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篇 轴系零、部件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第十三章 滚动轴承第十四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第十五章 轴
2
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
§ 12-1 概述
§ 12-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
§ 12-3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 12-4 轴瓦结构
§ 12-5 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用
§ 12-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 12-7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 12-8 其它形式滑动轴承简介
3
§ 12-1 概述轴承的分类:
1、滑动轴承:
1) 液体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液体静压滑动轴承
2)不完全液体滑动轴承
3)无润滑轴承目前滑动轴承应用的主要场合:
1.转速极高的轴承
2.载荷特重的轴承
3.冲击很大的轴承
4.要求特别精密的轴承
5.剖分式轴承
6.有特殊要求的轴承
4
§ 12-2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整体式滑动轴承 结构剖分式滑动轴承 结构斜剖分式滑动轴承
5
§ 12-2 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调心滑动轴承 可调间隙的滑动轴承
6
§ 12-2径向滑动轴承结构多油楔轴承
7
§ 12-2径向滑动轴承结构多油楔轴承可倾瓦式多油楔轴承
8
推力滑动轴承结构
V
动压推力滑动轴承
9
a单向旋转 b双向旋转 c可倾瓦推力轴承推力滑动轴承结构轴承表面由多组斜面 —— 平面组成,当轴低速旋转时依靠平面接触承载,当以工作速度旋转时依靠斜面形成液体动压润滑。
10
§ 12-3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常用材料一、失效形式:
1、磨粒磨损
2、胶合 (咬粘 )
3、刮伤、
4、疲劳剥落
5、腐蚀
11
二、滑动轴承的材料
2、常用材料 表 12-2
1.轴承合金(巴氏合金):仅用于轴承衬
2.青铜:广泛应有
3.铝基合金
4.铸铁:经济、耐磨
5.粉末冶金:含有轴承
6.非金属材料
1、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
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
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和经济性等
12
§ 12-4 轴瓦结构轴瓦结构
整体式轴瓦和剖分式轴
轴瓦由 1~3层制成
13
§ 12-4 轴瓦结构轴瓦的固定整体式轴瓦
14
§ 12-4 轴瓦结构轴瓦结构:由 1~3层材料制成轴瓦内表面结构
15
§ 12-4 轴瓦结构油沟与油槽的位置油槽的尺寸可查相关的手册。
16
滑动轴承油沟与油槽的位置不要开在轴承的承载区内,否则将急剧降低轴承的承载能力
18
M P apdBFp ][,1以限制磨损验算平均压强
§ 12-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一,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
smM P apvpvpv /][,.2限制温升值验算
smvdnv /][1 0 0 060.3限制温升及加剧磨损 验算滑动速度
4.选取滑动轴承的配合,H9/d9,H8/f7,H7/f6
19
§ 12-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
M P ap
zddk
F
p ][
)(
4
,1.
2
0
2
验算平均压强
smM P apvzddk nFpvpv /][)(30000:.2
0
值验算二,推力滑动轴承的计算
a)实心式 b)空心式 c)单环式 d)多环式
20
§ 12-7 液体动力径向轴承的设计计算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二、径向滑动合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量系数
四、最小油膜厚度
五、轴承的热平衡计算
六、参数选择
七、流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举例
21
流体静力润滑:向两运动表面输入压力油;
流体动力润滑:利用两运动表面的间隙形状、相对速度及润滑油粘度,形成压力膜 ;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v
Ux
y
F 油压 p分布曲线
v
22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yx
p
平衡方程:
代入:粘度公式 yu 2
2
)
y
u
y
u
yx
p
(-
取微单元体受力分析,x轴方向
23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v
Vx
y
V
v
V=0
F 油压 p分布曲线
v
02
2
yv
02
2
yv 0
2
2
yv
)(6 03 hh
h
U
x
p h
一维雷诺方程:
24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6 03 hh
h
U
x
p h
一维雷诺方程: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必要条件:
1.润滑油有一定粘度;
2.两摩擦表面有一定相对滑动速度;
3.两表面形成收敛的油楔;
4.充足的供油。 楔效应
25
二、径向 滑动轴承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a)静止 b)启动 c)稳定运转
Ff
26
1,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几何参数
.直径间隙 dD
.半径间隙 rR
.相对间隙
rd
.偏心距 e
.偏心率
e?
