寄主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以后产生孢于囊梗及孢子囊,在田间,孢子囊由气流和雨水传播,在个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
(四)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与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和品种抗病性有关。
1.气候条件:以温、湿度的影响最为重要。其中温度决定病害出现的早晚和发展的速度,雨量决定病害发展的严重程度。孢子囊的产生与萌发喜较低的温度,气温低于18℃,昼暖夜凉,温差较大和多雨高湿或雾大露重的条件,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流行。此外田间郁密高湿,夜间经常结露,即使无雨,病情也会发展。华北和东北地区,如8月上、中旬降雨多,大白菜从拉十字期即开始发病,莲座期(9月上旬)至包心期(10月上旬)的气候条件:对病害流行影响更大;冷凉山区若长期处于低温阴湿、雾大露重的气候条件下,特别适于霜霉病和白锈病并发,使危害加重。
2.栽培条件: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初侵染源增加,从而发病多而重;轮作尤其水旱轮作,可促使病残体腐烂分解,发病轻。此外,播种过密,间苗过迟,蹲苗过长,整地不平,地势低洼积水,通风不良,追肥不及时或偏施氮肥的都利于病害发生。
3.品种抗病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且与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病性较为一致。疏心直筒型品种,因外叶较直立,垄间不易荫蔽,发病轻;圆球型、中心型品种则发病较重。柔嫩多汁的白帮品种发病较重;青帮品种发病轻。感染了病毒病的植株更易感染霜霉病。
(五) 病害控制
应以加强栽培管理和消灭初侵染源为主,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加强预测预报,配合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由于抗花叶病品种也抗霜霉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加强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选无病株留种。播种前用10%盐水选种,清除瘪粒病籽;按种子重量的0.3%用25%瑞毒霉或50%福美双拌种消毒。
②合理轮作。实行2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③适期播种。秋白菜适期晚播,使包心期避开多雨季节,同时注意合理密植。
④加强栽培管理。精细整地;高垄栽培,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间苗剔除病残植株;增施磷、钾肥,适期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收后清除病残,深翻压埋病菌。
药剂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药保护,控制病害蔓延。药剂有:72.2%扑霉特、69%安克~锰锌、58%雷多米尔~锰锌、40%乙磷铝、25%甲霜灵、75%百菌清、72.2%普力克、70%霉奇洁、72%北方露丹、64%杀毒矾、72%赛露、70%安泰生、72%克霜氰等。间隔7~lO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四,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 Crucifers Sclerotinia Rot
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又称菌核性软腐病,在南方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各省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近年来,北方地区有所发生,并逐渐蔓延。在十字花科蔬菜中,甘蓝和大白菜受害最重。菌核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外,还能侵害豆科、茄科、葫芦科等19科的71种植物。
(一)症状
十字花科蔬菜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受害,以生长后期及留种株上发生较重。主要危害茎部、叶片或叶球及种荚。
幼苗受害,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软腐,造成猝倒。
甘蓝、大白菜等成株受害,一般在靠近地表的茎、叶柄或叶片边缘开始发病,最初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的病斑,逐渐导致茎基部或叶球软腐,发病部位产生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霉层,以后散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二)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Bary,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三)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囊成熟后子囊孢子弹射散发,并随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凋落的花瓣,通过菌丝扩展,逐渐向健康的茎杆或邻近的植株蔓延,田间的再侵染主要是靠病健植株或组织相互接触,病部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部形成菌核越冬。
北方地区病菌菌核萌发时期在3~5月份。 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菌发育,发病重;相对湿度在70%以下,发病较轻。因此,多雨的早春和晚秋易引起菌核病流行。此外,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间通透性差等,往往发病重。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连作利于病害发生。
(四)病害控制
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进行种子处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从无病株上采种,汰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及病残屑。播种前,用10%盐水或10%一20%硫酸铵选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 有条件的地区,可与水稻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隔年轮作。菜株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在菌核产生子囊盘的盛期中耕1次。及时清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以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采用行间撒施药土或喷洒药液的办法进行防治。药剂有:5%氯硝铵、50%氯硝铵、20%甲基立枯灵、40%多硫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50%扑海因、50%速克灵、50%菌核净等,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施药2~3次。
五、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Crucifers Alternaria Leaf Spot
黑斑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分布广泛。该病在白菜、甘蓝及花椰莱上发生较多,以春秋两季发生普遍,流行年份,可减产20%~50%。感病后,蔬菜茎叶变苦,品质低劣。20世纪80年代末期,黑斑病在我国北方地区频频流行,已成为白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一)症状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植株的叶片、叶柄,有时也危害花梗和种荚。在不同种类的蔬菜上病斑大小有差异。
叶片受害,多从外叶开始发病,初为近圆形褪绿斑,以后逐渐扩大,发展成灰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且有明显的同心轮纹,有的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部穿孔。白菜上病斑比花椰菜和甘蓝上的病斑小,直径2~6mm,甘蓝和花椰菜上的病斑5~30mm。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汇合成大斑,导致半叶或整叶变黄枯死,全株叶片自外向内干枯。
(二)病原病原为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和芸苔生链格孢A.brassicola (Schw.)Wiltshire(=A.oleracea Milbr.),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两者分生孢子形态相似,倒棍棒状,有纵横分隔,分生孢子3~10个横隔,1~25个纵隔,深褐色。两种病菌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6根丛生,分生孢子多单生,较大,42~138 mXll~28ttm,淡橄榄色,喙长,顶端近无色,具15个隔膜(图13~4),主要危害白菜、油菜、芥菜等。后者分生孢子常串生,8~10个连成一串,较小,50~75t~mXll~17ttm,色较深,无喙或喙短,主要危害甘蓝和花椰菜。
两种病菌都要求高湿度。在高湿条件下,黑斑病菌产孢量大;分生孢子萌发要有水滴存在。芸苔链格孢在0~35℃的温度下均能生长发育,最适温度是17℃,孢子萌发适温为17~22℃,菌丝和分生孢子48℃时处理5min可被致死;芸苔生链格孢在10~35℃都能生长发育,菌丝生长适温为25~27℃,孢子萌发温度范围是1~40C。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田间病株、病残体、种子或冬贮菜上越冬。分生孢子在土壤中一般能生存3个月,在水中只存活1个月,遗留在土表的孢子经1年后才死亡。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在生长季节,病菌可连续侵染当地的采种株及油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
黑斑病发生的轻重及早晚与连阴雨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多雨高湿有利于黑斑病发生。发病温度为11~24 ℃,最适温度是11.8~19.2℃。孢子萌发要有水滴存在,在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时,病情发展迅速。因此,雨水多、易结露的条件下,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此外,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但未见免疫品种。
(四)病害控制
1.选用抗(耐)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抗黑斑病品种,以减轻危害。
2.种子处理 种子如带菌可用50℃温水浸种20~25rain,冷却晾于后播种,或用种子重量的0.4%的40%福美双拌种,也可用种子重量的0.2%~0.3%的50%扑海因拌种。
3.加强栽培管理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的药剂有:50%扑海因、50%菌核净、70%代森锰锌、75%百菌清、64%杀毒矾等,隔7~lOd喷1次,连续喷3~4次。
六、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
七、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Crucifers Black BIack Rot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俗称“半边瘫”,各地菜区均有发生,危害十字花科多种蔬菜如白菜、甘蓝、花椰菜、萝卜、芥菜和芜菁等,以甘蓝、花椰菜和萝卜受害普遍。此病在不同年份间危害程度有异,重病地区或年份可造成较重的损失,而且在贮藏期可继续危害,加重损失。
症状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特点是维管束坏死变黑。
成株期,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始,逐步向内扩展,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周围组织变黄,与健部界限不明显;有时病菌沿叶脉向里扩展,形成网状黑脉或黄褐色大斑块。
萝卜受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根。叶片发病,症状和白菜类相似,也产生“V”字型褐色病斑。块根被害,外观症状不甚明显,但维管束变黑,内部组织黑色干腐状,严重者形成空心。田间多并发软腐病,终致腐烂状。黑腐病有时和软腐病并发,加剧病情,但此病腐烂时无臭味,可与后者区别。
病原病原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ts pv.campestms (Pammel)Dowson,属薄壁菌门黄单孢菌属。
病菌生长温度5~39℃;适温25~30℃;致死温度为51℃lOmin;对酸碱度适应范围为pH 6.1~6.8,最适pH为6.4。
发病规律
病菌随种子或病残体遗留在土壤内或在采种株上越冬。种子带菌是主要的侵染来源,播种后病菌从幼苗子叶叶缘的水孔和气孔侵入,引起发病。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1年以上,故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及昆虫等传播到叶片上,从叶缘的水孔或叶面的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造成系统性侵染。带病采种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条件。25~30C利于病菌生长发育;多雨高湿、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均利于发病。低洼地块,排水不良,浇水过多,病害重。播种过早,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施用未腐熟的带菌粪肥,中耕伤根严重,害虫较多的地块,发病均重。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大量繁殖,再侵染频繁,遇暴风雨后,病害极易于流行。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使用无病种子,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使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田和无病株上采种,必要时进行种子消毒。可温汤浸种,种子先用冷水预浸10min,再用50℃温水浸30min;或用药剂消毒,以72%农用链霉素浸种2h,或45%代森铵水剂浸种20min;
2.加强栽培管理 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施用腐熟肥料,适时播种,不宜过早,密度适宜,适期蹲苗,合理肥水,雨后及时排水,注意减少伤口,及时防虫;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秋后深翻,消灭菌源。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氯霉素、50%DT、60%百菌通、10%高效杀菌宝、14%络氨铜水剂等。注意对铜制剂敏感的品种不可随意提高浓度,以防药害。
第八章 茄科蔬菜病害
茄科蔬菜种类很多,主要有番茄、辣(甜)椒和茄子等。国内已发现的茄科蔬菜病害约有70多种。有些病害在茄科蔬菜上普遍发生,如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白绢病、青枯病等;有些病害在生产上危害严重,如病毒病、茄子黄萎病、辣(甜)椒疫病和根腐病等,目前已成为茄科蔬菜生产上的严重问题;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番茄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和灰霉病等危害逐年加重;番茄枯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茄子褐纹病和绵疫病等近年也呈上升趋势;辣(甜)椒病毒病、炭疽病发生也很普遍。此外,茄科蔬菜根结线虫病近年来发生严重,局部地区已造成较大损失。
一、茄科蔬菜苗期病害 Seedling Diseases of Solanceous Fruits
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以及由低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沤根”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茄科和葫芦科蔬菜的幼苗受害较为严重。在冬春季苗床上发生较为普遍,轻者引起死苗缺株,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苗。
(一)症状猝倒病:幼苗出土前或出土后均能受害。幼苗出土后发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后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情发展迅速,常在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折倒贴伏地面,但幼苗仍呈青绿色,故称之为“猝倒”。
