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杂谷类作物病害
第一节 玉米病害(Corn diseases)
全世界已报道的玉米病害约有100余种。中国已经报道有30余种。在东北三省已发现
玉米病害2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的玉米病害有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大斑病、圆斑病和赤
霉病等,此外尚有细菌斑点病,在个别地区条斑病毒病、褐斑病、炭疽病、锈病、茎腐病和干腐病(检疫对象)亦有发生。
一、玉米瘤黑粉病(Corn smut)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遍布世界各玉米生产区,在中国广泛分布。在黑龙江省:
各地普遍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此病发生愈早,对产量影响愈大,一般减产10%以
内。
(一)症状 植株地上茎、叶、果穗、雄花均可受害,形成明显的病瘤(菌瘿)。
幼苗:在茎基部形成菌瘿,使整个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分蘖现象,重者枯死。
茎秆:菌瘿大小不等,初为白色,并略带紫色,扩大后白膜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冬
孢子)。
果穗:菌瘿大小不等:大者可覆盖全穗,外具白膜,以后破裂散出黑粉。雄花主梗上产
生菌瘿后,主梗向菌瘿的相反方向曲折,而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圆形的角状菌瘿。
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菌瘿。
叶片和叶鞘:菌瘿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常从叶片基部沿叶脉中肋向上成串密生,外具有白膜,并略带紫色,迅速破裂,散出很少黑粉
菌瘿成熟以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
(二)病原
学名:瘤黑粉病菌为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DC.)Corda.]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黑粉菌属。
形态,病株上的黑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球形或略呈椭圆形,直径8—12微米,暗褐色或浅橄榄色,厚壁,表面有明显的细刺状突起。
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担子(先菌丝)。 担子顶端或分隔处侧生梭形的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形成侵入丝或芽殖方式生出次生担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次生担孢子也能萌发形成侵入丝。
此菌为异宗配合的真菌,只有不同亲和型的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单核菌丝在寄主体内或体
外结合成双核菌丝体,才能在寄主组织内迅速发育,刺激寄主组织形成菌瘿。
病菌冬孢子没有休眠期,干燥后能存活较长时间。在自然条件下,冬孢子集结成块有利
于长期存活,而单个冬孢子不能长期存活。
生物学:冬孢子萌发适温为26℃—30℃,最高为35℃- 38℃,最低为5℃—lO℃。担孢子或次生担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C-26℃,最高为40℃,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6℃-35℃。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较强,在干燥的条件下经5周才能死亡。这对病害的田间传播和侵染起重要作用。
此病菌除侵染玉米外,尚可侵染两种大刍草。 病菌易发生变异,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此外可在粪肥中、残体上以及附在种子上越冬,冬孢子的生命力很强,可存活5-7年,越冬的冬孢子于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担孢子或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或心叶叶旋内,又可随叶旋内的水渗入到叶片和叶鞘基部缝隙中,侵染叶片、茎秆、节部、掖芽和雌雄穗等幼嫩分生组织。担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穿透寄主表皮侵人,或从伤口侵入,但不能侵人无分生能力的老组织。成菌瘿,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的冬孢子。冬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抽穗前后一个月内为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冬孢子主要靠风传播到玉米的茎、叶、节穗等部位进行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此病发生程度,常受品种抗性、菌源数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玉米生育期
一般苗期和成熟期较抗病,从拔节以后到开花末期易感病,在开花期以雌、雄穗和腋芽最易感病。
2.气候
一般受温、湿度、尤其是降雨量的影响较大。侵入后发病快慢与气温密切相关,因病菌喜高温,所以春季气温低又。加幼苗较抗病,所以发病少而慢,拔节以后,气温上升,如果此期干旱、气温高,则病害重。但在干早年份,有零星小雨或多雾、多露等因子,为病菌孢子萌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病害可加重。
3.其他因素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发生比轮作地重,连作年限盒长,病害愈重。据查明,春翻比秋翻"
地发病亦较重。过多施用氮肥地段,使植株组织生长柔嫩和徒长,有利于病菌侵入(因病菌主要侵染分生组织),病害亦重。此外,一切机械伤(如虫伤、雹伤、作业时碰伤等)均有利病菌侵入,所以亦可加剧病害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
由于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又加传播途径多,以及整个生育期可以重复再侵染,所以给防治带来困难,比较难以根除。为了减轻发病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1.消灭初次侵染来源
因其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故应从下列两方面去进行:
(1)清除田间菌源:人工收割以后,应将田间散在的病株拾回烧掉,结合秋翻将残碎的病瘤翻入土内,减少菌源。如机械收割采取秸秆还田措施,对减少菌源的作用更大,因为机械收割可将菌瘿全部粉碎,这种粉碎后的病菌孢子,遇湿极易失去生活力。人工收割遗留田间病瘤不易破裂,故不易丧失生活力。
(2)施用净肥:混有玉米病残体的厩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下田,以免孢子未死,
增加田间菌量。
2.轮作 一般可与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轮作2—3年。
3.选育抗病品种
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父母本的抗病遗传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新生理小种等问题。
4.割除病瘤
有条件地区应进行,如及时割除病瘤,能减少病菌积累,且可减轻当年的再侵染。割除
病瘤时,应在病菌未成熟前(未形成黑粉)进行,割下的病瘤应深埋或烧掉,以减少菌源。
薯
二、玉米丝黑穗病(Maize head smut)
玉米丝黑穗病周期性发生于美国、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三角洲和山谷地带,在澳大利
亚、印度、新西兰、前苏联、南非和南斯拉夫也有发生,1919年中国首次在东北报道,目
前在许多春玉米地区,特别是东北、西北、华北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作玉米田块发病重。玉 米丝黑穗病在黑龙江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尤其连作玉米地发病重,丝黑穗病对产量影响很 大。
(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以成株期穗部表现症状最明显。
幼苗: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病株可表现出明显症状。主要表现
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叶色浓绿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
雌穗:被害后症状有两种类型。①黑粉包型。被害后,全穗变为一包黑粉,病穗失去原
形;初期具有白膜包被,不久破裂散出黑粉(冬孢子),在黑粉包中夹杂有寄主维管束的残
余物,因而呈丝状。②刺猬型。被害后,穗部受病菌刺激,使果穗颖片伸长,不能结实,呈绿色角状长刺,丛生,使果穗呈畸形,不结实,有的基部有少量黑粉,有的无黑粉。
雄穗:被害后花器变形,呈角状长刺,丛生,不形成雄蕊,内部充满黑粉。
(二)病原
学名: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Clint.],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真菌,轴黑粉菌属。
形态:病株上的黑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成熟后为球形或卵形,直径8—15微米,黑褐色,表面有细刺。在冬孢子间混杂有球形或近球形的不育细胞。
冬袍子萌发产生有4个细胞的担子,在担子顶端和分隔处产生4个担孢子。担孢子以芽殖方式可反复产生次生担孢子。
生物学:冬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10℃-35℃,适温为20℃-30℃;萌发最适的酸碱度约在pH4—6之间;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有两种类型,其一个类型侵染玉米,另一个类型侵染高粱和苏
丹草,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不能侵染高梁,高粱上的丝黑穗病菌却可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底.两者是不同的专化型。
(三)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混入粪肥中的病菌冬孢子和种子上的病菌冬孢子均可
水.均可成为侵染来源。尤其成块的冬孢子在土壤中寿命比单个者长,越冬后的病菌首先侵染幼苗,从玉米的幼芽或幼根侵入,侵入幼苗后,病菌扩展蔓延进入生长锥,并随生长锥生长而在寄主体内扩展为系统侵染,但仅在雄穗和雌穗内形成大量冬孢子而引起发病。后期病穗破裂散出黑粉而越冬。病菌除苗期的初侵染外,无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的发生程度与菌源数量和土壤温、湿度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
1.土壤温度和湿度
苗期土壤干燥,温度较高时发病重。发病适温为21℃—28℃,以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最
适于病菌侵染。另外,黑龙江省春播时气温中度,风大,蒸发量高,为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在越冬菌源量大的地区,种植感病品种,当春季少雨于旱的年份,
此病往往盛发流行。
2.农业措施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重。秋翻地可消灭大量菌源,病害较春翻地轻。机械收割秸秆还田
比站秆翻地发病轻。
3.品种的抗病性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五)防治方法
针对此病是以土壤带菌传病为主和幼苗侵染的特点,除利用抗病品种外,应注意减少初侵染源、种子处理和促使幼苗提早出土。
1.实行轮作
尤其病重田块,应与大豆、小麦、谷子等作物进行3—4年轮作。
2.适期早播
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时间拖长,易受病菌侵害,过晚可减轻病害,
但成熟过晚,易遭霜害,故应适期早播。
3.种子处理
此方法是较为方便、有效的措施。常用的药剂有:①25%粉锈宁(百菌通、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②25%羟锈宁(百坦、三唑醇)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③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4%—0.8%拌种。
4.除掉病株或病穗
在黑粉孢子尚未散出前,割除病株或摘除病穗,深埋或烧掉。减少越冬菌源,减轻来年的病情。
5.秋季深翻
可将大量病菌深埋地下。采用机械收割秸秆未进行还田处理或站秆翻地时,一定要注意翻地质量,不能将病株残体露在外面。
6.拔除病苗
7.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各地应选育和利用本地区较为抗病的品种。
8.掌握墒情和播种质量
墒情不好,覆土厚,病重;墒情好,覆土薄,病轻。所以掌握墒情和播种深度也是防病重要措施。
三、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玉米大斑病又称煤纹病,自1876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在也界各玉米生产区发二普遍,重病年份为害性大。1899年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记载此病,目前几乎所有玉米产区
·:可发生,以东北、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近年来,在
三江省发生普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
一)症状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阶段抗病性,苗期很少发病,到后期,尤其是在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
部向上扩展,但也常常出现从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严重时,全株所有叶片均可受害至早期枯死。
叶片:玉米大斑病在叶上的病斑类型因品种的抗性基因不同而分为两类,①萎蔫型病斑:在不具有Ht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生萎蔫型病斑,病斑初为小椭圆形、黄褐色或青灰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形成边缘褐色,中央黄褐色或青褐色的长纺缍形或梭形病斑,病斑一般长度为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5—凹厘米,宽2—3厘米。严重时病,
斑可互相联合,使病叶早枯,后期于病斑上长一层黑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上病斑易纵裂。②褪绿型病斑:在具有Ht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
