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本章目录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世界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教学要点
物质
实践
联系
发展
规律
矛盾
方法关键词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
3、哲学基本派别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既是 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同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既是 世界观 又是 方法论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2、哲学 基本问题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一方面内容,物质和精神何为世界本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对 物质和精神 何为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不可知论对 思维和存在 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不可知论休谟康德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人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的不可知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3、哲学基本派别
(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哲学学说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泰勒斯阿那克西美尼 德莫克利特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如 水、火、气、原子 等赫拉克利特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非科学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以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把人也看成机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否认矛盾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与 恩格斯在进行理论探讨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唯心主义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
“客观精神”派生的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把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物是感觉复合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客观唯心主义近代黑格尔古代柏拉图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
“绝对观念”
是世界的主宰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法形而上学主张世界是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1)物质
( 2)意识
(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的基石
( 1)物质
唯物主义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缺 陷特 点进步作用产生于生产和科学不发达时代,
缺乏科学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把一种或几种可以直观感知的实物当作物质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解释自然,
反对,神学自然观,
和用,理念,解释自然现象的唯心主义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缺 陷特 点进步作用把原子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克服了直观性和朴素性混淆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列宁的物质定义列宁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的演变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 意识星系星系侧视银河太阳系
( 2)意识
低等动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类的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意识的产生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刺激感应性意识的产生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而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猿脑 人脑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劳动 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语言 作为思维外壳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人类起源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意识的本质从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上:客观 意 识 形式上:主观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大脑机能定位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大脑如何作出决定的
(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3)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两层含义: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相对静止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把运动和静止割离开来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形而上学不变论相对主义诡辩论
(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广义相对论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爱因斯坦 广义相对论 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
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时空随着物质运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爱因斯坦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爱因斯坦的 狭义相对论 证明,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同物质运动速度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物体沿运动方向的空间长度就会缩短,而物体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持续性就会延长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时间无起点无终点,空间无边无际就具体事物的运动来说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时间有始有终,空间有边有界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 3)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 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实践的基本形式、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 是对现行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
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
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是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的 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矛盾的属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及其相互转化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否定及其相互转化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二)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作用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作用
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推动事物的质变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三)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时时有矛盾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由此不断前进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的质、量、度
质是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物种起源

用了二十年

资本论

用了四十年

史记

用了十五年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

战国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
(五)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因素
否定的因素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辩证否定观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植物生长 秧 苗 种 子种 子生产生活 消 费 生 产生 产社会发展 公有制 私有制 公有制认识发展 实 践 认 识 实 践事物发展的周期性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飞机失事并没有阻止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 1961年 4月 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 9时零
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
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 1小时
48分钟,于上午 10时 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
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1986年 1月 28日上午,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架上升空,73秒钟后突然爆炸
2003年美国当地时间 2月 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 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
(一)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 的统一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主观辩证法和客观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以概念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存在于人和人的意识之外
主观辩证法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唯物辩证法同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蕴涵着矛盾分析法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辩证 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控制方法
信息方法
系统方法
结构功能方法
模型化方法
理想化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和现代科技革命创立的方法群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人们必须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自觉地遵守客观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 律冰 水汽凝固溶解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水有固、液、汽三态变化,但其化学成份之质总是不变。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的特征特 征客观性稳定性本质性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都可以被认识和利用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二)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还具有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能动性是人所具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进行的,都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活动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主体选择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思考题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