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人机工程学安全工程系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第九章 安全人机系统及其设计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第九章 安全人机系统及其设计人机系统的设计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人机系统检查与评价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本章重难点分析本章重点在于了解把握人机系统的概念与人机系统的设计程序;重点掌握人机系统的设计中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熟悉作业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把握人机系统中“人的可靠性”和“机的可靠性”;掌握机器的故障率与时间的关系;掌握如何对机器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提高机器可靠性的方法。
了解人机系统检查表以及人机系统评价的几个方面。
“人的可靠性”和“机的可靠性”作为高起专学生了解的内容不做要求。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第一节 人机系统的设计人机系统设计是在环境因素适应的条件下,重点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身心健康及人机匹配优化的问题。
人机系统设计是多学科联合设计的一部分,这也是由人机系统的设计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只有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才能综合各学科的观点,实现设计的优化。系统科学的设计方法可概括为: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系统科学的设计方法
①明确系统的目的,亦即系统的必要性和依据一定的分析明确其目的性;
②明确系统分配制约条件;
③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④研究和分析数学模型;
⑤提出新系统的方案;
⑥对新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这一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人机系统人机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表达了人机系统设计的对象和范围,从而建立解决劳动主体和劳动工具之间矛盾的理论和方法。系统中的人是主要研究对象,但又并非孤立地研究人,它同时研究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并根据人的特性和能力来设计和改造系统。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1 人机系统的组成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机系统包括人和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图 9
- 1为人机系统的模型。该图表明,人机之间存在着信息环路,人机互相联系。这个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取决于信息传递过程能否持续有效地进行。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1 人机系统模型在人机系统中,人起着主导作用。这主要反映在人的决策功能上,因为人的决策错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 人机界面如图 9-l所示,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
“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显示器将机器的工作信息传递给人,实现人一机的信息传递;人通过控制器将自己的决策信息传递给机器,实现人一机的信息传递。因此,人机界面主要指显示和控制系统。合理的人机界面要符合人机信息交流的规律和特性。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 人与机的不同特点
3.人与机的不同特点在人机系统设计中,首先要按照科学的观点分析人和机器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以便研究人与机器的功能分配,从而扬长避短,各尽所长,充分发挥人与机器的各自优点;从设计开始就尽量防止产生人的不安全行动和机器的不安全状态,做到安全生产。
人与机器的不同特点见表 9- 1。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1 人与机的不同特点 (a)
表 9- 1 人与机的不同特点机器 人检测物理量的检测范围广泛而准确;
能够检测到人所不能检测的电磁波。
感觉器官:
具有同认识直接联系的高度检测能力。
没有固定的标准值,易产生飘移。
具有味觉、嗅觉和触觉 。
操作速度、精度、力与功率的大小、
操作范围和耐久性比人远为优越;
对液体的、气体的、粉状体的处理技巧比人优越,但是对于柔软物体的处理不及人。
操作器官:
特别是手具有非常多的自由度,
并且各自由度能够极其巧妙地协调控制,可做多种运动。
来自视觉、听觉、变位和重量的感觉等高级信息,被完美地反射到操作器官的控制,从而进行高级的运动 。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1 人与机的不同特点 (b)
信息处理 按照预先安排的程序,对于精度、正确的操作数据处理而言,
人不如机器;
记忆准确,经久不忘;
记忆不太多的时候,取出速度快。
认识、思维和判断;
具有发现、归纳特征的本领,
特性的认识、联想和发明创造等高级思维活动;
丰富的记忆、高度的经验。
耐久性、
维修性、
持续性有必要适当地维修;
对于连续的、单调的操作作业也能持久。
必须适当地休息、休养、保健和娱乐,难以长时间地维持一定的紧张程度,不宜于做缺乏刺激及无用的单调作业。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1 人与机的不同特点 (c)
可靠性与成本有关。按照适当的设计而制造的机器 完成预先规定作业的可靠性高,但对于预想之外的情况则完全无能为力;
特性一定、完全没有变化。
在突然紧急状态下 完全不能应付的可能性大。
作业因意欲、责任心、体质或精神上的健康情况等心理或生理条件而变化;
易于出现意外的差错;
不仅在个性上有差别,而且在经验上也不相同,并且能影响他人;
若时间富裕、精力充沛,则处理预想之外的事情也就多。
联络和人之间的联络及其方法极其有限。
和人之间的联络容易;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管理很重要。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1 人与机的不同特点 (d)
效率 若具备复杂功能,则重量增加并要有大的功率;
应按照适用的目的设计必要机能,避免浪费;
即使万一发生损坏也没有关系,
因此可在危险环境下使用。
相当于一台轻小型的机器,功率在 100W 以下;
必须饮食;
必须进行教育和训练;
对于安全必须采取万无一失的处置。
柔软性、
适应能力对于专用机器而言,不可能改变用途;
容易做合理化的处理。
由于教育、训练 能够适应处理多方面困难。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1 人与机的不同特点 (e)
成本 购置费和运行维修费;
机器一旦不能使用时,失去的仅仅是这台机器的价值。
除了工资之外,必须考虑福利卫生和家属等;
意外时可能失去生命。
其他 人具有独特的欲望,希望被人重视;
必须生活在社会之中,不然,由于孤独感、疏远感就会影响工作能力;
个人之间差别大;
人的尊严、人道主义。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人机系统设计程序人机系统设计是按照系统论的方法而进行的一种总体设计,亦即将整个人机系统划分为一系列具有明确定义的设计阶段,而每个阶段的设计活动和任务必须是明确的。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1,总体”的意义
“总体”的意义是强调人机系统的各个成分,
如人、硬件、软件,都要给予全面考虑,以克服长期以来工程设计中忽视人和人的效能问题,其设计的目标是使系统的每个成分都为实现系统目标而能够协调一致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2 人机系统的分为几个阶段人机系统设计的每一阶段都是由互相联系的一系列设计活动组成,而各个阶段之间具有时间上的顺序性,即只有上一阶段的设计活动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活动。这就构成了人机系统的设计程序,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2.1 设计阶段 (1) (2) (3)
( 1)定义系统目标和参数阶段,包括确定使用者的需求,确定使用者的特性,确定群体的组织特性,确定作业方式,确定作业效能的测量参数及测试方法。
( 2)系统定义阶段,包括定义功能要求,定义操作(作业)要求。
( 3)初步设计阶段,包括功能分配、作业流程设计和作业反馈机制设计。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2.2 设计阶段 (4) (5) (6)
( 4)人机界面设计阶段,包括显示装置设计、
控制装置设计和作业空间设计。