生褪绿型病斑,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小斑,后病斑稍沿叶脉扩展,出现褐色坏死条纹,呈现黄色或淡褐色,极少产生孢子。
叶鞘、苞叶:与叶片症状相似,只是霉状物少些。
(二)病原
学名:无性世代为大斑凸脐蠕孢菌 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 Suggs,属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病斑上的黑褐色霉状物即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有性世代为大斑刚毛座腔菌属子囊菌亚门,座囊菌目真菌,至今在自然情况下尚未发现。
形态:分生孢子梗自气孔抽出,单生或2—6根丛生,暗橄榄色,有2—8个隔膜,大小为35—160X6-1l(微米)。其—上着生一个或多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筒形、梭形或长梭形,中部最宽,两端略尖,顶细胞钝圆形或长圆形,基部细胞尖锥形,多数孢子正直,有的稍弯曲,淡榄褐色,较大,有2—9个隔膜,但以5个隔膜者较多,脐点明显凸出于基部细胞之外,这是识别大斑病菌的重要特征。
生物学:分生孢子在越冬期间能形成厚壁孢子。 病菌要求较高温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10℃—35℃,最适为28℃-30℃。孢子形成温度范围为13-30℃,最适温度为20℃。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为23℃—25℃。同时病菌亦要求一定湿度,孢子才能发芽侵入。
生理分化现象明显,玉米与高梁大斑病菌彼此间不能侵染,是两个不同专化型。侵染玉
米的大斑病菌为玉米专化型,侵染高梁的为高梁专化型。
玉米专化型本身也存在着生理分化问题,根据它对玉米含有不同显性单基因(Htl、Ht2、Ht3和HtN)的致病力不同,又分为5个生理小种。
1号小种对具有Htl、Hr2、Ht3、HtN显性单基因的玉米均无毒力,指引起褪绿斑,为绝大多数地区的优势小种。2号小种对具有Htl显性单基因的玉米有毒力,引起萎蔫斑,而对具有Ht2或Ht3、HtN的玉米无毒力;3号小种对具有Ht2或Ht3基因的玉米有毒力,而对具有Htl、HtN的玉米无毒力。最近在美国发现了4号和5号小种。目前,我国发现前3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
病菌可在田间地表和玉米秸秆垛中残留的病叶组织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由分生孢子
形成的厚垣孢子进行越冬,所以这些病残体就成为来年病菌的初次侵染来源。但埋在地下
10厘米深的病叶中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
翌年,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越冬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借风、雨传播,
落到叶片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便可侵入寄主。在田间病菌侵入玉米植株后,约经10—14天,便可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以后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发生的程度,受品种抗病性、轮作制度、气象条件和栽培条件等多因素影响。
1.品种抗病
60年代以后,在我国许多地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由于推广高度感病的
自交系有关,可见大面积种植易感病的杂交种是形成病害大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轮作制度
据调查,一般连作地,由于越冬菌源多,比轮作地发生早而且重。
3.气象条件
玉米大斑病发生的轻重受温度、降雨等条件影响很大,其发生的早晚与雨期迟早也有关
系:一般雨期提前,病害亦提前,在黑龙江省一般7月份干旱,玉米生长受到抑制,8月份多雨年份,病害发生严重,这是由于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要求高温、高湿条件所致。
4.栽培条件
间作、单作等不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亦有差异。间作的玉米通风、透光良好,湿度
土妖.一般较单作玉米发病轻,调查中发现,秋翻地发病轻,不翻地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
防治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抗源基因区域化: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种植一套抗病基因品种,在另一地区里种植
另一套抗病基因品种,使抗病品种的布局合理,起到隔离作用,以控制大斑病的流行,又能
限制毒力小种的定向选择,以防大斑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和扩散。
(2)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防止在一个地区内品种抗病基因(种质资源)单一
化,使品种群体的抗病性在遗传上是异质的,多样的。
· (3)重视品种的兼抗性: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
的多抗性品种。
2.轮作
实行二年以上轮作,因为病残体或病叶彻底腐烂消解后,大斑病菌亦不能生存,所以经两年以上即可达到防病作用。
3.彻底消灭菌源
秋收后结合防治玉米螟及时处理玉米秸秆,或做饲料用等。将病残体处理干净,尤其对
严重感病的秸秆及早处理,更为重要,以便减少来年的侵染菌源。亦可通过机械收割时粉碎秸秆进行还田或站秆翻地,以及秋季深翻等,将病残体及病叶深埋地下,加速其腐解,从而也起到加速病菌消亡的目的。
4.加强栽培管理
如适期早播、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以及中耕、松土等,创造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
在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以用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对水喷雾;②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
千克,对水喷雾。
玉米小斑病 自学
四、玉米茎腐病(Corn Stalk Rot)
玉米茎腐病又名青枯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美国的玉米每年因此病减产
10%—20%,重病区达25%-33%,甚至超过50%,是美国玉米的首要病害。中国东起浙江,南达广西,西至新疆,北止黑龙江都有发生。据调查,目前生产上应用的115个玉米品种、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田间发病株率在20%以上的感病品种占调查总数的46%,其中高感品种的发病株率达50%。。
[一)症状
病害在玉米进入乳熟期发生,造成玉米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枯萎的早死现象,根和
茎基部则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 此症状与瓜果腐霉引起的玉米茎腐病不相同。腐霉菌玉米茎腐病一般在玉米拔节后至抽雄前的植株中部或近地表的茎节间发生局部性水浸状腐烂,组织软化,致使病株从腐烂部位倒折。由于维管柬未受害,病株尚能维持数天绿色。
(二)病原
(三)侵染循环
病菌存在于土壤中或随病残体和种子越冬,来年病菌借雨水飞溅进行传播,形成再侵
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品种间抗病性有显著差异。一般认为施肥不足,茎基腐发病重:施足氮、磷、钾肥发病
轻。此外,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以及高温、多雨年份,尤其在玉米灌竽飞间,如遇暴雨后转晴,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五)防治方法
玉米品种或杂交组合间对此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单2号、丹玉16号、掖
单4号等杂交种在田间发病较轻。因此,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肥料、以及排除田间积水,均可减轻病情。
五、玉米干腐病(Dry rot of corn)
玉米干腐病在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美国、阿
根廷和巴西等国家均有分布,以美国和南非发生普遍严重。在我国的四川、云南、广东、江
苏、陕西和辽宁等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受害后,果穗提早成熟,不仅产量降低,
种子发芽率差,而且有病的籽粒不能食用,如用病株的秆和玉米芯喂牲畜会发生麻痹性中毒现象。
实行检疫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省和天津市。
(一)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茎秆、叶片和叶鞘,幼苗也有发生。果穗和叶鞘上的症状最为明显。
果穗:病果穗一般成熟早,僵化变轻,剥去苞叶,则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缩,呈暗褐
色或污浊状,失去光泽,粒间常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穗轴松软变轻,易于折断破裂。严
重时,籽粒基部甚至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许多小黑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劈
开穗轴,则穗轴和护颖上也常生许多小黑点。病果穗和苞叶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和果穗粘连,不易剥离。
茎秆:在基部4-5节处或果穗节的节部,或穗梗和苞叶上生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大
形病斑,叶鞘和茎秆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后期也生大量小黑点。
叶片:叶片受害时,在叶背面生褐色不规则的长形病斑,大小为5X1—2(厘米)。一
般很少产生小黑点。
(二)病原
玉米干腐病菌有三种,它们是玉米色二胞壳菌[Diplodia zeae (Schw.) Lev]、纵列色二
胞壳菌(Diplodia frumenti Ell.Et EV.)和大孢色二胞壳菌(Diplodia macrospora
Earle),均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菌目真菌。色二孢属
此病菌只危害玉米。 ]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器在3年后仍能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也能在没有病残体的情况下于土壤中腐生一定时期,茎秆上的分生孢子器一般到第二年春天或夏天才产生,但在感病严重而死亡早的寄主组织上,当年秋、冬季就能产生。
在玉米生长发育季节,降雨后,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释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为害。玉米开花时其叶鞘变松,分生孢子即随同花粉落人叶鞘内,从叶鞘侵入,也可从茎秆基部、不定芽或花丝、穗梗及果穗的苞叶间直接侵入。此病可随种子调运作远距离传播。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温、湿度和玉米的生育期与玉米干腐病发生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玉米生长后期,叶鞘变松,叶鞘与茎秆间落有花粉,如温度高、降雨多,有利于病菌的散布、萌发和侵入,发病较重。在初夏温度较低,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因幼苗生长较慢也易受害。
(五)防治方法
玉米干腐病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而防止扩大。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病区的玉米种子、穗轴、茎秆和苞叶等严禁外运。从病区附近调运种子时,必须实行检疫检验,防止种子带菌外传。
2.种子消毒处理
病区严格选留无病果穗做玉米种子,并在播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1小时,消灭种子带菌。
3.减少侵染来源
病区实行2~3年的大面积轮作,发病秸秆在第二年雨季以前作燃料烧掉,秋季深翻土壤,或收集病残体组织烧掉,以控制发病。
六、玉米其它常见病害
(一)玉米纹枯病(Corn Sheath Blight
主要危害叶鞘,其主要症状为:在叶鞘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边缘深褐
色,几个病斑联合包围整个叶鞘,后期在叶鞘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之间产生褐色粒状菌核,发病部位多在茎基部1—2节之间,也可蔓延至上部节间,苞叶亦可受害,产生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其内产生褐色菌核。气候潮湿时,病部均可长出白色菌丝。
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或遗落于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治方法以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实行3年轮作,病田进行深翻;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适当增施钾肥,防止玉米生育后期脱肥,避免迟施或偏施氮肥;
重病田可用药剂防治(参见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二)玉米褐斑病(Corn brown sport)
多发生在叶片和叶鞘连接处,其主要症状为: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紫褐色,病斑常密集成行,或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片组织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皮破裂,
散出褐色粉末(即病菌休眠孢子囊)。病叶撕裂后,叶脉和维管束组织残存如丝状。
病菌的休眠孢子生于寄主体内,数量很大,近椭圆至卵圆形,深褐色,膜厚而光滑,一侧稍扁平,越冬后,休眠孢子的圆盖打开,游出游动孢子。
病菌以体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中或土壤中越冬。春季借风雨传播,引起玉米发病。
防治方法以清除病残体及深翻;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注意田间排水;及时中耕除草等友业措施为主。
(三)玉米赤霉穗腐病[Gibberella zeae(Schw.)Perch.]