立枯病:刚出土的幼苗和大苗均可受害,但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患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扩大绕茎一周,最后病部缢缩,植株枯死。由于病苗大多直立而枯死,故称之为“立枯”。
灰霉病:地上部嫩茎被害部呈水渍状缢缩,后变褐,上端向下倒折。叶片被害呈水渍状腐败,茎或叶片的被害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霉。
沤根:幼苗期或移栽后幼苗不发新根,根部表面初呈锈褐色,后逐渐变褐色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生长停滞,幼苗极易拔起。
(二)病原猝倒病:由多种腐霉菌引起,以瓜果腐霉Pytb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为主
猝倒病菌寄主范围广,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莴苣、芹菜、洋葱、甘蓝等蔬菜的幼苗都能被害。此外,还能引起茄子、番茄、辣椒、黄瓜等果实腐烂。
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ani Kuhn.侵染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菌丝体初期五色,后期逐渐变淡褐色,分枝处往往呈直角,分支基部微缢缩,近分枝处有隔膜。
立枯病菌可寄生160多种植物,其中主要寄主为茄子、番茄、辣椒、马铃薯、黄瓜、菜豆、甘蓝、白菜及棉花等植物。
灰霉病:详见番茄灰霉病。
沤根:生理性病害。苗床上温过低,高湿、光照不足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三)发病规律
猝倒病:病菌的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c)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也可以菌丝体在:卜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腐殖质中营腐生生活,并产生孢子囊继而产生游动孢子侵入寄主。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的堆肥和农具传播。可不断产生孢子囊,进行重复侵染,后期在病组织内产:生卵孢子越冬。
立枯病:病菌的腐生性较强,可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病残体中越冬,…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菌丝直接侵人寄主危害。病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转移以及使用带菌堆肥等传播蔓延。
灰霉病:主要以菌核和分生孢子在病组织内越冬。
苗床低温高湿,日照不足是导致苗期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当温度适宜时,菜苗;生长良好,抗病力强;相反,温度过低或过高均易诱发病害。苗床低温高湿环境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苗床管理有关。若天气长期阴雨或下雪,苗床不透光,或保温性能不好,则苗床温度过低,容易发生猝倒病和沤根病。虽然猝倒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15~16℃,此温度对幼苗生长不利,而病菌尚能活动。立枯病常发生在苗床温度较高,幼苗徒长情况下。空气湿度大,尤其是床土湿度大时,病害发生严重,因为高湿有利寸:病菌的生长繁殖、侵入和传播,不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若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容易感病。另外,寄主生育期也影响病害发生。幼苗子叶·中的养分已经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幼茎尚未木栓化期间是感病的危险期。这个时期若天气低温阴雨,根系生长不良,幼苗生长缓慢,感病期延长,有利于病菌侵入。苗床浇水过大,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等,病害极易发生。
(四)病害控制防治应采取以加强苗床管理为主,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苗床管理 苗床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的地块,要选用无病新土作床土。如使用旧床,床土应进行消毒处理。播种不宜过密,播种后盖土不要过厚,以利于出苗。苗床要做好保温、通风换气和透光工作,防止低温或冷风侵袭,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苗床洒水应看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阴雨天不要浇水,以晴天上午浇水最好,每次量不宜过多。
2.床土消毒处理 苗床消毒常用药剂及处理方法:①福尔马林。 一般在播种前2~3周进行,先将床土耙松,每33cm2床土用福尔马林50ml加适量水(加水量视土壤干湿度而定)浇于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4~5d,然后揭去薄膜,并将床土耙松,让药液充分挥发,两星期后才可播种。②五氯硝基苯等。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等量混合均匀,或70‘)6五氯硝基苯与65%代森铵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用药量为8g,加10~15kg细土拌匀成药土。播种前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药:上撒在床面上作为垫土,另外2/3药土均匀撒在种子上作覆土,下垫.上覆,使种子夹在中间,预防病害发生。
3.种子处理 可选用下列杀菌剂拌种,如40%拌种双或拌种灵、80%敌菌丹、50%苯莱特等、用药量均为种子重量的0.2%。此外,也可用25%甲霜灵与70%代森锰锌以9:1混合浸种,待风干后播种。
4.药剂防治 如苗床已经发现少数病苗,应及时拔除,并喷药保护,以防止病害蔓延。常用药剂有:58%瑞毒霉锰锌、75%百菌清、30%苗菌敌、70%代森锰锌。苗期病害若以猝倒病为主,可用64%杀毒矾或25%甲霜灵喷雾。苗床喷施药后,往往造成湿度过大,可撒草木灰或细干土以降低湿度。
二,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所有番茄产区。春番茄每年因此病大约减产30%左右,夏、秋番茄损失更为严重,有的年份或有的地块儿乎绝收,严重影响番茄生产。
(一)症状
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多种多样。在同一植株上有时会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症状类型;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病毒的复合侵染也相当普遍。常见的症状类型有: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3种,其中以条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蕨叶病。
花叶型:是最常见的症状类型,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现。田间常见的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轻型花叶,叶片平展、大小正常,植株不矮化,只是在较嫩的叶片上出现花叶状,对产量影响不大;另一种是重型花叶,叶片不平展,凹凸不平,扭曲畸形,叶片变小,嫩叶上花叶症状明显,植株矮化,座果果小质劣,多呈花脸状,对产量影响较大。
条斑型:可侵染茎、叶和果实。叶片发病,上部叶片呈现或不呈现深绿色或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茎部发病,茎杆上、中部初生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后变为深褐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斑,逐渐蔓延扩大;果实发病,果面散布不规则形褐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斑,病果畸形。
蕨叶型:症状多发生在植株上部,上部新叶细长呈线状,生长缓慢,叶肉组织严重退化,甚至完全退化,仅剩下主脉;病株一般明显矮化,中、下部叶片向上卷起。发病早时,植株不能正常结果。
(二)病原此病由多种病毒引起,我国报道的主要有6种: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virus(CMV)、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 (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和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也可能是多种病毒引起复合侵染。该病的毒源主要是TMV和CMV。
我国北方以TMV为主,南方以CMV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TMV和CMV都是重要毒源。春番茄上以TMV危害为主,秋番茄上以CMV为主,春秋番茄上均存在有TMV和CMV的复合侵染。PVX、PVY、TEA和AMV已在北京地区番茄上发生。
TMV性状:寄主范围很广,有30科200多种植物都能被侵染。传播方式为汁液传播,蚜虫不传毒。
CMV性状: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9科117种植物。传毒方式为汁液传播和蚜虫传播,我国传毒蚜虫种类是桃蚜、萝卜蚜、棉蚜和甘蓝蚜等。
(三)病害循环由于TMV寄主范围很广,可以在多种多年生的植物和宿根性杂草上越冬,病毒还可附着于番茄种子表面果肉残屑上,少量可侵人种皮内和胚乳中越冬。TMV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接触传染,如:移栽、整枝、打杈、中耕、锄草等农事操作人为传播,蚜虫不传染。
CMV主要在多年生的植物和宿根性杂草上越冬,在春季发芽后蚜虫随即发生,通过蚜虫的取食与迁飞,将病毒传播到附近的番茄地里,引起番茄发病。
(四)发病条件病害的发生发展受气温影响,一般平均气温达20℃,病害开始发生,25℃时进入发病盛期。高温低湿有利于蚜虫的迁飞和传毒,也有利于病毒的增殖和症状表现。气候条件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影响传毒介体蚜虫的发生与传毒,以及病害发生的迟早和轻重。番茄花叶病和条斑病主要是由汁液传染,农事操作导致病健植株的相互摩擦而增加传毒的机会且发病严重。蕨叶病由蚜虫传播,特别是桃蚜,田间杂草多,发病重。另外,番茄定植期的早晚与发病有关,春番茄定植期早的发病轻,定植晚的发病重。土壤中缺少钙、钾等元素,花叶病发生严重。条斑病在黏重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能较长时间的保存毒力。土壤排水不良、瘠薄、追肥不及时,番茄花叶病的发生较重;反之,发病较轻。
(五) 病害控制
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的条件。
1,选用抗(耐)病品种 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先后培育出如强丰、丽春、中蔬4号、中蔬5号、佳红、早丰、佳粉10号、毛粉802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种子处理 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min,然后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可去除附着在种子表面的TMV。
3.加强栽培管理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育苗阶段加强管理,定植前7~10d可用矮壮素灌根。定植后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实施根外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避免人为传播,农事操作时,要注意剔除病苗,及时用肥皂水或10%磷酸三钠溶液消毒,以免在分苗定植、整枝打杈时传播病毒;秋冬深翻,避免与茄科蔬菜尤其是番茄连作。
4.早期避蚜治蚜 高温于早年份要注意防蚜避蚜,同时要及时清除田边、地坎杂草,邻作蔬菜也要及时喷药灭蚜。
5.弱病毒的利用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番茄病毒病。
6.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20%病毒灵、1.5%植病灵、20%病毒A、抗毒剂1号等,每隔10d喷1次.连续喷3次。
三、番茄灰霉病 Tomato Gray mould
灰霉病是北方保护地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茄科蔬菜以番茄、辣椒和茄子受害最重,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灰霉病发展迅速,危害日趋严重,造成早春大量烂果。 一般减产20%~30%。甚至高达50%左右。在贮藏运输中,也常发生。
(一)症状主要危害花、果实、叶片及茎。果实发病,青果受害重,造成大量烂果。病菌多先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呈灰白色腐烂,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
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后病部产生灰霉,致叶片枯死。
(二)病原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孢子梗数根丛生,具隔,褐色,顶端呈1~2次分枝,分枝顶端稍膨大,呈棒头状,其上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梗长短与着生部位有关。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近五色,
(三)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块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分生孢于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分生孢子萌发,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沾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穗果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以后在病部又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低温高湿是影响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病原菌发育温度范围为2~31℃,最宜温度18~22℃。一般12月至翌年5月,如遇连续阴雨天气,不能及时放风,特别是加温温室刚停火日寸,棚室内气温低,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气温20℃左右,病害发生严重。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通风不良,都会加快此病的扩展。
(四)病害控制
1.生态防治 加强通风管理实施变温管理法。即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至31~33℃,超过33℃再开始放顶风,31℃以高温可降低病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量。当棚温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0一25℃;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中午也要打开通风口换气。
2.加强栽培管理 定植时施足底肥,促进植株发育,增强抗病能力。严格控制浇水,尤 其在花期应控制用水量及次数;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防止过量,浇水后防止结露,避免阴天浇水。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和深埋。摘除残留花瓣和柱头,最佳时期为在番茄蘸花后15~25d用手摘除幼果残留的花瓣及柱头,防病效果好。
3.药剂防治 严格掌握防治适期,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有效药剂有40%施佳乐、65%万霉灵、50%速克灵、50%扑海因。7~lOd喷1次,连喷3~4次。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在始发期施用下列烟剂:疫霉净、特克多、10%速克灵。由于灰霉病易于产生抗药性,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最好轮换和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
五、番茄早疫病 Tomato Early Blight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是番茄生产上的常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严重影响产量。
(一) 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扩大为深褐色或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直径约1~2cra,有同心轮纹,有时边缘有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霉,病斑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全部枯死;
青果发病,病斑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有同心轮纹,病部有黑霉,病果易脱落。
(二)病原