( 5)作业辅助设计阶段,包括制定使用者素质要求、设计操作手册、设计作业辅助手段和设计培训方案。
( 6)系统评价阶段,包括制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和做评价结论。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2 人一机系统的设计步骤 (a)
系统开发的各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人一机系统设计应该考虑的事项人机工程学专家的工作事例明确系统的重要性目标的设定 关于人员的要求及制约使命的确认 系统运用的制约、环境的制约、组成系统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从安全和舒适性方面对系统的必要条件进行复核以及对人员的士气进行预测等运用条件的确认能够确保数量和质量的人员,能够到手的训练设备等以上为人机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总体程序,具体的设计步骤见表 9- 2。
表 9- 2 人-机系统的设计步骤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2 人一机系统的设计步骤 (b)
系统分析与系统计划系统必要条件的明细化系统必要条件划分的明细化统性能的判定系统机能的分析分析各种可能的构思,并比较研究系统的机能分配实施系统的总体轮廓系统构思的发展(各种可能构思的分析与评价)
有关设计的必要条件为了人的必要条件之机能分析人员的配备与训练方案的制订人与机的任务分配与各种方案系统性能变化的调研与评价 关联各个性能的作业分析 调查决定必要的信息,确定显示与控制的种类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2 人一机系统的设计步骤 (c)
系统设计预备设计(大纲的设计)
为了人,
在设计上应该考虑的事项准备适用的可能的人机工程学资料细节设计 设计细节与人的作业之关系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标准提示等。
关于信息与控制必要性的研究与实现方法的选择及开发。(潜在的要求及最繁忙异常时的要求)
作业性(工作方便)的研究居住性的研究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2 人一机系统的设计步骤 (d)
系统设计具体的设计当系统最终构成时确认人机系统的协调操作与维修的详细分析合和研究(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宜人性高的机器的设计考虑适于人的空间设计决定构成系统的最终方案及其实现步骤的意见最终决定人机间的机能分配各作业中为了正确判断而必须的信息、联络、执行等对安全性的考虑防止士气、情绪下降的措施显示、控制装置的选择与设计控制板的配置计划提高安全性的措施空间设计、人员与机器的布置决定照明、
温度、防噪等环境条件人员的培训计划人员的指导训练及配备计划其他专业组的协定决定编写手册的内容与样式,决定系统运转与维修的必要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训练计划、
训练器材的开发事故的预测、效率的预测等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表 9- 2 人一机系统的设计步骤 (e)
系统的考核与评价计划阶段的评价模型制作阶段原始样式判断考核模型的缺陷变更设计的意见根据人机工程学的考核评价从考核资料的分析等决定变更设计设计图阶段的评价模型或操纵训练用模拟装置的人机关系评价评价基准的设定(包含考核方法、
资料的种类、分析法等)
安全性、舒适性、对士气意志的影响等的评价机械的设计变更,使用顺序的变更人的作业内容的变更,人员、设备和训练方式的改善等的建议,系统计划内的调整生产生产 以上几项为准以上几项为准运用运用、维护 以上几项为准以上几项为准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人机系统的设计方法三、人机系统的设计方法人机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自成体系的设计思想和与之相应的设计技术,好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使设计行为科学化、系统化。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 功能分配
1.功能分配在人机系统中,把已定义的系统功能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合理地分配给人和机器。这当中,有的系统功能分配是直接的、自然的,但也有些系统功能的分配需更详尽的研究和更系统的分配方法。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1 人的基本界限系统功能的分配要充分考虑人和机器的基本界限。
人的基本界限包括:准确度的界限、体力的界限、知觉能力的界限、动作速度的界限。机器的基本界限包括:机器性能维持能力的界限、机器正常动作的界限、
机器判断能力的界限、成本费用的界限。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2 人和机器各有局限性人和机器各有局限性,所以人机间应当彼此协调,互相补充。如笨重、重复的工作,高温剧毒等条件,对人有危害的操作以及快速有规律的运算等都适合于机器(机器人、计算机)承担,而人则适合于安排指令和程序,对机器进行监督管理、维修运用、设计调试。革新创造、故障处理等。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3 系统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总结了系统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
1)比较分配原则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逻辑的分配。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3.1 比较分配原则 _例例如在信息处理方面,机器的特性是按预定程序可高度准确地处理数据,记忆可靠且易于提取,
不会“遗忘”信息;人的特性是有高度的综合、归纳、联想创造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设计信息处理系统时,要根据人和机器的各自处理信息的特性来进行功能分配。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3.2 剩余分配原则
2)剩余分配原则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在这当中,
必须掌握和了解机器本身的可靠度,如果盲目地将系统功能强加于机器,则会造成系统的不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3.3 经济分配原则
3)经济分配原则以经济效益为原则,合理恰当地进行人机功能分配。如对某一特定功能.由机器承担时,需要重新设计、生产和制造;由人来承担时,则需要培训、
支付费用等。这两者的经济效益通过比较和计算来确定功能的分配。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3.4 宜人分配原则
4)宜人分配原则系统的功能分配要适合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需求,有意识地发挥人的技能。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3.5 弹性分配原则
5)弹性分配原则即系统的某些功能可以同时分配给人或机器,
这样人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系统行为的程度。例如许多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也可手动完成,尤其现代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要有多种人机接口,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人机对话。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 作业分析
2.作业分析作业分析是指对已分配给人的功能进行分析,
从而使系统中的作业与作业之间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使作业者清楚地了解要做什么、怎样做、什么时间完成,只有这样科学的作管理,才能获得人的高效率,防止作业失误。
作业分析包括:确定系统的作业结构、确定作业、编制作业流程图、建立作业序。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1 系统的作业结构 (a)
1)系统的作业结构系统的作业结构是指对系统的作业和作业技能的整体要求。系统的作业结构取决于人机系统的设计和分配给人的功能。有些功能可以分解为几乎每个人都能做的作业即分解为低技作业;而有些功能则可以形成复杂的作业,即为高技作业。
因此,系统的作业结构决定了系统对整个作业人员群体的素质、培训计划等一系列运动的基本要求。系统的作业结构的复杂程度大体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图 9-2)。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2 系统作业结构的三种形式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1 系统的作业结构 (b)
第一种形式以低技作业为主,系统作业的人力资源广大,人员上岗培训时间短,而且可以从低技作业者群体不断选择和培训高技作业者;