在近成熟的果穗易受害,多从果穗顶端开始发病,向下蔓延。其主要症状为:病部紫红色。籽粒间隙有灰白色菌丝体或粉红色霉状物;病粒变红褐色,无光泽,不饱满,质脆,果穗病苞叶常被菌丝贯穿,彼此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于果穗上不易剥离。,
病菌:镰刀菌
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玉米播种后,病菌萌发侵染根系,弓1起发病。
防治方法以消除病残体,轮作及深翻,精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增施有机肥等农业措施
(四)、玉米弯孢叶霉病
七、玉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种植高产抗病品种
根据积温带选择高产抗病单交种。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较强,也兼抗玉米大斑病。
2.垄作与施肥
玉米不仅要施足底肥和垄上精量点播,还应及时追肥,特别是追施氮肥。如果玉米生育后期脱氮,叶片生理老化速度加快,大斑病与小斑病将加重,叶片很快枯死,产量下降。应适时追氮肥。
3.适期播种,控制播深
玉米不能过早播种,早播地温低,土壤湿度大,种子迅速吸水,种子内淀粉逐渐转化为糖,因温度低迟迟不能发芽,此时极易遭受各种寄生菌和腐生菌的寄生危害而粉种。因此,
玉米一定要根据地温回升情况确定播期,不能盲目早播。
为加速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播种要掌握深度,不宜深,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间拖长,消耗大量养分,幼苗长势弱,也易遭受病菌侵染,丝黑穗病和茎枯病发生重。
4.药剂拌种防治种传病害和苗期病害
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病菌自芽鞘侵入到幼苗体内,到穗期才发病。茎枯病是玉米苗期病害,用药剂拌种防治很有效。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拌种药剂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5%三唑醇(百坦、羟锈宁)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5%-0;3%(商品量),用量过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丝黑穗病与茎枯病兼发时可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的玉米种衣剂。
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拌种,要求干拌,或在种子露白时拌,拌药后种子不能再用水浸泡催芽。催芽的玉米种,如果芽已长出,拌药容易把牙碰掉,因此不能再进行拌药处理。,
5.生育期喷药
玉米大斑病严重者,在玉米抽穗后,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千克,或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千克。
第二节 高梁病害(Sorghum diseases)
高梁病害种类较多,全世界已报道的高梁病害近50种,中国已报道约30种,东北三省共发现高粱病害10余种。在黑龙江省主要是散黑穗病、丝黑穗病、炭疽病、大斑病危害性较大,而斑点病、紫斑病、细菌斑点病等亦有发生,但危害较轻。
一、.高梁黑穗病(Sorghum smut)
高粱黑穗病在黑龙江省发生的有散黑穗病、丝黑穗病和坚黑穗病三种,以散黑穗病和丝黑穗病分布较广,而坚黑穗病发生较少。
(一)症状
这三种黑穗病均为系统性侵染病害,症状均表现于穗部。三种黑穗病的症状特点为:
丝黑穗病:除花序中维管束以外,所有组织全部受害而形成菌瘿,菌瘿的内部为黑粉
(冬孢子)。最初整个穗部变成棒状菌瘿,外部由白色膜包被,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其中夹
,有乱丝状维管束组织。所以病穗失去高梁的原穗形,呈“黑发”形,一般称之为“乌米”。
散黑穗病:主要为害小穗花序的子房、内外颖均被害而变成菌瘿,菌瘿的内部为黑粉
(冬孢子)。最初菌瘿外面包有一层极易破裂的白膜,薄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只留下寄主的中轴。病穗的护颖不受害,并较健穗长。病穗仍保持高梁原穗形。
坚黑穗病:仅是花序的子房被坏而形成菌瘿,菌瘿内部为黑粉(冬孢子),颖片一般完好,菌瘿白膜包被,较坚实,不易破裂,有时顶部可破折而露出黑粉。病穗亦保持高梁原穗形。
(二)病原
高梁丝黑穗病原菌名为丝穗黑粉菌[Spoisorium reilianum Longdon et Full.,轴黑粉菌属,异名: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Ctint.];高粱散黑穗病菌为高粱散黑粉菌[Spoisorium cruenta(Kuhn)Pott,异名:Sphacelotheca cruenta(Kuhn.)Potter];高粱坚黑穗病原菌为高梁坚黑菌[Spoisorium sorghi (Link。)Clinton,异名:Sphacelotheca sorghi(Link。)Clinton],三种病原菌均为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真菌。
(三)侵染循环
三种病菌均以冬孢子在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粪肥中亦可传播。来年萌发侵入高粱幼苗,菌丝进人生长点,随高粱的生长而发育,直到幼穗形成时,病菌到达穗部,破坏花器,
嵌后全穗或穗部一些组织被破坏而形成菌瘿。
三种病菌的冬孢子越冬场所不同:①丝黑穗病菌以土壤传播为主,在土壤中可存活2—
3年,种子也可传播。②散黑穗病菌在种子上和土壤中越冬,但以土壤传播为主。在土壤中可存活r年。③坚黑穗病菌以种子传播为主,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土壤中也能传播。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三种病菌均以幼苗侵入,故苗期土壤温、湿度与病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土壤温、湿度,
丝黑穗病的发生与5厘米深土层的土温和土壤湿度有很大关系,据报道,土温在15℃
-17℃,土壤含水量在15%-20%的情况下,病害发生重(表3.2)。
散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适温为25℃,但在土壤温度低、较干旱的条件下,由于幼苗生长不良,病害发生重。
坚黑穗病与散黑穗病类似,在苗期土壤温度低、较干旱的条件下,有利于发病。
2.轮作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连作地由于土壤中菌源多,病害重。其他两种黑穗病同样也是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
3.耕作措施
春季整地不良,土壤保墒不好,病害也重。在黑龙江省春季气温低,一般播种过深,覆土过厚,发病就重。一般早播比晚播发病也重。此外,施用未腐熟粪肥往往加重发病。
(五)防治方法
由于高粱黑穗病主要是种子和土壤传病,芽期系统侵染的病害。故采取以药剂拌种为
主,种植抗病品种、轮作、消除菌源等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轮作
根据不同黑穗病,轮作年限也不同,一般实行2~3年轮作,即可减轻发病或完全不发
一般与大豆轮作最好。
二.消灭菌源
施行秋翻灭茬与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粪肥、土肥等)和及早拔除病穗并深埋等,以
二营源,可减轻来年发病。
种子子处理
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4%拌种;②25%粉锈宁(百理通)
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4%拌种。③25%羟锈宁(百坦、三唑醇)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4%拌种。
4.拔除病穗
在高梁打苞后及时拔除病穗,以减少菌源。
5.加强栽培管理
进行深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以及采取适时播种与播种时覆土不宜过深等措施,以促
使种子早发芽出土,均可减轻发病。
6.选用抗病品种
注意选用抗病品种,以及从无病地选留种子,是经济有效的措施,
二、高梁炭疽病(Sorghum anthracnose)
高粱炭疽病在黑龙江省主要有炭疽病和北方炭疽病。这两种病均是高梁主要叶部病害,
凡高粱产区均有发生。
(一)症状
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害叶鞘和籽粒。
炭疽病:叶片病斑梭形,中央红褐色,边缘紫红色,密主黑色粗糙颗粒(病菌的分生孢
子盘)。通常多从叶片顶端开始发生,严重时引起高粱叶片局部枯死,叶鞘也易发生,病斑较大,椭圆形,也密生小黑点。
北方炭疽病:各部位病斑均为紫红色小点,后期中央微呈灰白色,大小1.0—2.5xO.5
-1.5(毫米)。严重时,病斑密集,叶片变成火红色,迅速干枯死亡。病菌的子实体肉眼很
难察觉。有些品种上病斑为椭圆形,大小仅3-5x2-3(毫米)。
(二)病原菌
高粱炭疽病菌为禾谷毛盘孢菌[Colletrichum graminicolua(Ces.)Wilson属于半知菌亚
门,黑盘孢目真菌,炭疽菌属。病斑上黑色粗糙颗粒即为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初生于寄主表皮下,以后突破表皮露于体外,散生或聚生于病斑的两面,黑色;孢子盘上生有明显的暗褐色刚毛;刚毛直或略弯,顶端较尖,具有3—7个隔膜,分散或成行排列于分生孢子盘上。分生孢子梗较短,圆柱形,无色,单胞,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镰刀形,稍弯曲,五色,单胞。
(三)侵染循环
两种炭疽病菌均能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表面或土壤内越冬,第二年环境适宜时
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发病。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重复再侵染。一般多从底叶开始发病,以后逐渐向中、上部叶片传播为害,严重时,可造成下、中 部叶片提早枯死。收获时,病菌随病残体进土壤,另外,尚有部分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的 表面,来年可引起幼苗发病。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一般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故一般8、9月份雨季来临以后才逐渐加重。所以在高
粱发育后期,如雨水多,品种感病,病势发展很快,形成“翻秸”现象,影响籽粒饱满,对 产量影响较大。 ‘
(五)防治方法
炭疽病是重复再侵染的流行病害,应强调以抗病品种为主,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
施。
(1)选用抗病品种:就地评选抗病品种和杂交种,在培育新的杂交种时,应利用抗病亲
五的后代,以控制为害。
(2)消灭菌源: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进行秋耕深翻等。
(3)实行轮作:实行3年轮作。
(4)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樊羊种。
(5)喷药防治:对发病严重的地块或制种田,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臣乏量为1.5千克,或45%代森铵水剂,每公顷用药量为1.5升喷雾,控制病情。
(6)选用中、早熟品种,或适期早播:均可减轻为害。因为病害多在生育后期发生,选
妊 早熟品种可起到一定避病作用。
第三节 谷子病害(Millet diseases)
谷子病害的种类较多,全世界已报道50多种,中国报道近40种。在东北三省报道有1(
余种,其中以白发病发生最为普遍,而且危害最重,其次为谷瘟病,其它病害发生较少、而且很轻。
一、谷子白发病(Millet downy mildew)
谷子(粟)白发病又名看谷老,亚洲、非洲和欧洲的谷子产区均有此病发生,尤其以中国、朝鲜、日本和印度等谷子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发生普遍严重。在全国谷子产区均有发生,以西北和东北地区发生严重。 在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发生很重,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发病率为5%-10%,个别地块可达50%以上。近年来,此病有回升趋势,是谷子生产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一)症状
白发病是系统性侵染的病害。从开始萌芽到成熟,在不同生育阶段均呈现症状,幼苗期呈现苗枯,成株期叶片上呈现灰背,拔节到孕穗期呈现白尖、枪杆和白发等症状,抽穗后呈现看谷老。
幼苗:在未出土前,病苗呈扭曲状变褐,重者未及出土而枯死,即为“苗枯”症状。
