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教学内容:
本章结合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介绍复式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对记账基础的介绍和复式记账法进行业务的处理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实际处理,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使学生既能具体应用记账方法,又能熟悉企业基本经济业务,逐步培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较熟练地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同时注重学生对每一经济业务的理解、分析与掌握。这也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方式与时间分配:
以讲授为主,注重例题、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解,并配以习题。本章共20学时。
演示实验与教具:
辅以投影胶片或PPT幻灯片讲解例题。
第五章 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第一节 记账基础
企业会计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结果的全面核算与控制,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为其前提条件的。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能够不断地获得收入,不断地发生费用。将企业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配比,就能计算、确定生产经营的成果——利润。
由于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为使企业的收入与费用能够合理配比,真实、正确地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损益,在客观上就必须明确某项经济业务所产生后果的具体归属期间:是将其归属于该项经济业务相关的货币资金收入或支出期间?还是归属于该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期间?这就是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问题,会计专业术语称其为会计处理基础。
所谓会计处理基础,亦称会计确认基础,是指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标准,即一定会计期间的损益确认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收入或费用所体现的权利或责任,与其相关的货币资金的收入或支出行为并不能做到完全一致。尽管从一个较长时期来考察两者终将会取得一致,但在一个较短时期内,特别是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出现时间差。某一会计期间因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收入与费用,可能在本期已收到、付出相关的货币资金,也可能在本期尚未收到、付出相关的货币资金;本期发生的费用,可能与本期获得的收入相关,也可能与本期获得的收入无关。所有这些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均须以相应的会计处理基础为其基本依据。
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会计处理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一、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亦称实收实付制或现金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到、付出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标准,不考虑其相应的权利、责任应否归属于本期。
在收付实现制下,凡属本期收、支款项的收入和费用;无论其权利、责任应否归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属本期未曾收、支款项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权利、责任应该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由于款项的收付实际上是以货币资金的收付实现为依据的,故亦称之为实收实付制。
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处理基础,当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的时间与其相应的货币资金收付结算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下,会产生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的确认与其对应的权利、责任相背离的现象。这种背离现象按月度计算比按季度计算多,按季度计算比按年度计算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具体的结算方式、结算时间、商业信用、往来款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收付实现制下,由于计入本期损益的实际收入和费用,不一定完全属于本期,使得一定会计期间计算、确定的经营成果不一定完全真实可靠,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也缺乏相应的可比性。但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考虑预计收入、预付费用、应计收入、应计费用等的存在,会计期末无需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核算手续较为简便,容易被一般人所接受,因此该种会计处理基础主要适用于经济业务内容简单,且往来结算业务较少的非盈利性的行政、事业、团体单位的损益确认。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经济业务的权益和责任的发生,即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因为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只要经济业务的发生,就会’相应地获得一定的经济权益或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是一种应收或应付事项,所以无论其是否收到或付出相应货币资金,均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确认和计量。
在权责发生制下,凡属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其款项是否实际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当期实际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由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其是否在本期实际发生为标准,而无论其款项的收付,故亦称之为应收应付制。
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基础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一是经济业务权责的发生与其现金款项的收付相一致,即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济业务发生后其应收的款项已经收到,应付的款项亦已经付出,未出现跨期收、付款的收入和费用;二是经济业务权责的发生与其现金款项的收付不一致,即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除已收到款项的实现收入和已付出款项的应计费用外,还有未收到款项的实现收入和未付出款项的应计费用,或是收到不属于本期收入的款项以及付出不属于本期费用的款项等。强调会计核算要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当期的收入和费用,重点应该是对上述第二种情况的严格规范。