第二种形式以高技复杂作业为主,这样必须由经过一定培训的高技作业者来完成;
第三种形式以中等复杂的作业技能为主,低技和高技的作业相对比较少。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2 确定作业
2)确定作业根据分配给人的功能,具体地分析和确定人实现该功能的作业活动。这当中要确定出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技能水平、作业的输人和输出形式、作业内容、作业之间的关系、作业的复杂程度。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3 作业流程图
3)作业流程图作业流程图是根据所确定的作业来编制的表示作业内容和作业顺序的一种框图。图 9-3为一条形恒温箱的作业流程图。
通过作业流程图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人机系统中,
人实现功能的情况;同时,根据作业流程图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动作的经济性。从而寻求工作环境舒适、
操作力最小、操作时间短、疲劳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有效方法。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3 作业流程图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4 建立作业序 (a)
4)建立作业序作业序是指一个操作人员单独从事的一组作业。
根据系统分配给的功能,分解为若干个作业,然后根据人操作的方便性、准确性、合理性,将这些作业组成不同的作业序。
一个作业序也可以由几个分配给人的功能中分解出的作业组成,见图 9-4。合理的作业序组成,使作业和作业者之间更能协调一致。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4 作业序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4 建立作业序 (b)
组合作业序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关系:作业的信息或数据关系;作业的技能水平;作业的顺序关系;作业的时间安排;人界面关系。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3 人机界面设计
3.人机界面设计在人机系统中,人机界面是连接人与机器的重要通道。因此,人机界面设计,首要的是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有效度。
操纵装置与显示装置是人机界面的典型部件。
现以这一控制显示系统的设计为例,阐明人机界面设计的程序,见图 9-5。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5 人机界面设计程序 (a)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5 人机界面设计程序 (b)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3 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
①优先性,即把最重要的操纵器和显示器配置在最佳的作业范围内;
②功能性,即根据操纵器和显示器的功能进行适当的划分,把相同功能的配置在同一分区内;
③关联性,即按操纵器和显示器间的对应关系来配置。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第二节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工作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式各样的事故,以致夺走大批的生命。这主要归结于人、机、环境之间关系不相协调的结果。于是,
以减少事故、提高系统安全性为目的的人、机、环境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人的可靠性一、人的可靠性人的行为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着的巨大系统。这样一个巨系统被大量的、多维的自身变量制约着,同时又受到系统中机器与环境方面的无数变量的牵涉和影响,因此,在研究人的行为的可靠性时,采用概率的方法和因果的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1 概率和因果的方法介绍 (a)
概率的方法是借助工程可靠性的概率研究来解决人的行为的可靠性定量化问题。这种方法便于和机器可靠性进行综合,从而获得系统的总的可靠性量值。但有时对人过于硬件化的描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1 概率和因果的方法介绍 (b)
因果的方法的立足点是人的行为不是随机的,
而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只要系统地分析产生某种人的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它们,人的差错就会消除或减少,就会提高人的可靠性。因此,这种方法对于评价和修正人机系统设计及改进作业人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十分有益的。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 人为失误
l.人为失误人为失误是人为的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机能不良事件,是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
实践证明,由于人的失误导致灾害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占 70%-80%)。因此,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人在作业中容易发牛差错的原因,从而找出防止失误的措施,提高人机系统的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1 在作业当中人的作用主要在作业当中,人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通过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接受信息,感知系统的作业情况和机器的状态;
②将接受的信息和已储存在大脑中的经验和知识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后,作出决定,如作出继续、
停止或改变操作的决定;
③根据决定采取相应的行动,如开关机器或增减其速度等。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2 介绍 S- O- R (a)
为了考察系统中人为失误的发生过程,就根据人的作用建立了一个 S— O— R(刺激一机体一反应)
行动模型。它是用于研究人和机器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型中存在着涉及人和机器的两个联接点。第一个是 S— O联接点,在这个联点上人必须识别刺激井作出判断;第二个是 O— R联接点,在这个联接点上,人必须作出反应和行动。
通过 S-O— R的行动模型可以看出,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在下三个方面。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2 介绍 S- O- R (b)
1) S(刺激)方面由信号源的刺激能力低所造成,其中包括人机系统设计不合理及外部环境干扰,使作业者对输人刺激 S的反应下降。
2)O(机体)方面即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对信息的误判断所致,如人的年龄、体力、精神状态、作业技能等,
都会影响到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R(反应)方面即输出行动的错误所造成的失误,其中包括人机系统设计不合理、违章操作、环境干扰等因素。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 (a)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可以用人的失误率来表示:
F= l- R ( 9- l)
式中,F—— 人的失误率;
R—— 人的行为可靠度。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 (b)
可靠度是指系统中的研究对象人或机器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能正常工作的概率。
当一组作业序中有多个作业单元时,其可靠度为每个作业单元可靠度的乘积,即
R=R1R2R3…Ri ( 9- 2)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 (c)
例如读电流表,人的可靠度为 0.9945,而把读数记录下可靠度为 0.9966。若一个作业序中只有这两个作业,那么这个作业序的可靠度
R= 0.9945× 0.9966
这时人的失误率
F= l-( 0.9945× 0.9966)= 0.00888
这里每一个作业单元的可靠度数值,是需要大量试验数据为依据的。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 (d)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作业序中作业单元越多,其可靠度就越低,也即人的失误率也就越大。