叶片:苗高10厘米以上时,受害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淡黄色条斑,病斑在叶片背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即为“灰背”症状,病叶最后枯死。
成株:植株生长到35厘米高到抽穗前,顶部1—2片叶不能分开,呈黄白色,即为“白尖”。接着黄白色顶叶逐渐变为黄褐色而枯死,直立田间,即“枪杆”症状。这种直立成束的病叶不久便呈纵向开裂,同时散出大量黄棕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卵孢子),最后心叶组织完全破碎,仅留灰白色叶脉,散乱成毛发状,即为“白发”症状。这种病株常常不能抽穗。
穗部:有的感病植株能抽穗,所抽出的穗常呈畸形,颖片变为小叶状而丛生,全穗肥大呈刺猬状,直立田间,即“看谷老”症状。病穗不能结实,或仅局部结实。肥大的颖片初呈红色或绿色,后变为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黄棕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卵孢子)。
(二)病原
学名:谷子白发病菌[Sclerosporagraminicola(Sate)Schret:,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真菌,指梗霉属。
形态:叶片病斑上的灰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病组织散出的黄棕色粉状物为卵孢子。
病菌的孢囊梗粗壮,下窄而上宽,自气孔抽出,单生或数个丛生,无色,无隔膜,近顶处有数个分枝,上生2-5个小梗。在每个小梗顶端生有1个孢子囊。孢子囊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
有性世代形成藏卵器和雄器。卵孢子为球形,淡黄色或黄褐色,
生物学:孢子囊的产生要求高湿,如阴雨天或有露水条件下易产生。在干燥条件下,寿命短,1小时可全部死亡。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孢子囊寿命较长。孢子囊萌发适温为15T—16℃。
卵孢子萌发以18℃-20℃最适宜。萌发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如土壤过湿、氧气缺乏不利于萌发。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但到第2年时,致病力则明显下降。
此病菌除为害谷子外,尚可为害狗尾草等禾本科植物。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粪肥中或粘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来年播种后,当谷子幼芽尚未出土时,卵孢子即已萌发,借机械压力经根、中胚轴或幼芽鞘直接侵入,菌丝蔓延到生长,重时引起苗枯。轻者,菌丝随着生长点组织的分化而发展,到达叶片和花序,分别在不同位引起发病,相继出现灰背、白尖、枪杆、白发或看谷老。空气潮湿时,病叶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在一般条件下可以萌发,由气孔侵入叶片造成局部性病斑,造成多次重复侵染;但在高湿条件下病菌的孢子囊也能从谷子的分生组织、分蘖、分枝、幼芽、幼穗、幼叶、幼苗和胚芽上侵入而形成系统性侵染发病。在系统侵染过程中,卵孢子造成的侵染和孢子囊造成的侵染在致病症状上并无差异,在后期均能产生卵孢子而越冬。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白发病菌以卵孢子侵染幼苗,因此苗期土壤环境和菌源数量对病害发生的轻重有直接影向。
1.土壤温、湿度
一般幼苗2厘米以下最易感病,当长到2.5-3厘米则感病少,3厘米以上就不易感病:
当幼苗处于2厘米以下,土温在11℃—32℃和土壤相对湿度20%—80%之间均可感病;但以土温19℃—21℃和土壤相对湿度50%(半干土)时感病最重。土壤湿度大于80%就不利于此病发生。
2.栽培条件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因连作地菌源多。试验结果表明,如连作地的发病为38.3%,
轮作1年的发病率为3.7%,轮作2年的发病率为2%,轮作3年的发病率则为0.5%。
覆土深度与发病亦有关,播种后覆土1厘米地块的发病率为8.2%,覆土5厘米地块的发病率为41.8%。因为覆土过厚,幼苗出土慢,延长了幼苗被病菌侵染的时间,所以发病较 此外,种子不消毒(种子上粘附卵孢子),或施用了带菌肥料,均增加了土壤中菌源数量,也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3.品种抗性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也很明显。栽培抗病力低的品种,也是发病重的原因。
(五)防治方法
谷子白发病菌由于生活力强,以及土壤与肥料都能带菌,特别在一些地区多雨年份的高湿条件下,孢子囊有重复侵染的现象。各地实践证明,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可根据当地药源情况,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①25%瑞毒霉(霉多米尔、甲霜灵、甲霜安)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0.15%—0.2%拌种。
②35%阿普隆拌种剂(含甲霜灵有效成分35%)按种子重量0.2%—0.3%拌种或加水湿拌,即拌种子100千克用商品药量200-300克(有效成分70—105克)。如要兼防谷粒黑穗病,则需加种子重量0.2%的克菌丹或公主岭霉素20毫克/千克同时混合拌种。
③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10%甲霜灵+40%二羧铜)按种子重量0.3%—0.4%拌种,
可兼防谷粒黑穗病。
④80%恶霜菌丹(赛得福)可湿性粉剂(恶霜灵20%+灭菌丹60%)按种子重量0.2%
—0.25%拌种。
⑤64%杀毒矾(恶霜灵8%+代森锰锌56%)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0.5%拌种。
上述药剂虽可干拌,但以湿拌效果较好,可按种子重量加入1%清水或稀米汤将种子湿
润后,加药拌匀,即可播种。
2.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谷子白发病最有效的方法。注意就地选育抗病高产良种,就地推广。
3.控制侵染来源
这在多雨,易重复侵染的地区极为重要。,
(1)实行轮作倒茬:白发病菌卵孢子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并且只为害谷子,轮作2—3
年,即可大大减轻发病。
(2)施用净肥:如用病谷草作饲料,卵孢子经过畜禽胃肠仍有侵染能力,所以粪肥要充分腐熟再用。
(3)彻底拔除病株:结合田间管理,早期拔除病株,集中烧掉,但一定要早拔、连续拔,彻底拔,以减少菌源。
4.适时晚播
不宜过早播种,覆土不要过深,播后及早镇压,保持墒情,以促使谷子早出苗,出齐苗,可减轻发病。
第四章 油料类作物病害
第一节 大豆病害(Soybean diseases)
全世界已知大豆病害有120余种,其中真菌病害60种,病毒病28种,细菌病10种,线虫病20种、类菌原体病3种、高等寄生植物2种。中国已报道有52种。在东北地区共发现大豆病害20多种。 灰斑病、霜霉病、褐纹病和细菌斑点病在东北各地区均有发生。灰斑病和褐纹病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发生普遍较重,近几年推广了一些抗灰斑病(主要荚粒部)品种,但叶部发生仍较重。抗褐纹病品种更少。而霜霉病、细菌斑点病主要在西北部发生较普遍,而且较重。孢囊线虫病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西北部一些地区,近些年东北部一些地区亦有发生,不但面积扩大了,而且有逐年加重趋势。大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现在黑龙江省西北部一些地区也有所发生,而且有些豆田发生也较重。大豆菟丝子在一些地区豆田有所发生,虽然危害面积不大,但很严重。大豆菌核病当前只在极少数地区个别地段发生,但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尤其西北部一些地区油菜与向日葵菌核病逐年加重,有可能相互感染而加重几个作物的病情。轮纹病、紫斑病、灰星病、褐斑病、细菌性叶烧病、细菌斑点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在一些地区、一些年份也有所发生,但危害均较轻。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
胞囊线虫病又名萎黄线虫病、根线虫病,俗名“火龙秧子”,该病主要分布前苏联、美国、日本、朝鲜、埃及和中国等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黄淮海地区。 在黑龙江省63个市(县)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依其发生分布和为害程度划分为三个区:
重发生区:主要包括黑龙江西部的肇东、肇州、肇源、安达、大庆、泰来、林甸、
甘南、富裕、依安等县(市)及拜泉、明水、青冈、兰西四县的西部。该病区是老病区,其耕地土壤多盐碱土和风砂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土壤条件适合于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长和繁殖,而不太适于大豆生长发育,因此病害发生和危害较重,一般减产 20%以上,甚至绝产。
(2)中等发生区:主要包括萝北、绥滨、鹤岗、富锦、桦川、集贤、佳木斯、汤原等县
(市)。该区处于松花江下游,土质肥沃,降水量为500-650毫米。虽然是豆麦主产区,大 豆轮作周期短,线虫繁殖速度快,但该区气候与土壤条件适于大豆生长发育,大豆耐病性较 强,因而危害程度较重病区轻,一般减产10%—20%。但在砂质土壤地区往往造成严重危 害。在干旱年份也会出现大面积严重减产或绝产。
(3)轻发区:除上述两区各市、县外,其它地区都属轻发生区。该区土壤较肥沃,适合
,于大豆生长,配合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因此受害较轻。而在盐碱区和重迎茬条件下,仍可造成严重危害。
(一)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
苗期:当2—3片真叶形成后开始,由于根部受害,地上部表现叶片发黄,茎部也变淡黄色,生长缓慢以至枯死,从而可造成田间缺苗断条。
成株期:由于大豆根部受害,7月份以后可在田间出现成片叶片变黄、矮小的植株,严重者则停止生长以至枯死,受害轻者虽能开花,但不结实或结实稀少。拔出病株可见根部的根瘤显著减少,但须根增多,其上生很多象虱卵般的白色细小的虫瘿(雌虫)。被害根部表皮龟裂,极易遭受其他真菌或细菌侵害而引起腐烂,使病株提早枯死。
(二)病原,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che),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异皮科动物。
雄性成虫为细长线形,头部半球形,尾短,多向腹部弯曲,体被角皮环纹,
老熟的雌性成虫体大,鸭梨形或柠檬形,寄生于根部形成胞囊。胞囊体壁肥厚呈黄褐色,大小0.6毫米左右,卵初为长椭圆形,一侧稍凹,当气温高时寸卵很快可孵化成幼虫。
]龄幼虫呈“Z”型折叠于卵壳内,脱皮后的2龄幼虫突破卵壳进入土壤,
雌雄体相似;3龄幼虫腊肠状,幼虫在土中可以活动。
大豆胞囊线虫是喜温好氧动物,卵孵化温度范围为16℃—35℃;2龄和3龄幼虫生育温
度范围为9℃~27℃,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9℃—26℃;土壤相对湿度范围为40%-80%,
发育适宜相对湿度为60%~70%。线虫发育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越高发育越快,完
成1个世代平均地温为21.7℃时需30天;27.5℃时仅需20天。完成一个世代通过1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330—350度日。胞囊具有抗旱、抗寒、耐碱、耐湿及抗微生物侵染的能力。
一般胞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最长可达10年以上。土壤pH 8.0的条件下,对胞囊及幼虫生活并无影响。
大豆胞囊线虫的寄主范围较广,在黑龙江省除侵染大豆外,还能为害小豆、菜豆、豌,绿豆、赤豆、草木栖和箭舌豌豆等植物。美国曾报道可以侵染野生大豆、宝盖草、金莎草、缕芄、小忽布三叶草、决明、长萼鸡眼草、长柔毛野豌豆和白羽扁豆等。
大胞囊线虫生理分化现象明显
我国有1、3、4、5号生理小种,东北主要为1、3号小种。黄淮海为4号小种、并有2、5、7号小种,其中7号小种是新发现小种。1994~1995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又发现6号生理小种。所以到1996年全国共发现1-7号七个
生理小种。并认为4号小种致病力最强,3号小种致病力较弱。
(三)侵染循环
大豆胞囊线虫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当环境适宜,胞囊内卵孵化为幼虫,2龄幼虫突破卵壳进入土中,并在土中运动寻找寄主。幼虫自根毛侵入寄主,在寄主根部皮层营寄生生活。幼虫在根中继续发育,经过3、4龄幼虫期而发育成成虫。雌成虫身体膨大,突破豆根皮层而显露出来,仅用口器吸着寄主上,此即为根上所见的小米粒大小的白色球状物。雄成虫脱离根部与雌虫交尾。雌虫体内则形成数百粒受精卵,其外部包被一层卵囊。环境适合时,卵很快孵化为幼虫,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遇到秋季环境不适合,包被卵的卵囊外膜变硬形成胞囊进行越冬。