由于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按照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而无论其款项是否实际收付,因此就形成一批诸如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有特色的会计账户,且必须在会计期末对相关账项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对应计收入、预收收入、应计费用和预付费用等的相应调整,以及对折旧费用、坏账费用、跌价准备、减值准备等的必要估计和计提等。由此可见,就会计处理手续而论,收付实现制比权责发生制简便;但就所确认的各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及其受影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言,则权责发生制比收付实现制更为合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实际情况。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企业会计核算,均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时间基础,我国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应该指出的是权责发生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普遍运用,并不意味着对收付实现制的完全否定,而恰恰相反,正是收付实现制下的相关信息含量可以成为权责发生制下会计信息的利益补充。因为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尽管可通过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获,得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基本信息,但从上述会计报表却无法获得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及其实际支付能力等情况,了解企业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发生差异的原因,分析企业收益的质量。因此,企业会计信息要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需要,就必须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在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编制第三张基本报表——现金流量表。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则必须先将权责发生制下所确认的各相关项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转化为收付实现制基础。由此可见,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正在成为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三、两种会计处理基础的比较分析
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种会计处理基础的基本特征,现举例进行两种会计处理基础的比较分析。
[例4-1] 一元公司20×5年8月份发生如下相关经济业务,
(1)接银行通知,收到购货单位二曜公司承付的上月购货含税欠款234 000元,该项商品销售业务的销售成本为170 000元。
该项经济业务反映的内容,是上月发生的商品销售业务,本月实际收到了销售货款。在权责发生制下,因上月的商品销售业务已确认了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本月不能一再次确认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故仅作,
借:银行存款 234 000
贷:应收账款——二曜公司 234 000
在收付实现制下,因上月销售商品时未进行货款结算,故而未曾确认相关的商品销售收人和销售成本;本月收到货款,应该进行相关的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和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
借:银行存款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商品销售 20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60
借:主营业务成本——商品销售 170 000
贷:库存商品——××商品 170 000
(2)按签订的商品购销合同的有关条款,预收购货单位三阳公司的购货定金200000元,存人银行。
该项经济业务反映的内容,是本月预收购货单位的购货款,尚未发生实际的商品销售业务。在权责发生制下,因商品销售业务本月尚未实际发生,故不能确认相应的商品销售收入与成本,预收贷款只能作为负债增加处理: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预收账款——三阳公司 200 000
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本月实际收到三阳公司预付的购货定金,应该确认为本期的商品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 200 000
(3)按商品购销合同,销售给四维公司商品一批,含税销售价款为585 000元,该批商品的销售成本为400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该项经济业务反映的内容,是本月发生了实际的商品销售业务,但货款尚未收到。在权责发生制下,尽管商品销售货款尚未收到,但本月已实际发生该项商品销售业务,应确认其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和结转相应的商品销售成本:
借:应收账款——四维公司 58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 50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商品销售 400 000
贷:库存商品——××商品 400 000
在收付实现制下,尽管本月发生了上项商品销售业务,但货款尚未在本月收到,故既不确认其实现的销售收入,也不结转其相应的销售成本。
(4)按商品购销合同,销售五福公司商品一批,销售金额1 000 000元,增值税额170 000元;当即收到五福公司银行汇票一张,计币1 170 000元,存入银行;该批商品的销售成本为840 000元。
该项经济业务反映的内容,是本月实现了上项商品销售业务,且已收到了相应的销售价款和增值税额。故无论是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均应作为本月的商品销售收入和商品销售成本予以确认:
借:银行存款 1 17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 1 00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商品销售 840 000
贷:库存商品——××商品 840 000
(5)分配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公司行政管理部门的财产保险费20 500元。
该项经济业务反映的内容,是前已预付款项的财产保险费,在本月实际承担其应分配的摊销额。在权责发生制下,按照其费用开支的受益原则,应计入本月的财产保险费务必确认为本月费用:
借:管理费用——财产保险费 20 500
贷:待摊费用——行管财产保险费 20 500
在收付实现制下,财产保险费已在以前月份一次预付,并作为当月的费用确认处理,故本月不能作为费用处理。
(6)月终计提短期银行借款本月应负担利息35 000元。
该项经济业务反映的内容,是短期银行借款利息,本月应负担的部分尚未实际支付。在权责发生制下,按其受益原则,本月占用的银行借款资金的利息,尽管尚未发生支付,但仍应计入本期费用处理: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35 000
贷:预提费用——借款利息 3 500
在收付实现制下,尽管本月应负担上项银行借款利息,但尚未发生支付,故不予作为本月费用处理。
(7)本月应负担商品广告等促销费用85 000元。按合同规定,本月已通过银行结算支付广告代理商六合公司42 500元,余款将在下月结清。
该项经济业务反映的内容,是本月的商品广告等销售费用实际发生85 000元,已结算支付50%,余款下月支付。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入本月的商品广告等销售费用,尽管实际结算支付款项只有50%,但仍应全额作为本月商品销售费用处理:
借:营业费用——商品广告费 85 000
贷:银行存款 4 250
贷:应付账款——六合公司 4 250
在收付实现制下,尽管本月发生商品广告等费用85 000元,但实付款项只有50%,故本月仅确认50%的商品广告等销售费用,
借:营业费用——商品广告费 42 500
贷:银行存款 42 500
两种会计处理基础确认一元公司8月份收入与费用结果,见表5-1。
表5-1两种会计处理基础应用结果比较表
20×5年8月31日 单位:元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业务号

收 入

费 用

收 入

费 用
1
2
3
4
5
6
7

×
500 000
1 000 000

400 000
840 000
20 500
35 000
85 000
200 000
200 000
×
1 000 000
170 000
×
840 000
×
×
42 500
合计
1 500 000
1 380 500
1 400 000
1 052 500
利润
119 500
347 500
第二节 资金筹集的核算