病原为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E11.et Mart)Jodes et Grout,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簇生,圆筒形或短棒形,有I一7个分隔,暗褐色,。分生孢子顶生,倒棍棒形,顶端有细长的嘴胞,黄褐色,具纵横隔膜,。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在31%~96%范围内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以较高的相对湿度86%-98%更为有利。病菌寄主范围广泛,除危害番茄外。还可侵染马铃薯、茄子、辣椒、曼陀罗等植物。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还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第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病菌一般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能从表皮直接侵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形成病斑,3~4d后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传播并进行多次再侵染。温、湿度与发病密切相关,温度保持15C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病害开始发生。气温保持20~25C,病情发展最快。露地栽培重茬地,地势低洼,排灌不良,栽植过密,贪青徒长,通风不良发病较重。此外,植株长势与发病有关,早疫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大多在结果初期开始发生,结果盛期发病较重;老叶、~~般先发病,幼嫩叶片衰老后才发病。水肥供应良好,植株生长健壮,发病轻;植株长势衰弱,早疫病发生危害严重。
(四)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有:茄抗5号、奥胜、奇果、矮立红、密植红、荷兰5号等,此外,番茄抗早疫晶系NCEBRI和NCEBR2可用于抗病亲本,选育抗病品种。
2.无病株留种和种子处理 从无病植株上采收种子;如果种子带菌,可用52~C温汤浸种30rain。
3.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或使用蔬菜专用肥,做到盛果期不脱肥,提高寄主抗病性。合理密植,及时绑架、整枝和打底叶,利于通风透光。保护地番茄重点抓生态防治,控制温湿度。露地番茄注意雨后及时排水,清除落叶、残枝和病果,结合整地搞好田园卫生。重病田实行与非茄科作物2~3年轮作。
4.药剂防治 保护地番茄在发病初期喷撒百菌清粉尘剂,每公顷用药750g(a.㈠,隔9d喷1次,连续3~4次;或用45%百菌清或10%速克灵烟剂,每公顷用药分别为1.5kg和0.35kg(a.i)
六、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847年在法国首次报道该病发生,1861年Heinrich Anton de Bar3'证明晚疫病菌的致病性。该病发病后扩展迅速,流行性强,如遇7~8月多雨季节病害极易发生和流行。
(一)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
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或灰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边缘不明显,扩大后病斑变为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白霉。病斑扩展至全叶,使叶片腐烂。
果实发病,主要危害青果,病斑呈不规则形的灰绿色水浸状硬斑块,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云纹状,边缘明显,病果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二) 病原病原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Bary,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孢囊梗五色,单根或多根成束从气孔长出,具3~4个分枝,无限生长,当孢囊梗顶端形成一个孢子囊后,孢囊梗又向上生长而把孢子囊推向一侧,顶端又形成新的孢子囊。孢囊梗膨大呈节状,顶端尖细。孢子囊单胞五色,卵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温度15℃以上时,孢子囊不产生游动孢子,直接产生芽管侵入寄主,低温下萌发释放游动孢子,变为圆形休止孢,休止孢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卵孢子不多见。
菌丝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为20~23℃。孢子囊形成温度为7~25℃,最适18~22C。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的温度6~15C,最适温度为10~13C。相对湿度达97%以上时易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都需要在水滴或水膜中才能萌发。病菌可危害番茄和马铃薯等多种茄科植物。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或在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危害,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孢子囊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病菌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3~4d后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
晚疫病是一种危害性大,流行性强的病害。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低温高湿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在番茄的生育期内,温度条件容易满足,病害能否流行与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在相对湿度95%一100%且有水滴或水膜条件下,病害易流行,因此,降雨的早晚,雨日多少,雨量大小及持续时间长短是决定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田间地势低洼,排灌不良,过度密植,行间郁蔽,导致田间湿度大,易诱发此病。
凡与马铃薯连作或邻茬地块易发病。土壤瘠薄,追肥不及时,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或肥力不足,植株长势衰弱,会降低寄主抗病力,均利于发病。此外,番茄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四) 病害控制
防治应采用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渝红2号、中蔬4号、中蔬5号、佳红、中杂4号、荷兰5号、荷兰6号等番茄品种对晚疫病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可因地制宜地选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氮、磷、钾配合使用,避免植株徒长,提高寄主抗病性。及时整枝打权和绑架,适当摘除底部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治棚室高湿条件出现。
3.实行轮作 重病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选择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番茄。
4.药剂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摘除深埋或烧毁,并立即进行全田喷雾保护。保护地采用烟雾法和粉尘法防病,傍晚关闭大棚或温室,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公顷用药1.5~1.8kz(a.i),或每公顷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0.75kg(a.i),第二天通风换气,隔9d左右1次。注意保护植株中下部叶片和果实,隔7-lOd喷1次,连续4~5次。保护地用药掌握在上午10点以后,喷药后通风散湿。
七、番茄斑枯病 Tomato Septoria Leaf Spot
番茄斑枯病又称鱼目斑病、白星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可危害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发病严重时造成大量叶片枯死,对产量影响很大。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马铃薯等多种茄科作物和杂草。
(一) 症状番茄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和果实。
叶片发病,通常近地面老叶先发病,以后逐渐向上蔓延,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水渍状小圆斑,后在叶片正反两面出现边缘暗褐色,中央灰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略凹陷的病斑,直径1.5~4.5mm左右,病斑上散生少量小黑点,严重时多个小斑汇合成大的枯斑,使叶片逐渐枯黄,植株早衰,造成早期落叶;茎和果实发 勺病,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略凹陷,褐色,其上散生小黑点。
(二)病原
病原为番茄壳针孢Septoria lycopersici Spes.,属于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多年生茄科作物和杂草,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器吸水后,从孔口涌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反溅到番茄近地面老叶上,从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初侵染产生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再通过风雨传播、农事操作引起多次再侵染。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温、湿度,土壤肥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温暖潮湿,光照不足,有利于发病;当温度在15℃以上,遇阴雨天气,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病害易于发生。气温20~25rd,病害发展迅速。另外,重茬地、低洼地发病重。
(四) 病害控制
1.培育无病壮苗 从无病地或健株上采种,如种子带菌,可用52℃温汤浸种30rain,然后催芽播种。苗床用新土或两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育苗。
2.轮作与栽培管理 重病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及时整枝打权,清除病残体,摘除老叶,促进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高畦栽培,适当密植,注意田间排水降湿,保护地注意通风散湿。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下列杀菌剂:70%代森锰锌、58%雷多米尔~锰锌、75%百菌清、64%杀毒矾、70%甲基硫菌灵、50%混杀硫悬浮剂等,间隔7~10d,连续2~3次。
茄子病害
(一)茄子褐纹病 Phomopsis blight of Eggplant
茄子褐纹病又称褐腐病、干腐病,是茄子重要病害之一。在北方与茄子绵疫病、黄萎病一起被称为茄子三大病害。褐纹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其发病程度因气候条件或地区而异,如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较重。常引起幼苗猝倒、叶斑、枝枯和果腐等,以果腐损失最大。留种田茄果发病最重,据吉林省长春、四平等地调查,采种株病果率一般为40%~50%,个别地块高达80%以上,导致留种田采收不到种子。此病仅危害茄子。
症状主要为害茄果,也侵染叶片和茎秆。果实发病,初期果面上产生浅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病斑,扩大后变为暗褐色,半软腐状不规则形病斑,病部出现同心轮纹,其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叶片受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初为水渍状、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后期病斑扩大至直径1~2cm,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中央灰白色至深褐色,病斑~亡轮生许多小黑点。病组织脆薄,易破裂成穿孔状。
病原
无性态为茄褐纹拟茎点霉Phomopsis vexans(Sacc.et Syd.)Hartter.。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球形或扁球形。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病残体及种子内越冬,或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表层越冬,或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作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再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田间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可直接从表皮侵入,也可通过伤口侵入。病害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关系密切。28~30C高温和80%以上的相对湿度发病重。因此,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引起病害流行。苗床播种过密,田间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栽植过密,植株郁蔽,通风透光差容易引起病害流行。此外,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一般长茄较圆茄抗病,白皮茄比紫皮茄抗病。
病害控制
茄子褐纹病防治应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耕作管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长茄较圆茄抗病,白皮茄、绿皮茄比紫皮茄抗病。
2.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如种子带菌应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51Z温水浸种15rain或50℃温水浸种30min,取出后立即用冷水冷却、催芽、播种。种子消毒也可用药剂处理。
3.实行轮作 应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南方地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北方地区实行4~5年轮作。
4.加强栽培管理 旧苗床土壤用福尔多林、福美双、多菌灵等药剂处理。新床选用无病净土、不重茬。施足底肥,宽行密植,提早定植。地膜覆盖栽培或行间盖草。结果后立即追肥,并结合中耕培土。茄子生育后期,采取小水勤灌,以满足茄子结果对水分的大量需要,雨后及时排水。
5.药剂防治 幼苗期或发病初期,喷施下列杀菌剂:70%代森锰锌、50%克菌丹。定植后在基部周围地面上,撒施草木灰或熟石灰粉,以减轻茎基部侵染。成株期、结果期应根据病势发展情况,每隔7~lOd喷1次,连喷3~4次。有效药剂有:波尔多液(1:1:200)、70%代森锰锌、75%百菌清、80%大生M~45、50%苯菌灵、64%杀毒矾、40%甲霜铜、12%绿乳酮等。
二、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又称凋萎病,俗称“半边疯”,是茄子重要病害之一,世界各地普遍发生,国内分布广泛。1954年前,茄子黄萎病仅在东北地区局部发生。近年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茄子黄萎病有发生越来越早的趋势,损失也相应加重。目前,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都有发生。哈尔滨、长春、甘肃、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江西等市郊一般病田发病率为30%一40%,减产20%~30%,重病田发病率达70%以上,减产近40%,严重时甚至毁棚绝产。此病除危害茄子外,还可侵染番茄、辣椒、马铃薯、瓜类及棉花、烟草等38科100多种植物。
(一) 症状
茄子黄萎病在现蕾期始见,一般田间发病多在门茄座果后开始显症。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株发展。发病初期,先从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失绿成黄色的不规则形斑块,病斑逐渐扩展呈大块黄斑,发病早期,病叶晴天中午呈现凋萎,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不再恢复。病叶由黄渐变成黄褐色向上卷曲,凋萎下垂以致脱落。
(二)病原
病原为大丽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elb.,属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分生孢子梗直立,较长,呈轮状分枝,在孢子梗上生1~5个轮枝层,每层2~3个轮枝。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或微黄。黄萎菌的寄主范围较广,除危害茄子外,还危害辣椒、番茄、马铃薯等茄科蔬菜及瓜类等作物38科180余种植物。