大豆胞囊线虫发生的代数,因各地土温不同而异。我国上海为10代;黄淮海地区、北京和辽宁铁岭市为4代;而东北营口以北地区为3代,高温年在个别地区可发生4代。
大豆胞囊线虫本身的活动十分局限,只能在土中作30—70厘米的短距离传播。在田间
主要通过农事操作时农机具和人畜携带土壤,以及通过灌溉水及未腐熟的粪肥而作较远距离的传播。种子是胞囊线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四)影响发病的条件
胞囊线虫病发生与危害程度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质、土壤肥力、轮作体系、耕作 栽培措施和品种抗性有关。
1.土壤条件
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的侵染活动是在土壤中进行,因此土壤条件,特别是土壤温、湿度,土壤质地等对胞囊线虫的发育及致病力都有重大影响。
就温度来说,2龄和3龄幼虫侵入速度与土温有关,在土温IO℃—13℃时经75小时才
能侵入。土壤温度在19℃~26℃范围内,土温越高就越有利于幼虫的生长发育,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日数就越少,所以温暖气候可促使各种虫态发育进度加快。
就湿度来说,胞囊线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强,而对高湿的抵抗力较弱,过高的土壤湿度不利于胞囊线虫的发育和侵染活动。一般以土壤湿度60%—70%为最适宜。土壤过湿,氧气不足,线虫容易窒息死亡。
就土壤质地来说,通气良好的砂质土、砂壤土、冲积土和轻壤土,有利于线虫的发育和侵染,线虫病历来发生严重;而潮湿的通透性差的粘重土壤(如白浆土),不利于线虫的发育和侵染,虽有线虫病发生,很难构成严重的危害。此外,胞囊线虫病在碱性土壤中比酸性土壤中发生重。
2.轮作制度
重茬、迎茬地块胞囊线虫病发生严重,连作年限越久发病越重,而在轮作地块发病程度较轻。特别是与水稻、线麻和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病程度大幅度减轻。
轮作减轻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数量。①禾谷类作物根系分泌物能刺激线虫卵孵化,幼虫从胞囊中孵出后,因找不到适当寄主而死亡,土壤中线虫数量急剧下降,从而使病害逐年减轻。②由于水稻田长期处于灌溉水状态,使土壤含水量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土壤中氧气含量极低,而线虫是好氧动物,所以使线虫窒息而死,大幅度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数量。③线麻根系分泌物对:胞囊线虫有很强的致死和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数量。
3.施肥与灌溉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大豆植株生长健壮,耐病能力强,可减轻线虫的危害。
在中等偏轻的发病地块,大豆叶片开始变黄后,及时灌水和适当追肥可使植株恢复正常;
生长,增强植株耐病性,胞囊线虫病的危害大幅度减轻。
4.土壤中生物
土壤中存在许多真菌、细菌、食线虫动物及蚯蚓等自然天敌,均可控制线虫繁殖。例如,淡紫拟青霉对胞囊线虫卵的自然寄生率一般为5%-10%,最高可达20%—30%,人工接种该菌配合施有机肥对线虫卵的寄生率有明显提高。真菌对胞囊线虫卵种群数量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品种抗性
不同大豆品种对胞囊线虫病的抗性有极显著差异,从高度抗病至高度感病。不同品种对;
同一个生理小种的抗性是不一致的;同一个品种对不同的生理小种的抗性也是不一致的
(五)防治方法
依据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条件,以控制胞囊线虫的蔓延、减少初侵染源、选用抗(耐)病品种、控制第一代线虫危害和增强寄主抗(耐)性为主导思想,采取一系列有效防治措施,控制其危害。
1,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
采用抗(耐)线虫病品种,不仅能避免线虫的为害,而且可以减少土壤中线虫的密度。
目前国内、外已筛选出抗线虫1号、2、3、4号
2.实行合理轮作
与禾谷类作物等非寄主作物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是防治本病的行之有效的农业措施。轮作年限愈长。
3。农业技术措施
防止机械传播,尤其拖拉机和农机具不要将病田土壤带人无病田,作业时先从无病田开始作业,再到有病田作业,作业后及时清除机具上的病田土壤。选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地种植大豆;或改良土壤,增施牛、马、猪粪等腐熟有机肥(每公顷施30吨以上)或翻压绿肥(特别是线麻做绿肥);发病较重及时灌水。促使大豆生长健壮,增强抗(耐)线虫能力,某些农业技术措施还可以抑制线虫种群数量的增加
4.种子检验和药剂拌种
严禁将携带线虫的泥花脸豆、混有线虫土粒的豆种调入或调出,以防止远距离传播。大
豆胞囊线虫病中等偏轻发生时,采用药剂拌种方法有效,中等偏重发生或严重发生地块不能种大豆。
①用种子重量1.5%的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ND牌)进行拌种。
②用种子重量0.6%-0.7%的35%乙基硫环磷乳油,加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加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0.3%的北丰牌多元复合肥或1%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产的多功能液体复合肥,用聚乙烯醇200倍液1升或YZ—901原液稀释15—20倍液拌大豆种子100-150千克。由于乙基硫环磷气味较大,拌药后种子不易干,因此拌种与播种最好间隔7—10天,使其充分阴干;乙基硫环磷气味较大,应选择封闭较严的拌种器械及采取良好的劳动保护措施。上述两种配方可避免胞囊线虫第一代侵染,并兼防根腐病、潜根蝇、蓟马、二条叶和蚜虫等苗期病虫害。该措施的目的在于保主根、保幼苗和育壮苗,增加大豆自身抗逆能力。
5.土壤施药
由于土壤施药用药量大,成本高,因此仅限于发病严重的地块才能应用。①3%呋喃丹
颗粒剂,每公顷用药量为75—90千克。②10%涕灭威颗粒剂,每公顷用药量为37.5-60.0
千克。
6.生物防治
二、大豆根腐病(Soybean root rot)
大豆根部腐烂统称为根腐病。该病在国内、外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国,以黑龙江省东部发生最重,一般年份大豆生育前期(开花期以前)病株率为75%左右,病情指数为35%-50%;多雨年份病株率为100%,病情指数为60%以上。由于大豆根部腐烂,侧根减少,根瘤明显下降,导致植株高度下降,株荚数和株粒数显著减少,株粒重和百粒重显著下降,减产20%—50%。
(一)症状
感病部分为根部和茎基部。
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菌感染,所以症状也有许多类型,但常见的症状是:主根病斑呈 褐色至赤褐色,椭圆形、长条形及不规则形,凹陷或不凹陷,严重者可以延及到须根,上述 特征可作诊断该病的主要标志。
镰刀菌(Frsarium)引起大豆根部产生黑褐色病斑,病斑多为长条形,不凹陷,病斑两
端有延伸坏死线。
丝核菌(Rhizoctonia)引起大豆根部产生褐色至红褐色病斑,病斑呈不规则形,常连片形成,病斑凹陷。
腐霉菌(Pythium)引起五色或褐色的湿润病斑,病斑常呈椭圆形,略凹陷。
疫霉菌(Phytophthora)引起的病害通常称“大豆疫病”,又名茎枯病。常引起幼苗根和
,茎的腐烂而猝倒。初生叶阶段被侵染的茎出现水浸状、暗褐色病斑,不耐病的品种叶片变成黄色,发生萎蔫甚至幼苗死亡,随着植株生长,侧根和直根受到破坏,暗褐色的变色经常沿着茎秆向上发展,茎内皮层和维管束组织变褐,叶脉之间变成黄色,较下部的叶片沿着边缘变黄,较上部的叶片褪绿,而后植株完全枯萎;高度耐病品种枝根腐烂,植株矮化,叶片轻微褪色,有时一侧产生长的、有限和凹陷的褐色病斑。
(二)病原菌
学名:大豆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所引起的。主要有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Fusarium oxysporum Var.(Wouenum)Gerdon],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eum(Fr.)Sacc.),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ium)App.et Wr.,终极腐霉菌(Pythium ultimum Trow),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u]和大雄疫霉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Drech.)f.sp.glycinea Yuan&Erwin]等。
生物学:适合于各种病原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35℃。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最适宜温度为20℃—30℃;其它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最适宜温度为25℃;终极腐霉菌最适宜温度为20℃;大雄疫霉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5℃—28℃,产生游动孢子的最适宜温度是20℃,
光照对各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有很大影响。镰刀菌生长发育所需最适光照强度为2500-
3000Lux;立枯丝核菌生长发育所需最适光照强度为0-3500Lux;终极腐霉菌生长发育所需最适光照强度为25001_rix。光照还影响禾谷镰刀菌色素的产生。
立枯丝核菌和镰刀菌可在厌气条件下生存,而腐霉菌在真空条件下是不能生长的。
光照和通气条件影响各种病原菌在土壤中垂直分布。镰刀菌主要分布于18厘米以内耕层,近表面密度最大;终极腐霉菌主要分布于15厘米以内耕层;立枯丝核菌在10-15厘米深的耕层内菌丝体密度最高。
镰刀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可达5—15年以上;立枯丝核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左右;终极腐霉菌以卵孢子也可存活5年以上。这些病菌即可以休眠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腐生。,
各种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70余种植物。在自然界可侵染棉花、大豆、黄秋葵、烟草、地粟、锦葵、苜蓿、甜菜、菜豆、南瓜、菠菜、亚麻、水稻、麦类、多种杂草和树木。
(三)侵染循环
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厚垣孢子或菌核或卵孢子等休眠体在残留的大豆病根和土壤中越冬。
大豆种子萌发后,在子叶期病菌就可以侵入幼根,以伤口侵入为主,自然孔口和直接侵入为辅。病菌可以靠土壤、种子和流水传播。病菌侵入大豆的根部后,菌丝不断伸长扩展,危害根皮层细胞和导管组织。
在黑龙江省,豆胚根长2—3厘米显症,以后病情逐渐加重,6月中、下旬(幼苗期至分枝期)病情增长较快,7月中、下旬(开花期前后)达到高峰,8月以后(结荚期)病情 趋于稳定。 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中,该病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但由于病菌在土壤中运动速度和距离所限,在流行学上再侵染作用不大。
(四)发病条件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菌源数量、土壤环境条件和耕作栽培措施。
1.菌源
由于大豆根腐病的大多数种类病原菌在土壤中均能长期存活,一旦传人,很难根除,并 且逐年积累。目前黑龙江省各地区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菌的数量完全能满足病害流行,但不同地区之间病原菌的群体结构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大雄疫霉仅在极少数地区发生,但危害性极大。
2.土壤环境
大豆根腐病的病情指数(Y)与10厘米处耕层土壤温度(X)呈高度正相关,土壤温度在15℃~25T;范围内,温度越高,病情越重。土壤含水量增加,可促进病情增长。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发病较重。
3.农业措施
大豆根腐病多为土壤习居菌,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条件受茬口和耕作方式影响很大。连年 种植大豆,使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增加,因此,连作比迎茬发病重,迎茬比正茬发病重。垅作比平作发病轻。早春土温低,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慢,抗逆性差,易受病原菌侵染,播种过早发病较重。播种过深,发病较重。最适宜播种深度为4厘米左右。