在连续作业的情况下,人为失误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瞬时失误率可表示为
( 9-3)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 (e)
人的可靠性模型可由工程可靠性引出,即将人作为硬件对待,导出人的可靠性模型:
( 9-4)
式中:
R( t) —— 任一时刻人作业的可靠度;
F( t) —— 特定任务的失误率。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 人为失误的定性分析人为失误的定性分析是利用因果分析方法,重点研究系统运行中人为失误的各种可能的原因及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信息感知
2)信息处理
3)操作实施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1 信息感知 (a)
l)信息感知在人机系统中,人要接受机器和环境各方面的信息,如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触觉信息等。当规定信息缺乏、不明确、不及时等,人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而犯错误,造成事故。如果信息量过大,超过人对信息接受能力的限度,也会造成感知上的失误。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1 信息感知 (b)
如在某些典型的核电站控制室内有 1200到 1500
个信号器,控制室的水损失事故的模拟显示中,第一分钟内有 500个警告灯亮,第二分钟内有 800个灯亮。这样多的信息无助于作业者很好地接受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造成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的原因之一。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1 信息感知 (c)
环境因素,如噪声、振动、超重、失重、高低温、照明不足等也都会引起人不能正确地感知信息。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2 信息处理 (a)
2)信息处理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人为失误,主要取决于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状态以及人对信息处理和加工的技能。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2 信息处理 (b)
人对信息的处理受人的信号决定通道的限制。
研究表明,人只有一个单一的决定通道,所有信息都按次序通过这个通道,当两个信息同时传向大脑时,其中一个必须等另一个放人工作记忆中之后,
再执行处理和决定。这就是为什么人在同一时刻只能注意一件事情的原因。
当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时,会产生疲劳,这时人的神经活动的协调性遭到破坏,思维准确性下降,
感知系统的机能下降,记忆力减退,从而影响了对信息处理的能力。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2 信息处理 (c)
人在工作时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人对信息处理的可靠性。如生活上的压力、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强、感情的不稳定性等,都会造成工作时的精力不集中而引起失误。经过训练和培养的作业人员可以在大脑中存贮和长期记忆许多正确的经验,这些经验越多,人在处理信息时就会从记忆中提取正确的决定方式。否则在处理信息当中,由于经验不足、
能力低,就会造成误处理,尤其对于一些复杂信息的处理。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3 操作实施
3)操作实施由于信息感知和信息处理所造成的失误,都会归结到操作失误上。除此之外,操作环节本身发生的失误也与许多因素有关。
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失误是屡见不鲜的;这主要是对作业安全性重视不够引起的。
遗漏操作,即某些操作程序和步骤遗漏了,从而导致失误。
改变操作程序后,操纵者不熟悉、不习惯,而在新的操作中,采用了大脑保留的原操作程序,因此造成失误。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是从人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开始,研究产生人为失误造成不安全动作的主要原因。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1 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 (a)
1)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有:
①缺乏对危险性的认识,由于安全教育训练不够,不懂危险,从而进行不安全作业;
②在操作方法上不合理、不均衡或做无用功;
③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就开始业,因仓促而导致危险作业;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1 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 (b)
④作业程序不当,监督不严格,致使违章作业自由泛滥;
⑤取下安全装置,使机器、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
⑥走捷径,图方便,忽略了安全程序;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1 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 (c)
⑦ 不安全地放置物件,使工作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
⑧在运行的机器和设备上检修、清扫、注油等;
⑨接近危险场所时无防护装置。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1 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 (d)
人为失误而产生的不安全后果,除与操作人员本身的因素有关之外,指挥不利或违章指挥也是重要的有关因素,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引起不安全后果的基本原因。因此,在安全生产中,除建立严格的作业标准外,还需加强企业领导的安全管理水平。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 不安全行为分析
2)不安全行为分析由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人的自由度比机器大得多。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要在人机系统中得到协调一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为此,要根据人的共性和人的信息特征来深入研究和分析操作人员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基本原因以及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从而采取必要措施来减少人为失误,
保证安全生产。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1 分析 1 (a)
因循守旧,弃难就易图省力、走捷径而造成违章作业。通常由于系统的变化和更新改变了作业工序。
工人对已经掌握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已形成习惯。因为人长期工作,运用自如的操作已经通过信息输人一判断一功率输出的全过程渗透于脑、其他神经、肌肉和四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机程序。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1 分析 1 (b)
因此人们对新的安全装置、新的工艺和工具设备就会感到不太得心应手,有些人便采取走捷径找窍门的办法,不执行新工艺,不用新工具,而且一经试行,取得一点甜头就会长此以往,重复照干、
相互感染,成为恶习,而有意漏掉了安全工序,为整个系统埋下了不安全因素。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1 分析 1 (c)
例如:某热轧车间,一挂吊工与吊车司机配合进行钢管的包装作业,即将已捆扎后的钢管吊运到小车上。这是一个较简单的作业且长时间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配合作业。一次,挂吊工在完成挂吊之后,突然发现小车上的隔杠窜动,他即上小车拔隔杠,这时司机将刚挂吊完的一捆钢管吊起,恰好落在挂吊工的后背上,挂吊工被重压而死。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1 分析 1 (d)
本例中,司机与挂吊工都是受习惯作业的影响,