一、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内容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即资产。企业获取资产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投资者可分为国家投入、法人投入、个人投入和外商投入。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筹资的方式主要有:
1.直接筹集。即直接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
2.间接筹集。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满足生产及基建需要。企业借入的资金,根据期限长短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
企业也可根据需要,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可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此外,企业还可能发生接受企业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捐赠资金。
 二、筹资业务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为了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筹集业务,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设置以下主要会计科目:
1.“实收资本”科目。属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核算企业章程规定,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贷方登记投入资本的增加数,借方登记投资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所有者投资的实有数额。该科目应按投资人明细账。
2.“短期借款”科目。属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取得借款时,记入该科目贷方;偿还借款时,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数额。该科目按借款种类设置明细账。
3.“长期借款”科目。属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贷方登记取得的各种长期借款及其应付未付的利息;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长期借款本金和利息;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归还的长期借款本金和利息数。该科目按借款种类设置明细账。
4.“应付债券”科目。属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生的债券本金及应付利息。贷方登记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款项、溢价等,借方登记到期归还的债券本息等。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偿还的债券本息数。本科目按债券种类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三、筹资业务的账务处理
 ㈠投入资金举例说明:假设渝华工厂2001年12月1日有关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某公司1999年12月有关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资 产
金 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 额
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1500
 120000
240000
200000
1800000
50000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2400000
11500
合 计
2411500
合 计
2411500
例(1)某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10万元,设备100万元,专利权一项20万元。
㈡借入资金例(2)从银行借入期限为10个月,利率6%的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
例(3)从银行借入用于购置设备款50万元存入银行,期限2年。
㈢发行债券例(4)委托金融机构发行债券60万元,款项收存银行。
第三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购进业务核算的内容为了进行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各种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如购建厂房、机器设备;购买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这些都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
(一)固定资产购进业务核算内容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实际成本是指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在达到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具体包括买价、运杂费、包装费保险费、安装费和税金。上述内容构成固定资产购进业务核算的内容。
(二)材料采用业务核算内容购入材料时,企业一方面要与供应单位或其他有关单位办理款项结算,包括支付采购材料的货款、税金,运杂费、保险费等各种采购费用。另一方面要将材料验收入库,办理入库手续,。因此,购进业务核算的内容应是:核算材料货款、税金的支出、未付等情况;各种采购费用的发生与结算,确定其材料采购成本,并办理入库结转采购成本。
二、购进业务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1.“固定资产”科目。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借方登记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贷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2.“物资采购”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购入物资的采购成本。借方登记购入物资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贷方登记物资达到并验收入库的实际采购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达到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实际成本。该科目按采购物资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3.“原材料”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各种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情况。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材料的结存数。本科目该材料品种明细账。
4.“应付账款”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发生应付货款时记入贷方;归还应付货款时记入借方;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应付未付的货款数,本科目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5.“预付账款”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销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发生预付款时,按实际支付金额记入借方;收到货物抵销预付款时,记入贷方;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收回的预付款数额。本科目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6.“应付票据”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对外发生债务时所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发生应付货款而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记入贷方;到期兑现支付货款时,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到期兑付的商业汇票。
三、购进业务的账务处理
㈠固定资产购进业务例(5)购入机器一台,价值30万元,增值税税率17%,以支票付讫。
㈡材料购进业务例(6)购入甲材料5吨,单价12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元,运费600元,均以存款支付,材料未到。