施人有机肥可以调解土壤微生物群体结构,减轻病害的发生。施人磷肥和钾肥,特别是叶面喷肥能增强大豆植株的耐病能力;而施用过多氮肥会导致病情加重。田间积水或长期大量灌水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施用除草剂不当,易产生药害,如氟乐灵抑制大豆幼根伸长及侧根生长,使大豆根畸形(变粗、变短),加重病情。另外,大豆根部机械伤口多,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病害发生较重。
4.土壤中生物
土壤中放线菌、腐生真菌和细菌群体数量增加,由于空间竞争效应,抑制病菌群体数量 增加速率,阻碍病菌与大豆根系的接触,降低侵染机率。许多根部害虫(如潜根蝇)造成大 豆根部的伤口,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使病情加重。
(五)防治方法
由于大豆根腐病为土壤传播病害,所以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方向。目前,在缺少优良的抗病品种的情况下,主要采取药剂拌种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 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目前,尚未发现有免疫或高抗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
2.农业技术措施
坚持三年以上轮作,如豆~麦—麦,豆-玉-麦等轮作体制。适期播种。播深控制在4厘米。采取垅作,进行深松。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施有机肥、磷肥和钾肥,进行叶面喷肥,增强大豆抗病和耐病能力。尤其要适时进行中耕培土,以利于侧生根形成。避免机械伤根、防止大豆根部产生药害、防治根部害虫,以减少病菌侵入途径。
3.药剂拌种
常用的拌种药剂有:①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ND牌)用种子重量的1.5%剂量拌种;
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0.3%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0.2%进行拌种。提高保苗率,避免大豆前期根系受害。
4.实行严格植物检疫
因为大豆疫霉病在我国仅局部地区发生,因此要对疫霉病进行严格检疫,防止其传播蔓
延。
三、大豆灰斑病(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
大豆灰斑病又名蛙眼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春、夏大豆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黑龙江省的合江和牡丹江等地区发生严重。由于该病造成叶片大面积坏死而影响光合作用,造成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大幅度下降,百粒重降低2—3克,:从而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中等发病程度减产10%~15%,严重发病程度可减产30%以上。籽粒感病影响大豆出售的商品等级,一般情况下降低商品等级2—3级,灰斑病粒率大于7%不能出口。
(一)症状
大豆各生育期均能发生,幼苗的子叶及幼芽和成株期叶片、茎、荚及籽粒均能受害。
幼苗:子叶上的病斑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深褐色,略凹陷。天气干旱时,病斑常不扩展
叶片: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6毫米,边缘褐色,中部灰色或淡灰褐色,病斑背面生有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可布满全叶,相互汇合,使叶片枯死,提早脱落。
茎秆:早期中央褐色边缘黑褐色圆形斑点,后期扩展为纺缍形或条状病斑,中部黑灰色,边缘黑褐色,病斑上生有不明显的霉状物。
豆荚:病斑为圆形、椭圆形或纺缍形,直径1—4毫米。有时下陷,灰褐色,部分病荚膜经常粘在种皮上。
籽粒:轻者生褐色斑点,重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灰色,边缘暗褐色、严重时病部表面粗糙,凸出并有细裂纹。
(二)病原
学名:灰斑病菌为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Hara,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尾孢属。
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从寄主气孔伸出,不分枝,但褐色。有膝状屈曲,孢明显。分生孢子圆柱形或倒棍棒形,无色透明,基部钝圆,顶端尖细。
病菌产孢温度范围16℃—32℃,最适温度20~E-24~E。最适pH值5—6。光照有促进产 孢作用。在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气温大于18℃,日最低温度大于12℃,叶片病斑才能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2Y—35~E,最适温度20℃—25℃,pH值范围3—9,最适pH5~7,相对湿度高于90%保持6小时病菌孢子才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效果最好。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显著效应。
大豆尾孢菌寄主范围窄,只能寄生大豆和野大豆。
大豆尾孢菌生理分化现象明显,美国和巴西用16个鉴别寄主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黑 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988年)用6个鉴别寄主确定出11个生理小种。龙江省以1号小种占优势,出现频率为50%。其次为7号和10号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22%和9%。仅在吉林省集安地区发现的5号小种致病能力最强,其次为3、4和8号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带病种子上越冬。带病种子发芽率较低,幼苗出土后,子叶上出现病斑并产生分生孢子。苗期低温多雨,子叶上病斑迅速扩延至幼苗的生长点,使幼苗顶芽变褐枯死。
黑龙江省6月末至7月初,在日平均温度高于18℃,并且最低温度高于12℃的情况下,
湿润的病残体就可以产生分生孢子;当气象日(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18℃,日最低温度大于或等于12℃,且相对湿度80%以上或降雨量0.1毫米以上的条件)连续出现3天时,就有少量病菌孢子开始萌发,通过气孔侵人大豆叶片,经8—15天后大豆叶片即可显症。植株叶片病斑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此病属于多循环病害。
(四)影响发病的条件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品种抗性、病原菌毒性与数量、气象条件和耕作栽培技术措施。
1.品种抗性
在80年代以前由于大面积推广感病品种,大豆灰斑病经常流行。目前推广的垦农4号、
惺农14号、垦农15号和绥农10高度抗病,而合丰25、合丰35和绥农14中度抗病。这些品种主要抗1号生理小种。
2.病原菌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报道,1982年只发现生理小种1、2和3号,出现的频率分别小为85.8%、7.1%和7.1%。1988年鉴别出11个生理小种,致病能力最强的5号生理小种仅在吉林省集安地区发现,黑龙江省优势生理小种1号出现频率降低到50%左右,利用抗病性品种叫,应注意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化。
3.气象条件:黑龙江省6月下旬至8月末,日平均温度在20℃-25℃,月平均降雨量160毫米以上,雨日多,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多雾、多露、日照少、微风、有利于叶部发病,病情较重;结荚盛期至鼓粒中期降雨量44毫米以上,雨日多于5天,荚部和籽粒发病较重;9月份继续高温、高湿、多雨,籽粒病斑较多和大。
4.耕作栽培措施
重茬或迎茬、未深翻或翻地质量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播种迟、种植晚熟品种、种
植密度过大、田间杂草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指标
大豆是种植密度较大的作物,田间群体补偿能力强。当叶部病情指数达到40%以上时,
进行药剂防治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六)防治方法
防治大豆灰斑病可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农业技术措施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垦农4号、垦农14号、垦农15号和绥农10号等品种对灰斑病的抗病性很强,合丰25号、合丰35号和绥农14号等品种中度抗病。禁止大面积种植单一抗病品种,注意病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变化的鉴别,防止抗病性的丧失。
2.药剂拌种
常用的拌种药剂有:①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ND牌)用种子重量的1.5%剂量拌种;
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0.3%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0.2%,混合后进行拌种。提高保苗率,避免大豆苗期受害。
3.农业技术措施避免连作,应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秋收后及时耕翻,将病株残体埋人土壤 深层,以减少菌源。
4.药剂防治
在预测预报指导下,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田间防治。①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用药
1.5升;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料,每公顷用药1.5千克;③70%复方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在大豆初花期(7月初)对水喷雾,防治叶部病害;初荚期(7 月15日~25日)对水喷雾,主要防治荚部和籽粒病害,兼防大豆生育后期叶部病害。
四、大豆褐纹病(Soybean brown spot)
大豆褐纹病又名褐斑病或斑枯病,在世界多发生于较冷凉的地区。中国大豆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发生最严重,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
大豆感染褐纹病后,导致大豆叶片迅速黄化,提前10~15天落叶。
(一)症状
从苗期到成熟前均可受害,主要是叶片发生较重。
幼苗:子叶正面产生黄褐色,稍凹陷的多角形或圆形病斑,发生于叶片边缘的病斑多呈 半圆形,略凹陷。
叶片:病斑受叶脉所限多为多角形,径长1—5毫米,褐色或赤褐色,略隆起,中部色淡,少数呈圆形,稍具轮纹;严重时,多数病斑可汇合成黑褐色斑块,其上亦生有多数小黑点,但不如子叶上的明显。
茎及叶柄:病斑为淡褐色,长条形。,
荚:病斑为褐色,不定形,其上亦生有小黑点,但不清楚。
(二)病原
大豆褐纹病菌为大豆壳针孢菌(Septoria glycines Hemmi),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真菌,壳针孢属。
分生孢子器为球形或近球形,褐色,壁膜质,直径为64-112微米,有孔口。分生孢子针状,无色透明,正直或稍弯曲,1—3个分隔,多数为3个隔膜,基部钝圆,顶端略尖,大小为26-48X1-2(微米)
菌丝在温度5℃—3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产孢与黑暗条件相差不大。生孢子在相对湿度95%以上才能萌发,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孢子萌发,以水滴中萌发速度最快,萌发率最高。
大豆褐纹病菌的寄主范围较窄。可以寄生大豆、野大豆和绿豆。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证明,越冬后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器是病菌主要初侵染来源之一,这些分生孢子器内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从伤口、气孔及直接穿透组织表皮侵入大豆,引起初侵染。病叶上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引起多次重复侵染。