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三)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初侵染来源。土壤带菌是此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菌也能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土壤、肥料随气流、雨水、人畜和农具等传播。病菌从根部伤口或从幼根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发病。侵入寄主后,原菌迅速向地上部扩展,直至枝叶、果实内,使微管束变淡褐色致植株萎蔫死亡,而构成系统侵染。病株表面不产生分生孢子,故无再侵染。
(四) 发病条件
茄黄萎病发病适温为19~24℃,一般气温20~25℃,土温22~261Z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病重,久旱、高温发病轻。气温高于28℃或低于16℃时症状受到抑制。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从伤口入侵,从茄子定植到花期,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而重。重茬病重,且重茬年限越长病越重,合理轮作可减轻病害。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或多雨年份,或久旱后直接浇灌井水发病重。肥力不足,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灌水不当会促进发病,应选择晴天灌水,进入采收期后小水勤灌。定植过早,栽苗过深,起苗带土少,伤根多,过于稀植等都会加重发病。初夏的连阴雨或暴雨会导致土温下降而土壤湿度过高,病害明显加重。
(五) 病害控制
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坚持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选用抗耐病品种
2.无病地或健株采种及种子处理 在无病地应抓好无病田耕种工作,做到自留白用,严禁从病区引种,引人种子应做好种于处理。播种前种子用50%多菌灵2h或55℃温水浸种15rain,冷水冷却后催芽、播种。
3.轮作和栽培管理 旱地轮作以4~5年为宜,避开其他茄科植物与瓜类作物茬口,若水旱轮作1年即可有效控制此病发生。选用净土、净肥或无病营养土育苗,或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g加5~6kg半干细土拌匀,均匀撒于苗床上,后耙人士中,浇水后覆盖地膜,隔lOd后播种。lOcm深处地温低于15℃不定植,起苗带土要多。合理密植,适时追肥,避免用过冷的井水浇灌,最好覆盖黑色地膜,雨后或灌水后及时中耕。创造适宜茄子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增强抗病性。
4.嫁接防病 选抗病黏木,如托鲁巴姆(SOlaHUl71 torvultl)在发病较轻或发病中等的地块嫁接栽培可有效防治茄黄萎病。
5.药剂防治 定植穴内施1:50的50%多菌灵药土,每公顷用多菌灵7.5~11.25kg(a.i),发病初期喷洒硝基黄腐酸盐,或用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等灌根,每株灌0.5kg,lOdl次,连续灌2~3次,能收到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辣椒病害
辣椒炭疽病 Pepper Anthracnose
炭疽病是辣(甜)椒上较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世界性分布。可引起辣椒落叶、烂果、幼苗死亡。一般危害不严重,但在多雨年份,发病严重。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分为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3种。黑色炭疽病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都有发生,一般病果率5%左右,严重时病果率达20%一30%,对辣椒品质、产量均有一定影响。黑点炭疽病仅发生在浙江、江苏、贵州等地。红色炭疽病发生较少。此病除危害辣椒外,还侵染茄子和番茄。
(一)症状主要危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的果实更易发生,也侵染叶片和果梗。果实发病,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褐色,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扩大后病斑凹陷,斑面生隆起的不规则形环纹,密生黑色或橙红色小粒点。潮湿时病斑周围有湿润状变色圈。
叶片发病,初生褪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变成褐色,圆形,中间灰白,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轮状排列的小黑点。
(二)病原
无性态为辣椒炭疽菌(Col[etotrichum capsici(Syd.) B~Jher&Bisby.,黑色小粒点和红色黏状溢出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初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黑色,盘状或垫状,其上生有暗褐色刚毛和分生孢子梗,刚毛具2~4个隔膜。分生孢子梗短粗,圆柱状,单胞,无色,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新月形或镰刀形,端部尖,单胞,五色。有的分生孢子盘上刚毛少见,分生孢子椭圆形,五色,单胞。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而相对湿度低于20%不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翌年越冬菌源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等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不断反复侵染传播。分生孢子多从伤口侵入,也可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为3~5d.此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温暖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菜地潮湿,通风差。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足或施氮肥过多,或因落叶而造成的果实日灼等均易加重病害的发生。此外,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
(四) 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辣味强的品种较抗病,如杭州鸡爪椒,甜椒品种中,如长丰、茄椒1号、铁皮青等较抗病。
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消毒 建立无病留种田或从无病果留种。若种子带菌,播前用55℃温水浸种lOmin或用50℃温水浸种30min消毒处理。取出后冷水冷却,催芽播种。
3.轮作和加强栽培管理 发病严重地块要与茄科和豆科蔬菜实行2~3年以上轮作。应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配施氮、磷、钾肥;避免栽植过密和地势低洼地种植;营养钵育苗,培育适龄壮苗;预防果实日灼;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菌侵染源。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或果实着色开始喷药,有效药剂为:50%施保功、80%大生M~45、75%达克宁、65%代森锌、70%甲基硫菌灵、80%炭疽福美、波尔多液(0.5:1:100)、50%多菌灵等,隔7~lOd喷1次,连喷2~3次。
二,辣椒疫病
病原病原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n.,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寄主范围广,除侵染辣椒外,还可侵染番茄、茄子、甜瓜等。
无性繁殖时形成不分枝或单轴分枝的孢囊梗,孢囊梗无色,丝状,孢子囊梗顶生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长圆形或扁圆形,无色、单胞,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偶有双乳突。
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37℃,最适温度28~32T3,致死温度50℃ 5~10rain。人工接种病菌还可侵染茄子、番茄等作物。
(三)病害循环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残留在地上的病残体内越冬,是典型的土壤习居菌。卵孢子在土中病残体组织内越冬,一般可存活3年。土壤中或病残体中的卵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当温度24~27,相对湿度为95%以上,可产生游动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植物地上茎、叶及果实上引起发病。田间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发病中心,再侵染主要来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和雨水不断扩展,再次侵染频繁发生,病害发展十分迅速。病菌可直接侵入或伤口侵入,有伤口存在则更有利于侵入。
发病条件辣椒疫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气温在20~30℃时,适合孢子囊产生,在25E左右最适合游动孢子的产生和侵入,适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南方地区常年春种辣椒在4月下旬发病,5月一8月气温较高,又值雨季,降水量常超过200mm以上,疫病一在降雨后3~7d病情便突发性上升。
北方地区病害始发期较晚,7月上旬始发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进入9月气温冷凉病害蔓延速度减弱。一般雨季,或大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速上升,或灌水量大,次数多,病害易流行。该病为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的毁灭性病害。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甜椒系列品种不抗病,辣椒系列品种比较抗病或耐病。田园不卫生,连茬或连套种植,以及根茬过多,地势低洼积水,过于密植,施肥未经腐熟或施氮肥过多等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棚室内湿度过大,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光照不足或长时间阴雨,有利于病菌的扩展与侵染。加之病菌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病害易发生和流行。
(五) 病害控制
辣(甜)椒疫病应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育和引进抗病品种
2.田园卫生 及时清除病残体。
3.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避免与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连作,可与十字花科,豆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实施生态调控;施足腐熟基肥,配方施肥;推广高垅双行栽培;大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严禁浇大水,以防高湿条件的出现。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选用无病新土育苗,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
4.药剂防治 种子处理,用1%福尔马林液浸种30min,药液以浸没种子5~10cm为宜,捞出洗净后催芽播种。或1%硫酸铜浸种lOmin消毒。发病初期可喷施下列杀菌剂:58%雷多米尔~锰锌、72.2%普力克、40%乙磷铝、75%达克宁、72.2%扑霉特、64%杀毒矾等,间隔7~lOd,交替用药3~4次,施药后6h内遇降雨应重新喷施。棚室内用45%百菌清烟剂或疫霉净烟剂,每公顷用药2kg(a.i)。此外雨季来临前,畦面可喷撒96%硫酸铜粉,每公顷用45kg,然后浇水,防效显著。
马铃薯病害一、马铃薯晚疫病 Potato Late Blight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
凡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在我国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发生较普遍。其损失程度视当年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异。在多雨、冷凉、适于晚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年份,植株提前枯死,损失20%~40%。19世纪40年代,晚疫病在爱尔兰的流行和危害举世震惊,仅800万人口的爱尔兰就有约10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约150万人逃荒海外。近年来由于推广了一些抗病品种,危害大为减轻,但个别流行年份造成的损失仍然很大。
(一)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田间发病最早症状出现在下部叶片。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以及全叶。边缘有一环白色稀疏的霉轮。
块茎发病,初为褐色或紫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不同深度的褐色坏死,与健康薯肉没有整齐的界限,病部易受其他病菌侵染而腐烂。土壤干燥时,病部发硬,呈干腐状。薯块可在田间发病后烂在地里或在贮藏期发病烂在窖里。
(二)病原
学名: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病原生物学:孢子囊和游动孢于需要在水中才能萌发,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的温度为10~13℃,孢子囊直接萌发为芽管的温度为4—30℃,多在15℃以上形成。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3--30℃,最适温度为20--23℃。孢子囊形成的温度为7~2512。当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时,病菌从气孔向外伸出孢囊梗。孢子囊需要达到95%一97%的湿度才能大量形成。
晚疫病菌是一种寄生专化性很强的真菌,一般在活的植株或薯块上才能生存,但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可以生长,如在燕麦片、菜豆粉和V8等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孢子囊。
(三) 病害循环初侵染: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但病株茎、叶上的菌丝体及孢子囊都不能在田间越冬。番茄也可能是初侵染源之一或成为病菌的中间寄主植物。
传播:病菌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力或出土前腐烂,另一些病芽尚能出土形成病苗。病菌以幼苗茎基部沿皮层向上发展,形成通向地上部的茎上条斑,病苗与病菌长期共存,温湿度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这种病苗成为田间的中心病株。此外,病薯上产生的病菌,能借助土壤水分的扩散作用而被动的在土壤内移动,还可在病薯与健薯上繁殖。土壤内的病菌可通过起垄、耕地等农业操作传至地表,被风雨传到附近植株下部的叶片上侵染底部叶片。
侵入与发病:形成的芽管都可以从气孔侵入,也可以直接从角质层侵入叶片;侵入薯块则通过伤口、皮孔或芽眼外面的鳞片;侵染靠近地面的块茎,则主要借助于由雨水渗入土中的孢子囊或游动孢子。
再侵染: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借助气流传播,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周围植株,经过多次重复感染引起大面积发病。
(四)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当条件适于发病时,病害可迅速爆发,从开始发病到田间枯死,最快不到半个月。此病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病菌孢囊梗的形成要求空气相湿度不低于85%,孢子囊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最适。病菌侵入寄主体内后,以20—23℃时菌丝在寄主体内蔓延最快,潜育期最短;温度低,菌丝生长发育速度减缓,同时也减少孢于囊的产生量。因此,当夜间较冷凉,气温为lOC左右,重雾或有雨,促进菌丝产生大量的孢子囊,病害极易流行。反之,如雨水少,温度高,病害发生轻。
我国大部分马铃薯种植区生长期的温度均适合于该病发生,所以病害的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湿度。
2.品种抗病性:马铃薯的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克新1号、克新2号、克新号、跃进、克疫等较抗病,男爵、白头翁等高度感病。