司机没有认真了望和确认被吊物下是否有人就盲目落钩,挂吊工认为人在小车上,司机不能落钩,也没有进行正常的联系。同时,挂吊工与司机都疏漏了安全工序。因为吊车司机应服从挂吊工的指挥,
而挂吊工必须正确地发出信号。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2 分析 2 (a)
忘记、看错、念错、想错造成记忆与判断的失误。
通常人们在应急的瞬间忘记了危险。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2 分析 2 (b)
例如有一伏案设计的电气工程师,突然想起要测一下变电站电机的某一尺寸。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换工作服,而穿着宽松的长袖衫到低矮的变电间屈身去实测。正当测量之时长袖衫脱卷,它下意识地举起右手,并用左手去卷右衣袖,结果右手指尖接触电线,触电死亡。
这就是在完全应急的情况下忘忆了危险的不安全行为。防止的办法就是采用连锁断电或根本禁止进人这种带电场所。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2 分析 2 (c)
也有正在作业之时,突然外来干扰(如叫听电话、别人召唤、环境吸引)使作业中断,等到继续作业时忘记了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对信息看错、念错、想错的原因通常有:信号显示不够完善,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存在环境干扰,致使输人信息紊乱;人本身的感知性能低下;
在先人感的强烈影响下发生错觉。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3 分析 3
选错操纵装置、记错操纵方向和错误调整而引起操作失误。
选错操纵装置的原因有:操纵器的各种编码不明显以及操作人员对各种操纵器不深入了解和掌握所致。失去方向性,搞错开关的正反方向,如要
“前进”却按了“后退”钮,致使井下巷道装岩机司机将自己挤压于岩壁而死亡。有的设备运行方向与人的习惯方向相反,也易引起误操作。此外由于技术不熟练,对复杂操作产生调整错误。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4 分析 4 (a)
体力不支、疲劳和异常状态下也易发生事故。
年龄高、身体动作迟缓、反应迟钝的老工人,
在矿山露天开采作业中遭受滚石伤害的概率,要比身轻敏捷的年轻工人的大,这是实践中人所共知的。
人在疲劳时对输人信息的判断能力下降,输出动作缺乏准确性,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所以人在连续劳动、加班加点或激烈运动之后不易正确控制自己的动作,应在工间稍加休息。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4 分析 4 (b)
人在异常状态下,特别是当发生意外事件、生命攸关之际,接受信息的瞬间十分紧张而引起冲动,
对信息的方向性不能选择和过滤,只能将注意集中于眼前的事物之一而无暇它顾,产生行为失误,造成危险。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3.2.4 分析 4 (c)
某矿两工人在独头巷道中点地未完而矿灯熄灭,
由于紧张和摸黑向外跑,结果迷失了方向,又摸回了掌子头,炮响而导致一死一伤。某工人在巷道中坐在空车道上等矿车,突然来了重车,该工人由于睡眼朦胧竟向重车迎面跑去,致使被压身亡。这些都是在异常状态下的不安全行为所致。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机器的可靠性在人机系统中,由于机器设备本身的故障以及人机系统设计的协调性差而导致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因此,人们就要对机器设备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及时调整和更正事先的预测,使预测的准确性达到最优。由此所决定的人的行动和机器性能方面的预测在实际工作中与最初设想达到一致的程度就是可靠性。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1 机器设备的可靠性 (a)
就机器设备而言,可靠性是指机器、部件、零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条件、维护条件、环境条件、
贮存条件和工作方式等。某些电子元器件在实验室中使用和在火箭上使用,其可靠性就可以相差几个数量级。机器在超负荷下使用和连续不断工作都会使可靠性降低。相反,产品在减负荷(低于使用负荷)下使用,可靠性提高。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1 机器设备的可靠性 (b)
规定功能是指机器设备本身的性能指标和包括人方便、安全、舒适地操纵机器的使用功能。当机器和设备达到规定功能,则可靠;当产品丧失规定功能,则称其发生故障、失效或不可靠。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2 可靠度 (a)
度量可靠性指标的特征量称为可靠度。可靠度是在规定时间内,机器设备或部件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若把它视为时间的函数,就称为可靠度函数。就概率而言,可靠度是累积分布函数,它表示在该时间内成功完成功能的机器或部件占全部工作的机器或部件的百分率。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2 可靠度 (b)
可靠度为 R( t),不可靠度为 F( t),则
R( t)= 1- F( t) ( 9-5)
若 F( t)对时间微分,即可得函数 f( t),称为故障密度函数,即
f(t)= dF(t)/dt=- dR(t)/dt ( 9-6)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2 可靠度 (c)
λ( t)= f(t)/R(t)=- dR(t)/R(t)dt ( 9-7)
如 λ( t)已知,可将上式变为积分形式,即可求得
λ( t)与 R( t)的关系:
( 9-8)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2 可靠度 (d)
当 λ( t)是常数时,即 λ( t)= λ,则有
R( t)= e- λ ( 9- 9)
其中故障率 λ等于机器或部件平均无故障时间的倒数,即
λ= 1/平均无故障时间= 1/θ ( 9- 10)
所以式( 9-9)可写为
R( t)= e-t/θ ( 9- 11)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2 可靠度 (e)
显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机器或部件的可靠度不断降低,见图 9-6。根据上式,当机器或部件使用时间等于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时,即 t=θ时,机器或部件的可靠度为
R( t)= e- 1=0.368。为了提高机器或部件的可靠度,必须使 t/θ的比值最小。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 机器故障机器或部件的故障率 λ( t)是随使用时间的递增按不同使用阶段变化。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 1)初期故障
( 2)随机故障
( 3)耗损故障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1 初期故障
(1) 初期故障,发生于机器试制或投产早期的试运转期间。主要原因是由于设计或生产加工中潜在的缺点所致。潜伏未被发现的错误、制造工艺不良、
材料和原器件的缺陷,在使用初期暴露出来,就呈现为故障。例如螺钉、螺栓免不了有次品,焊接有可能假焊等等。
为了尽早发现这些缺陷,就要对材料、原器件进行认真的筛选、试验、改进制造工艺,以及对成品做延时、老化处理、人机系统的安全性试验等,
以提高机器在使用初期的可靠性。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6 机器的可靠度与时间的关系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2 随机故障
( 2)随机故障,是在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偶发故障。这期间,故障率较低且稳定,称为恒定故障期。这期间的故障不是通过检修等方法可以避免的。
这些故障原因常由于超过原器件设计强度和应力过于集中所致。偶发故障是随机的,既无规律又不易预测。但是对一般机器都可规定一个允许的故障率,而把相应于这个故障率的寿命称为耐用寿命,
或有效工期。在一定条件下耐用寿命越长越好。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3 耗损故障
( 3)耗损故障,也即后期磨损故障。随着时间的增长,故障率迅速增加。这一时期的故障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磨损,机器或部件老化、疲劳、腐蚀或类似的原因所致。在研究机器耗损故障之后,就可以制定出一套预防检修和更换部分元件的方法,
使耗损故障期延迟到来,以延长有效工作期。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7 故障率与时间的关系机器或部件的以上三个阶段的故障率与时间的关系见图 9- 7。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4 机器的可靠性分析 (a)