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幼苗出土后,子叶和单叶陆续出现病斑。6月中旬大豆复叶 开始显露病症,6月下旬大豆复叶上病斑可以产生第一代分生孢子,7月上旬进入第一个盛 发期;7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病害增长速率减慢;8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降低,病害增长速率开始急剧加快,8月末至9月初病害出现第二个盛发期;发病严重时,9月上旬大豆叶片自下而上全部黄化脱落。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在没有高抗或免疫品种可供生产推广应用的情况下,病害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病菌的 菌源数量、气象条件和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1.品种抗病性 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较明显的差异。
2.菌源数量 种子带菌率高,幼苗单叶发病率一般也高,田间越冬病残体数量越多,发病越重。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
3.气象条件
黑龙江省6月中旬至7月初气温较低,多雨,高湿,少日照,大豆生育前期发病较重; 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温较快,多雨,高湿,大豆生育后期发病较重。
(五)防治方法
由于生产上尚未有优良的抗病品种,所以对大豆褐纹病应采取农业技术措施与药剂防治 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前生产上推广的垦大4号、垦大15号等。
2.减少越冬菌源
减少田间初侵染菌源是较为有效的防病措施。具体措施有:①及时处理病株残体,如秋翻,以减少越冬菌源。②与非寄主作物实行二年以上轮作。
3.进行种子处理
常用的拌种药剂有:①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ND牌)用种子重量的1.5%剂量拌种; 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0.3%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0.2%,
进行混合后拌种。提高保苗率,避免大豆苗期受害。
4.农业防病措施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温度,减轻病害发生。合理施用氮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大豆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铵或复合叶面肥,增强寄主的抗病性。
5.药剂防治在田间叶部病害初发期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胶悬剂),每公顷用药1.125~1.5千克,对水喷雾。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125—1.5千克,对水喷雾。
五、大豆菌核病(Soybean sclerotinia stem rot)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60年代曾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合江等地区发生。70—80年代仅在个别地区发生,进入90年代,此病有扩大发展的趋势。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
、古呼盟地区发生严重,特别是北安农垦分局近年来采取大豆与油菜轮作而使菌核病加重。
(一)症状
从大豆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以花期危害最重。主要为害大豆地上部茎秆,造成茎腐,也可产生苗枯、叶腐、荚腐。
幼苗:首先发生于茎基部,以后向上蔓延,病部呈深绿色湿腐状,其上可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以后病势严重,倒伏而死。
成株期:茎或茎基部病斑呈暗褐色,湿润状,扩大后呈深褐色,后变苍白色,病斑不规则形,可扩展而环绕茎部并向上、下蔓延。病部以上往往枯死,也可造成茎秆折断。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其中杂有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内部髓变空,被菌丝充塞其中。
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呈乱麻状。病重时整个植株枯死,颗粒无收;
(二)病原
大豆菌核病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orum(Lib.)de Bary],属于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病菌不形成无性孢子。菌丝集结成黑色粒状菌核,菌核内部为浅红色,坚硬。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柄,顶部膨大成子囊盘,子囊盘碗状,浅褐色至深褐色,内有平行排列的子囊。子囊棍棒状,无色,倒生于子囊盘上,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五色,椭圆 形。侧丝无色,丝状,杂生子囊间。一个菌核可陆续形成1-30个子囊孢子。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适温为20℃-25℃。菌核萌发温度范围为5℃—25℃,
适温为20℃。菌核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子囊盘柄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才能膨大形成子囊盘。
此菌的寄主范围很广,侵染64科225属383种植物。除为害大豆外,尚可为害向日葵、甘蓝、油菜、小豆、菜豆、胡萝卜、菠菜等。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中或混于种子内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二年,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可以远距离传播。 气候适宜时,土壤表层越冬后的菌核陆续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成熟后弹射释放出大量子囊孢子,孢子漂浮在空气中随气流或雨水传播。病菌主要通过伤口或角质层侵入寄主,偶尔也可经气孔侵入。衰老的叶片和瘦弱的茎及凋萎的花最易被侵染。
此菌不产生大型分生孢子,故没有再侵染。病害在田间的扩大为害,除直接决定于侵染源数量外,病株倒伏后靠菌丝接触健株亦可引起发病。
(四)影响发病的条件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程度,除与品种抗病性有关外,主要与菌源数量、气候条件和农业技
术措施有密切关系。
1.菌源
田间残留大量菌核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等寄主作物轮作,都使田间菌核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大豆、油菜和向日葵的面积迅速扩大,使大豆连作或与油菜、向日葵轮作的地块增,使田间菌核残留量逐年增大。这是许多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渐趋严重的重要原因。
2.气候条件
间菌源充足时,大豆花期以后气温适于病害发生,流行关键取决于湿度。大豆成株期,阴雨连绵,田间湿度过大,最容易发病。
3.农业技术措施,
深翻可将表土层的菌核深埋土中,阻止萌芽菌核形成子囊盘。埋人土表3厘米以下的菌
核一般不能形成子囊盘。中耕培土也能破坏和阻止子囊盘的形成。
排水良好的地块发病轻,积水和低洼地块发病重。施用氮肥过多,致使植株生长过度繁茂,茎秆软弱,倒伏地段发病亦重。此外过度密植,通风透光条件不好,相对湿度高的地块发病重。以及邻近向日葵或油菜田的大豆地发病均较重。
(五)防治方法
此病主要由初侵染引起的病害,再次侵染蔓延影响不大。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以消除初
侵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耕作制度
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等寄主植物轮作。大豆与向日葵、油菜邻作或 前邻作都能引起严重发病。可与玉米、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
2.栽培管理
病害常发区的病田收获后要深翻,清除或烧毁残茬。大豆封垄前,应及时进行2—3次 中耕培土,防止菌核萌发出土或形成子囊盘,以减少田间发病菌源。注意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
3.选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田留种或清除混杂于种子间的菌核。
4.药剂防治可根据当地病情,在菌核萌发出土后至子囊盘形成期,于土表喷药防治;发病后植株表 面喷药,一般发病初期喷药,7—10天后再喷一次。常用药剂有: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为1.125-1.5千克,对水喷雾;②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为1.125-1.5千克,对水喷雾。
大豆病毒病(Soybean cirus disease) 自学
大豆病毒病种类很多。大豆花叶病(SMV)广泛分布世界各大豆产区,日本、朝鲜、前苏联和非洲严重发生。中国黄淮海豆区发病早,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东北豆区发病晚,引起种子斑驳,影响大豆商品价格和出口外销。大豆顶枯病(TRSV)在日本、朝鲜和中国发生较普遍,黑龙江、吉林两省发生较重,对某些品种造成严重为害。黄斑花叶病(BYMV)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发生较为普遍。此外,芽枯病(TRMV)、花生条纹病毒(PSV)、豆荚斑驳病毒(BPMV)、豇豆褪绿斑驳病毒(SKV)、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和大豆矮化病毒(SDV)在国外报道较多。
六,大豆霜霉病(Soybean downy mildew)
大豆霜霉病分布于全国各大豆产区,以在大豆生长期间冷凉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发生较重。黑龙江省重病年可造成50%减产,某些品种发病率可达100%,引起早期落叶。
(一)症状
此病从大豆苗期至结荚期均受害,可危害幼苗、叶片、豆荚和籽粒,以叶片为害最重。
幼苗:带病种子出苗后,第1对真叶和第1、2复叶陆续出现症状。初在叶片基部呈现褪绿斑块,后沿着叶脉向上伸展,使叶片大部或全部变为淡黄色,天气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上密生灰白色霉层,
叶片:感病的叶片上散生许多圆形或不规则黄白色星点状小斑,后小斑扩大成多角形病斑,中部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愈合为黄褐色大斑块,
叶片干枯、早落。
豆荚:受害豆荚外部无明显症状,剥开豆荚,则可见其内壁有灰白霉层,病荚所结种子的表面沾满一层白霉,即病菌的卵孢子和菌丝。
(二)病原
大豆霜霉病菌为东北霜霉菌[Peronospora manshurica(Naoum.)Syd.]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病菌无性世代产生孢子囊,有性世代产生卵孢子。
孢囊梗自气孔抽出,无色,灰色或淡紫色,单生或数枝束生,呈树枝状,顶端呈二叉状分枝3—4次,小枝呈锐角或直角,小枝末端尖锐,向内弯曲略呈钳形,无色,枝顶生1个孢子囊。孢子囊椭圆形、卵形或球形,五色,单胞,表面光滑,14-26X14-20(微米)。卵孢子近球形,黄褐色,29-50微米,藏卵器球形
孢子囊抗性差,寿命短。在15℃—20℃,相对湿度为70%—80%条件下,孢子囊可存20天左右。卵孢子寿命长,经1-2年存活率为30%-39%。8年后存活率仍达20%。病组织内可形成大量卵孢子。
孢子囊形成的适宜温度为IO℃-15℃,10℃以下或30℃以上均不能形成孢子囊。较高 湿度也是病菌孢子囊形成与萌发的必要条件。
病菌的寄主范围狭窄,只能寄生大豆和野生大豆。
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我国黑龙江省采用12个国际鉴别寄主,将病菌分出3个生理小种,暂命名为中国1号、中国2号和中国3号。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和病残体中越冬。带病种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播种带病种子后,种子发芽时,卵孢子亦萌发芽管,芽管侵入幼苗的胚芽,发展为菌丝。菌丝通过胚芽侵入生长点,并蔓延至幼苗真叶及腋芽,形成半系统侵染。病苗成为田间的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大量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落到寄主叶片上,萌发成芽管。芽管从气孔或表皮侵入寄主组织,以后在病部又形成大量的孢子囊,借风雨传播,继续进行重复侵染。结荚后,病菌进一步侵染豆荚和豆粒。后期,病粒或其它病组织内的产生卵孢子。大豆收获时,病菌形成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残体中越冬。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此病的发生程度与品种的抗病性、种子带菌量和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
