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
欧文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
曾散尽家资在世界各地搞“公社”,但均以失败告终。同时也宣告以
,乌托邦,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二,
傅立叶
夏尔 ·傅立叶 (1772~ 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他认为,资产阶级制度是万恶之源,是人人互相反对的战争,是贫富分化的极端,商业欺诈的乐园,道德败坏的温床。
他主张消灭文明制度,建立和谐制度。在和谐制度中,人民按性格组成协作社即“法朗吉”,人人可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而且可以随时变换工作。法郎吉的产品按劳动、资本和才能分配,人人都可入股成为资本家从而消灭阶级对立。协作制度将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妇女将获得完全解放,城乡差别和对立也将消失。但傅立叶不主张实行社会革命而只是期待富人慷慨解囊。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三,圣西门
圣西门主张实业制度,要求人们尊崇劳动,由实业家和学者管理社会,改善穷苦阶级的生活条件。
1848年 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第一,唯物史观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人类理性”、“永恒正义”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论缺陷,找到了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的道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也不应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到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第二,唯物史观提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贯穿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形态必然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
第三,唯物史观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变革的社会力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是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解放事业中,
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第四,唯物史观阐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指明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道路。在阶级社会里各敌对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是根本对立的,他们之间的斗争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样,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也离不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要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奠定了第二块理论基石。
第一,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唯一目的是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增值。榨取剩余价值、获取高额利润,是资本家一切活动的目的、动机、实质,它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由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加深,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化。这些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最终只能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加以解决。
第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明确了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但又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无产阶级的特殊地位决定他们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只有通过社会革命,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放全人类,
最后解放自己。
列宁的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理论。
第一,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是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依据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随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法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跌落,德美日等国迅速崛起。这种力量对比变化,使资本主义各国必然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展开激烈的争夺,进而导致帝国主义之间战争。
战争将削弱帝国主义力量,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可能性和机遇。
第二,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条件。(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薄弱环节。(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别无出路。( 3)不发达国家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道路。( 4)这些国家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较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
第三,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俄国,可以在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战时期,沙皇俄国是一个保留着大量农奴制残余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发达的工业区与落后的边远地区之间的矛盾。在政治方面,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同地主之间的矛盾,国内被压迫民族同大俄罗斯主义的矛盾,各族人民与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沙皇卷入帝国主义战争后,俄国成为社会主义突破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
第四,俄国无产阶级不仅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而且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面对欧洲革命形势的变化及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的事实,列宁提出了上述论断,
并进一步对俄国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条件做了进一步分析:( 1)
俄国无产阶级已经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实际上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 2)苏维埃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经济竞赛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列宁敏锐地透视两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竞争并存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首次实践:
巴黎公社起义
据统计,公社战士共有 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
巴黎公社起义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第一次总演习,为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公社战士高昂的革命斗志永远激励着世界无产阶级起来进行斗争。巴黎公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她的功绩不可磨灭。这些经验教训更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财富。
再次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在十月革命
一九一七年十月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从芬兰回到俄国

亲自领导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

召开了布尔什维克中央会议

决定了举行武装起义

当时

潜藏在党内的叛徒加米涅夫之流却反对武装起义

出卖了武装起义计划

列宁在斯大林等同志支持下

对混进党内的一小撮叛徒展开了斗争

坚持武装夺取政权

提前举行了武装起义

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诞生
1944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5年波兰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1946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7年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1961年古巴共和国成立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生产资料社会所有,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
国家开始消亡。
社会成员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警告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论是在运用唯物辨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现实基础上提出的,即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对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大致轮廓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根据一定的历史条件得出的结论,没有也不主张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作过于具体、
全面的论述,以防止陷入纯粹的幻想之中。
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供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所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列宁晚年的总结,特别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特别是提出了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探索,特别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特别是提出了“三个代表”理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探索,特别是提出了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先进性教育。
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从经济基础来看,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
从封建主义影响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方面深受封建主义的不良影响。
从面临的国际环境看,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
从经验来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从肩负的使命来看,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全人类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崭新世界。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第一,社会主义革命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
1、城市武装起义。
2、农村包围城市。
3、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武装力量。
4、主要依靠苏联红军
第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1、斯大林模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1、马克思把未来社会统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2、列宁提出每一个大的阶段包括若干个小阶段的思想。
3、斯大林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于 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4、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在曲折发展中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改革有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 3月至 1988年上半年,改革从经济体制开始,并重点在经济领域进行。戈尔巴乔夫的
“新思维”对内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一是提出
“加速”经济发展战略,一是提出对经济体制进行
“根本改革”。同时还提出了外交新思维。
第二阶段,1988年 7月至 1990年初,改革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
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作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性因素,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论,中心内容是实行党政分开,
使“全部权力归苏维埃”。
第三阶段,1990年初至 1991年,8.19”事件,改革的方针和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全面加速右倾。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从“完善社会主义”转为
“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在党的地位和作用上,放弃苏共对国家的领导权,实行多党制;在政治体制上,实行议会制和总统制;在经济体制上,赞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国家结构上,走向主权国家的革新联盟;在社会发展总目标上,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第四阶段,1991年,8.19”事件至 1991年底,事变失败,苏共被强行解散,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
“新思维”终见结局:苏共亡党,苏联亡国。
“新思维”的右倾性质及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苏共工作的重心发生方向性变化,经济改革从急于求成变为纸上谈兵,改革目标从完善社会主义转为向西方经济制度认同。
政治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和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搞“绝对民主化”和“没有限度的公开性”,为反共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和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执行一条削弱苏共、否定苏共的路线。
在联盟与共和国的关系上,戈对煽动独立、分裂国家的活动也是采取容忍和妥协的错误态度,先后四次失去关键时机,
没有采取挽救国家的果断措施。
,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理论的实质是否定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麻痹对西方瓦解苏联社会制度、分裂联盟国家的战略与阴谋的警惕性,放弃国际上的阶级斗争,屈从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向西方社会制度认同。
总之,布热津斯基早在苏联解体前就作了透彻的分析。他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已逐渐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
苏联正在放弃的不仅是斯大林主义,还有列宁主义,两年内苏联将不再存在一个共产党组织,5~ 10年内苏联将不复存在。实践的发展完全被他所言中了,并且进展的速度比他预测的还要快。
苏东剧变的实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