3.耕作与栽培措施: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较垄地重。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施肥与发病有关,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有利于病害发生。增施钾肥可减轻危害。
(五)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无病种薯,消灭中心病株,结合病情预报全面喷药保护。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 我国已育出了上百个抗病品种,大大减轻了晚疫病的威胁。目前培育的抗病良种主要有:中薯2号、内薯7号等。另外一些老的抗晚疫病品种种植也比较广泛。
2.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 由于带病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严格选用无病种薯对晚疫病起着重要作用。建立无病种薯田,无病留种田应与大田相距2.5km以上,以减少病原菌传播侵染的机会,并严格实施各种防治措施。
3.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高燥、沙性较强的或排水好的地块种植马钤薯。适时早播,不宜过密。合理使用氮肥,增施钾肥,保持植株健壮,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合理灌溉,结薯后增加培土成高垄,减少薯块受侵染。及时清理中心病株或栽除病叶,及时深埋或烧毁。
4.药剂防治 做好病情测报工作,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喷药保护全田。封锁和消灭中心病株是大田防治的关键。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喷药,尤其是在中心病株的附近。防治晚疫病有效药剂有: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等。
二、马铃薯病毒病 Potatovira1 Diseases
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均十分严重,一般使马铃薯减产20%一50%,严重的达80%以上。过去错误地把这种现象称作种性“退化”。其实,退化现象由病毒引起,温度只是病毒病发生条件之一。感染病毒的马铃薯通过块茎无性繁殖进行世代积累和传递,致使块茎种性变劣,产量不断下降,甚至失去利用价值,不能留种再生产。
根据症状表现常常将马铃薯病毒病分为马铃薯花叶病和马铃薯卷叶病两大类。
马铃薯花叶病毒病(Potatomosaicvirus,PMV)是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的一类病害。普遍分布于世界马铃薯种植区,在我国也广为分布,但由于高温降低植株对花叶病毒病的抵抗力,因此以南方发生较为严重。不同病毒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在不同品种上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和产量损失。马铃薯卷叶病是一种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病害,也是最早发现的马铃薯病毒病,在我国广泛分布,尤其是东北、西北等北方地区,其造成马铃薯产量损失一般为30%一40%,严重时可达80%一90%。
马钤薯纺锤块茎病由类病毒(PSTV)引起。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在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的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在南非,该类病毒还引起番茄病害。
(一)症状
不同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在不同品种上可引起不同症状。
普通花叶病:植株感病后,生长正常,叶片平展,但叶脉间轻花叶,表现为叶肉色泽深浅不一。叶片易见黄绿相间的轻花叶。
重花叶病:发病初期,顶部叶片产生斑驳花叶或枯斑,以后叶片两面都可形成明显的黑色坏死斑,并可由叶脉坏死蔓延到叶柄、主茎,形成褐色条斑,使叶片坏死干枯,植株萎蔫。带毒种薯长出的植株可严重矮化皱缩或出现条纹花叶状,也可隐症。病株薯块变小。
皱缩花叶病:病株矮化,叶片小而严重皱缩,花叶症严重,叶尖向下弯曲,叶脉和叶柄及茎上有黑褐色坏死斑,病组织变脆。为害严重时,叶片严重皱缩,自下而上枯死,顶部叶片可见斑。病株的薯块较小,亦可有坏死斑。
卷叶病:典型的症状是叶缘向上弯曲,病重时成圆筒状。初期表现在植株顶部的幼嫩叶片先是褪绿,继而沿中脉向上卷曲,扩展到老叶。叶片小,厚而脆,叶脉硬,叶色淡,叶背面可呈红色或紫红色。病株不同程度的矮化,因韧皮部被破坏,在茎的横切面可见黑点,茎基部和节部更为明显。块茎组织表现导管区的网状坏死斑纹。
(二)病原
马铃薯病毒病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国际上已报道20多种病毒能侵染马铃薯。在我国,马铃薯病毒病的毒源种类有以下几种: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钤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潜隐花叶病毒(PVS)、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毒(PVM)、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PSTV)、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古巴花叶病毒(PAMV)等。马铃薯黄矮病毒(PYDV)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
普通花叶病:PotatovirusX(PVX)属马铃薯X病毒组。接触摩擦传毒;贮藏期间通过幼芽接触也可传毒,还可以借助马钤薯,癌肿病的游动孢子传播,但后者在产中并不重要;种传也是PVX传播的一种方式。
PVX的寄主檀物很广,除马铃薯外,还可侵染番茄、辣椒、茄子、曼陀罗、龙葵等。在指示植物毛曼陀罗、白花刺果曼陀罗上引起花叶重花叶病:Potato virusY(PVY)属马铃薯Y病毒组。典型垂叶和条纹花叶,有时能看到叶脉坏死,严重时看到明显的花叶。桃蚜是YH株系最有效的传毒介体,PVY可以侵染马铃薯、番茄、烟草、酸浆、矮牵牛、龙葵等,可隐存于芜菁、甘蓝、红苜蓿及豌豆等植物上。
皱缩花叶病:由PVX和PVY复合侵染。在我国发生的马铃薯退化,主要是由PVX和PVY病复合侵染引起的。
卷叶病:Potatoleafrollvirus(PLRV)属黄矮病毒组。
(三)发病规律
普通花叶病: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田间自生苗和其他寄主植物;种子带毒和传病的很少。在田间主要通过病株、带毒农具、人手、衣服等与健株接触摩擦及蝗虫取食等扩大再侵染。马铃薯生长季节,尤其当结薯期遇上高温时容易发病。高温干燥有利于传毒介体昆虫的大量繁殖,发病加重。
重花叶病: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其他寄主植物。可借汁液摩擦传染,在自然界主要是由桃蚜等多种蚜虫传染。干旱温暖年份,蚜虫发生量大,有利于病害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多雾、高湿、风大,不利于蚜虫繁殖,病害发生轻。
皱缩花叶病: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其他寄主植物。
卷叶病:由种薯传带作为初侵染来源。蚜虫传染,汁液接触不能传染,传毒介体有桃蚜、棉蚜、马铃薯蚜,但后两者侵染率不高。天气干旱,高温有利于蚜虫生长繁殖,发病则重。在气温低,温度高而多雨的地区,对于蚜虫的繁殖不利,发病就轻。
(四)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采用无毒种薯为主,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及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措施。
1.生产和采用无毒种薯
一般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株系选择和实生苗留种等方法选取及培育无病毒种薯。实生苗留种,因为马铃薯种子不带病毒,近年来利用抗病的杂交组合种子播种的实生苗所结的块茎作为第二年的种薯,有好的防病效果。但田间应注意防蚜,避免植株当年感染病毒。近年来,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法的生物技术,获得健康种薯,已成为一个重要手段。鉴于马铃薯生长点尖端lmm以内没有或有很少量的病毒,可利用此生长点进行组织培养,以清除薯块内的病毒,培养出无病毒植株,
2.选用抗病良种 马铃薯病毒病种类很多,且一种病毒往往有几个株系,各株系在马铃薯各品种上反应不同,因而抗病毒育种十分复杂,很难得到兼抗多种病毒的品种。因此要有针对性当地主要病毒选育品种。目前种植广泛的抗病毒品种有:内薯7号、大西洋、中薯2号等。
3.夏播和两季作留种 这是防止种薯退化解决就地留种的有效方法。在无霜期短的北方一季区,可将正常的春播推迟到夏播留种(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播种);在无霜期长的南方两季作地区,一年种两茬马铃薯,即春秋两季播种,以秋播马铃薯作种用。这样南北两地的种薯形成期都在低温季节。既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健壮,又可以控制病毒增殖扩展的速度。
4.药剂防治 在留种地及时防蚜对减轻退化有显著效果,尤其对卷叶病毒效果明显。也可选用病毒钝化剂,如20%毒病毒等。
5.加强栽培管理 目的是促早熟,保证增产,并避免在高温下结薯。为此,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用肥,拔除病株,勤中耕培土,注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6.热处理 国外资料,种薯经35℃56d或36℃39d处理,可除卷叶病毒。芽眼切块后变温处理(每天40C处理4h,16—20E处理20h,共处理56d)也可以除去卷叶病毒。
三、马铃薯环腐病 Potato Ring Rot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圈。1906年首先发现于德国,目前在欧洲、北美、南美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均有发生,是一种世界性的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在我国,此病于20世纪50年代在黑龙江最先发现,60年代在青海、北京等地发生。目前已遍及全国各马铃薯产区。
(一) 症状
田间发病一般在开花期以后,初期症状为叶脉间褪绿,呈斑驳状,以后叶片边缘或全叶黄枯,并向上卷曲,发病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而后逐渐向上发展至全株。由于环境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不同,植株症状也有很大差别,它可引起地上部茎叶萎蔫和枯斑,地下部块茎维管束发
生环状腐烂。①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叶尖变褐枯干,叶片向内纵卷,病茎部维管束变褐色。②萎蔫型。从现蕾时发生,叶片自下而上萎蔫枯死,叶缘向叶面纵卷,呈失水状萎蔫,茎基部维管束变淡黄或黄褐色,植株提前枯死。
块茎轻度感病外部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势发展,皮色变暗,芽眼发黑枯死,也有表面龟裂,切开后可见维管束呈乳白色或黄褐色的环状部分,轻者用手挤压,流出乳黄色细菌黏液,重病薯块病部变黑褐色,生环状空洞,用手挤压薯皮与薯心易分离,常伴有腐生菌侵入。
北方也有发生,但病薯无明显的维管束环状变褐,也无空环状空洞。此外,两种菌都是革兰氏阴性菌。
(二) 病原
病原为密执安棒形杆菌环腐亚种Clavibatermichiganense subsp.sepedonicum(Spieckerrnann &Kotthoff)Davis et 81。
(三) 发生规律
环腐病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靠切刀传播,据试验切一刀病薯可传染24~28个健薯。经伤口侵入,不能从气孔、皮孔、水孔侵入,受到损伤的健薯只有在维管束部分接触到病菌才能感染。昆虫、水流在病害传播作用不大。病薯播种后,病菌在块茎组织内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后,部分芽眼腐烂不能发芽。出土的病芽中,病菌沿维管束上下扩展,引起地上部植株发病。马铃薯生长后期,病菌可沿茎部维管束经由匍匐茎侵入新生的块茎,感病块茎作种薯时又成为下一季或下一年的侵染来源。
环腐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很短,但在土壤中残留的病薯或病残体内可存活很长时间,甚至可以越冬。但是第二年或下一季在扩大其再侵染方面的作用不大。收获期是此病的重要传播时期,病薯和健薯可以接触传染。在收获、运输和人窖过程中有很多传染机会。影响环腐病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病害发展最适土壤温度为19—23℃,超过31℃病害发展受到抑制,低于16℃症状出现推迟。
(四)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取以加强检疫,杜绝苗源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格执行检疫制度 环腐病的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种薯,只要不用病薯作种,病区会逐渐缩小,为害会逐渐减轻。
2.建立无病留种基地
3.选用健薯,汰除病薯 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d,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此外用50r,g/kg硫酸铜浸泡种薯lOmin有较好效果。提倡小种薯作种,避免切刀传染,如用切块播种,应进行切刀消毒。
4.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
5.栽培管理 施用磷酸钙作种肥,在开花后期,加强田间检查,拔除病株及时处理,防治田间地下害虫,减少传染机会。
四、马铃薯早疫病 Potato Early Bllght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各马铃薯产区分布较为普遍。一般多在生长后期发病,对产量影响不大,如在开花期受害,引起叶片提前干枯,降低产量,严重者甚至个别地块全田无收。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茎和薯块。下部老叶先发病,产生褐色、凹陷的小斑点,与健部分界明显,周围有细窄的黄色圈,后扩大成椭圆形病斑,大小3~4mm,有清晰的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褐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块茎受害,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明显,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贮藏后常为其他微生物侵染而腐烂。
病原
病原为茄链格孢Alterrmria solani(Ell。etMart.)JonesetGrout,屑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病菌陈侵染马钤薯外,还町侵染番茄、茄子、龙葵、烟草等,不能侵染曼陀罗。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薯上和土壤中的病残体或其他茄科植物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通过表皮、气孔或伤口直接侵入叶片。在生长季节的早期,初侵染发生在较老的叶片上,然后是幼嫩组织。条件适宜时,病菌又长出新的分生孢子,引起重复侵染。经过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
早疫病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如晚疫病严格,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发病。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6—2812,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8~30℃,通常温度在15℃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开始发病,25℃以上时只需短期阴雨或重露,病害就会迅速蔓延。因此7~8月雨季温湿度合适时易发病,若这期间雨水过多、雾多或露水重、暴风雨次数多,发病重。
品种间抗病性有很大差异,但无免疫品种。
植株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至孕蕾期抗病性强,始花期开始抗性减弱,盛花期至生长期抗性最弱。一般早熟品种易感病,晚熟品种较抗病。沙质土壤肥力不足或肥料不平衡或缺锰,发病重;病毒病、黄萎病或线虫病以及虫害严重,发病重;生长衰弱的田块,发病重;收获时机械损伤多,贮藏期温度偏高(10℃以上)的薯块,发病重。过早过晚栽种,氮磷肥多量可增加感病性,多施钾肥可提高抗病性。
病害控制
1.选用早熟抗病品种,适时提早收获 东农303,晋薯7号,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提高寄主抗病能力是防治此病的主要栽培措施。重病地最好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加强管理,增施钾肥,及时灌溉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侵染来源。
3.合理贮运 收获充分成熟的薯块,尽量减少收获和运输中的损伤,栽种时剔除病薯。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下列杀菌剂:80%普诺、64%杀毒矾、50%扑海因、75%百菌清、70%代森锰锌、40%灭菌丹、47%加瑞农等。
第九章 葫芦科蔬菜病害