例(7)从M公司购入甲材料3吨,单价12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12元;乙材料2吨,单价1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0元,发生运费500元(按材料重量比例分配)。材料已到,款项尚未支付。
例(8)以存款5000元预付给S公司,以购入丙材料。
例(9)从A公司购入甲材料8吨,单价12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632元,A公司代垫费400元,材料已到。以存款8000元偿付,余下部分开出商业汇票(金额3632元)交A公司。
例(10)以现金100元支付上项购入甲材料的搬运费。
例(11)以存款7052元支付前欠M公司货款。
例(12)向B企业购进丙材料3.25吨,单价8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422元,开出支票付讫,材料未到。
例(13)以现金20元支付从B单位购入丙材料的运费。
例(14)向S公司购进丙材料4吨,单价800元,税款544元;S公司代垫运费100元。价款等以原预付款抵付。
例(15)月末,材料验收入库,甲材料16吨,乙材料2吨,丙材料4吨。计算并结转入库材料实际采购成本。
四、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企业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通常由买价和采购费用组成。买价,是指采购材料时,按发票价格支付的金额。采购费用,是指企业在购入材料过程中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材料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及入库前的整理挑选等。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核算,对某些本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采购费用,如,采购人员差旅费、市内采购材料运杂费、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等,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是作为管理费用开支。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就是将企业采购材料所支付的买价和采购费用,按照购入材料的种类、品种加以归集,计算采购材料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归集时,按原则进行:凡能分清材料种类、品种的,所支付的费用直接计入该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能分清材料种类、品种的,如运杂费、装卸费等,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如材料的重量、体积、买价等),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下页以前述例(6)至(15)资料,说明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的计算。
根据采购费用分配原则,第(7)笔业务的费用需要按照材料重量比例进行分配。
 费用分配率=500÷(3+2)=100 
 甲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3×100=300元
 乙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2×100=200元根据购入材料买价、分摊费用等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月末,对验收入库材料采购成本,除按采购总成本编制结转分录外,还应根据“物资采购”明细账(借方)提供的资料,编制“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计算出各种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分别登记“物资采购”的明细账(贷方)和“原材料”明细账。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材料名称
计量单位
数 量
买价
采购费用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计入
分配计入
甲
吨
16
19200
1100
300
20600
1287.50
乙
吨
2
2000
200
2200
1100
丙
吨
4
3200
100
3300
825
合 计
-
-
24400
1200
500
26100
-
物资采购明细账品种:甲材料

凭证号数
摘 要
借 方
贷方
余额
月
日
买价
采购费用
合计
12
(6)
购料、5吨
6600
6600
(7)
购料、3吨
3600
300
3900
(9)
购料、8吨
10000
10000
(10)
100
100
(15)
入库、16吨
20600
12
31
本期发生及期末余额
20200
400
20600
20600
0
物资采购明细账品种:乙材料

凭证号数
摘 要
借 方
贷方
余额
月
日
买价
采购费用
合计
12
(7)
购料、2吨
2000
200
2200
入库、2吨
2200
12
31
本期发生及期末余额
2000
200
2200
2200
0
物资采购明细账品种:丙材料

凭证号数
摘 要
借 方
贷方
余额
月
日
买价
采购费用
合 计
12
(12)
购料、3.25吨
2600
2600
(13)
支付运费
20
20
(14)
购料、4吨
3300
3300
入库、4吨
3300
12
31
本期发生及期末余额
5900
20
5920
3300
2620

第四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生产过程核算的内容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从事产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既有劳动资料的耗费,又有劳动对象的耗费;既有物化劳动的耗费,又有活劳动的耗费。因此,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劳动的耗费过程。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材料费用(劳动对象耗费)、固定资产消耗(劳动资料耗费)、工资费用(活劳动耗费)和其他费用。
上述发生的费用,应按照一定对象和分配原则进行归集与分配,其中,属于制造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构成产品生产成本,在产品完工验收入库时,随之结转构成库存商品成本;属于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形成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在会计期间结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生产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归集和分配已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计算确定产品成本。
二、生产业务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1.“生产成本”科目。属于成本费用类,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各种产品、自制材料、工具、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借方登记本期生产所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期末已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结转的实际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加工完毕的在产品成本。本科目应按成本计算对象(通常以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制造费用”科目。属于成本费用类,核算企业车间范围内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车间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发生上述费用时,记入借方;期末按照一定标准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时,记入贷方。期末一般无余额。本科目应按不同车间名称设置明细账,并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反映。
3.“管理费用”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包括:厂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厂部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办公费、水电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职工教育经费、待业保险费、无形资产摊销等。发生各项管理费用时,记入借方;期末将借方发生的费用转出时,记入贷方。期末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设置明细账,并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反映。(生产业务核算中,还涉及到其他一些科目,将在以后结合具体业务介绍)