可靠性是机器或部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就需要考虑可靠性的估计问题,对机器或部件进行可靠性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是根据故障率来计算机器或部件可能达到的可靠度或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符合性能要求的概率。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4 机器的可靠性分析 (b)
一台机器由许多部件组成,一个生产单元又由许多机器或设备组成,进而,许多生产单元组成了整个生产系统。无论是组成机器或设备的许多部件或零件之间,还是组成生产单元和生产系统的众多机器设备之间,在完成规定功能和保障系统正常运动时,都是按一定连接方式进行配置的。构成系统的各单元之间通常可归结为串联配置方式和并联配置方式两类。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4.1 串联配置方式 (a)
1)串联配置方式如图 11-8所示,系统能量的输人按顺序依次通过功能上独立的单元 Ai= l,2,3,…,n,然后才输出。串联配置的时候,欲使整个系统正常工作,
必须使所有单元都不发生故障。如果系统中的任一个单元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因此对于重要的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系统,应力求避免采用串联配置方式。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8 串联配置系统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4.1 串联配置方式 (b)
如果每个单元的可靠度为 R1,R2,R3,…,R
n,则系统的可度
R s( t) = R1 R2R3…R n
(9-12)
(9-13)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4.1 串联配置方式 (c)
在计算可靠度时,要注意系统类型的复杂性。
例如电子计算机系统在整个运算过程中,不是所有元件都投人运行,所以还须注意这种因素,以免可靠度的计算结果偏低。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使用条件,因为相同的元件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其故障率或寿命也是不相同的。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4.2 并联配置方式 (a)
2)并联配置方式如图 9-9所示,它是由一系列平行工作的单元组成系统。该系统中只要不是全部单元发生故障,系统仍可以正常工作。因为系统中没有发生故障的单元照样保持能量的输人和输出。
实际上所有单元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极低,所以并联配置方式保持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性比串联方式高得多,但经济性差,因此选择并联配置方式时要根据系统的重要程度而定。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图 9- 9 并联配置系统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4.2 并联配置方式 (b)
并联配置方式的系统可靠性按概率公式可表示为
Rs( t)= 1-( 1- R1) (1- R2) …(1 - Rn)

(9-14)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5 提高机器的可靠性 (a)
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目的有二:一是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是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性。
可靠性高的产品,使用效率就高,使用寿命就长,甚至一个产品能顶几个用。在现代设计中,一个元件不可靠,影响的不是元件本身,而是一台设备、一条生产线以至整个生产系统。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5 提高机器的可靠性 (b)
机器设备可靠性高,就会使人操作起来感到安全,减少失误,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相应地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就会提高。
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从两方面考虑:减少机器本身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 1
1)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
(1) 利用可靠性高的元件。机器设备的可靠性取决于组成件或零件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加强原材料、
部件及仪表等的质量控制,提高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水平和装配质量。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 2
( 2)利用备用系统。在一定质量条件下增加备用量,尤其是厂矿的关键性设备,如电源、通风机、
水泵等都应有备用的。再如矿井的主扇、连接电机及电源都应有备用品,以使井下通风不致因偶然事件而中断。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 3
( 3)采用平行的并联配置系统,当其中一个部件出现故障,机器设备仍能正常工作。如果两个单元并联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发生故障,则系统的可靠性就降低到只有一个单元的水平。所以为保持高可靠性,必须及时察觉故障,并能迅速更换和调整。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 4,5
( 4)对处于恶劣环境下的运行设备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通过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控制来改善设备周围的条件;对有些机器设备以致零部件要采用防振、防浸蚀、防辐射等相应措施。
( 5)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因为增加机器设备的复杂程度就意味着其可靠性降低,同时机器设备的复杂操作也容易引起人为失误,增高故障率。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 6
( 6)加强预防性维修。预防性检查和维修是排除事故隐患,消除机器设备潜在危险,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检修查明,有的部件仍可继续使用;有的部件已达到使用寿命的耗损阶段,
必须进行更换,否则会因为存在隐患而导致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3.5.2 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机器设备使用安全性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安全装置的设计,即在机器设备上配以适当的安全装置,尽量减少事故的损失,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同时,一旦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可以起到终止事故,
加强防护的作用。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环境因素 (a)
环境条件是影响安全人机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人使用和操纵机器设备都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里进行的。在正常条件下,人、机、环境之间互相制约而保持平衡,且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调节这种平衡关系,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一旦人、机、
环境系统中的某一因素出现异常,使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发生事故和财产损失。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环境因素 (b)
因环境因素而造成事故的例子也是很多的。不同的环境条件对人、对机器设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优良、舒适。合理的环境条件可使作业人员减轻疲劳、心情舒畅、减少失误;可以提高机器设备、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反之,恶劣的环境条件,给人和机器设备带来不利影响,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就人、机、环境的总系统而言,人与环境、机与环境可以作为子系统来对待。下面对这两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讨论。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 提高人一环境系统的可靠性