1.种子带菌率,
种子带菌率高,又遇到适宜于发病的条件,发病则重而早。种子不带菌或带病菌低的,
可不发病或发病轻。
2.品种抗病性
高抗品种种子不带菌,而感病品种的带菌率可达40%以上。感病品种叶斑大,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危害性大。抗病品种的病斑小,病情发展较慢,危害轻。
3.气候条件
由于较低的温度(10℃~24"(2)和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病菌的卵孢子萌发以及病菌的 孢子囊的形成与萌发,所以在大豆生长季节遇冷凉、高湿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高温干旱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
4.叶龄
展叶5—6天最易感病,展叶8天后的叶片则抗病。
(五)防治方法
因为大豆霜霉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与品种抗病性关系最大,所以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 主,配合药剂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抗病力强的品种有绥农4号、绥农6号、合丰25号、东农36号、黑农21号、丰收2号等。各地可针对本地区病菌的生理小种选育抗病品种。
2。选用无病种子
采用无病种子播种,轻病田种子须清除病粒后使用。
3.种子处理
通常采用药剂拌种,常用的药剂有:①克霉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②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③8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
4.合理轮作
病残体上的卵孢子虽不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轮作或清除病残体也可减轻发病。
5.铲除病苗
系统侵染的病苗症状明显,并出现早,因而可结合铲地清除病苗。
6.田间喷药
发病早期及时喷药可控制蔓延,减轻危害。常用的药剂有: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每公顷用药1.5千克;②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每10-15天喷药1次,共喷2—3次。
九、大豆紫斑病(Soybean purple stain seeds) I
大豆紫斑病在日本发生较为严重。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海南岛)发生重,在黑龙江 省也有发生,个别年份危害较重,
(一)症状
此病在大豆幼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幼苗、叶片、茎秆、豆荚和籽粒均可受害,但主要为害籽粒。
叶片:主要沿主脉的两侧产生不规则或多角形,褐色或暗褐色病斑,其上可生黑灰色点
状霉。 I
荚: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或深褐色,中部稍深,干燥后病部变色。
籽粒:产生明显的紫色或黑褐色不定形斑块,有时斑块上产生较细裂纹
(二)病原
大豆紫斑病菌为菊池尾孢菌(Cercospora kikuchii Mats.Et Tomoy),属于半知菌亚门,尾孢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越冬,来年种子发芽即侵染子叶,但也可以菌丝体在病·
株残体上越冬,来年由越冬菌丝团上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当年发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结荚后,病菌便侵染豆荚并感染种子。
(五)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处理(见灰斑病)。
(2)减少菌源:轮作、秋翻以及将病株残体拉出田间用作饲料或燃料等,以减少菌源。
(3)选用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在预测预报指导下,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田间防治。①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用药1.5升;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③70%复方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在大豆初荚期(7月15日-25日)对水喷雾,
主要防治荚部和籽粒病害,可减少种子带病率。
七、大豆细菌病(Soybean bacterial diseases)
大豆细菌性病害在东北三省主要有两种:即细菌斑点病及细菌叶烧病(又名细菌斑疹病,但以细菌斑点病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如北安、绥化、嫩江等地区)发生普遍而且较重。
(一)症状
1.细菌斑点病
主要发生于叶片,也可为害叶柄、茎、荚等。
叶片:病斑初为圆形或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浸状,明显退绿,病斑大小为1-
1毫米,以后逐渐扩大至3—4毫米,中央变黑褐色至黑色,周围有黄色晕环。病斑可互相联合形成大形块斑,可使叶片变黄枯死,早期落叶。
2.细菌叶烧病
主要发生于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荚。
叶片:病斑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褐色或暗褐色,后期病斑不扩大或稍扩大,呈多角形,颜色变深,外围黄色晕环不明显,病斑隆起,背面成肿瘤状木栓化;后期多数小病斑常连成片,使叶片部分或全部变黄枯死,早期落叶.
(二)病原菌
大豆细菌斑点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
细菌性叶烧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haseoli var.sojense)
(三)侵染循环
两种病菌主要在种子上越冬,亦可在未腐烂的病株残体上越冬。若病种子播种后,首先 侵害子叶引起发病,病叶上病原细菌借雨水传播进行扩大再侵染,首先为害底叶,可使底叶 早期脱落,病叶上细菌再借风、雨传播为害上部叶片,故一般均是由下部叶向上部叶扩展爿
结荚后病菌侵人种荚,直接为害种子。
(五)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选用无病地留种。
(2)减少菌源: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并进行秋翻等以减少菌源。
(3)选用良种:选用较抗病品种如紫花四号、集体五号等。
八、大豆菟丝子(Soybean dodder)
大豆菟丝子又叫黄丝子、黄丝藤、金线草、黄豆丝、无根草和豆寄生等,是一种世界性杂草,是一种国际检疫对象。在我国,以东北、山东等地危害严重。
大豆菟丝子发生比较普遍但为害程度不同,一般使大豆减产5%—10%,重病田可减产达40%—50%,个别地块可达80%。大豆菟丝子是一种典型茎寄生恶性杂草,很难防治和彻底根除。
(一)症状
大豆菟丝子是一种全寄生性种子植物,不生根和叶片退化,仅有黄色纤细的茎,缠绕在大豆茎上,以吸盘伸人茎内吸收营养和水分,使大豆生长不良,表现黄化、瘦弱,叶被缠绕不能展开,一般每株菟丝子可缠绕大豆100株以上,多者可达300株以上,造成成段大豆受害。
(二)形态
我国危害大豆的菟丝子有两种:(1)中国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发生最普遍,东北、华北、西北发生的多属此种;(2)欧洲菟丝子<Cuscutaanstralis),发生在新疆、湖北等地,危害性大。
(三)生长习性与发生特点
菟丝子以种子或种球落人土壤中或脱谷时混杂于大豆种子间越冬。一般可维持五年以上的发芽能力,未经充分腐熟的粪肥内的种子,施入田间仍具有发芽能力,亦是其侵染来源之一。由于菟丝子种子多而小,容易随土壤、粪肥及作物种子进行传播。
(四)防治方法 [
在严格实行检疫的基础上,对疫区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实行检疫:通过植物检疫,严格控制菟丝子进入保护区。 i
(2)选种:脱谷后或播种前,采用筛选法或风选法将菟丝子种子从大豆种子间淘汰出 [
去,减少初侵染源。,
(3)轮作与深翻: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对病田进行秋翻,将菟丝子种子深埋地下。,
(4)早拔病株:发现田间有少数大豆被害时,及时拔除,最晚不得迟于开花之前。
(5)药剂防治:据859农场试验用48%地乐胺乳油,每公顷用药3升,对水喷雾。使用
方法为播前土壤施药,随喷随混土,混土5~,7厘米或播后苗前土壤施药,然后要浅混
大豆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应从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采用农业栽培防治技术,抗病良种的应用与药剂防治,及大豆健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是控制大豆病害经济有效措施,当前生产上
应用的垦农四号对灰斑病抗性较强,对其它主要病害抗性强的品种很少。
(2)进行合理轮作换茬,减少病菌来源,增强大豆植株抗性:一般采取麦—杂(玉米、
油菜、甜菜等)—豆;麦—豆—杂;麦—麦—豆—杂和麦—豆—麦—杂等轮作制度,对于减
轻大豆病害发生有一定作用。
(3)翻地灭茬,减少病菌来源:田间遗留的病残体是灰斑病、褐纹病和菌核病的重要初
次侵染源,秋翻将植株残体翻人地下,可大大减少田间越冬菌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4)采用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培育健壮的大豆植株,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建议采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推广的“三垄”栽培技术措施。
(5)精选种子,淘汰病虫粒:该措施不仅可减轻灰斑病、紫斑病和菌核病和食心虫的发
生,而且确保大豆苗全、苗壮。
(6)拌种防治大豆苗期病害:防治重点是保主根、保幼苗、育壮苗,增强大豆自身抗逆性。①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3%,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2%,加35%基硫环磷乳油用种子量0.6%—0.7%,加液体复合肥用种子量0.3%,加聚 乙烯醇200倍液1升拌100—150千克种子,拌种后7-10天播种。如无大豆孢囊线虫病,只 防治潜根蝇,可用40%乐果乳油用种子量的0.6%-0.7%或50%辛硫磷用种子量的0.15% 代替乙基硫环磷拌种。②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生产的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ND 牌),用种子量的1.0%-1.5%拌种。上述配方可避免孢囊线虫第一代侵染,可减轻和延缓 根腐病危害,对潜根蝇有效,兼防蓟马、二条叶甲和蚜虫等早期发生的害虫。大豆孢囊线虫 中等偏轻发生时,应用该配方有效;中等偏重者不应种植大豆。
(7)田间喷药防治:依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和预测预报的指导进行田间喷药防治。
①灰斑病: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初荚期),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3.0千克,加 80%多菌灵微粒7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升混合喷雾。兼防紫斑病和褐纹病。
②菌核病:6月下旬,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3.0升,加
40%速克灵或湿性粉剂1.5千克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0-1000克混合喷雾。15-20天后再喷洒一次。喷液量为人工背负式喷器300升、拖拉机喷雾机200—250升,飞机喷雾20~50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