.最小油膜厚度
)1()1(m i n reh
径向压力分布曲线
(参见图 12-14)
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量系数
27
承载量计算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轴承的热平衡计算
2,.液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的工作能力计算(自学)
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量系数
30
滑动轴承
§ 3.2.1 摩擦(润滑状态) 图 3-1
1.干摩擦,表面间无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间的摩擦;
2.边界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
3.流体摩擦,表面被流体完全隔开,摩擦性能取决于内部分子间的 粘性阻力
4.混合摩擦:
.21
m i n
21
m i n
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表面间最小油膜厚度;
膜厚比
——
———
aa
aa
RR
h
RR
h
1
5~1
5
31
滑动轴承
§ 3.2.1 摩擦(润滑状态)
2.边界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
1
按边界膜形成机理,边界膜分为:
吸附膜 —— 润滑剂中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而形成的边界膜;
化学反应膜 —— 润滑剂中以原子形式存在的 S、
Al,P元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薄膜。反应膜具有较高的熔点,比吸附膜稳定。
不同摩擦状态的基本特征 表 3-1
32
滑动轴承
§ 3.2.2 磨损按磨损机理可分为:
1.粘着磨损:“冷焊”后,表面材料的脱离及迁移;
2.磨粒磨损:摩擦面间的游离颗粒,起到微切削作用;
3.疲劳磨损:疲劳点蚀;
4.化学磨损(腐蚀磨损):机械作用及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共同引起的磨损;
改善摩擦副耐磨性的措施:
1.合理选择摩擦副材料:异种金属、脆性材料、提高硬度和表面光洁度;
2.合理选择润滑剂和添加剂:适当提高粘度、加入油性及极压性好的添加剂;
3.控制摩擦副的工作条件:控制压强、限制温度;
33
滑动轴承
§ 3.2.3 润滑剂 (流体、脂、固体、气体)
一,润滑油的主要指标
1.粘度,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标志着流体内摩擦阻力的大小。
a)动力粘度牛顿粘性定律:在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切应力均与该处流体的速度梯度成正比。
u=0
Uh
u
x
z
)53(,
dz
du即剪切应力动力粘度速度梯度
h
34
滑动轴承
§ 3.2.3 一,润滑油的主要指标
1.粘度 b)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换算关系:
动力粘度?:主要用于流体动力计算。 Pa·s
运动粘度?:使用中便于测量。 m2/s
sm /2
粘 — 温曲线见 图 3-7
2.油性 (润滑性):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形成各种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的性能;
其它,燃点、闪点、凝点、化学稳定性 ;
35
滑动轴承三,润滑剂的添加剂耐磨损添加剂:抗磨损;
极压添加剂:提高抗胶合性;
油性添加剂:提高边界润滑的油膜强度;
二,润滑脂的主要指标
1.针入度:重 1.5N的锥体,于 25° C恒温下 5s后刺入的深度;
2.滴点: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润滑脂从标准测量杯的孔口滴下第一滴时的温度。
第三篇 轴系零、部件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第十三章 滚动轴承第十四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第十五章 轴
2
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
§ 12-1 概述
§ 12-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
§ 12-3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 12-4 轴瓦结构
§ 12-5 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用
§ 12-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 12-7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 12-8 其它形式滑动轴承简介
3
§ 12-1 概述轴承的分类:
1、滑动轴承:
1) 液体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液体静压滑动轴承
2)不完全液体滑动轴承
3)无润滑轴承目前滑动轴承应用的主要场合:
1.转速极高的轴承
2.载荷特重的轴承
3.冲击很大的轴承
4.要求特别精密的轴承
5.剖分式轴承
6.有特殊要求的轴承
4
§ 12-2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整体式滑动轴承 结构剖分式滑动轴承 结构斜剖分式滑动轴承
5
§ 12-2 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调心滑动轴承 可调间隙的滑动轴承
6
§ 12-2径向滑动轴承结构多油楔轴承
7
§ 12-2径向滑动轴承结构多油楔轴承可倾瓦式多油楔轴承
8
推力滑动轴承结构
V
动压推力滑动轴承
9
a单向旋转 b双向旋转 c可倾瓦推力轴承推力滑动轴承结构轴承表面由多组斜面 —— 平面组成,当轴低速旋转时依靠平面接触承载,当以工作速度旋转时依靠斜面形成液体动压润滑。
10
§ 12-3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常用材料一、失效形式:
1、磨粒磨损
2、胶合 (咬粘 )
3、刮伤、
4、疲劳剥落
5、腐蚀
11
二、滑动轴承的材料
2、常用材料 表 12-2
1.轴承合金(巴氏合金):仅用于轴承衬
2.青铜:广泛应有
3.铝基合金
4.铸铁:经济、耐磨
5.粉末冶金:含有轴承
6.非金属材料
1、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
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
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和经济性等
12
§ 12-4 轴瓦结构轴瓦结构
整体式轴瓦和剖分式轴
轴瓦由 1~3层制成
13
§ 12-4 轴瓦结构轴瓦的固定整体式轴瓦
14
§ 12-4 轴瓦结构轴瓦结构:由 1~3层材料制成轴瓦内表面结构
15
§ 12-4 轴瓦结构油沟与油槽的位置油槽的尺寸可查相关的手册。
16
滑动轴承油沟与油槽的位置不要开在轴承的承载区内,否则将急剧降低轴承的承载能力
18
M P apdBFp ][,1以限制磨损验算平均压强
§ 12-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一,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
smM P apvpvpv /][,.2限制温升值验算
smvdnv /][1 0 0 060.3限制温升及加剧磨损 验算滑动速度
4.选取滑动轴承的配合,H9/d9,H8/f7,H7/f6
19
§ 12-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
M P ap
zddk
F
p ][
)(
4
,1.