葫芦科蔬菜包括黄瓜、冬瓜、南瓜、西葫芦、丝瓜、苦瓜、西瓜、节瓜和越瓜等,种类繁多。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瓜类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著。然而,由于病害的危害使得瓜类蔬菜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全世界共有葫芦科蔬菜病害100多种,其中,黄瓜病害20多种,西葫芦病害10多种,南瓜病害10多种,冬瓜病害近10种,节瓜病害约7种,苦瓜病害近10种,丝瓜病害10多种,瓠瓜病害近10种。危害普遍而严重的有:黄瓜霜霉病、瓜类枯萎病、瓜类白粉病、瓜类病毒病、瓜类炭疽病、瓜类疫病、瓜类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黑星病和黄瓜菌核病等。这些病害的危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也影响·了瓜类蔬菜的品质。此外,黄瓜猝倒病、黄瓜立枯病、黄瓜蔓枯病、瓜类线虫病、瓜类u十枯病等病害在某些地区也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黄瓜霜霉病 Cucumber Downy Mildew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都有发生,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常因此病为害而遭受很大损失。在适宜发病条件下,流行速度快,一两周内即可使除顶端嫩叶外的其他所有叶片枯死,减产高达30%~50%,有的地块因此病为害只采1~2次瓜后就提早拉秧,菜农称之为“跑马干”。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子叶受害,正面呈现不规则褪绿黄斑,潮湿条件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随病情发展,子叶变黄干枯。
成株期发病,多在植株进入开花结瓜以后,通常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或潮湿时更为明显,后病斑扩大呈黄绿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至紫黑色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病重时常多个病斑连片使叶片变黄枯干。在抗病品种的叶片上病斑小,圆形,发病慢,霉层稀少(见彩图)。
(二)病原病原为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Berk.etCert.)Rostr,鞭毛菌亚门假霜霉菌属,是一种专性寄生菌。
无性繁殖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由寄主叶片的气孔伸出,单生或2~5根丛生,无色,基部稍膨大,主干上有3~5次锐角分枝,分枝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淡褐色,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具乳突,大小为15~31.15gmX11.5~20~tm。游动孢子无色,圆形或卵形,有2根鞭毛,在水中游动30~60min后形成休止孢,再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气孔侵入。孢子囊在较高温度和湿度不充足的条件下,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卵孢子在一般情况下又极少见,所以卵孢子在生活史和病害循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病菌适宜于高湿下生长繁殖,其孢子囊的产生、萌发,游动孢子的萌发、侵入均要求很高的湿度和水分。叶片上有水膜时,15℃下孢子囊经1.5h即可萌发,2h后游动孢子随即萌发并侵入寄主。
在高湿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的速度快、数量大。在饱和湿度或叶面有水膜的条件下,可产生大型孢子囊;孢子囊在5~32C范围内都可萌发,萌发适温为15~22℃,温度升高孢子囊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病菌在10~28℃均可侵入寄主,侵入适温为16~22℃,产生孢子囊的最适温度为15~20℃。
孢子囊抗逆性差,寿命短,一般只存活1~5d;24~25℃干燥条件下病叶上的孢子囊只存活2~3d;病叶于~30℃下45d孢子囊仍可萌发。孢子囊的形成要求光照和黑暗交替,增加光照(特别是红光和蓝光照)有利于孢子囊的产生。国外报道,病菌存在不同的专化型或生理小种。
但我国有的学者提出我国的黄瓜霜霉病菌不存在生理分化现象。病菌主要为害黄瓜,但甜瓜、南瓜、丝瓜、冬瓜、苦瓜等也可受害。
(三) 病害循环我国黄瓜霜霉病菌的越冬问题因地区和黄瓜栽培情况而不尽相同。在南方地区,全年均有黄瓜栽培,病菌以孢子囊在各茬黄瓜上不断侵染为害,周年循环。
华北、东北、西北等黄瓜区,冬季,病菌在保护地黄瓜上侵染危害,并产生大量孢子囊,第二年逐渐传播到露地黄瓜上;秋季,黄瓜上的病菌再传到冬季保护地黄瓜上为害并越冬,以此方式完成周年循环。北方高寒地区,全年约有1~4个月不种植黄瓜,推测这一地区的初侵染可能是由发病较早的地区随季风吹来的孢子囊侵染所致。
产生的孢子囊主要是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孢子囊萌发后,从寄主的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病斑上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多次再次侵染,不断扩大蔓延为害。
(四)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关系密切。黄瓜生长期间的温度一般能够满足发病要求,所以湿度是决定发病与否和流行程度的关键因素。多雨、多露、多雾、昼夜温差大、阴晴交替等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地霜霉病的发生除与上述条件有关外,还受棚室内小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小气候又受棚型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影响很大。在同一地区,有的大棚结构不合理而不利于通风排湿或结构虽合理但管理不良,温湿度控制不好,通风不当,棚室内湿度过高,昼夜温差大,夜间易结露,该病会严重发生。相反,棚室结构合理,管理得当,则发病轻或很少发病。
一般气温在10℃以上,湿度合适,即开始发病。20~24℃最利于发病,潜育期最短。当平均气温达30℃以上时,即使湿度适宜,病害发展也很缓慢。所以,各地的病害发生始期和流行盛期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黄瓜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很大。一般早熟品种、品质好的品种抗病性差。近年来国内培育出于一些兼抗霜霉病和枯萎病且品质优良的品种,在生产中已大量应用。
栽培管理措施是决定霜霉病发生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保护地栽培中更是如此。通常,靠近温室、大棚及苗床附近的黄瓜发病早且病重;地势低洼,栽培过密,通风透光不良,肥料不足,浇水过多,植株徒长,地表潮湿等都发病重。保护地管理操作不当,放风排湿时间不够,晚上闭棚过早,叶面水膜形成多,霜霉病发生就重。
(五)病害控制
根据霜霉病的发生特点,控制此病应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发病的条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国内已选育出一些抗病性较好、品质优良的品种,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选用。露地栽培的品种有:中农2号、中农6号、中农8号,津杂3号、津杂4号,京旭2号等;保护地栽培的品种有:津春3号、津春4号,津杂2号,中农7号,碧舂等。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离温室或塑料大棚较远的地块栽种露地黄瓜。地块要深耕整平,根据土壤肥力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培育和选用壮苗,定植后在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适时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
生长后期叶面喷0.1%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每毫升对水11~12kg,可提高抗病性。另外,喷施1%红糖或蔗糖溶液,也可减轻病害发生。
3.生态防治 保护地黄瓜可采用生态防治来控制霜霉病。所谓生态防治法是利用黄瓜与霜霉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创造利于黄瓜生长发育,抑制病原菌的方法达到防病目的。具体方法是:上午日出后使棚温迅速升至25~30C,湿度降到75%左右,有条件的早晨可排湿30rain,实现温湿度双控制,既抑制了发病,同时又满足了黄瓜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强了抗病性。下午,温度上升时即放风,使温度下降到20~25C,湿度降到70%左右,实现温度单控制。傍晚,放风2~3h,使上半夜温度降至15~20C,湿度保持在70%左右,既控制了湿度,不利于发病,又创造了利于光合产物输送和转化的温度条件。下半夜由于不通风,湿度上升至85%以上,但温度降至12~13C,低温对霜霉病的发生不利,对黄瓜生理活动也无影响,当夜间温度高于12C时,即可整夜通风,实现温湿度双控制。
4。药剂防治 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于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有效药剂有:达克宁、赛露、安克~锰锌、克露、乙磷铝~锰锌、霜霉威、等。保护地还可用烟雾法或粉尘法进行防治,常用的烟剂有:疫霉净、百菌清、霜霉清等;粉尘剂有:百菌清、多百、防霉灵等。为避免产生抗药性,杀菌剂要交替使用。
二,瓜类枯萎病 Cucurbits Fusarium Wilt
瓜类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是瓜类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黄瓜、西瓜、冬瓜发病最重,甜瓜次之,南瓜很少发病。黄瓜发病率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80%一90%,对生产造成的损失据病情轻重和发病期早晚不同而异。
(一)症状幼苗发病,子叶变黄萎蔫,重病株枯萎,茎基部变褐缢缩,多呈猝倒状。
成株期发病一般在开花结果后表现症状,初期病株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经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复常态。茎蔓基部稍缢缩,常纵裂,溢出琥珀色胶体物。在潮湿环境下,茎基部表面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将病茎纵切剖视,维管束呈褐色。
(二)病原瓜类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经鉴定我国有两个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mysporum Schlecht.:我国大部地区的瓜类枯萎病由此种引起。根据对不同瓜类的侵染力差异分为4个专化型:①黄瓜专化型F.omysporium f.sp.cucumarinum Dwell.主要为害黄瓜,人工接种对甜瓜有较强的致病力,能轻度感染西瓜、冬瓜。②西瓜专化型F.oxysporium f.sp.HiT.)eUTll(E.)Svn.etHens.主要侵染西瓜,也可侵染甜瓜,很少侵染黄瓜。③甜瓜专化型F,oxvsporium f.sp,melonis(Leach)Syn.侵染甜瓜,也侵染黄瓜。④丝瓜专化型F.oxysporium f.sp,luffae主要侵染丝瓜。
瓜萎镰刀菌Fusarium bulbigenum Cke,et Mass,var.niTJeuiTl(E.F.Sm.)Wr.:吉林省和上海市的黄瓜枯萎病属此种。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种子及未腐熟的带菌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菌的生活力极强,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种子带菌作为老病区的初侵染来源是次要的,但通过调种远距离传病的作用不可忽视。
病菌通过根部伤口或直接从侧根分枝处的裂缝及幼苗茎基部裂口侵入,以菌丝或寄主产生的侵填体等堵塞导管,另外病菌还能分泌毒素干扰寄主代谢系统,积累许多醌类化合物,使植株细胞中毒死亡,并使导管变褐色。有时幼苗受侵,成株期才显症。
枯萎病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灌溉水、土壤耕作及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既可以传病,又可制造伤口和降低植株抗病性,有利于病菌传染和病害发生。
瓜类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其发生与土壤性质,耕作栽培,灌水施肥等密切相关。连作地病重,轮作地病轻;酸性土壤,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冷湿,土层瘠薄,耕作粗放,整地不平,平畦栽培,浇水过多等均有利于发病。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一定差异。
(四)病害控制
瓜类枯萎病的控制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除选用抗病品种外,重病地主要实行轮作及嫁接防治,轻病地实行综合管理和药剂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筛选一些较抗病的良种。黄瓜品种有:津研5号、津研7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杂3号、津杂4号,津春4号,春丰2号,早丰2号,中农5号等。西瓜品种有伊姆、多利、京欣1号,京抗1号、京抗2号、京抗3号,郑抗1号、郑抗2号、郑抗3号等。选用时应考虑兼抗其他主要病害。
2.轮作 最好与非瓜类作物轮作6~7年,一般地应达到3年以上。
3.加强栽培管理 地块深耕整平,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选用无病壮苗,定植后,前期适当控制浇水,并适时中耕,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结瓜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并及时追肥,保持土壤半干湿状态,切忌大水漫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4.培育壮苗 选用优质种子,52℃温水浸种10min,催芽播种。用无病新土育苗,营养钵分苗,培育子叶肥大,叶色浓绿,茎粗节短,根系集中的无病壮苗。
5.嫁接防病 瓜类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专化型,据此特点,选用一些不能被本专化型病菌侵染的瓜苗作砧木,与生产栽培的瓜苗嫁接起到防病的作用。目前,黄瓜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防病,多采用靠接或插接法进行;西瓜除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外,还可采用葫芦进行嫁接。
6.药剂防治 用15%多菌灵:盐酸:0.1%平平加:水,按1:5:0.5:500的比例配制后常温下浸种1h,捞出冲洗后再浸到冷水中3h后,催芽播种。播前重病地或苗床地要进行药剂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g处理畦面;用多菌灵或苯莱特或重茬剂:水(1:100)的比例配成药土施于定植穴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用多菌灵、施保功、瓜枯宁药剂等灌根,均有一定疗效。
三、瓜类白粉病 Cucurbits powderv mildew
瓜类白粉病在我国各地的保护地和露地各种瓜类上普遍发生。黄瓜、西葫芦、南瓜、甜瓜受害较重,冬瓜和西瓜次之,丝瓜抗病性较强。此病一旦发生,扩展蔓延很快,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 症状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在中、后期危害较重。主要危害叶片,茎和叶柄也可受害,果实一般不受害。
叶片发病,初期叶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形似撒上一层白粉状物,此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白粉布满整个叶片,随后白色粉状物也渐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秋季或生长后期,有些地区的病斑上可散生许多黑色小颗粒(闭囊壳)。叶柄和嫩茎受害,症状与叶片相似,只是霉斑较小,白粉较少。
(二) 病原
瓜类白粉病病原有葫芦科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et Chen(异名为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am DC.)和瓜类单囊壳Sphaerothecacucurbitae(Jacz.)Z.Y.zhao两种。
分属于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和单囊壳属。后者比前者更为常见。有性态均产生扁球形,暗褐色的闭囊壳,附属丝菌丝状。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闭囊壳内子囊数和子囊内子囊孢子数目。
葫芦科白粉菌:闭囊壳生于灰黄色至锈褐色的菌丝层内,较少见;每一闭囊壳内有4~39个子囊,一般10~15个,子囊卵圆形或椭圆形;每个子囊内只有2个单细胞,无色,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瓜类单囊壳:闭囊壳生于白色至淡灰色的菌丝表面,较常见,每一闭囊壳内只有一个子囊,阔卵圆形或近球形,无小柄;每个子囊内有8个单细胞,五色,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病菌分生抱子萌发要求的湿度范围较大,相对湿度25%以上即可萌发,叶面上有水膜时反而对萌发不利。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0~25℃,温度范围10~30℃。