1.提高人一环境系统的可靠性
1)温度、湿度在作业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除来自机器、
装置和人的热能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产生影响外,
主要是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1 温度、湿度 (a)
夏天环境温度高,湿度大;而冬天温度低,湿度小。高温高湿的环境使人感到不舒适、心情烦躁、
疲惫、头晕,增加了操作人员生理上的疲劳和懈怠,
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容易产生人为失误,使人一环境系统的可靠性降低。
低温条件会影响人手脚动作的灵活性,尤其对于用手指进行的精细操作,温度过低会使手指的灵活性降低,手肌力和动感觉能力都明显变差,以致发生冻伤和无法工作。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1 温度、湿度 (b)
要使作业人员舒适、安全和高效率的工作,就要为生产工作场所创造适宜的气候环境,即适宜的温度、
湿度及合适的风速。
高温防护的措施可以采用通风降温、空调装置、
防护服装等方式。低温防护主要是保持工作环境的温度,通常以加温设备即可做到。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2 照明度 (a)
2)照明度人在作业场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是通过光来观察环境并做出判断而进行的。然而,如果作业环境的光照条件不好,作业人员就不能清晰地识别物体,从而容易接受错误信息,产生行动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同时,因照明度不足,作业人员在识别显示装置和操纵装置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疲劳,引起心理上的变化,使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迟缓,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因此,保证作业环境的良好光照度,对于减少事故,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2 照明度 (b)
为了减少由于光照不足带来的事故;作业场所应尽量设法利用日光来达到作业照明度的要求,如采用大面积玻璃钢窗;在可能的条件下,机器设备的色调应明快、干净,避免使用灰暗色调。
在需要人工照明的情况下,应尽量使光线不要太暗,但也不要大亮。大亮的光线易产生明暗对比很强的阴影,会造成作业人员的视觉疲劳。作业照明的选择和确定,要根据作业特点和作业环境、舒适和减少事故为原则。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3 环境噪声 (a)
3)环境噪声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是一种公害。在工业生产中,各种机器和装置由于振动、冲击、摩擦而产生的各种杂乱频率交织在一起的声波,就形成作业环境的噪声。随着噪声的升高,会给人的各种生理机能带来危害。
在噪声环境下,语言的清晰度降低,影响正常的交谈和思维能力。短时间暴露在噪声下,会引起听觉疲劳,使听力减退;暴露时间过长会引起永久性耳聋,甚至还会引起多种疾病、更主要的是在某些重要场合,由于噪声掩盖音响报警信号而引起伤亡事故。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3 环境噪声 (b)
此外,噪声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生产操作中不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噪声的声压升高,人的交感神经就会紧张,引起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就容易发生人为失误,而使事故增多。所以,在安全生产中,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噪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防止噪声的主要途径是:降低源噪声,包括更换装置,改善噪声源;控制有源噪声,包括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调整总体布局;
加强个人防噪措施等,将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4 环境污染 (a)
4)环境污染目前,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等所造成的污染最为普遍。人们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日积月累,
各种有害物质必将对人体产生不良的生理效应,轻则引起精神不快,感官受刺激,工作效率降低;重则造成职业病及生产事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1.4 环境污染 (b)
控制环境污染,要根据污染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对空气污染,可采取通风、除尘和净化空气的方法;对污水要采用污水净化处理器进行净化处理;对其他有害物质,要尽量提高设备与装置的安全性;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并设置有效的吸收、燃烧和处理装置,尽量使作业环境的有害物质含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减少事故,使人机系统能够可靠、有效地工作。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 提高机一环境系统的可靠性
2.提高机一环境系统的可靠性
1)温度通常机器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对其可靠性的影响越大。因为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需散热,如果作业环境的温度过高,便不利于机器和设备的散热,就会增加机器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因此要利用传导、对流、辐射等散热途径来降低各种热源对机器设备的不利影响。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1 温度 (a)
利用传导散热的主要措施有:选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扩大热传导零件间的接触面积;缩短热传导的路径,路径中不应有绝热和隔热元件。
利用对流散热的主要措施有:加大温差,降低周围对流介质的温度;加大散热面积;加大周围介质的对流速度。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1 温度 (b)
利用幅射散热的主要措施有:在零件或散热片涂黑色粗糙漆;加大辐射体的表面积;加大辐射体与周围环境的温差等。
在机器设备温升过高的工作环境里,需采取降温通风措施,如强迫通风、液体冷却、蒸气冷却以及半导体致冷等。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2 腐蚀 (a)
( 2)腐蚀潮气、霉菌、盐雾和环境中其他腐蚀性气体对机器设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金属表面腐蚀、材料绝缘性能下降、其他性能劣化和失效等。由于腐蚀而造成了机器设备寿命周期的下降。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2 腐蚀 (b)
防止腐蚀主要采用的方法:
①为了防潮,可以将金属件电镀和表面涂覆;
②为了防霉,可以选用不生霉和经防霉处理的材料,机器设备还须经常维修清理以保证干燥和清洁;
③为防止不同金属接触而造成电化腐蚀,要采用金属表面保护措施,如烧蓝和煮黑等工艺;
④当使用环境恶劣时,要求高的产品应采用密封和灌封结构,以防止环境中腐蚀性气体的影响。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3 振动 (a)
3)振动机器设备和装置在运行当中的变频。冲击、加速等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振动。强烈的共振会导致机器设备或零部件损坏,且给作业人员带来不利影响,
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在设计上采取相应的防振、耐振措施,也是提高机器一环境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方面。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3 振动 (b)
防振、耐振的措施是充分利用了加固技术、缓冲技术、隔离技术、去耦技术、阻尼技术和刚性化设计原理,尽量减轻振动给机器设备带来的不利因素。
在要求严格的情况下,必须设置减振器。减振器的选择主要考虑减振系统的重量、重心位置和各方的固有频率等。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4 辐射 (a)
4)辐射具有辐射的环境对机器和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辐射主要有电磁辐射,如 γ,X射线和电磁脉冲;粒子辐射,如正负电子子、质子、中子和 α
