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本章目录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
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键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
社会形态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二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 )两种 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为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
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唯心史观的缺陷缺陷只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看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唯心史观的根源根源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认识论根源
(二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决定反映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1)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条件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地理环境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速度
地理环境给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特色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它决定了人的体质、社会心理、民族性格以及国家的兴衰存亡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
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孟德斯鸠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口因素人口因素的作用: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口因素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 1)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 2)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 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要受到许多社会条件的制约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口决定论人口决定论:
人口是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其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生产方式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
如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1、社会意识的产生基础是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摘自十七大报告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
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 摘自十七大报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的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 马克思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1)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既得的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要素生产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 动 者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实体性要素智能性要素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现代生产力
=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管理 )×
现代生产力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管理)
现代生产力结构公式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哈贝马斯邓小平马克思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2)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狭义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氏族成员平均所有奴 隶 主 所 有地主所有资本家所有全社会共同所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意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机结合和统 —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
基本相适合 —— 基本不适合 —— 基本相适合 ……
生产关系总是:
相对稳定 —— 新旧更替 —— 相对稳定 ……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意义
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的思想体系,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规律,把握好这一规律,要弄清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含意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经济制度具有内在联系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上层建筑 ——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基础
主要在服务方向、服务形式和服务效果起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革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国体和政体国体 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政体 指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
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服从于国体
政体为国体服务对保证国家性质起重要作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上层建筑 适合经济基础 适合 生产力促进作用上层建筑 不适合 经济基础 阻碍作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经济形态 政治形态 意识形态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在于,人类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社会 —— 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
2、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在于,不同民族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超越某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三)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形态一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 发展从总的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
社会 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类型:
事物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周期性曲折
新生事物成长的复杂性,包括发展过程中的暂时倒退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
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
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历史范畴
所谓阶级,是指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阶级斗争的基础,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和结果
1) 先进阶级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质的飞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斗争中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从而使社会形态处于量变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
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
社会革命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实质和根源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
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所谓,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 恩格斯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革命 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生活方式变革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
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全球问题实质及其启示
全球问题是指人类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世界各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全球问题”实质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
全球问题告诉人们,必须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充分注意和重视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
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实现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英雄史观: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群众史观: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英雄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进程宿命论或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的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的原则,
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毕升 瓦特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孙中山希特勒比尔盖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希特勒爱因斯坦
(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出现有其必然性
但同时又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秋收起义 大泽乡起义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能任意夸大个人的作用开不动的船自不量力的“英雄”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坚持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把历史人物臵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标准去苛求古人
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属的阶级中去考察,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做出具体的说明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思考题
1)结合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
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思考题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哪些变化?
分配机制有哪些改变?
4)结合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