三、生产过程核算的账务处理
㈠ 材料费用在生产过程,生产车间领用材料时,应首先填制领料单,向仓库办理领料手续;仓库根据领料单发出材料后,将领料单交财会部门,以此编制发出村料的记账凭证。
例(16)仓库本月发出下列材料:
项 目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丁材料
合 计
产品:
Ⅰ产品
Ⅱ产品
29700
9900
1674
186
206
114
31580
10200
小 计
39600
1860
320
41780
车间消耗
600
120
720
厂部消耗
400
180
580
合 计
39600
1860
1000
620
43080
㈡ 工资及福利费工资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它实际上是一种劳动耗费,企业所发生的工资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根据规定,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直接计入其产品成本,记入“生产”成本科目;车间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费用,记入“制造费用”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此外,按规定企业可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作为企业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开支。在提取时,也按上述规定分别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为了核算企业与职工工资的结算与费用分配和福利费的提取情况,企业应设置如下科目:
1.“应付工资”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贷方登记期末计算分配的工资费用数(即应付工资数);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数;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应付未付的工资数。
2.“应付福利费”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提取和使用的福利费。提取福利费时,记入贷方;支取时,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可动用的福利费数。
例(17)根据4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分配工资费用:
①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Ⅰ号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1200元
 制造Ⅱ号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800元
 ②车间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
 ③厂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500元
 例(18)按上述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
 例(19)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18000元,以备发放工资。
例(20)以现金18000元支付职工工资。
㈢ 其他费用
企业在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中,除发生上述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生产费用外,还会发生一些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或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费用。如: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等;也包括某些因生产产品引起,但不能直接按产品进行归集的费用,如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等。这些费用都需要先通过“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1.折旧费用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其特点:能长期参加生产过程,并基本上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但价值会随着磨损程度逐渐、部分地减少,形成生产费用,并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因此,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因使用而逐渐损耗的价值,在会计上称为固定资产折旧。
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价值的逐渐减少,因此企业就需要计算折旧,将折旧费用计入成本、费用中,并随着产品销售或会计期间结束,从所获取的收入中得到补偿。
从企业来讲,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表明的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减少,因此,近理折旧的发生应计入“固定资产”账户的贷方。但是,从管理的角度上讲,不但需要获取固定资产因磨损而减少价值的信息;还需要反映固定资产的原价,提供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指标。因为衡量一个企业规模大小的标准之一,通常是以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来反映。
所以,为了满足管理需要,企业除设置“固定资产”科目,按原始价值反映其培增减变化和结存情况外,对固定资产因磨损而减少的这部分价值,另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来反映。
“累计折旧”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所提取的折旧数额。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记入贷方;当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等退出企业减少,转销已提折旧额时,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期末已提的累计折旧额。
注:本科目从结构看,类似于负债科目,但性质属于资产类,因为它反映的经济内容是资产性质。所以,“累计折旧”科目是“固定资产”的调整科目。
例(21)按固定资产原价的规定的折旧率,计算本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4100元,其中,车间3400元,厂部700元。
2.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账务处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连续不断地进行,但在继续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即发生费用的支付期与生产费用的归属期不一致的现象。也就是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发生)的生产费用,并不一定都由该期所生产的产品成本负担。例如:企业在十月份支付订阅明年的报刊杂志费,这笔费用在十月份支付、发生,但并不应由十月份产品成本费用负担,而应由各受益期。即明年各月成本费用负担。这种费用在会计上称为待摊费用。
因此,待摊费用,是指本期发生,但应由本期或以后各期成本、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
另外,有些费用应由本期成本或期间费用负担,但要在以后各期才实际支付,如:银行的借款利息,在按季结算时,季末才支付,但是每月都要承担,因此,它必须预先提取。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月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即应付而未付的费用。