粒子。辐射对机器设备的损伤包括:瞬时的电离效应、半永久性的表面效应和永久性的位移效应以及各种热效应。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3.2.4 辐射 (b)
为了提高设备抗辐射能力,尤其对电子设备,
必须进行防辐射研究。如合理地选择材料和元器件;
进行设备本身抗辐射电路的设计;采用良好的组装工艺;采用真空密封或灌封结构来隔绝器件表面的空气,以防止电离效应的影响;采用屏蔽措施。此外,还须尽力控制辐射源,使作业环境的各种辐射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障机器设备和人正常工作的条件。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第三节 人机系统检查与评价一、人机系统检查二、人机系统评价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人机系统检查人机系统是否符合人机学设计要求,可以用核查表进行检查。虽然这种方法并不完美,但比较简单。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1 国际人机学会方案 (a)
1.国际人机学会方案国际人机学会 ( IEA) 为 — 了对构成作业的各种因素、作业者的能力、作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等进行核查,提出了人机学分析核查表。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1 国际人机学会方案 (b)
它的内容包括以下六大部分:
(1)作业空间;
(2)作业方法;
(3)环境:
(4)作业组织;
(5)机能负担和综合负担;
(6)系统效率。
其中一般项目共计 135项,特殊、细节项目共计
188项。各项目具体内容这里省略。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 日本人机学会方案
2.日本人机学会方案日本人机学会研究了国际人机学会的方案,认为其中有许多不够妥当的地方,于是又另行制定了人机学检查表。全文共分九大部分,内容繁多,现摘录如下: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1 前文
1)作业过程名称、目的,作业者的主要任务。
2)全部作业人员数,同时作业人员数,作业人员的性别年龄。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2 作业空间 (a)
1)尽量使作业人员避免不必要的步行或升降移动。
2)避免长时间站立。
3)不频繁出现前屈姿势。
4)作业有足够空间采取满意的姿势。
5)有足够的空间变换姿势。
6)地面尽量平整,没有凹凸的地方。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2 作业空间 (b)
7)地面的硬度、弹性适当。
8)不必要始终站立的作业,应放置椅子或其它支持物。
9)必要时设置脚垫。
10)出入口有适当高度和宽度。
11)升降设备充分宽敞。
12)作业面高度与姿势相适应。
13)作业人员衣着适合作业地点的温度。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3 操作具 (a)
1)需要快速、准确的操作,用手操作。
2)操作具放置在手能摸到的范围内。
3)操作具按系统分类
4)紧急用的操作具,除了必须配备以外,还要在形状、大小、颜色上能够容易识别。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3 操作具 (b)
5)手操作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与机械动作的方向一致。
6)需要敏捷的操作及频度大的操作,利用按钮。
7)原则上双手都被占用的时候才用脚操作。
8)避免站着进行脚踏作业。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 信息源 (a)
1)对作业操作上的必要信息,不过多也不过少。
2)为判别视觉对象及进行作业,作业面的照度应达到照明标要求。
3)警告指示灯置于引人注目的地方。
4)操作的手不妨碍观察仪器表盘。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4 信息源 (b)
5)标志简单明了。
6)动作联络信号标准化。
7)噪声不妨碍作业必要的对话。
8)必要时,触摸一下操作具的形状和大小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
9)除了紧急危险信号外,避免有令人不快的气味。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5 作业方法
1)对必要的动作有足够的空间。
2)只有必要时才用人力移动物件。
3)不同的信息尽量避免在同一地方显示。
4)每个作业人员对控制盘的担当范围要适宜。
5)作业人员错误接受信号的结果,能立即觉察到。
6)作业中有自己的自然休息时间。
7)共同的作业分工明确,互相联络良好。
8)按规定设置非常出口,并标志清楚。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6 环境因素
1)气温适宜,作业舒适。
2)整体照明与局部照明对比适当。
3)对噪声有隔声、消声等有效措施。
4)振动工具的振动不妨害作业。
5)尽量抑制粉尘飞扬。
6)作业者不受放射线照射。
7)采取适当手段使有害物质不伤害皮肤。
8)有防范风水害、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设施。
9)妥善地维护和管理保护用具。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7 作业组织
1)作业者担当的工序及一天的作业量要适当。
2)在同一工种中,不使一部分人的作业负担偏重。
3)进行医学检查,不安排医学上不适于作业的人工作。
4)没有反复频繁做同一作业而负担过重的人。
5)充分保证包括用餐在内的休息时间。
6)不连续数天深夜工作。
7)遵守妇女、少年就业限制的有关规定。
8)人人明确发生灾害时的救急体制和必要措施。
9)定期进行环境检测。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8 作业者的综合负担
1)作业不促使呼吸困难和呼吸不适。
2)— 个工作日的能量代谢率不过大。
3)不过分要求持续紧张,以免成为痛苦和失误的原因。
4)工作的单调性不会造成痛苦。
5)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6)对作业的不适应不会成为人的安全、健康方面的问题。
7)疾病和缺勤的统计,运用于卫生管理上。
8)在作业负担规定中,特别照顾身体有缺陷的人。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1.2.9 综合检查
1)有计划地维修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故障很少出现。
2)作业者之间的联络良好,不致成为重大祸因。
3)尽量考虑即使突然发生事故,作业者也不会继续酿成重大事故。
4)为了能够充分应付紧急事态,进行必要的训练。
5)随着作业时间的变化,能改变作业的流程和人员配备。
6)作业操作的频度及持续时间,不超过作业者的操作能力。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人机系统评价 (a)
人机系统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作业效能的改善合理地分配作业,正确的机器设计,良好的环境,都会直接改善操作者的作业效能。
(2)降低培训费用良好的人机匹配设计和作业程序设计,会降低操作者达到作业标准所需要的培训费用和时间。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人机系统评价 (b)
(3)改善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良好的作业程序和工具设汁可以降低对操作者的特殊能力和专项技能的要求,因此使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成为可能。通常可用利用人力资源的百分数作为评价人机系统设计的因素之一。
(4)减少事故和人为错误 人机系统分析和设计包括人为错误的分析,是从设计上减少事故和人为错误的可能性的方法之 — 。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2.人机系统评价 (c)
(5)提高生产效率 人机系统的效率提高当然会提高生产效率。
(6)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使用者的心理压力与系统设计直接相关。对抗性的人机关系,低的效率的作业,造成心理上的挫折情绪,从而降低人机系统的效能。良好的人机关系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产生满意心理。
人机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本章小结所谓系统,即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的集合。一个完整的系统中,有的是只有两三个部分构成的简单系统;也有复杂的巨大系统,它由许多部分或子系统构成。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人、机、环境三部分。因为任何机器都必须有人操作,并都处于各种特定的环境下工作,人、机、环境是相互关联而存在的。本章重点介绍了人机系统的概念以及其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对人机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定性以及定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