两种白粉菌都是活体营养型生物。寄主范围广,除葫芦科作物外,还可侵染向日葵、车前草、蒲公英、月季等多种植物。都有许多变种和生理小种,专化性较强。
(三)发病规律
北方低温干燥地区,病菌常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田问越冬;在冬季有保护地栽培的地区,病菌也可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被害寄主植物上越冬,并不断进行再侵染。
第二年春天,越冬后的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或菌丝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在温、湿度适宜时萌发产生菌丝在寄主表皮扩展蔓延。条件适宜,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至晚秋或生长后期,在受害部位再次形成闭囊壳越冬。
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在20~24C时,最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地瓜类白粉病发生较露地为重;施肥不足,管理不当,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时,光照不足,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植株徒长,通风不良,排水不畅等均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四)病害控制
控制白粉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与加强栽培管理 主要是: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等。具体品种和管理方法参照黄瓜霜霉病。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施下列杀菌剂:15%粉锈宁、2%抗霉菌素、2%武夷霉素、40%多硫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多硫悬浮剂、高脂膜、农抗120等喷雾防治。多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保护地可采用百菌清或三唑酮烟雾剂熏蒸,45%百菌清烟剂6kg/hm2;15%三唑酮烟剂11.5~13.5kg/hm2。
四、黄瓜疫病 Cucumber phytophthora Blight
黄瓜疫病常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对黄瓜生产威胁很大。全国黄瓜产区都有发生,:北方以秋黄瓜发病较重。此病除危害黄瓜外,还能侵染葫芦、冬瓜、西瓜、南瓜等。
(一)症状主要浸染茎、叶和果实,以茎基部及嫩茎节部发病较多。茎基部发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渐缢缩,病部以上叶片出现青枯,最后全株枯死。
叶片被害,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呈近圆形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快,全叶腐烂,湿度小时扩展慢,边缘暗绿色中部淡褐色,干枯脆裂。果实受害,形成暗绿色圆形凹陷的水渍状病斑,后扩展使全果皱缩软腐,表生稀疏的灰白色霉状物。
(二) 病原病原为瓜疫霉Phytophthora me[onis Kalsura,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年的初侵染来源。越冬菌丝或卵孢子和厚垣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与感病寄主接触后,可直接穿过表皮侵入寄主。植株发病后,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田间主要借灌溉水和土壤耕作传播,孢于囊借气流和雨水传播。
该病流行性很强。发病早晚和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雨量和湿度。雨量大,降雨次数多,空气湿度大,发病重,雨季早则发病早。早春保护地黄瓜,如遇阴凉潮湿的环境,易造成苗期疫病的严重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平畦栽培,连作地块,施肥不足,植株抗病性差等都发病重。此外,不同品种对疫病的抗性存在差异,目前还没有免疫品种,高抗品种也较少,只有一些耐病品种。
(四)病害控制
1.选用抗(耐)病良种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品种。较抗病品种有:中农2号、中农5号、中农11、中农13、津杂3号、津杂4号等;耐病品种有:中农4号、长春密刺等。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肥沃的地块种植黄瓜,采用高畦栽培,及时做好排水工作。生长前期要严格控制灌水次数和灌水量,防止大水漫灌。在茬口安排上尽量做到2~3年与非瓜类作物轮作,并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做到适时迫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另外还可采取覆膜栽培,减少病菌的反溅和传播。
3.嫁接防病 采用黑籽南瓜做砧木与黄瓜嫁接,可防疫病和枯萎病。
4.药剂防治 发病前及时喷药保护是控制黄瓜疫病发生蔓延的有效措施。目前防效较好的药剂有:甲霜灵锰锌、杀毒矾、拓福、乙磷铝锰锌等,每隔7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也町用疫霉净等烟剂熏蒸(参照黄瓜霜霉病)。
五、瓜类炭疽病 Cucurbits Anthracnosea
瓜类炭疽病是瓜类作物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发病时常造成幼苗猝倒,成株茎、叶枯死,瓜果腐烂,危害严重。西瓜和甜瓜易感病,黄瓜、冬瓜、瓠瓜、苦瓜次之,南瓜、西葫芦、丝瓜较抗病。
(一) 症状
通常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受害较重,危害叶片、茎蔓和瓜果。幼苗子叶发病,边缘呈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茎基部受害,缢缩,变褐色,幼苗猝倒。不同瓜类其症状稍有差异。
西瓜:叶片受害,初呈水渍状圆形或纺锤形斑点,渐变为黑色圆形斑,有时有紫色晕圈和同心轮纹,干燥时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正面生粉红色黏稠物或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茎蔓和叶柄受害,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变黑色长圆形病斑,微凹陷,病斑绕茎或叶柄一周,则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果实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呈褐色圆形凹陷斑,凹陷处常龟裂,潮湿时生粉红色黏稠物。幼瓜受害,畸形或腐烂。
黄瓜:受害症状与西瓜相似,但叶上病斑呈红褐色,有黄色晕圈;成熟瓜条易受害,病瓜弯曲变形,病斑圆形,黄褐色,稍凹陷。
甜瓜:果实受害,病斑较大,显著凹陷,开裂常生粉红色黏稠物。
(二)病原无性态为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biculare(13erket Mont.) Arx,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
该菌分生孢广盘在寄主表皮下产生,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呈黑褐色,分生孢子盘中散生有暗褐色的刚毛,略尖,基部膨大,有2~3隔;分生孢:广梗圆筒状,无色,单胞;分生孢子长圆或卵圆形,单胞无色,分生孢于聚集成堆后呈粉红色黏状物。
病菌生长温度为10~30~C,最适温度24~C,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2~27t:,低于4C不能萌发,萌发时除要求有高湿外,还要有充足的氧气。该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不同生理小种对葫芦科不同属种及问种的不同品种的致病力不同。
(四)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种子表面附带的菌丝体电町越冬。越冬后的病菌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上,引起发病。由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盘再产生分生孢子,经流水、雨水、昆虫或人为活动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
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适温下相对湿度为87%一95%时,潜育期只有3d;湿度低于54%不发病。温度高于28~C时发病也很轻。另外,管理不当,氮肥过量,排水不畅,通风不好,植株衰弱,连作地等发病都较重。品种不同抗病性也有差异。
(五) 病害控制
瓜类炭疽病应采取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并结合药剂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抗炭疽病的黄瓜品种有:农大秋棚1号、碧春、中农2号、中农5号等;西瓜品种有:海农6号、新澄l号、新克等。
2.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 从无病田或健株~亡采种;种子消毒采用50~51℃温水浸种20min或100倍液的冰醋酸浸种30min或1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30min后洗净,再催芽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水好的砂壤土种植,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覆膜栽培,施足基肥,合理灌水。棚室合理通风,采用生态防治。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全面清除病叶,并喷药保护,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药剂有:25%施保功、75%达克宁、50%福美双、70%甲基硫菌灵、50%多福合剂、4%抗霉菌素等。保护地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3.75~4.5kg/hm2,或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和克炭疽等粉尘剂15kg/hm2等。
六、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Cucumber Angular Leaf Spot
黄瓜角斑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及华东普遍发生,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保护地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严重。病叶率有时高达70%左右,是保护地黄瓜重要病害之一。黄瓜受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商品价值。
(一) 症状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
成株期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
(二)病原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Smith et Bryan)Young,Dye&Wilkie。
生长适温24~28℃,范围4~39℃,48~50℃经10min致死。
(三)发病规律病菌附在种子内部和随病残体落人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由叶片或瓜条伤口、气孔、水孔侵入,进入胚乳组织或胚根的外皮层,造成种子内部带菌。初侵染大都从近地面的叶片和瓜条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蔓延。
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子叶发病,病菌在细胞间繁殖,保护地黄瓜病部溢出的菌脓,借棚顶大量水珠下落,或结露及叶缘吐水滴落、飞溅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露地黄瓜蹲苗结束后,随雨季到来和田间浇水开始发病,病菌靠气流或雨水逐渐扩展,一直延续到结瓜盛期。
除病菌数量以外,温度和湿度是角斑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温暖、多雨或潮湿条件发病较重。发病温度10~30℃,适温18~26℃,适宜的相对湿度75%以上,棚室低温高湿利于发病,;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关,夜间饱和湿度持续时间大于6h,叶片病斑大;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h,病斑小;昼夜温差大,叶面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有时,只要有少量菌源即可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
露地黄瓜在低温多雨年份,病害普遍流行。黄河以北地区露地黄瓜,每年7月中下旬为角斑病发生高峰期,棚室黄瓜4~5月为发病盛期。保护地浇水后放风不及时,露地地势低洼积水,栽培密度过大,管理不严,多年连茬,偏施氮肥,磷肥不足等均可诱发角斑病。
(四) 病害控制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植株或瓜条上留种,
3.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无病种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保护地适时放风,降低棚、室湿度,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露地实施高垄覆膜栽培,平整土地,完善排灌设施,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翻晒土壤等。在基肥和追肥中注意加施偏碱性肥料。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农用链霉素250~g/g。50%代森锌、50%甲霜铜、50%代森铵。此外也可选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每7d喷1次,连喷3~4次。4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对水稀释成5000倍液也有效。2%加收米对该病有很好的防效。 与霜霉病同时发生时,可喷施7%焰甲霜铝铜,或50%瑞毒铜。
第九章 豆科及其他蔬菜病害
豆类蔬菜种类很多,主要有菜豆、豇豆、蚕豆、豌豆、扁豆和菜用大豆等,近年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豆类已成为人们餐桌卜不可缺少的重要蔬菜之一。豆科蔬菜病害的种类很多,危害比较严重的有豆类枯萎病、豆类锈病、豆类病毒病、豆类细菌性疫病、豆类叫叶斑病和豆类炭疽病等。还有~些原来次要的病害如菜豆灰霉病、豆类蔬菜门粉病、豆类蔬菜根腐病等在某些地区的某些年份严重发生,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除上述的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和豆科蔬菜外,还有芹菜、菠菜、莴苣、葱等;,病害仍然是威胁这些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有些病害如芹菜斑枯病和早疫病,葱紫斑病和霜霉病等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时有效地防治这些病害对于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菜豆细菌性疫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称为火烧病、叶烧病,是菜豆常见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长江流域以南以及河南等省发病严重。在山东,7~8月高温多雨季节为盛发期。尤其在暴风雨过后,菜豆的部分叶片很快出现病斑,有的甚至全株枯死。
症状从幼苗到成株期的植株地上各部分如叶片、茎蔓、豆荚、种子等均可受害,以叶片和豆荚最常见。
成株叶片发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为不规则形褐斑,周围有黄色晕环。天气潮湿时,病斑上有淡黄色的菌脓溢出,干燥时形成白色或黄色菌膜。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整叶枯死或扭曲畸形。一般情况下不脱落,经风吹雨打后病叶碎裂。
种子受害,种皮皱缩或产生黑褐色凹斑,种脐部有时也溢出黄色菌脓。该病典型症状是: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大,潮湿时病部常溢出淡黄色菌脓,
病原