产生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原因,是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为了正确划分生产费用的各个归属期和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对于企业中的费用支付期与归属期不一致的情况,就应相应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待摊费用”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或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并且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借方登记已经支付或发生的待摊数;贷方登记摊销的费用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已经支付或发生但尚未摊销的费用数。本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预提费用”科目。属于负债类,核算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预先提取的费用数;借方登记实际发生或支付的费用数;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预提但尚未支付或发生的费用数。本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例(22)本月份以存款450元,预付从本月起共三个月的车间租入设备的租金。
例(23)摊销应由本月车间负担的租金150元。
例(24)按计划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借款利息110元。
3.其他费用的账务处理企业在日常核算中,还会经常发生各种其他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交通补助费等。这些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有关费用科目核算。
例(25)以存款320元支付车间购买劳保用品。
上述生产费用发生时,分别归集入有关账户。月末,应将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例(26)月末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转入该车间产品成本(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
例(27)月末假设Ⅰ号产品50台全部完工,按其实际成本结转(注:Ⅱ号产品全部未完工)。
 第五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销售过程核算的内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必须通过市场销售才能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应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售产品获取价款或债权,实现收入;同时,在销售过程中,还会因销售产品发生各种包装费、运杂费、广告宣传费等销售费用;还应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税种、生产率缴纳销售税金;结转已售产品生产成本等。另外,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会发生一些其他销售业务,如:多余材料的出售、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等,这些都是销售业务应核算的内容。
因此,销售业务核算的内容应包括:正确核算销售收入的实现和货款的结算、销售费用的发生、税金的计算以及其他销售收入及成本、费用、税金的发生和计算、结转。
二、销售业务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1.“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销售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工业性劳务等所发生的收入。贷方登记已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借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中的销售收入;期末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产品种类设置明细账。
2.“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销售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工业性劳务等的成本。借方登记已售产品等应结转的生产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成本数;期末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产品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账。
3.“营业费用”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在销售产品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经费(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发生各种销售费用时,记入借方;期末,结转本期全部销售费用到“本年利润”科目时,记入贷方;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应由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如: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按规定计算出销售税金及附加时,记入借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时,记入贷方;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5.“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提供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贷方登记取得的各项其他业务收入数;借方登记期末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数额;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其他业务种类设置明细账。
6.“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支出。包括:销售、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发生各种支出时,记入借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时,记入贷方;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其他业务种类设置明细账。
7.“应收票据”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收到商业汇票时,按其票面金额记入借方;到期收回票面价值时,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收回的票款。
三、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㈠ 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例(28)销售Ⅰ号产品20台,销售单价1800元,共计36000元,增值税率17%(下同) 6120元,产品发出,货款收存银行。
例(29)销售Ⅱ号产品600件,销售单价90元,共计54000元,增值税率17%,产品发出,货款未收到。
 例(30)收到A单位的预付购货款25000元存入银行。
 例(31)售出Ⅱ号产品200件,单位售价90元,共计18000元,增值率17%,收到承兑商业汇票。
例(32)问A单位发出Ⅰ号产品10台,单位售价1800元,共计18000元,增值税率17%,货款原已预收。
 ㈡ 销售费用的核算
例(33)以存款支付销售产品发生的销售费用,共计1200元。
㈢ 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
例(34)结转已售产品生产成本,其中Ⅰ号产品按本月产品单位成本结转;Ⅱ号产品按上月单位成本(假设为40元)结转。
㈣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例(35)按本月销售收入的8%计算本月应负担的流转税。
㈤ 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
例(36)将多余材料1000公斤出售,单价15元,共计15000元,增值税税率17%,货款收存银行。
 第六节 财务成果的核算
一、利润的核算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相配比的结果。它集中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业绩,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