2
0
2
验算平均压强
smM P apvzddk nFpvpv /][)(30000:.2
0
值验算二,推力滑动轴承的计算
a)实心式 b)空心式 c)单环式 d)多环式
20
§ 12-7 液体动力径向轴承的设计计算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二、径向滑动合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量系数
四、最小油膜厚度
五、轴承的热平衡计算
六、参数选择
七、流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举例
21
流体静力润滑:向两运动表面输入压力油;
流体动力润滑:利用两运动表面的间隙形状、相对速度及润滑油粘度,形成压力膜 ;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v
Ux
y
F 油压 p分布曲线
v
22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yx
p
平衡方程:
代入:粘度公式 yu 2
2
)
y
u
y
u
yx
p
(-
取微单元体受力分析,x轴方向
23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v
Vx
y
V
v
V=0
F 油压 p分布曲线
v
02
2
yv
02
2
yv 0
2
2
yv
)(6 03 hh
h
U
x
p h
一维雷诺方程:
24
一、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6 03 hh
h
U
x
p h
一维雷诺方程: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必要条件:
1.润滑油有一定粘度;
2.两摩擦表面有一定相对滑动速度;
3.两表面形成收敛的油楔;
4.充足的供油。 楔效应
25
二、径向 滑动轴承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a)静止 b)启动 c)稳定运转
Ff
26
1,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几何参数
.直径间隙 dD
.半径间隙 rR
.相对间隙
rd
.偏心距 e
.偏心率
e?
.最小油膜厚度
)1()1(m i n reh
径向压力分布曲线
(参见图 12-14)
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量系数
27
承载量计算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轴承的热平衡计算
2,.液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的工作能力计算(自学)
三、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量系数
30
滑动轴承
§ 3.2.1 摩擦(润滑状态) 图 3-1
1.干摩擦,表面间无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间的摩擦;
2.边界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
3.流体摩擦,表面被流体完全隔开,摩擦性能取决于内部分子间的 粘性阻力
4.混合摩擦:
.21
m i n
21
m i n
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表面间最小油膜厚度;
膜厚比
——
———
aa
aa
RR
h
RR
h
1
5~1
5
31
滑动轴承
§ 3.2.1 摩擦(润滑状态)
2.边界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
1
按边界膜形成机理,边界膜分为:
吸附膜 —— 润滑剂中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而形成的边界膜;
化学反应膜 —— 润滑剂中以原子形式存在的 S、
Al,P元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薄膜。反应膜具有较高的熔点,比吸附膜稳定。
不同摩擦状态的基本特征 表 3-1
32
滑动轴承
§ 3.2.2 磨损按磨损机理可分为:
1.粘着磨损:“冷焊”后,表面材料的脱离及迁移;
2.磨粒磨损:摩擦面间的游离颗粒,起到微切削作用;
3.疲劳磨损:疲劳点蚀;
4.化学磨损(腐蚀磨损):机械作用及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共同引起的磨损;
改善摩擦副耐磨性的措施:
1.合理选择摩擦副材料:异种金属、脆性材料、提高硬度和表面光洁度;
2.合理选择润滑剂和添加剂:适当提高粘度、加入油性及极压性好的添加剂;
3.控制摩擦副的工作条件:控制压强、限制温度;
33
滑动轴承
§ 3.2.3 润滑剂 (流体、脂、固体、气体)
一,润滑油的主要指标
1.粘度,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标志着流体内摩擦阻力的大小。
a)动力粘度牛顿粘性定律:在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切应力均与该处流体的速度梯度成正比。
u=0
Uh
u
x
z
)53(,
dz
du即剪切应力动力粘度速度梯度
h
34
滑动轴承
§ 3.2.3 一,润滑油的主要指标
1.粘度 b)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换算关系:
动力粘度?:主要用于流体动力计算。 Pa·s
运动粘度?:使用中便于测量。 m2/s
sm /2
粘 — 温曲线见 图 3-7
2.油性 (润滑性):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形成各种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的性能;
其它,燃点、闪点、凝点、化学稳定性 ;
35
滑动轴承三,润滑剂的添加剂耐磨损添加剂:抗磨损;
极压添加剂:提高抗胶合性;
油性添加剂:提高边界润滑的油膜强度;
二,润滑脂的主要指标
1.针入度:重 1.5N的锥体,于 25° C恒温下 5s后刺入的深度;
2.滴点: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润滑脂从标准测量杯的孔口滴下第一滴时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