病原为地毯草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phaseoli,除危害菜豆外,还可危害豇豆、大豆、扁豆、绿豆和小豆等。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种子内部或黏附于种子外部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内的病菌能存活3~15年,土壤中的病菌随病残体分解腐烂即死亡。因此,带菌种子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发芽后,病菌为害子叶及生长点,产生菌脓,经雨水、灌溉、农事操作、昆虫迁移活动等方式传播,从植株的水孔、气孔或伤口侵入,即引致茎叶发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流行程度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气温24~32℃,叶上有水滴时最易发病。温多雨,特别是暴风雨后发生严重。栽培管理不当,如大水漫灌、肥力不足、偏施氮肥、杂草丛生以及虫害严重等都利于病害流行。
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但品种间对菜豆细菌性疫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应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
2.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 选用健康种子。种子消毒可用45C温水浸种15min,捞出后移人凉水中冷却。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95%敌克松原粉或50%福美双拌种,或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h。
3.轮作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4.加强栽培管理 适当早播,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害虫;合理施肥,避免大水漫灌,加强通风降湿,防止水滴反溅和叶面结露。作物收获后将地上部病残体集中销毁,并深耕翻土,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4%络氨铜、77%可杀得、30%DT、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等。7~10d喷1次,连喷2~3次。
二、豆 类 锈 病 Legume Rust
锈病是菜豆、豇豆、豌豆、小豆、扁豆和蚕豆等蔬菜上的重要病害,其中除豌豆锈病的危害性略小外,其他豆类锈病发生普遍而严重,造成叶片干枯脱落,直接影响产量。我国南方地区,菜豆锈病主要在春季流行,北方地区则在秋菜豆上发病严重。锈病可使植株早衰,结荚减少,产量降低。豇豆锈病在各地发生普遍。云南、江苏和浙江沿海以及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的地区蚕豆锈病发生严重。小豆锈病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豌豆锈病在局部地区发生。
症状各种豆类作物的锈病症状大致相似,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危害叶柄、茎和豆荚。叶片发病,初生黄白色至黄褐色小斑点,略凸起,后逐渐扩大,形成黄褐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很快突破叶片表皮细胞和角质层并散出红褐色粉状物(夏孢子)。植株生长后期,叶片上的夏孢子堆逐渐形成深褐色的冬孢子堆,或在病斑周围长出黑褐色的冬孢子堆。孢子堆突破叶片表皮后散出黑褐色的冬孢子。
病原
病原包括: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Pers.)Ung.,除侵染菜豆外,还侵染豇豆、扁豆、小豆和绿豆等;蚕豆单胞锈菌Uromyceswzczae~扣bae(Pers.)Schroet,侵染蚕豆和豌豆。:二者均属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真菌。
豆类锈菌多为单主寄生的全型锈菌,但在田间经常见到的是夏孢子和冬孢子,性孢子和锈孢子不常见。夏孢子单胞,黄褐色,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生有细刺。冬孢子单胞,栗褐色,近圆形,孢壁平滑,顶端有浅褐色的乳头状突起,基部有柄,五色透明,与夏孢子长度基本相等。
发病规律
在北方,豆类锈菌主要以冬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表面以及附着在架材表面越冬;但其作用如何尚不明确,南方吹来的夏孢子的作用也不明确。在南方,主要以夏孢子越冬,一年四季连续侵染豆科植物;病菌从气孔侵入,产生夏孢子堆,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直至生长后期或天气转凉时,在病部形成冬孢子堆和冬孢子,然后越冬。
影响豆类锈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是温、湿度,北方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夏季高温、高湿(温度17~27℃,相对湿度95%以上)菜豆、豇豆、小豆锈病发生严重;叶面结露及叶面上的水滴是锈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所以早晚重露、天阴、多雨、多雾最易诱发锈病。此外,地势低洼积水、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氮肥过多、连作地发病重。南方一些地区春播常较秋播发病重。不同豆类品种间抗病性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病害控制选用抗病品种 各地应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调茬,实行轮作和与禾本科作物间作;春播和秋播注意隔离,减少病菌的传播;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摘除老叶、病叶,改变田间小气候,使之通风良好,并减少菌源;棚室栽培时采用生态环境调控,降低相对湿度。豆类蔬菜拔园时,要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5%三唑酮、50%萎锈灵、25%敌力脱、70%代森锰锌+15%三唑酮、12.5%速保利、70%霉奇洁等。隔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如果低温阴雨棚室发病,可用粉尘剂喷粉,效果更佳。
三、豆类炭疽病
炭疽病是豆类作物上分布广泛、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温凉多雨地区危害最重,影响品质和产量。
症状可危害叶、茎、荚和种子。一类炭疽病引起明显的病斑,叶片被侵染后,叶面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中间浅褐色,边缘红褐色病斑,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并融合成人型病斑;叶柄和茎部病斑凹陷龟裂,早褐锈色细条形斑,病斑联合形成长条状;豆荚初呈褐色小点,扩大后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周缘稍隆起,边缘红褐色或紫色,中间凹陷。
病原由炭疽菌属的3个种引起,即:菜豆炭疽菌,除侵染菜豆外,还侵染蚕豆、扁豆、刀豆、豇豆等,引起典型病斑。
分生孢子盘黑色,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盘卜有或无刚毛,刚毛散生,黑色刺状,有分隔。分生孢子梗短小,单胞,五色,密生在分生孢子盘上,分生孢子椭圆或卵圆形,单胞,五色。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或在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病种子引致幼苗子叶或嫩茎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及昆虫传播蔓延进行冉侵染。在病残体内越冬的病菌,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牛芽管,直接或从伤口入侵,经4~7d潜育期出现症状,并进行再侵染。
豆类炭疽病在凉爽、潮湿的条件下,病害发生迅速。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3~26℃,最适相对湿度为100%;温度高于27℃,相对湿度低于92%,则病害较少发生;低于13℃病情停止发展。因此,在多雨、多露、多雾冷凉多湿气候条件和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植株密度过大、生长衰弱,该病严重发生。春、夏两季高温多雨,豌豆炭疽病发生严重。
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但由于菜豆炭疽菌存在叫、种分化,品种抗性不易保持长久。通常蔓生种抗病性较强,矮生种较弱。
2.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 从无病荚上采种或在非病区繁种。播种前用种子重量 0.4%的50%多菌灵或50%福美双拌种。
3.轮作 实行2年以上轮作。使用旧架材要用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消毒。
4.清洁田园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以减少菌源。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下列可湿性杀菌剂:75%百菌清、50%苯菌灵、70%甲基硫菌灵,80%炭疽福美、80%大生M~45等,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三、菜豆根腐病
四、芹菜斑枯病 Celery Septoria Leaf Spot
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各地都有分布,保护地芹菜发病重于露地,是冬春保护地芹菜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在收获后的贮运、销售期仍可继续危害。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叶柄。症状分大斑和小斑两种类型,大斑型多发生于南方地区,小斑型多发生于北方地区。
叶片受害,早期两种类型症状相似。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心坏死。后期症状两型有差异,大斑型病斑可扩大到3~10mm,边缘清晰呈深红褐色,中间褐色并散生少量小黑点;小斑型病斑多不超过3mm,一般约0.5~2mm,常数斑联合,中间黄白色,边缘清晰呈黄褐色,病斑外周常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在叶柄和茎上两型病斑相似均为长圆形,稍凹陷,色稍深,散生黑色小点。
病原
病原为芹菜生壳针孢Septoria apiicola Speg.,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皮内或随病残体越冬并在其上可存活1~2年。借风、雨传播,农具和农事活动也可以传播。远距离传播靠带菌种子。分生孢子遇水滴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体内,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冷凉多雨的天气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中向外分散和萌发需要潮湿、多雨的环境条件,故温度在20~25℃和高湿情况下发病严重。保护地中放风排湿不及时,昼夜温差大,结露过多,均能诱发斑枯病的发生。
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较抗或耐病的品种,如西芹3号、津芹、春丰、夏芹、冬芹、上海大芹、津南实芹、天马、美国玻璃翠等。
2.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 从无病株上采种或使用2年以上的陈种子,均有一定的 防病作用。当年种子要消毒。消毒时可用48~49C恒温水浸种30min,均匀搅拌,然后立即移人冷水中降温,再晾干播种。此法灭菌彻底,但种子发芽率降低,需增加10%的播种量。
3.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外,及时追肥,防止缺肥。勿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保护地栽培应注意通风排湿,既要满足芹菜喜凉怕酷热、喜湿润怕干燥的生长要求,又能控制病菌。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高于20C要及时放风,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C,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和底部茎叶,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有效药剂有:12%腈菌唑、40%施佳乐(生花1号)、75%百菌清、1:0.5:200的波尔多液、64%杀毒矾、50%多菌灵、30%DT、65%代森锌等。保护地可用45%百菌清烟剂(3kg/hm2)熏蒸或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
五、芹菜早疫病
芹菜早疫病又称斑点病、叶斑病,各地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露地和保护地芹菜均可发生,保护地重于露地。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叶片初生水渍状黄绿色斑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边缘黄色或深褐色。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可扩展连片最后叶片于枯。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稀疏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为芹菜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越冬。通过风、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由气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夏、秋季育苗不防雨,不遮荫,则发病早而重。生长期间,遇高湿多雨,田间缺水、缺肥,生长势弱均易发病。保护地中湿度大,或昼夜温差大,易结露则病情较重。芹菜品种抗病性有差异,津南实芹1号较耐病。
病害控制
芹菜早疫病的防治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配合药剂防治。
1.无病地采种或进行种子消毒 种子用48℃温水浸种30min,再移人冷水中浸5~lOmin,晾干后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夏播育苗时要遮荫、防雨、防露。深耕并施磷、钾肥。重病地轮作2~3年。保护地栽培要及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内滴水和叶面结露。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残体并立即喷药。有效药剂有: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75%百菌清等,每隔5~7d施药1次,连续2~3次。保护地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7.5~15kg/hm2;或45%百菌清烟剂,5.25kg/hm2。
六、葱 紫 斑 病
葱紫斑病又称黑斑病,可危害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等蔬菜。留种株受害常使种子发育不良,雨季易流行,一般年份损失不大。
症状主要为害叶和花梗,收获后贮藏期也可侵染鳞茎。叶片和花梗~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白色小点,多靠近叶尖或位于花梗中部,稍显凹陷,后逐渐扩大,紫褐色,椭圆形,周围有黄色晕圈,有明显的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有黑褐色霉层。
病原
病原为葱链格孢Alternaria porri(ELL.)Ciferri,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发病规律
北方寒冷地区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町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也可以芽管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发病的适温是25~27℃,低于12℃则不发病。之后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又可传播而引起再侵染。高湿多雨,昼夜温差大易引发病害。夏、秋多雨季节,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普遍严重。土地贫瘠,生长势弱,虫害严重的地块,发病也重。保护地重于露地。寄主品种间有差异,红皮洋葱叶片表面较黄皮和白皮洋葱覆盖有更多的蜡质层而较抗病。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做到清洁田园,培育无病壮苗并结合药剂防治。
清洁田园 收获后清除田间的病残体,深耕翻土,消灭越冬菌源。
加强栽培管理 重病地实行2午以上的轮作,以减低田间的菌源。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寄主抗病力。适时收获,低温贮藏,洋葱收获在葱头顶部成熟后,收获晾晒,待鳞茎外部
3.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可用40%的甲醛300倍液浸种3h,浸后及时清水冲洗,避免药害。洋葱鳞茎可用40~45℃温水,浸1.5lo也可用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以种子量的0.3%拌种。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下列可湿性杀菌剂50%扑海因、50%菌核净,75%百菌清、50%农利灵、80%大生等。每隔7~]0d喷1次,连喷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