㈠ 利润的构成企业利润从以下两方面提供指标: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规定,按应纳税所得额和规定的生产率计算缴纳的税额。一般来讲凡是有盈利的企业,都必须缴纳所得税。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它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利润,它是会计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商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减去期间费用后的余额。前述第五节的核算,就是介绍的营业利润算。
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所取得的投资收益与发生的投资损失的净额。主要包括债券投资所取得的利息、股票投资所取得的股利、红利、其他投资所分得的利润等,以及在投资过程中发生的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罚款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罚款支出、固定资产盘亏、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非常损失等。
从上述可知,利润核算的内容应是:正确核算企业的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损失,以及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从而确定本期净利润。
㈡ 利润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1.“本年利润”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数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种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数额。期末,贷方与借方数相抵,如果为贷方余额,则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净利润总额;如果为借方余额,则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亏损总额。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2.“投资收益”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贷方登记取得的投资收入;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和期末默许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数额,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投资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3.“营业外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取得时记入贷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时,记入借方,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收入项目设置明细账。
4.“营业外支出”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发生支出时记入借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时,记入贷方,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5.“所得税”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所得税费用。借方登记应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数额,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㈢ 利润的账务处理
1.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
例(37)将某项无形资产转让取得收入3000元存入银行,该无形资产的转让成本为1800元,营业税率为5%。
例(38)收到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900元存入银行。
例(39)收到罚款收入300元存入银行。
例(40)以存款支付职工子弟校经费1000元。
2.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
⑴ 结转收入、费用,确定利润总额
例(41)期末结转本月收入、支出,确定税前利润总额。
⑵ 计算所得税费用,确定净利润
例(42)按应纳税所得额(假设与利润总额一致)的30%(为简化)计算所得税并结转。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㈠ 利润分配及顺序
 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投资者的决议,对企业的净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的规定,企业所实现的净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补以前年度亏损;
2.取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上述顺序分配后,余下部分即为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会计年度进行分配。
 ㈡ 利润分配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1.“利润分配”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和历年分配后的结存余额。借方登记发生的利润分配数,如提取盈余公积、向制冷者分配利润等;贷方平时一般不作登记;月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截止期末企业累计分配的净利润总额。平时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贷方余额与“利润分配”科目借方余额相对比,确定未分配的利润数。年末,企业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总额,自“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本科目下设“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等明细科目。年末,将前两个明细科目余额转入到“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借方,确定未分配利润数或未弥补的亏损数。
说明:企业分配利润实际上是利润的减少,按理应记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直接冲减利润;但是,从企业来讲它不但需要提供利润的分配数,而且还需要反映企业已实现利润的累计数资料,提供企业在整个会计年度内所实现的全部净利润数据。因此,就需要增设“利润分配”科目,用“本年利润”核算净利润的实现情况,用“利润分配核算净利润的分配情况。所以,“利润分配 ”科目是“本年利润 ”科目的调整科目。
2.“盈余公积”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贷方登记提取的盈余公积数;借方登记使用的盈余公积数;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的盈余公积结存数。
3.“应付利润”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贷方登记期末计算出的应付利润数;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数;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润数。
㈢ 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例(43)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例(44)将剩余部分利润按80%分给投资者。
例(45)年终将本年形成利润和分配利润进行结转。
第七章 会计循环会计循环,是指会计人员将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加以记录、归类、汇总直至编制会计报表为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下面按顺序说明会计循环的各个步骤。
(一)根据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编制会计分录
(二)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簿
(三)根据总分类账户的记录,编制试算平衡表
(四)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据以过账
(五)编制清算有关账户的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账簿
(六)编制会计报表